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景观设计教学与实践——天兴洲大桥设计记

交通景观设计教学与实践——天兴洲大桥设计记

一、交通景观的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天兴洲大桥设计实录(论文文献综述)

周少妍[1](2020)在《认知负荷模式下汉英模拟交传记忆困难及应对策略实践报告 ——以公共课《认识武汉·大国工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武汉,作为我国中部中心城市,从国家老工业基地向国家先进制造业迈进。公开课《认识武汉·大国工业》贯彻教育部“课程思政”行动计划,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城市独特魅力与“工业大国”的转型决心。因此,本报告选取公开课中的三章课程内容为语料,旨在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城市工业发展,展现中国的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合作与交流。本次口译实践发现的主要问题为记忆方面的困难,分为原语专业知识记忆障碍,笔记记忆混乱,听辨记忆信息缺失,心理焦虑和字幕影响等。通过对认知负荷模式中理解、记忆和产出等认知活动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合理分配负荷,包括充分准备专业知识,完善笔记系统,调节心理压力等。通过本篇实践报告,译者发现记忆困难问题归根结底是认知负荷问题。因此,提升口译综合能力保证各项负荷不超载至关重要。同时,对于记忆方面的原因分析与解决策略也是提高口译质量的关键。希望本文对交传中记忆策略的相关研究及实践运用提供一些启示。

殷子[2](2020)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柳[3](2019)在《顺句驱动视域下模拟同传过程中的句子重构 ——以《辉煌中国》口译实践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描述中国发展的纪录片走出国门的任务日益迫切。与此同时,对纪录片同声传译的研究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其中基于“最简方案”和经济性原则的“顺句驱动”理论深受研究者重视。“顺句驱动”是指在同声传译过程中由于时间所限而采用的顺译操作。基于乔姆斯基提出的“最简方案”原则,研究者在后续的翻译研究中发展出自然语言衍生过程的几个重要原则,统称为“经济性原则”。在具体的同传实践中,由于时间的紧迫性、语言间句子结构差异、人脑临时记忆能力及译者知识储备和临场反应能力等的限制,需将“最简方案”中的“经济性原则”应用于同声传译中,这是“顺句驱动”的主要原理。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辉煌中国》纪录片的模拟同声传译实践,对口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解决口译问题的有效方案。研究发现,模拟同传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并列句信息冗长难记,复合句从句多而复杂,句式衔接标记省略过多,动静态句子结构差异过大。针对这些问题,应用顺句驱动理论,笔者分析了初译和改译的区别,分别从句子信息、结构、形态等角度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叶博闻[4](2019)在《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研究 ——以武汉市青山区为例》文中提出工业的快速发展让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带动了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但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城市进入去工业化阶段,城市空间的演变也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消化。青山区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区,遗留有大量的工业厂房与职工住区,其在去工业化的更新过程中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应对由此产生的问题,需建立在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相互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城市公共空间和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青山区为研究范围,以图形形态学和星型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比较研究法,系统地研究了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的关联性,并通过典型城市公共空间案例的公共性评价,提出了工业遗存更新背景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管控策略。本文作为对武汉市公共空间研究系列论文中的一篇,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自1955年青山区建区起至今,青山区城市空间演变与工业遗存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与分析,揭示了在工业化过程与去工业化过程中城市空间与工业发展的关联性,概括了工业影响下各时期城市空间演变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针对城市道路空间、城市公园、城市商业空间、城市公建外部空间、住区公共空间、住区交通节点空间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典型类型,首先对其历史演进历程进行分析整理,再从历史演进、形态演进、空间分布、空间形态、功能使用等切入点,系统的分析总结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的关联性,揭示工业遗存演变更新影响下青山区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特征。第三部分,基于前文对城市公共空间、工业遗存的相关研究,筛选出四个由工业遗存更新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典型案例,对其现状、沿革、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揭示其更新前后内在的关联性。再通过星型模型对现状空间的公共性进行评价分析,发掘影响公共性的不利因素,结合其与工业遗存的关联性分析问题产生背后的成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与管控策略。

屠易夫[5](2018)在《武汉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 ——以青山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的新变化,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城市空间的发展也面临着从增量发展到存量消化的巨大转型。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对于市民的日常公共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更有活力、更舒适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了城市设计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公共空间的建成环境方面探讨较多,但空间设计背后的空间公共性优劣却很少有准确评判。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容纳公共交流活动的重要载体,空间品质优劣直接影响了城市活力。本文以武汉市青山区城市公共空间为例,武汉市青山区因一五时期大工业的发展建设,产生了大片职工住宅区,其城市肌理与公共空间类型都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空间句法和类型学等研究方法,分析青山区城市空间历史演变、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及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类型特征。运用星形模型,从五个评判维度对公共空间公共性进行相关评价研究,从而根据青山区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的结果,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状况提出针对良好公共性品质的公共空间实践策略,为将来的城市空间转型与更新提供新思路。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品质的评价研究,不仅能从空间设计等物质环境上找到不足,同时可探究影响公共空间的背后的城市社会因素。

郑朝炜[6](2017)在《异型钢桁架桥设计与分析的相关研究 ——以司马坡大桥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钢产量的不断增加,钢桁架桥因其结构轻巧,承载能力大,架设速度快,施工周期短,造型美观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公路及市政工程领域。本文以司马坡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经典钢桁梁桥的基本形式,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大跨径“人字形”三角形钢桁架桥结构形式,并对其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设计原则、设计理念和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次,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Midas/Civil,对桥梁结构的主桁架、横梁、纵梁三个部分进行了结构设计及计算分析,并分析了在不同工况组合下,结构应力与位移的受力特点。并根据应力分析结果,对结构各构件进行了受力验算。同时,对结构进行了屈曲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稳定性良好。然后,基于已经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结构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结构的基本振型和频率。并对恒载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恒载数值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桥梁的自振频率。另外,本文在司马坡大桥刚性模型表面测压风洞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桥三维时域荷载模型,进而根据模态叠加理论,分析了该桥的支座反力、节点位移和杆件内力等风致振动特性,为同类桥梁结构的分析提供了有益参考。最后,根据以上研究内容。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刘伟毅[7](2016)在《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滨水缓冲区是在城市河湖水系与滨水用地之间的一个过渡带,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密切。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城市滨水缓冲区正面临着河湖水系急剧萎缩、岸线生态功能退化、滨水用地无序蔓延、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缺乏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滨水缓冲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协调滨水缓冲区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已成为滨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重点以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为研究对象,从城乡规划学的视角,以城市再生、低影响开发、生态基础设施等理论为指导,探索了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划定方法和空间调控策略。依据拟定的研究目标,对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梳理,为研究奠定基础;以历史地图、遥感影像图为基础,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探讨了城市滨水缓冲区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田野调查、数理统计和集对分析模型,重点对武汉典型滨水缓冲区(东湖、沙湖、南湖、墨水湖、野芷湖、龙阳湖)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河湖水系、滨水用地的现状特征,识别出滨水缓冲区的主要问题;基于ArcGIS平台,通过汇水区分析,并将滨水缓冲区的相关规划成果和建设现状进行分层叠加,对滨水缓冲区未来动态进行了情境模拟,依此制定相应的空间调控策略。本研究有如下发现:1)滨水缓冲区动态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自古代到1983年,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经历了从“相邻”到“相连”的发展历程,1983-2013年间,武汉城市河湖水系急剧萎缩,滨水用地无序扩张加剧,滨水缓冲区空间处于“相争”阶段。2)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现状分析(基于满意度问卷调查和现场踏勘)的结果表明:影响公众对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现状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①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滞后,水污染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善;②部分水岸线被周边用地填占、切割、挤压、胁迫较严重,水域与滨水建设用地缺乏必要的过渡区域;③滨水区道路尚不成体系,与城市腹地缺乏有效衔接,造成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较差。3)城市滨水缓冲区生态要素和功能要素的集对分析结果显示:东湖、沙湖、墨水湖的总指标等级为“良”,南湖、野芷湖的总指标等级为“中”,龙阳湖的总指标等级为“差”。综合现状调查得出,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对武汉典型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4)将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相关规划成果和建设现状分层叠加的结果表明:自然湿地的干涸化、滨水用地开发的无序化以及缓冲区边界的不确定,对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空间格局有显着的影响。城市规划与河湖水系、绿地等专项规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严重制约了滨水缓冲区的功能布局和空间组织。基于本研究,本文给出不同类型的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策略建议:1)针对“水岸——缓冲区”型,应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尽可能维持岸线的自然属性,通过加强水域和陆域的自然过渡与联系,使其充分发挥最大的生态景观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与城市发展的协调,预留弹性增长空间,将其融入城市生态基底。2)针对“水岸——缓冲区——建设区”型,应通过城市更新,进一步优化滨水用地功能布局,重点协调不同陆域用地与滨水缓冲区功能的匹配性,使得滨水缓冲区成为多重协调功能的空间载体;加强滨水缓冲区规划管控的协调,实现滨水空间的多样性,有利于滨水缓冲区的弹性增长;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滨水要素控制体系,使其成为滨水地区协调发展的耦合基础。3)针对“水岸——缓冲区——廊道”型,应依托河湖水系构建网络状绿地,通过水岸纵向空间整合,横向空间拓展,实现胁迫环境下缓冲区空间增长的突破,从而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本生态格局,对实现水体和绿地空间向城市的渗透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为滨水用地功能调整与空间耦合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此外,为保障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顺利实施,本文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编制滨水缓冲区专项规划,建立滨水缓冲区联动管理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决策机制等。

陈新政[8](2016)在《武汉市住房保障模式创新与民生要素优化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围绕住房保障系统地改善民生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学术界对住房保障和民生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丰富成果。但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需要创新住房保障模式,研究与住房保障相关的民生要素的合理布局。本文力图从信息时代新的人文地理学角度,以居者需求为导向,以住房保障为核心,以人地和谐论为指导,以城市社区为单元,依托交通、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大数据,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民生要素融合的住房保障平台,创新住房保障模式,分类做好住房保障空间布局规划,围绕居者需要适度合理配置基本民生要素,使之构成保障型和谐民生系统,切实满足新的历史条件下住房保障对象的基本民生需求。本文共分九章: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框架结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就有关概念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研究住房保障和民生要素的文献,总结了部分城市住房保障实践经验;第三章通过分析居者需求特点,充分论证住房在民生要素中的核心地位,提出基于住房的保障型民生系统概念,第四章总结了中国住房保障模式现状,分析了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民生”住房保障模式的思路、目的、原则、架构、类型和主要内容,以利于协同规划民生工程;第五章实证分析武汉市住房保障发展历程、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情况,剖析武汉市住房保障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六章概述武汉市民生要素发展历程、空间分布现状,实证研究了保障性住房三大片区的民生要素空间布局特点;第七章抽样调查武汉市三个典型保障性住房小区民生要素空间布局现状,统计分析住户对居住配套的满意程度,通过模型分析居民的住房感知异同以及对未来民生要素的需求;第八章探讨武汉市“互联网+民生”住房保障模式的内容与框架,规划武汉市“十三五”新增住房保障的空间分布,提出创新布局武汉市“互联网+民生”住房保障模式的建议;第九章总结本论文的主要成果、主要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民生地理学概念。本文主要采用微观与宏观、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动态比较和横向静态分析相结合,注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依据人的需要、城市空间结构、人地关系和谐、基本公共服务布局等理论,梳理了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民生要素的发展历程,实证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片区和典型保障性住宅小区的民生要素布局特点,对武汉市住房保障模式进行较深入地研究,为完善住房保障和基本民生的制度与机制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结论:1)建立“互联网+民生”住房保障模式;2)初步定义保障型民生系统;3)实证评价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民生要素状况;4)提出以住房保障为核心,优化武汉市民生要素空间布局的建议。本文的研究创新突出表现在思维方式和理念融合方面,主要有:1)依据人的需要和人地关系论,厘清住房保障与其他民生要素的空间逻辑关系,将住房保障与其他民生要素有机结合,解读围绕住房保障构建和谐民生的思想;2)提出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方法论和体系结构,即“互联网+民生”住房保障模式。阐述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各项民生要素信息“大数据”,搭建围绕住房保障的交流平台,由保障对象根据自己的主导需求选择民生要素空间布局适宜的存量住房,由政府给予相应的租金补贴,避免保障性住房集中分布造成的居住分宜,解决民生要素错位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公平的问题;3)从人地关系内在规定性出发,提出构建围绕住房之保障型民生系统和民生地理学初步设想,简析其基本内容和民生要素空间结构,拓宽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提升对当前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

龙燕[9](2014)在《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认为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城市边缘区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执政理念在这一区域的贯彻实施变得尤为重要。2011年,风景园林学正式跃升为一级学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增设风景园林学为一级学科的论证报告》中指出,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使命的风景园林学对人居环境建设有着重大支撑,故本文拟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探寻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总结出城市边缘区中生态效应减弱和地域文化模糊的相关间题,为城市边缘区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为了合理应对城市边缘区面临的景观生态间题,第一章“绪论”通过界定城市边缘区及风景园林空间的概念,探索二者在研究范畴上的突破口,认为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是承载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功能的最佳载体。在第二章“相关研究综述”中,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对城市边缘区近20年的文献成果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城市边缘区当前的研究趋势集中于以解决生态间题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与演变过程研究和以提高边缘区人民活质量为导向的空间宜人性研究,为本文探索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指引方向。本文将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视为复杂的人居生态系统,鉴于该空间所禀赋的自然生态和地域文化属性,第三章“理论基础”搭建出适用于本研究的系统观、生态观和文化观,作为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研究的理论平台,以支撑本文实证部分的相关研究。为了进一步挖掘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的共性特征,本文第四章“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体系构成及其特征框架分析”中,对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体系宏、中、微观三个层面的空间构成进行详细分析,论证了每个层面空间构成要素的特殊性,归纳总结出包括武汉在内的一般性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在宏、中观层面呈现出典型的格局特征,微观层而呈现出典型的宜人性特征。并针对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共性特征展开分析,寻找到与之匹配的分析途径,最终提出具有普适性的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分析框架,为研究一般性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的具象特征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为了验证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框架的可行性,探索武汉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的具象特征,本文第五章“武汉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及规律分析”以武汉市1989、2000、2005、2010、2013年五期的遥感影像及大量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在宏、中观层面结合GIS、遥感影像解译、Fragstats景观指数分析等手段,对武汉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相关数据进行提取,从空间格局的角度对不同时期武汉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的整体格局分布、要素类型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挖掘武汉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的动态演变规律特征;在微观层面对武汉市具有代表性的边缘区进行大量间卷、访谈和实地调研,从自然生态效应、功能使用需求、地域文化特色三个方面对武汉边缘区微观层面的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工业园风景园林空间、大学城风景园林空间、公共游憩带风景园林空间展开分析,得出武汉城市边缘区微观层而风景园林空间的具象特征。本文第六章“武汉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发展策略”中,分析了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对城市发展起到的作用,对武汉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具象特征进行提炼,总结出武汉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发展策略,为协调城市边缘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解决途径。

胡能发[10](2014)在《武汉市远城区轨道交通枢纽站停车场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及车辆迅速增加,城市交通出现饱和,不断增加的出行需求与现有的城市交通运营能力矛盾突出。武汉市作为特大型发展中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严重阻碍因素。鉴于武汉市近几年的发展及未来几年的交通规划部署,解决武汉市远城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良性衔接与快速通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及研究价值。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公共交通体系是未来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交通布局形式,通过公共交通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引导和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转移到公共交通上来,从而达到缓解因机动车数量增加引起的城市交通问题,提高城市交通的流畅性和通达能力。结合公共交通站点布设的停车设施将是改变交通出行方式的关键,尤其是换乘停车场(Park and Ride,简称P&R)的建立,方便远城区人们通勤出行时在公交枢纽站泊车换乘,从而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和停车压力。本文系统地研究轨道交通枢纽站的组织形式,停车场规划方案和国内外的优秀成功案例,寻找和探索适应武汉发展需求和满足武汉本土特点的远城区枢纽站的形成形式及配套停车场,为解决武汉市未来几年的交通发展问题建言献策。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意义、目的,拟解决关节问题,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路线与方法以及论文基本框架。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内外枢纽站及停车场的发展状况及武汉市的具体交通问题。第三部分解释说明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开发的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原则。第四部分通过武汉市具体的交通、经济、人口、地理环境等相关因素及特点,分析国内外的优秀城铁结合停车场发展的案例,探索适宜武汉市交通发展布局的远城区轨道交通枢纽站的停车场设计方案。第五部分从辩证学、经济学、社会学原理及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论证远城区枢纽站停车场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第六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不足之处,同时对于武汉市未来的交通发展尤其是公共交通的发展作出展望。

二、交通景观的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天兴洲大桥设计实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通景观的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天兴洲大桥设计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负荷模式下汉英模拟交传记忆困难及应对策略实践报告 ——以公共课《认识武汉·大国工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任务描述及口译过程
    2.1 任务描述
        2.1.1 任务背景及来源
        2.1.2 任务内容
        2.1.3 目标受众
        2.1.4 任务目的与意义
        2.1.5 任务计划
    2.2 口译过程
        2.2.1 译前准备
        2.2.2 译中过程
        2.2.3 译后总结
三、交传记忆困难问题剖析
    3.1 专业知识繁杂造成记忆障碍
        3.1.1 百科知识繁杂
        3.1.2 生僻名词密集
    3.2 笔记不规范造成记忆混乱
        3.2.1 笔记内容冗余
        3.2.2 笔记结构不清
        3.2.3 笔记反应速度慢
        3.2.4 数字笔记信息遗漏
    3.3 口译不良习惯造成记忆缺失
        3.3.1 听辨听词不听意
        3.3.2 短时记次不记主
    3.4 外部因素造成记忆困难
        3.4.1 译员焦虑
        3.4.2 字幕干扰
        3.4.3 讲者习惯
四、合理分配认知负荷应对记忆困难问题
    4.1 专业知识的认知负荷分配
        4.1.1 译前百科知识预测
        4.1.2 译前生僻名词积累
    4.2 笔记系统的认知负荷分配
        4.2.1 译中笔记信息省略
        4.2.2 译前笔记规范训练
        4.2.3 译中脑记笔记结合
        4.2.4 译前数位转换学习
    4.3 口译习惯的认知负荷分配
        4.3.1 译前意群听辨练习
        4.3.2 译前短时记忆训练
    4.4 外部因素的认知负荷分配
        4.4.1 译前自我心理暗示
        4.4.2 译中视听信息修正
        4.4.3 译前讲者资料准备
五、口译实践总结
    5.1 交传记忆问题总结
    5.2 交传记忆建议
    5.3 交传实践不足与改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原文及译文
附录二 术语表
附录三 记忆自评表
致谢

(3)顺句驱动视域下模拟同传过程中的句子重构 ——以《辉煌中国》口译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模拟同传任务简介
    2.1 任务背景和周期规划
    2.2 任务目的和意义描述
    2.3 任务特点和任务要求
第三章 模拟同传任务过程
    3.1 译前准备阶段
        3.1.1 译前资料准备
        3.1.2 视频资料准备
        3.1.3 术语表的制定
    3.2 口译进行阶段
        3.2.1 译中过程心理素质调整
        3.2.2 译中口译基础知识运用
        3.2.3 口译突发事件预案处理
    3.3 译后整理
        3.3.1 音频整理
        3.3.2 文本整理
第四章 模拟同传中的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案
    4.1 顺句驱动原则与同传研究
        4.1.1 顺句驱动理论
        4.1.2 顺句驱动下的同传研究
    4.2 翻译问题
        4.2.1 并列句信息冗长难记
        4.2.2 复合句从句多而复杂
        4.2.3 句式衔接标记省略过多
        4.2.4 动态句与静态句结构差异显着
    4.3 顺句驱动下的解决方案
        4.3.1 顺句重构及合理预测
        4.3.1.1 不移位顺句操作
        4.3.1.2 语言内外预测
        4.3.2 合理断句并顺句衔接重构
        4.3.2.1 切分意群
        4.3.2.2 连接构句
        4.3.3 顺句语法补偿重构
        4.3.3.1 时态补偿
        4.3.3.2 语态补偿
        4.3.4 动态句与静态句形态顺句重构
        4.3.4.1 基于介词替代的形态重构
        4.3.4.2 基于名词替代的形态重构
第五章 口译反思及实践总结
    5.1 译后反思与总结
    5.2 顺句驱动在同传应用中的建议
    5.3 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打分表
    附录二 :术语表
    附录三 :中文原文
    附录四 :英文译文
致谢

(4)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研究 ——以武汉市青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范围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界定及释义
        1.4.1 城市公共空间
        1.4.2 工业遗存
    1.5 相关理论综述
        1.5.1 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1.5.2 工业遗存相关研究
        1.5.3 星型模型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工业影响下的青山区城市空间演变分析
    2.1 青山区城市概况及工发展背景
        2.1.1 青山区行政区划
        2.1.2 青山区历史沿革
        2.1.3 青山区工业发展背景
    2.2 城市空间演变阶段划分原则
        2.2.1 时间维度
        2.2.2 空间维度
        2.2.3 经济维度
    2.3 前序时期——青山古镇时期(1955 年之前)
    2.4 工业萌芽——一五二五时期(1955-1965)
        2.4.1 工业发展历史背景:武汉钢铁公司初建
        2.4.2 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空间分区与边界定型
        2.4.3 城市空间演变:点状扩张与指向延伸
    2.5 工业奠基——波折发展时期(1966-1980)
        2.5.1 工业发展历史背景:“文革”与“一米七”
        2.5.2 城市空间土地利用:边界延展与住区聚集
        2.5.3 城市空间演变:南向扩张与跳跃式发展
    2.6 工业鼎盛——快速扩张时期(1980-2000)
        2.6.1 工业发展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与企业改制
        2.6.2 城市空间土地利用:边界突破与空间侵占
        2.6.3 城市空间演变:面状扩张与内向填充
    2.7 去工业化——工业转型时期(2000 至今)
        2.7.1 工业发展历史背景: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去产能
        2.7.2 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空间更新与功能更替
        2.7.3 城市空间演变:由外扩转向内构
    2.8 本章小结
3 青山区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分析
    3.1 城市道路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分析
        3.1.1 城市道路空间演进历程与历史演进关联性
        3.1.2 形态演变关联性特征:“K”字形路网
        3.1.3 功能使用关联性特征:从服务生产到服务生活
    3.2 城市公园与工业遗存关联性分析
        3.2.1 城市公园演进历程与历史演进关联性
        3.2.2 空间分布关联性特征:紧临住区交错分布
        3.2.3 空间形态关联性特征:格网控制下的规则形态
    3.3 城市商业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分析
        3.3.1 城市商业空间演进历程与历史演进关联性
        3.3.2 空间分布关联性特征:沿和平大道线性集中
        3.3.3 空间形态关联性特征:外部空间的强化
    3.4 城市公建外部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分析
        3.4.1 城市公建外部空间演进历程与历史演进关联性
        3.4.2 空间分布关联性特征:“大分散小集中”
        3.4.3 功能使用关联性特征:从服务企业职工到服务市民
    3.5 住区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分析
        3.5.1 住区公共空间演进历程与历史演进关联性
        3.5.2 形态演进关联性特征:阶段性成片拓展
        3.5.3 空间分布关联性特征:区块化独立分布
    3.6 住区交通节点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分析
        3.6.1 住区交通节点空间演进历程与历史演进关联性
        3.6.2 空间分布关联性特征:从集中到分散
    3.7 本章小结
4 青山区工业遗存更新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典型案例研究
    4.1 案例筛选原则
    4.2 和平公园:功能更新下的城市公园再生
        4.2.1 工业遗存关联性分析
        4.2.2 公共空间分析
        4.2.3 基于星型模型的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
        4.2.4 样本分析总结
    4.3 武商众圆广场:空间突变下的城市商业广场再造
        4.3.1 工业遗存关联性分析
        4.3.2 公共空间分析
        4.3.3 基于星型模型的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
        4.3.4 样本分析总结
    4.4 青江化工有限公司:空间更替下的住区公共空间型塑
        4.4.1 工业遗存关联性分析
        4.4.2 公共空间分析
        4.4.3 基于星型模型的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
        4.4.4 样本分析总结
    4.5 钢花新村(西区):城市微改造下的住区公共空间更新
        4.5.1 工业遗存关联性分析
        4.5.2 公共空间分析
        4.5.3 基于星型模型的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
        4.5.4 样本分析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工业遗存更新下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管控策略
    5.1 典型案例公共性评价总结分析
    5.2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管控策略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启示
        6.1.1 工业发展主导下的青山区“西住东工”、“片状发展”的城市空间特征
        6.1.2 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的关联性:模式趋同化与转化模式单一化
        6.1.3 典型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演变的联动性和同步性
        6.1.4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管控策略
    6.2 研究局限不足和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武汉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 ——以青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 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2 青山区城市空间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2.1 武汉市城市空间发展概况
    2.2 武汉市青山区城市空间历史演变
    2.3 武汉市青山区城市空间现状分析
3 青山区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特征分析与案例筛选研究
    3.1 青山区城市公共空间片区整体特征
    3.2 青山区城市公共空间地区差异特征
    3.3 青山区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类型特征
    3.4 青山区城市公共空间案例筛选研究
4 青山区城市公共空间案例公共性评价研究
    4.1 城市级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
    4.2 街区级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
    4.3 社区级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街坊式社区
    4.4 社区级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行列式社区
    4.5 公共性评价结果
5 公共性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实践启示
    5.1 规划设计层面
    5.2 管理控制层面
    5.3 使用主体层面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6)异型钢桁架桥设计与分析的相关研究 ——以司马坡大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钢桁架桥的特点
    1.2 钢桁架桥的发展
        1.2.1 国外钢桁架桥的发展
        1.2.2 国内钢桁架桥的发展
    1.3 异型桥的发展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司马坡大桥的设计理念与结构体系
    2.1 工程背景
    2.2 司马坡大桥的设计理念
        2.2.1 桥梁方案的选择
        2.2.2 桥梁方案的设计原则
        2.2.3 桥梁造型设计理念
        2.2.4 桥梁结构方案的比选
    2.3 司马坡大桥的结构特征
        2.3.1 司马坡大桥的结构体系
        2.3.2 司马坡大桥的构造特征
    2.4 桥梁施工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司马坡大桥静力特性分析
    3.1 桁架桥构件的内力分析原理
        3.1.1 桁架桥的简化计算方法
        3.1.2 桥梁结构弹性空间内力分析方法
    3.2 计算模型
        3.2.1 MIDAS/Civil简介
        3.2.2 司马坡大桥计算模型
        3.2.3 模型说明
    3.3 各荷载组合下的构件应力
    3.4 各荷载组合下构件的强度验算
    3.5 桥梁位移计算结果
    3.6 全桥屈曲分析
        3.6.1 结构的稳定分析理论
        3.6.2 各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司马坡大桥动力特性与风致响应分析
    4.1 结构动力特性
        4.1.1 分析理论
        4.1.2 司马坡大桥主要频率和振型
        4.1.3 恒载参数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4.2 风致响应分析
        4.2.1 风洞试验
        4.2.2 有限元建模与动力特性计算
        4.2.3 风振响应时程分析
        4.2.4 风振响应计算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成果
    5.2 研究价值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滨水区
        1.2.2 滨水缓冲区
        1.2.3 空间调控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及处理
        1.6.3 测度指标的选取
        1.6.4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研究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城市再生理论
        2.1.2 低影响开发理论
        2.1.3 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2.1.4 其它相关理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关于城市河湖水系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城市滨水用地规划建设的相关研究
    2.3 相关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实践及启示
    3.1 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实践
        3.1.1 滨海缓冲区
        3.1.2 滨河缓冲区
        3.1.3 滨湖缓冲区
    3.2 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经验及启示
        3.2.1 城市滨水缓冲区的演变规律
        3.2.2 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影响因素
        3.2.3 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建设模式
    3.3 本章小结
4 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发展历程及特征
    4.1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发展历程(1983年以前)
        4.1.1 相邻阶段:1949年以前
        4.1.2 相连阶段:1949-1983年
    4.2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现状及特征(1983-2013年)
        4.2.1 河湖水系急剧萎缩
        4.2.2 滨水用地无序扩张
        4.2.3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处于相争阶段
    4.3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发展态势
        4.3.1 滨水缓冲区的耦合发展
        4.3.2 滨水缓冲区的功能复合
        4.3.3 滨水缓冲区的多元分化
    4.4 本章小结
5 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划定与评价
    5.1 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方法与范围确定
        5.1.1 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方法
        5.1.2 城市滨水缓冲区范围确定
    5.2 城市滨水缓冲区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集对分析及评价结果
    5.3 城市滨水缓冲区问题调查
        5.3.1 采样地点选择
        5.3.2 问卷调查分析
        5.3.3 空间特征解析
    5.4 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地方政策
        5.4.2 规划设计
        5.4.3 规划衔接
        5.4.4 规划建设
        5.4.5 实施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分类及调控策略
    6.1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分类
        6.1.1 分类原则
        6.1.2 分类结果
        6.1.3 不同类型缓冲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策略
        6.2.1 “水岸---缓冲区”型空间调控策略
        6.2.2 “水岸——缓冲区——建设区”型空间调控策略
        6.2.3 “水岸——缓冲区——廊道”型空间调控策略
    6.3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的实施保障
        6.3.1 增设滨水缓冲区专项规划
        6.3.2 建立滨水缓冲区联动管理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后续研究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武汉市住房保障模式创新与民生要素优化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2.1 有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内容
        1.2.3 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待解决关键问题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关于住房保障的研究简况
        2.1.1 住房保障政策研究
        2.1.2 住房保障制度模式研究
        2.1.3 保障性住房研究
    2.2 人文地理学对基本民生要素的研究
        2.2.1 针对单一民生要素的研究
        2.2.2 围绕住房的民生要素结合研究
    2.3 国内外住房保障与民生实践
3 住房保障与民生要素基础理论研究
    3.1 居者需求分析
        3.1.1 人的需要理论
        3.1.2 需求层次和时空差异
        3.1.3 住房需求特点与层次
    3.2 住房与其他民生要素空间关系的研究
    3.3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3.3.1 城市社会空间理论
        3.3.2 人地关系论
        3.3.3 可持续发展与和谐论
    3.4 围绕住房保障构建保障型民生系统
        3.4.1 住房是民生要素之核心空间因子
        3.4.2 基本民生需要之住房保障
        3.4.3 基于住房的保障型民生系统简述
4 住房保障模式优化研究
    4.1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政策
        4.1.1 住房保障政策发展的历程
        4.1.2 中国住房保障模式
        4.1.3 住房保障模式问题剖析
    4.2 “互联网+民生”住房保障模式初探
        4.2.1 改进住房保障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4.2.2 “互联网+民生”住房保障模式建构
5 武汉市住房保障模式现状剖析
    5.1 武汉市住房保障发展历程
        5.1.1 武汉市住房保障政策变迁
        5.1.2 武汉市住房保障规模
    5.2 武汉市住房保障分布现状
        5.2.1 总体情况
        5.2.2 保障性住房分区情况
        5.2.3 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分区情况
        5.2.4 棚户区改造项目分区情况
    5.3 武汉市住房保障模式评析
        5.3.1 住房保障模式现状
        5.3.2 住房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5.3.3 住房保障“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6 武汉市围绕住房的民生要素布局特征
    6.1 武汉市民生发展历程及特点
        6.1.1 武汉市民生发展历程
        6.1.2 武汉市民生发展特点
    6.2 武汉市民生要素分布现状
        6.2.1 医疗与教育资源布局
        6.2.2 基本民生要素的协同布局
7 典型保障性住宅区实证研究
    7.1 调研方案的确立
        7.1.1 抽样调查范围
        7.1.2 抽样调查方式与内容
    7.2 调查的地理数据统计分析
        7.2.1 三个小区的样本分析
        7.2.2 三个小区满意度异同分析
        7.2.3 总体样本分析
    7.3 典型保障性住宅区logistic回归分析
        7.3.1 logistic方法简介
        7.3.2 模型构建
        7.3.3 模型结果分析
        7.3.4 保障房小区民生要素空间分布的启示
8 武汉市住房保障与民生要素的规划布局
    8.1 武汉市“互联网+民生”住房保障模式架构
        8.1.1 武汉市新型住房保障模式内容
        8.1.2 武汉市住房保障新旧模式比较
    8.2 武汉市“十三五”住房保障空间分布预测
        8.2.1 产业发展与住房保障人口变化
        8.2.2 住房保障供应结构分析
        8.2.3 新建公租房分布
        8.2.4 棚户区改造及还建房分布
        8.2.5 武汉市“十三五”新增住房保障空间分布
    8.3 武汉市民生要素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
        8.3.1 协同创新作好住房保障和民生要素规划
        8.3.2 加强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设与管理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创新
    9.3 局限与展望
        9.3.1 主要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后记

(9)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执政理念如何能在城市边缘区贯彻实施
        1.1.2 城市边缘区研究亟需风景园林学视角的关注
        1.1.3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的概念不明确,研究方法单一
        1.1.4 面向生态宜居城市的武汉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研究成果较少
        1.1.5 武汉作为案例城市的适宜性
    1.2 核心概念
        1.2.1 城市边缘区
        1.2.2 风景园林空间
        1.2.3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的意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的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框架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1.4.1 研究的难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市边缘区相关研究概述
        2.1.1 城市边缘区相关研究现状
        2.1.2 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相关研究
        2.1.3 小结
    2.2 风景园林空间相关研究概述
        2.2.1 风景园林空间相关研究现状
        2.2.2 以景观生态理论为基础的风景园林空间格局与演变过程研究现状
        2.2.3 以文化感知为导向的风景园林空间宜人性建设研究现状
        2.2.4 小结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系统观
        3.1.1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系统观相关理论
        3.1.2 解读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系统观
    3.2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生态观
        3.2.1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生态观相关理论
        3.2.2 解读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生态观
    3.3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文化观
        3.3.1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文化观相关理论
        3.3.2 解读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文化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体系构成及其特征框架分析
    4.1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体系构成
        4.1.1 宏观层面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分析
        4.1.2 中观层面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分析
        4.1.3 微观层面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分析
    4.2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
        4.2.1 边缘区宏、中观层面风景园林空间呈现出典型的格局特征
        4.2.2 边缘区微观层而风景园林空间呈现出典型的宜人性特征
    4.3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分析途径
        4.3.1 宏、中观层面风景园林空间格局特征分析度量的主要指标与方法
        4.3.2 微观层面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间人性特征的分析途径
    4.4 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框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汉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及规律分析
    5.1 武汉城市边缘区宏、中观层面风景园林空间格局演变及特征分析
        5.1.1 武汉城市演变的历史过程及边缘区的发展
        5.1.2 武汉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的发展历程
        5.1.3 武汉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信息提取
        5.1.4 武汉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组成结构特征及其动态演变分析
        5.1.5 小结
    5.2 武汉城市边缘区微观层面风景园林空间宜人性特征分析
        5.2.1 武汉城市边缘区居住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分析
        5.2.2 武汉城市边缘区工业园风景园林空间特征分析
        5.2.3 武汉城市边缘区大学城风景园林空间特征分析
        5.2.4 武汉城市边缘区公共游憩带风景园林空间特征分析
        5.2.5 小结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汉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发展策略
    6.1 武汉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6.1.1 城市外围的生态调节区
        6.1.2 城镇化的衔接纽带
        6.1.3 城市其他功能的自然生态载体
    6.2 武汉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生态效应自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城市与自然发展不协调
        6.2.2 风景园林空间遭遇“外扩内缩”,自然斑块减少且碎化明显
        6.2.3 风景园林空间景观要素比例失调且分布零散,自然生态调节作用下降
        6.2.4 风景园林空间环境质量较差,功能不完善,地域文化特色缺失
    6.3 风景园林学视角下武汉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发展策略
        6.3.1 修复自然生态要素,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6.3.2 合理控制边缘区建设活动,维持景观斑块的平衡
        6.3.3 提高边缘区用地效率,使风景园林空间生态效应最大化
        6.3.4 有效利用武汉的山水特色和地域文化,改善边缘区生态环境
        6.3.5 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落实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的发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7.1.1 理论部分
        7.1.2 实证部分
    7.2 论文的不足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一: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文献成果统计表
附录二:使用者活动统计表
附录三:武汉城市边缘区居民区风景园林空间调查问卷
附录四:武汉城市边缘区工业园风景园林空间调查问卷
附录五:武汉城市边缘区大学城风景园林空间调查问卷
附录六:武汉城市边缘区公共游憩带风景园林空间调查问卷

(10)武汉市远城区轨道交通枢纽站停车场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目标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环境心理学
        1.4.2 交互设计原理
        1.4.3 归纳对比法
        1.4.4 图表分析法
        1.4.5 定量、定性分析法
    1.5 论文基本框架
第2章 :国内外交通枢纽站的交通现状
    2.1 国外的公共交通问题
        2.1.1 轨道交通的发展
        2.1.2 枢纽站的交通衔接
    2.2 枢纽站停车场的发展及使用
        2.2.1 停车场的定义和分类
        2.2.2 停车场的发展
        2.2.3 TOD 模式
    2.3 武汉市的具体公共交通问题及现状分析
        2.3.1 武汉市的经济及交通地位
        2.3.2 武汉市的公共交通分布及路网布局
        2.3.3 武汉三镇主干道的交通现状
        2.3.4 武汉现有停车场的规划布局及问题
第3章 枢纽站停车场的设计规划原则
    3.1 武汉市未来交通规划布局与静态交通的辩证关系
    3.2 停车场与周边环境的呼应
    3.3 停车场与公共交通的衔接
    3.4 停车场与出行需求的搭配
    3.5 停车场与各类交通工具的组合
    3.6 枢纽站的物业开发与管理
    3.7 停车场的具体规划
第4章 :基于武汉市枢纽站停车场的设计规划思路
    4.1 武汉市中心城区与远城区的交通衔接
        4.1.1 武汉城市圈的战略目标对交通的依赖性
        4.1.2 TOD 发展模式对公共交通及停车场的要求
    4.2 停车场的构成因素分析
        4.2.1 人员结构
        4.2.2 经济组成形式
        4.2.3 出行目的和方向
        4.2.4 车辆类型特点
        4.2.5 停车要求
    4.3 轨道交通枢纽站停车场的实例分析
    4.4 符合武汉市远城区的停车场设计思路
第5章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5.1 停车场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分析
        5.1.1 建设成本及回报率
        5.1.2 社会因素
    5.2 枢纽站公共停车场的作用和意义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武汉市远城区轨道交通枢纽站现有不足
    6.3 对武汉市远城区枢纽站停车场及未来交通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地面空间布局
附录二:地下空间布局
附录三: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四、交通景观的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天兴洲大桥设计实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负荷模式下汉英模拟交传记忆困难及应对策略实践报告 ——以公共课《认识武汉·大国工业》为例[D]. 周少妍.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2]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研究[D]. 殷子.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3]顺句驱动视域下模拟同传过程中的句子重构 ——以《辉煌中国》口译实践为例[D]. 杨柳.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4]城市公共空间与工业遗存关联性研究 ——以武汉市青山区为例[D]. 叶博闻.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武汉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 ——以青山区为例[D]. 屠易夫.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6]异型钢桁架桥设计与分析的相关研究 ——以司马坡大桥为例[D]. 郑朝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7]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刘伟毅.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8]武汉市住房保障模式创新与民生要素优化布局研究[D]. 陈新政.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城市边缘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龙燕. 武汉大学, 2014(06)
  • [10]武汉市远城区轨道交通枢纽站停车场的设计研究[D]. 胡能发. 武汉理工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交通景观设计教学与实践——天兴洲大桥设计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