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读书报告

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读书报告

问: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1. 答: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是很有胸襟的举动,它实际上是让我们看“西方人如何看中国文论”。这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英译同时又进行跨文化阐释的书。
    一是宇文所安所选择的文论本文。本书开篇选的是《论语·为政》中的“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宇文所安认为它“直接引发了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关注中心”,“孔子所提出的问题关系到如何在具体的个案中识别善,而不是认识‘善’这个概念。中国文学正是围绕着这个‘知’的问题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关于‘知人’或者‘知世’的‘知’。”他认为中国传统诗学“产生于中国人对这种解释学的关注”。这和中国本土多数文论选本所走的进路不一样。山友坦中国本土文论选开篇常常会选《尚书》,《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说常常被中国文论选家看成是中国文论的发源之论。上述分歧表现了宇文所安和中国文论选家对中国古代文论逻辑起点的不同认逗桐识。宇文所安的认识是否正确自可讨论,但是宇文所安给认识中国文论带来的新的视角却是不言自明的,他发掘了《论语·为政》的文论学意义,让在我们传统视域中被遮蔽的本文放出了生机。这种情况同样在他对《原诗》的重视中表现了出来,中国传统文论选家不大重视《原诗》,但是,宇文所安却给了《原诗》告陵一百页左右的篇幅。为什么呢?因为宇文所安更重视文论本身的内在逻辑性、自恰性、体系性。
    二是宇文所安对中国文论的解读。宇文所安遵循以本文为中心的思路,从文本出发认识中国古代文论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不是用不同的观点来武装文论史,而是相反,用不同的本文来原生态地“建构”文论史,展示了中国古代文论生动的细节性和丰富的多解性。
问:很急啊!!试用某一西方理论来分析一部中国文学作品(或一种文学观念)
  1. 答:试用某一西方理论来分析一部中国的文学观念,建议您去图书馆借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著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一书参考;
    运用中国文论观点去分运册租析西方文学作品(或一种文学观念),请查阅黄维梁《中国古典文论新探》一书。
    我自己原本有写好的论文,但不在身边,爱莫能助。抱歉。不姿锋要把分给旁兆我,过段时间再关闭好了。。。估计没人肯花时间来写这东西了,就看你能不能碰到刚好有做好这一类型论文的人。。顺便贴给你,呵呵
  2. 答:试用某一西方理论来分析一部中国的文学观念,建肆颤空议您去图书馆借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著裂瞎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一书参考;
    运用中国文论观点去分析西方文学作品(或一种文学观念),你可以查阅黄维梁《中国古典文论新探》一书。
    哎呀,不巧,我也洞肆没带,对不起啊
问: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求解
  1. 答:这是《周易·上》中的一段话,大意是:
    孔子说:圣人立用象征的方式完整地表达其意,设盯迟置卦爻来说明万物的真伪,开篇都用系辞来总述他要说的内容。缓谈变通流行凯哪李以发挥其利用,鼓动激扬以展示其神奇奥妙。
  2. 答:孔子说:
    书(文字)不足以尽言,言不尽意,文字语言的表达总有局限性。
    那么,圣人之意,就颤行蚂不可以洞见吗?
    孔子申论道:
    圣茄埋人立卦象以象征的方式尽达其意,设置卦爻以尽万物的真伪,
    系文辞以带斗尽述其所言,变通流行以尽其利用。
    鼓动激扬以尽其神奇奥妙。
    崔修彬编,《中国四大宝典》海南出版社,1995年版,
    P253-254
  3. 答:可以参考一下宇文所安在《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中的解释,我觉得解释得很透彻。
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读书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