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灭蚊真菌 Pythium carolinianum 的报告

关于灭蚊真菌 Pythium carolinianum 的报告

一、A report on a mosquito-killing fungus,Pythium carolinianum(论文文献综述)

魏云[1](2018)在《中华按蚊染色体进化分析与贵阳腐霉转化体系建立和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全世界大约有3500多种蚊虫,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很多蚊虫是重要的疾病传播媒介,可以通过吸食血液传播20多种疾病,例如疟疾、登革热、黄热病、西尼罗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据统计报道全世界每年大约有7亿多人罹患蚊媒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除此之外还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在防治虫媒病上。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Plasmodium)引起并在全球广泛分布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雌性按蚊(Anopheles)叮咬在人群中进行传播。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取得的防治疟疾效果比较显着,但是云南、江苏、四川、河南和浙江等5个省的情况仍较为严重。经调查研究发现,中华按蚊是我国北方广大平原地区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并且在我国中部地区媒介种群中占83%以上,所以中华按蚊仍是我国主要的疟疾防治对象。因此,对中华按蚊遗传学和进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华按蚊中X染色体拥有最短的同源区段和最快的进化速率。前期我们实验室已经构建完成了中华按蚊的染色体图谱和物理图谱,利用中华按蚊的物理图谱,我们进一步比较分析了中华按蚊和冈比亚按蚊的同源基因关系,将对应的scaffolds基因的相对位置定位在中华按蚊和冈比亚按蚊的染色体上,借此来分析五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顺序的重排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在五条染色体中,X染色体的基因重排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的常染色体。对中华按蚊和冈比亚按蚊之间同源区块的数量以及分布情况进一步证明了 X染色体是五条染色体中拥有最短同源区块的染色体。我们还通过计算同源染色体上染色体倒位的数量,并分析了每兆碱基的倒位密度以及中华按蚊与冈比亚按蚊之间染色体重排比率,表明进化最快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为深入研究中华按蚊基因组结构和染色体的进化打下来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适合贵阳腐霉的遗传转化体系,并利用其对贵阳腐霉的PgTKL基因功能进行了初步的探究。贵阳腐霉菌(Pythium iguyangense Su)是由我国贵阳医学院苏晓庆教授分离得到的一株灭蚊生防菌,该菌可以有效寄生库蚊属(Genus Culex)、伊蚊属(Genus Aedes)和按蚊属(Genus Anopheles)的14种蚊虫,其中有6种是重要的媒介蚊虫。但是对该菌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因此,建立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有利于对贵阳腐霉侵染分子机制的研究,同时为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更加为此杀蚊真菌的基因工程改造和用于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参考大豆疫霉的遗传转化体系和苏晓庆教授先前对贵阳腐霉的研究结果,确定和成功建立了的贵阳腐霉基因遗传转化体系。该体系中最合适的培养基为0.6 mol/L的甘露醇作为渗透稳压剂的KPYG2培养基,最适合的培养方式是摇菌培养,最适合的酶解时间为45分钟。利用此遗传转化体系成功沉默了贵阳腐霉的酪氨酸激酶PgTKL基因,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表型观察发现PgTKL基因的沉默转化子相比于野生型的菌丝形态发生了扭曲,其生长速率先变得缓慢,并且游动孢子的产量也下降。我们还发现PgTKL的沉默转化子的杀虫活性显着比野生型下降,并且该基因在蚊虫侵染阶段上调表达,这些结果表明PgTKL基因很有可能在贵阳腐霉的侵染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测定了贵阳腐霉的6个CRN基因在侵染阶段的表达情况。其中五个都在侵染阶段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研究组前期通过对贵阳腐霉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数据分析鉴定出了 6个CRN(crinkling and necrosis protein)效应子,大量的数据揭示CRN效应子在植物病原卵菌中广泛存在并和致病性密切相关,但是在贵阳腐霉中尚无报道。为此我们测定了 6个CRN效应子在侵染蚊虫的不同阶段时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CRN44在菌丝产生孢子囊和释放游动孢子以及侵染6小时和24小时时表达量有明显的上调表达。而CRN37、CRN40、CRN31、CRN19、CRN33在孢子囊和释放游动孢子阶段的表达量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在侵染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这些结果说明CRN效应子在贵阳腐霉侵染蚊虫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我们下一步研究CRN作用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

刘萍,杨虓,苏晓庆[2](2018)在《一种改进的贵阳腐霉保种方法》文中认为目的:改进贵阳腐霉菌种的保存方法。方法:采用葵花籽浸膏(SFE)和水琼脂固体培养基分别接种贵阳腐霉(SFE培养基45支,水琼脂固体培养基183支),切取生长有菌丝的琼脂块置无菌蒸馏水室温保存,于保存后第72、200、250、350、400、450、930及1 008天取出试管内琼脂块接种于KPYG2琼脂培养基,置恒温箱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记录各试管中菌丝的存活时间。结果:盛放SFE琼脂块的45支试管,有8支于第72天检测未见菌丝生长,4支试管在第450天时检出存活菌丝,其余试管于第200天检出存活菌丝;培养到第72、200、350、400、450、930及1 008天时水琼脂固体培养基中还能检出存活的贵阳腐霉菌丝,试管里的水保持清澈透明,但管数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到第1008天检测仍然有3支菌种检出存活的贵阳腐霉菌丝。结论:水琼脂培养的贵阳腐霉置于无菌水中是目前比较好的保种方法。

杨虓,苏晓庆[3](2016)在《经宿主致倦库蚊幼虫复壮后灭蚊真菌贵阳腐霉的毒力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经宿主致倦库蚊幼虫复壮后灭蚊真菌贵阳腐霉(Pg)的毒力观察。方法:向高压灭菌碗加入致倦库蚊幼虫和毒力减退的Pg菌丝,记录蚊虫死亡数和感染数,计算死亡率和感染率;取被感染的蚊虫用水琼脂平板、KPYG2平板和SFE平板分离Pg,用新分离的Pg感染致倦库蚊幼虫,记录复壮后最高组感染率、单碗的最高和最低蚊虫感染率,观察Pg感染蚊虫毒力的变化。结果:复壮后最高组Pg对蚊虫平均感染率、单碗Pg对蚊虫最高感染率及单碗Pg对蚊虫最低感染率均达到40%或以上,单碗Pg最高感染率甚至达100%。结论:采用宿主致倦库蚊幼虫复壮毒力减退的Pg菌丝,可提高Pg灭蚊的毒力。

李振光,苏晓庆[4](2016)在《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安全性检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检测贵阳腐霉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安全性。方法:用小球藻培养液培养小球藻,实验组在培养液中加入贵阳腐霉,对照组不加贵阳腐霉;观察并比较培养6 d时各组培养液的颜色和色深,在100倍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小球藻细胞形态;比较培养3 d和6 d时各组小球藻细胞密度,评估贵阳腐霉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安全性。结果:培养6 d时,各组培养液都显示出鲜艳的绿色,无明显区别;在100倍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小球藻细胞形态也正常,各组间无明显差别;培养3 d和6 d时各组的小球藻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阳腐霉对蛋白核小球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刘萍,郑慧玲,吴建伟,苏晓庆[5](2012)在《绿色荧光蛋白在贵阳腐霉的组成性表达》文中认为以潮霉素抗性基因hph为筛选标记,以双元载体pPK2为基本骨架,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置于组成型启动子PgpdA和色氨酸C终止子TtrpC之间,构建了组成性表达egfp的载体pPK2-EGFP,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转入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表达。对转化子进行RT-PCR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egfp基因在贵阳腐霉转化子中能稳定表达。

商靖[6](2010)在《核桃基腐病病原学基础研究》文中认为在新疆核桃种植区普遍发生基干腐烂并流黑水的一种病害,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核桃病害的文献后,发现这是国内外未曾研究与报道过的核桃新病害,并把该病害命名为核桃基腐病。本文首次比较系统报道了核桃基腐病的症状、病原物鉴定、病原物生物学特性、病害田间发生规律,初步筛选出防治该病的几种药剂,为诊断和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从新疆阿克苏地区核桃园发病的核桃树上采集的病样分离、纯化得到病原菌。经野外人工接种测定致病性,明确引起核桃基腐病的病原菌为一种腐霉菌,其形态特征与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 Drechsler)基本一致,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一步鉴定:与寡雄腐霉同源性达到了99%。在室内对核桃基腐病病原—寡雄腐霉(P. oligandrum Drechsle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培养基为玉米培养基(CMA),最佳C源为蔗糖,最佳N源为尿素。最适温度范围为25~33℃,最适pH值范围为5.2~7.2,光照对该菌丝生长无显着影响,该菌属于高温、中偏碱性菌。该病的发生与栽植密度、树龄、间作模式以及灌水次数有密切的关系。栽植密度为6m×4m的果园发病程度较重,发病率达2.70%,盛果期11-20a的核桃树发病较严重,发病率高达14.20%,不同间作模式发病率不同,核桃与小麦间作时发病率较高,达到了7.80%,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病害发生程度也随之增加,即灌水前发病率为9.60%,第3次灌水后发病率达到了15.94%。选取30亩果园进行药剂防治试验,从施药方法上来看,刮除病斑涂抹药剂效果优于划道和直接涂抹。从药剂的效果来看,腐烂克星+轮腐1号混合施药效果较好,防治效果达到了100%,病疤愈合效果达到了39.8%,其次,自制药剂大蒜液+10%食盐愈合效果达到了16.30%,效果较好。

刘萍,苏晓庆[7](2007)在《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几种动物的急性安全性测试》文中提出目的:了解灭蚊真菌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SU)对非靶动物是否有毒害作用。方法:用贵阳腐霉菌丝体及游动孢子以灌胃法和腹腔注射法处理小鼠,观察小鼠的食欲、活动等一般情况并监测体重;用贵阳腐霉菌丝体通过经皮、黏膜染毒,过敏休克试验,接触过敏试验等方法处理豚鼠、家兔、鱼、鸡等动物,观察动物受试部位的局部变化及一般综合情况。结果:真菌菌丝体对小鼠经口LD50(1600 mg/kg,经腹腔注射LD50(400mg/kg;游动孢子经口、腹腔注射的LD50(104孢子/ml,对小鼠、豚鼠、家兔等无感染致病性;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试验动物无超敏反应表现。结论: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小鼠、豚鼠、草鱼、金鱼以及家禽等受试动物是安全的,是一株具有开发应用价值的灭蚊真菌,为贵阳腐霉防治蚊虫的推广应用及安全使用提供了毒理学依据。

刘萍,苏晓庆[8](2007)在《灭蚊真菌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对大鼠的长期安全性测试》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灭蚊真菌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对大鼠是否有长期毒性作用。将大鼠120只随机分4组,经饮水口服贵阳腐霉菌丝体。菌丝剂量分别为200mg/kg、100mg/kg、50mg/kg,对照组饮自来水。分别于试验期的90d和180d各组取鼠总数的1/3处死进行检查,剩余1/3大鼠待停用菌丝体悬液2周后处死。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各项生化和组织学指标。结果表明各组大鼠均发育正常,精神食欲好,体重增加;血液学、生化指标变化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内脏系数无异常;对重要脏器的解剖学及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本研究结果证明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大鼠是安全的,从而为其在防治蚊虫的推广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毒理学依据。

刘萍,周顺,先丹,杨茂发,苏晓庆[9](2007)在《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小菜蛾幼虫安全性的室内检测》文中提出目的:了解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非靶生物小菜蛾幼虫是否有毒害作用。方法:采用胃毒法和触杀法处理小菜蛾四龄幼虫,24 h后观察幼虫死亡率、叶片重量差,5 d后观察化蛹率。结果:胃毒法和触杀法处理小菜蛾幼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5.5%和12.5%,叶片重量差分别为0.89 g和0.41 g,平均化蛹率分别为22%和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结论: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小菜蛾幼虫是安全的。

楼兵干[10](2005)在《杭州地区腐霉种及腐霉属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腐霉属Pythium Pringsheim是卵菌纲中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菌。由于腐霉形态多样,有些形态又难以形成,采用传统的方法,难以区分形态与习性相似的种,或者将形态与习性相似但亲缘关系相距甚远的群体置于同一个种内,造成了不少混乱。以形态学为基础并结合分子系统学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1.对采自杭州郊区的34株腐霉,根据van der Plaats-Niterink(1981)的腐霉分类系统,共鉴定到11个种,分别是P. spinosum Sawada、P. ultimum var. ultimum Trow、P. debaryanum Hesse、P. sylvaticum Campbell & Hendrix、P. irregulare Buisman、P. oligandrum Drechsler、P. myriotylum Drechsler、P. dissotocum Drechsler、P. graminicola Subramanian、P. acanthicum Drechslery和P. aphanidermatum (Edson)Fitzp.,其中P. sylvaticum为国内腐霉新纪录种,P. myriotylum为浙江省新纪录种。优势种为刺腐霉与终极腐霉,二者出现的频率分别为29.4%和17.6%。 2.对腐霉属中代表各种形态和性状的58种计67株腐霉和疫霉属中代表6个组的6种疫霉的rDNAITS进行了分析,以海生疫霉为外群,按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 (1) 被称为“中间属”或“独立属”或“边缘种”的5种腐霉P. ostracodes,P. chamaehyphon,P. carbonicum,P. montanum和P. vexans,在系统发育上介于其它腐霉种与疫霉之间,但仍与腐霉聚成一大组,Bootstrap的支持率为67%。作者认为把这一类群的腐霉称为腐霉“边缘种群”更妥,但不支持建立“独立属”的提法。 (2) 已从腐霉属中划出归为疫霉属的P. undulatum与腐霉的亲缘关系比疫霉近,系统发育树中与52种腐霉聚成一大组,支持率为100%,说明该种归为腐霉属比归为疫霉属更合适。 (3) 其余52种腐霉分成Ⅰ、Ⅱ两组:第1组31种腐霉,其中30种腐霉的孢子囊为球形,占96.8%;第Ⅱ组21种腐霉,其中19种腐霉的孢子囊为丝状、瓣状或裂片状,占90.5%。表明腐霉的系统发育与孢子囊的形态密切相关。在腐霉属中孢子囊形态应是具有分类意义的第一重要性状。腐霉属的其它性状如藏卵器壁

二、A report on a mosquito-killing fungus,Pythium carolinianu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report on a mosquito-killing fungus,Pythium carolinianum(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按蚊染色体进化分析与贵阳腐霉转化体系建立和相关基因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按蚊染色体图谱、物理图谱及染色体进化分析的研究应用
        1、按蚊染色体图谱和物理图谱的研究
        2、按蚊多线染色体图谱及物理图谱的应用
        3、按蚊染色体进化分析研究进展
    二、贵阳腐霉研究进展
        1、贵阳腐霉的发现和新种的确定
        2、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3、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进展
    三、卵菌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四、昆虫病原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中华按蚊染色体进化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试虫材料
        1.2 同源基因、同线性区块和固定倒位
    2、结果与分析
        2.0 中华按蚊物理图谱的构建
        2.1 中华按蚊和冈比亚按蚊基因的共线性及基因序列进化分析
        2.2 按蚊染色体中性染色体进化更快
    3、讨论
第三章 贵阳腐霉基因沉默体系的建立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确定及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1.3 贵阳腐霉对抗生素临界耐受浓度
        1.4 转化子的验证
    2、结果与分析
        2.1 标记基因筛选浓度的选择
        2.2 培养基的选择
        2.3 菌株的培养方式
        2.4 原生质体的制备
        2.5 转化子的验证
    3、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贵阳腐霉PgTKL基因功能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应用试剂及培养基
        1.2 贵阳腐霉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1.3 PgTKL基因的克隆与质粒的构建
        1.4 PEG介导的贵阳腐霉遗传转化体系
        1.5 贵阳腐霉稳定遗传转化子的筛选和沉默效率鉴定
        1.6 PgTKL沉默转化子功能研究
    2、结果分析
        2.1 构建PgTKL的沉默转化子
        2.2 PgTKL在侵染阶段上调表达
        2.3 PgTKL对杀虫能力的影响
        2.4 PgTKL对其菌丝形态建成的影响
        2.5 PgTLK影响其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能力
        2.6 PgTKL对游动孢子产生能力的影响
    3、讨论
第五章 贵阳腐霉侵染阶段CRN基因的表达动态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分析
    3、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一种改进的贵阳腐霉保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真菌和培养基
    1.2 方法
2 结果
    2.1 贵阳腐霉在SFE琼脂块中存活时间
    2.2 水琼脂培养基中存活时间
3 讨论

(3)经宿主致倦库蚊幼虫复壮后灭蚊真菌贵阳腐霉的毒力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2 方法
2 结果
    2. 1 最高组Pg平均感染率
    2. 2 单碗Pg最高感染率
    2. 3 单碗Pg最低感染率
3 讨论

(4)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安全性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 1 实验材料
    1. 2 实验方法
    1. 3 观察指标
    1. 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 1 小球藻细胞密度和吸光度的关系曲线
    2. 2 培养液的外观和小球藻细胞形态
    2. 3 培养3 d和6 d时的小球藻细胞密度
3 讨论

(6)核桃基腐病病原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核桃基腐病病原菌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核桃基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核桃基腐病发生分布危害及环境因子调查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核桃基腐病初步防治试验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核桃基腐病发生危害及症状
    6.2 核桃基腐病病原菌鉴定
    6.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6.4 核桃基腐病发病规律及影响核桃树生长的环境因素
    6.5 核桃基腐病防治研究初报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几种动物的急性安全性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1.1.2 菌丝体的培养
        1.1.3 孢子液的制备
        1.1.4 实验动物
    1.2 方法
        1.2.1 灌胃试验
        1.2.2 腹腔注射试验
        1.2.3 皮肤刺激试验
        1.2.4 眼黏膜刺激试验
        1.2.5 过敏性休克试验
        1.2.6 接触性过敏试验[4]
        1.2.7 鱼类安全性试验
        1.2.8 蝌蚪安全性试验
        1.2.9 家禽安全性试验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灌胃试验
    2.2 腹腔注射试验
    2.3 皮肤刺激试验
    2.4 眼黏膜刺激试验
    2.5 过敏休克试验
    2.6 接触过敏试验
    2.7 安全性试验
        2.7.1 草鱼安全性试验
        2.7.2 金鱼安全性试验
        2.7.3 蝌蚪安全性试验
        2.7.4 家禽安全性试验
3 讨论
    3.1 贵阳腐霉对哺乳类动物的影响
    3.2 贵阳腐霉对皮肤、黏膜的影响
    3.3 贵阳腐霉对动物的超敏反应试验
    3.4 贵阳腐霉对鱼类及两栖类的影响
    3.5 贵阳腐霉对家禽的影响

(8)灭蚊真菌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对大鼠的长期安全性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1.2 KPYG2培养基
    1.3 菌液的制备
    1.4 试验动物
    1.5 试验动物接种及观察
        1.5.1 一般综合指标:
        1.5.2 体重:
        1.5.3 血液学及生化指标:
        1.5.4 脏器系数:
        1.5.5 解剖学检查: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体重
    2.2 大鼠血液学情况
    2.3 大鼠凝血时间测定
    2.4 大鼠血生化指标
    2.5 大鼠脏器系数测定
    2.6 大鼠解剖学及组织学检查
        2.6.1 第一阶段显微镜检:
        2.6.2 第二阶段显微镜检:高剂量组一只雌鼠的肾脏出现轻度肾小管水肿;对照组一只雄鼠的肺部出现轻度肺水肿、肺出血。其余脏器未见异常。
        2.6.3 第三阶段显微镜检:
3 讨论

(9)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小菜蛾幼虫安全性的室内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1.1.2 试虫
        1.1.3 器材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杭州地区腐霉种及腐霉属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腐霉属的形态和分类学研究
        1.1.1 引言
        1.1.2 腐霉属分类历史、分类地位及属下分类单位
        1.1.2.1 分类历史
        1.1.2.2 分类地位
        1.1.2.3 属下分类单位
        1.1.3 腐霉形态特征
        1.1.3.1 营养体
        1.1.3.2 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1.1.3.3 藏卵器、卵孢子和雄器
        1.1.4 腐霉分类研究
        1.1.5 只形成膨大体腐霉
        1.1.6 异宗配合腐霉
        1.1.7 具重寄生作用腐霉
        1.1.8 我国腐霉分类研究
    1.2 腐霉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1.2.1 蛋白质电泳和同工酶技术
        1.2.2 RFLP技术
        1.2.3 RAPD技术
        1.2.4 nrDNA-ITS技术
        1.2.4.1 ITS结构
        1.2.4.2 ITS序列分析过程
        1.2.4.3 ITS区域的DNA序列比对
        1.2.4.4 ITS序列在腐霉菌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
    1.3 腐霉菌分类与鉴定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腐霉种的形态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培养基
        2.1.1.1 VP_3选择性培养基
        2.1.1.2 CMA培养基
        2.1.1.3 PCA培养基
        2.1.1.4 PS液
        2.1.3 腐霉种的鉴定
        2.1.3.1 鉴定依据
        2.1.3.2 鉴定方法
        2.1.3.3 培养性状的观察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腐霉种培养性状及形态特征的描述
        2.2.1.1 Pythium acanthicum Drechsler
        2.2.1.2 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on) Fitzp.
        2.2.1.3 Pythium debaryanum Hesse
        2.2.1.4 Pythium dissotocum Drechsler
        2.2.1.5 Pythium. graminicola Subramanian
        2.2.1.6 Pythium irregulare Buisman
        2.2.1.7 Pythium myriotylum Drechsler
        2.2.1.8 Pythium oligandrum Drechsler
        2.2.1.9 Pythium spinosum Sawada
        2.2.1.10 Pythium sylvaticum Campbell & Hendrix
        2.2.1.11 Pythium ultimum var. ultimum Trow
        2.2.2 腐霉种的来源及杭州郊区优势腐霉种
    2.3 讨论
        2.3.1 腐霉属模式种与模式菌株
        2.3.2 杭州郊区腐霉优势种
        2.3.3 腐霉种类分离与鉴定
        2.3.4 异宗配合腐霉种P.sylvaticum的鉴定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ITS序列探讨部分腐霉种的系统发育与其形态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腐霉基因组DNA的提取
        3.1.1.1 供试腐霉菌株
        3.1.1.2 腐霉菌丝体的培养与收集
        3.1.1.3 腐霉菌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
        3.1.1.4 基因组DNA浓度测定
        3.1.2 腐霉rDNA ITS序列的测定
        3.1.2.1 PCR反应体系和循环参数
        3.1.2.2 PCR扩增产物检测
        3.1.2.3 核糖体DNA ITS序列测定
        3.1.3 基于rDNA 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3.1.3.1 用于腐霉系统发育分析的菌株
        3.1.3.2 系统发育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腐霉基因组DNA
        3.2.2 腐霉的系统发育分析及其与形态特征的关系
        3.2.3 杭州郊区9种腐霉与模式菌株或代表性菌株的相似性比较
    3.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rDNA ITS序列探讨终极腐霉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终极腐霉菌株的鉴定
        4.1.2 用P.ultimum特异性引物扩增PCR
        4.1.3 供试菌株
        4.1.4 DNA提取、PCR扩增、序列测定
        4.1.5 用于构建系统发育树的菌株
        4.1.6 序列分析和系统树的构建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用特异性和通用PCR引物扩增P.ultimum
        4.2.2 序列比对分析
        4.2.3 亲缘关系分析
    4.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ythium sylvaticum专一性PCR引物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菌株
        5.1.2 PCR种专性引物设计
        5.1.3 引物特异性测定
        5.1.4 PCR扩增产物检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P.sylvaticum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核苷酸序列测定和相似性比较
        5.2.2 寡聚核苷酸PCR引物的设计
        5.2.3 引物PSF1和PSR2专性扩增P.sylvaticum核糖体DNA的有效性
    5.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附录A 博士期间发表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章
附录B 图表目录
附录C 主要化学试剂及缓冲液配制
附录D 缩略词
附录E 分子系统研究中序列比对结果

四、A report on a mosquito-killing fungus,Pythium carolinianum(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按蚊染色体进化分析与贵阳腐霉转化体系建立和相关基因功能研究[D]. 魏云.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2]一种改进的贵阳腐霉保种方法[J]. 刘萍,杨虓,苏晓庆.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02)
  • [3]经宿主致倦库蚊幼虫复壮后灭蚊真菌贵阳腐霉的毒力观察[J]. 杨虓,苏晓庆.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6(03)
  • [4]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安全性检测[J]. 李振光,苏晓庆.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6(03)
  • [5]绿色荧光蛋白在贵阳腐霉的组成性表达[J]. 刘萍,郑慧玲,吴建伟,苏晓庆. 湖北农业科学, 2012(24)
  • [6]核桃基腐病病原学基础研究[D]. 商靖.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3)
  • [7]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几种动物的急性安全性测试[J]. 刘萍,苏晓庆.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7(04)
  • [8]灭蚊真菌贵阳腐霉Pythium guiyangense对大鼠的长期安全性测试[J]. 刘萍,苏晓庆. 菌物学报, 2007(03)
  • [9]灭蚊真菌贵阳腐霉对小菜蛾幼虫安全性的室内检测[J]. 刘萍,周顺,先丹,杨茂发,苏晓庆.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7(03)
  • [10]杭州地区腐霉种及腐霉属分子系统学研究[D]. 楼兵干. 浙江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关于灭蚊真菌 Pythium carolinianum 的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