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农作物种子发芽方法

常见的农作物种子发芽方法

一、常见农作物种子发芽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朱君丽,李育川,余开聪,穆爱秋,李子航[1](2022)在《麻风树不同器官浸提液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茎生长的化感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为利用麻风树因自身化感作用而浪费林下资源,选择林下套种农作物,为麻风树林下套作提供农业指导。采用培养皿法和盆栽法,测定麻风树的叶、种子外果壳和内果壳的水浸提液对生菜、油麦菜和草莓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农作物对麻风树化感作用的反应程度不同,最敏感的是草莓,油麦菜次之,生菜最不敏感,麻风树的化感作用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麻风树对3种农作物种子的萌发主要表现为"低促高抑",其中草莓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总化感作用是萌发期>幼苗期,以及草莓>油麦菜>生菜。因此,在麻风树林下可以套作生菜,以提高麻风树林地的利用率。

王哲[2](2021)在《废弃钻井泥浆资源化利用及生态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主要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油气开采过程产生大量的钻井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有效处理钻井废弃物是能源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长期面对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泥浆池填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原位处理井场植被恢复、复耕农作物的安全性以及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探究油气开采区主要土壤类型对废弃钻井泥浆进行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及利用生物转化处置废弃钻井泥浆的可行性,为废弃钻井泥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钻井泥浆原位处理提高了井场植被生物量、覆盖度和高度,地上生物量提高了67.01%,植被覆盖度和高度分别提高了62.35%和36.01%;泥浆池内外的植物重金属含量差异不大,其含量均在植物的正常含量范围内。(2)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泥浆池内生长的玉米增产21.7%,黑豆增产29.4%,高粱增产10.4%,谷子增产14.6%,荞麦增产45.2%,马铃薯增产25.8%,苜蓿增产16.2%;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对农作物的品质没有产生不利影响。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均在食品污染限量范围内,其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农产品可食部分处于安全状态。(3)泥浆池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在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内,单因素污染指数小于1;泥浆池内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均<0.7,污染程度属于安全,污染水平属于清洁。钻井泥浆原位处理明显提高土壤碱化水平,增加了土壤的pH值和电导率;钻井废弃泥浆原位处理改善了土壤含水量,泥浆池内土壤含水量较非泥浆池提高了57.7%。(4)在黄绵土或风沙土上,废弃钻井泥浆施用量为2%时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根尖分生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和染色体畸形率(CA)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在红土上废弃钻井泥浆≤6%时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同时表现出较高的遗传毒性,诱导根尖分生细胞中微核(MN)和核芽(NB)的发生频率。废弃钻井泥浆直接进行土地利用时,对其风险评估时不能仅考虑潜在污染物的含量以及植物毒性,还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条件下废弃钻井泥浆遗传毒性的变化。(5)废弃钻井泥浆降低了农作物种子的发芽率和萌发速率,延迟了种子的发芽时间,降低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废弃钻井泥浆添加量为2%时对玉米、高粱、豌豆和小麦种子的萌发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废弃钻井泥浆显着抑制了大豆和荞麦种子的萌发和根系的伸长。废弃钻井泥浆诱导作物体内H2O2和O2-的积累,诱导细胞膜脂质的过氧化,同时增加作物组织内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了SOD,POD,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废弃钻井泥浆显着降低了农作物的生物量,废弃钻井泥浆的添加量≤2%时对玉米、高粱和小麦幼苗的生长影响不明显。(6)生物转化可以将废钻井泥浆转化成营养丰富的产品,蚯蚓堆肥结束后,废弃钻井泥浆添加量≤30%的堆肥产物具有较高的TP和TK相对恢复效率,并且肥料指数高于堆肥产品的推荐值(3.5)。废弃钻井泥浆添加量≤30%的堆肥产物具有较低的C/N、N-NH4+/N-NO3-比和腐殖化指数表明其具有较高腐熟度和一定的农艺潜力。培养基中废钻井泥浆添加量≤30%时对蚯蚓的生长和繁殖没有产生不利影响,堆肥结束后蚯蚓的生物量以及死亡率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不显着。豌豆发芽指数(GI),根尖有丝分裂指数(MI)和染色体畸形率(CA)结果显示,含有20%废弃钻井泥浆的堆肥产物具有较低的植物毒性和遗传毒性。

任晓雨[3](2021)在《黑龙江主产区绿豆矿物元素分布及铅胁迫对其发芽理化特性影响》文中提出矿物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具有构建机体组织、调节生理功能、参与调节体液平衡等重要作用。人体内不能合成矿物元素,必须从饮食中摄取。绿豆作为我国传统的豆类杂粮和农产品,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钙、铁、磷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是一种十分健康的药食同源天然食品。本研究为调查黑龙江主产区绿豆中矿物元素的分布,采集了泰来县、杜蒙县、龙江县和大庆市四个主产区的绿豆样本,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了绿豆中52种矿物元素含量,通过方差分析、频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获取不同产地绿豆中矿物元素含量分布特征;进一步探究了52种矿物元素中危害食品安全的重金属铅胁迫对绿豆发芽过程中种子生长及理化特性的影响,明确重金属铅对绿豆发芽产生的毒害作用,为预测、评价、防控绿豆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依据。其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ICP-MS技术,检测了泰来县、杜蒙县、龙江县、大庆市四个地区75份绿豆样品中52种矿物元素。经方差分析、频数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得出:22种矿物元素(Al、Mn、Cu、Sr、Mo、Rh、Cr、Sn、V、Se、Co、Ce、La、Nd、Y、Pr、Sm、Gd、Dy、Ir、Eu和Ho)在四个地区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杜蒙县绿豆样品中Cr、Ce、La、Nd、Y、Pr、Eu和Ho 8种矿物元素含量较高;龙江县绿豆样品中Al、Mn、V、Gd、Sm和Dy 6种矿物元素含量较高;大庆市绿豆样品中Cu、Sr、Mo、Rh、Se、Sn、Co和Ir 8种矿物元素含量较高,四个产地间绿豆中矿物元素均有其各自的分布特征。2.对绿豆中重金属元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龙江县一处路边农田绿豆中重金属铅含量存在超标现象,进一步探究了铅胁迫对绿豆种子发芽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随着铅浓度和发芽天数的增加,绿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和鲜重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对照组各项指标均高于铅处理组。表明在重金属铅的胁迫下,对绿豆种子的生长产生了毒害作用,铅浓度越高毒害作用越强。3.铅胁迫对绿豆发芽理化特性的影响。在铅胁迫绿豆发芽7 d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发芽天数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绿豆发芽相同天数时,随着铅浓度的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铅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发芽天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发芽天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铅浓度和发芽天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4.铅胁迫对绿豆发芽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铅胁迫绿豆发芽7 d过程中,总酚与总黄酮含量均随着发芽天数的增加,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对照组在绿豆发芽的第6 d时,总酚与总黄酮含量达到最大值,随后呈下降趋势,而铅处理组继续呈上升趋势。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发芽天数的增加,清除能力增强,但在绿豆发芽的第6 d时,80、120、160 mg/L铅浓度下,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最大值,随后呈下降趋势;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发芽天数的增加,清除能力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发芽天数的增加,清除能力增强,但在绿豆发芽的第6 d时,对照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最大值,随后呈下降趋势。

王哲理[4](2021)在《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玉米种子品质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种子是农业的核心,也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种子质量是决定农作物收成的关键,也是一个企业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一般商品质量相比,其影响更长久,更深远,更广泛。玉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南地区,与传统的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的抗逆性能较佳,是保证粮食产量的高产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和化工原料。提高单粒玉米种子质量不仅有利于农民的增收,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保障种子储藏和运输安全,降低经济损失。随着单粒播种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对种子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检测方法在检测单粒玉米种子品质时,会对种子造成损伤且抽检效率较低,而市场上常见的检测设备又无法进行单粒检测并且精度较低。因此,研究单粒玉米种子品质无损检测技术有利于农业、商业和种植业的发展。本研究以单粒玉米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研究单粒玉米种子含水率检测和成熟度识别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光谱范围为930-2548 nm的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单粒玉米种子含水率的检测方法。提取胚芽侧(S1)与胚乳侧(S2)全表面光谱,再根据所提取的单侧全表面平均光谱求得玉米种子两侧融合光谱(S3)。通过蒙特卡洛交叉验证法对奇异样本进行剔除。分别对三类光谱进行不同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SG-1Der、SG-SNV和SG-MSC预处理方法分别适S1、S2以及S3。为了降低模型的复杂性,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利用UVE结合SPA筛选特征波长,再利用PLSR和LS-SVM算法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基于S3构建的光谱模型性能要优于其余两类光谱模型,最优的预测模型为UVE-SPA-PLS和UVE-SPA-LS-SVM,其预测集的Rp分别为0.92和0.94,RMSEP分别为1.22%和1.20%,RPD分别为2.61和2.65。基于S1光谱建立的UVE-SPA-LSSVM模型具有最强的适用性,该模型既可以利用S1光谱也可以利用S2光谱进行含水率预测,其预测集的Rp分别为0.91和0.76,RMSEP分别为1.38%和2.98%。研究了光谱范围为1000-2300 nm的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单粒玉米种子成熟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为了探究不同成像位置的平均光谱对成熟度检测的影响,分别采集胚乳侧(T1)和胚芽侧(T2)高光谱图像,运用1098 nm的波段图像对高光谱图像进行掩膜处理,并提取全表面平均光谱,然后计算其两侧融合光谱(T3)。对三类光谱进行不同预处理,利用PCA筛选其特征波段,再基于PLS-DA和DT建立分类模型。为了降低校正集与预测集划分对分类精度的影响,分别进行50次独立试验,其平均分类准确率用于衡量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基于SG-1Der预处理的T2光谱提取的12个特征波段所建立的PLS-DA分类模型(T2-SG-1Der-PLS-DA)的分类效果最好,具有最强的鲁棒性和适用性,该模型既可以用于T1光谱也可以用于T2光谱,其平均分类精度分别为98.7%和100%,误差分别为1.40%和0%。综上所述,本文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单粒玉米种子品质进行无损检测研究,为我国研发快速、无损种子质量分级设备奠定了基础。

马勇[5](2021)在《北方城市常见绿化树木落花循环再利用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究北方城市常见绿化树木落花循环再利用的潜力,本研究以樱花(Cerasus sp.)、海棠(Malus spectabilis)、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桃花(Amygdalus persica)、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Ⅰ)、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Ⅱ)、含笑(Michelia figo)、紫荆(Cercis chinensis)、杏梅(Prunus mume)、银杏(Ginkgo bilob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e)、杏花(Armeniaca vulgaris)和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等14种绿化树木落花为对象,开展了2项内容的试验研究:1)采用尼龙网袋埋土分解法,研究绿化树木落花的分解规律及养分释放特征,目的是为将树木落花用作农田施肥材料(粉碎后直接施肥或作为生物质有机肥添加材料)提供科学依据;2)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绿化树木落花水浸提液对黄瓜(Cucumis sativus)、高粱(Sorghum vulgare)、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目的是为将树木落花用作农田施肥时有效规避对农作物造成的化感抑制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得到以下主要成果:(1)所有绿化树种落花中,粗蛋白含量较高的有白玉兰和桃花(251.44—274.94mg/g),木质素含量较高的有紫荆和银杏(47.35—49.95μg/g),N含量较高的有白玉兰和桃花(40.23—43.99 mg/g),P含量较高的有白玉兰和桃花(1.37—1.58 mg/g),K含量较高的有白玉兰、红叶李和紫叶李(4.53—4.72 mg/g),Cu含量较高的有白玉兰(22.74μg/g);Zn含量较高的有紫叶李(249.06μg/g);Fe含量较高的有紫荆、樱花、紫叶李、杏梅、海棠和桃花(85.81—118.34μg/g);Mn含量较高的有杏梅、樱花、桃花和海棠(24.09—25.71μg/g)。N释放较快的落花有樱花、海棠、白玉兰、紫玉兰、桃花、红叶李、紫叶李、含笑和紫荆(年释放率95.78%—99.99%),P释放较快的落花有樱花、海棠、白玉兰、紫玉兰、桃花、紫叶李、紫荆、银杏和栾树(年释放率91.81%—99.99%),K释放较快的落花有白玉兰、紫玉兰、红叶李、紫叶李和紫荆(年释放率90.79%—97.62%)。因此,白玉兰落花和桃花更适合制备N肥和P肥,白玉兰、红叶李和紫叶李落花更适合制备K肥。(2)对落花分解速率进行拟合,发现除了银杏分解稍慢(周转期1.12 a),其他落花分解均较快(周转期1.00—1.05 a年)。此外,落花基质中含有较高的粗蛋白、N、P和K含量将加快落花的分解,而落花中含有较高的木质素含量、木质素/N和N/P则减缓落花的分解。(3)落花浸提液中,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综合表现为促进作用的有樱花、桃花、红叶李、紫叶李、含笑、杏梅、栾树和杏花,综合表现为抑制作用的有海棠、紫玉兰、紫荆、银杏和连翘;对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综合表现为促进作用的有樱花、海棠、桃花、红叶李、杏梅、栾树和连翘,综合表现为抑制作用的有紫玉兰、紫叶李、含笑、紫荆、银杏和杏花;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综合表现为促进作用的有樱花、桃花、红叶李、含笑、杏梅、栾树和杏花,综合表现为抑制作用的有海棠、紫玉兰、紫叶李、紫荆、银杏和连翘;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综合表现为促进作用的有樱花、桃花、红叶李、银杏和栾树,综合表现为抑制作用的有海棠、紫玉兰、紫叶李、含笑、紫荆、杏梅、杏花和连翘。(4)樱花、桃花、红叶李、栾树和杏梅落花浸提液可对至少3种受体产生综合化感促进作用,故建议作为制备生物质有机肥最有潜力的树种。相反,紫玉兰、紫荆、海棠、连翘、紫叶李和银杏落花浸提液可对至少3种受体产生综合化感抑制作用,故在作为农田施肥材料时不宜作为基肥和幼苗期施肥,但可以考虑作为追肥使用。

范晓慧[6](2021)在《北方城市常见绿化树木枯落叶循环再利用潜力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究北方城市常见绿化树木枯落叶循环再利用的潜力,本研究以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青桐(Firmiana simplex)、银杏(Ginkgo biloba)、栾树(Koelreteria paniculata)、樱花(Cerasus serrulata)、火炬树(Rhus typhina)、海棠(Malus spectabili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10种树木枯落叶为对象,开展了2项内容的试验研究:(1)采用尼龙网袋埋土分解法,研究了10种树木枯落叶的分解规律及养分释放特征,目的是为将树木枯落叶用作农田施肥材料(粉碎后直接施肥或作为生物质有机肥添加材料)提供科学依据;(2)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了10种树木枯落叶浸提液对高粱(Sorghum vulgare)、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黄瓜(Cucumis sativus)、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4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目的是为将树木枯落叶用作农田施肥时有效规避对农作物造成的化感抑制作用提供科学依据。得到以下主要成果:(1)N含量以构树枯落叶较高(40.37 mg?g-1),海棠、樱花、火炬树、紫叶李、栾树枯落叶次之(21.25~27.50 mg?g-1);P含量以七叶树、构树、樱花和鹅掌楸枯落叶较高(12.92~23.03 mg?g-1);K含量以樱花、海棠、构树和紫叶李枯落叶较高(3.52~6.38mg?g-1);Zn含量以樱花和紫叶李枯落叶较高(18.53~19.95μg?g-1),构树、青桐、鹅掌楸枯落叶次之(14.25~14.92 mg?g-1);Mn含量以七叶树、鹅掌楸和紫叶李枯落叶较高(50.61~65.24μg?g-1);木质素含量以栾树、银杏、青桐和七叶树枯落叶较高(30.18~34.60 mg?g-1)。(2)10种树木中,构树、火炬树和紫叶李枯落叶分解较快(周转期T为1.02~1.08a,下同),栾树、鹅掌楸、樱花、海棠、七叶树和青桐次之(T为1.12~1.18 a),银杏枯落叶分解较慢(T为1.22 a)。相关性检验表明,枯落叶中含有较高的N、P含量有利于枯落叶分解,而枯落叶中含有较高的木质素含量及较大的木质素/N值,则不利于枯落叶的分解。(3)枯落叶分解过程中N元素释放较快的为构树、樱花和火炬树(T为1.02~1.22a),银杏释放较慢(T为9.15 a);P元素释放较快的为海棠、火炬树、鹅掌楸、构树和樱花枯落叶(T为1.01~1.18 a),银杏和紫叶李释放较慢(T为2.62~2.63 a);对于K元素,除了七叶树和银杏枯落叶释放稍慢(T为1.26~1.43 a),其他枯落叶释放均较快(T为1.00~1.05 a)。(4)枯落叶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综合表现为促进作用的有紫叶李、樱花、构树、海棠、栾树、七叶树(综合主成分值F分别为:1.5072、1.0892、1.0282、0.6877、0.6668、0.4840,下同),抑制作用的有银杏、青桐、火炬树、鹅掌楸(F分别为:-0.3967、-0.7596、-1.8695、-2.4373);枯落叶浸提液对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综合表现为促进作用的有樱花、海棠、栾树、七叶树、构树、银杏(F分别为:1.7435、1.0228、0.8654、0.6652、0.4063、0.3046),抑制作用的有紫叶李、青桐、鹅掌楸、火炬树(F分别为:-1.1134、-1.1886、-1.3105、-1.3951);枯落叶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综合表现为促进作用的有青桐、七叶树、紫叶李、樱花、栾树、海棠(F分别为:1.4416、0.8410、0.8129、0.5584、0.4209、0.2930),抑制作用的有构树、银杏、鹅掌楸、火炬树(F分别为:-0.2057、-1.0905、-1.1389、-1.9327);枯落叶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综合表现为促进作用的有樱花、海棠、紫叶李、七叶树、构树(F分别为:2.0037、1.6368、0.9058、0.7645、0.3359),抑制作用的有栾树、青桐、银杏、火炬树、鹅掌楸(F分别为:-0.4059、-0.6642、-0.8000、-1.7002、-2.0763)。(5)综合以上结果:1)根据不同枯落叶的养分含量和分解释放特征可以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应用于农田施肥或制备生物质有机肥。其中,适宜于作为氮肥的有构树、栾树、紫叶李枯落叶,适宜于作为磷肥的有鹅掌楸、樱花、构树和七叶树枯落叶,适宜于作为钾肥的有紫叶李、构树、海棠、樱花枯落叶;2)鹅掌楸、火炬树、青桐和银杏等枯落叶可对至少3种以上作物产生化感抑制作用,故在为作物施肥时应规避以上4种树木枯落叶;3)樱花、海棠、七叶树、紫叶李、构树和栾树枯落叶浸提液对至少3种以上作物产生明显综合促进作用,故建议可以作为基肥或追肥直接施肥或者作为开发生物有机肥的材料。鹅掌楸、火炬树、青桐和银杏枯落叶浸提液对至少3种以上作物产生明显综合抑制作用,故不宜作为基肥和幼苗期追肥,但可以作为开发生物除草剂的潜力树种。

蒲军[7](2021)在《青藏高原乡土草种包衣和箭筈豌豆抗裂荚剂筛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是我国水资源和生态安全的屏障。近几十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整体上植被活动趋于向好,但大部分草地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局部有恶化的态势。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高寒草原和草甸的优势种,同时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广泛使用的优质豆科牧草。利用种源补播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草地退化,但裸种补播存在种子出苗率低、易被动物采食以及箭筈豌豆成熟后果荚易开裂不利于种子收获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不同的种子包衣剂对2种牧草出苗的影响以及抗裂荚剂和不同收获时间对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出包衣方案6为最佳的种子包衣剂配方。该配方同时含有营养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菌剂。同时对比不同药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发现垂穗披碱草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有所差异。2.筛选出抗裂荚剂方案7为最佳的抗裂荚剂配方。结果表明,不同方案的抗裂荚剂对箭筈豌豆种子的萌发情况无显着差异,方案7对箭筈豌豆果荚的裂荚率和裂荚力分别有显着的降低和提高的作用。3.盛花25 d后箭筈豌豆种子质量趋于稳定。随着盛花后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呈现出先升高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而种子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一变化主要集中在盛花后25~30 d之间。

杨凌杰[8](2021)在《基于多光谱成像的草种质量检测》文中提出高质量种子是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物质基础。种子质量检验既是选用高质量种子,减少农业生产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改进种子生产、加工和贮藏技术,提高生产种子质量的重要途径。常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如发芽率、含水量等的测定通常以破坏性检测为主,相对耗时长,对检测人员专业技术要求高,在检测时效、通量以及非破坏性方面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因而,高效无损的种子质量检测技术研发已成为种子质量检验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对种业、农业和草牧业发展以及种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基于此,本研究以多光谱成像为手段,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Ada Boost和支持向量机(SVM)等多变量分析方法,就草种子物种与品种识别、种子生活力和硬实测定等开展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建立了35个科206种草种子的图像和光谱信息数据库,并利用LDA和SVM模型对物种进行区分。结果显示,基于种子形态和光谱特征,LDA模型对不同物种区分的准确率可达89.42%。通过PCA对数据降维,前十个主成分可解释总变异的94.54%,结合SVM建立判别模型,测试集区分准确率为79.54%。2、以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6个草木樨(Melilotus spp.)品种为研究材料,结合多光谱成像技术与多变量分析方法,对紫花苜蓿和草木樨种子进行了分类判定。结果发现,基于种子形态特征和光谱特征,LDA模型对两类种子的判别准确率高达99.58%,其次为SVM(98.47%)和Ada Boost(96.95%)模型,PLSDA表现较差,判别准确率仅为68.19%。3、对12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的形态和光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应用LDA和SVM模型对不同品种进行分类判定。结果发现,依据种子形态特征难以区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如LDA和SVM模型对品种的判别准确率仅分别为42.22%和45.14%。结合形态特征与光谱特征可有效提高LDA和SVM模型对紫花苜蓿品种判定的准确率,分别达91.53%和93.47%。因品种不同,判别准确率有所不同。4、基于人工老化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种子吸胀前后的形态和光谱特征,对种子有无生活力,正常苗、不正常苗以及死种子等进行了分析和判定。结果发现,吸涨后可更为准确的判定各种子类别。以种子生活力为例,基于LDA模型的吸涨前后测试集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76.67%和80.48%,SVM判别模型吸涨前后测试集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77.94%和81.43%。而对于死种子、正常苗和不正常苗的判定,基于LDA模型的吸胀前后测试集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为72.22%和77.46%,而SVM模型测试集的判别准确率则分别为74.44%和78.57%。但无论LDA还是SVM,对不正常苗种子分类准确率均低于20%,不能进行有效判断。5、以阿拉伯树胶(Acacia seyal)、东方山羊豆(Galega orientulis)、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紫花苜蓿、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和披针叶野决明(Thermopsis lanceolata)6种豆科植物种子为研究材料,采集硬实与非硬实种子的多光谱图像,结果发现基于形态和光谱特征对硬实种子的判别因物种而异。LDA和SVM模型可有效区分黄花草木樨、紫花苜蓿和东方山羊豆硬实和非硬实种子,其总体分类准确率均高于85%且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80%。但LDA和SVM模型对阿拉伯树胶、光果甘草和披针叶野决明的硬实和非硬实种子无法有效区分。

麦麦提艾则孜·穆合塔尔[9](2021)在《伽师瓜病毒病分析及苦豆子对伽师瓜的化感作用》文中指出伽师瓜(Cucumis melo)属于葫芦科作物,主要种植于新疆南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已有1500余年的栽培历史,是新疆瓜果中的珍品。伽师瓜作为南疆特色瓜类农作物,对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持续增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在伽师瓜生产中,肥料和病毒病是制约伽师瓜产量和品质的两个重要因素。本研究根据伽师瓜大田生产需求,对南疆喀什地区伽师县伽师瓜病毒病进行初步调研采样并对侵染伽师瓜的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进行分子变异分析,对瓜类病毒病的重要传毒介体—瓜蚜(Aphis gossypi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此外,研究了苦豆子等多种豆科植物对伽师瓜的化感作用,以期为伽师瓜病毒病防控、苦豆子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伽师瓜绿肥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于2019年在南疆喀什地区伽师县伽师瓜种植面积较大的4个乡镇,即卧里托格拉克乡、古勒鲁克乡、克孜勒苏乡以及克孜勒博依乡进行伽师瓜病毒病的调研和采样,共采集57份伽师瓜病毒病样品。结果表明,病毒病在喀什地区伽师县主要伽师瓜种植区广泛分布,症状表现较为多样,病毒病已成为生产上危害伽师瓜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田间,伽师瓜病毒病主要表现花叶、疱斑、畸形和叶片黄化等症状。病毒病严重影响伽师瓜的正常生长发育,使伽师瓜风味减弱、糖含量降低,严重影响伽师瓜的产量和品质。2.采用两步法RT-PCR从采集的伽师瓜病毒病样品中扩增获得WM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测序获得WMV全长cp基因序列并进行分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获得的WMV分离物位于进化枝A上。相似性比对结果表明,本文获得的WMV分离物cp基因序列与来自新疆的两个WMV分离物WCJ-2和WCJ-8的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达到了98.3%和98.0%。3.为探明南疆喀什地区瓜蚜(Aphis gossypii)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在室内条件下光照对南疆瓜蚜繁殖以及瓜蚜对金瓜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时间为5 d时,光照具有刺激瓜蚜繁殖的作用;光照超过5 d以后,光照具有抑制瓜蚜繁殖的作用。南疆瓜蚜对金瓜植株的生长具有一定影响,对照组金瓜植株总高度的增量达到了11.00 cm,而处理组1~5号盆金瓜植株总高度的增量均小于对照组,分别为:1号盆为10.0 cm、2号盆为10.50 cm、3号盆为6.50 cm。4号盆为8.30 cm、5号盆为9.90 cm。因此,光照能够影响南疆瓜蚜的繁殖,此外,南疆瓜蚜能够影响金瓜植株的生长。4.为探讨苦豆子对伽师瓜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盆栽法,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了苦豆子不同器官对伽师瓜种子萌发及幼苗和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期为伽师瓜种植和苦豆子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苦豆子叶片、茎秆、豆荚和种子浸提液对伽师瓜种子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豆荚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叶片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弱。苦豆子叶片、茎秆、豆荚和种子浸提液对伽师瓜幼苗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茎秆浸提液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苦豆子叶片、茎秆、豆荚和种子干粉对伽师瓜植株高度、粗度、叶片总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干重)以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种子干粉的促进作用最强。5.通过比较在室外盆栽条件下几种豆科植物种子干粉拌种处理对伽师瓜种子发芽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对伽师瓜种子发芽抑制作用较小,且对伽师瓜植株生长具有较好促进作用的豆科植物,从而为苦豆子绿肥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以伽师瓜为供试作物,选取苦豆子、三叶草、苜蓿、豌豆、豇豆和绿豆等6种豆科植物为试材,研究不同豆科植物种子干粉对伽师瓜种子发芽、伽师瓜植株形态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种豆科植物种子干粉对伽师瓜种子发芽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三叶草种子的抑制作用最强,绿豆种子的抑制作用最弱。苦豆子种子干粉对伽师瓜植株高度、叶片面积、干重以及叶绿素含量的促进作用均高于其他豆科植物种子。因此,在开发伽师瓜绿肥时,苦豆子种子可以作为优先选择对象。

唐巧林[10](2021)在《玉米秸秆纤维素基吸水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高吸水树脂(Super-absorbent polymer,SAP)作为一种具有三维网状孔径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主要由聚丙烯酸聚合合成,广泛应用于卫生、食品、医疗、缓释、催化、传感、污水处理、阻隔防水、建筑以及园艺等领域。近年来,利用天然纤维素经接枝改性制备高吸水树脂成为研究热点,并在农林业领域被用作保水、肥料缓释、农药吸附剂等,起到改善土壤质量、提高肥效、土壤保水等作用。天然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结构中含有生物质纤维素,不仅具有一般高吸水树脂的保水性能,而且可能对种子发芽过程有一定影响,因此,研究天然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对农业种子出芽率和发芽时间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利用丰富的农业副产物玉米秸秆作为纤维素来源,以丙烯酸(AA)作为亲水主单体,结合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衣康酸(IA)辅助亲水单体以及蒙脱土(MMT)经接枝改性制备了9种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并评价了其中四种高吸水树脂对小白菜种子发芽时间和出芽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自制的玉米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经醚化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钠(CS-CMC,CMC),将CS-CMC(主链)、亲水性单体AA(支链)、硫酸钾(KPS,引发剂)以及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交联剂)溶于蒸馏水中,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CS-AA)。在CS-CMC为1.00 g的条件下,AA用量7.00g且中和度为70%,KPS用量0.063 g,MBA用量0.014 g时,制备的CS-AA有最大的Qw为620.29 g/g,此时CS-AA的吸盐水率Qs值为89.72 g/g。其保水率在55℃,10 h的条件下仍有51.60%。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CS-AA的结构,利用电子显微扫描电镜(SEM)分析了CS-AA的微观形貌,利用热失重分析技术研究了CS-AA的热性能。对CS-AA进行育种小白菜实验,结果表明CS-AA可以将种子首次发芽的时间缩短至11 d,提高发芽率到60%将种子平均生长高度提高至6.37 cm。(2)以CMC作为主链、AA分别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和衣康酸(IA)组成混合亲水单体作为支链、MBA为交联剂、KPS为引发剂,在一定中和度下引发聚合制备了三种双亲水单体接枝的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分别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改性的丙烯酸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CS-AAMPS)、丙烯酰胺改性的丙烯酸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CS-AAM)和衣康酸改性的丙烯酸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CS-AIA)。探讨了亲水单体质量、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与交联剂用量对的它们的Qw和Qs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S-CMC为1.00 g的条件下,AA用量为7.00 g、AMPS为2.00 g、AA和AMPS中和度均为70%、KPS用量为0.063 g、MBA用量0.014g时,CS-AAMPS的Qw和Qs值较大,分别为860.03g/g和67.74 g/g;在CS-CMC为1.00 g条件下,AA用量为7.00 g、AM为1.00 g、AA中和度为70%、KPS用量为0.063 g、MBA用量0.014g时,CS-AAM的Qw和Qs值较大,分别为606.23 g/g和90.21 g/g;在1.00 g CS-CMC的条件下、6.00g AA,1.00 g IA、AA中和度70%,IA中和度87%,0.070 g KPS,0.070 g MBA的条件下,制备了CS-AIA,其Qw和Qs分别为288.33 g/g和50.63 g/g,15天土壤降解可达39%。采用FT-IR和XPS分析组成,利用SEM分析微观形貌。(3)以CMC作为主链、AA与AM和AMPS组成混合亲水单体作为支链、MBA为交联剂、KPS为引发剂,在一定中和度下引发聚合制备了三亲水单体接枝改性的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CS-AAA)。实验结果表明,CMC与AA、AM和AMPS的质量分别为1.00、7.00、1.00和0.50 g,AA和AMPS中和度均为70%,引发剂用量为CMC的6.3%、MBA用量为CMC的1.4%时,CS-AAA的Qw和Qs值最大,分别为618.37g/g和93.43 g/g。采用FT-IR分析组成,利用SEM分析微观形貌。(4)在分别制备CS-AA、CS-AAMPS、CS-AAA的反应过程中,添加蒙脱土(MMT)制备了MMT掺杂改性的高吸水树脂,分别为MMT掺杂的丙烯酸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CS-AA@M)、MMT掺杂的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改性的丙烯酸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CS-AAMPS@M)和MMT掺杂的三亲水单体接枝改性的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CS-AAA@M),并综合CS-AA、CS-AAMPS和CS-AAM和CS-AIA的条件制备了MMT掺杂的四亲水单体接枝改性的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CS-AAAI@M)。探讨MMT的掺入量它们Qw和Qs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S-AA@M、CS-AAMPS@M、CS-AAA@M和CS-AAAI@M中分别掺杂0.7%、0.9%、0.85%和2.1%的MMT时,它们的Qw和Qs较大。CS-AA@M的Qw和Qs分别是505.12g/g和63.44 g/g,CS-AAMPS@M的是654.81 g/g和56.24 g/g,CS-AAAI@M的分别是513.36 g/g和72.85 g/g。利用SEM分析微观形貌。(5)选择CS-AA、CS-AA@M、CS-AMPS@M和CS-AAAI@M四种玉米秸秆纤维素高吸水树脂,利用其吸水和保水功能,探讨在相同自然环境条件和培育方式下对小白菜种子发芽时间、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S-AA、CS-AA@M、CS-AAMPS@M和CS-AAAI@M不仅能提高小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而且能缩短小白菜种子的发芽时间。与不加高吸水树脂的纯营养土相比,有CS-AA、CS-AA@M、CS-AAMPS@M和CS-AAAI@M辅助的营养土能使小白菜种子分别提前了4、6、6和5天发芽,发芽率分别提高了20%、20%、30%和20%。第15天时,幼苗平均高度分别增高了24.2%、34.1%、70.2%和26.3%。

二、常见农作物种子发芽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见农作物种子发芽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麻风树不同器官浸提液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茎生长的化感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地点
    1.2 试验方法
        1.2.1 麻风树叶水浸液的制取
        1.2.2 麻风树外果壳水浸液的制取
        1.2.3 麻风树内果壳水浸提液的制备
        1.2.4 种子的消毒
        1.2.5 种子的萌发
        1.2.6 幼苗生长
        1.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麻风树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2.1.1 麻风树内果壳浸提液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2.1.2 麻风树外果壳浸提液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2.1.2 麻风树叶浸提液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2.2 麻风树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分析
        2.2.1 麻风树内果壳浸提液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分析
        2.2.2 麻风树外果壳浸提液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分析
        2.2.3 麻风树叶浸提液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分析
    2.3 麻风树浸提液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2.4 麻风树对幼苗茎生长的影响
        2.4.1 麻风树浸提液对幼苗茎生长的影响
        2.4.2 对3种农作物幼苗茎生长的化感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2)废弃钻井泥浆资源化利用及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1.2.1 废弃钻井泥浆的来源及成分
        1.2.2 废弃钻井泥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3 钻井废弃泥浆的处理现状
        1.2.4 再利用方式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对井场植被恢复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区域及样品采集
        2.1.2 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2.1.3 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对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2.2.2 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对植物群落生产功能的影响
        2.2.3 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对植物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2.2.4 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对植物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2.2.5 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对植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2.3 讨论
    2.4 结论
第3章 钻井废弃泥浆原位处理对农作物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品采集和处理
        3.1.3 农作物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土壤样品测定项目及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3.2.2 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3.2.3 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对作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3.2.4 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5 废弃钻井泥浆原位处理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3.3 讨论
    3.4 结论
第4章 土壤类型对废弃钻井泥浆土地利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收集
        4.1.2 生物毒性试验
        4.1.3 根尖分生区核型观察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废弃钻井泥浆理化性质分析
        4.2.2 土壤类型对废弃钻井泥浆植物毒性的影响
        4.2.3 土壤类型对废弃钻井泥浆遗传毒性的影响
    4.3 讨论
    4.4 结论
第5章 不同农作物对废弃钻井泥浆的耐受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种子萌发实验
        5.1.2 根尖分生区核型观察
        5.1.3 幼苗生长测定
        5.1.4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废弃钻井泥浆对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5.2.2 废弃钻井泥浆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5.2.3 废弃钻井泥浆对作物组织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5.2.4 废弃钻井泥浆对农作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5.2.5 废弃钻井泥浆对农作物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5.3 讨论
    5.4 结论
第6章 生物转化处置废弃钻井泥浆的可行性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实验设计
        6.1.2 理化性质测定
        6.1.3 酶活性测定
        6.1.4 蚯蚓的生长指标测定
        6.1.5 堆肥产物毒性检测
    6.2 结果与讨论
        6.2.1 废弃钻井泥浆对蚯蚓生长与繁殖的影响
        6.2.2 蚯蚓堆肥产物理化性质分析
        6.2.3 蚯蚓堆肥产物的成熟度分析
        6.2.4 堆肥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6.2.5 堆肥产物毒性分析
    6.3 结论
第7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之处
    7.3 未来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件

(3)黑龙江主产区绿豆矿物元素分布及铅胁迫对其发芽理化特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绿豆概述
        1.1.1 绿豆简介
        1.1.2 绿豆的营养价值
    1.2 矿物质元素的作用
        1.2.1 矿物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2.2 矿物质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1.3 重金属铅的来源及危害
        1.3.1 重金属铅定义
        1.3.2 重金属铅来源
        1.3.3 重金属铅的危害
    1.4 铅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1 铅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4.2 铅胁迫对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1.4.3 铅胁迫对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1.4.4 铅胁迫对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1.4.5 铅胁迫对植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5 铅胁迫对植物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绿豆样品中矿物质元素含量测定
        2.2.2 铅胁迫绿豆发芽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2.3 铅胁迫绿豆发芽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测定
        2.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产地绿豆中矿物元素含量分析
        3.1.1 绿豆中矿物元素含量分析
        3.1.2 不同产地绿豆中矿物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3.1.3 不同产地绿豆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
        3.1.4 绿豆中矿物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1.5 绿豆中矿物元素含量主成分分析
    3.2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种子生长的影响
        3.2.1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3.2.2 铅胁迫对绿豆芽长、根长的影响
        3.2.3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根冠比的影响
        3.2.4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鲜重的影响
    3.3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理化特性的影响
        3.3.1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2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3.3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4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5 相关性分析
    3.4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4.1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总酚含量的影响
        3.4.2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3.4.3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3.4.4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3.4.5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3.4.6 酚类物质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产地绿豆中矿物元素含量分析
    4.2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种子生长的影响
    4.3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理化特性的影响
    4.4 铅胁迫对绿豆发芽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玉米种子品质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近红外光谱用于农作物种子品质检测
        1.2.2.高光谱成像技术用于农作物种子品质检测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借鉴
    1.3.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3.3.技术路线
    1.4.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试验材料、系统搭建与研究方法
    2.1.试验材料
    2.2.高光谱图像采集系统
        2.2.1.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
        2.2.2.高光谱图像采集条件
        2.2.3.高光谱图像采集与校正
    2.3.种子样本含水率测定方法及成熟度分类方法
        2.3.1.种子水分测定方法
        2.3.2.种子成熟度分类方法
    2.4.光谱预处理方法
        2.4.1.平滑
        2.4.2.标准正态变量变换
        2.4.3.多元散射校正
        2.4.4.光谱导数
    2.5.特征波段筛选方法
        2.5.1.连续投影算法
        2.5.2.无信息变量消除法
        2.5.3.主成分分析法
    2.6.建模方法
        2.6.1.偏最小二乘法
        2.6.2.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2.6.3.决策树
    2.7.模型评估标准
    2.8.实现软件
    2.9.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玉米种子含水率检测方法研究
    3.1.引言
    3.2.材料与方法
        3.2.1.玉米种子含水率预处理
        3.2.2.玉米种子光谱提取与预处理
        3.2.3.特征波段筛选算法与回归模型
    3.3.结果与讨论
        3.3.1.光谱分析
        3.3.2.奇异样本剔除和样本划分
        3.3.3.含水率测量结果分析
        3.3.4.基于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模型比较
        3.3.5.特征波段筛选过程及结果
        3.3.6.基于不同特征波段的模型比较
        3.3.7.模型适用性探讨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玉米种子成熟度检测方法研究
    4.1.引言
    4.2.材料与方法
        4.2.1.玉米种子样本划分
        4.2.2.玉米种子光谱提取与预处理
        4.2.3.特征波段筛选算法与分类模型
        4.2.4.标准发芽试验
    4.3.结果与讨论
        4.3.1.标准发芽试验结果分析
        4.3.2.光谱分析
        4.3.3.基于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模型比较
        4.3.4.特征波段筛选过程及结果
        4.3.5.基于特征波段光谱的模型比较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5)北方城市常见绿化树木落花循环再利用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城市绿化废弃物利用现状
        1.2.2 枯落物分解研究概况
        1.2.3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概况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绿化树木落花的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2 落花分解培养试验
        2.1.3 落花分解样品的回收与测定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落花初始物质组成和养分含量
        2.2.2 落花分解速率及其分解动态
        2.2.3 落花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速率
        2.2.4 落花年分解率与初始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绿化树木落花对4 种农作物的化感作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选用与处理
        3.1.2 落花水浸提液的制备
        3.1.3 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落花水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2.2 落花水浸提液对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2.3 落花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2.4 落花水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2.5 落花水浸提液处理4 种受体植物的综合评价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北方城市常见绿化树木枯落叶循环再利用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绿化及其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现状
        1.2.2 城市绿化枯落物分解研究现状
        1.2.3 化感效应的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10 种城市绿化树木枯落叶的分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2 城市绿化树木枯落叶的分解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1.4 枯落叶残余物的回收及初始养分含量测定
        2.1.5 枯落叶分解试验相关指标测定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分析
        2.2.1 不同树木枯落叶初始化学组成及其化学计量比
        2.2.2 不同树木枯落叶的分解特征
        2.2.3 不同树木枯落叶养分释放特征
        2.2.4 不同树木枯落叶分解系数k值与物质组成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10 种城市绿化树木枯落叶对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2 不同树木枯落叶浸提液的制备
        3.1.3 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试验设计
        3.1.4 枯落叶浸提液对作物的化感效应相关指标测定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分析
        3.2.1 树木枯落叶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2.2 树木枯落叶浸提液对高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2.3 树木枯落叶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2.4 树木枯落叶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3.2.5 树木枯落叶浸提液处理4 种作物的化感效应综合评价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主要结论
    4.2 创新点
    4.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专家评阅意见书(2 份)

(7)青藏高原乡土草种包衣和箭筈豌豆抗裂荚剂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种子包衣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种子包衣的发展历史
        2.1.2 影响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三个主要因素
    2.2种子包衣剂的组成
        2.2.1 保护剂
        2.2.2 营养物质
        2.2.3 土壤佐剂
        2.2.4 植物活性促进剂
        2.2.5 着色剂和警戒物质
    2.3 植物裂荚研究进展
        2.3.1 裂荚的危害
        2.3.2 裂荚的研究进展
        2.3.3 减小裂荚损失的方式
    2.4 不同收获时期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2.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6.1 研究内容
        2.6.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青藏高原乡土草种包衣技术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包衣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3.3.2 不同鸟类趋避剂对鸟类的趋避效果
        3.3.3 不同杀菌剂对箭筈豌豆发芽的影响
        3.3.4 不同包衣方案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3.4 讨论
        3.4.1 ABT生根粉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3.4.2 赤霉素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3.4.3 矮壮素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3.4.4 芸苔素内酯对2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3.4.5 腐殖酸钾对2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3.4.6 鸟类趋避剂和杀菌剂对2种种子的影响
第四章 箭筈豌豆抗裂荚剂筛选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地基本情况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野外易裂荚种子收集装置的设计
        4.3.2 不同抗裂荚剂对各品种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3.3 不同收获时期对各品种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4 讨论
        4.4.1 野外易裂荚种子收集装置的设计
        4.4.2 不同抗裂荚剂对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4.3 不同收获时间对箭筈豌豆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多光谱成像的草种质量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种子质量概述
    2.2 种子质量的无损检测
        2.2.1 声学与电学特性
        2.2.2 化学特性
        2.2.3 机器视觉特性
        2.2.4 光学特性
    2.3 光谱成像技术与种子质量检测
        2.3.1 光谱成像与种子品种鉴定
        2.3.2 光谱成像与种子净度分析
        2.3.3 光谱成像与种子发芽率测定
        2.3.4 光谱成像与种子生活力检测
        2.3.5 光谱成像与种子健康检测
    2.4 研究内容与意义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种子老化处理
        3.2.2 发芽试验测定
        3.2.3 多光谱图像采集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主成分分析
        3.3.2 线性判别分析
        3.3.3 支持向量机
        3.3.4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3.3.5 Adaboost
        3.3.6 nCDA
        3.3.7 T检验和方差分析
第四章 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不同草种种子识别
    4.1 前言
    4.2 不同物种种子的识别
        4.2.1 材料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形态相似物种种子的识别
        4.3.1 材料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4.1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物种识别
        4.4.2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形态相似物种识别
第五章 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紫花苜蓿品种识别
    5.1 前言
    5.2 .材料方法
        5.2.1 供试种样
        5.2.2 种子多光谱图像信息采集
        5.2.3 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种子形态特征分析
        5.3.2 种子光谱特征
        5.3.3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品种判别模型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草种子生活力判定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种样
        6.2.2 种子多光谱图像信息采集
        6.2.3 统计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生活力种子形态特征分析
        6.3.2 不同生活力种子光谱特征分析
        6.3.3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种子生活力判别模型分析
    6.4 讨论
第七章 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草种硬实判定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供试种样
        7.2.2 种子多光谱图像信息采集
        7.2.3 统计分析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硬实种子与非硬实种子形态特征分析
        7.3.2 硬实种子与非硬实种子光谱特征分析
        7.3.3 基于多光谱成像的硬实与非硬实种子判别模型分析
    7.4 讨论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9)伽师瓜病毒病分析及苦豆子对伽师瓜的化感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南疆特色瓜类—伽师瓜概述
    1.2 伽师瓜病毒病概述
    1.3 传毒介体—瓜蚜和棉蚜概述
    1.4 苦豆子化感作用研究现状与分析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伽师瓜病毒病的调研及样品采集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研采样地区
        2.1.2 调研采样方法
        2.1.3 样品保存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采集的样品数量及症状表现
        2.2.2 不同采样地区伽师瓜病毒病症状表现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侵染伽师瓜的WMV分子变异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伽师瓜病毒病样品
        3.1.2 载体与菌株
        3.1.3 酶及化学试剂
        3.1.4 培养基与抗生素的配制
    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总RNA的提取
        3.3.2 cDNA的合成与cDNA质量检测
        3.3.3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3.3.4 PCR产物与克隆载体的连接
        3.3.5 连接产物的转化和阳性单克隆的检测
        3.3.6 重组质粒的提取与质粒PCR扩增及检测
        3.3.7 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构建系统进化树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病样总RNA的提取与cDNA的合成
        3.4.2 目的序列的克隆
        3.4.3 菌落PCR阳性单克隆的检测
        3.4.4 重组质粒PCR的鉴定
        3.4.5 用于分子变异分析的WMV分离物
        3.4.6 全长cp基因序列最适核苷酸替代模型
        3.4.7 WMV伽师瓜分离物的系统进化分析
    3.5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瓜类病毒传毒介体—瓜蚜生物学特性初步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光照对南疆瓜蚜繁殖的影响
        4.2.2 南疆瓜蚜对金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4.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苦豆子不同器官浸提液及干粉对伽师瓜种子萌发及幼苗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苦豆子干粉以及浸提液的制备
        5.1.3 伽师瓜和比斜克其种子萌发试验以及测定指标
        5.1.4 伽师瓜和比斜克其幼苗生长试验以及测定指标
        5.1.5 伽师瓜植株生长试验以及测定指标
        5.1.6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苦豆子浸提液对伽师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5.2.2 苦豆子浸提液对伽师瓜和比斜克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5.2.3 苦豆子干粉对伽师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5.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豆科植物种子干粉拌种处理对伽师瓜种子发芽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豆科植物种子干粉拌种处理对伽师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6.2.2 豆科植物种子干粉拌种处理对伽师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玉米秸秆纤维素基吸水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高吸水树脂概述
        1.1.1 高吸水树脂的结构特点
        1.1.2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保水机理
        1.1.3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1.1.4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1.1.5 高吸水树脂的市场应用
    1.2 国内外高吸水树脂研究进展
    1.3 玉米秸秆概述
        1.3.1 玉米秸秆的成分组成
        1.3.2 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方式
        1.3.3 玉米秸秆的应用
    1.4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3 创新点
2 丙烯酸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试剂和仪器
        2.2.2 玉米秸秆粉预处理
        2.2.3 玉米秸秆纤维素提取
        2.2.4 羧甲基玉米秸秆纤维素钠制备
        2.2.5 丙烯酸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高吸水树脂制备
        2.2.6 表征和高吸水树脂性能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各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2.3.2 环境温度对高吸水树脂保水率的影响
        2.3.3 丙烯酸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高吸水树脂结构分析
        2.3.4 玉米秸秆纤维素形貌分析
        2.3.5 丙烯酸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高吸水树脂形貌
        2.3.6 丙烯酸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高吸水树脂热失重分析
        2.3.7 丙烯酸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高吸水树脂降解性
    2.5 本章小结
3 多亲水单体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制备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试剂和仪器
        3.2.2 多亲水单体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3.2.3 表征和高吸水树脂性能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各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水和吸盐水性能的影响
        3.3.2 多亲水单体接枝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组成与结构表征
        3.3.3 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形貌分析
        3.3.4 CS-AIA降解性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MMT掺杂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试剂和仪器
        4.2.2 MMT掺杂玉米秸秆纤维素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案
        4.2.3 表征和高吸水树脂性能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MT掺杂量对各高吸水树脂吸水和吸盐水性能的影响
        4.3.2 环境温度对高吸水树脂保水率的影响
        4.3.3 MMT掺杂玉米秸秆纤维素高吸水树脂形貌
        4.3.4 CS-AAAI@M的土壤降解性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玉米秸秆纤维素高吸水树脂对小白菜育种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案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玉米秸秆纤维素高吸水树脂对小白菜种子发芽时间的影响
        5.3.2 玉米秸秆纤维素高吸水树脂对小白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5.3.3 玉米秸秆纤维素高吸水树脂对小白菜幼芽生长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小白菜生长高度记录照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常见农作物种子发芽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麻风树不同器官浸提液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茎生长的化感作用[J]. 朱君丽,李育川,余开聪,穆爱秋,李子航. 江苏农业科学, 2022(03)
  • [2]废弃钻井泥浆资源化利用及生态效应研究[D]. 王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02)
  • [3]黑龙江主产区绿豆矿物元素分布及铅胁迫对其发芽理化特性影响[D]. 任晓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4]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玉米种子品质检测研究[D]. 王哲理.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5]北方城市常见绿化树木落花循环再利用潜力研究[D]. 马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北方城市常见绿化树木枯落叶循环再利用潜力研究[D]. 范晓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青藏高原乡土草种包衣和箭筈豌豆抗裂荚剂筛选研究[D]. 蒲军. 兰州大学, 2021
  • [8]基于多光谱成像的草种质量检测[D]. 杨凌杰. 兰州大学, 2021(09)
  • [9]伽师瓜病毒病分析及苦豆子对伽师瓜的化感作用[D]. 麦麦提艾则孜·穆合塔尔. 喀什大学, 2021(07)
  • [10]玉米秸秆纤维素基吸水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D]. 唐巧林. 西华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常见的农作物种子发芽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