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o-SiO_2与有机分子的亲和性和分散性

Nano-SiO_2与有机分子的亲和性和分散性

一、纳米SiO_2与有机物分子的亲和性和分散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倚霄[1](2021)在《纳米颗粒协同表面活性剂稳定CO2/水乳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常规油藏储量有限,非常规油藏的开采是提升我国石油产量的关键突破口。构建CO2/水(C/W)乳液用于原油驱替是提高原油采收率,同时实现CO2减排的双赢方案。但是乳液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易发生破乳分层等问题,因此提升C/W乳液的稳定性对于应用乳液驱油至关重要。本文采用不同种类的纳米颗粒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协同构建C/W乳液,并通过界面张力、Zeta电位及粒径的测试,探究了界面活性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颗粒与DTAB的协同作用可有效提升C/W乳液的稳定性。当DTAB/SiO2浓度比为1.3时,乳液稳定性最佳;随着浓度比的继续上升,乳液的稳定时长先下降后趋于稳定。在构建C/W乳液的过程中,纳米SiO2颗粒可形成三维黏弹粒子网络,提升乳液的稳定性。本文进一步探究了纳米SiO2颗粒、纳米TiO2颗粒及纳米Al2O3颗粒与DTAB协同构建C/W乳液的稳定性,比较发现纳米SiO2颗粒与DTAB协同构建C/W乳液的稳定效果最佳,纳米TiO2颗粒其次,纳米Al2O3颗粒最弱。当DTAB/SiO2浓度比为1.3、DTAB/TiO2浓度比为4、DTAB/Al2O3浓度比为10时,所构建的C/W乳液分别达到其体系下的最佳稳定性。此外,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索C/W乳液驱油过程中沥青质的聚集结构,发现聚集体存在三种不同的构型,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聚集更加紧密。通过在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组分,可有效减缓沥青质分子的聚集。

徐素鹏,王红伟,郑安雄[2](2020)在《分散介质对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测定了不同分散介质以及同一分散介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温度下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并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分散介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分散体系的粘度增加,固液间氢键作用力减弱,分散体系所需临界剪切应力减小;当分散介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固液间氢键作用力更弱,加上分子链增长造成空间位阻效应,纳米二氧化硅难于以三维网状立体结构存在于分散介质中,不会出现先剪切变稀后剪切增稠的流变曲线。分散体系所处的温度越高,体系的粘度越低,剪切增稠所需临界剪切应力越大,剪切增稠效果越差,甚至不出现先剪切变稀再剪切增稠的流变曲线。因此选择合适的分散介质及分散温度对改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系的流变性能有积极作用。

付会珍[3](2020)在《有机硅修饰石墨及复合固态电解质提高固态电池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硅烷偶联剂同时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故两种不同的材料可以由第三种中间材料-偶联剂结合在一起。通过硅烷偶联剂同时对SiO2和天然鳞片石墨进行表面改性,不仅能有效增强SiO2和天然鳞片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性和均匀性,更能有效地把填料、负极材料、聚合物基体三者之间有效地结合起来,改善电极/电解质之间的界面亲和性。针对上述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制备电极/电解质界面亲和性高、循环性能优异的PEO基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Composite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简称CSPE)和碳基负极材料。首先,研究电解质中不同填料组分之间质量比对于电解质电化学性能变化的影响及规律,尝试不同改性方法对无机填料进行改性,增强无机填料在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分散性和均匀性,提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omposite polymer electrolyte,简称CPE)的电化学性能。此外,尝试不同方法对碳基负极材料天然鳞片石墨进行改性,制备出具有优异电化学稳定性、高比容量、与电解质材料具有强界面相容性的碳基负极材料。本文采用简便的溶液浇铸法来制备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简称SPE),分析比较不同EO:Li摩尔比、不同分子量PEO和不同种类填料和填料比对所合成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EO:Li=18:1摩尔比制、PEO分子量M=500000所制备出的PEO基固态电解质成膜均匀且具有最高的离子电导率8×10-6 S/cm,PEO18Li TFSI-10mass%LAGP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最好的机械性能和室温离子电导率,其中抗拉强度为2.52MPa,弹性模量为4.81 MPa,室温离子电导率为7.5×10-5 S/cm。此外,所测的五种电解质膜在0.10 V-5.00 V之间拥有稳定的电位窗口,这为日后全固态锂电池中正极活性物质的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本文采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2和天然鳞片石墨,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2时通过简单的液相混合法,结果表明添加了改性纳米SiO2制备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PEO18Li TFSI-10mass%改性SiO2在表面分散性、离子电导率、抗拉伸强度、锂稳定性等方面均有了明显的提高,改性后的聚合物电解质膜离子电导率为4.94×10-5 S/cm,抗拉强度为2.06 MPa,弹性模量为4.23 MPa;用硅烷偶联剂改性天然鳞片石墨时,分别尝试了四种改性方法和四种硅烷偶联剂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强酸处理后直接滴加KH-570的方法和滴加10 mass%KH-570处理的天然鳞片石墨具有最佳的循环性能,首次可逆容量为255.6 m Ah/g,循环18次之后可逆容量达到最大为359.2 m Ah/g,容量没有发生衰减,保持率为100.0%。

李树峰[4](2019)在《基于COF-300的糠醛吸附与渗透汽化分离及PDMS膜的绿色制备》文中指出糠醛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以其为原料可直接或间接生产1600多种有机化学品。以玉米芯等为原料生产糠醛时,水解液中糠醛的浓度仅为1-6 wt%;传统的蒸馏法能耗高,增加了糠醛的生产成本,开发高效的糠醛分离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吸附和渗透汽化是分离水溶液中低浓度有机物的两种重要方法;此外,对有机物具有优异吸附性能的多孔材料往往也是制备高性能渗透汽化混合基质膜的重要原料。因此,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对糠醛具有优异吸附性能的多孔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一种高性能渗透汽化混合基质膜;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可连续制备渗透汽化膜的策略。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针对当前吸附剂吸附时间长、糠醛吸附量小的问题,合成了富含芳香环的COF-300,探究了 COF-300对糠醛的吸附、解吸性能。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可在10 s内达到平衡,比文献报道值(1-24 h)快2-3个数量级;而糠醛最大吸附量可达567.8 mg g-1,高于文献报道的最大值(536.3 mgg-1)。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放热的物理吸附过程。COF-300具有优异的解吸与再生性能,85℃下真空解吸2h即可将吸附的糠醛完全由COF-300上解吸下来;连续5次吸附/解吸实验后,COF-300的吸附量未出现明显下降。此外,COF-300对苯胺、苯酚、丁醇、乙醇等挥发性有机物也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证实了 COF-300对糠醛的超快、超高吸附主要与COF-300的独特孔结构及其与糠醛分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疏水作用有关。其次,针对COF-300密度小造成的吸附后回收难度大的问题,在COF-300粒子中引入纳米磁性Fe3O4,构建了 Fe3O4@SiO2@COF-300复合物,该复合物在外加磁场下3 s即可从水溶液中分离。此外,该复合物吸附糠醛时10 s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其对糠醛、苯胺、苯酚、丁醇的吸附量分别为 256.7 mg g-1、288.3 mg g-1、269.9 mg g-1、189.9 mg g-1。与 COF-300相同,该复合物对糠醛的吸附量在5次吸附/解吸实验后未有明显下降。再次,基于当前为提高PDMS膜的有机物渗透性而填充的疏水多孔粒子也会增加PDMS膜水渗透性的现象和限域空间内水分子的传质规律,利用对有机物具有优异吸附性能并含有亲水作用位点的多孔材料,构建了具有“促进有机物渗透、限制水渗透”特点的混合基质膜。通过N2吸脱附实验、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水吸附实验及糠醛吸附实验,证实了 COF-300结构中存在亲水性位点且在80℃下对糠醛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525.3 mg g-1)。本文制备的COF-300/PDMS膜在80℃下分离1.0 wt%糠醛水溶液时,其水渗透性比PDMS膜降低了 20%(文献报道中,混合基质膜的水渗透性比PDMS膜增加了 21.4-396%),糠醛渗透性增加了14.1%,使得混合基质膜的选择性提高了 42.7%,从而证实了该策略的可行性,为设计用于分离水溶液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混合基质膜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最后,针对目前PDMS固化成膜时间长而无法连续制备的困境,提出了一种分别调控铸膜液涂覆前、后反应进程的策略;利用流变学手段探究了温度、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水和乙醇对铸膜液涂覆前、后反应进程的影响;根据不同条件下制备的PDMS铸膜液的粘度-时间曲线建立了双活化能数学模型,该模型对PDMS铸膜液可涂覆时间的预测误差≤2.7 min;设计了表征PDMS膜固化程度的压痕法实验,并用其确定了膜的可收卷时间;采用本研究的策略,PDMS铸膜液的可涂覆时间长达88.3 min;而PDMS膜的可收卷时间仅为11 min,为文献报道值(3.5-53 h)的1/19-1/289,可满足连续化工业生产的要求。

轩朝阳[5](2019)在《基于熔融共混的SiO2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及其在PCL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己内酯(PCL)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无毒、环境友好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包装、生物医学、农林业等领域。然而,纯PCL力学强度低、热稳定性差等方面的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其在上述领域的进一步发展。SiO2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刚性无机纳米填料,兼具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无毒无害、热稳定性高等特点,适合于对PCL进行填充改性以强化材料性能。但纳米SiO2在PCL基体中容易发生团聚且与PCL基体的界面结合能力弱,往往导致复合材料的性能并不理想。纳米SiO2表面富含硅羟基,据此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有效改善纳米SiO2分散性以及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容性。本文利用挤出机熔融共混过程中的高温、强剪切力作用致使PCL共价接枝到SiO2纳米粒子表面,探索出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可批量化实现纳米SiO2表面改性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改性纳米SiO2对PCL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规律。首先,基于熔融共混和高速离心分离工艺过程,采用正交实验获得制备改性纳米SiO2的最优工艺方案。进而利用热重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PCL共价接枝纳米SiO2的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熔融共混的高温、强剪切力作用下,PCL以共价键的形式接枝到了纳米SiO2表面,从而实现纳米粒子的表面改性。制备改性纳米SiO2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熔融共混温度120℃,熔融共混时间20 min和螺杆转速40 rpm;(2)熔融共混过程中PCL共价接枝纳米SiO2的反应机理主要包括硅羟基与PCL酯基间的酯交换反应、热降解生成的末端带羧基PCL分子链与硅羟基的酯化反应以及水解生成的末端带羟基PCL分子链与硅羟基的脱水缩合反应。然后,分别以改性前后的纳米SiO2作为填料,通过溶液共混、模压成型制备出不同粒子含量(0.5-3 wt%)的PCL纳米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立式电子万能试验机、动态热力学分析仪、冲击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等多种测试手段,比较研究了改性前后纳米SiO2对PCL微观结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以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机理和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相同粒子含量下,改性纳米SiO2在PCL基体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团聚体尺寸较小,且高含量下这种现象更为明显;(2)低含量下(0.5 wt%),具有更好分散性及界面结合能力的改性纳米SiO2对PCL的增强增韧效果最佳,相比于纯PCL,PCL/改性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冲击强度分别提升了18.0%、17.0%和19.6%。随着填料含量增加,团聚作用使得纳米粒子对PCL的增强增韧作用逐渐弱化;(3)改性前后纳米SiO2均能提高PCL的储能模量,但改性纳米SiO2的强化效果更为显着:(4)在异相成核及阻碍PCL分子链链段运动的双重作用下,PCL/改性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结晶度随粒子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5)改性纳米SiO2能有效改善PCL的热稳定性,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随着粒子含量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梁少栋[6](2019)在《环氧树脂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热力学特性的MD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提高,电力设备的温升、自重以及机械负荷增大,对绝缘材料的热力学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的热力学特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MD模拟,针对环氧树脂及其纳米复合绝缘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特性开展了深入的研究。首先,选取双酚A型环氧树脂(DGEBA)、二氧化双环戊二烯脂环族环氧树脂(DCPDE)与甲基四氢苯二甲酸酐(MTHPA)和顺丁烯二酸酐(MA)酸酐固化剂,形成4种环氧树脂体系的交联结构模型。通过MD模拟,研究了交联程度对环氧树脂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初步探索了环氧树脂微观结构特征和热、力学特性之间的关联关系。其次,以DGEBA/MTHPA体系作为环氧树脂基材,构建了不同形貌的纳米SiO2填料模型,并按照不同的质量分数填充环氧基材,分析纳米SiO2填料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热力学特性的影响。最后,选取KH550、KH560、KH570 3种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填料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研究偶联剂的种类和接枝率对SiO2填料与基材的结合能、填料在基材中扩散特性的影响,计算EP/改性SiO2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特性以及热力学性能,分析硅烷偶联剂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本文借助MD模拟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和热力学特性,其研究结果期望可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开发过程中填料的填充量、形貌,偶联剂种类、用量等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谢东,王新,吴力立,张超灿[7](2018)在《聚丙撑碳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包括KH-570、WD-923、WD-924、WD-932、WD-30、WD-51)以及官能小分子(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对硅酸钠水解法制备的纳米Si O2在聚丙撑碳酸酯(PPC)中分散性的影响。发现利用KH-570改性以及丙烯酸原位接枝聚合的方法可以制备PPC/nano-SiO2复合材料,纳米SiO2在PPC中分散良好,所得膜的透光率为65%。FTIR、SEM、DSC、TG及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与PPC基体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SiO2以纳米粒子形式均匀分散在PPC基体中,使PPC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李鑫亮[8](2017)在《纳米核壳材料在多相催化中的构效关系与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纳米制备技术与纳米材料构效关系理论的发展,纳米核壳结构逐渐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纳米核壳结构一般是指纳米尺度的内核与外壳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连接起来的有序组装结构。该类材料的内核通常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但却能改变外壳的理化性质,使其整体表现出不同于单一内核或外壳的性质,例如表面活性位点的改变、电磁敏感性、高生物亲和性等,从而在化学、磁学、电学、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核壳材料相对于单组分体系,提供了更多可控的变化因素来满足特定要求,例如通过对内核的调控,可以改变外壳的活性位点,使其在纳米催化领域备受青睐。但目前尚缺少对核壳材料结构的精细调控手段,缺乏对核壳结构与催化性能关系的系统研究,同时也对内核与外壳之间相互作用理解不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纳米核壳结构材料在环境与能源催化领域的推广应用。本论文从核壳材料的精细调控入手,探索核壳材料组成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最简单的双组分金属核壳材料开始,逐步引入氧化物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以转化和利用环境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为目标,加深对核壳结构催化剂本身的认识,为如何设计与制备高效的核壳结构催化剂提出指导性建议。本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从单组分金属Pd纳米粒子的粒径与形貌调控开始,积累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经验,进而制备和研究内核形貌不同的Pd@Au双组分核壳材料。研究发现与Pd原子构成的高指数晶面相比,其(100)晶面可以使接触到的金原子在较低的外加电压下氧化CO,但氧化速率会变慢。之后,在内核中引入其他元素,对内核含有不同元素组成的PdX@Au(X=Pt、Cu、Ag)三组分核壳材料进行研究和对比,选出在一氧化碳电催化氧化中性能最好的PdPt@Au核壳材料,并对其内核的元素比例进行精细调控。研究发现在Pd@Au核壳纳米粒子的内核中引入适量的Pt原子可以提高其CO电催化氧化活性,原因是内核组成的改变使Au外壳的电子性质和对CO的化学吸附行为发生了变化。当内核中Pd与Pt比例适当时,CO以最强的单齿吸附态存在于PdPt@Au表面,这种吸附态的CO最容易发生电氧化。(2)金属/氧化物复合催化剂在多相催化反应中应用最广。本部分工作在核壳结构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基础上,向体系内引入氧化物,以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这一反应为目标,设计并制备高效催化剂Ag@Pd/ZnO。通过对比Ag@Pd/ZnO、AgPd/ZnO及Pd/ZnO三种催化剂,发现Ag@Pd/ZnO催化剂的高活性得益于Ag@Pd的核壳结构。Ag@Pd/ZnO催化剂在保持金属组分表面全部为Pd原子的同时,使Pd外壳接受Ag内核提供的电子,导致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氢分子活化能力,并且使活性位点PdZn合金相中的活性Pd原子增多,既减少了 Pd的用量,又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一举两得。(3)最后,本论文尝试对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的另一组分——氧化物进行核壳化修饰,在氧化物表面构建金属有机骨架外壳,并探索该材料的构效关系。同时,以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为目标反应,在经典的钯/氧化锌催化体系中的氧化锌表面生长ZIF-8材料,制备出Pd/ZnO@ZIF-8。研究发现ZIF-8外壳可以增加并稳定氧化锌表面的活性位点、降低负载钯纳米粒子的尺寸并增强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其厚度将决定反应的走向及最终产物的组成。

王伟铃[9](2015)在《氢氧化镁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无卤阻燃体系研究中,以Mg(OH)2(MH)、Al(OH)3(ATH)为主的环境友好型的无机金属阻燃剂发展前景巨大。但此类阻燃剂往往需要高填充量才能达到阻燃指标,这会造成材料加工性能、力学性能的恶化。因此,对MH进行改性,复配其它高效阻燃协效剂,解决其阻燃效率低下的不足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干法工艺对MH进行了改性,考察了六种不同型号的硅烷偶联剂改性MH后,对LLDPE/MH共混体系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粒径的MH在不同添加量下,对LLDPE/MH共混体系加工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还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微胶囊红磷(P)、硅酮粉(Silicone)与MH协效阻燃LLDPE,加工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变化。采用熔体流动速率(MFR)表征了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能;测定了阻燃LLDPE的拉伸强度、断裂标称应变、冲击强度,采用扫描电镜(SEM)对阻燃材料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阻燃剂微粒对基体树脂LLDPE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UL-94)、热失重(TGA)、锥形量热(CONE)等方法对阻燃材料燃烧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11-110为最佳改性剂,MH含量超过50%材料力学性能急剧恶化,纳米二氧化硅、微胶囊红磷、硅酮粉添加量分别为0.5%、2%、6%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此外,纳米二氧化硅、微胶囊红磷、硅酮粉与MH有良好的阻燃协效作用。

连丹丹[10](2014)在《抗氧增强聚苯硫醚(PPS)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苯硫醚(PPS)纤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腐蚀、自身阻燃性能、电绝缘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及尺寸稳定性等,是高温气相和液相过滤领域的重要原料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发布的《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聚苯硫醚纤维(PPS)基础工艺装备研发,强化下游应用开发与产业化,形成年产20000吨级以上产业化规模”。PPS纤维作为高性能纤维在日趋严峻的环保领域极具发展和应用潜力。但其在高温环境中容易氧化使寿命缩短,降低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制约PPS纤维进一步推广应用的瓶颈,亟待攻关。课题组筛选了两种经过功能化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Ti-SiO2和D-SiO2)和中间相碳微球(MCMB)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添加到PPS基体中,在总结了改性母粒性能的基础上,纺牵两步法制备了改性PPS纤维,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强度测试仪、取向度测试仪、耐高温氧化表征、耐化学品测试等仪器和方法讨论了不同纳米材料、不同含量、不同牵伸工艺对PPS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添加材料都能较好分散在PPS基体中,能明显的提高PPS纤维的耐高温氧化性能,0.8%Ti-SiO2/PPS、1.0%D-SiO2/PPS和1.0%MCMB/PPS纤维的动态OIT较纯PPS纤维分别提高了 12.8℃、12.8℃和10.2℃,外推初始分解温度分别提高10.4℃、6.3℃和11.1℃,230℃高温氧化72h后强度保持率提高了 21%、12%和30%。纳米材料能够起到异相成核剂的作用,优化了 PPS纤维的聚集态结构,相同的工艺条件下,改性纤维强度较纯PPS纤维有较大提高。探讨了 Ti-SiO2和D-SiO2最佳配比条件下的多区牵伸工艺对改性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包括牵伸倍数、牵伸温度、热定型温度和牵伸区配置工艺。提出了最优的纺丝牵伸加工方法,为抗氧增强型PPS纤维的推广和产业化奠定基础。在课题负责人的带领下,通过不懈攻关,课题组已经与江苏常熟金泉化纤织造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中试及产业化推广协议,本项目的部分技术及工艺已经应用到中试生产中,市场前景看好。

二、纳米SiO_2与有机物分子的亲和性和分散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SiO_2与有机物分子的亲和性和分散性(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颗粒协同表面活性剂稳定CO2/水乳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超临界CO_2
        2.1.1 超临界CO2特性
        2.1.2 超临界CO_2的应用
        2.1.3 超临界CO_2的局限性
    2.2 C/W乳液
        2.2.1 C/W乳液性质
        2.2.2 C/W乳液失稳机理
        2.2.3 C/W乳液稳定性理论
    2.3 稳定C/W乳液所用表面活性剂
        2.3.1 表面活性剂稳定C/W乳液机理
        2.3.2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研究进展
    2.4 稳定C/W乳液所用固体颗粒
        2.4.1 固体颗粒稳定C/W乳液机理
        2.4.2 固体颗粒的种类
        2.4.3 固体颗粒稳定C/W乳液研究进展
    2.5 C/W乳液驱油过程模拟研究
第3章 纳米SiO_2颗粒协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稳定C/W乳液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实验流程
        3.2.3 DTAB/SiO_2混合分散体系的制备
        3.2.4 C/W乳液制备
        3.2.5 C/W乳液稳定性测试
        3.2.6 C/W乳液界面张力测试
        3.2.7 纳米SiO_2颗粒在DTAB溶液中Zeta电位表征
        3.2.8 纳米SiO_2颗粒在DTAB溶液中粒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W乳液的稳定性
        3.3.2 C/W乳液界面张力
        3.3.3 纳米SiO_2颗粒在DTAB溶液中的Zeta电位
        3.3.4 纳米SiO_2颗粒在DTAB溶液中的粒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纳米颗粒协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稳定C/W乳液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实验流程
        4.2.3 DTAB与不同纳米颗粒的混合分散体系制备
        4.2.4 C/W乳液制各
        4.2.5 C/W乳液稳定性测试
        4.2.6 C/W乳液界面张力测试
        4.2.7 纳米颗粒在DTAB溶液中的Zeta电位表征
        4.2.8 纳米颗粒在DTAB溶液中的粒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W乳液稳定性
        4.3.2 C/W乳液界面张力
        4.3.3 纳米颗粒在DTAB溶液中的Zeta电位
        4.3.4 纳米颗粒在DTAB溶液中的粒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驱油过程中沥青质对C/W乳液稳定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5.1 引言
    5.2 分子动力学模拟
        5.2.1 概述
        5.2.2 计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径向分布函数
        5.3.2 超分子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分散介质对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部分
    1.1实验材料
    1.2纳米SiO2分散体系(STF)的配制
    1.3纳米SiO2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的测定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纳米SiO2分散体系剪切增稠理论基础
    2.2 分散介质的种类对纳米SiO2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2.3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分散介质对纳米SiO2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2.4 不同温度分散介质对纳米SiO2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3 结论

(3)有机硅修饰石墨及复合固态电解质提高固态电池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内容的原理概述
        1.2.1 全固态锂电池工作原理
        1.2.2 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传导机理
        1.2.3 硅烷偶联剂改性原理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研究现状
        1.3.2 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研究现状
        1.3.3 硅烷偶联剂的研究现状
        1.3.4 纳米SiO_2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1.3.5 天然鳞片石墨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1.4 研究现状分析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材料的制备
        2.2.1 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
        2.2.2 PEO基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
        2.2.3 全固态聚合物锂电池石墨负极的制备
        2.2.4 天然鳞片石墨改性
        2.2.5 纳米SiO_2改性
    2.3 材料的表征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法
        2.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4 拉伸应力分析
        2.3.5 电化学窗口测试
        2.3.6 直流极化法
    2.4 全固态锂电池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全固态锂电池的制备
        2.4.2 充放电测试
        2.4.3 循环伏安法测试
        2.4.4 交流阻抗测试
第3章 PEO基复合电解质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
    3.3 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形貌分析与物理表征
        3.3.1 SPE的 SEM形貌分析
        3.3.2 SPE的 FTIR分析
        3.3.3 SPE的拉伸应力测试
    3.4 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3.4.1 SPE的直流极化测试
        3.4.2 SPE的离子电导率测试
        3.4.3 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对锂稳定性测试
        3.4.4 PEO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稳定电化学窗口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_2和天然鳞片石墨
    4.1 引言
    4.2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_2
        4.2.1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_2的制备
        4.2.2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O_2的表征
        4.2.3 改性纳米SiO_2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的性能测试
        4.2.4 SiO_2团聚度对固态电解质导电性影响建模分析
    4.3 硅烷偶联剂改性天然鳞片石墨
        4.3.1 硅烷偶联剂改性天然鳞片石墨的制备
        4.3.2 硅烷偶联剂改性天然鳞片石墨的FTIR表征
        4.3.3 全固态电池的组装和测试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基于COF-300的糠醛吸附与渗透汽化分离及PDMS膜的绿色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论文缩略语及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糠醛及其他挥发性有机物概述
    1.3 分离水溶液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
        1.3.1 蒸馏法
        1.3.2 萃取法
        1.3.3 汽提法
        1.3.4 吸附法
        1.3.5 渗透汽化法
    1.4 糠醛吸附剂
    1.5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1.5.1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类型
        1.5.2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
        1.5.3 COF-300
    1.6 Fe_3O_4磁性纳米微球
    1.7 PDMS混合基质膜
    1.8 PDMS渗透汽化膜的连续化制备
    1.9 本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COF-300的制备及其吸附糠醛性能与机制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COF-300的合成
        2.3.2 COF-300的表征
        2.3.3 COF-300吸附糠醛
        2.3.4 吸附质的解吸与COF-300的再生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COF-300的合成与表征
        2.4.2 COF-300吸附糠醛性能的研究
        2.4.3 COF-300吸附糠醛机制的研究
        2.4.4 木糖对COF-300吸附糠醛的影响
        2.4.5 与其它吸附剂的比较
    2.5 小结
第三章 Fe_3O_4@SiO_2@COF-300的制备及其对糠醛吸附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Fe_3O_4纳米微球的制备
        3.3.2 Fe_3O_4@SiO_2@COF-300的制备
        3.3.3 Fe_3O_4@SiO_2@COF-300的表征
        3.3.4 Fe_3O_4@SiO_2@COF-300的吸附性能
        3.3.5 Fe_3O_4@SiO_2@COF-300的解吸和再生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Fe_3O_4@SiO_2@COF-300的表征
        3.4.2 Fe_3O_4@SiO_2@COF-300对糠醛的吸附性能
        3.4.3 Fe_3O_4@SiO_2@COF-300对苯胺、苯酚和丁醇的吸附性能
    3.5 小结
第四章 COF-300/PDMS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其对糠醛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COF-300对糠醛的吸附性能
        4.3.2 COF-300/PDMS混合基质膜的制备
        4.3.3 COF-300/PDMS混合基质膜的溶胀度
        4.3.4 COF-300/PDMS混合基质膜的表征
        4.3.5 COF-300/PDMS混合基质膜的渗透汽化性能评价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COF-300的亲水性及糠醛吸附性能的表征
        4.4.2 COF-300/PDMS混合基质膜的表征
        4.4.3 COF-300填充对混合基质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4.4.4 操作条件对COF-300/PDMS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4.4.5 COF-300/PDMS膜分离性能与文献的比较
    4.5 小结
第五章 绿色制备PDMS渗透汽化膜的成膜过程控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铸膜液的配制及流变性能的测定
        5.3.2 PDMS/PVDF复合膜压痕实验
        5.3.3 PDMS/PVDF复合膜的表征与性能测定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剪切速率和应变对铸膜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5.4.2 温度对PDMS交联固化过程的影响
        5.4.3 催化剂对PDMS交联固化过程的影响
        5.4.4 水对PDMS交联固化过程的影响
        5.4.5 乙醇对PDMS交联固化过程的影响
        5.4.6 半经验模型预测铸膜液可涂覆时间
        5.4.7 PDMS膜收卷时间的确定
        5.4.8 绿色工艺制备的PDMS膜的表征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实验材料
附录Ⅱ 实验仪器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5)基于熔融共混的SiO2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及其在PCL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PCL研究现状
        1.2.1 PCL合成方法
        1.2.2 PCL结构与性能
        1.2.3 PCL改性研究
        1.2.4 PCL应用
    1.3 纳米SiO_2概述
        1.3.1 纳米SiO_2的结构与性能
        1.3.2 纳米SiO_2表面改性
        1.3.3 纳米SiO_2的应用
    1.4 聚合物/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1.4.1 共混法
        1.4.2 溶胶-凝胶法
        1.4.3 原位聚合法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改性纳米SiO_2的制备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2 基于熔融共混的改性纳米SiO_2制备
        2.2.3 熔融共混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2.2.4 试样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改性纳米SiO_2表面接枝率测试结果及分析
        2.3.2 改性纳米SiO_2的表征与分析
        2.3.3 熔融共混过程中纳米SiO_2与PCL的接枝反应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PCL/改性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表征测试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3.3.1 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3.3.2 改性纳米SiO_2对PCL力学性能的影响
        3.3.3 改性纳米SiO_2对PCL结晶性能的影响
        3.3.4 改性纳米SiO_2对PCL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环氧树脂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热力学特性的MD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2.1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
        1.2.2 无机非金属纳米填料
        1.2.3 纳米填料表面硅烷偶联剂改性
    1.3 分子模拟技术在聚合物绝缘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1.3.1 分子动力学原理
        1.3.2 分子模拟技术在聚合物绝缘材料领域的应用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环氧树脂基材结构与性能的MD模拟
    2.1 环氧树脂交联结构模型构建及MD过程
        2.1.1 基本单体的分子模型构建
        2.1.2 环氧树脂交联体系模型构建
        2.1.3 交联模型的MD模拟
    2.2 环氧树脂基材的结构特征及能量分析
        2.2.1 径向分布函数分析
        2.2.2 体系能量计算
        2.2.3 自由体积特性分析
        2.2.4 链段运动特性分析
    2.3 环氧树脂基材的热学性能分析
        2.3.1 玻璃化转变温度
        2.3.2 热膨胀系数
    2.4 环氧树脂基材的力学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SiO_2掺杂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3.1 EP/Nano-SiO_2交联模型的构建及MD模拟
        3.1.1 Nano-SiO_2模型构建
        3.1.2 EP/Nano-SiO_2模型构建
        3.1.3 EP/Nano-SiO_2模型的交联和MD模拟
    3.2 EP/Nano-SiO_2模型的微观特性分析
        3.2.1 Nano-SiO_2填料-环氧基材结合能分析
        3.2.2 EP/Nano-SiO_2模型的自由体积特性分析
        3.2.3 EP/Nano-SiO_2模型的链段运动特性分析
    3.3 EP/Nano-SiO_2模型的热学性能分析
        3.3.1 EP/Nano-SiO_2模型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3.2 EP/Nano-SiO_2模型的热膨胀系数
    3.4 EP/Nano-SiO_2模型的力学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纳米SiO_2表面偶联剂接枝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1 EP/改性Nano-SiO_2模型的构建及MD模拟
        4.1.1 硅烷偶联剂结构及其水解机理
        4.1.2 Nano-SiO_2的表面改性模型
        4.1.3 复合材料模型的构建及MD模拟参数设置
    4.2 填料表面偶联剂接枝对复合材料微观特性的影响
        4.2.1 改性Nano-SiO_2填料-环氧基材结合能分析
        4.2.2 改性Nano-SiO_2填料在基材中的扩散特性分析
        4.2.3 EP/改性Nano-SiO_2模型的自由体积特性分析
        4.2.4 EP/改性Nano-SiO_2模型的链段运动特性分析
    4.3 填料表面偶联剂接枝对复合材料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4.3.1 EP/改性Nano-SiO_2模型的热学性能分析
        4.3.2 EP/改性Nano-SiO_2模型的力学特性分析
    4.4 讨论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7)聚丙撑碳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1.2 硅酸钠水解制备水性纳米Si O2 (w-Si O2)
    1.3 硅烷偶联剂改性w-SiO2制备油溶性Si O2 (o-Si O2) 并应用于PPC改性
    1.4 小分子改性对PPC/o-Si O2复合材料的影响
    1.5 测试与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Si O2 (o-Si O2) 在PPC溶液中的分散
    2.2 小分子改性对PPC/o-Si O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3 丙烯酸改性PPC/o-SiO2复合材料性能
3 结论

(8)纳米核壳材料在多相催化中的构效关系与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纳米核壳材料
        1.2.1 纳米核壳材料的分类
        1.2.2 无机-无机纳米核壳材料的形成机理
        1.2.3 无机-无机纳米核壳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
        1.2.4 纳米核壳材料在多相催化领域的应用
    1.3 类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s)
    1.4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
        1.4.1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的意义
        1.4.2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的研究现状
        1.4.3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的工业化进程
    1.5 选题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2.3.1 Pd纳米粒子的尺寸与形貌可控合成
        2.3.2 内核形貌不同的Pd@Au金属纳米核壳材料的制备
        2.3.3 内核组成不同的PdX@Au (X=Pt、Cu、Ag)金属纳米核壳材料的制备
        2.3.4 内核元素比例不同的PdPt@Au纳米核壳材料的制备
        2.3.5 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清理与活性炭负载
        2.3.6 无表面活性剂短棒状ZnO的制备
        2.3.7 Ag@Pd纳米核壳材料的制备与处理
        2.3.8 ZIF-8与MOF-5的制备
        2.3.9 ZnO@ZIF-8纳米核壳材料的制备与Pd纳米颗粒的负载
    2.4 表征方法
        2.4.1 X射线衍射(XRD)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4.3 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镜(HAADF-STEM)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4.5 红外光谱(IR)
        2.4.6 物理吸附
        2.4.7 固定床微型反应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以Au为外壳的多种核壳结构金属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与性质研究
    3.1 Pd纳米粒子的尺寸与形貌可控制备
        3.1.1 合成步骤与试剂用量
        3.1.2 形貌与粒径分布
    3.2 内核形貌不同的Pd@Au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3.2.1 制备与形貌表征
        3.2.2 一氧化碳电催化氧化测试
    3.3 内核组成不同的PdX@Au(X=Pt、Cu、Ag)核壳结构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3.3.1 制备与形貌表征
        3.3.2 一氧化碳电催化氧化测试
    3.4 内核组分比例不同的PdPt@Au核壳结构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3.4.1 制备与形貌表征
        3.4.2 一氧化碳电催化氧化测试和一氧化碳在材料表面吸附行为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Ag@Pd/ZnO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4.1 催化剂的合成与制备
        4.1.1 短棒状ZnO的制备
        4.1.2 Pd纳米粒子的制备
        4.1.3 AgPd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4.1.4 Ag@Pd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制备
        4.1.5 金属纳米粒子与短棒状ZnO的负载
    4.2 催化测试条件与步骤
    4.3 Pd/ZnO催化剂煅烧前后的催化性能测试
    4.4 Pd/ZnO、AgPd/ZnO、Ag@Pd/ZnO的组成与形貌
    4.5 Pd/ZnO、AgPd/ZnO和Ag@Pd/ZnO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
        4.5.1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的催化活性
        4.5.2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4.6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过程中的竞争反应与决速步骤
    4.7 关于二氧化碳转化率的讨论
        4.7.1 C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
        4.7.2 三种催化剂的XPS测试
    4.8 关于甲醇选择性的讨论
    4.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d/ZnO@ZIF-8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5.1 催化剂的合成与制备
        5.1.1 MOF-5的制备
        5.1.2 ZIF-8的制备
        5.1.3 Pd纳米粒子在MOF-5和ZIF-8上的负载
        5.1.4 (Pd/ZnO)@MOF-5和(Pd/ZnO)@ZIF-8的制备
        5.1.5 ZIF-8壳层厚度不同的Pd/ZnO@ZIF-8的制备
    5.2 催化测试条件与步骤
    5.3 Pd/ZIF-8和Pd/MOF-5的二氧化碳催化加氢活性
    5.4 (Pd/Zn0@)MOF-5和(Pd/ZnO)@ZIF-8的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活性
    5.5 Pd/ZnO与ZIF-8壳层厚度不同的Pd/ZnO@ZIF-8的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活性及稳定性
    5.6 Pd/ZnO与ZIF-8壳层厚度不同的Pd/ZnO@ZIF-8的性质表征
        5.6.1 TEM测试
        5.6.2 XRD测试
        5.6.3 TGA测试
        5.6.4 BET比表面积测试
        5.6.5 FTIR测试
        5.6.6 ICP-AES测试
    5.7 关于ZIF-8壳层厚度不同的Pd/ZnO@ZIF-8催化性能的讨论
    5.8 机理分析
    5.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前景展望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氢氧化镁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乙烯的热降解、燃烧及其阻燃剂阻燃机理
        1.2.1 聚乙烯的热降解及燃烧
        1.2.2 聚乙烯的阻燃及其阻燃剂阻燃机理
    1.3 聚乙烯无卤阻燃体系
        1.3.1 无机金属氢氧化物
        1.3.1.1 氢氧化铝
        1.3.1.2 氢氧化镁
        1.3.1.3 无机金属氢氧化物的表面改性
        1.3.2 膨胀型阻燃剂
        1.3.3 有机硅系阻燃剂
        1.3.4 磷系阻燃剂
        1.3.5 氮系阻燃剂
    1.4 聚乙烯无卤阻燃体系的发展趋势
        1.4.1 微胶囊化技术
        1.4.2 超细化技术
        1.4.3 表面改性技术
        1.4.4 复配协同阻燃技术
    1.5 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
        1.5.1 设计思想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试验方法
        2.1.1 MH/LLDPE/SiO_2/微胶囊红磷和有机硅酮粉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流程图
        2.1.2 MH/LLDPE/SiO_2/微胶囊红磷和有机硅酮粉复合材料配方
    2.2 实验原料
    2.3 实验设备
    2.4 试样制备
        2.4.1 共混改性
        2.4.2 挤出造粒
        2.4.3 注塑成型
    2.5 材料的测试与表征
        2.5.1 熔融指数测定
        2.5.2 力学性能测试
        2.5.3 极限氧指数测定
        2.5.4 垂直燃烧测试(UL-94)
        2.5.5 热失重(TGA)分析
        2.5.6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2.5.7 扫描电镜(SEM)分析
        2.5.8 锥形量热仪(CONE)测试
第三章 MH对LLDPE/MH复合体系的影响
    3.1 不同型号的偶联剂改性MH对LLDPE/MH复合体系力学和阻燃性能影响
    3.2 MH对LLDPE/MH复合体系加工流动性的影响
    3.3 MH对LLDPE/MH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LLDPE/MH复合体系断裂面形貌表征
    3.5 MH对LLDPE/MH复合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
    3.6 LLDPE/MH复合体系锥形量热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Nano-SiO_2对LLDPE/MH/SiO_2复合体系的影响
    4.1 Nano-SiO_2对LLDPE/MH/SiO_2复合体系加工性能的影响
    4.2 Nano-SiO_2对LLDPE/MH/SiO_2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Nano-SiO_2对LLDPE/MH/SiO_2复合体系结晶行为的影响
    4.4 Nano-SiO_2对LLDPE/MH/SiO_2复合体系阻燃性能的影响
    4.5 LLDPE/MH/SiO_2复合体系锥形量热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微胶囊红磷阻燃剂协效阻燃LLDPE/MH/SiO_2/P体系
    5.1 微胶囊红磷用量对LLDPE/MH/SiO_2/P体系加工性能的影响
    5.2 微胶囊红磷用量对LLDPE/MH/SiO_2/P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5.3 微胶囊红磷用量对LLDPE/MH/SiO_2/P体系结晶性能分析
    5.4 微胶囊红磷用量对MH/SiO_2/LLDPE/P体系热失重(TG)分析
    5.5 微胶囊红磷用量对MH/SiO_2/LLDPE/P体系阻燃性能分析
    5.6 LLDPE/MH/SiO_2/P复合体系锥形量热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有机硅酮粉阻燃剂协效阻燃LLDPE/MH/SiO_2/Silicone体系
    6.1 有机硅酮粉含量对LLDPE/MH/SiO_2/Silicone复合体系加工性能的影响
    6.2 有机硅酮粉用量对LLDPE/MH/SiO_2/Silicone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
    6.3 硅酮粉用量对LLDPE/MH/SiO_2/Silicone体系结晶性能分析
    6.4 硅酮粉用量对LLDPE/MH/SiO_2/Silicone体系热失重分析
    6.5 硅酮粉用量对LLDPE/MH/SiO_2/Silicone体系阻燃性能分析
    6.6 LLDPE/MH/SiO_2/Silicone复合体系锥形量热分析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抗氧增强聚苯硫醚(PPS)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苯硫醚(PPS)纤维概述
        1.1.1 PPS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1.1.2 PPS纤维的应用
        1.1.3 PPS纤维的不足
    1.2 PPS纤维的氧化机理简析
        1.2.1 高聚物一般氧化和抗氧机理
        1.2.2 PPS纤维的氧化机理
    1.3 国内外PPS抗氧改性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功能纳米二氧化硅(X-SiO2)抗氧增强PPS纤维
    2.1 引言
        2.1.1 功能纳米二氧化硅简介
    2.2 实验
        2.2.1 原料
        2.2.2 设备与仪器
        2.2.3 制备方法
        2.2.3.1 母粒的制备
        2.2.3.2 纤维的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PS切片树脂原料的选用
        2.3.1.1 热学性能
        2.3.1.2 流变特性
        2.3.2 纳米材料对抗氧增强PPS母粒性能的影响
        2.3.2.1 纳米材料的分散性和相容性
        2.3.2.2 热学性能的影响
        2.3.3 纳米材料对PPS纤维抗氧增强性能的影响
        2.3.3.1 对可纺性的影响
        2.3.3.2 纳米材料在纤维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
        2.3.3.3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2.3.3.4 对抗氧性能的影响
        2.3.3.5 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2.3.3.6 对耐高温氧化的影响
        2.3.3.7 对耐化学品性的影响
        2.3.4 牵伸工艺对改性PPS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3.4.1 牵伸倍数对改性PPS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3.4.2 牵伸区配置对改性PPS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2.3.4.3 牵伸温度对改性PPS纤维结晶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2.3.4.4 热定型对改性PPS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间相炭微球(MCMB)抗氧增强PPS纤维
    3.1 引言
        3.1.1 中间相炭微球简介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MCMB/PPS母粒及纤维的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CMB对抗氧增强PPS母粒性能的影响
        3.3.1.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3.1.2 MCMB的分散性和相容性
        3.3.1.3 热学性能的影响
        3.3.2 MCMB对抗氧增强PPS纤维性能的影响
        3.3.2.1 MCMB对改性纤维可纺性的影响
        3.3.2.2 MCMB对改性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3.3.2.3 对抗氧性能的影响
        3.3.2.4 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3.3.2.5 对耐高温氧化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纳米SiO_2与有机物分子的亲和性和分散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颗粒协同表面活性剂稳定CO2/水乳液的研究[D]. 陈倚霄.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分散介质对纳米二氧化硅分散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J]. 徐素鹏,王红伟,郑安雄. 无机盐工业, 2020(09)
  • [3]有机硅修饰石墨及复合固态电解质提高固态电池性能研究[D]. 付会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COF-300的糠醛吸附与渗透汽化分离及PDMS膜的绿色制备[D]. 李树峰.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基于熔融共混的SiO2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及其在PCL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轩朝阳. 郑州大学, 2019(09)
  • [6]环氧树脂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热力学特性的MD模拟[D]. 梁少栋.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7]聚丙撑碳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J]. 谢东,王新,吴力立,张超灿. 塑料工业, 2018(11)
  • [8]纳米核壳材料在多相催化中的构效关系与应用基础研究[D]. 李鑫亮. 武汉大学, 2017(06)
  • [9]氢氧化镁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D]. 王伟铃. 贵州大学, 2015(01)
  • [10]抗氧增强聚苯硫醚(PPS)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连丹丹.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Nano-SiO_2与有机分子的亲和性和分散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