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祁连盆地石炭系可能烃源岩甾烷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南祁连盆地石炭系可能烃源岩甾烷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一、南祁连盆地石炭系可能烃源岩的甾萜烷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森[1](2021)在《甘肃中小型盆地陆相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其页岩油指示意义》文中指出侏罗系是甘肃乃至我国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含煤沉积层,于甘肃省内分布范围广,东起鄂尔多斯西南凹陷(延安组J2y)西至敦煌盆地(中间沟组J2z),但分布规模一般不大,多为中小型断陷内陆盆地,这些盆地的含煤系沉积一般具有高有机碳含量、厚度大等特点,多年来一直是煤炭勘察的主要目标区域。除了煤系沉积,在其相邻层位还发育优质陆相烃源岩,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次开展的油气资源调查工作,因受制于常规油气勘探的生-储-盖工作思路,一直以来未受重视。近年来随着页岩油勘探理论及开发技术的突破,集生储一体的页岩油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焦点,因而寻找最优质烃源岩是页岩油开发工作的重要前提。潮水盆地和民和盆地是甘肃典型中小型侏罗系陆相含煤系沉积盆地,盆地内含优质烃源岩层系,有望成为我国陆相页岩油有利分布区域,本研究综合烃源岩类型、特征、生烃潜力和储层特征对这些中小型盆地侏罗系煤系优质烃源岩展开深入研究。烃源岩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指示,潮水盆地青土井组煤系烃源岩有机质来源主要为混源输入,热演化程度为低熟-成熟阶段,其上段为弱氧化-弱还原滨、浅湖相沉积环境,下段出现伽马蜡烷优势指示水体高盐度,推测其为弱咸化半深湖-深湖相环境;民和盆地窑街组煤系烃源岩有机质母源上段主要是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输入,下段以陆相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处于成熟阶段,沉积环境倾向于典型沼泽相煤系沉积。潮水和民和盆地干酪根显微组分研究发现,在部分层段不仅富含低等水生生物来源的无定形有机质,更进一步发现了具有高生烃潜力的湖相浮游微体藻类如葡萄藻、圆形光面藻等,这些生物体在我国重要陆相含油气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层段均有发现,如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酒西盆地下沟组等,因此可作为优质烃源岩的重要标志。最后结合其他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综合揭示,潮水和民和盆地煤系烃源岩均达到生烃门限,具备生烃潜力,但相较而言,低等藻类输入优势的民和盆地煤系烃源岩可能具备相对较强的生液态烃潜力。另外,在矿物组成上,潮水盆地石英矿物含量高,脆性指数78%,可压裂性强,但孔隙发育程度差;民和盆地黏土矿物含量丰富,脆性指数43%,孔隙发育程度优,具备优质储层结构。在部分页岩层段纹层构造十分发育,纹层组成以富有机质黏土与粉砂互层为特征,页岩空隙以纳米-微米级空隙为主。综合研究指示,以潮水、民和盆地为代表的甘肃侏罗系煤系沉积均发育优质烃源岩,成熟度处于低-成熟阶段,储层特征以微细空隙结构为主,相较而言民和盆地烃源岩质量更优,储集条件较好。在页岩油类型划分上属于中低熟页岩油,基本具备优质页岩油资源标准,因此这些中小型含煤系陆相沉积盆地有可能成为我国页岩油资源的重要潜力区域。

范东稳[2](2020)在《南祁连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经济发展需求与能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加快步伐非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调查主要集中在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在成藏特征、条件及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资料,而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主要贡献层系及资源潜力还尚不明晰。查明气源主要贡献层系并揭示资源前景可为日后指导勘探提供参考。本文围绕研究主题,在详细梳理各层系岩性、沉积构造及沉积相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了木里坳陷四套层系的地质特征,利用测试手段分析及对比了各层系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并进一步基于热模拟生烃实验探讨了不同层系为天然气水合物提供的气源条件,综合二维地震与储集岩物性测试阐释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集与成藏条件,系统评价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取得的主要认识:(1)石炭系、二叠系岩性特征以中厚层砂岩、薄层粉砂岩为主,沉积相类型为浅海陆棚相、滨岸相和三角洲相,该套层系泥岩层大部分缺失,推测构造作用强烈断层发育所导致;同时,石炭系、二叠系有机质丰度偏低,整体生烃生气能力较差,难以成为天然气水合物潜在气源岩。(2)三叠系岩性特征以中薄层泥岩、中厚层砂岩为主,泥岩累计厚度较大,并发育薄煤层,沉积相类型为潮坪相、湖泊相和河流相;同时,三叠系以很好和好烃源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均处于成熟阶段,生烃生气能力较强,可作为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潜在气源岩。(3)侏罗系岩性特征以中厚层粉砂岩、中厚层泥岩、厚煤层为主,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同时,侏罗系以很好、好和中等烃源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和Ⅲ型,有机质成熟度介于低成熟与成熟之间,可作为天然气水合物次要潜在气源岩。(4)基于热模拟生烃实验,木里坳陷三叠系和侏罗系样品所生成的烃类气体均以甲烷为主,甲烷的产气量随实验设定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重烃气量则先增加后降低,并基于天然气水合物中烃类气体特征统计各样品在350℃~400℃区间段内甲烷和总烃的平均产气量,以进一步探讨对比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生烃生气潜力,结果表明三叠系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生气潜力,侏罗系次之。(5)根据储集岩物性测试、二维地震、剖面实测及钻探资料,并基于我国陆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及成藏条件分析,分别选用有机碳质量平衡法和体积法计算了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地质资源量,并分析了该区域资源前景及有利勘探层位。

王圣柱,王千军,张关龙,白仲才,熊峥嵘,梅文科,赵乐强[3](2020)在《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发育模式及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炭系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层系,油气成藏具有明显的源控特征。查明石炭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于精细厘定有效烃源岩,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采集露头和钻井烃源岩样品,采用总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饱和烃色谱-质谱、单体烃碳同位素和金管-高压釜生烃热模拟实验等分析手段,对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能力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残留洋(海)、弧后盆地、弧内盆地、海相裂谷环境和陆相裂谷盆地等沉积环境形成了5种烃源岩发育模式;不同环境的烃源岩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可分为5种类型,分别为乌参1井型烃源岩、滴水泉型烃源岩、扎河坝型烃源岩、滴西8井型烃源岩和五彩城型烃源岩;不同环境发育的烃源岩的生烃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弧后盆地和弧内盆地烃源岩表现为强生烃能力,为优质烃源岩,其生成的油气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邹德[4](2020)在《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中侏罗统油气成藏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研究区木里坳陷,处于南祁连构造单元和中祁连构造单元之间的坳陷区,中侏罗世时期介于相对稳定阶段,以坳陷沉降为主,地层普遍沉积了窑街组的泥页岩和含煤层。近些年随着有关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方面的工作不断深入,认为木里坳陷中侏罗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高,为水合物主力烃源岩层,但由于木里坳陷还尚未钻遇油气层,有关常规油气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未得到有效的突破。论文以木里坳陷中侏罗统窖街组烃源岩、储层特征以及成藏期为研究目标,旨在探讨中侏罗统烃源岩、储层特征以及成藏作用有关的成藏特征,并取得以下几点结论:(1)根据烃源岩微量元素和有机质评价分析,认为中侏罗统烃源岩沉积环境主要为陆相沉积环境,水介质条件总体为开阔的氧化—半咸水环境;总体认为研究区有机质类型为偏腐殖型有机质,中侏罗统泥岩和碳质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中等烃源岩,煤层为差烃源岩层,烃源岩主体处于成熟阶段,少量为高成熟阶段。(2)通过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分析得知,烃源岩重排藿烷类化合物的母质来源总体上与低等生物(如藻类等)更为密切,且偏氧化、微咸水沉积环境和成熟度的增加有利于重排藿烷类、ββ甾烷以及短链甾烷类化合物的形成与富集。(3)通过薄片观察分析,认为研究区储集空间主要有粒间孔及溶蚀孔,其次较发育的裂缝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储集,总体储层物性分布不均,相对来说为中等级别;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根据岩相学和组成特征可划分为黄色荧光烃类包裹体、蓝色荧光烃类包裹体、甲烷气包裹体、含烃盐水包裹体、盐水包裹体5个亚类。(4)流体包裹体测温分析结果表明,储层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区间从90℃到180℃没有明显的间断,并且不同期次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区间的分布具有连续性,说明研究区窑街组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90-180℃的阶段经历了一期油气充注,烃类充注时间约为120-20Ma,即晚白垩世至新近纪,并且油气充注为一个持续未间断的过程。

何川[5](2020)在《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及原油分子地球化学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生油气潜力巨大,但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对石炭系烃源岩的认识较为浅薄。本文选取柴达木盆地东部多口钻井岩心及新发现的柴页井原油和天然气样品开展分子地球化学相关研究,为柴达木盆地后期勘探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1.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主要发育粉砂质泥岩、泥岩和炭质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以III型干酪根为主,生源母质兼有海相与陆相有机质贡献。烃源岩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分布在0.74%-1.88%,处于较高的热演化阶段。研究区烃源岩以低碳数正构烷烃为主,有一定的偶数碳优势,总体沉积于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烃源岩处于较高热成熟阶段,甾烷和萜烷化合物不发育。金刚烷等化合物在样品中广泛发育,表明金刚烷的形成不局限于原油裂解,高演化阶段烃源岩同样可以大量形成金刚烷。2.多环芳烃系列化合物的含量主要受控于热演化程度,样品中多种芳烃指数均与成熟度线性相关,但最为常用的MPI-1指数与实测成熟度相关性差,原因为脱甲基作用导致菲的相对含量变化不规律,故MPI-1不能预测原油或烃源岩成熟度。热成熟度能够改变甲基菲系列化合物生成的速度,相关参数如MPR和MPI-3与成熟度仍有良好的相关关系。3.因原油中无镜质体,无法直接测定成熟度,通常使用分子地球化学中提取的经验公式估算镜质体反射率。但本文研究证实其只在局部成立且与实测值有一定差距,只能指示样品成熟度变化趋势,未经校正时不能作为判定成熟度的依据。4.柴达木盆地在柴页2井石炭系中首次发现油气,这对该区寻找战略油气接替层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原油饱和烃以低碳数正构烷烃为主,甾萜烷分布完整,综合各类地球化学参数判定为混合生源。芳香烃馏分以烷基萘和烷基菲为主,含少量芳香甾和其他多环芳烃,经各类地球化学参数如MDR、MPR等换算得到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在0.8%到1.0%之间,处于中低成熟阶段。天然气样品为油型气,甲烷的碳同位素换算出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1.77%。受压力、矿物质含量和活化能等多种因素影响,烃源岩与原油样品热演化过程存在差异,致使中低成熟度原油依旧可保存在高成熟烃源岩地层中。本文运用分子地球化学数据对研究区样品进行详细刻画,明确不同化合物中各组分含量随成熟度变化的机理,揭示了低成熟原油与高成熟烃源岩差异演化的机制,指导高成熟地层的勘探与开发。

李杰豪[6](2020)在《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文中研究说明赛汉塔拉凹陷位于二连盆地腾格尔坳陷西部,是二连盆地原油分布区。本文主要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赛汉塔拉凹陷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划分出原油类型。结合烃源岩分析,进行了油源对比,明确了腾二段低熟原油的来源。通过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成熟度三个方面,对赛汉塔拉凹陷进行烃源岩评价。研究表明,腾一段是赛汉塔拉凹陷的主力烃源岩层,阿尔善组为次要烃源岩层,腾二段成熟度较低,生油贡献有限。阿尔善组属于半咸水还原性环境沉积,腾一段为微咸水还原性环境沉积,腾二段为咸水强还原性环境沉积。根据原油的物性、族组成、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并结合有机质的来源和沉积环境分析,将赛汉塔拉凹陷原油成因类型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原油为腾二段原油,Pr/Ph比值低,成熟度低,为低熟原油,三环萜烷含量低,具有C23TT优势,反映原油生成于半咸水-咸水还原环境。第二类原油为腾一段原油,Pr/Ph比值中等,成熟度较高,为成熟原油,三环萜烷含量低,反映原油生成于半咸水还原环境。第三类原油为阿尔善组原油,Pr/Ph比值高,成熟度最高,为成熟原油,三环萜烷含量很高,具有C21TT优势,伽马蜡烷指数高,反映原油生成于半咸水还原环境。油源对比结果表明,赛汉塔拉凹陷第一类原油主要来自腾一段烃源岩早期生烃,第二类原油主要来自洼槽内腾一段烃源岩贡献,第三类原油主要来自阿尔善组烃源岩自生自储。腾二段低熟油有两种来源,一种是来自下伏咸水环境的腾一段烃源岩早期生烃;另一种是来自赛东洼槽低熟的腾二段烃源岩自生自储。

张宝磊[7](2020)在《热演化对烃源岩中反映生源及环境的典型生标参数的影响》文中指出生物标志物是有机地球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生物标志物参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指示烃源岩和油气的生源输入、母质类型、沉积环境、成熟度及地质演化过程等。一些生物标志物组成及其相关的地球化学参数值明显受到成熟度的控制,这些生物标志物参数常被用于评价烃源岩的热演化阶段。但一些常被用于表征烃源岩生源和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往往也受到成熟度的影响,在运用生物标志物参数判断烃源岩有机质生源和沉积环境时应当考虑热演化程度对其的影响,但目前在相关方面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探讨热演化对一些用于表征沉积环境和生源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准噶尔盆地石炭系、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下扬子地区二叠系和下三叠统、北部湾盆地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不同岩性及含不同类型有机质的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并结合各研究区井下自然演化系列样品的分析,总结了生物标志物参数随成熟度的演化特征,探讨部分常用生物标志物参数受成熟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确定常用于反映生源和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物参数所适用的成熟度范围。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演化程度升高,正构烷烃系列化合物中高碳数化合物含量降低,低碳数化合物含量增加,出现明显的主峰迁移;Pr/Ph值、Ts/(Ts+Tm)值及伽马蜡烷指数、∑C-21/∑C+22值、(n C21+n C22)/(n C28+n C29)、氧芴相对含量及MPI值受热模拟温度影响较大,大部分烃源岩样品Pr/Ph值随热模拟温度升高呈现出逐渐降低趋势,且最终值基本稳定在0.5左右;随着热演化程度升高,伽马蜡烷指数整体上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C-21/∑C+22值、(n C21+n C22)/(n C28+n C29)值呈逐渐增大的趋势;ααα20R甾烷C27/C29甾烷值在高成熟度之后,显着升高;MPI-3值均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氧芴相对含量逐渐降低。在低熟阶段之前(Ro<0.7%),Pr/Ph值、C21/C23三环萜烷值、伽马蜡烷指数、“芴”及“硫芴”的相对含量可以作为判断烃源岩沉积环境的有效参数;在成熟阶段之前(Ro<1.2%),ααα20R甾烷C27/C29值和甾烷/藿烷值可以作为判断烃源岩有机质生源输入的有效参数。

万佳林[8](2020)在《库车坳陷吐格尔明地区侏罗系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流体的演化过程复杂,针对吐格尔明地区的油气成藏研究较少,对该地区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较少。因此,本次论文以吐格4井、吐西1井、吐东2井、吐东201井和明南1井,共5口井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烃源岩、储层评价和油气成藏过程3个方面展开研究。库车坳陷吐格尔明地区的侏罗系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成熟度较高的特点。烃源岩厚度集中在80m180m,深部的烃源岩均达到了成熟阶段,以产凝析油和凝析气为主,满足了形成大型油气田的源岩条件。油源对比发现,吐格尔明地区的油气属于混源充注,主要是来自侏罗系层位的烃源岩,也有部分来自三叠系层位的烃源岩。通过库车坳陷吐格尔明地区储层的矿物组成含量分析,发现石英占了70%90%,显示岩性较脆。纵向上,侏罗系阿合组储层最为发育;平面上,北翼斜坡区的储层最厚。储层普遍致密,孔隙度小于12%。利用流体包裹体荧光检测、均一温度和储层定量荧光技术,并结合埋藏史、热演化史和生烃史恢复了吐格尔明地区的成藏演化过程。吐格尔明地区大部分经历了三期油气充注:(1)第一期是在康村组早中期(距今约18/17Ma10/9Ma),有低成熟的稠油进行充注,对应的包裹体荧光呈黄色、黄绿色,QGF光谱检测显示除了中部背斜区的吐西1井不发育古油藏之外,其余构造带均有古油藏发育,明南1井的古油藏破坏最严重,原油大量逸散;(2)第二期是在康村组晚期,(距今约10/9Ma6Ma),有高成熟的凝析油大量产生,充注过程中形成蓝白色的烃包裹体;(3)第三期是在库车组时期(距今6Ma以来),埋藏深的地区(即除去吐西1井和明南1井),烃源岩达到了高过成熟阶段,产生了大量的凝析气充注,并发生了气洗,造成了沥青含量的增加。结合以上研究,推测吐格尔明地区局部构造高部位和中部背斜区的东翼为原油和凝析油气的有利聚集区,具有勘探潜力。

唐世琪,卢振权,程斌,廖泽文,刘晖,王婷,范东稳,张富贵[9](2021)在《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油气来源分析:基于DK-9孔岩心样品热模拟实验》文中研究指明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部署的多个天然气水合物钻孔钻遇不同程度的水合物与油气显示伴生现象,指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有必要对已发现油气显示进行来源分析。由于水合物钻孔深度有限,针对DK-9孔4组油气显示样品,在开展现有烃源岩油源对比基础上,选取中侏罗统、上三叠统各5组代表性低熟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模拟深部烃源岩生、排烃过程,将新生烃类再次与油气显示进行对比,进一步探究油气显示来源。结果显示,油气显示可分为两类(Ⅰ和Ⅱ),第Ⅰ类油气显示遭受生物降解作用,成熟度稍高,第Ⅱ类油气显示成熟度稍低;现有烃源岩主要分为三种类型(Ⅰ—Ⅲ),分别对应深度163.30~207.42 m、 207.42~348.50 m、357.90~586.50 m。结合常规油源对比、热模拟实验与地质条件分析,最终推测第Ⅰ类油气显示主要与第Ⅰ类烃源岩同源;第Ⅱ类油气显示主要与第Ⅱ类烃源岩同源,此外可能还有第Ⅲ类烃源岩或更深层烃源岩的贡献,即其母质来源既与中侏罗统烃源岩有关又与上三叠统烃源岩有关。

赵顺兰,陈林,李才,周刚,焦立波,赵亚卓,李彦丽[10](2019)在《涠西南凹陷碳酸盐岩潜山原油来源及成藏模式》文中研究指明综合原油族组成、饱和烃气相色谱、甾烷及萜烷等资料,对涠西南凹陷碳酸盐岩潜山原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油族组成总体具有"两高三低"的特征,即饱和烃/芳烃、饱和烃质量分数高,非烃、芳烃和沥青质质量分数低,饱和烃以低碳数正构烷烃为主,呈"单峰态前峰型"或宽缓的"双峰型"分布;除少数潜山构造原油Ts质量分数明显高于Tm且检测出一定量的奥利烷,其余构造原油Ts与Tm质量分数均接近且C304-甲基甾烷质量分数高。油源对比表明,一号断裂带潜山原油主要为流沙港组二段底部的油页岩产物,而二号断裂带潜山原油主要来自流沙港组二段下部的暗色泥岩。在分析油气生成、运移、潜山位置与烃源岩接触关系、供烃方式等基础上,总结了凸起区"间接接触单向供烃"和凹中隆"直接接触多向供烃"2种成藏模式。

二、南祁连盆地石炭系可能烃源岩的甾萜烷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祁连盆地石炭系可能烃源岩的甾萜烷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中小型盆地陆相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其页岩油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页岩油研究进展
    1.2 甘肃侏罗系陆相沉积分布
    1.3 甘肃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特征
    1.4 选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1.4.1 选题依据
        1.4.2 技术路线
        1.4.3 本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潮水盆地
    2.2 民和盆地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及流程
        3.2.1 总有机碳(TOC)实验
        3.2.2 岩石热解实验
        3.2.3 镜质体反射率(Ro)测定
        3.2.4 干酪根分离实验
        3.2.5 氯仿沥青“A”提取与饱和烃分析实验
        3.2.6 全岩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
        3.2.7 电镜扫描实验
第四章 潮水和民和盆地侏罗系煤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1 有机质丰度
    4.2 有机质类型
        4.2.1 烃源岩热解参数
        4.2.2 干酪根显微组分组成
    4.3 有机质成熟度
        4.3.1 镜质体反射率
        4.3.2 岩石热解峰温(T_(max))
    4.4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4.1 正构烷烃
        4.4.2 类异戊二烯烷烃
        4.4.3 萜类化合物
        4.4.4 甾类化合物
第五章 潮水和民和盆地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及对比
    5.1 有机质来源
    5.2 沉积环境
    5.3 生烃潜力分析及对比
第六章 潮水和民和盆地烃源岩储层特性分析
    6.1 烃源岩矿物组成
        6.1.1 潮水盆地
        6.1.2 民和盆地
    6.2 页岩储层条件分析
        6.2.1 页岩储层孔隙特征
        6.2.2 页岩纹层构造特征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南祁连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天然气水合物概述
        1.2.2 国内外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1.2.3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研究
        1.2.4 木里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气源研究
        1.2.5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概述
    1.3 存在问题与研究意义
        1.3.1 存在问题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与创新点
        1.5.1 完成的工作量
        1.5.2 论文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2.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地质演化特征
3 气源岩地质特征
    3.1 石炭系-二叠系
        3.1.1 岩性及构造特征
        3.1.2 岩石地层序列
        3.1.3 岩相类型及特征
        3.1.4 沉积相分析
    3.2 三叠系
        3.2.1 岩性及构造特征
        3.2.2 岩石地层序列
        3.2.3 岩相类型及特征
        3.2.4 沉积相分析
    3.3 侏罗系
        3.3.1 岩性及构造特征
        3.3.2 岩石地层序列
        3.3.3 岩相类型及特征
        3.3.4 沉积相分析
    3.4 气源岩地质条件
    3.5 本章小结
4 气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
    4.2 有机质丰度
        4.2.1 有机碳含量
        4.2.2 生烃潜量
    4.3 有机质类型
    4.4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4.5 生物标志化合物
        4.5.1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5.2 有机质来源及成熟度
        4.5.3 沉积环境分析
    4.6 气源条件
        4.6.1 石炭系、二叠系
        4.6.2 三叠系
        4.6.3 侏罗系
    4.7 本章小结
5 气源岩热模拟生烃实验
    5.1 样品与实验准备
        5.1.1 理论依据
        5.1.2 实验类型
        5.1.3 实验思路
        5.1.4 实验样品
    5.2 实验方案
    5.3 实验步骤及结果
        5.3.1 实验步骤
        5.3.2 实验结果
    5.4 生烃潜力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储集与成藏条件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
    6.2 储集岩特征
        6.2.1 岩石学特征
        6.2.2 物性特征
        6.2.3 孔隙结构特征
    6.3 储集性能初步评价
    6.4 成藏条件
        6.4.1 冻土特征
        6.4.2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
        6.4.3 运移及聚集条件
    6.5 本章小结
7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研究
    7.1 资源量计算方法适用性研究
    7.2 有机碳质量平衡法计算资源量
        7.2.1 方法依据及思路
        7.2.2 计算公式
        7.2.3 参数选取依据
    7.3 体积法计算资源量
        7.3.1 方法依据及思路
        7.3.2 计算公式
        7.3.3 参数选取依据
    7.4 资源潜力评价
        7.4.1 资源量计算结果
        7.4.2 计算结果对比
        7.4.3 有利勘探层位
        7.4.4 资源前景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3)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发育模式及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岩相古地理特征
2 烃源岩发育模式
    2.1 弧后盆地广盆烃源岩发育模式
    2.2 弧内盆地局限烃源岩发育模式
    2.3 陆相裂谷盆地局限烃源岩发育模式
    2.4 海相裂谷环境区域烃源岩发育模式
    2.5 残留洋(海)广盆烃源岩发育模式
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3.1.1 下石炭统烃源岩
        3.1.2 上石炭统烃源岩
    3.2 成熟度特征
    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 烃源岩生烃能力差异分析
5 结论

(4)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中侏罗统油气成藏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构造与演化
    2.2 研究区地层与沉积特征
    2.3 样品与实验
第三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烃源岩微量元素特征
    3.2 烃源岩评价
        3.2.1 有机质类型
        3.2.2 有机质丰度
        3.2.3 有机质成熟度
    3.3 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章 重排藿烷与甾烷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4.1 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4.1.1 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内组成关系
        4.1.2 重排藿烷类化合物与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关系
    4.2 甾烷类化合物分布特征
        4.2.1 不同碳数甾烷异构化参数之间的关系
        4.2.2 ββ甾烷类化合物与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关系
        4.2.3 短链甾烷类化合物与生物标合物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储层和成藏特征研究
    5.1 储层岩石学和物性特征
    5.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和成分特征
    5.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与油气充注的关系
    5.4 油源对比研究
    5.5 成藏期次和成藏模式研究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及原油分子地球化学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1.5 创新点
2 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2.3 研究区沉积特征及演化
    2.4 研究区石炭系烃源岩展布
3 样品分析及烃源岩宏观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与实验
    3.2 烃源岩宏观地球化学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烃源岩分子地球化学表征
    4.1 饱和烃特征
    4.2 芳香烃特征
    4.3 芳烃成熟度参数估算等效反射率的有效性探讨
    4.4 本章小结
5 原油样品地球化学特征
    5.1 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5.2 芳烃分布特征
    5.3 天然气样品成熟度特征
    5.4 原油与烃源岩的差异演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6)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气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凹陷勘探历史
    2.3 构造演化特征
    2.4 地层发育特征
    2.5 石油地质特征
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评价
    3.1 有机质丰度
    3.2 有机质类型
    3.3 有机质成熟度
    3.4 烃源岩生烃评价
    3.5 烃源灶分布特征
    3.6 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物性
    4.2 原油族组成特征
    4.3 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
    4.4 原油甾萜烷组成特征
    4.5 原油芳烃化合物组成特征
        4.5.1 萘系列
        4.5.2 三芴系列
        4.5.3 三芳甾烷系列
5 原油类型划分及油源对比
    5.1 原油类型划分
    5.2 油源对比
    5.3 腾二段低熟油来源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热演化对烃源岩中反映生源及环境的典型生标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1.2.1 热模拟实验研究进展
        1.2.2 常用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地球化学意义及研究进展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2 准噶尔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3 下扬子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2.4 北部湾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第3章 样品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选取
    3.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2.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2.3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3.3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
        3.3.1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
        3.3.2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二段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
        3.3.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
        3.3.4 下扬子地区二叠系—下三叠统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
第4章 模拟实验方法与实验结果分析
    4.1 模拟实验方法
        4.1.1 常规高压釜封闭热模拟实验
        4.1.2 地层孔隙热压模拟实验
    4.2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成热演化特征
        4.2.1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成演化特征
        4.2.2 芳烃化合物组成的演化特征
    4.3 烃源岩典型生物标志物参数热演化特征
        4.3.1 主要成熟度参数的演化特征
        4.3.2 主要生源参数的演化特征
        4.3.3 主要沉积环境参数的演化特征
第5章 模拟实验结果讨论
    5.1 热演化对部分表征成熟度生标参数的影响
    5.2 热演化对部分表征生源生标参数的影响
    5.3 热演化对部分表征沉积环境生标参数的影响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库车坳陷吐格尔明地区侏罗系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沉积相展布
第三章 吐格尔明地区源储特征
    3.1 烃源岩特征
        3.1.1 烃源岩厚度
        3.1.2 烃源岩成熟度
    3.2 储层特征
        3.2.1 储层类型划分
        3.2.2 储层宏观特征
        3.2.3 储层微观特征
    3.3 盖层特征
第四章 油气特征及油气源对比
    4.1 原油特征
        4.1.1 原油性质
        4.1.2 原油成熟度
    4.2 天然气特征
        4.2.1 天然气性质
        4.2.2 天然气成熟度
    4.3 油气源对比
        4.3.1 抽提液颜色
        4.3.2 生标化合物
        4.3.3 碳同位素
第五章 油气成藏过程
    5.1 烃包裹体检测
    5.2 储层定量荧光分析
    5.3 包裹体温度特征
    5.4 烃源岩热演化和充注过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油气来源分析:基于DK-9孔岩心样品热模拟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样品采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油气显示特征
        3.1.1 饱和烃特征
        3.1.2 萜烷特征
        3.1.3 甾烷特征
    3.2 烃源岩油源对比
    3.3 热模拟实验油源对比
        3.3.1 中侏罗统样品
        3.3.2 上三叠统样品
4 结 论

(10)涠西南凹陷碳酸盐岩潜山原油来源及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样品与试验内容
3 原油成因类型及来源
    3.1 族组成特征
    3.2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
    3.3 甾烷、萜烷特征
    3.4 油源探讨
4 油气成藏模式
    4.1 凸起区“间接接触单向供烃”成藏模式
    4.2 凹中隆“直接接触多向供烃”成藏模式
5 结论

四、南祁连盆地石炭系可能烃源岩的甾萜烷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中小型盆地陆相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特征及其页岩油指示意义[D]. 王森. 兰州大学, 2021
  • [2]南祁连木里坳陷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研究[D]. 范东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3]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发育模式及地球化学特征[J]. 王圣柱,王千军,张关龙,白仲才,熊峥嵘,梅文科,赵乐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0(04)
  • [4]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中侏罗统油气成藏特征分析[D]. 邹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烃源岩及原油分子地球化学表征[D]. 何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D]. 李杰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热演化对烃源岩中反映生源及环境的典型生标参数的影响[D]. 张宝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8]库车坳陷吐格尔明地区侏罗系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万佳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9]南祁连盆地木里坳陷油气来源分析:基于DK-9孔岩心样品热模拟实验[J]. 唐世琪,卢振权,程斌,廖泽文,刘晖,王婷,范东稳,张富贵. 现代地质, 2021(04)
  • [10]涠西南凹陷碳酸盐岩潜山原油来源及成藏模式[J]. 赵顺兰,陈林,李才,周刚,焦立波,赵亚卓,李彦丽.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标签:;  ;  

南祁连盆地石炭系可能烃源岩甾烷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