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信息价值

如何分析信息价值

一、如何分析信息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刘泽原,赵文栋,赵佳宜,刘存涛,李艾静[1](2021)在《基于多用户决策效用的侦察无人机路径规划算法》文中研究指明战场用户决策的效用受限于决策的时机性和正确性,无人机为多个用户提供协同侦察服务时,减少侦察时间有助于用户更快获取决策需要的信息以提高决策时机性,延长侦察时间则能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决策的正确性。为了权衡无人机侦察时间与侦察信息价值并提高多用户决策的总效用,提出了基于侦察任务时间、用户获取信息价值以及各用户权重的多用户决策效用模型,将多用户决策效用最大化问题建模为带约束的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性价比贪婪思想与路径收益动态监测机制的路径规划算法求解路径问题。对所提算法和对比算法在不同目标数量下的任务时间、信息价值及效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规模的侦察目标下,所提算法与基于单一指标带时间约束的贪婪算法相比能够实现更高的多用户决策效用。

陈为东[2](2021)在《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研究的偶然性发现离不开偶遇信息的点燃,从而引导个体心理发生顿悟、联结、移情和沉思,个体从偶然的被动获得转移到主动求索,非线性和线性的信息搜索行为彼此共生或演替,偶然性与必然性交织存在。偶遇的信息具有潜在价值,希冀解决科学难题、科研疑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个体在搜索、浏览、交互过程中发生信息偶遇的可能性变大,信息偶遇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术新媒体以学术信息服务为己任,包括学术APP、学术虚拟社区、学术微信公众号、学术社交网络和学术博客等多元类型,承载着丰富的学术资源,拥有基数庞大的科研人群,用户之间通过彼此关注、留言、互粉等,形成了社会网络关系,缓解了科研人员的信息孤岛现象。目前关于学术新媒体信息行为的研究主要偏重于主动的交流、交互、共享、贡献、持续使用、科研合作等行为,被动的信息获取行为还有待深入探索。用户在学术新媒体环境下意外获得有趣或有用的信息逐渐常态化,国内外多个领域都有关注信息偶遇,图情领域对信息行为的研究也延伸到了信息偶遇。信息偶遇一般过程模型中涵盖了注意、停驻、检验、摘取、返回5个步骤,表现为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3个阶段。目前缺少从心理和认知层面探析学术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发生原因、感知变化和后续采纳等问题,有必要在偶遇过程下结合用户的感知心理去深入分析信息偶遇现象,挖掘偶遇信息价值,为科学发现提高几率。本文主要分析过程感知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偶遇发生前的影响因素、偶遇中用户的认知演变、偶遇后用户信息采纳路径以及促进信息偶遇的感知和采纳策略5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1)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个体、环境、行为因素和人类行为的一般模式S-O-R(即刺激—个体心理、生理—反应),结合学术新媒体特色和信息偶遇概念,将学术新媒体信息偶遇行为的要素划分为: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环境、学术信息。在已有信息偶遇发生过程和过程感知模型下分析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偶遇前-偶遇中-偶遇后。将感知融入到偶遇行为过程,构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过程感知模型,给出学术新媒体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包括5个子机理,分别为信息偶遇前的注意触发,信息偶遇中的心流体验、认知联结、感知控制,信息偶遇后的行为反馈,深入分析了5个子机理,以及过程与机理的关系,子机理之间的演进关系。(2)偶遇前引发学术新媒体用户发生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S-O-R模式和技术接受模型从学术新媒体的用户维度、信息维度、环境维度分析引发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给出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假设模型。其中信息维度包括信息特征、信息质量,环境维度囊括了平台可用性、平台多样性,用户维度涵盖了好奇心理、感知有用性、感知控制、先验知识以及信息偶遇行为共有9个变量,10个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学术新媒体平台上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用户,问卷设计的题项中涉及到是否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设置,以排除没有发生过信息偶遇行为的用户;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例验证了假设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信息特征、信息质量、平台可用性、平台多样性对感知有用性均具备显着正向影响;先验知识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控制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信息特征显着影响用户的好奇心理;好奇心理、感知有用性、感知控制显着正向影响信息偶遇行为。(3)偶遇中学术新媒体用户的认知演变。本文采用访谈获取学术新媒体用户发生信息偶遇行为时的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的资料,共访谈了15位曾经发生过信息偶遇事件的学术新媒体用户。由于学术新媒体主要服务于科研工作者,且以学术信息服务为主,因此,本文以硕博研究生和高校教师为目标人群,共获得4.5万余字的访谈资料。再根据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获得了初始概念38个、初始范畴19个、主范畴8个,最终得到信息偶遇中的用户认知演变状况,构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中的认知演变模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中认知变化时的认知结构经历了同化、顺应、图式联结和意义建构过程,最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网络,并结合意义建构理论解读了用户从认知鸿沟、断带到认知联结跨越,对认知演变的意义进行了阐释。(4)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路径构型。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信息采纳模型(IAM)、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感知价值接受模型(VAM),提取了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构成,动因包括:信息质量、信源可信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收益、认知结构、好奇心理和感知成本7个动因。通过问卷获得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数据。利用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中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检验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组态构型,经过数据校准(完全隶属、交叉点和完全不隶属)得到真值表、必要性条件分析、组态充分性条件和结果稳健性分析,得到影响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7条路径,即7种组态结果,并解释了这7条路径。(5)提出了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前-中-后的感知与采纳策略。刺激物特征显着影响信息偶遇的发生,从信息偶遇前的信息质量(信息内容、信息源)和信息特征(信息表征和信息标题)等角度实现注意触发。信息偶遇中用户的认知心理、情感情绪都存在不断的变化,从认知联结、偶遇信息相关信息、感知控制和信息偶遇能力素养角度,帮助用户实现偶遇信息和先验知识的语义互联,更好地理解和研判偶遇信息的作用和价值;最后给出了促进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采纳的策略,从平台可用性、偶遇信息资源关联和学术新媒体的网络口碑等角度,提升偶遇信息的采纳度从而实现信息价值。本研究丰富了学术新媒体信息行为的理论体系,信息偶遇是一种被忽略的、被动的、非线性的信息获取或检索行为。在过程感知视域下,将信息偶遇行为过程分为前-中-后3个阶段,并将用户感知融入到这3个阶段,给出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偶遇前引发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偶遇中用户的认知演化和偶遇后的采纳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信息偶遇现象,丰富了信息行为研究。本文最后给出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感知与采纳策略,为学术新媒体平台和学术知识服务体系的调整提供新的视角,优化学术新媒体的知识服务满意度。

于云[3](2021)在《出行前信息对出行决策和出行成本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交通供需失衡导致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桎梏。交通拥堵主要是由于构成复杂交通系统的各组分以及各组分之间关联机制不合理造成的,比如社会车辆数过多,交通系统的不完善,以及区域间的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同时,交通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又使拥堵问题进一步恶化。造成交通系统中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可预测事件,例如恶劣天气,临时道路施工,以及交通事故等。这些不可预测事件造成了道路通行能力的下降,从而减少了交通供给量,进而影响出行者的出行选择。通过单方面的增加交通供给,例如拓宽道路,并不能很好的解决交通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交通管理的方式来引导交通出行变得尤为重要。向出行者提供信息是可能解决交通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一个重要方式。随着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的发展,在出行者出发之前向他们提供交通状况相关的信息,即出行前信息,已经成为可能。出行者可以根据出行前信息来调整他们的出行路径、出发时刻以及出行方式等,从而有可能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出行成本。但是,出行前信息的作用跟哪些因素相关,以及出行前信息如何影响出行者的出行选择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本文通过交通均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出行前信息对出行选择和出行成本的影响,并探究了影响出行前信息价值的多个因素。由于不确定事件的影响,模型中假设路径通行能力是逐日随机变化的。当不提供出行前信息时,出行者只知道路径通行能力变化的概率分布;当提供出行前信息时,出行者可以在出发之前获得路径的预测通行能力信息。我们将出行前信息的价值定义为提供信息之后相比于提供信息之前,用户均衡下期望出行成本的变化。如果提供信息之后,出行者的期望出行成本降低了,那么称出行前信息是有益的;否则,出行前信息不会改变甚至增加出行成本。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零信息条件下出行选择均衡分析。在空间维度上,基于经典双路径交通网络,给出了出行路径选择均衡模型的概述。在时间维度上,阐述了经典瓶颈模型中出发时刻选择的均衡机制。在此基础上,假设瓶颈通行能力逐日随机变化且服从伯努利分布,建立随机通行能力下出发时刻选择均衡模型。推导了用户均衡下模型所有临界时间点和期望出行成本的解析解。结果表明:随着出发时间的增加,用户均衡下出行者出发率逐渐减小;最后一个出发时刻不会早于上班时刻。(2)不准确信息对出发时刻选择的影响研究。为研究出行前信息质量对出行者出发时刻选择以及交通系统效率的影响,假设瓶颈通行能力逐日随机变化且服从伯努利分布,建立随机通行能力下出发时刻选择均衡模型。定义了信息遵从和信息不遵从两种出行者信息反应行为,推导了信息遵从和不遵从场景下模型的均衡解析解,并设计了求解共存场景下出行成本的迭代算法。分析了用户均衡下信息质量,瓶颈通行能力下降幅度和频率,以及出行者信息反应异质性等因素对不准确信息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信息不遵从场景下,提供准确信息总是比提供不准确信息对减少出行成本的效果更好;但是,在信息遵从场景和共存场景中,提供不准确信息可能比提供准确信息对减少出行成本的效果更好。(3)准确信息下出行者风险态度对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研究。为刻画出行者的选择偏好,考虑出行者风险态度对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假设路径通行能力逐日随机变化且服从伯努利分布,提出基于双路径交通网络的出行路径选择均衡模型。在特殊情况下,即假设出行时间函数是线性的,推导了零信息和完全信息两种场景下模型的均衡解析解,同时给出了一般情况下的定性研究结果。分析了用户均衡下自由流出行时间,出行者的风险态度,以及路径出行时间函数结构等因素对准确信息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假设出行者是风险中立的,可能会低估或高估信息对减少出行成本的效果;当信息使得整个网络性能提高时,其中一条路径的性能可能降低。(4)出行前信息对出行路径和出发时刻同时选择的影响研究。为研究不确定性条件下信息质量对多维度出行选择的影响,假设瓶颈通行能力和自由流出行时间都是逐日随机变化且服从一般概率分布,提出了一般分布下出行路径和出发时刻同时选择的均衡模型。推导了零信息和完全信息两种场景下模型的均衡解析解。分析了用户均衡下两条路径通行能力的关联度,瓶颈通行能力下降幅度和频率,以及自由流出行时间与瓶颈通行能力关系等因素对出行前信息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瓶颈通行能力随机和自由流出行时间确定的条件下,完全准确信息总能减少出行成本;当瓶颈通行能力和自由流出行时间都是随机变化的,完全准确信息可能增加出行成本;而当瓶颈通行能力严重下降时,即使提供的信息不准确,也有可能减少出行成本。

宋茜[4](2021)在《战略投资者、超额薪酬与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战略投资者、超额薪酬与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高管超额薪酬能够增强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战略投资者能够增强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战略投资者能够增强高管超额薪酬对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作用。

石晓军,叶震[5](2021)在《中国债券评级变动峭壁的投资信息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债股联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变动峭壁(即评级变动超过1级)的股票投资信息价值。事件研究法的结果表明,中国债券信用评级上调峭壁具有明确的投资信息价值,上调峭壁出现之后的20个交易日内累计异常收益上涨3.62%。这一发现挑战了国际文献中关于信用评级上调不具有信息价值的结论。下调峭壁的信息价值不仅表现在下调之后股票异常收益跌幅深,还表现在下调峭壁的信息价值一直持续到下调之后的90个交易日,该结果丰富了信用评级下调信息价值的文献。此外,利用2008年~2018年全部A股股价周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给出了中国股票定价存在信用评级上调峭壁因子和下调峭壁因子的证据。

杨强,宁迪,席悦,蒋玉石[6](2020)在《在线动机对社交媒体广告点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从在线动机出发,对消费者点击社交媒体广告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运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了拟合检验,并通过层次回归分析了隐私关注对在线动机影响广告感知价值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消费动机正向影响消费者对社交媒体广告的感知信息价值、感知娱乐价值,负向影响感知目标障碍,继而影响消费者的广告点击行为。联系动机对感知信息价值、感知娱乐价值和感知目标障碍的影响将通过感知一致性实现。消费者的隐私关注会削弱消费动机和感知一致性对感知信息价值、感知娱乐价值的正向影响。

潘路茜[7](2021)在《基于空间感知的虚拟现实界面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小燕,李群,陶军[8](2021)在《会计信息价值反应的区间效应——基于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注册制下的创业板投资视角,运用Feltham-Ohlson模型,以我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会计信息价值反应的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会计信息价值反应呈现区间效应。与会计报告年度的次年4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区间段相比,会计信息价值反应的显着程度在会计报告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区间段和会计报告年度的次年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区间段明显更高。实证结果支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反应强度与企业内在价值高度相关,会计信息公开披露之前的信息泄露会导致会计信息价值提前反应。这一研究结果为注册制下创业板的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董田田,李军,王继荣[9](2021)在《基于Multiagent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模型》文中研究表明为分析与预测社交网络中舆情传播过程和演化趋势,本文基于Multiagent分布式技术,建立了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模型,研究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方式,并根据Agent的行为和状态特性,对Agent进行分类,分析Agent的属性特征,通过剖析Agent个体之间的交互微观行为,依据信息价值时效性、信息源覆盖率和信息关注度,对转发行为的影响进行讨论,给出了Agent的决策规则,以网络结构方式体现Agent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基于Agent的仿真平台,采用Netlogo 6.0.4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舆情信息的传播与信息价值呈正相关,信息价值越大,越有利于舆情信息的传播,且信息源的覆盖率与转发Agent数和中止Agent数成正相关,信息关注度对舆情传播影响甚大,说明该模型能准确分析和预测网络中舆情传播的演化趋势。该研究对相关人员了解社交网络中舆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李欣颖[10](2021)在《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化研究》文中认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移动短视频用户规模接近8亿,占全体网民的86%,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新风口,超越综合视频成为第三大移动应用。同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下半年用户规模进一步大幅提升,移动短视频观看时长日均3亿小时,成为领跑互联网的新发展热点。虽然随着移动短视频竞争格局走向良性,内容质量得到提升,版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是移动短视频作为新兴事物和新兴业态,还是存在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何挖掘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特征、规律和网络结构,基于信息行为演化过程,从移动短视频用户的多元信息行为和多维场景出发,维护移动短视频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保障移动短视频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是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管理的新挑战。本文以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信息生态学、行为科学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等交叉学科理论,展开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相关问题的研究。首先基于行为科学和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模型,并对机理关系进行了分析,该章是论文的核心理论框架。接着基于扎根理论展开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展开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和网络结构研究,进而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衍生模型,采用仿真研究方法展开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模型研究。最后,基于理论研究成果,从用户信息行为视角,提出移动短视频服务对策。全文理论研究按照“理论框架—核心解析—理论落脚点”的研究脉络层层深入展开,最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紧密结合,形成系统完整的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成果。下面予以详细阐述:第三章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科学理论,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过程模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剖析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要素,分析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驱动力及内在机制,最后构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模型,并对机理关系进行了分析,本章是论文的核心理论框架。第四章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聚焦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核心目标,采用扎根研究范式对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获取详实的质性资料的基础上遵循研究范式对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编码,从多维视角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最后阐释了相关概念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本章为第6章和第7章提供支撑。第五章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及网络结构研究。首先构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概念模型,接着配置安卓智能手机并ROOT后进行Java语言编程,获取总计217360条抖音短视频数据,采用归纳演绎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使用数理统计工具、情感分析工具、分词工具、Gephi软件对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整体特征、信息检索推荐行为特征、信息发布行为特征、信息共享行为特征及信息行为网络特征展开了实证研究并进行了细致分析。本章为第6、7章提供理论支撑。第六章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模型研究。本章在国内外学者及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和信息行为理论,提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建模依据和思想,构建了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模型V-SIbR,计算了模型平衡点及阈值,设置了11组33个参数方案,使用Matlab工具对模型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的演化进行了综合讨论。本章为第7提供理论支撑。第七章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移动短视频服务对策研究。本章针对移动短视频用户服务现状和问题,从用户信息行为出发,基于第4章研究成果,提出移动短视频用户服务水平提高对策;基于第5章研究成果,针对移动短视频发展乱象提出治理对策;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及第4、5、6章研究成果,提出优化移动短视频服务生态对策。本文紧随国内外学者研究趋势,展开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理论层面,能够推动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理论体系发展、深化信息生态理论在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应用、为加强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实践层面,指导相关部门和企业提高移动短视频用户服务水平、加强移动短视频治理、优化移动短视频服务生态。未来研究中,紧随交叉学科研究发展趋势,探讨医学与信息学交叉融合新的研究视角与发展契机,挖掘移动短视频技术应用优势,展开健康信息行为、健康信息管理、健康信息行为干预、用户健康信息行为等领域的研究。

二、如何分析信息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分析信息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用户决策效用的侦察无人机路径规划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模型及问题建模
    1.1 系统模型
    1.2 多用户决策效用模型
    1.3 问题建模
2 算法描述
    2.1 目标奖励函数
    2.2 路径集合收益
    2.3 算法步骤
    2.4 复杂度分析
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1 仿真设置
    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3.2.1 最佳侦察时间分析
        3.2.2 算法运行时间分析
        3.2.3 不同用户决策效用分析
        3.2.4 多用户决策效用对比
4 结束语

(2)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2.1.2 信息偶遇行为研究现状
        2.1.3 研究述评
    2.2 概念界定
        2.2.1 学术新媒体
        2.2.2 信息偶遇
        2.2.3 过程感知
        2.2.4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内涵
    2.3 理论基础
        2.3.1 意义建构理论
        2.3.2 图式理论
        2.3.3 信息采纳理论
        2.3.4 三元交互决定论
        2.3.5 技术接受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分析
    3.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要素分析
        3.1.1 学术新媒体用户
        3.1.2 信息偶遇环境
        3.1.3 学术信息
    3.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过程
        3.2.1 信息偶遇前
        3.2.2 信息偶遇中
        3.2.3 信息偶遇后
    3.3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与关系
        3.3.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过程感知模型
        3.3.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机理模型
        3.3.3 信息偶遇行为过程与机理关系
        3.3.4 信息偶遇行为机理之间的演进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理论假设模型
        4.1.1 学术新媒体信息维度
        4.1.2 学术新媒体环境维度
        4.1.3 学术新媒体用户维度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2.1 问卷设计
        4.2.2 数据收集
    4.3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4.3.3 模型分析与检验
    4.4 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分析
    5.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问题提出
    5.2 研究设计
        5.2.1 扎根理论
        5.2.2 访谈对象筛选
        5.2.3 访谈过程设计
        5.2.4 访谈资料收集与整理
    5.3 访谈资料编码过程
        5.3.1 开放式编码
        5.3.2 主轴编码
        5.3.3 选择性编码
        5.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5.4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模型构建
        5.4.1 模型构建
        5.4.2 分析与讨论
        5.4.3 认知演变意义阐释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分析
    6.1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
        6.1.1 偶遇后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依据
        6.1.2 偶遇信息采纳行为动因构成
    6.2 研究设计
        6.2.1 定性比较分析
        6.2.2 数据采集
        6.2.3 数据校准
    6.3 分析与讨论
        6.3.1 偶遇信息采纳必要性条件分析
        6.3.2 偶遇信息采纳的组态充分性条件分析
        6.3.3 稳健性检验
    6.4 学术新媒体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路径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感知与采纳行为促进策略
    7.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注意触发策略
        7.1.1 利用多元化信息表征刺激用户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7.1.2 设计趣味性的信息标题吸引用户眼球
        7.1.3 改善信息内容质量提高偶遇信息效用
        7.1.4 监控信息源提高偶遇信息可信度
    7.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的认知联结激活策略
        7.2.1 利用资源故事化形式促进用户认知联结
        7.2.2 推送偶遇信息相关的学者、文献和主题提高感知有用性
        7.2.3 增强用户对偶遇信息的感知控制
        7.2.4 加强培养用户的信息偶遇能力素养
    7.3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度提升策略
        7.3.1 改善平台可用性提高偶遇信息采纳度
        7.3.2 形成偶遇信息的资源关联提高采纳度
        7.3.3 建立学术新媒体网络口碑提高信息采纳度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2 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的认知演变访谈
    附录3 学术新媒体用户偶遇信息采纳行为的动因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致谢

(3)出行前信息对出行决策和出行成本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零信息条件下出行选择均衡分析
        1.2.2 信息条件下出行选择均衡分析
        1.2.3 当前研究面临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2 零信息条件下出行选择均衡分析
    2.1 出行路径选择均衡模型
        2.1.1 确定条件下用户均衡模型
        2.1.2 随机条件下用户均衡模型
    2.2 出发时刻选择均衡模型
        2.2.1 确定条件下用户均衡模型
        2.2.2 随机条件下用户均衡模型
    2.3 本章小结
3 不准确信息对出发时刻选择的影响研究
    3.1 基于出行者对不准确信息反应行为的出发时刻选择随机均衡模型
        3.1.1 信息误差率分析与理论建模
        3.1.2 信息遵从场景
        3.1.3 信息不遵从场景
        3.1.4 共存场景
    3.2 出行前信息价值评价
        3.2.1 信息价值评价指标定义
        3.2.2 信息对遵从行为出行者的价值
        3.2.3 信息对不遵从行为出行者的价值
    3.3 数值算例
        3.3.1 参数设置
        3.3.2 灵敏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准确信息下出行者风险态度对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研究
    4.1 零信息下考虑风险态度的出行路径选择随机均衡模型
        4.1.1 问题描述
        4.1.2 模型建立
        4.1.3 性质分析
    4.2 完全准确信息下出行路径选择随机均衡模型
        4.2.1 问题描述
        4.2.2 模型建立
        4.2.3 性质分析
    4.3 出行前信息价值评价
        4.3.1 信息价值评价指标定义
        4.3.2 信息对出行者路径选择的价值
    4.4 数值算例
        4.4.1 参数设置
        4.4.2 灵敏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出行前信息对出行路径和出发时刻同时选择的影响研究
    5.1 一般分布下出行路径和出发时刻同时选择的随机均衡模型
        5.1.1 问题描述
        5.1.2 模型建立
    5.2 信息价值评价
        5.2.1 信息价值评价指标定义
        5.2.2 信息对出行者出发时刻选择的价值
        5.2.3 信息对出行者路径和出发时刻同时选择的价值
    5.3 数值算例
        5.3.1 参数设置
        5.3.2 灵敏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战略投资者、超额薪酬与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超额薪酬与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
    (二)战略投资者与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
    (三)战略投资者、超额薪酬与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构建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分析
五、结论

(5)中国债券评级变动峭壁的投资信息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理论模型
2 实证方法
    2.1 评级变动峭壁的定义
    2.2 计量方法
3 数据与实证分析结果
    3.1 数据来源
    3.2 描述性统计
    3.3 实证分析
4 存在评级峭壁因子吗?
5 稳健性检验
    5.1 信用评级连续变动的分析
    5.2 高市场占有率、高认可度的评级机构的分析
    5.3 使用Fama三因子和五因子检验评级峭壁因子
6 进一步解释:信息均匀性假说
7 结束语

(6)在线动机对社交媒体广告点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理论基础
    2.1 在线动机的相关研究
    2.2 效果层次理论
    2.3 感知价值理论
3 研究假设
    3.1 消费动机对广告感知信息价值、感知娱乐价值的影响
    3.2 消费动机对感知目标障碍的影响
    3.3 联系动机对感知一致性的影响
    3.4 感知一致性对感知信息价值和感知娱乐价值的影响
    3.5 感知一致性对感知目标障碍的影响
    3.6 感知信息价值、感知娱乐价值和感知目标障碍对广告点击行为的影响
    3.7 隐私关注的调节作用
4 研究方法
    4.1 样本描述
    4.2 变量测量
    4.3 数据处理
5 研究结果
    5.1 结构方程检验
    5.2 调节效应检验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意义
    6.3 管理启示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8)会计信息价值反应的区间效应——基于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及变量的选取
    (二)模型的建立
    (三)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四)回归结果与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四、结论
    (一)会计信息价值反应存在区间效应
    (二)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的解释力与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时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10)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1.2.2 国内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1.2.3 短视频信息行为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方案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移动短视频相关理论
        2.1.1 移动短视频概念
        2.1.2 移动短视频内涵
        2.1.3 移动短视频特征
    2.2 信息行为相关理论
        2.2.1 信息行为定义
        2.2.2 网络信息行为概念
        2.2.3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
    2.3 信息生态相关理论
        2.3.1 信息生态概念
        2.3.2 信息生态系统
        2.3.3 信息生态因子
        2.3.4 信息生态链
    2.4 复杂网络相关理论
        2.4.1 复杂网络的概念
        2.4.2 复杂网络特征模型
        2.4.3 复杂社会网络结构指标
    2.5 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
        2.5.1 系统动力学定义
        2.5.2 系统动力学模型
        2.5.3 系统动力学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
    3.1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过程
    3.2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要素
        3.2.1 行为要素构成
        3.2.2 生态要素构成
        3.2.3 心理要素构成
    3.3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驱动力
        3.3.1 信息价值驱动
        3.3.2 知识创新驱动
        3.3.3 娱乐文化驱动
        3.3.4 社会认同驱动
        3.3.5 经济效益驱动
    3.4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机理模型
        3.4.1 触发扩散机理
        3.4.2 感知推动机理
        3.4.3 交互激励机理
        3.4.4 行为认知机理
        3.4.5 机理关系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
    4.1 问题的提出
    4.2 研究方法和步骤
        4.2.1 研究方法
        4.2.2 研究对象
        4.2.3 研究步骤
    4.3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模型
        4.3.1 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
        4.3.2 选择性编码
        4.3.3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4.4 概念阐释及讨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及网络结构
    5.1 问题的提出
    5.2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特征概念模型
    5.3 实证研究
        5.3.1 研究方法和步骤
        5.3.2 数据采集处理
        5.3.3 数据结果
    5.4 讨论分析
        5.4.1 用户信息检索推荐行为特征
        5.4.2 用户信息发布行为特征
        5.4.3 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特征
        5.4.4 用户信息行为网络结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演化模型
    6.1 问题的提出
    6.2 建模依据及思想
    6.3 模型构建
        6.3.1 模型假设
        6.3.2 演化模型构建
        6.3.3 主体状态转化规则
        6.3.4 模型参数配置及约束
    6.4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6.4.1 平衡点和阈值
        6.4.2 仿真参数设置
        6.4.3 仿真结果分析
        6.4.4 讨论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移动短视频服务对策
    7.1 提高用户服务水平
        7.1.1 提升用户信息服务质量
        7.1.2 提高用户使用满意度
        7.1.3 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
    7.2 治理短视频发展乱象
        7.2.1 完善制度设计
        7.2.2 优化政府监管
        7.2.3 加强主体自律
    7.3 优化短视频服务生态
        7.3.1 信息价值捕捉
        7.3.2 用户行为优化
        7.3.3 信息环境改善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如何分析信息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用户决策效用的侦察无人机路径规划算法[J]. 刘泽原,赵文栋,赵佳宜,刘存涛,李艾静.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21(12)
  • [2]过程感知视域下学术新媒体用户信息偶遇行为研究[D]. 陈为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3]出行前信息对出行决策和出行成本的影响研究[D]. 于云.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战略投资者、超额薪酬与企业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J]. 宋茜. 财会通讯, 2021(15)
  • [5]中国债券评级变动峭壁的投资信息价值研究[J]. 石晓军,叶震. 管理科学学报, 2021(07)
  • [6]在线动机对社交媒体广告点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 杨强,宁迪,席悦,蒋玉石. 信息系统学报, 2020(01)
  • [7]基于空间感知的虚拟现实界面设计与研究[D]. 潘路茜.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8]会计信息价值反应的区间效应——基于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李小燕,李群,陶军.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9]基于Multiagent的社交网络舆情传播模型[J]. 董田田,李军,王继荣.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21(02)
  • [10]移动短视频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化研究[D]. 李欣颖.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如何分析信息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