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路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大运路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一、大运路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阳[1](2021)在《中国境内出土长沙窑瓷器初步研究 ——以窑址之外资料为中心》文中提出本文全面收集了中国境内窑址之外出土的长沙窑瓷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长沙窑产品的类型、特征、年代、流布以及长沙窑的生产性质等问题。第一章介绍了国内窑址之外出土长沙窑瓷器的基本情况,并对学术史作简要回顾。第二章梳理了中国境内窑址之外出土长沙窑产品的类型,将所有产品分为二十五大类,其中执壶、罐、碗是最主要的三类产品,此外还有盘、碟、盒、水盂、水注、灯、枕、瓷塑等,每一大类下再细分若干类型,通过表格和图片全面展示考古材料。第三章探讨了长沙窑产品的特征和年代。长沙窑瓷器多数呈灰白胎,以单色青釉为主,高温釉上彩和模印贴花产品最具特色。其始烧于8世纪中期,衰落于10世纪中期,9世纪早中期为其盛烧期。第四章探讨了长沙窑瓷器的流布问题。长沙窑瓷器流布范围广泛,北抵中国东北,南及西沙群岛,东至于海,西达成都平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较为零散。在此基础上勾勒出长沙窑瓷器的运销路线,大体可分为南北两线,甲线沿湘水北上入长江,向东可至扬州,向西可抵三峡地区和成都平原,沿汉水北上可至梁州(今陕西汉中),经陆路达长安(今陕西西安)。此外从扬州北上可沿邗沟、通济渠直达两京地区,也可出海南下至广州和海外地区或北上至山东半岛、渤海国和东亚诸国。乙线可溯湘水而上,经灵渠至桂州(今广西桂林),再沿漓水或白石水入郁江至广州后出海。而在诸多线路中,潭州(今湖南长沙)——扬州一线应为主要运输路线,其它路线均属支线,这些线路共同构成长沙窑的贸易网络。除贸易外,进贡、个人携带可能也是其传播方式。使用对象有平民、中下级官吏和僧侣,但也受到一些高等级官吏甚至是宫廷青睐。政策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丰厚的利润促使长沙窑产品大规模运销。第五章结合国内外出土长沙窑瓷器,对长沙窑的生产性质进行探讨,认为海外市场在长沙窑市场份额中占比较小,其更应是一个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窑场。

单超[2](2020)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的施政目标,这是北京第一次明确将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通州,历史再次选择了它承担“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责任。自金代北京(中都)上升为国之京师以来,通州始终在京师畿辅之地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名副其实的“左辅雄藩”:它是守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堪称北京东门户;是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大运河的北端点,承担漕粮“起载转运储贮”职能;是今天北京城市规划中长安街的延长线东端。这样的“三点交汇”,放眼全球,有且仅有一个通州有这样独一无二、非比寻常的战略地位。基于此,不同的学者从历史、城市规划、市政工程、道路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旅游等各个角度对通州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州的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也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近800年的通州京畿史,积淀了厚重的城市遗产,单纯使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是远远不够的。201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提出了 以“历史性城市景观(HUL)”这一概念为基础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赢新模式。这一模式为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将是一场通州城市遗产与历史景观沿着遗产保护理论的现代化叙事。因此,本论文从HUL保护理论出发,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的通州城市遗产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通州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格局和脉络的研究,阐述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总结通州城市遗产的特征、特色,从而提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利用方法。论文在对通州的历史战略地位研究基础上,梳理了自定都北京后,通州作为京师辅城,在“运河北端”和“京师门户”两方面愈发凸显的战略地位:是抵御外侵的军事重镇,且是大运河北端,漕粮物资由此处码头驳船、装卸、转运、储贮,城市格局也因此而设。通过界定通州城市遗产的范围、内容,结合明清通州志的记载(历史)和调研现状(遗产),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点研究。分别从反映“京师门户”的“沿革与形胜、街道(交通)、城池(防御)、公署/衙署(管治)、学校/学宫(教育)、坛庙(祭祀)、楼台亭阁(地标)”,反映“运河北端”的“漕渠河道(运输)、桥闸坝(水工)、仓厂(储贮)、漕运相关衙署(管理)”,和其他遗产(如宗教遗产)类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采取遗产和文物两种不同评价标准下的遗产价值评估。以上是构成HUL理论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要素,在满足HUL理论框架的要求下,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城市作用和地位、特色表现和特色要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了“城市地标、城市轮廓景观、城市格局、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特征”等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结合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的“地标、轴线、街道格局、轮廓、景致、城市环境、布局”等,论述在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应用HUL理论进行城市更新和旧城复兴的可行性。依据HUL理论所倡导的分级、分区保护,构建“点—线—面—体”的立体化保护体系,从而更有效推进通州历史城市景观的继承和延续。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对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即它的社会价值进行了更深的发掘,并尝试在两种价值评估体系下,分别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为特色分析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根据HUL理论要求,对通州城市遗产进行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深入分析,更有利于理解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除了在政治上、城市规划上的副中心定位,也在遗产维度,体现了制度的延续和等级的分明。一个城市中交织两种管理体系的情况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是中国遗产保护与世界接轨的体现,本文对通州城市遗产的价值分析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模式。论文还对古文献、图纸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总结,有利于促进通州城市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城市文化的全面复兴,有利于构建基于HUL保护策略下的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思路与方法,也为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吉臣[3](2020)在《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文中认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城市规划与治理时期的到来,作为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性空间安排,行政区划与国家的各项建设紧密相关联,尤其是国家建立初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往往会引发行政区划的深度重塑。行政区划作为一项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对于城市的空间拓展、资源分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同一管辖范围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行政管辖调整的诉求。探究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两者的内在关联与运行机制。扬州,拥有2500年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建国后行政区划调整较为频繁的城市,具备案例的典型性。目前,针对扬州的规划历史研究多集中在古代阶段,尤其是其盛时期的建筑、园林、历史景观环境等,而随着京杭运河的停运,扬州城市地位的衰落,关于解放后扬州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偏少,且缺乏从宏观视角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相关研究。因此,本文拟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探究扬州建国后的城市发展历程,阐释城市空间演变的政策动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交代了目前在行政区划与新中国规划历史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以行政区划为脉络以及研究方法中的创新点,以新中国建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为主体对象,解读各时期城市空间布局的特色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的内容进行初步论述。第二部分为新中国建立后,与本文研究对象有关的地和县一级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历史。在本部分以时间轴为顺序,对地、县两个层级的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做了相关研究。对影响不同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探讨。最后,将区划调整的路径与其产生影响做了对应性的分类讨论。第三部分为对扬州从拥有民主政权开始的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做了相关研究,以时间轴为顺序,分别从地、县区两个层级进行了相关的史实研究还原与论述。借助Arcgis平台,采用从前、中、后多个时间节点互相推导的方法,对史志资料上对扬州行政区划记录不全的资料进行弥补,还原了不同代表时期的扬州行政区划的安排,并绘制了具有现代地理坐标信息的行政区划图纸。第四部分为对新中国建立后扬州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研究了行政区划与城市用地空间拓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居住与商业服务用地布局几个方面阐释两者直接的互动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与行政区划各自的发展规律,总结了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城市空间拓张在行政区域划分上的重塑反映,而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是适应、优化、引导、调节城市空间拓张的政策手段。同时,也对研究中的不足做出了反思,以期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能够加以改进。

刘一臻[4](2019)在《基于文化地理学的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异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村落保护的背景下,结合区域文化地理特征的传统村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文化地理学的传统村落研究,将文化地理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相结合,相比于以往单一学科的研究,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加全面、直观地展示传统村落区域特点,研究不同区域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无论对传统村落保护还是新型乡村建设都有很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收集、田野调研、交叉对比、定量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对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展开研究。论文基于文化地理学对文化区、文化景观研究的方法,结合本人家乡所在地区,以鹤壁地区643个村落为研究对象,对村落空间形态进行文化区划分,进而对文化景观分异规律进行总结,然后对影响分异规律的自然地理和社会人文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异研究”对豫北乃至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区划研究进行了补充,充实了文化地理学在传统村落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核心研究内容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对鹤壁市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和大量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出643个村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起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数据库;其次,将数据库的数据信息导入Arc GIS软件,了解数据信息的地理分布特征,完成村落空间形态各文化因子地理图册的绘制。确定以空间布局为主导文化因子,传统村落形成年代、组团关系、整体形态、民居院落布局作为辅助因子,叠加其他文化因子文化地理分布图,得出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十大文化区;最后,对上述十个文化区进行基本概况、文化景观特征及典型村落特征解读,然后对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进行分异研究,从“平原文化区到山地文化区”、“低海拔文化区到高海拔文化区”、“沿河文化区到内陆文化区”三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村落空间形态分异规律,并从各方面解读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本文的创新点一方面在于基于文化地理学理论使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文化区的划分,填补了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研究在文化地理学研究方面的空白;另一方面在于对鹤壁市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进行了分异研究,概括分异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为鹤壁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和新型乡村规划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董霄雷[5](2019)在《龙山时代的黄土高原》文中研究指明公元前第三千纪前后的中国龙山时代,黄土高原各地渐次兴起了空三足器,表征着此时的考古学文化发生了重大变革。空三足器创始于黄河下游淮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但在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大地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促使这一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巨变。本文以陶器为视角,将龙山时代的黄土高原划分为六个区域,并以六个区域内的14支考古学文化及相关遗存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黄土高原龙山时代诸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脉络,从而对龙山时代黄土高原的文化演进格局进行一次完整的考察。论文绪论,界定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明确研究对象,回顾研究简史,提出研究任务。论文第一至六章,以空三足器为主要视角,从器物组合及演变关系入手,对典型单位进行分组,将典型单位放到遗址中,对整个遗址进行分段,然后以典型遗址的分段为标尺,对整个考古学文化进行分期研究,进而对一区域内诸考古学文化进行编年研究。据此方法,选取晋南豫西地区龙山时代荆村文化、东关文化和三里桥文化的发展序列作为龙山时代黄土高原的年代标尺,参照这个标尺,对渭河流域、晋中晋北冀西北地区、陕北地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和甘青地区诸考古学文化及相关遗存的年代、性质等问题进行讨论。完善黄土高原各区域内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探讨诸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论文第七章,以14支考古学文化及相关遗存的编年研究为基础,完善和构建龙山时代黄土高原的时空框架,将黄土高原的龙山时代划分为早、晚两个发展阶段。论文第八章,对14支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关系进行研究,将龙山时代的黄土高原划分为5个“亲族文化区”和3个“历史文化区”,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发展阶段同一谱系和不同谱系考古学文化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形成的文化格局。论文第九章,总结收获。

刘稳[6](2019)在《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漕运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财富,漕运文化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漕运文化遗存的旅游开发是漕运文化的价值得以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客观选择,也是漕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如何更好地发掘漕运文化遗存内涵,探析漕运文化的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并加以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究的课题。通济渠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变迁及其遗存的旅游开发展开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化遗产价值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界定相关概念;其次,对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的变迁、影响因素及漕运文化遗存展开分析;然后,结合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状况分析其旅游价值及开发条件;最后,通过游客感知问卷调查分析归纳总结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保护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开发优化对策。研究表明: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漕运文化遗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鉴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以及旅游价值,其中旅游价值在漕运文化遗存的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的旅游发展存在政府重视程度不足;保护性开发意识不强,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足;旅游资源特色明显,但旅游开发出现同质化现象;景区偏重于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设施建设;景区服务体验一般,服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旅游资源文化挖掘深度不足;旅游景区宣传营销有待加强等问题。旅游开发主体、旅游开发对象以及旅游市场应加强资源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开发力度;系统营销宣传,打造品牌特色,以更好地实现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资源的开发。

卫馨桐[7](2019)在《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构成研究 ——兼谈文化进化视角下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文中提出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国内,运河一直是学界的研究关注的热点,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范围内流程最长、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运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随着国际上对于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视、以及国内对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出现了诸多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运河文化遗产进行全面剖析的研究成果。北运河流主干流地跨北京、河北、天津三个区域,全长共计180公里,作为京杭大运河北部端点,本身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加上元代以后北京成为都城所在,北运河的漕运功能日益完善,在政治军事方面的重要性更是不断提高,但近代以来由于沿岸环境的破坏,北运河原有航运功能完全丧失,沿岸生态以及文化遗产也受到严重破坏。目前,随着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提出,北运河流域生态环境以及文化遗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下,本课题以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为研究主体,采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构成以及保护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首先,文章基于对北运河实地调研基础之上,结合文献资料,对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分布范围及地点、当前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保存现状、北运河历史沿革进行阐述,分析研究主体整体概况;其次,结合实际调研情况,选取北运河区域部分重要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归纳整理,其中包括沿岸水利工程设施相关遗产、聚落遗产、城市景观以及古石刻、建筑、文物等各类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活动、宗教节日、民间手工艺、文学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归纳整理基础上,对目前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整体概况及特点进行总结。最后,结合北运河当前文化遗产情况,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运用文化进化论理论体系的指导,分析文化进化论在北运河文化发展演变中的具体体现,对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给予启示。

郑辰暐[8](2019)在《江南都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一种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视角》文中指出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历史资源关系密不可分,在重视城市历史景观、强化文化传承的政策背景下,对中国城市史以及历史城市形态变迁的过程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城市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以及城市历史资源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本文以江南区域的古代都城苏州、南京及杭州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南京和杭州两个城市作为都城的时期,突出权力与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双重作用,对案例城市做出比较分析、特征提炼和规律总结,将江南地区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空间观念及城市规划理念类型化。本文试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一套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将历史资料整理分为文字资料和图形资料两大类,提取其中与研究相关的历史信息,然后将历史信息定位到现代矢量地形图上,转译形成一套各个年代的城市地图,建立城市历史信息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按照研究的需要将城市地图中各种要素按照点、线、面三大类进行提取,进行网络体系建构和相关计算分析,并对研究区域和城市的变迁特征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本文主要章节遵循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层面展开研究。首先,宏观层面以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八府一州”所辖区域为研究空间范围,以史前时期至清前期为研究时间范围,对江南地区城镇总体结构变迁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并推衍了城乡聚落、自然地貌以及人工水系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关联性。发现历史时期江南地区的聚落一直处于以水道为纲的网络体系中,在建都影响下的区域聚落网络发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中观层面以包含都城府境的腹地区域为研究空间范围,以史前时期至公元十四世纪为研究时间范围,更为详细地考察了江南都城与腹地之间的经济社会关联,关注腹地环境对建都的作用以及都城对腹地的控制和带动作用。发现公元十四世纪之前,南北政权的几次分裂为江南都城及其腹地带来了发展机遇,而在其间南北政权的统一又持续为江南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为后续建都保留了经济基础。都城自身腹地的范围是由自然河道流域来决定的,都城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人工水系来完成的,这是政治权力因素在主导都城广域腹地范围上最重要的体现。微观层面以包含都城城郭及近郊的南京及杭州主城地区为研究空间范围,以六朝、南唐-吴越以及南宋三个时期为研究时段,针对南北政权分裂背景下的江南都城物质空间形态,对都城城廓形态、水陆交通格局、用地与设施功能布局以及权力空间分布进行了特征分析和变迁归纳。发现即使在政权迁徙、国力有限的情况下,统治者对都城形态是否符合礼制要求仍是最为重视的,江南都城作为礼法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象征政权的合法天授性。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和杭州的建都过程构成了后续城市建设的基础,江南都城形态的延续性不仅局限于城址叠合的物质形态表征上,更反映在核心规划理念、对微观地形的利用模式、功能整体布局关系以及与腹地城镇体系乃至江南区域之间的关联上。

何伟[9](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刘梦娜[10](2018)在《宋代饮食文化的考古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从考古学角度出发,以宋代饮食文化为着眼点,搜集整理并系统考察考古发现的有关宋代饮食文化的图像资料及出土的饮食器皿,同时结合笔记小说、文献史料等文字资料,以此探究宋人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饮食器具、宋人的食物、饮品结构及烹饪方法、宋人的饮食习俗及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等方面的内容,期冀通过对宋代饮食文化的研究,再现宋代丰富多彩的饮食生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对考古发现中宋代饮食文化图像资料及饮食器具进行系统地梳理。宋代饮食文化图像资料主要包括墓葬壁画、寺院壁画、石窟造像及传世画作中描绘有宋人饮食生活的场景,尤以墓葬壁画及传世画作为主。本文按照图像描述内容的不同将宋代饮食文化图像资料分为谷物加工图(舂米图、推磨图)及家禽家畜饲养图(放牧图、养鸡图等)、备宴图(备茶、备酒、备食)、宴饮图几大类,并深入探究图像背后蕴含的宋人的食物、饮品结构、饮食习俗、饮食器具等方面的内容,为研究宋人整体的饮食生活面貌提供了可靠的图像依据。宋代考古发现的饮食器具主要囊括了图像资料中描绘的饮食器具、墓葬中出土的饮食器具、瓷窑遗址中出土的饮食器具及传世饮食器具四方面的内容。宋代饮食文化图像资料中描绘的饮食器具为研究宋代的饮食器具提供了具体的使用方法、使用场合、器物组合等,与墓葬、瓷窑遗址出土的饮食器具及传世饮食器具相互印证,真实地再现了宋人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饮食器具及其使用方法。其次,以考古资料为依托,结合笔记小说、传世文献等文字资料,探究宋人的食物、饮品结构及烹饪技法。两宋时期,人们的饮食已“无南北之分”,故本文着力于探究宋人整体的饮食生活面貌,不作具体的地域划分,但在具体探究宋人的食物种类时,部分食物涉及到不同地区人们食物种类的差异。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和文字资料看,宋人的食物结构可分为主食、副食两大类,主食主要包括面食(包子、馒头、面条、饼等)、粥、饭、糕点等,副食又分为肉食、蔬菜、瓜果三种;宋人的饮品以茶、酒为主,兼有汤、凉水、奶乳等。宋代的烹饪技法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迅猛发展,主要表现在精细的厨事分工、多样的烹饪技法两方面;宋代精湛的烹饪技法展现了当时食品加工的最高水平,推动了人们食物结构的调整及宋代饮食业的繁荣发展。再次,探讨考古资料所反映的宋人的饮食习俗,主要从日常饮食习惯、宋人的饮食环境、不同阶层人们的饮食生活三方面着手。两宋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食物原料日趋丰富、烹饪技法的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日常饮食越来越重视,三餐制成为固定的餐制。从宋代饮食文化图像资料看,宋人采用共器共餐的合餐制,合餐制不仅能够保留多数菜肴的完整形态,精致的菜肴外形提升了宋人的饮食乐趣,还满足宋人一次筵席品尝多种菜肴的需求。两宋时期,高大的椅子、凳子、桌子等家具进入寻常百姓家,使得人们摆脱了以往席地跪坐的饮食坐姿,垂足而坐成为固定的饮食坐姿。最后,探讨考古资料所反映的宋代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情况,主要研究宋代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及宋朝与北方民族政权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两宋时期,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宋室南迁以后,大批北方地区的原住民迁入南方地区,南北方人们混溶杂居、饮食混淆,加剧了两地的食物、饮品、饮食器具、饮食习俗的交流融合。同时期盘踞于宋王朝北部、西北、东北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起政权,以辽契丹、金女真政权最有影响力。辽金墓葬壁画中出现有放牧、狩猎等反映时人获取食物来源的图像,及备食、烹饪、进茶、茶道、宴饮等描绘时人日常饮食生活场景的图像,带有明显的汉族饮食文化特色;辽金地区生产的饮食器具吸收了汉族的瓷器、金银器制作技术的精髓,在饮食器具装饰技法、制作工艺上仿汉制,且部分墓葬中出土有宋代汉族工匠制作的饮食器具,显示了汉族与北方民族地区饮食文化的广泛交流。

二、大运路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运路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境内出土长沙窑瓷器初步研究 ——以窑址之外资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第二章 长沙窑瓷器的类型
第三章 长沙窑瓷器的特征与年代
    第一节 特征
    第二节 年代
第四章 长沙窑产品的流布
    第一节 流布范围
    第二节 传播路线
    第三节 传播方式
    第四节 使用对象
    第五节 传播动因
第五章 长沙窑性质再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术语与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通州的研究现状
        1.3.2 对运河(通州段)的相关研究
        1.3.3 对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1.3.4 对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框架
第2章 北京与通州的古今关系
    2.1 京畿制度
        2.1.1 京畿制度的肇始
        2.1.2 京畿制度的推行
        2.1.3 历朝京畿区位的变迁
        2.1.4 京畿制度的作用
    2.2 北京与通州的京畿关系
        2.2.1 元
        2.2.2 明
        2.2.3 清
        2.2.4 近代重要历史事件
    2.3 明清时期通州的城市特点
        2.3.1 运河北端
        2.3.2 京师门户
    2.4 解放后北京与通州的关系
        2.4.1 解放后至21世纪初的北京与通州
        2.4.2 本世纪初至今的北京与通州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州城市遗产在城市中的作用与地位
    3.1 通州城市遗产概述
        3.1.1 基于HUL视角下的城市遗产概念
        3.1.2 通州城市遗产的构成要素
    3.2 京师门户
        3.2.1 沿革与形胜
        3.2.2 街道:坊里和关厢井巷
        3.2.3 城池
        3.2.4 公署/衙署
        3.2.5 学校/学宫、书院
        3.2.6 坛庙
        3.2.7 楼台亭阁
    3.3 运河北端
        3.3.1 漕渠河道(遗存)
        3.3.2 桥闸坝
        3.3.3 仓厂
        3.3.4 与漕运有关的衙署
    3.4 其他遗产
    3.5 本章小结
    3.6 本章附表
第4章 通州城市遗产价值分析
    4.1 概述
        4.1.1 遗产角度
        4.1.2 文物角度
    4.2 基于遗产OUV层面的价值特征分析
        4.2.1 大运河的OUV价值特征
        4.2.2 真实性
        4.2.3 完整性
        4.2.4 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OUV的表现
    4.3 基于文物层面的价值评估
        4.3.1 历史价值
        4.3.2 艺术价值
        4.3.3 科学价值
        4.3.4 社会价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通州历史性城市景观的特色分析
    5.1 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概念
        5.1.1 HUL概念的提出
        5.1.2 应用HUL理论的可行性
    5.2 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特色要素分析
        5.2.1 HUL特色含义
        5.2.2 构成要素分析
        5.2.3 要素结构
    5.3 通州城市遗产的时空特征
        5.3.1 城市遗产在时间维度上的内容
        5.3.2 城市遗产在空间维度上的内容
        5.3.3 通州HUL的时空特色
    5.4 通州城市遗产特色的表现方面
        5.4.1 城市地标
        5.4.2 城市轮廓景观
        5.4.3 城市格局
        5.4.4 城市功能
        5.4.5 城市文化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通州城市遗产保护思路
    6.1 城市副中心规划解读
        6.1.1 城市规划政策解读
        6.1.2 当代通州的城市意义
        6.1.3 基于副中心规划要求和HUL理论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6.2 城市地标的保护
        6.2.1 古建筑
        6.2.2 古文化遗址、遗迹
        6.2.3 城市文化特征
    6.3 城市功能和城市格局的保护
        6.3.1 街区建筑保护
        6.3.2 街道格局保护
        6.3.3 建筑高度与尺度控制
        6.3.4 基础设施的改造
        6.3.5 居住人口及居住方式的调整
        6.3.6 街区功能、性质的调整
    6.4 城市整体轮廓的保护
        6.4.1 城市布局调整
        6.4.2 城市格局保护
        6.4.3 城市环境保护
    6.5 本章小结
    本章附表
第7章 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性利用方式
    7.1 城市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原则、方式
        7.1.1 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7.1.2 利用原则
        7.1.3 利用方式
    7.2 构建通州城市遗产的保护利用框架
    7.3 城市地标的保护利用
        7.3.1 燃灯古塔
        7.3.2 钟鼓楼
        7.3.3 八里长桥
        7.3.4 万舟骈集
    7.4 城市功能的保护利用
        7.4.1 商业街:南北大街一线
        7.4.2 北运河-通惠河一线
        7.4.3 漕运一线
    7.5 城市轮廓和城市格局的保护利用
        7.5.1 通州旧城区——胡同区
        7.5.2 张家湾古镇区
        7.5.3 路县遗址考古区
    7.6 历史城市景观传承与发展中的公众参与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3)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6 研究技术路线
    1.7 研究对象
2 建国后的行政区划演变及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关系
    2.1 地级行政区划建制的演变格局
    2.2 县级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格局
    2.3 行政区划与城市规划的作用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建国后扬州的行政区划建置演变研究
    3.1 专区与地区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3.2 地级市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行政区划演变对城市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城市化与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格局的演变
    4.2 基础设施与行政区划演变的相互关系
    4.3 生态环境与景观绿地格局的演变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文化地理学的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4.3 概念界定
        1.4.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文化区划数据库构建
    2.1 鹤壁市传统村落文化地理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人文环境概况
        2.1.3 行政区划概况
    2.2 数据库样本的选定和组成
        2.2.1 数据库样本的选定
        2.2.2 数据库的组成
    2.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数据库的构建
        2.3.1 文化因子的选取
        2.3.2 数据库的技术路线
        2.3.3 数据库的构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文化区的划分
    3.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文化因子的文化地理特征
        3.1.1 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布情况
        3.1.2 村落形成年代的文化地理特征
        3.1.3 村落地形的文化地理特征
        3.1.4 村落选址的文化地理特征
        3.1.5 村落朝向的文化地理特征
        3.1.6 村落规模的文化地理特征
        3.1.7 村落组团关系的文化地理特征
        3.1.8 村落整体形态的文化地理特征
        3.1.9 村落空间布局的文化地理特征
        3.1.10 民居院落布局的文化地理特征
        3.1.11 村落环境及边界的文化地理特征
        3.1.12 建筑屋顶的文化地理特征
        3.1.13 建筑墙体材料的文化地理特征
    3.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文化因子的叠合分析
        3.2.1 主导文化因子与辅助文化因子的确定
        3.2.2 主导文化因子与辅助文化因子叠合分析
        3.2.3 叠合分析总结
    3.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文化区的划分与确定
        3.3.1 文化区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3.3.2 文化区初步划分
        3.3.3 文化区的细分
        3.3.4 文化区边界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文化景观特征与分异
    4.1 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文化景观特征
        4.1.1 鹤山区梳式布局四合院文化区
        4.1.2 鹤山区带形布局三四合院文化区
        4.1.3 山城区网状形布局三四合院文化区
        4.1.4 淇滨区村落布局民居院落混合文化区
        4.1.5 淇县一字带型三合院文化区
        4.1.6 淇县浅山丘陵过渡文化区
        4.1.7 平原十字形布局二合院文化区
        4.1.8 平原网状形布局二合院文化区
        4.1.9 淇河村落布局民居合院混合文化区
        4.1.10 卫河网状形布局二三合院文化区
    4.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文化景观分异规律
        4.2.1 平原型到山地型文化区分异规律
        4.2.2 低海拔型到高海拔型文化区分异规律
        4.2.3 沿河型到内陆型文化区分异规律
        4.2.4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异规律总结
    4.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文化景观分异成因探析
        4.3.1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异的自然地理因素
        4.3.2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异的社会人文因素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鹤壁市传统村落实地调研记录表
附录2 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数据库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龙山时代的黄土高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时空范围与研究对象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龙山时代的晋南、豫西地区
    1.1 运城盆地
        1.1.1 荆村文化
        1.1.2 东关文化
        1.1.3 三里桥文化
    1.2 临汾盆地
        1.2.1 襄汾陶寺遗址的年代标尺
        1.2.2 其他遗址龙山时代遗存的分段
        1.2.3 龙山时代遗存的分期与年代
    1.3 晋东南地区
        1.3.1 典型遗址的分段
        1.3.2 龙山时代遗存的分期与年代
    1.4 豫西地区
        1.4.1 荆村文化
        1.4.2 三里桥文化
        1.4.3 龙山时代遗存的分期与年代
    1.5 小结
第二章 龙山时代的渭河流域
    2.1 渭河流域龙山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
    2.2 渭河流域的荆村文化
        2.2.1 东区荆村文化典型遗址的分段
        2.2.2 西区荆村文化典型遗址的分段
        2.2.3 荆村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3 渭河流域的客省庄文化
        2.3.1 东区客省庄文化典型遗址的分段
        2.3.2 西区客省庄文化典型遗址的分段
        2.3.3 客省庄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4 小结
第三章 龙山时代的晋中、晋北和冀西北地区
    3.1 晋中地区
        3.1.1 龙山时代典型遗址的分段
        3.1.2 龙山时代遗存的分期与年代
    3.2 晋北地区
        3.2.1 龙山时代典型遗址的分段
        3.2.2 龙山时代遗存的分期与年代
    3.3 冀西北地区
        3.3.1 龙山时代典型遗址的分段
        3.3.2 龙山时代遗存的分期与年代
    3.4 小结
第四章 龙山时代的陕北地区
    4.1 小官道遗存
        4.1.1 典型遗址的分段
        4.1.2 小官道遗存的分期与年代
    4.2 石峁遗址相关遗存
        4.2.1 典型遗址的分段
        4.2.2 石峁遗址相关遗存的分期与年代
        4.2.3 石峁遗址相关遗存的文化性质
    4.3 小结
第五章 龙山时代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5.1 东区:老虎山文化遗存
        5.1.1 典型遗址的分段
        5.1.2 分期与年代
    5.2 西区:小沙湾遗存、永兴店文化
        5.2.1 典型遗址的分段
        5.2.2 分期与年代
    5.3 小结
第六章 龙山时代的甘青地区
    6.1 常山下层文化
        6.1.1 典型遗址的分段
        6.1.2 分期与年代
    6.2 客省庄文化
        6.2.1 典型遗址的分段
        6.2.2 分期与年代
    6.3 齐家文化
        6.3.1 典型遗址的分段
        6.3.2 分期与年代
    6.4 小结
第七章 龙山时代黄土高原的编年序列与发展阶段
    7.1 编年序列
    7.2 发展阶段
第八章 龙山时代黄土高原的文化谱系与演进格局
    8.1 文化谱系
    8.2 演进格局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6)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需要
        1.1.2 申遗成功为通济渠漕运文化的保护利用提供助力
        1.1.3 通济渠漕运文化价值揭示与旅游开发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大运河文化研究综述
        1.3.2 漕运文化研究综述
        1.3.3 大运河漕运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大运河文化遗存
        2.1.2 漕运文化遗存
    2.2 基础理论
        2.2.1 文化遗产价值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变迁及漕运文化遗存
    3.1 通济渠安徽段概况
        3.1.1 自然环境
        3.1.2 社会经济背景
        3.1.3 文化背景
    3.2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变迁
        3.2.1 变迁历史
        3.2.2 变迁影响因素
    3.3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特征
        3.3.1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状况
        3.3.2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的特征
第4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4.1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资源分类
    4.2 三大价值评价
        4.2.1 历史文化价值
        4.2.2 艺术观赏价值
        4.2.3 科学考察价值
    4.3 三大效益评价
        4.3.1 经济效益
        4.3.2 社会效益
        4.3.3 环境效益
    4.4 六大条件评价
        4.4.1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4.4.2 景象的地域组合条件
        4.4.3 旅游环境容量条件
        4.4.4 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4.4.5 投资能力
        4.4.6 施工条件
    4.5 小结
第5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5.1 开发总体状况
    5.2 游客感知调查
        5.2.1 问卷设计与游客感知要素的选取
        5.2.2 数据收集及结果
    5.3 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5.3.1 政府重视程度不足
        5.3.2 保护性开发意识不强
        5.3.3 旅游开发出现同质化现象
        5.3.4 景区设施建设不完善
        5.3.5 服务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5.3.6 旅游资源文化挖掘深度不足
        5.3.7 旅游景区宣传营销有待加强
第6章 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旅游开发对策
    6.1 加强资源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
        6.1.1 提升重视程度
        6.1.2 加大法规政策保障力度
        6.1.3 加强资源保护
    6.2 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开发力度
        6.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2.2 完善产品体系
        6.2.3 提升服务质量
        6.2.4 进行科学管理
    6.3 系统营销宣传,打造特色品牌
        6.3.1 加强营销宣传力度
        6.3.2 打造特色品牌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B: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游客感知调查问卷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7)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构成研究 ——兼谈文化进化视角下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北运河文化遗产实地调研情况概述
    一、北运河文化遗产调研区域范围
    二、北运河文化遗产分布地点
    三、北运河文化遗产名录整理
        (一)北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北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北运河历史发展情况简述
第二章 北运河区域物质文化遗产
    一、水利工程设施类遗产
    二、聚落遗产
    三、城市景观环境
    四、其他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章 北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民间节日及风俗活动
    二、宗教信仰及民间崇拜
    三、饮食文化
    四、传统手工技艺
    五、传统音乐舞蹈等艺术表演
    六、民间故事及传说
第四章 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总述
    一、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概况
    二、北运河文化遗产特点
第五章 文化进化视角下对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启示
    一、文化进化论角度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二、文化进化论发展及相关理论概述
    三、文化进化论与北运河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一)文化进化论在北运河文化遗产历史发展中的体现
        (二)文化进化论对北运河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相关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8)江南都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一种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与政策背景
        (二)中国历史城市规划与发展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概念辨析与界定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城市区域结构的研究方法
        (二)城市历史形态的研究方法
        (三)江南区域及中心城市历史研究
        (四)综述小结
    五、研究意义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一章 江南区域聚落网络体系演变与特征分析
    1.1 江南地区发展基础—自然地理与早期文明积淀
        1.1.1 自然地理环境
        1.1.2 早期聚落群与环境利用
    1.2 江南地区聚落网络变迁
        1.2.1 秦代以后江南地区制度背景
        1.2.2 江南地区的人口与总体发展
        1.2.3 江南地区水环境变迁
        1.2.4 江南地区聚落点变迁
        1.2.5 要素网络变迁关联
    1.3 小结
第二章 江南都城腹地历史发展与特征分析
    2.1 史前地理环境变迁中的聚落分布
        2.1.1 案例城市地区一般聚落变迁
        2.1.2 史前聚落与地理要素分布特征
        2.1.3 礼,权力与早期都邑
    2.2 先秦至秦汉时期城邑变迁
        2.2.1 先秦时期
        2.2.2 秦汉时期
        2.2.3 先秦都邑设计
    2.3 六朝时期都城建康腹地发展
        2.3.1 建都政治局势及地理环境基础
        2.3.2 六朝前期人口分布与门阀士族阶层的来源
        2.3.3 水网功能与分布
        2.3.4 农业基础建设
    2.4 隋唐五代时期双都城格局形成基础
        2.4.1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
        2.4.2 隋唐时期城市行政区人口发展
        2.4.3 隋唐时期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
        2.4.4 五代时期南唐-吴越国形势
    2.5 南宋时期江南双都城腹地发展
        2.5.1 定都政治局势与经济基础
        2.5.2 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
        2.5.3 两都腹地发展
    2.6 小结
第三章 六朝时期江南都城形态与变迁特征分析
    3.1 六朝时期都城规模推算及形态转译
        3.1.1 都城都市规模推算
        3.1.2 都城城市形态转译
    3.2 六朝时期都城城市形态要素分类与变迁
        3.2.1 都城政治与礼制核心区布局
        3.2.2 都城水利工程建设与水陆交通格局
        3.2.3 都城居住区与名人宅园布局
        3.2.4 都城设施分类及布局
    3.3 门阀士族与六朝都城建康权力空间分布
    3.4 小结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江南双都城格局的形成与形态特征分析
    4.1 隋唐时期重点城市建设
    4.2 南京-杭州两都的首次形成——五代时期
        4.2.1 杨吴-南唐金陵城
        4.2.2 吴越西府杭州城
    4.3 小结
第五章 南宋时期江南双都城形态特征分析
    5.1 行在临安府城市形态要素分类与特征分析
        5.1.1 都城建造过程及形态转译
        5.1.2 都城水陆交通格局
        5.1.3 都城礼制核心区布局
        5.1.4 都城行政设施布局
        5.1.5 都城军事设施布局
        5.1.6 城市管理分区与居住区布局
        5.1.7 城市物资供应设施布局
        5.1.8 城市公共事业设施布局
    5.2 留都建康府城市形态要素分类与特征分析
        5.2.1 城市建造过程、形态转译与水陆交通格局
        5.2.2 行宫及政治军事核心区布局
        5.2.3 城市管理分区与居住区布局
        5.2.4 城市物资供应设施布局
        5.2.5 城市公共事业设施布局
    5.3 都城权力空间分布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十四世纪以前江南都城形态变迁特征归纳
    6.1 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及杭州都城结构性形态要素变迁特征
        6.1.1 城市地区水系形态与连通性变迁
        6.1.2 城廓形态构成模式与城市实际建设规模变迁
        6.1.3 都城实际建设区内水陆交通格局变迁
    6.2 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及杭州都城功能性设施分布与关联性变迁
        6.2.1 都城礼制格局下的设施布局变迁
        6.2.2 与实际使用方式或可达性相关的设施布局变迁
    6.3 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及杭州都城权力空间分布变迁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图表来源
作者简介
致谢

(9)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概念辨析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1.4.3. 风景营建
    1.5. 文献综述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形势地貌
        2.2.2. 水文条件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3.1. 地域文化基础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3.2.1. 先秦
        3.2.2. 秦汉六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两宋
        3.2.5. 元明
        3.2.6. 清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3.3.1. 总体发展
        3.3.2. 凿河建塘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3.5. 小结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4.1. 释山
        4.1.1. 天目山脉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4.2. 叙水
        4.2.1. 太湖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4.2.3. 苕溪水系
        4.2.4. 长兴水系
    4.3. 水网农田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4.4. 城池市镇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4.5. 小结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5.1. 圈地营城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5.2. 园林成境
        5.2.1. 皇家园林
        5.2.2. 私家园林
        5.2.3. 寺庙园林
        5.2.4. 书院园林
    5.3. 规画治野
        5.3.1. 经营山水
        5.3.2. 优化交通
        5.3.3. 择优选种
    5.4. 人文赋意
        5.4.1. 山水为序
        5.4.2. 八景立意
        5.4.3. 风俗附会
    5.5. 小结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6.1.1. 水
        6.1.2. 田
        6.1.3. 城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6.5. 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宋代饮食文化的考古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厘定
        一 时空范围
        二 饮食文化的涵义
        三 研究材料取舍范围
    第二节 宋代饮食文化的研究现状
        一 宋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学研究现状
        二 有关宋代饮食文化的考古发现与资料整理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宋代饮食文化内容的考古发现
    第一节 考古发现中有关宋代饮食文化的图像资料
        一 谷物加工图及家禽家畜饲养图
        二 备宴图
        三 宴饮图
    第二节 考古发现的宋代饮食器具
        一 宋代饮食器具的分类
        二 宋代饮食器具的质地
        三 宋代饮食器具的装饰纹样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宋人的食物、饮品结构及烹饪技法
    第一节 宋人的食物结构
        一 主食
        二 副食
    第二节 宋人的饮品结构
        一 茶
        二 酒
        三 其他
    第三节 宋代的烹饪技法
        一 精细的厨事分工
        二 多样的烹饪技法
第四章 宋人的饮食习俗
    第一节 宋人的日常饮食习惯
        一 三餐制的普及
        二 从分食制到合食制的转变
        三 垂足而坐的饮食坐姿
    第二节 宋人的饮食环境
        一 舒适优雅的宴饮环境
        二 饮食店铺的餐饮环境
    第三节 不同阶层人们的饮食生活
        一 宫廷饮食
        二 官僚贵族的饮食
        三 文人士大夫的饮食
        四 平民的饮食
第五章 宋代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
    第一节 宋代中原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
        一 南方地区对中原北方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
        二 中原北方地区对南方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宋人与北方民族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
        一 宋、辽饮食文化交流
        二 宋、金饮食文化的交流融合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宋代饮食器具简表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大运路考古发掘成果丰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境内出土长沙窑瓷器初步研究 ——以窑址之外资料为中心[D]. 王思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下通州城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 单超.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3]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D]. 王吉臣.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文化地理学的鹤壁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异研究[D]. 刘一臻.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龙山时代的黄土高原[D]. 董霄雷. 吉林大学, 2019(10)
  • [6]通济渠安徽段漕运文化遗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 刘稳. 湘潭大学, 2019(02)
  • [7]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构成研究 ——兼谈文化进化视角下北运河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D]. 卫馨桐. 上海大学, 2019(03)
  • [8]江南都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一种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视角[D]. 郑辰暐. 东南大学, 2019(01)
  • [9]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宋代饮食文化的考古学考察[D]. 刘梦娜. 郑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大运路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