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颈肩腰痛的临床分析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颈肩腰痛的临床分析

一、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颈肩腰背痛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学斌[1](2021)在《推拿结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塞来昔布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状、腰背肌肌张力、腰椎功能状态以及一次治愈率的影响,减少患者治疗时间,以期更好、更快的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为急性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的72例就诊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门诊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单纯口服塞来昔布,200mg/次,一天两次,早晚饭后口服,连续服用3天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推拿治疗,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3次,连续治疗3天为1疗程,观察1个疗程。采用体感诱发电位疼痛度值、JOA评分、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作为观察指标,同时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一次治愈率以及综合疗效评价,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分析评定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体感诱发电位疼痛度值:两组疼痛度值进行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能降低患者疼痛感;治疗后两组疼痛度值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2.JOA评分: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状态;两组治疗后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腰椎功能状态方面优于对照组。3.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两组治疗前后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能降低患者的腰背肌肌张力;两组治疗后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降低腰背肌肌张力方面优于对照组。4.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两组一次治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提高一次治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于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推拿结合塞来昔布可以有效缓解腰部疼痛,降低腰背肌肌张力,改善腰椎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治疗。2.推拿结合塞来昔布可以提高患者的一次治愈率,且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更好、更快的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吴鸿伟[2](2021)在《复元活血汤联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复元活血汤联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以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完成胸腰椎骨折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且在行手术治疗后的1个月仍存在腰背部疼痛(气滞血瘀证)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术后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从复诊次日起,开始服用塞来昔布胶囊,0.2g,2次/日,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元活血汤(免煎颗粒,水冲服,日一剂,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五点支撑法锻炼(每组12次,早晚各1组),疗程为4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VAS评分、ODI指数、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中医疗效评定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照组、试验组的一般资料及VAS评分、ODI评分、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2、治疗后第2周、第4周,对照组、试验组患者VAS评分、ODI指数、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均较治疗前下降,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治疗后第2周、第4周中医证候疗效较治疗前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腰背肌锻炼(五点支撑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腰背痛(气滞血瘀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腰背痛(气滞血瘀证)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徐长力[3](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与住院病历探讨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科最常见疾病之一,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本次研究通过收集收集湖北省中医院骨伤科光谷院区住院病人电子病历信息,整理出使用中药患者处方,并对其处方组成进行数据挖掘,归纳总结有效的组方规律,为临床医师提供的用药指导。方法:咨询专家意见制定好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收集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以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收治住院,且在住院期间内服中药患者的电子病历信息。经过数据筛选、清洗、标准化处理,汇总整理到Excel软件中。应用Excel软件对患者的一般信息、中药分类、中药等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然后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2.3.5)对核心药对进行关联性分析以及聚类分析,总结出湖北省中医院骨伤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结果:1.一般信息:本次研究共纳入152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9人,女性患者73人。其中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78岁。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为57.74岁。其中18-20岁年龄组人数最少有1人,51-60岁年龄组人数最多有43人。2.药物频数:使用最多的为当归,使用频数为130次,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的10味药是当归、杜仲、黄芪、丹参、鹿角、地龙、赤芍、苏木、泽兰、防风。3.药类频数:按着中药四气分类统计,使用频次最多的为温性药,使用了785次;按照中药五味分类统计,使用频次最多的是甘味药,使用了818次;按照中药归经分类统计,可见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归肝经药,使用了1350次;对药物的功效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可见药物功效频次使用最为强筋骨药,使用了269次。4.关联分析:选择置信度≥0.8,支持度≥0.3,以得到较为稳定的关联性,最终的到关联数据51条。按频数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杜仲-当归,黄芪-当归,丹参-当归,黄芪-杜仲,丹参-黄芪,鹿角-黄芪,鹿角-丹参,丹参-鹿角,丹参-杜仲,赤芍-当归。5.聚类分析:取中药数量排名前30的中药进行聚类分析,距离类型采用欧式距离,聚类方法采用最长距离法,将其分为4组。结论:1.LDH患者男女比例未见明显差异,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2.当归、杜仲、黄芪、丹参、鹿角、地龙、赤芍、苏木、泽兰、防风是治疗LDH的核心单味药。3.温性药、甘味药、归肝经药、强筋骨药为治疗LDH最常用药类。4.杜仲-当归,黄芪-当归,丹参-当归,黄芪-杜仲,丹参-黄芪等为治疗LDH的核心药对。5.补肝肾、强筋骨、行气活血为治疗LDH的基本方法。

李红莉,杨雅,万菁,王玉秀,陆燕蓉,刘兰[4](2021)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性疾病(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护理人员206名,比较培训前后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同时,选取2018年7-12月开展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服务18 309例次,分析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人员培训后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有效率为81.83%,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腰背痛、颈肩痛的有效率为89.51%,拔罐结合刮痧治疗肩周炎的有效率为99.32%,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有效率为90.11%,腕踝针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率为88.17%,中药泡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率为73.40%。结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深化护理服务内涵。

张连强[5](2020)在《针刺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OVCF患者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OVCF患者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厦门市中医院骨伤科被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顺利行PKP术,术后仍存在腰背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针刺相关穴位治疗,1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RDQ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比较,治疗结束后按照《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所得数据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试验结果。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经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骨折节段等方面)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周后组间分别比较,试验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RDQ功能障碍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RDQ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的RDQ指数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的RDQ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的RDQ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的比较:试验组的基本治愈率为23.3%,显效率为46.7%,有效率为26.7%,无效率为3.3%;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为10%,显效率为33.3%,有效率为46.7%,无效率为1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塞来昔布胶囊能缓解OVCF患者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症状,改善腰部活动功能,且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塞来昔布胶囊。

杨振武[6](2020)在《加减身痛逐瘀汤联合艾瑞昔布片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残留痛(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基于中医骨伤科三期论治理论,观察加减身痛逐瘀汤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残留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探索中医药治疗术后残留痛提供新借鉴。方法:依据诊断标准及中医症候标准,选取本院脊柱外科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4例(中药组脱落1例);西药组予艾瑞昔布片口服,中药组予加减身痛逐瘀汤口服,联合用药组在艾瑞昔布片基础上联合加减身痛逐瘀汤,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4d VAS评分、ODI评分、血瘀证量化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中医症候疗效评价并进行安全性评估。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椎体、手术时机、椎体压缩率、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VAS、ODI、血瘀证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三组患者治疗后VAS、ODI、血瘀证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药物均能有效改善疼痛及功能以及血瘀证评分;中药组及西药组在治疗后VAS、ODI、血瘀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和西药组疗效相当,分别与联合用药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用药对改善疼痛、功能及血瘀证评分要优于中药组、西药组;三组疼痛缓解所需时间(VAS≤3,VAS≤2)分别比较,联合用药组(7.79±2.83天;17.83±4.20)疼痛缓解较中药组、西药组更快。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低切变率、血浆粘度)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联合用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中药组(有效率91.30%)和西药组(有效率8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西药组与联合用药组(有效率95.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08﹤0.05)。相关性分析:血瘀证评分与VAS评分存在正相关(r=0.974,P=0.000<0.05);血瘀证评分与ODI评分存在正相关(r=0.944,P=0.000<0.05);VAS评分与血浆粘度存在正相关(r=0.873,P=0.000<0.05),与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低切变率存在正相关(r=0.794,r=950,P=0.000<0.05);血瘀证评分与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低切变率存在正相关(r=0.778,r=0.950,P=0.000<0.05),血瘀证评分与血浆粘度存在正相关(r=0.871,P=0.000<0.05)。结论:加减身痛逐瘀汤对改善PVP患者术后残留疼痛及功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具有一定可推广价值。

郭子荷[7](2020)在《认知行为干预介导的退变性腰椎手术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的构建》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基于临床调查和质性访谈循证构建退变性腰椎手术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案,旨在降低退变性腰椎手术患者的疼痛和功能性残疾程度,提高远期生活质量,同时为脊柱外科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在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因退变性腰椎疾病行首次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随访,术前三天护士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日本腰椎JOA评分表评估影响患者认知的危险因素;术后5天患者采用恐惧逃避信念问卷(Fear Avoidance Beliefs Question,FABQ)、恐动症Tampa评分(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TSK)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自评康复认知水平;术后3个月护士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o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12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12 simple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SF-12)电话咨询患者的康复效果。为了解患者康复现状及出现问题,选取术后3个月的13名患者进行质性访谈,应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并提取主题。将定量研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独立危险因素和定性研究的主题作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美国指南网(NGC)、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Pub Med、EMBASE、Medline、CNKI、Wanfang 8个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促进患者康复的文献,汇总改善患者康复结局的相关措施,形成初步护理策略。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评价各条目的重要性和临床可操作性。根据函询结果制定康复护理方案。结果:定量研究显示我国退变性腰椎手术患者的认知水平较低,患者的文化程度、吸烟史、焦虑程度和BMI指数是影响认知水平的独立因素,认知与后期疼痛水平、功能性残疾和生活质量显着相关。定性研究发现患者康复期主要面临4个问题:难以接受身体的限制、缺乏疾病管理的相关知识、延续性康复护理存在空白、需要社会认可和心理支持。循证检索出104篇文献进行证据汇总,最终形成一套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的康复策略。在预康复、术后卧床康复期和术后下床活动康复期分别给予患者认知和行为的双重干预。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积极参与;专家权威程度是0.89,程度良好;函询各条目协调系数P值<0.05,协调程度好。策略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最后将函询后的康复护理策略进行整合,形成最终康复护理方案。结论:本研究调查了当前我国退变性腰椎手术患者认知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患者认知水平对于术后疼痛程度、功能性残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循证构建术后早期认知行为干预的系统康复策略,并开展德尔菲专家函询充分保证了策略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制定康复护理方案,为临床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循证依据。

李俊俊[8](2020)在《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对中老年慢性肩痛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随着国家全民健身的推进,“体医融合”已成为国家战略。体育与医学融合、体育与健康结合是提高身体体质,促进健康生活的重要途径,疾病的预防远远大于治疗。本研究充分挖掘中医养生导引治疗肩部疼痛的巨大潜能,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从中医养生典籍中选取记载治疗肩痛的导引方,创编一套针对性强、简单易学的康复肩痛的导引方,并从多个角度观察新编导引方对慢性肩痛患者的康复疗效,探讨新编导引方对慢性肩部疼痛的防治作用,以期提供一种适合中老年肩痛患者锻炼的安全有效的运动方法。研究对象方法:以四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中心,在周边的社区、居民健身活动中心招募45岁至74岁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中老年人40例,运用EXCEL软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进行每周2次,每次60分钟,为期12周的新编导引功法的运动干预,对照组在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基础上开展健康知识主题教育讲座。将肩关节疼痛变化、肩关节活动功能、肌力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患者焦虑状态、生活质量作为次要评价指标。用Constant-Murley量表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用状态-特质焦虑(STAI)量表对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运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应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内数据统计分析比较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数据统计分析比较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中Wann-Whitney U检验,等级资料运用秩和检验。研究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和实验前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状态-特质焦虑(STAI)评分、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2.1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明显升高,且实验前后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疼痛评分变化较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升高,且实验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变化较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肩关节角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的肩关节角度评分明显升高,且实验前后肩关节角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肩关节角度评分变化较小,评分差异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2.4运动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前后两组各自组内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肌力评分略有提高,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体疗效效率评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状态-特质焦虑(STAI)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且实验前后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状态焦虑评分、特质焦虑评分变化较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实验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较小,且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能够有效缓解中老年慢性肩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肩关节活动功能。2.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能够有效改善中老年慢性肩痛患者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对心理状态的调节起到一定积极作用。3.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能够有效改善中老年慢性肩痛患者身体、心理等方面的体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可以作为改善慢性肩关节疼痛患者的辅助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董辉[9](2020)在《循膀胱经推拿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循膀胱经推拿联合针刺腰痛点对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丰富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12月无锡市中医医院脊柱推拿科门诊收治的急性腰扭伤病例6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52岁,病程均不超过3天;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收集病例分为治疗组1(循经推拿+针刺组)、治疗组2(循推组)以及对照组(常规推拿组)3组,每组20例;治疗组1采用循膀胱经推拿与腰痛点针刺治疗同时进行的办法,针刺腰痛点由两侧向掌中斜刺0.5寸,行针得气后留针,依据膀胱经循行施以手法治疗,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手法治疗结束后取出;治疗组2单纯予以循膀胱经推拿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推拿治疗;三组治疗时间一致,均连续治疗3天,记录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第3次后VAS评分、ROM评分、ODI指数以及相关疗效评价指标,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过程中脱落患者2例,最终统计人数治疗组1(循经推拿+针刺组)20例、治疗组2(循推组)19例以及对照组(常规推拿组)3组19例。治疗前:三组基本资料、各观察指标不具备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首次治疗后:组内比较,三组VAS评分、ROM评分、ODI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表示三组治疗方法均可以改善症状;组间比较,VAS评分比较: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p<0.05,表示止痛效果治疗组1好于治疗组2好于对照组;ROM评分比较: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p<0.05,表示改善活动度方面治疗组1好于治疗组2好于对照组;ODl[指数比较: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p<0.05,表示提升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1好于治疗组2好于对照组。治疗3次后:组内比较,三组VAS评分、ROM评分、ODI指数均较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将三组VAS评分、ROM评分、ODI指数比较,均提示: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3次后患者疼痛、活动度、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治疗组1好于治疗组2好于对照组。疗效评价:治疗组1:首次治愈3例,最终治愈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治疗组2:首次治愈1例,最终治愈4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对照组:首次治愈0例,最终治愈2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4%;总有效率: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p<0.05。结论:循膀胱经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推拿,循膀胱经推拿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能更好地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疗效更加显着。

周文娟[10](2019)在《走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走罐疗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痛程度的改善情况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共68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维D3片),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走罐治疗,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干预0周、1周、2周、4周时记录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在干预0周、4周时测定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COQOL量表)、中医证候积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量表),并在干预4周后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所有统计资料的计算处理,均采用SPSS 21.0统计分析软件。结果:研究结束后共脱落5例病例,最终研究病例为63例,其中试验组为31例,对照组为32例,脱落率为7.4%。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NRS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内不同时间点的N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与干预1周时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较干预前及干预1周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干预4周较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2周时NRS评分显着降低(P<0.05);试验组在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2周、干预4周时,NRS评分逐渐降低,两两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干预1周时,两组间NR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2周、干预4周时,试验组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生存质量比较。组内比较:两组受试者在干预4周后,COQOL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及量表总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COQOL量表中疼痛症状、精神心理功能维度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身体机能、社会适应能力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比较。组内比较:对照组在干预4周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量表中痰浊证及脾虚证积分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肾虚证、血瘀证积分及量表总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在干预4周后痰浊证积分较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脾虚证、肾虚证、血瘀证积分及量表总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肾虚证、血瘀证积分及量表总分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5),痰浊证及脾虚证积分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4、治疗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65.6%,试验组治疗满意度为87.1%,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走罐治疗可以减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背痛程度。2、走罐治疗可以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特别是在疼痛程度、精神心理情况方面的改善。3、走罐治疗可以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体现在肾虚、血瘀相关证候的改善。

二、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颈肩腰背痛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颈肩腰背痛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推拿结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前评估
        3.3 治疗方法
    4 疗效观察指标及方法
        4.1 体感诱发电位疼痛度值
        4.2 JOA评分
        4.3 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
    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6 统计学数据处理方法
    7 质量控制措施
    8 不良事件统计与处理
    9 终止研究的条件
    10 伦理审查批件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对比
    3 观察指标比较
        3.1 治疗前后疼痛度值比较
        3.2 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3.3 治疗前后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比较
    4 临床疗效比较
    5 不良事件统计
分析与讨论
    1 祖国医学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手段
    2 现代医学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认识
        2.1 概念和流行病学
        2.2 致病因素
        2.3 治疗手段
    3 治疗机理探讨
        3.1 推拿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作用机制
        3.2 塞来昔布的作用机理及选择依据
        3.3 推拿结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作用机理及优势
    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4.1 体感诱发电位疼痛度值
        4.2 JOA评分
        4.3 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
    5 结果分析
        5.1 一般资料
        5.2 体感诱发电位疼痛度值比较
        5.3 JOA评分比较
        5.4 后表链肌张力系数K值比较
        5.5 疗效评价比较
    6 存在的不足与研究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复元活血汤联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临床资料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及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类型
        3.2 分组方法
        3.3 治疗方案
        3.4 观察项目
        3.5 中医疗效判定
    4 统计学处理
    5 伦理学申明
研究结果
    1 病例脱落、排除情况
    2 一般资料分析
    3 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4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
    5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6 安全性评估情况
分析与讨论
    1 胸腰椎骨折的分型与治疗进展
    2 中医学对胸腰椎骨折术后腰背痛的认识
        2.1 病证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药治疗进展
    3 术后慢性腰痛的主要发病机制与危害
    4 现代医学对胸腰椎骨折术后慢性腰背痛的治疗
    5 炎性因子与骨关节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6 复元活血汤及腰背肌功能锻炼作用机理分析及研究进展
        6.1 复元活血汤
        6.2 腰背肌功能锻炼
    7 本研究结果分析
        7.1 VAS评分结果及分析
        7.2 ODI评分结果及分析
        7.3 炎性指标结果及分析
        7.4 中医疗效评定及总有效率结果及分析
        7.5 安全性分析
        7.6 小结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中药治疗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腰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数据挖掘与住院病历探讨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建立数据库
        2.2 .数据转化
        2.3 .药名的标准化
        2.4 .药物分类的标准化
        2.5 .数据挖掘的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一般信息统计结果
        3.1.1 .患者性别统计
        3.1.2 .患者年龄统计
        3.2 .频数分析结果
        3.2.1 .药物频数分析
        3.2.2 .药类频数分析
        3.3 .药物关联分析结果
        3.4 .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4.讨论
        4.1 .一般信息
        4.2 .中药频数
        4.3 .药类频数
        4.4 .药物关联分析
        4.5 .药物聚类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制订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方案
        1.2.2 开展规范化中医护理培训
        1.2.3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
        1.2.4 制定中医护理疗效评价标准
        1.2.5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中医护理规范化培训效果比较
    2.2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效果
3 讨论
    3.1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临床疗效明显
    3.2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3.3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化了护理服务内涵

(5)针刺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OVCF患者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1.6 剔除及脱落病例处理
        1.7 治疗药物及器械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分组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VAS评分
        3.2 RDQ功能障碍指数
    4 疗效评价
    5 不良事件处理及随访
    6 统计方法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DQ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4 临床疗效比较
    5 不良事件及随访结果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认识
        1.1 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原因
        1.2 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发生率
    2 中医学对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认识
    3 针刺治疗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机制
        3.1 选穴依据
        3.2 针刺镇痛的现代医学原理
        3.3 针刺镇痛的中医学原理
    4 临床观察指标的选择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VAS评分
        5.2 RDQ功能障碍指数
        5.3 总体评价
    6 安全性分析
    7 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加减身痛逐瘀汤联合艾瑞昔布片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残留痛(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分析
    2.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及疗效分析
    3.相关性分析
    4.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1.PVP术的止痛机制
    2.PVP术后残留痛原因探讨
    3.PVP术后残留痛目前治疗
    4.传统医学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
    5.加减身痛逐瘀汤方药分析
    6.加减身痛逐瘀汤改善术后残留痛作用机制分析
    7.不足与展望
    8.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知情同意书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表1:VAS评分表
附表2: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附表3:血瘀证症状分级量化表
综述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PVP 术后残留痛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7)认知行为干预介导的退变性腰椎手术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意义
    4.理论基础
    5.相关概念
        5.1 运动恐惧信念
        5.2 恐惧逃避信念
        5.3 患者自我效能
        5.4 腰背肌核心稳定训练
        5.5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6.研究思路
        6.1 研究方法
        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退变性腰椎手术患者认知水平与康复效果相关性的研究
    1.退变性腰椎手术患者认知影响因素及认知与康复相关性的量性研究
        1.1 文献查阅
        1.2 界定调查因素
        1.3 界定调查量表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1.7 研究结果
        1.7.1 患者认知水平现状
        1.7.2 影响患者认知水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1.7.3 影响患者认知水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1.7.4 患者认知水平与康复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1.8 讨论
        1.8.1 患者运动恐惧认知对康复结局的影响
        1.8.2 患者恐惧逃避认知对康复结局的影响
        1.8.3 患者自我效能认知对康复结局的影响
    2.退变性腰椎手术患者对康复认知的质性研究
        2.1 访谈对象
        2.2 访谈方法
        2.3 访谈结果
        2.3.1 主题 1:难以接受身体活动的限制
        2.3.2 主题 2:缺乏疾病管理的相关知识
        2.3.3 主题 3:延续性康复护理存在空白
        2.3.4 主题 4:需要社会认可和心理支持
        2.4 讨论
        2.4.1 提供个体化康复目标,教育患者适应现状
        2.4.2 指导患者学会管理影响自身康复的危险因素
        2.4.3 完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
第三章 基于循证构建退变性腰椎手术患者认知行为干预的康复护理策略
    1.文献检索策略
    2.文献资料提取与评级
    3.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3.3 证据总结及质量评价
第四章 德尔菲法确定康复护理方案
    1.德尔菲函询方法
    2.德尔菲函询结果
        2.1 函询专家基本信息
        2.2 第一轮专家函询意见汇总
        2.3 第二轮专家函询意见汇总
        2.4 确定康复护理策略
        2.5 德尔菲函询结果可靠性分析
        2.6 确定康复护理方案
    3.讨论
        3.1 预康复是改善患者认知行为的基础
        3.2 卧床期间的康复护理是改善患者认知行为的核心
        3.3 下床活动期康复是改善患者认知行为的延续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附录

(8)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对中老年慢性肩痛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创编导引方的典籍筛选及简要概述
    2.2 肩关节痛的研究概况
        2.2.1 肩关节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2.2 肩痛的阶段分型
        2.2.3 肩痛治疗方法的研究概况
    2.3 传统运动功法治疗肩痛的研究概况
    2.4 小结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受试者来源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1.5 剔除、脱落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咨询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研究结果
    4.1 基于中医养生典籍新编导引方的创编
        4.1.1 新编导引方的创编原则
        4.1.2 新编导引方的创编理论基础
        4.1.3 新编导引方的创编步骤
    4.2 受试者基本情况测试结果
    4.3 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结果
        4.3.1 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
        4.3.2 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比较
        4.3.3 肩关节角度(ROM)评分比较
        4.3.4 肌力评分(MMT)比较
        4.3.5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4.4 状态-特质焦虑(STAI)评分比较
    4.5 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
5.分析与讨论
    5.1 新编导引方对慢性肩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5.2 新编导引方对慢性肩痛患者心理状态调节的影响
    5.3 新编导引方对慢性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6.结论
7.研究不足与展望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附录
    附录一 新编导引方动作图文说明
    附录二 参加者健康档案
    附录三 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定量表
    附录四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
    附录五 生活质量量表
    附录六 科研知情同意书

(9)循膀胱经推拿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1.1.1 病名
        1.1.2 病因病机
        1.1.3 治疗
    1.2 西医对急性腰扭伤的认识
        1.2.1 有关急性腰扭伤的定义
        1.2.2 解剖基础
        1.2.3 病理机制
        1.2.4 临床表现
        1.2.5 现代医学有关急性腰扭伤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研究内容
    2.2 试验标准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剔除、脱落病例和中止试验标准
        2.2.5 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2.3 研究方法
        2.3.1 分组方法
        2.3.2 治疗方法
    2.4 观察周期及随访时间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处理
    2.7 研究结果
        2.7.1 基本资料对比
        2.7.2 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
        2.7.3 治疗后VAS比较
        2.7.4 治疗后ROM评分比较
        2.7.5 治疗后ODI指数比较
        2.7.6 治疗后疗效评价
    2.8 存在优缺点及该实验的试用性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3.1 立题依据
    3.2 归经的选择与讨论
        3.2.1 经络循行
        3.2.2 局部解剖
        3.2.3 病理机制
    3.3 有关循膀胱经推拿的探讨
        3.3.1 循经推拿的作用机制
        3.3.2 循经推拿手法的选择
        3.3.3 循经推拿的主治范围
    3.4 腰痛点针刺的相关研究
        3.4.1 定位归属
        3.4.2 证治机理
        3.4.3 临床治疗
    3.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循膀胱经推拿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知情同意书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走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收集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终止标准
    1.3 样本量估算
    1.4 病例分组
2 治疗方法
    2.1 干预措施
        2.1.1 对照组
        2.1.2 试验组
    2.2 观察指标
        2.2.1 疗效性指标
        2.2.2 安全性指标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学处理
    2.5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两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受试者安全性指标比较
    3.3 相关性分析
        3.3.1 NRS评分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量表相关性分析
        3.3.2 NRS评分与COQOL量表相关性分析
        3.3.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量表与COQOL量表相关性分析
    3.4 两组受试者腰背痛程度比较
        3.4.1 NRS评分的时间及组别效应分析
        3.4.2 两组内NRS评分比较
        3.4.3 两组间NRS评分比较
    3.5 两组受试者生存质量比较
        3.5.1 两组干预前COQOL量表均衡性比较
        3.5.2 两组内COQOL量表比较
        3.5.3 两组间COQOL量表比较
    3.6 两组受试者中医证候比较
        3.6.1 两组干预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量表均衡性比较
        3.6.2 两组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量表比较
        3.6.3 两组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量表比较
    3.7 两组受试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4 分析与讨论
    4.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现代研究
        4.1.1 流行病学资料
        4.1.2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概述
        4.1.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药物治疗
    4.2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认识
        4.2.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病因病机
        4.2.2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
    4.3 走罐
        4.3.1 走罐的渊源探讨
        4.3.2 走罐的作用与机理
        4.3.3 走罐在腰背痛中的应用
        4.3.4 走罐的部位——督脉
    4.4 走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研究结果分析
        4.4.1 POP患者腰背痛、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
        4.4.2 走罐对受试者腰背痛程度的影响
        4.4.3 走罐对受试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4.4.4 走罐对受试者中医证候的影响
        4.4.5 受试者治疗满意度分析
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已录用文章) 走罐治疗腰背痛的临床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二 :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附录三 :随机数字表
    附录四 :伦理审查批件
    附录五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六 :相关量表

四、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颈肩腰背痛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推拿结合塞来昔布治疗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学斌.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复元活血汤联合腰背肌锻炼治疗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鸿伟.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基于数据挖掘与住院病历探讨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D]. 徐长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李红莉,杨雅,万菁,王玉秀,陆燕蓉,刘兰. 现代医药卫生, 2021(05)
  • [5]针刺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OVCF患者PKP术后残余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连强.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加减身痛逐瘀汤联合艾瑞昔布片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残留痛(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振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7]认知行为干预介导的退变性腰椎手术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案的构建[D]. 郭子荷. 南京大学, 2020(02)
  • [8]基于中医养生典籍的新编导引方对中老年慢性肩痛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D]. 李俊俊.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9]循膀胱经推拿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观察[D]. 董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走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文娟.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标签:;  ;  ;  ;  ;  

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治疗颈肩腰痛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