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体教育”与“家庭教育”

影响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体教育”与“家庭教育”

一、影响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性教育”和“家庭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李迪[1](2021)在《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形成于近代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他是将儒学传统的修身教育思想与主张自由平等的西方有益思想相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点的道德教育思想理论。这对于推动北大和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纵深发展,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先从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个人背景出发,系统论述了其思想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其次,围绕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分别从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视域诠释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本质内核。并对其思想做出合理性评价。最后,以网络调查问卷和高校思政课教师访谈得到的数据作为参考,进一步解析当前高校大学生在道德教育方面遇到的“瓶颈”,并从确立正确的大学生道德教育观念、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注重多种教育方法结合使用和主动寻求家庭和社会的道德助力这四个维度进行论述,把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运用到当前高校道德教育体系当中。这不仅为我国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根基,而且为促进高校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奠定了基础,进而为当前高校走出道德教育困境提供了现代启示。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薛松[3](2021)在《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公民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与规划未来教育的重要议题,是各国进行教育改革与探索的核心内容。理解科学本质作为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科学教育领域得到重视,而基础教育阶段作为学生发展科学素养的重要时期,应通过科学课程与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我国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研究不多见,尤其是小学阶段,鲜有研究能够展现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具体情况和表现特征。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科学本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法、德尔菲专家问询法、调查研究法等,从理论上探讨小学生所能理解的科学本质相关内容,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基于此,设计测评工具,调查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分析其表现特征。与此同时,对影响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拓展了我国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关于科学本质的研究视野,以期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本质的教学实践。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本研究的来龙去脉,从研究的背景出发,明确了研究的问题所在以及研究意义,对科学本质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基于此进行研究设计,确立研究的内容、思路以及主要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分析了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主要内容。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了美国、OECD、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以及中国等研制的核心素养框架,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韩国、新西兰和中国等七个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以及国际科学教育大型测评项目(PISA、TIMSS和NAEP)的测评框架,聚焦小学阶段科学本质相关内容,明确了科学教育领域重点关注小学生对科学本质哪些内容的理解,科学本质内容如何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呈现,大型测评项目主要测评科学本质的哪些内容等,为本研究开展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建构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建构了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初步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运用德尔菲专家问询法,对初步建构的模型进行修正,最终达成专家共识,确立了基于大概念的理解模型。研究建构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包含4个大概念,分别是大概念1:科学可以解释自然世界的各种现象;大概念2:科学知识的产生要基于证据,且需要随着新证据的发现而不断修正;大概念3: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其方法和程序是多种多样的;大概念4:科学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应用科学于工程和技术能造福人类社会,但有时也会产生危害。每个大概念下分别包含若干内容指标,共计12个。第三章对我国小学生关于科学本质的理解情况开展测评。测评工具主要借鉴国际科学教育领域测评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经典工具,结合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实际情况以及我国传统文化背景,对工具进行合理改编,运用项目反映理论中的Rasch模型,进行数据与模型的拟合分析,检验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小学生开展测评,研究样本为上述地区9所小学的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共计825名小学生,其中四年级410人(男生202人,女生208人),六年级415人(男生216人,女生199人),有效问卷为761份。结果发现,我国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且发展不均衡,但与国际相关研究结果相比,我国小学生的理解水平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六年级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水平显着高于四年级小学生;不同水平学校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整体理解水平有差异。与此同时,研究依据小学生的回答归纳分析其对各个大概念具体指标的理解表现出的特征。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从学校、家庭、个人与社会等方面确立主要因素,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水平的影响,并从学校科学教育、家庭教育、同伴效应和社会作用等四个方面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别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科学本质理解水平产生显着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也较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学校科学教育、家庭教育、同伴效应和社会作用四个因素中,学校科学教育对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同伴效应通过学校科学教育产生的中介效应对小学生理解科学本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作用未产生显着影响。第五章是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对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以及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研究给小学科学教育所带来的启示,同时对研究的整体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研究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局限。

梁珍珍[4](2021)在《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众多场合多次谈及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并形成了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相关论述。回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担得起使命、扛得起责任、品行高尚的优秀青年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的新历史定位给党和国家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优良家教家风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价值观为根基,以爱岗敬业、孝亲敬老的道德伦理为基本准则,蕴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对大学生品德塑造和行为引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发挥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社会的需要、家庭的需要,也是个人的需要。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来研究:第一部分是优良家教家风的基本概述。概述优良家教家风的相关概念,从家教、家风含义以及家教家风的相互关系入手,对优良家教家风进行解释,其后阐述优良家教家风的类型和内容,分析优良家教家风对社会、家庭、个人的重要作用。解决了优良家教家风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发挥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等问题。第二部分探讨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奠基作用。优良家教家风是大学生成长的基石,是维系大学生家庭和睦的精神内核,奠定了大学生成长的家庭基础;优良家教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社会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其次,支持作用。一方面,优良家教家风以礼修身、以德增智、以孝向善的内容丰富了大学生品行教育、价值观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另一方面,优良家教家风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以及可以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再次,促进作用。优良家教家风以其内容的通俗易懂以及生活化、日常化等特点容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进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第三部分提出了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路径。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出发进行论述。将重视家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高校优良家教家风传统教育力度、构建优良家教家风教育大学生的社会环境三者相结合,实现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李晨琪[5](2020)在《日本中学道德教育及启示》文中认为21世纪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不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战败后的日本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道德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为当时的日本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培养了爱国、具有奉献精神的日本人。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日本道德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文以辩证、客观的立场和观点对日本中学道德教育进行全方面阐述,探索日本中学道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状况,并结合我国道德教育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增强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我国中学生的道德素养。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从阐释日本中学道德教育内涵入手,明确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理论渊源及改革历程。第二部分为日本中学道德教育概况,主要从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三部分进行阐述。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生动个性的人,培养具有尊重意识和敬畏观念的人。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尊重与爱的教育、独立与顽强教育、礼仪与感恩教育、责任与个性教育。方式主要由以道德科目为基础的课上教育、以实践活动为重点的课下教育和以家庭、社会为辅助的合力教育三部分构成。第三部分为日本中学道德教育对我国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启示主要从五方面进行阐述:加强责任与个性的养成教育、注重独立精神与顽强意志的实践训练、丰富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育、完善尊重意识和敬畏生命的教育以及提高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的配合实效。

李淑敏[6](2020)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家训是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教育形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家训围绕“修身、齐家、处世”这条主线逐渐发展为理论化、系统化的文化形式,它的内容之广泛、思想之深刻、历史之悠久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尽管传统家训文化产生于古代社会,但其字里行间的爱子之情、殷切期盼与谆谆教诲极大地拉近了与现代人的距离。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是悠悠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一张独特名片,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对其进行转化、发展,使其在新的时代熠熠生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2017年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问题,并明确提到挖掘和整理传统家训、家书文化,培育优良家风,这为我们开展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问题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本文以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以“基本概述——理论基础——体系架构——困境透析——实践指向”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立场,对传统家训文化及实现其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具体而言,全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在这部分中,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通过这四个小节的概括实现对全文的整体把握。第二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相关概述。在这一章节中,笔者首先对家训、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定义做出解释和说明,然后总结了传统家训文化的思想特质,梳理了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提炼了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价值。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阐述,以期客观地、全面地展示传统家训文化。第三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开展研究的逻辑前提和基本依据,马克思主义相关经典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以及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架构。体系架构是对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几个基本方面的交代,包括原则、目标、要素三个板块。本章首先从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目标进行定位,其次对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说明,最后以主体、客体、载体、环境、机制五个要素初步架构起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体系。这一章作为本文的重点章节,为下文作了铺垫。第五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透析。这一章以三个小节对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不力的现状进行剖析,一是传统家训文化原生根基的消解与断裂,二是社会转型对传统家训文化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三是传统家训文化在传承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桎梏。第六章,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实践指向。本章是全文的最后一章,也是全文的重点、创新点和落脚点。这一章从发挥主体力量、深化内容建设、丰富传承发展方式、优化传承发展环境和健全传承发展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具体路径。从而紧扣前文构建的基本体系,回应面临的现实困境,使文章各部分实现有机联系和结构完整。

赖湘[7](2020)在《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奉献是一种道德理性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奉献更是一种整个社会真情、友爱、美好品德之善良无私的高尚品质,是超然物外的德性文化培植的结果。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奉献意识,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提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纯良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有担当、有理想、有德性、有素质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青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更是践行奉献意识的主力军,理应肩负起积极践行奉献意识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培育和践行奉献意识不仅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推动作用,而且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不仅应该着重培育大学生的奉献意识,而且应该确立奉献意识的培育目标,研究奉献意识培育的思路与方法,重视奉献意识培育的运行机制。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加以展开:第一部分,梳理与综述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问题的研究现状,阐释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问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辨析奉献、奉献感、奉献精神等相关概念,阐述大学生奉献意识的基本内涵,包括含义、特征等内容。第三部分,阐述奉献意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功能,主要从个人视角与社会视角两个角度分别加以展开。第四部分,阐释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载体以及培育环境等四个方面。第五部分,论述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运行机制,包括内在过程运行机制与外在过程运行机制两个层面。第六部分,讨论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培育原则、培育途径以及培育方法等。

王芳[8](2020)在《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性研究》文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作为高校大学生,于家需要家庭教育,于高校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于社会需要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结性之实效转化。此外,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处于攻坚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培养期,同时社会问题频频、社会矛盾显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因此,对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思想理论挖掘,从而对其联结性进行研究仍具时代性和价值性。基于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的现实性、互补性及依据,对二者联结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即使我国家校联结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依旧存在着家校教育活动有待更加均衡、家校教育联系需更加密切的问题。在基本把握现状特点,对现状进行思考的前提下发现部分大学生对家校联结的重要性缺乏高度认识和重视,家长与高校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有待提高,以及家庭、校园、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制约家校联结的重要原因。构建良好的家校联结机制,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践行,家庭应在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高校要以课堂、实践活动、社交网络、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探索多样有效的教学协作。家校互动背景下创建家庭、校园、社会环境,相关法规制度和合作机制的建设是创新家校联结机制的有力保障。因此,只有这样的多方联动、相互协作才能将优秀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联结,以便更好地发挥它们塑造青年学生灵魂,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唐海燕[9](2020)在《高一学生科学本质观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某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了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而评价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水平。那么学生的科学本质观现状水平如何?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教师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与学生科学本质观水平的发展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深圳市某高中学生科学本质观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学生科学本质观发展的因素。并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了解这些学生化学教师在科学教学性质中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科学本质观发展水平与教师教学的关系。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由来,初步确定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科学本质、科学本质观等相关概念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现有研究的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与研究工具的选择与开发。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选择适合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并编制调查学生科学本质观水平的问卷,并将问卷进行发放与测试,以及编制对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进行观察的工具。第四部分为调查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目前学生科学本质观水平偏向于现代水平,但仍有向上发展的空间;(2)不同性别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水平无显着性差异;(3)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科学探究的本质观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4)学生课后活动对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发展不存在显着性差异;(5)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科学本质教学的意愿不强;(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难做到知行合一。第五部分为提出策略,针对学生目前科学本质观水平的现状以及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的现状,提出研究建议如下:(1)提高教师的科学本质观水平;(2)发展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3)充分利用已有教学资源,挖掘可利用的资源;(4)改变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实现多元评价和分层评价;(5)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齐头并进,共同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发展。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反思,对本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梳理,反思本研究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提出研究展望。

王婉[10](2020)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研究》文中认为自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既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求。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对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等。第二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研究基本理论概述。界定相关概念,分析主要特征,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等方面阐释本课题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状况。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总结已取得的成效,梳理出在意识、能力、内容、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新媒体时代发展等层面剖析原因。第四部分,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策略。以大学生自我教育现状为依据,从明确原则、激发意识、培养能力、丰富内容、优化环境五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对策。在大学生群体中实现真正的自我教育,在更宽广的领域,进行更深入自我教育研究和实践,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符合社会期待,培养出优秀的新时代青年人才。

二、影响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性教育”和“家庭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性教育”和“家庭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近代救亡图存的探索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三、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
    第二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一、儒家修身文化的滋养
        二、西方道德文化的借鉴
    第三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一、良好家庭教育的熏陶
        二、教育改革实践经历的收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目标
        一、倡导人格独立与平等
        二、提倡完全人格的培育
    第二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
        一、“意志自由”的个人品德教育
        二、“劳工神圣”的职业道德教育
        三、“相友相助”的家庭美德教育
        四、“义务为主”的社会公德教育
    第三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以生为本的原则
    第四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的方法
        一、以节制、省思为主的自我品格修养法
        二、以服务社会为主旨的道德实践锻炼法
        三、以艺术欣赏为主的道德情感陶冶法
        四、以教师优良人格为主的榜样示范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评价
    第一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局限性
        一、重义务轻权利的道德教育思想
        二、具有空想色彩的道德教育思想
    第二节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进步性
        一、全面构建道德教育体系
        二、摒弃封建保守的道德教育观
        三、借鉴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之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确立正确的大学生道德教育观念
        一、重视大学生完全人格的培育
        二、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三、正确看待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
    第二节 完善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一、增加以个人品德为核心的审美和个性教育内容
        二、挖掘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劳动教育内容
        三、拓展以家庭美德为核心的“性”“情”教育内容
        四、强化以遵守社会公德为核心的责任观教育内容
    第三节 注重多种教育方法结合使用
        一、引导大学生开展节制为美德的自我教育
        二、带领大学生开展以遵纪守法为美德的道德实践活动
        三、发挥教师榜样引导的示范作用
        四、倡导情感陶冶的隐性教育法
    第四节 主动寻求家庭和社会的道德助力
        一、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协商的密切联系
        二、倡导教职工以良好的品格带动社会道德环境的向好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高校思政课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科学
        二、本质
        三、科学本质
        四、理解
        五、相关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三、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际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第一节 核心素养框架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一、美国“21世纪技能”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SeCo项目”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三、欧盟《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学习结果的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五、日本“21世纪型能力”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第二节 国际科学课程与教学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一、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二、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三、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方案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四、新加坡科学课程大纲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五、韩国科学与教育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六、新西兰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七、中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第三节 国际科学教育大型测评项目中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一、PISA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二、TIMSS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三、美国NAEP中的科学本质内容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建构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假设
        一、关于科学本质的大概念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基本内容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初步建构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专家调查
        一、调查的设计
        二、调查的实施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修订与确定
        一、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修订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模型的确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现状研究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测评工具设计
        一、测评工具初步设计
        二、测评工具专家评审
        三、测评工具预测试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现状的测评实施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三、调查数据统计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现状的研究结果
        一、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整体特征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差异分析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表现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的影响因素预设
        一、学校科学教育
        二、家庭教育
        三、同伴效应
        四、社会作用
    第二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研究工具设计与实施
        一、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
        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三、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修订
        四、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的实施
    第三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一、确立变量
        二、数据收集
        三、模型建构与分析
    第四节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一、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估计
        三、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基于大概念建构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模型
        二、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测评结论
        三、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理解情况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科学本质为科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以强化其教学实践
        二、组建科学学习共同体强化学生之间的同伴效应
        三、融合隐性和显性等策略优化科学本质的教学实践
        四、以专题培训和教研等为介导提升科学教师关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教学实践能力
    第三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测评框架及题目专家咨询表
    附录二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试测)
    附录三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正式)
    附录四 小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家庭)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标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优良家教家风基本概述
    第一节 优良家教家风的相关概念
        一、优良家教家风的含义
        二、优良家教家风的来源
        三、优良家教家风的类型
        四、优良家教家风的内容
    第二节 优良家教家风的作用
        一、对社会的作用
        二、对家庭的作用
        三、对个人的作用
第二章 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第一节 奠基作用
        一、奠定大学生成长的家庭基础
        二、奠定大学生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支持作用
        一、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营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三、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第三节 促进作用
        一、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第三章 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路径
    第一节 注重家庭在优良家教家风教育中的作用
        一、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基础
        二、健康的家庭环境是保障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关键
    第二节 加强高校优良家教家风传统教育力度
        一、立足主渠道,加强优良家教家风内容的宣传教育
        二、利用新媒体,丰富优良家教家风教育形式
        三、把握实效性,优化优良家教家风教育方法
    第三节 建构优良家教家风教育大学生的社会环境
        一、弘扬优良家教家风主旋律
        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加强制度的保障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日本中学道德教育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内涵与背景
        一、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涵义
        二、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儒释文化
        二、本土神道文化
        三、武士道精神
    第三节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改革历程
        一、明治维新时期的第一次道德教育改革
        二、二战后的第二次道德教育改革
        三、面向21世纪的第三次道德教育改革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概况
    第一节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目标
        一、培养具有完美人格和生动个性的人
        二、培养具有尊重意识和敬畏观念的人
    第二节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尊重与协作教育
        二、独立与顽强教育
        三、礼仪与感恩教育
        四、责任与个性教育
    第三节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方式
        一、以道德科目为基础的课上教育
        二、以实践活动为重点的课下教育
        三、以家庭、社会为辅助的合力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对我国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加强责任与个性的养成教育
        一、规范学生各种道德行为习惯
        二、开展关注家庭、学校、社会的课内外活动
        三、举办认识自我、发现热爱的课内外活动
    第二节 注重独立精神与顽强意志的实践训练
        一、加大课下劳动锻炼的强度
        二、增加独立生存能力的二课堂活动
    第三节 丰富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育
        一、深刻认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二、增加情境模拟式的合作训练
    第四节 完善尊重意识和敬畏生命的教育
        一、切实落实尊重与关爱的课标要求
        二、倡导关注自然敬畏非人生命的理念
    第五节 提高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的配合实效
        一、定期召开教育指导性质的家长会
        二、大力开展以社区为主的社会教育
    本章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相关概述
    2.1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解读
        2.1.1 家训
        2.1.2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
    2.2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核心思想
        2.2.1 修身立命之道
        2.2.2 齐家睦亲之道
        2.2.3 处世交友之道
    2.3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演变
        2.3.1 先秦时期:传统家训文化的萌芽阶段
        2.3.2 汉唐时期: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成熟阶段
        2.3.3 宋元明清至近代:传统家训文化的由盛转衰阶段
    2.4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价值
        2.4.1 传播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2.4.2 稳定家族内部及传统社会统治秩序
        2.4.3 促进个体社会化及良好家风的形成
第3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理论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3.1.3 列宁的文化建设理论
    3.2 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
        3.2.1 毛泽东的“充分地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观
        3.2.2 邓小平的“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文化观
        3.2.3 江泽民的传统文化观
        3.2.4 胡锦涛的传统文化观
        3.2.5 习近平的新时代传统文化观
    3.3 其他相关理论资源借鉴
        3.3.1 系统论
        3.3.2 “场域—惯习”论
第4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架构
    4.1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目标定位
        4.1.1 个体层面:塑造德行完备的理想人格
        4.1.2 家庭层面:重拾以德为先的家教理念
        4.1.3 社会层面: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识
    4.2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原则导向
        4.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性原则
        4.2.2 坚持批判继承的创新性原则
        4.2.3 坚持交流互鉴的开放性原则
        4.2.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性原则
    4.3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核心要素
        4.3.1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
        4.3.2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客体
        4.3.3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
        4.3.4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环境
        4.3.5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机制
第5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厄
    5.1 传统家训文化原生根基的消解与断裂
        5.1.1 传统家训文化所植根的经济基础逐渐衰落
        5.1.2 传统家训文化所依赖的政治结构逐步瓦解
        5.1.3 传统家训文化所依附的思想基础遭受冲击
    5.2 社会转型造成传统家训文化的当代隐没
        5.2.1 现代社会的价值冲突与道德危机
        5.2.2 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伦理嬗变
        5.2.3 现代化进程中家庭德育的弊端与困惑
    5.3 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桎梏
        5.3.1 传统家训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5.3.2 传统家训文化社会宣传普及较弱
        5.3.3 传统家训文化教育及师资欠缺
第6章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选择
    6.1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力量
        6.1.1 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传承
        6.1.2 加强传统家训文化师资培训
    6.2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容建设
        6.2.1 挖掘整理传统家训文化资源
        6.2.2 研发传统家训文化课程及教材
    6.3 丰富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方式
        6.3.1 传统家训文化教育传承
        6.3.2 传统家训文化活动传承
        6.3.3 网络新媒体技术传承
    6.4 优化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环境
        6.4.1 以家庭为起点塑造优良家风
        6.4.2 以学校为阵地加强校风建设
        6.4.3 以社会为依托培育良好风尚
    6.5 健全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机制
        6.5.1 完善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
        6.5.2 建立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的评估督导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价值
    1.2 大学生奉献意识研究的现状述评
        1.2.1 关于大学生奉献意识的基本内涵
        1.2.2 关于大学生奉献意识的主要功能
        1.2.3 关于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结构要素
        1.2.4 关于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运行机制
        1.2.5 关于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运作模式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基本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大学生奉献意识的基本内涵
    2.1 大学生奉献意识的含义与特征
        2.1.1 大学生奉献意识的含义
        2.1.2 大学生奉献意识的特征
    2.2 相关概念辨析
        2.2.1 奉献
        2.2.2 奉献感
        2.2.3 奉献精神
第3章 大学生奉献意识的主要功能
    3.1 基于社会视角奉献意识的主要功能
        3.1.1 规范社会秩序
        3.1.2 教化社会道德
        3.1.3 促进社会和谐
    3.2 基于个人视角奉献意识的主要功能
        3.2.1 感召道德信念
        3.2.2 树立正确三观
        3.2.3 规范个人行为
第4章 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结构要素
    4.1 培育主体
        4.1.1 国家
        4.1.2 社会
        4.1.3 高校
        4.1.4 家庭
    4.2 培育内容
        4.2.1 道德自我
        4.2.2 价值理性
        4.2.3 公共意识
        4.2.4 公共能力
    4.3 培育载体
        4.3.1 教学载体
        4.3.2 文化载体
        4.3.3 管理载体
        4.3.4 媒体载体
    4.4 培育环境
        4.4.1 家庭环境
        4.4.2 校园环境
        4.4.3 社会环境
        4.4.4 网络环境
第5章 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运行机制
    5.1 内在过程运行机制
        5.1.1 内在驱动力机制
        5.1.2 能动反映选择机制
        5.1.3 心理调控能力机制
    5.2 外在过程运行机制
        5.2.1 构建激励机制
        5.2.2 构建评价机制
        5.2.3 构建保障机制
        5.2.4 构建三位一体协作机制
第6章 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运作模式
    6.1 培育原则
        6.1.1 遵循多样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6.1.2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6.1.3 注重生活与塑造理想相结合原则
    6.2 培育途径
        6.2.1 客观方面
        6.2.2 主观方面
    6.3 培育方法
        6.3.1 从引导到自我引导转变
        6.3.2 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转变
        6.3.3 从共性教育到个性教育转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1.1 国内研究动态
        1.1.2 国外研究动态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2 创新之处
2 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2.1 家庭教育的基本内涵概述
        2.1.1 家庭教育的概念
        2.1.2 家庭教育的特点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2.3 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的依据
        2.3.1 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教育理论
        2.3.2 毛泽东的家庭教育理论
        2.3.3 习近平家庭教育重要论述
    2.4 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与差异性
        2.4.1 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
        2.4.2 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差异性
        2.4.3 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3 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的必要性
    3.1 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现实依据
    3.2 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的互补性
4 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的现状分析
    4.1 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的现状调查
        4.1.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4.1.2 数据统计分析结论
    4.2 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存在的问题
        4.2.1 家校教育活动有待更加均衡
        4.2.2 家校教育联系需要更加密切
    4.3 制约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的原因
        4.3.1 部分大学生对重要性缺乏高度认识和重视
        4.3.2 家长对家庭教育功能的认识有待提高
        4.3.3 高校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待增强
        4.3.4 家庭、校园、社会环境的影响
5 构建良好的家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机制
    5.1 自我教育是家校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联结的中介
        5.1.1 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前提
        5.1.2 积极的自我践行是根本
    5.2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基础
        5.2.1 家庭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5.2.2 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5.3 家校互动背景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式
        5.3.1 家校互动多种方式
        5.3.2 高校的引领和融入
    5.4 家校互动背景下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5.4.1 社会环境优化不可或缺
        5.4.2 家校互动彰显有效衔接
    5.5 国家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
        5.5.1 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是制度保障
        5.5.2 家校互动需要国家提供新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联结性研究”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高一学生科学本质观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科学本质观是世界各国科学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1.1.2 研究科学本质观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必要课题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
2 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科学本质
        2.1.2 科学本质观
    2.2 文献综述
        2.2.1 科学本质内涵与范畴的界定
        2.2.2 科学本质观的发展历史
    2.3 国内外学生科学本质观测评工具的研究
        2.3.1 国外学生科学本质观测评工具的研究
        2.3.2 国内学生科学本质观测评工具的研究
    2.4 教师科学本质教学实践与学生科学本质观的相关性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4.1 问卷调查工具
        3.4.2 课堂观察工具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1.1 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人口学因素分析
        4.1.3 问卷调查小结
    4.2 课堂观察过程与分析
        4.2.1 教学内容的选择
        4.2.2 Z教师“硫与硫的氧化物”科学本质教学过程与分析
        4.2.3 Z教师“元素周期律——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科学本质教学过程与分析
        4.2.4 Z教师科学本质教学小结
    4.3 访谈过程与分析
        4.3.1 学生访谈过程与分析
        4.3.2 教师访谈过程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提升学生科学本质观水平的策略
    5.1 提升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
    5.2 发展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教学行为
    5.3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挖掘可利用的资源
    5.4 改变学生学业评价方式
    5.5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齐头并进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生科学本质观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水平观察量表
附录三: “硫和硫的氧化物”文本转录与编码
附录四: “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的排布”文本转录与编码
附录五: 学生访谈文本
附录六: Z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访谈文本
致谢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选题依据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研究基本理论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自我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特征
        1.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相互统一
        2.主动性和自控性的相互协调
        3.针对性和社会性的相互作用
        4.长期性和渐进性的相互促进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基础
        3.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思想基础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取得的成效
        1.在人生重要转折关头能够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
        2.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发挥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
        3.在遭遇失败与挫折时能够自觉磨练坚忍不拔的意志
        4.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欠缺
        2.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足
        3.大学生自我教育内容单一
        4.大学生自我教育环境复杂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对自我教育的认知有所局限
        2.高校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和重视略显不足
        3.社会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的有效条件相对滞后
        4.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自我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四、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策略
    (一)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的方向性原则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性原则
        3.坚持尊重个性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4.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践性原则
    (二)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
        1.以灵活的自我教育形式调动大学生自身积极性
        2.以平等的自我教育主客体调动大学生自身主动性
        3.以愉悦的自我教育过程调动大学生自身创造性
    (三)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能力
        1.激发内心思考与判断,提升自我认识能力
        2.不断进行督促与鼓励,提升自我激励能力
        3.注意情绪反馈与调节,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4.积极深入分析与总结,提升自我反省能力
    (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内容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理想信念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培养道德情操
        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髓提升意志品质
        4.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完善人格心理
    (五)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环境
        1.营造亲切和睦、奋发向上的家庭环境
        2.营造平等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校环境
        3.营造公正法治、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4.营造绿色健康、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影响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性教育”和“家庭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蔡元培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D]. 李迪.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9)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小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薛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优良家教家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D]. 梁珍珍.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日本中学道德教育及启示[D]. 李晨琪.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6]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传承发展研究[D]. 李淑敏. 吉林大学, 2020(08)
  • [7]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研究[D]. 赖湘. 南昌大学, 2020(01)
  • [8]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结性研究[D]. 王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高一学生科学本质观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某中学为例[D]. 唐海燕.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研究[D]. 王婉. 渤海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影响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个体教育”与“家庭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