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肛门直肠感觉阈值和动力学的改变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肛门直肠感觉阈值和动力学的改变

一、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肛门直肠感觉阈值和动力学的改变(论文文献综述)

陈柯[1](2021)在《热休克蛋白70在电针治疗IBS-D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HSP70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以及对结肠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FN-y和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HSP70在电针治疗IBS-D大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模型组和电针组均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联合番泻叶灌胃法建立IBS-D模型,观察和测量各组大鼠造模前后的一般情况、内脏敏感性和腹泻指数,评估模型。模型建立完成后,电针组给予足三里穴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共7d,空白组和模型组仅做相同固定处理,不予电针治疗。电针治疗期间,观测大鼠体质量、内脏敏感性和腹泻指数,以评估电针对IBS-D大鼠主要症状的改善作用。治疗结束后麻醉大鼠,取大鼠部分结肠组织后处死,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FN-γ、IL-10的水平,q-PCR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HSP70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HSP7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空白组大鼠状态良好,皮毛干净,活泼好动但极少打斗,模型组与电针组在造模完成后,大鼠明显精神较为倦怠,少动畏惧,但又极易激怒好斗,肛周及尾部污秽。(2)体质量变化:造模前,各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造模后,模型组和电针组体质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结束电针治疗后,电针组大鼠体质量增长量明显增多(P<0.01)。(3)内脏敏感性:造模前,各组大鼠AWR评分中的3分阈值无明显差异。模型建立后,模型组和电针组AWR 3分阈值均较空白组降低(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电针治疗结束后,电针组AWR 3分阈值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与空白组相比,无显着差异。(4)腹泻指数:造模后,模型组和电针组均较空白组显着增加(P<0.01)。治疗后,电针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5)结肠组织IFN-γ、IL-10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1),而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6)HSP70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中HSP70mPNA的表达升高(P<0.05)。电针组HSP70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7)HSP70蛋白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电针组结肠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均有升高(P<0.05),但电针组HSP70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1)电针能改善IBS-D大鼠的内脏高敏感和腹泻症状。(2)电针可改善IBS-D大鼠结肠组织炎症反应。(3)电针可能通过HSP70表达,调节IBS-D大鼠结肠组织IFN-γ和IL-10水平。

宋雄[2](2021)在《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以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的运用,探讨其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通过检测患者内脏敏感性、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探讨其治疗的可能性机制,进一步丰富中医外治法联合内治法协同治疗IBS-D的临床理论,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12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马来酸曲美汀布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丁艾脐贴丸外敷和加味资生颗粒内服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同为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病情严重程度(IBS-SSS)、内脏敏感指数(VSI)、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包括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血清5-HT浓度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在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对比: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总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IBS-SSS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IBS-SSS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IBS-SSS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IBS-SSS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VSI积分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VSI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VSI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的积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VSI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较本组治疗前的阈值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量阈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5-HT浓度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5-HT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血清5-HT浓度均较本组治疗前的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间对比,治疗组血清5-HT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安全性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现象。结论:1.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显着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能够降低IBS-D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

林硕[3](2021)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肛门直肠功能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技术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变化,初步探讨其肛门直肠功能与临床症状、心理健康状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和门诊的UC和腹泻为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详细记录病历资料、评估胃肠道症状(GSRS中文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评分表(HADS)评估心理健康状况;检测粪钙卫蛋白和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使用荷兰MMS公司生产的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设备检测肛门直肠运动功能及直肠感觉功能。结果:15例IBS-D、39例UC患者纳入研究。39例UC中,活动期UC(UCA组)16例、伴IBS样症状缓解期UC(UCR+IBS)10例、不伴IBS样症状缓解期UC(UCR-IBS组)13例,各组间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UC组(包括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与IBS-D组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肛管最大缩榨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同UC亚组患者和IBS-D患者的直肠感觉阈值有明显差异,UCA患者的直肠感觉阈值最低、其次是IBS-D患者和UCR+IBS患者(UCA<IBS-D=UCR+IBS<UCR-IBS)(P<0.05)。(2)UC患者(包括活动期和缓解期)的腹泻、大便急迫感的症状积分与直肠最大耐受阈值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617、-0.416,P<0.05)。(3)UCR+IBS组的HADS-A、HADS-D评分高于UCR-IBS组;缓解期UC患者的HADS-A评分与强烈便意阈值、最大耐受阈值呈负相关(r=-0.456、-0.522,P<0.05),HADS-D评分与最大耐受阈值呈负相关(r=-0.440,P<0.05)。结论:本组UC患者的腹泻、大便急迫感、排便不尽感等症状与肛门括约肌压力变化的关系不大,主要与直肠敏感性增高、肛管括约肌矛盾运动有关。心理健康状态可能参与缓解期UC患者的IBS样症状发生。

全红玉[4](2021)在《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中医证型分布及其危险因素的初步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便秘为临床常见病,尤其是高龄人群多发,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易于诱发心肌梗塞、脑出血等心脑血管意外。手术后便秘的发生率显着增加,尤其是脊柱手术、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等大手术,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术后康复,然而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药在便秘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骨科术后便秘方面的研究较少,绝大多数文献为术后便秘防治护理经验的总结。关节置换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成为重度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便秘的防治已经列为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关节置换术后便秘方面的研究极少,且仅限于髋关节置换术后,而膝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目的初步观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发生率、证候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术后便秘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为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KOA关节置换患者,55例,来源于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2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高血压病、冠心病、病程、骨关节炎X线分级、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3天的VAS评分、术后3天的血红蛋白等情况。3观察时间:为KOA关节置换术后2周内。4观察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的评分标准,对术后疼痛进行评分。5观察患者排便情况:观察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排便困难或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腹痛、每次有效的排便时间、排便辅助方式、每24 h不成功排便的次数等信息。6便秘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判断:参照罗马Ⅳ标准,诊断便秘;根据Wexner量表,计算总的Wexner评分,进行便秘的分度。7中医辨证:采用中医证候采集量表收集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等证候信息,据此进行辨证。由3名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者分别进行。8中医证型确定方法:3名研究者中2名以上辨证结果一致,则证型确定。3者辨证不一致时,由另1名研究者进行辨证,与前3名研究者中1名辨证一致,则证型确定。9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进行数据分析。基本资料采用频数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中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两样本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患者的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55例KOA关节置换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40例,男女比例为1:2.7;年龄范围为58-85岁,平均年龄为69.64岁;身体质量分数(BMI):低于正常:1例,正常:18例,超重:27例,肥胖:9例;高血压病病史38例:1级:11例,2级:17例,3级:10例;糖尿病病史16例,病程为2个月-40年,平均为8.91年;X线分级:3级:20例,4级:35例;膝关节置换方式:单间室置换术:2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29例。2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发生情况55例KOA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便秘的患者为22例,便秘的发生率为40%。22例KOA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便秘的患者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2-6天,平均排便时间为3.95天,具体时间分别为:术后第2天,1例;术后第3天,6例;术后第4天,9例;术后第5天,5例;术后第6天,1例。22例KOA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便秘患者的Wexner量表评分在4-11分,平均为6.23分,均小于15,为非严重性型便秘。22例KOA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便秘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后大便逐渐好转,构成比为4.55%;11例便秘患者经口服乳果糖或便通片有效,构成比为59.00%;10例患者还需要开塞露灌肠治疗,构成比为45.45%。3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22例KOA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患者中虚证为14例,其中阴虚证为8例,气虚证6例;实证为8例,其中湿热证4例,血瘀证3例,湿盛证1例。33例KOA关节置换术后未发生便秘患者的虚证为22例,其中阴虚证为12例、气虚证10例;实证为11例,其中湿热证5例、血瘀证1例、湿盛证5例。KOA关节置换术后便秘和术后未发生便秘的虚实证的卡方检验P=0.365,KOA关节置换术后便秘和虚实证之间未见显着差异。4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1)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便秘组:3.95天,非便秘组:3.06天,非参数秩和检验,z=-3.436,P=0.001,存在显着差异;(2)性别:便秘组:男6例,女16例;非便秘组:男9例,女24例;卡方检验,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龄:便秘组:69.41岁,非便秘组:69.79岁,t检验,t=0.622,P=0.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BMI:便秘组:超重16例,未超重6例;非便秘组:超重20例,未超重13例;卡方检验,P=0.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合并高血压病:便秘组:有高血压病史15例,无高血压病7例;非便秘组:有高血压病史23例,无高血压病10例,卡方检验,P=0.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合并糖尿病:便秘组:无糖尿病7例,有糖尿病病史15例;非便秘组:无糖尿病10例,有糖尿病病史23例;卡方检验,P=0.8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X线分级:便秘组:3级7例,4级15例;非便秘组:3级13例,4级20例;卡方检验,P=0.5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手术方式:便秘组:单间室置换10例,全膝关节置换12例;非便秘组:单间室置换16例,全膝关节置换17例;卡方检验,P=0.8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手术时间:便秘组:130.32分钟,非便秘组:128.39分钟,t检验,t=-0.219,P=0.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麻醉时间:便秘组:187.36分钟,非便秘组:180.61分钟,t检验,t=-0.706,P=0.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膝关节VAS评分:便秘组:5.32分,非便秘组:5.03分,非参数秩和检验,z=-0.435,P=0.6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术后3天HGB:便秘组:113.91 g/L,非便秘组:114.45 g/L,t检验,t=0.166,P=0.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便秘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0.00%,常发生在术后第3-5天,以轻度便秘为主。2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中医证型分布虚证和实证同时存在,以气虚证和阴虚证为主,其次是湿热证和血瘀证。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原因比较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术后排便时间延长可能是KOA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致使该研究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原计划样本量为96例,目前实际纳入研究病例数为55例。其原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医院临床工作直到2020年8月以后方逐步恢复正常,学校2020年9月开始复课,期间疫情又多次出现反复,对临床工作又造成了进一步的影响,这样整个研究时间减少了 2/3,所以无法完成原计划的样本量。

张媛媛[5](2021)在《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观察其对中医症状积分,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精神心理状态的治疗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来源于甘肃省中医院住院及门诊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研究的80例IBS-C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病例数相等。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组予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4周后,客观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焦虑抑郁积分,进而比较两组的临床实际疗效,停药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进行记录,评价其远期治疗效果。结果:1.中医症状积分方面:(1)两组经不同方案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为76.32%,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总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但治疗组的总积分下降程度远大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3)在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后的单项症状积分,经组内比较,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腹痛腹胀、纳差、乏力、嗳气、胸胁胀痛、烦躁、口苦这些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粪便性状、排便次数及排便状况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2.在生活质量方面,两组均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总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拥有更好的疗效。3.精神心理方面:两组经过治疗后,HAMA、HAMD积分都呈下降趋势(P<0.05),但治疗组在调整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精神状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4.随访:停药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65.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相较对照组远期疗效更佳。5.安全性分析:两组在服药期间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证IBS-C患者,在改善中医积分、精神心理状况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治疗效果优于乳果糖组,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可在临床中辨证推广使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武小利[6](2021)在《PVN在针刺改善IBS-C大鼠肠道运动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实验研究以PVN在针刺改善IBS-C大鼠肠道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为切入点,选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从肠道动力学层面观察损毁PVN以及电针四单穴对IBS-C模型大鼠肠道动力、内脏敏感性及血清和结肠中CGRP和5-HT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PVNc-fos基因表达情况,从而探索PVN在针刺改善IBS-C大鼠肠道功能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蔡莹改良寒冷-缚冰-饥饱失常综合法复制IBS-C模型。(2)以结直肠扩张的疼痛阈值代表内脏敏感性,评价IBS-C模型的建立。(3)以引起大鼠腹部回缩反射的最小容量阈值为疼痛阈值,并以此评估电针四单穴及损毁PVN对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4)测量大鼠肠道推进率与内脏敏感性共同作为功能指标,评价损毁PVN对大鼠肠道推进率及内脏敏感性的影响。(5)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定大鼠PVNc-fos蛋白表达情况。(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大鼠血清5-HT和CGRP水平。(7)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结肠5-HT和CGRP表达水平。结果:(1)(1)内脏敏感性结果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引起模型组大鼠腹壁收缩反射的最小生理盐水量即腹部回缩反射(AWR)最小容量阈值降低(P<0.01),说明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内脏敏感性提高,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四单穴组大鼠腹部回缩反射(AWR)最小容量阈值升高(P<0.01),PVN损毁-EA组AWR最小容量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针刺可以改善IBS-C大鼠的内脏高敏感状态,而损毁PVN后,针刺对内脏敏感性的改善作用明显降低。(2)肠道推进率测量结果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剥离直铺后,幽门至黑色半固体糊前沿的距离与幽门至回盲肠部全长比值显着减小(P<0.01),说明IBS-C模型大鼠肠道推进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四单穴组肠道推进率显着增大(P<0.01),损毁组大鼠肠道推进率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电针四单穴可显着提高IBS-C大鼠肠道推进率,而损毁PVN后,电针对肠道推进率的提高作用明显变弱甚至消失。(2)脑组织免疫荧光结果可见,细胞核染色成蓝色,c-fos基因蛋白染色为绿色;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fos基因蛋白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四单穴组c-fos基因蛋白表达减少。(3)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及CG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四单穴组大鼠血清5-HT及CGRP含量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PVN损毁-EA组血清中5-HT及CGR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IBS-C导致大鼠血清中5-HT、CGRP含量升高,电针四单穴治疗后IBS-C模型大鼠血清5-HT、CGRP含量明显下降,而损毁PVN后,针刺对IBS-C模型大鼠血清5-HT、CGRP含量的调控作用明显减弱甚至消失。(4)结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鼠结肠内5-HT、CGRP主要表达于粘膜层及黏膜下层,着色细胞呈棕黄色,胞核无色染。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5-HT、CGRP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四单穴组结肠中5-HT、CGRP阳性率表达均降低,PVN损毁-EA组大鼠结肠5-HT、CGRP阳性率表达均无明显变化。说明IBS-C使大鼠结肠组织中5-HT、CGRP的表达增加,电针四单穴后使IBS-C大鼠结肠组织中5-HT、CGRP的表达率调控至接近正常水平,而损毁PVN后电针四单穴的作用消失。结论:(1)电针四单穴可以降低脑组织PVN中c-fos蛋白表达量。(2)电针四单穴可有效提高IBS-C大鼠AWR最小容量阈值,可改善IBS-C大鼠内脏高敏感状态;同时可以增加IBS-C大鼠肠道推进率,促进肠道运动。损毁PVN后再行电针,IBS-C大鼠的肠道推进率和内脏敏感性变化均没有统计学意义。(3)电针四单穴可下调IBS-C大鼠血清及结肠中5-HT、CGRP水平,可能通过降低血清及结肠中5-HT及CGRP含量,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肠道功能;PVN损毁后,电针对IBS-C大鼠血清及结肠中5-HT、CGRP水平的下调作用消失,说明电针可能以PVN作为通道调节IBS-C大鼠血清及结肠中5-HT、CGRP水平,进而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产生治疗作用。

肖莎莎[7](2021)在《3例难治性便秘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背景:慢性便秘作为一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在全球的患病率约为12%~17%[1],调查显示,我国便秘人群的患病率不容小觑,达3%~11%[2]。便秘患者中老年人较普通人群比例更高,达15%~20%[3]。慢性便秘困扰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难治性便秘临床及机制研究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一些新进展,但造成难治性便秘的影响因素颇多、病理机制繁杂,治疗更为困难。至今,医学界关于难治性便秘的流调乃至诊治方面的研究资料甚少,治疗难治性便秘已成为消化病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目的:探究难治性便秘的临床特征及相关诊疗方案、随访等,提高早诊早治率、治疗水平及随访意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难治性便秘患者临床表现及诊疗经过,数据库文献检索进行分析总结。结论:通常将时长超过一年,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便秘称之为难治性便秘,了解难治性便秘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针对性地选择有价值的检查手段,以患者为中心,深入了解患者发病的精神心理因素的,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做出明确诊断,合理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对提高疗效更加重要。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8](2020)在《2020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文中研究表明IBS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对其认识不断更新,为更好地指导我国IB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牵头,组织国内相关领域多名专家对IBS的定义与病因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投票,最终形成本专家共识意见。

杨芳,严晶,刘丽娜,叶柏[9](2020)在《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文中提出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于一类复杂性的功能性胃肠病变,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等为临床表现,还可出现睡眠障碍、精神抑郁或焦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胃肠道外症状[1]。该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为9%~20%,在我国北京和广州地区为发病率分别为7.26%和11%,该病是消化科门诊就诊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应对IBS仍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挑战。罗马Ⅳ诊断标准将

樊文彬[10](2020)在《肛肠科功能性便秘患者群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及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一肛肠科功能性便秘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目的:调查肛肠科就诊的功能性便秘(FC)患者一般资料、便秘相关指标、精神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3例肛肠科就诊的功能性便秘和性别比例、年龄范围相匹配的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两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体质指数(BMI)、排粪频率(平均每周自发排粪,SBM)、粪便性状(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BSFS)、精神心理状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便秘严重程度(Wexner便秘评分,WCS)、生活质量评分(PAC-QOL)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的便秘相关指标、Wexner便秘评分与SCL-90评分、PAC-QOL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FC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重、体质指数、受教育程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C组较健康人群有更多的精神心理问题。FC组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比例为59.29%。FC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敌对情绪、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其中,精神病性是FC组与对照组差异最大的因子。(3)FC组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01),FC组较健康人群生活质量差。FC组生活质量中情绪心境、满意度、担忧、生活独立性、饮食、生理6个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满意度是两组之间差异最大的因子。(4)FC组Wexner便秘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低度相关(r=0.477,P<0.001)。其中便秘病程与生活质量评分弱相关(r=0.223,P=0.017),排便时间与生活质量评分低度相关(r=0.305,P=0.001)。(5)Wexner便秘评分与SCL-90均分弱相关(r=0.200,P<0.05)。(6)SCL-90均分与生活质量评分中度相关(r=0.507,P<0.05)。结论:F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BMI、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差异。FC组较健康人群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问题,生活质量显着降低。FC患者便秘严重程度与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二功能性便秘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玄参汤制剂联合精神心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气阴不足型功能性便秘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一(玄参汤制剂)、试验组二(玄参汤制剂联合精神心理干预)和对照组(普芦卡必利),分别记录患者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排粪频率(SBM)、Bristol大便性状评分(BSFS)、Wexner便秘评分(W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和便秘生活质量评分(PAC-QOL),分析功能性便秘患者排粪频率、粪便性状、便秘症状程度、精神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1)三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三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试验组一90.0%,试验组二为97.1%,对照组90.3%,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4周后,SBM均有所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4周后,BSFS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三组BSFS 3、4、5型合并后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4周后,Wexner便秘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4周后PAC-QOL评分均显着降低(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7)治疗4周后,试验组一和对照组的HAMA、HAMD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HAMA评分总有效率为33.3%,试验组二为70.6%,对照组为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治疗后HAMD评分总有效率为40.0%,试验组二为76.5%,对照组为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玄参汤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4周后与普芦卡必利在中医证候疗效、排便频率、大便性状、便秘严重程度、生活质量方面均有所改善。玄参汤制剂结合精神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便秘症状、生活质量,而且能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

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肛门直肠感觉阈值和动力学的改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肛门直肠感觉阈值和动力学的改变(论文提纲范文)

(1)热休克蛋白70在电针治疗IBS-D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IBS-D模型建立
        2.2 动物模型评价
        2.3 干预方法
        2.4 干预后症状评估
        2.5 实验样本采集
        2.6 指标检测
        2.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动物模型评价结果
        1.1 大鼠一般情况比较
        1.2 体质量比较
        1.3 内脏敏感性比较
        1.4 腹泻指数比较
    2 干预后症状评估结果
        2.1 干预期体质量增长量比较
        2.2 干预后内脏敏感性比较
        2.3 干预后腹泻指数比较
    3 指标检测结果
        3.1 结肠组织IFN-γ和IL-10表达比较
        3.2 结肠组织HSP70 mRNA表达比较
        3.3 结肠组织HSP70蛋白表达比较
讨论
    1 IBS-D临床现状
    2 现代医学对IBS-D的认识
    3 中医对IBS-D的认识
        3.1 中医病因病机
        3.2 针灸治疗IBS的作用机制
        3.3 足三里穴选择依据
    4 动物模型讨论
        4.1 IBS-D动物模型选择
        4.2 内脏敏感性评价标准
    5 实验结果讨论
        5.1 动物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5.2 干预后症状评估结果分析
        5.3 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西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1.1 IBS-D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1.2 IBS-D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3 IBS-D的治疗
    2 中医对IBS-D的研究概况
        2.1 中医病名认识
        2.2 IBS-D的中医病因
        2.3 IBS-D的中医病机
        2.4 IBS-D中医诊断标准
        2.5 IBS-D的中医药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中止标准
        2.8 脱落及中止病例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观察指标
    4 疗效判定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6.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6.3 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对比
        6.4 两组IBS-SSS积分对比
        6.5 两组VSI积分对比
        6.6 两组肛管直肠感觉性指标对比
        6.7 两组血清5-HT浓度对比
        6.8 安全性对比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立题依据
    2 治法组方分析方解
        2.1 外治方
        2.2 内服方
    3 对照药物解析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治疗前分析
        4.2 治疗后结果分析
    5 问题与展望
        5.1 不足之处
        5.2 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肛门直肠功能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1.1.2 腹泻为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血液、粪便钙卫蛋白
    2.3 肛门括约肌功能指标
    2.4 直肠感觉阈值比较
    2.5 心理健康状态对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
    2.6 胃肠道症状与肛门直肠功能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UC患者的肛门直肠运动功能
    3.2 UC患者的肛门直肠感觉功能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3.3 伴IBS样症状的缓解期UC患者肛门直肠功能及其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
    3.4 总结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中医证型分布及其危险因素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骨科术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前言
    1 便秘的西医研究进展
    2 便秘的中医研究进展
    3 骨科术后便秘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引言
    资料和方法
    研究结果
        1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患者的一般资料
        2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发生情况
        3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
        4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1 便秘的概念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2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及其在便秘治疗中的优势
        3 术后便秘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4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
        5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危险因素
        6 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5)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估计
        2.2 样本分组方法
    3 治疗方案
        3.1 基础治疗
        3.2 分组治疗
    4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判定
        4.1 一般资料
        4.2 安全性指标
        4.3 治疗效果观察指标
        4.4 中医症状积分判定标准
        4.5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4.6 精神心理状况评定标准
        4.7 临床研究的安全性评估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完成情况
        1.2 性别比较
        1.3 年龄比较
        1.4 病程比较
    2 临床疗效结果
        2.1 中医症状总积分结果比较
        2.2 单项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比较
        2.3 中医症状总有效率比较
        2.4 生活质量评定
        2.5 HAMA量表积分结果比较
        2.6 HAMD量表积分结果比较
        2.7 随访期两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比较
    3 安全性评估
讨论
    1 舒劲主任医师对IBS-C病机的认识
        1.1 IBS-C与肝的关系
        1.2 IBS-C与脾的关系
    2 舒劲主任医师对于IBS-C的治疗经验
        2.1 肝脾同调
        2.2 慎用下法
        2.3 调摄生活
    3 辨证选方及用药分析
    4 现代药理学分析
        4.1 逍遥散、小柴胡汤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4.2 单味药物的药理学分析
    5 对照组药物选择
    6 结果分析
        6.1 基线资料分析
        6.2 疗效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PVN在针刺改善IBS-C大鼠肠道运动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简表
前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电针四单穴及损毁PVN对IBS-C大鼠肠道推进率、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药品
        1.3 主要仪器与工具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的筛选与分组
        2.2 IBS-C大鼠模型建立
        2.3 IBS-C模型评测标准
        2.4 动物分组与治疗
        2.5 内脏敏感性评定
        2.6 肠道推进率测定
        2.7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内脏敏感性评定结果
        3.2 肠道推进率测定结果
    实验二 脑组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结果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与饲养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造模
        2.2 动物分组
        2.3 各组治疗方法
        2.4 取材与组织处理
        2.5 免疫荧光检测目标蛋白的表达
        2.6 结果
    实验三 损毁PVN及针刺对大鼠结肠组织CGRP、5-HT含量影响测定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与饲养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造模
        2.2 动物分组
        2.3 各组治疗方法
        2.4 取材与组织处理
        2.5 图像分析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电针及损毁PVN对IBS-C大鼠结肠组织CGRP、5-HT含量影响
        3.2 IBS-C大鼠结肠组织内阳性细胞数及平均光密度的影响
    实验四 电针及损毁PVN对大鼠血清CGRP、5-HT含量影响结果测定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与饲养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造模
        2.2 动物分组
        2.3 各组治疗方法
        2.4 取材与血清处理
        2.5 ELISA
        2.6 统计学处理
        3 ELISA检测结果
讨论
    1 中医学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1.1 中医文献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病名、病位的认识
        1.2 中医学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对IBS-C证型的研究
    2 电针及组穴分析
    3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现状
        3.1 药物治疗
        3.2 非药物治疗
    4 IBS-C与5-HT、CGRP、PVN的关系
        4.1 IBS与CGRP
        4.2 IBS与5-HT
        4.3 IBS与PVN
    5 实验结果分析
        5.1 损毁PVN对IBS-C大鼠小肠推进率及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5.2 电针对IBS-C大鼠脑组织c-fos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5.3 损毁PVN对IBS-C大鼠血清及结肠5-HT、CGRP的影响
    6 结论
    7 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3例难治性便秘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病例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综述 难治性便秘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遗传因素
2 饮食因素
3 胃肠道动力异常
4 内脏高敏感
5 脑-肠轴(brain-gut axis,GBA)调节异常
6 肠道感染与免疫因素
7 精神心理因素
8 肠道微生物群
    8.1 肠道微生物群组成
    8.2 微生物群落-从共生到失调致IBS发病机制

(10)肛肠科功能性便秘患者群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及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第一节 罗马Ⅳ标准对功能性便秘的的认识进展
        1 罗马标准的起源及沿革
        2 罗马Ⅳ标准的背景
        3 罗马Ⅳ标准对功能性便秘的命名
        4 功能性便秘与其他肠道疾病的关系
        5 功能性便秘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6 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7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性进展
        1 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性
        2 流行病学调查
        3 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现状
        4 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病因及机制
        5 与阿片类物质诱导的便秘鉴别
        6 评估与干预
        7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评估
        1 功能性便秘疗效的评估
        2 便秘症状评估
        3 生活质量评估
        4 精神心理评估
        5 其他评估
        6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肛肠科功能性便秘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课题来源
        2.2 研究对象来源
        2.3 研究对象入组
        2.4 主要研究指标
        2.5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排便相关指标
        3.3 精神心理指标
        3.4 生活质量评价
        3.5 FC组内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FC的危险因素
        4.2 对排便相关指标认识的差异
        4.3 肛肠科FC患者群的治疗难度
        4.4 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
        4.5 便秘严重程度、精神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5 问题与展望
    6 调查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功能性便秘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课题来源
        2.2 病例来源
        2.3 试验设计
        2.4 受试者选择
        2.5 治疗方案
        2.6 观察指标及方法
        2.7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组间比较
        3.2 中医证候
        3.3 每周自发排粪(SBM)
        3.4 Bristol大便性状(BSFS)
        3.5 Wexner便秘评分
        3.6 PAC-QOL生活质量评价
        3.7 精神心理指标
        3.8 安全性观察指标
    4 疗效分析
        4.1 便秘相关指标分析
        4.2 生活质量分析
        4.3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4.4 精神心理状况疗效分析
    5 讨论
        5.1 中药玄参汤的应用
        5.2 精神心理干预及评估
        5.3 FC治疗方案的制订
    6 问题与展望
        6.1 此次研究
        6.2 中医药科研
        6.3 中医特色治疗方案的制定
        6.4 精神心理干预
    7 试验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附录
    附录1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附录2 功能性便秘气阴不足型中医证候积分表
综述
    祖国医学对慢性便秘的认识
        1 病名沿革
        2 病因病机
        3 中医药治疗
    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1 指南及共识
        2 定义
        3 流行病学
        4 病因及危险因素
        5 病理生理机制
        6 诊断标准
        7 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肛门直肠感觉阈值和动力学的改变(论文参考文献)

  • [1]热休克蛋白70在电针治疗IBS-D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D]. 陈柯.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丁艾脐贴丸联合加味资生颗粒治疗IBS-D的临床研究[D]. 宋雄.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肛门直肠功能的特征分析[D]. 林硕.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中医证型分布及其危险因素的初步观察[D]. 全红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逍遥散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D]. 张媛媛.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PVN在针刺改善IBS-C大鼠肠道运动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武小利.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3例难治性便秘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 肖莎莎.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8]2020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J].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 中华消化杂志, 2020(12)
  • [9]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J]. 杨芳,严晶,刘丽娜,叶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08)
  • [10]肛肠科功能性便秘患者群身心状况、生活质量的调查及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D]. 樊文彬.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肛门直肠感觉阈值和动力学的改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