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双眼视力的重建

弱视双眼视力的重建

一、弱视的双眼视功能重建(论文文献综述)

虞瑛青,曹雨娟,田玉景[1](2022)在《屈光性弱视儿童立体视功能储备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使用偏振分视的立体视模型探索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及正常儿童立体视功能储备情况,为防治儿童弱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收治的68例屈光异常儿童,分为对照组(22例,44眼,屈光不正但矫正视力正常)、屈光不正组(25例,50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组(21例,21眼,屈光参差性弱视)。使用双眼视感知觉检查系统分别检测精细立体视功能和线条立体视功能,并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线条立体视双眼对比度阈值差结果显示,各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仍然可以检测到残留的线条立体视功能,为患儿在双眼视感知觉训练过程中的神经可塑性和迁移性方向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曹志亚[2](2021)在《儿童弱视两种训练方法的疗效比较》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双眼视功能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9月—2017年5月在江阴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70例弱视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予配镜、遮盖、视觉刺激、精细目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眼视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儿训练后视力恢复、视力回退率及立体锐度恢复情况,并分析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性别、年龄对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其中观察组中屈光不正性弱视、轻度弱视、3~6岁儿童的有效率分别为96.36%、100.00%、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6%、74.07%、97.74%(P<0.05);其他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眼立体视锐度恢复总正常率达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9%(P<0.05);两组患儿6个月内均未出现视力回退情况,观察组患儿在12、24、36个月视力回退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弱视治疗中使用双眼立体视觉功能训练后疗效明显,双眼三级视功能恢复更加巩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谭越月[3](2021)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应用基于双眼整合式虚拟现实技术对白内障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视觉功能和双眼整合高级功能视觉能力关系的检查,探讨白内障术后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与白内障的关系。对白内障术后仍然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一系列上述双眼整合能力的检查和相关功能微可塑训练,探索一种帮助白内障患者恢复双眼功能视觉的临床可以应用的方法。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设计,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观察阶段,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IOL植入的白内障患者221例(298眼),其中单焦点组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173例(230眼);多焦点组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48例(68眼)。两组各自组内分析。第二阶段为训练阶段,术后1月对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功能视觉可塑修复的微可塑训练,共有患者122例,多焦点组34例,单焦点组88例。手术由我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术中植入人工晶体均选用我院常规使用的人工晶状体。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对所有患者行基于双眼整合式虚拟现实技术的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检查,检查指标包括:视觉功能(视力)及功能视觉(双眼知觉眼位、抑制度、双眼交替抑制及立体视、平衡点)。术后1月,对仍然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功能微可塑训练,训练指标包括:知觉眼位、双眼交替抑制、精细立体视、运动视差立体视、大范围立体视。结果:单焦点组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周,视力值(P(27)0.001)、知觉眼位(P(27)0.001)、双眼交替抑制(P(27)0.001)、立体视(P(27)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与术后1周比较时,其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多焦点组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周,视力值(P(27)0.001)、知觉眼位(P(27)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与术后1周比较时,其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单焦点组在术后1周时,173例(230眼)中,知觉眼位异常占52.61%,双眼交替抑制异常占87.08%,立体视异常占92.61%,平衡点异常占99.57%;多焦点组在术后1周时,48例(68眼)中,知觉眼位异常占32.35%,双眼交替抑制异常占73.53%,立体视异常占86.76%,平衡点异常占89.71%。单焦点组患者术后1月单次微可塑后在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检查系统的各单项检查中如知觉眼位(P(28)0.013)、双眼交替抑制(P(27)0.001)、精细立体视(P(27)0.001)、运动视差立体视(P(27)0.001)、大范围立体视(P(27)0.001)较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焦点组患者术后1月单次微可塑后在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检查系统的各单项检查中如视力值(P(28)0.005)、精细立体视(P(27)0.001)、运动视差立体视(P(27)0.001)、大范围立体视(P(27)0.001)较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所有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得到有效提升,功能视觉也较术前有改善,提示白内障对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影响。术后1月仍然存在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微可塑后,SIOL植入组与MIOL植入组功能视觉可部分改善。提示对于部分白内障术后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基于双眼整合式虚拟现实技术方法,进行相关检查和微可塑训练,改善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

樊新皓[4](2021)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感知觉训练与知觉眼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视感知觉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知觉眼位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确诊并行手术矫正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61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8.89±2.49岁)。根据家长和患者的意愿,将患者分为训练组(34例)和观察组(27例)。训练组行视感知觉训练2个月,观察组不做任何训练。训练前后检查患者双眼视功能、近立体视锐度及知觉眼位偏移程度。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用率(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训练前,观察组与训练组分别有23例(85.2%)和26例(76.5%)患者具有同时视功能,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2月后,观察组与训练组分别有23例(85.2%)及33例(97.1%)患者具有同时视功能,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观察组与训练组融合范围分别为(12.7±10.2)°与(9.3±9.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6,P>0.05);训练2月后,观察组与训练组融合范围分别为(12.7±9.6)°与(17.9±7.9)°,观察组较训练前无明显变化(t=-0.07,P>0.05),训练组明显扩大(t=-5.55,P<0.0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4,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远立体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7,P>0.05)。训练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与2个月前相比,远立体视功能无明显变化(t=1.73,P>0.05),训练组患者远立体视功能较训练前明显好转(t=5.86,P<0.0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近立体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P>0.05)。训练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与训练组患者近立体视功能较训练前均明显好转(t=3.91,4.59;P<0.0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4,P>0.05)。训练前,观察组与训练组患者的水平知觉眼位偏移程度分别为(130.7±112.0)像素和(105.5±112.0)像素,观察组与训练组患者的垂直知觉眼位偏移程度分别为(16.3±12.2)像素和(16.6±23.6)像素,两组组间知觉眼位偏移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4,-1.06;P>0.05);训练2个月后,观察组与训练组患者的水平知觉眼位偏移程度分别为(100.2±112.2)像素和(33.3±52.6)像素,观察组与训练组患者的垂直知觉眼位偏移程度分别为(16.1±18.3)像素和(5.4±4.9)像素,观察组知觉眼位偏移程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0.05;P>0.05),训练组知觉眼位偏移程度较训练前明显减小(t=4.29,2.75;P<0.0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24,-3.56;P<0.05)。结论:1.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存在双眼之间的不平衡及视觉中枢功能的缺损,这些情况在眼位矫正后仍然存在。2.相比于传统的眼位检查方式,知觉眼位检查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术后眼位的偏移程度,同时量化反映视觉中枢缺损程度。3.视感知训练可以修复视觉中枢功能并重建双眼视功能。

李云香[5](2021)在《视知觉训练与传统治疗方法对儿童弱视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探讨视知觉训练与传统治疗方法对儿童弱视的疗效。[方 法]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弱视患儿50例,其中2例因既往眼部手术史排除,失访3例,2例未完成训练,中途退出。纳入研究共计43例共64眼,男21例,女22例,年龄3-13岁,平均7.70±2.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2例(34眼),予以视知觉训练,30min/d,共计3个月。对照组21例(30眼),予以弱视传统治疗方法,15min/次,2次/日。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3月评估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立体视、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并对两组中不同弱视程度、不同弱视类型及不同年龄段弱视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相关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立体视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卡方检验。[结 果]1.经过3月治疗后,两组BCVA均较前提高。对照组从Log MAR 0.50±0.25到 Log MAR 0.40±0.20;观察组从 Log MAR 0.39± 0.24 到 Log MAR 0.20±0.21。对两组BCVA值进行比较,观察组BCVA提高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3月立体视进行组内比较,治疗1月后,两组立体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两组立体视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立体视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对两组不同弱视程度BCVA进行比较,观察组中度弱视患者BCVA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轻度弱视和重度弱视患者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BCVA进行比较,观察组中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BCVA均比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行组内比较:观察组中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不同年龄段BCVA进行比较,观察组中“4-8岁组”、“9-13岁组”较对照组BCVA提高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100波振幅、潜伏期变化情况,两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振幅较前提高,潜伏期较前缩短,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1.视知觉训练与传统治疗方法均能改善弱视患者的BCVA及视功能。2.相同治疗时间内,视知觉训练在提高弱视儿童弱视眼的视力、以及改善双眼视功方面总体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并且起效更快,是治疗弱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3.视知觉训练不仅对年幼弱视患者有效,对年长弱视患者也同样有效。不应再把年龄看作是弱视治疗的相对禁忌。

李雅頔[6](2021)在《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在4月~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2017年-2020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断为单纯性先天性白内障,并接受“先天性白内障针吸+后囊膜切开+前段玻璃体切割+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患儿,进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随访,统计分析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治疗前后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及屈光度等眼球发育关键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深入探讨该术式在不同年龄组,尤其是2岁以下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工作中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手术时机、人工晶体植入时机的选择,以及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与术后屈光度的预留提供临床实验依据。[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根据眼球发育规律将入组的患儿按照手术年龄分为以下四组:A组:4月≤年龄<2岁;B组:2岁≤年龄<4岁;C组:4岁≤年龄<7岁;D组:7岁≤年龄<12岁。对四组患儿进行临床建档随访6月~1年,分别记录术后1月、3月、6月及1年的眼压、眼轴、角膜曲率、屈光度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配合的患儿可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用 Stata/SE 15.1(StataCorp,College Station,USA)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实验所得结果均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方法检验计量资料的变量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若符合正态分布即采用配对t检验或者两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秩和检验;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术后并发症:108例(167眼)患儿中发生瞳孔移位及变形的7眼,无患儿发生虹膜粘连及瞳孔膜闭,8例(1 1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及视轴区混浊,四组患儿上述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均未发生切口渗漏、出血、眼内炎、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相关不良事件的情况。2、双眼及单眼患儿患眼术后屈光度变化:将患儿术后1月屈光度作为术后初始屈光度,4组患儿术后1年的屈光度与术后初始屈光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5),组间比较,术后1月及术后1年的屈光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屈光度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P>0.05)。3、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屈光度变化: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各阶段健眼的屈光度与患眼屈光度及屈光度变化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屈光度均有向近视方向漂移的趋势,且随着年龄增大近视漂移的趋势逐渐减缓。4、最佳矫正视力:4组患儿共108例(167眼)中在末次随访时共有41例(68眼)不能配合检查视力,末次随访复查时均能追物,其余67例(99眼)患儿均可配合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比较,BCVA 小于 0.1 的有 5 眼(5.06%),BCVA 为 0.1~0.3 之间的有 17 眼(17.17%),BCVA 为 0.3~0.5 之间的有 17 眼(17.17%),BCVA为0.5~0.7之间的有30眼(30.30%),BCVA大于0.7的有30眼(30.30%)。5、术后双眼及单眼患儿患眼眼轴变化:四组患儿术后个阶段眼轴长度与术前眼轴长度相比均有增长,且4组患儿术后各阶段眼轴长度与术前眼轴长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5),眼轴增长幅度随着年龄增大逐渐减缓。6、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眼轴变化: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患眼眼轴与健眼眼轴相比,四组患儿术前、术后3月、6月、1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健眼与患眼眼轴增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A组、D组患儿术后眼轴增长度健眼>患眼,B组、C组患儿增长速率均为患眼>健眼。7、术后双眼及单眼患儿患眼角膜曲率变化:四组患儿角膜曲率与随访时期的变化趋势不同,A组患儿术后各阶段角膜曲率与术前相比均有增大,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all P>0.05),B组、C组、D组患儿术后各个阶段角膜曲率对比术前大致一致,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8、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前及术后各个阶段健眼角膜曲率与患眼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all P>0.05),术后各阶段健眼与患眼角膜曲率增长幅度大致一致,差异无统计学(all P>0.05)。[结论]1、Ⅰ期人工晶体植入在4月~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视力预后良好;2、4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均有近视漂移的趋势,4月~2岁患儿近视漂移趋势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近视漂移趋势逐渐减缓;3、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眼轴患眼眼轴及角膜曲率可正常发育,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患眼与健眼可保持协调发育,术后视力预后较好;

孙宏江[7](2021)在《基于双眼整合VR技术的LASIK手术前后患者双眼视觉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近视发生发展频率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作为一种帮助患者矫正近视、摘掉眼镜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眼科医生更多的是关注患者术后视锐度的提升,却忽略了患者手术前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及客观量化。本研究基于双眼视觉通路与脑视觉相关理论基础,创新性的提出采用虚拟医疗视感知觉非侵入的方法,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神经网络算法,开发针对双眼视功能检查的脑力生物刺激模型以对行FS-LASIK患者术前术后的双眼视功能进行客观量化,并对术后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1d、1m、6m的随访观察以确定患者双眼视功能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情况,为角膜屈光术后患者的双眼视功能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实验方法:(1)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团队与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建构基于动态双眼视平衡的长期可塑修复模型和短期可塑阈值探测的视感知觉人工智能公共平台,并开发脑力影像生物刺激软件。(2)将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近视眼中心行FS-LASIK手术的150名(双眼)近视和近视散光患者按等效球镜度数分为低度近视组(-1.25D--3.00D)、中度近视组(-3.25D--5.75D)和高度近视组(≥-6.00D),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对3组患者进行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校正眼压、验光、角膜地形图、裂隙灯和眼底镜等一系列常规检查。(3)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利用脑力生物影像刺激软件对患者术前术后的知觉眼位、E视标、双眼信噪比及立体视觉进行检查。并对出现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术后1d、1m、6m的随访观察。实验结果:(1)在知觉眼位检查模块中,3组患者的水平知觉眼位术后较术前相比,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垂直知觉眼位则无明显变化。在E视标检查模块中,低度近视组正常患者占比由术前的18%上升到术后的20%,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分别由术前的28%下降到18%,24%下降到18%,虽然患者的抑制度有轻微的提升或者下降,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双眼信噪比检查模块中,低度近视组患者术后双眼平衡点级数均显着下降(P<0.01),而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患者术后左眼的平衡点级数显着下降(P<0.05),右眼平衡点级数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立体视检查模块中,3组患者中术后立体视缺损人数均较术前显着上升(P<0.05)。(2)对术后双眼视觉质量异常患者进行1d、1m、6m的跟踪随访发现,其视觉质量(水平知觉眼位、立体视)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而双眼信噪比异常患者在术后1天明显好转,在术后1个月短暂变差后又逐渐好转。实验结论:本研究发现FS-LASIK可影响患者的部分双眼视功能,该影响可能与患者术前近视度数的高低有关,同时受影响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谭楠,郑广瑛[8](2021)在《儿童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疗效5年随访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儿童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疗效的5年随访结果。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后囊膜切除、前段玻璃体切割及IOL植入术的2~7岁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72例144眼进行连续5年的随访观察,所有患儿均于第二眼术后2周行双眼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患儿根据手术时年龄不同分为2~3岁组32例64眼、4~5岁组24例48眼和6~7岁组16例32眼。对术眼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变化、眼轴增长值、角膜曲率、视功能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进行系统观察,并分析手术时年龄与末次随访单眼BCVA的关系。结果 2~3岁组、4~5岁组和6~7岁组术眼平均屈光度数变化值分别为-2.10(-2.90,-1.90)、-1.73(-2.50,-2.10)和-0.52(-2.00,-0.28)D,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9.85,P<0.01);3个组眼轴长度分别平均增长(1.41±0.32)、(0.96±0.51)和(0.52±0.26)m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4,P<0.05);3个组手术前后角膜曲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术眼术后BCVA较术前均明显提高,且获得一定的立体视觉,2~3岁组术眼BCVA优于4~5岁组和6~7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术后BCVA≥0.3者占80.56%(116/144),BCVA>0.8者占19.44%(28/144)。对患儿手术时年龄与术后BCVA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术后BCVA=0.959-0.104×手术年龄,患儿手术的年龄越小,术后单眼BCVA越好(R2=0.539,P<0.01)。结论儿童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与手术年龄有关,手术年龄越小,视功能恢复越好。术后及时、系统、规范的屈光矫正、弱视治疗和双眼视功能训练有助于视功能的发育和重建。

张丹[9](2020)在《双眼视知觉网络训练与传统方式治疗远视性弱视的治疗效果观察》文中指出背景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慢慢将这一技术引入到远视性弱视治疗中来,双眼视知觉网络训练为远视性弱视治疗领域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建立并改善弱视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也是远视性弱视患者治愈的新要求。本文主要探讨双眼视知觉网络训练与传统方式治疗远视性弱视的治疗效果的差异,尤其是双眼视觉改善情况的差异。目的探讨双眼视知觉网络训练与传统方式治疗远视性弱视的治疗效果的差异,尤其对其立体视锐度、调节、对比敏感度等双眼视觉改善情况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80例远视性弱视患儿,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A组:双眼视知觉网络训练组(N=41,n=75)及B组:传统方式治疗组(N=39,n=74),再将A组和B组分别按年龄分为5~7岁组、8~12岁组;按弱视程度分为轻度弱视组、中重度弱视组进行分组,比较治疗前、治疗8个月后各组间最佳矫正视力、总有效率、对比敏感度、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及振幅、弱视眼的调节滞后量、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及立体视锐度的差异。本次分析研究借用统计软件为SPSS19.0,采用(x±s)对计量描述资料进行统计,实施t检验;采用[n(%)]对计数描述资料进行统计,实施x2检验,差异是否具备统计价值的判断依据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最佳矫正视力变化的比较:治疗8个月后,A组最佳矫正视力均显着优于B组(P<0.05),5~7岁组弱视患儿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显着优于8~12岁组患儿(P<0.05);轻度弱视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显着优于中、重度弱视组(P<0.05)。2.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8个月后,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5~7岁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8~12岁组患儿(P<0.05);轻度弱视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重度弱视组(P<0.05)。3.对比敏感度变化的比较:治疗8个月后,A组患儿的5组空间频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中5~7岁组12.0(c/d),18.0(c/d)2组空间频率治疗前后的差异明显优于8~12岁组,差异显着(P<0.05);轻度弱视组5组空间频率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明显优于中、重度弱视组(P<0.05)。4.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振幅变化的比较:治疗8个月后,A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振幅均优于B组(P<0.05),5~7岁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振幅治疗前后差异较8~12组差异显着(P<0.05);轻度弱视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潜伏期、振幅治疗前后差异较中、重度弱视组差异显着(P<0.05)。5.调节滞后量、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敏度变化的比较:治疗8个月后,A组患儿的AMP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患儿的调节滞后量、AF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中5~7岁患儿的AMP治疗前后差异明显优于8~12岁患儿(P<0.05);轻度弱视组患儿的调节滞后量、AMP及AF治疗前后差异较中、重度弱视组差异显着(P<0.05)。6.立体视锐度变化的比较:治疗8个月后,A组的弱视SA≤60"比例较B组有明显差异(P<0.05),A组中5~7岁组患儿的SA≤60"比例与8~12岁组无明显差异(P>0.05);轻度弱视组SA≤60"比例明显高于中、重度弱视组(P<0.05)。结论双眼视知觉网络训练方式治疗远视性弱视患者,明显优于传统弱视治疗方式,对大龄儿童和中、重度弱视儿童均有疗效。

赵晓丽[10](2020)在《基于VR技术的视感知觉学习对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视感知觉学习在共同性斜视患者眼位矫正术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评估不同治疗周期双眼视功能的治愈率,并具体评估双眼视功能的各级功能在不同治疗周期的改善情况和重建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期间门诊确诊并进行眼位矫正手术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纳入本课题。本课题符合要求的病例共1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随机分为训练组(A组)67例,男35例,女32例,与对照组(B组)68例,男37例,女29例。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全面的专科检查以排除合并垂直斜视、旋转斜视、单眼中/重度斜视性弱视及其他全身器质性病变。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进行双眼视功能的检查,检查方法包括:传统双眼视功能检查和视感知觉学习系统的立体视检查,前者包括四孔灯、颜少明立体视觉图及同视机检查,后者包括随机点2阶大范围立体视(2阶立体视)、随机点1阶动态立体视(1阶立体视)和随机点0阶精细立体视(0阶立体视)检查。A组术后进行每日2次的VR训练,B组术后除进行屈光矫正外不进行任何干预。A、B两组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患者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结束后,B组双眼视功能没有任何改善的患者进行1个治疗周期的视感知觉学习训练,观察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术后3个月,训练组治愈率(14/67)与对照组(7/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训练组治愈率(26/67)显着高于对照组(7/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组术后6个月的治愈率(47.8%)高于术后3个月(37.3%)。2.训练组术后3个月:四孔灯、颜少明立体视觉图、同视机检查结果较术前均有显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阶立体视显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阶和2阶立体视结果较术前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训练组术后6个月:四孔灯、颜少明立体视觉图、同视机检查结果较术前均有显着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阶和0阶立体视的检查结果较术前显着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阶立体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术后3个月:四孔灯检查结果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颜少明立体视觉图、同视机、0阶、1阶及2阶立体视较术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照组术后6个月:四孔灯检查结果较术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颜少明立体视觉图、同视机、0阶、1阶及2阶立体视结果较术前均无临床意义(P>0.05)。6.训练组在术后3个月及6个月双眼视功能的各项检查结果显示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训练组P值明显小于对照组);但训练组与对照组的2阶立体视在术后两个治疗周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对照组中双眼视功能无任何改善的16例患者在实验结束后,进行视感知觉学习训练,3个月后的四孔灯、0阶、1阶及2阶立体视较训练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VR技术的视感知觉学习对共同性斜视术后患者的双眼视功能恢复具有显着疗效。2.术后6个月的疗效优于术后3个月。3.视感知觉系统检查双眼视功能较传统方法更敏感,具有可定性、定量、便于随访等优势。

二、弱视的双眼视功能重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弱视的双眼视功能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屈光性弱视儿童立体视功能储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立体视功能
    2.3 双眼阈值差
3 讨论

(2)儿童弱视两种训练方法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总治疗效果比较
    2.2 弱视类型、弱视程度、性别、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2.3 两组患儿立体视锐度恢复情况比较
    2.4两组患儿视力回退率情况比较
3 讨论

(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视觉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感知觉训练与知觉眼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分析
    2.2 两组患者双眼视功能分析
    2.3 两组患者知觉眼位偏移程度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弱视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视知觉训练与传统治疗方法对儿童弱视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成年弱视治疗新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在4月~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基于双眼整合VR技术的LASIK手术前后患者双眼视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现状
        1.2.1 角膜屈光手术概况
        1.2.2 角膜屈光术后双眼视觉与大脑
        1.2.3 研究思路
    1.3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1.4 展望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来源
        2.1.2 入选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手术方法
        2.2.2 常规检查项目
        2.2.3 脑力影像生物刺激检查
    2.3 统计学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角膜屈光手术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
    3.2 手术前后脑力影像生物刺激检查结果
        3.2.1 知觉眼位结果对比分析
        3.2.2 E视标结果对比分析
        3.2.3 眼部平衡点结果对比分析
        3.2.4 立体视觉结果对比分析
    3.3 术后视觉质量异常患者术后1d和1m和6m随访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双眼视知觉网络训练与传统方式治疗远视性弱视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双眼同时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对双眼视觉(立体视觉)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VR技术的视感知觉学习对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训练方法
    1.3 检查方法
        1.3.1 常规检查
        1.3.2 双眼视功能检查
        1.3.3 视感知觉检查立体视觉
        1.3.4 检查设备及型号
        1.3.5 手术方法
        1.3.6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后疗效分析
    2.2 A组治疗后双眼视觉检查结果
    2.3 A组治疗后视感知觉检查立体视结果
    2.4 B组治疗后双眼视觉检查结果
    2.5 B组治疗后视知觉检查立体视结果
    2.6 训练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检查结果比较
    2.7 对照组行视感知觉学习后结果
3 讨论
4 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期斜视与立体视觉的关系研究
    1.立体视觉的神经机制
    2.儿童期斜视对立体视的影响
    3.立体视觉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4.斜视术后的双眼视觉治疗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等情况

四、弱视的双眼视功能重建(论文参考文献)

  • [1]屈光性弱视儿童立体视功能储备的研究[J]. 虞瑛青,曹雨娟,田玉景. 临床医学工程, 2022(01)
  • [2]儿童弱视两种训练方法的疗效比较[J]. 曹志亚.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4)
  • [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研究[D]. 谭越月.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4]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感知觉训练与知觉眼位的研究[D]. 樊新皓.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5]视知觉训练与传统治疗方法对儿童弱视的疗效研究[D]. 李云香.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6]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在4月~2岁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应用的临床研究[D]. 李雅頔.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7]基于双眼整合VR技术的LASIK手术前后患者双眼视觉研究[D]. 孙宏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儿童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疗效5年随访观察[J]. 谭楠,郑广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04)
  • [9]双眼视知觉网络训练与传统方式治疗远视性弱视的治疗效果观察[D]. 张丹.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10]基于VR技术的视感知觉学习对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疗效观察[D]. 赵晓丽.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弱视双眼视力的重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