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正交函数在数值预报产品解释中的应用

经验正交函数在数值预报产品解释中的应用

一、经验正交函数在解释数值预报产品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孟德明[1](2021)在《基于水凝物控制变量的卫星云观测同化研究》文中认为云或云系的分布、形态及其变化体现了大气运动状况和变化趋势,云的相关信息对开展天气系统分析和预报有着重要的先导价值。云区卫星资料中包含大量与台风、暴雨等重要天气相关的动力、热力以及水物质信息。合理同化卫星云观测资料,对于改善模式初始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探索卫星云资料同化方法,本文构建了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通过引入水凝物控制变量,实现了水凝物变量的直接分析,进而建立了云区卫星资料自适应分区同化、云依赖的云区卫星资料变分同化、以及基于水凝物控制变量的集合-变分混合同化等方案,对如何更合理地同化卫星云资料这一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利用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模型揭示了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空间相关性和变量相关性,通过引入水凝物控制变量,实现了水凝物变量的直接分析。详细分析了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特征:其空间相关性表明,水凝物变量相比常规变量具有更小的尺度和更强的局地性;其变量相关性表明,水凝物主要与温度、水汽以及速度势函数相关。一系列单点试验表明,合理刻画水凝物的空间相关性和变量相关性不仅可以使水凝物本身的增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合理的传播,而且可以使其增量传递到其他常规变量,达到变量间平衡。其次,本文基于云量分类技术,进一步探究了云区和晴空区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特征,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云区卫星资料自适应分区同化。云区和晴空区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特征分析表明,云区的背景场误差协方差具有更大的背景误差、更强的变量相关性、以及更小的水平特征长度尺度。基于云量分类技术的自适应分区同化方案可以根据卫星云观测自适应地判断云区位置并调整云区背景误差。单点试验表明,相比于晴空区,云区更大的背景误差使得分析场更相信观测。同化与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分区同化方案使云区水凝物和水汽的量级和分布更为合理,从而改善了降水预报。再次,本文提出了“云依赖”的卫星云观测变分同化方案,在变分框架下实现了水凝物变量的云依赖分析。依据卫星云量,构建了云依赖的调整指数,使各变量的背景误差随云量变化,云量越大,背景误差越大,反之亦然。一系列的单点试验表明,云依赖的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既缓解了自适应分区同化方案中边界不连续的问题,又可以在几乎不增加计算资源的前提下,在变分框架中实现云依赖且多元变量相关的分析。连续三周的循环同化试验表明,应用云依赖的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云区卫星观测减少风场、热力场以及水汽场分析及预报误差,从而有效提升降水评分。强对流个例诊断表明,水凝物的云依赖分析增量可以传递到湿度场、风场中,湿度场和风场的改善可以进一步支撑水凝物的发展,有利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最后,本文基于水凝物扩展控制变量的集合-变分混合同化方案,实现了水凝物流依赖且多变量相关的分析。水凝物混合同化方案可以结合气候态的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和由集合成员计算得到的流依赖且多变量相关的背景场误差协方差,既可以引入流依赖的水凝物分析,又可以缓解样本误差带来的虚假相关。单点试验表明,水凝物混合同化方案可以产生流依赖的水凝物分析增量,集合协方差中的多变量相关性使得该增量可传递至常规变量中。连续两周的循环同化试验表明,水凝物混合同化方案有效减少了常规变量分析场和预报场的误差,并提高了降水预报技巧评分。详细诊断表明,云区卫星资料的集合-变分混合同化可以有效改善模式场中水凝物的分布。水凝物的改善通过变量间相关进一步增强了云区湿度分析和对流有效位能,改善了模式初始场中水凝物与常规变量间的协调性,从而提高降水预报精度。

王振权[2](2021)在《云辐射日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场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的日变化特征是云的重要物理属性之一,可以显着地调节地气系统的辐射能量收支。但是在气候模式中,云的日变化并不能被准确地表征,这也是造成云成为气候系统中最大不确定性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结合一系列的地基和搭载在卫星上的具有高精度和高时空分辨率的主动和被动遥感设备,对云宏观和微观物理属性的日变化特征以及其对云辐射强迫的影响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结合再分析资料进一步探讨了云与气象要素(如:温度、稳定度、垂直速度和相对湿度)在日变化时间尺度上的联系以及日变化位相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响应。本文首先基于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Ka波段天顶雷达对云垂直结构的观测数据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小时分辨率再分析资料(ECMWF ERA5),分析了SACOL站上空卷云的日变化及辐射特征,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将卷云和气象要素在日变化时间尺度上紧密地联系起来,阐述了SACOL站气象条件的日变化对卷云辐射日变化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SACOL站上方卷云在夜间出现的频率更高,通过有效地拦截夜间出射长波辐射,可以产生20.1W/m2的净辐射强迫。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结合搭载在国际空间站的云-气溶胶传输系统(CATS)的激光雷达所探测的云廓线及云-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静止轨道卫星对大气层顶处辐射通量的观测,在全球尺度上对云垂直结构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对地气系统辐射收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全球尺度上高云和海洋上空的低云具有集中在夜间发生和发展的趋势,而陆地上的低云的发生频率主要在午后达到峰值。通过进一步计算日平均云量、振幅与云量出现峰值的时间点(即日变化位相)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以及对云净辐射强迫的影响,发现平均云量与日变化振幅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并且日平均云量、振幅和位相的改变都对云净辐射强迫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其中,高云云量日矩心与其净辐射强迫之间存在斜率为-13.3Wm-2h-1的显着线性关系。结合大气层顶处的温度和300h Pa的垂直速度,我们发现当对流更强,对流层顶温度越低时,高云云量更容易在“下午至午夜”时段达到峰值,相反,当对流较弱且对流层顶温度较高时,高云云量则在“午夜至清晨”时段达到峰值。这也说明垂直速度和对流层顶温度是影响日变化位相的主要因子。通过2001年至2018年期间全球静止轨道卫星对高云云量日变化的观测,发现高云云量日变化位相与全球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也就是说随着全球温度升高,高云日变化具有向“午夜-清晨”这个时间段移动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全球平均温度升高1℃,位相移动2小时47分钟,并且这种趋势在夏季更加明显,与全球变暖形成负反馈过程。

胡登辉[3](2020)在《SAR对台风海浪场特征及高度计去混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因其携带能量高、影响范围广、观测难度大等特点,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等方面备受关注。同时,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及其变化常伴随着台风强度的变化,并影响台风浪的生成和发展。这使得利用真实观测对台风所产生的涌浪进行追踪和分析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波模式(WaVe mode,WV)产品的涌浪观测数据,追踪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对台风涌浪场的空间结构、形成机制、台风与涌浪场波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涌浪波长的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利用Sentinel-1A&B卫星观测的涌浪波长、波向、波高,IBTrACS最佳路径数据集提供的台风观测数据、最优路径信息以及ECMWF的海面风场数据,建立基于SAR波模式数据的台风涌浪追踪方案,追踪了2015年至2018年间太平洋海域台风所产生的涌浪,并按照台风数据划分为6小时分辨率的涌浪场数据集。结果显示,共有126个台风的2373个6小时台风点获取了较完整的涌浪场观测数据。随后,Sentinel-1波模式数据与浮标数据的涌浪波长和波向对比结果显示,波长和波向的均值偏差分别小于-10.06和9.08,均方根误差分别小于35.44米和15.21度,且其统计特征随涌浪传播距离的变化较小。而与WW3对比的统计结果显示,涌浪波长、波向和有效波高的均值偏差分别为-19.51,-10.34和-0.2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83.91米,91.30度和0.81米,WW3模拟的台风涌浪参数存在明显的误差。在Sentinel-1A&B波模式获取的台风涌浪场数据集的基础上,对台风强度、移动速度与台风涌浪场波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涌浪场波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台风前和台风后涌浪场波长存在着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其中,台风前涌浪决定着非对称特征的强度,并且受台风风场强度、大小以及台风移动速度影响。在中等移动速度下,台风前和台风后涌浪波长最大差值可达约200米。在台风左侧和台风右侧的涌浪波长并没有明显的非对称特征。此外,涌浪波长的非对称强度可以通过台风下海浪发展程度进行解释,并符合风时-风区理论,与等效风区呈线性关系。在不同的移动速度下,积分动能(IKE)越大,台风前涌浪波长越长,涌浪场非对称特征越明显。同时也对WW3台风涌浪数据误差较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该结果有助于修正台风海浪数值模型参数,提高台风浪数值预报能力。此外,本文还通过Kudryavtsev等(2015)的海浪成长模型对台风KILO(2015)和台风HECTOR(2018)的4个示例的台风外涌浪场波长进行模拟分析。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出台风RF象限和LR象限的回传涌浪波长特征。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在台风强风区下涌浪的无量纲风区长度、逆波龄、涌浪生成位置和10米风速决定着涌浪离开台风强风区时的状态。其中,在RF象限内台风涌浪波长与无量纲风区长度成正比,与逆波龄成反比。并且当逆波龄值趋于1时,涌浪在离开台风强风区时将会获得充分发展,而在LR象限则相反。当无量纲风区长度#为10!~10"或回传路径到台风中心平均距离与台风最大风速半径比值为2~5时涌浪波长可获得最佳模拟效果,波长均方根误差约为50米。上述取值范围可作为台风涌浪参数化方案的参考。本文进一步对西地中海海域高度计海面高度计产品中非潮汐混叠误差进行校正。在此研究中,分别采用空间均值法和EOF分析法对15个验潮站记录的高频振荡信号进行提取,然后对Jason-1和Envisat的SLA观测值中的混叠误差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在高度计数据校正中,EOF分析方法明显优于空间均值方法。经过EOF校正后,Jason-1的长周期SLA与验潮站观测值的相关性(COR)在90%站位增加了约5%,与Envisat的SLA增加了约3%。对于空间均值法校正后,在验潮站位置,只有约70%的Jason-1和Envisat数据的相关性增加了约2%。EOF方法校正将平均误差百分比(PEL)降低了约30%,而空间均值法校正使PEL的平均百分比反而提高了约20%。经EOF方法校正后,高度计观测结果与西地中海强流和涡流的分布更加一致。结果表明,所提出的EOF方法对于非潮汐混叠校正更为有效和准确。

赵玉衡[4](2020)在《热带海温异常梯度结构和演变特征及对大气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带海洋是驱动大气运动重要的能量来源,热带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变率是短期气候预测中重要的可预报源,全球最强年际变率信号ENSO(El Ni?o and Southern Oscillation)也包含于其中。前人广泛研究了热带三大洋中存在的海温异常现象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其中最强年际信号ENSO的海温异常形态、强度、梯度结构及其气候影响具有复杂的多样性,且存在显着的年代际变化。近些年的研究表明ENSO现象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温异常现象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热带海洋是一个具有广泛联系的统一整体。热带海洋对大气的影响有时并非来自单一海区的作用,而是不同海区间海温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ENSO现象的复杂性和泛热带地区海温整体的伴随性变化是目前国际气象气候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有必要从海温异常的大尺度空间配置及演变的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热带海温异常现象的特征和及对大气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冬季全球主要的海温异常信号变率类型。然后通过海温距平纬偏场的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分析,提取了年际变率最强的热带太平洋地区冬季的海温异常纬向梯度结构主要模态。并考察了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纬向梯度结构与Walker环流的耦合形态。在两类梯度结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梯度结构配置视角的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空间结构划分,并以该视角分析了冬季ENSO现象及其同期影响过程的复杂性。此外,将热带太平洋与印度洋、大西洋联系为一体,从热带海洋整体性和演变角度,对泛热带海温异常结构秋季至春季的伴随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并探讨了这种方法提取的海温信号对夏季大气环流预测的指示意义。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冬季全球海温区域性变率间的主要关联通过对25项海温指数1951/52-2014/15年冬季平均序列的系统聚类分析,获得了4类意义较明确的海温变率类型。其中前两类表现出强烈的年际振荡特征,分别代表了东部型ENSO与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型海温的伴随变化、及中部型ENSO下太平洋中部与东西两侧的反向变化。第三类反映了在20世纪90年代印太暖池和北大西洋相近的年代际突变。第四类反映了三大洋的湾流区及邻近赤道信风洋流区相似的海温变率,变率的相近是由信风洋流和西边界流作用下赤道暖水向中纬度扩散过程所导致,年际变率振幅弱于第一、二类,同时也具有较显着的年代际增强趋势。全球海温最强的两种年际变率类型均位于热带太平洋;印太暖池区域气候平均海表温度最高,但年际变率振幅较小。(2)冬季太平洋纬向海温异常梯度结构与Walker环流的耦合关系以计算纬偏场的方式,将反映局地距平的海温异常场(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转化为一种反映距平值在太平洋纬向上相对高低的形式,突出了纬向海温异常梯度结构中的相对冷暖中心,并平衡了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变率在梯度变化中的贡献。EOF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热带太平洋纬向海温异常梯度存在“东西反向型”和“纬向三极型”两种主要结构,可代表梯度结构变率的93.7%。SSTA纬偏场与垂直风场纬圈环流分量的EOF对比和两者的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分析表明,纬向海温异常梯度与Walker环流异常间存在极强的时空关联。相对冷暖中心位置与Walker环流异常上升、下沉支位置基本吻合,并且也表现为“东西反向型”与“纬向三极型”两种耦合结构。SVD分析中这两种耦合结构的累计协方差平方和贡献率达到99.32%,代表了海温异常梯度与Walker环流异常耦合关系的绝大部分变率。低层风场、海平面气压(Sea Level Pressure,SLP)和南方涛动指数的响应也表明,两种纬向海温异常梯度结构的海气耦合过程具有明显的差异。证明了海气耦合过程中不仅仅是局地性海温异常的作用,海温异常的纬向空间相对结构也具有重要贡献。传统东部型ENSO指数可对“东西反向型”结构有很好的表征,但中部型ENSO指数与“纬向三极型”和“东西反向型”两种结构均具有近似且略低的相关性。而由于EOF的正交性,本文所提取的纬向海温异常梯度和Walker环流异常对应主模态间具有高于传统指数的强相关,且交叉模态间不存在明显关系。因而有利于将两种具有不同海气耦合特征的梯度分量作为两个独立变量进行研究。(3)冬季热带太平洋纬向海温异常梯度结构不同配置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从两种纬向海温异常梯度结构标准化时间序列的不同配置角度,将冬季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划分为“EOF1独立偏强型”、“EOF2独立偏强型”、“EOF1+2混合偏强I型”和“EOF1+2混合偏强II型”以及剩余的梯度结构不显着型,并对1979年以来个例数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前三种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EOF1+2混合I型”下海温显着异常范围最广、强度最强,“EOF1独立型”次之,强度略弱,“EOF2独立型”下异常范围最小,强度最弱。泛太平洋海温异常配置上,“EOF1+2混合I型”与Mega-ENSO空间型相似;“EOF1独立型”中北太平洋地区黑潮区显着偏暖、东北部为显着偏冷;“EOF2独立型”下北太平洋呈现NPGO(North Pacific Gyre Oscillation)负位相结构,但显着性略弱。“EOF1独立型”和“EOF1+2混合I型”引起的热带深对流运动可抵达对流层高层,从而激发明显的大气遥相关作用。前者在欧亚中高纬及北美地区均有较强的环流异常响应,后者欧亚中高纬响应不强,但北太平洋东部至北美地区响应强度强于前者。两类型均能引起北太平洋至北美显着的纬向风异常波列和北美副热带西风急流加强。“EOF1独立型”中急流加强由太平洋中低纬异常环流圈的和欧亚中高纬西风异常远距离传输两种作用共同产生,“EOF1+2混合I型”中则主要由太平洋中低纬异常环流圈起作用。这些差异与两者北太平洋出现的不同的海温异常配置的作用有关。而EOF2型独立出现时,引起的热带深对流运动强度与大气环流响应则要弱的多,向中高纬的遥相关波列传播特征也不明显,主要影响局限于热带地区,不具有另两类中的全球尺度的影响。(4)冬季热带太平洋纬向海温异常梯度结构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对1900年以来的冬季海温距平场的分析表明:“东西反向型”和“纬向三极型”两种梯度结构的趋势并非单调的,在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两个结构的振幅均存在一个衰弱期,百年尺度下振幅均表现为先减弱后增强的特征。“东西反向型”在1970年以后正位相最大振幅显着增强,但显着异常频率减少。“纬向三极型”正位相在1970年代末以后频率与强度均明显增强。这从梯度结构振幅变化角度解释了70年代末以来ENSO强度、频率和暖中心西移的年代际变化。相较于1900-2018年,1980年以后“EOF2独立型”和“EOF1+2混合I型”发生频率增幅分别达到29.5%和27.6%,表明“纬向三极型”分量对海温结构的贡献显着增加。纬向梯度不显着的年份在1950-1970年梯度衰弱期密集出现,但在70s年代末以后显着减少,表明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纬向梯度振荡在加强,海温异常梯度结构振幅的加大导致了近年来ENSO事件变得愈发强烈、频繁的特点。(5)泛热带地区秋-冬-春海温异常结构伴随演变及对夏季环流的影响利用拓展经验正交函数(Extend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EEOF)方法从准年际SSTA变率中提取出了泛热带地区三大洋在秋冬春三个季节里的海温异常结构连续伴随演变模态。第一演变模包含热带太平洋东部型ENSO的冬季锁相-春季衰减过程及印度洋和大西洋伴随其衰减期的增暖过程;第二演变模表现为秋季至春季热带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冷暖翻转及东部型ENSO在春季的迅速发展过程;第三演变模表现为中部型ENSO发展过程中太平洋纬向三极海温异常梯度的生成过程,并伴有印度洋由暖转冷和热带大西洋由整体偏冷转向北冷南暖分布的演变。前三模态占泛热带海温异常三个季节连续演变过程总解释方差的44.7%。各模态中海区间海温异常结构伴随演变的存在性通过区域非正交投影得到了验证。各演变模态均对夏季大尺度位势高度场异常存在不同形态的显着影响:第一演变模与热带地区大气环流异常存在强烈相关,尤其反映了ENSO衰减过程中三大洋海温异常对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的共同加强作用;第二模态对热带地区的滞后影响则倾向于印太地区。对夏季高度场回归模型的回归效果表明,以多海区伴随演变型作为变量相较时空孤立的海温指数模型对夏季环流的模拟效果有显着提高。

范玉荣[5](2020)在《三维电离层建模及其短波通信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距地面60~2000km的电离层是地面与空间交互通信不可逾越的一道屏障。当无线电波经过电离层时会由于电离层的影响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同时,电离层会对穿过其的高频电波起反射作用,使得其在短波通信和超视距雷达等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电离层及其应用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用GNSS数据进行电离层建模成为了电离层研究热点,电离层建模方法也越来越多。而在短波通信中,电离层的状态变化是影响短波通信效率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三维电离层建模中,现有算法复杂度较高且运算效率较低的问题,使用国际参考电离层(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IRI)模型提取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作为垂直方向基函数,减少了反演未知数个数,提高了反演效率;以及针对三维电离层建模中数据不足的问题,通过添加虚拟观测值的方式增加了观测信息,提高了电离层反演精度;同时,针对电离层模型在短波通信链路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分别使用电离层经验模型和电离层层析模型结合射线追踪技术进行了短波链路预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使用GNSS数据进行电离层建模的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利用GNSS双频数据提取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和载波相位平滑电离层TEC观测值,使用球谐函数模型估算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DCB)及薄壳电离层模型参数,确保从GNSS观测数据中提取得到高精度电离层信息。2.使用欧洲区域GPS双频观测数据进行了区域三维电离层层析反演,并针对传统算法反演效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在IRI2016经验模型中提取EOF作为垂直方向基函数,大幅度减少了解算未知数数目,提高了反演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解算时间明显缩短,且精度略高于传统方法。3.针对传统电离层层析中数据不足导致部分格网得不到有效修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添加虚拟射线以扩充观测数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缺乏实际观测站的区域设立虚拟观测站,进而添加虚拟射线,并通过先前建立的薄壳电离层模型结合投影函数得到虚拟射线的电离层观测值,使射线的格网覆盖率较原来提高了近30%。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不影响实际观测射线丰富区域反演精度的情况下使原本缺乏射线穿过的格网电子密度得到有效反演。4.使用射线追踪技术和三维电离层模型构建了短波通信链路预测程序,并分别结合IRI2016经验模型和电离层层析模型进行了短波链路预测,针对短波发射仰角和频率对短波传播距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汪琪[6](2020)在《过去千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简称LUCC)是人类影响气候系统的重要外强迫因子之一。提高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气候影响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温度变化的影响、LUCC的生物地球物理效应和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对中国气候影响的相对贡献,对科学地制定应对全球变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开展的过去千年积分模拟试验(Last Millennium Ensemble simulations from 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简称CESM-LME)中LUCC单因子敏感性试验结果(打开碳氮循环过程)以及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简称CESM)长积分模拟试验打开和关闭碳氮循环过程的LUCC单因子敏感性试验结果及相应的控制试验结果,基于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别探究LUCC综合气候效应影响下中国东部年代际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及LUCC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对中国温度、降水变化的影响及其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LUCC综合气候效应对中国东部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影响通过对CESM-LME试验中LUCC单因子敏感性试验三个集合成员集合平均,用低通滤波方法提取气候变化的年代际信号,采用线性回归、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LUCC作用的物理机制。分析发现:LUCC导致中国东部的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增加而北部地区夏季降水年代际减少。从空间分布上看,LUCC导致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分布格局转换。从土地利用/覆盖发生剧烈变化之前(即850-1749年,以下简称为“LUCC前”)第一模态的经向偶极型分布,第二模态的经向三极型分布转变为土地利用/覆盖发生剧烈变化后的(即1750-2005年,以下简称为“LUCC后”)第一模态经向三极型分布,第二模态的经向偶极型分布。LUCC通过影响东亚东部低层风场,特别是东亚东部的“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气旋-反气旋”异常环流,中国东部水汽输送和垂直速度的年代际变化进而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分布格局的变化,同时,LUCC也会通过影响冬季海温的年代际分布型影响北半球中高纬遥相关波列变化从而影响降水分布格局转变。中国东部夏季地表温度年代际变化表现为全区一致降温。在空间分布格局上,“LUCC前”地表温度第一模态为全区一致变化,其中大值区出现在中国东部西北角,第二模态为南北反向的偶极型分布,而在“LUCC后”,第一模态表现为中国东部西南地区与其他区域反向的分布格局且大值区偏北,第二模态基本与“LUCC前”一致。LUCC通过改变地表反照率、叶面积指数等影响地表净辐射通量及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变化进而影响温度变化,且影响中国东部不同区域温度变化的物理机制存在差异。夏季叶面积指数、地表潜热通量及地表净长波辐射通量的年代际变化对中国东部35°N以北地区地表温度的年代际变化贡献较大,而地表反照率等的影响相对较弱。夏季地表反照率、感热通量及地表净辐射通量的年代际变化对中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地表温度年代际变化影响较大,虽然叶面积指数的减小将会产生一定的增温作用,但这种增温效果不足以抵消地表反照率等造成的降温。2.LUCC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对中国区域温度、降水变化的影响对CESM打开和关闭碳氮循环过程的LUCC单因子敏感性试验结果及其相应的控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UCC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导致我国大部分区域地表温度上升,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导致我国大部分区域温度下降,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及贡献存在时空差异,但总的来说,LUCC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对温度变化的影响要强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从年平均及各个季节平均结果来看,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生物地球物理增温是地表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表净辐射、感热通量与地表温度变化一致而与潜热变化相反。但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存在差异,即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地表净辐射通量、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的相对贡献不同。LUCC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我国降水变化影响的相对贡献因区域而异。我国100°E以西地区降水变化主要是由LUCC生物地球化学作用造成的,而对于100°E以东的大部分区域来说,LUCC生物地球物理作用要强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从物理机制上来说,不论从年平均还是各个季节平均降水变化来看,在LUCC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影响下,500 h Pa比湿和垂直速度变化对降水变化的影响一致,而LUCC生物地球物理过程的影响较为复杂,除塔里木盆地至准噶尔盆地附近地区外,在中国大部分区域,生物地球物理作用下比湿和大气垂直运动的变化基本相反,即比湿增加/减少的同时大气垂直上升/下沉运动加强,从而导致降水增加/减少。

郝日栩,赵玉新,何忠杰,刘厂,李威,杨德全[7](2019)在《基于EOF-NAR神经网络混合模型的海温预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海温预报在海洋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和工程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温所具备的非线性、非平稳和非连续等特征,导致海温预报的高复杂性。海温统计预报的研究多针对海温时间演变规律,鲜少有对海温的空间信息进行分析预报。本文针对海温预报中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结合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经验正交函数和NAR神经网络方法的具有较强非线性和空间信息处理能力的海温统计预报模型(EOF-NAR模型)。该模型基于经验正交分解时间函数,结合三维海温场空间点变量的线性组合构造主要分量,引入高频海温空间信息,通过分析主要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代替原始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NAR神经网络构建海温时间序列长期依赖模型进行低频海温信息处理。在南海海域海温的中长期时空预报实验中,EOF-NAR模型预报均方根误差较EOF模型降低16%,证明该模型在海温时空预报中的有效性并为海温预报提供了新思路。

吴玉霜[8](2019)在《广西地形分布对前汛期暴雨的影响及其智能计算客观预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暴雨灾害是我国破坏性强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发生的同时通常伴有泥石流、滑坡等一系列次生灾害。广西前汛期(4-6月)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多,兼受复杂的地理环境影响,具有局地性、突发性和历时短等特点,是华南区域频发暴雨降水的主要地区之一。基于广西1961-2017年共57a的前汛期暴雨强降水数据,文章综合运用EOF分析、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讨论地形因素对降水的影响,并着重分析广西地形对前汛期暴雨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天气学诊断法,总结归纳出广西1961-2017年期间前汛期暴雨的发展规律、形成机理和年际变化特征。进一步根据广西地形分布和降水气候特征,将广西分为3个不同区域,分别建立基于KPCA特征提取方法与随机森林算法的智能计算集合客观预报模型,对广西前汛期暴雨进行实际预报预测。得到以下结论:(1)在地形影响下,广西地区前汛期暴雨的空间分布格局为东北多,西南少,有3个高值中心和1个低值中心,高值区分别是融水、永福等桂北地区,桂中北地区的金秀、蒙山等地以及东兴等沿海地区,低值区为宁明一带。(2)广西前汛期暴雨总量的年际变化显着,存在明显的1-2a、4-6a的短周期变化,以及24a左右的长周期变化。在长期变化趋势上,广西前汛期暴雨降水量整体变化较为平缓,突变不明显。(3)采用EOF方法对广西前汛期暴雨总量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发现,第一模态为全区一致性且呈由东到西递减分布,高值区位于临桂、永福和来宾等地,低值区位于桂西北地区,方差贡献率为30.14%。第二模态为西北-东南反向分布的空间分布特征,高值区位于东兰、田东等地,桂东南大片地区为负值区,方差贡献率为12.21%。第三模态为南北反向且由北向南递减分布的空间格局,高值区位于永福、兴安等地,低值中心位于桂南地区,方差贡献率为9.4%。(4)采用EOF分解得到的特征向量所对应的时间系数分析广西前汛期暴雨的时间变化特征,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在20至-40之间,存在着3-4a的振荡周期,处于整体偏涝的类型。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在6至-6之间,呈下降趋势,存在一个12a左右的振荡周期,处于整体偏旱的类型。第三模态的时间系数在15至-15之间,呈上升趋势,处于北部地区偏涝,南部地区偏旱的类型。(5)对广西前汛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统计分析发现,广西前汛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过程共出现41次,年平均为0.73次。4月份出现的频次最少,5月份次之,6月份出现的频次最多。广西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年际变化、月际变化较为明显。线性趋势分析发现,4月份略有减少的趋势,而5月和6月份则是逐渐增多的,其中5月份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6)不同月份发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影响机制都各异,分别表现为4月份的两槽两脊并在低纬度地区有分裂出的短波槽影响广西;5月份为两脊一槽形势;6月份为一槽一脊配合中低纬度的东亚槽。这些环流形势均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并南下影响,并且广西在5月和6月份同时受到副高边缘西南气流的影响,低层辐合气流明显,有利于低层水汽的不断抬升。(7)水汽、动力条件分析表明,月份的变化对应着不同的水汽来源,其中,4月份水汽来源主要为中国南海和孟加拉湾;5月份,则是南海、印度洋以及孟加拉湾;6月份的水汽来源以印度洋和孟加拉湾为主。4-6月广西上空上升运动较强,对应的不稳定能量较大,为广西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机制。(8)采用KPCA特征提取方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相结合对预报因子进行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建立一种新的非线性人工智能计算预报模型,对广西前汛期暴雨进行建模研究,预报结果表明,新模型全区前汛期暴雨预报的TS评分为0.14,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ECMWF)全区TS评分仅为0.07;按地形和气候特征要素分区预报的结果发现,一区,新模型TS评分为0.16,欧洲细网格为0.12;二区,新模型TS评分为0.10,欧洲细网格仅为0.01;三区,新模型TS评分为0.14,欧洲细网格只有0.02,新模型结果均优于ECMWF的集合预报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结果稳定,精度较高,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效果好,对广西前汛期暴雨的实际预报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黄玲[9](2019)在《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模型精化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增加对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精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研究和建立区域电离层延迟精化模型以提高电离层延迟改正精度也迫在眉睫。本文围绕区域电离层监测与广域增强系统中的电离层VTEC精化建模,针对中国区域跨越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活动变化复杂的实际问题,将地统计学(Geostatistics)中的基于空间变量随机性、结构性、相关性和变异性的Kriging空间内插方法应用到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中;同时,基于方差分量估计和拟合推估对Kriging空间内插格网模型进一步改进和精化,基于陆态网CMONOC观测数据构建了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及软件,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非差非组合PPP算法,同时进行了验证与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概括如下:1)综合考虑中国区域电离层活动地域性特征和电离层VTEC的时空变化特性,基于CMONOC观测数据计算的半变异函数结果,对中国区域电离层半变异函数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与分析,总结了电离层VTEC的空间结构性和变异性规律,设计了充分顾及电离层活动时变性且灵活可调的半变异函数的构建方法,提供了有效的空间变量结构相关性与变异性信息,为中国区域电离层精确模型化提供有效支撑和基础。2)基于CMONOC数据统计、构建的灵活可调的半变异函数,本文实现了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 Kriging空间内插优化算法,该算法可获得最优无偏线性(BLUE)估计量,给出了优化的内插估计精度;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 Kriging格网模型精化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Kriging空间内插优化的中国区域电离层格网精化模型处理软件。与多种函数基模型和VTEC产品的对比分析表明,由于Kriging空间内插优化模型充分顾及了VTEC变量空间结构与变异性,更符合理论与实际情况,内符合精度在2 TECU以内,格网点估计精度历元均值在14 TECU左右,更适用于电离层活动复杂变化的中国地区3)首次提出了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Kriging电离层格网模型建立方法-KVCE。该方法充分顾及并优化匹配了观测噪声与随机信号模型的方差协方差阵,进一步改进了中国区域VTEC模型。与多种模型进行了多角度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KVCE方法的局部内插精度约为1.37 TECU,比普通Kriging空间内插模型和多项式内插方法分别提高了1.2和0.7 TECU左右;区域建模精度约为1.5 TECU,比函数基模型提高了约1.0 TECU;格网VTEC估计精度历元均值约在3 TCEU以内,日均值在1 TECU以内,优于普通Kriging方法,且在边际区域的优势更加明显。4)对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下的性能进行了验证与分析,从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统计分析了建模残差RMS、格网VTEC估计中误差MSE和外部检核站检核结果,数据表明,太阳活动水平较强烈时,区域电离层精化模型改正效果仍与太阳活动平静期相当,太阳活动峰值和谷值时,建模残差RMS分别约为2.63与2.60 TECU,MSE均值分别约为4.52与4.35 TECU,两种情况下的内符合精度相当;整体上,中纬度地区改正精度优于低纬度地区。从外部检核的外符合指标来看,测站残差单天均值均分布在-22 TECU左右,低纬度测站的残差较大约为-8 TECU;中低纬度区域测站残差RMS都分别在15 TECU和515 TECU;各测站单天平均改正效果均达到80%以上。5)单频SPP定位验证分析表明:基于CRIM(China Regional Ionospheric Map)的单频SPP三维定位精度在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分别优于1.4m和3.2m,比利用CODE的单频SPP定位精度提高了0.21.0m6)利用非差非组合PPP(IC-PPP)算法,验证了中国区域电离层精化模型的性能。与CODE的电离层产品辅助IC-PPP的定位结果进行对比,CRIM辅助的IC-PPP,提高了初始定位精度、加快双频非差非组合PPP的收敛速度。在不同纬度地区,基于CRIM高精度电离层延迟改正信息约束的IC-PPP在平面与三维分别收敛至10cm、15cm、20cm等不同精度时的收敛速度,比CODE分别提高了1.8、1.3、1.0分钟和3.9、3.0、1.8分钟,在北向、东向和高程方向上的初始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12cm(23.5%)、13cm(35.1%)、6cm(7.8%)。

顾成林[10](2018)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ENSO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资料为基础,探究1951-2015年65年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ENSO对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可能作用机理;最后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对中国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局地气候预测、预报奠定基础,可为沿海地区应对台风变化、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1951-2015年65年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频数、登陆强度、气旋能量指数(ACE)、生命史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从长期变化趋势看,登陆频数有微弱上升趋势,但未通过0.05显着水平检验,登陆频数呈现4-8年为周期的高频震荡,1988年发生突变;登陆强度呈减弱趋势,但未通过0.05的显着水平检验,登陆强度呈现2-4年为周期的高频震荡,在1966年、1987年出现两次突变;气旋能量指数呈显着减弱趋势,表现为2-4年为周期的高频震荡,在1972、1984年发生两次突变;生命史呈显着的增强趋势,表现为2-4年为周期的高频震荡,生命史在1985年、1998年发生两次突变。(2)通过对登陆频数、登陆强度、气旋能量指数(ACE)、生命史与Ni?o 3.4区海表温度相关分析发现:登陆频数与Ni?o 3.4区海表温度呈显着负相关,气旋生命史与Ni?o 3.4区海表温度存在显着的正相关,登陆强度、气旋能量指数与Ni?o 3.4区海表温度没有发现显着相关。通过滑动相关分析发现:登陆频数与Ni?o 3.4区海表温度滑动相关系数几乎都为负值,显着负相关集中发生在1990年代,在1970年、1987年、2000年前后发生突变;登陆强度与Ni?o 3.4区海表温度滑动相关系数正与负交替出现,阶段性非常明显,在1999年前后发生突变;气旋能量指数与ENSO 3.4区海表温度滑动相关系数,1951至1990年代末期都是正值,2000年代初期至2015年都是负值,在1967年、1994年前后发生突变;生命史与Ni?o 3.4区海表温度滑动相关系数,195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期都是正值,2000年代末期都是负值,在1965年、1982年、1996年前后发生突变。(3)热带气旋生成位置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群岛以东130-140°E,10-15°N范围内,和中国南海东北部。厄尔尼诺年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的生成位置向东南移动,拉尼娜年向东北方向移动。源地频数EOF的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与多年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从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来看,集中分布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加强-减弱的变化过程。从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来看,在西北太平洋与中国南海源地频数在纬向上出现了相反的空间分布特征,从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看,相反分布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加强-减弱-加强-减弱的变化过程,在1980年发生突变。(4)登陆热带气旋一个主要路径是由热带太平洋向西到菲律宾海和中国南海,另一个从热带太平洋向西北到达韩国、日本,影响东亚大陆海岸附近区域。厄尔尼诺年影响中国大陆海岸线附近的热带气旋频数偏少,而影响日本的频数增多。拉尼娜年影响日本及周边海域、中国黄海、渤海、南海的热带气旋的频数增加,而台湾省的频数减少。路径频数EOF的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与多年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来看,集中分布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加强-减弱-加强-减弱的变化过程,在1986年、和1996年发生突变。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在经向上呈正-负相反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系数在2000年发生突变,表明相反分布的变化趋势在2000年以后开始减弱。(5)观测强度高值区域位于台湾岛的东南部海域、次高值区为中国南海。厄尔尼诺年在中国华南沿海、日本海东北部,菲律宾东、西部海域观测强度有增加趋势,减少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朝鲜半岛和菲律宾东、西部海域。拉尼娜年中国沿海地区观测强度呈下降趋势,而在菲律宾出现了增强的趋势。观测强度EOF的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与多年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来看,集中分布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加强-减弱-加强的变化过程,在1972年、1982年发生突变。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在经向上呈正-负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系数在1977年前后发生突变。(6)在厄尔尼诺年,120oE附近的南海区域对应的夏季季风西南气流的异常加强。同时,对应的亚洲大陆异常下沉运动,加强了Hadly环流在此的下沉运动,中纬度大陆上存在反气旋异常,使得热带气旋路径更多产生折向,远离中纬度大陆。有更少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拉尼娜年反之。(7)西北太平洋局地环流的改变,使厄尔尼诺年西北太平洋的东南部的海温增加、对流增强、中层相对湿度增加、风垂直切变减弱、低层涡度增加和高层散度增加,这种大尺度环流的调整为热带气旋生成位置的东南移动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生成位置的东南移动使登陆热带气旋活动有着更长的移动距离进而使生命史增长。在拉尼娜年,副热带高压减弱,并且位置向东移动,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产生更多的热带气旋在拉尼娜年登陆中国。(8)1951-201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四个参数(生成频数、超强台风频数、年均最大强度、年平均强度)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从长期变化趋势看,西北太平洋生成频数、超强台风频数没有明显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生成频数在1957年发生突变;平均强度与最大强度呈显着的减弱趋势,平均强度在1972年发生突变、最大强度在1968年发生突变。(9)从热带气旋生命史的四个阶段,路径频数,观测强度线性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线性变化呈上升趋势的位置均向东亚大陆靠近。换句话说,TC从生成到消亡的整个活动过程向东亚大陆靠近,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登陆的频次、强度极有可能加强。也就是说,在整个东亚大陆受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潜在威胁会进一步加剧。产生这样结果极有可能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西太平洋与中东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加大,从而导致walker环流的加强,正在加强的walker环流能够加强热带西北太平洋风垂直切变与相对涡度的变化,从而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

二、经验正交函数在解释数值预报产品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验正交函数在解释数值预报产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凝物控制变量的卫星云观测同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气象卫星资料同化研究进展
        1.2.1 晴空气象卫星资料同化进展
        1.2.2 云雨区气象卫星资料同化进展
    1.3 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研究进展
        1.3.1 同化系统中背景场误差协方差重要性
        1.3.2 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研究进展
    1.4 问题的提出
        1.4.1 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水凝物控制变量背景场误差协方差及卫星云观测同化
    2.1 引言
    2.2 水凝物控制变量背景场误差协方差
        2.2.1 背景场误差协方差计算样本
        2.2.2 背景场误差协方差计算模型
        2.2.3 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特征讨论
    2.3 卫星云观测同化与预报系统
        2.3.1 卫星云观测同化与预报系统
        2.3.2 卫星云观测单点试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云量分类技术的卫星云观测自适应分区同化方案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云量分类的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计算模型
        3.2.1 云量分类计算模型
        3.2.2 云区和晴空区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
        3.2.3 云区和晴空区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特征对比分析
    3.3 基于云区水凝物背景场误差协方差自适应分区同化
        3.3.1 有云环境下背景场误差协方差优化
        3.3.2 云区自适应分区同化方案单点试验
        3.3.3 自适应分区同化对降水过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云依赖”技术的卫星云观测变分同化方案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云依赖”技术的背景场误差协方差
        4.2.1 云区定义及云指数计算
        4.2.2 云依赖背景场误差协方差优化
    4.3 基于“云依赖”技术的变分同化
        4.3.1 单点试验
        4.3.2 云依赖变分同化方案批量试验评估
        4.3.3 云依赖变分同化方案对降水过程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水凝物扩展控制变量的卫星云观测集合-变分混合同化方案研究
    5.1 引言
    5.2 水凝物集合-变分混合同化方案
        5.2.1 水凝物集合样本
        5.2.2 水凝物扩展控制变量
    5.3 基于水凝物扩展控制变量的集合-变分混合同化
        5.3.1 单点试验
        5.3.2 水凝物混合同化方案批量试验评估
        5.3.3 水凝物混合同化方案对降水过程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云辐射日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场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1.3 本文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介绍
    2.1 KAZR云雷达
    2.2 CERES辐射通量观测
    2.3 CATS卫星
    2.4 ERA5 再分析资料
    2.5 EOF与主成分分析
第三章 SACOL站卷云日变化特征与气象场关系
    3.1 大尺度气象场对卷云物理属性的影响
    3.2 气象场主成分与卷云的关系
    3.3 卷云日变化特征及对辐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球尺度云日变化特征与气象场关系
    4.1 基于卫星观测的云日变化特征及对辐射的影响
    4.2 云与气象要素日变化之间的关系
    4.3 赤道高云日矩心的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SAR对台风海浪场特征及高度计去混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台风浪观测现状
        1.2.1.1 现场观测
        1.2.1.2 卫星大面观测
        1.2.2 台风浪研究进展
        1.2.3 台风浪计算模型/台风风区参数化模型
        1.2.4 高度计观测混叠现象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主要内容与组织框架
第2章 海浪基本理论与SAR海浪观测
    2.1 海浪基本理论
        2.1.1 线性波浪(艾里)理论
        2.1.2 海浪的传播
        2.1.3 海浪描述
    2.2 SAR海浪观测
        2.2.1 SAR海面成像机制
        2.2.2 SAR海浪成像机制
        2.2.3 SAR海浪反演方法
        2.2.3.1 SAR非线性变换
        2.2.3.2 SAR方位向截止波数
        2.2.3.3 海浪参数计算
    2.3 本章小节
第3章 台风海浪数据集构建和校正
    3.1 数据描述
        3.1.1 Sentinel-1数据介绍
        3.1.1.1 Sentinel-1卫星简介
        3.1.1.2 Sentinel-1卫星数据产品
        3.1.2 台风数据
        3.1.3 WAVEWATCH Ⅲ海浪模式数据
        3.1.4 浮标数据
    3.2 数据匹配及验证指标
        3.2.1 涌浪数据时-空匹配方法
        3.2.2 涌浪的一致性判定方法
        3.2.3 验证指标
    3.3 数据集构建方法
        3.3.1 初始台风涌浪场获取
        3.3.2 初始台风涌浪场数据质量控制
        3.3.3 台风浪场数据集总述
    3.4 SAR与台风涌浪数据校验
        3.4.1 SAR波模式数据与浮标数据的比较
        3.4.2 SAR与WW3数据的比较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台风涌浪场特征及其机制分析
    4.1 台风涌浪场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子
        4.1.1 分析设定
        4.1.2 台风涌浪场的非对称
        4.1.3 台风强度、移动速度与涌浪场非对称
        4.1.4 主要结论
    4.2 台风风场对涌浪场的影响
        4.2.1 台风等效风区计算方法
        4.2.2 台风风区的影响
    4.3 台风能量的影响
    4.4 数值模式台风涌浪场数据分析
        4.4.1 WW3获取台风涌浪场分布
        4.4.2 WW3模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台风外涌浪成长条件模拟与印证
    5.1 引言
    5.2 个例概况
    5.3 台风下海浪模拟
        5.3.1 模拟方案设置
        5.3.2 海浪成长模型
        5.3.3 台风风场模型
    5.4 涌浪传播个例研究结果
        5.4.1 涌浪发展过程验证
        5.4.2 风区、波龄对涌浪波长的影响
        5.4.3 观测涌浪波长与模型模拟波长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度计去混叠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数据描述及处理方法
        6.2.1 验潮站数据
        6.2.2 高度计数据
    6.3 高频混叠信号在地中海产生机制
    6.4 两种混叠校正方法
        6.4.1 EOF分析方法校正
        6.4.2 空间均值法校正
    6.5 混叠结果分析与校验方法
        6.5.1 沿轨SLA插值
        6.5.2 混叠信号周期分析方法
        6.5.3 混叠校正的校验方式
    6.6 混叠校正结果比较与分析
        6.6.1 非线性混叠信号分析
        6.6.2 Jason-1和Envisat去混叠结果
        6.6.3 两种去混叠方法比较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创新点
    7.3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热带海温异常梯度结构和演变特征及对大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
        1.2.1 热带区域性海温变率主要模态及其气候影响
        1.2.2 最强年际变率ENSO的海温特征及其气候影响的多样性
        1.2.3 热带不同海盆海温变率间的的相互作用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数据资料
        2.1.1 海表温度资料
        2.1.2 大气环流资料
        2.1.3 海温指数资料
        2.1.4 降水资料
    2.2 主要分析方法
        2.2.1 统计方法
        2.2.2 大气环流三型分解下的Walker环流垂直速度
第三章 冬季全球海表温度异常变率主要时空特征
    3.1 引言
    3.2 全球海表温度气候特征及年际变率
    3.3 基于聚类分析的全球典型海区冬季海温变率分类
        3.3.1 冬季海温指数系统聚类
        3.3.2 指数聚类结果及目标类别敏感性分析
        3.3.3 冬季海温指数时间序列聚类特征
        3.3.4 各类指数所代表的海温异常特征
    3.4 冬季海温变率分类各类型总体特征分析
    3.5 讨论和小结
第四章 冬季热带太平洋SSTA纬向梯度结构与Walker环流的关系
    4.1 引言
    4.2 冬季热带太平洋SSTA纬向梯度结构
        4.2.1 冬季热带太平洋SSTA纬偏场及其意义
        4.2.2 冬季热带太平洋SSTA纬向梯度结构主要模态
    4.3 冬季热带太平洋地区Walker环流异常纬向结构
        4.3.1 大气环流三型环流分解中的Walker环流垂直速度分量提取
        4.3.2 冬季热带太平洋Walker环流异常纬向结构主要模态
    4.4 冬季热带太平洋SSTA纬偏场与Walker环流异常主模态间联系
        4.4.1 两者主模态间的时空特征关系
        4.4.2 冬季热带太平洋SSTA纬偏场与Walker环流异常的SVD分析
    4.5 讨论和小结
第五章 冬季热带太平洋SSTA梯度结构不同配置对同期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
    5.1 引言
    5.2 冬季热带太平洋SSTA空间形态多样性的划分
        5.2.1 基于纬向SSTA梯度结构分量不同配置的SSTA形态划分
        5.2.2 纬向SSTA梯度结构份量不同配置形态下的海温异常特征
    5.3 不同纬向SSTA梯度分量配置型与同期气候异常的关系
        5.3.1 热带对流活动异常对梯度结构配置型的响应
        5.3.2 海平面气压异常对梯度结构配置型的响应
        5.3.3 高、低层风场对梯度结构配置型的响应
        5.3.4 位势高度场异常对梯度结构配置型的响应的立体结构
    5.4 冬季热带太平洋纬向SSTA结构主模态及配置型的年代际变化
    5.5 讨论和小结
第六章 泛热带SSTA结构“秋-冬-春”演变模态及与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的联系
    6.1 引言
    6.2 泛热带SSTA结构的“秋-冬-春”连续演变模态
        6.2.1 准年际连续演变模态的提取
        6.2.2 连续演变模态的空间结构和演变特征
    6.3 泛热带SSTA演变模态在不同海区的演变伴随性验证
        6.3.1 各演变模典型年SSTA场合成分析
        6.3.2 基于非正交投影法的多海区演变伴随性验证
    6.4 泛热带SSTA演变模态对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的预测意义
        6.4.1 各演变模态与夏季高度场异常空间形态的关系
        6.4.2 多海区演变模型与时空孤立模型回归夏季环流异常效果对比
        6.4.3 泛热带演变模态对夏季关键环流系统的指示意义
    6.5 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参加课题
致谢

(5)三维电离层建模及其短波通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维电离层建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电离层模型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电离层模型概述及建模原理
    §2.1 电离层概述
        §2.1.1 电离层结构的及探测方法
        §2.1.2 电离层的变化特性
        §2.1.3 电离层的影响及其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
    §2.2 电离层对高频无线电波的延迟效应
        §2.2.1 电离层折射系数
        §2.2.2 电离层延迟的数学描述
        §2.2.3 GNSS中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
    §2.3 利用双频GNSS数据获取电离层TEC
        §2.3.1 GNSS双频观测数据提取TEC原理
        §2.3.2 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值
    §2.4 薄壳电离层模型及DCB解算
    §2.5 主要电离层经验模型及三维电离层建模方法概述
        §2.5.1 主要电离层经验模型
        §2.5.2 电离层层析方法
        §2.5.3 电离层同化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EOF垂直基函数的三维电离层模型层析解算方法
    §3.1 EOF原理及其提取方法
    §3.2 格网截距的计算
        §3.2.1 “几何求解法”计算截距
        §3.2.2 “折半搜索法”计算截距
        §3.2.3 两种截距计算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3.3 解算策略
        §3.3.1 常见的层析成像解算方法
        §3.3.2 EOF垂直基函数与MART结合方法
    §3.4 实验分析
        §3.4.1 实验数据及参数设置
        §3.4.2 DCB解算结果分析
        §3.4.3 模拟数据实验
        §3.4.4 实测数据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射线辅助的三维电离层层析建模及仿真分析
    §4.1 添加虚拟射线的方法
    §4.2 虚拟射线的选取及虚拟观测值的获取
    §4.3 实验分析
        §4.3.1 实验数据及参数设置
        §4.3.2 DCB解算结果分析及薄壳模型精度分析
        §4.3.3 模拟数据实验
        §4.3.4 实测数据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维电离层模型辅助的短波通信链路预测算法及实现
    §5.1 短波通信概述
    §5.2 短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
    §5.3 短波通信射线追踪原理
        §5.3.1 射线追踪方程
        §5.3.2 射线追踪方程解算
    §5.4 三维电离层模型辅助的短波链路预测算法
    §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5.5.1 短波通信链路预测仿真及分析
        §5.5.2 短波通信工作频率及发射仰角预测实验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作总结及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6)过去千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气候效应研究
        1.2.1.1 生物地球物理效应
        1.2.1.2 生物地球化学效应
        1.2.2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1.2.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数据
        2.2.1 CESM-LME数据
        2.2.2 CESM有无碳氮循环试验数据
    2.3 方法
        2.3.1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2.3.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3.3 PDO指数和AMO指数
第3章 LUCC综合气候效应对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影响
    3.1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3.1.1 降水年代际平均态变化
        3.1.2 降水年代际分布格局的变化
        3.1.3 降水年代际分布格局变化的机理分析
        3.1.3.1 大气环流场
        3.1.3.2 海温场
    3.2 中国东部夏季温度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机理分析
        3.2.1 温度年代际变化
        3.2.2 温度年代际变化的物理机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LUCC生物地球物理和化学效应的对比研究
    4.1 物理和化学过程作用下中国温度的变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4.2 物理和化学过程作用下中国降水的变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广西地形分布对前汛期暴雨的影响及其智能计算客观预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暴雨成因及特征
        1.2.2 地形对暴雨的影响
        1.2.3 暴雨预报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研究区域概况、资料、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河流分布
        2.1.5 社会经济
    2.2 资料来源及处理
    2.3 方法
        2.3.1 EOF分析方法
        2.3.2 Mann-Kendall检验
        2.3.3 ArcGis反距离权重差值法
        2.3.4 小波分析
        2.3.5 滑动T检验
3.地形对广西前汛期暴雨的影响分析
    3.1 地形因子对降水的影响
    3.2 地形影响下广西前汛期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3.2.1 空间分布特征
        3.2.1.1 暴雨总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3.2.1.2 基于EOF分析的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3.2.2 时间演变特征
        3.2.2.1 年暴雨量的时间演变特征
        3.3.2.2 基于EOF分析的暴雨时间变化特征
    3.3 小结
4.广西前汛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4.1 广西前汛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统计特征
    4.2 广西前汛期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环流诊断分析
        4.2.1 高层环流异常及急流分析
        4.2.2 中层环流异常
        4.2.3 低层异常辐合
    4.3 物理量场合成分析
        4.3.1 水汽来源
        4.3.2 水汽通量散度
        4.3.3 湿度条件
        4.3.4 动力条件分析
        4.3.5 不稳定能量场分析
    4.4 小结
5.基于KPCA与随机森林算法的广西前汛期暴雨释用预报
    5.1 方法原理
        5.1.1 随机森林算法
        5.1.2 KPCA主成分分析方法
    5.2 试验数据处理
        5.2.1 预报对象、因子及其处理
        5.2.2 基于KPCA方法和随机森林算法建模试验
    5.3 试验结果分析
    5.4 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和创新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致谢

(9)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模型精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电离层探测技术手段
        1.2.2 电离层模型理论与研究方法
        1.2.3 地基GNSS电离层研究的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基于GNSS反演电离层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1 引言
    2.2 电离层的变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2.1 电离层的时空形态结构与变化规律
        2.2.2 太阳与地磁活动对电离层的影响
        2.2.3 电离层对无线电信号的影响
    2.3 基于GNSS的电离层TEC提取与模型化原理
        2.3.1 GNSS电离层TEC信息的提取
        2.3.2 GNSS电离层TEC建模原理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地统计Kriging空间内插的中国区域电离层优化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Kriging空间内插原理
        3.2.1 地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3.2.2 半变异函数理论
        3.2.3 普通Kriging空间内插方法
    3.3 基于Kriging中国区域VTEC精化模型的构建
        3.3.1 电离层TEC估计中半变异函数选取与拟合原则
        3.3.2 VTEC估计时IPP点搜索原则
    3.4 建模结果验证与分析
        3.4.1 中国区域VTEC半变异函数分析
        3.4.2 多种模型建模结果对比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模型的改进
    4.1 引言
    4.2 基于拟合推估的VCE估计理论与方法
    4.3 基于VCE的 Kriging方法在电离层延迟估计中的应用
    4.4 实验应用分析
        4.4.1 TEC分析
        4.4.2 局部内插分析
        4.4.3 区域整体建模结果分析
        4.4.4 格网点估计精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的验证与应用分析
    5.1 引言
    5.2 电离层监测分析
        5.2.1 电离层TEC对磁暴的响应分析
        5.2.2 中国区域电离层半年度与季节性异常的监测
    5.3 不同太阳活动水平下电离层精化模型性能分析
        5.3.1 建模残差RMS分析
        5.3.2 格网点估计中误差分析
        5.3.3 外部检核站验证分析
    5.4 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对SPP性能影响分析
    5.5 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在IC-PPP中的应用与验证分析
        5.5.1 IC-PPP中的电离层先验约束
        5.5.2 电离层VTEC精化模型精度分析
        5.5.3 电离层对IC-PPP收敛速度和初始定位精度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ENSO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特征
    1.3.2 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气旋气候变化的趋势预估
    1.3.3 归因研究
    1.3.4 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
    1.3.5 共识与问题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数据
2.2 研究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强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3.1 登陆频数的月、年际变化特征
    3.1.1 登陆频数的月际变化特征
    3.1.2 不同等级热带气旋的长期变化趋势
    3.1.3 登陆频数长期变化趋势
    3.1.4 登陆频数变化周期的小波分析
3.2 登陆热带热带强度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3.2.1 平均强度、最大强度长期变化趋势
    3.2.2 登陆强度长期变化趋势
    3.2.3 登陆强度变化周期的小波分析
3.3 气旋能量指数(ACE)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3.3.1 气旋能量指数(ACE)长期变化趋势
    3.3.2 气旋能量指数(ACE)变化周期的小波分析
3.4 登陆热带气旋生命史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3.4.1 登陆热带气旋生命史的长期变化趋势
    3.4.2 登陆热带气旋生命史变化周期的小波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活动强度与ENSO的关系
4.1 登陆频数ENSO的统计学关系
4.2 登陆强度与ENSO的统计学关系
4.3 气旋能量指数(ACE)与ENSO的统计学关系
4.4 生命史与 ENSO 的统计学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ENSO的关系
5.1 厄尔尼诺(ElNi?o)与拉尼娜(LaNi?a)年的划分
5.2 热带气旋源地、路径频数、观测强度的空时空间变化特征
    5.2.1 热带气旋源地的时空变化特征
    5.2.2 热带气旋路径频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5.2.3 热带气旋观测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5.3 热带气旋源地、路径频数、观测强度空间变化与ENSO的关系
    5.3.1 热带气旋源地空间变化与ENSO的关系
    5.3.2 热带气旋路径频数空间变化与ENSO的关系
    5.3.3 热带气旋观测强度空间变化与ENSO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ENSO对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变化的可能作用机理
6.1 热带太平洋海表海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
6.2 热带太平洋海表海温异常相联系的异常大气环流场
6.3 大气环流场对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潜在风险分析
7.1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
    7.1.1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年际变化特征
    7.1.2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年际变化特征
    7.1.3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命史年际变化特征
7.2 生命史中不同阶段的时空变化特征
7.3 路径、观测强度、移动距离、生命史的时空变化特征
7.4 热带气旋活动的大尺度背景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文的创新点
8.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经验正交函数在解释数值预报产品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凝物控制变量的卫星云观测同化研究[D]. 孟德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云辐射日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场的关系研究[D]. 王振权. 兰州大学, 2021(09)
  • [3]SAR对台风海浪场特征及高度计去混叠研究[D]. 胡登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4]热带海温异常梯度结构和演变特征及对大气的影响研究[D]. 赵玉衡. 兰州大学, 2020(10)
  • [5]三维电离层建模及其短波通信应用研究[D]. 范玉荣.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6]过去千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D]. 汪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基于EOF-NAR神经网络混合模型的海温预报方法研究[A]. 郝日栩,赵玉新,何忠杰,刘厂,李威,杨德全. 中国海洋学会2019海洋学术(国际)双年会论文集, 2019
  • [8]广西地形分布对前汛期暴雨的影响及其智能计算客观预报方法研究[D]. 吴玉霜.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模型精化研究[D]. 黄玲. 武汉大学, 2019(06)
  • [10]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ENSO作用机理研究[D]. 顾成林.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经验正交函数在数值预报产品解释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