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科期刊版面设计

论社科期刊版面设计

一、浅谈社科期刊的版面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1)在《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抗战时期,桂林文人荟萃,人才济济,文艺团体众多,出版事业空前繁荣,各类演讲、话剧和讲座层出不穷,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被誉为“文化城”。而这个“文化城”的主要标志就是其发达的出版业。从1938年至1944年,短短六年时间里,桂林出版了大量的书报刊,类型多元,题材广泛,是全国闻名的出版重镇,与重庆一道占据了当时中国出版业的半壁江山。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影响全局性的历史上的出版中心是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出版史不能忽略地方出版史。但本应“大书特书”的桂林出版业,却没有受到当今学界的高度重视,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虽然颇有成果,但相关研究分散在出版通史中,粗略不详,专门分析出版行业的学术论文更是屈指可数,缺乏对桂林出版业总体性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报刊史料和后来的回忆文章,分析桂林出版业成因、变迁、经营、特点和影响,力求准确把握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发展的整体面貌。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章对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兴起成因进行分析。从桂林的政治环境、地理环境、行业环境和受众环境四个方面,对桂林出版业的发展条件具体阐释。全面抗战的爆发、新桂系宽松的文化政策和中共的统战努力营造出行业所需的政治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省会城市地位和交通区位优势构成地理环境。纸张、印刷厂、作者、编者和资金的充足、便利塑造了行业环境。而众多的文化人、学生和公务员也是桂林出版业的天然受众,书刊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第二章对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的发展变迁进行动态考察。全面抗战前后,桂林出版业呈现出迥异面貌,战前桂林几为文化荒漠,战时一跃为“文化城”,战后又呈现萧瑟凋零的局面。随着抗战形势的演变,桂林出版业也产生不同变化,显示出桂林出版业发展的复杂性。这种动态变化揭示出其发展变迁的两个特性,即战时性和外源性。第三章分析桂林出版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对生产经营状况的考察包括经营管理和经营成效两方面。桂林出版业的经营管理颇为全面、有效,对组织、人员、书刊质量、发行渠道和营销手段等方面都进行管理,促使其发展壮大。由于桂林出版行业整体的营收史料难以搜集,对经营成效的探究只能以救亡日报社为例,分析其经营的销量、定价总金额和营业总收入,通过个案分析显示桂林出版业经营成效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救亡日报社的考察,本文发现除了少数官办、军办出版机构外,从外地迁桂的多数出版机构刚复刊时往往由于人力、物力的匮乏,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质量都不够好,这就导致复刊之初桂林出版机构出版的书刊销量相对较低,收支平衡困难。面对复刊之初艰难的局面,出版机构通常团结所有工作人员,力求改革,革除以往弊病,以增加销量,同时尽量削减成本,促成收支平衡乃至盈利。第四章论述桂林出版业书报刊出版的特点。皖南事变前后的桂林出版业的书报刊出版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事变前,出于宣传抗战,唤醒民众的目的,桂林出版物以短篇和社科类作品为主;事变后,为批评国民党倒退、投降和分裂行为,揭示社会丑恶现象,杂文、历史剧、译作和文艺作品又大量出版,占据桂林出版市场的绝大部分。第五章阐述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的历史贡献。桂林出版业不仅促进了桂林“文化城”的形成,还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凝聚民众爱国热情。此外,还提供了一个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让中外文化人的作品通过桂林的书报刊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当代中国出版业也能在桂林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中吸取到有益经验。

李丽,赵树庆,刘永胜[2](2020)在《引用格式标识项的标注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揭示学术期刊"引用格式"标识项设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文献抽样调查法,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抽选429种样本期刊,从中国知网"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获取样本期刊中"引用格式"标识项的各种标注信息。【结果】截至2019年底,国内约9.6%学术期刊标注了"引用格式",科技类期刊的标注比例显着高于社科类期刊;该标识项的标注存在名称混乱、着录项目不全和顺序不一、版面位置选择分歧较大等问题。【结论】标识项名称统一为"引用格式";版面位置宜选择摘要与正文之间和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后两个地方;着录项目不应忽略DOI;着录格式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T 7714—2015。

回笑哲[3](2020)在《民国时期河北期刊的形式与风格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河北,地域管辖伸缩繁复,政权对立与分合高发且多变,再加上作为多类型文明的混融地区,导致其出版也呈现出了异于其他地区的地方特色。虽然环抱京津,但民国时期河北广阔的腹地,基本形成了以保定为中心的出版格局,同时县域政治仍是河北地区的最大特色之一。因此,相关出版形成了“新”冀东、“文艺”保定、“政治”京津保的地域风格。除此之外,河北省各地区各县市几乎均产生了基于自己的需要而以实用与合用为主要目的的期刊或期刊群。各地区以期刊为中心,吸引了诸多志同道合者,他们或有相似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追求,或有相似的知识背景和信息追求,进而他们以期刊为主要阵地展开热烈讨论,并不断刊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优秀文章。同时,这些期刊和文章也需要一定的载体形式呈现出来,期刊的风格也需要相应的载体形式表现。在当时中西艺术形式的碰撞与社会快速变革的大环境下,民国时期河北地区的办刊者克服资金不足、战争影响等困难,创造性地将中西艺术形式融合,以传统文化需求与读者阅读体验出发,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期刊美学特征,其封面形式多样、版式简约实用、栏目设置简单,以呼应其公开政务、传播知识、教化人民、交流思想的办刊宗旨,并体现紧跟社会发展和满足民众审美需求的双重考量。整体上来讲,民国时期的河北期刊,其形式风格反映了当时河北人民对文化知识的诉求,并融合了时代精神与主流报刊的交叉影响,也充分展现了燕赵历史环境和地理环境对文化风格的孕育。可以说相关形式风格,在分散中有统一,在简约中有深意,在中国期刊出版史上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

郭可可[4](2020)在《《新青年》图书广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青年》是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1915年问世至1926年终刊的《新青年》杂志,因其在新旧交替的五四时期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转型所做出的卓越历史性贡献,被誉为“时代的号角”“启蒙的火炬”和“新文化元典”。图书广告是图书出版者(或销售者)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图书、服务及相关信息,旨在促进销售的营销传播活动。图书广告不仅具有促进销售的商业作用,而且也是反映、传播时代思潮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对《新青年》图书广告进行系统梳理、整理的基础上,试图概括其图书广告本身的特点,考察《新青年》图书广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向度、经营策略以及在近代图书广告史中所处的地位及现代启示。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青年》图书广告的背景,《新青年》办刊历程和民国初年《新青年》图书广告的总体面貌。广告背景方面,宏观上从政治环境变化方面对其进行总结,微观上从《新青年》自身办刊历程角度进行分析。《新青年》图书广告的经营与整本杂志的经营状态是同时变化的,所以研究《新青年》图书广告必须研究《新青年》办刊历程。《新青年》图书广告颇具特色,广告选择与《新青年》宗旨保持高度一致。其次具体分析了《新青年》图书广告的内容。从“反映出版信息”“强调图书价值”“市场预热”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新青年》图书广告的内容。“反映出版信息”包括出版缘由、版次信息、图书价格、编着者信息、发行所信息等;“强调图书价值”包括突出图书之功用、突出图书之地位、突出图书之特色、突出图书内容之善、突出图书编撰之优等;“市场预热”包括出版预告和宣传续作。然后总结了《新青年》图书广告的价值向度。《新青年》图书广告具有明显的广告意图,经济价值是其根本,政治价值是其不可或缺的风向标,文化价值是与其息息相关的附属特性,品牌价值使其形成舆论与市场的双重喝彩。接着从“重视广告宣传”“讲究书刊互动”“及时连续刊载广告”“始终围绕办刊宗旨”来讲述《新青年》图书广告的策略。最后分析的是《新青年》图书广告的地位与现代启示,总结《新青年》图书广告在近代报刊图书广告史中的地位,为现代书业广告提供借鉴和启示。

刘治禹[5](2019)在《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对阅读体验的研究是伴随着媒介融合的背景刚刚起步的,这一特殊情况导致国内对阅读体验的研究多落脚于数字出版物,即使是对传统图书阅读体验的研究也多集中于视觉传达等学科。本文在尚未成熟的阅读体验研究环境中试着提出一种研究阅读体验的思路和角度,整体基本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脉络。本研究首先在综合梳理阅读体验概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内容和形态因素进行了总结。此外,研究发现影响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因素还涉及到阅读场景、营销渠道、出版教育等。而国内出版业在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设计上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认识问题、专业性问题以及新技术给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带来的新问题等方面。最后本研究提出,出版教育(包括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出版科研等内容)、场景构建(包括了购买场景、阅读场景、相关信息构建的信息环境等内容)、出版主客体(包括编辑人、编辑组织、编辑风格、作者与作品、受众等内容)、对新技术的利用(包括利用新技术对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进行知觉的升级、认识新技术对文学写作的影响、虚拟社群助力阅读体验的反馈与交流等内容)等是解决这些问题、优化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设计的重要视域和路径。

张承安[6](2019)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批判与重构》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不合理、不公正和不规范等问题,不仅阻碍着人文社科的发展,也滋生新的学术不公和学术腐败。如何把握人文社科特点,慎重借鉴国外标准,优化人才晋升激励机制,清理项目资助奖项,完善项目申报评审程序,恪守论文公度标准,整顿学术期刊乱象,治理学术评定腐败,形成学术评价去行政化等机制,确立学术评价主体的准确定位,建立综合系数加权评价体系,注重个性分类的评价方法等应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要义。

张学霞[7](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研究表明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马少珍[8](2019)在《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社科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重要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农业研究和三农议题是农业高校学报关注的焦点。作为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从学校办学实际出发,紧跟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议题,灵活设置栏目,注重专题策划与高水平机构合作,提高文章质量和期刊影响力,走上了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结合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以高校学报改革为背景,对《学报》2008-2017年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报》十年间的栏目设置进行了详细分析,体现出栏目建设的历时性变化及演变特征;其次,对载文及引文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科学评价指标综合考察《学报》发展状况;第三,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对《学报》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解析《学报》载文特征;第四,立足于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情境,展现《学报》数字化建设成果;最后,根据《学报》十年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特点,并提出几点建议。研究发现:(一)《学报》栏目建设已具有稳定格局,形成了以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经济与管理成为常设栏目,不定期开始专题栏目,根据需求增设特约专稿的栏目设置方式;(二)《学报》坚持开放办刊理念,加强了对文章质量的把关,走精品发展路线,实现了从数量增长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的转变。载文量呈下降趋势,但基金论文比、下载量、被引量、影响因子等均呈现上升趋势。(三)在知识图谱分析中,《学报》高频作者以校内作者为主,作者合作网络密度低;来源机构以校内学院或研究团队为主,机构合作密度低;关键词可视化分析显示,《学报》能根据学校优势、中央一号文件及社会热点议题进行选题策划,紧跟三农发展趋势,但关键词总体聚类效果及研究传承效果不佳。(四)《学报》微信公众号建立时间短、特色不突出;微博尚未开通,高校学报社科类微博建设整体状况堪忧。

李笑[9](2019)在《《文史知识》办刊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史知识》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由中华书局主办的一本知识性、普及性的大众刊物。这本刊物自创刊之日起,就一直坚持“大专家写小文章”的办刊理念,为中学语文老师、历史老师和青年学生提供了一种教和学的辅助读物,目的便是为了向广大知识青年和文史爱好者普及中国优秀的文史知识。从1981年至2019年4月,《文史知识》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共出版454期杂志。《文史知识》办刊情况概述。从1981年创刊至今,《文史知识》经历了“大专家写小文章”和“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1至2002年,是《文史知识》的创刊期,主要为刊物的作者群与读者群奠定基础。第二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这个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对《文史知识》做进一步的改进,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四十年来,《文史知识》前后经历了五任主编,每一位都兢兢业业,为刊物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使得《文史知识》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同,成为业界和众多读者公认的一本口碑极好的刊物。《文史知识》创办近四十年来,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诸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缔构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文史知识》能取得如此成就,一是因为它坚持“大专家写小文章”的编辑理念,使刊物内容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文史知识》具有非常强大的编辑队伍,它的每一位编辑人员都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每一位编委成员也都具有真才实干,而不是虚有其名。《文史知识》还还非常重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互动,为此建立了专门的栏目“读者·作者·编者”和“编读往来”等刊登读者来信,从而听取读者的意见与建议。二是因为它的栏目设置灵活多变,同时又能体现刊物的重心所在。《文史知识》拥有近百种栏目,这些栏目既零散又系统,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些栏目的文章还被集结成书,延伸了刊物的价值。《文史知识》有时还会出版专号或专栏,集中介绍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域的历史文化,扩大了刊物的影响。三是因为它严谨、端庄的版式设计,既符合刊物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内容风格,又不失古香古色的文史韵味。《文史知识》在封面设计上一直选用古香古色的图片当封面,坚持了朴素典雅的设计风格,而在版面设计上则坚持“补白不空也不白”的理念,利用短文对空白之处进行填补,使其版面更加美观。在《文史知识》杂志中,它互利互惠的广告形式也成为了办刊的一大特色,并且广告一直被编辑在封三或者封底,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文史知识》近四十年的办刊经验,给我国其他同类期刊带来很多启示,但是仍有其需要改进之处。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媒介融合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不再单一,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时,作为传统媒体的《文史知识》杂志,因媒介融合的发展从而面临着些许问题。例如:刊物形态单一;销售渠道单一;广告份额也会被强占。因而,在媒介融合的影响下,《文史知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用“内容+服务”的形式,满足受众需求;也要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拓宽刊物销售渠道;还要实时利用新媒体发展自己的广告市场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促进《文史知识》刊物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使其在期刊领域一如既往地得到业界与读者的认可,从而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喻芳[10](2019)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受众评价调查 ——基于三所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年6月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民办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另据教育部2016年7月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截至2016年5月31日,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超过3700万人,在编教职工总人数达233.57万。据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统计,上述2631所全日制普通高校中2462所高校开办了校报,占比高达93.58%。因此,我国高校校报是一种开办普及、受众群体庞大的校园媒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学界对高校校报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定性分析和个案研究,缺乏基于具体实证研究的宏观分析,尤其未涉及到受众对高校校报评价的实证调查。本文应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对当代高校校报的受众评价进行定量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探讨高校校报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转型路径。上述2631所全日制普通高校中,按照办学主体和管理方式来划分,大致可分为:国家部委直属高校(教育部直属为主),地方政府主办高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为主)。本文从三所类型的高校中分别挑选一所高校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武汉大学(教育部直属)作为国家部委直属高校的代表样本;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政府主办)作为地方政府主办高校的代表样本;汉口学院(民办独立学院)作为民办高校的代表样本。因而,本文针对上述高校所作的相关实证分析,对我国大多数全日制普通高校而言有一定的普适性。本文应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搜集相关样本高校的第一手资料;运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所搜集的数据材料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校报在新媒体时代的基本状况进行定性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具体说明所选样本高校的代表性和合理性,并具体阐释问卷调查设计思路和访谈调查方案;第三部分,主要运用数据分析分别对三所样本高校相关的实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实证分析的为基础,归纳出在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校报的受众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本实证研究是以新媒体蓬勃发展为基本背景,通过对所搜集的第一手数据资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一)校报受众大量流失,新媒体以其时效性和便捷性迅速占领市场,而绝大多数校报仍沉浸在自娱自乐的圈子,在师生中的影响力大幅度下降(二)受众对纸质版校报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学生反映一是高校对纸质版校报宣传欠缺,二是报纸功能定位有所偏差,无法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三)受众对电子版校报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为应对新媒体的冲击,各大高校逐步开设电子版校报,以求在新媒体时代谋得一席之地,但实际效果不尽人意。(四)校报编辑部管理人员自我评价与受众对校报评价存在较大反差,最大的认知反差是在校报内容的定位上,其次是对于校报知名度的认识上。(五)通过三所样本高校的受众调查与实地访谈发现,当前高校校报面临着“无效传播”的窘境,亟需在新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全面的变革与转型。

二、浅谈社科期刊的版面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社科期刊的版面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史料方面,初成体系,存在缺陷
        (二)论文方面,视角多样,成果丰富
        (三)论着方面,文字粗略,研究全面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出版业”界定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分析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桂林出版业的兴起成因
    一、政治环境
        (一)全面抗战的爆发
        (二)新桂系的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
    二、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省会城市地位
        (三)交通优势
    三、行业环境
        (一)纸张供应
        (二)印刷厂
        (三)编辑、作者资源
        (四)资金保障
    四、受众环境
        (一)文化人
        (二)学生
        (三)公务员
第二章 桂林出版业的发展变迁
    一、全面抗战前的桂林出版业
    二、全面抗战期间桂林出版业的迅速发展
    三、全面抗战后期桂林出版业受到的重重阻碍
        (一)物价上涨
        (二)作者忙于生存
        (三)市侩主义倾向愈加严重
        (四)书刊审查愈加严格
        (五)邮递困难
        (六)印刷业资金短缺
    四、战争对桂林出版业的破坏
    五、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发展变迁的特点
        (一)战时性
        (二)外源性
第三章 桂林出版业的生产经营
    一、经营管理
        (一)组织管理
        (二)人员管理
        (三)质量管理
        (四)发行管理
        (五)营销管理
    二、经营成效——以救亡日报社为例
        (一)发展简史
        (二)经营成效
        (三)讨论与思考
第四章 桂林出版业的出版特点
    一、皖南事变前:宣传抗战,唤醒民众
        (一)短篇和小型作品居多
        (二)社会科学类书刊繁荣
    二、皖南事变后:批判国民党倒退行为,揭露社会丑恶现象
        (一)杂文兴起
        (二)历史剧活跃
        (三)文艺作品兴旺
        (四)译作繁盛
第五章 桂林出版业的历史贡献
    一、促进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三、提供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四、给当代中国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启迪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机构一览表
附录二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报纸一览表
附录三 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期刊一览表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致谢

(2)引用格式标识项的标注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2 现状与存疑
    2.1 现状
    2.2 存疑
3 改进建议
    3.1 项目名称统一为“引用格式”
    3.2 着录格式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3.3 不可忽略DOI着录项
    3.4 标注语言不宜统一
    3.5 缩小版面位置分歧
    3.6 学术期刊都应标注“引用格式”标识项
4 结语

(3)民国时期河北期刊的形式与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民国时期河北省的社会历史发展简况
        1.1.2 民国时期河北省期刊出版情况概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研究专着
        1.3.2 相关领域研究论文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2 概念的厘清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民国时期河北省期刊的形式特色与风格分析
    2.1 民国时期河北省期刊封面的形式与风格分析
        2.1.1 民国时期河北省期刊封面的形式分析
        2.1.2 民国时期河北省期刊封面风格特色
    2.2 民国时期河北省期刊内文版式的形式与风格分析
        2.2.1 民国时期河北期刊内文版式的形式分析
        2.2.2 民国时期河北期刊内文版式的风格分析
    2.3 民国时期河北省期刊的其他形式与风格分析
        2.3.1 地域形式与风格分析
        2.3.2 民国时期河北省期刊的广告形式与风格分析
        2.3.3 民国时期河北省期刊的栏目设置形式与风格分析
第三章 民国时期河北省期刊形式与风格的成因
    3.1 社会变革对信息文化传播的必然需求
    3.2 河北省地域性文化风貌的孕育和积淀
    3.3 主流期刊的影响与办刊人的尝试与开拓
        3.3.1 主流期刊的影响
        3.3.2 办刊人的努力尝试与开拓
第四章 民国时期河北省期刊形式与风格对于当下期刊出版的启示
    4.1 勇于锻造地域文化风格,做好期刊文化传承
    4.2 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符号,正向引导大众观点讨论
    4.3 为服务内容表达,表现形式尽量做到精益求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新青年》图书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近代书业广告的研究
        二、关于群益书社的研究
        三、关于《新青年》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青年》办刊历程
    第一节 北洋时期军阀割据
    第二节 《新青年》办刊历程
        一、第一阶段(1915-1918)
        二、第二阶段(1918-1920)
        三、第三阶段(1920-1923)
        四、第四阶段(1923-1926)
第二章 《新青年》图书广告概况
    第一节 《新青年》图书广告概述
        一、《新青年》图书广告的数量变化
        二、《新青年》图书广告的类型
    第二节 《新青年》(1915-1918)图书广告
        一、具体书目
        二、数量与分类
        三、特点
    第三节 《新青年》(1918-1920)图书广告
        一、具体书目
        二、数量与分类
        三、特点
    第四节 《新青年》(1920-1923)图书广告
        一、具体书目
        二、数量与分类
        三、特点
    第五节 《新青年》(1923-1926)图书广告
        一、具体书目
        二、数量与分类
        三、特点
第三章 《新青年》图书广告的内容
    第一节 反映出版信息
        一、出版缘由
        二、版次信息
        三、图书价格
        四、译着者信息
        五、发行所信息
    第二节 强调图书价值
        一、图书之功用
        二、图书之地位
        三、图书之特色
        四、图书之优质
    第三节 市场预热
        一、出版预告
        二、宣传续作
第四章 《新青年》图书广告的功能
    第一节 经济功能
        一、刊登书目,以广招徕
        二、预售以惠,团购从廉
    第二节 政治功能
        一、造势五四运动
        二、宣传社会主义
    第三节 文化功能
        一、提倡新文学
        二、培养新公民
    第四节 品牌功能
        一、塑造形象,宣传品牌
        二、关注读者,积极互动
第五章 《新青年》图书广告的策略
    第一节 重视广告宣传
        一、刊载大量图书广告
        二、及时更新广告信息
        三、丰富图书广告版面
    第二节 讲究书刊互动
        一、刊物作为广告载体
        二、畅销刊物汇编成集
    第三节 及时连续刊登广告
        一、连续刊载
        二、及时反复
    第四节 始终围绕办刊宗旨
        一、传播科学知识
        二、传递民主思想
第六章 《新青年》图书广告的地位与现代启示
    第一节 《新青年》图书广告的地位
        一、现代文学的预告
        二、近代广告的枢纽
    第二节 《新青年》图书广告的现代启示
        一、以社会效益为己任
        二、密切关注图书市场
        三、恰当选择广告载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研究可行性分析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图书阅读体验概述
    2.1 阅读体验概念溯源
    2.2 相关文献对阅读体验的解释
        2.2.1 工具书中阅读体验的释义
        2.2.2 期刊文献对阅读体验的释义
        2.2.3 学位论文对阅读体验的释义
    2.3 阅读体验概念的界定
    2.4 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特征
        2.4.1 感性特征
        2.4.2 符号化特征
        2.4.3 双效特征
        2.4.4 动态特征
        2.4.5 线性、层次性特征
        2.4.6 丰富性特征
        2.4.7 综合性特征
3 影响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形式和内容要素
    3.1 影响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视觉要素
        3.1.1 与外部形态设计相关的要素
        3.1.2 与内部版式设计相关的要素
    3.2 影响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内容要素
        3.2.1 篇幅能够影响读者对故事情节的判断
        3.2.2 图片的配置影响阅读的节奏与情感体验
        3.2.3 篇目的选择与排序能塑造不同版本的体验之别
        3.2.4 控制知识含量和文字风格是优化内容体验的重要工作
        3.2.5 辅文配置对受众阅读体验有补充、深化的作用
        3.2.6 适时利用小标题对阅读节奏进行处理
4 国内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设计存在的问题
    4.1 出版主体对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关注与重视存在的问题
        4.1.1 对“阅读体验”概念的误认
        4.1.2 对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特征的认识不够专业
        4.1.3 对阅读体验设计可操作性的质疑
    4.2 出版活动各环节在阅读体验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4.2.1 信息采集
        4.2.2 选题策划
        4.2.3 组稿
        4.2.4 审稿
        4.2.5 编辑加工整理
        4.2.6 整体设计
    4.3 新技术环境下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设计面临的新问题
        4.3.1 数字技术的普及对读者阅读素养有所改变
        4.3.2 读者对文字符号的阅读偏好有所降低
        4.3.3 新技术环境下读者阅读场所的变更
        4.3.4 传统图书缺乏即时的反馈和沟通体验
5 多视角审视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提升
    5.1 从出版教育视角审视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提升
        5.1.1 学历教育:充分结合文学内容的优势
        5.1.2 继续教育:以多样的形式开展阅读体验专题教育
        5.1.3 出版科研:不能让“重视阅读体验”成为一句空话
    5.2 从场景构建视角审视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提升
        5.2.1 利用整合营销手段构建受众购买场景
        5.2.2 充分考虑图书的阅读场景
        5.2.3 相关信息构建的信息环境
    5.3 从出版活动的主客体视角审视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提升
        5.3.1 编辑活动主体的视角
        5.3.2 编辑活动客体的视角
    5.4 从新技术视角审视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的提升
        5.4.1 利用新技术对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进行知觉的升级
        5.4.2 认识新技术对文学写作的影响
        5.4.3 虚拟社群助力阅读体验的反馈与交流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批判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工程的特殊性,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评价体系
二、优化论文质量评判机制,强化学术期刊监督机制
    (一)不断完善论文质量评价机制
    (二)强化学术期刊监督机制
三、以学术治理为起点,完善项目申报评审机制
四、以回归学术为旨归,重建人才晋升激励机制,形成资助奖项清理机制,深化行政改革机制
    (一)完善人才晋升激励机制
    (二)形成奖励清理机制
    (三)深化行政改革机制
五、结语

(7)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当代启示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清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高校学报的研究
        1.2.2 关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计量法
        1.3.2 内容分析法
        1.3.3 访谈法
    1.4 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概况
    2.1 发展历程
    2.2 办刊宗旨
    2.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色化建设背景
        2.3.1 名刊工程与名栏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
        2.3.2 农业大学学报的自身发展需要
3 栏目设置分析
    3.1 栏目设置的基本情况
    3.2 栏目总体概况
    3.3 栏目类型分析
        3.3.1 低频栏目分析
        3.3.2 中高频栏目分析
    3.4 栏目设置特点总结
        3.4.1 转变发展思维,科学规划栏目建设
        3.4.2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保证栏目稳定发展
        3.4.3 反映学术前沿问题,把握时代发展脉络
        3.4.4 多种栏目形式结合,提升《学报》竞争力
4 载文分析
    4.1 载文量
        4.1.1 载文量分析
        4.1.2 稿件来源
    4.2 基金论文
    4.3 学科分布
    4.4 下载量
    4.5 小结
        4.5.1 载文量变化明显,篇幅不断增长
        4.5.2 稿件来源稳定,基金论文增长明显
        4.5.3 学科聚集效果显着,特色栏目见成效
        4.5.4 下载量逐年提升,网络传播优势突出
5 引文分析
    5.1 被引分析
    5.2 影响因子分析
    5.3 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5.4 小结
6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6.1 作者分析
    6.2 机构分析
    6.3 关键词分析
        6.3.1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6.3.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聚类分析
        6.3.3 载文研究热点演变历程
    6.4 小结
        6.4.1 重视高频作者,培养作者团队
        6.4.2 加强机构合作,促进研究纵深化发展
        6.4.3 从学报特征出发,合理规划选稿
7 数字化转型下的发展实践分析
    7.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7.1.1 高校学报面临的挑战
        7.1.2 高校学报发展的新动力
    7.2 数字化实践分析
        7.2.1 微信公众号
        7.2.2 微博
    7.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人物访谈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文史知识》办刊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文史知识》办刊情况概述
    (一)《文史知识》的发展历程
        1.创刊前准备
        2.1981 —2002 年:“大专家写小文章”
        3.2003 —至今:“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
    (二)《文史知识》的历任主编
        1.开创期的李侃主编(1981—1997 年)
        2.转折期的熊国祯主编(1998—2004 年)
        3.改版期的李岩主编(2005—2012 年)
        4.巩固期的黄松主编(2013—2014 年)
        5.发展期的顾青主编(2015—至今)
    (三)《文史知识》的品牌维护
二、《文史知识》的编辑特色
    (一)深入浅出的内容特色
        1.“大专家写小文章”
        2.“传统文化与时代感”兼备
        3.丰富广泛的栏目内容
    (二)有专业追求的编辑和作者队伍
        1.兢兢业业的编辑队伍
        2.各有所长的作者队伍
    (三)精心为读者服务的读者意识
        1.精准明确的读者定位
        2.密切友好的“编读往来”
三、《文史知识》的栏目特色
    (一)既稳定又灵活的栏目设置
        1.固定栏目设置与时俱进
        2.重点栏目凸显本期中心
    (二)既零散又系统的连载栏目
        1.同一作者着作分期连载
        2.同一栏目文章汇编成书
    (三)不定时的专号专栏设置
        1.以“时空”为顺序的专题专号
        2.以“文化”为主题的地域专栏
四、《文史知识》的版式特色
    (一)封面特色
        1.朴素典雅的封面设计
        2.古香古色的封面图片
    (二)版面特色
        1.版面传达了正文的风格
        2.版面补白“不空也不白”
        3.封里图片配合文章正文
    (三)广告特色
        1.自给自足的广告形式
        2.互利互惠的广告形式
        3.全面收费的广告形式
五、《文史知识》的办刊启示及发展建议
    (一)《文史知识》的办刊启示
        1.立足刊物特色,培养强大作者队伍
        2.不断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编辑理念
        3.延伸文化链条,提升期刊品牌价值
    (二)《文史知识》的发展建议
        1.“内容+服务”丰富刊物形态
        2.“线上+线下”拓宽发行渠道
        3.进一步开发广告市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受众评价调查 ——基于三所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校报
    第一节 我国高校校报概述
        一、我国高校校报的产生与发展
        二、我国当代高校校报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
        一、网络新媒体大发展对传统纸媒的巨大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我国纸媒生存与发展的整体状况
        三、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校报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与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一、了解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受众情况
        二、了解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受众评价态度
        三、了解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运行现状
        四、了解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办报思想与办报策略
第二章 调查取样与调查设计
    第一节 调查取样
        一、调查样本选取依据
        二、三所样本高校校报概述
        三、三所样本高校及其校报的典型意义
    第二节 调查设计
        一、调查问卷及其设计
        二、访谈调查方案及其设计
第三章 武汉大学校报的受众评价调查
    第一节 武汉大学校报运行与管理
    第二节 武汉大学学生评价调查分析
        一、调查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论
    第三节 武汉大学教职工评价调查分析
        一、调查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论
第四章 湖北工业大学校报的受众评价调查
    第一节 湖北工业大学校报运行与管理
    第二节 湖北工业大学学生评价调查分析
        一、调查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论
    第三节 湖北工业大学教职工评价调查分析
        一、调查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论
第五章 汉口学院校报的受众评价调查
    第一节 汉口学院校报运行与管理
    第二节 汉口学院学生评价调查分析
        一、调查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论
    第三节 汉口学院教职工评价调查分析
        一、调查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论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面临的共同难题及其应对策略
    第一节 三所样本高校校报面临的共同难题
        一、校报受众大量流失
        二、受众对校报纸质版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
        三、受众对校报电子版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
        四、校报编辑部对校报的评价与受众对校报的评价存在较大反差
        五、当前高校校报普遍陷入“无效传播”的窘境
    第二节 应对当代高校校报发展难题的相关策略
        一、稳定与增加学生受众的策略
        二、稳定与增加教职工受众的策略
        三、调整与改变高校校报办报思路的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校校报学生读者调查问卷
附录B 高校校报教职工读者调查问卷
附录C 高校校报编辑部人员访谈方案
致谢

四、浅谈社科期刊的版面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全面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D]. 王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引用格式标识项的标注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J]. 李丽,赵树庆,刘永胜.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06)
  • [3]民国时期河北期刊的形式与风格研究[D]. 回笑哲. 河北大学, 2020(08)
  • [4]《新青年》图书广告研究[D]. 郭可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文学类图书阅读体验研究[D]. 刘治禹.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3)
  • [6]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批判与重构[J]. 张承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 [7]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17年发展研究[D]. 马少珍.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3)
  • [9]《文史知识》办刊特色研究[D]. 李笑. 河南大学, 2019(01)
  • [10]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受众评价调查 ——基于三所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实证研究[D]. 喻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论社科期刊版面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