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粘虫对茶树危害初报

甜菜粘虫对茶树危害初报

一、甜菜夜蛾危害茶树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庆[1](2021)在《茶毛虫的发生规律及其感染的病毒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姜文凤[2](2021)在《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生姜作为济南市莱芜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耕作方式的改变,生姜主要害虫的种类和发生动态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明确姜田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制定简便有效的害虫防治方法,于2019年对莱芜区生姜主要害虫种类和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基于2019年调查结果在2020年开展生姜主要害虫的绿色防治技术研究。研究结果如下:2019年4月至2019年10月,调查发现害虫6目15科27种,主要为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tera),其中生姜主要害虫多为鳞翅目害虫。按取食特性可分为,咀食叶类害虫4科10种,蛀食性害虫2科3种,刺吸式害虫3科3种,地下害虫6科11种。调查发现天敌3目4科5种。4种绿色防控技术对2种生姜主要害虫玉米螟和甜菜夜蛾防治效果进行比较表明,生物农药平均防效(86.35%,药后14 d)>性诱剂防效(69.16%)>频振式杀虫灯防效(58.59%)>高位棚式遮阳网防治效果(56.06%)。频振式杀虫灯防治区玉米螟和甜菜夜蛾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7.74%和62.5%。性诱剂防治区玉米螟和甜菜夜蛾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1.66%和75.76%,性诱剂诱集效果明显好于杀虫灯。4种生物农药施药药后1 d,5%多杀霉素悬浮剂SC 2000倍液和5%虱螨脲乳油EC1000倍液与0.5%苦参碱水剂AS 500倍液和Bt悬浮剂SC(8000 IU/μl)300倍液相比,药效快且防效高。药后7 d,4种生物农药对玉米螟和甜菜夜蛾均有显着性防治效果。药后14 d,对玉米螟、甜菜夜蛾防效均达74%以上,表明这4种生物制剂药效持久且对生姜安全。杀虫灯、性诱剂、生物农药3种绿色防控区,诱杀害虫数量与益虫的益害比分别为1:39.1、1:90.9和1:37。相对于常规化学防治,绿色防控技术能够保护天敌,可以替代常规化学防治,在生姜生产过程中加以利用,提高生姜品质质量,促进提质增效。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3](2020)在《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寄生蜂是一类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繁多、习性复杂,在害虫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产卵时,寄生蜂携带的毒液、多DNA病毒等寄生因子就会随之进入寄主体内,发挥调控寄主生长、发育、免疫、代谢、行为的作用,从而保障了寄生蜂后代的发育。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寄生蜂的系统分类、资源普查、生物学、生态学、寄主调控、人工繁殖、释放应用、田间保护和助增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进行了概述和整理。

马涛[4](2019)在《基于虫生真菌和性信息素对灰茶尺蠖的控制与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隶属于鳞翅目尺蛾科,是一种严重危害茶树的食叶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外部形态特征与茶尺蠖E.obliqua极为相似,很长时间内一直被错误的认为是茶尺蠖。灰茶尺蠖幼虫主要取食茶树叶芽和叶片的叶肉组织,造成茶树秃顶,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今,灰茶尺蠖的防控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茶农的滥用、乱用农药,导致灰茶尺蠖的抗药性显着增强,常用的化学农药效果不佳,更为重要的是,传统化学农药的使用容易导致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g NPV)也用于灰茶尺蠖的田间防控,但是Eg NPV主要处理灰茶尺蠖的低龄幼虫,且最大瓶颈是病毒的大量繁殖技术仍在探索阶段,因此,迫切需要其他的生物防控技术来防控灰茶尺蠖,进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鉴于此,本文研究了虫生真菌(真菌杀虫剂:白僵菌和绿僵菌)对灰茶尺蠖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通过观察灰茶尺蠖求偶行为、交配和产卵行为,分析灰茶尺蠖雌蛾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结合不同性信息素组分的野外诱捕试验,探讨了利用昆虫性信息素监测和防控灰茶尺蠖成虫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真菌杀虫剂处理土壤对灰茶尺蠖化蛹及羽化行为的影响在土壤中加入白僵菌和绿僵菌,配置为不同浓度的含菌土壤,将灰茶尺蠖放入含有不同浓度病原真菌土壤的容器中,观察灰茶尺蠖的死亡数量。结果表明: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LC50=1.6×107个孢子/克,2.9×106个孢子/克;选择实验表明:高浓度的绿僵菌(1×108孢子/克土壤)和白僵菌(1×109孢子/克土壤)对灰茶尺蠖的化蛹行为产生驱避效果。采用人工覆盖经绿僵菌和白僵菌处理的土壤研究病原微生物对灰茶尺蠖羽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高浓度的菌土(1×108孢子/克土壤和1×109孢子/克土壤)后,显着降低了灰茶尺蠖的羽化率。较低致死浓度(LC25和LC50)的绿僵菌和白僵菌处理均不会显着影响灰茶尺蠖成虫的羽化行为。我们的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绿僵菌和白僵菌处理过的土壤,可以引起灰茶尺蠖成虫和蛹的死亡,并且降低羽化率。但是在低浓度下,并不抑制灰茶尺蠖雌虫产卵量、幼虫孵化量和寿命,对于真菌剂量的野外应用试验还需进一步研究。2、灰茶尺蠖生殖行为及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生物活性在温度为25±1℃,光暗周期L//D=14 h//10 h,相对湿度为70~75%的室内条件下,观察了灰茶尺蠖成虫的羽化行为、求偶行为、交配和产卵行为以及测定了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灰茶尺蠖成虫羽化和求偶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雌雄成虫的时羽化高峰存在差异,雄蛾在暗期处理2 h达到羽化高峰,雌蛾羽化高峰在暗期处理3 h;雌蛾求偶行为发生在羽化后1~4 d,随着日龄的增加,求偶率逐日递减,其中1 d雌蛾在暗期处理4 h开始求偶,2 d和3 d雌蛾在暗期处理2h开始求偶,4 d雌蛾在暗期处理1 h开始求偶,1-3 d雌蛾的求偶高峰均集中在6~8h(各日龄求偶高峰为93.67%,83.33%,52.00%),而4 d雌蛾的求偶高峰仅仅在暗期3 h(15.67%)。灰茶尺蠖交配行为首次发生在暗期处理2 h,单对处理和多对处理的成虫交配高峰一致,均在暗期处理6~8 h,交配完成后3天,雌蛾产卵量最大;在风洞实验中,雌蛾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引诱活性显着高于活雌蛾和空白对照。这些技术参数可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提取和鉴定提供依据。3、灰茶尺蠖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对灰茶尺蠖成虫雌雄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分布及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灰茶尺蠖触角上主要存在3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dea,ST)、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SC)、栓锥形感器(sensilla styloconica,SS);感器的种类和分布在雌雄成虫触角上没有差异;同时对灰茶尺蠖触角与其相近种昆虫触角间的差异及部分感器可能具有的生理功能进行了分析,其中毛形感器具有接受化学信号的作用,刺形感器的作用被认为是感觉机械刺激,而栓锥形感器则具有味觉感受功能;研究灰茶尺蠖触角感器的种类、形态及功能可为其形态学、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4、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GC-EAD和GC×GC/TOFMS分析运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联用仪(GC-EAD)测定灰茶尺蠖雄蛾触角对雌蛾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活性反应,运用全二位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GC/TOFMS)鉴定性信息素化学结构,并与标准化合物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离子碎片进行比对,共鉴定出2种性信息素组分:Z3,Z6,Z9-十八碳三烯(Z3,Z6,Z9-18:Hy)和Z3,Z9-6,7-环氧-十八碳二烯(Z3,Z9-6,7-epo-18:Hy),这2种性信息素组分的电生理活性及行为活性被进一步评估;在室内,Z3,Z6,Z9-18:Hy和Z3,Z9-6,7-epo-18:Hy都可以引起显着的EAG反应,但是Z3,Z9-6,7-epo-18:Hy引起的活性强度高于Z3,Z6,Z9-18:Hy;在野外,单一组分Z3,Z9-6,7-epo-18:Hy可以诱捕灰茶尺蠖雄蛾,而单独使用Z3,Z6,Z9-18:Hy却无法诱捕到雄蛾,但是二元组分Z3,Z9-6,7-epo-18:Hy和Z3,Z6,Z9-18:Hy(比例=4:1)的诱捕活性显着高于单一组分或者其他比例的混合物,且比例4:1几乎等同于灰茶尺蠖雌蛾释放性信息素的比例(峰面积之比)。因此,我们证明Z3,Z6,Z9-18:Hy和Z3,Z9-6,7-epo-18:Hy为灰茶尺蠖的性信息素组分。5、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诱捕试验为了进一步探索性信息素组分在灰茶尺蠖种群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技术,明确性信息素剂量、诱捕器类型和高度对野外诱捕效果的影响,利用灰茶尺蠖的2种性信息素化合物Z3,Z6,Z9-18:Hy和Z3,Z9-6,7-epo-18:Hy,按照Z3,Z9-6,7-epo-18:Hy和Z3,Z6,Z9-18:Hy=4:1的比例,配制成0μg,50μg,100μg,200μg,400μg,800μg,1000μg的混合物,在浙江新昌、四川蒲江、湖北谷城和安徽郎溪4个地方进行野外诱捕试验比较其引诱活性,并研究诱捕器类型和高度对其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诱芯剂量为800μg时,桶型诱捕器悬挂至低于茶树冠层40 cm处,引诱效果最佳,这些为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诱捕技术提供参考。

傅晓斌[5](2019)在《茶尺蠖信息素结合蛋白PBP2和气味结合蛋白OBP9、11功能及其物理化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昆虫的繁衍进程中,鳞翅目两性昆虫间往往通过性信息素的精巧识别来实现其交配行为的调控—即新羽化的处女雌虫释放在空气中的性信息素分子,可被远距离的同种雄虫敏锐而准确地感受到。雄虫对这种性信息素的识别与其触角感受器淋巴液中大量的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binding proteins,PBPs)密切相关,而PBPs又属于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proteins,OBPs)家族。作为茶园中主要的鳞翅目害虫,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幼虫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深入研究茶尺蠖雌雄蛾之间的信息素感受机制,以及雄蛾对茶树挥发物的嗅觉感受机理,本文以茶尺蠖雄虫触角高丰度表达的PBP2、OBP9和OBP11为研究对象,通过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其生理功能,在此基础上深入解析了 PBP2感受茶尺蠖两种主要Type Ⅱ性信息素成分(Z,Z)-3,9-6,7-环氧十八碳二烯(Z3Z9-6,7-epo-18:Hy)和(Z,Z,Z)-3,6,9-十八碳三烯(Z3Z6Z9-18:Hy)的物理化学机制。本研究不仅为其它昆虫感受Type Ⅱ性信息素的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有助于对生态系统中多元信息素成分互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克隆了EoblPBP2和EoblOBP9、11三个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分析其氨基酸序列,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和三级结构以及同源性。发现三者均符合OBPs的基本特征,包括蛋白大小,酸碱性以及含有6个Cys等。进化树分析中发现EoblPBP2属于PBP蛋白家族,EoblOBP9和EoblOBP11属OBP蛋白家族。2.Western Blot鉴定了EoblPBP2和EoblOBP9、11三种蛋白在茶尺蠖雄虫触角中专一表达,免疫荧光定位证实EbblPBP2在茶尺蠖雄虫触角长毛型感器中,同时也分布在鳞片上。3.通过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分析EblPBP2和EblOBP9、11与两种Type Ⅱ性信息素成分以及多种茶树挥发物的结合特性,发现这3种蛋白均能识别Z3Z9-6,7-epo-18:Hy和Z3Z6Z9-18:Hy,但是EoblPBP2主要功能是识别性信息素,EbblOBP9主要功能是识别茶树挥发物,而EoblOBP11是两者兼顾不分主次。4.通过多重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圆二色谱、热力学分析、分子对接和点突变等技术阐明了 EoblPBP2与Type Ⅱ性信息素成分相互作用过程中,主要性信息素成分Z3Z9-6,7-epo-18:Hy更容易受到pH的调控相比于Z3Z6Z9-18:Hy,而且Z3Z6Z9-18:Hy更容易受到温度和氨基酸突变的影响。5.EoblPBP2可以识别吡虫啉,但是不受pH值变化影响,并且在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存在下,加强了EoblPBP2对两种Type II性信息素成分的结合能力。

王慧芳[6](2018)在《基质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羽化和繁殖的影响》文中认为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nen)隶属鳞翅目尺蛾科,是茶树的主要食叶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主要产茶省份。随着人们对无公害茶叶的追求,茶树害虫的综合防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前的研究表明,灰茶尺蠖有入土化蛹的习性,这为灰茶尺蠖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潜在靶点。然而,目前对灰茶尺蠖入土化蛹这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选择和非选择实验,研究了不同基质类型(细沙,砂质壤土1,砂质壤土2和粉砂壤土)和湿度(5%,20%,35%,50%,65%和80%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湿度选择实验结果表明,灰茶尺蠖更倾向于在中间湿度(35-50%)的土壤(砂质壤土1,砂质壤土2和粉砂壤土)中化蛹。基质类型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干(20%湿度)或较湿(80%湿度)条件下,灰茶尺蠖更倾向于在细沙中化蛹;而在50%湿度条件下,灰茶尺蠖在不同类型基质中的化蛹占比无显着差异。非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壤(砂质壤土1,砂质壤土2和粉砂壤土)湿度较低(20%湿度)或较高时(80%湿度),灰茶尺蠖入土化蛹率显着较低;另外,与50%湿度土壤(砂质壤土2和粉砂壤土)相比,20%湿度土壤中,蛹体的含水量和成虫羽化率显着较低。然而,不同湿度的细沙中灰茶尺蠖的化蛹深度、入土化蛹率、体含水量或羽化率无显着差异。覆土实验结果表明,与土壤(砂质壤土1)表面的蛹相比,当灰茶尺蠖蛹被人为覆盖1cm深的80%湿度土壤后其羽化率显着较低。此外,本研究探索了不同湿度(20%,50%和80%湿度)的粉砂壤土和无基质条件对灰茶尺蠖羽化成虫生理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湿度(20%湿度)土壤中羽化的雌成虫体含水量显着较低,但不同处理间雄成虫体含水量无显着差异。当把同一处理中羽化的雌雄成虫配对后,20%湿度土壤中羽化的成虫产卵量显着低于50%湿度土壤。无基质条件下羽化成虫的子代(孵化幼虫)数量显着低于50%湿度土壤。此外,20%湿度土壤中羽化的雌雄成虫寿命最短。结果表明,灰茶尺蠖可以区分不同的化蛹基质类型和湿度条件,并避免在过湿或过干的土壤条件下化蛹。较低湿度土壤对灰茶尺蠖蛹期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存在不利影响,且无化蛹基质对灰茶尺蠖成虫后代数量有负面影响。本研究增加了对灰茶尺蠖化蛹生态的理解,也为灰茶尺蠖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丹[7](2017)在《平湖地区大棚芦笋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甜菜夜蛾是鳞翅目夜蛾科里的重要害虫,可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在中国每年都会造成巨大损失,此虫以食量大,寄主广泛,易产生抗性等特点着称,已成为倍受关注的危险害虫之一。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平湖地区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且经常采用混栽的模式,较高的复种指数为甜菜夜蛾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所以此害虫已经成为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大敌。芦笋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芦笋也是甜菜夜蛾最喜欢的寄主之一,近年来平湖地区大棚芦笋上的甜菜夜蛾频繁发生,抗药性和农药残留现象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等角度出发,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等方法对平湖地区大棚芦笋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和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如下:1、平湖地区甜菜夜蛾发生规律研究表明,甜菜夜蛾在当地一年内的发生情况为:4月之前和11月以后为甜菜夜蛾的越冬或者非发生期,4月5号棚外诱到第一头成虫,其温度为15℃左右,这与有关报道的甜菜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大致吻合。5月份零星发生,6月份虫量略有上升;7~9月份田间温湿度环境比较适合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为防治关键期,此时观测点的种群规模迅速扩大,8~10月份甜菜夜蛾在此地发生非常严重。其中8月21号达到棚外观测值的高峰。2、通过对甜菜夜蛾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试,确定其最可能的越冬虫态,然后结合田间埋蛹试验研究甜菜夜蛾的越冬情况等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甜菜夜蛾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差异显着(P<0.05),其中蛹的过冷却点最低,是最可能安全越冬的虫态,其次为预蛹、成虫、卵和幼虫。不同龄期幼虫之间3龄幼虫的过冷却点较低,2龄幼虫次之,5龄幼虫最高。甜菜夜蛾不同虫态的结冰点差异显着(P<0.05),其中卵的结冰点最低,其次是蛹、成虫、幼虫和预蛹。甜菜夜蛾各虫态的冷却点与结冰点之间的温度差值较大,过冷却现象明显。田间越冬试验数据表明,甜菜夜蛾在浙江平湖可以越冬,棚内越冬率平均为30.67%,棚外为7.33%。棚内外甜菜夜蛾的羽化率差异显着(P<0.05)。3、本试验对4个生产单位的6种甜菜夜蛾诱芯的诱捕效果进行了测定,以筛选出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防效的科学方案。结果表明,A诱芯的性价比最高,其次依次为E、F、C、D、B,从两种诱芯的材质来看橡胶头材质的诱芯的引诱效果好于PVC材质的诱芯。诱捕器不同高度诱蛾量对比试验表明,诱捕器设置于母茎顶部时性诱剂诱蛾量显着高于设置于母茎中部时的诱蛾量,前者诱蛾量是后者的8.64倍。4、本试验对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田间防控效果评估,结果表明:15亿PIB/ml的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剂2000倍液、1000倍液和500倍液的防控效果均优于5%的氯虫苯甲酰胺的效果,特别是500倍的病毒水剂效果最好。病毒制剂药后10天的防效为75.76%,而化学制剂氯虫苯甲酰胺药后10天的防效为52.92%,结果显示病毒制剂具有较好的持效期。5、为了筛选出活性良好的农药制剂,来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本试验选择11种当地常用的农药进行室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1种药剂杀虫效果并不完全一致,其中虫螨腈、乙基多杀菌素和氯虫苯甲酰胺三种化学药剂稀释1000倍后药后1天校正死亡率就能达90%以上,药后5天达100%,杀虫速效性良好。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药后1天校正死亡率较低,药后5天能达到80%以上,表现为速效性差,但是对于收获频率较高、生长期短的经济作物具有一定的长远效益。

陈羿渠[8](2017)在《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诱导表达及RNA干扰研究》文中认为甜菜夜蛾(5podoptera exiguaHubner)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杂食性害虫,危害作物种类繁多。由于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甜菜夜蛾已对多种传统杀虫剂产生了高度抗药性。氯虫苯甲酰胺是美国杜邦公司研发的新一代二酰胺类超高效杀虫剂,通过激活昆虫鱼尼丁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抽搐,丧失行动能力,最终死亡。本文通过研究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LC25对甜菜夜蛾种群生长繁殖与解毒酶活性的影响,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了氯虫苯甲酰胺短期诱导对甜菜夜蛾体内解毒代谢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出经氯虫苯甲酰胺诱导显着上调表达的差异细胞色素P450基因,克隆其全长,通过RNA干扰解析其功能,揭示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适应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s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阐明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药性的分子机理及其有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现将全文总结如下: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实验室敏感品系(SE-Lab品系)毒力,以及经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LC25连续汰选6代毒力(SE-Sel品系)的变化;采用两性生命表理论,通过记录试虫各年龄阶段生长、死亡、产卵量等数据,分析SE-Lab和SE-Sel品系的两性生命表参数差异。结果表明,SE-Sel品系成虫的产卵前期(APOP)和总产卵前期(TPOP)较SE-Lab品系变长,而产卵量减少,存活率降低;SE-Sel品系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殖率(R0)均显着小于SE-Lab品系,SE-Lab品系与SE-Sel 品系的 r分别为 0.18 和 0.16 d-1,λ 为 1.20 和 1.17 d-1 R0 358.42 和 203.12 d-1。SE-Sel品系的平均世代周期(T)与SE-Lab品系无显着差异。通过浸叶法测定磷酸三苯酯(TPP)、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胡椒基丁醚(PBO)三种酶抑制剂与氯虫苯甲酰胺协同对SE-Lab和SE-Sel品系的毒力增效作用。试验前12 h让试虫取食浸渍过酶抑制剂的甘蓝叶片,对照组取食用0.1%TritonX-100浸溃后的叶片,再分别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使用酶抑制剂与未使用酶抑制剂试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三种酶抑制剂中PBO增效作用最强,其对甜菜夜蛾SE-Sel品系和SE-Lab品系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毒力增效比分别为1.58和1.69。进一步测定了试虫经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试虫中肠和脂肪体三种代谢解毒酶(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s))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LC25连续汰选下,甜菜夜蛾体内三种解毒酶活性均被诱导上升,其中MFOs酶活力上升最显着,SE-Sel品系中肠和脂肪体的MFOs活性相对于SE-Lab品系分别提高了 2.07和2.10倍,而经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LC25再次诱导的SE-Sel试虫的MFOs活性亦较SE-Lab品系上升4.02和3.44倍;在使用酶抑制剂后,三种解毒酶活性均有下降,其中MFOs下降最多,其酶活性仅为未使用酶抑制剂处理的42.3%-44.8%。对SE-Lab品系和SE-Sel品系进行转录组测序,每个处理设置两个生物学重复。测序得到52756个甜菜夜蛾的Unigenes,有28488个基因得到注释;通过基因筛选(筛选条件为FDR<0.05且|log2FC|>1),有2935个差异显着的基因,其中有2306个基因显着下调,有629个基因显着上调。差异基因分别被分为3大类,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分子功能(MolecularFunction)及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Process)。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上调表达是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酿胺抗性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数据中上调表达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筛选出10个经氯虫苯甲酰胺诱导后上调表达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再测定筛选后的10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田间种群SE-PZ(较SE-Lab品系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为184.0)与SE-ZY(较SE-Lab品系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为507.4)的表达量。最终确定4个与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Unigene0033153、Unigene0033605、Unigene0035508、Unigene0034612,四个基因均属于细胞色素 CYP9家族。Unigene0035508基因在SE-Sel与SE-ZY中的表达量较SE-Lab品系均上调8.5倍。通过向SE-ZY种群试虫滴喂dsRNA,沉默Unigene0035508基因,基因在12 h的干扰效果最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了 91.7%,在干扰后使用SE-ZY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致死中浓度(LC50:16.744 μg/g)处理试虫,在24 h后,干扰组试虫较对照组死亡率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在48 h时两个处理间死亡率差异不显着。综上所述,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在短期内有持续控制作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的产生与其长期持续的使用有关。MFOs可能是参与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解毒代谢过程的主要解毒酶,与MFOs相关的编码基因(Unigene0035508)可能与甜菜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产生有关。

周婷[9](2014)在《保定地区甘蓝害虫的发生动态及几种新型药剂的毒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蓝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种,俗称“洋白菜”“卷心菜”,因其栽培周期短,产量多,营养丰富,所以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在河北省主要以露地、地膜和温室大棚种植为主,品种达70多个,主要有中甘系列、晚丰、京丰、庆丰等。保定市是一个蔬菜大市,种植的甘蓝种类多,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种植面积的扩大,由于其害虫种类多,发生规律复杂,为害严重,防治难度系数也提高。本研究对甘蓝害虫及天敌种类进行调查;利用信息素对保定地区的甘蓝害虫的发生动态进行监测,并筛选出适宜于保定地区使用的害虫性诱剂;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药剂对烟粉虱卵和若虫的毒力;采用浸虫法测定药剂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保定地区甘蓝田在不防治的条件下,害虫和天敌昆虫种类丰富,其中害虫种类有13种,占48.15%,天敌种类数量有14种,占51.85%,高于害虫种类;甘蓝受害情况调查表明,仅依靠自然天敌不能有效的控制害虫;小菜蛾、菜青虫、蚜虫是目前保定地区对甘蓝商品性危害最重的害虫,其中小菜蛾和蚜虫发生量大,危害期长;中华跃蛛、草间小黑蛛在保定地区甘蓝田发生量大,控害能力强,是自然天敌中的优势种群2.对未进行化学防治的甘蓝地中小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得出小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且具有密度依赖性,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个体间相互吸引。3.通过对不同品牌的性诱剂比较试验,明确了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小菜蛾橡胶反钟形诱芯和甜菜夜蛾PVC诱芯对小菜蛾和甜菜夜蛾两种害虫的诱集效果最好,适宜在保定地区使用;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提供的斜纹夜蛾橡胶反钟形诱芯对斜纹夜蛾诱集效果最好,适宜保定地区监测斜纹夜蛾的发生动态及防治。4.通过对保定地区的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田间发生动态进行监测,明确了小菜蛾在保定地区危害高峰期在五月下旬、六月上旬和六月下旬、九月上旬,成虫始见期在五月上旬;甜菜夜蛾在保定地区危害高峰期在九月上旬和九月下旬,成虫始见期在八月上旬;斜纹夜蛾常伴随着甜菜夜蛾混合发生,在保定地区,成虫始见期在八月中旬,有四次高峰期,分别在八月中旬、九月上旬、九月下旬和十月上旬。5.通过测定几种新型药剂对烟粉虱、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室内毒力,明确了25%噻嗪酮WP对烟粉虱的卵和若虫毒力最高;7种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的供试药剂中,室内毒力差异显着,其中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小菜蛾及斜纹夜蛾的幼虫毒力最高,5%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幼虫毒力最高,0.5%印楝素EC对三种害虫的毒力均较高,5%阿维菌素EC、5%氟啶脲EC对三种害虫的毒力均较差。

相红燕[10](2012)在《伞裙追寄蝇生物学特性及寄主选择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属鳞翅目Lepidoptera类昆虫,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农牧业害虫,由于其寄主植物种类繁多,是一种间歇性暴发和具有毁灭性的迁飞性害虫。建国以来先后在我国有4次大的发生,每次都给我国的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伞裙追寄蝇(Exorista civilis Rond.)属双翅目寄蝇科(Diptera: Tachinidae),是我国草地螟幼虫上的重要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为了利用伞裙追寄蝇控制草地螟的危害及为其繁殖选择适宜的替代寄主,本文较为系统的研究了该蝇的生物学特性和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研究结果如下:1.伞裙追寄蝇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伞裙追寄蝇属大卵生型寄蝇,其幼虫随草地螟幼虫在土茧内越冬,在内蒙古呼市市郊一年发生两代。在田间成蝇一般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开始羽化。羽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一天的8:00-10:00,14:00-16:00两个时间段,羽化的/比为1.26:1;6:00-8:00的雌雄性比为1.45:1,是一天中羽化性比的高峰。羽化后要先补充营养才会有交尾现象,交尾一般在晴天8:00-10:00时较多,交尾持续时间一般在5-30min。伞裙追寄蝇平均产卵量为159.8粒,产卵量最多可达212粒,其产卵的平均历期为16.7d,产卵高峰主要集中在第3-9d。补充含糖的营养物质能显着延长伞裙追寄蝇成虫的寿命,且20%的蜂蜜水为最佳补充营养,最长寿命可达44d。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伞裙追寄蝇成虫生存,最适温度为(23±1)℃。将虫茧储存在4℃、16L:8D、RH60%-70%条件下,羽化率从未储存的9.30%降低到储存至150d的0.73%,随着储存时间延长羽化率降低越显着,但储存到110d后,其羽化率降低不显着。2.伞裙追寄蝇和草地螟幼虫密度之间的相互影响伞裙追寄蝇的寄生率随着寄主幼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羽化率随寄主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到寄生比例为1:15时羽化率达到最大值,随后降低,因此该寄生比例寄生效果最好,为最佳益害比。当寄蝇与寄主的益害比为1:10,在改变寄蝇与寄主幼虫密度时益害比不变。寄生比例1:10,2:20,3:30,4:40的寄生率间没有显着差异,但各比例的羽化率间均有差异,其中2:20的寄生率和羽化率均是最高,分别为55.8%和51.6%。3.草地螟幼虫密度对伞裙追寄蝇的寄生功能反应伞裙追寄蝇对草地螟幼虫的寄生量随着草地螟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数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寄生量会趋于稳定,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由此可得到伞裙追寄蝇功能反应数学模型为:Na=3×0.4276N0/(1+0.4276×0.3239N0);伞裙追寄蝇寻找效应随着草地螟幼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E=0.4276/(1+0.4276×0.0.3239N0),每个草地螟遭遇伞裙追寄蝇的概率也随草地螟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π(t)=0.4276/(1+0.4276×0.3239N0),未被攻击的草地螟幼虫概率也随着草地螟幼虫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其数学模型为:P(t)=exp[-0.4276×3/(1+0.4276×0.3239N0)]。4.伞裙追寄蝇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利用Y型嗅觉仪对雌蝇选择性行为测定结果表明:伞裙追寄蝇对几种鳞翅目昆虫幼虫和幼虫粪便的趋性顺序相同,依次为:草地螟>粘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玉米螟>苜蓿夜蛾;对不同寄主的羽化率测定结果为粘虫的羽化率最高为70.2%。伞裙追寄蝇对寄主的选择性行为可能与寄主昆虫的活跃程度和其释放的化学信息物质有关。

二、甜菜夜蛾危害茶树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甜菜夜蛾危害茶树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2)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生姜生产概况
        1.1.1 生姜概况
        1.1.2 生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1.1.3 生姜的产业发展
    1.2 生姜主要害虫发生规律与为害特点
        1.2.1 生姜害虫发生概况
        1.2.2 玉米螟
        1.2.3 甜菜夜蛾
    1.3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3.1 农业防治
        1.3.2 物理防治
        1.3.3 生物防治
        1.3.3.1 利用天敌防治
        1.3.3.2 性诱剂防治
        1.3.3.3 生物制剂防治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主要害虫调查
        2.3.1 地上害虫调查
        2.3.2 地下害虫调查
        2.3.3 天敌调查
    2.4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2.4.1 试验地点及时间
        2.4.2 试验设计
        2.4.2.1 遮阳网调控技术
        2.4.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试验
        2.4.2.3 性诱剂防治试验
        2.4.2.4 生物农药防治试验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2.5.1 调查项目与统计
        2.5.2 防治效果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姜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结果
        3.1.1 生姜主要害虫种类
        3.1.2 生姜主要天敌种类
    3.2 生姜主要害虫发生动态
    3.3 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结果
        3.3.1 遮阳网调控防治结果
        3.3.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结果
        3.3.2.1 诱捕成虫数量及益害比
        3.3.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效果
        3.3.3 性诱剂诱捕器防治结果
        3.3.3.1 诱捕成虫数量
        3.3.3.2 性诱剂诱捕器防治效果
        3.3.4 生物农药防治结果
        3.3.4.1 生物农药防治效果
        3.3.4.1.1 生物农药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3.3.4.1.2 生物农药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3.3.5 4种绿色防控方法效果比较
        3.3.5.1 防治效果比较
        3.3.5.2 防治区内天敌数量变化
4 讨论
    4.1 姜田害虫动态
    4.2 绿色防控技术
        4.2.1 高位遮阳网生态调控
        4.2.2 频振式杀虫灯防治
        4.2.3 性诱剂防治
        4.2.4 生物农药防治
    4.3 4种绿色防控技术对姜田天敌的影响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寄生蜂的分类和资源发掘
    1.1 寄生蜂的分类研究
    1.2 寄生蜂的资源发掘
2 寄生蜂的生物学
    2.1 幼蜂发育
    2.2 寄主选择
    2.3 寄主适合度
    2.4 寄生效率
    2.5 行为学特性
        2.5.1 母代雌蜂的照料行为
        2.5.2母蜂的学习经历
        2.5.3 雄性蜂的争斗行为
        2.5.4 寄生蜂的视觉和嗅觉
    2.6 飞行和扩散
3 寄生蜂的生态学
    3.1 生物因素
        3.1.1 种间竞争
        3.1.2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与挥发物
        3.1.3 微生物
        3.1.4中性昆虫
        3.1.5转Bt基因抗虫作物
    3.2 非生物因素
        3.2.1 温湿度
        3.2.2 光照和颜色
        3.2.3 化学农药
        3.2.4 其他因素
4 寄生蜂对寄主生理、发育、生殖、行为的调控
    4.1 寄生因子及功能
        4.1.1 毒液
        4.1.2 多DNA病毒
        4.1.3 畸形细胞
        4.1.4 其他因子
    4.2 寄生蜂对寄主免疫、代谢、发育、生殖、行为的影响
        4.2.1 对寄主免疫的影响
        4.2.2 对寄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4.2.3 对寄主内分泌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4.2.4 对寄主生殖的影响
        4.2.5 对寄主抗逆性的影响
        4.2.6 对寄主行为的影响
5 寄生蜂的人工繁殖
    5.1 替代寄主
    5.2 补充营养
    5.3 低温贮藏
    5.4 滞育调控
    5.5 其他因素
6 生物防治技术与策略
    6.1 寄生蜂的人工释放
        6.1.1 单种天敌释放
        6.1.2 多种天敌联合释放
    6.2 寄生蜂的保护和助增
        6.2.1 作物间作
        6.2.2 种植蜜源植物
        6.2.3 植物支持系统和生态调控
7 总结和展望

(4)基于虫生真菌和性信息素对灰茶尺蠖的控制与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昆虫入土化蛹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子
        1.1.1 昆虫化蛹
        1.1.2 昆虫在土壤中化蛹
        1.1.3 影响昆虫在土壤中化蛹的因素
        1.1.3.1 土壤温度
        1.1.3.2 土壤湿度和降雨
        1.1.3.3 土壤基质类型
        1.1.4 虫生真菌
    1.2 昆虫性信息素
        1.2.1 昆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差异
        1.2.2 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研究
        1.2.3 昆虫性信息素的迷向干扰作用
        1.2.4 国内外迷向法防控害虫的应用情况
        1.2.5 性信息素迷向防控害虫的影响因素
        1.2.6 性信息素迷向防控害虫的缓释载体类型
        1.2.6.1 毛细管迷向丝
        1.2.6.2 微胶囊包埋技术
        1.2.6.3 Puffer~(?)装置
        1.2.6.4 SPLAT~(?)
        1.2.6.5 蜡滴和空气纤维
        1.2.6.6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1.2.7 展望
    1.3 尺蛾类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特征及应用进展
        1.3.1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的最新分类
        1.3.2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鉴定及结构特征
        1.3.2.1 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鉴定
        1.3.2.2 性信息素活性组分的结构特征
        1.3.3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协同与拮抗行为
        1.3.4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分布特征
        1.3.5 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1.3.6 我国尺蛾性信息素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3.6.1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
        1.3.6.2 春尺蠖
        1.3.7 展望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白僵菌和绿僵菌对灰茶尺蠖化蛹及羽化行为的影响
    2.1 介绍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虫源的采集和饲养
        2.2.2 供试土壤基质的采集及理化性质的测定
        2.2.3 供试土壤基质的准备
        2.2.4 生物农药
        2.2.5 土壤处理不同浓度的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2.2.5.1 非选择实验
        2.2.5.2 选择实验
        2.2.5.3 覆土实验
        2.2.6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蛹的亚致死效应
        2.2.7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成虫的亚致死效应
        2.2.7.1 产卵量
        2.2.7.2 孵化量和成虫寿命
        2.2.8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土壤处理不同浓度的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2.3.1.1 非选择实验
        2.3.1.2 选择实验
        2.3.1.3 覆土实验
        2.3.2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蛹的亚致死效应
        2.3.3 绿僵菌和白僵菌对灰茶尺蠖成虫的亚致死效应
    2.4 小结与讨论
3 灰茶尺蠖成虫行为学特性及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生物活性
    3.1 介绍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供试虫源
        3.2.2 灰茶尺蠖羽化节律实验
        3.2.3 灰茶尺蠖求偶节律实验
        3.2.4 灰茶尺蠖交配节律实验
        3.2.5 灰茶尺蠖成虫寿命和雌虫产卵实验
        3.2.6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制备
        3.2.7 风洞实验
        3.2.8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灰茶尺蠖羽化节律
        3.3.2 灰茶尺蠖求偶节律
        3.3.3 灰茶尺蠖交配节律
        3.3.4 灰茶尺蠖成虫寿命和雌虫产卵
        3.3.5 灰茶尺蠖雄蛾在风洞中对处女雌蛾、性信息素粗提物和对照组的行为反应
    3.4 小结与讨论
4 灰茶尺蠖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4.1 介绍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供试虫源
        4.2.2 供试仪器
        4.2.3 灰茶尺蠖触角扫描电镜制样方法
        4.2.4 灰茶尺蠖触角透射电镜制样方法
        4.2.5 感器鉴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灰茶尺蠖触角感器种类及超微结构
        4.3.1.1 毛形感器
        4.3.1.2 刺形感器
        4.3.1.3 栓锥形感器
        4.3.1.4 棘刺
        4.3.2 灰茶尺蠖触角感器透射电镜观察
        4.3.2.1 灰茶尺蠖触角毛形感器横切面
        4.3.2.2 灰茶尺蠖触角刺形感器横切面
        4.3.2.3 灰茶尺蠖触角栓锥形感器横切面观察
    4.4 小结与讨论
5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GC-EAD和 GC×GC/TOFMS分析
    5.1 介绍
    5.2 材料和方法
        5.2.1 供试虫源
        5.2.2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提取
        5.2.3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标准化化合物
        5.2.4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GC-EAD分析
        5.2.5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GC×GC/TOFMS分析
        5.2.6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生物活性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GC-EAD反应
        5.3.2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腺体粗提物的GC×GC/TOFMS分析
        5.3.3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标准化合物的GC×GC/TOFMS和 GC-EAD分析
        5.3.4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生物活性
    5.4 小结与讨论
6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野外诱捕技术的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
        6.2.2 诱芯和诱捕器
        6.2.3 诱芯剂量筛选试验
        6.2.4 诱捕器高度试验
        6.2.5 不同诱捕器比较试验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诱芯剂量筛选试验
        6.3.2 诱捕器高度筛选试验
        6.3.3 诱捕器类型筛选试验
    6.4 小结与讨论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奖励及主持项目

(5)茶尺蠖信息素结合蛋白PBP2和气味结合蛋白OBP9、11功能及其物理化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鳞翅目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1.1.1 鳞翅目性信息素的鉴定
        1.1.2 鳞翅目性信息素的分类
        1.1.3 鳞翅目性信息素的化学合成
        1.1.4 鳞翅目性信息素的生物测定
        1.1.5 鳞翅目性信息素的应用
    1.2 鳞翅目信息素结合蛋白PBPs的研究进展
        1.2.1 鳞翅目信息素结合蛋白PBPs的表达
        1.2.2 鳞翅目信息素结合蛋白PBPs的结构
        1.2.3 鳞翅目信息素结合蛋白PBPs的功能
        1.2.4 鳞翅目信息素结合蛋白PBPs对性信息素的结合与释放
    1.3 茶尺蠖研究概述
        1.3.1 茶尺蠖的生物学特性
        1.3.2 茶尺蠖的性信息素
        1.3.3 茶尺蠖嗅觉感受相关蛋白
    1.4 农药亚致死剂量对鳞翅目的影响
    1.5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意义
2 茶尺蠖PBP2和OBP9、11的基因克隆、载体构建和序列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1.2 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1.3 基因克隆和表达载体构建
        2.1.4 氨基酸序列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茶尺蠖PBP2和OBP9、11基因克隆以及载体构建结果
        2.2.2 茶尺蠖PBP2氨基酸序列分析
        2.2.3 茶尺蠖OBP9和OBP11氨基酸序列分析
    2.3 讨论
3 茶尺蠖PBP2和OBP9、11重组蛋白纯化、抗体制备、WB鉴定以及触角免疫荧光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3.1.3 重组蛋白纯化
        3.1.4 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制备
        3.1.5 茶尺蠖雄蛹的羽化
        3.1.6 茶尺蠖雄虫触角、头、胸、腹、足和翅六个器官总蛋白的提取
        3.1.7 茶尺蠖雄虫PBP2和OBP9、11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
        3.1.8 茶尺蠖PBP2蛋白的免疫荧光定位
    3.2 结果分析
        3.2.1 茶尺蠖PBP2和OBP9、11重组蛋白诱导、表达和纯化结果
        3.2.2 茶尺蠖的雄蛹羽化结果
        3.2.3 茶尺蠖PBP2和OBP9、11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3.2.4 茶尺蠖PBP2蛋白的免疫荧光定位结果
    3.3 讨论
4 茶尺蠖PBP2和OBP9、11蛋白的功能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4.1.2 茶尺蠖PBP2和OBP9、11重组蛋白与1-NPN的荧光光谱测定
        4.1.3 茶尺蠖PBP2和OBP9、11重组蛋白的配基竞争结合实验
    4.2 结果分析
        4.2.1 茶尺蠖PBP2和OBP9、11重组蛋白与1-NPN的荧光光谱测定结果
        4.2.2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气味分子的结合特性分析
        4.2.3 茶尺蠖OBP9和OBP11重组蛋白与气味分子的结合特性分析
    4.3 讨论
5 茶尺蠖PBP2和OBP9、11与配基的相互作用机理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5.1.2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去标签
        5.1.3 茶尺蠖PBP2和OBP9、11重组蛋白与配基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多种荧光光谱测定
        5.1.4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TypeⅡ性信息素直接相互作用时的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5.1.5 荧光光谱数据的分析
        5.1.6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配基的圆二色谱测定
        5.1.7 分子对接和预测关键氨基酸
        5.1.8 突变引物设计和定点突变
        5.1.9 突变蛋白诱导纯化以及与配基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多种荧光光谱测定
    5.2 结果分析
        5.2.1 蛋白纯化以及茶尺蠖PBP2荧光猝灭分析
        5.2.2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两种TypeⅡ性信息素成分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分析
        5.2.3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两种TypeⅡ性信息素成分相互作用力分析
        5.2.4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两种TypeⅡ性信息素成分的结合距离分析
        5.2.5 pH对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两种TypeⅡ性信息素成分相互作用的影响分析
        5.2.6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在不同pH中的圆二色谱分析
        5.2.7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两种TypeⅡ性信息素成分的分子对接分析
        5.2.8 点突变对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两种TypeⅡ性信息素成分相互作用的影响分析
        5.2.9 热图对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两种TypeⅡ性信息素成分相互作用的比较分析
        5.2.10 茶尺蠖OBP9和OBP11重组蛋白与茶树挥发物相互作用机理
    5.3 讨论
6 新烟碱杀虫剂吡虫啉对茶尺蠖PBP2的效应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6.1.2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吡虫啉直接相互作用的多重荧光光谱测定
        6.1.3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吡虫啉结合的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6.1.4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吡虫啉的分子对接分析
    6.2 结果分析
        6.2.1 吡虫啉对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的荧光猝灭分析
        6.2.2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吡虫啉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分析
        6.2.3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吡虫啉相互作用力分析
        6.2.4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吡虫啉结合距离分析
        6.2.5 pH对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吡虫啉相互作用的影响
        6.2.6 茶尺蠖PBP2与吡虫啉相互作用过程中关键氨基酸的预测
        6.2.7 吡虫啉对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结合能力的影响
    6.3 讨论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茶尺蠖PBP2和OBP9、11的序列分析
        7.1.2 茶尺蠖PBP2和OBP9、11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以及PBP2免疫荧光定位
        7.1.3 茶尺蠖PBP2和OBP9、11蛋白的功能
        7.1.4 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与两种TypeⅡ性信息素成分相互作用的理化特征以及区别
        7.1.5 茶尺蠖OBP9和OBP11重组蛋白分别与各自典型配基的结合机理
        7.1.6 新烟碱杀虫剂吡虫啉对茶尺蠖PBP2重组蛋白产生的效应
    7.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基质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羽化和繁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灰茶尺蠖研究现状
        1.1.1 灰茶尺蠖研究进展
        1.1.2 灰茶尺蠖的入土化蛹行为
        1.1.3 灰茶尺蠖的防治
        1.1.3.1 化学防治
        1.1.3.2 生物防治
    1.2 昆虫的入土化蛹行为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1.2.1 昆虫蛹期及其化蛹场所的选择
        1.2.2 昆虫的入土化蛹行为
        1.2.3 影响昆虫入土化蛹行为的环境因子
        1.2.3.1 温度
        1.2.3.2 土壤含水量和降雨
        1.2.3.3 土壤基质类型
        1.2.3.4 影响因子交互作用
        1.2.4 害虫的防治
        1.2.4.1 物理防治
        1.2.4.2 生物防治
        1.2.4.3 化学防治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的采集和饲养
        2.1.2 实验用虫的挑选
        2.1.3 供试土壤基质的采集
        2.1.4 土壤基质理化性质的测定
        2.1.5 供试土壤基质的准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基质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2.2.1.1 基质湿度选择实验
        2.2.1.2 基质类型选择实验
        2.2.1.3 蛹生理实验
        2.2.1.4 羽化实验
        2.2.1.5 覆土实验
        2.2.2 蛹期基质湿度和无基质条件对灰茶尺蠖羽化成虫生理和繁殖的影响
        2.2.2.1 入土化蛹
        2.2.2.2 羽化成虫鲜重,干重,含水量
        2.2.2.3 配对成虫繁殖力
    2.3 数据分析
        2.3.1 基质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2.3.2 蛹期基质湿度和无基质条件对灰茶尺蠖羽化成虫生理和繁殖的影响
3 结果
    3.1 基质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3.1.1 基质湿度选择实验
        3.1.2 基质类型选择实验
        3.1.3 蛹生理实验
        3.1.4 羽化实验
        3.1.5 覆土实验
    3.2 蛹期基质湿度和无基质条件对灰茶尺蠖羽化成虫生理和繁殖的影响
        3.2.1 羽化率和羽化参数
        3.2.2 羽化成虫鲜重,干重,含水量
        3.2.3 产卵量,孵化量,成虫寿命
4 结论与讨论
    4.1 土壤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和羽化行为的影响
    4.2 蛹期基质湿度和无基质条件对灰茶尺蠖羽化成虫生理和繁殖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平湖地区大棚芦笋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甜菜夜蛾的研究概况
    1 甜菜夜蛾在世界上的分布
    2 甜菜夜蛾在我国的分布
    3 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
        3.1 甜菜夜蛾的生活习性
        3.2 甜菜夜蛾具有迁飞性
        3.3 甜菜夜蛾是多食性昆虫
        3.4 甜菜夜蛾的越冬习性
    4 甜菜夜蛾的危害
    5 甜菜夜蛾的暴发原因
        5.1 自身原因
        5.2 温湿度
        5.3 种植结构及栽培管理
        5.4 天敌数量减少
        5.5 抗药性的产生
    6 甜菜夜蛾的防治
        6.1 农业防治
        6.2 生物防治
        6.3 物理防治
        6.4 化学防治方法
    7 芦笋的研究概况
        7.1 芦笋的价值和在世界上的分布
        7.2 中国芦笋发展前景
        7.3 我国浙北地区芦笋的种植情况
    8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8.1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
        8.2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大棚芦笋甜菜夜蛾发生动态研究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点和环境
        1.3 试验方法
        2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二章 甜菜夜蛾的抗寒能力与越冬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整理
        2 结果分析
        2.1 过冷却点测定
        2.2 田间越冬试验
        3 讨论
    第三章 芦笋地甜菜夜蛾性诱剂应用技术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诱芯的诱捕效果比较
        2.2 诱捕器悬挂高度对诱蛾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田间防控效果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2 结果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11种农药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杀虫活性的评估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1、全文总结
        1.1 大棚芦笋甜菜夜蛾发生动态研究
        1.2 甜菜夜蛾的越冬观察
        1.3 芦笋地甜菜夜蛾性诱剂应用技术研究
        1.4 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田间防控效果评估
        1.5 11种农药对芦笋地甜菜夜蛾的室内杀虫活性
        2、研究展望
        2.1 发生规律方面
        2.2 性诱剂方面
        2.3 SeNPV方面
        2.4 化学农药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8)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诱导表达及RNA干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甜菜夜蛾的发生及危害
    2 甜菜夜蛾对杀虫剂抗药性研究
    3 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研究进展
        3.1 氯虫苯甲酰胺介绍与药剂开发
        3.2 氯虫苯甲酰胺使用现状
    4 昆虫杀虫剂抗性机理
        4.1 体壁穿透性降低
        4.2 靶标位点敏感性下降
        4.3 解毒代谢酶活性增强
    5 昆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研究进展
        5.1 昆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种类与多样性
        5.2 昆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抗药性中的作用
        5.3 细胞色素P450基因RNA干扰
第二章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的亚致死效应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
        1.3 生物测定
        1.4 两性生命表试虫处理
        1.5 两性生命表参数统计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幼虫的亚致死剂量
        2.2 亚致死浓度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与繁殖情况的影响
        2.3 亚致死浓度对甜菜夜蛾存活率与繁殖力的影响
        2.4 亚致死浓度对甜菜夜蛾生命表种群参数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解毒代谢酶的影响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1.3 增效作用与生物测定
        1.4 解毒代谢酶活性测定
    2 结果分析
        2.1 酶抑制剂对甜菜夜蛾幼虫氯虫苯甲酰胺毒力的影响
        2.2 羧酸酯酶活性
        2.3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
        2.4 多功能氧化酶活性
    3 讨论
第四章 氯虫苯甲酰胺诱导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1.3 文库制备
        1.4 数据组装
        1.5 Unigene功能注释
        1.6 转录组富集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转录组测序组装
        2.2 Unigene功能注释
        2.3 差异基因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量检测、克隆与序列分析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1.3 总RNA提取与检测
        1.4 cDNA第一链合成与gDNA去除
        1.5 实时荧光定量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1.6 PCR扩增细胞色素P450基因全长
    2 结果分析
        2.1 差异显着细胞色素P450基因荧光定量检验
        2.2 基因分析
        2.3 蛋白结构
        2.4 基因进化树
    3 讨论
第六章 细胞色素P450基因功能验证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1.3 总RNA提取与检测
        1.4 cDNA第一链合成与gDNA去除
        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1.6 dsRNA制备
        1.7 RNA干扰
    2 结果分析
        2.1 细胞色素P450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
        2.2 滴喂dsRNA对甜菜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干扰
        2.3 干扰后甜菜夜蛾对氮虫苯甲酞胺的敏感度变化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保定地区甘蓝害虫的发生动态及几种新型药剂的毒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蔬菜害虫的研究现状
        2.1 小菜蛾的研究现状
        2.2 甜菜夜蛾的研究现状
        2.3 斜纹夜蛾的研究现状
        2.4 烟粉虱的研究现状
    3 新型农药的研究进展
    4 研究目标
第二章 甘蓝田主要害虫、天敌种类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工具
        1.2 地点
        1.3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昆虫(蜘蛛)种类调查
        2.2 主要害虫危害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甘蓝田小菜蛾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菜蛾空间分布型分析
        2.2 聚集原因
        2.3 理论抽样数
        2.4 序贯抽样模型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不同性诱剂诱集效果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定5-10月天气情况
        2.2 三种小菜蛾诱芯诱集效果比较
        2.3 小菜蛾5-9月发生规律
        2.4 三种甜菜夜蛾诱芯诱集效果比较
        2.5 甜菜夜蛾8-10月发生规律
        2.6 三种斜纹夜蛾诱芯诱集效果比较
        2.7 斜纹夜蛾8-10月发生规律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几种新型药剂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粉虱的毒力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几种药剂对烟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1.3 七种药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1.4 七种药剂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1.5 七种药剂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种杀虫剂对烟粉虱卵的室内毒力测定
        2.2 五种杀虫剂对烟粉虱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2.3 七种药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2.4 七种药剂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2.5 七种药剂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录

(10)伞裙追寄蝇生物学特性及寄主选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草地螟研究进展
        1.1.1 草地螟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1.1.2 草地螟的危害及分布
        1.1.3 草地螟防治方法
    1.2 寄生蜂
        1.2.1 寄生蜂的种类
        1.2.2 草地螟寄生蜂的保护利用
    1.3 寄生蝇
        1.3.1 寄蝇种类的介绍
        1.3.2 寄生蝇的寄生方式
        1.3.3 寄蝇对草地螟的控制作用
        1.3.4 蝇种的保护及利用
    1.4 寄主植物和寄主幼虫挥发物对寄生蝇行为的影响
        1.4.1 寄主植物对寄生蝇行为的影响
        1.4.2 寄主幼虫对寄蝇行为的影响
        1.4.3 寄主 - 寄主植物复合体信息化合物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
    1.5 伞裙追寄蝇的研究进展
        1.5.1 分类地位
        1.5.2 形态特征
        1.5.3 生活习性
        1.5.4 寄主种类调查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伞裙追寄蝇的生物学特性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伞裙追寄蝇生活史
        2.2.2 伞裙追寄蝇的生活习性
        2.2.3 伞裙追寄蝇产卵寄生行为
        2.2.4 补充营养对伞裙追寄蝇成虫寿命的影响
        2.2.5 温度条件对伞裙追寄蝇成虫寿命的影响
        2.2.6 储存时间对伞裙追寄蝇成蝇羽化率的影响
        2.2.7 草地螟幼虫的密度对伞裙追寄蝇寄生能力的影响
        2.2.8 伞裙追寄蝇和草地螟幼虫益害比相同而密度不同的试验
    2.3 数据统计及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伞裙追寄蝇生活史
        2.4.2 伞裙追寄蝇的生活习性
        2.4.3 伞裙追寄蝇产卵寄生行为
        2.4.4 补充营养对伞裙追寄蝇成虫寿命的影响
        2.4.5 温度条件对伞裙追寄蝇成虫寿命的影响
        2.4.6 低温储藏对伞裙追寄蝇成蝇羽化率的影响
        2.4.7 草地螟幼虫的密度对伞裙追寄蝇寄生能力的影响
        2.4.8 伞裙追寄蝇和草地螟幼虫益害比相同而密度不同的试验
    2.5 小结与讨论
        2.5.1 伞裙追寄蝇的生物特性
        2.5.2 伞裙追寄蝇和草地螟幼虫密度之间的相互影响
        2.5.3 草地螟幼虫密度对伞裙追寄蝇的寄生功能反应影响试验
3 伞裙追寄蝇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虫源
        3.1.2 行为测定装置
    3.2 试验方法
        3.2.1 伞裙追寄蝇对不同供试寄主寄主的选择性研究
        3.2.2 伞裙追寄蝇对不同供试寄主的寄生率及羽化率测定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伞裙追寄蝇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研究
        3.4.2 成蝇对不同寄主的寄生及羽化情况
    3.5 小结与讨论
4 结论
    4.1 伞裙追寄蝇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4.2 伞裙追寄蝇和草地螟幼虫密度之间的相互影响
    4.3 草地螟幼虫密度对伞裙追寄蝇的寄生功能反应
    4.4 伞裙追寄蝇对不同寄主的选择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四、甜菜夜蛾危害茶树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茶毛虫的发生规律及其感染的病毒分析[D]. 王晓庆. 西南大学, 2021
  • [2]莱芜生姜害虫种类调查与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姜文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中国寄生蜂研究及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J]. 时敏,唐璞,王知知,黄健华,陈学新. 应用昆虫学报, 2020(03)
  • [4]基于虫生真菌和性信息素对灰茶尺蠖的控制与应用技术研究[D]. 马涛.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5]茶尺蠖信息素结合蛋白PBP2和气味结合蛋白OBP9、11功能及其物理化学机制研究[D]. 傅晓斌. 中国计量大学, 2019
  • [6]基质类型和湿度对灰茶尺蠖化蛹、羽化和繁殖的影响[D]. 王慧芳.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平湖地区大棚芦笋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王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诱导表达及RNA干扰研究[D]. 陈羿渠.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9]保定地区甘蓝害虫的发生动态及几种新型药剂的毒力评价[D]. 周婷.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4)
  • [10]伞裙追寄蝇生物学特性及寄主选择性研究[D]. 相红燕. 甘肃农业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甜菜粘虫对茶树危害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