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远程网上招生存在问题探讨

高校远程网上招生存在问题探讨

一、关于高校远程网上录取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周远清,瞿振元,杨松,王诚,刘卫东,万作芳[1](2019)在《我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历程》文中指出网上录取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于高校招生录取的简称。1996~2007年教育部组织启动、开展的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经历了开创探索期(1996~1998年)、研发试点期(1999~2001年)、完善提高期(2002~2004年)和巩固成熟期(2005~2007年)四个阶段,并沿用至今。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加快了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促进了教育公平,使录取行为更规范、录取过程更公开、录取结果更公正,提高了录取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完善了招生录取体制,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加强了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并为我国高校招生工作培养了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后备力量。

马凤阁[2](2010)在《高校远程网上录取招生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具有传统人工录取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使得高校招生录取更加透明化,更加公平、公正.另外,作者也就网上录取招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李凤[3](2010)在《高考志愿填报与录取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考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话题。在高校招生录取这个庞大系统工程中,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属于其中一个关键而复杂的子系统,同时也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我国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还是存在一些突出的弊端,比如考生志愿偏好表达不完全,信息不充分,博弈成分较大,“高分低录”和“高分落榜”现象无法避免,等等。本文基于经济学的效率和公平概念,试图从资源配置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探索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改革的方向。概括而论,本文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三点:(1)研究视角新颖。与其他大部分文献不同,本文基于经济学的效率和公平概念,试图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2)研究方法独特。本文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博弈理论、蒙特卡洛模拟法、实证研究法和调查访谈法,是至今为止第一篇从经济学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深刻分析的博士论文。(3)研究结论具有可实践性。通过严谨的理论推导和深入的数据挖掘,本文全面剖析了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改革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弊端,并结合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概括了本文研究的方法和贡献。第二章主要回顾和总结了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的历史变革,包括志愿填报和录取实现手段、志愿填报方式、投档方式和志愿设置情况。通过对高考制度恢复以后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发展历程的梳理,探索其演变规律,分析各地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三章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考前填报、考后估分填报、考后知分填报和实时动态志愿等四种志愿填报方式的优劣。第四章讨论的内容围绕高考录取机制展开。首先,本文分析了传统梯度志愿固有的弊端,然后针对目前教育部拟在全国推行的平行志愿提出了改进的途径和方式。最后,本文根据国外文献在学校录取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种既能让考生真实表达其偏好,又能体现公平和效率,还能化解统一高考与自主招生之间矛盾的一种机制——Gale-Shapley学生最优机制。第五章首先通过对我校学生微观数据的计量分析,从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与升学角度探讨了高校招生录取评价标准,为将来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改革的必要性提供了实证支持。然后,本文还从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角度探讨了我国高考录取制度中另一个敏感问题——文理分科。最后一章是结论,综合前面的分析结果,归纳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对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改革的基本走向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如下:(1)考前、估分和知分填报各有利弊,但都无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从整体考生的录取率考虑,知分填报优于估分填报,估分填报优于考前填报,从资源配置的效率考虑,随着分数信息的增多,整体考生的福利能够得到更大的改善,但其中一部分考生的福利改善是以其他一些考生的福利损失为代价。考前填报虽然在公平性和筛选人才效率方面具有优势,但资源浪费较大;知分填报的考生整体福利最高,但不公平现象严重;如果估分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虽然能够提高公平性,但也只是一种中庸之道,它既不是资源利用率最高的,也不是公平程度最高的。因此,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无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2)实时动态志愿能够兼顾公平与效率,因此,它可能将成为我国志愿填报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实时动态志愿消除了由于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志愿填报博弈。以考生成绩为衡量标准,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所有上线考生的录取率,并且能够提高在知分填报时所有考生的效用。实时动态志愿虽然相较于估分填报和考前填报没有实现“帕累托改进”,但如果从维护大多数考生,尤其是好成绩考生的利益时,这种方式比前三种方式都更优。虽然如此,对于高质量考生而言,这种“光鲜亮丽”的志愿填报方式仍然不及考前填报,因为这部分考生的录取概率和效用在考前填报模式下依旧是最高的。(3)实行多次高考制度,让考生高考成绩能够体现真实水平。给予更多的考生偏好信息固然能够解决“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的弊端,但依然没有真正维护到好质量考生的利益。要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必须减少甚至消除考生质量与高考成绩之间的误差。解决办法可以考虑采取多次高考制度,或者将考生能力测评更加客观、科学、公平地体现在高考分数之上,让考生高考成绩能够体现其真实水平。(4)梯度志愿弊端严重,应该逐步淘汰于高考录取机制。梯度志愿投档方式(即波士顿机制)算法最简单,在计算机还未普及之前被广泛运用于解决学校录取问题。但是,波士顿机制既不是公平的,也不是帕累托最优。最重要的是,它不具有抗策略性。由于真实申报偏好会导致不公平的匹配结果,因此学生有很强的激励去“操纵”偏好。但对每个家长和考生来说,填好志愿并非易事,特别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5)平行志愿推进了公平与效率,但还存在继续改进的空间。如果每个学校都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平行志愿就是一个公平、无浪费、个人理性、抗策略,并且帕累托最优的录取机制。但是,当考生填报志愿的数目受到限制时,平行志愿就达不到这种理想效果,并且也不能完全解决填报志愿难的问题。不过,我们的模拟分析表明,在知分填报或者竞争增大时,志愿数目受限的平行志愿也优于梯度志愿,大大缓解了“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现象,而部分平行志愿收效甚微。从福利角度考虑,平行志愿相对于梯度志愿并非“帕累托改进”,不过从分数公平角度说,这就是一种进步。而增加考生填报志愿数目,减小高校投档比例,按大类招生或打破校际次序以专业志愿为准,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公平和效率。(6)Gale-Shapley机制是一个更好的录取机制选择。无偏好限制的平行志愿和实时动态志愿都能达成公平与效率,不过,其前提假设是高校都以分数评价考生。如果允许高校对考生有不同偏好,即高校不再“唯分论人”,都根据各自的评价标准录取考生,那么,Gale-Shapley机制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种算法既是公平的,也是抗策略的,并且其匹配结果相对于其他任何公平的匹配结果都是“帕累托改进”。它能够化解统一高考与自主招生之间的矛盾,赋予高校更充分的自主招生权力,促进“多元化评价”的实施与推行。(7)取消文理分科能够提高文科考生录取概率,促进教育公平。历年来,文科考生录取率都远远低于理科考生,这意味着文科考生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取消分科之后上线文科考生的录取概率将增加,这是由于文科考生录取比例的增加(竞争程度的减少)以及整体排名上升的结果。因此,取消分科可以改善文理考生录取率差异较大的现象,这在维护考生利益、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具有深刻的价值和意义。(8)建立和完善科学、客观的综合评价机制,实行统一考试与自主招生制度。通过对我校学生微观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当前的高考分数在一定程度能反映出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高校选拔新生提供了比较科学的评价依据,但考生的综合素质也应成为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不同的院校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为将来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改革的必要性提供了实证支持。综上所述,在现行全国高考制度下,分数是评价考生能力、平等享有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最客观的依据。在这种评价标准下,实时动态志愿和偏好不受限制的平行志愿最能体现公平与效率。随着“多元化评价”、“多样化选拔”成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取向,纯粹“按分分配”的录取规则俨然已经不能跟上改革步伐。在这种大环境和大趋势下,必然要求推出一种崭新的录取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本文所建议的Gale-Shapley机制。

张强[4](2007)在《远程网上录取模式下高校招生工作初探》文中认为就高校招生远程网上录取模式下的优势和特点加以分析与研究,对新形势下招生工作中招生计划的制定,招生宣传工作的开展以及招生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加以阐述和总结。

郑超美[5](2005)在《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历来是社会关注的最大热点之一。它的显着特点是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环节多、要求高、影响大,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高等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环节。其实在高考热下掩盖着招生录取热,从某种意义上讲,招生录取显得更热,社

袁学松,宣宾[6](2005)在《高校招生远程录取的有关技术问题探讨》文中提出文章就高校远程录取中涉及的网络组建、网络安全和软件二次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远程录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王德平,牟锐[7](2005)在《志愿匹配修正与高校远程网上录取》文中提出随着高校招生录取改革的深入,远程网上录取迅速得到普及,并确保了公平和效率。但随之而来的“高 分掉榜”和生源不平衡、个别高校招不到生的现象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高校远程网上 录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丰雷,刘金蕾[8](2005)在《山东电大远程网上录取的实践与体会》文中提出远程网上录取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招生录取管理模式,对于更好地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提高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质量和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曾文涛,文厚润[9](2004)在《远程网上录取工作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探讨新形势下高校主动适应招生录取手段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和改进远程网上录取工作。

倪彬[10](2003)在《网上录取的优势与不足》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主要对我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工作进行分析评价 ,认为网上录取具有传统人工录取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以实现公平竞争、公平选拔和择优录取。另外 ,作者也指出了网上录取的不足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二、关于高校远程网上录取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高校远程网上录取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1996~1998年:开创探索期
二、1999~2001年:研发试点期
三、2002~2004年:完善提高期
四、2005~2007年:巩固成熟期
五、我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的意义

(2)高校远程网上录取招生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远程网上录取招生工作的优势
    1.1 远程网上录取较手工录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网上录取更公平、公正
    1.3 网上录取更有利于加大社会对学校招生的监督力度
2 远程网上录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1 招生计划的制定和管理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
    2.2 招生人员的培训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
    2.3 考生信息准确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2.4 录取信息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保障

(3)高考志愿填报与录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改革目标
    1.3 本文贡献和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2. 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机制的历史变革
    2.1 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实现手段
        2.1.1 志愿填报实现手段
        2.1.2 录取实现手段
    2.2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2.2.1 志愿填报时间的分类和趋势
        2.2.2 各省选择不同志愿填报时间的原因
        2.2.3 实时动态志愿
    2.3 高考志愿投档方式
        2.3.1 投档方式
        2.3.2 征集志愿
    2.4 志愿设置概览
    2.5 本章小结
3.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分析
    3.1 相关文献综述
    3.2 三种填报模式孰优孰劣?——基于模特卡罗模拟法
        3.2.1 考生的志愿策略
        3.2.2 模型设计
        3.2.3 参数设定
        3.2.4 模拟结果与分析
        3.2.5 小结
    3.3 实证分析
    3.4 实时动态填报志愿
        3.4.1 相关研究文献
        3.4.2 模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高考录取机制研究
    4.1 相关文献综述
        4.1.1 国内文献
        4.1.2 国外文献
    4.2 学校录取问题的基本原理
        4.2.1 学校录取模型
        4.2.2 学生最优算法和学校最优算法
    4.3 "梯度志愿"与"平行志愿"录取机制的特点
        4.3.1 波士顿机制:梯度志愿
        4.3.2 分数独裁机制:平行志愿
    4.4 不完全信息下"梯度志愿"与"平行志愿"比较
    4.5 平行志愿的弊端以及其他录取机制选择
        4.5.1 平行志愿的弊端
        4.5.2 Gale-Shapley机制
        4.5.3 最优交易循环机制
        4.5.4 "一档多投"模式
    4.6 本章小结
5. 高考录取制度中的其他问题
    5.1 论高考招生评价标准——基于微观数据的分析
        5.1.1 引言
        5.1.2 数据分析
        5.1.3 结论和建议
    5.2 取消文理分科对考生有益吗?——基于录取率视角
        5.2.1 引言
        5.2.2 模型设计
        5.2.3 比较文理分科前后考生录取概率的变化
        5.2.4 志愿填报的影响
        5.2.5 结论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远程网上录取模式下高校招生工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远程网上招生录取工作的优势和特点
    1.1 完成招生工作从纸质档案手工操作到电子档案网上录取的转变
    1.2 公平、公正、公开的录取原则得以充分体现
    1.3 减少了人力和财力的投入
    1.4 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 远程网上招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1 招生计划的制定和管理问题
    2.2 招生宣传问题
        第一, 宣传时间的持续性。
        第二, 宣传地域的广泛性。
        第三, 宣传形式的多样性。
        第四, 宣传内容的真实性。
    2.3 远程网上录取的软硬件建设及招生人员的培训问题
    2.4 加强招生录取辅助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完善工作
    2.5 加强高校与各省级招办及高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7)志愿匹配修正与高校远程网上录取(论文提纲范文)

一、远程网上录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 关于考生电子档案——识别“信号”单一
    (二) 关于录取批次——“匹配序列”不合理
    (三) 关于录取检查及审核——匹配的“服务意识”不强
    (四) 关于高校招生宣传——加剧了“信息不对称”
    (五) 关于远程网上录取院校端管理——高校的“匹配效率”也存在问题
二、远程网上录取的改进建议
    (一) 完善匹配信号
    (二) 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三) 允许志愿的“最新修正”, 补填志愿
    (四) 完善制度安排, 确保公平和效率

(8)山东电大远程网上录取的实践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远程网上录取模式的内涵及发展进程
    (一) 远程网上录取模式的内涵
    (二) 远程网上录取模式的发展进程
二、远程网上录取的意义
    (一) 远程网上录取有利于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
    (二) 远程网上录取有利于招生录取工作准确、快捷、高速地进行
    (三) 远程网上录取有利于创造高度透明的录取环境
    (四) 远程网上录取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五) 远程网上录取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招生录取体制
三、山东电大实施远程网上录取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 高度重视,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二)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三) 加强招生人员队伍建设
    (四) 强化远程网上录取硬件建设, 配备各种必要设备
    (五) 采取有力措施, 加强网络安全防范
    (六) 建立监督机制
    (七) 积极主动地建立与省招办的沟通与联络

(10)网上录取的优势与不足(论文提纲范文)

一、 网上录取的优越性
    1.网上录取更能体现对考生的公平、公正。
    2.网上录取更有利于加大社会对学校招生的监督力度。
    3.网上录取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学校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二、 网上录取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1.录取软件的不完善。
    2.各省信息不能很好的统一。
    3.电子档案较粗糙。
三、完善网上录取工作的几点建议
    1.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2.学校要给予足够的设备投入。
    3.加强招生人员队伍建设。
    4.完善管理机制。

四、关于高校远程网上录取存在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改革历程[J]. 周远清,瞿振元,杨松,王诚,刘卫东,万作芳.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9(04)
  • [2]高校远程网上录取招生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J]. 马凤阁. 河西学院学报, 2010(05)
  • [3]高考志愿填报与录取机制研究[D]. 李凤.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4]远程网上录取模式下高校招生工作初探[J]. 张强.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 [5]高校招生网上录取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郑超美. 华夏星火, 2005(09)
  • [6]高校招生远程录取的有关技术问题探讨[J]. 袁学松,宣宾. 皖西学院学报, 2005(02)
  • [7]志愿匹配修正与高校远程网上录取[J]. 王德平,牟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03)
  • [8]山东电大远程网上录取的实践与体会[J]. 丰雷,刘金蕾. 山东电大学报, 2005(01)
  • [9]远程网上录取工作探讨[J]. 曾文涛,文厚润.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2)
  • [10]网上录取的优势与不足[J]. 倪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S2)

标签:;  ;  ;  ;  ;  

高校远程网上招生存在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