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上的历史探索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上的历史探索

一、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杰[1](2022)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完结》文中认为秋收起义,毛泽东率领部队走上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道路,这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的起点。1930年5月后,逐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左"、右倾错误路线的干扰甚至危害,更加证明这一道路是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但是,这一道路的历史使命延续到何时,学界鲜有界说。1945年4月,中共提出占领城市的方针是里应外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中去。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历史实践结束的标志。

郑有贵[2](2021)在《中国共产党解放农民和赢得农民的统一》文中提出解放农民、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战略支点。中国共产党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出发,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解放农民、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支点,使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翻身,赢得了农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解放农民和赢得农民的统一是中国革命成功走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至关重要的原因。农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演进中的选择,也是他们深切认识到只有跟共产党走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选择。农民则以多种方式投身革命事业,在革命中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组成人员而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主力军,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孙乐强[3](2021)在《农民土地问题与中国道路选择的历史逻辑——透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个重要维度》文中研究表明农民土地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唯物史观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一百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围绕农民土地问题,推进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土地改革,走出了中国独特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从大历史观的高度,深层透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农民土地问题的认识及其解决路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演变及其独特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初心使命。

徐金梅[4](2020)在《毛泽东革命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革命问题是毛泽东一生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毛泽东革命观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毛泽东革命观既是引导近代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理论,也是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指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以五四运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时间点,尝试梳理毛泽东革命观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厘清革命概念的涵义,探析毛泽东革命观的科学内涵,进而阐明毛泽东革命观所具有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毛泽东革命观是在多种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在救亡图存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其革命的理想追求是改造中国与世界,革命的道路选择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革命的具体步骤是“两步走”战略。毛泽东革命观始终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与“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有着区别于其他革命理论的特征——鲜明的人民性、坚定的阶级性和高度的实践性。在毛泽东革命观的发展过程中,革命对象的变化是其萌芽、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在其萌芽阶段,毛泽东对于革命的认识主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于革命对象的认识还未清晰;在其发展成熟阶段,于不断的斗争探索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革命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应当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主题由“革命”转向了“建设”,阶级矛盾已不再是国内主要矛盾,而毛泽东对革命对象的认识出现的偏差也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的损失。总体而言,毛泽东革命观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是应当得到承认的。同时,毛泽东革命观对于当代中国社会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所起到的理论指导作用也应得到重视。

曹欣欣[5](2020)在《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版本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毛泽东于1928年10月5日为中共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案的第一部分《政治问题及边界党的任务》,此文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经典着作之一。文章对大革命失败后国内的政治状况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进行了精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作了初步回答。此文的版本不少,本文以1949年10月为界限,将此文版本分为两个不同时期进行校勘、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参与《毛泽东选集》编辑时,对此文的修改,是本文研究、分析的重点,一方面详尽记述修改的情况,另一方面对毛泽东修改的原因做一些分析、论述。

李勇[6](2019)在《《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中央政治通讯》是中共中央在1926至1929年间所办的机关刊。它作为中共中央的喉舌与中国革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伟大历程。它呈现了在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方面所进行的早期探索的艰辛、曲折与反复。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道路早期探索上的分歧、争论。《中央政治通讯》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所依靠力量、从举国民党旗帜到举红旗、关于土匪会党问题的探索。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手段;暴动队伍是党的宣传队、播种机,扩大了党的影响,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武装起义后保留的队伍是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保证。这一阶段的武装斗争体现出中共中央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认识不足,过分强调农民的暴动,忽略军事力量。土地革命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些对土地问题的纲领。《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对八七会议前土地政策的批判和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记录了中共共产党关于土地没收对象、大地主划分标准、土地分配方式等问题的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扩大了党的影响;为创造性地开展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存在过早实行“土地国有”、“没收一切土地”和“禁止买卖土地”等政策。暴动后武装力量或转向大城市,或转向农村,但最终转入了农村,成了工农革命军和工农红军的基础。它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建立中心城市苏维埃的情况,记录了海陆丰、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中共中央过分强调在大城市建立苏维埃,对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中央政治通讯》刊载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转折时期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情况。这种探索有成就也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等问题。但这恰恰反映出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特点。这一阶段的早期探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起点。

石仲泉[7](2017)在《伟大的历史起点——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等三大历史事件90周年》文中研究指明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奋起抗争,领导了如火如荼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创建,最有影响的是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这三大历史事件,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毛泽东成为中国革命领袖的伟大历史起点。探讨这三大历史事件的内涵和特质,对于理解党的历史和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徐士锋[8](2017)在《“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文中指出道路问题尤为重要。道路影响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正确的革命道路,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正确的建设道路,是建设取得成就的基本原因。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革命道路的研究上升到哲学层次,凝练出蕴含的基本原理,再运用其原理指引道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式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基本内涵是“先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再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具有实践性、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和主体选择性的基本特征。“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之下;暴力革命学说是其产生的根本理论依据,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是其产生的直接理论依据;“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经历了萌芽、基本形成、发展完善三个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蕴含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些原理主要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观点,真理与价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正确的国情观;二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坚持客观的矛盾观;三是遵循规律性与目的性,坚持科学的真理观与价值观;四是把握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基本特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观。

赵敏[9](2017)在《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提出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我们需要循着历史的痕迹,挖掘其永不磨灭的当代价值。这条革命道路理论是对农民问题的深入探索,对于新时期解决农民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本文在立足于中外学界对毛泽东思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史论结合的方法,从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艰辛探索、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一、绪论。这部分是对论文结构的整体把握,主要从选题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这四部分做出阐释。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这条革命道路理论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经验相结合的典范。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艰辛探索。本章节对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探究,从结构上分两部分:其一,土地革命时期对革命道路理论的探索基本完成。其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科学运用了革命道路理论。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本章节从三部分进行论述,一是认清中国特殊国情是解决革命问题的根据。即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二是党的工作重心长期放在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即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可能性;三是论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全国革命高潮。即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取得最后胜利。五、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本文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对革命道路理论的价值进行阐释。一是历史意义;二是理论价值;三是实践价值。

甘庆华[10](2016)在《论湘江战役对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其实际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需要结合实践情况进行探索。以史为鉴才能知兴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湘江战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早期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因中国共产党尚处于幼年时期,理论上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深刻理解,实践上缺乏革命经验,曾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曾把共产国际的决定和苏联经验奉为圭臬,偏离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致使中国革命处于生死危难关头。湘江战役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中,所遭受的一个严重挫折,是教条主义导致的一个“血”的教训,它促使广大红军将士对中国革命进行反思,抛弃了教条主义,成为中国革命道路选择转折的起点。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选择论视域下,考察湘江战役对于中国革命道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具体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选择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的关系,认为主体选择的依据是多种可能性空间的存在、主体利益和需要以及主体能动性;主体选择的制约因素受物质客观条件限制、主体自身条件的制约以及其他主体选择的制约;主体选择的实现路径是一个从思想认识到选择对象化的过程。总而言之,主体选择是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有机统一。其次,阐述了湘江战役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人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但由于受共产国际的影响,尚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因思想政治上和组织上不成熟,党内产生了教条主义,教条主义代表选择了错误的方针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到严重的挫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分析、总结革命失败的同时,初步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胜利”中国革命新道路。第三,阐述湘江战役是国共两党主体选择的结果。因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选择,导致红军第五次“围剿”失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央红军被迫选择长征,进行战略转移。而国民党蒋介石为了阻击红军长征,布置了四道封锁线,企图在地理位置险要的湘江以东地区消灭红军。红军在全军将士的拼搏下,通过了前三道封锁线,在第四道封锁线即湘江以东地区,与国民党进行激战。国共双方选择博弈的结果,共产党由于“左”军事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以损失惨重的代价,最后才强渡湘江成功;而国民党企图消灭中央红军的阴谋也随之破灭。第四,剖析湘江战役对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影响。这场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选择正确革命道路的起点,在思想认识上选择结束“左”倾教条主义,在组织机构上选择从“三人团”到“三人组”,在军事策略上选择从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这些选择最后通过遵义会议得到确立。此外,湘江战役中实施了促进中国革命的民族精神政策,民族政策从敌对少数民族上层到联合,践行了群众群线,尊重群众是历史主体的选择、铸造红军为革命牺牲的精神等。最后,对湘江战役现代审视的阐述。湘江战役的历史教训,说明坚持独立自主是主体选择的基础,在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文明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马克思主本土化是主体选择合目的性和规律性的有机统一。在研究过程中,论文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运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运用社会调查法到湘江战役发生地,实地考察湘江战役相关事物、人物、故事等,把握最真实的历史;运用比较分析法,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在湘江战役前后的思想变化;运用个案研究法,选择经历湘江战役的村庄、个人等,分析其在湘江战役后的变化。论文力求在文献资料使用、研究观点方面有所创新。在文献资料方面,尽量利用湘江战役纪念展览馆所展示的珍贵文献资料,同时运用实地考察资料,一些国民党方面出版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版的文史资料等第一手资料,力求在史料收集和应用上有所拓展。在研究观点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主体选择理论阐述湘江战役是中国革命道路主体选择转折的起点,力求实现观点的创新。

二、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完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向乡村的历史转折
    (一)大革命失败后党对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道路的探索
        1.八七会议“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的提出
        2.十一月会议③确定以城市为中心全国武装暴动计划
        3.中共六大及其后中共对发展乡村工作的逐步重视
        4.毛泽东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贡献
        (1)实践探索
        (2)理论探索
    (二)“左”倾错误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危害
        1.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及其危害
        2.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及其危害
二、在民族战争的条件下继续走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一)“左”倾错误在中央统治的终结
        1.遵义会议解决了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2.瓦窑堡会议系统地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二)贯彻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方针及对王明右倾错误的纠正
        1.洛川会议
        2.纠正王明右倾错误
三、准备武装夺取大城市方针的提出
    (一)把城市工作和根据地工作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重庆谈判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
    (三)内战爆发,国共两党对城市的争夺
四、工作中心由农村向城市的历史转折
    (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宣布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二)中共中央移驻北平与人民政协的召开———乡村根据地历史任务的完成

(2)中国共产党解放农民和赢得农民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解放农民、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战略支点
    (一)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二)解放农民、建立和发展根据地成就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二、赢得农民
    (一)农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农民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3)农民土地问题与中国道路选择的历史逻辑——透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个重要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民土地问题及其对策:马克思恩格斯的诊断
二、从土地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中国革命的土地逻辑
    (一)从封建所有制到农民所有制:土地革命及其意义
    (二)从农民所有制到集体所有制: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中国改革的土地逻辑
    (一)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中国改革的新起点
        第一,掠夺性积累与发展型积累:
        第二,公有制与私有化:
        第三,“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
    (二)城镇化与农民土地问题
四、乡村振兴与土地问题:农业现代化的中国道路
结 语

(4)毛泽东革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预期创新点
2 毛泽东革命观的科学内涵
    2.1 作为核心概念的“革命”
    2.2 毛泽东革命观的基本构成
    2.3 毛泽东革命观的思想根基
    2.4 毛泽东革命观的鲜明特征
3 毛泽东革命观的形成与发展
    3.1 社会反思中的思想萌芽:五四运动前的毛泽东革命观
    3.2 斗争探索中走向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革命观
    3.3 客观条件变化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革命观
4 毛泽东革命观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
    4.1 毛泽东革命观的历史贡献
    4.2 毛泽东革命观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二、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不足之处
第1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写作背景、成文过程、主旨内容与历史意义
    1.1 写作背景
    1.2 成文过程
    1.3 主旨内容
    1.4 历史意义
第2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版本综述
    2.1 1949年10月以前的版本
    2.2 1949年10月以后的版本
    2.3 其他版本
第3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版本校勘与分析
    3.1 1949年10月以前的版本校勘与分析
        3.1.1 《两条路线》版与《六大以来选集》版异同
        3.1.2 《党的路线问题选集》版与《六大以来选集》版异同
        3.1.3 1948年东北书店《毛泽东选集》版与《六大以来选集》版异同
    3.21 949年10月以后的版本校勘与分析
        3.2.1 1951年《毛泽东选集》版与《人民日报》版异同
        3.2.2 1968年《毛泽东选集》版与1951年《毛泽东选集》版异同
        3.2.3 1991年《毛泽东选集》版与1951年《毛泽东选集》版异同
    3.3 1951年《毛泽东选集》版与1941年《六大以来选集》版校勘与分析
第4章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现实意义及修改的思考
    4.1 现实意义
    4.2 修改的思考
        4.2.1 修改后的表述更明确、明了
        4.2.2 修改后的表述更准确、合理
        4.2.3 修改后的表述更科学
        4.2.4 修改体现了实事求是精神
        4.2.5 有些修改是因为社会、历史发生了变化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的《中央政治通讯》概况
        一、《中央政治通讯》的创刊背景
        二、《中央政治通讯》的特点
        三、《中央政治通讯》主要内容
    第二节 八七会议至中共六大间的《中央政治通讯》
        一、《中央通讯》的复刊背景
        二、《中央通讯》的复刊目的
        三、《中央通讯》的出版与发行
        四、《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五、《中央通讯》的主要作用
    第三节 中共六大后的《中央通讯》概况
        一、第二次复刊的背景
        二、第三阶段《中央通讯》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发展工人运动,建立有着一定武装力量的工人武装组织
        二、发展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
        三、在国民政府的军队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军事干部,为独立创建军队,奠定政治基础和储备军事人才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的早期探索
        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方针的确立
        二、武装斗争依靠的力量的探索
        三、从举国民党左派旗帜到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四、关于对土匪会党的政策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新方式
        二、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第三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土地革命的早期探索
        一、对土地革命前的中共土地政策的批判与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
        二、对于土地没收对象的规定
        三、对大地主拥有土地的标准划分问题的探索
        四、关于土地分配的探索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意义及不足
        一、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伟大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早期探索的不足
第四章 《中央政治通讯》与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一节 暴动后武装力量的转移和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日益重视工农武装力量的发展
        二、暴动后武装力量从向城市进攻转向向农村进军
    第二节 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一、中共中央决定在各地成立苏维埃
        二、苏维埃的建立与根据地的开创
    第三节 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及不足
        一、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
        二、开创革命根据地的不足
结语
    一、《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贡献
    二、《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早期探索的历史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研究难点和研究创新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基本理论
    2.1“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
        2.1.1 基本内涵
        2.1.2 基本特征
    2.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产生条件
        2.2.1 时代背景
        2.2.2 理论依据
        2.2.3 实践基础
    2.3“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过程
        2.3.1 萌芽时期
        2.3.2 基本形成时期
        2.3.3 发展完善时期
第三章“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3.1 一切从实际出发
        3.1.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最大的实际
        3.1.2 中国革命必须坚持从基本国情和革命特点出发
    3.2 矛盾的观点
        3.2.1 中俄革命道路的特殊性
        3.2.2 中国国内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
    3.3 真理与价值
        3.3.1 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道路的真理性认识和价值需要
        3.3.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革命真理与革命价值的统一
    3.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4.1 人民群众是革命的根本依靠力量
        3.4.2“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四章“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蕴含的原理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
    4.1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正确的国情观
        4.1.1 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
    4.2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坚持客观的矛盾观
        4.2.1 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依然没有变
        4.2.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4.3 遵循规律性与目的性,坚持科学的真理观和价值观
        4.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过程
        4.3.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4.4 把握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基本特点,坚持人民群众主体观
        4.4.1 人民群众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依靠力量
        4.4.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9)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2.1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2.1.1 大革命时期农村调查和农民运动的实践经验
        2.1.2 大革命失败后党在中心城市面临着发展困境
    2.2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与革命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
        2.2.3 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农民战争的经验借鉴
3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艰辛探索
    3.1 土地革命前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初步探索
        3.1.1 确定以武装斗争为方针的革命形式
        3.1.2 摒弃城市中心论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3.1.3 深入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3.1.4 回答了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问题
    3.2 土地革命中后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基本形成
        3.2.1 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日益巩固和发展
        3.2.2 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农民小资产阶级思想
        3.2.3 提出以农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3.2.4 制定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保证革命胜利
    3.3 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科学运用
        3.3.1 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
        3.3.2 创造三三制的政权以巩固统一战线
        3.3.3 推行减租减息的特殊时期土地政策
    3.4 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科学运用
        3.4.1 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3.4.2 完成土地改革后解放区连成一片
        3.4.3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4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
    4.1 认清中国特殊国情是解决革命问题的根据
        4.1.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4.1.2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
        4.1.3 农村是敌人统治薄弱的地区
        4.1.4 农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2 党的工作重心长期放在农村积蓄革命力量
        4.2.1 无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4.2.2 建设农民为主力的人民军队
        4.2.3 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农村政权
        4.2.4 农村革命根据地波浪式扩大
    4.3 论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全国革命高潮
        4.3.1 农村积蓄力量的长期性和曲折性
        4.3.2 以充分的城市工作辅助乡村工作
        4.3.3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5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
    5.1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历史意义
        5.1.1 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
        5.1.2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5.2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价值
        5.2.1 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理论
        5.2.2 为发展中国家的革命和建设提供指导
    5.3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实践价值
        5.3.1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
        5.3.2 坚持群众路线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5.3.3 调动农民积极性和提高思想文化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论湘江战役对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关于湘江战役的研究现状
        (二) 国内关于湘江战役的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湘江战役
        (二) 中国革命道路
        (三) 马克思主义主体选择论
    四、研究思路和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目标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目标
第1章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选择理论
    一、主体选择是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一)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
        (二) 马克思主义主体选择论
        (三) 马克思主义主体选择是历史决定论应有之义
    二、主体选择的依据和制约因素决定着中国共产党选择的原则
        (一) 主体选择的依据
        (二) 主体选择的制约因素
        (三) 中国共产党选择的原则
    三、中国共产党的选择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必经之途
        (一) 主体选择的实践过程
        (二)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过程是中国共产党选择过程
    本章小结
第2章 湘江战役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初步选择
        (一) 近代中国进步人士对救亡图存道路的选择
        (二)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仿“俄”的革命道路
    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道路的曲折
        (一) “退让”策略导致大革命失败
        (二) “城市中心”论制约着中国革命重心转移
        (三)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初步探索
    本章小结
第3章 湘江战役中国共两党的主体选择
    一、湘江战役前制约对立双方选择的因素
        (一) 中央苏区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选择错误政策造成的困境
        (二)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选择造成政治危机
        (三) 国共两党“围剿”与反“围剿”的战略选择
    二、湘江战役前双方实施方案的选择
        (一) 国民党军事部署的选择
        (二) 中央红军军事部署的选择
    三、湘江战役对立双方选择的结果
        (一) 中央红军以损失惨重的代价强渡湘江
        (二) 蒋介石企图消灭中央红军的阴谋破灭
    本章小结
第4章 湘江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选择正确革命道路的起点
    一、思想认识的选择:“左”倾教条主义的终结
        (一) 中央红军领导人对“左”倾教条主义的批判
        (二) “左”倾领导人思想认识变化与选择
        (三) 广大红军官兵的清醒与选择
    二、组织机构的选择:从“三人团”到“三人组”
        (一) 中央红军“三人团”的独裁统治
        (二) 猴场会议限权李德、博古
    三、军事策略的选择:从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
        (一) 中央红军战略选择受国民党战略选择的制约
        (二) 中央红军军事战略选择战略转兵
        (三) 中央红军战略战术从消极防御转向积极防御
    四、正确的选择通过遵义会议得到确立
        (一) 思想认识选择纠正“左”倾教条主义
        (二) 组织机构选择重组中央政治军事机构
        (三) 军事策略选择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本章小结
第5章 湘江战役中形成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民族政策精神
    一、争取少数民族上层的民族政策选择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发展
        (一) 桂北地区民族矛盾制约着民族政策的选择
        (二) 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上层由敌对到争取
        (三) 民族政策为统一战线政策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选择实践的基本原则
        (一) 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的决定者
        (二) 群众路线具体实施方案的选择
        (三) 群众路线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红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选择实践的内在驱动力
        (一) 中国共产党注重培育红军精神
        (二) 湘江战役中红军精神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三) 湘江战役中红军精神是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本章小结
第6章 湘江战役的现代审视
    一、独立自主是主体选择的基础
        (一) 正确处理党际关系和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是主体选择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一) 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二) 坚持实事求是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完结[J]. 孙明杰. 泰山学院学报, 2022(01)
  • [2]中国共产党解放农民和赢得农民的统一[J]. 郑有贵. 宁夏社会科学, 2021(04)
  • [3]农民土地问题与中国道路选择的历史逻辑——透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一个重要维度[J]. 孙乐强. 中国社会科学, 2021(06)
  • [4]毛泽东革命观研究[D]. 徐金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5]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版本研究[D]. 曹欣欣. 湘潭大学, 2020(02)
  • [6]《中央政治通讯》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早期探索[D]. 李勇. 湘潭大学, 2019(12)
  • [7]伟大的历史起点——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等三大历史事件90周年[J]. 石仲泉. 苏区研究, 2017(05)
  • [8]“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D]. 徐士锋. 湖南工业大学, 2017(11)
  • [9]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赵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6)
  • [10]论湘江战役对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影响[D]. 甘庆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上的历史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