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买不起的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

农民买不起的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

一、必须切实解决农民“买不起”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莉莉[1](2020)在《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座落于吕梁山地区的兴县曾在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时期被誉为晋西北的“小延安”,其连续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和国共内战时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15年的发展历程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改革政策及实践努力。本文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兴县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历史进程,并注重从细节出发再现历史真相,探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如何组合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本文共分六部分4章内容,具体分述如次:绪论部分叙述了本文研究缘起,梳理了学界先前相关研究状况,阐明了研究内容与方法,介绍了运用的基本资料情形。第一章和第二章梳理了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行途进路,认为新中国初期兴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是与晋绥边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一脉相承的,其间经历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发展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最终组织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第三章阐述了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过程,认为随着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日益复杂化和高级化,其生产方式亦发生了改变,即互助组阶段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初级社从临时包工到常年包工、高级社从“三定”包工到劳动定额管理且农田劳动生产随之更有计划性。第四章讨论了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情形,认为收获物分配关切农民一年收入及一家人生活水平,且是农民参与互助合作组织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在工分制中,一个合理的评工记分方式至关重要,它是公平等价交换的关键。结语部分是全文总括,认为兴县地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始终在党或国家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推进,但有其自身发展的特色和逻辑。首先,兴县的互助合作运动具有先行性,初级农业合作社作为个体经济迈向集体经济的重要步骤,其典型模式在兴县得到较早的探索与实践。其次,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具有可实践性,不断完善的制度安排和有效发力的政策执行决定了互助合作运动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说,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初衷在于解决农户生产中的困难,此乃生存需要,而最终实现的个体所有制经济向集体所有制经济过渡则是生活需要,无论农民出于何种动机加入合作组织;农户之间互补不足是双赢,集体利益与个人需求达成统一更是双赢,两者共同建构了兴县农业互助合作中的互利双赢关系。

龙芳[2](2020)在《L市住房租赁发展中政府责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鼓励发展现代住房租赁产业。在加快发展住房租赁过程中,地方政府需承担相关责任,诸如供给保障、宏观调控、监督管理及强化执行等责任。虽然为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L市地方政府积极发展和培育住房租赁产业,但在住房租赁发展过程中,其政府责任的履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L市政府缺少对发展住房租赁的总体设计规划、住房租赁发展中政府执行政策不连续以及住房租赁市场运行中政府缺乏有效监管等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财力不足且唯“GDP”论造成L市政府对土地财政过于依赖、L市政府价值取向存在偏差且对发展住房租赁重视程度不够、政府行政问责机制不健全以及执行力有待提升等。建议从进一步加强政府在住房租赁领域的宏观调控,培育和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住房租赁供给体系,建立健全住房租赁领域公共管理责任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该论文有参考文献83篇。

刘宇杰[3](2020)在《告别饥荒 ——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饥荒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影随形,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倒退,甚至导致王朝的兴替和政权的更迭。探究饥荒的原因和如何避免饥荒悲剧重演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饥荒的发生是天灾还是人祸?什么样的天灾和人祸导致了饥荒?我们如何才能最终告别饥荒?本文将通过对农业生产与分配、饥荒概念的辨析、饥荒类型的划分、影响饥荒的主要因素分析、告别饥荒的对策等内容的研究来回答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对未来从根本上消除产生饥荒的土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理论探究和史料分析,本文首先对马尔萨斯、阿马蒂亚·森的饥荒理论进行了概括和阐述,对我国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饥荒类型的划分提供逻辑的起点和分析的起点。其次,依据农业生产与分配、两极世界理论把饥荒划分为传统农业时期的饥荒、土地贡税殖民时期的饥荒以及现代农业时期的饥荒,并从实证或案例的角度对上述三个类型的饥荒分别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再者,对现代社会影响饥荒主要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提出应急和形成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拨开附加在饥荒概念上的重重迷雾,影响饥荒的核心要素是国家或地区以及个人粮食的极度短缺,至于饥饿乃至死亡,则是粮食极度短缺的影响和严重后果。(2)饥荒实质是农业生产与分配的危机,这种危机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粮食供应的短缺以及微观上个人或家庭的粮食极度短缺。(3)对影响饥荒主要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水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粮食等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分配不公带来的极端贫困使下层人民很容易陷入饥荒;战争或武装冲突严重破坏农业的生产与分配,制造难民,使民众陷入缺粮的境地。(4)二战后,自然灾害、极端贫困、战争或武装冲突等因素对饥荒的影响或者在下降或者在削弱,随着科技的进步,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超过人口的增长,今后更多要考虑全球粮食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应对饥荒既要考虑早期预警、平抑粮价、赈济灾民等应急措施,也要考虑形成确保粮食安全、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惩治饥荒制造者等长效机制,使人类彻底告别饥荒。

谢亚萍[4](2020)在《基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宅基地退出问题研究 ——以睢县枣元村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打工经济支撑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村出现了建房高潮。不拆掉或腾出老房就建新宅的情况比较普遍,进城务工房屋空置,闲置宅基地低效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双增加等问题越来越显着。从而威胁了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利于农村土地高效集约化利用和科学规划。因此,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农民退出宅基地,尽快实现农村人口数量和宅基地数量同步缩减,有效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已成为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产权经济学理论、人口迁移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相关理论,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概念进行了定义,总结分析了宅基地退出的基础和国内现有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选择商丘睢县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到当地实地考察的方式,具体分析了睢县农村宅基地的基本现状,通过农户分类,对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两类农户的退出和补偿意愿进行分析,指出在家务农农户的集中居住意愿非常高,补偿标准是在家务农农户是否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关键。外出务工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的比例相对较低,但调查结果显示依旧有近一半愿意退出。排除传统观念影响外,难以融入城市,不稳定的城市生活都是外出务工农户不愿退出宅基地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调查,深入分析了农村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存在的阻力,主要有农户的个体因素造成的内在阻碍,产权界定困境及法律政策限制,宅基地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农民政治地位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利益分配失衡及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基于农村宅基地的退出问题,本文借鉴我国先进地区农村宅基地退出的经验,提出了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宅基地对策及建议,主要包括确立市场机制主体作用,构建农村新型住宅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维权意识,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保障机制,因地施策引导农村宅基地分类退出。

任田婧格[5](2020)在《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政治心态研究 ——以河南省M县为例》文中指出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的进程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能够有效地转变城镇的发展形式、完善城镇治理的模式、提高城镇治理的精细化能力、重点解决城市存在的问题、提高城镇建设和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转变成为城市固定人口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必将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历史课题,因此如何有效精细的治理城镇和合理有序地解决好常住人口稳定就业和生活成为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和中央领导集体政治智慧的重要难题。党和政府如何能够合理有效的解决好人的问题关系到中国城镇化的建设和社会和谐。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大量涌入城镇当中,“亦工亦农”的生存处境使其成为中国城镇化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通过对河南省M县的访谈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心态呈现出较为积极的走向。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政治心态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城镇的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的不平衡感,没有稳定住所的不安全感,身份认知的困惑,对居委会等组织的不信任感,对政治信息的抵触情绪,对政务公开和行政服务的不满情绪、政治参与低等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政治心态问题,就要寻找社会变迁过程中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理顺重大社会利益关系,从社会政治建构中寻求解决途径。目前,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政治心态存在问题的成因有:一是生活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性导致社会公平感下降;二是抽象的政治认知导致政治信任流失严重;三是行政效率低和政务平台不完善促使对政府的满意度偏低;四是政治参与制度与传统文化积淀影响政治参与能力。要想从社会内在的、深层的政治心态层面调适和安抚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政治不满情绪,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生活条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收入水平;二是培育和修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认知从而可以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信任;三是提升政府执政效能与推进政务公开;四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政治功效感。

吴迪[6](2020)在《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21世纪,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批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涌入城市,在城市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梦想。作为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对体育休闲参与的态度、行为和满意程度等折射了该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作为促进个体健康认知和行为、充实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感知,城市融合诠释了外来人口对工作城市、生活环境的文化、习惯、情感等方面的内聚性。探讨城市融合与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内在联系,关系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幸福感、城市公共卫生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综合城市融合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休闲限制理论等理论、观点,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个案研究法等,以上海市1102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13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访谈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获得核心现象问题的数据支撑,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理论构建“城市融合→体育休闲参与”的机制模型,揭示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内在影响机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处于中等水平;城市融合在性别、婚姻状况方面具有一致性特征;在社会层次、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工作年限方面存在差异,其中,社会层次、技术等级越高、工作年限越长的新生代农民工,其城市融合的经济融合、城市认同、社会接纳水平越高;文化程度越高,城市融合的经济融合和城市认同水平越高。2.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参与态度和参与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体育休闲参与行为处于中低水平。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行为的性别差异显着,男性比女性更为积极;社会层次越高或者技术等级越高,体育休闲参与态度的“认知态度”和参与行为越积极;文化程度越高,参与态度(包括“行为认同”“认知态度”和“价值认同”)、参与行为(包括“体育锻炼情况”和“体育消费行为”)水平越高:工作年限越长,体育休闲的参与行为水平越高。3.对于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态度、参与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休闲的参与态度是激发参与行为的前导思维,参与行为有助于提升体育休闲参与的满意度水平;尽管城市融合未能直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水平,但是可以通过激发参与态度来促进参与行为,实现间接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的目的。个案研究发现,日月光集团以“社会—企业—家庭—社团”联合共建的模式,通过多元合作机制、参与助推机制、文化治理机制,充分吸收社会资源,打通企业、社团与社会的合作路径,以体育项目宣传、体育技能培训,结合多元化的体育赛事、节事等活动推进企业员工的体育参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结合理论分析证实了企业可以通过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促进体育休闲参与。并且,结合个案分析,提出了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企业发展路径:通过构建体育社团,以群体融合的方式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水平;通过建立家庭共同参与的助推机制,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通过建立政府、企业、社会联动机制,打造员工体育服务体系,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4.根据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现状特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参与在物质、制度、文化、行动等现实条件上还存在不足,仍然缺乏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推动力的共同参与。在这种背景下,只有通过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经济融合、社会接纳、文化交融、城市认同等城市融合水平,整合社会、城市、企业、社区等多元治理主体的合力,共同构筑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才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必由之路。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如下策略:(1)提升经济融合的支撑力—拓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途径;(2)强调社会接纳的保障力—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权益;(3)营造城市文化的包容力—拉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距离;(4)发挥城市认同的吸纳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获得感。

李建红[7](2019)在《农民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多元化退出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持续高速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与保护耕地矛盾突出,而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农村宅基地大量闲置、超标,复垦潜力巨大。农民市民化实现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同步进展,农村建设用地指标转移到城镇,可以有效缓解上述用地矛盾。但由于我国农村宅基地最基本的功能是住房保障性功能,承担着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自然条件也存在很大差异,对宅基地退出应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的退出模式。本文以农民市民化为前提,在广泛民意调查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农户的具体情况,构建多元化的农民宅基地退出模式,促进农村退宅和农民市民化的顺利实施及向其他地区拓展。主要研究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内涵及其特点。阐述农村宅基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内涵、主体、客体及类型等;(2)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综合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在农民市民化条件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驱动因素和限制因素;(3)宅基地退出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通过系统分析和比较在农民市民化条件下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收益和成本,构建宅基地退出的理论分析框架;(4)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农民市民化为前提,根据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成本和收益比较分析结果,设计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调查问卷,并在河南省进行广泛调查和深度访谈,对调查和访谈结果运用离散选择模型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影响农民退宅意愿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出其中具有显着影响的因素;(5)农民宅基地多样化退出模式的构建。依据上述统计分析结果,在充分考虑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户际差异等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异地市民化+货币补偿模式、农村社区城镇化+实物补偿模式等多样化(差异化)退出模式。

于巍[8](2019)在《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生建设关乎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和生活水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为人民群众分忧解难,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使命,更是党夯实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牢记人民群众赋予的光荣使命,把民生建设工作置于治国理政的优先位置,把人民利益置于一切工作的制高点,在社会建设实践中,将不断积累的改善民生建设水平的经验和深入的理论思考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论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民生建设各领域顽固性问题越发凸出,同时人民群众对民生建设的期待呈上升趋势且层次更高。研究和学习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论述,有助于解决民生建设中凸显出的问题、切实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以及应对社会形势不断变化衍生出的民生建设新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民生建设思想的指导下,扎根中国民生建设实际,并在解决民生建设问题的实践中进行不断探索与完善,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民生建设论述。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点等方面内容做了详细的阐述。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理论渊源部分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建设思想、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孙中山的民生建设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建设思想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现实依据部分主要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对民生建设的新需求、立足新时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新境界以及心系人民的家国情怀。第三部分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论述的内容,分别从习近平民生建设的目标、习近平关于推进民生建设遵循的思路及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论述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与论述。第四部分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论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理论价值层面,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建设思想;实践意义层面,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论述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论述顺应人民对民生建设的期盼,将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和推出有助于改善民生建设水平的理念、举措等,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进民生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指明了方向。

苏媛媛[9](2017)在《农民上楼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文献研究和田野工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从社会动员的视角对当代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农民上楼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社会动员在农村社会仍然发挥着效力,是共产党执行公共政策所依附的重要手段。尽管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仍然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动员发生了若干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社会动员中科学话语的使用、市场力量的直接参与和对各方利益的重视与调节。社会动员已经从党和政府发动和实施、主要由党和政府的分支机构参与动员转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农民上楼的推进离不开国家科层制的运作,各级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社会动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动员一旦进入实践环节,参与动员的主体即变得多元化。市场力量的壮大使它成为党和政府认可的社会动员主体,在农民上楼中资本以强势姿态下乡参与农村建设,直接参与了社会动员。同时,本土内生的市场力量也在不断引导着社会动员舆论的转变。乡土社会中的精英人士、权威人物都在有意无意间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社会动员。多元主体在社会动员中的和谐共存是建立在利益共享基础上的,在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中各行为主体通过农民上楼都力图实现自身的利益。社会动员是综合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各种资源发动群众的过程。在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中,动员手段既包括党和政府的意识形态宣传、科学话语建构,也包括经济利益诱导、经济资源调配、组织资源协调和重组,还包括利用乡土社会的关系开展情理动员。同时,适当的体制压力和任务分配也被应用于动员之中。此外,在开展动员的过程中,动员主体建设性地采取典型宣传、参观引导、制定响亮的口号等直观的方式开展动员。社会动员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首先由党和政府自上而下发动,但作为动员对象的农民并不是被动的参与者,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做出积极的回应,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动员做出反馈,以自己的姿态来讨价还价保障自己的最大利益。同时,国家的稽查机制、媒体的社会反馈等都使得社会动员过程成为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过程。权力是社会动员的引擎,它在农民上楼中作用的发挥与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中的项目制运作和科层运动化趋向密不可分。农民上楼本身就是在国家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作为国家自上而下推进的项目运作,它需要对体制内进行广泛的动员,同时要落实到基层,也离不开对农民的社会动员以使其接受外部资源带来的社会变迁。其次,农民上楼具有运动式治理的特征,但又依赖科层制来实现,因此农民上楼的社会动员表现出科层运动化的趋向。

徐俊[10](2015)在《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现状及观念研究》文中认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出台和长期实行是1970年代以来影响中国社会和家庭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这一政策催生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和家庭。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他们的父母也渐渐老去。20多年前,有学者曾指出,独生子女与其父母共处还是分离将是影响独生子女父母老年生活的关键因素。10多年前,学术界又发出家庭养老“独生子女靠得住吗”的疑问。如今,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父母已经步入老年行列。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现状和养老观念如何,这几乎是所有研究者在探讨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时必须作出回应的两个方面。建国后“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发展模式导致了难以消弭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在此背景下,如果说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存在困难,那么,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老方面将面临着更多、更大的难题。本文立足于探索性、前瞻性视角,通过对江苏、四川农村720名中老年人的抽样调查,以同龄的非独生子女父母为参照,基于调查对象的个体和家庭特征分析,对两类父母的家庭养老支持现状及养老观念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相关核心变量进行包括子女身份在内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如下三方面结论。第一,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和非独生子女父母在个体和家庭特征上呈现出差异多于相似的特点。独生子女父母比非独生子女父母年龄轻、学历高,独生子女父母在婚者超过非独生子女父母,身体状况也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父母。长子女的性别、年龄、学历、有无孩子以及是否和父母同住与是否独生子女具有显着的相关。研究表明,已婚的独生子女和父母同住的比例大大超过非独生子女中的长子女。但是,独生子女父母和非独生子女父母在是否和子女同住上并无显着的差别。两类父母在经济收入上主要靠自己挣得,子女提供的比例较小,没有显着差别。在家庭年纯收入上,独生子女父母好于非独生子女父母。两类父母在是否办过医保、社保上没有显着差别。第二,子女身份对农村父母家庭养老支持的相关维度影响不一。子女身份是影响父母当前居住方式和居住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相比于非独生子女父母,独生子女父母对居住要求更高、更有可能和子女分住。子女身份并不影响子女对父母的日常生活支持,两类父母之间没有显着的差异。但是相比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婚后对父母支持的变化更加积极。在亲子经济互动中,总体上子代的支持力大于亲代,但是独生子女父母和子女之间呈现出多予少取的特点。在亲子情感互动中,独生子女和父母的互动频度显着大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子女身份对于父母照顾子女小家庭没有显着影响。独生子女父母和子女的家庭关系显着好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父母在生活满意度上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但是子女身份对其影响作用并不显着。第三,两类父母在养老观念上具有趋同化的倾向。在养老意愿上,独生子女父母希望和子女同住的比例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在养老依靠对象上指望子女的比例显着低于非独生子女父母。两类父母在居住地点安排、养老经济打算、子女经济支持期望上没有显着差别。子女身份对于父母养老方式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养老问题担心度显着大于非独生子女父母。两类父母在子女能否赡养、经济能否支持、生病能否照顾及年老是否孤寂上并无显着差别。子女身份对父母的养老总体心态没有显着的影响作用。两类父母均认为,当前和未来养老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经济供给和生活、生病照料上,没有显着差别。两类父母选择机构养老的比例较低,均未超过20%,独生子女父母略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二者没有显着差别。在若干具体养老观点的认识上,两类父母没有显着差别。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孝顺程度的评价显着好于非独生子女父母,但子女身份对其并无显着影响。这种趋同化的倾向可能主要缘于两类父母共同生活于相对传统的社区文化情境之中。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独生子女父母,农村第一代已婚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现状呈现出喜忧参半的特点。在子女养老支持、自我养老的主客观条件等方面,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占有一定的优势,这将有助于他们的晚年养老生活。本项研究认为,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农村同样存在,并且性质可能更加严重,只是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尚未大规模进入老龄阶段,所有的问题尚处于潜伏状态,已有的问题也只是初露苗头。对于本项研究得出的结论必须持谨慎的态度。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可能在未来5~10年集中显现,其发生的可能以及性质的大小将取决于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程度、子女和父母的居住方式、子女养老供给的能力和意愿、父母的养老准备情况以及国家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支持力度等各种宏微观因素。因此,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必须未雨绸缪,改变传统养老观念,尽早在身体、经济、思想上做好准备,为“独立养老”积极储备条件。年老时通过自理和夫妇互助度过晚年生活。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为独生子女父母提供经济和社会服务上的有力支持。因为他们为计划生育作出了牺牲和贡献;为人子女者应尽孝养之责,为父母提供基本的养老支持,特别是非经济性的支持。

二、必须切实解决农民“买不起”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必须切实解决农民“买不起”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运用的资料
第一章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上)
    第一节 农村旧有的各种劳动互助形式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
    第三节 解放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
    小结
第二章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下)
    第一节 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合作组织
    第二节 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
    第三节 高级社: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
    小结
第三章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
    第一节 互助组: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
    第二节 初级社:从临时包工到常年包工
    第三节 高级社:从“三定”包工制到劳动定额管理
    小结
第四章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
    第一节 互助组的收益分配方式
    第二节 初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
    第三节 高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L市住房租赁发展中政府责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动态与分析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2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基础理论
3 L市住房租赁发展过程中政府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住房租赁发展历史沿革
    3.2 L市住房租赁发展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分析
    3.3 L市住房租赁发展中政府责任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3.4 L市住房租赁发展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问题的原因
4 L市住房租赁发展中政府责任的对策建议
    4.1 进一步加强政府在住房租赁领域的宏观调控
    4.2 培育和发展专业化、规模化的住房租赁供给体系
    4.3 建立健全住房租赁领域公共管理责任机制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告别饥荒 ——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评论
    第一节 古典主义的饥荒理论
    第二节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第三节 中国学者的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饥荒的概念及类型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定义
    第二节 农业生产与分配
    第三节 饥荒类型的划分
    第四节 研究方法的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农业时期的中国饥荒
    第一节 历代自然灾害对饥荒的影响
    第二节 应急的救荒政策
    第三节 治本的救荒政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农业时期的日本饥荒
    第一节 日本农民沉重的租税负担
    第二节 商业、高利贷资本的成长与贫困问题的加深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三大饥荒
    第四节 德川幕府的饥荒对策及其绩效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贡税殖民时期的饥荒
    第一节 英国对爱尔兰和印度的殖民政策
    第二节 1845年的爱尔兰饥荒原因分析
    第三节 1943年的孟加拉饥荒原因分析
    第四节 英国殖民政策的区域差异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现代农业时期的非洲饥荒
    第一节 战争与饥荒的关系
    第二节 索马里内战和2011年饥荒
    第三节 南苏丹内战和饥荒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影响饥荒的主要因素变化分析
    第一节 导致饥荒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农业防灾减灾
    第三节 粮食安全和脱贫的政策
    第四节 战争或武装冲突受到抑制
    第五节 民间救济和节粮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基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宅基地退出问题研究 ——以睢县枣元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村宅基地
        2.1.2 农村宅基地退出
        2.1.3 农村集体产权
    2.2 理论基础
        2.2.1 推拉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2.2.3 产权理论
3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概述
    3.1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基础
        3.1.1 法律制度基础
        3.1.2 政策基础
    3.2 国内现有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及启示
        3.2.1 国内现有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
        3.2.2 现有模式的启示
4 睢县农村宅基地基本状况
    4.1 睢县概况
    4.2 睢县农村宅基地现状
    4.3 睢县农村宅基地退出措施
5 睢县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及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调查
    5.1 睢县农村宅基地退出的调研
        5.1.1 样本村概况
        5.1.2 实地调研基本情况
    5.2 宅基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5.2.1 宅基地面积超标严重
        5.2.2 宅基地闲置问题突出
        5.2.3 颁证覆盖率低,土地变更手续办理不及时
        5.2.4 占而不建,宅基地空置
    5.3 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
        5.3.1 在家务农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
        5.3.2 外出务工农民的宅基地退出意愿
        5.3.3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分析
    5.4 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
        5.4.1 在家务农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
        5.4.2 外出务工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
        5.4.3 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分析
6 睢县农村宅基地退出障碍和退出影响分析
    6.1 宅基地退出实现前的障碍
        6.1.1 内在阻碍
        6.1.2 产权界定困境及法律政策限制
        6.1.3 宅基地制度不完善
        6.1.4 农民主体地位未得到保障
    6.2 宅基地退出后产生的影响
        6.2.1 利益分配失衡
        6.2.2 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失地危机
        6.2.3 对城市房地产产生影响
7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对策与建议
    7.1 结论
    7.2 促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7.2.1 确立市场机制主体作用
        7.2.2 建构农村新型住宅保障体系
        7.2.3 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保障机制
        7.2.4 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7.2.5 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提高维权意识
        7.2.6 因地施策引导宅基地分类退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5)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政治心态研究 ——以河南省M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2、理论工具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五)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政治心态的概念和考量
    (一)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政治心态的相关概念
        1、城镇化的相关概念
        2、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相关概念
        3、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政治心态的主要特征
    (二)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政治心态的考量标准
        1、政治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平感
        2、政治心态的关键指标:政治信任
        3、政治心态的主要指标:政府满意度
        4、意识影响行为:政治参与倾向
三、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政治心态的现状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样本选择
        2、数据来源
    (二)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现状分析
        1、群体社会特征的基本情况分析
        2、社会公平感的基本现状
        3、政治信任的基本现状
        4、群体政府满意度的基本现状
        5、群体政治参与和行为倾向现状
    (三)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政治心态存在的问题
        1、心理不平衡的存量增加
        2、政治信任流失严重
        3、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偏低
        4、政治参与效能感低
四、影响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政治心态的因素
    (一)生活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差异性增加社会不公平感的存量
        1、社会保障缺失:社会不公平感的存量增加的根本原因
        2、社会资源匮乏:社会不公平感的存量增加的内在原因
        3、住房结构不均衡:社会不公平感的存量增加的潜在原因
    (二)抽象的政治认知导致政治信任流失严重
        1、社会流动的感知和预期导致群体身份的困惑
        2、基层组织信任的缺失对政治信任产生负面影响
        3、新媒体管理方式的落后致使群体抵触政治信息
    (三)行政效率低和政务平台不完善促使对政府的满意度偏低
        1、行政体制效率导致群体对行政服务的冲突感
        2、政务平台不完善导致群体的参与感不强
    (四)政治参与非组织性与传统文化积淀影响政治功效感
        1、政治参与的非组织性导致政治参与渠道的有限性
        2、权威和歧视文化积淀制约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五、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政治心态的调适路径
    (一)改善生活状况与提高收入水平
        1、完善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制度性歧视
        2、提升群体教育和就业环境,扩宽社会网络
        3、调整住房结构性问题,创新住房保障制度
    (二)培育和修复群体认知增强政治信任
        1、建构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生活信心
        2、畅通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区活动和管理的渠道
        3、强化媒体在政治信任中的塑造作用
    (三)提升政府执政效能与推进政务公开
        1、通过提升行政效率,提高行政的服务质量
        2、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发展政务公开平台
    (四)培育政治参与的社会组织和文化
        1、培育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社会组织
        2、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改善城镇主流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政治心态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个人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1.1.2 参与体育休闲活动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体、心理、精神具有积极功效
        1.1.3 新生代农民工“堪忧”的体育休闲参与现状亟待关注
        1.1.4 城市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行为的影响有待探索
    1.2 问题的提出
        1.2.1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状况
        1.2.2 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形成机制
        1.2.3 城市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内在影响机制
    1.3 研究价值及意义
        1.3.1 学术价值
        1.3.2 应用价值
    1.4 研究目标与技术线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文献述评与研究假设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新生代农民工
        2.1.2 城市融合
        2.1.3 体育休闲参与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社会融合理论
        2.2.2 社会认知理论
        2.2.3 休闲限制理论
    2.3 相关文献梳理与述评
        2.3.1 新生代农民工的相关研究
        2.3.2 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相关研究
        2.3.3 关于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相关研究
        2.3.4 城市融合对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健康行为的研究
        2.3.5 文献研究评述
    2.4 研究假设
        2.4.1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态度的影响
        2.4.2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行为的影响
        2.4.3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满意度的影响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实地考察法
        3.2.6 个案分析法
4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现状特征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总体特征
        4.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群体差异
    4.2 小结
5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现状特征
    5.1 结果与分析
        5.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总体特征
        5.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群体差异
    5.2 小结
6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机制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与体育休闲参与的相关性
        6.1.2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机制
    6.2 研究讨论
        6.2.1 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直接影响
        6.2.2 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机制
    6.3 城市融合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影响案例研究—(日月光)企业视角
        6.3.1 日月光集团员工体育(休闲)参与支撑体系
        6.3.2 日月光集团通过城市融合促进员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理论机理
        6.3.3 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路径—企业视角
    6.4 小结
7 城市融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对策研究
    7.1 提升经济融合的支撑力—拓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途径
        7.1.1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夯实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经济基础
        7.1.2 降低体育消费的价格门槛,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消费减负
    7.2 强调社会接纳的保障力—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权益
        7.2.1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权益
        7.2.2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作用
    7.3 营造城市文化的包容力—拉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距离
        7.3.1 营建城市包容性文化,通过文化交融提升体育休闲参与意识
        7.3.2 以社区为平台推进文化融合,拉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距离
    7.4 发挥城市认同的吸纳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的获得感
        7.4.1 通过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感,提升体育休闲参与度
        7.4.2 创建具有城市认同感的体育休闲赛事,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体育休闲参与的获得感.
    7.5 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可能创新点
        8.2.1 视角的创新
        8.2.2 内容的创新
    8.3 研究局限
        8.3.1 样本取样的局限性
        8.3.2 研究时空的局限性
        8.3.3 理论探讨的局限性
    8.4 研究展望
        8.4.1 拓宽研究视角
        8.4.2 扩大研究范围
参考文献
附录1: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与体育休闲参与调查问卷(预调查)
附录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与体育休闲参与调查问卷(正式调查)
附录3: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参与和城市融合访谈提纲
附录4:访谈资料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一、个人学习经历
    二、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三、本论文受资助情况
致谢

(7)农民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多元化退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2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民市民化
        2.1.2 农村宅基地
        2.1.3 宅基地使用权
        2.1.4 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内涵、主体、客体及类型
        2.1.5 宅基地退出补偿
    2.2 宅基地退出的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地租理论
        2.2.3 社会保障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2.2.5 博弈理论
3 现有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的梳理与总结
    3.1 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
        3.1.1 基本情况
        3.1.2 实施步骤
        3.1.3 模式特点
    3.2 浙江嘉兴“两分两换”模式
        3.2.1 基本情况
        3.2.2 实施过程
        3.2.3 模式特点
    3.3 重庆“地票”模式
        3.3.1 基本情况
        3.3.2 实施过程
        3.3.3 模式特点
    3.4 成都温江“双放弃”模式
        3.4.1 基本情况
        3.4.2 实施过程
        3.4.3 模式特点
    3.5 现有模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3.5.1 现有模式的特征
        3.5.2 存在的问题
4 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实证研究
    4.1 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4.1.1 样本区选择及其概况
        4.1.2 问卷设计与调查
    4.2 调查结果的统计描述
        4.2.1 农户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4.2.2 农户宅基地使用基本情况
        4.2.3 调查对象对国家宅基地制度的认知情况
        4.2.4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未来居住区域及原因的统计分析
    4.3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4.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2 解释变量赋值
        4.3.3 模型选择与说明
        4.3.4 模型检验与分析
    4.4 结论与启示
        4.4.1 简要结论
        4.4.2 政策启示
5 农民市民化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构建
    5.1 农民市民化及其方式
        5.1.1 农民市民化
        5.1.2 农民市民化的方式
    5.2 农村宅基地的退出模式的构建
        5.2.1 异地市民化+货币补偿模式
        5.2.2 农村社区城镇化+实物补偿模式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2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论述形成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建设思想
        2.2.2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2.2.3 孙中山的民生建设思想
        2.2.4 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建设思想
    2.3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论述形成的现实依据
        2.3.1 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对民生建设的新需求
        2.3.2 立足新时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新境界
        2.3.3 心系人民的家国情怀
    2.4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论述的内容
    3.1 习近平民生建设的目标
        3.1.1 全面建成人民生活殷实的小康社会
        3.1.2 实现人民期盼的中国梦
    3.2 习近平民生建设遵循的思路
        3.2.1 守住底线
        3.2.2 突出重点
        3.2.3 完善制度
        3.2.4 引导舆论
    3.3 习近平民生建设的主要途径
        3.3.1 改革教育体制
        3.3.2 改善就业环境
        3.3.3 健全有序收入模式
        3.3.4 推进社会保障德政工程建设
        3.3.5 强化健康中国理念
        3.3.6 构建绿色生态大格局
    3.4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论述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4.1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论述的理论价值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4.1.2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建设思想
    4.2 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论述的实践意义
        4.2.1 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2.2 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9)农民上楼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上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丰峪镇:研究个案概述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社会动员的概念辨析
    二、社会动员的相关研究
    三、社会动员:功能主义或冲突论视角
第三章 动员的生成与发展
    一、自上而下的层级动员
    二、体制内的资源动员
    三、信息反馈机制
第四章 动员的基层实践
    一、县-乡-村的层级动员与宣传动员
    二、基层的资源动员与利益诱导
    三、行政动员的使用
    四、乡村的情理动员与关系动员
第五章 “无形之手”的有形参与
    一、企业介入带来的动员效果
    二、乡村内生市场力量的非正式动员
    三、拆迁公司的直接动员
第六章 农民的回应
    一、农民的态度与考量
    二、行为支持与变通
    三、农民的维权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社会动员的路径依赖与时代变迁
    二、社会动员的现实基础
    三、未竟的城镇化,铁打的社会动员
参考文献
致谢

(10)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现状及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一般养老理论研究
    二、农村养老实践研究
    三、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研究
    四、总体性评价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核心框架
    二、基本概念和操作化
    三、样本获取及其概况
    四、拟采用的统计方法
第四章 调查对象个体和家庭特征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分析
    二、调查对象的子女情况分析
    三、调查对象的经济状况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独生子女父母居住状况研究
    一、居住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二、居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独生子女父母家庭养老支持研究
    一、子女日常生活支持研究
    二、子女婚后支持变化研究
    三、亲子之间互动支持研究
    四、父母的生活满意度研究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研究
    一、养老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二、养老依靠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心态和认识研究
    一、养老心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二、养老认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三、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讨论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二、对研究发现的讨论
    三、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读博期间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四、必须切实解决农民“买不起”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D]. 王莉莉. 山西大学, 2020(03)
  • [2]L市住房租赁发展中政府责任问题研究[D]. 龙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告别饥荒 ——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D]. 刘宇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基于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宅基地退出问题研究 ——以睢县枣元村为例[D]. 谢亚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5]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政治心态研究 ——以河南省M县为例[D]. 任田婧格. 郑州大学, 2020(02)
  • [6]上海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对体育休闲参与的影响研究[D]. 吴迪.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7]农民市民化背景下农村宅基地多元化退出模式研究[D]. 李建红. 广西大学, 2019(01)
  • [8]习近平关于民生建设的论述研究[D]. 于巍.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农民上楼 ——当代中国农村的社会动员[D]. 苏媛媛. 南京大学, 2017(05)
  • [10]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现状及观念研究[D]. 徐俊.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农民买不起的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