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电解质稀溶液凝固点全息方程的建立与探讨

非电解质稀溶液凝固点全息方程的建立与探讨

一、非电解质稀溶液凝固点全息方程的建立和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单媛媛[1](2021)在《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源于理论与实践中的矛盾与危机,是化学学科教学论专业发展和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目前教学与研究中矛盾与危机已然相当严峻。教学中的矛盾:教师的大学学科知识与中学教学实践相分离;教学中的危机:本原性和结构化的认识在教师理解中的缺失;研究中的矛盾:研究关注学科知识性与科学普遍性两个极点;研究中的危机:评价中基于生成性的建构式测评方式的缺失。因此,对于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意义深远而重大。基于此,本研究进行了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本文主要由基础研究、核心研究、应用研究和结论四个部分构成。第2章到第5章为基础研究内容,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及水平进行了综述研究和理论研究。第2章分别对“学科知识”和“科学本质”的内涵概述和评价研究以及“电化学”主题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凸显了“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研究领域的化学学科特色及其独特的研究价值。第3章对分别作为化学学科理解知识观、认识论和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学科结构理论、科学认识论、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第4章重点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学科与主题特质性”、“本原性与结构化”、“建构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以“认识视角与思路”为核心要素,“概念层级结构”、“本原性问题”为基本要素的三要素结构模型,最后阐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理论模型构建的思路。第5章通过课程层面和学科层面对“电化学”主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的理论模型。第6章为核心研究内容。依据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的理论模型和Rasch测量理论,运用访谈法,开发并检验了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评工具。通过对测评工具不同水平分值的划分,以及对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特征的量化和质化特征描述,呈现了评价标准的水平特征。第7章为应用研究内容。采用多元量化统计方法,运用SPSS软件从总体性描述、相关性分析、差异性分析三个方面对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总体性描述中,对于电化学主题,接近一半的高中化学教师理解水平位于水平1,即基于“氧化还原反应”视角;水平2到水平4的数量比例依次递减。相关性分析中,影响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性别、毕业学校层次、毕业学校类别和教师身份。差异性分析中,教龄和学科专业类别变量中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没有显着性差异;在性别、教师身份、学位层次、毕业学校类别、毕业学校层次、工作学校层次变量类别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第八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对基础研究、核心研究和应用研究中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得出相应研究启示:(1)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应注重“化学学科理解”;(2)教育硕士培养过程应增进“化学学科理解”;(3)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勿忽视“化学学科理解”,并指出了本研究中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孝衍娇[2](2019)在《HPS教育融入高中化学微课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科核心素养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导,结合了本学科的特征以及本学科的教育目的而提出,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对教学的具体要求。基于化学这门学科的特征是在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最终学科素养的落实还是在教学中,实施者关键还是看教师,那么一线教师该如何开展素养教学呢?化学教师又该如何结合具体学科特点具体执行?不少学者认为,教学中融入HPS教育是十分可行的一种方法。随着网络的普及、科技的发展,手机成为人们日常必需品,将大数据与个人的微小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这个环境下,“微课”顺势而生,并且短短几年内就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普遍关注。HPS教育借助微课教学形式融入化学教学,可以将两者有机结合,既可充分施展微课问题聚集、主题聚焦、精致教学设计等特色,又展现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增强历史带入感,在潜移默化中将科学家的思维转化为学生的素养。HPS教育承载着发展学生的学科系统思维、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支持核心知识观念构建等多方面的育人价值。本课题研究对教材中相关知识进行整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高中HPS教育以及微课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解,虽然教师及学生对HPS教育和微课高度认可,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由此提出HPS教育融入高中化学微课的必要性。拟建构出基于HPS与微课整合的教学模式,并给出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型指导。编制微课脚本,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研究,以山东省北镇中学高一两个平行班级进行教学对比,实验班进行HPS教学模式与微课整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班进行普通正常教学,以“中学生科学本质观测量”作为检验整合模式实践效果的依据,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通过研究表明,将HPS教育融入微课并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的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核心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发展学生素养的价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利于促进知识向能力和素养的转化。由此可知,HPS教育借助微课形式融入化学教学中行之有效,能够有效的将化学学科素养落实到课堂。

宋兵兵[3](2019)在《槽面散发的硫酸和盐酸液滴的蒸发及迁移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在酸洗、电镀和熔炼金属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从敞口槽面散发大量的液滴类污染物到建筑室内环境中。若这些污染物在室内大量聚集且长时间停留,对建筑室内人员、设备和建筑围护结构都会带来影响。硫酸和盐酸液滴是槽面散发的两种典型的溶液液滴。研究硫酸和盐酸液滴在建筑室内的相变和运动特性,可以有助于指导污染物的高效控制,评估其对工业建筑室内环境的危害程度。本文建立了同时考虑溶剂蒸发和溶质挥发作用的液滴相变和运动耦合模型。相变模型中液滴的表面水蒸气分压力是影响溶液液滴蒸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精确描述硫酸和盐酸液滴水蒸气分压力,才能准确的预测液滴的蒸发及运动特性。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渗透系数法和范特霍夫因子法预测的硫酸和盐酸液滴表面水蒸气分压力,并将计算结果和实验测定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硫酸和盐酸液滴采用渗透系数方法预测的液滴表面水蒸气分压力比范特霍夫因子方法更准确。但随着溶质质量分数的增加,渗透系数法的误差也随之增大。为了准确预测两种液滴的蒸发特性,本文基于实验测试数据,得到了关于液滴溶质质量分数和温度的液滴表面水蒸气分压力的拟合方程(以下简称:拟合预测方法)。通过MATLAB编写了求解硫酸和盐酸液滴相变及运动模型的程序,运用纯水液滴自由下落过程中蒸发和运动的实验数据对模型程序的控制方程和求解方法进行了验证。对比分析了采用三种液滴表面水蒸气分压力(范特霍夫因子法、渗透系数法和拟合预测方法)预测方法下硫酸和盐酸液滴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的蒸发及运动的差异。研究发现采用范特霍夫因子方法对两类液滴的预测与拟合预测方法相比差异最大。而渗透系数法对盐酸液滴预测与拟合预测方法差异较小,对硫酸液滴则差异较大。这主要是因为范特霍夫因子和渗透系数方法预测的硫酸和盐酸液滴的表面水蒸气分压力不准确。分析了渗透系数方法预测硫酸液滴的液滴的蒸发及运动的适用条件,发现液滴发生突变的临界湿度为RH=62%,对应的质量分数为ω=40%,且突变临界湿度和质量分数不随环境温度、液滴的初始质量分数、液滴初始粒径而变化。基于拟合预测方法,运用编程程序分析了液滴初始粒径和溶质初始质量分数,环境相对湿度和温度等四个因素对硫酸和盐酸液滴的自由沉降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HCl分子的挥发使得单个盐酸液滴的粒径变化趋势与硫酸液滴的粒径变化趋势完全不同。盐酸液滴可以完全蒸发,而硫酸液滴则会达到“平衡粒径”(硫酸液滴达到蒸发平衡时的粒径)。确定了不同RH和初始粒径下硫酸液滴的“平衡粒径”。当RH恒定时,“平衡粒径”和初始粒径呈现线性关系。当初始粒径Ddi≤40μm,由于蒸发和挥发的共同作用,盐酸液滴下落距离不明显。基于拟合预测方法的拟合方程,编写了硫酸液滴表面水蒸气分压力的UDF。利用Fluent计算分析软件研究了从大长宽比敞口槽面散发的硫酸液滴群在建筑室内的蒸发和运动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初始粒径和环境相对湿度下硫酸液滴群在建筑室内的迁移规律及动态分布特性。研究发现,RH=50%条件下,对于初始粒径Ddi≤70μm的硫酸液滴,随着液滴的蒸发,液滴随气流的跟随性很好,容易受到横向干扰气流作用时会跟随气流扩散到更大范围的建筑环境内,Ddi≥80μm的液滴会回落或者沉积在槽面两侧,不易受到横向干扰气流影响。同时,相对湿度的大小对于硫酸液滴蒸发影响明显,但对其在建筑室内的扩散影响不大。

袁琳琳[4](2019)在《叉流开式热源塔热泵系统在铁路站房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助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进步,中国高铁营运里程稳居世界第一,如此大规模的铁路运营造就了众多大小不一的铁路站房,作为铁路重要的配套设施,人们对其内部的舒适度有很高的要求,但这不能以牺牲更多能源来达到此目的。因此,研究设计更加节能的铁路站房冷热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热源塔热泵技术是根据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设计而来。该地区冬季寒冷潮湿,但室外干球温度仍能保持在零度以上,故室外环境空气中存在的大量低品位热源可以被热源塔利用,这些低品位热源属于太阳能次生源,也就是可再生能源,且热源塔热泵系统系统设计比较简单、适用性强、一机多用、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显着。但目前该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应用在大空间铁路站房是否能达到节能的目的还有待验证,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利用可视化的原理图形象地描述了开式热源塔热泵系统冬夏季的工作过程,并深入分析了热源塔内的热质交换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叉流开式热源塔热质交换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求解。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本文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各个参数偏差基本都在±10%以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之后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叉流开式热源塔冬季供暖工况下的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然后,针对特殊大空间建筑铁路站房的负荷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阐述了TRNSYS建立建筑模型的理论基础,并为成都东站铁路站房建立了TRNSYS建筑模型,模拟出了该建筑的全年建筑负荷;之后,以全年建筑负荷为依据进行了冷热源方案的设计,并为各个冷热源方案建立了TRNSYS模型;对各个模型进行模拟,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就全年运行能耗来说,开式热源塔热泵系统的系统能耗比冷水机组+燃气锅炉低了19.78%,比地源热泵系统高出2.55%。但考虑到热源塔热泵机组初投资比地源热泵节省约50%,所以整体来看,热源塔热泵机组仍然是成都东站铁路站房的最优选择。最后在传统热泵系统运行策略优化方案的基础上再次优化,并选择不同典型负荷日,对比不同策略的逐时功耗,给出最优优化策略;同时还对溶液再生控制策略进行优化。

杨芬[5](2019)在《基于化学史促进学生概念理解的教学研究》文中指出化学史详细记述了化学从萌芽到形成独立学科,再到蓬勃发展的历程。这个历程中许多化学物质被发现、化学规律被认识、化学方法被创造……这其中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聪明智慧和可贵精神。化学史的价值在科学和人文两方面都有体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价值就体现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史教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认识到它的教育价值并积极探索有效利用它进行化学教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呼吁一线的化学教师重视化学史教育。有关化学史教育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大多集中在化学史教育价值的理论分析、化学史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等方面,研究结论表述比较宽泛,没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结论具有相似性和重复性的特点。这就造成了一线化学教师想要运用化学史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于化学教育教学中而又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本课题针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概念教学的要求,探究从化学史的角度促进学生概念理解的原则和策略,有针对性地利用化学史进行化学教育教学,精准匹配化学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化学史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功能和价值。本研究通过搜集、分析、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化学史教学和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结合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以学科核心概念为主导进行教学”的理念,阐述了本课题产生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并且对主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概念不相容原理为理论指导,提出了基于化学史促进学生概念理解的四条教学原则:准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建构了相应的教学策略:(1)布置任务,感知概念;(2)创设情境,形成概念;(3)追溯史料,理解概念;(4)解决问题,深化概念。为了检验本课题所提出的基于化学史促进学生概念理解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选取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和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作为素材进行开发,以广州市番禺区某普通中学高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在教学设计实施后,首先采用自编的“离子反应基本概念理解二段式测试卷”和“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理解二段式测试卷”检测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情况,然后随机抽取不同学习层次的三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化学教学中引入化学史的真实感受。在整章内容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常规的单元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情况。本研究通过对二段式测试卷、单元测试卷和访谈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课题提出的基于化学史促进学生概念理解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而且基于化学史的概念教学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在概念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良好动机和浓厚兴趣。后者在化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教材在编排离子反应基本概念和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时采用了螺旋上升的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本研究由于样本容量、内容范围、时间以及研究者自身研究能力有限,所提出的基于化学史促进学生概念理解的教学原则和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

周易维[6](2019)在《溶液结晶-熔融结晶耦合分离提纯戊二酸》文中研究说明戊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存在于环己醇氧化法制己二酸的副产物三元混合二酸之中。混合二酸中除戊二酸外,还包括少量丁二酸和己二酸。戊二酸的市场价格远高于混合二酸,所以从混合二酸中分离提纯戊二酸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三种二酸的凝固点差异,及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异,提出了一种溶液结晶-熔融结晶耦合分离工艺。该方法首先利用水作为溶剂进行溶液冷却结晶,将原料中的戊二酸含量由56%提高到85%,再通过熔融结晶精制得到高纯(99%以上)的戊二酸产品。相比于传统的有机溶剂溶液结晶法,本工艺具有不引入有机物杂质、环保、高效等优势。作为工艺设计的基础,本文首先选择了适合三元二酸体系的热力学模型,对三元二酸的固液平衡液相线表达式进行推导,用Matlab对熔化平衡数据进行了模拟,建立了三元二酸的固液平衡相图。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三种二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并选择合适的溶解度模型对数据进行关联。以上述热力学数据为基础,本文对溶液结晶-熔融结晶耦合技术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探究了溶液结晶中料水比、降温速率、结晶终温以及熔融结晶中晶种、发汗速率、发汗终温等条件对耦合结晶工艺的影响,优化了部分操作参数。综合考虑晶体纯度、戊二酸收率等工艺评价指标后,得到的最佳工艺为:水溶液结晶后得到戊二酸含量为84%的母液,母液除水后可得纯度85%左右的戊二酸粗晶体,再以此粗晶为原料进行一级熔融结晶可得纯度为95%的戊二酸产品,通过二级熔融结晶可得99%以上的高纯度戊二酸产品。

竺丽英[7](2018)在《化学选考生学科思维、学科态度与社会决策力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2014年,浙江省作为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率先推出了“7选3”的高考招生模式,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在此背景下,化学由原先理科生的高考必考科目,变成所有高中生都能选择的选考科目,其在中学教学及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学素养不仅包含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包含了积极的科学态度,也包含了对真实生活情境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研究基于高考科目选择因素的访谈调查,从现状表现与相互作用机制两个方面,探究选考生在化学学科思维、学科态度与社会决策力三个方面的特征,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因材施教地开展分类教学、提升选考生的科学素养提供实证数据的参考。研究首先基于相关文献,结合化学学科的特征,构建了化学学科思维、学科态度和社会决策力的概念框架,并利用I-CVI内容效度法,确保框架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开发了《化学学科思维测试(TCST)》、《化学学科态度量表(ACSS)》和《社会决策力调查(DMSCIQ)》,并通过初步测试,验证了测评工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的样本来自浙江省四个地市,每个地市随机抽取3所教学水平不同的学校,共2000人,均为高二年级的化学选考生,利用TCST、ACSS和DMSCIQ三个工具,进行化学学科思维、学科态度和社会决策力的测评与调查。研究的数据分析主要采用SPSS22.0软件,通过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化学选考生在学科思维、学科态度与社会决策力上的整体表现;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探究性别、学校类型及学生原有的化学成绩对三者的影响;通过两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检验上述三个变量在学科思维、学科态度与社会决策力之间的调节效应;通过各种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探索选考生学科思维、学科态度与社会决策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化学选考生的学科思维表现不够理想,勉强接近及格水平,“宏观与微观”维度最佳,“定性与定量”维度最弱;男生解决高难度思维任务的能力比女生强,且这种关系不受学校类型和学生原有的化学成绩水平的影响;学校类型和原有的成绩水平等学科基础变量对学科思维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选考生的化学学科态度表现良好,极为认同化学的学科价值,但兴趣态度不高;女生对化学的价值认知和本质理解优于男生,但兴趣态度却刚好相反;学科态度与学校类型、原有的成绩水平不成正比,高水平和中等水平的学生相差不大。选考生在社会性化学议题决策力上的表现中等,“关注与融合”维度最强,“权衡与决策”维度最弱;女生的社会决策力比男生强,且受学校类型变量的调节;学校类型影响学生的社会决策力,而学生原有的化学成绩却没有。在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上,化学学科态度对学科思维和社会决策力都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学科思维不仅能直接、正向地预测社会决策力,还能通过学科态度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促进选考生社会决策力的发展。基于以上结果,研究提出了加强选考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重视化学实验教学等建议,并从社会决策力的议题情境、统计方法、实证研究等方面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朱杰[8](2017)在《沥青路面防冻雾封层机理分析及材料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冬季道路凝冰会大幅降低路表抗滑能力,影响行车安全。防冻雾封层是以乳化沥青为载体掺入防冻剂后涂覆于沥青路面路表形成的具有防冻抗滑能力的涂层。目前对防冻雾封层类材料的研究仍然不多,且对防冻过程的相关机理研究不足和对防冻雾封层乳液稳定机理的研究不足使得防冻雾封层类材料的设计思路受到了 一定的限制。本文基于稀溶液定律和低共熔点原理分析了防冻雾封层的防冻机理,借助药物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防冻剂的释放机理,基于乳状液理论对防冻雾封层乳液的稳定机理进行了分析。将不同种类的环保型乙酸类防冻剂与阴、阳离子乳化沥青配伍,通过乳液的干固性能试验和稳定机理分析,确定使用乙酸钙作为防冻剂,以阳离子乳化沥青作为防冻剂载体。基于药物动力学原理和Ritger-Peppas方程,通过对累积防冻剂释放试验结果用Peppas方程进行拟合,发现释放机制指数n较为稳定,且相关性良好,表明用药物动力学方程描述防冻剂的释放具有合理性,乙酸钙从防冻雾封层中的释放遵循Fick扩散机制,沥青混合料表面构造形态使得扩散机制参数n比平面形态的小,扩散机制随防冻剂/沥青比值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不明显。基于固体颗粒稳定乳状液的机理,选用未经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和纳米CaCO3与不同防冻剂浓度的乳液进行复配,通过10d分层稳定性和5d储存稳定性测定分析了两种材料对防冻雾封层乳液稳定性的影响,选取纳米CaCO3作为外加稳定剂。通过对涂覆防冻雾封层的沥青混合料表面结冰状态观察及划戳碎冰力实验,对比了不同防冻剂含量的涂层的防冻效果,结合冰层表面现象与防冻机理分析了防冻效果的来源,结果表明,涂层防冻剂含量越高,其防冻效果越好,冰层中未达到低共熔点的防冻剂水溶液液泡使得路表冰层疏松多孔,是防冻效果的主要来源。结合实际凝冻灾害地区气象资料,设计了防冻耐久性加速衰减模拟方法,通过模拟期限的防冻剂累积释放量试验和对经过不同模拟期限的试件进行划戳碎冰力试验,表明所制备的防冻雾封层能在目标期限内发挥持续的防冻效果。

柳建新,唐善法,刘卫红,吴一慧[9](2017)在《石油工程专业"普通化学"教学探讨——以"水溶液化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普通化学"在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水溶液化学"一章为例,探讨了在非化学专业讲授该课程的方法。认为教学中首先必须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将基础理论讲透,并在各个章节中不断应用、强化这些重要的理论。其次,理论教学必须紧扣石油工程的专业背景,通过将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穿插到理论学习的全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用化学的方法分析工程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学形式和考查方式的改革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形式和多角度的考查方式已证实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程维[10](2016)在《桂北地区抑冰融雪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冬季道路凝冰已成为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清除道路凝冰的方法通常是撒布除冰剂、人工或机械清除,这些除冰方法一般效率低、污染沿线生态环境。因此开发一种除冰效率高的、对环境友好的、全新除冰材料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道路凝冰形成的机理,同时分析了抑冰融雪的作用机理,调查分析了桂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道路凝冰的分布状况。经过对比分析,选取NaCl、CaCl2、CaSO4和CH3COONa作为除冰剂,阳离子乳化沥青作为载体,采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搅拌混合,分别制得涂层A、涂层B、涂层C和涂层D。涂层释放除冰剂的速率与所添加除冰剂的比例有关,除冰剂添加的比例越高,涂层释放除冰剂的速率越大,除冰剂的浓度也就越高。四种涂层中,涂层A和涂层B释放除冰剂的能力较强,涂层D较差,涂层C最差。对比涂层A、涂层B和涂层C可以发现,对于无机类除冰剂,除冰剂的溶解性对涂层的除冰雪能力有影响,溶解度太小不利于涂层释放除冰剂,从而影响了涂层除冰雪的能力。冰冻试验表明,涂层A和涂层B的除冰效果明显,涂层C基本没有除冰能力,涂层D的除冰效果较差。虽然涂层B的除冰效果较好,但其粘附性较差,而涂层A不仅除冰效果好,其粘附性也较好;涂层A是最合适的抑冰融雪材料,建议NaCl添加的比例为4%~8%。

二、非电解质稀溶液凝固点全息方程的建立和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电解质稀溶液凝固点全息方程的建立和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之源:教学与研究中矛盾危机引发化学教师学科理解问题的觉思
        1.1.1 教学中的矛盾: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与中学教学实践相分离
        1.1.2 教学中的危机:本原性和结构化的认识在教师理解中的缺失
        1.1.3 研究中的矛盾:研究中融合学科知识性与科学普遍性的困难
        1.1.4 研究中的危机:评价中基于生成性的建构式测评方式的缺失
    1.2 研究问题与解决之径: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理论模型体系的建构和测评工具的开发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思路
        1.2.4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理论构建及开发测评工具方法论指导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学科知识研究现状
        2.1.1 学科知识内涵概述
        2.1.2 学科知识的评价研究
    2.2 科学本质研究现状
        2.2.1 科学本质内涵概述
        2.2.2 科学本质的评价研究
    2.3 电化学主题研究现状
        2.3.1 国内研究
        2.3.2 国外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学科结构理论
    3.2 科学认识论
    3.3 建构主义理论
第4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基本内涵与学科理解水平构建思路
    4.1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基本内涵
        4.1.1 概念界定
        4.1.2 基本特征
        4.1.3 结构要素
    4.2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构建思路
第5章 电化学主题课程与学科本体研究
    5.1 课程研究
        5.1.1 国外电化学主题课程标准
        5.1.2 国内电化学主题课程标准
        5.1.3 国内外电化学主题课程标准对比
    5.2 学科本体研究
        5.2.1 历史发展
        5.2.2 学科理解
第6章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评工具的开发与检验
    6.1 测评工具的编制流程
    6.2 测评工具的开发
        6.2.1 Rasch模型的基本原理
        6.2.2 试题的开发与呈现形式
        6.2.3 评分标准
    6.3 测评工具的试测过程及分析
        6.3.1 测评工具主要参数指标
        6.3.2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6.3.3 试测结果分析
        6.3.4 测评工具(试测版)的修正
    6.4 测评工具的实测过程及分析
        6.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6.4.2 实测结果分析
    6.5 评价标准的水平特征
        6.5.1 测评工具水平分值的划分
        6.5.2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特征
第7章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
    7.1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总体性描述
    7.2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相关性分析
    7.3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差异性分析
    7.4 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
        8.1.2 核心研究的主要结论
        8.1.3 应用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启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2)HPS教育融入高中化学微课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育人方式改革的需求
        (2) 国际科学教育的推进
        (3) 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改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HPS教育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HPS教育的国内研究现状
        1.3.3 微课的国外研究现状
        1.3.4 微课的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HPS教育
        2.1.2 微课、微课程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科学本质观
        2.2.3 人本主义理论
3 HPS教育融入高中化学微课的必要性分析
    3.1 教材中HPS内容分析
        3.1.1 教材中HPS素材分析
        3.1.2 教材中化学史试题内容
    3.2 基于教学现状的分析
        3.2.1 调查对象与数据回收
        3.2.2 调查目的与内容分析
        3.2.3 调查结果小结
4 高中化学将HPS教育融入微课的教学研究
    4.1 化学HPS融入微课设计原则
        4.1.1 以教材为本,体现基础性
        4.1.2 以学生为主,体现选择性
        4.1.3 以认知过程为中心,体现人文性
    4.2 教学模式微析
    4.3 HPS融入微课的思路构建
        4.3.1 以历史背景为线索,开发“系统化”的课程
        4.3.2 以化学家为切入点,开发“情景化”课程
        4.3.3 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开发“互动体验性”课程
    4.4 融入HPS教育的高中化学微课编制
        4.4.1 编制思路
        4.4.2 微课脚本案例
        4.4.3 教学设计案例
    4.5 化学HPS教育融入微课的效果检验
        4.5.1 访谈调查
        4.5.2 实验调查
5 结论与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反思
        5.2.1 现状反思
        5.2.2 研究不足
        5.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槽面散发的硫酸和盐酸液滴的蒸发及迁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液滴蒸发研究现状
        1.2.1 液滴蒸发模型
        1.2.2 各影响因素对液滴的蒸发速度显着性研究
    1.3 液滴表面水蒸气分压力研究现状
        1.3.1 活度系数模型
        1.3.2 硫酸及盐酸溶液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1.4 液滴中挥发性无机组分
    1.5 液滴的迁移特性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理论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2.1 溶液液滴蒸发模型
    2.2 溶液液滴表面水蒸气分压力
        2.2.1 范特霍夫因子
        2.2.2 渗透系数
    2.3 溶液液滴的运动模型
    2.4 经典四阶Runge-Kutta数值算法
    2.5 槽面散发液滴特性
    2.6 本章小结
3.水蒸气分压力方法对比及确定
    3.1 不同方法预测的液滴表面水蒸气分压力对比
        3.1.1 理论值与实验值对比
        3.1.2 实验数据函数拟合
        3.1.3 拟合值与实验值对比
    3.2硫酸和盐酸液滴蒸发实验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3 硫酸和盐酸液滴蒸发模型验证
    3.4 本章小结
4.不同预测方法对研究液滴蒸发和运动的适用性分析
    4.1 数值工况
    4.2 相同初始粒径下不同方法的适应性分析
    4.3 硫酸液滴渗透系数不同电离方式准确性分析
    4.4 硫酸液滴在渗透系数B电解方法下突变的因素分析
        4.4.1 不同环境相对湿度下粒径和温度对比
        4.4.2 不同初始粒径下粒径和温度变化对比
        4.4.3 不同初始粒径下质量分数和活度变化对比
        4.4.4 不同初始质量分数下突变临界质量分数分析
        4.4.5 不同环境温度下突变临界质量分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5.单个液滴自由沉降特性分析
    5.1 数值工况
    5.2 相同初始质量分数和温度下液滴的蒸发和沉降特性
        5.2.1 相同初始粒径下两种液滴的粒径变化分析
        5.2.2 不同初始粒径下两种液滴的粒径变化分析
        5.2.3 不同初始粒径下两种液滴的下落距离变化分析
        5.2.4 不同下落距离两种液滴粒径变化分析
        5.2.5 不同种类液滴下落距离变化分析
    5.3 不同初始质量分数下液滴蒸发及沉降特性
        5.3.1 不同浓度两种液滴粒径变化分析
        5.3.2 不同浓度下两种液滴下落距离变化分析
    5.4 不同环境温度下液滴蒸发及沉降特性
        5.4.1 不同温度两种液滴粒径变化分析
        5.4.2 不同温度两种液滴下落距离变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6.槽面散发的硫酸液滴群的分布特性
    6.1 模型介绍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6.1.1 计算模型
        6.1.2 液滴的设置及控制方程
        6.1.3 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
        6.1.4 网格无关性验证
        6.1.5 基于UDF编程的液滴表面水蒸气压力的修正
        6.1.6 计算模型验证
    6.2 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硫酸液滴群的迁移规律分析
        6.2.1 槽面散发气流的流场特性
        6.2.2 硫酸液滴群的运动可视化
        6.2.3 硫酸液滴群的粒径变化分析
        6.2.4 硫酸液滴群的速度变化分析
    6.3 不同影响因素下硫酸液滴群的动态分布特性研究
        6.3.1 硫酸液滴群沿水平方向的分布特性
        6.3.2 硫酸液滴群沿水平方向的扩散半径
    6.4 本章小结
7.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和奖励
附录
    附录A:表面蒸气压函数拟合参数
    附录B:数值计算代码
    附录C:硫酸液滴表面水蒸气压力UDF修正

(4)叉流开式热源塔热泵系统在铁路站房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常用的空调冷热源方案
        1.1.2 热源塔热泵系统的优势
    1.2 热源塔热泵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源塔热泵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2.2 热源塔热泵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开式热源塔热泵技术
    2.1 开式热源塔的工作原理
    2.2 开式热源塔热质交换理论
    2.3 叉流开式热源塔热质交换数学模型
        2.3.1 微元内质量、能量平衡方程
        2.3.2 微元内传热传质方程
        2.3.3 微元方程的离散化数值差分形式
        2.3.4 空气、溶液和填料的基本物性参数确定
        2.3.5 正确性验证
    2.4 本章小结
3 叉流开式热源塔的传热传质特性研究
    3.1 进口空气参数对热源塔换热的影响
        3.1.1 进口空气温度的影响
        3.1.2 进口空气含湿量的影响
        3.1.3 进口空气流量的影响
    3.2 溶液侧参数变化对热源塔换热的影响
        3.2.1 进口溶液温度的影响
        3.2.2 进口溶液流量的影响
        3.2.3 进口溶液质量浓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铁路站房全年运行的能耗模拟分析
    4.1 铁路站房的负荷特点
    4.2 建筑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4.2.1 房间热平衡方程
        4.2.2 墙和窗的简化模型
        4.2.3 渗透和通风方程
    4.3 成都东站的负荷模拟计算
        4.3.1 成都东站的建筑概况
        4.3.2 TRNSYS负荷模拟
    4.4 冷热源方案设计及其TRNSYS模型
        4.4.1 冷水机组+燃气锅炉
        4.4.2 地源热泵+冷水机组
        4.4.3 热源塔热泵+冷水机组
    4.5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5.1 供冷季能耗对比
        4.5.2 供热季能耗对比
        4.5.3 全年能耗对比
        4.5.4 全年能源费用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热源塔热泵机组的运行策略优化
    5.1 热泵机组供暖能效模型
        5.1.1 基础函数
        5.1.2 冷凝器侧参数的修正
        5.1.3 蒸发器侧参数的修正
        5.1.4 机组能效模型
        5.1.5 正确性验证
    5.2 运行策略的优化
        5.2.1 100%设计日负荷运行策略
        5.2.2 75%设计日负荷运行策略
        5.2.3 50%设计日负荷运行策略
        5.2.4 25%设计日负荷运行策略
    5.3 防冻溶液再生控制策略
        5.3.1 氯化钙溶液的密度变化
        5.3.2 不同溶液密度下热源塔换热量的变化
        5.3.3 再生控制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热源塔实测数据
    B 热源塔模型模拟数据
    C 热源塔热泵机组COP测试数据
    D 实测COP值与理论COP值之间的相对误差
    E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基于化学史促进学生概念理解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1.1.2 化学史教育教学的实践需求
        1.1.3 化学概念教学的发展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化学史教学文献综述
        2.1.1 国外化学史教学研究
        2.1.2 国内化学史教学研究
        2.1.3 化学史教学文献评析
    2.2 概念教学文献综述
        2.2.1 国外概念教学研究
        2.2.2 国内概念教学研究
        2.2.3 概念教学文献评析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化学史
        3.1.2 化学史教育
        3.1.3 概念理解
    3.2 理论基础
        3.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2.2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3.2.3 概念不相容原理
4 基于化学史促进学生概念理解的教学原则与策略
    4.1 教学原则
        4.1.1 准备性原则
        4.1.2 主体性原则
        4.1.3 科学性原则
        4.1.4 有效性原则
    4.2 教学策略
        4.2.1 布置任务,感知概念
        4.2.2 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4.2.3 追溯史料,理解概念
        4.2.4 解决问题,深化概念
5 基于化学史促进学生概念理解的教学实践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内容
    5.3 实验方案
        5.3.1 实验对象
        5.3.2 实验变量
        5.3.3 实验结果的检测方法
        5.3.4 实验过程
    5.4 教学案例与分析
    5.5 实验结果分析
        5.5.1 实验班和对照班概念理解情况分析
        5.5.2 实验班和对照班访谈结果分析
        5.5.3 实验班和对照班第二章测试成绩分析
6 研究结论及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6)溶液结晶-熔融结晶耦合分离提纯戊二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戊二酸研究发展现状
        1.1.1 戊二酸基本性质
        1.1.2 戊二酸的用途及来源
        1.1.3 混合二酸的主要分离工艺
    1.2 结晶及其耦合分离技术
        1.2.1 结晶分离技术的分类及原理
        1.2.2 耦合结晶技术
        1.2.3 溶液结晶-熔融结晶耦合分离技术
    1.3 固液相平衡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三元混合二酸固-液熔化平衡研究
    2.1 熔化平衡研究
        2.1.1 混合二酸的熔化平衡
        2.1.2 熔化平衡数据的来源
    2.2 外推法求三元二酸固液平衡相图
        2.2.1 三元体系热力学模型
        2.2.2 二元体系参数的推导
        2.2.3 Matlab模拟过程及参数
        2.2.4 三元二酸熔化平衡相图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溶液结晶法初步提浓
    3.1 戊二酸溶液结晶热力学研究
        3.1.1 溶解度测定实验
        3.1.2 溶解度结果分析与讨论
    3.2 溶液结晶提浓戊二酸实验过程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溶液结晶初步提浓戊二酸的结果及讨论
        3.3.1 料水比对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3.3.2 降温速率对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3.3.3 结晶终温对溶液结晶过程的影响
        3.3.4 添加晶种对结晶过程的影响
        3.3.5 溶液结晶过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熔融结晶精制戊二酸产品
    4.1 熔融结晶实验流程
        4.1.1 实验装置及原料
        4.1.2 实验及分析方法
        4.1.3 熔融结晶过程评价标准
    4.2 一级熔融结晶实验结果及讨论
        4.2.1 降温速率对一级熔融结晶过程的影响
        4.2.2 结晶终温对一级熔融结晶过程的影响
        4.2.3 晶种对一级熔融结晶过程的影响
        4.2.4 发汗过程对一级熔融结晶过程的影响
    4.3 二级熔融结晶实验结果及讨论
        4.3.1 降温速率对二级熔融结晶过程的影响
        4.3.2 结晶终温对二级熔融结晶过程的影响
        4.3.3 发汗过程对二级熔融结晶过程的影响
        4.3.4 熔融结晶最佳条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化学选考生学科思维、学科态度与社会决策力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高考科目选择影响因素调查
        1.1.1 调查访谈对象
        1.1.2 数据收集与处理
        1.1.3 访谈结果分析
        1.1.4 访谈启示与讨论
    1.2 文献综述
        1.2.1 化学学科思维的研究现状
        1.2.2 化学学科态度的研究现状
        1.2.3 社会决策力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路线
第2章 概念框架设计
    2.1 概念框架的初步建构
        2.1.1 化学学科思维的内涵及要素
        2.1.2 化学学科态度的内涵及要素
        2.1.3 社会决策力的内涵及要素
    2.2 概念框架的效度验证
        2.2.1 I-CVI内容效度
        2.2.2 效度检验量表设计
        2.2.3 效度检验结果分析
第3章 测评工具开发
    3.1 《化学学科思维测试(TCST)》设计
        3.1.1 TCST的项目设计
        3.1.2 TCST的效度评价
        3.1.3 TCST的试测与改进
    3.2 《化学学科态度量表(ACSS)》设计
        3.2.1 ACSS的项目设计
        3.2.2 ACSS的质量评价
        3.2.3 ACSS的修正
    3.3 《社会决策力调查(DMSCIQ)》设计
        3.3.1 DMSCIQ的议题选择
        3.3.2 DMSCIQ的内容设计
        3.3.3 DMSCIQ的评价标准设计
第4章 化学学科思维测评
    4.1 化学学科思维的整体表现
        4.1.1 “分类与比较”思维表现
        4.1.2 “宏观与微观”思维表现
        4.1.3 “变化与平衡”思维表现
        4.1.4 “定性与定量”思维表现
        4.1.5 “符号与表征”思维表现
    4.2 化学学科思维的群体差异
        4.2.1 化学学科思维的性别差异
        4.2.2 化学学科思维的学校类型差异
        4.2.3 化学学科思维的成绩水平差异
    4.3 化学学科思维的调节效应
        4.3.1 学校类型对男、女生学科思维的调节
        4.3.2 成绩水平对男、女生学科思维的调节
        4.3.3 学校类型对不同成绩水平学生学科思维的调节
    4.4 研究小结
第5章 化学学科态度调查
    5.1 化学学科态度的整体表现
        5.1.1 化学学科“价值认知”表现
        5.1.2 化学学科“本质理解”表现
        5.1.3 化学学科“兴趣态度”表现
        5.1.4 化学学科“精神品质”表现
    5.2 化学学科态度的群体差异
        5.2.1 化学学科态度的性别差异
        5.2.2 化学学科态度的学校类型差异
        5.2.3 化学学科态度的成绩水平差异
    5.3 化学学科态度的调节效应
        5.3.1 学校类型对男、女生学科态度的调节
        5.3.2 成绩水平对男、女生学科态度的调节
        5.3.3 学校类型对不同成绩学生学科态度的调节
    5.4 研究小结
第6章 社会决策力测查
    6.1 社会决策力的整体表现
        6.1.1 “关注与融合”决策力表现
        6.1.2 “权衡与决策”决策力表现
        6.1.3 “优化与创新”决策力表现
    6.2 社会决策力的群体差异
        6.2.1 社会决策力的性别差异
        6.2.2 社会决策力的学校类型差异
        6.2.3 社会决策力的成绩水平差异
    6.3 社会决策力的调节效应
        6.3.1 学校类型对男、女生社会决策力的调节
        6.3.2 成绩水平对男、女生社会决策力的调节
        6.3.3 学校类型对不同成绩学生社会决策力的调节
    6.4 研究小结
第7章 学科思维、态度与社会决策力的关系分析
    7.1 学科思维与学科态度之间的关系
        7.1.1 学科态度对学科思维的宏观预测
        7.1.2 学科态度对学科思维的微观影响
        7.1.3 学科态度与思维之间的调节效应
    7.2 学科思维与社会决策力之间的关系
        7.2.1 学科思维对社会决策力的宏观预测
        7.2.2 学科思维对社会决策力的微观影响
        7.2.3 学科思维与社会决策力之间的调节效应
    7.3 学科态度与社会决策力之间的关系
        7.3.1 学科态度对社会决策力的宏观预测
        7.3.2 学科态度对社会决策力的微观影响
        7.3.3 学科态度与社会决策力之间的调节效应
    7.4 学科态度对思维与社会决策力间的关系影响
        7.4.1 学科态度对学科思维与社会决策力间的调节效应
        7.4.2 学科态度对学科思维与社会决策力间的中介效应
    7.5 研究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化学选考生学科思维现状
        8.1.2 化学选考生学科态度现状
        8.1.3 化学选考生社会决策力现状
        8.1.4 学科思维、学科态度与社会决策力的关系
    8.2 建议与启示
        8.2.1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奠定思维发展的基石
        8.2.2 关注定量化能力的培养,奠定专业发展的基础
        8.2.3 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奠定素养发展的基础
        8.2.4 注重学习兴趣的提升,奠定职业发展的基础
        8.2.5 提升社会决策力,奠定社会生存的基础
    8.3 研究展望
        8.3.1 维系化学的社会责任,关注议题情境对决策力的影响
        8.3.2 探索新型的统计方法,挖掘潜在的数据信息
        8.3.3 尝试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附录1:化学学科思维、态度与社会决策力效度评价量表
附录2:化学学科思维测试(预测版)
附录3:化学学科思维测试(正式版)
附录4:化学学科态度量表(预测版)
附录5:化学学科态度量表(正式版)
附录6:社会决策力调查(预测版)
附录7:社会决策力调查(正式版)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沥青路面防冻雾封层机理分析及材料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防冻剂材料的研究现状
        1.2.2 防冻剂释放特性的研究现状
        1.2.3 防冻雾封层材料设计的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防冻雾封层材料机理综合分析
        1.3.2 防冻雾封层原材料选择及制备
        1.3.3 防冻剂释放机制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3.4 防冻雾封层乳液材料设计
        1.3.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防冻雾封层材料机理综合分析
    2.1 防冻剂抗凝冻机理
        2.1.1 稀溶液依数性定律及凝固点降低公式
        2.1.2 低共熔点原理
    2.2 防冻剂释放机理
        2.2.1 防冻剂的释放过程
        2.2.2 药物动力学模型概述
        2.2.3 药物动力学方程适用性分析
    2.3 防冻雾封层乳液稳定机理
        2.3.1 乳状液液滴间的三种相互作用
        2.3.2 离子型乳化沥青稳定机理
        2.3.3 电解质的不利影响及其对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防冻雾封层乳液载体与防冻剂的选择及制备技术研究
    3.1 原材料性质简介
        3.1.1 乳化沥青
        3.1.2 防冻剂
        3.1.3 外加稳定剂
    3.2 防冻雾封层乳液制备方法
        3.2.1 纳米颗粒的团聚与分散
        3.2.2 防冻雾封层乳液制备方法
    3.3 防冻雾封层乳液干固性能试验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防冻剂释放机制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乙酸钙水溶液电导率标准曲线
        4.2.2 不同防冻剂/沥青比值的释放规律
        4.2.3 不同温度下防冻剂的释放规律
        4.2.4 沥青混合料表面构造对释放规律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颗粒稳定的防冻雾封层乳液材料设计
    5.1 防冻雾封层乳液储存稳定性研究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1.3 实验方法
        5.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1.5 防冻剂浓度及纳米颗粒掺量的推荐
    5.2 防冻雾封层防冻效果评价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3 防冻效果评价方法
        5.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防冻雾封层防冻耐久性评价
        5.3.1 实验材料
        5.3.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3.3 防冻耐久性加速衰减模拟方法
        5.3.4 防冻耐久性评价方法
        5.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纵向科研项目

(9)石油工程专业"普通化学"教学探讨——以"水溶液化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注重基础,前后贯通
2 联系专业,拓展应用
3 创新教学、考试改革
4 结论

(10)桂北地区抑冰融雪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被动抑制技术
        1.2.2 主动抑制技术
    1.3 桂北地区气候特点及调查分析
        1.3.1 桂北地区气候特点分析
        1.3.2 桂北地区道路凝冰调查分析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道路除冰机理分析
    2.1 路面凝冰形成的宏观机理
        2.1.1 冻雨的定义
        2.1.2 冻雨形成机制
        2.1.3 凝冰的形成机制
    2.2 路面凝冰形成的微观机理
        2.2.1 非均质成核机理
    2.3 抑冰融雪的作用机理
        2.3.1 相关概念
        2.3.2 理论依据
        2.3.3 冰点降低的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抑冰融雪涂层的制备
    3.1 除冰剂的选择
        3.1.1 常用除冰剂
        3.1.2 除冰剂的选择
    3.2 除冰剂载体的选择
    3.3 抑冰融雪涂层的制备
        3.3.1 制备方法的选择
        3.3.2 确定除冰剂的最大添加量
        3.3.3 涂层乳液的制备
    3.4 涂层乳液的储存稳定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抑冰融雪涂层的除冰雪性能分析
    4.1 除冰剂溶液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4.2 涂层的除冰剂释放速率
        4.2.1 试验准备
        4.2.2 涂层摩擦前的除冰剂释放速率
        4.2.3 涂层摩擦后的除冰剂释放速率
    4.3 涂层的耐久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抑冰融雪涂层的除冰雪效果评价
    5.1 试验准备
    5.2 冰冻试验
        5.2.1 涂层凝冰的状态
        5.2.2 涂层除冰效果的定量分析
    5.3 涂层的选择建议
    5.4 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纵向科研项目

四、非电解质稀溶液凝固点全息方程的建立和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化学教师电化学主题学科理解水平测量与评价研究[D]. 单媛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HPS教育融入高中化学微课的教学研究[D]. 孝衍娇.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槽面散发的硫酸和盐酸液滴的蒸发及迁移特性研究[D]. 宋兵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叉流开式热源塔热泵系统在铁路站房的应用研究[D]. 袁琳琳. 重庆大学, 2019(01)
  • [5]基于化学史促进学生概念理解的教学研究[D]. 杨芬.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溶液结晶-熔融结晶耦合分离提纯戊二酸[D]. 周易维.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7]化学选考生学科思维、学科态度与社会决策力的特征研究[D]. 竺丽英.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8]沥青路面防冻雾封层机理分析及材料设计研究[D]. 朱杰. 广西大学, 2017(06)
  • [9]石油工程专业"普通化学"教学探讨——以"水溶液化学"为例[J]. 柳建新,唐善法,刘卫红,吴一慧. 化学教育, 2017(06)
  • [10]桂北地区抑冰融雪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程维. 广西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非电解质稀溶液凝固点全息方程的建立与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