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类晶体检测诊断女性不孕症98例报告

蕨类晶体检测诊断女性不孕症98例报告

一、检测羊齿状结晶诊断妇女不孕症98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罗家美[1](2017)在《香港地区不孕症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及其他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香港地区女性不孕症中医证型及体质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了解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型及体质类型分布,找出本地区不孕症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与体质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了解本地区不孕症的病因及其他影响因素,从中探讨这些影响因素与不孕症常见中医证型的关系,为本地区不孕症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样本调查方法,以2016年1至12月期间于香港工会联合会工人医疗所其下十间中医诊所及千金医馆就诊的病人及其认识的亲戚朋友中现正诊断为不孕症的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不孕症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标准的286例。通过问卷方式,并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判定中医体质和证型,将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然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1份,收回291份,有效问卷286份,其中6份因病人未做相关检查做病因统计时排除。1.280例已做相关检查不孕症患者中,原发性不孕者占60.84%,继发性不孕者占39.16%。病因方面,有排卵相关性疾病的患者较多共103例,占36.799%;有输卵管阻塞性疾病的患者共82例,占29.28%;合并有输卵管阻塞性疾病和排卵相关性疾病的不孕症患者共14例,占5.00%;有其他病因的患者共81例,占28.93%。2.不孕症患者证型以肾阳虚证(19.93%)和肾气虚证(19.93%)较多,其他依次为肝气郁结证(18.53%)、肾阴虚证(13.99%)、痰湿内阻证(13.29%)、瘀滞胞宫证(11.54%)、湿热蕴结证(2.8%)。3.不孕症患者不同证型年龄不同,湿热蕴结证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小(32.00岁),肾阳虚证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36.40岁),不同体质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少于35岁不孕症患者以肝气郁结证比例最多,占25.00%;年龄35至40岁患者以肾阴虚证比例最多,占20.13%;年龄40岁或以上患者以肾气虚证和肾阳虚证比例最多,各占32.43%。不同证型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不孕症患者不同证型患病年限不同,湿热蕴结证的病程相对较短(3年),肾阳虚证的病程相对较长(6年),不同证型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少于4年不孕症患者以肾气虚证和肝气郁结证比例最多,分别占23.47%和19.39%;病程4至7年患者以肝气郁结证比例最多,占22.61%,其次是肾阳虚证和肾气虚证,分别占17.39%和16.52%;病程7至10年和10年以上患者以肾阳虚证比例最多,分别占33.33%和36.84%。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型与病程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排卵相关性疾病方面,肾阳虚证患者较多(22.33%),湿热蕴结证相对较少,但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阻塞方面,瘀滞胞宫证患者较多(20.73%),其次为肾阳虚证(17.07%),湿热蕴结证相对较少,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排卵相关性疾病合并输卵管阻塞方面,肾阳虚证和瘀滞胞宫证患者较多(各占28.57%);其他病因方面,肾气虚症患者最多(30.86%),湿热蕴结证相对较少,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卵管阻塞、排卵相关性疾病与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型与饮酒频率(P<0.01)、睡眠品质(P<0.01)入睡时间(P<0.01)、压力(P<0.01)构成间不同;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型与原继发(P>0.05)、教育程度(P>0.05)、职业(P>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质(19.93%)、气虚质(17.83%)、气郁质(13.99%)、阴虚质(11.89%)、血瘀质(10.14%)、平和质(8.74%)、痰湿质(8.04%)、湿热质(4.90%)、特禀质(4.55%)。8.不孕症患者不同体质年龄不同,湿热质的年龄相对较小(32岁),阴虚质的年龄相对较大(37岁),不同体质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少于35岁不孕症患者以气虚质和阳虚质比例最多,分布占21.00%和18.00%;年龄35至40岁患者以阳虚质和阴虚质比例最多,分布占20.13%和17.45%;年龄40岁以上患者以阳虚质和气虚质比例最多,分别占24.32%和21.62%。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不孕症患者不同体质患病年期不同,湿热质的病程相对较短(3年),血瘀质的病程相对较长(7年),不同体质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1至4年不孕症患者以气虚质和阳虚质比例最多,各占17.35%;病程4至7年患者以气虚质和阳虚质比例最多,各占20.87%;病程7至10年不孕症患者以阳虚质和气郁质比例最多,分别占24.07%和20.37;病程10或以上患者以痰湿质比例最多,占31.58%;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病程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排卵相关性疾病方面,阳虚质患者较多(20.51%),其次为气虚质(17.95%);特禀质患者相对较少,但不同体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阻塞方面,阳虚质患者较多(18.75%),其次为血瘀质和气郁质(各占15.63%),特禀质相对较少,不同体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相关疾病合并输卵管阻塞方面,血瘀质患者相对较多(28.57%),其次为阳虚质(21.43%),不同体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因方面,气虚质患者较多(19.75%)其次是阳虚质(18.52%)和阴虚质(17.28%),不同体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阻塞、排卵相关性疾病与患者中医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比较(1)平和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肾气虚证(28.00%)、肝气郁结证(24.00%)、肾阳虚证(20.00%)、肾阴虚证(12.00%)、痰湿内阻证(12.00%)、瘀滞胞宫证(4.00%),无湿热蕴结证患者;(2)气虚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肾气虚证(39.22%)、肾阳虚证(27.45%)、痰湿内阻证(11.76%)、肝气郁结证(9.80%)、肾阴虚证(7.84%)、瘀滞胞宫证(3.92%),无湿热蕴结证患者;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阳虚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肾阳虚证(45.61%)、肾气虚证(28.07%)、痰湿内阻证(17.54%)、瘀滞胞宫证(5.26%)、肝气郁结证(3.51%),无肾阴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患者;(4)阴虚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肾阴虚证(61.76%)、瘀滞胞宫证(11.76%)、肾气虚证(8.82%)、肝气郁结证(8.82%)、痰湿内阻证(5.88%)、肾阳虚证(2.94%),无湿热蕴结证患者;(5)痰湿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内阻证(36.78%)、肾阳虚证(21.74%)、肝气郁结证(17.39%)、肾气虚证(13.04%)、瘀滞胞宫证(8.70%)、湿热蕴结证(4.35%),无肾阴虚证患者;(6)湿热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蕴结证(50.00%)、痰湿内阻证(21.43%)、肝气郁结证(14.299%)、肾阴虚证(7.14%)、瘀滞胞宫证(7.14%),无肾气虚证和肾阳虚证患者;(7)血瘀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瘀滞胞宫证(34.48%)、肝气郁结证(24.14%)、肾阳虚证(13.79%)、肾阴虚证(13.79%)、肾气虚证(10.34%)、痰湿内阻证(3.45%),无湿热蕴结证患者;(8)气郁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肝气郁结证(55.00%)、瘀滞胞宫证22.50%)、肾阴虚证(15.00%)、痰湿内阻证(5.00%)、肾气虚证(2.50%),无肾阳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患者;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特禀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肾气虚证(30.77%)、痰湿内阻证(23.08%)、肾阳虚证(15.38%)、肝气郁结证(15.38%)、肾阴虚证(7.69%)、瘀滞胞宫证(7.69%),无湿热蕴结证患者。(10)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比较,排除例数较少的湿热蕴结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不孕症患者常见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比较:阳虚质与肾阳虚证呈正相关关系;气虚质与肾气虚证呈正相关关系;气虚质与肝气郁结证和瘀滞胞宫证呈正相关关系。13.不孕症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比较:肾气虚证与压力呈负相关关系;肾阳虚证与压力呈负相关关系,与病程呈正相关关系;肝气郁结证与压力呈正相关关系。14.不孕症常见病因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排卵相关性不孕的发生与继发呈负相关关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与继发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香港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型为肾阳虚证和肾气虚证,其次是肝气郁结证。2.香港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及气郁质。3.不孕症患者阳虚质与肾阳虚证呈正相关关系;气虚质与肾气虚证呈正相关关系;气虚质与肝气郁结证和瘀滞胞宫证呈正相关关系。4.不孕症患者肾气虚证与压力呈负相关关系;肾阳虚证与压力呈负相关关系,与病程呈正相关关系;肝气郁结证与压力呈正相关关系。5.不孕症常见病因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排卵相关性不孕的发生与继发呈负相关关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与继发呈正相关关系。

罗家美(Law Ka Mei)[2](2017)在《香港地区不孕症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及其他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香港地区女性不孕症中医证型及体质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统计分析,了解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型及体质类型分布,找出本地区不孕症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与体质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了解本地区不孕症的病因及其他影响因素,从中探讨这些影响因素与不孕症常见中医证型的关系,为本地区不孕症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样本调查方法,以2016年1至12月期间于香港工会联合会工人医疗所其下十间中医诊所及千金医馆就诊的病人及其认识的亲戚朋友中现正诊断为不孕症的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不孕症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标准的286例。通过问卷方式,并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判定中医体质和证型,将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然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1份,收回291份,有效问卷286份,其中6份因病人未做相关检查做病因统计时排除。1.280例已做相关检查不孕症患者中,原发性不孕者占60.84%,继发性不孕者占39.16%。病因方面,有排卵相关性疾病的患者较多共103例,占36.79%;有输卵管阻塞性疾病的患者共82例,占29.28%;合并有输卵管阻塞性疾病和排卵相关性疾病的不孕症患者共14例,占5.00%;有其他病因的患者共81例,占28.93%。2.不孕症患者证型以肾阳虚证(19.93%)和肾气虚证(19.93%)较多,其他依次为肝气郁结证(18.53%)、肾阴虚证(13.99%)、痰湿内阻证(13.29%)、瘀滞胞宫证(11.54%)、湿热蕴结证(2.8%)。3.不孕症患者不同证型年龄不同,湿热蕴结证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小(32.00岁),肾阳虚证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36.40岁),不同体质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少于35岁不孕症患者以肝气郁结证比例最多,占25.00%;年龄35至40岁患者以肾阴虚证比例最多,占20.13%;年龄40岁或以上患者以肾气虚证和肾阳虚证比例最多,各占32.43%。不同证型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不孕症患者不同证型患病年限不同,湿热蕴结证的病程相对较短(3年),肾阳虚证的病程相对较长(6年),不同证型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少于4年不孕症患者以肾气虚证和肝气郁结证比例最多,分别占23.47%和19.39%;病程4至7年患者以肝气郁结证比例最多,占22.61%,其次是肾阳虚证和肾气虚证,分别占17.39%和16.52%;病程7至10年和10年以上患者以肾阳虚证比例最多,分别占33.33%和36.84%。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型与病程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排卵相关性疾病方面,肾阳虚证患者较多(22.33%),湿热蕴结证相对较少,但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阻塞方面,瘀滞胞宫证患者较多(20.73%),其次为肾阳虚证(17.07%),湿热蕴结证相对较少,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排卵相关性疾病合并输卵管阻塞方面,肾阳虚证和瘀滞胞宫证患者较多(各占28.57%);其他病因方面,肾气虚症患者最多(30.86%),湿热蕴结证相对较少,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卵管阻塞、排卵相关性疾病与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型与饮酒频率(P<0.01)、睡眠品质(P<0.01)入睡时间(P<0.01)、压力(P<0.01)构成间不同;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型与原继发(P>0.05)、教育程度(P<0.05)、职业(P>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质(19.93%)、气虚质(17.83%)、气郁质(13.99%)、阴虚质(11.89%)、血瘀质(10.14%)、平和质(8.74%)、痰湿质(8.04%)、湿热质(4.90%)、特禀质(4.55%)。8.不孕症患者不同体质年龄不同,湿热质的年龄相对较小(32岁),阴虚质的年龄相对较大(37岁),不同体质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少于35岁不孕症患者以气虚质和阳虚质比例最多,分布占21.00%和18.00%;年龄35至40岁患者以阳虚质和阴虚质比例最多,分布占20.13%和17.45%;年龄40岁以上患者以阳虚质和气虚质比例最多,分别占24.32%和21.62%。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不孕症患者不同体质患病年期不同,湿热质的病程相对较短(3年),血瘀质的病程相对较长(7年),不同体质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1至4年不孕症患者以气虚质和阳虚质比例最多,各占17.35%:病程4至7年患者以气虚质和阳虚质比例最多,各占20.87%;病程7至10年不孕症患者以阳虚质和气郁质比例最多,分别占24.07%和20.37;病程10或以上患者以痰湿质比例最多,占31.58%;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病程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排卵相关性疾病方面,阳虚质患者较多(20.51%),其次为气虚质(17.95%);特禀质患者相对较少,但不同体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阻塞方面,阳虚质患者较多(18.75%),其次为血瘀质和气郁质(各占15.63%),特禀质相对较少,不同体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相关疾病合并输卵管阻塞方面,血瘀质患者相对较多(28.57%),其次为阳虚质(21.43%),不同体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病因方面,气虚质患者较多(19.75%)其次是阳虚质(18.52%)和阴虚质(17.28%),不同体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阻塞、排卵相关性疾病与患者中医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比较(1)平和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肾气虚证(28.00%)、肝气郁结证(24.00%)、肾阳虚证(20.00%)、肾阴虚证(12.00%)、痰湿内阻证(12.00%)、瘀滞胞宫证(4.00%),无湿热蕴结证患者;(2)气虚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肾气虚证(39.22%)、肾阳虚证(27.45%)、痰湿内阻证(11.76%)、肝气郁结证(9.80%)、肾阴虚证(7.84%)、瘀滞胞宫证(3.92%),无湿热蕴结证患者;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阳虚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肾阳虚证(45.61%)、肾气虚证(28.07%)、痰湿内阻证(17.54%)、瘀滞胞宫证(5.26%)、肝气郁结证(3.51%),无肾阴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患者;(4)阴虚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肾阴虚证(61.76%)、瘀滞胞宫证(11.76%)、肾气虚证(8.82%)、肝气郁结证(8.82%)、痰湿内阻证(5.88%)、肾阳虚证(2.94%),无湿热蕴结证患者;(5)痰湿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内阻证(36.78%)、肾阳虚证(21.74%)、肝气郁结证(17.39%)、肾气虚证(13.04%)、瘀滞胞宫证(8.70%)、湿热蕴结证(4.35%),无肾阴虚证患者;(6)湿热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蕴结证(50.00%)、痰湿内阻证(21.43%)、肝气郁结证(14.29%)、肾阴虚证(7.14%)、瘀滞胞宫证(7.14%),无肾气虚证和肾阳虚证患者;(7)血瘀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瘀滞胞宫证(34.48%)、肝气郁结证(24.14%)、肾阳虚证(13.79%)、肾阴虚证(13.79%)、肾气虚证(10.34%)、痰湿内阻证(3.45%),无湿热蕴结证患者;(8)气郁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肝气郁结证(55.00%)、瘀滞胞宫证22.50%)、肾阴虚证(15.00%)、痰湿内阻证(5.00%)、肾气虚证(2.50%),无肾阳虚证和湿热蕴结证患者;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特禀质患者中医证型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肾气虚证(30.77%)、痰湿内阻证(23.08%)、肾阳虚证(15.38%)、肝气郁结证(15.38%)、肾阴虚证(7.69%)、瘀滞胞宫证(7.69%),无湿热蕴结证患者。(10)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比较,排除例数较少的湿热蕴结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不孕症患者常见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比较:阳虚质与肾阳虚证呈正相关关系;气虚质与肾气虚证呈正相关关系;气虚质与肝气郁结证和瘀滞胞宫证呈正相关关系。13.不孕症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比较:肾气虚证与压力呈负相关关系;肾阳虚证与压力呈负相关关系,与病程呈正相关关系;肝气郁结证与压力呈正相关关系。14.不孕症常见病因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排卵相关性不孕的发生与继发呈负相关关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与继发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香港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型为肾阳虚证和肾气虚证,其次是肝气郁结证。2.香港地区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为阳虚质、气虚质及气郁质。3.不孕症患者阳虚质与肾阳虚证呈正相关关系;气虚质与肾气虚证呈正相关关系;气虚质与肝气郁结证和瘀滞胞宫证呈正相关关系。4.不孕症患者肾气虚证与压力呈负相关关系;肾阳虚证与压力呈负相关关系,与病程呈正相关关系;肝气郁结证与压力呈正相关关系。5.不孕症常见病因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排卵相关性不孕的发生与继发呈负相关关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与继发呈正相关关系。

周威[3](2009)在《大麦芽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高泌乳素血症是垂体泌乳素分泌增加的疾病,由脑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合成和分泌,受丘脑下部的多巴胺D2受体调节,抑制PRL的产生,任何干扰多巴胺的因素均可使PRL分泌增加。高泌乳血症在影响患者机体PRL、LH、P等激素水平的同时,也影响到机体的脏器,腺体的功能。脏器系数往往是能提供受试化学物靶器官信息的重要线索。此指标的依据是实验动物在到达成年末期或老年期之前,尤其是小动物均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重增长,且各脏器与体重之间的重量比值有一定规律。若受化学物品、疾病、辐射等因素均可使得某些脏器受到损害,则此比值就会发生改变,可以增加或缩小。一般包括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甲状腺、睾丸、子宫、卵巢、脑、前列腺等。一般情况下,脏器系数增大,表示脏器充血、水肿或增生肥大性变化等;脏器系数减小,表示脏器萎缩、退行性变化等。通过研究大麦芽提取物对实验性高泌乳素血症Wistar大鼠PRL、LH、P以及对相应脏器功能的影响,观察大麦芽提取物对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作用,为大麦芽开发成新药奠定临床前研究基础。方法:由于已烯雌酚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所以本实验首次尝试采用已烯雌酚片剂灌胃给药造模,造成大鼠血清PRL水平升高。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大麦芽提取物高剂量组(50g/kg),大麦芽提取物中剂量组(25g/kg),大麦芽提取物低剂量组(12.5g/kg),溴隐亭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以上各组动物均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0天。于给药三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均灌胃给予已烯雌酚片溶液,持续给药两周。最后一次给药后,取大鼠全血和腺体;检测PRL、LH和P含量,计算脏器系数,包括胸腺、脾脏、肾上腺、子宫、卵巢。结果:实验数据显示模型对照组PRL水平升高显着且伴随LH降低。随着PRL的增加,促性腺激素产生将受到抑制,证明了本实验造模是成功的。大麦芽提取物可以显着降低大鼠高泌乳素血症模型血中催乳素,孕酮的含量水平(P<0.05),升高黄体生成素的含量(P<0.05);同时大鼠模型胸腺、脾脏、肾上腺、子宫、卵巢五种脏器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对改善卵巢的生理功能最为显着(P<0.05)。PRL水平降低,LH水平随之升高,提示大麦芽提取物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是通过调节PRL,完善卵泡和黄体的功能,从而维持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稳定。结论:大麦芽提取物具有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作用,稳定机体激素水平,维护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的正常运行。近年来有资料报道大麦芽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可能与其含有生物碱类化合物有关系;并且生物碱类化学结构跟溴隐亭有效成分结构相似,从而怀疑两者具有相似的药理活性。本实验验证了大麦芽确实具有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功效,但由于本实验前期的提取工艺未能针对性的得到大量大麦茅生物碱和新生物碱A、B;所以大麦芽生物碱类的纯化提取以及相应的体内、体外抗高泌乳素血症的药理活性筛选等均有待优化。

张丽[4](2004)在《检测羊齿状结晶诊断妇女不孕症98例报告》文中研究表明

姜之春,刘丙兰[5](2002)在《植物羊齿状结晶的检测在妇女不孕症诊断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植物羊齿状结晶的检测,是测定育龄妇女雌激素水平和排卵与否的一个很好的实验方法。为观察其关系,我们对98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98例病人均为本院2001年元月份以来的妇科门诊病人,其中未怀过孕(22~28 y)53例、流过产(22~28 y)16例、已生过一胎的(28~35 y)现一直未孕29例。单位健康查体30例(25~30 y)作为正常对照组。1.2 标本采集 时间均选择在居行经前14 d左右,用一端带有橡皮球的塑料吸管,从宫颈处吸取分泌物,以细丝淋于洁净的载玻片上,待其自然干燥后,送细胞室镜检。2 结果 见表1。

二、检测羊齿状结晶诊断妇女不孕症98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检测羊齿状结晶诊断妇女不孕症98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香港地区不孕症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及其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方面的研究进展
        1.1.1 中医对不孕证病因病机论述
        1.1.2 中医对不孕证的治疗
    1.2 现代医学对不孕证的研究进展
        1.2.1 现代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病因认识
        1.2.2 现代医学常用于不孕症的检查方法
        1.2.3 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的治疗
    1.3 中医体质与不孕症的相关性
        1.3.1 中医体质的概念与分类
        1.3.2 中医体质与发病
        1.3.3 中医体质与病性的相关性
        1.3.4 中医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
        1.3.5 对妇人中医体质的认识
        1.3.6 中医体质学说在妇科病的应用
        1.3.7 中医体质学说与不孕症的关系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调查员的选择
        2.2.3 诊断标准
        2.2.4 纳入标准
        2.2.5 排除标准
        2.2.6 剔除标准
        2.2.7 研究方法
    2.3 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人口学资料
        2.4.2 生活习惯
        2.4.3 病程
        2.4.4 病因
        2.4.5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与其他影响因素的比较
        2.4.6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及与其他影响因素的比较
        2.4.7 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比较
        2.4.8 不孕症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2.4.9 不孕症常见病因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第三章 讨论
    3.1 香港地区不孕症患者一般情况分布
        3.1.1 一般情况分布
        3.1.2 生活习惯分布
        3.1.3 病因分布
    3.2 香港地区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3.2.1 肾气虚证
        3.2.2 肾阳虚证
        3.2.3 肝气郁结证
    3.3 香港地区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特征
        3.3.1 阳虚质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
        3.3.2 气虚质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
        3.3.3 气郁质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
    3.4 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关系
    3.5 香港地区不孕症的其他影响因素
        3.5.1 年龄
        3.5.2 病程
        3.5.3 饮酒频率
        3.5.4 睡眠情况
        3.5.5 压力
        3.5.6 饮食喜好
    3.6 香港地区不孕症的预防与调摄
        3.6.1 生活调养
        3.6.2 情志调摄
        3.6.3 运动调体
        3.6.4 饮食宜忌及药膳调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香港地区不孕症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及其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方面的研究进展
        1.1.1 中医对不孕证病因病机论述
        1.1.2 中医对不孕证的治疗
    1.2 现代医学对不孕证的研究进展
        1.2.1 现代医学对女性不孕症病因认识
        1.2.2 现代医学常用于不孕症的检查方法
        1.2.3 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的治疗
    1.3 中医体质与不孕症的相关性
        1.3.1 中医体质的概念与分类
        1.3.2 中医体质与发病
        1.3.3 中医体质与病性的相关性
        1.3.4 中医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
        1.3.5 对妇人中医体质的认识
        1.3.6 中医体质学说在妇科病的应用
        1.3.7 中医体质学说与不孕症的关系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调查员的选择
        2.2.3 诊断标准
        2.2.4 纳入标准
        2.2.5 排除标准
        2.2.6 剔除标准
        2.2.7 研究方法
    2.3 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人口学资料
        2.4.2 生活习惯
        2.4.3 病程
        2.4.4 病因
        2.4.5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与其他影响因素的比较
        2.4.6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及与其他影响因素的比较
        2.4.7 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比较
        2.4.8 不孕症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2.4.9 不孕症常见病因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第三章 讨论
    3.1 香港地区不孕症患者一般情况分布
        3.1.1 一般情况分布
        3.1.2 生活习惯分布
        3.1.3 病因分布
    3.2 香港地区不孕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3.2.1 肾气虚证
        3.2.2 肾阳虚证
        3.2.3 肝气郁结证
    3.3 香港地区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特征
        3.3.1 阳虚质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
        3.3.2 气虚质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
        3.3.3 气郁质与女性不孕症的关系
    3.4 不孕症患者中医体质与证型的关系
    3.5 香港地区不孕症的其他影响因素
        3.5.1 年龄
        3.5.2 病程
        3.5.3 饮酒频率
        3.5.4 睡眠情况
        3.5.5 压力
        3.5.6 饮食喜好
    3.6 香港地区不孕症的预防与调摄
        3.6.1 生活调养
        3.6.2 情志调摄
        3.6.3 运动调体
        3.6.4 饮食宜忌及药膳调补
结语
鲜文献
附录
致谢

(3)大麦芽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1.高泌乳素血症的中医基本病机探讨
    2."治肝"内涵及机理探讨
    3.高泌乳素血症所致不孕不育的中医治疗
    4.现代医学对高泌乳素血症的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2.化学部分
        2.1 大麦芽提取物的制备步骤
        2.2 大麦芽提取物的制备流程
        2.3 大麦芽提取物总生物碱的检识
    3.药理部分
        3.1 大麦芽提取物对高泌乳素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PRL、LH、P的影响
        3.1.1 实验步骤
        3.1.2 检测分析
        3.1.3 实验结果
        3.2 大麦芽提取物对高泌乳素血症模型大鼠腺体的影响
        3.2.1 实验步骤
        3.2.2 检测分析
        3.2.3 实验结果
    4.结果与讨论
        4.1 结果
        4.1.1 对高泌乳素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PRL、LH、P的影响
        4.1.2 对高泌乳素血症模型大鼠腺体的影响
        4.1.3 对大麦芽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
        4.2 讨论
        4.2.1 大麦芽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分析
        4.2.2 动物模型评价
        4.2.3 分析讨论
    5.结语与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文献综述
    1.大麦芽的研究进展
    2.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已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四、检测羊齿状结晶诊断妇女不孕症98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香港地区不孕症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及其他影响因素研究[D]. 罗家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
  • [2]香港地区不孕症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及其他影响因素研究[D]. 罗家美(Law Ka Mei).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11)
  • [3]大麦芽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D]. 周威. 湖北中医学院, 2009(11)
  • [4]检测羊齿状结晶诊断妇女不孕症98例报告[J]. 张丽.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 [5]植物羊齿状结晶的检测在妇女不孕症诊断中的作用[J]. 姜之春,刘丙兰.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2(04)

标签:;  ;  ;  ;  ;  

蕨类晶体检测诊断女性不孕症98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