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欢”语法化的隐喻机制及外因

动词“欢”语法化的隐喻机制及外因

一、动词“还”语法化的隐喻机制和外在原因(论文文献综述)

文桂芳[1](2021)在《汉语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从历时演变角度考察汉语关联副词的来源及其语义演变路径,并以关联为核心,探讨其向相关范畴的演变研究,进而探讨其演变动因与机制,归纳其演变规律。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研究背景与目标、研究现状与述评、研究内容与全文框架、研究方法及其语料来源等。第二章主要讨论汉语关联副词的范围以及和连词的区别,并从语义上对其进行分类。典型的关联副词,主要有“又、也、更、还、再、倒、却、便、就、才”等。根据语义,可以将它们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表示重复义的关联副词,主要包括“更、还1、再、又、复、亦、也、却1”;一类是表示转折义的关联副词,主要包括“倒、却2、顾、反、覆、转、翻、还2”;一类是表示顺承义的关联副词,主要包括“即、便、就、乃、乃/廼、则、遂”等。第三章主要探讨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演变。重复义词能从“重复”义直接发展出“并列”连词功能,也能从“重复”经由“增益”,发展出表示假设条件或是让步条件的关联功能,有的继续发展出了成熟的递进连词功能和选择连词功能,前者如“更”,后者如“还”、“复”等。第四章主要考察了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演变。转折义词都发展出了表示“转折”义的关联功能,有的经由强调肯定功能后,继续发展出了表示让步的关联功能,如“倒、却”,有的发展出了表示轻转的转折连词功能,如“顾”等。第五章探讨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演变。顺承义词都发展出了表示顺承的关联功能,也大多经由强调肯定功能,发展出了让步条件关联功能,有的还发展出了对比性述题标记,如“则、即”。第六章总结汉语关联副词语义演变路径与规律。以上三类词的语义相去甚远,之所以能共同发展出关联功能,关键在于其语义框架中预设了一个早先发生的事实或是预设了一个前提:或为重复的动作,或为反预期的事实,或为前提条件与原因,正是在此语义框架基础之上发展演变出了各种关联功能。汉语关联副词在语义演变过程中具有以下特征:单向性与渐变性;并存性与择一性;保持性与滞后性;频率性与降类性。

张佳奇[2](2021)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全面考察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中的群体话语交互状况,论证群域话语概念,尝试建构群域话语分析框架,揭示互联网时代人际交流的一些新特征,探索分析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点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探究立场建构与话语协商的句法及语用特征。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概括选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梳理了网络语言研究、当代话语分析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就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进行了交代;论述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功能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梳理主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的语料来源及标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本章基于网络群体交流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网络关系的分布情况,建立“群域”概念,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群域话语的生成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媒介不只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载体,其本身的技术导航及功能设置对信息交互模式的引导和人际互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群域中的话语交互由情景语境的触发产生,群域情景语境和话语意义之间存在一个属于话语参与者的“认知中介”,情景语境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程度与“话语基调”中成员间的“相熟度”共变,并决定“个体化”的允准程度,决定“供用特征”的潜在语义是否被触发。虚拟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高,倾向于显示易于辨识的个人风格。现实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低,话语组织受现实身份的制约,更倾向遵守现实语境的交际语用规则。本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代话语分析理论尝试提出群域系统功能分析框架,揭示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群体话语交互情况,并提出其在语法、语用维度可探索的空间。第三章“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本章主要讨论了群域话语的基本单位“话轮”以及话语组织单位“序列”的概念界定及类型特点,并将群域话轮、序列与传统口语交际进行差异对比。本章将“群域话轮”定义为:包括多模态符号和媒介功能形式的上传一次所显示的内容。将“群域话轮”分为文本话轮、多模态话轮和界面功能话轮。结合群域交际中存在的一些独立的、可描述的普遍话语行为惯例作重点观察,将依照惯例进行组构的话语行为过程视为“序列”,并对“问答”“追补”“修补”“重复”四种主要话语行为序列进行语料观察和论述,从而探究群域话轮和序列特点。群域话轮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模态种类及模态组合的复杂表义情况;话轮呈现出不完整的会话结构;话轮很多情景中为非自然序列;在句法选择上,有明显的场景适应性。口语交际与群域交际中的话轮在性质、范畴和句法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交际和群域交际中序列的差异主要则体现在序列的“邻接性”关系方面。第四章“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本章吸收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究群域话语分析系统“表达层”的语篇型式,对三种主要群域话语类型的篇章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概括其篇章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立足于描写和解释篇章的生成过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将话语文本的考察与主体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探索群域交际中的网络结构特征,观察话语如何参与和改变社会行为、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群域话语模式的语篇规律。基于议程设置蕴含媒介预设的元功能的认识,本章吸收“Ge M模型”对三种群域的议程设置进行建模。这种“元认知”提供了一种语义上的衔接结构,这一“衔接结构”在群体交际中是公众在篇章层面理解、认同的基础,是语篇内部元素之间建立语义关系的参考和连贯的规则。研究表明:即时通信类群是“关系衔接”篇章,以人际为基础展开语篇的互动。信息交互类群为“话题衔接”篇章,呈现子话题分层现象。视频直播类群为“内容衔接”篇章,随着内容的推进,相应的评价话语产生,在语义层面发生篇章衔接。第五章“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着眼于不同类型群域话语系统内部,考察具体语篇中立场构建和交际互动的若干语义、语用现象。重点对新闻事件涉及的群域评价中各方立场建构、意见协商所采用的语言手段进行探讨。重点吸收互动语言学范式的相关理论对群域立场建构和人际互动问题进行探究。我们结合典型个案从动态视角对群域中互动语篇中的立场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研讨,主要着眼于典型的微博新闻“评论区域”、微信朋友圈、群体互动的留言区三个重点交互场景开展研究。本章概括了群域信息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主要句法、语用策略,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发布的语用规则及人际语用功能。具体来看,朋友圈中的“认同”是在复杂的线上交互中通过建构增加或强化“自我属性”的动态过程,网络平台为个人自我构建社会认同提供重要语境条件。本章由观察“否定”和“肯定”的情感立场表达策略,进一步探究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第六章“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本章基于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联,探讨修辞伦理和语用原则的关系如何。本章就群域话语交际中的修辞伦理问题进行类型概括,并探讨相应类型的生成动因与监管的伦理对策,进一步提出与群域交际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为下一步网络群域话语语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七章“群域话语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应用”,本章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具体探讨群域话语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方面,主要从新媒体话语的系统构建、多模态修辞学及网络语用学理论的系统构建、“网络民族志”的理论探索三大方面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预测和监督方法;有利于推进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建设。第八章“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陈述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主要结论包括:群域话语功能分析框架的提出;“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群域话轮的界定及与传统话轮的差异问题;群域语篇型式的概括;群域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问题;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扩展语料观察的规模。进一步关注新兴话语形式和范畴的对应规律、主要语篇型式在群域中的句法功能表现,深入探究“个体化”如何在群体中“汇流”“演化”等问题。

王彬[3](2020)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量词认知理据研究》文中指出汉语拥有丰富发达的量词系统,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误,其中有些可以运用认知理据加以解决。因此,本文立足对外汉语教学,对量词的认知理据展开研究。首先,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进行检索,获取数百条量词偏误语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绝大多数的偏误例句均与语义认知有关,而恰当地运用认知理据正是解决这类偏误问题的有效途径。转喻和隐喻是汉语量词语义生成的主要途径。名量词在量词系统中占主体地位,大多数名量词是由动词或名词通过转喻机制转化而来,部分具有形状属性的名量词由形状义名词借助隐喻转化而来。动量词数量较少,主要由动作义动词通过隐喻途径衍化生成;部分与动作行为过程有关的名词,借助转喻机制衍生出量词语义。量词与名词/动词之间的搭配关系受到很强的语义制约,既体现在名词/动词对量词的语义选择,也体现在量词对名词/动词的反向选择,其中亦有理据可循。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灵活运用认知理据,可以帮助汉语学习者深入理解具体量词的语义特征,系统掌握量词与名词/动词之间的搭配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杨思辰[4](2020)在《现代汉语空间义格式表程度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现代汉语空间义格式表程度量的变化过程和机制。我们选取了“X+V空间+了”“方位介词+XP+里+VP”“X到家”“X得飞起”“X不到哪里去”等格式作为考察对象,通过揭示这几个格式由单纯的空间义到表程度量的变化过程中的关键词语和关键链条,探究整个格式由单纯的空间义到表程度量的转化过程、转化机制。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梳理前人研究的重要成果,并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情况。第二部分为正文,包括第二、三、四、五章,根据格式的不同类型,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章节,分别考察“X+V空间+了”格式、“方位介词+XP+里+VP”格式和其他类空间义格式。对以上所有空间义格式的考察均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分别为:对空间词语或结构的考察、对格式中“X”/“XP”的考察,以及对格式由空间义到表程度量转化情况的考察,分别建立不同格式转化的模型。第五章将二、三、四章中得到的转化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异同,最终将所有格式总结为四种转化模型。通过此模型,我们找出格式由空间义到表程度量的转化规律和机制,对格式为什么能够表达程度量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第三部分为结语,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及价值。

左乃文[5](2020)在《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借助他人话语来表达自我观点。此类言语活动又可分为不同类型。本文以汉语中的话语套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功能主义视域下,运用互文性理论、对话句法理论和互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着眼于话语的基本单位——句子展开研究。通过对话语套用的结构、意义、篇章、功能的研究能够为套用现象的分析提供框架,较为清楚地揭示套用与引用的差异,并尝试构建话语套用的分析体系。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话语套用的选题缘起,指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主要梳理了话语套用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语料情况作出说明。第二章通过辨析套用与仿拟辞格的异同,比较套用、引用、借用、化用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话语套用的确定标准,界定套用现象。从关联性、系统性角度出发,总结话语套用在结构、意义、语篇和功能上的特征。依据话语套用的三个层级:当下文本层、原话语层和套用层,划分套用类型。根据话语套用各个层级的互动关联,区分明示性套用(与原话语层的互动)与联想性套用(与当下文本层的互动);根据套用层和原话层的语篇表现,区分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根据套用层内部套用话语和原话语的关系,区分框架套用与实体套用。以第二章概括出的套用特点为依据,组织安排第三至七章。第三章从话语套用的结构特征分析不同套用类型的形式表现和建构模式。明示性套用具体表现为明标性套用和无标并置套用两类,前者利用套用标记中话语主体、修饰语的数量及位置体现套用表达的创新性。后者依靠距离象似性(distance iconicity),通过形式距离的相近引导受话人将其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认知和意义上的解读。联想性套用的突出特点是语篇内不出现原话语和套用标记,只依赖于受话人的认知联想,主要表现为框架套用。依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建构套用表达的形式模式、语义关系模式和认知模式。第四章从话语套用的意义特征分析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性与类推关系。套用浮现义不是当下文本义与原话语义的简单加合。概念整合理论能够解释在选定当下文本和原话语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套用手段筛选参照话语的内容,最终糅合呈现为套用表达。利用“再语境化”概念,分析原语境因素对话语套用的重要影响,原话语经过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以及套用义的语境解读。话语套用的结构形式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类推产生的,通过概念整合、语境吸收浮现出的套用义,在不同场合下类推形成了系列表达和多种语义模式。第五章从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分析其语篇表现。套用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原有文本的解构和现有文本的建构形成的互文重构是同时进行的,具体表现为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和互文本与主文本之间的互动。基于话语套用的对话特点,体现了文本间的互涉、交融。根据原话语层的隐现,将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分为言内套用和言外套用,其利用语篇衔接语、激活认知记忆等方式连贯话语套用各个层级,而后进行线性排列。不同的语篇模式和套用层所处位置决定了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第六章从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分析其传信策略。不同套用类型利用多种形式表明套用话语的来源和获取途径,以此传递言者的认识态度,具有表达“言之有借,无意掠美”的作用。通过言语手段标示传信语,交代话语出处,构建交际双方的共有背景,标明套用话语中言者认识的来源理据。原话语显隐及其出现的位置、“套用X话(说)”中不同的X、套用话语中留存的结构框架是查据套用信息来源的编码形式。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具有双向调控的作用,既可以对原话语明说或隐去作出策略选择,也能利用不同方式对套用话语的信息地位进行策略调整,使表达言据性的原话语、“套用X话(说)”处于背景位置,使表达主观认识的套用话语凸显成为前景信息。第七章从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分析其交互功能。话语套用是具有交互特征的动态交际活动。交互功能是促使套用表达式形成的重要动因,其在语篇中表现为互文性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委婉情态和立场建构。言者利用套用层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情态词、标记成分、并置语序及套用话语的配合,语境化吸收它们的主观性特征,建立不同层级的关联。各个层级在文本互动中也蕴含着人际互动功能,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附带情感态度,使观点呈现丰富内涵。在交互作用下实现主观认识的表达,体现了言者对受话人的关注。委婉情态、视角取向和设立言谈立场是话语交互功能的体现。第八章是总结和余论。套用表达是表述言者创新性观点的话语手段,体现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达到了传承基础上令人感到陌生新鲜的表达效果,易于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话语套用结构、语义、语篇和功能的分析,揭示套用和引用在多方面的不同表现。对话语套用现象的系统研究能够有利于语言伦理建设、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从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语言的文化传统以及跨语言的比较等角度,还可以对汉语套用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

朱福妹[6](2020)在《基于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演化语言学视野下,结合前贤关于汉语典型体范畴的研究成果,从三类研究现状(汉语典型体标记、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为介词词内成分和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为话语标记内部成分)对汉语典型体标记进行研究。考证过程中,密切关注当代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力图应用大量切实可行的前沿理论来解决汉语体范畴中的实际问题。首先,根据汉语小句整合的实际情况,构建词汇化与语法化界面及其观察窗口。界面看作是各种语言范畴和语言成分的输入输出的汇总之地,简言之,也就是词汇化与语法化互动的句法环境。因此,我们进一步构建观察窗口,从小句合并的进程中去发现哪类句式是语言成分容易发生质变的句法环境。小句合并的源头为各个分立的小句,即流水句,继而演化为关系句、紧缩式,其中连动式是至关重要的界面,上承紧缩式,又演化为动补式。其次,在词汇化与语法化界面中对汉语典型体标记追本溯源。因“着”和“过”演化路径复杂,且与前人研究颇多争议,因此各单立一节。“了”的前人研究最为全面和系统,直接结合前人成果和“着”和“过”进行横向比较。逐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明确源动词“着”的两条演变路径:结果体“着zháo”和持续体“着zhe”。结果体“着zháo”为情状体,在“V着O/L”结构中语义侧重于表结果的达成,因此演化为词汇体。典型体标记“着持续体”产生的原因:语义方面,源动词“着”语义核心指实体A的一面和实体B的一面相接触,且句中“着”与其前后组成成分语义关系疏离。句法方面,连动式“V着”结构在“同形生成”和“互补删除”原则的作用下,形成“V着+PP处所”和“PP处所+V着”这两种可选句法槽,并且“PP处所+V着”结构符合整个语言系统的动态发展,在双小句结构简化过程中,“着”发生重新分析,可以理解为持续体标记。(二)考察了源动词“过”的意义,表示主体对象经过的一个空间段,并不包含起点、终点,也不包括明确的方向,隐含的“方向”义完全由句中主体所在的路径决定。因此,“过”应归为位移或路径动词,并且“过”属于最简义位移动词。继而解释了连动式中“V过”成为优势语序的原因。(三)结合前沿理论中体系统的三个层次:动词的行为类型、词汇体和语法体。将汉语典型体标记“着、了、过”予以定性:第一层:动词的行为类型(aktionsart),“着、了、过”符合意义简化性特征,易于发生语法化。第二层:情状体(词汇体)“着结果体”,“V着O/L”句法结构共同表结果的达成。第三层:句子体(语法体)“着持续体、了、过”。三者存在共性,均为句子体(语法体),可分为三个步骤进行论述:第一步,将句子体“着持续体、了、过”进行横向比较,比较出“着持续体”的特异性,推断出“了、过”均为“完结体”;第二步,将同为完结体的“了、过”进行横向比较,“过”和“了”分别进入了“(过程)完结体阶段、(过程)新完成体阶段、(过程)老完成体阶段、(经历全程)完整体阶段”和“(结点)完结体阶段、(结点)新完成体阶段、(结点)老完成体阶段、(结点)完整体阶段”。第三步,最终揭示“过”和“了”在演化阶段中仍有不同表现和本质差异,得出“过”不具备成为词内成分和话语标记内部成分的根本原因。再次,考察了词汇化与语法化界面中的“X着/了”类双音介词产生。首先,考证了“X了”类双音介词的产生:“X”所在句子及物性强弱揭示了“X”的语法化路径,继而考证“X了”产生的动因是词汇化界面的义项专一化和韵律方面的需求。其次,考证了“X着”类双音介词的产生:揭示“X”在语法化界面中,源动词通过相似域之间的隐喻投射,确立了其介词性质;继而考证“X着”类双音介词产生的动因与“着”的背景化特质有关,同时也是词汇化界面的义项专一化和韵律方面的需求。最后,考察了词汇化与语法化界面中“X着/了”类话语标记的产生。“X着/了”类因源义的“自发性”和意义的“非限制性”,在嵌语语法的征派提取机制作用下,演化为具备意义的程序性,表话轮结束的话语衔接标记,并且“X了”类还进一步演化为具备可表言者主观评价的意义功能(表言者姿态)的功能,开启新话轮的演化程度较高话语标记。

王伟民[7](2020)在《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较难辨别,一直存在争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为情态动词意义亦实亦虚,有的意义较实在,接近动词;有的意义较虚,接近副词。二为分布位置单一,情态动词的显着分布位置为“VP之前”,这个位置是状语、述语,以及连谓结构中谓语的共同位置,从这个分布位置很难辨别它与VP的关系。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判断句法功能,多凭借意义与分布。“情态动词”意义的多义性和显着分布的单一性,让辨别依据失去了判断能力。因此,要解决“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问题,就得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意义方面,情态动词的分类应与情态类型结合起来,跨语言的研究表明,情态与句法功能存在一定关系,以情态为标准分类,有利于将内部小类与句法功能对应起来,从而明晰地理顺它与VP的结构关系。分布方面,除显着分布特征外,其他分布特征的发现与整理非常重要,结构关系最终确定还得依据形式证据。从分类上看,依据Palmer(2001)、彭利贞(2007)等人观点,汉语情态动词分为动力情态、道义情态、认识情态三类比较合理。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下一步工作就是寻找形式上的证据。以形式特征为依据,再辅以其他语用语义手段,“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得到准确判定。判定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从个案入手,个案证明整体性规律,整体性规律解释个案。论文第1章首先分析鉴别述宾结构和状中结构的标准,并尝试运用相关标准对“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进行鉴别,以初步了解该问题的基本情况。第2章到第5章以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的研究为主,力求加深对这部分情态动词的认识。第2章结合“肯VP”的句法语义特征,重点讨论动力情态动词的谓语核心地位,以及它对VP的支配控制问题。第3章通过“敢VP”句法功能在特殊语境下的变化,讨论构式化等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4章以“可以VP”表示不同情态时的句法语义情况,研究情态动词从动力情态发展为道义情态后,句法功能的发展变化。第5章以“要VP”为考察重点,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特征在普遍性的基础上,有什么个性化表现。第6章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对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表现加以总结,重点关注表示两种不同情态时情态动词句法功能的差异。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精细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其他章节重点关注从动力/道义情态发展为认识情态后,“情态动词+VP”的句法语义特征有哪些变化,并以这些表现鉴别认识“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第7章首先分析认识情态内部的差异与不同,并尝试对相应情态动词的特殊句法语义表现作出解释。之后关注动力/道义情态动词内部的句法语义区别,从频率、特殊句法表现等角度讨论“情态动词+VP”结构,以解决其句法功能典型性问题。第8章至第11章从具体个案的深入研究入手,在共时平面集中讨论“情态动词+VP”句法与情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第8章全面考察“应该VP”表示认识情态时的句法语义特征,将其与表示道义时的特征作对比,以此讨论不同情态下句法功能的区别与对立。第9章剖析“得VP”句法表现的特殊性,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方言因素对“情态动词+VP”结构关系的影响。第10章通过“能VP”表示不同情态时句法语义特征的变化,研究情态动词与VP之间的支配控制关系,并详细讨论“VP”句首话题化的特殊表现。第11章以争议较多的“会VP”为研究重点,关注认识“情态动词VP”句法表现的特殊与例外情况,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鉴别标准。第12章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情态动词的情态发展,主要考察在情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句法功能的变化,通过历时考察印证共时的研究。通过准确的分类和较完备的句法语义分析,“情态动词VP”的结构关系可以逐步认清,理顺情态与句法功能的关系后,该结构的未来发展情况也可以合理地预测。

闫锋[8](2020)在《“X+间/之间”的功用及其演化趋势 ——兼论“间”的标记化、附缀化和“之间”的词汇化》文中研究指明“间”和“之间”是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词,都需要后置于“X”形成“X+间”和“X+之间”的结构才能进入到句子中。“X+间”和“X+之间”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很多情况下可以换用,但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这两个结构都没有被淘汰的迹象,所以我们认为两个结构间一定存在着某些差异,从而使得两个结构都有存在的必然价值。本篇论文将从形式、意义、历史演化、表达功用和特殊的发展情况等方面对“X+间”和“X+之间”进行细致分析。第一章,本文将对“X+间”和“X+之间”进行形式分析,并在形式层面找出组配差异。“X”与“间”或“之间”搭配主要有四种情况:“X”与“间”或“之间”形成固定搭配;“X”与“间”或“之间”的单配性;相同x与间和之间都可以搭配,但二者在频率上有极大的差异性;同一X进入两个结构在使用频率上的无差别。其中单配性和搭配频率差异最值得研究,本文将对其进行细致的考察。另外,我们还将从进入两个结构的“X”的类别和词性进行分析,以及从句子层面,进一步了解“X+间”和“X+之间”的句法分布差异。第二章,本文将从意义层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宏观分析“X+间”和“X+之间”所具有的空间义、时间义和关系义;其次,从微观角度分析在表达同一意义下“X+间”和“X+之间”所蕴含内容差异,并从主观化程度、篇章功能、语体三个方面分析表达效果的差异性。第三章,本文旨在理顺“间”的演变路径,考察“间”词性和意义的变化历程,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分析其发展方向,并着重讨论“间”作为时体标记的形成与发展。其次,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语义、语法等方面分析“之间”的词汇化及其动因和机制,为“之间”的成词提供有力论据。第四章,本文将会就“间”的附缀化倾向这一现象做进一步的探讨,在所有“X”的语义范畴中详细考察“间”附缀化的可能,确定附缀化“间”存在的范围,分析“间”附缀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及原因,并进一步分析附缀结构“X+间”的分布特征、表达功用以及“间”附缀化发展的动因与机制。

曹丽妮[9](2020)在《“V出”和“V到”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前人的研究中,有对比“V到”和“V来”结构的(范立珂2012),也有对比“V到”和“V着”结构的(杨洁2012),也有对比“V出”和“V成”结构的(郭珊珊、朱乐红2010),但是没有对比“V出”和“V到”结构的研究,而通过观察发现“V出”和“V到”结构有许多的相似之处,而这些相似之处正是两者比较的基础,同时两者又各有各的特点,这也是比较的价值所在。本文的整体思路是分别对比分析两个结构表位移义和表结果义的句法语义异同,进而探究两者的位移路径图式和结果路径图式,从横向来看,两者路径图式的差异正是形成句法语义差异的根源所在,而从纵向来看,两者基本义的位移路径图式与虚化后的结果路径图式之间有对应关系,从而可以证明基本路径图式在隐喻图式中的底层遗留影响。本文的主体内容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比分析表位移义的“V出”和“V到”结构,分别从句法形式和语义两方面进行分析,包括结构中“V”的类型,宾语的类型以及结构整合程度的情况。造成上述几个方面差异的原因在于两者的位移路径图式不同,“V出”是有目标的路径凸显位移,而“V到”是表动作终结的终点凸显位移。第二部分描述两者通过隐喻机制和重新分析形成的层次递进的虚化过程,“V出”结构是“由内而外”的路径隐喻,“V到”结构则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隐喻投射,因此“V出”虚化空间小,结构整合度低;“V到”虚化空间大,结构整合度高。两者在时间、范围、程度和结果四个域中都各有各的表达形式,分别表现为“V出”+时间段而“V到”+时间点、“V出”+段值而“V到”+点值、“V出”+N表结果来表示对V程度的间接描写而“V到”+主谓短语表状态来表示对V程度的直接描写。第三部分描写了结果义的两个结构中V和O的特点及搭配关系,并且总结了两者的替换情况及功能差异,“V出”表达通过主观能动性而产生或使客体出现,蕴含过程,而“V到”表示动作终结而获得或接触到的结果,仅凸显结果,这一点也和位移义的情况相呼应。此外,本文认为虚化程度最高的“出”和“到”都尚未变成时体标记,而只是结果标记。

高卿云[10](2020)在《“X到没朋友”及其与相关构式比较》文中研究表明“X到没朋友”是现代汉语常用构式,由变量“X”、常量“到”“没朋友”构成。构式构件“X”可由大部分性质形容词充当,部分动词和名词本身具有一定程度性,通过构式压制进一步虚化后也可进入构式。变量“X”多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占少数。除部分具有性质形容词特性的词组可以进入构式外,其他多音节或重叠式词和词组均不可进入构式。[+程度性]是“X”进入“X到没朋友”构式的语义条件。“X到没朋友”构式义为说话人对某种性状“X”主观评述的极性程度量。构式义中的极性程度量由“没朋友”承担,其形成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朋友的重视。构式通过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使说话人探寻话语背后的隐藏含义,表达了说话人赞叹喜爱、失望不满、挪揄调侃等主观情感色彩。构式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语义和句法演变。从语义上看,由客观表达因某种性状导致没有朋友的结果变为主观评述某种性状达到极性程度量;从句法上看,由[A]+[到]及物动词+[没朋友]体词性宾语变为[X]+[到]补语标记+[没朋友]程度补语。构式化机制为隐喻作用,“没朋友”的极性结果义投射到程度域,用于表达极性程度量。将“X到没朋友”与相似构式“X到不可思议”“X到人神共愤”“X到无法呼吸”进行对比。四者组成结构相似,即由变量“X”、常量“到”和可替换的表极端语义的词语构成;深层语义相似,即用于表达某种性状达到极性程度量;“X到没朋友”在类推机制作用下衍生出其他三个相似构式。以上四个构式不同点体现在可进入构式充当“X”成分的词范畴不同。其中“X到没朋友”中可进入构式充当“X”成分的范围最广,“X到不可思议”中可进入句式充当“X”成分的范围最窄。“X”为形容词时可以进入所有构式。

二、动词“还”语法化的隐喻机制和外在原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词“还”语法化的隐喻机制和外在原因(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主要目标
    1.2 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
        1.2.1 句法语义视域下的关联副词研究
        1.2.2 功能认知视域下的关联副词研究
        1.2.3 语义演变理论研究
        1.2.4 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本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语关联副词的范围与分类
    2.1 副词语义类别和关联副词范围
    2.2 关联副词和连词的区别
    2.3 关联副词的分类
第三章 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考察
    3.1 重复义关联副词“更”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3.1.1 “更”的让步条件功能来源与动因
        3.1.2 “更”的递进连词功能来源与发展
        3.1.3 “更”的并列连词功能来源与动因
        3.1.4 小结
    3.2 重复义关联副词“再”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3.2.1 “再”的让步条件功能来源与发展
        3.2.2 “再”的并列连词来源与发展动因
        3.2.3 小结
    3.3 重复义关联副词“还_1”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3.3.1 “还_1”的选择连词功能来源与发展
        3.3.2 “还_1”的假设条件功能来源与发展
        3.3.3 小结
    3.4 其他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发展
        3.4.1 “又”、“复”
        3.4.2 “亦”、“也”
        3.4.3 “却_1”
    3.5 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与制约因素
        3.5.1 重复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
        3.5.2 诱发重复义关联副词演变的制约因素
        3.5.3 重复义关联副词语义演变路径总结
第四章 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考察
    4.1 转折义关联副词“倒”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4.1.1 “倒”的转折功能来源与发展
        4.1.2 “倒”的让步功能来源与发展
        4.1.3 小结
    4.2 转折义关联副词“却_2”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4.2.1 表示顺承与转折的关联副词来源与发展
        4.2.2 表示让步与选择连词功能的来源与发展
        4.2.3 小结
    4.3 转折义关联副词“顾”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4.3.1 “顾”的转折副词功能的来源
        4.3.2 “顾”的转折连词功能的来源与发展
        4.3.3 小结
    4.4 其他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发展
        4.4.1 “反”“覆”“转”
        4.4.2 “翻”“还_2”
    4.5 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与制约因素
        4.5.1 转折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
        4.5.2 诱发转折义关联副词演变的制约因素
        4.5.3 转折义关联副词语义演变路径总结
第五章 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考察
    5.1 顺承义关联副词“即”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5.1.1 “即”的顺承功能来源与发展
        5.1.2 “即”的对比性述题标记来源与发展
        5.1.3 “即”的让步功能来源与发展
        5.1.4 小结
    5.2 顺承义关联副词“便”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5.2.1 “便”的顺承功能来源与发展
        5.2.2 “便”的让步功能来源与发展
        5.2.3 小结
    5.3 顺承义关联副词“就”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5.3.1 “就”的顺承功能来源与发展
        5.3.2 “就”的让步功能来源与发展
        5.3.3 小结
    5.4 其他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来源与发展
        5.4.1 “乃”、“乃(廼)”
        5.4.2 “则”
        5.4.3 “即、便、就、乃、则、遂”的比较
    5.5 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与制约因素
        5.5.1 顺承义关联副词的演变规律
        5.5.2 诱发顺承义关联副词演变的制约因素
        5.5.3 顺承义关联副词语义演变路径总结
第六章 汉语关联副词的演变动因、机制及规律
    6.1 汉语关联副词的语义演变动因与机制
        6.1.1 关于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6.1.2 汉语关联副词语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6.1.3 语义框架理论
    6.2 汉语关联副词的语义演变规律与特征
        6.2.1 汉语关联副词语义演变的规律
        6.2.2 汉语关联副词语义演变的特征
    6.3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2)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本文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网络语言研究
        (二)当代话语分析研究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
    四、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
        (二)功能语篇分析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
    五、本文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取向
        (二)研究方法
    六、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第二章 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
    一、“新媒体群域”的概念及类型特征
        (一)“新媒体群域”释义
        (二)以媒介划分的群域交际类型
    二、新媒体群域话语系统功能分析
        (一)群域话语系统的语境层
        (二)群域话语系统的内容层
        (三)群域话语系统的表达层
        (四)群域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框架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
    一、“群域话轮”的界定及类型
        (一)学界相关分析
        (二)“群域话轮”的含义
        (三)“群域话轮”的类型及特点
    二、群域交际中的序列
        (一)序列的类型
        (二)序列的特征
    三、与传统话轮、序列的异同
        (一)话轮上的异同
        (二)序列上的异同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
    一、什么是群域语篇型式
    二、群域语篇的“议程设置”模型
        (一)群域版式结构建模
        (二)群域媒介“议程设置”与文本意义的关联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群域语篇型式探究
        (一)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二)群域语篇型式的研究设计
    四、群域语篇型式的主要特征
        (一)“度值”与语篇结构序列
        (二)个体选择与语篇集群行为的趋同和趋异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
    一、“立场表达”的相关研究
    二、群域立场表达的常用手段及功能
        (一)人际隐喻
        (二)即时转喻
        (三)指称与互文
        (四)元话语与话语标记
        (五)语气与情态表达
    三、群域立场表达的主要媒介场景及策略、语用取效
        (一)群域新闻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
        (二)微信朋友圈的发布者身份与立场建构策略
        (三)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及语用规约
    一、修辞伦理研究的理论发展
    二、群域话语违背修辞伦理的常见问题
    三、修辞伦理问题的成因与伦理对策
        (一)修辞问题的成因
        (二)伦理对策
    四、群域交际修辞的语用规约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群域话语研究理论的多领域发展及应用
    一、理论的多领域发展
    二、现实应用
        (一)有利于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二)有利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系统构建,推进国家话语生态建设
        (三)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观察视角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一)提出新媒体群域话语的系统功能框架
        (二)探究了“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
        (三)界定了“群域话轮”的概念
        (四)概括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模式及功能
        (五)归纳了群域立场表达常用的句法、语用策略
        (六)探索了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
        (七)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
    二、不足与期待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量词认知理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目标
    四、研究方法
    五、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语量词习得偏误的认知语言学思考
    第一节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汉语量词习得偏误考察
        一、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量词偏误形式举隅
        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量词偏误统计
    第二节 认知视角下的量词偏误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一、认知视角下量词偏误的主要类型
        二、认知视角下量词偏误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认知视角下量词偏误的成因与解决途径
        一、偏误成因
        二、解决途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汉语量词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理据
    第一节 转喻、隐喻与量词语义生成
        一、转喻与量词义项
        二、隐喻与量词义项
    第二节 名量词语义生成机制
        一、转喻生成名量词语义
        二、隐喻生成名量词语义
    第三节 动量词语义生成机制
        一、隐喻生成动量词语义
        二、转喻生成动量词语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量词语义搭配的认知理据
    第一节 名量词的语义选择
        一、名词对名量词的制约
        二、名量词对名词的反制约
    第二节 动量词的语义选择
        一、动词对动量词的制约
        二、动量词对动词的反制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认知理据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二、教学方法
    第二节 个案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个案设计
        二、教学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汉语教程》中的汉语量词
附录二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量词偏误语料
致谢

(4)现代汉语空间义格式表程度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意义
        1.1.1 本文的研究对象
        1.1.2 本文的主要内容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前人研究成果
        1.2.1 汉语空间范畴的研究现状
        1.2.2 汉语量范畴的研究现状
        1.2.3 汉语构式的研究现状
        1.2.4 空间范畴向程度范畴转化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语料来源
第二章 “X+V空间+了”格式
    2.1 空间动词考察
    2.2 格式对“X”的选择
    2.3 空间义向程度义的转化
        2.3.1 关注焦点转移型——“X爆了”类格式
        2.3.2 自身等级差别型——“X翻了”格式
        2.3.3 同类状态对比型——“X倒了”类格式
        2.3.4 状态形象描述型——“X裂了”类格式
        2.3.5 特定词语搭配型——“X歪了”格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方位介词+XP+里+VP”格式
    3.1 方位介词考察
        3.1.1 方位介词分类
        3.1.2 格式对“方位介词”的选择
    3.2 格式对“XP”的选择
    3.3 空间义向程度义的转化
        3.3.1 “往XP里 VP”格式的转化
        3.3.2 “朝XP里 VP”“向XP里 VP”格式的转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其他空间义格式
    4.1 “X到家”格式
        4.1.1 格式对“X”的选择
        4.1.2 空间义向程度义的转化
    4.2 “X得飞起”格式
        4.2.1 格式对“X”的选择
        4.2.2 空间义向程度义的转化
        4.2.3 与相似格式“X飞了”的对比
    4.3 “X不到哪里去”格式
        4.3.1 格式对“X”的选择
        4.3.2 空间义向程度义的转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间义向程度义转化的机制
    5.1 空间动词表程度量
        5.1.1 量级有连续统
        5.1.2 量级无连续统
    5.2 空间动作的结果能够实现的难易程度决定程度量
    5.3 空间量直接引申出程度量
    5.4 受“X”和语境的影响,整个空间义格式表程度量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问题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价值
    三、相关研究现状
        (一)仿拟与互文性研究
        (二)套语与模因论研究
        (三)汉语引语的分类研究
    四、理论背景
        (一)互文性理论
        (二)对话句法理论
        (三)功能主义语言观与互动思想
    五、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法
        (二)系统分析法
        (三)语用认知法
    六、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话语套用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一、话语套用的界定
        (一)话语套用和仿拟辞格的区分
        (二)话语套用与引用、借用、化用的比较
        (三)话语套用的确认标准
    二、话语套用的特征
        (一)结构的依附性和并置性
        (二)意义的元语整合性和言据性
        (三)语篇的互文性和对话性
        (四)话语功能的表情性和互动性
    三、话语套用的类型
        (一)明示性套用与联想性套用
        (二)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
        (三)实体性套用与框架套用
第三章 话语套用的结构表现与建构模式
    一、明示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一)明示性套用标记的句法表现
        (二)套用标记语言变量的隐现规律
        (三)无标并置套用的形式表现
        (四)明示性套用的话语组合情况
    二、联想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一)套用流行构式激活联想
        (二)套用俗语、诗句、名言的框架激活联想
    三、话语套用的建构模式
        (一)形式表现模式
        (二)语义关系模式
        (三)认知模式
第四章 话语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与类推关系
    一、概念整合与套用浮现义
        (一)概念整合
        (二)套用浮现义
        (三)套用浮现义的生成识解
    二、再语境化与语境依赖
        (一)话语再语境化的制约因素
        (二)原话语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
        (三)套用话语的语境依赖与意义吸收
    三、套用义模式与类推关系
        (一)单套式
        (二)叠套式
第五章 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与语篇表现
    一、话语套用的文本互动与互文性
        (一)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
        (二)互文本与主文本的互动
    二、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
        (一)言内模式
        (二)言外模式
    三、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
        (一)原话语的管界和参照功能
        (二)套用标记的语篇功能
        (三)套用话语的评论功能、阐发新命题功能
第六章 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与传信策略
    一、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
        (一)套用标记明示话语来源和获取方式
        (二)原话语和语序的配合明示话语来源
        (三)框架联想激活提示话语来源
    二、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
        (一)原话语的信息包装
        (二)套用话语的信息调节
第七章 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与交互功能
    一、主观性特征
        (一)利用高可及度指称形式标示言者介入
        (二)利用情态共现表达言者认识
        (三)利用套用标记传递言者意图
    二、委婉情态的表现手段
        (一)评注性副词
        (二)表小量的补语
        (三)假设句
    三、视角取向与立场建构
        (一)视角取向与交互认同
        (二)立场同盟与情感共鸣
        (三)负面认识与评价立场
第八章 结论及余论
    一、主要结论
        (一)话语套用的层级性
        (二)话语套用的整体特征
        (三)话语套用的具体表现
        (四)话语套用的创新性及使用动因
        (五)比较话语套用与引用的差异
    二、余论
        (一)建立话语套用的评价等级
        (二)套用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三)话语套用的文化传统
    三、本文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和理论基础
        1.1.1 选题缘起
        1.1.2 理论基础
    1.2 研究现状
        1.2.1 体标记“着”的研究现状
        1.2.2 体标记“过”的研究现状
        1.2.3 体标记“了”的研究现状
        1.2.4 演化为介词词内成分的研究现状
        1.2.5 演化为话语标记内部成分的研究现状
        1.2.6 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来源
第2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
    2.1 什么是界面
    2.2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确立
        2.2.1 语法化与词汇化的互动关系
        2.2.2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观察窗口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中典型体标记的溯源与定性
    3.1 体标记“着”的产生
        3.1.1 源动词“着”的功能
        3.1.2 结果体“着1”的产生
        3.1.3 持续体“着2”的产生
        3.1.4 体标记“着”的总结
    3.2 体标记“过”
        3.2.1 源动词“过”的功能
        3.2.2 空间运动事件中“过”的词汇化模式
    3.3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中的“过、着、了”比较
        3.3.1 词汇化界面:从连动式到动补式
        3.3.2 语法化界面:典型体标记的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中典型体标记的发展之一——“X着/了”类双音介词
    4.1 “X了”类双音介词的产生
        4.1.1 “为了”的产生
        4.1.2 “除了”的产生
    4.2 “X着”类双音介词的产生
        4.2.1 语法化界面:“X”的性质
        4.2.2 词汇化界面:“X着”类双音介词的产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中典型体标记的发展之二——“X着/了”类话语标记
    5.1 嵌语和话语标记
        5.1.1 何谓“嵌语”?
        5.1.2 何谓“话语标记”?
    5.2 “X了”类话语标记
        5.2.1 “X”的语法化
        5.2.2 “X了”的词汇化
        5.2.3 “X了”的语法化
        5.2.4 “X了”类话语标记总结
    5.3 “X着”类话语标记
        5.3.1 “X”的语法化
        5.3.2 “X着”的词汇化
        5.3.3 话语标记“X着”的产生
        5.3.4 “X着”类话语标记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典型体标记“着、了、过”的共性与差异
    6.2 “着/了”的进一步发展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对象与意义
    2 研究回顾与评议
    3 相关理论与方法
    4 章节安排与布局
    5 语料来源与体例
上编 动力/道义“情态动词+VP”的句法关系
    第一章 述宾/状中的鉴定标准与“情态动词+VP”结构
        1 句法表现与鉴定方式
        1.1 硬性标准与辨别能力
        1.2 次级证据与间接旁证
        2 情态类型与鉴定标准
        2.1 句首话题与承前省略
        2.2 问句回答与正反提问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肯”的谓语核心地位及其对VP的控制
        1 肯与意愿的差异
        1.1 诸家释义与对比研究
        1.2 语义特征与意愿表达
        2 结构关系与核心证明
        2.1 述谓性质与宾语特征
        2.2 相关表现与述语性质
        3 支配控制与间接旁证
        3.1 控制强度与自主行为
        3.2 句法转变与控制弱化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敢VP”的句法特征及其构式化看句法功能的转化
        1 情态类别与功能特征
        1.1 义项划分与词化性质
        1.2 指令功能与谦逊表达
        2 句法表现与相关旁证
        2.1 硬性标准与结构类型
        2.2 语义重点与句法地位
        2.3 对举共现与相似性质
        2.4 近义替换与关系类同
        3 语义演化与功能转变
        3.1 硬性标准与状中结构
        3.2 说明阐释与重点后移
        3.3 副词共现与相似性质
        3.4 状中替换与结构类同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动力情态到道义情态“可以VP”句法表现的平行性
        1 表达功用与性质类别
        1.1 核心语义与转喻机制
        1.2 情态特征与下位类别
        2 述宾关系与句法证据
        2.1 正反提问与近似表现
        2.2 “吗”字问句与回答方式
        2.3 前置话题与宾语性质
        2.4 承前省略与结构类型
        3 述语性质与平行表现
        3.1 提问格式与鉴定标准
        3.2 回答方式与结构性质
        3.3 句首分布与话题操作
        3.4 宾语省略与中心成分
        4 相关旁证与近似表现
        4.1 对举共现与性质类同
        4.2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要VP”句法特征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1 情态特征与性质类别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属性
        1.2 情态淡化与功能转变
        2 主语意愿与宾语关涉
        2.1 兼语隐含与个性特征
        2.2 鉴别标准与共性特征
        2.3 话题回答与典型差距
        3 道义来源与宾语性质
        3.1 平行表现与述语特征
        3.2 典型差距与个别例外
        3.3 主语提升与个性特征
        4 评价命题与状语功能
        4.1 不同表现与关系差异
        4.2 副词特征与状中关系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力/道义情态及相关性质对结构关系的影响与制约
        1 动力情态与述语功能
        1.1 谓语核心与相关证明
        1.2 功能遗留与残存表现
        2 情态转变与功能差异
        2.1 支配弱化与典型降低
        2.2 使用限制与可接受度
        3 谓词性质与音节差异
        3.1 判断构式与特殊动词
        3.2 句法表现与单双音节
        4 本章小结
下编 从动力/道义情态到认识情态句法功能的转变与证明
    第七章 情态动词的情态类型与内部功能差异
        1 认识分化与句法特征
        1.1 隐喻机制与认识情态
        1.2 条件可能与逻辑关系
        1.3 句法证据与认识属性
        2 功能差异与使用频率
        2.1 动力情态与内部差异
        2.2 道义情态与功能差异
        2.3 词类归属与句法证据
        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应该VP”句法特征的区别与对立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1.1 评价判断与语用指令
        1.2 估测推理与隐喻机制
        2 关涉对象与述语功能
        2.1 正反提问与成分简省
        2.2 回答方式与表义中心
        2.3 变换分布与句法同构
        2.4 承前省略与述谓性质
        3 说明阐释与状中关系
        3.1 提问格式与相关表现
        3.2 位置固化与变换限制
        3.3 组合回答与意义重点
        3.4 近义替换与对举共现
        4 判断性质与功能争议
        4.1 表义重点与状语功能
        4.2 提问方式与主要证据
        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得VP”的句法特征与方言特色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1.1 词类归属与情态特征
        1.2 体词成分与归属争议
        2 支配关系与述宾结构
        2.1 正反提问与方言旁证
        2.2 标准缺失与研究深度
        2.3 鉴定标准与结构差异
        2.4 比字句式与分布位置
        3 评价说明与状语性质
        3.1 吧字问句与评注功能
        3.2 位置游移与主观评注
        3.3 近义替换与结构相似
        3.4 表义重点与省略限制
        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能VP”的话题化表现及控制度变化
        1 语义讨论与情态分类
        1.1 细化类别与核心语义
        1.2 语义条件与情态类型
        2 情态类型与话题表现
        2.1 动力情态与话题结构
        2.2 道义情态与话题结构
        2.3 认识情态与话题结构
        3 情态转变与控制强度
        3.1 动力情态与支配控制
        3.2 道义情态与支配控制
        3.3 认识情态与去控制化
        4 其他标准与不同表现
        4.1 述谓性质与动词共现
        4.2 状语功能与近义替换
        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会VP”的情态特征与结构关系的特殊性
        1 情态语义与性质类别
        1.1 主体能力与动力情态
        1.2 核心语义与认识情态
        2 组合系联与述宾特征
        2.1 提问格式与对举共现
        2.2 变换分布与句首话题
        3 评价判断与状语功能
        3.1 相似特征与区别表现
        3.2 分布位置与副词特征
        4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情态的历时演化与句法功能转变
        1 情态来源与结构关系
        1.1 动源情态与述宾结构
        1.2 形源情态与述语功能
        2 情态发展与功能变化
        2.1 关系转变与动力影响
        2.2 特殊来源与功能发展
        3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X+间/之间”的功用及其演化趋势 ——兼论“间”的标记化、附缀化和“之间”的词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零、绪论
    0.1 研究对象及范围
        0.1.1 “X+间”与“X+之间”的形式与意义
        0.1.2 从历史演化看“间”与“之间”的发展
    0.2 相关研究现状
        0.2.1 关于“间”或“X+间”的研究
        0.2.1 关于“之间”或“X+之间”的研究
        0.2.3 研究现状总结
    0.3 研究方法
    0.4 语料来源和符号说明
        0.4.1 语料来源
        0.4.2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组配差异和句法分布
    1.1 “X”与“间”和“之间”的搭配
        1.1.1 固定搭配
        1.1.2 自由搭配中的单配性
        1.1.3 相同“X”在不同结构中的使用频率差异
    1.2 “X“的类别和性质
        1.2.1 “X”为语素
        1.2.2 “X”为词或成语
        1.2.3 “X”为短语
    1.3 句法成分和句子成分分析
        1.3.1 句法成分
        1.3.2 句子成分
        1.3.3 句法功能的差异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意义的选择性和表达效果的差异性
    2.1 三种意义的表达
        2.1.1 空间义
        2.1.2 时间义
        2.1.3 关系义
    2.2 “X+间”和“X+之间”表达效果的差异性
        2.2.1 空间义的内部整体性和个体分立性
        2.2.2 时间义上的压缩性和延展性
        2.2.3 进行义的片面凸显与发展
        2.2.4 人际功能和主观化的情态功能
        2.2.5 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具有语篇衔接功能
        2.2.6 表达语体的选择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体标记“间”的形成演化以及“之间”的词汇化
    3.1 从历时角度看“间”的语义及词性的发展
        3.1.1 由本义到引申义
        3.1.2 普通名词到方位词
    3.2 时体标记“间”的形成与发展
        3.2.1 形成前期——预备时体标记
        3.2.2 形成中期——发展中时体标记
        3.2.3 形成后期——后置时体标记
    3.3 “之间”的词汇化
        3.3.1 从历时角度看“之间”的语义演变
        3.3.2 “之间”的单用与功用
        3.3.3 演化机制和动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X+间”结构中“间”的附缀化
    4.1 搭配与构造
        4.1.1 意义搭配的选择性
        4.1.2 音节构造的制约性
    4.2 分布与演化发展
        4.2.1 句法分布
        4.2.2 宿主泛化与类推受限
    4.3 语法特征分析
        4.3.1 语义虚化
        4.3.2 语音弱化
        4.3.3 高频共现
    4.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V出”和“V到”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鸣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研究成果
        1.2.2 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1.4 研究理论和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表位移的“V出”和“V到”对比研究
    2.1 “V出”“V到”的句法语义分析
        2.1.1 “V出”“V到”中V的类型特点
        2.1.2 “V出”“V到”后O的类型特点
        2.1.3 “V出”“V到”结构的整合程度
    2.2 .“V出”“V到”的位移路径图式
        2.2.1 “V出”“V到”结构的基本异同
        2.2.2 “V出”“V到”结构的位移路径图式
        2.2.3 两者的异同
    2.3 小结
第三章 表结果的“V出”和“V到”对比研究
    3.1 “V出”“V到”从位移义到结果义的虚化
    3.2 “V出”“V到”的句法语义分析
        3.2.1 “V出”“V到”中V的类型特点
        3.2.2 “V出”“V到”后O的类型特点
        3.2.3 “V出”“V到”结构的整合程度
        3.2.4 “V出”“V到”结构的语义特点
        3.2.5 两者的异同
    3.3 “V出”“V到”的结果路径图式
        3.3.1 “V出”的结果路径图式
        3.3.2 “V到”的结果路径图式
        3.3.3 两者的异同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语
    4.1 小结
    4.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10)“X到没朋友”及其与相关构式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X到没朋友”的构式认定及构件选择
    (一)“X到没朋友”的构式认定
    (二)构式变项“X”的选择
        1.“X”为形容词
        2.“X”为动词
        3.“X”为名词
二、“X到没朋友”构式义及语用功能研究
    (一)构式义及其形成
        1.极性程度量
        2.极性程度量的形成原因
    (二)语用功能
        1.主观评述性
        2.主观评述性的形成原因
三、“X到没朋友”的构式化及形成机制
    (一)“X到没朋友”的构式化过程
        1.“X到没朋友”的语义演变
        2.“X到没朋友”的句法演变
    (二)“X到没朋友”的构式化机制
四、“X到没朋友”及其相关构式比较
    (一)“X到不可思议”
    (二)“X到人神共愤”
    (三)“X到无法呼吸”
    (四)“X到没朋友”与相关构式比较
        1.相似之处
        2.相异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动词“还”语法化的隐喻机制和外在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关联副词的来源及演变研究[D]. 文桂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D]. 张佳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量词认知理据研究[D]. 王彬.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4]现代汉语空间义格式表程度量研究[D]. 杨思辰. 河北大学, 2020(08)
  • [5]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D]. 左乃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基于语法化与词汇化界面的汉语典型体标记演化研究[D]. 朱福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述宾还是状中 ——“情态动词+VP” 结构关系研究[D]. 王伟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X+间/之间”的功用及其演化趋势 ——兼论“间”的标记化、附缀化和“之间”的词汇化[D]. 闫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V出”和“V到”的对比研究[D]. 曹丽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10]“X到没朋友”及其与相关构式比较[D]. 高卿云. 渤海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动词“欢”语法化的隐喻机制及外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