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第一次抗敌特战(三)

建国第一次抗敌特战(三)

一、开国第一反敌特行动(三)(论文文献综述)

崔山佳[1](2019)在《由“听音为字”看“戏”“?”“丫麻”》文中认为由于"听音为字",明清白话文献与现代汉语中作为"性交"义的字有多种写法。从理据来看,"戏"字最准确。"女性的阴部"也有不同写法,"?"字最准确。与"?"有关的还有"丫麻"等,与"?"同义,是隐喻用法。

吴伟彬[2](2019)在《汉娜·阿伦特宪制思想研究 ——以委员会制度为中心》文中提出汉娜·阿伦特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位独具特色的思想家,似乎很难把她归纳到一个具体的思想流派之中。她主张积极行动,反对西方哲学的沉思传统,却又自认为是亚里士多德的信徒;她主张在20世纪复兴古典共和主义,却又批判现代性所带来的危险;她激烈批判现代宪制制度,却主张带有商议式民主特征的委员会制度……很多看似矛盾的观点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她重视独立思考和判断,不给自己贴上任何思想流派的标签。她作为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政治哲学家,在吸收古希腊政治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海德格尔、雅斯贝斯1等人的哲学思想。她提出过很多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观点,如新共和主义、公共领域理论、行动学说、极权主义理论、“平庸的恶”、公民的不服从等。在其中,最具争议性的莫过于《论革命》一书中所提出的具有协商式民主特征的委员会制度(council system)的设想。阿伦特在《论革命》一书中通过比较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的起因、进程、结果和历史意义之后认为革命的目的是为了缔造公共自由。她指出,由于法国大革命前人民困苦的生活,使得本应以追求公共自由为目的革命偏离了方向,变成了追求摆脱物质生活的困苦。革命胜利之后,公民的个人权利依旧受到限制,追求政治自由的革命目标并没有实现。这与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的论断相一致,托克维尔同样认为法国大革命虽然成功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但是旧制度并没有被摧毁。对于美国革命,阿伦特则认为革命的过程始终围绕构建公共自由这个目标展开,革命的结果也确实建立了一个公民享受广泛权利的国度。然而,阿伦特的思考并未在此止步,她认为革命与制宪,是广义革命的两个阶段,只有最后制定了自由的宪法,整个革命过程才算是完成。阿伦特在研究美国革命后的制宪历史之后认为,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和允许在宪法中以修正案的形式不定期修改宪法的做法,体现了建构和扩大自由空间的宪法精神,并给予这种宪法精神以制度化和程序上的保障。阿伦特认为,倡导宪制建设,建立良好的宪法秩序只是保障自由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训练公民参与政治的能力,提倡一种公民积极参加政治生活的精神。阿伦特认为美国宪法忽视了对公民参与政治能力的训练和精神的提倡,导致人民逐渐远离政治,她称之为“革命的传统和失落的珍宝”1。究其原因,阿伦特认为是政党政治和代议制民主使人民在选举出自己的代表后,由代表代替自己参加政治生活,而人民自己却逐渐远离政治生活。为了使人民能够经常参与政治生活并在其中不断接受政治训练,从而形成所谓的“政治美德”,阿伦特提出建立一个以委员会制度为基础共和国,以代替政党制和代议制。委员会制度是阿伦特共和主义的制度设计,她意欲建立一个所谓“全民参政”的理想国度。对此,赞同者认为委员会制度的设想提供了另一种制度的选择模式,而反对者则认为这个设想过于理想化,甚至认为是无实现可能的乌托邦。委员会制度的设想体现了阿伦特独特的宪法观念,这种观念以“权威”与“权力”区分为基础。她认为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政治自由的世界,而宪法的目的是从制度上保障这种自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宪权只是一种权威,而非权力。她认为保障自由并不是宪法本质价值所在,宪法应该创建一种人民在政治上能够自我组织的自由,建立一种新的权力体系,即委员会制度。委员会制度体现了权力属于人民而非某一个政党这一原则;在国家组织形式上,主张从最基层的委员会中推选上一级委员会成员,以此类推直到产生国家层面的委员会成员,上下级委员会之间是互相协商的关系,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阿伦特的委员会制度思想,是其政治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阿伦特信奉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的理念。阿伦特的政治理论体系,既围绕“人”,也围绕“政治”。她提出公共领域理论,而政治领域正属于公共领域。她又一反西方哲学重思考而轻行动的传统,大力提倡积极行动。公共领域理论与行动学说,既提倡公民以积极的行动而非沉思参与政治,反对远离公共领域而疏远政治。参与政治的权利离不开宪法的保障,在制宪权问题上上,阿伦特主张区分制宪“权威”与制宪“权力”,以期打破“西耶斯的恶性循环”。她赋予古典共和主义以时代特色,力图在20世纪复兴古典共和主义,以克服因现代性危机所带来的极权主义政治。她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以委员会制度为基础的共和国。委员会制度是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的最终落脚点,她认为委员会制度的设想,既克服了代议制和政党政治之下人民疏远政治的倾向,又能使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政治的训练,以自己的行动直接参与政治活动。委员会制度思想的产生,既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又受到了以孟德斯鸠和托马斯·杰斐逊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的启发,尤其是托马斯·杰斐逊“初级共和国”思想,直接给予阿伦特以灵感。公共领域理论、行动学说、区分“权威”和“权力”的制宪权思想、古典共和主义思想,一起构成了阿伦特的委员会制度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其应有之义。本文除导论、结语外共分为6章。导论部分就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结构、以及不足之处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介绍汉娜·阿伦特的生平、思想与学术成果。她的特殊经历不可避免影响到她的思想与创作,本章亦对阿伦特一些重要作品作了点评。第二章对阿伦特的历史哲学思想、政治观和法律观作了阐述。第一节研究了阿伦特的历史哲学,认为其历史哲学在继承了古希腊历史哲学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历史延续论”和“不朽史观”两个方面。阿伦特的政治观念师承亚里士多德,以自由、行动和公共领域为主线,提倡公民对政治的积极参与,反对“沉思生活”。通过与同时期德国公法学家卡尔·施密特政治观念的比较,进一步阐释阿伦特政治观念的特点。阿伦特将法律理解成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非法律强制-服从的关系,依赖于全体公民的一致同意。从政治到法律的思路,使阿伦特的法律思想显得与众不同。第三章题为“积极生活:公共领域与行动”。公共领域理论和行动学说是阿伦特最具原创性的学术观点。她一反西方哲学重思考而轻行动的传统,大力提倡行动。她认为政治乃是公共领域的本质属性,在公共领域中,人们以言语说服对方,展示自己的优秀性。她认为单纯的思考而不采取行动,无助于民主共识的达成。由此她提出人应当“积极生活”,而非“沉思生活”。阿伦特公共领域理论建立在人的复多性的基础之上,正是复数的人们,才可能建立一个互相交流的空间。同时,它又具有以言谈和行动代替暴力和强迫、以意见代替真理和永恒性的特点。这离不开制度保障,即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第四章以阿伦特的制宪权理论为主题。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而制宪权则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权力。制宪权主体的正当性,实际上回答了现代宪法的正当性从何而来这个问题。这里就存在一个所谓“西耶斯的恶性循环”:作为一项权力的制宪权,其权力的授予必须经由一定的法律程序,而在作为母法的宪法尚未制定出来之前,一切其他法律尚不存在。从理论上说,此时一切合法化进程才刚刚开始。尚不存在任何法律的情况下,又能如何授予制宪权主体以正当性?除了制宪权主体的正当性问题之外,还存在另一个悖论,即宪法必须经由一定民主程序才能被认可,那么这样的民主程序又通过何种程序被认可?这种立法的恶性循环最后不免落入不断寻找一种比宪法层次更为上位的“高级法”去解释,试图去寻找一个全能的“上帝”。而实际上,这种“高级法”和“上帝”是不存在的。为解决这种恶性循环,卢梭、洛克、孟德斯鸠、西耶斯和施密特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阿伦特却认为,无论是卢梭、洛克、西耶斯还是施密特的制宪权理论都是一种以主权为基础的制宪权理论,在破除了神创论之后又去设立了一个新的“上帝”,实际上都没有解决制宪权的悖论问题。她部分赞同孟德斯鸠的制宪权观点。为了解决这个悖论,她提出以区分权威与权力为基础的制宪权理论,认为制宪权的合法性来自由历史形成的权威,制宪权不是一种权利,视制宪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阿伦特试图用区分权威与权力的方法来打破所谓“西耶斯的悖论”。第五章题为“古典共和主义的当代阐释者”,主要阐述了阿伦特的共和主义理念。阿伦特的共和主义思想深受古希腊城邦政治和亚里士多德共和主义思想的影响。在批判自由主义宪制思想与共和主义宪制思想的基础之上,阿伦特认为这两种宪制思想的根本矛盾在于无法处理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积极性与意见表达这对矛盾。她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将人民的自由和幸福与公共权力分享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委员会制度的设想。在分析现代性危机及其对政治造成损害的基础上,阿伦特提出了自己的共和主义主张,力图在20世纪复兴古典共和主义的理念。其共和主义理念可以从自由观、革命观和制度设计上去把握。为了克服现代西方政党制和代议制政治下的缺陷,实现阿伦特所追求的对政治的参与,她提出了具有商议式民主特征的委员会制度的设想,这也是她的共和主义思想在具体制度上的体现。第六章“合众为一-委员会制度”是本论文的重点章节。“合众为一”,意指阿伦特认为复数的人们,而不是单个的人组成了这个世界;在公共领域内人们彼此交流观点,以言语表达意见和说服他人。委员会制度的设想,受托马斯·杰斐逊的“初级共和国”的设想、托克维尔的地方自治思想、哈林顿的“扩张性共和国”学说中的“叠增之国”设想对委员会制度的影响。委员会制度,其本质是一个小型公共领域,是一种不以主权观念为基础的政治形态。本章最后总结委员会制度设想的特点和不足之处。结语部分为本文之结论。笔者认为委员会制度的设想是阿伦特共和主义理念的具体制度设计,我们不必纠结于这个制度是不是“乌托邦”,而应该意识到阿伦特的本意乃是提出另一种民主方案,意图鼓励人们以积极的行动投身到政治活动中去。

贾志月[3](2019)在《表主观小量的“不就是X”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表主观小量的“不就是X”构式为研究对象,从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除了前言和结语,全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对“不就是X”构式的语表形式进行分析。文章认为“不就是”已经是一个相当于词的单位;变项“X”可以是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和句子形式等。语法特征上,“不就是X”在组合能力上,可以与人称代词、副词和助词直接组合;在成句能力上,既可以单独成句,也可以充当句子成分;其句子类型可以是反问句、感叹句,这与“不就是X”构式的主观性相一致。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不就是X”构式的语里意义。“不就是X”的构式义从其成因上来看,“与参照量的比较”是该构式主观小量产生的语言心理机制。同时分析了主观小量的表达手段、语义类别和语义指向,其表达手段主要有句内标记、语境显化和主客观量的对比;语义类别可以表示人或物的数量少、职位身份低等;语义指向上可以是量的界限、形态和类属。在“不就是X”所在句与后续句的语义关系上,存在着转折、解说、因果、顺承四种关系类型。第三部分:主要考察“不就是X”构式的语用功能。主要有情感表达、信息传递和量级标示功能。其中情感表达功能包括:宣泄、反驳、劝慰、辩解等;信息传递功能主要包括新信息的传达、反预期信息的传递、主观性信息的表达;量级标示方面,“不就是”与“X”相互作用能够激发“X”所在的量级序列,且“X”一般处于量级序列的底端;既可以标示有序概念的量级,也可以对无序概念进行量级标不。第四部分:比较“不就是X”与“不就X”两种格式在语形、语义和语用功能上的异同。在语形上,主要是“X”结构类型的不同,突出表现在动宾式短语中,即当含有量的成分时,两者无明显差别;反之,则会优先选择“不就是X”构式;语义上,动词性成分与“不就”结合,表示对述题的主观评价,而与“不就是”结合,是对其话题事件的主观评价;语用功能上,“不就是X”具有量级标示功能,而“不就X”不具备该功能,此外两者的主观化程度和表达的语气不同。

赵晓霞[4](2017)在《“想”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想”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其本义是“思考”。在漫长的语言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想”由最初表示“思考”的心理活动动词发展演化出了多个义项。此外,由“想”构成的词语及结构随着“想”语义的虚化逐渐发展起来,并在促进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想”的意义和功能的复杂性,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本文在综合考察众多学者对“想”的研究基础上,对“想”的句法语义、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梳理与细致分析,并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澄清引起“想”语法化的诱因和机制。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说明了现阶段语法化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想”的研究现状,并对“想”的语法化研究的意义、方法及其语料来源分别作了说明。第二章从现代汉语共时平面对“想”的语法化结果进行了考察,将“想”的义项,由“想”组成的词语和结构在句法、语义方面进行描写与分析。第三章对“想”的语法化现象进行历时考察,包括“想”的语义演变,由“想”组成的词语、结构的词汇化过程、语法化过程。并从句法位置、主观化、重新分析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想”语法化的动因及其机制。第四章对话语标记“我想”、“你想”的特征及语用功能进行分析。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还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董淑慧[5](2014)在《“V+X+算+X”构式的语义功能及语义网络——兼及与“V+X+是+X”构式的转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将"V+X+算+X"看作构式,将构式义概括为"对事件E1的结果N的范围、属性义予以确认或对E1事件的功用予以肯定性的评价",并分析构式的语义类型及其对语境的依赖性;同时还考察ABC式"V+X+算+X"构成的语义网络,指出"在"V+X+算+X"构式演化过程中,语法化和主观化起了重要作用;最后讨论了该构式与"V+X+是+X"的转换。

李郁瑜[6](2013)在《“想”与“考虑”、“认为”、“觉得”的辨析及教学 ——基于语料库调查的易混淆词语辨析》文中研究指明留学生易混淆词语辨析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无论是在理论建构还是在具体词语辨析上都有很多空间可以挖掘,特别是建立在语料库分析基础之上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留学生有混用“想”、“考虑”、“认为”、“觉得”这几个词语的现象,不能够根据语境选择运用合适得体的词语。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考查,笔者发现留学生混用“想”与“考虑”、“想”与“认为”、“想”与“觉得”的频率最高。因此,本文以语料库考查为基础,将“想”作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想”与“考虑”、“想”与“认为”、“想”与“觉得”这三组易混淆词在语义、句法、语用上的异同,并从教材、工具书、教学策略等三个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留学生易混淆词语的辨析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笔者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将“想”概括为“思考”义的“想1”,助动词用法的“想2”和“认为”义的“想3”。通过对语料的考查分析,确定出留学生容易发生混淆的是“想1”和“考虑”,“想3”和“认为”,“想3”和“觉得”这三组词语。笔者认为,“考虑”除了“思考”义外还有“把……考虑进去,顾及”以及名词用法,另外对思考的对象、思考的深度也有要求,从而决定了二者在语义、句法、语用上的差异。“想”、“认为”、“觉得”都属于断言谓词,“认为”在表达断言的时候语义确信度高,是强断言谓词;“想”和“觉得”有一种语义上的不确定和不肯定,是弱断言谓词;另外在语义范畴上,“想”带有[+想象]的语义特征,“觉得”带有[+体验]的语义特征。因而,在教学时应该突出“认为”的强断言性、高确信度,“想”的[+想象]义征以及“觉得”的[+体验]义征。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介绍了本选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及实践意义;后半部分对这一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汇总和说明。第二章为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内容和范围、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特色和可能有的创新点、语料来源和标注说明四个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所依据的理论以及需要特别说明的地方。第三章从汉语词汇本体研究的角度将“想”的用法分为三大类,并简单介绍了“想3”的虚化轨迹。最后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将“想”的三种用法概括为“思考”义的“想1”,助动词用法的“想2”以及“认为”义的“想3”,并对其语义分布做了对比说明。第四章结合对留学生偏误情况的分析,从语义范畴的角度辨析“想1”和“考虑”,并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第五章从断言谓词的角度辨析“想3”、“认为”和“觉得”,并结合对语料库数据的分析,提出辨析“想3”与“认为”,“想3”与“觉得”的方法。第六章通过对留学生教材、工具书使用情况的考查,从教材、工具书、教学策略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沈威[7](2013)在《论据性推断结构“X嘛”》文中指出相对于其他语气词"啊""吧""呢"等而言,语气词"嘛"的研究显得明显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大量语言事实,对论据性推断结构"X嘛"进行分析和探讨。

杨晖[8](2012)在《歇后语的认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歇后语诙谐形象,作为交流思想的固定语言材料,和成语、谚语、惯用语等固定语一样,是中华语言的活化石。回顾以前对歇后语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涉及歇后语的起源、命名、性质、构成、分类、修辞功能、、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关系、后半部分的构成、语篇中的应用、词典编纂和规范化。但是这些关于歇后语的研究忽略了歇后语的语义核心。8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传入中国,一些学者开始基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歇后语。主要表现在:一些学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阐释所有歇后语的意义构建。然而,这些认知语言学理论只能部分地解释歇后语的意义构建,很少有人关注歇后语歇后的内部原因。鉴于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认知隐喻和转喻角度,通过分析歇后语内部的认知机制,来剖析歇后语歇后和不歇后的认知成因。本论文从语料库中按照等距的原则找出一些歇后语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一,歇后语作为汉语熟语特有的一种固定语,处处体现着人民群众的隐喻和转喻思维方式。二,歇后语的认知基础是人的身体、物理和文化体验,符合认知语言学“心智体验性”这一原理。三,转喻思维和隐喻思维同样重要。四,歇后语歇后与否和歇后语产生的认知隐喻机制、认知转喻机制关系密切。基于隐喻歇后的歇后语有四种情况:(1)是歇后语结构方面的隐喻机制,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或生活场景:(2)是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想象的场景或事物;(3)是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扮演映射的角色;(4)歇后语前半部分是源域,目标域在语料中。基于转喻歇后的歇后语,其源域包含目标域,而转喻不歇后的歇后语则不具备源域包含目标域这一特性。隐喻不歇后语的歇后语由目标域和源域的映射是否完整来决定。五、本文不同意“歇后语因为常用和避免上下文的重复才歇后”的观点。本文从实际的语料出发,认为歇后语的歇后是由其内在的认知隐喻机制和认知转喻机制控制,从而也解释了诸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这些常用的歇后语不歇后或者歇后的频率很低的原因。这些发现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歇后语的体验基础、意义建构的本质、歇后语歇后和不歇后的认知隐喻、认知转喻机制,加深了我们对歇后语的理解。同时,对歇后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不同认知机制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对歇后语“名”与“实’的讨论给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由于笔者的知识面和本论文的篇幅,文章许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此研究为契机,笔者发现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歇后语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研究空间。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歇后语在交际中歇后的认知机制,用语音隐喻理论研究谐音歇后语是否合适,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歇后语进行更多的研究。

张慧[9](2011)在《动词“放”的语义角色分析》文中指出在汉语语法学界,动词历来都是研究的热门。对于动词的研究不是孤立的,我们要把动词放到句子中,联系句型句式考察动词的功能,分析动词和相关成分尤其是名词性成分之间的关系。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动词的语义角色分析,能帮助我们理解动词的语义角色和句法成分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该动词的性质。本文选取表放置义的动词“放”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了个关于动词“放”的小型语料库,主要以配价语法、格语法为依据,通过对大规模现实语料的考察,分析动词“放”做谓语时与之同现的语义角色,尝试对语义角色的同现机制给出语言学上的解释。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的内容和研究意义;说明了论文的语料来源;明确了研究步骤和方法;对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关于动词“放”的研究已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简要论述。第二章是基于实际语料的语义角色分析。参考前人划分语义角色时确定的分类标准,通过对整理得来的小型语料库中语料的具体分析,考察与动词“放”同现的语义角色的类型和数量,着重描写这些语义角色的语义特征、句法特征、句法标记等。第三章重点考察动词“放”的语义角色同现情况。充分利用动词的形式标记和语义角色的形式特征,归纳关于动词“放”的全部句法配置并分别统计频率,对该动词及其语义角色出现的句法位置和出现条件做了详尽描述,力争展现动词“放”的语义角色同现的句法全貌。第四章从句式配价的角度看动词“放”的语义角色,运用句式配价理论考察放置句、存现句和方位句的句式义,探讨句式对动词配价能力的影响。第五章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在归纳前文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总体结论,依据既得的研究成果反观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的实现情况,展望本课题的研究前景。

邱闯仙[10](2010)在《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语义功能语法理论,并借鉴认知语法、语法化、系统功能语法等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中的插入语进行研究。文章界定了插入语的范围和性质,对现代汉语中的插入语做了分类,分析和描写了各类插入语的性质、语义和功能,对于相关语言现象,根据其特点,从语义、功能、认知或历时演变等不同方面做出了解释。在总体研究的基础上,文章选取了三个个案,分别以主观性、交互主观性和相近语言形式的比较为侧重进行了专题研究。第一章:绪论。本章概括综述了现代汉语插入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所面临问题,概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说明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前提和所运用的理论方法。第二章:现代汉语中的插说成分及插入语的范围。本章分析描写了现代汉语中的各种插说成分,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分出冗余性插说成分和非冗余性插说成分,并根据语义和功能特征将非冗余性插说成分分为按注性插说成分和主观性插说成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插入语的范围,认为表达语言的主观性是插入语的本质功能,对插入语和独立语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讨论确定了传统研究中所说的独立语的范围,认为独立语是插入语的句法归属。第三章:插入语的语义功能和类别(上)。首先概括了插入语的句法特征、意义特征和功能特点,然后根据语义和功能对插入语进行分类,确立了现代汉语插入语的分类系统。本章主要研究了非交互主观性插入语,包括非语义关系类和语义关系类插入语。语义关系类插入语包括情感类、态度类、认识情态类和信息来源类;语义关系类插入语包括总括类、解释类、补充类和说理类。文章对每一类插入语的形式特征做了考察,以期为我们的分类提供形式上的验证,描写和分析了各类插入语的语义和功能,并运用相应的理论方法,对相关的语言现象做了必要的解释。第四章:插入语的语义功能和类别(下)。本章主要对交互主观性插入语进行研究,认为可以分为“你看”、“你想”、“你说”三大类,考察了每一小类的形式意义特征和功能,探讨了某些插入语的具体的语用功能及其交互主观性意义的产生过程。本章结语部分概括总结了汉语插入语的形式、分布及语义语用特征,讨论了插入语和语用标记以及话语标记之间的关系,认为插入语从功能上讲就是一种语用标记语。第五章:“瞧”的主观性。本章研究“瞧”的语用功能。通过对“瞧”在共时系统中的各种用法的考察,认为在表示“提请注意”的意义的基础上,“瞧”产生了强调话语信息与说话人预期的关系的语用功能,成为表示说话人预期的语用标记。文章分析了“瞧”的主观化过程及其动因和机制,并探讨了汉语中视觉动词语义演变的类型学意义。第六章:“你想”的语义演变和语用功能。考察了现代汉语中表示行域义的“你想1”和表示知域义的“你想2”,分析了“你想”的语义演变,论证了其语法化过程:言说义动词>认识义动词>语用标记。在此基础上,对“你想”作为语用标记的具体用法进行考察,认为语用标记语“你想”是一个表达交互主观性的插入语,求同功能是其本质的语用功能。同时,由于表达了对受话人的认识的关注,语用标记“你想”具有缓和语气的作用。本章还对语用标记“你想”与不同语气词连用的情况做了分析。第七章:“别是”与“别不是”。本章研究“别是”和“别不是”这两个认知性插入语(epistemic parenthesis),立足于共时层面,从他们各自的意义和用法入手进行考察,研究二者在语义和功能上的异同,并探讨了“别是”在共时系统中的语法化过程,解释了“别不是”的成因。认为现代汉语中,“别是”已发展为表示说话人对命题确信程度的认识情态标记,“别不是”主要用来表示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期望程度,是担心-认识情态标记。第八章:结语。本章对论文内容做了总结,指出插入语是一个半开放的类,其内部成员的个性大于共性,要对插入语进行深入的研究,还需从一个个个案的研究做起。总之,本文对现代汉语中的插入语现象做了宏观的探讨,也进行了一些微观的分析,致力于对语言事实的细致描写,同时努力对一些相关语言现象做出必要的解释。文章努力发掘语言事实和语言规律,在具体的研究中,注重语义的基础作用、语用的推动作用和认知的解释作用,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力争对一些语言现象做出统一的解释;在共时分析和历史考察中,我们注重共时分析,探讨各类插入语成分在共时平面上的各种意义和用法,努力为汉语插入语理论的建设提供语言事实依据,同时希望我们的研究结论能对汉语语言的教学和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提供一点参考,这是我们的目标所在,即力求我们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开国第一反敌特行动(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国第一反敌特行动(三)(论文提纲范文)

(2)汉娜·阿伦特宪制思想研究 ——以委员会制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对象
    二、概念界定暨研究语境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结构安排
    六、文献综述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阿伦特生平、思想与学术
    第一节 阿伦特哲学思想的形成
        一、阿伦特的生平和着作
        二、阿伦特的经历对其哲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阿伦特在美国集大成学术作品
第二章 阿伦特的历史哲学、政治观和法律观
    第一节 阿伦特的历史哲学
        一、历史连续论
        二、“不朽”的历史观
    第二节 阿伦特的政治观
        一、阿伦特与施密特之政治观念比较
        二、政治权力产生自行动与合意
    第三节 阿伦特的法律观
        一、法律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阿伦特对法律的贡献
        三、阿伦特法律思想的启示
第三章 积极生活:公共领域与行动
    第一节 概述
        一、公共领域理论与行动学说的提出
        二、公共领域理论概述
        三、行动学说概述
    第二节 理论背景
        一、现代性危机及其批判
        二、阿伦特对现代性的看法
    第三节 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理论
        一、人类活动领域的划分
        二、公共领域的历史发展
        三、哈贝马斯和泰勒的公共领域理论
        四、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理论
    第四节 行动学说
第四章 摆脱制宪权的恶性循环——权威与权力
    第一节 制宪权学说的历史
        一、卢梭的制宪权思想
        二、洛克的“双重契约”制宪权理论
        三、孟德斯鸠的“分权与制衡”制宪权理论
        四、西耶斯的民族制宪权理论
        五、卡尔·施密特的决断论
    第二节 阿伦特的制宪权理论
        一、制宪权是什么
        二、阿伦特对“人民主权”式制宪权理论的批判
        三、制宪权起于民主协商还是决断
        四、阿伦特的制宪权理念
第五章 古典共和主义的现代阐释者
    第一节 概述
        一、共和国与共和主义
        二、共和主义的复兴
        三、阿伦特“重建共和之路”
    第二节 共和主义的历史
        一、古典共和主义
        二、近代共和主义
        三、现代共和主义和“新共和主义”
    第三节 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时代背景
        二、理论渊源
    第四节 阿伦特的共和主义思想
        一、自由观
        二、公民观
        三、公民德性
        四、革命观
    第五节 阿伦特对古典共和主义的发展
    第六节 阿伦特共和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第六章 合众为一:委员会制度的设想
    第一节 委员会制度:概念与历史
        一、概念
        二、历史
    第二节 委员会制度设想的思想渊源
        一、西欧地方自治的传统
        二、北美新英格兰地区的市镇自治经验
        三、托克维尔的地方自治思想
        四、哈林顿的“叠增之国”设想
        五、托马斯·杰斐逊“初级共和国”设想
    第三节 阿伦特的委员会制度设想
        一、西方两种宪制主义思想及其缺陷
        二、委员会制度设想的内涵
    第四节 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阿伦特年表
附录二 :阿伦特主要作品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3)表主观小量的“不就是X”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4 理论方法
    1.5 研究思路
    1.6 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语表分析
    2.1 构件分析
        2.1.1 常项“不就是”
        2.1.2 变项“X”
    2.2 句法特征
        2.2.1 组合能力
        2.2.2 句法分布
        2.2.3 句子类型
        2.2.4 主要变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里意义
    3.1 “不就是X”的构式义
    3.2 “不就是X”如何表达主观小量
    3.3 “不就是X”表主观小量的类别
    3.4 “不就是X”表主观小量的特点
    3.5 “不就是X”与后续句的语义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用功能
    4.1 情感表达功能
        4.1.1 宣泄功能
        4.1.2 反驳功能
        4.1.3 劝慰功能
        4.1.4 辩解功能
    4.2 信息传达功能
        4.2.1 “不就是X”新信息的传递
        4.2.2 反预期的信息传达
        4.2.3 主观性的信息表达
    4.3 量级标示功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与相关格式“不就X”的比较
    5.1 “不就X”的语表形式
    5.2 “不就X”的语里意义
    5.3 “不就X”的语用价值
    5.4 两种格式的比较
        5.4.1 语形比较
        5.4.2 语义比较
        5.4.3 语用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基本结论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4)“想”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语法化理论研究
        1.2.2 语法化与词汇化的关系
        1.2.3 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
        1.2.4 “想”的相关问题研究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1.4 语料说明
第二章 “想”及相关形式的语义类型与句法表现
    2.1 引言
    2.2 “想”的语义类型
    2.3 “想”的句法表现
        2.3.1 “想1”表示 “思考”
        2.3.2 “想2”表示 “希望、打算”
        2.3.3 “想3”表示 “推测、认为”
    2.4 与 “想”有关的双音词的形成
        2.4.1 “想必”的语义特征与句法表现
        2.4.2 “想来”的语义特征及句法表现
    2.5 “想3”的进一步虚化
    2.6 小结
第三章 “想”及相关形式的语法化与词汇化历时考察
    3.1 引言
    3.2 “想”的语义与功能演变
        3.2.1 春秋战国时期
        3.2.2 汉魏六朝时期
        3.2.3 隋唐五代
        3.2.4 宋元时期
        3.2.5 明清时期
    3.3 双音词的形成与词汇化过程
    3.4 话语标记的形成
    3.5 “想”的语法化动因
        3.5.1 句法环境的改变
        3.5.2 主观性与主观化
        3.5.3 重新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与 “想”有关的话语标记研究
    4.1 引言
    4.2 话语标记的定义及特征
    4.3 与 “想”有关的话语标记的判定
        4.3.1 话语标记 “我想”的判定
        4.3.2 话语标记 “你想”的判定
    4.4 与 “想”有关的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
        4.4.1 人际功能
        4.4.1.1 语用环境
        4.4.1.2 表达功能
        4.4.2 语篇连贯功能
        4.4.2.1 形式连贯
        4.4.2.2 内容连贯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结论
    5.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5)“V+X+算+X”构式的语义功能及语义网络——兼及与“V+X+是+X”构式的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1.解题及研究现状
    1.1 解题
    1.2研究现状及思路。
2.整体意义和功能类型
    2.1整体意义。
    2.2 语义功能类型。“V+X+算+X”构式有如下几类。
3.构式的句法特征及其句法功能
    3.1 ABC式“V+X+算+X”的句法特征及其对语境的依赖性
    3.2构式的句法功能。
4.构式的语义网络及其主观性
5.“V+X+算+X”构式与“V+X+是+X”的转换

(6)“想”与“考虑”、“认为”、“觉得”的辨析及教学 ——基于语料库调查的易混淆词语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目的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分析
        1.2.1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易混淆词语辨析的研究
        1.2.2 关于“想”、“考虑”、“认为”、“觉得”的研究
        1.2.3 关于“想”、“考虑”、“认为”、“觉得”的比较研究
第二章 论文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和范围
    2.2 研究思路和方法
    2.3 研究特色和可能有的创新点
    2.4 语料来源和标注说明
第三章 “想”的语义类型及其分布
    3.1 “想”的语义类型
        3.1.1 工具书对“想”的解释
        3.1.2 “想”的语义类型
    3.2 “想”的语义分布
        3.2.1 带宾语的情况
        3.2.2 对副词的选择
        3.2.3 与时体成分共现的情况
        3.2.4 可否重叠
        3.2.5 与语气词连用的情况
        3.2.6 线性位置
        3.2.7 删去,真值是否改变
        3.2.8 其他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想_1”和“考虑”
    4.1 “想_1”与“考虑”的意义
    4.2 “想_1”与“考虑”的语义差别及表现
        4.2.1 “思考”义的“想”与“考虑”
        4.2.2 其他义项的“考虑”
        4.2.3 “考虑”的名词用法
    4.3 留学生偏误分析
        4.3.1 留学生偏误情况
        4.3.2 教学方法上的建议
第五章 “想_3”与“认为”、“觉得”的辨析
    5.1 断言谓词
    5.2 “想_3”和“认为”
        5.2.1 “想_3”和“认为”的断言性
        5.2.2 “想_3”和“认为”的句法特征
        5.2.3 “想_3”和“认为”的语用功能
    5.3 “想_3”和“觉得”
        5.3.1 “觉得”的意义
        5.3.2 “想_3”和“觉得”的语义差别及表现
        5.3.3 对语气副词的选择
    5.4 留学生偏误分析
        5.4.1 留学生偏误情况
        5.4.2 教学方法上的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教材、工具书及教学的建议
    6.1 对留学生教材的调查及建议
        6.1.1 对留学生教材的调查
        6.1.2 对留学生教材的建议
    6.2 对留学生工具书的调查及建议
        6.2.1 对留学生工具书的调查
        6.2.2 对留学生工具书的建议
    6.3 在教学策略上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论据性推断结构“X嘛”(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据性推断结构“X嘛”出现的句法形式
二论据性推断结构“X嘛”中“嘛”的语用价值
三结语
    (一)论据性的推断结构“X嘛”是一种普遍情况。
    (二)论据性推断结构“X嘛”中的“嘛”具有如下功能:

(8)歇后语的认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 问题的提
        二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一 理论价值
        二 应用价值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歇后语研究历史沿革
    第一节 国内歇后语研究的历史沿革
        一 国内的歇后语研究历史沿革
        二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歇后语研究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国外学者对汉语歇后语研究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隐喻和转喻的理论基础
        一 “认知”与认知心理学
        二 认知语言学
    第二节 认知隐喻
        一 传统隐喻
        二 认知隐喻
    第三节认知转喻
        一 传统的转喻观
        二 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
    第四节 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基础
        一 相似性
        二 邻近性
    第五节 隐喻和转喻的联系和区别
        一 隐喻和转喻的联系
        二 隐喻和转喻的区别
第三章 歇后语的隐喻机制
    第一节 歇后语的隐喻构建
        一 歇后语的概念域
        二 歇后语的结构隐喻
    第二节 歇后语歇后的隐喻机制
        一 歇后语歇后的结构机制
        二 溯域和目标域的认知机制
    第三节 歇后语不歇后的隐喻机制
        一 歇后语前半部分的隐喻用法
        二 歇后语后半部分的隐喻用法
    第四节 歇后语歇后与不歇后的隐喻机制
第四章 歇后语的转喻机制
    第一节 歇后语的转喻构建
        一 事物范畴的转喻歇后语
        二 行为范畴的转喻歇后语
    第二节 歇后语歇后的转喻机制
    第三节 歇后语不歇后的黄钻与机制
    第四节 歇后语歇后与不歇后的转喻机制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9)动词“放”的语义角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内容和意义
    1.2 研究步骤和方法
    1.3 前人研究成果
2 基于实际语料的动词“放”的语义角色分析
    2.1 语义角色的划分
    2.2 动词“放”的语义角色分析
    2.3 格标问题的讨论
    2.4 小结
3 动词“放”的语义角色同现情况考察
    3.1 两点说明
    3.2 “放”单独做谓语时的语义角色同现情况
    3.3 “放C”做谓语时语义角色的同现情况
    3.4 动词“放”的语义角色同现情况总计
    3.5 特例分析
4 从句式配价看动词“放”的语义角色
    4.1 句式配价
    4.2 放置事件和放置句
    4.3 存现句和方位句
5 结语
    5.1 本文的总体结论
    5.2 研究价值的回望
    5.3 本课题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插入语研究概况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 现代汉语中的插说成分及插入语的范围
    第一节 现代汉语插说成分的范围、功能和类别
        2.1.1 冗余性插说成分
        2.1.2 非冗余性插说成分
    第二节 插入语与独立语
        2.2.1 独立语与句子
        2.2.2 插入语与独立语
        2.2.3 呼应语
        2.2.4 感叹语
        2.2.5 拟声语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插入语的语义功能和类别(上)
    第一节 插入语的特征和分类
    第二节 情感类插入语
        3.2.1 狭义情感类插入语
        3.2.2 情感评价类插入语
    第三节 态度类插入语
        3.3.1 表示说话人的言说态度的插入语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
        3.3.2 视角类插入语
    第四节 认识情态类插入语
        3.4.1 认知类插入语
        3.4.2 真值评判类插入语
    第五节 信息来源类插入语
        3.5.1 “据”类插入语
        3.5.2 “说”类传信插入语
        3.5.3 “看”类传信插入语
        3.5.4 其它类传信插入语
    第六节 语义关系类插入语
        3.6.1 总括类插入语
        3.6.2 解释类插入语
        3.6.3 补充类插入语
        3.6.4 说理类插入语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插入语的语义功能和类别(下)
    第一节 与“看”相关类交互主观性插入语
    第二节 与“想”相关类交互主观性插入语
        4.2.1 “想”类交互主观性插入语
        4.2.2 “知道”类交互主观性插入语
    第三节 与“说”相关类交互主观性插入语
    第四节 小结
        4.4.1 本章小结
        4.4.2 插入语、语用标记和话语标记
第五章 “瞧”的主观性
    第一节 引言
        5.1.1 实义动词“瞧”在陈述句中的用法
        5.1.2 实义动词“瞧”在祈使句中的用法
    第二节 “瞧”的主观性
        5.2.1 话语内容传达预期信息时“瞧”的用法和意义
        5.2.2 话语内容传达反预期信息时“瞧”的用法和意义
    第三节 “瞧”的主观化及其动因和机制
    第四节 余论
第六章 “你想”的语义演变和语用功能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你想_1”与“你想_2”的分布
        6.2.1 “你想_1”与“你想_2”的句法特征
        6.2.2 “你想_1”与“你想_2”的句类分布
    第三节 语用标记"你想"的形成
        6.3.1 “想”的语义演变
        6.3.2 语用标记语“你想”的形成过程
    第四节 语用标记“你想”的功用
        6.4.1 “你想”所处的话语结构
        6.4.2 “你想”与语气词的共现
    第五节 结语
第七章 “别是”与“别不是”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别_2"的意义和用法
    第三节 “别是”的用法和意义
        7.3.1 “别是”的用法
        7.3.2 “别是”的词汇化和语义演变
    第四节 “别不是”的用法和意义及成因
        7.4.1 “别不是”的用法
        7.4.2 “别不是”的性质和成因
    第五节 结语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开国第一反敌特行动(三)(论文参考文献)

  • [1]由“听音为字”看“戏”“?”“丫麻”[J]. 崔山佳. 汉字汉语研究, 2019(02)
  • [2]汉娜·阿伦特宪制思想研究 ——以委员会制度为中心[D]. 吴伟彬.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3]表主观小量的“不就是X”构式研究[D]. 贾志月.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4]“想”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 赵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5]“V+X+算+X”构式的语义功能及语义网络——兼及与“V+X+是+X”构式的转换[J]. 董淑慧. 语言与翻译, 2014(02)
  • [6]“想”与“考虑”、“认为”、“觉得”的辨析及教学 ——基于语料库调查的易混淆词语辨析[D]. 李郁瑜.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7]论据性推断结构“X嘛”[J]. 沈威. 汉语学报, 2013(02)
  • [8]歇后语的认知机制研究[D]. 杨晖. 青海师范大学, 2012(07)
  • [9]动词“放”的语义角色分析[D]. 张慧.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 [10]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 邱闯仙. 南开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建国第一次抗敌特战(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