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前期文化重心——以学术中心和教育地位为考察重点

论北宋前期文化重心——以学术中心和教育地位为考察重点

一、论北宋前期的文化重心——以学术中心、教育状况作为考察的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窦小影,应申,侯景洋,王兆鹏,邵大为[1](2020)在《宋代科举人才空间聚集性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科举制度下选拔出的人才称为科举人才,其在社会阶级的纵向流动、思想文化传播、地方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科举人才的分布一定程度反映了地方的综合教育水平和文化繁荣程度。利用《宋登科记考》中的数据,以宋朝各位皇帝在位期间的各州府科举人才数量构建的时间序列为基础,结合归一化处理、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其差异性和聚集性,探索宋代科举人才的分布和区域演变特征,并结合史实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宋朝各州府在科举人才数量上极不平衡,南宋时期比北宋时期更不平衡;②北方科举人才在宋太祖之后处于劣势,宋真宗时期科举人才表现为东南区域聚集的趋势,这一趋势延续至南宋末期,佐证了文化重心南移完成于宋真宗时期的说法;③北宋西部科举人才数量高值聚集区范围远远小于东南高值聚集区,而南宋西部没有形成高值聚集区;④宋朝在北方边疆地区形成的科举人才数量低值聚集区,与宋朝发生战争密集的地区基本一致。

叶晓兰[2](2020)在《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学者对美的价值定位,主要着眼于美育层面。但从历史来看,中国美学与政治的关系从来密切。自周公“制礼作乐”开始,中国的政治就充满了浓郁的美治主义色彩。近年来,随着“美丽中国”“弘扬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提出,曾经局限于个体层面的审美价值观,借助国家政治的激励开始发生转变。美的价值已从传统个体层面的“以美育人”转化成为现实政治层面的“以美立国”。由此,美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在当代中国被重新激活。鉴于现代美学理论普遍被西方学者规划的事实,站在中国的立场,研究者一方面要对西方美学的普世性提出质疑,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完善中国美学的话语建设,而以礼乐为本位的美学思想研究理应成为伸展民族立场的重要部分。正是基于以上三点的考量,本研究最终聚焦于宋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一)宋徽宗绘画创作的历史语境。通过分析北宋中晚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及徽宗的社交轨迹,从身份制度的困境、文化氛围的熏陶、交游雅集的影响三个维度还原其生存状态和社会环境,以便了解其选择绘画素志的深层原因。(二)宋徽宗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先分析“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后形成自己的判断。随后,从文献记载和作品图像两方面考察徽宗画作的题材和风格,揭示其绘画创作的规律。(三)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架构。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宣和画谱》的案例品评,从审美本质、审美功能、审美创作、审美境界四个方面,探讨其绘画美学思想及作品图载的精神内涵。这种表现性的思想认识体系是他对审美对象美的认识和审美评价能力的凝聚,融入了他的思想情感,并充分体现出时代的审美理想。(四)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文化成因。借以外观的方式把个案研究与文化史的研究联系起来,从二元的宗教信仰、人文的审美情趣等外部原因,考察影响其绘画美学思想形成的隐性文化因素。(五)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着眼于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诠释,把美学理论问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整合研究,力图切入当代文化语境并服务于建构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时代新范式。本研究通过比对相关文献记载和徽宗现存作品,尤其以《宣和画谱》对宋代当朝画家的品评为主要依据,系统的论述了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并从中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徽宗习画之初衷主要是为了摆脱宗室制度限制与隔绝的压抑,赋予其存在的意义与人生价值,他于绘画领域的努力追求更是为了这一素志,并使绘画等艺术活动成为其政治生涯的一个缓冲地带。其二,受朝廷推动的宗室文人化发展的影响,徽宗的画作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貌,一方面,作品显现出从严谨写实的设色工笔向情性抒发的水墨写意的完整演变轨迹;另一方面,作品又在形似的极致与笔墨的韵致中努力寻找沟通彼此的桥梁。其三,作品风格的演变不仅意味着绘画从装饰宫室的实用性向陶冶性情的欣赏性转变,更标志着绘画从偏于儒家教化功能向偏于道家审美功能的转变;而理趣与诗意相融的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则体现了传统绘画美学思想和即将到来的文人绘画美学思想的新主张。其四,徽宗的绘画美学思想是时代美学思潮的凸显,它呈现出一种多样的、复合的逻辑结构,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内涵,它可以在代际之间轮回重生,其顺应时代而又推动时代的艺术精神与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血脉相连,并在现代审美价值的重塑过程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在还原徽宗绘画美学思想全貌的基础上,本研究有助于整全认知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了解中国绘画思想文化,乃至理解中华美学性格。而在当下的绘画创作和美术教育层面,其绘画美学思想亦有其不可取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吴雅萍[3](2019)在《福建宋遗民诗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元1276年,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南宋政府投降,宋朝统治基本结束。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宋政权正式灭亡。许多不甘心国家就此沦落的士人坚决不与元朝合作,纷纷做起了遗民。他们中有的在反抗元军征伐时以身殉国,有的退隐山水着书讲学,还有的无奈出仕了学官,却仍然心怀宋室。福建由于地处东南地区,环山靠海,其天然的地理优势使得这里远离元朝权力的中心,并且当地有忠贞不屈的气节传统,因此这里也成为爱国诗人退守留居的绝佳位置。福建地区的遗民文学特别发达,并且有着人数众多和理学气息浓厚的特点。本文对“福建宋遗民诗人”进行了如下界定:福建宋遗民诗人是指籍贯为福建,生活年代在宋元之交,出生时间应该在宋朝投降(即公元1276年)之前,死亡时间应该在公元1276年之后(宋亡后存活时间长短不计,殉国的烈士也算遗民),宋朝投降时应已成年,在政治立场上应该忠于故国,不投靠新朝,不做损害汉民族利益的事情(但可以是一些官职低微的学官),内心深处有强烈的遗民意识,并且有诗歌作品传世。通过检索相关的古籍文献,共找到符合条件的福建宋遗民诗人62位。通过对这些遗民诗人的地区分布状况分析可以发现,宋代福建遗民文学的地域分布是不均衡的,但总体上还是存在一定的规律,即闽东文化区,行政区划福州所占的优势最为明显,闽西文化区的诗学文化发展程度最弱。本文对福建宋遗民诗人的研究是将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学研究相结合。通过对福建宋遗民诗人诗歌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他们的创作既有宋遗民诗人的一般性的特征,又有独属于福建地区的特殊性的特征。他们在作品中控诉战争的罪恶以及元朝政府的残暴统治,在托物言志时抒发自己的黍离之悲。同时他们的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对武夷山风景的描写、对理学的传承、对风土民情的记录都是他们身上独特的地区印记。他们的高洁人格和出众文采让后世文人学者评价颇高,他们的作品对地域文学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启示,即反映了文学重心的东南移动。

赵水静[4](2019)在《五代十国文化研究》文中指出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作为连接唐、宋文化的纽带,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有独特地位,具备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学术界对于五代十国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前、后蜀、南唐和吴越等国,对同时代北方地区的文化关注则相对较少。将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视为有机整体,并对南、北文化进行深入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认知五代十国文化,亦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各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结构的变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呈现周期破坏与缓慢发展交替的情况,南方地区在局部统一后则发展相对迅速。除此之外,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阶层变动异常剧烈,南北经济格局变迁与阶层流动均促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出现若干新特点。五代十国时期的各文化领域与唐代相比出现了不小变化,某些领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教育领域出现官学教育萎缩,私学教育有较大发展的情况。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书院、学馆、私塾,尤以南方地区成就突出,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科举方面,中原王朝与南方诸国均深化建立相关制度,竞相举行考试,录取人数有较大提升,进而刺激了文化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史学成果颇为可观,官方编撰了一大批典籍,其成就超过我国历史上其他分裂时期。就文学领域而言,这一时期北方地区停滞不前,而南方各地则发展迅速。词的创作日趋繁荣,诗歌创作逐渐萎缩。小说数量虽少,但不乏精品。俗文学的发展开启了宋代市民文学的先声。散文创作颓势虽难以遏制,但王闽与吴越地区仍有可称之处。在绘画与书法领域,创作题材及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释道人物画渐趋衰落,山水花鸟画数量则大为增加。绘画材质从画壁称雄转变为以卷轴画为主,这种变化与作品的商品化趋势有密切关系。五代十国时期书法艺术成就颇高,开启了宋人书法尚意风格之先河。五代十国时期的乐舞与唐代相比衰落严重,但其承前启后的作用仍不容忽视。这一时期的区域文化呈现较大发展,主要呈现在江浙地区、川蜀地区、闽广地区及两湖地区,反映出我国文化版图的巨大变迁。南方各区域中,文化发展体现出不平衡态势。江浙与西蜀两地发展最快,两湖地区次之,闽地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两湖地区,南汉所在的岭南地区发展仍相对滞后。五代十国时期伴随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各地经济与文化迅猛发展,导致文化重心进一步加速南移。自此时起,南方地区在文化上的全面优势地位就此奠定,其后基本未发生改变,并积极引领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古代文化重心的转移始于五代十国时期,两宋时期南方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坚实发展基础上的。这一时期文化发展表现出了与其他历史时期不同的特点与新趋势。其基本特点是:(一)南北文化的差异是政治上的分裂在文化上的体现。(二)五代十国文化体现了汉地文化的特色。(三)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四)佛教文化的色彩愈来愈淡。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是:(一)词的发展方兴未艾。(二)绘画艺术的新趋势对后世影响极大。(三)私学教育发展趋势影响了宋代教育的基本格局。(四)尚意书法影响了宋代及后世书法的审美趋向。(五)五宗的理论与思想对宋代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汪维真[5](2019)在《明代科举配额制度变动中的地域利益之争》文中研究表明自北宋以来,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和考试程序的完善,科举成为两宋以及明清士人入仕的基本路径。在明代,地区取得高级科名进士的数量成为衡量相应地区政治影响的指标。由于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因素的作用,科举所取之士中南人多、北人少的现象在明代依然存在。为此,仁宣时期推出了科举配额制度,意欲通过配额录取的方式实现区域间科名分布的相对均衡。由于明廷重进士的用人倾向和士大夫浓重地域意识等因素的作用,在配额制度变动尤其是关乎进士科名的会试卷区比例变动的过程中,掺入了权力者出于乡梓利益考虑的人为因素。配额及其制度变动中的地域之争是明代政治领域经常存在的地域性因素潜在作用的投影和反映。

迟芬芳[6](2018)在《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宋代是中医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医官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医官是指在中央和地方医政机构任职的医务人员,他们享受国家俸禄,接受政府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诊疗病患、编校医书、传授医学、防控疫情等。因此研究医官管理是研究宋代医事制度非常重要的一环。经查阅大量资料发现,目前中医界全面系统研究宋代医官管理制度者较为少见,部分内容甚至处于空白状态。本论文以考察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的背景为起始,在探讨宋代医官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对医官的教育、考试、选任、差遣、奖惩等各方面予以考察与分析,力求厘清医官管理制度的运营方式和实施成效。这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宋代医政管理机构的运行机制,探究宋代医学的发展因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当今有效健全地实施医师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亦具有较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全文分为以下几部分:1.宋以前医官管理制度概况西周时期,我国即出现了最早的医官管理制度。《周礼·天官冢宰第一 ·医师》较为详细的记载了医师分类、职责、疗效考核等内容。秦汉时期,官办医学教育机构尚未建立,政府以征召法为主要方式选任医官。魏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出现了医官管理的主要机构——太医署。东晋时期《医药疾病令》出现,标志着医官管理的法律化萌芽。隋唐已降,官办医学教育发展起来,医官选任趋向多样化,包括有生徒、贡举、制举三种形式。由于《唐律》《唐律疏议》等律学的发展,医官考核、奖惩管理趋向制度化。2.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的形成背景分析宋代是中央集权专制主义高度发展的时代,皇权至上,各项管理呈现出鲜明的人治特点。宋代实行土地私有产权制度,土地买卖自由,商品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人口增多;宋代实行抑武兴文的基本国策,政府提倡“仁政”,重视医学,认为医乃仁术。这种尊儒崇医的文化,使得医学具有了发展的土壤。同时习医人数量增多,使得医官的选任获得了可靠来源;宋代将文官分为幕职州县官、京官、升朝官三大类,其官、职、差遣分离,使得医官管理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宋代官员采取科举取士制,这种论才选人的方式应用于医官选任表现为“试选法”;宋代的法律体系由律、敕、令、格、式、断例、指挥、条制等各种形式组成,这些形式融合于医官管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3.宋代医官的基本状况分析宋代医官群体是由专门的医学机构负责管理,机构设置内容主要包括医政管理、药政管理、医学教育、医疗救助四类。宋初,官办医学教育尚未建立,医官人数相应设置较少。北宋中期以后,医学教育趋向专业化,试选法、荫补法、荐举法等方式大量得以使用,但客观上也导致医官人数略有冗滥现象产生,最高人数达1069人。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发、政府财政紧张,医官人数大幅度减少,最低人数减少至43人。宋代医官的职责主要包括防治疫情、编校医书、救治患者、传授医学等。政府通过对医官主要职责的考核,确定其俸禄、升迁、奖惩,达到管理医官的目的。北宋中期以前,医官官阶附属于武官官阶。北宋后期至南宋末年,为加强管理,凸显医官职能,政府施行了独立于文武官员的二十二阶医官官阶。通常医官品阶越高,其俸禄与赏赐越高;医官品阶最高为从六品,皆着绿服;如遇皇帝恩赐,可着绯色或紫服。翰林医痊以上阶别的医官视为官户,享有一定的特权。除上古时代因医附属于巫而地位较高之外,医官的社会地位随着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加强而不断下降。由于宋代皇帝整体较为重视医学,重文抑武等因素影响,医官社会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医官与同时期的文武官员来讲,其社会地位整体依然较低。4.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医官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下述6个方面:教育管理宋初,由太医署负责管理医学教育,当时医学分为九科,医学生分为医学和针学两大类,由医学博士和助教负责教学工作。北宋中期始,政府专设太医局,实行专业化医学教育,该方法一直沿用至南宋。北宋后期,“太医学三舍法”采取分科、分级、分斋教学模式。医学生所学内容既有经典医籍,也有宋政府编修的方书,各方面充分体现出宋政府对医学教育的重视。考试管理宋代医学生入学考试称为试补。政府对入学资质、考试内容、考试题型、录用标准等均设置有详细规定。医官如欲获得差遣或升职,需参加铨试,即由礼部和太常寺主持,对医官医术水平、品德、言语表达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各类考试主要考察经典医籍、方书、本草等内容,并注重临床诊疗考察;考试题型包括墨义、脉义、大义、经义、运气、假令病法六种。为保证考试的公平和有序,宋政府严格采取锁试、禁挟书、通行试卷、弥封誊录等制度,以杜绝考试作弊。选任管理试选法是宋政府选任医官的主要方式。北宋后期,政府还采取了“太医学三舍法”,将医学生平时考试成绩和日常纪律结合后加以考选;而征召法、荐补法则是宋政府选任医官的辅助方式,通常是在医官人数缺乏时使用。选任主要依据是参试者的医治水平;荫补法则是基于皇帝对医官的恩赐而授予其子弟医官资格的特殊行为,但受赏者如需获得任职或升迁,仍需正常参加考试,故本质上荫补法亦属于辅助方式范围中。差遣管理医官差遣包括特旨差遣、翰林医官院差遣、破格差遣三种方式。宋政府结合医官工作的实际状况,确立了按考试成绩高低、供职先后、实际需求、专职分配等差遣原则。为避免差遣出现混乱,政府还建立有医官差遣薄,使得实施过程有据可查。同时还对医官违反差遣规定的行为严格予以规范和纠正,并将其细节纳入医官考课的范围。考核管理宋代采取磨勘和考课相结合的方式,以综合考察医官任期年限、医治水平、医德水准。家状和手历是医官磨勘考课的主要文书;磨勘注重医官的任职期限,通常任期满五年,即可升迁品秩;考课则注重医官医治水平、医疗过错、治愈人数的审查。奖惩管理宋代的医官奖励措施以行政奖励为主,经济奖励为辅。行政奖励主要包括升改章服、迁转、免试、减磨勘等;经济奖励则包括赐绢、听寄资等方式。惩罚措施包括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经济处罚三种形式,其中刑事处罚主要有医绞、编管、徒刑、以盗论等;行政处罚含除名、勒停、追官、降官、薄责降职、戒励等形式;经济处罚则主要是罚铜。5.讨论与分析宋代医官管理制度较之前代有了明显突破:走向专业化管理;制度化趋势明显;以医政建置为基本框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系统化的整体管理格局。宋代医官管理制度具有鲜明的专业性、一定的灵活性、较强的稳定性等特点;起到了提高医官社会地位和医治水平、促进宋代医学发展的作用,达到了有效管理医官的社会效果;在教育培训、选任管理、考核管理、奖惩等方面的实施成效,可给当今中医师的管理以有益的启示。6.结论与启示①宋代医官管理制度是在宋以前医官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继承并予以创新,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②宋代医官管理制度是在宋代特定政治、经济、文化、官制、法律等综合因素影响下运行的,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③ 宋代医官管理制度提高了宋代医官社会地位和医治水平,促进了宋代医学的发展;④宋代医官管理制度对当代中医师管理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作用。

钟波[7](2014)在《身份与秩序:对“南唐入宋”的一种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要论述的重点并不是“南唐那个地方”,也非“南唐那个时期”,而是“南唐之後”,即对南唐国灭、政权入宋时进行考察,换言之,我们所要着力探讨的是“南唐入宋”这一事件的意义。本文主体框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管理问题。主要论述“南唐入宋”给宋初造成的冲击,从金陵到汴京所带来的矛盾、冲突与影响,以及在此之下,宋初新政权对南唐旧地与士民的管理与任用,这里涉及到新王朝的秩序重建和形象建构。第二部分,探讨身份问题。主要论述南唐入宋士人如何看待新政权,他们如何处理与旧主旧僚、新主新僚关系,如何将过去的履历刷新而重新获得“身份”,从非法僭伪的“南唐旧臣”转化为合法的“北宋新民”,换言之,如何处理过去与现在的关系.第三部分,探讨在上述二者综合作用下,南唐风物及入宋士人在文学、文化上的意义。他们中的第一代、第二代构成了宋初文化复兴的主力,并养育、贡献了此後的第三代等,是连接唐宋的桥梁。其意义集中体现为振衰起废,尤其是元和而下至宋初的中介作用,可谓南唐入宋,嘉惠天水一朝。总之,本文试图以“南唐入宋”这一事件为中心,观照宋代,更恰切的是钱穆先生在“明末诸儒生活”中所提及问题。另一层旨意是以此为个例,对“世变下的中国”这个大旗作出理解,考察世变之下, “南唐”是如何参与到“大宋”秩序与“中国”形象建构中的,它自身又是如何被讲述与演变的。

王蓉贵[8](2013)在《二○一一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论着目录》文中提出

毕琳琳[9](2012)在《郑文宝及所着南唐二史研究》文中提出郑文宝(953—1013)是五代宋初的一位诗人、史学家、书法家和官员。文宝生于闽地的一个武将家庭,早年凭借父荫入仕,侍奉后主李煜的长子仲寓,出入南唐宫廷,与当时的江南士子交游广泛。南唐亡后,以科第入仕新朝,为官勤勉。出于对故国的深情,文宝一生志于南唐史着的写作,先后着有《南唐近事》、《江表志》二书,所记述的南唐史事、逸闻掌故大多得自耳闻目睹,对后人研究南唐的历史文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论文以郑文宝其人及《南唐近事》、《江表志》二书为中心,从作者生平与总体着述情况、《南唐近事》、《江表志》二书的版本着录、文本辑佚订误、撰史体例、文献价值与史实考订等方面展开论述和研究。

王翠[10](2012)在《北宋前期中央官僚的地域构成 ——以两府两制三司台谏长官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自唐末纷乱,五代诸强均未能统一中国,唯赵宋王朝完成相对统一并延续国祚三百年。赵宋能有此成就,原因之一在于对各地的有效整合。诸多层面的整合中地域观念的整合占据了一席之地。观念本身是一个过于抽象的概念,因而本文以一个相对具体的问题为依托,对赵宋王朝所推行之地域观念整合过程进行考察,即北宋前期三朝中央官僚地域构成的演变。本文从宋初三朝中央官僚之籍贯入手,首先考察了三朝不同时期中央官僚地域构成的变化,进而对引发诸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和考证;其次对不同时期中央官僚的主要升迁途径、当时最普遍的入仕方式及造成各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考察;最后针对不同时期中央官僚地域构成中所表现出的若干特点做出深入剖析。自宋太祖到宋真宗三朝,中央官僚的地域构成变化极大。宋太祖时代北人独大,基本没有南人参政;宋太宗时代,中央官僚的主要来源地依然是北方,但以降官及其子弟为主体的南人逐渐以不同方式进入中央官僚之列;宋真宗时代,北方中央官僚群体渐呈衰落之势,南人则有崛起之状。上述变化不仅是各地域间通过中央官僚规模这一具体表现形式所进行的博弈,更是国家对不同地域势力吸收和整合过程的体现。换言之,即北宋从外在形式上统一各地后,在内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整合与统一。正是因为北宋较好的完成了精神、文化与权力等更深层次的融合与统一,其统治在某些层面才‘更加稳固与持久,没有重蹈此前五代王朝之覆辙,立国不久便被取代。就此层面而言,本文之研究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此外,本文从历史时段和地域空间两个角度,对宋初三朝中央官僚群体形成与存在的历史背景、现实环境等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析,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考证,这些工作可能对于某些历史事实的考订有所裨益。最后本文以传统的历史学、文献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侧重于史料的选择与甄别、历史过程的阐述与再现,探讨宋初三朝中央官僚群体在籍贯、升迁、地域集团等诸多层面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及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力图从实证中提取观点和认识,努力“于史实中求史识”,以求对宋初三朝中央官僚群体的若干变化、及当时若干地域观念的流变与地域整合的过程有所认识。

二、论北宋前期的文化重心——以学术中心、教育状况作为考察的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北宋前期的文化重心——以学术中心、教育状况作为考察的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科举人才空间聚集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研究区域概况
2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2.1 归一化
    2.2 空间自相关
3 科举人才空间聚集性
    3.1 空间分布情况
    3.2 空间聚集性分析
        3.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3.2.2 局部空间自相关
        1)北宋时期
        2)南宋时期
4 结束语

(2)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宋徽宗绘画创作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内苑寒梅欲放春”——身份制度的困境
        一、身份的转变
        二、制度的约束
    第二节 “君王笔下春风生”——文化氛围的熏陶
        一、“右文”的文化政策
        二、“人文”的文化精神
        三、“文玩”的文化心态
    第三节 “独向城西寻隐君”——交游雅集的影响
        一、端王的交游
        二、皇帝的雅集
第二章 宋徽宗绘画作品的风格演变
    第一节 “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困惑
        一、“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形成原因
        二、“代御染写”与“殿上捉刀”的重新解读
    第二节 文献记载作品的统计归类
        一、作品统计
        二、题材归类
    第三节 现存传世作品的甄选分析
        一、作品甄选
        二、风格分析
第三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架构
    第一节 生命之美——审美本质观
        一、怡情适性
        二、生命求真
    第二节 和谐之美——审美功能观
        一、宣功颂德
        二、伦理教化
        三、粉饰天下
        四、政治隐喻
    第三节 理趣之美——审美创作观
        一、格物穷理
        二、格法明理
    第四节 诗意之美——审美境界观
        一、“与诗人相表里”
        二、“得诗人之清丽”
第四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文化成因
    第一节 二元的哲思体悟
        一、“格物致知”的理学
        二、“道法自然”的道教
    第二节 人文的审美情趣
        一、“皇家富贵”的画院传统
        二、“文墨涵濡”的学术精神
第五章 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下价值
    第一节 艺术精神的引领
        一、凸显:生命精神
        二、弘扬:家国情怀
    第二节 美术教育的借鉴
        一、谨严:办学之道
        二、性灵:为艺之源
    第三节 绘画创作的启迪
        一、继承:文化基因
        二、构建:时代范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记载的宋徽宗绘画作品
附录二 宋徽宗的御笔画和御题画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出版的论文和着作
后记

(3)福建宋遗民诗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遗民”概念界定
    三、本论题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五、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全文结构说明
第一章 福建宋遗民诗人述论
    第一节 两宋时期福建社会背景
        一、两宋时期福建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
        二、两宋时期福建学术文化、社会思潮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福建宋遗民诗人概况
        一、人物类型划分及生平考述
        二、地区分布特色
第二章 福建宋遗民诗人的创作
    第一节 福建宋遗民诗歌的创作主题
        一、怀思故国,悯时伤世
        二、反抗暴元,控诉战争
        三、期盼中兴,赞颂英雄
    第二节 福建宋遗民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纪实、叙事的诗史描写
        二、隐喻、寄托的表现手法
第三章 福建宋遗民诗作的地域文化特色
    第一节 地理风土诗:最直观的地域文化表述
        一、武夷山的别样风光
        二、山水景色与物产风俗
        三、气候节令
    第二节 理学诗:闽学思想的继承
        一、对朱子先贤的追慕
        二、对哲学理趣的宣扬
第四章 福建宋遗民诗人在历史上的影响
    第一节 后世文人学者对福建宋遗民诗人的评价
        一、为人风骨堂堂
        二、作品气格超群
    第二节 福建宋遗民诗人的作品对地域文学研究的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五代十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1、关于“文化”的定义
        2、“文化重心”与“文化中心”概念辨析
        3、“五代十国”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选题缘由与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主要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3、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
    第一节 南北方的经济格局
        一、北方经济的破坏与缓慢恢复
        二、南方经济的恢复与迅速发展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
        一、统治阶层的变动
        二、农民阶层的新特点
        三、商人阶层的壮大
        四、市民阶层的作用
    小结
第二章 教育与科举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官学与私学教育
        一、官学教育的衰落
        二、南方私学教育的兴盛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变化
        一、中原诸朝科举
        二、南方诸国科举
    小结
第三章 史学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第一节 史馆制度的延续
        一、五代史馆设置状况
        二、十国史馆设置状况
    第二节 史馆的组织与管理
        一、监修国史
        二、史馆修撰
        三、直史馆
    第三节 修撰史书活动与成就
        一、官方修史的成就
        二、私家修撰的兴盛
    小结
第四章 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第一节 文学的地域差异
        一、文学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南北文学的差异
    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状况
        一、绘画艺术的变化与影响
        二、书法创作的新动向
        三、乐舞艺术的成就
    小结
第五章 五代十国时期文化重心的转移及原因
    第一节 文化版图与分布格局的特点
        一、晚唐的文化格局
        二、五代时期的文化格局
        三、南方区域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文化中心形成的原因
        一、唐后期以来自然环境的变迁
        二、南方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三、人口的迁移与分布
        四、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及历史影响
        一、文化重心转移的标准
        二、文化重心转移的历史影响
    小结
结语: 五代十国文化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宋以前医官管理制度概论
    1.1 先秦
    1.2 秦汉
    1.3 魏晋南北朝
    1.4 隋唐
    1.5 小结
2 宋代医官管理制度形成背景分析
    2.1 政治
    2.2 经济
    2.3 文化
    2.4 官制
    2.5 法律
        2.5.1 律
        2.5.2 救
        2.5.3 令
        2.5.4 例
        2.5.5 指挥
        2.5.6 条令
        2.5.7 格式
    2.6 小结
3 宋代医官基本状况分析
    3.1 隶属机构
        3.1.1 医政管理机构
        3.1.2 药政管理机构
        3.1.3 医学教育机构
        3.1.4 医疗救济机构
    3.2 名额配置
        3.2.1 翰林医官院名额配置
        3.2.2 御药院名额配置
        3.2.3 尚药局名额配置
        3.2.4 太医局名额配置
    3.3 医官职责
        3.3.1 防控疫情
        3.3.2 编校医书
        3.3.3 诊治病患
        3.3.4 传授医学
    3.4 品阶设置
        3.4.1 附属武官官阶时期
        3.4.2 独立医官官阶时期
        3.4.3 品阶与待遇
    3.5 医官地位
        3.5.1 纵向比较
        3.5.2 横向比较
    3.6 小结
4 宋代医官管理的主要内容
    4.1 教育管理
        4.1.1 太医署教育
        4.1.2 太医局教育
        4.1.3 太医学教育
    4.2 考试管理
        4.2.1 考试种类
        4.2.2 考试内容
        4.2.3 考试题型
        4.2.4 命题管理
        4.2.5 防弊措施
    4.3 选任管理
        4.3.1 试选法
        4.3.2 征召法
        4.3.3 荫补法
        4.3.4 荐补法
    4.4 差遣管理
        4.4.1 差遣种类
        4.4.2 差遣原则
        4.4.3 差遣规制
    4.5 考核管理
        4.5.1 建立
        4.5.2 考核文书
        4.5.3 磨勘管理
        4.5.4 考课管理
        4.5.5 考核结果
    4.6 奖惩管理
        4.6.1 奖励措施
        4.6.2 惩罚措施
    4.7 小结
5 讨论与分析
    5.1 特点
    5.2 作用
6 结论
7 全文创新点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致谢
11 个人简历

(7)身份与秩序:对“南唐入宋”的一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意识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旨向
一 石碑隐语:南唐入宋与宋初秩序重建
    (一) 引语:从李煜神道碑说起
    (二)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三) 合法性形象建构
    (四)南唐旧地与士民管理
二 南北博弈:南唐入宋士人的再选择
    (一)引语:从依样画葫芦说起
    (二) 负鼎扣角,各因其时
    (三) 南唐旧臣,北宋新民
三 元和中介:南唐入宋士人的文学史意义
    (一) 引语:从五代无艺文说起
    (二) 题材创作
    (三) 文化传承
    (四) 师友交游
赘语:
    (一) 身份:宋人生活中的南唐印记
    (二) 书写:是谁造就了“盛唐”
参致文献
後记

(9)郑文宝及所着南唐二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郑文宝生平与着述考论
    第一节 郑文宝所着南唐二史的研究背景与框架
    第二节 郑文宝家世与生平事迹考
    第三节 郑文宝着述与文学创作考
第二章 《南唐近事》研究
    第一节 《南唐近事》着录与版本述略
    第二节 《南唐近事》文学本事与文人轶事考
第三章 《江表志》研究
    第一节 《江表志》着录与版本述略
    第二节 《江表志》撰述体例考
    第三节 《江表志》与《江南余载》考辨
第四章 《南唐近事》与《江表志》文献价值考论
    第一节 《南唐近事》与《江表志》的比较与文献来源
    第二节 《南唐近事》与《江表志》的文献价值与影响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北宋前期中央官僚的地域构成 ——以两府两制三司台谏长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关于一些概念的界定
    三 相关学术史的回顾
第一章 唐末五代割据与地域观念的变化
    第一节 唐代后期的割据与地域观念
        一 唐代后期的割据
        二 中央权威削弱与地域观念凸显
    第二节 五代时期各地的政权建设与地域观念深化
        一 五代时期的地方建设
        二 五代时期地域观念深化的表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太祖朝:北人独大
    第一节 宋太祖朝中央官僚的地域分布
        一 宋太祖朝中央官僚的地域构成
        二 宋太祖朝中央官僚的地域特征
    第二节 燕云籍中央官僚群体
        一 燕云籍中央官僚群体的若干特征
        二 燕云籍中央官僚群体出现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太宗朝:北人坐大与南人增多
    第一节 北方中央官僚群体的繁荣
        一 燕云籍中央官僚群体的平稳发展
        二 其他北方地区中央官僚的发展
    第二节 南方籍中央官僚的发展
        一 太宗朝南方籍中央官僚的若干考察
        二 太宗朝南方籍中央官僚增多的原因考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真宗朝:南人的崛起
    第一节 燕云籍中央官僚群体的衰落
        一 宋真宗朝中央官僚的地域分布
        二 燕云籍中央官僚群体的衰落表现
        三 燕云籍中央官僚群体的衰落原因
    第二节 南方籍中央官僚群体的崛起
        一 关于“不用南人为相”的若干问题
        二 王钦若拜相与赣籍中央官僚群体
    本章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答辩委员会签名

四、论北宋前期的文化重心——以学术中心、教育状况作为考察的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科举人才空间聚集性探索[J]. 窦小影,应申,侯景洋,王兆鹏,邵大为. 地理信息世界, 2020(03)
  • [2]宋徽宗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叶晓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福建宋遗民诗人研究[D]. 吴雅萍.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4]五代十国文化研究[D]. 赵水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明代科举配额制度变动中的地域利益之争[J]. 汪维真. 史学月刊, 2019(04)
  • [6]宋代医官管理制度研究[D]. 迟芬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7]身份与秩序:对“南唐入宋”的一种考察[D]. 钟波. 南京大学, 2014(08)
  • [8]二○一一年宋辽夏金文化研究论着目录[J]. 王蓉贵. 宋代文化研究, 2013(00)
  • [9]郑文宝及所着南唐二史研究[D]. 毕琳琳. 复旦大学, 2012(03)
  • [10]北宋前期中央官僚的地域构成 ——以两府两制三司台谏长官为中心[D]. 王翠.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论北宋前期文化重心——以学术中心和教育地位为考察重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