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广告新策略

互联网广告新策略

一、国际互联网上网络广告的新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韩建力[1](2019)在《政治沟通视域下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研究》文中认为自1994年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的发展,网民规模的扩大,互联网以其去中心化、迅捷性、强互动性和开放性的传播方式,逐步成为公众进行利益和意见表达以及政治参与的平台和渠道,网络舆论逐步成为中国的主流舆论。受“数字鸿沟”和网民参与意识、参与能力的客观影响,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有限规模”“有限理性”的民意形式,为提升公民利益表达效能,强化决策者意见整合能力、推进决策民主化和政治回应性、强化社会监督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积极影响。同时,网络舆情因其去中心化、跨地域性、多媒体、多渠道传播的特征,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和不可控性。面对多元化的信息和渠道,分散化的网民在一些组织或个体的动员、引导之下容易出现“信息茧房效应”“流瀑效应”和“群体极化效应”,引发意见气候向极端化流变。近些年频发的由网络谣言导致的舆情危机以及舆论反转事件可以作为其典型表征。此外,网络舆情的发展造成了舆论环境的剧变:此前由政治逻辑主导的舆论场渐渐被市场逻辑和技术逻辑分解,以往“大一统”的舆论场被分割成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加上境外舆论场,这就形成了三大舆论场的鼎立之势。舆论场的分立可能树立和强化官民对立,并且破坏社会共识以及达成共识的能力,甚至可能诱致社会撕裂。这决定了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公共权力有义务进行网络舆情治理。从中国的网络舆情治理规则体系和既往的网络舆情治理实践上看,公权力主体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随着网络信息媒介和应用的发展,中国也逐步形成了以媒体和新闻信息管控为核心的管控方式,以行政法规为主体的规则架构,并进行渐进性调整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从治理效果看,这一模式有效提升了网络媒体和网络信息的可控性,对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公权力主体更关注网络的媒体属性,强调对网络舆情负面功能的管控:一方面在治理方式上延承了传统媒体的治理思路,注重对渠道和信源的管控;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缺少舆情应对经验,往往将网络舆情视为洪水猛兽,采用删帖、封号、设置敏感词,甚至由公安机关在线下直接介入的“摆平主义”的舆情应对方式。中国的网络舆情治理体现出了鲜明的“管制平抑”特征。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公权力主体在治理目标和治理规则设定,以及治理规则执行方面的主导性作用,赋予了中国网络舆情治理鲜明的政治性。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中国的网络舆情治理本身即为一种公共权力运用的行为,不仅需要考察其有效性,还需要考虑权力应用的合法性。此外,网络舆情的功能多样性也决定了网络舆情治理效果的复杂性。因此,如何控制网络舆情治理的负外部性后果,也成为审视网络舆情治理效果的标准之一。以合法性、有效性和负外部性三个标准审视现行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可以发现,中国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还存在合法性不足、有效性不足以及网络渠道阻塞三大风险。政治沟通理论注重作为信息的“舆论”的重要性。在政治沟通视域下,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有限规模”“有限理性”的民意形式,不仅作为一种“社会皮肤”,有表征矛盾、社会预警、权力监督以及提升决策合法性和质量等正向功能,也可能对社会秩序、国家安全特别是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在政治沟通理论看来,网络舆情治理有两个面相:一是以网络媒体和网络信息管理为核心的政治宣传面相,这一网络舆情治理模式倾向于以强化信息源头和信息渠道的控制方式,提升网络信息特别是新闻信息的可控性,以实现网络舆情治理的目标;二是以协商沟通渠道建设和维护为核心的政治决策面相,这一网络舆情治理模式注重网络渠道的构建、拓展与维护,倾向于以协商沟通的方式,对网络舆情予以整合、回应和管理,以实现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应对以及对网络民意的有效吸纳,推动网络舆情正向功能的发挥。只是,中国的网络舆情治理侧重于政治宣传面相,而在以政治决策为核心的网络舆情治理方面着力不足。网络舆情治理的三重风险要求,公共权力主体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应注重以协商保证规则本身以及规则执行中的合法性、以协同提升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的有效性、以沟通保证网络舆情渠道的畅通,发现政治沟通逻辑在优化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中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即从政治沟通视角审视网络舆情治理,构建分析框架,梳理历史延革和现状,明确当前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存在的三重风险和原因,提出在以协商、协同和沟通为主要特征的“政治沟通逻辑”作为网络舆情治理的优化思路,并提供了完善网络舆情治理法规体系,强化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性,提升治理主体行为规范性,推动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的体系化构建路径。

武梦娣[2](2019)在《网络评论区的生长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网络评论区目前普遍存在于互联网产品中,其价值已经在业界和学界得到了关注。文章将网络评论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研究、个案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梳理了网络评论区的生长与发展过程。文章认为,网络评论区的初始形态是早期出现的论坛,其拥有论坛互动、聚合、依附等特性。在技术与需求的互动中,论坛从独立的产品形态转变为产品内部的一个功能类型,主帖方拥有对跟帖的管理权,网络评论区的形态自此成熟。形态成熟后,网络评论区的现状和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从其现状来看,主要体现为多种类型的网络评论区并存;第三方评论系统纷起抢占市场;评论区的数据量成为主帖区内容的评价依据。从自身发展来看,主要体现为网络评论区的显示、操作、位置、内容可与主帖区同级,如弹幕可以进行动态实时评论;点赞、转发等操作都下沉到网络评论区;网络评论区的内容可以转发成为主帖。在此背景下,不同主体都采取相关策略深入挖掘网络评论区的内容、运营及商业价值。网络评论区的问题伴随价值的凸显而凸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网络评论区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利用率较高的网络评论区出现了数据污染问题。在自身发展和外部要求的压力下,各方都参与到网络评论区的治理中。长远来看,依托精细化运营与管理,网络评论区的价值仍可以继续被挖掘。在人才方面,评论运营员应更受重视;在数据方面,应重视数据的挖掘,以拓展盈利空间;在用户方面,应在评论区寻找核心用户。未来,网络评论区的问题将会围绕着数据归属及利益分配展开,问题的解决需要数据和法律等相关研究的介入。

王爽[3](2016)在《互联网与文化生产、推广和消费研究》文中认为正如普适计算之父马克·韦泽(Mark Weiser)所说:“最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察觉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地把它们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从发现为止”。①互联网就是这样的技术,它正在全方位改变网民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并且催生了网络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态,使互联网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在日趋变平的世界里,互联网从根本上变革了“传播”和“受众”的交互关系,也深刻改变了文化生产、推广和消费的方式。互联网时代传统“受众”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拓展,主动性、即时交互性和“受众”舆论的蝴蝶效应得以彰显。文化内容在互联网世界有三大生存空间:娱乐、资讯和社交,它们构成了互联网社会的大部,同时也涵盖了网民进入网络世界的全部动机。网络时代的受众在通过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电脑(台式或便携式)、平板电脑、可穿戴的智能设备等终端接收、消费文化内容及其商品的同时,也不断地实践着文化内容的“再生产”、“再推广”和“再消费”过程。互联网使网民成为文化产业运营中的中坚力量,如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探讨、分析和揭示出互联网对我国文化内容生产、推广和消费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社会各界都不断强调“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本文从技术和媒介发展史的角度,由“受众”身份变迁入手,在相关理论和业界实践的支撑下,通过传统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文化产业运营对比分析,深入探讨网络技术、网络媒介为文化生产、文化推广和文化消费带来的变革,并剖析“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和路径。文化生产、文化推广和文化消费这三者不仅代表了文化产业市场活动的过程性,而且它们也是文化经济其他要素的基础。研究互联网为文化产业运营带来的影响,必然应当从文化生产、推广和消费入手。文化生产是传统文化经济活动的起点,更是网络文化经济的核心生命力。文化内容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由最初的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巫术、仪式等表现形式发展到商业大众文化生产再到网络文化内容生产,每一次变革的动力都源自于媒介技术的革新。传统大众文化产业运营是线性过程,生产活动是一切文化经济活动的起点。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在改变文化内容呈现形式的同时,也为文化内容生产带来了全新的生态环境。在这个生态环境中,网民是文化内容生产的主导力量,网民的内容创作、分享和点击为文化内容提供者、经营者的“免费”或收费经营提供了根本性支持。除了文化生产组织外,全体网民的参与性生产为文化经济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即时交互性“D1Y”文化内容生产活动既可以满足受众表达自我、实现自我的需要,还能借助网络平台与文化经济经营者即时交流。受众的“微内容”生产活动可以是对某一文化内容或商品的评价、反馈,也可以是原创的微内容发表。这些无疑都是对文化经济生命力的延续。“无形化”的文化推广是文化内容商品实现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保障。较之传统文化营销,网络文化内容商品推广强调“软”营销信息、交互营销沟通和整合全媒体。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营销活动更加趋向于无形化、“软”化,实体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往往需要借助无形的文化内容、文化情怀、文化理念、企业文化、文化体验等的传播获取受众的注意。营销者并不直接将文化内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商品价值需要消费者去主动发现并完成交换。同时,与传统“播式、推式”文化营销相比,网络文化营销的交互性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商品种类繁多的文化市场环境中,如何针对不同受众的解构特色推广不同的文化内容商品是文化市场营销成功的关键。网络营销技术能够实现精准的信息搜集、分析和推送,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不同的网络生活习惯采用不同的手段实现文化内容商品推广,是最适合主观性和个性化都较强的文化内容商品推广的手段。碎片化的文化内容市场和碎片受众共同构成了文化内容商品的新活力,口碑成为衡量品质的最重要依据。文化消费既是交换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内容价值再生的开端。传统线性文化经济活动,消费达成意味着一个经济活动的结束。互联网将文化消费的“终点”身份演变为再生产、再推广和再消费的“起点”。网络文化经济是一种分享经济,它遵循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效益递增的经济规律。在网络空间中的文化内容消费更强调自我价值实现、精神体验和交互分享。也正是因为网络文化消费的主动性、分享性等特征,使受众在调研、交流和分享文化内容商品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参与到了文化内容再生产、再推广和再消费活动中。这种循环性受众参与的文化内容生产、推广、消费和再生产、再推广和再消费活动,构成了网络文化经济的大生态系统。同时,网络文化经济突破了传统文化消费时空、支付手段和收入限制等弱点,颠覆了传统文化产业的经济规律,为文化消费带来了更广泛的受众、更多的体验。为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产、推广、消费方式变革,必须推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笔者综合互联网为文化内容生产、推广和消费带来的变革以及受众在网络社会突出的主体地位,为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运营变革概括提出“内容为王”商业模式、平台商业模式和“免费”商业模式。“文化内容”是文化内容商品和文化企业的最重要招牌,是受众粘附力的核心来源,更是一切网络文化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元素,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拓展;网络平台是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产者依托互联网平台和信息从事内容创作,文化内容推广者依托互联网将信息有效推送到目标受众视线内,文化消费者依靠便利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内容调研、交流、选择、购买体验和分享等一系列活动,网络平台对文化产业效益调节和受众分享都有着重要意义;“免费”是网络经济经常采用的经营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商品定价策略,通过“交叉补贴”文化内容平台可以实现远高于传统文化内容商品定价销售获得的利润。“内容”、“平台”和“免费”交错存在于文化企业的网络经营中,三者共同构成了文化产业在网络环境中发展的主要商业模式。

迟强[4](2015)在《数字报纸付费墙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受总体经济增长缓慢、新兴媒体的冲击以及信息传播与获取方式的改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报纸发行量、广告营收持续萎缩,读者大量流失,多项指标大幅下滑,报纸数字化转型的市场成效微弱,缺乏可持续盈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数字报纸的付费墙战略在广泛市场范围内取得初步成功,为我国数字报纸运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数字化进程中付费墙战略是否适合中国报纸?是否能成为报纸新商业模式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付费墙战略报媒将会产生哪些变革与创新?正所谓知困而学,这些均构成了研究的起点。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围绕付费墙构建的商业模式的研究价值绝不在于简单的模式照搬或技术性搭建,而在于背后整个报媒的市场化、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思维与运作。本文以数字报纸付费墙的构建与运营为主要研究主体,紧密观照、研讨中西方数字报纸的运营实践,将付费墙置于报媒商业模式的系统构建中,按照“理论综述”、“现状表现”、“原因与评价”、“学习借鉴”、“反思与构建”的研究思路进行。具体写作思路与内容遵循以下逻辑结构展开:1.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报纸发展与付费墙构建的研究。首先是对我国数字报纸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包括数字报纸初创期(1993—1998)、新闻网站的兴起(1999—2004)、数字报业与全媒体融合的探索(2005—2012)以及近年来报媒数字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其次,对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主要包括以《温州日报》为代表的地方性报媒的尝试、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级报媒修订与调整的付费墙策略、财经类数字报纸付费墙实施情况以及报媒新产品的付费墙情况及运营表现。2.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中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本文认为,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中的问题主要可概括为五方面,一是网上信息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付费墙条件缺失;二是付费内容缺乏独特性与竞争力,难获读者认同认购;三是将付费墙概念等同于“付费订阅”,实施策略单一;四是数字报纸建构平台老旧,与其他融合性平台配合失误;五是推介手段单一,缺乏有效宣传策略。随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对制约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3.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及对中国报纸的启示。本部分内容首先对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为代表的财经报纸以及《纽约时报》付费墙的尝试与成功。其次,探讨了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最后以“5P”(用户洞察、新闻产品、内容呈现、价格策略、促销推广)为框架分析了对中国报纸的启示。4.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的战略与策略思考。付费墙不应只被视为是数字报纸的收入模型之一,围绕付费墙的适用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必须要有商业模式的整体架构支撑。本部分首先站在商业模式视角分析了数字报纸设置付费墙的战略环境、免费模式或付费模式的战略选择,并提出了构建付费墙的五大战略核心要素。最后,围绕产品和服务、目标用户、收入模型、价值评估和资源型平台这五大战略要素阐述了数字报纸付费墙的构建策略。在政策、市场、技术和资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呈现诸多走势和变局。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成熟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特别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强大的整合功能和扩张性,报业迎来裂变、重组和创新的契机。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研究,是建立于好的新闻产品应该获得尊重和获取价值这一基本认知之上,旨在为报媒积极探寻基于新闻产品价值之上的多种盈利模式,由此力求带动整体报媒商业模式的创新与经营发展的变革性探索,为建立健全报媒准入和退出机制、科学配置报刊资源提供依据,从而提升报媒竞争力,推动报业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近一步实现功能聚合、跨界整合,以实现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的发展目标。

徐红[5](2015)在《互联网思维及其视域下的传统媒体转型》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中提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这让此前仅在互联网业界流传的“互联网思维”一词迅速进入普通公众的视野。国内关于“互联网思维”的研究也各抒己见:肯定者有之,反对者有之,褒扬者有之,批评者也有之。那么到底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呢?厘清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和外延,成为当前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一项理论课题。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尔指出,互联网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一种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我们已经意识到互联网诞生于技术,但未止于技术,它已走出纯技术的范畴,向人类社会方方面面渗透,影响和变革着人类的存在方式和思维方式。“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范式转换的必然结果,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认知特征。但是与“互联网思维”备受推崇的境遇截然不相称的是,目前学界和业界对于“互联网思维”从概念界定到思维特征等都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并且“互联网思维”概念使用存在泛滥化趋势,且多数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应用性研究也是泛泛而谈,本文就是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研究的。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互联网思维生成。这部分主要概述互联网思维发展脉络,并且重新定义互联网思维。2011年,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在一次演讲中,最先提出“互联网思维”概念。“互联网思维”由“互联网”和“思维”两个最基本的名词结构而成,因此我们在谈论“互联网思维”时,互联网是无可回避的前提。正是因为互联网作为当下的社会主导性媒介之一,并且其互联互通的技术传播架构对传播规则、社会结构和人类交往行动等的重塑,才有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互联网思维的盛行。本文提出的“互联网思维”定义,即是在互联网作为社会主导性媒介的情境下,遵循互联互通传播架构形塑的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思维认知。第二,媒介定律视野下的互联网传播规律。在传播学发展史上,传播学者们的注意力多是聚焦在媒介内容传播及其所产生的传播效果研究。而要理解“互联网思维”,需要将媒介作为理论化检视主体,需要全面地分析其独特的传播规律,而麦克卢汉的媒介定律正好提供了这样颇有价值的分析框架。对于麦克卢汉来说媒介的重要性不在于传递什么信息,而是做了什么、促使什么发生。本章通过媒介提升、过时、再现、逆转四定律探究互联网有别于传统大众媒体的传播规律。第三,互联网思维的特征。一般人们对思维有两个层次的认知:第一个层次思考的是思维是什么;第二层次则思考的是思维如何思维。前面已经对“互联网思维”有了定义性的认知,本章将具体探究互联网思维的特征,也就是互联网思维如何思维:互联互通思维、颠覆重构思维、跨界开放思维。第四,“互联网思维”的应用性研究。本章选取了互联网思维下的传统媒体转型这一视角。延伸互联网思维,探讨当下的传统媒体转型,从加强传统媒体的互联互通改革;经营管理思维的颠覆创新,传统媒体和互联网跨界融合三方面努力。

曹海涛[6](2013)在《从监管到治理 ——中国互联网内容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诞生是人类20世界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互联网普及,其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起着越来越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网络建设紧跟世界步伐快速发展,面对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和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环境,现有的网络文化建设与监管的理念、策略、体制、方法等已难以适应互联网新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基于这样一个时代背景,探索互联网内容的治理研究就变得迫切而必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到了个人信息时代,互联网内容失范现象严重,这对我国互联网内容治理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我国当前网络监管中存在明显的五大不足,相关立法严重滞后、治理机制缺乏顶层设计、监管理念和监管能力滞后、监管技术手段滞后、社会教育引导不足等。政府监管的低效率已经显现,减少政府干预力度,在政治宽容的底线之上,构建互联网治理新机制成为未来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井喷期,必须建立有效的新的互联网内容治理机制。互联网内容治理的新机制应遵循三大原则,即服从原则、平衡原则和创新原则;互联网内容治理的新机制应对治理主体的责任应有明确的界定,哪些是参与治理的力量,哪些是这些治理力量的权力边缘,以及治理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地位有明确的说明。政府不再是主导一切的力量,行业协会、互联网相关企业的地位作用得到应有的提升,网民参与治理的权利应该给予保证。互联网内容治理的新机制应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这需要高度重视立法、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网民自我约束等综合手段,建立相应的治理体制和机制。互联网突破了传统大众传播的模式框架,互联网下人人都是可以是传播者和受众。这对传统传播管理方式的理论基础“把关人理论”提出了挑战,即通过管理好少数“把关人”就能掌控议程和引导舆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为此,网络传播的管理理念应从“监管”走向“治理”,管理方式应从“管制”走向“治理”,从“统一管理”走向“分类治理”,需要从法律机制、社会控制机制和网民自律机制等方面来构建我国互联网内容治理的新机制。本文还对网民参与治理的参与意识培养和参与渠道构建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企推动网络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实现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互动。

王夕虹[7](2013)在《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模式研究 ——以山东三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事业持续快速的发展,互联网已影响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互联网事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一部分,而作为国民经济的另一个重要产业——房地产业与互联网事业相互影响、相互结合,它们共同为经济发展开创了广阔的领域,同时也对人们的经济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向来注重营销,而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后,网络营销逐渐盛行。房地产网络营销是传统营销的继承和发展,相比较传统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最大优点是能够降低营业费用,另外了拓宽沟通渠道,增强企业与消费者沟通,同时改变房地产企业的营销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打破地域的限制为消费者提供实时服务,对于改变房地产企业自身形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面对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房地产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觅得先机,网络营销模式对房地产企业市场营销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探讨房地产业网络营销模式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等管理学常用研究方法来系统分析探讨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模式问题。本文除了绪论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支撑部分,首先界定网络营销、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涵义及概念,并对房地产企业针对其产品进行网络营销的特点、必要性、可能性,提出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化营销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模式,并介绍美国和西欧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化营销的经验。第二部分即第三章,全面梳理我国房地产企业网络化营销的历史和现状,总结实践中采用的网上定制、网上采购、网上文化社区、社区信息化等四种模式。第三部分即第四章,文章进一步以山东三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吉祥苑”工程项目为背景,结合房地产网络营销的模式特点,以及我国房地产业以往的网络营销的总结出实践模式,提出了“吉祥苑”工程项目应该选择的网络营销模式即网络营销集成模式和网络营销组合策略,并针对该项目网络营销中的问题与原因,为山东三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网络营销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便该公司完善营销模式时参考。第四部分即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得到以下结论:(1)“吉祥苑”工程宜采用网上定制模式、网上采购模式、网上文化社区模式、社区信息化相结合的网络集成模式。(2)“吉祥苑”工程在Web2.0时代的的背景下,其网络营销模式依旧能够被使用,比如应用微博客宣传、搜索引擎推广、网络广告营销、EDM推广等相结合的方式。本文的创新之处是:(1)结合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模式,尤其针对山东三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吉祥苑”项目的现状,构建了“吉祥苑”项目整合式房地产网络营销模式。(2)结合Web2.0下网络营销手段,针对山东三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吉祥苑”项目的现状,构建了“吉祥苑”项目网络营销组合策略。

傅瑜[8](2013)在《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竞争策略与市场结构研究》文中指出基于近年来互联网产业不断出现的竞争与垄断的争论,本文选取互联网平台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剖析了国际互联网巨头败走中国市场的原因,发现中国互联网市场既有国际通行的互联网产业特征,如基于社交关系的网络效应、低物质转移成本的锁定、双边市场和消费者异质性等;也有一些中国特色的产业性质,如需求价格弹性极大、平台产品同质性等。并进一步归纳和分析中国的伯川德竞争模式、多元化经营模式、单边收费模式、歧视性定价模式的成因,以及产融结合和产业链整合模式的前景。接着以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为支撑,本文构建了解释互联网平台企业竞争行为的分析框架——水晶体系,指出互联网企业建立竞争优势仅凭借察觉一个新的市场需求或建立一个新的产品是不够的,应该注重商业创意、产品黏性、资源整合、产品体验、用户基数和盈利模式等六个维度。充分考虑到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的低技术壁垒和易模仿性、低产品差异化程度(更多体现为产品体验差异和产品黏性大小)、高网络效应和用户基数大小差异,以及厂商赖以生存发展的风险投资等水晶体系六要素,通过拓展的豪泰林模型构造了相同商业模式下电子商务市场、在线休闲游戏市场和即时通信市场的竞争情形,刻画了淘宝和拍拍、腾讯与联众、QQ与MSN三对竞争实例,得出具有一般性的命题和推论。并探寻中国互联网产业差别定价和推广机制的形成,以及模仿策略泛滥的根本原因。然后本文分析了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竞争策略对市场结构和绩效的影响,在界定清楚相关市场的前提下,提出中国互联网平台市场是单寡头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进一步探求其垄断的成因和竞争的来源,并辅以2006年7月至2012年11月的月度市场监测数据实证检验。指出单寡头的垄断地位是暂时的或不稳定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进步而动态变迁,新的技术或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会带来市场结构的重新调整,并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加速这一变化。最后,本文论证了传统的绩效评估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互联网产业,并提出绩效评价的新标准应该侧重于消费者福利、市场成长空间、市场进入退出障碍、创业与创新以及对传统产业的影响等方面。

张化冰[9](2011)在《互联网内容规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文明成果之一,它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从军用到全面投入商业化运作的历程,如今互联网使用在全世界的普及率已经达到28.7%。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和媒介形式,同时对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它不仅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自我、监督舆论、实现权利等方面的重要平台和渠道,同时也造成了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泛滥、法律侵权、危害国家安全等诸多负面影响。本论文主要针对互联网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各国的网络内容管理进行分析,目的绝不止于如何对互联网进行管制,而是着眼于互联网的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去中心化等特点,各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文化传统等又各不相同,因此对于网络内容管理的手段、方式、思路、政策等肯定有差异。本文希望通过在比较各国不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力求更深入地研究“互联网内容管理”这一主题。研究的落脚点在于总结互联网内容管理的经验和模式,更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对我国当前的网络管理和建设有借鉴意义。论文的第一章到第三章主要在互联网管理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网络发展的特征、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对网络时代表达自由、新闻自由之间的关系作了定位,对有关的网络管理理论和正当性进行了研究。第四章到第九章分别对美国、德国、新加坡、韩国、英国、法国、日本和中国的互联网内容管理模式、特点及现状作了比较研究。由于网络内容管理的覆盖面太广,比如仅涉及法律管理,就可包括着作权、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权利分析以及网络犯罪、未成年人保护等立法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从宏观层面出发,重点对各国的法治、自律、行政及技术等的整体管理状况进行了比较,同时辅以有关的法律权利、自律手段等微观分析。第十章为案例分析,主要对美国的CDA违宪事件、德国托宾案、韩国“破坏性标准”违宪事件、中国“艾滋女”事件进行了研究,以通过案例回证网络管理的理论分析。第十一章为结论。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第一,互联网规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互联网空间中没有绝对的自由存在,只是各国规制程度的强弱不同而已。第二,法律赋予了网络空间“张力”与“限制”。既要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也要对负面作用和社会问题进行规制,但是各国由于情况不同,“张力”与“限制”的方式、空间等都相对不同。第三,针对网络媒体的特性,行业自律在网络时代的作用更加重要,需要各国在既有的自律框架基础上做出适应性调整。第四,各国普遍采用技术过滤和内容分级手段,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以技术对抗技术”的管理特点。第五,个体自律将在未来的网络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和研究是一项重要任务。信息技术的一大特性就是创新,因此对于互联网发展和管理的研究没有结束,只有开始。针对未来的网络发展研究,论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关注三网融合的进程及其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三网融合带来的不仅是管理机构和职能上的变动,更重要的是管理思路和政策上的影响;三网融合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融合,将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多种影响。尤其我国当前处于三网融合的攻坚期,更要注重这方面的借鉴性研究。第二,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研究。伦理道德问题是网络媒体规制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建立什么样的伦理道德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又如何才能让社会伦理准则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信念,需要学界和业界共同加强这方面的实践性研究。第三,重视互联网发展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应对研究。我国应该在大力发展本国信息产业的同时,学会用国际化的思维和眼光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既要融入到网络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信息大潮中去,又要防止新的国际环境下通过信息网络进行的国家主权和安全侵犯。

同甲佳,李秦[10](2010)在《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网络营销的产生,是科技发展、消费者价值变革、商业竞争等综合因素所促成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走向"网络经济时代".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我们研究他有什么意义和目的,他和传统的营销模式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我们要认真讨论的问题.对我国目前网络营销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全面细致的对我国目前网络营销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充分比较,有利于提高我国网络营销的水平和效益.

二、国际互联网上网络广告的新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互联网上网络广告的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政治沟通视域下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缘起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网络舆情治理实践研究
        (三)国内外网络舆情治理研究视角的对比分析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案例分析法
    五、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政治沟通
        (二)网络舆情
        (三)网络舆情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协商民主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三、分析框架
第二章 中国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一、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历史沿革
        (一)“九龙治水”治理主体架构与网络内容规制基本框架的确立(1994-2002)
        (二)网络媒介和网络信息规制体系的渐进式发展(2003—2012)
        (三)多主体协同治理架构与网络舆情治理法规体系的完善(2013至今)
    二、中国网络舆情治理机制的现状
        (一)治理主体:党领导下的“九龙治水”主体架构
        (二)治理规则:以行政法规为主体的规制体系架构
        (三)治理技术:适应技术和压力变化的渐进性调整模式
    三、小结
第三章 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风险与归因
    一、网络舆情治理的风险
        (一)合法性不足风险
        (二)治理效力不足风险
        (三)网络渠道阻塞风险
    二、网络舆情治理风险的归因
        (一)网络舆情治理法律体系不完备
        (二)网络舆情治理行为规范性不足
        (三)各治理主体间协同性困境
    三、小结
第四章 网络舆情治理风险的应对思路和实践路径
    一、协商、协同与沟通:应对网络舆情治理风险的基本要求
        (一)网络舆情治理中的协商
        (二)网络舆情治理中的协同
        (三)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沟通
        (四)协商、协同、沟通的有机整合:网络舆情治理的政治沟通逻辑
    二、政治沟通视域下网络舆情治理体系构建的实践原则
        (一)维护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
        (二)维护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三)满足公众协商沟通的基本诉求
        (四)规避网络舆情治理次生风险
    三、优化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体系
        (一)明确党领导下的多元主体治理架构
        (二)完善法德兼备的治理规则体系
        (三)提升治理主体间协同性
        (四)严格规范治理主体行为
        (五)推动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嵌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网络评论区的生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关于网络评论区的研究综述
        1.2.2 国外关于网络评论区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1.5 研究对象界定
        1.5.1 网络评论区
        1.5.2 网络评论
第2章 网络评论区的产生与成型
    2.1 论坛作为网络评论区的起点
    2.2 论坛机制塑造网络评论区的基本特性
        2.2.1 技术构建下的互动特性
        2.2.2 网络论坛凸显聚合特性
        2.2.3 回帖对主帖的依附特性
    2.3 从论坛到网络评论区的转向
        2.3.1 从产品形态到功能类型
        2.3.2 主帖与跟帖关系的转变
第3章 网络评论区的发展与利用
    3.1 网络评论区自身的存在受到重视
        3.1.1 多种类型网络评论区并存
        3.1.2 第三方评论系统抢占市场
        3.1.3 评论区数据量成评价依据
    3.2 网络评论区的操作层级与主帖区相当
        3.2.1 网络评论区借力新技术实现实时评论
        3.2.2 主帖区的操作基本适用于网络评论区
        3.2.3 网络评论区位置和内容与主帖区同级
    3.3 网络评论区的独特价值被深入挖掘
        3.3.1 内容方利用评论区进行内容造血
        3.3.2 评论区成为新媒体运营的新策略
        3.3.3 平台方利用评论区实现商业盈利
第4章 网络评论区的问题与调整
    4.1 自身隐患威胁评论区良好发展
        4.1.1 部分网络评论区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4.1.2 活跃网络评论区面临垃圾数据问题
    4.2 外部压力要求评论区不断调整
    4.3 网络评论区采用多种治理手段
        4.3.1 机器审查与编辑团队审查结合
        4.3.2 主帖方深入参与评论区的治理
        4.3.3 设置相关机制让用户参与管理
第5章 网络评论区的发展展望
    5.1 网络评论区运营与管理成为业务着力点
        5.1.1 评论运营员应成新媒体重要职业
        5.1.2 深入挖掘评论区数据成盈利方向
        5.1.3 应从网络评论区中寻找核心用户
    5.2 未来的网络评论区仍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5.2.1 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博弈
        5.2.2 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博弈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利用网络评论区打造产品的案例
致谢

(3)互联网与文化生产、推广和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和基础理论
    三、研究思路、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语境
    第一节 互联网助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一、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二、互联网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的“受众”
        一、“受众”的历史
        二、网络受众与传统受众对比分析
        三、互联网时代的新“受众”
第二章 互联网与文化生产变革
    第一节 传统文化生产及其历史沿革
        一、文化生产的历史沿革
        二、传统文化生产要素
        三、传统文化生产模式
    第二节 互联网为文化生产带来的变革
        一、网络文化生产的基础
        二、网络文化生产的特征
        三、网络文化生产与传统文化生产对比分析
    第三节 网络文化内容生产模式
        一、文化企业的内容生产
        二、自媒体环境下的全民“DIY”生产
第三章 互联网与文化推广变革
    第一节 传统文化推广的实施
        一、文化市场细分
        二、文化市场定位
        三、推广计划的实施和评估
    第二节 互联网为文化推广带来的变革
        一、网络推广简史
        二、网络文化推广的基础
        三、网络文化推广与传统文化推广对比分析
    第三节 文化内容网络推广分析
        一、文化内容的网络推广模式
        二、文化市场的网络调研
        三、文化内容网络推广的方式选择
        四、文化内容网络推广的策略选择
        五、推广效果评估的关键
第四章 互联网与文化消费变革
    第一节 传统文化消费的特征
        一、传统文化消费的目的性
        二、传统文化消费的被动性
        三、传统文化消费的结构层次
        四、传统文化消费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互联网为文化消费带来的变革
        一、中国网络消费简史
        二、网络文化消费的基础
        三、网络文化消费与传统文化消费对比分析
    第三节 文化内容商品网络消费分析
        一、我国文化消费现状
        二、互联网与文化消费者行为
        三、互联网环境下文化消费的影响因子
        四、网络文化消费类型
第五章 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
    第一节 “内容为王”是永恒的法则
        一、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内容为王”
        二、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的“内容为王”
    第二节 平台商业模式
        一、平台之于文化产业
        二、文化产业平台商业模式的特征
        三、文化产业平台商业模式的类型
    第三节 “免费”商业模式
        一、“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
        二、文化内容展示平台——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三、文化产业的“免费”商业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倩况表

(4)数字报纸付费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数字报纸研究综述
        1.2.2 付费墙研究综述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数字报纸
        1.3.2 付费墙
        1.3.3 商业模式
    1.4 研究思路、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4.2 理论工具
        1.4.3 研究方法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数字报纸发展与付费墙构建
    2.1 我国数字报纸发展历程
        2.1.1 数字报纸初创期(1993—1998)
        2.1.2 新闻网站的兴起(1999—2004)
        2.1.3 数字报业与全媒体融合的探索(2005—2012)
        2.1.4 报媒数字新产品的不断涌现(2012至今)
    2.2 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现状
        2.2.1 温州日报为代表的地方性报媒的尝试
        2.2.2 《人民日报》构建与调整的付费墙策略
        2.2.3 财经类数字报纸付费墙实施情况
        2.2.4 “上海观察”为代表的报媒新产品的付费墙
3 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中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3.1 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中的问题
        3.1.1 网上信息产权意识不强,新闻产品缺少保护
        3.1.2 付费内容缺乏独特性与竞争力,难获读者认同、认购
        3.1.3 将付费墙概念等同于“付费订阅”,实施策略单一
        3.1.4 建构平台老旧,与其他融合性平台配合失误
        3.1.5 推介手段单一,缺乏有效传播策略
    3.2 制约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宏观层次分析:我国传媒制度管理与市场走向
        3.2.2 中观层次分析:报媒与新媒体在新闻消费领域的竞合关系
        3.2.3 微观层次分析:我国报媒具体付费墙策略
4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报纸的启示
    4.1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历程
        4.1.1 《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财经报纸率先设立付费墙
        4.1.2 《纽约时报》付费墙的尝试与成功
        4.1.3 其他地方性报纸付费墙的构建
    4.2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4.2.1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面临的挑战
        4.2.2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的发展趋势
    4.3 西方数字报纸付费墙对中国报纸的启示
        4.3.1 基于数据分析的用户洞察(People)
        4.3.2 积极创新有价值的新闻产品(Product)
        4.3.3 多元化平台之上的内容呈现(Presentation)
        4.3.4 自选套餐式的价格策略(Price)
        4.3.5 迎合目标用户体验需求的促销推广(Promotion)
5 我国数字报纸付费墙构建的战略与策略思考
    5.1 商业模式视角下数字报纸构建付费墙的战略思考
        5.1.1 战略环境:传媒规制、版权管理的优化完善
        5.1.2 战略抉择:免费模式还是付费模式
        5.1.3 战略实施:构建付费墙模式核心要素
    5.2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一:优化产品和服务
        5.2.1 理念认知升级:从次级产品到核心产品
        5.2.2 产品形态创新:从数字报纸到报媒新产品
        5.2.3 产品服务拓展:从新闻资讯到综合服务
    5.3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二:打造“用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5.3.1 定位目标用户,培养利基市场
        5.3.2 重视用户参与、体验和协同式生产
    5.4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三:制定科学收入模型
        5.4.1 付费墙模式的合作共建
        5.4.2 并行不悖的广告营收新战略
        5.4.3 积极构建多元化收入模型
    5.5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四:完善价值评估
        5.5.1 需升级的出版质量评估
        5.5.2 品牌价值评估
        5.5.3 财务管理与资产价值评估
    5.6 构建付费墙策略之五:打造资源型平台
        5.6.1 复制式平台的升级改造
        5.6.2 新创式资源型平台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互联网思维及其视域下的传统媒体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什么
        (一) 选题来源
        (二) “互联网思维”研究综述
    二、如何研究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为什么这样研究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互联网思维生成
    一、“互联网思维”发展脉络
    二、“互联网思维”界定
        (一) 作为互联互通传播架构的互联网
        (二) 作为社会主导性媒介的互联网
        (三) “互联网思维”定义
第三章 媒介定律视野下的互联网传播规律
    一、媒介定律概述
    二、互联网传播规律
        (一) 提升
        (二) 过时
        (三) 再现社群
        (四) 逆转为虚拟现实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
    一、互联互通思维
        (一) 信息与信息的互联
        (二) 人与信息的互联
        (三) 人与人的互联
    二、颠覆重构思维
        (一) 传播思维:从瓦解到重建
        (二) 政府:互联网监管模式变革
    三、跨界开放思维
        (一) 线上线下跨界连通
        (二) 互联网技术开放融合
第五章 互联网思维下的传统媒体转型
    一、互联互通思维下的传统媒体转型
        (一) 加强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互联
        (二) 重视用户协同参与内容生产传播
    二、经营管理思维的颠覆创新
        (一) 依靠专业严谨的内容生产提升媒体影响力
        (二) 围绕媒介使用者特殊黏贴性开发经济效益
        (三) 树立多元化经营理念
    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平台的跨界融合
        (一) 促进传统媒体接收终端移动化
        (二) 促进信息采编流程的流动开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从监管到治理 ——中国互联网内容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联网治理相关概念
        1.2.2 联网治理的主体与客体
        1.2.3 国外互联网治理理论综述
        1.2.4 国内互联网治理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2 我国互联网内容发展现状分析
    2.1 互联网内容存在失范现象
        2.1.1 网络不良信息时有出现
        2.1.2 不良信息带来社会危害
    2.2 网民自控性和价值观念存在问题
        2.2.1 网民自控性不足
        2.2.2 极端自由主义的泛滥
        2.2.3 法律与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2.3 行为规范与控制机制滞后
        2.3.1 相关网络行为规范指引的缺失
        2.3.2 从业机构管理责任的失位
        2.3.3 社会控制机制的滞后
    2.4 网络信息监管的特殊性与必要性
        2.4.1 网络信息监管的特殊性
        2.4.2 互联网治理的共识
        2.4.3 虚拟社会本质可控
        2.4.4 联网不独立于政府
3 我国现行网络监管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网络监管的发展历程
        3.1.1 1994-1999:薄弱监管期
        3.1.2 2000-2003:中度监管期
        3.1.3 2004-2009:高度监管期
        3.1.4 2010-至今:强化监管期
    3.2 我国网络监管主要手段
        3.2.1 立法监管
        3.2.2 行政监管
        3.2.3 行业自律
        3.2.4 技术保障
        3.2.5 公众监督
        3.2.6 教育引导
    3.3 现行权威管理模式陷入困境
        3.3.1 相关立法严重滞后
        3.3.2 监管机制缺乏顶层设计
        3.3.3 监管理念和监管能力滞后
        3.3.4 社会教育引导不足
    3.4 监管模式的深层悖论
        3.4.1 国家信息安全对公民个人隐私权的冲击
        3.4.2 网络的开放性对现实法律、制度的冲击
        3.4.3 网络共享性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冲击
        3.4.4 网络的虚拟性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
4 互联网内容治理的路径辨析:从监管走向治理
    4.1 国际互联网治理
        4.1.1 国际互联网治理的诞生
        4.1.2 国际互联网治理的发展
        4.1.3 国际互联网治理的主要内容
    4.2 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治理经验
        4.2.1 美国的互联网治理
        4.2.2 德国的互联网治理
        4.2.3 日本的互联网治理
        4.2.4 韩国的互联网治理
    4.3 互联网内容治理的中国探索
        4.3.1 互联网:一个新的公共领域
        4.3.2 重视互联网社会商榷功能的培育
        4.3.3 在政治宽容的原则下构建共同治理框架
5 共同治理视野下的新机制之一:法律机制
    5.1 法制的重要性
    5.2 法制要求
    5.3 法制的重点
    5.4 法制介入的必要性与适度性
        5.4.1 必要性
        5.4.2 弊端
        5.4.3 适度性
    5.5 跨国合作
6 共同治理视野下的新机制之二:社会控制机制
    6.1 社会控制
        6.1.1 什么是社会控制
        6.1.2 如何进行社会控制
    6.2 行政监管
        6.2.1 行政监管的必要性
        6.2.2 行政监管需要注意的问题
    6.3 行业自治
        6.3.1 行业协会作用
        6.3.2 行业协会发展的走向
    6.4 互联网运营企业自治
        6.4.1 互联网运营企业应主动承担起技术调控职责
        6.4.2 信息服务企业应主动发挥网站管理示范作用
        6.4.3 电子商务企业应构建商业诚信体系
        6.4.4 技术服务企业应不断提供新技术支撑
7 共同治理视野下的新机制之三:网民自律机制
    7.1 自律的概念
    7.2 网民自律培育
        7.2.1 什么是网民自律培育
        7.2.2 自律培育的原则
    7.3 民是网络治理的主体
    7.4 自律培育的关键节点
    7.5 自律培育的其它方法
8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模式研究 ——以山东三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问题的背景
        1.2.1 国外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
    2.1 网络营销及其特点、使用范围和阶段
        2.1.1 网络营销的概念
        2.1.2 网络营销的特点
        2.1.3 网络营销的使用范围
        2.1.4 网络营销的阶段
    2.2 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理论依据
        2.2.1 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的涵义
        2.2.2 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的特点
        2.2.3 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2.2.4 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的可能性
    2.3 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一般模式
        2.3.1 网络关系营销
        2.3.2 网络直复营销
        2.3.3 网络整合营销
        2.3.4 网络软营销
    2.4 国外成功经验
        2.4.1 美国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基本模式
        2.4.2 欧洲房地产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基本模式
第3章 我国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的基本模式
    3.1 房地产网上定制模式——“万通”模式
    3.2 房地产网上采购模式——“住宅联盟”模式
    3.3 网上文化社区模式——“我爱我家”模式
    3.4 社区信息化模式
    3.5 网络营销集成模式
    3.6 WEB2.0下的房地产网络营销模式
        3.6.1 小世界理论下的模式
        3.6.2 个性化营销理论下的模式
第4章 山东三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网络营销案列分析
    4.1 山东三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介
    4.2 山东三箭网络营销运营模式的选择——以“吉祥苑”项目为例
        4.2.1 “吉祥苑”项目介绍
        4.2.2 网络营销集成模式的应用
        4.2.3 网络营销组合策略的应用
    4.3 三箭公司网络营销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4.3.1 问题查找
        4.3.2 原因分析
    4.4 改善三箭公司网络营销的对策建议
        4.4.1 加大三箭公司网站搜索引擎推广力度
        4.4.2 加强网站信息建设和服务
        4.4.3 采用网上定制和网上采购
第5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竞争策略与市场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互联网平台企业
        1.2.2 互联网平台的水晶体系
        1.2.3 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逻辑框架
    1.4 各章内容简介
    1.5 本文贡献及创新
    注释
2. 理论综述
    2.1 网络效应与网络外部性
    2.2 网络效应下的企业竞争策略
        2.2.1 直接网络效应下的企业竞争策略——“网络规模”之争
        2.2.2 间接网络效应下的企业竞争策略——决胜于互补品种类
        2.2.3 交叉网络效应下的企业竞争策略——双边市场定价结构
    2.3 产业组织理论
        2.3.1 市场结构理论演进史及对反垄断政策的作用
        2.3.2 市场集中度、利润率和市场效率的关系辨析
    2.4 评述
3. 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的一般特征与竞争模式
    3.1 互联网产业特征
        3.1.1 互联网平台的双边市场特征
        3.1.2 基于社交关系的网络效应
        3.1.3 低物质转移成本的锁定
        3.1.4 消费者异质性
    3.2 国际互联网产业特征
        3.2.1 广泛的开放性
        3.2.2 产品差异化
        3.2.3 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3.2.4 商业模式多样化
    3.3 中国互联网产业特征
        3.3.1 基本功能免费
        3.3.2 需求价格弹性极大
        3.3.3 平台产品的同质性
        3.3.4 消费者多方持有同类产品
        3.3.5 互联互通与消费者福利无关
    3.4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竞争模式
        3.4.1 伯川德竞争模式
        3.4.2 多元化经营模式
        3.4.3 单边收费模式
        3.4.4 歧视性定价模式
        3.4.5 产融结合模式
        3.4.6 产业链整合模式
    注释
4. 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竞争行为
    4.1 中国互联网企业竞争分析框架——水晶体系
        4.1.1 商业创意:企业的起源
        4.1.2 产品黏性:赢者得多数的关键
        4.1.3 资源整合:必备的生产要素
        4.1.4 产品体验:满足需求无止境
        4.1.5 用户基数:开启网络效应的钥匙
        4.1.6 盈利模式:可持续增长的基石
        4.1.7 互联网企业生命周期:水晶体系的运行机理
    4.2 中国互联网企业竞争行为模型
        4.2.1 模型的基本假定前提
        4.2.2 拓展的豪泰林模型
    4.3 讨论
        4.3.1 关于歧视性定价行为的讨论——主要盈利模式
        4.3.2 关于产品差异化行为的讨论
        4.3.3 关于研发策略的讨论
    注释
5.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市场结构
    5.1 中国互联网相关市场界定
        5.1.1 相关市场定义及一般界定方法
        5.1.2 互联网相关市场界定的难点及争议
        5.1.3 互联网相关市场界定
    5.2 中国互联网市场结构判断
        5.2.1 市场集中度测算
        5.2.2 单寡头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垄断的成因
        5.2.3 单寡头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竞争的来源
        5.2.4 单寡头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特征
    5.3 中国互联网市场结构实证检验
        5.3.1 平稳性检验
        5.3.2 协整检验
    注释
6.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市场绩效评价
    6.1 工业时代的标准无法适应新经济
        6.1.1 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的无效
        6.1.2 网络效应与双边市场的特殊性
        6.1.3 互联网盈利模式的复杂性
    6.2 互联网产业市场绩效衡量新标准
        6.2.1 消费者福利
        6.2.2 市场成长空间
        6.2.3 进入退出壁垒
        6.2.4 创业与创新
        6.2.5 对传统产业的影响
    6.3 讨论:捆绑、快速模仿与规制
    注释
7. 结束语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政策思考
    7.3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9)互联网内容规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基本研究思路与假设
    第四节 基本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章 互联网的发展与挑战
    第一节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
    第二节 互联网的积极影响
    第三节 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第三章 互联网规制的理论与学说
    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表达自由
    第二节 关于网络规制的观点探讨
    第三节 网络规制的正当性分析
第四章 国别研究:美国
    第一节 网络规制的法律框架
    第二节 表达自由与立法规制的制衡
    第三节 从法治走向自律
第五章 国别研究:德国
    第一节 传统媒体的规制政策
    第二节 网络规制的法律框架
    第三节 德、美的立法规制比较
第六章 国别研究:新加坡
    第一节 传统媒体的规制政策
    第二节 网络规制的法律框架
    第三节 特色网络规制
第七章 国别研究:韩国
    第一节 韩国的媒体发展
    第二节 《新媒体法》争议的背后
    第三节 其它规制手段
第八章 英国、法国和日本的网络规制
    第一节 英国——监督而非监控的自律模式
    第二节 法国——共同调控的规制模式
    第三节 日本——加强与民间合作
第九章 中国的网络规制现状
    第一节 互联网管理理念
    第二节 法治管理框架
    第三节 网络自律现状
    第四节 网络规制之不足及对他国的借鉴(上)
    第五节 网络规制之不足及对他国的借鉴(下)
    第六节 从“茉莉花革命”看网络时代的国家安全
    第七节 新媒体形态对网络规制的长远影响——以“微博”为例
第十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美国CDA 法案之争
    第二节 德国“托宾案”与网络司法管辖权
    第三节 韩国“破坏性标准”违宪事件
    第四节 对“艾滋女事件”的反思
第十一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的总体回顾
    第二节 网络规制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其它需要研究的因素
    第四节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网络营销的意义和目的
    1.1 互联网革命中网络营销的意义
    1.2 研究网络营销的目的
    1.3 网络营销相对于传统营销的明显优势
        1.3.1 网络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无时间地
        1.3.2 网络营销无店面租金成本, 且有实现产品直销, 能帮助企业减轻库存压力, 降低经营成本.
        1.3.3 国际互联网覆盖全球市场, 通过它企业可以方便快捷地进入任何一个市场.
        1.3.4 在网上, 任何企业都不受自身规模的绝对限
        1.3.5 网络营销中公平、公正、公开的经营特色, 体现在销售和服务的价格、质量等方面.
        1.3.6 准确高效的服务营销.
2 我国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
    2.2 我国网络营销中出现的问题
        2.2.1 从整体看, 网络营销并未取得应有的效益
        2.2.2 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
        2.2.3 社会公众对网络营销的安全与可靠性存在疑虑
        2.2.4 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和金融体系支撑不足
3 发展我国网络营销的主要对策
    3.1 大力发展我国电子商务事业
        3.1.1 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 搞好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
        3.1.2 加强物流配送系统的建立
        3.1.3 解决好网上支付问题
    3.2 加快建立和建全网络营销的政策法规
    3.3 为网络营销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3.4 打破传统购物观念对网络营销的制约
    3.5 真正认识到网络营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充分发挥网络营销的潜力效益

四、国际互联网上网络广告的新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政治沟通视域下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研究[D]. 韩建力. 吉林大学, 2019(02)
  • [2]网络评论区的生长与发展[D]. 武梦娣. 湖南大学, 2019(07)
  • [3]互联网与文化生产、推广和消费研究[D]. 王爽. 山东大学, 2016(10)
  • [4]数字报纸付费墙研究[D]. 迟强. 武汉大学, 2015(01)
  • [5]互联网思维及其视域下的传统媒体转型[D]. 徐红. 安徽大学, 2015(12)
  • [6]从监管到治理 ——中国互联网内容治理研究[D]. 曹海涛. 武汉大学, 2013(01)
  • [7]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模式研究 ——以山东三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案例[D]. 王夕虹.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5)
  • [8]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竞争策略与市场结构研究[D]. 傅瑜. 暨南大学, 2013(07)
  • [9]互联网内容规制的比较研究[D]. 张化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10]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同甲佳,李秦. 河西学院学报, 2010(02)

标签:;  ;  ;  ;  ;  

互联网广告新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