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材料变化大,响应速度提高,功耗降低

晶体管材料变化大,响应速度提高,功耗降低

一、晶体管材料大变革,响应速度提高耗电降低(论文文献综述)

栗强[1](2021)在《基于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图像传感阵列设计》文中指出柔性电子设备或可拉伸电子设备在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OTFT)在该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用于显示器像素驱动单元和各种光电传感器,以及用于由有机薄膜晶体管组成的逻辑电路。受益于材料合成工艺以及器件制备技术的不断完善,OTFT已被成功应用于有机光电图像传感领域。本文基于以酞菁锌为有源层材料制备的OTFT器件设计了一种有机图像传感阵列。本文以课题组制备的酞菁锌有机薄膜光电晶体管的测试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分析,采用数学方法进行插值分析,推导出满足曲线走势的数学表达式,分别建立暗状态下和光照条件下的晶体管等效模型。其中,暗状态下的等效模型可用两个非线性受控源表示。而在光照条件下,有机薄膜晶体管因为具有明显的光伏响应特性和光电流倍增效应,所以在建立等效模型时需要考虑电流放大倍数,即该模型需要三个非线性受控源来表示。在模型建立完毕后,将仿真数据与测试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所建立的光电晶体管等效模型为基础,从光电图像传感的原理出发,设计了一种有机光电晶体管图像传感阵列,该设计分为积分器电路、阵列控制模块电路、参考电源模块电路以及输出缓冲模块电路等几部分。其中最重要的积分器电路采用了带负反馈结构的直接注入(buffered direct injection)结构。设计的有机光电晶体管图像传感阵列采用了逐行读出的结构,使用环形计数器的结构来产生适用的行选择信号。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每个积分器单元电路功耗为2.25u W,可积分电流范围为0到100u A。所设计的图像传感器电路可以满足超低功耗的设计要求,并且可用于有机薄膜光电晶体管图像传感器的成像信号采集。

杨焱[2](2021)在《SnO超薄二维材料的大面积制备及氢气敏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氢能被誉为理想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大力推动氢能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已成为环境治理与能源利用的重要战略方向。然而,氢气扩散速度快,其泄漏浓度在空气中体积百分比为4-75%时可被点燃,是一种危险的易燃易爆气体。因此,开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氢气泄漏监测系统对氢气的安全生产与应用至关重要。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氢气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使用寿命长、易于集成及性能稳定等优点,极具市场应用价值。其中,二维半导体材料因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表面原子占比,在氢气传感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二维氧化物半导体的大面积制备技术仍存在较大挑战,制约了其在传感领域的实际应用。本文通过液态金属范德华力剥离法在低氧手套箱内制备了具有原子级厚度,且覆盖范围达到毫米级别的SnO超薄二维材料,探究了SnO超薄二维材料的氢气敏感性能,分析了退火过程对材料氢气敏感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液态金属范德华力剥离法制备了大面积的SnO超薄二维材料,研究了合成温度对产物尺寸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手套箱的氧气浓度控制在100 ppm以下,并调节SiO2/Si衬底与液态Sn的接触转移时间,在合成温度为280℃和300℃时,所得产物为厚度仅1 nm,且表面平整、覆盖范围达到平方厘米级别的SnO二维薄膜。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二维材料表面会出现颗粒或鳞片状突起,导致表面粗糙度变大,但是样品的平均厚度仍在0.9-1.5 nm之间。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实现SnO超薄二维材料的大面积批量制备。(2)以SiO2/Si衬底表面的SnO超薄二维材料为敏感层组装氢敏器件,研究了器件的I-V特性及在不同温度下的氢敏性能,通过提取动态响应曲线特征参数,分析了输出信号与氢气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叉指电极与二维材料之间可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样品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电阻率约为4.2×10-5Ω·cm。氢敏元件对氢气的响应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160℃时达到最佳,且该温度下元件对5000 ppm氢气的响应时间仅为7 s。通过分析动态响应曲线,发现元件在较低浓度(40-2000 ppm)氢气中可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工作特性。此外,器件对氢气响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选择性,其对氢气的灵敏度是对氨气、丙酮、乙醇和甲醇等常见实验室挥发性气体灵敏度的几倍至几十倍。(3)研究了氧气和氩气氛围中300℃退火对超薄二维材料氢气敏感性能的影响,并对材料的氢敏机理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300℃氩气和氧气气氛退火后,元件对氢气仍表现出良好的响应。氩气退火起到了活化样品的作用,可提升二维材料表面吸附氧的含量,使器件对氢气的响应时间变快。氧气气氛退火使SnO氧化为SnO2,增强了对氢气的选择性。然而,氧化后的产物在2000 ppm以上的高浓度氢气中出现电阻先减后增的现象,表明材料在高浓度氢气中会发生可逆还原。上述结果为开发不同类型的二维半导体氢气传感器提供了良好的实验依据。

郭先燕[3](2019)在《A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业务流程繁冗的内外部压力下,A商业银行积极探索柜面业务流程改造,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后台集中处理中心,在新运营模式下,基本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与传统流程相比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是与国内其他先进的银行相比,A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改造不够彻底,业务流程还存在一些再优化的空间。本文对A银行柜面业务处理流程改造过程进行分析,运用流程管理理论对A银行的业务流程优化设计,指出柜面业务流程持续优化存在的空间和优化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商业银行业务流程改造的起源及发展进行梳理,说明业务流程改造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有关键作用;采用流程图分析法对比改造前后的柜面业务流程,说明A银行柜面业务流程改造取得的成效;最后运用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理念的流程优化方法对A银行改造后的柜面业务流程提出再优化建议,为A银行柜面业务流程优化提供参考。A银行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基本原则,采取建设总行大后台中心、创新运营支持平台、建设一体化支付结算体系等措施,同时强化业务流程持续优化的保障机制,使业务流程持续优化措施得到有效实施。柜面业务流程持续优化可使A银行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进一步实现业务运营集约化;升级的核心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使业务处理更加智能化,提升客户体验,建设成为轻资产的智慧银行。

吴迪[4](2019)在《基于神经网络PID温控的智能半导体冰箱控制器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对冰箱的工作性能及其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冰箱一般是机械式的,主要依靠压缩机和制冷剂氟利昂来实现制冷的作用,所以传统的机械冰箱不仅具有工作噪音大、造价成本高、体积较大且不易小型化的缺点,而且所采用的氟利昂制冷剂会在气化时扩散到大气中,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半导体冰箱和机械式冰箱相比:不使用任何类似于氟利昂的制冷剂,绿色环保;没有类似于压缩机的大型机械部件,整体体积小,几乎没有工作噪音;工作电压低,节约电能,而且使用寿命长。因此,建立在安全与环保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款低功耗、低噪声、高效率的智能化半导体冰箱,不仅可以在现有冰箱中脱颖而出,吸引顾客的眼球,还可以把半导体技术用于对现有压缩机技术的一个停电保温备用方案。首先,针对传统的机械制冷冰箱和现有半导体冰箱的诸多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推挽式供电方式和神经网络PID温控的半导体冰箱控制系统。然后,在提出该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对半导体冰箱的控制器部分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并根据制冷时间的不同,设计了高档、中档和低档三个不同的档位,该系统主要包括:微控制器模块、温度采集模块、继电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制冷片控制模块和散热风扇控制模块,在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之后,通过软件编程,对系统输出的温度进行了实时采集,得到了不同温度目标值下的温度变化曲线,并对其稳定性和系统制冷效率进行了分析。最后,为了使所设计半导体冰箱控制器系统更加智能化,将神经网络和PID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当所给目标温度值变化时,可以自动给出使系统达到理想温度值所对应的最佳PID参数,并对该参数下的实时温度进行了采集,得出了基于神经网络PID温控算法下的温度变化曲线,并与没有神经网络即手动调节所得PID下的温度变化曲线做了对比分析,说明了两者的优缺。

郭姝萌[5](2019)在《聚合物分散和稳定液晶共存体系的构筑及光调控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兼具液晶分子的外场响应特性与高分子材料的良好的力学和加工特性,在大面积、柔性和超薄显示、建筑用调光玻璃、智能传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主要有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dispersedliquidcrystal,PDLC)和聚合物稳定液晶(polymer stabilizedliquidcrystal,PSLC)两种体系。在PDLC体系中液晶分子以微滴形式分散在高分子基体中,通过施加电场可实现光散射态和光透过态之间的切换。PDLC具有成膜性好、薄膜可大面积柔性加工等优点,然而由于驱动电压较高,应用范围受限且不利于节约能耗。PSLC体系则利用高分子网络的锚定作用稳定液晶分子的取向,其光学状态在外场作用下同样可发生改变。但体系中高分子网络含量较低造成薄膜力学性能较差,难以进行大面积柔性加工。因此开发兼具优异电光性能和可大面积加工性能的新型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商业价值。本论文通过结合PDLC与PSLC的制备方法,构筑了兼具PDLC与PSLC两种体系的微观网络结构特点的新型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体系,并将其称之为聚合物分散与稳定液晶的共存体系(a coexistent system of polymer-dispersed and polymer-stabilized liquid crystals,PD&SLC)。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新型电控调光膜(电控膜)、双稳态调光膜(双稳态膜)和温控调光膜(温控膜),并对其光学调控性能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PD&SLC体系制备方法的研究。研究了 PD&SLC体系的制备方法,通过将液晶性可聚合单体、非液晶性可聚合单体与不同种类的小分子液晶进行共混,获得的各向同性混合物材料样品在光诱导聚合的同时施加电场以完成PD&SLC体系的构筑。研究结果表明:在紫外光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由于液晶性可聚合单体的聚合速度低于液晶与非液晶性可聚合单体发生相分离的速度,样品聚合过程中首先形成聚合物网络孔洞状连续结构,后由被电场取向的液晶性可聚合单体聚合而在孔洞结构中形成纤维状网络结构。从而在PD&SLC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中构筑出兼具PDLC与PSLC体系微观网络结构的新形貌。(2)基于PD&SLC的低驱动电压电控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研究了手性化合物含量、聚合电压、光照强度等实验条件对PD&SLC电控膜的网络结构及电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D&SLC体系制备的电控膜的驱动电压相比同等制备条件下基于PDLC体系的薄膜的驱动电压可降低50%。通过优化各实验条件可调控体系的网络微结构和改善电光性能。本研究中手性化合物含量为6.0 wt%、聚合电压为80.0 V、光照强度为2.0 mW/cm2时制得的电控膜的电光性能较优异。(3)基于PD&SLC的双稳态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研究了离子液体浓度、聚合电压、光照强度等实验条件对PD&SLC双稳态膜电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D&SLC体系可用于近晶A相液晶基双稳态膜的制备,且通过优化各实验条件可有效降低驱动电压、改善开关态透过率。本研究中离子液体浓度为0.2 wt%、聚合电压为80.0 V、光照强度为0.1 mW/cm2时制得的双稳态膜的电光性能较优异。(4)基于PD&SLC的温控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研究了聚合电压、光照强度对PD&SLC温控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PSLC体系相比,基于PD&SLC体系的温控膜兼具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且能够实现大面积的柔性加工。本研究中聚合电压为160.0 V、光照强度为0.1 mW/cm2时制得的温控膜的光学性能较优异。

陈楠[6](2018)在《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压电环境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无线传感网络的迅速发展,超低功耗的智能传感器数量急剧增加,要求传感节点的供电系统具有自供电、免维护、低成本、小巧轻便的特点。能够采集周围微弱环境能量并将其有效地转换为电能的自供电系统,未来将取代电池,成为无线传感节点的最重要供电方式之一。由于压电材料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且具有体积小和能量密度大的特点,压电能量采集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能量采集系统中。本文致力于面向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的压电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的研究与实现,重点研究针对激励频度低且不规则的周围环境压电能量的高效采集和转换技术,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主要研究工作(1)非连续随机压电能量采集技术针对非连续随机压电能量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具有休眠模式的低功耗压电能量采集电路,以提高采集效率。为了提高车辆通过道路减速带时的压电能量转换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悬臂梁的冲击式压电能量采集器结构。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设计实现了应用于道路减速带的车辆压电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实验原型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当一辆车辆以520公里/小时的车速通过减速带时,采集器的平均输出电能是30.0 mJ,采集电路的平均采集效率约为74.0%,可以为温度传感器提供37分钟的稳定供电电压。(2)连续冲击压电能量采集技术针对连续冲击压电能量的特点,在采集电路的设计中,提出了一种由电阻和电容等无源器件组成的快速自启动电路,以实现采集电路的自供电和冷启动。提出了分段式动态阻抗匹配技术,以提高采集效率。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设计实现了微风冲击压电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考虑到风速大小的不同,分别设计了应用于风速较快和较慢区域的采用固定阻抗匹配和分段式动态阻抗匹配技术的采集电路。实验结果表明,在风速为2.0m/s时,采用分段式动态阻抗匹配技术的微风冲击压电能量采集系统的整体效率为4.6%,在风速大于1.5m/s时,本系统可为商用温度传感节点提供持续稳定的供电电源。(3)数字控制高频DC-DC开关变换器研究与设计电源管理电路的功能是将压电能量采集电路的输出转换和调节为无线传感节点所要求的稳定供电电压,要求电源管理电路具有数字可编程控制、系统瞬态响应速度快以及小巧轻便的特点。为此,本文研究和设计实现了数字控制高频DC-DC开关变换器。针对数字控制DC-DC开关变换器在高频应用时数字控制器的设计难点,提出了基于δ算子的数字控制器设计方法。为了提高数字控制DC-DC开关变换器的瞬态响应速度,提出了基于邻周期采样(ACS:Adjacent Cycle Sampling)策略的数字V2控制算法。基于上述理论研究成果,设计实现了开关频率为2MHz的Buck型DC-DC开关变换器系统,在数字双环控制器的设计中,外环采用基于δ算子的D-PID控制算法,内环采用基于邻周期采样策略的数字V2控制算法。实测结果表明,当发生30%的负载扰动时,DC-DC开关变换器的超调量为75 mV,恢复时间为3μs。2、主要创新点(1)提出了一种具有休眠模式的低功耗压电能量采集电路。考虑到非连续随机压电能量的特征,提出了具有休眠模式的低功耗压电能量采集电路,当压电能量采集器产生电能时,采集电路与压电能量采集器的阻抗相匹配,以实现最大能量的采集和传输,而当没有电能产生时,采集电路进入休眠模式,以节约电能。与无休眠模式相比,有休眠模式时压电能量采集电路的效率提高了18.6%。(2)提出了一种快速自启动电路。为了实现能量采集电路的自供电和冷启动,提出了一种由电阻和电容等无源器件组成的快速自启动电路。该启动电路能够获取输入端的电能为整体采集电路提供供电电源,因此无需外部供电,即使储能设备的电能被完全耗尽,当有外部输入能量时也能迅速启动。(3)针对冲击压电能量采集器,提出了分段式动态阻抗匹配技术。针对激励频度较低的冲击压电能量采集器,提出了分段式动态阻抗匹配技术,以提高能量采集效率。该技术首先检测压电能量采集器的冲击周期和振动周期,然后通过改变采集电路的输入阻抗,使其分别与压电能量采集器在冲击周期和振动周期的输出阻抗相匹配,以实现最大能量的采集和传输,尤其在外界输入能量较低的情况下(例如风速较慢的微风能量),可有效地提高能量采集效率。与采用固定阻抗匹配技术相比,采用分段式动态阻抗匹配技术时,能量采集电路的效率最大可提高9.8%。(4)针对数字控制高频DC-DC开关变换器,提出了基于δ算子的数字控制器设计方法。对于数字控制高频DC-DC开关变换器,利用位移算子(z-1)设计数字控制器时,存在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的拟合精度低、系统稳定性差以及有限字长的影响大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δ算子的数字控制器设计方法,采用δ算子设计实现的数字控制器,具有系统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以及对有限字长不敏感的优点。(5)针对数字控制高频DC-DC开关变换器,提出了基于邻周期采样策略的数字V2双环控制算法。在数字V2双环控制算法中,数字控制器的内环基于输出电压的纹波控制,外环基于输出电压误差的D-PID控制。与现有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算法相比,数字V2双环控制算法具有系统瞬态响应速度快和无需采集电感电流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与数字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算法相比,当发生3倍的负载扰动时,数字V2双环控制算法的系统恢复时间加快了3倍。基于提出的压电能量采集技术,针对采集道路减速带上的机械能和自然界的微风环境能量,本文设计实现了专用的压电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以及电源管理系统,可为无线传感网络提供稳定的自供电电源。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研发微弱环境压电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以及数字控制电源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7](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郭永林[8](2016)在《基于SiNx绝缘层的a-IGZO TFT性能提高的研究》文中指出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Oxide Semiconductor Thin Film Transistor,AOS TFT)因具有良好的电学特性和光学特性,在学术界、工业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非晶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Amorphous In Ga Zn O Thin Film Transistor,a-IGZO TFT),以其场效应迁移率高、功耗低、工艺简单、响应速度快、大面积均匀性好、可见光范围内透过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和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AMLCD)驱动电路的核心部件,也被认为是随着显示器向大尺寸、柔性化、轻便方向发展的最具有竞争力的背板驱动技术。但是a-IGZO TFT仍存在较多问题,如绝缘层与有源层之间界面缺陷态较大,器件稳定性仍有待提高等,本文针对基于氮化硅(Si Nx)绝缘层的a-IGZO TFT性能较差的问题,首先对器件的有源层厚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并提出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生长均匀、致密的三氧化二铝(Al2O3)薄层作为Si Nx绝缘层的修饰层来提高器件偏压稳定性,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氮化硅作为器件的绝缘层,制备了底栅顶接触型结构的a-IGZO TFT,并对器件的有源层厚度进行了优化,当a-IGZO厚度为40nm时,器件性能最优;同时对TFT器件的后续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实验发现当退火温度为250℃时,制备出的a-IGZO TFT器件性能较好,器件的场效应迁移率为2.48cm2/V·s;(2)进一步对a-IGZO TFT器件性能进行优化,分析基于Si Nx绝缘层的a-IGZO TFT器件在磁控溅射生长a-IGZO有源层过程中对Si Nx绝缘层产生了伤害,导致器件有源层-绝缘层接触界面缺陷态密度较大,采用5nm Al2O3薄层作为绝缘层的修饰层之后,与未修饰器件相比,电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对修饰层厚度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当修饰层厚度为4nm时,器件性能最优,器件的场效应迁移率为7.11cm2/V·s,器件在1小时复合偏压应力测试后,阈值电压漂移最小,仅为1.41V;(3)对最优器件和未经过修饰的对比器件进行了偏压稳定性分析,ΔVTH满足拉伸指数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器件和对比器件经过1小时释放后均可以很好的恢复到初始状态,即符合电荷注入模型,说明导致器件阈值电压正向漂移的原因是载流子被绝缘层与有源层接触界面的缺陷态捕获,进一步通过计算得出采用4nm修饰层后,器件有源层-绝缘层接触界面的缺陷态密度由2.79×1012cm-2降低到2.31×1012cm-2,器件性能得以提高。

常肖[9](2010)在《磁悬浮轴承数字功放的研究及热管技术在功放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磁悬浮轴承系统的数字开关功率放大器,将模拟开关功率放大器中的PI调节、PWM波产生等功能用DSP和FPGA来实现,采用TI公司的DSP芯片TMS320F28335作为三电平功率放大器的主控芯片,研制了一款基于DSP和FPGA相结合的三电平PWM型磁悬浮轴承数字功率放大器,包括硬件电路、数字PI调节器、驱动信号PWM波的产生、FPGA芯片中驱动信号PWM波的移相程序等。同时针对磁悬浮轴承功率放大器的散热系统,将热管技术应用到其中,并研制了一款基于热管的IGBT散热器。对所研制的数字功率放大器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将其应用到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试验台上,进行了转子的静态悬浮及高速旋转试验,实现了转子的稳定悬浮,并且转子五个自由度的位移振动峰峰值都小于10μm,转子在4800r/min转速下旋转时,磁悬浮轴承转子的径向振动峰峰值均小于20μm,轴向振动峰峰值小于10μm。五自由度热管散热器的体积仅为课题组原有铝制散热器体积的46.7%,将磁悬浮轴承转子五自由度同时悬浮时,悬浮时间为120分钟,基于热管散热器的IGBT温度相比使用原有铝制散热器的IGBT温度下降了2℃。试验表明:采用数字化设计方法,能够优化磁悬浮轴承功率放大器的性能,且具有体积小,程序可移植性强等优点。基于热管技术的散热器具有散热效果好,控制箱体积和重量减小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

杨幸[10](2010)在《精密电流采样模式LED驱动电路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半导体照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被《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列为能源领域工业节能优先主题以及作为加快推广扩大内需的产品。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凭借其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随着大功率白光LED在灯光装饰、背光源和照明中的普遍应用,大功率白光LED驱动芯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开发与功率型LED配套的大功率LED驱动芯片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线性恒流驱动的LED驱动集成电路一般利用采样电阻直接检测LED驱动电流的大小产生采样电压经过负反馈回路控制调整LED驱动电流以维持LED电流的恒定。随着LED驱动芯片功率的不断增大,采样电阻上的功耗损失严重影响了电路效率,影响了实用性,改进的方法是利用电流镜的原理,对输出电流进行比例采样,利用较小的采样电流产生一定的采样电压,大大地降低了采样功耗。本文在传统比例采样模式LED驱动的基础上研究了精密比例采样模式LED驱动电路,在提高了采样精度的同时,提高了驱动电路的输出等效阻抗,获得了更好的恒流特性。电路主要包括带隙基准源、输出级大功率MOS管、缓冲器、运算放大器、传感采样电路、反馈控制电路等基本模块构成,电路通过运算放大器反馈控制使采样MOS管和功率MOS管的三端电位相等,实现采样电流对输出电流的精确传感,通过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得到精密比例采样模式的小信号等效输出电阻远大于传统比例采样模式,因此恒流特性得到了提高。驱动芯片采用CSMC 0.5μm标准CMOS工艺研制,芯片面积为1.455mm×0.960mm,测试结果表明当LED驱动电流为350mA,电源电压6V正负波动10%时,精密比例采样模式LED驱动电路输出电流变化小于7mA,恒流精度小于2%,比传统比例采样模式LED驱动电路的恒流特性稳定度提高了41%。

二、晶体管材料大变革,响应速度提高耗电降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晶体管材料大变革,响应速度提高耗电降低(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图像传感阵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发展历程
    1.3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应用及前景
        1.3.1 有机薄膜晶体管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应用
        1.3.2 有机薄膜晶体管在柔性显示领域的应用
    1.4 光电图像传感技术简介
        1.4.1 可检测三基色的光电图像传感技术
        1.4.2 可检测组合光信号的光电图像传感技术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任务
第2章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基础理论与制备
    2.1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结构
    2.2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工作机理
        2.2.1 传统水平结构有机薄膜晶体管工作机理
        2.2.2 垂直结构有机薄膜晶体管工作机理
    2.3 有机薄膜晶体管的材料
        2.3.1 有机半导体材料的选择
        2.3.2 电极材料的选择
    2.4 酞菁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制备
        2.4.1 薄膜制备工艺
        2.4.2 酞菁有机薄膜晶体管制备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酞菁有机薄膜晶体管模型的建立
    3.1 酞菁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电学特性建模与仿真
    3.2 光照下酞菁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光电特性建模与仿真
    3.3 误差与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机薄膜器件图像传感器电路设计
    4.1 图像传感器系统设计
    4.2 阵列单元设计
    4.3 阵列控制模块设计
    4.4 参考电源模块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机薄膜器件图像传感器电路的仿真验证
    5.1 阵列单元仿真
        5.1.1 阵列单元主体电路仿真
        5.1.2 阵列单元中运放电路仿真
        5.1.3 阵列单元功耗仿真
    5.2 阵列控制模块仿真
    5.3 参考电源模块设计仿真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SnO超薄二维材料的大面积制备及氢气敏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2.1 氢气传感器简介
        1.2.2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氢气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2.3 二维纳米材料气体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2.4 SnO材料及其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3.1 选题依据
        1.3.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材料与器件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2.1 引言
    2.2 原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2.3 SnO超薄二维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2.3.1 材料制备方法
        2.3.2 材料表征方法
    2.4 器件组装与测试方法
        2.4.1 器件组装方法
        2.4.2 性能测试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nO超薄二维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3.1 引言
    3.2 不同温度合成样品的表征测试
        3.2.1 SnO超薄二维材料的形貌分析
        3.2.2 SnO超薄二维材料的物相结构分析
        3.2.3 SnO超薄二维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SnO超薄二维材料的氢气敏感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氢敏器件的I-V特性曲线分析
    4.3 280℃合成样品的氢敏性能研究
        4.3.1 室温动态响应特性
        4.3.2 氢敏性能参数提取
        4.3.3 不同测试温度下样品的氢敏特性
        4.3.4 160℃测试环境下不同浓度氢气的敏感特性
        4.3.5 对氢气的重复性和选择性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退火对锡氧化物超薄二维材料氢敏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1.1 氩气氛围退火对样品氢敏性能的影响
        5.1.2 氧气氛围退火对样品氢敏性能的影响
        5.1.3 退火样品对氢气的重复性和选择性测试
    5.2 锡氧化物超薄二维材料的氢气敏感机理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A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银行业务流程改造理论的起源
        2.1.2 银行业务流程改造理论的发展
        2.1.3 银行再造BPR与全面质量管理TQM
    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研究评述
第三章 A商业银行柜员制业务传统流程
    3.1 A商业银行概况
    3.2 柜面主要业务流程
        3.2.1 个人业务流程
        3.2.2 对公业务流程
        3.2.3 自助设备管理
        3.2.4 营业网点内部管理
    3.3 营业网点人员及其职能
    3.4 柜面业务管理部门
        3.4.1 各业务条线管理部门
        3.4.2 内控合规部
        3.4.3 运营管理部
    3.5 业务流程问题及原因分析
    3.6 柜面业务流程改造目标
第四章 A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改造
    4.1 柜面业务主要流程改造
        4.1.1 个人业务流程改造
        4.1.2 对公业务流程改造
        4.1.3 自助设备管理
        4.1.4 营业网点内部管理
    4.2 营业网点人员及其职能变动
    4.3 柜面业务支撑部门—运营管理部
        4.3.1 远程授权中心
        4.3.2 集中作业中心
        4.3.3 后督中心
        4.3.4 现金中心
        4.3.5 集中监控中心
    4.4 流程改造使用的方法
    4.5 流程改造取得的成果
    4.6 流程改造的不足之处
第五章 A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持续优化
    5.1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面临的新环境
    5.2 A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改造在新环境下的制约因素
    5.3 A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持续优化的设计原则
    5.4 A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持续优化的思路及方法
        5.4.1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流程优化
        5.4.2 基于六西格玛理念的流程优化
    5.5 A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持续优化方案
        5.5.1 建设大后台服务中心
        5.5.2 创新运营支持平台
        5.5.3 “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业务系统
        5.5.4 建设一体化的支付结算体系
        5.5.5 建设智能轻型营业网点
    5.6 柜面业务持续优化的保障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神经网络PID温控的智能半导体冰箱控制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1.2.2 神经网络的发展与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半导体制冷理论基础
    2.1 半导体制冷原理概述
        2.1.1 塞贝克效应
        2.1.2 帕尔帖效应
        2.1.3 汤姆逊效应
        2.1.4 焦耳效应
        2.1.5 傅里叶效应
    2.2 热电材料和热电模块的发展
        2.2.1 热电材料的发展
        2.2.2 热电模块的发展
    2.3 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方式
    2.4 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控制方案对比与选择
    3.2 主控芯片STM32模块
    3.3 电源管理模块
        3.3.1 DCDC电路
        3.3.2 线性稳压电源
    3.4 温度采集模块
    3.5 冷热系统
        3.5.1 继电器工作原理
        3.5.2 制冷片工作原理
        3.5.3 推挽式供电电路
    3.6 散热模块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温度采集系统程序设计
        4.1.1 单总线通信方式
        4.1.2 温度采集模块串口通信协议
        4.1.3 STM32获取温度数据
    4.2 推挽式供电算法
    4.3 恒温PID算法
    4.4 BP神经网络PID算法
        4.4.1 神经网络层数确定
        4.4.2 神经网络神经元数确定
        4.4.3 BP神经网络初始连接权值确定
        4.4.4 BP神经网络的建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调试
    5.1 温度采集调试
    5.2 继电器模块调试
    5.3 制冷系统调试
    5.4 散热系统调试
    5.5 系统整体调试
        5.5.1 常规PID温控
        5.5.2 神经网络PID温控
    5.6 误差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5)聚合物分散和稳定液晶共存体系的构筑及光调控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液晶简介
        2.1.1 液晶的发展历程及分类
        2.1.2 液晶的物理参数
        2.1.3 液晶的动态散射效应
        2.1.4 液晶与显示
        2.1.5 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
    2.2 聚合物分散液晶
        2.2.1 PDLC薄膜的工作原理
        2.2.2 PDLC薄膜的制备方法
        2.2.3 PDLC薄膜的性能参数
        2.2.4 PDLC薄膜的研究进展
        2.2.5 PDLC薄膜的应用
    2.3 聚合物稳定液晶
        2.3.1 PSLC薄膜的制备原理
        2.3.2 聚合物稳定向列相液晶
        2.3.3 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
        2.3.4 聚合物稳定SmA相至Ch相转变的液晶
    2.4 光聚合
        2.4.1 光聚合简介
        2.4.2 丙烯酸酯单体的光聚合机理
    2.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3 PD&SLC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3.1 引言
    3.2 PD&SLC制备的实验原理
    3.3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
    3.4 PD&SLC薄膜的制备
        3.4.1 液晶盒的制作
        3.4.2 基于柔性基板薄膜的制作
        3.4.3 PD&SLC薄膜的制备
    3.5 PD&SLC薄膜的表征
        3.5.1 聚合物网络形貌的观察
        3.5.2 PD&SLC薄膜的光性能测试
4 基于PD&SLC的电控膜的制备及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
        4.2.2 表征方法
        4.2.3 样品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实验原理
        4.3.2 样品网络形貌观察
        4.3.3 样品电光性能测试
        4.3.4 手性化合物含量对电光性能影响
        4.3.5 聚合电压及光强对电光性能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PD&SLC的双稳态膜的制备及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
        5.2.2 表征方法
        5.2.3 样品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mA相液晶的混配
        5.3.2 掺有离子液体的SmA相液晶的混配及研究
        5.3.3 基于PD&SLC体系的双稳态膜的制备
        5.3.4 聚合电压及光强对电光性能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PD&SLC的温控膜的制备及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
        6.2.2 表征方法
        6.2.3 样品制备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实验原理
        6.3.2 样品网络形貌的观察
        6.3.3 样品热光性能测试
        6.3.4 样品剪切强度测试
        6.3.5 样品的成膜性及柔性实验
        6.3.6 基于PD&SLC体系的温控膜应用探索
        6.3.7 聚合电压及光强对热光性能影响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压电环境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
        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供电问题
    1.2 环境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能量采集电路研究现状
        1.2.2 能量采集与电源管理电路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作和主要创新点
        1.3.1 选题意义
        1.3.2 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1.3.3 主要创新点概要
    1.4 论文结构
2 压电环境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概述
    2.1 面向无线传感节点应用的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结构
    2.2 压电能量采集器
        2.2.1 压电转换原理
        2.2.2 谐振压电能量采集器
        2.2.3 冲击压电能量采集器
    2.3 压电能量采集电路
        2.3.1 AC-DC变换器
        2.3.2 同步开关技术
        2.3.3 负载阻抗匹配技术
    2.4 电源管理电路
        2.4.1 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的供电需求分析
        2.4.2 数字控制DC-DC开关变换器的结构
        2.4.3 Buck型 DC-DC开关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2.4.4 Buck型 DC-DC开关变换器的功率级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非连续随机压电能量采集技术研究
    3.1 非连续随机压电能量的特征
    3.2 非连续随机压电能量的采集电路研究与设计
        3.2.1 压电能量采集电路的设计思想和整体结构
        3.2.2 纯阻性阻抗匹配电路设计
        3.2.3 低功耗振荡器电路设计
        3.2.4 具有休眠模式的非连续随机压电能量采集电路提出与设计
    3.3 道路减速带车辆压电能量采集器研究与设计
        3.3.1 采集器的结构模型提出
        3.3.2 采集器的工作原理
        3.3.3 采集器的输出特性
    3.4 道路减速带车辆压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实验室原型验证
        3.4.1 压电能量采集器的实验室实现
        3.4.2 非连续随机压电能量采集电路的实现
        3.4.3 道路减速带车辆压电能量采集系统的功能验证
        3.4.4 采集电路的效率分析
        3.4.5 道路减速带车辆压电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连续冲击压电能量采集技术研究
    4.1 连续冲击压电能量的特征
    4.2 连续冲击压电能量采集电路的设计思路和整体结构
    4.3 连续冲击压电能量采集电路的快速自启动电路设计
        4.3.1 自启动电路的提出
        4.3.2 自启动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4.4 连续冲击压电能量采集电路的分段式动态阻抗匹配技术
        4.4.1 分段式动态阻抗匹配技术的提出
        4.4.2 分段式动态阻抗匹配电路的设计
        4.4.3 分段式动态阻抗匹配电路的仿真验证
    4.5 微风冲击压电能量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5.1 微风冲击压电能量采集器的结构
        4.5.2 微风冲击压电能量采集器的输出特性
        4.5.3 风速大小对微风冲击压电能量采集系统中电路设计的影响
        4.5.4 风速较快微风压电能量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4.5.5 风速较慢微风压电能量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4.6 微风压电能量采集系统的效率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无线传感网络的电源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5.1 数字控制高频DC-DC开关变换器的优势与设计挑战
        5.1.1 数字控制高频DC-DC开关变换器的优势
        5.1.2 数字控制高频DC-DC开关变换器的设计挑战
    5.2 基于δ算子的数字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提出
        5.2.1 位移算子在高频应用时存在的问题
        5.2.2 δ 算子的引入
        5.2.3 基于δ算子的D-PID控制器设计与分析
        5.2.4 仿真结果与对比分析
        5.2.5 基于FPGA的系统测试结果
    5.3 基于邻周期采样策略的数字V2 控制算法的提出
        5.3.1 输出电压/电感电流的双环数字控制方法
        5.3.2 数字V2 控制算法的提出
        5.3.3 数字V2 控制律
        5.3.4 基于数字V2 控制方法的电压补偿器设计
        5.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7)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1.1.2存在的问题
        1.1.3研究发展趋势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2热点研究方向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2存在的问题
        1.2.2.3总结与展望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1.3.1.1车身结构
        1.3.1.2声学包装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1.3.2.1制动抖动
        1.3.2.2制动颤振
        1.3.2.3制动尖叫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1.3.3.4降噪方法
        1.3.3.5问题与展望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1.4.1.1主动悬架技术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1.4.2.1主动悬置技术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2.1.1.2高效内燃机
        2.1.1.3新型传动方式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重点研究方向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存在的问题
        2.2.3重点研究方向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2.3.1.1动力电池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2存在的问题
        2.3.2.3热点研究方向
        2.3.2.4研究发展趋势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重点研究方向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3.1.3研究发展趋势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3.2.1.3研究发展趋势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3.2.2.3研究发展趋势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3.2.3.1转向角传动比
        3.2.3.2转向路感模拟
        3.2.3.3诊断容错技术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3.3.1.4电动汽车研究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3.3.1.6参数测量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3.3.1.8其他方面
        3.3.2存在的问题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4存在的问题
        4.1.2.5展望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4.2.1.1点云聚类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4.2.1.3障碍物识别
        4.2.1.4障碍物跟踪
        4.2.1.5小结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4.2.2.1交通标志识别
        4.2.2.2车道线检测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4.2.2.4行人检测
        4.2.2.5车辆检测
        4.2.2.6总结与展望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3.2当前研究热点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4.3.3存在的问题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4.4.5.1路线图法
        4.4.5.2网格分解法
        4.4.5.3 Dijistra算法
        4.4.5.4 A*算法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5面临的挑战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4.5.2.3纵向速度控制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4.5.2.5节油驾驶控制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7.3.2存在的问题
        4.7.3.3热点研究方向
        4.7.3.4研究发展趋势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2存在的问题
        5.1.1.3重点研究方向
        5.1.1.4展望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2存在的问题
        5.1.2.3重点研究方向
        5.1.2.4展望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2存在的问题
        5.1.3.3重点研究方向
        5.1.3.4展望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重点研究方向
        5.2.3展望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5.3.1概述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5.3.2.1被动安全技术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5.3.3研究热点
        5.3.3.1事故研究趋势
        5.3.3.2技术发展趋势
        5.3.4存在的问题
        5.3.5小结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5.4.2存在的问题
        5.4.3重点研究方向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5.5.2热点研究方向
        5.5.3存在的问题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6结语

(8)基于SiNx绝缘层的a-IGZO TFT性能提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薄膜晶体管的发展历程
    1.3 a-IGZO TFT的研究现状
    1.4 a-IGZO TFT存在的问题及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a-IGZO TFT的基础理论
    2.1 a-IGZO薄膜的制备及导电机理
        2.1.1 a-IGZO薄膜的制备工艺
        2.1.2 a-IGZO薄膜的导电机理
        2.1.3 a-IGZO薄膜内部载流子来源
    2.2 a-IGZO TFT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参数
        2.2.1 a-IGZO TFT的基本结构
        2.2.2 a-IGZO TFT的工作原理
        2.2.3 a-IGZO TFT的主要参数
第3章 a-IGZO TFT的制备与优化
    3.1 a-IGZO TFT的制备
    3.2 器件性能测试设备
    3.3 有源层厚度的优化
    3.4 退火温度的优化
    3.5 小结
第4章 Al_2O_3修饰SiN_x绝缘层提高a-IGZO TFT性能的研究
    4.1 Al_2O_3修饰层对a-IGZO TFT器件性能的影响
    4.2 Al_2O_3修饰层厚度的优化
    4.3 表面形貌分析
    4.4 偏压稳定性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磁悬浮轴承数字功放的研究及热管技术在功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磁悬浮轴承技术概述
        1.1.1 磁悬浮轴承的分类及特点
        1.1.2 磁悬浮轴承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1.3 磁悬浮轴承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磁悬浮轴承功率放大器的研究概况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功率放大器基础
    2.1 磁悬浮轴承开关功率放大器的概述
        2.1.1 开关功率放大器的基本控制策略
        2.1.2 开关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1.3 开关功率放大器的组成部分
        2.1.4 开关功率放大器的工作过程
    2.2 数字功率放大器的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电平PWM 型数字功率放大器的实现
    3.1 数字功率放大器硬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2 DSP 模块设计
        3.2.1 DSP 芯片的选取
        3.2.2 DSP 片内AD 模块的设计
        3.2.3 DSP 片内EPWM 模块的设计
    3.3 FPGA 模块设计
        3.3.1 FPGA 模块的总体设计
        3.3.2 FPGA 移相功能的设计
        3.3.3 FPGA 的配置电路设计
    3.4 保护电路的设计
    3.5 数字功率放大器硬件系统研制
    3.6 数字功率放大器软件系统研制
    3.7 DSP 软件研制
        3.7.1 程序模块
        3.7.2 PI 调节
    3.8 FPGA 软件研制
        3.8.1 FPGA 程序开发流程
        3.8.2 FPGA 程序仿真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调试与试验研究
    4.1 数字功率放大器的系统开发调试工具
        4.1.1 DSP 的开发调试工具
        4.1.2 FPGA 的开发调试工具
    4.2 数字功率放大器电路模块调试
        4.2.1 数字功率放大器的硬件调试
        4.2.2 数字功率放大器的软件调试
    4.3 系统调试
        4.3.1 数字功率放大器相关参数的整定
        4.3.2 数字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测试
        4.3.3 静态悬浮试验
        4.3.4 高速旋转试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管技术在功率放大器中的应用
    5.1 温度对IGBT 性能的影响
    5.2 大功率电子模块的散热冷却方式
    5.3 热管散热器的理论分析
        5.3.1 热管的工作原理及特征
        5.3.2 IGBT 功耗的计算
        5.3.3 热管散热器的结构设计
    5.4 热管散热器的仿真和试验研究
        5.4.1 热管散热器的仿真研究
        5.4.2 热管散热器的试验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对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精密电流采样模式LED驱动电路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白光LED综述
    1.1 白光LED简介
        1.1.1 LED发展简介
        1.1.2 白光LED原理及特性
        1.1.3 国外LED芯片主要厂商
        1.1.4 国内LED发展概况
    1.2 LED发展趋势
        1.2.1 大功率LED封装技术
        1.2.2 LED照明系统的热量管理
        1.2.3 LED照明与太阳能的结合运用
        1.2.4 大尺寸LED背光源
    1.3 白光LED驱动方式
        1.3.1 线性调整型LED驱动
        1.3.2 开关电源型LED驱动
2 精密比例采样模式LED驱动电路理论分析
    2.1 芯片设计指标
    2.2 芯片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2.3 精密采样模式电路分析
    2.4 精密采样模式与传统采样模式比较
3 驱动电路各模块设计与仿真
    3.1 输出级功率MOS管和传感MOS管设计
        3.1.1 输出级大功率MOS管栅压选取
        3.1.2 输出级大功率MOS管宽长比设计
        3.1.3 传感电流设定
    3.2 LED等效电路模型
    3.3 带隙基准电压源电路的设计于仿真
        3.3.1 带隙基准电压产生电路
        3.3.2 多值偏置电压产生电路
        3.3.3 带隙基准电压源整体电路模拟及仿真
    3.4 缓冲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3.4.1 缓冲电路原理
        3.4.2 缓冲电路电路结构及仿真
    3.5 运算放大器设计
    3.6 精密比例采样模式LED驱动电路整体电路仿真
        3.6.1 精密比例采样模式和传统比例采样模式驱动电路等效输出电阻比较
        3.6.2 精密比例采样模式和传统采用模式驱动电路恒流特性比较
        3.6.3 精密比例采样模式驱动电路稳定性仿真
        3.6.4 精密比例采样模式驱动电路输出电流随温度变化情况
    3.7 过温保护电路设计
4 驱动芯片版图设计
    4.1 工艺介绍
    4.2 大功率MOS管版图设计
    4.3 带隙基准源的版图设计
    4.4 运算放大器版图设计
    4.5 缓冲器版图设计
    4.6 PAD和ESD保护
    4.7 整体驱动电路的版图设计
5 芯片测试结果与分析
    5.1 芯片测试方案
        5.1.1 芯片封装管脚
        5.1.2 可测性分析
        5.1.3 测试仪器及元器件
    5.2 各模块电路的测试
        5.2.1 大功率MOS管测试
        5.2.2 带隙基准源的测试
        5.2.3 运放跟随特性测试
    5.3 整体电路恒流测试
        5.3.1 采样电阻和输出电流关系曲线
        5.3.2 输出电流恒流曲线
        5.3.3 传统采样模式和精密采样模式输出恒流特性比较
        5.3.4 输出驱动电流随温度变化情况
        5.3.5 芯片电源转换效率
    5.4 过温保护功能测试
    5.5 测试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四、晶体管材料大变革,响应速度提高耗电降低(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图像传感阵列设计[D]. 栗强.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2)
  • [2]SnO超薄二维材料的大面积制备及氢气敏感性能研究[D]. 杨焱. 湖北大学, 2021(01)
  • [3]A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流程优化研究[D]. 郭先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基于神经网络PID温控的智能半导体冰箱控制器研究与设计[D]. 吴迪.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5]聚合物分散和稳定液晶共存体系的构筑及光调控性能的研究[D]. 郭姝萌.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6]应用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压电环境能量采集自供电系统研究[D]. 陈楠.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7]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8]基于SiNx绝缘层的a-IGZO TFT性能提高的研究[D]. 郭永林. 吉林大学, 2016(09)
  • [9]磁悬浮轴承数字功放的研究及热管技术在功放中的应用[D]. 常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6)
  • [10]精密电流采样模式LED驱动电路设计与研究[D]. 杨幸. 浙江大学, 2010(08)

标签:;  ;  ;  

晶体管材料变化大,响应速度提高,功耗降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