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可让垃圾在几天内长出绿草

新技术可让垃圾在几天内长出绿草

一、新技术几天可使垃圾长绿草(论文文献综述)

袁媛[1](2014)在《基于有机性的传统村镇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村镇是集人类智慧、传统文化、优美自然风貌于一体的文化遗产类型,随着经济发展,传统村镇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面临保护和发展的严峻间题,如何实现传统村镇内涵的传承,如何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是传统村镇保护与更新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传统村镇内外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切入点,构建有机保护观念,这不仅仅是探索传统村镇保护的基础课题,也是传统村镇发展的基础性课题。有机性是传统村镇的内在联系:从运转模式来看,传统村镇是低碳、环保、低成本、循环式、自给自足的;从形态构成来看,传统村镇可应对气候环境并体现建筑适应性;从自然环境来看,传统村镇产生于自然,发展于自然,村镇和环境互为景观、和谐共生。保护是传统村镇的需要:从现状来看,传统村镇在城市化发展中消亡的速度非常快;从价值来看,传统村镇拥有非常多的特色因素和文化价值。此外,发展是传统村镇的必然:传统村镇是活的遗产,有大量居民居住,人们对于人居环境的改善、经济形势的复苏具有强烈愿望。故而有机、保护、发展成为文章的关键词。本文主要内容是尝试以关联性为基础,将传统村镇保护与更新引入一个新的视角。文章首先对哲学领域的有机性及建筑学领域的有机建筑发展进行分析,为有机性保护做理论铺垫;其次,通过对传统村镇现状进行大量调研,总结村镇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显示传统村镇保护工作的急迫性,并对传统村镇保护策略的走向做出圈定,确立将“有机性”作为理论研究基础;第三,分析中国传统村镇的有机性本质后,对传统村镇的有机性保护建构理论框架、技术原则,并指出了有机性保护理念的目标体系;文章最后对传统村镇的保护更新模式提出多元解决方案,并以大量案例对方案做出解读,建构有机性保护更新的框架体系。总体来说,本文是传统村镇保护与更新方法的新尝试,为保护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行性研究。

刘嘉尧[2](2013)在《藏区社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实践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为例》文中提出随着藏区资源的开发,藏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政府和开发企业虽然在区域内进行了生态补偿实践,但效果并不理想,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藏区社会的发展,冲击着传统藏族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分析玛曲生态补偿实践和玛曲藏民生活现状,预判了藏区社会发展和藏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以其探索解决藏区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以及经济发展和藏区社会发展的矛盾。本论研究了藏区的生态系统安全与人文系统安全。根据藏区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的特征,对藏区的生态补偿概念进行了再定义;描述了草原游牧生活与传统生态文化在当今藏区社会中重要角色;记录了玛曲地区金矿开发与生态补偿中所发生的社会事件——包括金矿的进驻、牧民的抗争、几次生态补偿落实、退牧还草等玛曲本地发生的生态补偿实践活动;分析了当地政府面临的困境与成因;讲述了生态补偿之后草原生态改善不明显,失牧之民生计窘迫,以及当地群众放弃游牧,用有限的补偿款来创建公司,处于无奈的自力更生情况。根据调研情况,分析了藏区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实践中根本矛盾的成因,提出藏区生态补偿中应有的人文向度,以及生态补偿须汲取传统藏族生态文明的精髓与文化内涵;强调了在藏区生态补偿过程中法制的作用,完善各层级立法以保障生态补偿的顺利实施;建议藏区生态补偿实践应维护当地群众的生态权益,建设基层的生态民主;反思现有的生态补偿行政化和市场化,进而提出藏区生态补偿实践应有的状态,呼吁藏区的生态补偿实践应当在恢复环境与改善民生的同时,帮助当地社会走上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倡导在国家权力和公民社会的互动中,进一步完善藏区生态补偿实践,促进藏区社会的发展。作者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尼玛镇为田野调研点,通过近一年的资料分析与田野访谈,与当地的牧民共同生活,总结游牧文化中自然结构生成和人文结构生成,分析草原游牧文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以及金矿开发给当地生态与群众生活带来的正负效应。在研读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化解的思路。本文用全新的视角来分析藏区生态补偿所必须考虑的特殊之处,从藏区特定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统筹,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让生态补偿实践在藏区生态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鲍小莉[3](2011)在《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文中指出大自然的景观资源是有限的,大众旅游的拓展需求是无限的;旅游要开发,环境要保护,如何使两者可持续地发展,这是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最常遇到的困难。当前我国正处在大众旅游需求爆发期和旅游产业升级转型期,一方面,发展旅游对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出现的“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建设现象已对自然景观资源造成痛心疾首的破坏。自然景观旅游建筑是指自然景观旅游区内为旅游开发需要而建造的建筑,它是人们在大自然环境进行旅游拓展的一种载体。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特性是既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又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它的出现与存在可以使上述的供需矛盾向缓解或加剧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因此,如何做好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从而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是迫切需要当今建筑师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建筑设计的角度,围绕着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特征,紧扣“如何实现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的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将共生思想引入三者关系,提出共生关系设计理念,通过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手法和设计流程四个层面共同建构,最后总结全文归纳出共生关系设计导则。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二章包括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一章绪论是提出问题: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如何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阐明了研究对象的概念、现存问题和发展机遇,以及自然景观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破坏性,实证了问题的真实存在和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第二章是分析问题,通过充分认识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指出共生思想的引入,是三者形成共生关系,以及缓解开发与保护矛盾的关键所在。第三、四、五、六、七、八章是解决问题。第三章在总结已有设计理念的意义和局限性的基础上,以该类型建筑建造的初始动机和本质问题为依据,提出了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及其建构框架。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是指建立在三者达成共生关系的目标前提下,同时满足旅游对建筑的需求、环境对建筑的需求和建筑自身需求的设计理念。该理念将指引整个建筑设计,追求建筑客观存在的关系本质,对有着密切关系的旅游和环境给予应有的关注。第四、五、六、七章在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手法、设计流程4个层面来共同建构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在设计策划层面,以共生关系设计理念为指导,从定位分析、功能设置、设施规模、选址布局四个方面给出相应的设计策略,确保设计朝着三者共生的方向进行。在设计内容层面,从形态生成、服务对象、资源利用、排放处理和材料选用五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满足建筑自身需求的同时,既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针对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特性,提出具有适用意义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在设计手法层面,通过实地调研和和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有利于实现三者共生的建筑体量尺度、建筑边界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在设计流程层面,探讨自然景观旅游建筑在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进行创作的设计过程,设计流程包括目标设定、影响分析、方案生成、多方综合协同、检验评价、实施反馈6个阶段,体现出共生关系设计流程的针对性、循环性、开放性特点。主要解决的是如何保证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贯彻的问题。最后,第八章总结全文,得出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关系设计导则,分析归纳导则的作用和在宏观规划层面提出保证导则实行的初步建议,并基于导则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评价。总而言之,本文系统分析了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指出在解决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矛盾问题上,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应遵循以实现三者共生为总目标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流程和设计手法四个层面来共同实施和贯彻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基于共生关系的设计导则对于当前快速增长的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重要现实意义。

郭道平[4](2011)在《庚子事变的书写与记忆》文中认为本文以“庚子事变”这一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研究对象。该概念在文中所指向的史实,乃是以庚子(1900)三月、义和团在帝国政治中心——北京城内迅速蔓延开来为起始,以五月至七月、中外之间发生正面战争的阶段为重心,以《辛丑和议》签订以后、两宫回銮、帝国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作为结束。历来的研究,多以“义和团运动”之名,将义和团自兴起至1901年和约缔订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来叙述,而1900年中清廷宣战、联军入侵、两宫出狩的过程则被纳入和视作这一运动进程的高潮部分。其实,自从清廷对义和团公开表示肯定、进而向外人“宣战”之时起,义和团事件的性质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帝国内部的地方性动乱,升级成为中国与列强之间的战争。本文以“庚子事变”为题,即是试图在已有的“义和团运动”这一概念中,抽离出其中的异质部分,凸显庚子年义和团事件发生质变之后的进程与面相,将其作为一段相对独立的历史进程来予以考察。在文章开篇的“总述”部分,笔者首先对“庚子事变”的历史进程、1900年间的南方局势与南北关系、以及庚子文学书写的主要特征作了整体性的介绍和梳理。第二、三两章则选择具体的人物、文本、事件与话题,以个案的方式,讨论个体人物在庚子事变中的境遇以及相关的文学书写,通过细节的钩沉和现场的还原,力图呈现事变的诸种具体面相。在第四、五、六各章中,分别讨论了庚子对于传统的巨大冲击、清末民间开智运动的兴起以及北京城市转向现代这三个不同层面的论题,试图揭示庚子对清末十年的帝国面貌所造成的重大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以实证的方式,通过相关档案、报刊、笔记与文学作品等多种类型史料的梳理,试图尽可能全面的呈现庚子事变在多重层面上的历史图景。文章以“文明冲突”的思路看待事变的发生,注重于当时的舆论、时人的心态、文学的反映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思潮与历史影响的探寻,最终试图见出庚子事变在晚清帝国现代转型进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并就文明转型的现实问题略有思考和论析。

沈洁[5](2011)在《和谐与生存 ——对侗寨占里环境、人口与文化关系的人类学解读》文中提出自人类起源以来,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客观地存在着。远古时期,环境极大制约了人口的发展;近代工业革命后,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扩大生存空间,在增加人口数量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如何正确处理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今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并随之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本论文通过对享有“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和“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美誉的贵州省从江县占里村——位于大山深处的一个侗族村寨的人类学调查和研究,以民族志手法描述了占里人在当地环境中的位置、占里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过程、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国家行政建构和经济发展对当地文化的影响,等等,论证人与环境之间并非只是简单地相互制约关系。人口问题,或环境问题并非是孤立的,二者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其关键就在于文化的调节作用。在当前日益深化的人口发展政策及生态资源保护中,如果忽略本土文化生存与民族主体性发挥、忽略当地民族文化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就是缘木求鱼,甚至可能误入歧途,其前途令人担忧。本论文通过考察当地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社会组织、文化习俗、信仰体系、传承方式等文化构成要素及其时代的变迁,阐释文化作为一种调适手段在人口发展上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强调从民族主体出发解决生存与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性。本论文认为,占里作为传统农耕民族,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在量和质上对人口进行有效控制,与其传统文化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密不可分: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空间中的占里侗族,无法也不愿向更加广阔的地域移民以缓解人口增加的压力,只能从内部对人口进行控制;当人口控制思想形成之后,围绕这一中心所建立起来的文化体系为其实施提供了保障。虽然占里以“换花草”而闻名,但实际上,现象背后整套的文化机制才是占里成功控制人口的“良方秘药’当然,在面对强势外来文化或主流文化的时候,民族文化显然在竞争力上居于弱势。占里人传承了几百年的文化体系也面临着崩溃的边缘:近年来,占里人口不断增加,已超过了传统文化中所规定的数量;占里的年轻一代都渴望走出大山开始新生活,而不愿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本论文所从事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的抢救”。也许在不久之后,促成“人口第一村”的占里文化会消失但是它将被载入人类学研究的文案中,而不会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也正是我们作为文化人类学研究者应当具备的一种人文关怀。本论文通过对翔实的民族志材料的分析,阐释在国家建构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进步和改造的名义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的破坏,影响了人口与环境之间的顺遂发展;而忽略民族文化和民族主体性的保护,又将加深本土人群文化的生存危机。本论文对于丰富社区研究实践、反思国家的话语权力、拓展“文明”与“乡野”关系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占里模式是在户籍制、城乡二元化及国家控制人口政策的推行过程中被挖掘出来的典型和特例,具有一定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殊性。作为一种成功模式,它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对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借鉴也未可知。但是,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特例,它不同于农耕社会人口发展规律的常态,丰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在调查和文本写作的过程中,本论文主要运用了人类学深度访谈、参与观察、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尤其重要的是,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倾听当地人的声音,再以自己的眼睛去验证。这也正是马文·哈里斯一再强调的方法论。总之,本研究将加深我们对环境、人口与文化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解,为学术研究和民族政策提供必要的资料;对于促进生态人类学这门新兴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王国平[6](2010)在《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村环境的劣化与保护事关中国广大农民的生活生存质量,事关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总体战略统筹加以推进。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以面源污染为主,污染主体分散零落。按现行的传统政府环境管理模式和机制实施起来既不现实也不经济。本研究提出,实施调动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机制,让农村环境保护成为亿万农民群众的共同行动和全社会的事业。本研究从中国农村环境劣化的史脉入手,梳理中国古代与近代农业生态环境劣化与现当代中国农村工业化农村环境劣化史脉,以气候的冷暖变迁、植被创伤沙漠化、肆泛开垦、人口遽增使土地承载超负、过度灌溉使土地盐化、无休的征战杀戮、科技的双刃剑研究视阈,探索了中国农村环境劣化问题的成因。以传统政府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体系,理析了传统政府环境保护模式和机制与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不兼容性。在借鉴美国农村社区环境运动与环境科技、欧盟共同体公众参与环保权与社团战略、日本公众参与与社区农民的创造力这些先进发达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机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选择与培育立论。并对中国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的培育、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替代农业公序良俗的培育、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培育、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志愿者的培育、中国农村先富人群社区环保贡献力的培育、中国农村妇女对社区环保特殊作用的培育、中国农村社区新生代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等七个子系统作了论证。还站在国家责任层面,探索设计了国家调动农村社区农民广泛参与环保的战略与政略、国家助力环保社团的建立与运行、国家财政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援与补偿、国家对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生态调理创新系统的协调、国家对农村生态文化倡导的责任;站在法律责任层面,阐述了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管理权的授予与法理依据、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理论思考、我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的法律权利与司法制度思考。嗣后,本研究构建了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在明确评价指标基础上构建相关数学模型对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度法、网络分析法及三维动态模型,并结合实际农村社区环境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精确分析,对不同区域的社区管理效能进行分析评价,形成对不同农村区域机制有效性的判断数据等,为改进社区机制效果提供了决策支持。

蓝海浪[7](2009)在《立体花坛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被誉为绿色生命雕塑的立体花坛是以钢质、塑料质和木质材料等构成其基本构架,覆种植层于构架表面后,或栽植一二年生的草本花卉植物,或直接摆放悬挂盆钵植物花卉于构架外表所形成的二维或三维立体造型的园艺布置形式。本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比利时等国内外立体花坛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和总结,结合笔者从事立体花坛的设计与施工的实践经验,完成的结果如下:第一:全面和系统地分析与总结了立体花坛的渊源和发展历程;第二:详细而明晰地归纳和总结了立体花坛的布置形式及分类;第三:详细阐述立体花坛科学的设计手法、先进的施工流程、管理技术;第四:对立体花坛在国内外的应用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五: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花坛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第六:探讨了立体花坛的评价体系;第七:分析了立体花坛建设中的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立体花坛在国内方兴未艾,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在国内外得到蓬勃发展,而理论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本论文通过对自己12年来从事的本方面的工作与研究,对立体花坛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力求补充国内在立体花坛理论方面的空缺。

冯潇[8](2009)在《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风景园林中,存在着无数有形与无形的自然过程,这些自然过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风景园林的形态和发展。然而人们总是试图在园林里实现绝对的控制,虽然自然过程诸如风、水、植物等向来都在园林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人类的干扰行为导致了自然过程在园林里无法正常的发挥功能,被束缚甚至被完全破坏。风景园林是可以承载更多的自然过程的,如果承认风景园林是自然的一份子,那么我们不但可以让场地上基本的自然过程得到尊重,还能够进一步引入引导更为广泛的自然力量。让自然过程重新回归到风景园林之中,并且发挥效力,是本文研究目的之所在。文章系统的梳理了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引入与引导的产生和发展。首先从风景园林与自然过程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在风景园林中引入自然过程、并且引导自然过程的概念、特征与价值。接下来通过介绍历史上自然过程引入与引导的案例,追溯在设计中引导自然过程的历史。文章分析了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引入与引导产生的背景:风景园林专业领域的扩展使更大尺度的自然环境进入研究的范围;环境危机和后工业景观改造迫使风景园林面对更为复杂的自然过程展开设计;生态设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科学方法;现代艺术特别是大地艺术强调过程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并且运用艺术化的方法表达自然过程的手法,为现代风景园林师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文章总结了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原则与方法。按照自然过程的原动力,将其归为水力过程、风力过程、火与电、重力过程、生物过程及其他过程六大类,分别加以论述。并且结合大量现代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实践案例,进行了深入的举证和分析。在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它的理论总结应该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进行。因此本文结合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设计的两个实际案例,对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刘生红[9](2008)在《武汉市梦泽湖水量水质保持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亲水性景观环境越来越多地走入居民的生活之中。为不影响景观效果,保证景观水体的水量平衡极为重要。景观水体大多为静止封闭体系,水体自净能力有限,极易受到污染,水质难以长期保持。梦泽湖是一座武汉市王家墩商务区拟建的,湖面面积为35ha的人工景观湖泊。本文在分析人工湖降雨量与蒸发量差额、计算人工湖仅设垂直防渗墙时的渗漏量、测算周边地区雨水汇入量的基础上,利用水量平衡方程,对梦泽湖进行水位变化幅度核算。结果表明,梦泽湖在湖周边55ha地区雨水径流补给湖水的基础上,水平方向上可用夯实的粘土防渗墙进行防渗处理,正常年份水位变化量在梦泽湖水位的设计波动范围内,即不需要强制补水其水量即能满足要求。在大旱年份,7~11月人工湖的水位变化量可能会略微超出±20cm的调蓄范围。若取湖水作为地区浇洒用水,则需采用自来水进行等量补偿。推荐开采地下水作为梦泽湖的应急补水措施。利用集尘桶模拟测算了武汉市大气降尘对湖水污染物的贡献量,监测结果表明五个不同地点不同月份的大气降尘对湖水污染物的贡献量稍有差别。梦泽湖由雨水径流和大气降尘带入的污染物量大于湖体的自净能力。为了保证其水质稳定,需要外循环设施消减一定量的污染物。人工绿地作为一种集生态性和景观性于一体的水污染治理方法,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工绿地系统对东湖湖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重新启动阶段还是在稳定阶段,人工绿地对受污染景观水体都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能使景观水体水质中的COD、TN、TP等指标提高1~2类水质级别。当水力负荷为0.95m3/m2·d时,人工绿地系统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小时10分钟。为了提高人工绿地的除磷效果,将人工绿地系统装置中第Ⅳ区填料更换为碎粉煤灰砖块,研究发现粉煤灰的吸附量大,能将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提高9、14和18个百分点。作为一种经济、易得的工业副产物,碎粉煤灰砖块适合作为人工绿地的除磷填料。相对于人工绿地,滤布滤罐系统和砂滤罐系统主要是依靠过滤介质的过滤截留作用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这类过滤系统的优点是处理水量大,占地面积较小,但处理效果和生态性不及人工绿地。通过在原水中投入一定药剂的强化措施,能够使这类过滤系统的处理效率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大。综合考虑,推荐人工绿地作为梦泽湖的强制外循环设施以保证该人工湖的水质稳定。

宁艳杰[10](2006)在《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城市住宅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住区环境问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城市生态住区建设成为城市住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与城市生态住区产生、发展过程相关理论和实践,明确“城市生态住区”的内涵;并阐述相关理论对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的深远影响。本文提出了城市生态住区以多学科综合研究为基本理论构建的思想,建立城市生态住区包括物质生态层和精神生态层构建体系;并阐述城市生态住区物质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体系。本文建立了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目标层、准则层和因素层3层的层次结构。目标层为城市生态住区建设目标,准则层包括住区生态规划,住区节能设计,住区生态绿地系统,住区水循环系统,住区废弃物处理,居民生活基础设施,住区与周边沟通设施,住区网络智能化,住区生态化管理9个方面,因素层为51个影响因素指标;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因素,多层次综合排序的评价指标权重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影响城市生态住区环境质量的指标权重,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城市生态住区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本研究建立的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分析结果,结合北京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居住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实例,对影响城市住区生态环境各项因素进行分级递阶计算权重,计算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物质环境建设目标评价值为3.504;针对回龙观文化居住区――文化特色,建立城市住区生态文化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生态文化目标评价值为3.164。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大量生态住区建设实例进行分析,认为城市生态住区应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住区物质环境建设,规范和正确引导居民活动,培养居民的生态意识,并作为创建城市生态住区的主题;城市生态住区建设是对自然的尊重,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尊重;是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城市住区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新技术几天可使垃圾长绿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技术几天可使垃圾长绿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有机性的传统村镇保护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1.1 传统村镇现状
        1.1.2 保护理念的探索
    1.2 论题的提出
        1.2.1 新旧文化融合的无章性及其带来的消极性
        1.2.2 新旧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度”的把握
    1.3 研究内容
        1.3.1 有机性是传统村镇的内在联系
        1.3.2 建筑及建筑文化中的有机性演变
        1.3.3 有机更新对传统村镇保护的重要性
    1.4 研究思路、对象及目标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保护体系发展及研究综述
    2.1 保护体系发展概况
        2.1.1 国际范围
        2.1.2 国内概况
    2.2 传统村镇保护与发展
        2.2.1 传统村镇保护体系及技术研究
        2.2.2 传统村镇保护与利用研究
        2.2.3 传统村镇特色保护研究
        2.2.4 传统村镇文化景观意向研究
    2.3 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借鉴
        2.3.1 历史建筑与城市关系的研究
        2.3.2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史视野中有机性的策略演变
    3.1 有机性理论的发展
        3.1.1 有机理论与有机哲学的发展
        3.1.2 有机观的基本特征
        3.1.3 有机观念下产生的学科分支
    3.2 有机性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的演变
        3.2.1 “师法天地”引出的整体性与和谐性
        3.2.2 “顺其自然”包含的返求自然与新陈代谢
        3.2.3 “以人为贵”的仿生之道
    3.3 有机性的建筑策略演变
        3.3.1 传统聚落建筑的原生有机策略
        3.3.2 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有机适应策略
        3.3.3 新有机建筑的环境有机策略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村镇的现状与变迁
    4.1 传统村镇与历史环境
        4.1.1 地理环境下的分隔与独立
        4.1.2 水系环境下的繁荣与发展
        4.1.3 气候环境下的适应与特征
        4.1.4 历史环境下的淡然与自由
        4.1.5 经济环境下的重商与实利
    4.2 传统村镇与城市发展
        4.2.1 传统村镇与城镇化
        4.2.2 传统村镇与新经济模式的矛盾
    4.3 传统村镇与科学技术
        4.3.1 传统村镇体现技术文化
        4.3.2 传统村镇需继续发展有机技术理念
    4.4 传统村镇与传统文化
        4.4.1 记忆的失与得
        4.4.2 民俗的兴与衰
        4.4.3 工艺的断与续
    4.5 传统村镇与居民主体
        4.5.1 技术进步引发的舒适性需求
        4.5.2 人口结构改变引发保护对象的变迁
        4.5.3 居民自发行为对传统村镇的影响
        4.5.4 传统村镇与公众参与
    4.6 传统村镇与保护规划
        4.6.1 保护规划系统性、整体性提高
        4.6.2 保护节奏过快、规划模式化明显
        4.6.3 规划设施的设置不当、形态探索有待提高
        4.6.4 缺乏保护模式引导,村民盲目自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村镇的有机保护观
    5.1 有机保护观源于传统村镇本身
        5.1.1 传统村镇对环境的适应
        5.1.2 传统村镇对文化的适应
    5.2 传统村镇保护理念的探索
        5.2.1 西方保护理念的差异
        5.2.2 东方保护理念的扩充
        5.2.3 传统村镇现有保护理念的局限
        5.2.4 有机保护理念的渴求
    5.3 有机保护观的主要内容
        5.3.1 适应性
        5.3.2 适合性
        5.3.3 适度性
    5.4 有机保护观的目标系统
        5.4.1 建立延续传统村镇特征性的策略体系
        5.4.2 建立居民与场所空间的互动体系
        5.4.3 建立传统村镇的适应性体系
        5.4.4 建立传统村镇的媒介作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机性保护与更新的实践探索
    6.1 传统村镇形态有机性的“解释性”探索
        6.1.1 源于群体布局关联性的有机探索
        6.1.2 源于建筑共生性的有机探索
        6.1.3 源于场地适应性的有机探索
    6.2 建筑技术有机性的“生态化”探索
        6.2.1 原生态技术的适应性探索
        6.2.2 高新技术舒适度及低能耗的探索
        6.2.3 建造技艺上的技术数字信息化支持
    6.3 景观形态有机性的“人性化”探索
        6.3.1 环境景观的保护探索
        6.3.2 功能性景观的保护探索
        6.3.3 设计的景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基本结论
        7.1.1 有机保护理念源于传统村镇本身
        7.1.2 有机保护理念是传统村镇保护模式的新潜力
        7.1.3 从形态、技术、景观三方面拓展更新策略模式
    7.2 创新点
        7.2.1 有别于东西方保护理念的独特定位
        7.2.2 实现保护精神的指引
        7.2.3 回归有机,风格追随内因
    7.3 不足与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7.3.1 对有机性保护更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7.3.2 多影响因素的整合策略
        7.3.3 研究手段的进一步加强
    7.4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2)藏区社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实践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关注当地环境健康与生态全局
        二、关注人文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第二节 田野地点的相关背景材料
    第三节 生态补偿概念的再界定
        一、对生态补偿内涵的回顾与总结
        二、生态补偿的特征
        三、对生态补偿关系主体的重新梳理
    第四节 田野工作中的研究方法
        一、参与观察法
        二、定性与定量调查法
        三、结构和半结构的访谈
    第五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六节 本文的主要关注问题及其理论背景
        一、本文的主要关注问题
        二、本文研究内容的主要理论背景阐述
第二章 传统的游牧生活
    第一节 初入玛曲
    第二节 游牧在草原
        一、牧民旦加的伙伴兄弟
        二、山神的使者们
        三、神圣与禁忌
    第三节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第三章 开发与补偿的事件记录
    第一节 注定的命运与反复的抗争
    第二节 停滞的生态移民与退牧还草
    第三节 政府的困境
        一、首轮规划的成效及问题
        二、政府下一步的打算
        三、政府办公室以外的谈话
第四章 生态补偿之后的境况
    第一节 无草之原与失牧之民
    第二节 信仰的失落
    第三节 困境中的探索
        一、集体所有制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责任、期待与运行的困境
        三、尼玛公司能走多远
第五章 现状反思和关于未来的讨论
    第一节 藏区生态补偿实践中的人文向度
        一、不同视域下的草原
        二、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中生态补偿实践的伦理意蕴
        三、重构藏区生态补偿实践中的人文向度
    第二节 藏区生态补偿实践中的立法保护
        一、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立法
        二、藏区生态补偿条例的制定
        三、藏区村规民约中的生态补偿内容的构建
    第三节 生态权益与藏区生态补偿中的民主保障
        一、国外生态补偿的启示
        二、权益维护与民主保障
    第四节 藏区生态补偿的应有状态
        一、对民族地区生态补偿行政化的反思
        二、对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市场化的反思
        三、藏区生态补偿应有的状态
    第五节 生态补偿实践与藏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现阶段生态补偿可以达成的相互理解
        二、生态补偿实践与藏区绿色发展
        三、国家权力与藏区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1.1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现存问题和发展机遇
        1.1.2 自然景观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破坏性
        1.1.3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的廓清
        1.2.1 自然景观旅游区
        1.2.2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四个层次的文献整理
        1.3.2 文献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的定位和意义
        1.4.1 研究定位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课题研究整体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关系
    2.1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关系
        2.1.1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的关系
        2.1.2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2.1.3 自然景观旅游区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2.1.4 三者关系的发展与趋势
    2.2 共生思想的引入
        2.2.1 共生的概念解释
        2.2.2 共生思想引入的必要性
        2.2.3 共生思想引入的可行性
        2.2.4 三者的共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的建构
    3.1 已有设计理念的总结评论
    3.2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
        3.2.1 设计理念的产生
        3.2.2 设计理念的内涵
        3.2.3 设计理念的建构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策划
    4.1 定位分析
        4.1.1 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成果利用
        4.1.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成果利用
    4.2 功能设置
        4.2.1 旅游活动对建筑功能设置的需求
        4.2.2 生态环境对建筑功能设置的需求
        4.2.3 功能设置的共生设计方式
    4.3 设施规模
        4.3.1 旅游出行量对建筑设施规模的需求
        4.3.2 环境对建筑设施规模的需求
        4.3.3 设施规模的共生设计方式
    4.4 选址布局
        4.4.1 基于GIS 技术的选址布局
        4.4.2 互利的滨水旅游建筑选址布局
        4.4.3 互利的山地旅游建筑选址布局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内容
    5.1 形态生成
        5.1.1 人文环境的启发
        5.1.2 自然环境元素的提取及演变
        5.1.3 自然景观环境的形态补偿
        5.1.4 建筑形态的仿生
    5.2 服务对象
        5.2.1 建筑服务对象从单一物种到多物种的改变
        5.2.2 建筑对生物栖息地的提供
        5.2.3 减少建筑对生物的干扰
    5.3 资源利用
        5.3.1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能源和资源利用的特点
        5.3.2 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游客参与
    5.4 排放处理
        5.4.1 排泄物处理的原地利用
        5.4.2 污水处理的高度可视化
    5.5 材料选用
        5.5.1 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5.5.2 有利于旅游区形象传达和旅游吸引力的提升
        5.5.3 有利于建筑建造实施和维护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手法
    6.1 体量尺度处理
        6.1.1 化整为零
        6.1.2 突破常规尺度
    6.2 边界处理
        6.2.1 界面的融合
        6.2.2 底部的架空
    6.3 空间处理
        6.3.1 室内空间的外置与分离
        6.3.2 室外空间的引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流程
    7.1 目标设定
        7.1.1 策划定位
        7.1.2 共生需求综合
        7.1.3 主观设想
    7.2 影响分析
        7.2.1 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7.2.2 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7.2.3 旅游对建筑的影响
    7.3 方案生成
    7.4 多方综合协同
        7.4.1 建筑内部专业的协同
        7.4.2 多学科的协同
        7.4.3 参与各方的协同
    7.5 检验评价
        7.5.1 目标检验
        7.5.2 影响评估
        7.5.3 共生评价
    7.6 实施反馈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共生关系建筑设计导则
    8.1 导则的内容
    8.2 导则的作用
        8.2.1 作为建筑设计辅助工具
        8.2.2 作为定性衡量判断建筑成果是否三者共生的工具
    8.3 导则的实行
        8.3.1 实行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力量
        8.3.2 规划控制层面的初步建议
    8.4 基于共生关系设计导则的实例分析
        8.4.1 广东南昆山十字水度假村
        8.4.2 香港湿地公园访客中心和观鸟屋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庚子事变的书写与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动机与目的
    文献与研究综述
    研究对象、角度与方法
    研究架构与章节安排
第一章 总述
    第一节 作为事件的庚子事变
        小结
    第二节 "南"与"北"
    第三节 庚子事变的文学图景
        小结
第二章 个体遭遇与庚子叙述
    第一节 在诗与宦之间——陈夔龙与庚子事变
        小结
    第二节 李伯元的转向——兼论庚子事变与"谴责小说"的兴起
        小结
    附录: "病红山人"并非庞树柏
第三章 文学书写与叙述焦点
    第一节 被讲述的历史——庚子衢州事件中的吴德被潚戕案
        小结
    第二节 赛金花的庚子传奇
        小结
第四章 失落的"传统"
    第一节 正阳门的庚子劫难
    第二节 庚子事变中的翰林院与翰林
        余论
    第三节 顽固派的历史终结
第五章 清末民间开智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愚民"印象与清末开智运动
        小结
    第二节 早期《杭州白话报》研究
        小结
    附录: 《林纾的白话道情》
    第三节 庚子之变与彭翼仲的开智事业
        小结
第六章 北京:现代转型的动因
    第一节 联军统治的印象
        余论
    第二节 报纸中的北京城市转型
        小结
    第三节 清末北京的城市心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5)和谐与生存 ——对侗寨占里环境、人口与文化关系的人类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例
表格
导论: 适者生存
第一章 桃源深处: 占里概况
    第一节 桃源人家
    第二节 记忆中的迁移史
第二章 万物一体: 生存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
    第三节 占里人的生存技术
    小结
第三章 天成地就: 人口控制
    第一节 定居与初期人口发展
    第二节 人口控制思想的出现
    第三节 两种人口思想的交锋
    小结
第四章 道阻且长: 人口发展
    第一节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发展
    第二节 人口结构
    小结
第五章 中和位育: 秩序结构
    第一节 政治制度
    第二节 宗族制度
    第三节 年龄组制度
    第四节 信仰体系
    小结
第六章 以礼而治: 文化习俗
    第一节 婚姻制度
    第二节 生育制度
    第三节 命名制度
    第四节 亲属称谓制度
    第五节 继嗣制度
    第六节 赡养制度
    第七节 丧葬制度
    小结
第七章 日用不知: 日常教化
    第一节 教化的主体
    第二节 教化的方法
    第三节 计划生育的教化
    小结
结语: 安所遂生
余论: 路在何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6)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4 研究的创新
第二章 中国农村环境劣化的史脉与成因
    1 中国农村环境劣化史脉
        1.1 中国古代与近代农业生态环境劣化史脉
        1.2 现当代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环境劣化
    2 中国农村环境劣化成因
        2.1 气候的冷暖变迁造成农业生态环境劣化
        2.2 植被创伤形成沙漠化造成生态环境劣化
        2.3 肆泛开垦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劣化
        2.4 人口遽增使土地承载超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劣化
        2.5 过度灌溉使土地盐化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劣化
        2.6 无休的征战杀戮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劣化
        2.7 科技的双刃剑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劣化
第三章 政府传统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机制
    1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体系
        1.1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1.2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2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2.1 《宪法》为基础《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体系
        2.2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及地方性法规规章
        2.3 环境保护标准及我国签署并批准的国际环境保护条约
    3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体系
        3.1 七十年代的老三项管理制度
        3.2 八十年代后期的环境管理制度
        3.3 九十年代中后期的环境管理制度
    4 我国政府环境保护管理的机制
        4.1 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含义
        4.2 我国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特点
        4.3 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运行模式
第四章 政府传统环境管理机制在农村不兼容分析
    1 政府传统环境管理机制在农村的三个不兼容
        1.1 政府环保部门与污染信息不对称决定其不兼容性
        1.2 政府部门行政的分割性决定其管理的不兼容性
        1.3 政府环境管理行政化决定其操作的不兼容性
    2 地方政府保护主义在农村无法回避的两个矛盾
        2.1 地方政府保护主义与农民环境利益相矛盾
        2.2 地方政府环保成本高企与回报收益相矛盾
    3 政府组织结构和公众参与的排他性与农村环保相悖
        3.1 政府环保机构倒金字塔结构与农村环保繁务相悖
        3.2 政府环保对公众参与决策的排他性与农村实务相悖
第五章 先进发达国家农村环境保护机制的实践
    1 美国农村社区环境运动与环境科技
        1.1 环境正义运动吹响世界农村社区环境运动号角
        1.2 社区公众在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领域具有实质权力
        1.3 农村垃圾处理政策与社区垃圾科技堆肥方法
    2 欧盟共同体公众参与环保权及社团战略
        2.1 欧盟共同体的公众环保意识与乡村社区措施
        2.2 德国的农民合作社与农民环境保护协会
        2.3 英国公众环评权与环保MGO的非法律和法律战略
    3 日本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机制与社区农民的创造力
        3.1 社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机制"四程"渗透全程
        3.2 从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五大立法看公众参与
        3.3 两次新农村建设中的得失与社区农民的创造力
第六章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选择与培育
    1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选择的比较优势
    2 中国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的培育
        2.1 人与生态文明人与生态文明经济
        2.2 考量农村社区现代生态文明人的二个视窗
        2.3 从环境公德培育入手培养社区生态文明人
    3 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替代农业公序良俗的培育
        3.1 农村社区科学的公序良俗利于替代农业的发展
        3.2 农村社区发展替代农业的公序良俗建构
    4 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委员会的培育
        4.1 农村社区环保委员会的组织性质与精英结构
        4.2 农村社区环保委员会的功能作用与职能优势
        4.3 农村社区环保委员会的社政分立原则与初始运行
    5 中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志愿者的培育
        5.1 农村社区环保志愿者是高尚精神的承载者和垂范者
        5.2 青年和大学生是农村社区环保志愿队伍的主干力量
        5.3 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基本原则与长效服务机制
    6 中国农村先富人群在社区环保贡献力的培育
        6.1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阶层分析
        6.2 先富人群为社区环境作贡献的伦理价值与功用价值
    7 中国农村妇女对社区环保特殊作用的培育
        7.1 农村妇女的特殊作用由其生理心理及其地位决定
        7.2 农村妇女在社区环保中发挥特殊作用需要知识背景
    8 中国农村社区新生代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
        8.1 社区环保教育战略要从幼儿抓起
        8.2 中小学生环保教育是一项不世之略工程
第七章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国家责任
    1 国家调动农村社区农民共同参与环保的战略与政略
        1.1 共同参与体现了国家依靠和相信广大农民群众
        1.2 共同参与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政略与政策之本
    2 国家助力农村环境保护社团的建立与运行
        2.1 国家政力补充的农村环保社团理应得到国家助建
        2.2 农村环保社团对政府环保诟病理应得到国家鼓励
    3 国家财政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援与补偿
        3.1 财政支付农村社区污染防治是公共产品生产的本分
        3.2 财政补偿农村社区生态休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之策
    4 国家对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生态调理创新系统的协调
        4.1 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生态调理创新系统需要国家协助
        4.2 农村社区三位一体生态调理创新系统在美国的运动
    5 国家对农村生态文化倡导的责任
        5.1 农村生态文化是国家意识形态取向的重要组成
        5.2 国家生态环境运动亦是倡导一场文化革新运动
第八章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法律责任
    1 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管理权的授予与法理依据
        1.1 我国现有法律忽略了社区农民的环境权
        1.2 农村社区环境权是人权与现代法治的要求
    2 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的法律地位与法律保障外鉴
        2.1 俄罗斯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有权制定辖区生态法规
        2.2 美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参与政府法规制定
        2.3 日本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受理的案件超过国家
    3 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理论思考
        3.1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必要性
        3.2 我国现有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的制度缺陷
        3.3 完善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尝试性建议
    4 我国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组织的法律权利思考
        4.1 在宪法上规定农村社区的环境权
        4.2 在基本法上授予农村社区环境权
        4.3 建立对社区环境规章制度的审查制度
    5 设立保护农村社区环境权的司法制度思考
        5.1 需要设立专门的环境派出法庭
        5.2 建立社区环境诉讼制度
第九章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的评价指标系统和评价方法
    1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评价框架
        1.1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2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框架
        1.3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意义
    2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的筛选与处理
        2.1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筛选路径
        2.2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层次机构
        2.3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体系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2.3.1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体系的信度检验
        2.3.2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体系的效度检验
        2.3.3 定性指标的定量化处理
        2.4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4.1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的AHP处理
        2.4.2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的AHP计算过程
        2.4.3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指标的AHP计算结果
    3 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模型构建
        3.1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影寻踪聚类分析法
        3.2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多层次灰色评价法
        3.3 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网络分析法
    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及实证分析
        4.1 样本及评价方法的选取
        4.2 实证评价分析步骤
        4.3 评价结论及分析
    5 基于MATLAB的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三维动态评价
    6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评价及实证分析
        6.1 分析原理
        6.2 ANP分析步骤
        6.3 实证分析
第十章 结论
    1 研究结论
    2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7)立体花坛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立体花坛研究现状
        1.2.1 花坛、立体花坛定义的研究
        1.2.2 花坛分类的研究
        1.2.3 花坛植物材料的选择
        1.2.4 花坛设计与施工的研究
        1.2.5 花坛在城市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
        1.2.6 立体花坛在国内、国际应用情况研究
    1.3 存在问题
    1.4 预期结果
2 立体花坛概述
    2.1 立体花坛的起源
    2.2 立体花坛在国内外发展状况
        2.2.1 国内立体花坛发展状况
        2.2.2 国外立体花坛发展状况
        2.2.3 国内外立体花坛不同的风格特点
    2.3 立体花坛定义
    2.4 立体花坛优点
        2.4.1 观赏性强
        2.4.2 展示时间长
        2.4.3 作品的构件可重复利用
        2.4.4 文化内涵丰富
    2.5 立体花坛在城市中的作用及意义
        2.5.1 烘托气氛
        2.5.2 美化环境
        2.5.3 寓教于乐
        2.5.4 园艺展示
        2.5.5 提升形象
        2.5.6 交流媒介
    2.6 立体花坛的分类
        2.6.1 以花材划分
        2.6.2 按造型划分
        2.6.3 按空间划分
        2.6.4 按时间划分
        2.6.5 按功能划分
        2.6.6 按组合划分
3 立体花坛的设计
    3.1 设计原则
        3.1.1 形式与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3.1.2 构图符合视觉美的原则
        3.1.3 合理选择植物的原则
    3.2 设计内容
        3.2.1 主题思想的定位
        3.2.2 主体设计
        3.2.3 色彩搭配
        3.2.4 植物材料的选择与搭配
        3.2.5 环境设计
        3.2.6 绘制施工图
        3.2.7 制作沙盘
4 立体花坛的施工及后期维护
    4.1 立体花坛的施工原则
        4.1.1 安全性的原则
        4.1.2 科学性的原则
        4.1.3 生态化的原则
    4.2 立体花坛的施工
        4.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2.2 骨架结构的加工
        4.2.3 现场勘探及放线
        4.2.4 骨架结构的安装
        4.2.5 搭建施工脚手架
        4.2.6 灌溉管线、电缆的铺设
        4.2.7 植物花卉的安装或栽植
        4.2.8 照明、灌溉的调试
        4.2.9 竣工验收
        4.2.10 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4.3 立体花坛的后期维护
        4.3.1 灌溉
        4.3.2 施肥
        4.3.3 病虫害防治
        4.3.4 看护
    4.4 立体花坛的拆卸
5 立体花坛在国内外的应用
    5.1 立体花坛在国内的应用
        5.1.1 天安门广场国庆花坛
        5.1.2 立体花坛在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的应用
        5.1.3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5.1.4 广东小榄菊花展
        5.1.5 广州市迎春花坛
        5.1.6 白云山立体花坛展
        5.1.7 哈尔滨立体花坛
        5.1.8 2009年上海迎世博花展
    5.2 立体花坛在国际的应用
        5.2.1 国际立体花坛大赛
        5.2.2 迪斯尼乐园立体花坛
        5.2.3 香港国际花展
        5.2.4 英国切尔西花展
6 立体花坛评价机制的探讨
    6.1 立体花坛在应用中的不良现象
        6.1.1 与环境不协调
        6.1.2 盲目攀比
        6.1.3 专业队伍水平不高
        6.1.4 作品的文化品味较低
    6.2 评价机制的初步探讨
    6.3 评价机制的原则
        6.3.1 和谐美的原则
        6.3.2 视觉美的原则
        6.3.3 意蕴美的原则
        6.3.4 宁缺毋滥的原则
        6.3.5 公众的参与的原则
        6.3.6 量力而行的原则
    6.4 评价机制的初步成果
        6.4.1 北京奥运花卉布置技术指南
        6.4.2 立体花坛大赛参赛作品的评价标准
        6.4.3 上海市的相关规范
7 立体花坛发展前景
    7.1 存在的问题
        7.1.1 盲目跟风
        7.1.2 制作成本高
        7.1.3 地域限制性强
        7.1.4 养护管理难
    7.2 发展前景
        7.2.1 设计观念要创新
        7.2.2 立体花坛应与城市景观相融合
        7.2.3 立体花坛应以植物为主要材料
        7.2.4 立体花坛要融入生态观念
        7.2.5 要注重科技投入,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形式之瘾
        1.2 研究传统
        1.3 反思园林与自然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突破稳定恒久的园林观念
        2.2 运用自然的动力
        2.3 体现风景园林的生命感
        2.4 实现人与自然更为和谐的发展
        2.5 在自然过程中寻找新的美感
    3 研究内容
    4 主要解决的问题与创新之处
    5 研究方法
        5.1 文献综合
        5.2 实例考察
        5.3 论证分析
        5.4 实践检验
    6 论文结构与研究框架
1 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辨析
    1.1 稳定持久与动态过程
        1.1.1 稳定持久的园林
        1.1.2 追求动态过程的现代风景园林思想
    1.2 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
        1.2.1 词义辨析
        1.2.1.1 风景园林
        1.2.1.2 自然过程
        1.2.1.3 引入与引导
        1.2.1.4 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
        1.2.2 特征(与传统设计的区别)
        1.2.2.1 过程意识
        1.2.2.2 主动的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发生作用
        1.2.3 价值
        1.2.3.1 符合自然规律
        1.2.3.2 经济性
        1.2.3.3 低维护
        1.2.3.4 丰富多变
        1.2.3.5 显露自然过程
2 风景园林与自然过程
    2.1 历史上的园林与自然——融合、孤立与回归
        2.1.1 中国古典园林与自然
        2.1.1.1 在自然之中——苑、囿
        2.1.1.2 从自然中分离
        2.1.1.3 写意的人工自然
        2.1.2 西方古典园林与自然
        2.1.2.1 在自然之中
        2.1.2.2 从自然中分离
        2.1.2.3 回归的前奏
        2.1.3 回归——现代风景园林与自然
    2.2 风景园林与自然过程的关系
        2.2.1 风景园林是自然的一部分
        2.2.2 自然过程对风景园林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2.3 影响风景园林的基本自然过程
        2.3.1 水
        2.3.2 风
        2.3.3 阳光
        2.3.4 重力
        2.3.5 火与电
        2.3.6 植物
        2.3.7 其他
    2.4 自然的能动性、丰富性与自我设计能力
        2.4.1 自然的能动性
        2.4.1.1 土壤的自净与肥力补充
        2.4.1.2 水体的自净
        2.4.1.3 净化空气
        2.4.1.4 洪涝灾害的减缓
        2.4.1.5 虫害的控制
        2.4.1.6 种子的传播
        2.4.1.7 调节局部气候
        2.4.2 自然的丰富性
        2.4.3 自然的自我设计能力
        2.4.4 总结
3 自然过程引入与引导的探索
    3.1 都江堰水利工程
        3.1.1 分疏治水的思想
        3.1.2 都江堰的分疏治水
        3.1.3 都江堰的效应与价值
        3.1.3.1 都江堰的启示
    3.2 奥姆斯特德与查尔斯河景观恢复规划
        3.2.1 奥姆斯特德的设计理念
        3.2.2 翡翠项链(Emerald Necklace)——波士顿公园系统
        3.2.3 查尔斯河景观恢复规划
        3.2.4 查尔斯河的启示
4 现代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背景
    4.1 现代风景园林研究领域的发展——从花园到大地景观
        4.1.1 风景园林研究尺度的扩展
        4.1.2 大地景观规划
        4.1.3 研究范围扩展带来的影响
    4.2 社会背景
        4.2.1 后工业社会转型与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
        4.2.1.1 后工业社会转型
        4.2.1.2 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
        4.2.2 环境危机与环境运动
        4.2.2.1 环境危机
        4.2.2.2 环境运动
        4.2.3 全球变暖引起的复合环境效应
        4.2.3.1 海平面上升
        4.2.3.2 洪涝灾害增加
        4.2.3.3 干旱与旱灾的扩大
        4.2.3.4 应对全球变暖效应
    4.3 基于生态理论的设计之启示
        4.3.1 基于生态理论的设计的发展
        4.3.1.1 自然式设计
        4.3.1.2 乡土化设计
        4.3.1.3 保护性设计
        4.3.1.4 恢复性设计
        4.3.2 可以借鉴的生态设计理论
        4.3.2.1 生态恢复设计(Ecological Restoration Design)
        4.3.2.2 再生设计(Regenerative Design)
        4.3.2.3 生态显露设计(Eco-Revelatory Design)
        4.3.2.4 生态补偿设计(Ecological lCompensative Design)
        4.3.3 生态设计的矫枉过正
    4.4 现代艺术的启示
        4.4.1 动态艺术(Kinetic Art)
        4.4.1.1 动态艺术的思想
        4.4.1.2 动态艺术作品
        4.4.1.3 动态艺术的启示
        4.4.2 过程艺术(Process Art)
        4.4.2.1 过程艺术的思想
        4.4.2.2 过程艺术作品
        4.4.2.3 过程艺术的启示
        4.4.3 大地艺术(Land Art)
        4.4.3.1 大地艺术的思想
        4.4.3.2 大地艺术作品
        4.4.3.3 大地艺术的启示
5 自然过程引入与引导的原则与方法
    5.1 原则
        5.1.1 过程意识与过程之美
        5.1.1.1 过程意识
        5.1.1.2 重视过程之美
        5.1.2 突破传统审美观的限制
        5.1.2.1 正视未经修饰的自然之美
        5.1.2.2 直面消逝与侵蚀之美
        5.1.3 让自然做功
        5.1.4 最少干预
        5.1.5 保持场地延续性
        5.1.6 艺术的再现
    5.2 核心方法——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
        5.2.1 发现场地中的自然过程
        5.2.1.1 明显的自然过程
        5.2.1.2 潜在的自然过程
        5.2.2 分析自然过程
        5.2.2.1 可利用的自然过程
        5.2.2.2 可恢复的自然过程
        5.2.2.3 可以被显现的自然过程
        5.2.3 制定引导机制
        5.2.3.1 引导——利用自然过程做功
        5.2.3.2 奠基——恢复自然过程的运作
        5.2.3.3 显露——显示自然过程的运作
6 自然过程引入与引导的具体类型与案例分析
    6.1 水力作用过程
        6.1.1 河流水力过程
        6.1.1.1 冲击与侵蚀
        6.1.1.2 搬运与沉积
        6.1.1.3 水位变化
        6.1.1.4 河流水力过程引入与引导的案例
        6.1.2 应对洪水
        6.1.2.1 洪水的自然过程与水文循环
        6.1.2.2 洪水的灾害与资源效应
        6.1.2.3 洪水引入与引导的案例
        6.1.3 海岸水力过程
        6.1.3.1 冲击与侵蚀
        6.1.3.2 搬运与沉积
        6.1.3.3 潮汐与海平面上升
        6.1.3.4 海岸水力过程引入与引导的案例
        6.1.4 降水水力过程
        6.1.4.1 雨水径流过程
        6.1.4.2 雨水资源储备
        6.1.4.3 补充地下水
        6.1.4.4 雨水引入与引导的案例
    6.2 重力作用过程
        6.2.1 滑坡
        6.2.2 沉降
        6.2.2.1 地面沉降
        6.2.2.2 物体的沉降
    6.3 风力作用过程
        6.3.1 风动力
        6.3.2 种子传播
        6.3.3 引入和引导风力的案例
    6.4 火与闪电
        6.4.1 火
        6.4.1.1 火的创造性
        6.4.1.2 引入火的案例
        6.4.2 闪电
        6.4.2.1 闪电的美
        6.4.2.2 引入闪电的案例
    6.5 生物作用过程
        6.5.1 植被自然再生与竞争
        6.5.1.1 自然再生
        6.5.1.2 竞争
        6.5.1.3 自然再生与竞争过程的案例
        6.5.2 共生与互惠
        6.5.2.1 共生
        6.5.2.2 互惠
        6.5.2.3 共生与互惠的案例
        6.5.3 治污和补充土壤肥力
        6.5.3.1 治污
        6.5.3.2 补充土壤肥力
        6.5.3.3 治污与补充土壤肥力的案例
        6.5.4 显露成长过程
        6.5.4.1 成长过程
        6.5.4.2 显露成长过程的案例
        6.5.5 为生物过程奠基
        6.5.5.1 水岸恢复
        6.5.5.2 土壤的恢复
    6.6 其他作用过程
        6.6.1 金属的氧化
        6.6.2 结晶
7 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思考与实践
    7.1 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
        7.1.1 规划背景
        7.1.2 场地现状
        7.1.3 规划目标与策略
        7.1.4 生态环境规划
        7.1.4.1 水系与水质规划
        7.1.4.2 湿地系统规划
        7.1.4.3 栖息地系统规划
        7.1.4.4 植被系统规划
        7.1.4.5 农业系统规划
        7.1.5 总结
    7.2 默哀的一分钟
        7.2.1 构思
        7.2.2 设计方案
        7.2.3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武汉市梦泽湖水量水质保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1.2 景观水污染状况及其控制方法
        1.2.1 景观水的应用与发展
        1.2.2 景观水体污染现状
        1.2.3 控制及修复方法
    1.3 项目背景
        1.3.1 概况
        1.3.2 水文地质资料
        1.3.3 人工湖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梦泽湖水量平衡分析
    2.1 降雨量及蒸发量
        2.1.1 湖面降雨量及蒸发量
        2.1.2 植物蒸腾水分散失量
    2.2 湖泊地下水渗流量分析
        2.2.1 计算公式
        2.2.2 垂直方向渗水量计算
        2.2.3 水平方向渗水量计算
        2.2.4 防渗措施及总渗流量
    2.3 地区雨水补给量
    2.4 水位变幅核算
    2.5 溢流水量及浇洒用水量计算
        2.5.1 溢流水量
        2.5.2 浇洒用水量
    2.6 应急补水方案
        2.6.1 山体雨水径流补水方案
        2.6.2 开采地下水补水方案
        2.6.3 补水方案比选
第3章 梦泽湖水质稳定模型
    3.1 入湖污染物量
        3.1.1 雨水径流带入污染物量
        3.1.2 大气降尘带入污染物量
    3.2 出湖污染物量
        3.2.1 植物消减量
        3.2.2 微生物消减量
        3.2.3 溢流水量带出污染物量
        3.2.4 其他的污染物消减量
    3.3 强制外循环消减量
第4章 人工绿地处理微污染景观水体的试验研究
    4.1 人工绿地系统介绍
        4.1.1 人工绿地试验模型
        4.1.2 试验原水、填料及植物
        4.1.3 分析项目
    4.2 人工绿地对东湖水的净化效果
        4.2.1 重新启动阶段
        4.2.2 稳定阶段
        4.2.3 小结
    4.3 水力停留时间的测定
        4.3.1 实验方案
        4.3.2 实验结果
        4.3.3 HRT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4 更换除磷填料
        4.4.1 试验方案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3 温度修正
第5章 水质保持外循环方案
    5.1 人工绿地
    5.2 滤布滤罐
    5.3 砂滤罐
    5.4 强制外循环方案比选
        5.4.1 采用人工绿地净化湖水
        5.4.2 采用滤布滤罐净化湖水
        5.4.3 采用砂滤罐净化湖水
        5.4.4 方案比较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城市住区研究现状及展望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2 概念界定
    2.1 生态住区与相关概念辨析
    2.2 城市生态住区及其本质特征
3 城市生态住区研究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基础
    3.1 思想渊源追溯
    3.2 理论基础探究
4 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
    4.1 城市生态住区多学科综合研究
    4.2 城市生态住区战略规划理论
    4.3 城市生态住区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5 城市生态住区物质环境建设
    5.1 城市生态住区水环境建设
    5.2 城市生态住区绿化环境建设
    5.3 城市生态住区节能环境建设
    5.4 城市生态住区废弃物处理
6 城市生态住区文化环境建设
    6.1 生态文化与城市住区生态文化
    6.2 城市生态住区文化建设体系
    6.3 构建城市生态住区文化建设保障体系
    6.4 城市生态住区文化建设案例
7 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1 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 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重要程度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8.1 城市生态住区物质环境目标评价
    8.2 城市住区生态文化目标评价
    8.3 城市生态住区单项评价的应用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奖情况
附表
致谢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四、新技术几天可使垃圾长绿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有机性的传统村镇保护与更新研究[D]. 袁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4)
  • [2]藏区社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实践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为例[D]. 刘嘉尧. 兰州大学, 2013(09)
  • [3]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 鲍小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4]庚子事变的书写与记忆[D]. 郭道平. 北京大学, 2011(05)
  • [5]和谐与生存 ——对侗寨占里环境、人口与文化关系的人类学解读[D]. 沈洁.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6]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社区机制研究[D]. 王国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9)
  • [7]立体花坛的研究与应用[D]. 蓝海浪.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8]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D]. 冯潇.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9]武汉市梦泽湖水量水质保持技术研究[D]. 刘生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9)
  • [10]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宁艳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标签:;  ;  ;  ;  ;  

新技术可让垃圾在几天内长出绿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