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皮肤转移一例

胃癌皮肤转移一例

一、胃癌皮肤转移1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昕,何一多,彭义,郑娇,樊孝琼,陈显兵[1](2021)在《手指转移性胃腺癌一例》文中提出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恶性程度高, 进展快、侵袭性强、易复发、预后差, 其中侵袭和转移是其重要特征, 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胃癌的常见转移部位有肺、骨、肝、脑、卵巢等, 但转移到小指者罕见。本文报道1例67岁男性患者, 胃腺癌转移至右手小指, 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陈姵璇[2](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广州和香港两地胃癌中医药诊疗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发掘2012-2018年广州香港胃癌Ⅱ-Ⅳ期、主症、转移、治疗阶段、证型的理法方药数据,包括药频、归经、四气五味频次统计、治法及药方。方法: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中心住院及香港东华三院中医肿瘤科门诊合共1868条的胃癌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功能:复杂系统的熵聚类、互信息法、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及总结胃癌用药规律。结果:(一)用药频次统计结果依序:首10位:甘草>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鸡内金>白芍>莪术>白花蛇舌草>党参;归经:脾、胃、肝;四气:温>平>寒;五味:甘>苦>辛。(二)辨证施治总结:脾胃气虚夹湿,治法健脾化湿、益气生血,主方六君子汤或七味白术散或参苓白术散。胃阴虚证,治法滋养胃阴,主方沙参麦冬汤。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主方生脉散。痰阻气逆者,配以降气化痰,主方半夏汤类方。肝郁脾虚,治法疏肝理脾,主方四逆散。食积停滞证或寒热虚实错杂痞证,治法分别消食导滞及行气消痞,主方保和丸或枳实消痞丸。(三)主症辨证施治总结: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皆以佐消食导滞、降气化痰、软坚散结为法。水饮夹肠胃实热积滞证,宜峻下逐水,主方牵牛子散或葶苈大枣泻肺汤。吐血、便血,气逆血脱证及脾阳亏虚、脾不统血证型,分别配以降气收敛、化瘀止血及固摄止血,新方旋覆代赭合三炭贝母方或黄土汤+炭类药;阴虚血热证,治法凉血止血,主方二至丸。黄疸脾虚湿热瘀结证,健脾益气、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法,新方双芪茵陈四君子汤。(四)全胃切除与部分胃部切除手术后治法比较,前者扶正药多,益气养血健脾;后者伴用攻伐抗癌及疏肝柔肝药。(五)淋巴转移、围化疗期、放疗后治法总结:淋巴转移以温通经络、温中化浊。化疗中广州组以助食消积;香港组以芳香化湿、消积散阏、瘀;化疗后广州组以化痰散结,香港组以芳香理气、疏肝理气;化疗中断广州组用动物药、降气平喘药,香港组用理气导滞,化瘀通络药,两地用补肾滋血药;肢麻以养血祛风、化瘀通络药;放疗后香港组以养肝柔筋止痛药,皮炎以清热解毒、疏风止痒药。(六)肝转移多用养肝清肝药、化瘀止血药、软坚散结药、搜风通络药。腹腔转移广州组用宁心安神药,香港组用温阳利水药,两地用理气活血止痛药、补肾利水药;腹膜转移广州组用补肾壮腰药、芳香醒脾药。结论:(一)两地药频显示治法总括:健脾益气、理气化湿为主,消积化痰、软坚散结、平肝调肝为辅。广州组可见明显治法变化:早期多用攻邪药,晚期多用扶正药。香港组未见明显变化,治法以运脾健脾并举、醒脾消食。(二)全胃切除与部分胃部切除手术后治法比较,前者重于扶正;后者佐以攻伐。化疗中断两地重以补肾滋血。(三)淋巴、肝、腹腔、腹膜转移治法:淋巴转移以温中化浊法、温经通络。肝转移以养肝清肝、化瘀散结、搜风通络。腹腔转移广州组以宁心安神止痛、香港组腹腔转移用补肾温阳利水;腹膜转移广州组以补肾壮腰、芳香醒脾。

李剑萍,王玉兰,张晓艳,郝艳萍,兰建云,陈平,陈苏蓉,黄志军[3](2020)在《胃癌弥漫性皮肤转移伴浸润性乳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胃癌弥漫性皮肤转移伴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晚期胃癌弥漫性皮肤转移、伴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治过程,探索其病理、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该例胃癌皮肤转移表现为弥漫性紫斑,伴左乳浸润性癌,皮肤组织活检病理为浸润性/转移性癌,免疫组化示ER(-),PR(-),GATA-3(-),GCDFP-15(-),Mammaglobin(-),Her-2(-),CD31(+),CK7(+),CK20(+),P63(-),P40(-),先后予以化疗及靶向治疗,疗效差,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晚期胃癌发生弥漫性皮肤转移极其罕见,早期不易识别,发生后提示肿瘤处于末期,预后极差,生存期极短,需进一步探索有效治疗手段。

徐丹枫,于泳,皇幼明,滕艳,樊一斌,钱晔[4](2020)在《以脐周皮肤红斑为首发表现的胃癌皮肤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罕见的胃癌皮肤转移临床表现、诊断、分子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脐周皮肤红斑为首发表现的胃癌术后皮肤转移合并腹腔多发转移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胃癌术后皮肤转移的方式、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该患者皮损病理活检及免疫荧光与原发胃癌免疫组化结果相一致,诊断脐周病变为胃癌皮肤转移(低分化腺癌);PET/CT显示胃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并有腹壁继发恶性肿瘤、结直肠继发恶性肿瘤、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多发淋巴结转移。结论胃癌皮肤转移非常少见,以皮肤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胃癌无临床特异性,易被漏诊,应仔细鉴别。

刘靖[5](2020)在《胃复方对比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胃癌(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初步探究胃复方对比替吉奥胶囊维持治疗晚期胃癌(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方的应用及推广提供临床参考及依据。方法: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0例受试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中受试者予替吉奥胶囊维持化疗,治疗组中受试者予胃复方维持治疗,6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近期疗效,无进展者继续服药至疾病进展、死亡,通过长期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近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血红蛋白分度、白细胞分度、血小板分度、CEA值、CA724值、CA-199值、KPS评分变化,远期通过随访观察PFS情况,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症状评分方面,治疗组食少纳差、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神疲乏力疗效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76%,对照组有效率为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生活质量疗效分析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KPS评分较前均有上升(P<0.05),治疗组KPS评分上升更显着,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血红蛋白分度分析方面: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分度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血红蛋白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白细胞分度分析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分度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白细胞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小板分度分析方面: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分度较治疗前均无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肿瘤标志物近期疗效:在CEA变化方面,治疗组三个时期CE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治疗后CEA中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三个时期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同疗程时对比无差异(P>0.05)。在CA199变化方面,治疗组三个时期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三个时期CA199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2疗程治疗后CA199中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在不同疗程对比无差异(P>0.05)。在CA724变化方面:治疗组三个时期CA724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疗程治疗后CA724中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三个时期C72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第1疗程结束时CA724水平优于治疗组(P<0.05)。7.PFS对比: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无显着差异(P>0.05)。8.不良事件分析:治疗全程恶心呕吐者治疗组出现3例,对照组9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治疗组出现0例,对照组4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发生的不良事件有:肝肾功能损害、手足综合征、皮肤毒性,两组受试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胃复方维持治疗对比替吉奥胶囊维持化疗的晚期胃癌(气虚血瘀证)患者时,可以改善中医临床症状,降低血红蛋白、白细胞分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无明显毒副作用,但在降低CEA、CA199、CA724值及延长PFS方面较替吉奥胶囊无优势,胃复方可推广用于晚期胃癌一线化疗后维持治疗。

吴巨钢[6](2019)在《胃肠道癌腹壁侵犯的手术策略及HIP2表达的意义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胃肠道癌腹壁侵犯(abdominal wall invasion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AWI-GI)并发症多,患者预后差,生活质量低下。AWI-GI手术率低,如何修补术后形成的复杂性腹壁缺损是手术的难点。本研究拟总结AWI-GI的手术策略和肿瘤切除后复杂性腹壁缺损的修复重建技术;进一步研究亨廷顿相关作用蛋白2(huntingtin interacting protein 2,HIP2)在AWI-GI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研究其细胞功能和分子机制。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AWI-GI合并肿瘤切除术后复杂性腹壁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手术目的、腹壁缺损分区分型和腹壁重建修复等技术标准。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AWI-GI和未侵犯腹壁的胃肠道癌(gastrointestinal cancer,GIC)中HIP2表达水平,并研究其相关性;构建HIP2稳定低表达GIC细胞株,观察HIP2表达对GIC裸鼠皮下种植成瘤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HIP2在GIC细胞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结果(一)26例AWI-GI行肿瘤扩大切除或姑息性切除,分别以根治肿瘤和去除肿瘤并发症为目的;术后均形成巨大复杂性腹壁缺损。精确评估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的分区分型,一期行腹壁修复重建,其中采用加强修补技术(21例)和双层补片桥接修补技术(5例)。II型腹壁缺损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明显小于III型腹部缺损者。肿瘤扩大切除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显着长于姑息性切除者。(二)26例AWI-GI均HIP2染色强阳性,对照组中60例未侵犯腹壁的GIC仅37例HIP2染色强阳性,两组间差异显着。干扰HIP2表达后,GIC细胞裸鼠皮下种植成瘤率明显下降。(三)HIP2表达抑制后,GIC细胞发生G2/M期阻滞,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利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细胞蛋白质毒性应激,HIP2稳定低表达的GIC细胞死亡明显增加,泛素小体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合理的手术治疗可延长AWI-GI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AWI-GI肿瘤切除术后形成的复杂性腹壁缺损可一期行腹壁功能重建。HIP2在AWI-GI中高表达,可促进GIC细胞裸鼠皮下种植成瘤。干扰HIP2表达诱导GIC细胞产生G2/M阻滞,抑制细胞增殖,并通过增加蛋白酶体应激诱导细胞死亡。

祁金凤[7](2018)在《皮肤转移癌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探讨及总结皮肤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发生皮肤转移的病理类型、可能的转移途径、临床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等,提高对皮肤转移癌的认识,帮助临床医师把握皮肤转移癌的临床特点,以期尽可能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方法:报道1例胃癌皮肤转移患者的详细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确诊依据,并结合近20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皮肤转移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复习总结。设计:病例报告。病例:患者,男,57岁,汉族,农民,出生于甘肃通渭县,住院号:719865。胃癌术后1年余,胸部、右侧腋窝下及背部结节3月余。1年前患者明确诊断为胃恶性肿瘤并且接受了胃大部切除术及术后正规化疗,3月前患者胸部、腋窝及背部出现了多发的皮肤损害。活检皮肤组织病理报告:表皮下见大量异形上皮组织浸润性生长,细胞排列呈条索状、实团状结构,胞核增大、深染,核异型性明显。诊断:皮肤转移癌。结果:患者有明确的恶性肿瘤病史,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皮肤转移癌诊断明确。结论: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升高,皮肤转移癌在临床亦不再罕见,并且皮肤转移皮损可以是某些内脏肿瘤的首发症状。因此,对于皮肤不明原因出现暗红色、无痛性肿块或难以愈合的溃疡,甚至类似原发性皮损但久治不愈的皮肤表现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曾经明确诊断恶性肿瘤的患者,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怀疑。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特点、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等来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的皮肤转移,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误诊及漏诊,进而延长患者生存期,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禹杉,王虹,沙娜[8](2016)在《胃癌颈部皮肤转移1例》文中研究表明胃癌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脏、腹腔、卵巢和腹腔内淋巴结,胃癌发生皮肤转移在临床上非常少见,我科诊治1例胃癌颈部皮肤转移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70岁。因颈部出现数个黄豆大丘疹,伴瘙痒1个月余,于2014年12月10日来我院就诊。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侧颈部出现数个豆粒大红色丘疹,逐渐增多,伴瘙痒。曾外用丹皮酚软膏,病情无

刘硕,张培彤[9](2009)在《胃癌皮肤转移18例报告并文献分析》文中提出胃癌相关的皮肤转移少见,笔者复习了我院近十年收治的6例胃癌皮肤转移病例,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12例,希望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有助于各位同道的临床实践。

蒙安定[10](2000)在《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文中研究指明

二、胃癌皮肤转移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胃癌皮肤转移1例(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广州和香港两地胃癌中医药诊疗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胃癌的认识和治疗
        1.1.1 现代医学对胃癌的认识和研究发展
        1.1.2 祖国医学对胃癌的认识和研究治疗
        1.1.3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的胃癌用药研究临床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广州组、香港组和广州-香港组病例统计
        2.1.1 研究设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分析软件及统计
        2.1.5 处方录入与核对
        2.1.6 病例研究分组
        2.1.7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临床资料
        3.1.1 胃癌病例统计
        3.1.2 胃癌部位分类、病理分类统计
        3.1.3 胃癌各类转移病例数目
        3.1.4 胃癌各类手术、化疗、放疗及其他药物治疗统计
        3.1.5 胃癌症状及相关治疗病例数目
        3.1.6 贫血及相关治疗病例数目
    3.2 处方频次统计结果
        3.2.1 胃癌、胃癌Ⅰ期至Ⅳ期处方频次、中药药味统计结果
        3.2.2 胃癌和胃癌Ⅰ-Ⅳ期用药归经、四气频次及所占比重统计
        3.2.3 胃癌Ⅰ-Ⅳ期药频
    3.3 胃癌处方数据挖掘结果
        3.3.1 胃癌Ⅰ-Ⅳ期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4 胃癌围手术期、围放化疗及使用靶向药期间的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4.1 全胃切除手术后、部分胃切除手术后的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4.2 化疗中及再化疗中、化疗后及再化疗后、化疗中断的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4.3 胃癌靶向药治疗中或治疗后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4.4 胃癌放疗后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5 胃癌淋巴转移、肝转移、腹腔及腹膜转移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5.1 胃癌淋巴转移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5.2 胃癌肝转移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5.3 胃癌腹腔转移、腹膜转移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6 胃癌症状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6.1 胃癌恶心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6.2 胃癌呕吐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6.3 胃癌吞咽困难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6.4 胃癌腹水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6.5 胃癌下肢水肿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6.6 胃癌黄疸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6.7 胃癌吐血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6.8 胃癌便血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3.6.9 胃癌贫血处方用药数据挖掘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广州香港中药四气、胃癌Ⅰ-Ⅳ期、症状组及治疗组数据研究
        4.1.1 广州香港使用中药四气及五味所占比重统计结果数据研究
        4.1.2 胃癌症状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吐血、便血用药规律数据挖掘讨论
        4.1.3 胃癌贫血新方用药规律数据分析治法
        4.1.4 小结
        4.1.5 广州香港两地胃癌Ⅰ-Ⅳ期用药规律数据挖掘讨论
        4.1.6 胃癌香港组、胃癌Ⅰ-Ⅳ期香港组、胃癌全胃切除手术后的药频及用药模式数据可见处方数据发掘代表性药物
        4.1.7 宏观小结胃癌Ⅰ期-Ⅳ期治法用药之变化:早期攻邪偏重,中晚期侧重扶正
        4.1.8 胃癌胃切除手术后数据研究
        4.1.9 胃癌胃切除手术后数据研究分析治法
        4.1.10 胃癌淋巴转移、化疗中及再化疗中、化疗中断、化疗后、靶向药放疗后数据研究分析
        4.1.11 胃癌危重症候腹水、下肢水肿、黄疸数据研究分析
        4.1.12 胃癌肝转移、腹腔转移、腹膜转移治疗用药规律数据研究
    4.2 广州香港中药四气、胃癌Ⅰ-Ⅳ期、症状组及治疗组研究讨论
        4.2.1 胃癌病例统计结果临床研究讨论
        4.2.2 讨论胃癌及胃癌症状用药数据挖掘结果研究
        4.2.3 胃癌症状吐血、便血、贫血(现代医学诊断)用药规律数据挖掘讨论
        4.2.4 广州香港两地胃癌Ⅰ-Ⅳ期治法讨论
        4.2.5 胃癌Ⅰ期、全胃切除手术后及部分胃部切除手术后用药数据分析
        4.2.6 胃癌Ⅱ-Ⅲ期、淋巴转移、围化疗、放疗及靶向药治疗数据分析讨论
        4.2.7 胃癌危重症状腹水、下肢水肿、黄疸数据挖掘分析讨论
        4.2.8 胃癌Ⅲ-Ⅳ期、腹腔转移、肝转移、腹膜转移数据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胃癌弥漫性皮肤转移伴浸润性乳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 论

(4)以脐周皮肤红斑为首发表现的胃癌皮肤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方法与结果
讨 论

(5)胃复方对比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胃癌(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疾病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3 疾病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病例标准
    6 退出(脱落)病例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病例分组
    2 试验方法
    3 观察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安全性指标
        4.2 近期疗效观察指标
        4.3 远期疗效观察指标
    5 疗效评定标准
    6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性别年龄
        1.2 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手术、转移情况
    2 近期疗效观察
        2.1 主要症状评分情况
        2.2 中医证候总积分情况
        2.3 中医证候疗效对比情况
        2.4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2.5 血细胞分度比较情况
        2.6 肿瘤标志物
    3 远期随访指标
        3.1 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
        3.2 安全性与不良事件
第四部分 分析和讨论
    1 西医对晚期胃癌认识及治疗
        1.1 胃癌发病因素及机制
        1.2 晚期胃癌治疗手段
        1.3 替吉奥胶囊抗肿瘤机制
        1.4 替吉奥胶囊在临床的应用
    2 中医对胃癌认识及治疗
        2.1 中医胃癌的病因病机
        2.2 中医胃癌的辨证分型
        2.3 胃复方的组成及方解
    3 问题和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AJCC/UICC胃癌TNM分期(第八版)
附录 B 中医临床证候评价标准
附录 C 体力状况计分标准(KARNOFSKY氏评分)
附录 D 不良事件量化表
附录 E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 版)
附录 F 病例报告表
综述 胃癌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6)胃肠道癌腹壁侵犯的手术策略及HIP2表达的意义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胃肠道癌腹壁侵犯的手术策略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小结
    4. 讨论
第二部分:HIP2表达和胃肠道癌腹壁侵犯的关系
    1.材料和样本准备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小结
    5.讨论
第三部分:HIP2表达在胃肠道癌细胞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1.材料和样本准备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小结
    5.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消化道恶性肿瘤腹壁侵袭转移的外科治疗策略与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7)皮肤转移癌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病例资料
    2.2 文献资料
    2.3 质量控制
第三章 病例报告
    3.1 病史
    3.2 既往史
    3.3 体格检查
    3.4 辅助检查
    3.5 诊断
    3.6 诊断依据
    3.7 鉴别诊断
    3.8 治疗及预后
    3.9 病例分析及讨论
第四章 文献复习
    4.1 结果
    4.2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讨论
    5.1 浅析恶性肿瘤的转移机制
    5.2 恶性肿瘤的皮肤转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一
致谢

(8)胃癌颈部皮肤转移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病历摘要
2讨论

四、胃癌皮肤转移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指转移性胃腺癌一例[J]. 刘昕,何一多,彭义,郑娇,樊孝琼,陈显兵.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1(12)
  • [2]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广州和香港两地胃癌中医药诊疗用药规律[D]. 陈姵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胃癌弥漫性皮肤转移伴浸润性乳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J]. 李剑萍,王玉兰,张晓艳,郝艳萍,兰建云,陈平,陈苏蓉,黄志军. 中国临床研究, 2020(11)
  • [4]以脐周皮肤红斑为首发表现的胃癌皮肤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J]. 徐丹枫,于泳,皇幼明,滕艳,樊一斌,钱晔. 江苏医药, 2020(05)
  • [5]胃复方对比替吉奥维持治疗晚期胃癌(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D]. 刘靖.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胃肠道癌腹壁侵犯的手术策略及HIP2表达的意义和机制研究[D]. 吴巨钢.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皮肤转移癌1例并文献复习[D]. 祁金凤. 兰州大学, 2018(10)
  • [8]胃癌颈部皮肤转移1例[J]. 刘禹杉,王虹,沙娜.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6(11)
  • [9]胃癌皮肤转移18例报告并文献分析[J]. 刘硕,张培彤. 环球中医药, 2009(05)
  • [10]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J]. 蒙安定.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0(02)

标签:;  ;  ;  ;  ;  

胃癌皮肤转移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