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江健三郎的启示

来自大江健三郎的启示

一、大江健三郎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21)在《大江健三郎《空翻》的“自我救赎”主题解读》文中认为日本战后存在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因获得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而赢得巨大的文学声誉,一时间国内外的学者们纷纷对大江健三郎本人以及其文学作品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国内的学者对大江健三郎文学的解读尚显不足。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创作主题不断呈现出一种变化的趋势,早年时期他的重点在于存在主义影响下的战后生存危机,中期他就开始关注边缘性文化,而到了晚年时期,大江健三郎便把注意力放在了精神和灵魂的自我救赎这一主题上,因而本论文重点研究大江健三郎的自我救赎主题,以《空翻》为依托从存在主义、人道主义以及无神论者自我救赎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失灵者的自我沉沦”,以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论述其文学作品《空翻》中人物自我沉沦的原因和现象。首先,从自在世界的角度来论述物质世界中人们肉体的逐渐消亡,又运用隐喻和象征来突出表现世界的扭曲感;其次,从自为世界的角度来看,人们在物质极大丰富时忽视了自身精神信仰的缺失,人们沉沦在自己空想的世界中而不自知,这正是一种病态的生活状况。第二部分“未消亡者的自我感知”,主要是论述“未消亡”的人去试图逃离幻想中过度的自我沉沦,此时的他们仍然具有自我感知的能力。这种感知的能力一部分是源于自己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另一部分则是源于周围人群和周围环境给予的被动性的影响,这两者虽然方式不同,却都让人们感知到了自我价值的存在,在得到自我认可的同时摆脱自我的沉沦去找寻正确的自我救赎道路。第三部分“新人的自我救赎”,重点分析《空翻》中人物角色进行自我救赎的方式。纵观全文,这可以主要从人物的结局死亡和生存两个角度来阐述如何自我救赎,首先死亡是人生命的终点,作品中人物在面对死亡时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反应,从恐惧到坦然最后到视死如归,俨然是一种在思想上的成熟态度;其次从生存的角度来论述两种自我救赎的方式,空翻的失败使大江意识到宗教式的救赎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最后意识到能救的只有自己,而“新人”的出现则是一种新旧的更替,更是一种时代的产物和发展,新的宗教思想无疑也是一种新兴的自我救赎方式。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大江健三郎在存在主义的影响下,不断地去开辟和思虑自我救赎的方式方法,他也常常觉得自己有责任来教诲未来的孩子们,期待他们能够不断发展来改变和完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全人类的未来。

姜文莉[2](2021)在《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大江健三郎(Oe Kenzaburo)一直以追求与世界文学同步的“先锋派作家”的姿态存在于日本文学界。他扎根于东亚版图边缘的家乡,在作品中融合了西方的异质文化,逐渐形成了表现人类普遍性主题的独特文体。曾翻译包括大江获诺奖的《个人的体验》等多部作品的美国译者约翰·纳森(John Nathan)称其为“日本最后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许多作品在创作主题和叙事技巧方面等方面都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诗人,如福克纳、叶芝、R.S.托马斯、艾略特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作品也反映出现代人的孤独、异化、彷徨与痛苦,关注现代人尤其是日本战后青年一代心灵普遍存在的问题,具有现代意识。而美国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家福克纳一直是包括大江健三郎、加西亚·马尔克斯、莫言等小说家学习的榜样。大江健三郎曾坦言自己的创作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而且他走向创作高峰的契机之一正是从1966年春开始为创作长篇小说而系统阅读福克纳的作品。本论文为大江文学研究提供了以福克纳文学为比较对象的参照系。以文本细读、平行研究为主的方法,以跨文化的视角,对这两位既不同时代,也不同地域,分属于东西方不同文化圈的诺奖作家的作品群进行全景式的比较研究,探究他们在创作思想渊源与历程、创作主题、叙事技巧与文体特征等方面的契合与差异,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和分辨大江文学创作中所包含的西方文学元素,进一步解析大江创作与西方现代文学的互文关系,以期在动态视野之中考察其文学文本的构建过程。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实的梳理,特别加强了对日本的大江研究、美国的大江研究、中国的大江研究现状的综述,分析并探寻现有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与本选题相关的尚待开拓的研究空间。论文正文由四章组成,分别从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的创作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创作主题、现代主义叙事策略、互文性文体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第一章以传记研究的方式梳理和比较了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思想渊源与创作历程。阅读两位作家的传记与作品群不难发现,他们创作的思想渊源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怀乡情节浓重的乡土作家。福克纳基于家乡密西西比北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地理环境,构筑了其15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地——位于美国南方的“约克纳帕塔法郡”和它的县城杰弗森镇。而大江健三郎则在作品中回归故乡日本四国的森林峡谷村庄,将故乡作为灵魂的救赎、回归与再生之所。在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源自怀乡想象的文学创作中,除了汲取地域文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透射出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表达了他们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对异域的感受和跨文化体验,体现出两位诺奖作家超越地域、超越国家、超越种族的恢弘视野。两位作家都将个人的地域性、历史性的独特创作资源与异域的个人生命体验及对国家乃至人类的时代困境的体察相融合,创作出洞察人性、救赎人类心灵的经典作品。第二章通过比较这两位作家创作中所共通的的三个现代性主题——身份主题、女性创伤主题与反战主题,探寻他们各自作品中揭示人性的善恶本质与自我灵魂救赎的途径。大江健三郎创作中的救赎思想和女性人物塑造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福克纳文学的影响,这成为二者可比性的基石。而福克纳和大江健三郎都是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作家,在他们殊途同归的主题书写中,无不透射出人类所共有的矛盾、痛苦、焦虑与挣扎等复杂情感倾向,构建出心灵异化的现代人的内心冲突与精神图景。第三章探讨大江健三郎的现代主义想象力的源泉,以及与他所喜爱并系统阅读过的福克纳作品中所共有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叙事策略与叙事时间的多样化运用。福克纳和大江既是各自民族地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又是现代主义创作技法的实验家,形成了与本民族文学传统风格迥异的独特文体,以他们的现代主义文学想象力,为读者呈现出战后东方和西方不同的政治、社会、文化图景,并且从中折射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倾向与心理特征,体现出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的“非理性意识”。本论文通过比较他们所采用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叙事手法的共性与差异,挖掘出其中的道德伦理意义。随着两位作家对作品中主人公意识与心理描摹的多样化与不断深入,他们对叙事时间的运用也体现出了非凡的现代主义想象力。通过“闪回”来追述挥之不去的家族与历史记忆,并凸显出时代特征;通过“时光交错”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作品产生“时空变异”,并成为关于“记忆”和“启示”的经典之作。第四章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比较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他们的互文性创作既有对自我作品的指涉,也有对他者文学经典的记忆。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在自我指涉的互文性创作中,都通过家宅空间意象的构建、蛛网式作品群内人物的穿梭与再现,以及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使作品的精神内涵与文学传统得以传承。另一方面,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都在与他者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力图救赎人类灵魂的作品:在与宗教文学经典《圣经》的互文中,折射出他们对人类的拯救意识;在与詹姆斯·弗雷泽《金枝》的互文中,凸显出他们各自文化语境下不同的社会与政治意蕴;在与西方现代诗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透射他们各自的文学记忆与时代精神。两位诺奖作家的作品有着共通的精神内核,宣扬人性中正直与善良的本质,关注人内心的冲突,呼吁全人类的爱与良知,倡导人类拥有同情、牺牲与忍耐的灵魂,承担起道义和责任,寻找人类美好而安宁的精神家园。这也是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作品中共通的、最为突出的精神财富。

宋先峰[3](2020)在《论大江健三郎的反核文学》文中研究指明大江健三郎是一名具有敏锐视角,独到的问题分析能力的作家。他创作的反核文学在日本文学上散发着别样光芒。他的反核作品中,无时无刻都在将自身的忧患意识,与对世界问题的忧患意识,以及对当今世界问题的警示联系在一起。对大江的研究,对反核这一现实问题的研究,不仅要对其作品本身进行深度的剖析,还要对其作品创作、诞生时与所处的时代进行结合,正确的分析出蕴含在作品中的思想,再通过对其不同年代背景下创作的反核作品的解读,对其反核思想的成长、问题认识的深化进行纵向对比,得到对反核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所以,本文选取了其不同年代的作品,对这些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作品进行分析,试图从中解读出其反核思想的成型、成长、与完善这一过程。同时在从大江的现实行动对其文学思想进行佐证、补充,从文学、现实的角度多方面解析大江的反核思想。与传统文学不同,大江的作品并不仅仅体现自己的内心的思想,而更多的是从自己出发,将自己的思想放置于这个世界的问题之中,在其作品中体现了从核问题角度出发的政治性、讽刺性、批判性。因此对现实世界的问题进行分析,解读出其思想与现实世界的诸多接触点,验证其思想的正确性,也是对大江反核文学思想的必要性、重要性、对现实问题的指导性的全面解读。从文学作品,历史背景、现实问题这些切入点的对大江反核思想解读,是正确、全面、深刻解读大江反核思想的必要条件。大江对核问题危害描写下隐藏在深层的对核问题政治、社会问题的抨击的反核思想作品,是帮助当代青年树立正确核问题认识,在面对核问题时做出正确的理解的文学的宝藏。

倪琦[4](2020)在《鲁迅对大江健三郎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对日本的重要意义在半个多世纪中持续升温,且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与现代日本文学结下深厚因缘,虽是外国文学家其文学却被作为国民文学来对待,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同时鲁迅对战后日本文学、文学研究发展产生助力,对日本国民的主体精神重建也有重要作用,影响了众多文学家的成长和选择,使其能够客观地面对战中战后的格局发展,并以文学作为反映途径,对日本的近代和当前进行反思与文化批评,这其中便包括大江健三郎。大江健三郎在家庭影响下与鲁迅相识,并在人生体验中不断与鲁迅相知,社会整体文化环境、文学氛围的渲染让他对鲁迅抱有崇敬,而更多的现实机缘,包括民族国家的相似背景、时代情感的共鸣以及自身的经历气质等,则让大江向鲁迅一步步靠近,自觉接受鲁迅的精神。鲁迅的文学世界也最终让二人有了重合点,阅读感知中的不断深入契合让二人产生了实质性的关联,可以说鲁迅的文学选择和精神主张都给大江以深刻的影响借鉴。由此,在大江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中能感受到来自鲁迅的影响痕迹,他同鲁迅一样以文学介入现实,以平民性、启蒙性与政治性的观念参与到社会的变革与国民的生存发展中,创作中的叙事特点和表现手法也包含鲁迅现代文学的书写关联。而同时鲁迅也以人生导师的形象渗透在大江的生命中,在思想、精神上给大江以指引,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对现实的理解、对自我的重塑、对人生的选择等多重方面,使其能够直面危机、反抗绝望、确定希望,并给予他现实批判和“疗救”的力量,最终一起凝结在大江的文学与人生中。

马思轩[5](2019)在《从“水死”到《水死》 ——神话仪式中的水死原型》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自然之本,与水有关的神话畅想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文本中流传不绝。如水生型创世神话、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等,都是非常古老的神话母题。水死神话是水神话中极为特殊的一类,文章从“水死”这一要素着眼,利用原型理论及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对水死神话原型进行整理、破译与重构。从“死”这一特殊角度,补充说明水神话中水意象所象征的生命、再生、更新意象。首先,与水死相关的文化文本,既有神话,也有仪式。“洪水再殖型”神话反映了洪水毁灭世界后人类的再次繁衍生息,“洪水再殖型”神话和各种水礼:洗礼、沐浴礼等,体现了水清洗罪孽、灵魂救赎,驱邪避凶的功能。“河伯娶妇型”神话分为“河神娶妻”与“英雄杀海怪娶女”两种,它们与河神祭祀仪式一同,表现了人们希望风调雨顺、农业丰产的愿望。溺亡神话中多有“溺亡后变形重生或江流儿获救成伟业”的情节,这源于古人水葬的习俗与水中意外溺死者颇多的现实境遇,神话表达了生者对死者的美好祝福。其次,水死神话——仪式中都包含“死而复生”的神话母题。这些仪式、神话中的“死而复生”,主要表现为肉体象征性死亡重生、灵魂变形重生与自然界冬去春来的季节变迁。召春仪式、祈雨仪式与许多象征植物神“死而复生”的神话仪式,源于人们对水生殖力的崇拜。通常这些仪式除了呼唤自然神的繁殖,也包含着祈求增强人类生育能力的愿望。这种朴素的生殖愿望,在后世洗礼、祓禊礼中,演变为对长生的渴望。而“死”是由人类的罪业带来的,所以为了祛除死亡,首先要祛除罪业,因此在这些仪式中,水又有了清洁罪孽,驱除邪灵的作用。水的生殖崇拜突出的体现在水生创世神话、水生人神话中,世界万物、原始神灵诞生于混沌大水。肉体的死亡是重归于水,人死后,尸体中的水分分解,渗入大地。人们想象冥府,坐落在一片水域之中,河流交错。当然,就像太阳每天都会东升西落一样,灵魂在冥府的旅程只是短暂的,他们还会再次回到阳世。为了避免灵魂迷失在地府,它必须搭乘魂舟或跟随引魂之物,渡过冥界大水,如同太阳升起,再次降临大地。最后,大江健三郎创作《水死》小说体现了水死原型在现代小说中的重构。他借鉴《荒原》“水中的死亡”这一意象,以“水死小说”为《水死》的第一部分。“水中的死亡”源于《金枝》中原始的召春仪式,人们将象征植物神、春神的偶像扔入水中,以模拟自然四季的死而复生。在《水死》小说中,父亲的水死就像仪式中被扔入水中的偶像,父亲的死中孕育了我的“新生”。虽然大江健三郎赋予了“我”和父亲日本“文化之王”的象征身份,但于文化复生的动力仍然是“水”,这其实是远古召春仪式,人们认为水中蕴藏着促使种子、植物生根发芽的生命力量观念的遗留。归根结底,仍然是史前人们对于水生殖力量的崇拜,如今,在作家的笔下,水不仅能孕育生命,它也成为赋予文化生命力的源泉。

叶婧旖[6](2018)在《小说实验·城市空间·人物位置 ——董启章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董启章是香港本地知名的当代小说家。自1992年发表作品以来,获得了不少文学奖项,目前在大陆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董启章毕业于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普鲁斯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西方作家对他的创作影响颇深,这让他的小说充满了哲思与辩证,小说风格独特。不仅如此,董启章擅长于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入小说,因而他的小说容量非凡。董启章的小说既是对想象力边界的探索,也是对真实世界的折射,在二者的平衡中,董启章的小说既有文学独有的新奇感又有面向现实的反省,引人深思。本文从小说形式、城市空间与人物的塑造等方面,循着董启章对想象力的追逐,探索董启章小说叙事里的可能性。

冯立华[7](2018)在《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文中认为本论文采用文本解读的方法,将大江健三郎的小说与同时期的随笔、演讲结合,将一部作品与同主题的系列作品相结合,将单篇作品放置于作品系列之中,对构成的系列小说做整体探讨,进而对大江的文学世界进行整体的梳理和研究。尽管在半个多世纪里,大江文学的主题、作品风格不断变化,其创作道路还是有迹可寻的。根据其创作风格与主题特点及文学道路上的转变等方面,本论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大江的创作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并按照时间顺序对其文学进行解读、辨识。第一期从1950年代的《奇妙的工作》到1960年代前半《个人的体验》为止,可以认为是存在主义占主流的阶段;大江文学经历了迷茫到新生的转变,是将西方的存在主义东方化、本土化的过程;第二期从1960年代后半到1970年代末期的《同时代的游戏》,是大江文学关照个人危机与人类危机的阶段;第三期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末《空翻》为止,大江文学走出70年代的低谷,其主题关注的是人类全体的死与再生问题;第四期为新世纪的文学,大江将目光从关注全体人类转为个人内心的恢复,重整旗鼓,继续前行。根据这四个时期的划分,论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存在的焦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存在主义主题的短篇小说《死者的奢华》和《他人之足》为中心进行探讨。初期的短篇表现了存在主义的两个侧面:“徒劳的外部世界”和“幸福的内面”。第二部分是大江笔下的日本战败图景。关于日本战败,他表现出了两个视点,其一是以少年的视角描写战争末期少年的日常生活,如《饲育》、《拔芽击仔》、《意外之哑然》系列,另一个视角是以战后数年的大学生视角描写战后被占领状态下的生活,如《人羊》、《先跳后看》、《战斗的今日》等构成的系列。笔者认为大江是从战争的残酷波及到少年、构成了残酷的成人仪式的视角表现他的战争观的。第三部分主要以长篇小说《我们的时代》和《个人的体验》为中心进行论述。从文学表现“性的人”、“政治的人”的踯躅,到回归现实的抉择,经历了从迷茫到新生的过程,成功地将西方“自由选择”、主张“他人即地狱”的存在主义与东方的“正视现实、顺应社会”、“人与社会相和谐”的理念融合,人的存在与客观现实达成了统一,大江文学找到了新的出路。论文的第二章研究大江第二期的文学创作。第二期的创作延续了第一期作品的死亡主题,那种对死亡的恐惧与憧憬,随着现实生活中残疾长子的出生和共同生活,转变为探寻如何在疯狂中生活下去的关于自我拯救和全体人类救济的更广阔的人文关怀。笔者将这一时期大江的创作概括为“唤醒危险意识”,危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国家主义与天皇制对包括作者在内的民众的吸引与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在政治的层面发挥作用,更主要的是已经扎根于精神层面,可以说大江以自身为示范,表现的正是这一点。这个主题一直吸引着他,从初期的《17岁》和《政治少年之死》等作品,一直到这一时期的《父亲呵,你要去向何方?》、《请告诉我们在疯狂中生活下去之路》、《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以及《月男》。本文以《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为中心详细进行了解读。其二,是威胁全体人类生存的核武器及环境恶化,表现这个主题的作品有《核时代的隐遁者》、《濒死鲸鱼的代理人》、《洪水涌上我灵魂》、《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等,在这里以《洪水涌上我灵魂》为中心探讨大江有关这方面的创作,同时将大江的另一巅峰作品《同时代的游戏》作为大江为人类开出的一份药方放在这部分讨论。尽管《同时代的游戏》不太被评论家认同,但不可否认其无论在艺术手法还是创作的主题方面都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作品。第三章主要讨论1980、1990年代的作品世界。进入1980年代的大江文学继续关照人类的拯救,不过在创作手法上有了很大的改变。1980年代初期又回到了他所擅长的短篇小说创作,采用将若干个短篇构成一个系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主题的方法。这种创作方法获得了成功。小说创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多主题的《同时代的游戏》分解化、单一化和重组。《如何杀树》所收的八篇中、短篇小说分解了《同时代的游戏》的重要情节,再次确认了《同时代的游戏》未能清楚表述的主题;《M╱T与森林不可思议的故事》则将《同时代的游戏》的故事构成和叙述方法单一化,使得《同时代的游戏》的故事结构更加清晰。大江小说的叙述者也发生了变化,经历了第一人称叙述的转折点作品《致令人怀念之年的信》后,第三人称叙述开始登上舞台,互文的方法也开始于这个时期,女性逐渐成为小说的重心。进入1990年代,大江的两部作品《燃烧的绿树》与《空翻》主要围绕新兴宗教的问题展开,在这两部作品里大江以“没有信仰者的祈祷”为主线,深入剖析了当代社会人们内部精神的空虚,以及边缘人物因为得不到社会关照进而从新兴宗教中寻求治疗的社会问题。在这一章里笔者以点带面,从“雨树”的暗喻、与残疾儿共生、灵魂的救赎视角考察了大江如何通过文学关照全体人类。第四章研究在新世纪的文学创作。大江进入文学创作的“后期”,创作视角从对全体人类的关照转回到个人内心的恢复,然后继续前行。这些“后期工作”大都以与作家自身重叠、名为长江古义人的老作家为叙述者,基本上以社会发生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作家身边的故事,重新表达自己的思考。本章共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的解读,第一部分以《奇怪的二人配》三部曲为中心,探讨从个人内心的恢复到老人继续“愚行”的过程;第二部分归结为如何继续诉说希望,《两百年的孩子》是继《治疗塔》之后的另一部具有科幻性质的小说,作品以崭新的视角将从暴力中解救人类的希望赋予孩子,至于《水死》则是将国家主义的暴力推演到了极致来呈现,在绝望中展现了永不放弃的女性形象,在“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里,面对自然和人为的对人类生存的双重威胁,叙述者古义人没有屈服,实现了“回心”,以更大的希望照亮了前行的黑暗壁垒,实现了超越。论文结论认为大江文学是在绝望中永不放弃为个人、为社会、为人类追寻希望的过程。

朱芬[8](2018)在《莫言作品在日本的译介 ——基于文化语境的考察》文中认为本论文讨论莫言文学在日本文化语境下的翻译与接受,探究日本译介莫言的历史必然性与文化动因,思考日本文化视域下的莫言文学解读,包括翻译解读和文学评论。文章主体部分以日本文化语境为背景,对“译介了什么”、“为什么译介”、“如何翻译”、以及“如何接受”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本文梳理了日本莫言译介基本情况。依据各个时期占据主导的文化因素,把日本三十年的莫言译介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译介模式,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末期划定为日本莫言译介的发端期,这个时期主要受到当时日本诗学观念的影响,译介受众局限于少数文学爱好者,本文把这一时期的译介模式称为“爱好者型文学派”;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期,这一阶段日本的莫言译介受意识形态因素影响较多,吸引了对中国问题感兴趣的学者和评论家,扩大了莫言在日本知识界的影响力,这一阶段的译介模式称为“学者型社会派”;90年代中后期至现在为繁荣期,这一时期日本图书市场逐渐产生阅读中国文学的需求,莫言译介以赞助人为主导因素,以普通读者为导向,莫言文学在日本开始更多走向大众视野,这一时期的译介类型称为“市场型文学派”。第二,在译介莫言的动因方面,本文将日本的莫言文学译介放置到20世纪日本译介中国同时代文学百年学术谱系中进行历时考察,指出其背后的日本文化语境传承与变迁。本文发现,从20世纪日本译介中国同时代文学的历史语境来看,二三十年代,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曾与中国左翼文艺产生过密切联系;五六十年代,日本在二战战败反思的历史语境下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人民文艺”产生过共鸣;八九十年代,日本译介中国新时期文学,无论是爱好者型文学派还是学者型社会派,普遍诉诸于“去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述,其本质是去除“革命”范式,是左翼文学运动全面退潮之后,现代日本自我确证的意识形态诉求。本文还发现,从译介鲁迅文学到译介莫言文学,无论是“意识形态化”的模式,还是“乌托邦化”的模式,都是日本学者的“文学中国”想象,始终作为日本现代性建构过程中的他者镜像而存在。一方面,由于明治以来日本现代性自我想象的定势是西方化,占据主流的中国形象大部分时候是日本进行自我确证的“意识形态化”想象,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现代文学越境日本发生的“意识形态化”解读,这是日本文化语境与西方文化语境的共同之处。另一方面,在日本二战反思的特定文化语境之下,一部分日本学者曾以鲁迅、以中国为方法,对日本现代性进行反思,就这一点而言,日本作为东方国家,其“文学中国”的想象又有别于西方。尽管战后的特殊时代背景已不复存在,但是日本学者的莫言文学想象延续了现代性反思的命题。第三,在日本文化语境观照下考察了莫言日译。首先,解构传统“忠实”翻译观,指出汉字文化圈下的莫言日译虽然总体看上去比英译更“忠实”,但是“字面忠实”背后存在无意识的“误读”。其次,肯定了莫言日译中的积极“重写”是有助于莫言文学精进的积极文化创新。不管译者是出于意识形态调适,还是出于市场需要,这种“重写”客观上操纵了莫言文学的世界声誉。然后,本文解析了大江健三郎、藤井省三异化翻译思想背后的日本民族文化建构立场,指出他们对于吉田富夫译本归化倾向的批评,主要因为文化目的和翻译观念不同。本文将藤井省三和吉田富夫的同源日译本进行对照,发现实际文本中,藤井译本并不总是异化,吉田译本也并不总是归化,何时异化、何时归化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目的。藤井省三的文化目的是通过莫言作品观察他者中国,因此会在其关注的重点,如社会政治经济相关内容上体现异化立场,而在语言、诗学相关内容的翻译上采取归化态度,其译本中添加了不少与文学解读无关的社会注解,这种翻译文本特征决定了其译本潜在受众主要是对中国社会感兴趣的学者;吉田富夫的文化目的表现为以诗学话题规避中日意识形态层面差异,从诗学层面建立中日文化交流渠道,其译本在语汇翻译层面采用了日本传统汉文训读法中的“文选读法”,即采取音训相结合的方式直译汉语词汇,侧重于向日本普通读者传递异域风情的中国文学与语言文化,而在翻译的副文本,如注释、标题、序言等方面采取归化态度,其译本受众是大众读者。第四,考察日本视域下的莫言文学接受情况。首先,考察了日本文化语境对莫言作品叙事风格的接受。一方面“魔幻现实主义”在日本的接受具有世界文学同时代性和意识形态性双重意味;另一方面,日本视域下的莫言文学具有世界文学和亚洲文学的双重含义,这是中日两国作为弱势语言国家参与世界文学过程中,思考亚洲文学世界性与地域性问题方面的共鸣。其次,考察了日本学者不同文化目的视域对莫言文学创作立场的理解。大江健三郎、藤井省三以建设日本国民国家的文化目的想象了一个知识分子写作的莫言文学,以启蒙姿态进行社会批判;而吉田富夫则想象了一个农民写作的莫言文学,从农民视角自然呈现原生态农村世界。最后,考察了典型个案《红高粱》在日本文化语境下的接受史,反思日本莫言译介的效果。通过以上考察,本文发现,发端期“爱好者型文学派”虽然从从诗学角度接受莫言文学,但是最终无法理解莫言文学中的原生态农民世界;发展期“学者型社会派”是一种知识分子写作视域下的莫言文学想象,推动了莫言文学的世界声誉,但是对莫言文学的解读具有诗学和意识形态的双重色彩;繁荣期“市场型文学派”试图从农民写作视角理解莫言文学的艺术风格和价值观念,突出莫言文学超越民族国家立场的普世价值和人性书写。总之,本文从日本文化语言的视角呈现了莫言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辩证地分析了莫言文学越界日本这一文化事件,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反思视角。

刘霞[9](2017)在《日本原爆文学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爆文学是指以二战末期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原爆文学在日本发展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涵盖小说、诗歌、戏剧、随笔、散文以及评论等多种文学样式,作为战后文学的重要分支,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整个战后文学史,是日本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归纳整理日本原爆文学的生成语境及发展脉络,结合具体文本对其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做一个历史性的梳理与勾勒,从“毁灭”、“创伤”、“反思”三个方面对日本原爆文学的主题意蕴和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对日本原爆文学进行纵横交织的研究。简要来说,纵向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历时性维度。日本原爆文学在战后社会的综合语境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和文本内涵,三大主题的呈现跟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步调基本一致,蕴藏着一种承上启下且相互并列的内在逻辑。而横向研究主要通过对具体的文本细读、解析、阐释与比较,考察各个阶段的文本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的异同,以核认知为主线横向挖掘日本原爆文学的内在主题意蕴和文本价值。具体将从五个部分进行阐释。绪论部分首先对日本原爆文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沿革进行梳理。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归纳和总结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一章“毁灭主题:人间地狱的再现”。本章主要以原民喜的《夏之花》三部曲、大田洋子的《尸横遍街》等作品为文本分析对象,运用叙事学相关理论,从“毁灭的序曲”、“毁灭的瞬间”、“毁灭的惨景”三个层面,探讨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毁灭性”在原爆文学中的具体呈现。原民喜、大田洋子等作家基于自身的被爆体验,肩负着厚重的写作使命,通过记忆的书写和历史的证言,再现了广岛和长崎被爆之前的民不聊生、被爆之时的人间地狱之惨状、以及被爆之后人们在废墟上苦苦挣扎的图景。第二章“创伤主题:呐喊与安魂”。本章主要以大田洋子、林京子、井伏鳟二等作家的原爆文学为分析对象,研究原爆文学中的创伤记忆与历史书写。具体从“创伤的症候”、“创伤的展演”、“创伤的安度与复原”等逻辑相继的三个方面,对被爆者的肉体之痛和精神之殇进行分析和阐述,尤其是对作品中表现的女性被爆者因遭受歧视而造成的心理创伤进行更为细致的文本分析。这些作品不再停留在记录的层面,主要聚焦被爆幸存者所承受的身心伤害,关注他们战后的生存状况,思索个体生命的价值,拷问作为一个被爆幸存者在战后如何有尊严地存活下去等更深层面的问题,向人们展示了被爆幸存者的战后是一部言说不尽的血泪史。由此可见,原爆文学不仅对被爆幸存者发出了自强不息的呐喊,也向逝者表达了深切哀悼之情以及对骨肉同胞的无尽追思。与此同时,它对战后的社会矛盾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合理也进行了强烈地控诉。第三章“反思主题:痛定思痛”。本章主要以井上光晴的《手之家》《大地的群像》、堀田善卫的《审判》、小田实的《广岛》以及大江健三郎的核文学为文本分析对象,对原爆文学中的反思精神进行深入探索和挖掘。这些作品突破以往固有视角——狭隘的民族主义视点或个人体验的宣泄,立足国际视野对原爆这场灾难的实质进行思索和反省。多重主题的交错与民族视野的超越,从广岛体验走向世界和平,是作家们历经劫难后痛定思痛的蚌病成珠。如果说井上光晴通过国内视野对被爆者与部落民歧视等社会问题进行批判的话,那么堀田善卫的《审判》以及小田实的《广岛》则是一种国际视野,对被害与加害的相对性以及被爆无国境等问题进行探讨,触碰到道德根本问题的核心之处。此外,大江健三郎通过一系列核文学作品直击时代命脉,把广岛体验国民化,并把这种“屈辱”附上普世价值从而达到世界化的目的,强烈呼吁废除核武器实现世界和平,向人们提出如何面对核时代这一重大课题。最后为结语部分。该部分主要从文学特色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对日本原爆文学的总体特征进行概括与评述。首先,日本原爆文学在叙事策略上,纪实与虚构在文本实践中各有侧重,并相互补充彼此衬托。早期的原爆文学,偏重个人体验和历史纪实,现实主义气息浓厚。60年代以后的原爆文学基于文学张力的自身需求,不乏作者的虚构想象。在纪实和虚构之间、生活和艺术之间,日本原爆文学通过虚构想象与历史真实,从而达到了平衡且完美结合,实现了作家抒写历史并反思时代精神价值的创作本心。其次,日本原爆文学不仅从形式上与时俱进地实现了过渡,在对核认知这一层面上也呈现出其突出的特征,从唯一被爆国的民族受害情结到对战争责任的反思,从狭隘的民族愤恨到人类永久和平的演进,核认知从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升到全人类的角度可以说是日本原爆文学超越时空最有价值的表现。总之,日本原爆文学将全部的情感与理性思考都放置于文本载体中,树立了灾难书写的典范,在呈现主题的同时满足了大众情感宣泄的需要,同时也具备了心理疗伤和警示后世的功能。其真实性和历史理性,给人们带来的教诲是鲜明和深刻的,从而使日本原爆文学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当代文学史的特质与意义。

王丽华[10](2016)在《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文中认为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文学史上最富有才华、学识与思想的作家之一,他以天下为己任、始终将自己的创作与重大世界问题联系起来,力争要创造“世界文学之一环的亚洲文学”。大江健三郎文学在“核”主题领域的探索与贡献,已然具备了亚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分量。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不仅涵盖了广岛原爆、冲绳核基地和“三·——”等日本历史上重大的核事件,还对导致这些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深层次剖析,进而上升到了社会批判及国民性改造的层面,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因此,对日本有先见的知识分子与作家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进行考察,不仅可以加深对日本核文学的了解,而且对增强各国民众核时代的想象力,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国民性改造、边缘意识、社会批判、宇宙观、文明批判、宗教信仰、三·——等七个角度,尽可能全面地揭示出了大江健三郎文学中“核”主题的全貌。同时,将作为“作家”的大江健三郎与作为“文学理论家”的大江健三郎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有了一个更为立体的把握。第一章“大江健三郎文学与核主题”,论述了大江健三郎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与“核”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对大江健三郎及其文学进行了介绍,揭示出大江健三郎自踏上文坛之初,就已经注意到了日本近代化过程中国家国民性的扭曲。其次,对大江健三郎1963年前的“核”意识进行了考察,从中揭示出大江健三郎将“核”作为文学主题的必然性。最后,将大江健三郎核文学置于日本核文学坐标中进行了考察,揭示出大江健三郎在日本核文学中不可撼动的地位。第二章“核武器时代的国民性改造”,围绕《核武器时代的守护神》、《空中的怪物Agui》和《个人的体验》进行了考察,这三部作品都是大江健三郎以1963年残疾儿出生后的广岛之行为契机创作的小说。《核武器时代的守护神》采用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塑造了核武器时代勇于承担历史责任、与弱者共生存的人道主义国民形象。《空中的怪物Agui》和《个人的体验》是以核时代残疾儿父亲的体验为素材的“私小说”,两部作品探讨了“核武器时代,日本国民需要什么样的意志与精神”这一问题。第三章“核时代的边缘意识”,通过对《核时代森林的隐遁者》、 《冲绳札记》和《洪水涌上我的灵魂》等作品进行文本分析,揭示出如下结论。《核时代森林的隐遁者》揭示出了在严峻的核状况下,真正的救赎只能来自边缘这一事实。《冲绳札记》揭露出核时代的美日军事同盟中冲绳被边缘化的命运,其创作目的旨在唤醒核时代民众的想象力,呼吁处于边缘的民众积极加入到反核行动中来。《洪水涌上我的灵魂》阐明了处于边缘的人们只有向中心权力发出反抗,才能在核之洪水中获得自由这一事实。第四章“核时代的社会批判”,主要围绕《摆脱危机者笔录》这部小说进行了论述。《摆脱危机者笔录》是部方法意识极强的作品,运用了“笔录”的创作手法和“狂欢化”的叙事策略,将核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进行了叙述。本章通过对残疾儿父子反叛过程的分析,揭示出“核”体制背后真正的凶手是财团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天皇这一事实。第五章“核时代的宇宙观”,通过对《倾听雨树的女人们》和《新人呵,醒来吧》进行分析,揭示出了大江健三郎在核时代塑造的“雨树”这一宇宙模型的文化含义和宇宙观。第六章“核时代的文明批判”中,对《治疗塔》和《治疗塔惑星》中的SF式文明批判与日本现代化再出发的启示进行了论述。两部作品通过SF的创作手法,不仅对科学技术与近代文明的发展与堕落进行了批判,还提出了国民生产方式的典型。第七章“核时代的宗教信仰”中,以《燃烧的绿树》和《空翻》为文本,论述了核时代灵魂救赎的问题。这一时期大江健三郎“核”意识的特点表现为通过哲学和宗教的想象力来探讨核时代人类信仰体系的建构。从《燃烧的绿树》和《空翻》开始,大江健三郎明确将反对核能发电站的态度摄入到了作品中。也即,大江健三郎开始了全面的反核。两部作品中大江健三郎在反对核电站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在核时代如何实现“无神式”宗教的救赎。第八章“‘三·一一’后的核意识”,围绕“三·一一”后大江健三郎的新作《晚年样式集》进行了研究,其中也涉及到了散文集《定义集》的内容。《晚年样式集》和《定义集》是“三·一一”后大江最新核意识的体现,不仅对核问题背后的国家体制与国民精神结构进行了批判,也对新的核状况下日本新生的方向进行了探索。通过上述考察,可以发现“核”是大江健三郎文学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大江健三郎没有经历过原爆,也不是广岛、长崎出生,却能如此持久而深刻地关注核问题,这在日本战后文学作家中是不多见的。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不仅仅停留于核对人来的危害,更重视的是核体制背后的社会问题。为此,大江健三郎通过将残疾儿问题与核的紧密契合来实现核时代国民性的改造,通过边缘的书写号召民众进行反抗,通过社会批判与文明批判呼唤战后民主主义的回归,通过宇宙观与宗教信仰问题求索核时代人类灵魂的医治与救赎。

二、大江健三郎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江健三郎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大江健三郎《空翻》的“自我救赎”主题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大江健三郎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失灵者”的自我沉沦
    第一节 自在存在的消亡
        一、自我存在意义的削减
        二、人的主体性的丧失
    第二节 灵魂信仰的缺失
        一、“空翻”后的信仰坍塌
        二、神之联系的断绝
第二章 “未消亡者”的自我感知
    第一节 自我存在价值的“主动”感知
        一、荒诞感知
        二、自我探寻
    第二节 自我存在价值的“被动”感知
第三章 “新人”的自我救赎
    第一节 死之归宿
        一、面对死亡的忧虑
        二、向死而生的达观
        三、走向自由的顿悟
    第二节 生之存在
        一、无神论者的自我救赎
        二、“新人”的崛起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硕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学术情况
致谢

(2)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福克纳研究综述
    三、大江健三郎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怀乡想象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第一节 从“故乡传统”到“异乡体验”
        一、灵感之源:密西西比传说与四国森林峡谷村庄神话
        二、转折点:异乡体验激发的创作转向与崛起
    第二节 从“边缘文学”到“世界文学的中心”
        一、“爱恨交织”的美国南方与“暧昧”的日本
        二、从“个人体验”到“人类共相”
第二章 殊途同归的现代性主题
    第一节 身份主题——以《八月之光》和《个人的体验》的比较为例
        一、身份主题的历史语境
        二、意象书写中折射出的身份焦虑
        三、精神危机与道德困境引发的身份逃离
        四、绝望中人性的闪光——身份觉醒与身份重建
    第二节 女性创伤主题——历史记忆下悲观与乐观的两极
        一、福克纳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仇
        二、大江健三郎笔下的女性创伤与复原
    第三节 反战主题——异质文化背景下共通的反战宣言
        一、战争创伤书写折射出的反战思想——以《士兵的报酬》和《迟到的青年》的比较为例
        二、异质文化文本中的和平意识——以《寓言》和《广岛札记》的比较为中心
第三章 历史记忆与现代主义想象力
    第一节 意识流构筑的作品迷宫
        一、绝望中的内心独白:穿越心灵地狱向死而生
        二、自由联想:潜意识底层的“本我”
    第二节 融合“记忆”与“启示”的叙事时间
        一、在“闪回”的记忆中洞见历史
        二、在“时光交错”中警示未来
第四章 互文性创作的契合与差异
    第一节 作品群内的自我指涉
        一、互文性书写中空间意象的构建
        二、蛛网式创作中人物的穿梭与再现
        三、对前文本的利用与改写——重复中凸显出隐喻的力量
    第二节 跨越时空的文学记忆与互文性创作
        一、与《圣经》互文中折射出的拯救意识
        二、与《金枝》互文中凸显出的社会与政治意蕴
        三、“语言诗化”的互文性创作:小说家与诗人跨时空的对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江健三郎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附录2 福克纳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论大江健三郎的反核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外国研究情况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广岛札记》—反核思想诞生的原点
    第一节 巴黎自缢者的“懦弱”
        一、原爆后广岛的现实
        二、原子弹恶意的象征
    第二节 广岛求生者的威严
        一、真正的广岛人
        二、反核意识的诞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核暴力的灾难性描写
    第一节 隐藏于作品中的反核思想的解明
        一、反核意识的诸多体现
    第二节 核时代下的受难者
        一、身处泥沼中的蜜三郎
        二、暴力形象鹰四的解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借科幻批判核危机
    第一节 科幻设定中对核问题的讽刺
    第二节 反核思想与政治问题的交锋
        一、借由科幻对现实核状况揭露
        二、对日美核问题的正面“宣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核文学现实意义佐证—世界现实核问题
    第一节 日本与世界的核问题
        一、核能带来的现实危害
        二.、世界对核能暧昧的态度
    第二节 现实核危害与大江的行动
        一、日本当下面临的核问题
        二、核时代作家责任的践行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鲁迅对大江健三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精神相遇
    2.1 鲁迅的日本意义
        2.1.1 鲁迅文学在日本的传播
        2.1.2 鲁迅研究在日本的持续发展
        2.1.3 鲁迅对战后日本的特殊意义
    2.2 大江健三郎的鲁迅情结
        2.2.1 家庭影响与文学感知
        2.2.2 精神契合:相似与共鸣
3 文学影响
    3.1 文学观念
        3.1.1 平民性
        3.1.2 启蒙性
        3.1.3 政治性
    3.2 文学创作
        3.2.1 叙事特点
        3.2.2 表现手法
4 思想影响
    4.1 主体精神
        4.1.1 反抗绝望
        4.1.2 自我重塑
    4.2 现实人生
        4.2.1 现实批判
        4.2.2 现实“疗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从“水死”到《水死》 ——神话仪式中的水死原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的来源与确立
    第二节 核心概念梳理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第一章 认识神话—仪式中的水死原型
    第一节 洪水神话与洗礼
        一、洪水再殖型故事
        二、洪水与仪式清洁之水
    第二节 河伯娶妇神话与河神祭祀
        一、河伯娶妇型故事
        二、河神祭祀与河伯娶妇原型
    第三节 溺亡故事与水葬
        一、溺亡故事
        二、溺亡变形型故事
    第四节 、江流儿型故事
        一、大难不死的婴儿
        二、水葬习俗下产生的江流儿型故事
第二章 水死原型破译
    第一节 水死原型中“水中死而复生”母题
        一、肉体的洁净与灵魂的救赎
        二、灵魂的迁移与生命的重生
        三、季节的循环与农业的丰产
    第二节 水与死亡再生关系破译
        一、世界产生于水
        二、死亡是回归宇宙本源
        三、再生与太阳、生命循环
第三章 水死原型重构
    第一节 《水死》中的神话结构系统
        一、《金枝》中的杀王仪式
        二、《从仪式到传奇》中渔王传说与圣杯传奇的结合
        三、《水死》对《荒原》的继承与改造
    第二节 《水死》的神话寓意
        一、水死者的价值取向
        二、三重杀王:对绝对天皇制的反抗
        三、边缘文化的胜利:森森与淼淼的同一
结语
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小说实验·城市空间·人物位置 ——董启章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小说的实验:“融合观”与“分裂法”
    第一节 小说创作的融合观
    第二节 小说创作的分裂法
第二章 平行的城市空间
    第一节 看得见的V城
    第二节 关于“可能性”的理论铺设
    第三节 碰撞可能性的城市场景
第三章 人的生命力量与可能性
    第一节 人在作品中的位置变迁
    第二节 独特的“个体”
    第三节 当代知识分子的另类困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存在的焦虑
    第一节 存在主义的监禁主题
        一、徒劳的外部世界??《死者的奢华》
        二、幸福的内部世界??《他人之足》
    第二节 “战后派”文学的洗礼??《饲育》与《人羊》
        一、关于战争文学的两个视点
        二、残酷的“成人仪式”
    第三节 迷茫与新生
        一、软弱的“性的人”??《我们的时代》系列
        二、回归现实与突破困境??《个人的体验》
第二章 唤醒危险意识
    第一节 有关天皇伦理的思考??《亲自为我拭去泪水之日》系列
        一、“父亲”形象的复原
        二、绝对天皇伦理的相对化
    第二节 危机与救赎
        一、“核”威胁下的“终末论”??《洪水涌上我灵魂》
        二、边缘与中心的对立??《同时代的游戏》
第三章 对人类全体的关照
    第一节 关于“雨树”的暗喻??《倾听“雨树”的女人们》
        一、“雨树”暗喻的提起
        二、“雨树”暗喻的多义性
    第二节 与残疾儿共生
        一、集大成的《醒来吧,新人》
        二、家庭根据地的建设??《静静的生活》
    第三节 “死与再生”主题的再建
        一、存在的超越:《被河马咬了》
        二、灵魂救赎的变奏:《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与《致令人怀念之年的信》
        三、与宗教的亲密接触:《燃烧的绿树》和《空翻》
第四章 新世纪的再出发
    第一节 个人内心的恢复
        一、易碎的人:面向死亡之生死观的《被偷换的孩子》
        二、回归与新生:暗喻的《愁容童子》
        三、超越恢复的界限:老人“愚行”的《别了,我的书!》
    第二节 诉说希望
        一、活在“当下”:神力“少年”根底的《二百年的孩子》
        二、揭露真相的《水死》
        三、叙述者的“回心”:“最后的小说”《晚年样式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莫言作品在日本的译介 ——基于文化语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2.1 研究内容
        0.2.2 研究方法
        0.2.3 研究立场与理论视野
    第三节 研究意义
        0.3.1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议题
        0.3.2 日本研究方面的议题
第一章 日本译介莫言作品的历史分期及其译介模式
    第一节 发端期:诗学观念主导的爱好者型文学派译介
        1.1.1 面向文学爱好者的中国同时代文学译介
        1.1.2 文学派开启莫言作品在日译介的发端期
    第二节 发展期:政治意识形态主导的学者型社会派译介
        1.2.1 面向专业学者的日本中国同时代文学译介
        1.2.2 社会派推动莫言作品在日译介进入发展期
    第三节 繁荣期:赞助人主导的市场型文学派译介
        1.3.1 面向大众读者的日本中国同时代文学译介
        1.3.2 文学派迎来莫言作品在日译介的繁荣期
    小结
第二章 莫言文学越界日本的文化语境考察
    第一节 20世纪日本译介中国同时代文学的学术谱系
    第二节 日本莫言作品译介在学术谱系上的位置
        2.2.1 从人民文艺到新时期文学——日本中国文学译介的“去政治化”诉求
        2.2.2 从鲁迅到莫言作为日本现代性建构的他者形象
        2.2.3 从“竹内鲁迅”到“吉田莫言” ——中日现代性反思的共鸣
    小结
第三章 日本文化语境下的莫言作品译本考察
    第一节 日本翻译诗学传统下的莫言作品日译总体观
        3.1.1 汉字文化圈下的莫言文学日译
        3.1.2 貌合神离的汉日语言文化系统与日译中的“误读”
    第二节 莫言作品日译“重写”与“文学名声的操纵”
        3.2.1 日译作品选择与莫言文学名声的操纵
        3.2.2 日译底本选择与莫言文学名声的操纵
        3.2.3 莫言作品外译中的“积极重写”
    第三节 文化目的视域下的莫言文学日译者评价再思考
        3.3.1 从日本文化界对吉田富夫译本的评价说起
        3.3.2 日译者的文化目的与翻译策略
    小结
第四章 日本文化语境下的莫言文学接受
    第一节 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莫言文学叙事风格在日本的接受
        4.1.1 社会派译介者的视域“魔幻现实”中的“现实”
        4.1.2 文学派译介者的视域
        4.1.3 日本文化评论界的视域
    第二节 知识分子写作与农民写作——莫言文学创作立场在日本的接受
        4.2.1 知识分子写作视域下的日本莫言文学接受
        4.2.2 农民写作视域下的日本莫言文学接受
    第三节 日本莫言作品译介模式反思——以《红高粱》的接受为例
        4.3.1 日本文化语境下的《红高粱》接受史
        4.3.2 日本莫言作品译介模式反思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莫言作品日译出版情况整理
        附录1-1: 日本翻译出版的莫言中长篇小说单行本·文库本
        附录1-2: 日本翻译出版的莫言中短篇小说集
        附录1-3: 日本出版的综合类文学集中收录莫言小说日译情况
        附录1-4: 日本文学杂志上刊登的莫言单篇小说译文
    附录2: 日本莫言研究资料整理
        附录2-1: 日本杂志上刊登的对莫言作品介绍、分析、评论和研究
        附录2-2: 日本杂志上刊登的莫言访谈录
        附录2-3: 日本杂志上刊登的莫言在日活动报道
        附录2-4: 日本杂志上刊登的莫言在日演讲、对日撰文的日文翻译
        附录2-5: 日本非文学类杂志关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论
    附录3: 日本莫言作品书评摘译
    附录4: 莫言长篇小说日译本发行量调查
        附录4-1: 吉田富夫日译本发行量数据调查与统计
        附录4-2: 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社出版的莫言译着发行量数据调查
    附录5: 莫言长篇小说日译本亚马逊销售排行
    附录6: 莫言日译者吉田富夫访谈录
    附录7: 莫言两部中篇小说同源日译本译注对比语料
        附录7-1: 《白狗秋千架》日译本译注对比
        附录7-2: 《苍蝇·门牙》日译本译注对比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日本原爆文学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日本原爆文学
        (一) 原爆文学的概念与诞生背景
        (二) 原爆文学的发展沿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毁灭主题:人间地狱的再现
    第一节 毁灭的序曲
        一、《毁灭之序曲》: 时空维度下的灾难预示
        二、《毁灭之序曲》: 多重视角下的精神幻灭
    第二节 毁灭的瞬间
        一、《夏之花》等: 原爆瞬间
        二、《来自废墟》等: 原爆的次生毁灭
    第三节 毁灭的惨景
        一、《尸横遍街》等: 人的毁灭
        二、《来自废墟》等: 家园的毁灭
        三、《广岛的回忆》: 城市文明的毁灭
    小结
第二章 创伤主题: 呐喊与安魂
    第一节 创伤的症候
        一、肉体之痛
        二、精神之殇
    第二节 创伤的展演
        一、普遍性的个体创伤
        二、独特性的女性创伤
    第三节 创伤的安度与复原
        一、《祭场》: 艰难的哀悼与安魂之路
        二、创伤记忆与历史书写
    小结
第三章 反思主题: 痛定思痛
    第一节 多重主题的交织: 井上光晴的原爆文学
        一、《手之家》: 多重主题的反思
        二、《大地的群像》: 多重主题反思之深化
    第二节 战争责任之思: 堀田善卫的《审判》
        一、《审判》: 加害者保罗与恭助的对比
        二、《审判》: 罪与罚
        三、《审判》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第三节 民族主义视野的超越: 小田实的《广岛》
        一、《广岛》: 民族与种族歧视的交织
        二、《广岛》: 被害与加害的辩证思考
        三、《广岛》的进步意义
    第四节 核时代的生存之道: 大江健三郎的核文学世界
        一、《广岛札记》: 大江反核之旅的起点
        二、《治疗塔》: 现代危机的预言
        三、核时代的生存之道
    第五节 原爆认知及战争反思
        一、反对战争抑或反对战败
        二、“请安息吧,战争错误不再重演”
        三、“提起广岛时”
    小结
结语
使用文本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后记

(10)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中文摘要
摘要
凡例
绪章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大江健三郎研究综述
    三、问题提出与论文构成
第一章 大江健三郎文学与核主题
    第一节 大江健三郎及其文学
    第二节 大江健三郎早期的核意识
    第三节 大江健三郎在日本核文学中的位置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核武器时代的国民性改造
    第一节 《核武器时代的守护神》中核问题的最初表象
    第二节 《空中的怪物Agui》中的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个人的体验》中的国民性改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核时代的边缘意识
    第一节 《核时代森林的隐遁者》中边缘的救赎
    第二节 《冲绳札记》中边缘的力量
    第三节 《洪水涌上我的灵魂》中边缘的反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核时代的社会批判
    第一节 《摆脱危机者笔录》中核状况的揭露
    第二节 核背后的政治关系
    第三节 狂欢化叙事与社会批判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核时代的宇宙观
    第一节 《倾听雨树的女人们》中“雨树”意象的展开
    第二节 《新人呵,醒来吧》中“雨树”概念的延伸
    第三节 布莱克思想与宇宙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核时代的文明批判
    第一节 核状况下人类文明的危机
    第二节 人类文明走向再生的探索
    第三节 日本现代化再出发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核时代的宗教信仰
    第一节 大江健三郎的宗教观
    第二节 《燃烧的绿树》中核时代宗教信仰的探索
    第三节 《空翻》中无神宗教信仰的进一步探索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三·一一后”的核意识
    第一节 《晚年样式集》对前期作品的解构
    第二节 《晚年样式集》中的社会批判
    第三节 日本人再生可能性的探索
    本章小结
终章
    一、本论文内容总结
    二、今后的研究展望
附录
    一、大江健三郎年谱
    二、大江健三郎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三、大江健三郎与中国的关系
    四、大江健三郎“三·一一”后的首次撰文
    五、大江健三郎“三·一一”后的反核演讲
参考文献
    一、日文文献(出版年代顺)
    二、中文文献(出版年代顺序)
    三、英文文献
    四、工具书

四、大江健三郎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江健三郎《空翻》的“自我救赎”主题解读[D]. 刘洋.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碰撞 ——威廉·福克纳与大江健三郎创作的比较研究[D]. 姜文莉. 吉林大学, 2021(01)
  • [3]论大江健三郎的反核文学[D]. 宋先峰.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鲁迅对大江健三郎的影响研究[D]. 倪琦.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5]从“水死”到《水死》 ——神话仪式中的水死原型[D]. 马思轩.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6]小说实验·城市空间·人物位置 ——董启章小说研究[D]. 叶婧旖.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大江健三郎的文学世界[D]. 冯立华. 吉林大学, 2018(12)
  • [8]莫言作品在日本的译介 ——基于文化语境的考察[D]. 朱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日本原爆文学主题研究[D]. 刘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10]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D]. 王丽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来自大江健三郎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