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于尔昌

继续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于尔昌

一、续译莎氏剧作的虞尔昌(论文文献综述)

孙宇[1](2021)在《新世纪海峡两岸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的渊源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21年田汉出版《哈孟雷特》中译本至今,中国大陆莎剧翻译对台湾地区的影响长期而持久。新世纪初,彭镜禧和傅光明相继开始从事莎剧翻译。以这两位具有代表性的莎剧译者所译的《威尼斯商人》为例,对比两者所做翻译的特色与异同,探讨诗体译莎与散体译莎的优势与不足,不但可以展示海峡两岸莎剧翻译的渊源以及蓬勃发展的现状,还可以进一步论证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事实。

魏策策[2](2020)在《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播线路与接受研究》文中提出莎士比亚作为经典的中心,最大程度地阐释并参与了"世界文学共同体"的书写,成为全球性的跨文化之桥。莎士比亚在中国接受和研究的高起点与高热情、广度与多元化、早期接受的现实性与审美化之变共同构成了其在中国接受与研究的独特性。中国对莎士比亚的接受与社会历史发展相关,折射出近现代中国复杂的文化选择及中西方文学文化的交汇和相互激发。

罗开仁[3](2020)在《论李伟民的莎士比亚研究》文中指出17世纪开始,莎士比亚戏剧先后传入意、德、法、俄等北欧诸国,逐渐影响到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莎士比亚诞生400多年以来,世界莎学研究蔚为壮观,从未间断。在当今世界的莎士比亚研究中,文本研究与舞台研究双轨并重,学术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舞台追求新颖与还原共存,世界莎学研究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19世纪中叶,随着莎士比亚作品在全世界的译介和传播,莎士比亚作品传入中国。从翻译家林纾、魏易的文言文莎剧合译,到田汉、朱生豪、梁实秋的白话文莎剧翻译,莎剧的译介不断增多,推动着莎剧走向中国舞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莎学掀起了一个研究的高潮,涌现出了方平、卞之琳、孙大雨等一大批莎学研究专家。“文革”后,莎学研究视域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不断创新,曹禺、张泗洋、王佐良等莎学研究者出版了多部着作。20世纪90年代,莎学研究学者李伟民另辟蹊径,他对中国莎学研究者进行了全面、广泛、系统的研究,并得出了对中国莎学有指导建议的理论成果。其研究的脉络贯穿于整个莎学时间表,研究的范围囊括莎学研究的各方面。研究持续性长、研究范围广,使其莎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莎学研究专家集群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研究持续性长,贯穿着中国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我们可以从其研究中看到中国莎学研究的动态及方向。其研究发表的论文数量多,论文从不同的维度去“窥伺”中国莎学的研究,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莎学研究方式。本文将从李伟民莎剧研究中最具特色的改编研究、翻译研究、书评研究入手,通过对其莎学研究的特色部分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得出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其莎学研究成果做出客观的评判。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缘由、李伟民的着述、论文进行梳理和论述。第一部分是论文写作的主体部分,笔者将李伟民的莎学研究置于中国莎学研究的背景中,对其主要研究成果和侧重点进行分析,以此来勾勒出李伟民莎士比亚研究的方向和大体脉络。第二部分笔者提炼出了李伟民莎学研究的几个特色方面,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其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李伟民对中国莎学研究学者的再研究,得出中国莎学研究发展的动态。第四部分为结语,对李伟民的莎士比亚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本论文通过对李伟民莎士比亚研究一系列相关学术成果的梳理和归纳,清楚的勾勒出李伟民莎士比亚研究的轮廓线索,分析其莎士比亚研究的主要内容、特点,客观公正地评价其莎士比亚研究的成绩与不足,填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再研究的空白,为将来中国莎士比亚研究提供借鉴的经验和意义。

邹茜[4](2016)在《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李伟民教授访谈录》文中研究指明李伟民,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莎士比亚研究所所长、《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主编,国际莎学通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主要从事莎士比亚和外国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语境中的接受与流变"(项目批准号12XWW005),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外比较文论和批评的历史阶段与类型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1EZW001)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

李思剑[5](2015)在《莎士比亚研究的现代性——李伟民教授访谈录》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在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期间,笔者与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李伟民教授作了愉快而深刻的交流,其中谈到了目前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一些现状和问题,尤其是莎士比亚研究的现代性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学者们既熟悉却又有待于深入思考的话题。莎士比亚研究的生命力与其现代性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果我们忽视了对莎士比亚研究现代性的思考和研究,就难以理解"不属于

蒋童[6](2014)在《翻译里的人生》文中研究指明身处盛世的莎士比亚,调集了自己所有的人生经历与横溢才华,在一五九○到一六一二的二十二年内,创作出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以及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出于时代、社会、文化、经济、个人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莎作"旅行"至中国后的际遇大相径庭。从传教士最早于一八四○年部分引介莎作,到莎士比亚在中国至少有二十五种译名,到一九二一年十月田汉发表第一部莎剧译本,再到朱生豪、梁实秋、方平三个全译本的出版,中国引介与接受莎士比亚经历了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至少有六十多位诗人、学者与翻译家参与到这个独具魅力的领域中来。

张威[7](2014)在《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对比语言学、语料库翻译学及译者风格研究理论等为基础,采用语料库的实证方法尝试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四部戏剧的梁实秋和朱生豪汉译本的语言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同时分析、梳理这些语言特征所承载和表现的译者/作风格。笔者在双语平行语料库研究模式的基础上,在译本之间、译本与原文本及译本与汉语原创文学文本三种比较范围内,从词汇密度、句长、特色词、高频词等词汇特征以及“被”字句、“是……的”结构等句式、文化意象等多个层面将两种译本进行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分析研究,并结合译者的书信、自传/传记、文学评论、序言跋语等译文外围的资料对译者/作风格形成的因素作探寻,旨在充实以语料库为基础的文本特征和译者/作风格描写范式,证明梁实秋、朱生豪两位译者的现有风格定论及发现两译者的未被“注意”或“察觉”的风格特征,从而深化、细化和完善他们的译者风格体系。本研究分绪论、文献综述、实证研究与结论四部分。在绪论部分,笔者陈述了选题缘由,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创新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本研究决定尝试对莎剧四种戏剧的梁实秋、朱生豪译本作定量分析主要是鉴于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学界现有的莎剧汉译的语料库研究相对有限两种事实。在研究方法部分,笔者详细地从研究目的、译本受关注度、语料在本研究的价值等方面说明了本研究对象语料的选择标准。对本研究中选择“音乐化”、“欧化”、“译语化”作为主要的考察视角的原因,笔者在这部分也有说明。在文献综述部分,笔者对莎士比亚戏剧和莎剧在中国的译介作了概述,对梁实秋和朱生豪两位译者的个人经历、翻译莎剧的动机、两译者的翻译观、译本的出版、影响及流传等方面作了介绍和回顾。同时,也对本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语料库翻译学的概念作了界定,对其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等作了梳理。在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对两译的基本定量考察,笔者发现:a.朱译本形符总量、形符/类符比、平均句长等指标均超出梁译本,说明朱生豪的用词略比梁实秋丰富,用法也略富于变化。b.两译的词汇密度非常接近,梁译略高于朱译。但两译的词汇密度均超出抽样考察的原创汉语文学文本,说明两译的文字信息量大,文本的难度也较大。c.两译中的人称代词“我”、“你”的使用频率都超过母语文本,朱译中的高频词“您”是其他三个文本中所没有的,特点非常突出。d.梁译特色词表中的表示连接关系的连接成分明显多于朱译;两译的特色词表中的名词尤其是称谓名词(代词)的不同说明了译者对源语或目的语的倾向。在从“音乐化”的视角考察后,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朱生豪在四个译本中共用了233句“十字诗”,特点非常鲜明,这些诗句结构整齐,韵律工整。a.用韵的特征上看:朱译的形式比较多样和灵活,除了尾韵之外,还多用头韵、行内韵及隔行押韵等。但是,由于朱生豪刻意追求诗体的形式,原文有些语义在译文中便不可避免地流失了。朱生豪对原文中的韵律没有全部在译文中给予实现,表现出:要么是较严格意义上的诗体,要么是连韵律也没有的散文体。而梁译几乎完全再现了原文的韵律,而且韵数也与原文一致。b.从节奏特征上看:朱生豪采用意义的对称与平行、以意组为单位的行间节奏、叠词以及“着”、“的”、“了”、“啊”等虚词构成的语音的重叠与停顿来调节音节和节奏等手段来加强译文的节奏特点,凸显音乐性。c.从语调的用法上看,两译用平仄交替的错落起伏来强化译文的音乐化的意图都不明显,朱译的平仄交替现象略多于梁译。朱生豪的平声字使用较多,译文读起来铿锵、豪放和激昂。更多使用仄声的梁译,则呈现自然、温婉、利落等特点。在从“欧化”的视角考察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a.四部译作中的“被”字句在梁译和朱译中出现的次数分别为315处和147处,前者是后者的2.14倍。而且梁译中的“被”字句语义色彩分布更分散,用法更灵活。b.从“N的V”结构来看,梁译和朱译的用法分别有57例和67例,前者是后者的0.85倍,且两译中的此类结构受原文的影响不大。c.表示判断意义的“是……的”结构在梁实秋译本和朱生豪译本中分别有209例和159例,前者是后者的1.31倍。d.介词“在”表示时间放在句首的用法,梁译和朱译的译例数量分别是70和33,相差2.12倍。e.数词“一”与“个”、“种”、“位”等量词搭配的用法统计结果是:梁译为涉及69个量词的1172例用法,朱译为涉及56个量词的1612例用法,前者是后者的0.72倍。综合来看,梁译比朱译表现出更明显的“欧化”特征。“译语化”方面:a.在考察了来自《哈姆雷特》剧本中的共91个涉及动物、植物、颜色、自然、神宗、习语等文化意象的朱译和梁译的翻译策略发现:直译仍然是两译处理意象的主要手段,但在梁译中所占的比例稍高;梁译中直译加注的手段相对于朱译来说有绝对数量的增加,占总量的29%,而朱译中只有3.3%的意象是用直译加注的手段完成的;朱译中的隐化意象现象较突出,占了35%的比例。朱译中还出现了如“同室操戈”、“桃花人面”等汉语意象,是译者提高译文“译语化”程度的重要指标。b.在“连接成分”部分,表示并列关系的“和”、“(以)及”、“并且”、“跟”四个连词在两译中出现的频率分别是:梁译948例,朱译888例;表示时间关系的“when”的共32个译例里,梁译中表示时间的译法有8处,朱译中表示时间的译法有5处,梁译中“隐化”可见23处(71%);朱译中26处(81%);表示转折关系的“but”的50个译例中,朱译有14处(28%)隐化,梁译中见6处(12%)隐化用法。c.人称代词:朱译以15049例略高于梁译的13694例,占总语料的比例分别是6.77%和6.61%,前者是后者的1.02倍,但均低于原文(11.4%)。隐化的人称代词包括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等多种形式。d.四字格的使用总量上看,梁译四字格为664例,而朱译为724例,后者多出前者9.2%。朱生豪的四字短语还包括添加虚词的手段来拼凑音节以强化译本音乐性的用法。在结语部分,笔者以译者/作风格产生的原因为根据梳理了两译在这四个译本中表现出的风格:梁译的“欧化”特点明显和突出,集中表现在“被”字句、介词、“是……的”等句式和结构上。是梁实秋更接近原文、更忠实原文作者的表现,也印合了他“还读者一个真实的莎士比亚”的译莎动机。而朱译的“译语化”特点和“音乐性”更强,符合学界对其更适合演出和咏诵特点的评价,也是他“教化大众”、“足救时弊”的译莎缘由的真实体现。结语部分还包括本研究的研究局限和展望等内容。本研究的结论和方法具有充盈语料库的译者/作研究策略和手段、完善梁实秋和朱生豪两位译者风格体系、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复译提供参考、帮助研究者了解语言接触及影响规律、提供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实例等价值。

杨仁敬[8](2014)在《走近莎士比亚》文中研究表明一提起英国伟大诗人和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人们便想起英国诗人本·琼生对他的评价:"他不仅属于一个世纪,而且属于所有的时代(Not of an age but for all time)。"他还称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Soul of the Age)。莎士比亚在剧作中,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表达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人文主义思想。他的戏剧不仅是英美两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成了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记得1981年8月的一天,我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从波士顿飞往伦敦,准备到欧洲大陆旅行,经

曹树钧[9](2013)在《论译界楷模朱生豪在中国及世界的深远影响》文中认为朱生豪是中国莎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莎士比亚翻译家。曹禺赞扬他的译作"功绩奇绝"。中国翻译家、莎学家则公认他为译界楷模。朱生豪的业绩还以传记、电视艺术片、电视连续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传颂,产生深远的影响。朱生豪的莎剧翻译,在世界舞台上也获得高度评价,他是中国文化领域中的一座丰碑。

曹树钧[10](2012)在《论朱生豪莎剧翻译在中国及世界的深远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朱生豪是中国莎学史上首屈一指的莎士比亚翻译家。曹禺赞扬他的译作功绩奇绝。中国翻译家、莎学家公认他为译界楷模。朱生豪的业绩还以传记、电视艺术片、电视连续剧、电影等多艺术形式传颂,在人民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朱生豪的莎剧翻译,在世界舞台上也获得高度评价,他是中国文化领域中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续译莎氏剧作的虞尔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续译莎氏剧作的虞尔昌(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海峡两岸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的渊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海峡两岸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的渊源
二、彭镜禧与“莎戏曲”翻译
三、傅光明的莎剧翻译与莎剧溯源研究
四、海峡两岸两位莎剧译者的共性特征与个体差异
结 语

(2)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播线路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现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影响线路
二、莎士比亚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影响
三、莎士比亚在中国接受与研究的特点和意义

(3)论李伟民的莎士比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创新点、路径与方法
        1、研究创新点
        2、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三)中国莎士比亚研究概况
        1、中国的莎士比亚研究综述
        2、李伟民的莎士比亚研究概况
        3、李伟民研究的再研究
一、李伟民对中国莎剧改编的研究
    (一)文本的互文性改编研究
    (二)舞台呈现的互文性改编研究
    (三)主题与形式的互文性改编研究
二、李伟民对中国莎剧翻译的研究
    (一)莎士比亚辞典的翻译研究
    (二)莎剧翻译家的研究
三、李伟民对中国莎剧研究的书评研究
    (一)评王佐良的《莎士比亚绪论》
    (二)孟宪强的莎士比亚书评剧研究
    (三)评张冲的《莎士比亚专题研究》
    (四)评张薇《当代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莎士比亚评论》
四、李伟民莎剧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立足于中国莎学的持续研究
    (二)致力于中国莎学研究的广泛耕耘
    (三)对李伟民莎学研究的思辨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一)论着
        (二)论文
致谢

(6)翻译里的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7)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的创新点
    1.3 研究语料及方法
        1.3.1 研究语料及工具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及内容
第二章 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定量研究综述
    2.1 莎剧及其汉译概述
        2.1.1 莎剧简述
        2.1.2 莎剧在中国的译介
    2.2 梁实秋、朱生豪两译本概述
        2.2.1 梁实秋和他的莎剧汉译
        2.2.2 朱生豪和他的莎剧汉译
    2.3 语料库翻译学综述
        2.3.1 语料库翻译学
        2.3.2 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
    2.4 两译本的基本定量分析
        2.4.1 两译本的基本特征
        2.4.2 两译本的词汇密度
        2.4.3 两译的高频词
        2.4.4 两译的特色词
    2.5 小结
第三章 从“音乐化”视角考察两译作特征及风格
    3.1 韵
    3.2 节奏
    3.3 语调
    3.4 小结
第四章 从“欧化”的视角考察两译作特征及风格
    4.1 汉语“欧化”现象概述
        4.1.1 导致汉语“欧化”的因素
        4.1.2 汉语“欧化”的历程
    4.2 两译本与特殊结构相关的“欧化”
        4.2.1 “被”字句
        4.2.2 “N 的 V”结构
        4.2.3 表示判断意义的“是……的”结构
    4.3 两译本与词类相关的“欧化”
        4.3.1 介词
        4.3.2 数量词
    4.4 小结
第五章 从“译语化”视角考察两译作特征及风格
    5.1 文化意象
    5.2 连接成分
        5.2.1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接成分
        5.2.2 表示时间关系的并列成分
    5.3 人称代词
    5.4 四字格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两译本定量分析研究结论
        6.1.1 基本定量方面
        6.1.2 “音乐化”方面
        6.1.3 “欧化”方面
        6.1.4 “译语化”方面
    6.2 两译译者/作风格
        6.2.1 影响译者/作风格产生的因素
    6.3 研究意义
        6.3.1 实践意义
        6.3.2 理论意义
    6.4 研究局限及展望
        6.4.1 语料库建设方面
        6.4.2 解释论证方面
        6.4.3 研究方法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8)走近莎士比亚(论文提纲范文)

(9)论译界楷模朱生豪在中国及世界的深远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0曹禺赞扬朱生豪“功绩奇绝”
2.0译界楷模
3.0多种艺术形式的传播
4.0中国文化领域中的一座丰碑

四、续译莎氏剧作的虞尔昌(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海峡两岸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的渊源与发展[J]. 孙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播线路与接受研究[J]. 魏策策. 东南学术, 2020(05)
  • [3]论李伟民的莎士比亚研究[D]. 罗开仁. 云南艺术学院, 2020(12)
  • [4]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李伟民教授访谈录[J]. 邹茜.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03)
  • [5]莎士比亚研究的现代性——李伟民教授访谈录[J]. 李思剑. 四川戏剧, 2015(01)
  • [6]翻译里的人生[J]. 蒋童. 读书, 2014(10)
  • [7]莎士比亚戏剧汉译定量分析研究[D]. 张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8]走近莎士比亚[J]. 杨仁敬. 译林, 2014(03)
  • [9]论译界楷模朱生豪在中国及世界的深远影响[J]. 曹树钧. 山东外语教学, 2013(04)
  • [10]论朱生豪莎剧翻译在中国及世界的深远影响[A]. 曹树钧. 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 2012

标签:;  ;  ;  ;  ;  

继续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于尔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