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思维:认知语言观点的弱化

语言与思维:认知语言观点的弱化

一、语言与思维:认知语言观的弱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小慧[1](2021)在《汉语构式“X还来不及(呢)”研究》文中指出“X还来不及(呢)”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结构。本文对这一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主观性、语用特点与功能、生成理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对该构式的构成和句法语义特征进行了描述,考察了常项和变项的属性特征。从音节上看,双音节和多音节“X”占优势,变项“X”主要为谓词性成分,语义具有[+自主]、[+可控]、[+述人]的特征,语义色彩偏向于积极意义。“X还来不及(呢)”主要句法功能是作谓语,此外还可以作复句的分句以及独立成句。该构式的整体构式义为“说话人对X的主观肯定性评述”,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说话人对已然事件、惯常事件、未然事件“X”的评述。本文也着重考察了“X还来不及(呢)”的主观性,从说话人情感、认识、视角三方面对构式主观性的表现进行了量化和分析。同时,该构式还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量特性,构式的主观大量类型属于“小夸张式”,后置构件将“X”的“量性”激活到最大程度,使“X还来不及(呢)”整体具有主观大量色彩。本文还从语用特征和功能的角度对“X还来不及(呢)”进行了研究。“X还来不及(呢)”有其特有的适切语境,通常出现于有逻辑关联、与否定项同现的句际语境,以及对话、叙述语体中。此外该构式还具有焦点凸显、信息传递及表达情态的语用特征。从篇章角度出发,“X还来不及(呢)”具有顺承衔接、归总评价及标题功能。就人际功能来看,该构式具有辩驳、劝慰和传达言外之意的交际意图。构式“X还来不及(呢)”的形成具有理据,该构式受到“连”字句“连X都(还)来不及”内部承继和平行构式“X都来不及”外部承继双重影响。省略与固化、重新分析和概念隐喻是其形成的主要机制,促使其生成的动因则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认知突显心理、语言的传新需求和使用频率的累积。此外,本文选择了“X都来不及”和“X还没来得及”两个相似结构与本文研究对象分别作出了对比。发现“X都来不及”可视为“X还来不及”的平行构式,但其结构内部并非同质,构式化程度低。“没来得及”和“来不及”二者语义虽然相同,但存在适用时态和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差异。

陈士法,顾晓岚[2](2021)在《英语二语学习者情绪词加工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学习者英语二语情绪词的加工,探讨了情绪状态名词和情绪负载名词的情绪效应以及效价对加工两类词的影响。结果发现:1)情绪状态名词、情绪负载名词都与中性名词在反应时和正确率方面存在显着差异,情绪状态名词和情绪负载名词的反应时都显着快于中性名词,情绪状态名词的正确率显着高于中性名词,而情绪负载名词的正确率边缘性显着低于中性名词;2)词型主效应在反应时和正确率方面均显着,情绪状态名词比情绪负载名词反应时更快,正确率更高;效价主效应在反应时和正确率方面均显着,积极词比消极词反应时更快,正确率更高;两者的交互效应在反应时上显着,在正确率上不显着。在词型条件下,积极状态名词反应时显着快于消极状态名词,积极负载名词反应时显着快于消极负载名词;在效价条件下,积极状态名词反应时显着快于积极负载名词,消极状态名词反应时边缘性显着快于消极负载词。具身认知语言观能为以上发现提供一定解释。

张旭亚[3](2020)在《中小学生具身学习:理论、困境与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习是一项需要学习者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也就是说,不仅人脑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的其他部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功能。令人遗憾的是,身体其他部分的学习功能在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中却常常被忽视。在中小学生的现实学习活动中,教育者往往将学习活动定位为大脑的学习活动,身体其他部位所具有的认知功能被严重弱化,甚至出现了严格限制学生身体活动、过度规训学生个人行为的情况,以至于离身学习现象时有发生,其直接后果是学习趣味丧失、学习效率偏低、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等。本文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中小学生具身学习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通过对现实存在的离身学习现象进行分析,揭示中小学生具身学习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而对中小学生具身学习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理论背景、概念界定、理论启示、实践案例四个方面,对具身认知、具身学习的相关思想及其实践进行了探讨。其次,从核心思想、理论基础、基本特征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小学生具身学习的理论框架。再次,对当前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离身学习问题及其后果进行了评析,揭示了中小学生学习具身化转向的现实困境。最后,从学习观念及其确立、学习目标及其设定、学习内容及其习得、学习环境及其创设四个层面探讨了中小学生具身学习的实践路径。

章敏,吴世雄[4](2019)在《国外历史/历时隐喻研究述评》文中提出作为以现代—共时视角为主体的认知隐喻研究的重要补充,历史/历时视角的隐喻研究在近二十年来为认知隐喻理论贡献出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外的认知隐喻学界引起关注。本文根据近十多年来国外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成果,评述国外历史/历时视角隐喻研究的理论依据、模式、方法和理论成果,探讨当前国外历时视角隐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褚飞亚[5](2018)在《“不至于”句式的三维研究》文中提出“不至于”句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具有非常强的能产性,语义十分丰富,有着较高的语用价值。论文将“不至于”句式作为研究对象,默认“不至于”的词性为动词,是动词性“至于”的否定形式,并系统地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对“不至于”句式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在句法方面,从“不至于”有后附成分,省略后附成分和独立成句三个方面对“不至于”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当“不至于”有后附成分时,根据语法功能将“不至于”的后附成分分为体词性成分和谓词性成分,并单独补充列出后附成分为语气词的情况。此外,受语境的影响“不至于”的后附成分可以省略。“不至于”还能够独立成句,并可叠用起强调作用,但动词性“至于”却不能。在语义方面,对“不至于”句式的语义进行系统分析。通过研究具体语料,将“不至于”句式的语义归纳为:有限空间量、有限物量和有限程度量三种情况;此外,根据“不至于”后附成分语义倾向的不同,将后附成分的语义概括为消极义和积极义两类,并总结出后附成分以消极义为主的语义特点;同时利用认知语言观中的心理期望值理论分析“不至于”后附成分语义特点形成的原因。在语用方面,对“不至于”句式的语用功能进行系统探究,认为“不至于”句式具有表达主观情感、预测与反思、焦点突显、对比强调和引起发话动因五种语用功能。其中,还运用言语行为与心理预期理论对“不至于”句式能够引出发话动因的语用功能进行佐证。在教学方面,以“不至于”句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的系统研究为基础,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提出语境教学、图示教学和讲练结合三条课堂教学建议,以促进“不至于”句式的对外汉语教学。

孙莉[6](2018)在《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有效考试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反拨效应是经久不衰的考试现象。本文首次尝试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运用理论研究、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三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方位探索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希冀为反拨效应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通过探究反拨效应系统的生成和运行机制,找出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正确对策。全文共13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文献综述,包括第1章和第2章。第1章是绪论,阐述选题缘由、背景、研究思路、内容、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章是文献综述,首先说明了动态系统理论的背景、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研究原则,以及与复杂科学的关系,并介绍了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理论,描述了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然后阐述了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梳理了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的关系,界定了反拨效应的概念与研究层面,并回顾了反拨效应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情况。这部分的工作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廓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和构建框架模型,包括第3章和第4章。第3章是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视阈观察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系统,阐释了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剖析了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提炼了研究视角和方法,明确了系统研究主要围绕功能、环境、结构与要素展开,并论述了环境与系统的关系、环境分类和环境特点。第4章是反拨效应系统框架模型的解构与建构,借鉴前人的各项研究成果,站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在整体把握系统的基础上解构系统,运用隐喻、特大黑箱、化繁为简、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复杂范式去认识系统,从而构建了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本研究认为反拨效应系统主要由具有执行功能的主集成系统和支持其运行的动力次集成系统组成,另外还有一套以人的需求集结并管理整个系统的控制集成系统。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是人,无论是主集成系统的分析,还是次集成系统的探究,都离不开对主体的洞察。在深入观察主体活动和系统要素关联后,本文又进一步构建了主集成系统模型和次集成系统模型。这部分的工作为下一阶段的着力点提供了指引,同时也拓展了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第三部分是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构建的理论框架模型为指导,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系统展开详细的研究,包括第5章至第10章。第5章翔实地描述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环境,探寻了系统与环境耦合协调的动态演进路径。第6章剖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并在深入分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勾勒了整个系统的单元组成模型。第7章是对主集成系统的解析,从系统主体入手来探究主集成系统,构建了主集成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关联模型。第8章围绕驱动次集成系统进行分析,即讨论了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决策介主体,绘制了期望模块的要素组成模型,阐述了华文会考的构念和试卷编制,揭示了激活系统的期望驱动力的生成机理。第9章开始进入传动次集成系统的探索,先分析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流程和机制,发现了期望驱动力是系统运行所需的正向动力;再分析了华文会考的质量传动模块,着重阐释了效度和信度两大子模块的动力生成和传动情况,揭示了与主集成系统技术决策评估反馈为节点的反拨网络连接的传送模式。第10章考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分析了华文会考系统、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观和教育观,描述了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熵增现象和矛盾力产生过程,指出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生成源于会考与教学的不一致,传动方式则是通过与华文教学决策关联的要素集结成的网络向主集成系统传送正向和负向动力。第11章是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风险专论,列出了教育决策产生的直接和间接风险影响力,说明了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逻辑,阐述了边生成、边防控、边传送、边合成风险的复杂传动机制,指出社会权重模块传送的动力对反拨效应系统的运行和演化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归纳总结和研究展望,包括第12章和第13章。第12章是对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总结,在归纳概括系统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动力供应网络模型和运作机制模型,揭示了反拨效应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与主体的意识、决策的制定、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等变量相关,并提出了六条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具体建议。第13章是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以及后续研究展望。

甘时源[7](2017)在《认知视角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研究》文中认为言语的指示现象存在于人际交际和话语者自我表达的过程中,指示语的使用让话语更加连贯和更具衔接性。语篇指示现象,是作者和读者在交际语篇中以话语主体为参照点用词或短语对存在于语篇内或语篇外另一个话语对象进行指向,或者用词或短语来表明其所在句子和在同一个语篇之内的其它言语成分之间的语义或语用关系。语篇指示的研究涉及语言的分析和描述、语篇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等领域,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同时,也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因为语篇指示语在指称过程中涉及话语主体的焦点确定及话语者对信息的认知加工方式。语篇指示语的形成路径为:现实世界>现实表征>心理表征>语篇表征,这是一个连续体。因此,在语篇中,话语接收者是否能够正确辨析指称对象、将“现实表征”投射到“语篇表征”成为语篇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的研究以语篇指示语为研究对象,运用布勒的“指示场-指示”理论和功能、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建立起语篇指示语的分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完整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系统,以期对汉、英语篇各类型指示语语义特征、心理距离指示功能、语篇指向功能以及语法化过程的异同进行基于语料库的系统性统计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语篇指示为何可能;指代认知加工怎样实现;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认知机制是什么等问题。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序言,主要介绍了本选题的缘起、意义和创新之处;界定了研究对象并对研究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阐述了本研究的认知语言学基本观点、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也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为研究现状,就以往对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的研究做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查找以往研究的不足,旨在通过评析和前瞻确认本研究的可行性和价值所在。第三章建立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或依据。从人类认知特征出发,基于布勒“指示场-指示”的指示原点分布图,探讨了指示语的构成和指示成分,旨在对布勒的指示分布坐标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包括“价值/意义”要素在内的语篇表征经语法化后形成的完整语篇指示语分布坐标,并帮助我们初步归纳得到“情景指示>语篇指示>虚化链接指示”的语篇指示语连续统。对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的论述,也构成本文汉、英语篇指示语分类设置、指示和指向功能阐释、语法化相关问题分析和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统计的基础。第四章在第三章建立的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的基础之上,首先,讨论汉、英语篇指示语的五种分类设置,即人称性语篇指示语、指示性语篇指示语、空间时向性语篇指示语、情态附加性语篇指示语及连接性语篇指示语,并基于自建的小型语料库对汉、英语篇指示语分类模式进行了跨语言对比统计分析,得出汉、英语篇指示语类型在使用规律上的对比结果,汉语在语篇中表现为倾向于使用隐性语篇标记,英语则更多使用显性的语篇标记,这也印证了汉语为意合语言,英语为形合语言的特质;其次,我们以典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为例,从五个层面详细探讨典型汉、英语篇指示语在指示系统中的分布,通过例示分析指出:在实际的语篇中,典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存在三种指示形态,即“情景指示”、“语篇指示”和“虚化链接指示”,且从情景指示到语篇指示再到虚化连接指示是一个连续统,也是指示语所经历的语法化过程,本文的重点研究是语篇指示语,但不能否认情景指示(空间性特征)和虚化链接指示(性质特征)是指示语研究的来源和语法化后的最终去向,为了指示系统表述的完整性,在这一章中,我们也对情景指示做了简单描述,至于虚化链接指示,会在探讨语篇指示语语法化问题的第六章中做以详述。第五章是对语篇指示语进行深入探讨的部分,我们选择典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从语篇心理距离指示和前指、下指的语篇指向两个功能参数出发,结合自建语料库和大型语料库,分析汉、英语篇指示语的普遍特征和差异(其间,渗透了对人称性、指示性、空间时向性和情态附加性汉、英语篇指示语的具体用法分析)。首先,详细探讨了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的语篇心理距离指示功能。我们认为,以话语发出的主体为参照,通过主体和所指对象之间的“距离”来对远、近指示语进行选择。这种“距离”无论是空间的还是时间的,其本质都是话主对所指对象的一种心理距离上的认知加工和判断,受到心理因素影响。简言之,情感态度的心理投射就是心理距离指示。语篇心理距离的拉近或推远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伴随性心理距离指示,另一种是凸显性心理距离指示。研究结果显示:语篇指示词的伴随性心理距离指示不可避免,它和凸显性心理距离指示的唯一差别就是程度高低不同;语篇心理距离指示语的使用反映出话语参与者们较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心理状态,受四种因素影响,即注意焦点、社交距离、熟悉程度和情感元素;通过汉英语料对比统计分析可以看到,汉语语言使用者更倾向于使用近指词语(如“这/这些/这边/这里”)来缩小人际距离,然而,英语语言使用者更乐于使用远指指示语(如“that/those/there”)以保护个人私密空间,具有文化内涵。其后,详细探讨了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前指和下指的语篇指向功能。基于前指项和先行项之间是否是共指关系,我们可以把前指分成显性前指和隐性前指两种。根据指示现象中前指项所替代的先行词的认知和句法功能,我们将显性前指分成三种类型,即名词性显性前指、谓词性显性前指和小句性显性前指;依据前指项和先行项之间的关系,隐性前指分为三类,即蕴含性隐性前指、联想性隐性前指和概括性隐性前指;与前指功能相较,“这/那”和“this/that”的语篇下指用法虽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们仍然具有语篇指向功能并兼具语篇衔接功能。在语篇(特别是文学语篇)的创作中,使用下指,比直接性的描写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其使用目的是为读者在心理上营造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对比统计分析表明,在语篇前指和下指用法上,汉、英语言间都存在显着差异。第六章探讨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问题。也就是对语篇指示语经过语法化后形成虚化链接指示用法的讨论(涵盖了对连接性汉、英语篇指示语的具体用法分析)。提出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或虚化标准;详细探讨代名语篇指示词和饰名语篇指示词的语法化。结果表明:“代名语篇指示词”语法化为汉语和英语语篇中的链接词、英语语篇中的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标记;“饰名语篇指示词”能够语法化为汉、英语篇中不定指标记。同时,它还能够实现其他指示语的虚化用法,比如英语中的先行词,汉语中的定冠词、定语从句标记、所属关系词、泛指词和同位共指词;基于“理想化的认知模式(ICM)”,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机制有:意向图式、隐喻和转喻。为语篇指示语语法化研究提供了认知理据。第七章总结了我们对汉、英语篇指示语的研究发现,对研究问题做出了解读,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我们从认知视角出发对汉、英语篇指示语的研究是基于真实语料数据对布勒“指示场-指示”理论的扩展和完善、对指示分类的补充和分析,以及对指示系统的完整阐释,本研究能够有效发掘汉、英语言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认知基础和理据,有助于更好理解汉、英语篇特征,具有跨文化的借鉴意义,对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英语教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的研究都具有跨学科的借鉴意义。

黄蓓[8](2016)在《走向狭义语言主观性》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反思当代语言学研究中主观性概念泛化倾向的基础上,提出狭义语言主观性的思想。在当前非客观主义意义观兴盛的背景下,主观性(subjectivity)作为对抗客观主义意义观最有力的砝码,在当代语言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领域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概念。当代语言理论的核心要义之一正是对语言使用主体的高度重视。在当代,主观性研究异彩纷呈,涌现出众多流派,这些流派分别以当代功能-话语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研究为依托,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然而,理论视角的异质性造就了对研究对象大相径庭的认识。各学派各执一端,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从而带来了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纵观现有主观性理论研究,似乎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1)对主观性缺乏统一、明晰的界定,对其内涵认识不清;2)对主观性的作用层面判断不一;3)主观性研究思路上表现出个体观、分解论倾向。Nuyts(2012)曾表达了主观性研究的三难:第一,难以给主观性下一个毫不含糊的定义;第二,难以划定主观性范畴的边界;第三,难以确定具体主观性范畴的外延。这说明当前主观性研究尚处于较为混沌的状态,我们在的目标即在于尝试从混沌中寻找秩序。我们梳理了主观性概念泛化的倾向,从哲学角度解析了当前主观性泛化的根源。接下来,我们分别从概念外部与内部寻找主观性的限定因子,试图走出主观性的泛化倾向。就外部限定而言,我们分别从语言的主客观悖反性、主观性对语言使用的敏感性入手,试图摆正主观性在语言中的位置。就内部限定而言,我们区分了不同层次上的说话者自我,将主观性的核心限定在说话者的态度主体地位上,并结合主观性(化)经典定义的二重性问题对主观性与主观化的作用层面进行了限定。接下来,我们尝试对主观性的内涵进行限定,明确了主观性与其他语义属性的区别,论证主观性属于非命题意义的子集,并划定了主观性与其他非命题意义的界限。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主观性概念进行了分层。我们采取逐级分层的思路,首先以语言为切入点区分了非语言主观性、前语言主观性与语言主观性,而后以作用层面为切入点,在语言主观性内部进而区分了语言(langue)主观性、言语主观性、语篇主观性与元语言主观性。本着对语言形式与意义并重的理念,我们将研究范围限定在语言(langue)主观性层面,从而提出狭义语言主观性的思想。这样,我们就从Nuyts (2012)面临的三难中找到了重大突破口。我们论证了主观性对组合语境的敏感性,并从三个公认的主观性标记—情态、认知谓词、第一人称主语一出发,论证并不存在单一范畴与主观性内在相连。据此,我们提出狭义语言主观性的基本假设:在内涵上表现为组合含义(syntagmatic implicaturc),即字里行间的感受义,在作用层面上表现为组合语境,在表现形式上表现为结构与意义的相互作用,在语义轴心上表现为认识评价,在结构轴心上表现为一个指向命题的结构。而后,我们提出界定主观性标记的四大标准:结构标准、语义标准、功能标准及真值标准,从而离析出不同的主观性范畴。接下来,基于对Langacker主观性模式的反思,我们对“概念内容-识解”模式进行了修正,从而有望对各主观性范畴加以认知解读。我们的基本立场是:主观性体现在概念内容背后主观识解的成分中,不同范畴的概念内容义与主观义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最后,我们以命题边界为主线,同时参考范畴与作用层面,对主观性进行了内部分层。基于对传统主观性研究中个体观取向的反思,结合本文的狭义主观性思想,我们提出主观性的词项-构式互动观,主张主观性的解读无法单纯归结为词项或构式的属性。我们确立了认知(构式)语法的词项-构式互动观作为主观性模式的总体指导思想。考虑到方向性问题,我们区分了构式对词项的作用与词项对构式的作用,并讨论了两者的总体互动效果。就构式对词项的作用而言,表现为构式语境对词项的主观性潜势的提升:就词项对构式的作用而言,表现为构式主观性的解读离不开词项主观色彩的烘托。就两者的互动效果而言,表现为集群效应与压制效应。前者涉及的是语义相容,后者涉及的则是语义相斥。在这两大效应的作用下,可能造就主观性构式的涌现。最后,我们勾勒了主观性的结构空间,回归本研究“从语言中来,到语言中去”的思想。我们围绕主观性的结构选择限制、主观性的强弱与左向分布、主观性的内部结构辖域、主观性的宏观结构特征、主观性的宏观分布特征分别进行了探讨。就选择限制而言,主观性成分在语义结构上不自足,表现出对主观结构语境的依赖,主观性的高低与对结构语境的依赖度成反比。从线性结构来看,主观性的强弱在结构连续统上呈现出明显的左向分布:主观性越强,越趋于结构左侧分布;反之亦然。反映到辖域上来,主观性的强弱与辖域的高低成正比:主观性越强,辖域越高,反之亦然。就宏观结构特征而言,主观性表达相对于非主观性表达具有标记性,符合元象似标记性原则,标记性程度与主观性强度成正比。就宏观分布特征而言,主观性往往造就语言中的主客分工,主观性-客观性不仅是词义分化的重要理据,也是构式分化的重要理据。

王勇[9](2015)在《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认知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语法研究中,动词因其在句子语义和句法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尤其是对名词成分的制约和吸附作用,一直都是不同流派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纵观近期语言学研究,语法关系、句法结构、题元角色、论元结构构式、论元实现等有关事件及其参与者语言编码方式的语法研究全都涉及简单动词(simple verb or V)与名词或名词短语(noun phrase or NP)之间的复杂关系,经历了从语法结构描写到语义功能探索的发展过程。无论是结构主义对两者之间组合关系的描写,还是功能主义对其语义角色及关系的解释,抑或是认知主义对其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互动关系的探索,对动名复合形式的语法形态、句法属性、语义建构等问题都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其词汇性地位的统一界定,尤其是动词类动名复合形式构建的论元实现问题研究,英语和汉语都存在描写充分但解释不足的问题。依赖概念语义的分析模式因忽视百科现实基础而无法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无明显突破性进展。英语方面尤其薄弱,汉语研究也尚处于探索阶段,留有大量研究空间,亟待深入挖掘。本文以词汇性单位(周荐2003,2004)为基本标准,把英汉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动词与名词复合形式,且为动词性的词汇性复合单位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涵盖了从词法地位典型的复合词到句法性突显的短语或固定搭配的所有动词性动名复合单位,将其统一界定为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标记为[V+NP]υ式。在认知构式语法框架下,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作为形式与意义的匹配体,具备象征性符号单位的所有属性,是语言网络中的一种基本构式。据此,本研究试图在比较论述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特点、内在句法关系及其语义特质的基础上,运用Croft(2012)提出的有关论元实现的力动态致使理论(the force dynamic causal theory of argument realization),着重探讨制约这类词汇性单位构建的认知语义根源,概括其论元允准机制,论证英汉异同特征。主要研究问题包括:(1)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呈现何种形态类型及特征?(2)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语义结构具有何种本质属性?(3)制约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构建的论元允准结构和机制是什么?在认知语言学,尤其是认知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本文综合运用语言符号编码的认知心理学感知符号系统观、原型范畴化理论以及论元实现的力动态致使理论,对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句法语义及论元允准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认知研究。感知符号系统理论和原型范畴化理论侧重于对这类词汇性单位表征的语义建构基础与特征的认知阐释。论元实现的力动态致使理论则是一种融合了时间、质量与致使结构三维一体的事件结构模型(amodeloftemporal,qualitativeandcausalstructureofevents),建构了动词语义表征的体及力动态综合分析模式。借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几何图形表征法,该理论形象描述了以致使及体结构为核心的动词语义结构对论元实现的根本性制约作用。从语义本质来讲,论元实现的核心参与者角色等级,包括主语、宾语和不同类型的旁格,既由事件的力动态致使结构决定,同时也受动词谓语体侧显的影响。体描述了事件随时间变化而呈现的质量状态及其展现方式,由时间(横轴)和质量(纵轴)维度共同界定,是一种二维直角几何维度。体不仅是事件的时间性呈现,也涉及呈现的方式,即事件随时间而变化的质量状态。事件随时间而呈现的时相(phase)顺序构成体轮廓(aspectualcontour),时体形式中特定谓词所指称的时相则成为侧显(profile)。致使结构作为第三维度,描述了参与者次事件作用于其他参与者次事件的力动态致使链关系,是一种非几何的、定向、非循环、非分支的曲线结构。力动态关系连接的不是,或者说,不只是这些次事件,而主要是不同参与者角色,同时决定它们的等级顺序。在致使及体的三维表征模型中,时间、质量和力动态致使特征体现人类对事件的不同认知识解操作,其结果即被编码为特定动词及其时体论元结构构式。croft(2012)依据以体及致使结构为特征的受影响度(affectedness)等级,总结了瞬时定向变化、结果行为(完成与未完成)、接触和追随(pursuit)共五类事件的受影响等级,对宾语论元实现做出了一致的认知解释,其较强的解释力和广泛的适用性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解释及英汉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thenewoxfordenglish-chinesedictionary”(《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2007年第1版)和《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两本常用英汉词典为基础语料,穷尽式搜集整理出英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1476个,汉语5858个。根据形态类型、内在句法结构及语义特质,本文首先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统计与针对性的定性分析。研究发现:(1)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类型具有明显差异。英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突出体现为名词语法属性的形态标记变化,具体标记为[v+n]υ类(21.16%)、[v+art+n]υ类(33.47%)、[v+pron+n]υ类(24.72%)和[v+n+prep]υ(20.89%)类四种。汉语则主要为音节或字组数的不同,标注为[v单+n单]υ类(92.11%)、[v单+n双]υ类(7.44%)与[v单+n多]υ类(0.44%)三种,双音化趋势明显。两者区别表明,在对动词与名词属性的认知识解方面,英语为“实现关系”,而汉语则为“构成关系”(沈家煊2007,2009)。依据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化理论,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是以[v+np]υ为抽象图式(schema),经由各不同次类原型样本,如[v+art+n]υ,[v单+n单]υ等,进一步精致化,并扩展为丰富多样的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实例(instantiation),表现出原型范畴化特征。(2)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内部句法关系体现了相同的论元结构本质。尽管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可以区分为“动+宾”、“动+状”、“动+补”及“主+谓”四种内在句法关系,但其本质实则为具有内在语义关系的论元结构或称述谓结构。对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结构进行分析,其任务主要涉及名词宾语论元的选择与实现问题。论元结构准确描述了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内在句法关系,体现了词法与句法结构的一致性,揭示了这类英汉词汇性单位在内部形式上的共性特征。(3)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语义特质突出了动词语义结构对其构建的制约作用。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内部语义关系,因论旨角色与谓词之间的论旨关系构主要成核心论元,体现了这类词汇性单位的不同及物性等级。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中,后续名词性论元的受影响度等级都蕴含有力动态致使及体结构特征。其等级程度却呈现高低不一的多样化特点,证明其及物性等级都比较低,故而能够容纳各种不同语义类型的名词宾语论元。义项统计表明,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多义化倾向比较弱,平均义项数分别为1.03个与1.17个。这类词汇性单位的不同义项实际上体现了构成语素的语素义之间的多种复杂组构关系,表明语义结构是探究其生成的根本性决定因素。基于对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句法与语义特征的系统探讨及其英汉异同比较分析,本文进一步探究了制约这类词汇性单位论元实现的认知语义问题。作为事件结构的主要语言符号编码方式,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体现了人对外部客观事件或使用事件的认知加工过程及结果,解释了存在于其构建过程中处于词库与句法之间词汇概念层面的述谓结构关系,再次印证了其动词论元结构构式(verb’sargumentstructureconstruction)的本质属性。在认知构式语法框架下,作为形义匹配的象征性符号单位,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构建主要依赖名词宾语论元的选择与实现,实际上就是探究事件参与者角色如何获得认知突显的过程,是对词汇概念(evans2006,2009,2010)本质特征及内容的探究。依据croft(2012)的力动态致使理论,本文把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所编码的标准事件结构及其不同参与者关系概述为:(1)参与者1(p1,相当于初始力)对参与者2(p2,相当于终点力)施予一定的作用力使其经历某种定向状态变化;或者,(2)参与者1(p1)需通过或借助于参与者2(p2),并对其施加作用力,实现对参与者3(p3)的影响。一般情况下,p1与p2之间具有力动态致使关系,而p2与p3之间为非致使关系,表现为空间依存、接触等关系。事件参与者之间的力动态关系构成动词语义结构的核心内容,所体现的力传递关系可相应表述为:p1→【p2】或p1→【p2】-p3。可见,力动态致使关系体现了这类词汇性单位所蕴含的独特论元结构属性,是制约不同论元选择与实现的根本性语义决定因素。对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构建而言,名词宾语论元的选择与实现是作为终点力的次事件参与者受初始力参与者的力动态致使作用,发生定向状态变化的结果,是体和致使结构双重作用而致其受影响的体现。因而,动词体等级中终点力参与者的体类型位次最高,表征了整体事件的体类型特征,形成与力动态致使链上动词谓语一致的词汇概念,允准其实现为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中的名词宾语论元。据此,论元允准结构可简要表述为:[v+p(终点力+受影响)]υ。因此,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实现,既是由力动态致使及体结构共同决定的,同时也受动词与名词的词汇概念及其词汇侧显之间的一致性匹配关系影响,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体及致使结构的制约作用,从力动态致使链上名词宾语的体特征角度,本文把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允准结构进一步细分为四类,其论元允准机制依此详细解释如下:(1)第i类瞬时定变成就类。在初始力参与者的力动态作用下,凡成为初始力的首要作用对象,经历瞬时性(punctual)状态定向变化(仅q质量维度),且不可逆的终点力参与者,(形成)具有与力动态致使链上动词谓语一致的词汇概念,都可以实现为名词宾语论元,生成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从名词类参与者的致使及体特征的受影响度等级来看,第i类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体现了典型的及物致使结构,如“bareone’steeth”、“灭火”等,也是这类词汇性单位的最主要构建机制。(2)第ii类持续定变达成类。在初始力参与者的力动态作用下,凡成为初始力的首要作用对象,经历持续性状态定向变化(t时间维度和q质量维度),无论完成与否的终点力参与者,(形成)具有与力动态致使链上动词谓语一致的词汇概念,都可以实现为名词宾语论元,生成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语料统计表明,受致使结构及持续性增量达成体结构制约而构建的第ii类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数量众多,仅次于第i类,如“makeprogress”、“卷铺盖”等。(3)第iii类接触非定变状态类。在初始力参与者的力动态作用下,凡成为初始力的首要作用对象,与其产生某种瞬间或间歇性(pointorinterval)接触联系的终点力参与者,(形成)具有与力动态致使链上动词谓语一致的词汇概念。虽然不经历定向状态变化,但一般都突显事件对初始力参与者造成的影响作用,则亦可实现为名词宾语论元,生成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第iii类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表现出独有的形义失谐的特点,如“cleanhouse”、“入席”等,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动名复合式词汇性单位。究其差异原因,本质上根源于人类在事件体验过程中,对事件结构及其参与者信息的不同认知识解操作,亦即本文重点探讨的致使及体结构上的认知识解差异。(4)第iv类追随非定变状态类。凡初始力被识解为有意愿性(volition)主体,并主动选择、控制及配合其首要力作用对象(虽无真正力动态作用),与之形成某种瞬间性或间歇性追随关系的终点力参与者,(形成)具有与力动态致使链上动词谓语一致的词汇概念。虽然不经历定向状态变化,但却突现了终点力参与者对初始力参与者的影响作用,则亦可实现为名词宾语论元,生成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语料统计表明,这类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数量最少,生成能力有限,处于边缘地带,如“follow one’s nose”、“烤火”等。第IV类与第I类和第II类中具有明显受事特征的名词宾语完全不一样,也不同于第III类中虽无强及物性却依然具有受事特征的名词宾语,因此需要单独分析处理。研究认为,作为形义匹配的象征性符号单位,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类型具有明显差异,但其内部句法关系则体现了相同的论元结构本质。以力动态致使和体结构为特征的动词语义结构是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词汇概念的本质和核心内容,制约着这类词汇性单位构建的论元允准机制。有关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论元实现的四种机制类型,从认知角度阐释了动词语义结构对其形态表征的根本性制约作用,体现了语言符号编码的感知符号基础,也印证了使用为基础的认知语言观有关语义决定句法、制约论元实现的重要论断。总体而言,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在事件结构的语言编码或词汇化过程中呈现趋同特征,但是其具体形态方式却因英语的“实现关系”及汉语的“构成关系”(沈家煊2007,2009)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本研究是对已有英汉词汇性单位的认知语义阐释,不仅是有关词汇性单位本体问题及英汉异同的研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词汇性单位、思维与世界关系的认知探讨,是对语言本质问题的认知思考,对语言习得、自然语言处理都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耿云冬[10](2015)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事件语义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双语学习型词典作为学习型词典的重要类型分支,其创立、演进的意义与价值主要源自其使用者群体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又因词典编纂活动自身的特点而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影响双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要素很多,其中,涉及两种语言文化、使用者类型、文本类型以及描写对象差异的诸因素最为关键,因为它们与编纂过程中的实践取向密切相关。双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复杂性,其本质就是对这些差异的选择适应性,即差异化描写。要实现这种词典编纂过程与结果的差异化,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非常必要。目前而言,双语词典学领域有关差异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语言文化类型差异、使用者类型差异以及词典文本类型差异这三个方面,而针对双语词典的描写对象——词典条目类型自身的认知属性差异,同时也结合词典编纂所涉及的语言文化类型、使用者类型以及文本类型差异的专项系统性研究还比较少。鉴于条目类型相关的差异化描写研究不论是对于双语词典学理论研究的拓展还是编纂实践的优化都有着重要价值,本论文拟在这方面做进一步探索。具体而言,本论文是以英语动词类条目为切入点,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条目差异化描写所做的跨学科研究。英语动词作为句子的中枢,影响着句子的生成和理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动词又是复杂的,其认知复杂性体现为形态、范畴、语义和句法复杂性四个方面。英语动词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其成为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动词条目的描写也成为学习型词典编纂的核心任务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英语学习型词典的“动词模式”(verbpatterns)描写理念,还是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及物与不及物二分式描写理念,都体现出偏重语法驱动的描写思维。这种条目描写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动词语义与句法之间的互动关系,难免造成动词句法行为描写的理据性和系统性缺失。而基于这种描写理念与思维的英汉学习型词典编纂,其结果往往也很难揭示所描写的动词条目的认知本质。这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尤其是中高级学习者对英语动词的深度习得辅助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本论文重点就面向中高级学习者的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的差异化描写展开较为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作者在回顾已有研究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分别从影响因素探讨、理论框架建构、技术模型探索和文本表征策略四个层面系统探讨了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动词类条目的差异化描写问题。明确影响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主要因素是本论文研究开展的前提。基于以往研究文献,本研究归纳出“描写对象”、“使用主体”和“文本表征”三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它们关涉词典编纂实践最为核心的三大问题,即“描写什么”、“为谁描写”以及“如何描写”。针对这三个问题,本论文提出,英汉学习型词典对动词条目的差异化描写既要揭示英语动词自身特殊的认知属性,也要关照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动词习得方面的特殊需求;与此同时,在具体的词典文本实现方面还应考虑双语词典译义表征形式与内在特殊性。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建构方面,本论文立足语言学中动词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范式,从事件语义理论视角来考察并阐述英语动词的认知本质属性,并尝试建构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所需的理论框架。具体来说,本论文分别建构了单个动词条目和近义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涉及到词典编纂过程中的义项描写和例证处理两个重要方面。关于义项描写,本论文探讨了事件语义理论视角作为条目义项划分理据的适用性,并提出了英汉学习型词典多义动词条目义项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系统梳理多部蓝本词典动词事件语义的认知属性特征、比对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动词事件语义识解的认知差异以及义项划分的详略与粗细程度应关照目标用户的期待视野。在义项对应词的处理上,本论文论述了“等价映射”、“组合映射”、“附加映射”和“变价映射”四种基于动词事件语义特征的相应译义手段。关于例证处理,本论文将事件语义理论视角与汉语的“小句中枢说”理论相结合,提出动词条目例证选取的新思路,同时也提出动词条目的例证翻译是基于英、汉两种语言动词语义与句法之间映射规则的认知对等这一新思考。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技术模型探索方面,本论文依次从必要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论述了面向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技术模型Verb Sketch System(动词速描系统,以下简称VSS)的具体设计思路、研发理据和适用特征。其中,重点分析探讨了 VSS模型所包括的“词元”、“事件类型”、“角色”、“句式”、“例证”、“近义词”等组成模块的具体功用。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还阐述了 VSS模型在提供动词差异化描写所需要的客观、高质的语言数据,以及呈现给词典用户动词实际使用本真状态方面可发挥的重要作用。该技术模型的充分探讨是当代词典学应用研究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关系到词典文本描写最终实现的技术可能性。在理论框架建构和技术模型探索之后,本论文进一步探讨了它们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文本实现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本论文提出,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的差异化描写是一种由语言学理论驱动(即事件语义理论视角)同时基于语言数据(即VSS模型提供的语料数据)的词典条目描写范式。落实到具体的词典编写实践,这一描写范式可以细化为两种具体的条目描写维度:一是对单个动词条目的个性化描写,二是对近义动词条目的系统化描写。通过对单个动词条目call和近义动词条目alarm,frighten,scare,startle,terrify的实际编写,本论文展示了所提出的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基本策略在词典编纂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本论文对双语词典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积极的推进意义。在理论上,本研究以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为研究对象,初步建构了双语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模型,丰富了词典学中差异化问题的研究内涵,拓展了差异化问题的研究空间。在实践上,本研究基于理论框架建构和技术模型探索所提出的单个动词条目个性化描写和近义动词条目系统化描写的文本表征策略,将对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具体实现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此外,本论文的研究对如何有效辅助中国学习者深度认知和习得英语动词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方法论上,本论文探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问题,不仅对优化动词条目本身的描写有益,同时也对研究英汉学习型词典其它词类条目的差异化描写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语言与思维:认知语言观的弱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言与思维:认知语言观的弱化(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构式“X还来不及(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构式的研究概况
        1.2.2 关于副词“还”的研究
        1.2.3 关于“来不及”的研究
        1.2.4“X还来不及(呢)”的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和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X还来不及(呢)”的构成及语义分析
    2.1 常项“还”的考察
    2.2 常项“来不及”的考察
    2.3“呢”的考察
    2.4 变项“X”的考察
        2.4.1“X”的音节分类
        2.4.2“X”的语法分类
        2.4.3“X”的语义特征
    2.5“X还来不及(呢)”的句法功能
    2.6“X还来不及(呢)”的构式义分析
        2.6.1 构式认定
        2.6.2“X还来不及(呢)”的构式义
        2.6.3“X还来不及(呢)”的构式特征
        2.6.4 构式特征的浮现及形义关系的透明度
    2.7 小结
第三章“X还来不及(呢)”的主观性与主观量
    3.1 主观性表现形式
    3.2 主观性的另一表现——交互主观性
    3.3“X还来不及(呢)”的主观量
        3.3.1“X”的量性特征
        3.3.2 构式表达的主观量
    3.4 小结
第四章“X还来不及(呢)”的语用分析
    4.1“X还来不及(呢)”的语用特征
        4.1.1 适切语境
        4.1.2 焦点凸显
        4.1.3 信息传递
        4.1.4 表达情态
    4.2“X还来不及(呢)”的语用功能
        4.2.1 语篇功能
        4.2.2 人际功能
    4.3 小结
第五章“X还来不及(呢)”的理据性分析
    5.1 构式承继
    5.2 构式形成机制
        5.2.1 省略和固化
        5.2.2 重新分析
        5.2.3 概念隐喻
    5.3 动因分析
        5.3.1 经济原则
        5.3.2 认知突显心理
        5.3.3 语言的传新需求
        5.3.4 使用频率
    5.4 相关结构比较
        5.4.1“X还来不及”与“X都来不及”的比较
        5.4.2“X还来不及(呢)”和“X还没来得及”的比较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2)英语二语学习者情绪词加工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0 引言
2.0 文献综述
3.0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及理论假设
    3.2 受试
    3.3实验材料
    3.4 实验流程
4.0 数据分析与结果
    4.1 情绪效应的分析与结果
    4.2 效价效应的分析与结果
5.0 讨论
    5.1 情绪状态词与情绪负载词加工的情绪效应
    5.2 情绪状态词与情绪负载词加工受效价影响
    5.3 基于具身认知语言观的英语二语情绪词加工
6.0 结论

(3)中小学生具身学习:理论、困境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具身学习的相关思想与实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
        二、离身学习与具身学习
    第二节 相关思想渊源
        一、离身思想与具身思想
        二、具身认知理论的提出
    第三节 相关理论启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意义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意义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意义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启示意义
    第四节 相关实践案例
        一、相关研究项目
        二、相关研究实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小学生具身学习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具身学习的核心思想
        一、具身学习的基本内涵
        二、具身学习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具身学习的理论基础
        一、行动学习的具身理念
        二、体验学习的具身理念
        三、生成学习的具身理念
        四、情境学习的具身理念
    第三节 具身学习的基本特征
        一、主体性
        二、整体性
        三、情境性
        四、过程性
        五、差异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学生具身学习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离身学习观念及其后果
        一、有脑无身的学习观念
        二、重脑轻身的教学观念
    第二节 离身学习目标及其后果
        一、固着僵化的学习目标
        二、单一片面的学习评价
    第三节 离身学习内容及其后果
        一、呆板生硬的学习内容
        二、身体缺席的学习方式
    第四节 离身学习环境及其后果
        一、静态孤立的学习情境
        二、逼仄封闭的学习空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学生具身学习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具身学习观念及其确立
        一、身心统一的学习观念
        二、身心兼顾的教学观念
    第二节 具身学习目标及其设定
        一、灵活多样的学习目标
        二、多元开放的学习评价
    第三节 具身学习内容及其习得
        一、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
        二、身体在场的学习方式
    第四节 具身学习环境及其创设
        一、动态共生的学习情境
        二、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引发学习本质的反思
    二、促进学习观念的更新
    三、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国外历史/历时隐喻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国外历史/历时视角认知隐喻研究的理论依据
3 国外历史/历时视角隐喻研究的模式
    3.1 以研究方法为标准
    3.2 以研究语料的时间跨度为标准
4 国外历史/历时视角隐喻研究的方法
    4.1 语料库方法
    4.2 话语分析
    4.3 词源考证
5 国外历史/历时视角隐喻研究成果
    5.1 修正并完善现有的认知隐喻理论
    5.2 对具身化和文化地位的探讨
    5.3 历时隐喻发展路径及其对历史认知语言学研究范式的启示
6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6.1 目前存在的问题
    6.2 发展方向
7 结束语

(5)“不至于”句式的三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至于”和“不至于”词性的讨论
        1.2.2 动词性“至于”句和“不至于”句的系统研究
        1.2.3 “至于”和“不至于”的话语功能研究
        1.2.4 “至于”和“不至于”的话题标记功能研究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理论及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2章 “不至于”句式的句法分析
    2.1 “不至于”有后附成分
        2.1.1 体词性成分
        2.1.2 谓词性成分
        2.1.3 语气词
    2.2 “不至于”后附成分省略
    2.3 “不至于”独立成句
    2.4 小结
第3章 “不至于”句式的语义分析
    3.1 “不至于”句式的语义分类
        3.1.1 有限空间量
        3.1.2 有限物量
        3.1.3 有限程度量
    3.2 “不至于”后附成分的语义分析
        3.2.1 后附成分表示消极义
        3.2.2 后附成分表示积极义
        3.2.3 后附成分语义特点的形成原因
    3.3 小结
第4章 “不至于”句式的语用分析
    4.1 表达主观情感
        4.1.1 表示不赞同
        4.1.2 表示怀疑
        4.1.3 表示不满
        4.1.4 表示懊悔
        4.1.5 表示惊讶
    4.2 预测和反思
        4.2.1 预测功能
        4.2.2 反思功能
    4.3 焦点突显
    4.4 对比强调
    4.5 引出发话动因
    4.6 小结
第5章 “不至于”句式的教学建议
    5.1 语境教学
    5.2 图示教学
    5.3 讲练结合
        5.3.1 根据情景造句
        5.3.2 句子连线
        5.3.3 班级小游戏
    5.4 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动态系统理论与应用语言学
        1.2.2 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准华文会考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动态系统理论与语言测试反拨效应
    2.1 动态系统理论的阐释
        2.1.1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2.1.2 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2.1.3 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及原则
    2.2 动态系统与复杂科学
        2.2.1 复杂科学的研究及其发展
        2.2.2 主要复杂科学学派及其相关理论
        2.2.3 复杂动态系统的特征
    2.3 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2.3.1 语言测试的内涵和属性
        2.3.2 语言测试、语言教学和语言教育
        2.3.3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概念界定
    2.4 关于反拨效应的研究
        2.4.1 反拨效应的研究内容
        2.4.2 反拨效应的理论研究回顾
        2.4.3 反拨效应的实证研究回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的反拨效应系统
    3.1 反拨效应系统的概念内涵
    3.2 反拨效应系统的特征
        3.2.1 反拨效应系统的开放性
        3.2.2 反拨效应系统的复杂性
        3.2.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动态性
        3.2.4 反拨效应系统的非线性
    3.3 综合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
    3.4 反拨效应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3.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
        3.4.2 反拨效应系统的结构
        3.4.3 反拨效应系统的功能、结构与环境
    3.5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
        3.5.1 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
        3.5.2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范畴
        3.5.3 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点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框架
    4.1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
        4.1.1 反拨效应系统的架构解析
        4.1.2 反拨效应系统的基本架构模型
    4.2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4.2.1 基于测试使用的横向子集成系统
        4.2.2 基于决策制定的纵向子集成系统
        4.2.3 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4.3 反拨效应次集成系统
        4.3.1 反拨效应驱动次子集成系统
        4.3.2 反拨效应传动次子集成系统
        4.3.3 反拨效应动力次集成系统的框架模型
    4.4 反拨效应控制集成系统与系统主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演化环境
    5.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社会环境
        5.1.1 新加坡社会概况
        5.1.2 新加坡历史背景
        5.1.3 新加坡的语言生态环境
        5.1.4 新加坡社会文化特征
    5.2 新加坡教育概况
    5.3 新加坡语言测试与语言教育政策沿革
        5.3.1 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1819-1942)
        5.3.2 二战后英属直辖殖民地时期(1946-1958)
        5.3.3 迈向自治与合并时期(1959-1964)
        5.3.4 以生存为导向的建国初期(1965-1978)
        5.3.5 以效率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时期(1979-1996)
        5.3.6 以能力为导向的经济创新时期(1997-2011)
        5.3.7 以价值导向的经济全球化时期(2012-)
    5.4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环境特征
    5.5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与组成单元
    6.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功能
        6.1.1 华文会考的特点和用途
        6.1.2 对测试使用的反拨功能
        6.1.3 对决策制定的反拨功能
    6.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组成单元
        6.2.1 主要组成单元的界定
        6.2.2 主要组成单元的介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
    7.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主集成系统的主体
        7.1.1 华文会考使用与主体分类
        7.1.2 教育决策类型对主体的影响
    7.2 主集成系统纵横交错的结构
    7.3 主集成系统多元复杂的关联
        7.3.1 以考生前途的社会援助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7.3.2 以教育决策的评估反馈为节点展开的反拨网络
        7.3.3 主集成系统的动态关联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驱动次集成系统
    8.1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主体与驱动力
    8.2 华文会考期望反拨效应系统的期望模块
    8.3 华文会考的构念及构念理论
        8.3.1 交际语言能力和任务型测试
        8.3.2 认知理论与综合性测试
        8.3.3 华文会考与其他母语会考的一致性
    8.4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
        8.4.1 华文会考试卷的格式
        8.4.2 华文会考试卷一:写作
        8.4.3 华文会考试卷二:语文理解与运用
        8.4.4 华文会考试卷三:口试/听力理解
        8.4.5 华文会考试卷的编制期望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一)
    9.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试运行
        9.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流程
        9.1.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试运行的机制
    9.2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测试质量传动模块的构成
        9.2.1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9.2.2 华文会考质量传动模块的主体
    9.3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效度因素
        9.3.1 基于华文会考形式和试卷内容的效度分析
        9.3.2 基于华文会考等级分数结果的效度分析
    9.4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信度因素
        9.4.1 施测因素
        9.4.2 考生因素
        9.4.3 内容因素
        9.4.4 评分因素
    9.5 华文会考质量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二)
    10.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构成
        10.1.1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10.1.2 语言教育传动模块的主体
    10.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10.2.1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语言观
        10.2.2 华文教学系统和华文会考系统的教育观
    10.3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语言教育观
        10.3.1 基于语言观的熵增现象
        10.3.2 基于教育观的熵增现象
    10.4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与语言教育模块的传动情况
        10.4.1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结构和动力类型
        10.4.2 利益矛盾传动力
        10.4.3 意图矛盾传动力
        10.4.4 客观矛盾传动力
        10.4.5 华文备考教学系统的传动过程
    10.5 语言教育模块的动力传送机制
    10.6 本章小结
第11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的传动次集成系统(三)
    11.1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构成
        11.1.1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工作概要
        11.1.2 社会权重传动模块的主体
    11.2 教育决策风险传动子模块
        11.2.1 教育决策主体与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11.2.2 教育决策的风险影响力类型和传动情况
    11.3 华文会考风险防控传动子模块
        11.3.1 华文会考风险的特点
        11.3.2 华文会考风险的担当主体
        11.3.3 风险防控力和再生风险影响力的生成
    11.4 社会权重模块风险传动情况
        11.4.1 学校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11.4.2 家庭风险共同体及其风险传动情况
    11.5 社会权重模块的风险传动机制
    11.6 本章小结
第12章 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研究总结
    12.1 关于华文会考反拨效应系统的运作机制
    12.2 关于如何促进华文会考正面反拨效应的建议
第13章 结论
    13.1 主要工作与结论
    13.2 主要创新点
    13.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认知视角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意义和创新之处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1.3.1 研究对象
        1.3.1.1“指示语”和“语篇”的界定
        1.3.1.2“语篇指示语”的界定
        1.3.2 研究问题
    1.4 功能、认知语言学基本观点的运用
        1.4.1 理想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
        1.4.2 Bickerton(1990)的认知语言观
        1.4.3 原型范畴理论
        1.4.4 指示语语法化理论
        1.4.5 功能语法的例示理论
    1.5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1.5.1 语料来源
        1.5.2 研究方法
        1.5.2.1 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方法
        1.5.2.2 描写基础上的解释归纳
        1.5.2.3 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
    1.6 论文的结构框架
第2章 研究现状: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
    2.1 指示语研究
        2.1.1 外国学者指示语研究的主要成果
        2.1.1.1 传统语言学视角
        2.1.1.2 认知视角
        2.1.2 中国学者的指示语研究现状
        2.1.2.1 指示语基本研究
        2.1.2.2 指示语的对比研究
        2.1.2.3 指示语的语言学理论研究
        2.1.2.4 指示语的认知研究
    2.2 语篇指示语相关研究
    2.3 对现有研究的评析
第3章 指示语和语篇指示语类型的确定标准
    3.1 指示语构成
    3.2 指示成分
    3.3 语篇指示语分类模式
第4章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类型
    4.1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分类设置
        4.1.1 人称性语篇指示语
        4.1.2 指示性语篇指示语
        4.1.3 空间时向性语篇指示语
        4.1.4 情态附加性语篇指示语
        4.1.5 连接性语篇指示语
    4.2 汉、英语篇指示语类型的对比统计分析
    4.3 典型汉、英语篇指示语的例示化对比分析
        4.3.1“这”、“那”、“this”、“that”的指示研究概观
        4.3.2“这”、“那”、“this”、“that”的指示系统和分类构成
        4.3.3“这”、“那”、“this”、“that”的情景指示
        4.3.3.1 手势性情景指示
        4.3.3.2 非手势性情景指示
    4.4 小结
第5章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篇功能
    5.1 汉、英语篇指示语心理距离指示功能及对比分析
        5.1.1 心理距离指示
        5.1.2 产生心理距离指示现象的四种可能
        5.1.3 语篇指示语的两种心理距离指示现象
        5.1.4 影响语篇指示语心理距离指示的四个因素
        5.1.5 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心理距离指示功能的对比统计分析
    5.2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指向功能及对比分析
        5.2.1 汉、英典型语篇指示语的前指
        5.2.1.1“这”、“那”、“this”、“that”显性前指
        5.2.1.1.1 名词性显性前指
        5.2.1.1.2 谓词性显性前指
        5.2.1.1.3 小句性显性前指
        5.2.1.2“这”、“那”、“this”、“that”隐性前指
        5.2.1.2.1 蕴含性隐性前指
        5.2.1.2.2 联想性隐性前指
        5.2.1.2.3 概括性隐性前指
        5.2.2 汉、英典型语篇指示语的下指
        5.2.2.1“这”和“那”的下指
        5.2.2.2“this”和“that”的下指
        5.2.2.2.1“this”的下指
        5.2.2.2.2“that”的下指
        5.2.3 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和“this”、“that”指向功能的对比统计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语法化问题
    6.1 语篇指示语语法化标准
    6.2 代名语篇指示词(Pronominal Deixis)语法化
        6.2.1 英语关系从句标记
        6.2.2 汉、英语篇中的句子连接词
        6.2.3 英语宾语从句标记
        6.2.4 小结
    6.3 饰名语篇指示词(Adnominal Deixis)语法化
        6.3.1 汉、英语篇指示语的不定指用法
        6.3.2 英语中的先行词
        6.3.3 汉语中的定冠词义
        6.3.4 汉语中的定语从句标记
        6.3.5 汉语中的所属关系词
        6.3.6 汉语中的泛指词
        6.3.7 汉语中的同位共指词
        6.3.8 小结
    6.4 汉、英语篇指示语“这”、“那”、“this”、“that”的语法化特征对比统计分析
    6.5 语篇指示语语法化的认知机制
        6.5.1 图式化模式
        6.5.2 隐喻模式
        6.5.3 转喻模式
    6.6 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对研究问题的解读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走向狭义语言主观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0 引子
    1.1 主观性概念的嬗变
    1.2 语言主观性的学科基础
        1.2.1 语言主观性的哲学渊源
        1.2.2 语言主观性的心理学基础
        1.2.3 语言主观性的认知基础
        1.2.4 语言主观性的符号学基础
        1.2.5 小结
    1.3 选题的缘起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本文的章节结构
2 当代主观性理论评述
    2.0 引子
    2.1 早期主观性思想
        2.1.1 洪堡特:主观性思想的先声
        2.1.2 Benveniste的主观性思想
        2.1.3 Lyons的主观性思想
    2.2 功能-话语学派的主观性思想
        2.2.1 Halliday的主观性思想
        2.2.2 Martin的评价理论
        2.2.3 Nuyts的主观性思想
        2.2.4 小结
    2.3 语用学派的主观性思想
        2.3.1 哈贝马斯的主观性思想
        2.3.2 Traugott主观性理论的基本思想
        2.3.3 Traugott主观性思想的不足
        2.3.4 小结
    2.4 认知学派的主观性思想
        2.4.1 认知观下的主观性的概念基础
        2.4.2 Langacker主观性理论的基本思想
        2.4.3 Langacker的主观性思想之功过
        2.4.4 Verhagen的(交互)主观性思想
        2.4.5 小结
    2.5 当代两大主观性(化)思想:比较与启示
        2.5.1 Langacker与Traugott的主观性(化)思想之同
        2.5.2 Langacker与Traugott的主观性(化)思想之异
        2.5.3 两派主观性思想对主观性理论的启示
        2.5.4 小结
    2.6 综合评述
        2.6.1 整体观照
        2.6.2 具体观照
    2.7 本章小结
3 主观性概念的泛化及其限定
    3.0 引子
    3.1 主观性的界定问题
    3.2 主观性概念的泛化及其根源
        3.2.1 当前针对主观性的各种泛化解读
        3.2.2 主观性在认知语言学中备受瞩目的原因
        3.2.3 当前主观性泛化的根源
        3.2.4 小结
    3.3 对主观性的概念外部限定
        3.3.1 语言的主客观悖反性
        3.3.2 主观性对语言使用的敏感性
        3.3.3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
        3.3.4 小结
    3.4 对主观性的概念内部限定
        3.4.1 区分不同层次上的说话者自我
        3.4.2 对主观性与主观化作用层面的限定
        3.4.3 小结
    3.5 对主观性内涵的限定
        3.5.1 划清主观性与其他语义范畴的界限
        3.5.2 主观性作为非命题意义的子集
        3.5.3 划定主观性与其他非命题意义的界限
        3.5.4 小结
    3.6 分层主观性思想
        3.6.1 分层主观性概述
        3.6.2 主观性的外部分层:语言(广义)-非语言-前语言主观性
        3.6.3 主观性的内部分层:语言(狭义)-言语-语篇-元语言主观性
        3.6.4 小结
    3.7 本章小结
4 狭义语言主观性及其运作
    4.0 引子
    4.1 回归语言:狭义语言主观性的提出
        4.1.1 狭义语言主观性的由来
        4.1.2 确立狭义语言主观性的优先地位
        4.1.3 限定语境的作用范围
        4.1.4 主观性与发话时刻的关联
        4.1.5 小结
    4.2 主观性对组合语境的敏感性
        4.2.1 从共时来观照
        4.2.2 从历时来观照
        4.2.3 主观性标记的不自足特征
    4.3 狭义语言主观性的基本假设
        4.3.1 狭义主观性的内涵:组合含义
        4.3.2 狭义主观性的作用层面:组合语境
        4.3.3 狭义主观性的表现形式:结构与意义的交互
        4.3.4 主观性的轴心
        4.3.5 小结
    4.4 判断主观性标记的标准—主观性范畴地位的问题
        4.4.1 判断主观性标记的标准
        4.4.2 对不同修饰语范畴主观性的定位
        4.4.3 小结
    4.5 对各主观性范畴的认知解读—基于修正的Langacker认知观主观性模式
        4.5.1 Langacker的认知观主观性模式的挑战
        4.5.2 词项主观性的来源:识解
        4.5.3 对Langacker“概念内容-识解”模式的修正
        4.5.4 对各范畴主观性的认知解读
        4.5.5 不同范畴的主观性权重问题
    4.6 主观性范畴的内部分层
        4.6.1 主观性范畴的内部分层:概述
        4.6.2 命题内-命题外的主观性
        4.6.3 命题内外的主观性差异
        4.6.4 命题内外的主观性互动情况
    4.7 结语
5 主观性的词项-构式互动观
    5.0 引子
    5.1 超越分解论
        5.1.1 传统主观性研究中的分解论倾向
        5.1.2 分解论思想的不足
    5.2 词项与语法构式的主观性定位
        5.2.1 词项的主观性定位:主观性潜势
        5.2.2 语法构式的主观性定位:隶属于经验编码功能
        5.2.3 小结
    5.3 走向主观性的词项-构式互动观
        5.3.1 词项与构式的互动问题:认知(构式)语法观
        5.3.2 构式与词项在主观性解读中的互动问题
        5.3.3 构式对词项:构式语境对词项主观性潜势的提升
        5.3.4 词项对构式:构式的主观性解读离不开词项主观色彩的浸染
    5.4 词项-构式主观性的互动效果
        5.4.1 语义相容:主观性的集群效应
        5.4.2 语义错配:主观性的压制效应
        5.4.3 集群效应与压制效应的关联
    5.5 主观性构式:主观性的构式化
        5.5.1 下位主观性构式的分化:特殊主观性标记的插入
        5.5.2 下位主观性构式的分化:特殊动词类型的准入
    5.6 小结
6 语言主观性的结构空间
    6.0 引子
    6.1 主观性的结构选择限制
    6.2 主观性的强弱与左向分布
        6.2.1 定语的主观性与左向分布
        6.2.2 状语的主观性与左向分布
        6.2.3 主观化与左向移动
    6.3 主观性的内部结构:辖域
        6.3.1 主观性结构辖域的提出
        6.3.2 情态的辖域问题
        6.3.3 认知谓词的辖域问题
        6.3.4 状语的辖域问题
        6.3.5 定语的辖域问题
        6.3.6 时体态的辖域问题
        6.3.7 主观性的辖域等级
        6.3.8 各主观性范畴的相对辖域关系
        6.3.9 辖域等级提出的意义
    6.4 主观性的宏观结构特征:标记性
        6.4.1 主观性与标记性的关联
        6.4.2 标记性的更迭与主观性的消长
    6.5 主观性的宏观分布特征:主客互补分布
        6.5.1 主客分工作为词义分化的理据
        6.5.2 近义构式的主客分工
    6.6 小结
7 结论
    7.0 引子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不足
    7.4 未来研究展望
        7.4.1 未来理论研究展望
        7.4.2 未来实证研究展望
    7.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9)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5 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前期研究概况
        2.1.1 已有相关研究类型
        2.1.2 本文对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界定
    2.2 英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研究
        2.2.1 命名方式
        2.2.2 理论框架及方法
        2.2.3 研究主题及内容
    2.3 汉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研究
        2.3.1 命名方式及视角
        2.3.2 理论框架及方法
        2.3.3 研究主题及内容
    2.4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语言表征的认知心理学感知符号系统观
        3.1.1 感知符号系统理论的运作方式
        3.1.2 语言表征的认知语义建构机制
    3.2 原型范畴理论
        3.2.1 原型范畴理论的运作方式
        3.2.2 原型范畴化作为词汇性单位衍生的认知机制
    3.3 论元实现的力动态(致使)理论
        3.3.1 作为力动态理论基础的语言符号单位构式观
        3.3.2 论元实现的力动态理论及运作方式
    3.4 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3.5 小结
第四章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类型及特征
    4.1 英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词法形态模式
        4.1.1 英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类型
        4.1.2 英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中的高频语符用例
    4.2 汉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词法形态模式
        4.2.1 汉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类型
        4.2.2 汉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中的高频语符用例
    4.3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类型的认知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句法语义结构
    5.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内在句法关系及其本质属性
        5.1.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内在句法关系
        5.1.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结构本质属性
    5.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语义属性
        5.2.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内部语义模式
        5.2.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及物性特征
        5.2.3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义项特征
    5.3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句法语义地位及内涵
        5.3.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研究地位
        5.3.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认知研究的本质内涵
    5.4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实现
    6.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构建的认知理据
        6.1.1 叙述事件的词汇化编码方式及英汉异同
        6.1.2 作为象征性符号单位的动词论元结构构式
    6.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构建的语义基础
        6.2.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事件结构透视
        6.2.2 动词语义结构的致使及体特征
    6.3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允准机制
        6.3.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构建的论元允准结构
        6.3.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允准机制类型及分布
    6.4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论元允准机制的认知特征及启示
        6.4.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论元允准机制的原型范畴特征
        6.4.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衍生的非线性认知思维基础
        6.4.3 事件结构词汇化的动词论元结构构式基础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7.2 本文研究的主要发现
    7.3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事件语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核心术语界定
        2.1.1 动词
        2.1.2 差异化
        2.1.3 事件
    2.2 差异化问题的词典学理论探讨
        2.2.1 语言文化视角的差异化问题探讨
        2.2.2 用户类型视角的差异化问题探讨
        2.2.3 文本类型视角的差异化问题探讨
        2.2.4 条目描写视角的差异化问题探讨
    2.3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文本实践
        2.3.1 英语学习型词典的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2.3.2 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影响因素
    3.1 描写对象的异质性
        3.1.1 英语动词认知的异质性特征
        3.1.2 英汉动词认知的跨语差异
    3.2 使用主体需求的差异化
    3.3 双语词典文本表征的特殊性
        3.3.1 释义与译义表征的形式差异
        3.3.2 释义与译义阐释的模式差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建构
    4.1 动词句法—语义界面研究概述
        4.1.1 动词句法—语义界面研究的发展历程
        4.1.2 动词句法—语义界面研究的三种视角
    4.2 事件语义视角下的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4.2.1 基于事件的单个动词条目描写
        4.2.2 基于事件的近义动词条目描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技术模型探索
    5.1 技术模型建构的必要性
    5.2 技术模型建构的可行性
        5.2.1 数据收集
        5.2.2 数据标注
        5.2.3 数据检索
        5.2.4 数据分析
        5.2.5 数据储存
    5.3 技术模型建构的实用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文本表征策略
    6.1 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基本策略
    6.2 英汉学习型词典单个动词条目的个性化描写
    6.3 英汉学习型词典近义动词条目的系统化描写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1.1 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
        7.1.2 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技术模型
        7.1.3 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表征策略
    7.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7.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7.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7.2.3 本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7.3 本研究的不足
    7.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语言与思维:认知语言观的弱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构式“X还来不及(呢)”研究[D]. 杨小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2]英语二语学习者情绪词加工效应研究[J]. 陈士法,顾晓岚. 山东外语教学, 2021(02)
  • [3]中小学生具身学习:理论、困境与路径[D]. 张旭亚.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国外历史/历时隐喻研究述评[J]. 章敏,吴世雄. 外语学刊, 2019(02)
  • [5]“不至于”句式的三维研究[D]. 褚飞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2)
  • [6]动态系统理论视阈下新加坡普通水准华文会考构念及反拨效应研究[D]. 孙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认知视角下的汉英语篇指示语研究[D]. 甘时源. 吉林大学, 2017(09)
  • [8]走向狭义语言主观性[D]. 黄蓓. 浙江大学, 2016(08)
  • [9]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认知研究[D]. 王勇.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10]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事件语义视角[D]. 耿云冬. 南京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语言与思维:认知语言观点的弱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