基于CORBA的敏捷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研究

基于CORBA的敏捷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研究

一、基于CORBA的敏捷化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江宜春[1](2016)在《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的国际市场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质量是企业最有力的战略竞争武器,是企业提高效益、求得生存的关键。对于制造业来说,产品质量涉及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起源于市场,由设计决定,通过制造实现,并在使用中得以体现。因此,为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制造企业需要对产品实施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设计、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三个关键过程,如何科学有效的完成质量管理的三个关键过程,是企业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有力保障。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何在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质量管理技术相结合,将成为制造业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主线,基于产品质量管理研究了产品质量设计、工序质量控制及产品质量评价,并以上海A汽车企业为工程背景,将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首先,分析了基于QFD和FMEA方法的产品质量设计,将QFD与FMEA进行整合,并建立综合模型,将产品质量设计各个环节与各种故障模式相联系,进而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其次,针对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的工序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研究,运用SPC控制图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相似工序分析的质量控制方法体系;第三,阐释了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构建一个面向产品生命周期质量评价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解决评价过程中指标的权重问题,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三个关键过程——质量设计、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的方法研究,本文设计了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并结合实例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

张以文[2](2013)在《云制造模式动态虚拟企业合作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用户对产品不断提出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此,现代企业向组织结构简单化、扁平化方向发展,将知识、技术、资金、原材料、市场和管理等资源联合起来的虚拟企业组织形态应运而生。虚拟企业的核心理念是共享企业资源,提高制造系统的敏捷性、柔性和市场应变能力,从而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近年来,众多网络新技术不断涌现,为虚拟企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应用背景和培植环境。云计算的出现,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美好的网络化应用新模式;云制造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向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实现动态智能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等的共享与分配;制造云服务可以为企业提供动态按需获取的制造资源或制造能力服务,为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任务协同提供支持。虚拟企业的本质特征敏捷性也是云制造的目标,因此,云制造为实现虚拟企业敏捷性提供了新的手段,云制造服务平台是高度开放的,企业能够通过云端以云服务的形式实现制造资源或制造能力的自由接入,降低了企业的准入门槛,可实现松耦合、紧耦合等不同形式的企业协作方式,为虚拟企业资源高度共享和协作提供了新的应用集成平台。本文以云制造模式为背景,对动态虚拟企业合作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分析云计算和各种先进制造模式概念、提出的背景及研究发展现状基础上,系统性地总结了敏捷制造、网络化制造和云制造等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接着本文详细分析了动态虚拟企业的特征和内涵,为全文接下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应用背景和理论基础。2)在分析动态虚拟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需求和典型的虚拟企业合作系统模型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云制造模式对动态虚拟企业合作模式产生的重要影响,提出一种云制造架构下的动态虚拟企业合作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而提出了一种面向云服务的动态虚拟企业组建过程模型。同时,为实现云制造服务平台下云服务智能匹配问题,设计了基于本体技术的云服务选择算法,对云服务进行了功能和非功能属性本体建模,从语义角度提高云服务选择的准确性。3)针对云制造模式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基于分层的思想建立了虚拟企业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一种支持混合指标的主客观指标权重确定算法,为合作伙伴的合理选择奠定了基础。为解决面向云制造服务平台大规模合作伙伴选择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遗传伙伴选择算法,返回若干组优化的合作伙伴组合。基于以上结果,进一步提出阶段式的伙伴再选择算法,利用盟主约束、理想点聚类算法以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交互式遗传算法不断降低问题求解复杂性,充分考虑云制造服务平台合作成员的整体相容性和敏捷性等,从而获得最优的伙伴组合。4)在总结了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问题基础上,提出一种云制造服务平台虚拟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架构。文中系统地分析了云制造服务平台虚拟企业知识资源及知识服务的典型特征,给出了云制造服务平台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最后,在具体“863”项目中加以实施,结果表明了文中所提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和可实现性。

李书阁[3](2010)在《面向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多品种、小批量和快速交货的生产要求给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企业纷纷开始寻求先进的生产方式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单元化制造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所接受。制造执行系统作为一种连接上层生产计划与底层工业控制之间的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制造过程的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在制造执行系统共性技术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于单元化制造环境下制造执行系统的研究仍比较少。本文重点对单元化制造环境下制造执行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制造单元优化重组问题进行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单元化制造环境下车间制造系统的特点、资源组织模式以及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接着对单元化制造环境下车间制造系统的生产管理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项目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的框架结构,然后建立了系统的功能结构,并分析了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制造单元是单元化制造系统生产组织的基本单位,单元重组是实施单元化制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论文首先在分析零件工艺相似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零件工艺相似性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启发式零件分组方法;接着建立了以零件在设备上总加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设备优化分组的数学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两阶段制造单元优化重组方法,并结合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上述研究成果已经在课题组开发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王琦峰[4](2009)在《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及支持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产业链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围绕着特定的制造任务,制造企业在车间制造过程的协作日益频繁,如何从任务协作需求和流程导向的角度对车间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制造任务的优化规划、并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运作模式和支持系统是制造企业实现车间制造系统内部、车间制造系统之间在制造过程的协同和优化运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对制造企业内部的车间制造系统管理、制造执行系统及企业间的动态联盟运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应用成果,但是,在基于制造服务、制造任务和制造流程有效集成的车间制造系统的运行模式及信息化支持系统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论文结合国家863重点项目面向离散制造的可配置MES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项目编号:2007AA040701),对支持制造服务、制造任务和制造流程有效集成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运作技术以及支持系统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了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制造环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以流程化的制造执行链运作为核心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该运行模式包含制造服务封装与发布、制造任务下达与任务规划、制造执行链构建以及制造执行链执行过程监控与绩效评价等四个过程,通过制造资源的服务化管理和流程导向的制造执行链运作以支持车间制造系统内部及车间制造系统之间在制造过程的有效管理和协作。从综合运作技术的层面对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的运作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车间制造系统制造资源的服务化建模方法,从支持车间制造资源有效共享和协作的角度建立了制造资源服务化的制造服务概念模型并进行了严格的形式化描述和基于扩展OWL-S的语义化建模实现;其次,针对跨空间的车间制造系统之间围绕着制造任务协作的需求,在分析制造任务规划与分解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工对象树的制造任务规划与分解方法,并对分解的任务进行了语义描述;最后,对制造执行链的构建技术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基于AON的制造执行链工作流模型建模、基于制造执行链的制造服务匹配、制造执行链优化模型以及基于OWL-S的制造执行链生成与语义表达技术。在分析了目前制造执行系统在体系结构和功能框架方面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支持跨车间制造系统协同运作及支持底层制造装备集成和制造过程知识管理的制造执行系统体系结构和实现方法模型;并对面向服务的制造执行系统建模技术和基于语义网关的制造执行系统集成技术进行了研究。在面向服务的制造执行系统建模技术研究中,以面向服务的系统体系结构为中心,以制造业务为驱动,综合应用IDEF0、BPM业务流程分析方法和UML可视化系统建模方法,通过建立制造执行系统的功能模型、过程模型、组件模型、服务模型和服务交互模型实现了面向服务的制造执行系统建模。在基于语义网关的制造执行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中,提出了基于语义网关的系统集成模式,并对集成对象的语义建模和基于共享本体的语义映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所研究的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运作技术及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框架,开发了一套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的原型系统,对该原型系统的功能框架和实施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的实际需求,进行了系统应用和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陈志刚[5](2008)在《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框架构建及其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在网络经济时代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管理由传统管理方式向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变。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企业管理创新需要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企业数字化管理这一研究课题。本文围绕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商务模型、功能模型、系统功能建设、信息系统集成框架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企业数字化管理建模方法、过程集成方法、信息框架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论文介绍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概念、特征,设计了一个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型,提出了企业数字化管理商务模型和企业数字化管理功能模型,设计了企业数字化管理体系框架结构,同时对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构件组成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论文还从数字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数字企业供应链管理、数字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数字企业ERP系统的建设几个方面对数字企业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在技术实现方面,提出和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的企业数字化管理的集成技术模型,即企业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框架设计。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企业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方案,阐述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模型的设计思路及总体结构,设计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模型。论文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紧密结合,强调实用性,采用了模型设计方法,通过管理模型、技术框架模型的建立和设计,探求企业数字化管理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为我国企业界对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作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的借鉴。通过系统的研究,论文取得了如下成果:(1)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成因、机制、框架、业务流程重组、关键业务组件,以及模式选择、典型应用和实施,形成了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完整理论和应用体系。(2)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型。论文对于企业数字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机制及其演进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进行了企业数字化管理需求分析,提出了企业数字化管理商务模型和企业数字化管理功能模型,提出了企业数字管理构建方案,设计了企业数字化管理体系框架结构,同时对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构件组成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3)论文提出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集成技术模型,设计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框架。论文创新性的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方案,阐述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模型的设计思路及总体结构,设计了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模型。

徐强[6](2006)在《基于多Agent的敏捷供应链的框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Internet技术飞速发展,敏捷供应链带来的竞争优势越来越被企业认同。为了构建供应链信息系统,就必须解决分布性问题,异构性的问题、遗产系统的问题、供应链中的各功能模块的协作问题。 敏捷供应链框架系统是基于CORBA技术,由于CORBA技术提供了优秀的跨平台性,跨语言性和位置透明性等特性。首先对Legacy系统进行面向对象建模,在对象模型的基础上遵循CORBA规范对Legacy系统进行封装而形成适配器。 由于Agent的代理性、智能性、自治性、交互性、反应能力、自发行为、开放性,决定了基于Agent的敏捷供应链是基于知识层次的集合。弥补了基于CORBA的敏捷供应链不足。我们采用基于CORBA的代理,有关CORBA的大量优势就自然用到代理中去,代理之间可以直接通过ORB进行通信。 在上述基础上,对供应链信息系统进行开发研究,把整个系统分为三层:协调决策中心层、业务功能层、企业层。而且整个系统基于两种协议中的任一种动态地组建起来,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一种基于合同网的协议,其原理是基于投标方法,即招标、投标、发标过程。一种基于协作规划协议,其原理是基于因需设岗,竞争上岗的方法。同时,对框架系统业务流程进行阐明。

林宋[7](2005)在《信息化制造中的信息理论与集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极大地拓展了制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产品价值结构、生产成本和响应速度越来越取决于制造信息和知识,信息因素正迅速成为制约现代制造系统的主导因素,这对制造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制造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863”计划项目的研究,以制造信息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全文以信息化制造为中心,以信息化制造的体系结构、制造信息理论和信息集成方法为基本点,以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的定制信息和信息化制造中的企业应用系统集成为支撑点,较系统地提出了信息化制造的体系结构、参考模型和系统框架,探讨了信息化制造的内涵、特征、基础理论及其关键技术,阐述了信息化制造模式所具有组织形式及其构成,分析了信息化制造的六个特征要素以及由此所构成的信息化制造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分析和研究了制造信息的定义、特征、类型和强度等基本性质,对制造信息进行了分类,从信息的灵敏度、价值灵敏度和准确度三个方面对信息质量与制造决策的关系进行了评价。讨论了贝叶斯理论的基本方法及其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作为先验分布选择准则的最大熵原理,用共轭分布法求出参数的贝叶斯估计,并讨论了Beta 分布的性质及应用。在分析了目前主要的几种信息集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制造信息集成规范的体系结构,对基于XML 和基于EAI 的信息集成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信息化制造系统框架所确定的EAI 集成模式,研究了CAPP/PDM/ERP 信息集成与过程集成的关键技术和实现手段。面向客户的大规模定制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化制造的生产方式,个性化信息的处理以及定制产品的生产企业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将成为决定大规模定制生产的满意度和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制造模式的进化历程,考察了企业经营战略的变化,提出大规模定制信息的概念,并就大规模定制信息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在信息化制造系统的体系中,引入“企业信息代理服务中心”的概念,构造了一个基于分层结构、支持企业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与过程集成的开放式EAI 总体框架,详细论述了基于EAI 总体框架实现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和过程集成的关键技术与方法。采用基于CORBA 和XML 的紧密集成方案,以及基于Web Services 和企业私有UDDI 的松散集成方案实现了CAPP/PDM 和PDM/ERP 之

周和荣[8](2005)在《敏捷企业及其运行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的更迭越来越快,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顾客的需求日益个性化,使得21世纪的企业环境持续多变而又不可预测。这必然要求企业具有驾驭不确定性环境的敏捷竞争能力。在这种背景下,一种集中于核心能力、能够快捷地重组内外部的能力和资源、从而能够快捷地响应市场机遇的企业运应而生,这种企业被称作敏捷企业。国内外对敏捷企业的研究日渐重视。本文在深入分析和讨论敏捷企业理论研究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敏捷企业的基本理论及运行机理。论文从总体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包括第2、3、4章,对敏捷企业进行了一般界定、结构分析和实现机理研究,第三部分包括第5、6、7、8章,分别从运行方法(敏捷竞争方法、资源敏捷配置方法)、运行过程、运行条件等方面研究敏捷企业的运行机理,第四部分是敏捷企业的敏捷性评价。第五部分是总结和展望。全文共包括65个概念定义、72幅图表、29个机理或概念模型。 第1章在分析现代企业竞争环境改变的基础上,讨论了敏捷性和敏捷企业的起源。分析了敏捷企业产生的实践动因,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出发点,结合国内外对敏捷企业研究的现状与不足,建立了本文的研究体系。 第2章对敏捷性、敏捷企业进行了界定。对敏捷性与柔性、精益性进行了辨析。对敏捷企业的根本属性、一般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敏捷企业与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依据核心能力和成长阶段,对敏捷企业进行了分类。认为敏捷企业是集中于核心能力的“半市场、半组织”的中间组织,它通过与客户、供应商、伙伴间的网络化和集成化,实现虚拟一体化。 第3章研究了敏捷企业的基本单元和基本结构。提出了能力要素是敏捷企业基本单元的假说。分析了能力要素作为敏捷企业基本单元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对能力要素进行了定义、分类和性质分析,给出了能力要素的结构概念模型,建立了本文的主要分析对象——敏捷企业及其能力要素。分析了敏捷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能力结构、资源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能力结构模型、资源结构模型、组织结构模型和人员结构模型。 第4章研究了敏捷企业的实现机理。研究了外部化机理,给出了敏捷企业外部化的定义、讨论了其效应以及实现的对象和过程;研究了模块化机理,给出

叶琴,龙伟,黄颉[9](2004)在《基于CORBA的敏捷化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把CORBA等组件技术和Web技术相结合,建立了采用JavaORB技术的敏捷物流信息系统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分析。

唐维俊[10](2005)在《网络化制造环境下ERP系统的过程集成与重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化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ERP(NMERP)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是网络化制造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过程的观点,本文对NMERP系统的过程集成与重构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包括:⑴提出了NMERP系统的实现机制,建立了适应网络动态联盟组织结构和过程特点的系统分布式控制模型和由节点ERP系统组成的具有群组规划特征的系统总体结构。在上述总体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NMERP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系统逻辑结构、软件层次结构、计算结构、网络拓扑结构,从体系结构的多个侧面全面描述了NMERP系统。⑵建立了基于工作流管理系统的驱动式过程控制模型,有效解决了网络分布环境下跨企业协同过程的管理与控制问题。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基于CORBA中间件、软件构件和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过程集成与重构的支撑平台,研究了基于构件系统的系统软件实现方法。基于该支撑平台能有效实现NMERP系统在应用层次上的集成与重构。⑶提出了基于UML/ GSPN的过程集成建模方法,建模方法将自顶向下分解和自底向上综合的两种建模方法相结合,建立了符合网络动态联盟协作特点的过程模型,包括交互过程模型和节点过程模型。通过基于UML的过程模型多视图描述,有效实现了过程模型的动态性。过程建模方法还包括模型的结构正确性验证和性能分析,形成了过程建模和模型分析集成的建模环境。⑷提出了NMERP系统的过程模型验证和性能分析方法。通过建立UML过程模型向GSPN模型的映射规则,实现了UML模型向GSPN模型的正确转化,进而应用Petri网的可达图分析方法对过程模型进行结构正确性验证,应用GSPN模型与连续参数马尔可夫链的同构特性和稳定状态概率的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GSPN模型的相关性能指标,找出过程中的性能“瓶颈”问题。过程模型验证和性能分析方法为过程模型的正确执行和过程优化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⑸建立了支持NMERP系统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的分布式体系结构,实现了网络分布异构环境下工作流管理系统与应用系统间的有效集成。依据该体系结构,工作流管理系统或模块可基于网络节点部署,便于动态调整和均衡各节点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执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⑹开发了NMERP的原型系统。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原型系统的具体实现技术,成功开发了NMERP原型系统,通过系统的运行实例说明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相关概念和关键技术的有效性。

二、基于CORBA的敏捷化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CORBA的敏捷化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有关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1.2.1 国内研究成果
        1.2.2 国外研究成果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QFD和FMEA方法的产品质量设计研究
    2.1 产品开发设计质量保证
    2.2 质量功能展开在产品质量设计中的应用
        2.2.1 质量功能展开的工作原理
        2.2.2 质量功能展开的实施步骤
        2.2.3 质量功能展开的关键技术
        2.2.4 质量功能展开的应用模式
    2.3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产品质量设计中的应用
        2.3.1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的工作原理
        2.3.2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的分析过程
    2.4 QFD与FMEA的互补性
    2.5 QFD与FMEA综合模型分析
        2.5.1 QFD与FMEA综合模型
        2.5.2 基于二元语义的QFD与FMEA集成模型构建
        2.5.3 QFD与FMEA综合模型分析过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多品种、小批量的工序质量控制研究
    3.1 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3.1.1 影响工序质量因素的控制
        3.1.2 计量和测试条件的控制
        3.1.3 关键工序的控制
        3.1.4 对不良品的控制
    3.2 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
        3.2.1 统计质量控制的原理
        3.2.2 统计质量控制的工具
        3.2.3 过程能力和过程能力指数
        3.2.4 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3.3 基于改进的数据变换法的SPC的解决方案
        3.3.1 相似工序分析
        3.3.2 SPC控制图的实施改进
        3.3.3 基于相似工序的工序能力分析
        3.3.4 基于控制图的判断准则判断异常工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评价研究
    4.1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评价体系
        4.1.1 产品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4.1.2 产品制造质量评价体系
        4.1.3 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4.2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的评价方法及其要求
        4.2.1 产品生命周期质量的评价方法
        4.2.2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方法的要求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
        4.3.1 确定各层次质量因素集
        4.3.2 确定评判集
        4.3.3 确定各层次质量因素权重集
        4.3.4 方案层单因素评价
        4.3.5 方案层因素集综合评价
        4.3.6 准则层因素集综合评价
        4.3.7 计算每阶段质量综合评价分值
    4.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评价算例
        4.4.1 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4.4.2 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与确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
    5.1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5.1.1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
        5.1.2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5.1.3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框架
    5.2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
        5.2.1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
        5.2.2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5.3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5.3.1 产品全生命周期建模
        5.3.2 集成数据环境
        5.3.3 设计制造协同
    5.4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技术
        5.4.1 分布式计算CORBA
        5.4.2 基于WEB技术
    5.5 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在A汽车制造企业的应用案例
        5.5.1 应用背景介绍
        5.5.2 A汽车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5.5.3 A汽车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应用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云制造模式动态虚拟企业合作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
    2.1 云计算
        2.1.1 云计算的定义
        2.1.2 云计算主要应用
    2.2 先进制造模式概述
        2.2.1 敏捷制造
        2.2.2 网络化制造
        2.2.3 云制造
    2.3 动态虚拟企业
        2.3.1 动态虚拟企业定义
        2.3.2 动态虚拟企业合作体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制造模式动态虚拟企业合作模型
    3.1 相关工作
    3.2 云制造模式对动态虚拟企业合作的影响与博弈分析
        3.2.1 虚拟企业合作信息化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3.2.2 云制造模式对动态虚拟企业合作的影响
        3.2.3 云制造服务平台虚拟企业合作博弈
    3.3 云制造模式下动态虚拟企业合作系统模型
        3.3.1 合作系统模型架构
        3.3.2 合作系统模型重要性能分析
    3.4 云制造模式下动态虚拟企业组建过程模型
        3.4.1 虚拟企业组建过程模型描述
        3.4.2 云制造动态虚拟企业伙伴合作流程
    3.5 虚拟企业云服务选择扩展模型
        3.5.1 云服务选择扩展模型描述
        3.5.2 云服务匹配本体构建及算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制造服务平台大规模合作伙伴选择
    4.1 相关工作
    4.2 云制造模式动态虚拟企业合作评价指标体系
        4.2.1 合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2 指标预处理
        4.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数值仿真
    4.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大规模合作伙伴选择
        4.3.1 大规模合作伙伴选择算法
        4.3.2 实验和结果分析
    4.4 云制造服务平台合作伙伴再选择模型及算法
        4.4.1 再选择必要性分析
        4.4.2 伙伴再选择模型描述
        4.4.3 阶段式伙伴选择算法
        4.4.4 仿真算例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制造模式虚拟企业合作知识管理
    5.1 相关工作
    5.2 云制造服务平台虚拟企业合作知识管理
        5.2.1 云制造服务平台关键技术
        5.2.2 云制造虚拟企业合作知识管理体系
        5.2.3 云制造知识资源及知识服务特征
        5.2.4 云制造服务平台虚拟企业知识共享
    5.3 云制造虚拟企业合作知识管理关键问题分析
        5.3.1 知识获取与存储
        5.3.2 知识检索
        5.3.3 知识创新与发布
    5.4 基于案例库和本体的虚拟企业合作知识服务过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发表论文情况

(3)面向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单元化制造技术
        1.2.2 制造执行系统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安排
2 基于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系统
    2.1 基于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系统概述
    2.2 基于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系统的特点
    2.3 基于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系统的资源组织模式
    2.4 基于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系统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2.5 本章小结
3 面向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的体系结构
    3.1 制造执行系统概述
        3.1.1 制造执行系统产生的背景
        3.1.2 制造执行系统的概念
        3.1.3 制造执行系统的体系结构
    3.2 车间制造系统的生产管理活动分析
    3.3 面向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的体系结构
        3.3.1 面向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系统需求分析
        3.3.2 面向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的框架
        3.3.3 面向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的功能结构
        3.3.4 面向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
    3.4 本章小结
4 面向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
    4.1 引言
    4.2 制造单元重组问题描述
    4.3 基于零件工艺相似性和设备成本因素的制造单元重组技术
        4.3.1 制造单元重组流程描述
        4.3.2 零件工艺相似性的计算
        4.3.3 零件相似性矩阵的模糊聚类分析
        4.3.4 设备成本因素描述
        4.3.5 两阶段的制造单元重组方法
        4.3.6 实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应用案例
    5.1 应用背景
    5.2 应用情况介绍
    5.3 应用效果分析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及支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现代制造业面临的环境分析
        1.1.2 制造业信息化是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1.1.3 面向服务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是制造业信息化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
    1.2 论文相关领域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制造业信息化的相关研究
        1.2.2 制造执行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面向服务计算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课题来源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课题来源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安排
2 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
    2.1 现代制造环境下车间制造系统面临的压力
        2.1.1 车间制造系统面临的外部压力
        2.1.2 车间制造系统面临的内部压力
    2.2 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的提出
        2.2.1 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的概念
        2.2.2 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及特点
    2.3 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
    2.4 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运作过程
    2.5 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支撑技术体系
        2.5.1 基本支撑技术
        2.5.2 基本构建技术
        2.5.3 综合运作技术
    2.6 本章小结
3 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的运作技术研究
    3.1 制造服务建模
        3.1.1 制造服务概念及建模需求
        3.1.2 制造服务的概念模型
        3.1.3 制造服务的形式化描述
        3.1.4 基于扩展OWL-S 的制造服务模型实现
    3.2 制造任务的分解与语义表达
        3.2.1 制造任务规划与分解的原则
        3.2.2 基于加工对象树MOT 的制造任务规划与分解方法
        3.2.3 制造任务语义表达
    3.3 制造执行链构建
        3.3.1 基于AON 的制造执行链工作流模型
        3.3.2 制造执行链优化与语义描述框架
        3.3.3 制造服务的语义匹配与评价
        3.3.4 制造执行链优化模型
        3.3.5 基于OWL-S 的制造执行链生成与语义描述
    3.4 本章小结
4 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支持系统研究
    4.1 制造执行系统概述
        4.1.1 制造执行系统的概念
        4.1.2 制造执行系统的功能模型
        4.1.3 传统制造执行系统的系统架构及存在的不足
    4.2 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体系结构
        4.2.1 面向服务架构
        4.2.2 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体系结构
    4.3 面向服务的制造执行系统实现方法模型
    4.4 面向服务的制造执行系统建模方法
        4.4.1 面向服务的制造执行系统建模方法概述
        4.4.2 面向服务的制造执行系统建模方法框架
        4.4.3 面向服务的制造执行系统建模过程
    4.5 基于语义网关的制造执行系统集成技术
        4.5.1 系统集成需求分析
        4.5.2 常见系统集成实现方式
        4.5.3 基于语义网关的制造执行系统集成框架与模式
        4.5.4 基于语义映射的系统集成实现技术
    4.6 本章小结
5 原型系统开发与应用案例
    5.1 引言
    5.2 需求分析
    5.3 原型系统的实现
    5.4 系统实施模式
    5.5 原型系统的运行实例
    5.6 应用效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5)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框架构建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 企业数字化管理基本理论
    2.1 企业数字化管理产生的动力
    2.2 企业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及其演化
    2.3 数字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机制研究
    2.4 企业数字化管理与企业信息系统建设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框架体系设计
    3.1 数字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机制及其演进
    3.2 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型设计
    3.3 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构建方案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功能组件
    4.1 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构成
    4.2 企业数字化管理与业务流程重组
    4.3 企业数字化管理与供应链管理
    4.4 企业数字化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
    4.5 企业数字化管理与企业资源规划系统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框架设计及实现
    5.1 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集成
    5.2 基于Web Services的企业数字化信息系统集成方案
    5.3 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模型的设计思路及总体结构
    5.4 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集成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四机塞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SJS)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实施
    6.1 四机塞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SJS)数字化管理模式
    6.2 SJS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基础
    6.3 SJS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进程
    6.4 SJS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施现状
    6.5 SJS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施效益与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6)基于多Agent的敏捷供应链的框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插图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供应链和供应链的管理
        1.1.1 供应链
        1.1.2 供应链的管理
    1.2 敏捷供应链
    1.3 敏捷供应链信息系统研究的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1.5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敏捷供应链支撑的理论与技术
    2.1 CORBA技术简介
        2.1.1 CORBA概述
        2.1.2 CORBA的发展与演化
    2.2 CORBA的关键技术
        2.2.1 CORBA的基础
        2.2.2 CORBA的技术特点
        2.2.3 CORBA应用基本开发过程
    2.3 Agent技术
        2.3.1 智能Agent技术基础
        2.3.2 智能Agent的通信方式和通信语言
第三章 敏捷供应链中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
    3.1 敏捷供应链中企业信息系统遇到主要困难
    3.2 CORBA技术对已有系统的封装
    3.3 基于CORBA的Agent
        3.3.1 Agent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3.3.2 基于CORBA代理的优势
        3.3.3 基于CORBA的代理模型
第四章 敏捷供应链中的体系结构
    4.1 敏捷供应链的体系建立
    4.2 基于协调决策中心层
    4.3 业务功能层
        4.3.1 生产服务代理
        4.3.2 资源管理服务代理
        4.3.3 运输(库存)服务代理
    4.4 企业层代理
    4.5 敏捷供应链的体系结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敏捷供应链中各功能体相互协调机制
    5.1 协调机制
    5.2 基于合同网的协调机制
    5.3 协作规划
        5.3.1 形式化框架
        5.3.3 协作结构
        5.3.4 协作方案
        5.3.5 协作过程分析
    5.4 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框架建立
    5.5 各功能体的协调与协作
    5.6 基于Agent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5.7 基于Agent敏捷供应链管理框架系统的特点
第六章 基于Agent敏捷供应链体系结构的开发研究
    6.1 敏捷供应链遗留系统封装的实现
    6.2 代理和CORBA的技术集成的实现
    6.3 基于Agent敏捷供应链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的设计
        6.3.1 物理环境层的设计
        6.3.2 逻辑数据层的设计
第七章 总结与工作展望
    7.1 本论文所做的工作及特点
    7.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7)信息化制造中的信息理论与集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信息化制造的起源与发展
    1.2 信息化制造的国内外概况综述
    1.3 课题来源、目的与研究内容
2 信息化制造的体系结构
    2.1 引言
    2.2 信息化制造的定义
    2.3 信息化制造的体系结构
    2.4 本章小结
3 制造信息的若干理论与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制造信息的基本属性
    3.3 信息质量的评价指标研究
    3.4 贝叶斯方法及在信息化制造中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制造信息集成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信息集成的实现技术
    4.3 基于XML 的信息集成方法
    4.4 基于EAI 的信息集成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的定制信息
    5.1 引言
    5.2 大规模定制对信息的需求和特征
    5.3 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的定制信息
    5.4 本章小结
6 信息化制造中的企业应用系统集成
    6.1 引言
    6.2 基于EAI 的CAPP/PDM/ERP 集成
    6.3 CAPP/PDM/ERP 过程集成
    6.4 应用实例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结论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缩略语对照表

(8)敏捷企业及其运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缩写词表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研究动因
    1.2 敏捷企业理论研究综述
        1.2.1 国外敏捷企业理论研究
        1.2.2 国内敏捷企业理论研究
        1.2.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体系
        1.4.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3 论文的内容体系
    本章小结
第2章 敏捷企业的一般界定
    2.1 敏捷企业的定义
        2.1.1 敏捷性的界定
        2.1.2 敏捷企业的定义
    2.2 敏捷企业的特征
        2.2.1 敏捷企业的根本特征
        2.2.2 敏捷企业的基本特征
        2.2.3 敏捷企业的一般特征
    2.3 敏捷企业相关概念鉴评
        2.3.1 内涵相近的有关概念鉴评
        2.3.2 内涵相关的有关概念鉴评
    2.4 敏捷企业的分类
        2.4.1 基于核心能力的分类
        2.4.2 基于成长阶段的分类
    2.5 敏捷企业的性质
        2.5.1 敏捷企业的组织属性
        2.5.2 敏捷企业的边界属性
        2.5.3 敏捷企业的市场属性
    本章小结
第3章 敏捷企业的基本结构
    3.1 敏捷企业的基本单元及其结构
        3.1.1 能力要素是基本单元
        3.1.2 能力要素的属性与特征
        3.1.3 能力要素的分类
        3.1.4 能力要素的结构概念模型
    3.2 敏捷企业的组织结构
        3.2.1 敏捷企业的组织特征
        3.2.3 敏捷企业的组织结构
        3.2.3 敏捷企业的组织结构概念模型
    3.3 敏捷企业的人员结构
        3.3.1 敏捷企业的人员属性
        3.3.2 敏捷企业的人员特征
        3.3.3 敏捷企业的人员结构
    3.4 敏捷企业的能力结构
        3.4.1 敏捷企业能力的特点
        3.4.2 敏捷企业的能力结构概念模型
        3.4.3 敏捷竞争力及其结构
    3.5 敏捷企业的资源结构
        3.5.1 敏捷企业资源的定义
        3.5.2 敏捷企业资源的分类
        3.5.3 敏捷企业资源的特点
        3.5.4 敏捷企业的资源结构与利用概念模型
    本章小结
第4章 敏捷企业的实现机理
    4.1 外部化机理
        4.1.1 敏捷企业外部化的一般界定
        4.1.2 敏捷企业外部化的动因
        4.1.3 敏捷企业外部化的实现
    4.2 模块化机理
        4.2.1 模块化理论概述
        4.2.2 敏捷企业模块化的一般界定
        4.2.3 敏捷企业模块化的实现
        4.2.4 基于模块化的并行工程
    4.3 集成机理
        4.3.1 集成论概述
        4.3.2 敏捷企业集成的内涵与特点
        4.3.4 敏捷企业集成的效应
        4.3.3 敏捷企业集成实现的ARCA模式
    4.4 网络化机理
        4.4.1 网络经济理论概述
        4.4.2 敏捷企业网络化与网络化信息系统
        4.4.3 敏捷企业网络化信息系统对竞争力量的影响
        4.4.4 敏捷企业的网络集群和锁定效应
        4.4.5 敏捷企业网络化的实现模型
    本章小结
第5章 敏捷企业的竞争机理
    5.1 敏捷竞争理论概述
        5.1.1 速度经济理论
        5.1.2 敏捷竞争维度模型
    5.2 敏捷竞争的一般界定
        5.2.1 敏捷竞争的提出
        5.2.2 敏捷竞争的定义
        5.2.3 敏捷竞争的特征
    5.3 敏捷竞争优势分析
    5.4 敏捷竞争的主体、客体与市场
        5.4.1 敏捷竞争的主体
        5.4.2 敏捷竞争的客体
        5.4.3 敏捷竞争市场
    5.5 敏捷竞争中的协同关系
        5.5.1 敏捷协同的定义与特征
        5.5.2 敏捷协同效应
        5.5.3 基本的敏捷协同关系
        5.5.4 敏捷协同的基本方式
        5.5.5 敏捷协同的潜在冲突或成本
    5.6 敏捷竞争中的竞争关系
        5.6.1 基本竞争关系
        5.6.2 竞争的基本形式
    5.7 敏捷竞争模型及敏捷竞争规律
        5.7.1 敏捷竞争模型
        5.7.2 敏捷竞争规律
    本章小结
第6章 敏捷企业的资源配置机理
    6.1 敏捷企业资源配置的一般界定
        6.1.1 资源配置的本质及机制
        6.1.2 敏捷企业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特点
    6.2 敏捷企业资源配置中的信任机理
        6.2.1 敏捷企业与伙伴间信任的特点
        6.2.2 敏捷企业与伙伴间信任的作用
        6.2.3 面向机遇基于信任的资源敏捷配置模型
    6.3 面向机遇的能力要素伙伴选择
        6.3.1 能力要素伙伴选择概述
        6.3.2 基于互信关系的快速排除选择
        6.3.3 基于MAS的能力要素伙伴快速招投标选择
    6.4 资源共享
        6.4.1 能力要素共享
        6.4.2 知识共享
    本章小结
第7章 敏捷企业的过程机理
    7.1 敏捷企业运行过程概述
        7.1.1 过程与过程理论
        7.1.2 敏捷企业过程的一般界定
        7.1.3 敏捷企业的过程模型
    7.2 能力要素网的准备过程
        7.2.1 过程启动
        7.2.2 有关准备
    7.3 能力要素网的组建过程
        7.3.1 能力要素的模块化
        7.3.2 能力要素网的集成
        7.3.3 能力要素网的优化
    7.4 能力要素网的运行过程
        7.4.1 能力要素网的运行
        7.4.2 交运实现顾客价值
    7.5 能力要素网的解体
    7.6 敏捷企业运行过程实证
        7.6.1 基于定制的ASC运行过程实证
        7.6.2 基于机遇的AVE运行过程实证
    本章小结
第8章 敏捷企业的运行条件
    8.1 敏捷企业运行的使能技术
        8.1.1 使能技术概述
        8.1.2 重要的使能技术
        8.1.3 敏捷企业的信息系统
        8.1.4 敏捷企业的MAS
    8.2 敏捷企业运行的支持条件
        8.2.1 支持条件概述
        8.2.2 关键的支持条件
        8.2.3 敏捷企业运行中的法律问题
    本章小结
第9章 敏捷企业的敏捷性评价研究
    9.1 敏捷性评价的意义
    9.2 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
        9.2.1 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9.2.2 三种典型的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
        9.2.3 敏捷企业的敏捷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9.3 评价工作程序
    9.4 评价计算方法
        9.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9.4.2 评价方法
        9.4.3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9.4.4 评价指标的汇总方法
    9.5 示例评价
        9.5.1 示例数据表
        9.5.2 示例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9.5.3 示例无量纲化指标值的计算
        9.5.4 示例敏捷性评价结果
    本章小结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总结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
致谢

(9)基于CORBA的敏捷化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制造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2 基于敏捷化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结构功能模型
    2.1 基于CORBA的web数据库的集成模型
    2.2 对上述敏捷化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
    2.3 基于CORBA的Web数据库的功能分析
3 结束语

(10)网络化制造环境下ERP系统的过程集成与重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对制造环境的影响
        1.1.2 制造的全球化、敏捷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
        1.1.3 网络化制造系统的技术体系
    1.2 ERP 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ERP 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1.2.2 传统ERP 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 ERP 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及意义
        1.3.1 课题的来源
        1.3.2 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3.3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面向网络化制造的ERP 系统及其体系结构
    2.1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ERP 系统的需求分析
        2.1.1 企业集成需求
        2.1.2 经营过程重组与过程持续改善需求
        2.1.3 业务过程协同需求
        2.1.4 业务过程管理与控制需求
    2.2 NMERP 系统的组成原理及特点
        2.2.1 系统的组成原理与总体结构
        2.2.2 系统的控制模型
        2.2.3 与ERP 系统的比较
    2.3 NMERP 系统的体系结构
        2.3.1 系统的逻辑结构
        2.3.2 系统的软件层次结构
        2.3.3 系统的计算体系结构
        2.3.4 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2.4 NMERP 系统的关键技术
        2.4.1 NMERP 系统的技术体系
        2.4.2 过程集成建模技术
        2.4.3 过程集成与重构的平台技术
        2.4.4 工作流管理技术
    2.5 小结
第三章 NMERP 系统过程集成与重构的支撑平台技术
    3.1 过程集成与重构层次分析
    3.2 过程控制模型
        3.2.1 过程定义及描述
        3.2.2 系统的过程控制模型
    3.3 系统过程集成与重构的支撑平台框架
        3.3.1 系统集成与重构方案
        3.3.2 过程集成与重构的支撑平台框架
    3.4 系统的分布式计算结构框架
    3.5 基于CORBA 构件的系统实现方法
        3.5.1 构件与基于构件的系统设计
        3.5.2 系统分层结构中的构件
        3.5.3 基于CORBA 的构件实现
    3.6 小结
第四章 NMERP 系统的过程建模方法
    4.1 网络化动态联盟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过程特点
    4.2 NMERP 系统的过程建模需求
        4.2.1 现有过程建模方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2.2 过程建模需求
    4.3 NMERP 系统过程集成建模方法
        4.3.1 基于UML/PETRI 网的集成建模原理
        4.3.2 NMERP 系统的过程建模体系结构
        4.3.3 NMERP 系统的过程建模方法
        4.3.3.1 NMERP 系统的过程建模思想
        4.3.3.2 建立网络联盟交互过程模型,并确定公共接口
        4.3.3.3 基于UML 的节点过程模型描述
        4.3.3.4 过程模型的正确性校验和性能分析
    4.4 基于UML 的系统过程模型多视图描述
        4.4.1 功能视图描述
        4.4.2 资源视图描述
        4.4.3 组织视图描述
        4.4.3.1 组织结构中对象类的抽象
        4.4.3.2 组织视图的UML 类图描述
        4.4.4 信息视图描述
        4.4.5 过程视图描述
    4.5 小结
第五章 NMERP 系统的过程管理与控制技术
    5.1 NMERP 系统的过程管理与控制需求
    5.2 NMERP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5.2.1 WFMC 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
        5.2.2 NMERP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5.2.2.1 NMERP 系统的工作流模型分析
        5.2.2.2 NMERP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5.3 工作流模型正确性验证与性能分析
        5.3.1 广义随机PETRI 网与马尔可夫链
        5.3.2 UML 模型向GSPN 模型的转化
        5.3.2.1 UML 交互过程模型向GSPN 的转化
        5.3.2.2 UML 节点模型向GSPN 模型的转化
        5.3.3 模型正确性验证
        5.3.3.1 模型结构的正确性条件
        5.3.3.2 模型结构的正确性验证
        5.3.4 模型性能分析
        5.3.4.1 GSPN 模型可达图的构造
        5.3.4.2 状态稳定概率的求解方法与性能分析指标
        5.3.5 性能分析方法的应用
    5.4 小结
第六章 NMERP 原型系统的开发研究
    6.1 NMERP 原型系统的设计
        6.1.1 网络联盟经营过程的辩识与分解
        6.1.2 过程建模实例
        6.1.3 NMERP 原型系统的组成
    6.2 NMERP 原型系统的实施
        6.2.1 NMERP 原型系统的实施图
        6.2.2 NMERP 原型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
    6.3 NMERP 原型系统的主要功能
        6.3.1 工作流管理与执行服务
        6.3.2 构件管理与配置
        6.3.3 网络协同商务
        6.3.4 系统维护和基础数据维护
    6.4 系统工作流实例的执行过程
        6.4.1 工作流模型模型的实例化
        6.4.2 工作流模型实例的属性定义
        6.4.3 工作流模型实例的执行过程
    6.5 分布式过程集成与重构的应用实例
        6.5.1 分布式过程集成的实现
        6.5.2 过程重构的实现
    6.6 NMERP 原型系统的特点
    6.7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一、主要参研科研项目
    二、已发表的第一作者论文

四、基于CORBA的敏捷化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D]. 江宜春. 东华大学, 2016(02)
  • [2]云制造模式动态虚拟企业合作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张以文.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5)
  • [3]面向单元化制造的车间制造执行系统研究及应用[D]. 李书阁. 重庆大学, 2010(03)
  • [4]面向服务的车间制造系统运行模式及支持技术研究[D]. 王琦峰. 重庆大学, 2009(10)
  • [5]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框架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 陈志刚.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0)
  • [6]基于多Agent的敏捷供应链的框架系统研究[D]. 徐强. 合肥工业大学, 2006(04)
  • [7]信息化制造中的信息理论与集成方法研究[D]. 林宋.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8]敏捷企业及其运行机理研究[D]. 周和荣.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8)
  • [9]基于CORBA的敏捷化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研究[J]. 叶琴,龙伟,黄颉. 机械, 2004(12)
  • [10]网络化制造环境下ERP系统的过程集成与重构技术研究[D]. 唐维俊. 东南大学, 2005(01)

标签:;  ;  ;  ;  ;  

基于CORBA的敏捷制造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