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民族研究的几点思考——在“2000年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关于汉民族研究的几点思考——在“2000年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一、关于汉民族研究的一些想法——在“2000年国际汉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论文文献综述)

王华[1](2020)在《“汉民族”是怎样“炼成”的?——读徐杰舜《汉民族史记》》文中提出徐杰舜教授是中国人类学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在推动人类学的本土化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此汉民族研究集大成果《汉民族史记》(九卷本)出版之际,文章回眸了徐杰舜的学术旨趣及其学术道路,并在国际民族研究的脉络里检视着者对汉民族研究的学术贡献。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而扼要地介绍了《汉民族史记》的主要内容,并从个人的视角评述了该着作的学术意义与价值。文章借助"炼成"一词来展现汉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的卓绝过程,也表现着者在时空切换中不忘学术初心的锤炼心历,更是试图呈现《汉民族史记》从局部分析到整体提升精进所经受的"炼成"历程。

宋雪霞[2](2018)在《地域文化演进的符号表征——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闽文化是包含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特色文化在内的福建文化。阐释闽文化的纵横坐标及其元素符号可以看出,纵坐标指宋代、晚清"两个高峰"的历史文化,代表性元素符号有"衣冠南渡""吾道南矣"和"侯官新学""船政文化";横坐标指"山海经",代表性元素符号有"海丝起点""妈祖信俗"和"红色文化""福建精神"。闽文化的纵横坐标及其元素符号,既表征地域文化自身的演进历程,也表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时代步伐。

李立纲[3](2018)在《费孝通视野里的汉民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费孝通一生的学术事业,可以概括为两个方向:农村研究和民族研究。前者从江村经济始,经过云南三村调查,接续后期的小城镇研究、乡镇企业、城乡关系和区域研究,主题是志在富民;后者由最初的大瑶山调查起,接续上世纪50年代参与民族访问团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边区调查、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和发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讲,主题是民族团结。费孝通有关汉民族研究的经历和思想,基本上贯穿于整个民族研究过程中。在《中国民族学当前的任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关于汉民族研究的一些想法》《〈盘村瑶族〉序》以及一系列有关民族研究的文章、讲话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其最重要的观点: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一起,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整体;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多元构成一体,一体影响多元;汉族与少数民族是平等、团结,互助、亲爱的关系;汉族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团结、凝聚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团结、凝聚的核心等。上世纪50年代集中对少数民族的调查,因其历史原因和政治的背景,当时理论准备不足,而且忽略了对汉族的关注,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留下了某些遗憾。所以学术研究要对汉族和少数民族作平行研究。

施芳[4](2012)在《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文中提出中国民族史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学术地位,从史学史的高度,进行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是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民族史发展全景式的回顾和描述,梳理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各项成果,可以明其得失,探索中国民族史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中国民族史的健康发展,同时以史鉴今,对政府部门的民族问题决策提供极有价值的理论来源和思想支持。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阐述了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基本构想。正文包括四章。鉴于理论是一个学科发展的重要指导,因此首先按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基本范畴、理论、内容三个方面总结了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思辨过程及学术思想和流派的形成,展现了中国民族史理论从学习西方、复制苏联到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民族发展历史和现实的民族史理论的探索历程。本文的重点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中国民族史的发展分为古代、民国、建国后三个时期,借助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的“多元时间”法,通过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不同视角,分别回顾了不同时代的民族史观、发展的内外动因、代表人物和主要成就,通过系统、全面、清晰地叙述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起源、创建过程,揭示了中国民族史研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分析了每一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经验和缺陷。从中国民族史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严格意义的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四夷传》,此后历代史书都恪守为少数民族立传的传统,为中国民族史研究留下了汉族和其他各民族的丰富而宝贵的史料。民国时期的民族史研究是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以构建民族国家、振奋民族精神为目的,由梁启超开其端,涌现出了王桐龄、吕思勉、宋文炳、林惠祥、吕振羽、李济等一批学者及其中国民族史代表作,使中国民族史研究成为一门现代意义的学科。建国后为了建设一个各民族真正平等的新中国,学者们从民族调查、民族识别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中国民族史研究,伴随着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中国民族史研究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民族史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突飞猛进,在民族源流史、民族关系史、区域民族史和民族史理论研究等方面硕果累累。三个阶段环环相扣,促使中国民族史研究逐步完善,走向系统化、学科化、特色化。总体而言,中国民族史研究从古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是我国的地理、自然环境特点和多民族的社会结构等长时段因素决定了我国存在多种经济、文化类型,形成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由分裂走向统一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流,基于这一现实,任何政权都必须重视民族史研究,中国民族史研究也始终为建立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服务。而政治变动、战争、历史人物、着名学者等短时段事件使各个阶段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呈现不同特点。展望未来,不变的长时段因素决定了中国民族史研究仍将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学科,它的研究重点将围绕复杂的国际民族问题和国内动荡的边疆局势,不断提升理论高度、拓宽研究领域,推陈出新,突出社会主义民族史研究特色,为今天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提供历史的借鉴,促进边疆长治久安、民族平等团结。

班红娟[5](2010)在《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文中指出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自身也是一种地域概念,它拥有一定的疆域和一定数量的人口,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地域意识。国家文化包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质,对于国家内部各地域人口而言,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离开对地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国家意识往往也就成了空洞之物。本研究借用阐释人类学范式,以文本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百年来河南乡土教材的变迁为主线,透过乡土教材文本和本地人话语来阐释河南乡土教材兼具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分析作为补充教材的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性,乡土教材如何既传承了地域文化,又建构了国家意识。清末,社会面临转型,国家被迫革新。乡土志是清政府应对生存危机不得不妥协而采取变革的产物。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末乡土志更多的是为主流价值和国家主义服务的,凸显的是一种国家意识。清政府采取了通过乡土观强化国家观的程式,在培养乡土情的基础上养育人的爱国、爱朝情怀。乡土志的这种功能一直伴随其以后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在国民党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的状况下,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内战不断,各地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甚嚣尘上,乡村建设、乡村教育运动此起彼伏。虽然河南省教育厅对学校乡土教材的编辑进行了理想化的阐释,视乡土教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但实际中,初等及中等教育的乡土教材编辑很不理想,起步晚,又逢战争,遂不得不搁浅。而在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的催生下,河南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中产生了一批乡土教材,这批乡土教材成为河南民国乡土教材的主体。其主要内容是对民众进行最基本的教育,如识字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等,也包括有公民教育。因此,民国河南乡土教材更多的是从地域状况出发,为河南民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而服务的一种教育工具,教材最主要的功能是教育民众、振兴乡村,实现教育自治与地方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这样一个新生的政权,迫切的是要国民树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意识。在国家政治形势的影响下,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及“文革”时期的自编教材具有浓厚的国家意识,政治性、国家政治文化潮流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乡土教材在地域文化的框架中坚定地传达着国家政治主流话语。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双基”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受此影响,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成为学科知识的载体。进入21世纪,随着各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各地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地域文化自觉意识渐强。河南地方政府致力于中原文化的复兴,河南乡土教材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地域文化宣扬的主阵地。适逢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河南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中诞生了一批地域文化浓厚的乡土教材。但乡土教材并非地域文化的独角戏,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爱乡与爱国的浑然一体,决定了爱乡进而爱国是乡土教材的一贯使命。乡土教材本身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其兼具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决定了利用乡土教材进行德育的可能性。目前,河南一些乡土教材的开发就是在德育的旗帜下进行的,乡土教育被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创新。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就是把地域文化与德育进行联姻的典范。但是,在现实中,乡土教材面临很多困境,这些困境制约着乡土教材文化功能的发挥。对于河南乡土教材而言,其开发及使用存在着不稳定和短期行为,评价方式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分析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因素,典型的莫过于经费的瓶颈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国家意识和地域文化是乡土教材的双重文化意义,河南乡土教材就是一曲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二重奏,透过河南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我们看到,乡土教材既反映和传承地域文化,又有助于国家意识的建构。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以及河南人对河南文化的认识对此有一定的影响。

冯霞[6](2010)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汉族移民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以东街村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是运用人类学的视角对农村社会的个案研究,通过对迁居青海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族移民所组成的社区的研究,剖析他们的经济生活、婚姻与家庭、社会关系、宗教信仰、道德价值观、乡村治理及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关系的真实状态,从而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在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族传统乡土社会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本论文第一章作为绪论首先就我国人类学和其他社会学科在汉族研究的主要领域及成果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对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就研究的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作出了说明。本论文第二章就研究对象-东街村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描述。主要包括的内容即它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东街村的人口来源、居住格局、生活方式、语言使用情况、教育状况、节日风俗及艺术等基本形态。本论文第三章对东街村的经济生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它的生计方式的变迁进行了深入讨论,针对该村的支出结构提出了影响支出的主要原因,并对它所面临的经济困境进行了分析。本论文第四章是关于东街村的婚姻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对它的婚姻变迁进行了分析;针对该汉族村庄的婚姻禁忌与藏族的婚姻禁忌进行对比研究,并对跨民族婚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本论文第五章就东街村的家庭与社会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它的家庭结构变迁进行了研究,针对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对当地的分家制度和家族变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当地社会关系的变迁进行了分析。本论文第六章对东街村的宗教信仰和道德价值观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针对东街村的所处的复杂的宗教环境提出了它的宗教信仰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同时对该村庄人们的道德价值观的变迁进行了分析。本论文第七章就东街村的政治生活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村庄的乡村治理进行了历史回顾和变迁历程,并提出了目前存在问题;其次对它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结语中分析了东街村的社会文化变迁轨迹及变迁的原因。

徐杰舜,林敏霞,杨清媚[7](2006)在《聚焦:守土与离土——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海峡两岸圆桌论坛纪实》文中研究说明海峡两岸学者主要针对中国农村发展走向发表演讲“守土与离土”的选择,并从自身田野工作经验加以人类学的解读。

徐杰舜,林敏霞,杨清媚[8](2005)在《聚焦:守土与离土——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海峡两岸圆桌论坛纪实》文中提出第一场徐新建(四川大学教授,主持人):各位学者、各位朋友,今天下午的圆桌会谈现在开始。下午有八位学者参与圆桌讨论,我们把它分为两段,刚才我向秘书处建议两段分为两个主持,我提议陈先生(陈春声)主持下半场的讨论。我想主持人就是一个会务,它有两个功能,一个是为在主席台上发言的学者掌握时间,就是在十分钟的发

戴苏芽[9](2001)在《本刊2001年目录索引(文章标题后的阿拉伯数字为期数)》文中研究说明

费孝通[10](2001)在《关于汉民族研究的一些想法——在“2000年国际汉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文中提出汉族大多数人民是农民 ,对汉族研究应较为集中在对汉族农民和农村的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 ,不仅促进了对汉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研究 ,而且反映了汉族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核心 ,在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中也是如此

二、关于汉民族研究的一些想法——在“2000年国际汉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汉民族研究的一些想法——在“2000年国际汉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论文提纲范文)

(1)“汉民族”是怎样“炼成”的?——读徐杰舜《汉民族史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空切换中的学术初心
二、民族与汉民族的研究
三、集大成的《汉民族史记》
    (一)历史纵横。
    (二)族群互动。
    (三)文化变迁。
    (四)风俗传承。
    (五)海外移民。
四、学界贡献及其影响

(2)地域文化演进的符号表征——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衣冠南渡”“吾道南矣”:诠释传统儒学集成再造、基因传承
二、“侯官新学”“船政文化”:体现晚清新学与时偕行、推陈出新
三、“海丝起点”“妈祖信俗”:彰显华夏文明海纳百川、开放包容
四、“红色文化”“福建精神”:蕴藉中华文化革故鼎新、自强自信

(3)费孝通视野里的汉民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费孝通民族 (汉民族) 研究经历
    (一) 1935年广西大瑶山调查
    (二) 1950年参与中央民族访问团, 访问贵州、广西
    (三) 1951年, 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
    (四) 1956年, 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五)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区域调查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考察
二、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三、费孝通对汉民族研究的具体意见
    (一) 对汉民族本身的看法和对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若干论述
    (二) 对汉民族研究的意见
    (三) 汉族没有得到应有研究的原因
    (四) 对80年代兴起的汉民族研究的支持和鼓励
四、费孝通汉民族研究留下的思考

(4)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的研究现状述评
    三、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的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五、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民族史学的问题研究
    第一节 中国民族史学的相关范畴
        一、民族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学术研究
        二、中国概念的历史演变
        三、中华民族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民族史学的研究理论
        一、南北民族差异研究的学术历史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学术历史
    第三节 中国民族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民族源流研究的学术历史
        二、民族政策研究的学术历史
        三、中国民族的地理分布与迁徙研究的学术历史
        四、民族关系理论研究的学术历史
        五、民族融合理论研究的学术历史
        六、中国民族史的分期和民族分类问题研究的学术历史
    对中国民族史的问题研究的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民族史研究
    第一节 先秦时期文献中的民族历史——零碎的民族史料记载阶段
        一、《诗经》中所反映的民族历史——民族众多、往来密切
        二、《尚书》中所反映的民族历史——四方民族、分类管理
        三、《春秋》中的民族史撰述——分化融合、史料丰富
        四、《国语》中的民族史撰述——国别史体例的民族史记载
    第二节 汉晋时期对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开创阶段
        一、《史记》对中国民族史的研究——开创先河
        二、《汉书》、《后汉书》中的民族史研究——继承体例、丰富内容
        三、《三国志》、《晋书》中的民族史研究——侧重区域民族史、首创“载记”新体例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全面发展阶段
        一、南朝四史对民族史的研究——政治动荡中的民族史记载
        二、《魏书》、《北齐书》、《周书》对民族史的研究——侧重西、北方民族史记载
        三、《北史》、《南史》对民族史的研究——通史性质的民族史记载
    第四节 隋、唐、宋时期的民族史研究——丰富拓展阶段
        一、隋、唐时期的民族史研究——民族交往频繁,记载重北轻南
        二、五代时期的民族史研究——分裂割据时期的民族关系史
        三、宋、辽、金时期的民族史研究——体例丰富、内容详尽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史研究——创新发展阶段
        一、《元史》的民族史研究——保留大量原始史料,首创按行政区划记述民族史
        二、《明史》的民族史研究——记载详尽广泛,首创“土司传”
        三、《清史稿》的民族史研究——史料广博、记载翔实
    第六节 地方史志、纪事本末体史书中的民族史研究——民族史研究的别样洞天
        一、《华阳国志》中的民族史研究——西南民族史研究的重要代表
        二、《蛮书》中的民族史研究——云南和东南亚民族史研究的珍贵文献
        三、相关方志与纪事本末史书中的民族史研究——角度各异、丰富多彩
    对古代民族史研究的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回顾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及民族史学科的发展
        一、理论体系的创建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
        三、研究方法的完善
        四、民族史研究对当时社会的贡献
    第二节 梁启超的中国民族史研究——创近代民族史研究先河
        一、梁启超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梁启超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贡献
        三、梁启超中国民族史研究的缺憾
    第三节 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附表众多的中国汉族史研究
        一、关于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四节 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以考据见长的各民族发展简史研究
        一、关于吕思勉的《中国民族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五节 宋文炳的《中国民族史》——体例创新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一、关于宋文炳的《中国民族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六节 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古今二重分类法的民族源流史研究
        一、关于林惠祥的《中国民族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七节 吕振羽的《中国民族简史》——马克思主义民族史研究
        一、关于吕振羽的《中国民族简史》
        二、各章具体内容分析
    第八节 李济的《中国民族的形成》——多学科方法融汇的民族史研究
        一、关于李济的《中国民族的形成》
        二、对各章内容的具体分析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小结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回顾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民族史研究工作
        一、民族识别
        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与简史志的编写
        三、近年来对民族识别的研究
    第二节 通史性质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一、萧君和的《中华民族史》——第一部中华民族史着作
        二、田晓岫的《中华民族发展史》——首部个人独着的中华民族史
        三、尤中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内容最为丰富的中华民族史
        四、徐杰舜的《中国民族史新编》——建国后第一部中国民族史专着
        五、江应梁的《中国民族史》——按王朝顺序编写的中国民族史代表作
        六、王锺翰的《中国民族史》及《中国民族史概要》——集思广益的中国民族史大作
        七、陈连开的《中国民族史纲要》——按地理区划撰述的中国民族史代表作
        八、王文光的《中国民族发展史》——重在理论提升的中国民族史力作
        九、白寿彝的中国民族史研究——中国民族史的理论突破和创新
        十、邱树森、匡裕彻的《中国少数民族简史》——通史性少数民族发展史
        十一、众多学者合着的《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断代史体例的中国民族史着作
    第三节 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
        一、翁独健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第一部中国民族关系史的综合性学术专着
        二、杨建新、马曼丽的《西北民族关系史》——西北古代民族关系史代表作
        三、王文光、龙晓燕、陈斌的《中国西南民族关系史》——深度剖析西南古代民族关系的优秀着作
        四、吴永章的《中南民族关系史》——南蛮系统民族关系史代表作
        五、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的《中国东南民族关系史》——百越系统民族关系史代表作#269
        六、杨策、彭武麟的《中国近现代民族关系史》——民国阶段民族关系史专着
        七、任一飞、周竞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族关系史专着#272
        八、龚荫的《中国民族政策史》——古代民族政策史研究开拓之作
        九、崔明德的《中国古代和亲通史》——民族史专项研究的权威着作
    第四节 区域民族史研究
        一、李德山、栾凡的《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发展史》——东北民族源流发展史之佳作
        二、林斡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史》——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之典范
        三、朱学渊的《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西方研究范式下的民族史着作
        四、杨建新的《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西北民族发展史的全景图册
        五、尤中的《中国西南民族史》——第一部系统研究西南各族通史
        六、张雄的《中国中南民族史》——中南六省古今民族史专着
        七、王文光的《中国南方民族史》——汇集西南、中南、东南民族史的综合性专着
    对建国后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主观上的情感倾向
        二、客观上的迫切需要
        三、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河南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二、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三、兼具国家与地方双重文化意义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阐释人类学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地域文化"
        二、"国家意识"
        三、"乡土"与"乡土教材"
    第五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家与地方文化的研究
        二、中国乡土教育与乡土教材研究回顾
        三、河南地域文化研究
        四、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及相关研究回顾
        五、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借鉴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内容概要
        二、研究进度
第一章 中国之中:河南地域文化及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九州之中:地理概貌与地理文化
        一、居中的地理位置
        二、数量巨大的人口
        三、河南地理特征及对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河南文化:厚重的中原文化
        一、历史文化:河南人的集体记忆
        二、农业文化:中原文化的底色
    第三节 滚雪球:中原汉民族形成及发展
    第四节 源远流长:河南教育发展概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危难 乡土任重:清末河南乡土志
    第一节 乡土志的"名"与"实":地方志还是乡土教材
    第二节 国难的产物:清末河南乡土志的产生
        一、德日乡土教育思潮: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
        二、两个学制:国内改良的促成
        三、奉命办学:河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第三节 奉饬编志:清末河南乡土志的编纂
        一、清末河南乡土志编纂基本概况
        二、地方官员:河南乡土志编纂主导者
        三、两册乡土志的考证:《洧川乡土志》与《范县乡土志》
    第四节 国家意识的建构:清末河南乡土志内容解析
        一、《乡土志例目》全文
        二、十五例目:河南乡土志编纂体例
        三、详略侧重不同:河南乡土志编纂内容整体分析
        四、乡土志中的国家意识:以《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八卷》为例
    小结
第三章 地方自治 乡计民生:民国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民国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基本概况
        一、屡遭挫折:河南初等、中等教育乡土教材编辑状况
        二、清末乡土志的延伸与革新:部分教师自编的乡土志
        三、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民国河南乡土教材主体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教材
        一、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二、河南乡村教育与乡土教材
        三、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及其自编教材
        四、民生教育与乡土活动:省立民众师范院与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乡土教材
        五、乡土调查与民众读物:教育实验区民众教育的乡土教材
    第三节 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开封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
        一、李廉方"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思想的形成
        二、实验区乡土教材的编辑
        三、综合翔实的乡土知识:实验区乡土教材的内容
        四、小学兼民众:实验区乡土教材的使用
        五、为贫苦民众的教育:实验区教育的成效与启发
    小结
第四章 国家政治主流意识:新中国至"文革"期间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主流政治文化的代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由统一到下放: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
        二、教材编写与乡土活动相结合: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三、"大跃进"精神与领袖情怀:乡土教材内容的主旨寄托
    第二节 自编工农教材:"文革"期间特殊的乡土教材
        一、复课闹革命:自编教材的背景
        二、开门编书:自编教材的原则
        三、"毛主席语录"下的乡土知识:自编教材的内容
    小结
第五章 国家意识下的地域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之后的河南乡土教材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领袖":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乡土教材
    第二节 乡土知识与爱国教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国家教委政策的驱动:八十年代末乡土教材开发背景
        二、爱国主义教育下的乡土教材: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开发状况
        三、乡土知识的载体: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基本内容
    第三节 地域文化自觉与爱国主义教育:二十一世纪的河南乡土教材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开发的国家政策驱动力
        二、中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开发的地域文化驱动力
        三、多层级开发: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四、地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分析
        五、爱国主义: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各自为政的开发
        二、使用及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
        三、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关键因素
    小结
第六章 地域文化与德育: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个案研究
    第一节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渠的修建及红旗渠精神
    第二节 《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的诞生
        一、领军人:Y校长
        二、引子:一篇《红旗渠》课文
        三、思索:乡土与德育的联姻
        四、行动:乡土教材的开发历程
    第三节 乡土与德育:《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及乡土教育活动
        一、《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分析
        二、校园乡土文化与学校乡土教育活动
        三、德育基地:"红旗渠精神教育馆"
    第四节 课堂上的乡土文化与德育:一节乡土教材课
    小结
第七章 国家与地方: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
    第一节 河南乡土教材的国家意识分析
        一、政策驱动行动:乡土教材开发中的国家意识
        二、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乡土教材内容中的国家意识
        三、爱国之道 始自一乡:乡土教材功能中的国家意识
    第二节 河南乡土教材与河南地域文化
        一、中原文化的边缘化
        二、乡土教材对地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三、乡土教材与地域文化认同
    第三节 乡土教材中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统一的文化分析
        一、"家国同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的影响
        二、河南人眼中的河南文化
    小结
结语
    一、本论文的结论
    二、研究的反思
    三、后续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河南省乡土教材简介(清末至今)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6)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汉族移民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以东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现状
        一、民族学(人类学)对汉族研究的主要领域
        二、青海汉族研究现状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与相关理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相关理论及概念
        三、其他有关概念
    第三节 研究地点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地点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与进入研究地点
第二章 东街村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循化县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
        一、循化的自然环境
        二、循化的社会环境
        三、循化的文化环境
    第二节 东街村的人口、居住格局和生活方式
        一、人口
        二、居住格局
        三、生活方式
    第三节 东街村的语言、教育、风俗习惯
        一、汉族的语言使用情况
        二、当地教育
        三、节日风俗
        四、艺术
第三章 经济生活
    第一节 生计方式的变迁
        一、农业种植为主的传统生计方式
        二、循化少数民族的传统生计方式
        三、生计方式的变迁
        四、生计方式变迁的原因
    第二节 支出的研究
        一、支出结构
        二、支出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经济生活的思考问题
        一、关于农民增收的问题
        二、土地流转的问题
第四章 婚姻
    第一节 婚姻的变迁
        一、通婚圈的变迁
        二、择偶方式的变迁
        三、婚俗的变迁
        四、结婚费用的变迁
        五、离婚观念的变迁
    第二节 汉族婚姻的禁忌和跨民族婚姻
        一、婚姻的禁忌
        二、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
第五章 家庭与社会关系
    第一节 家庭结构与妇女的家庭地位
        一、家庭规模与家庭结构的变迁
        二、妇女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
    第二节 分家与家族
        一、当地的分家制度
        二、家族的变迁
    第三节 社会关系
        一、传统社会关系
        二、社会关系的变迁
        三、东街村村民的社会关系现状
        四、人情往来
第六章 宗教信仰和道德价值观
    第一节 当地的宗教环境
        一、关于对宗教的认识
        二、伊斯兰教
        三、藏传佛教
        四、发挥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东街村的宗教信仰及变迁
        一、对汉族宗教信仰的认识
        二、东街村的宗教信仰现状
        三、东街村的祖先崇拜
        四、东街村村民对待当地其他民族信仰宗教的态度
    第三节 东街村道德价值观的变迁
        一、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认可
        二、道德价值观的变迁
        三、道德价值观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七章 政治生活
    第一节 乡村的治理
        一、关于乡村管理的主要理论
        二、东街村的乡村治理
        三、东街的村乡村治理的其他问题
    第二节 民族关系
        一、从历史上看东街村村民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
        二、当前东街村村民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的特点
        三、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
结语
引用及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关于汉民族研究的一些想法——在“2000年国际汉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民族”是怎样“炼成”的?——读徐杰舜《汉民族史记》[J]. 王华. 贵州民族研究, 2020(07)
  • [2]地域文化演进的符号表征——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J]. 宋雪霞.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3]费孝通视野里的汉民族研究[J]. 李立纲.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 [4]中国民族史史学研究述论[D]. 施芳. 云南大学, 2012(05)
  • [5]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D]. 班红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6]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汉族移民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以东街村为例[D]. 冯霞. 兰州大学, 2010(10)
  • [7]聚焦:守土与离土——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海峡两岸圆桌论坛纪实[J]. 徐杰舜,林敏霞,杨清媚.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 [8]聚焦:守土与离土——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海峡两岸圆桌论坛纪实[A]. 徐杰舜,林敏霞,杨清媚. 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 2005
  • [9]本刊2001年目录索引(文章标题后的阿拉伯数字为期数)[J]. 戴苏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1(06)
  • [10]关于汉民族研究的一些想法——在“2000年国际汉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 费孝通.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1(01)

标签:;  ;  ;  ;  ;  

关于汉民族研究的几点思考——在“2000年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