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旅游资源开发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大理市旅游资源开发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大理市旅游资源开发及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何彬灵[1](2021)在《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外部性研究》文中认为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先导作用和强关联带动作用,受到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已经实现了大发展,呈现出旅游产业集群的态势,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利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分析工具,从跨学科的视角结合空间维度对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和外部性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正在建设的大滇西旅游环线地区推进旅游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以大滇西旅游环线的核心地区——滇西地区6个州(市)的旅游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第一,归纳和分析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阐述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跨越式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滇西旅游的发展历程、差异;通过对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整理和分析,对滇西地区6个州(市)旅游发展基本条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第二,为了弥补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定量分析的欠缺或空白,本文从旅游产业集聚度和旅游产业关联度出发,采用了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空间相关性、灰色关联度模型四种定量方法,得出2008-2019年滇西地区已经形成了旅游产业集群,推进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量化研究,实证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程度和未来发展空间,也证实了这一产业集群具有的比较优势。第三,外部性是所有云南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或者说行为动机动力,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者结合,本文一是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带来的经济外部性,即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空间依赖性的分析,得出本地旅游经济不仅受到当地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还会受到周边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和旅游经济的影响,政策制定上要考虑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二是论证了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产生的知识外部性和社会外部性,推动了滇西地区智慧旅游和电商平台的发展,提高了旅游企业在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质量细节的创新,成为世界一流的产业进行了探索;证实了社会外部性在滇西地区推动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国土安全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及旅游产业集群拓展就业面,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消除封闭思想,加速了地区对外开放具有积极的正效应。第四,在研究的基础之上,根据云南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的大滇西旅游环线产业的要求,在如何提升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品质,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发挥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外部性等方面,从七个方面提出了的对策建议。

沈佳欢[2](2021)在《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结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剧烈的内外部重组与分化。景观资源评价是识别传统村落资源内在组成和外在表现的重要工具,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杭州市15个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景观资源构成要素及特征,从景观资源质量、生态环境条件、规划利用条件3方面建立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其综合评价值,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传统村落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农业资源、聚落资源、人文资源四大类,归纳总结出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基本特征为:景观类型与功能多样性、空间结构与形式复杂性、农业景观与经济单一性、聚落空间格局集聚型、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2)构建了由景观资源质量、生态环境条件、规划利用条件3大准则层、8大指标层、25个因子层组成的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3)基于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5个传统村落进行评价,得出其综合评价值,对各村落景观资源的优势与劣势进行总结。结果表明:“休闲农业吸引力”“村落环境融合度”“街巷空间丰富度”“文化内涵感染力”“非遗艺术传承度”“节庆活动丰富性”“清洁度”“交通可达性”“知名度”“景源配置”“基础设施条件”等14个评价因子得分低于评价均值,为今后重点提升对象。(4)结合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结果,针对性提出“景观资源质量提升”“生态环境现状整治”“规划利用条件改善”3项优化策略,以期为同类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提供经验借鉴和定量化支撑。

包艳丽[3](2021)在《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面临严重的碳排放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相关研究表明,协调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定性研究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作用机理;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根据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借鉴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水平、土地经济效益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测算云南省2010-2018年及2010年、2015年、2018年16个州市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分别分析影响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通过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相对发展度模型对2010-2018年间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动态研究;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对16州市的耦合协调进行空间聚类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两者之间的双向关系;应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两个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及云南省特点提出促进云南省低碳经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两系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得出的以下结论:(1)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低碳经济通过经济增长、改进低碳技术、降低能源消耗等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迫使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及方式的改进,通过增加建设用地的经济、技术投入及生态保护,进而促进建设用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实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通过优化居住区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布局,降低碳源,增加碳汇面积,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2)从时间上看,2010-2018年云南省低碳经济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0.29777增长到2018年的0.40124。从空间上来看,相对高碳经济地区主要集中在滇中、滇东北、滇东南;相对中碳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南;相对低碳经济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滇西北,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条件相符合。通过障碍度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云南省低碳经济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房地产投资量、工业固定废物处置率、森林覆盖率。(3)从时间上看,2010-2018年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0.32621上升到2018年的0.78520。从空间上来看,相对集约地区位于滇中、滇西南;集约度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及滇西北。呈现出中部高、两边低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分布较为一致。影响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建设用地利用率、建设用地人口密度、道路网密度、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4)云南省2010-2018年间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属于勉强协调阶段的州市有昭通市、普洱市、文山州、德宏州;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的有曲靖市、保山市、临沧市、楚雄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怒江州;处于中级协调阶段的有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迪庆州。2010、2015、2018年16州市的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值,且呈现上升趋势,空间集聚效应逐渐加大,耦合协调度的高水平区聚集在经济基础较好、区域合作较多地滇中地区,低值水平区聚集在产业薄弱、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较差且区域合作较少的滇西北、滇西地区。(5)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两系统存在着长期均衡且互为因果关系。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各要素紧密相关,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指标中,影响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投资量、第三产业所占比重、R&D经费占GDP比例;在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中,影响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地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建设用地地均从业人员数、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6)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高碳化、水电等新能源利用率较低、低碳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并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产业、清洁能源、碳汇优势,建议从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发展水电等新能源结构、提升低碳技术创新、发挥碳汇潜力等方面进行提升;针对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严重的土地不足、土地浪费、因自然、经济因素差异造成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建议推进城市均衡发展、完善建设用地技术和管理考核机制、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盘活存量用地等方面提升;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云南省实际,提出低碳社区土地利用模式、低碳产业园土地利用模式和低碳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从微观、中观、宏观上实现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杨梅[4](2021)在《地形起伏度视域下云南山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区是特殊的人地系统。山区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影响着山区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国是世界上的山地大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9%,受地理环境复杂、历史基础薄弱等条件影响,山区经济相较平原地区欠发达。地处我国西南的云南省是典型的山区省份,是我国垂直地带性和地表破碎程度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地形地貌特征复杂多样,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省内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在国家新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下,云南亟需进一步探究山区地理环境特征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努力摸索出一条有别于中东部平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研究旨在克服现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忽视垂直地带性影响要素的局限,从地形起伏度视域下,尝试筛选构建山区经济发展的分析方法体系,探究以云南为代表的中国山区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研究基于山地系统是多层次、多界面交织建构的理念,结合典型地区考察和相关文献资料收集,以云南129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基于90 m分辨率的DEM数据和面板数据,一方面运用窗口分析法和均值变点法提取分析县域平均地形起伏度;另一方面运用全域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分布及显着性检验等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究地形起伏度视域下的云南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并深入分析地形起伏度对县域经济的空间影响效应,揭示云南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独特规律,针对性地提出山区县域经济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对策,谋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确定研究方法,阐明主要内容并提出创新点。第二章:研究区基础环境分析。紧扣地形起伏度和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围绕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两个层面分析归纳云南山区经济发展基础环境。第三章:云南地形起伏度和山区经济发展总体特征。运用窗口分析法和均值变点法等提取县域平均地形起伏度,探究县域地形起伏度分布态势;并从省、县域层面剖析云南山区经济发展变化总体特征。第四章:云南地形起伏度和山区经济空间发展集聚特征分析。运用全域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分布及显着性检验等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究云南县域平均地形起伏度与山区县域经济的空间发展集聚特征。第五章:云南地形起伏度对山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评价。筛选影响山区经济发展的指标因子,构建基于地形起伏度影响因子的评价模型,剖析地形起伏度对云南山区县域经济增长与产业增长的空间影响效应。第六章:云南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紧扣以上山区经济发展的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云南山区县域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概括归纳研究主要结论,指出本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简述后续研究发展方向。

王涛[5](2021)在《长汀县全域旅游开发建设创新研究》文中认为

赵建平[6](2021)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文中提出旅游业作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能够为地方带来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且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山地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73.4%,山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是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复合的旅游目的地。山地景区是以自然山体、水体、气候、动植物为景观要素,兼具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的旅游综合体。依托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景区开发相对较早,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景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山地景区作为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因其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而备受游客青睐,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国内对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研究较少,山地景区本身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文章从玉龙雪山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入手,研究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构成、变化并对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景区实际状况提出驱动力优化对策,对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对于丰富山地旅游与山地景区驱动力研究有理论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以玉龙雪山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和评述,明确山地旅游和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的概念内涵,并以旅游推-拉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旅游供需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指导。运用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构建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为开展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分析和驱动力综合评价打下了基础;以旅游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基于山地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相关数据资料,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历程分为划分为起步(1984-1993年)、发展(1994-2004年)、巩固(2005-2011年)和成熟(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从驱动力横向变化和纵向历时性变化两个角度分析玉龙雪山驱动力变化过程;在构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资料评价法评价其水平、得出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旅游发展基础、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山地旅游市场、山地旅游管理共4个准则层指标、13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2)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横向变化做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驱动力和市场需求驱动力对山地景区发展驱动作用在旅游开发历程中日益增强;政府政策驱动力在山地景区开发前中期尤其是前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旅游资源驱动力方面,山地自然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山地景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文资源在山地景区开发中后期发挥了较大作用,冰川旅游资源有所减弱,但依然是山地景区保持吸引力的核心资源;旅游产品驱动力从单一驱动转变为综合驱动,旅游产品体系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交通驱动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和游客游玩交通体系;旅游环境驱动力得到不断加强,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在不断提升;传媒传播驱动力也得到极大增强,从单一传统媒体传播到现在构建了完善的传媒传播推广体系;山地景区旅游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玉龙雪山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旅游管理驱动力发挥了极大作用。(3)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纵向历时性做的分析,表明: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起步阶段以旅游资源、政府政策驱动力为主导,发展阶段演变为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旅游环境驱动力为辅助,巩固阶段变化为以旅游环境、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导,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助,到了成熟阶段形成以传媒传播驱动力为主,旅游管理、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其他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综合性驱动。(4)构建的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如下:准则层指标中,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所占权重最高为0.4769,其次为山地旅游发展基础(0.2893)、山地旅游市场(0.1496),山地旅游管理(0.0844),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包含山地旅游资源和山地旅游产品两项指标,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产品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中发挥驱动作用最大。(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的项目层指标中,旅游资源驱动力所占权重最高(0.2693)、其次是旅游产品驱动力(0.2076)、市场需求驱动力(0.1493)、旅游交通驱动力(0.1322)、旅游环境驱动力(0.0723)、传媒传播驱动力(0.0535)、经济发展驱动力(0.0451)、政府政策驱动力(0.0397)、旅游管理驱动力(0.0309)。这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处于主导地位,山地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交通是推动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6)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资料收集,计算后得到玉龙雪山景区驱动力综合得分S=4.0414,综合驱动力处于优质协调,驱动作用大,但从具体各项得分和实际情况来看,驱动力还可以进一步优化。(7)针对问题和山地景区转型升级需要,提出了: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开发产品;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健全规章制度,优化管理体系;运用现代技术,打造智慧景区;兼顾景区内外,促进转型升级等对策建议。

韦国辉[7](2020)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综合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后,随着大众旅游、全域旅游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的旅游景区发展理念对传统旅游景区发展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是其发展旅游业的核心功能区,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等旅游资源,是推进该区域旅游景区全域化发展进程的重要资源保障。但是在推进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全域化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受到景区无序化发展和过度开发等不良行为活动的影响,该区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因此,为解决该区域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相关涉旅单位对其进行了整治。本文主要通过对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的治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困境等进行梳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综合治理对策及建议,皆在为其实现有效治理提供细致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本文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综合治理进行研究,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等。当前,该区域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主要有:策划规划实施力度滞后、相关治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产权划分不明晰、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安全隐患问题突出、环境与旅游资源保护力度较欠缺、政府治理与市场治理存在失灵现象、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尖锐、治理资源的供需不平衡、治理中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配不平衡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分别提出了更加有效的综合治理对策建议。望其将来能为促进该区域旅游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性意见及建议。

王琳[8](2020)在《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旅游业正处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房车营地作为实现转型的空间实践之一,蕴含着强劲的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然而,巨大的需求缺口使建设者们来不及理性思考现实问题,就直接套用国外模式。虽然使用国外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以解决需求问题,但是房车营地的建设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不仅房车营地不可持续化,也造成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本文研究的核心就是寻求适合我国当前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房车营地营建模式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为其指明了方向。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因此,本文将“共享发展理念”引入房车营地的营建策略研究,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在研究的视角上,实际上是房车营地共享价值观的确立;第二个层面是做为作用机制,即实现共享营建的具体路径;第三个层面是作为目标和成果,使我国房车营地走上可持续的共享发展之路。研究的结构通过对房车营地发展现状和问题梳理分析,提出我国房车营地必须走共享的发展之路。而后从房车营地由谁共享、共享什么、如何共享以及共享步骤深入分析构建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内涵与内容,运用游憩机会谱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建构理论框架。并从房车营地使用者角度,运用RDA分析法筛选乡村、城市游憩中心地和生态敏感区建设房车营地的决定性要素,并聚焦三类区域发展需求和特性,推导出集群共享、让渡共享和调适共享的营建机制。通过共享营建体系的构建,分别探讨针对三种区域类型具体的营建策略:集群共享在乡村的营建策略核心是通过区位、功能和空间的集群共享,达到促进区域联动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居民福利提升的目标;让渡共享在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营建策略,从让渡城市发展、让渡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和让渡游客体验升级的三个层面,来实现城市游憩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调适共享在生态敏感区的营建策略,从调适房车营地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环境气候对房车营地的限制和影响两方面,来寻求在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之间的平衡点。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当前的房车营地发展而言,营建技术与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但营建模式上必须进行探索与创新。因此,本文引入共享发展理念,以全域化的营建视角和高质量的营建原则,研究房车营地区域性生成机制,构建了共享营建的理论模式和实现机制,创新发展了房车营地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房车营地的三种创新营建模式:乡村的集群共享策略、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策略和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策略。以此,使房车营地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质量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袁三明[9](2020)在《区域古迹资源开发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差异研究 ——以茶马古道云南段沿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少有的且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线性遗产,其沿线区域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茶马古道旅游带能够促进沿线区域旅游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增长。在以往的茶马古道开发研究中,研究对象多为残破的古道遗址,忽视了众多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沿线古迹资源,使得茶马古道的开发存在基础薄弱和资源不足等问题。其次,研究重点主要是旅游开发框架的构建及文物保护措施的制定,其研究方法多为定性描述和政策解读,缺少指标量化过程和定量计算方法,不能揭示交通建设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对茶马古道开发的具体影响程度。为了使茶马古道旅游带的建设具有科学依据,本文对古道沿线区域做如下研究:首先,对茶马古道云南段沿线各区县的古迹、交通、城镇化和经济等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结合GIS分析方法,构建优势度评价模型,并对各要素优势度进行分析;其次,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探究各要素优势度对古迹资源发展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以数据结果证明要素选取的合理性并分析各区县古迹资源开发的突出优势;再次,构建古迹资源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模型,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区域古迹资源开发适宜性的自相关程度及空间聚集特征,说明茶马古道旅游带建设的可行性;最后,根据各区县的古迹开发优势及适宜性空间差异,划分古迹资源开发合作区并制定发展类型。以此为区域古迹资源开发和茶马古道旅游带建设提供数据支持与研究参考。论文基于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以县域为研究尺度,所得研究结论如下:(1)古道沿线区县古迹资源优势度普遍较低,交通优势度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县呈散乱分布,而经济水平高的区县分布较为集中。(2)古迹资源开发要素的选取存在合理性。各开发要素与古迹资源优势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其中,交通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各要素与古迹资源优势度之间还处于极度不协调的发展阶段。(3)茶马古道旅游带的建设存在可行性。古道沿线区域的古迹资源开发适宜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依赖和聚集特征,同时也存在显着的两极分化现象。区域内存在11个合作区和7种发展类型,且合作区中心城市以各州市行政中心为主。

谢宏[10](2020)在《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综合国力明显提升。当前,休闲旅游正在成为我国人民日常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大理市作为全国着名旅游城市,该地区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在云南省处于较高水平,在这样一个典型旅游城市,研究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对其他城市的产业布局或促进产业间融合发展很有意义。论文以大理市的房地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情况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4个方面展开研究:(1)在现有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耦合协调理论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大理市市情、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2)选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建立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赋权。(3)选取大理市2009-2018年房地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对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耦合度模型量化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其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价。(4)根据评价结果对促进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对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研究,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1)通过文献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房地产业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2)利用功效函数对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两个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业发展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房地产业。(3)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研究,两个产业之间的相关性较强,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经历了由失调到良性协调过程的转换。(4)为促进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提出了5条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二、大理市旅游资源开发及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理市旅游资源开发及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外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意义、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方法
        一、论文研究的区域范围
        二、研究内容
        三、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理论研究和研究综述
        一、理论研究
        二、研究综述
第二章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1978-1993 年)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4-2002 年)
        三、跨越式发展阶段(2003-2013 年)
        四、高质量发展阶段(2014 年及以后)
    第二节 影响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要素现状
        一、影响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内部要素现状
        二、影响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外部要素现状:市场要素
    第三节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一、疫情常态化下旅游严重受挫
        二、旅游促销力度不够
        三、投资资金不能满足需要
第三章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识别
    第一节 集群集聚度识别
        一、产业角度:区位熵指数
        二、空间角度:空间基尼系数
    第二节 旅游产业集群关联度识别
        一、旅游产业空间联系度:空间自相关
        二、旅游产业内部关联度:灰色关联度模型
第四章 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外部性分析
    第一节 旅游产业集群外部性表现的类型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经济外部性
        二、旅游产业集群的知识外部性
        三、旅游产业集群的社会外部性
    第二节 经济外部性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空间模型的选取
        三、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知识外部性和社会外部性分析
        一、知识外部性分析
        二、社会外部性的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疫情常态化下,政企双向发力,刺激旅游复苏
        二、培育区域品牌,开展旅游营销,提高知名度
        三、完善融资体制,促进旅游企业集群发展
        四、优化要素配置,助力集群可持续发展
        五、培育增长极,加强区域协作
        六、重视带动效应,塑造良好集群环境
        七、加强旅游合作,开发“农家乐”,升级电商平台,保护传统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2)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的战略导向
        1.1.2 城市化与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村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1.3 传统村落的景观价值日益凸显
        1.1.4 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日渐重视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1.1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特征分析
        1.3.1.2 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1.3.1.3 基于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传统村落优化策略研究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资料研究
        1.3.2.2 实地调查研究
        1.3.2.3 专家咨询法
        1.3.2.4 问卷调查法
        1.3.2.5 模糊综合评价法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聚落与传统村落
        2.1.2 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
        2.1.3 乡村景观
        2.1.4 乡村景观资源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美学理论
        2.2.3 乡村景观资源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人类聚居环境理论
    2.3 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2.3.1 国外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2.3.2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2.4 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2.4.1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2.4.2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2.5 景观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2.5.1 国外景观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2.5.2 国内景观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2.6 研究述评
    2.7 本章小结
3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现状调研
    3.1 杭州市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条件
        3.1.4 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
    3.2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3.2.1 存量及分布情况
        3.2.2 地理区位
        3.2.3 社会经济
    3.3 传统村落景观资源构成要素分类研究
        3.3.1 自然景观资源
        3.3.2 农业景观资源
        3.3.3 聚落景观资源
        3.3.4 人文景观资源
        3.3.5 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层级结构
    3.4 传统村落自然景观资源
    3.5 传统村落农业景观资源
    3.6 传统村落聚落景观资源
    3.7 传统村落人文景观资源
    3.8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特征总结
        3.8.1 景观类型与功能多样性
        3.8.2 空间结构与形式复杂性
        3.8.3 农业景观与经济单一性
        3.8.4 聚落空间格局集聚型
        3.8.5 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
    3.9 本章小结
4 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4.1.1 依据研究区景观资源特征
        4.1.2 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4.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2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取
        4.2.1 评价指标选取
        4.2.2 评价因子选取
        4.2.2.1 自然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2 农业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3 聚落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4 人文资源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5 环境质量评价因子选取
        4.2.2.6 生态状况评价因子选取
        4.2.2.7 区位条件评价因子选取
        4.2.2.8 现状条件评价因子选取
    4.3 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与分析
        4.4.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1 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4.4.1.2 判断矩阵的建立和权重结果
        4.4.2 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4.4.2.1 准则层权重分析
        4.4.2.2 指标层权重分析
        4.4.2.3 因子层权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与结果分析
    5.1 评价方法与标准
        5.1.1 评分方法
        5.1.2 评分标准
        5.1.3 评分结果分级标准
    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
        5.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因素集及评语集合的确定
        5.2.2 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5.2.3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5.2.4 评价结果统计
    5.3 结果分析
        5.3.1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优势
        5.3.2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劣势
    5.4 本章小结
6 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优化策略
    6.1 景观资源质量提升
        6.1.1 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6.1.2 建筑风貌导控,提高村落环境融合度
        6.1.3 街巷空间优化,提高空间形态丰富性
        6.1.4 民风民俗重塑,凸显文化内涵感染力
        6.1.5 创新保护形式,促进非遗艺术传承
        6.1.6 区域协同传承,提升人文景观生命力
    6.2 生态环境现状整治
        6.2.1 道路风貌导控,提升村落清洁度
        6.2.2 林相修复与改造,加强生态稳定性
    6.3 规划利用条件改善
        6.3.1 优化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构建村域慢行系统
        6.3.2 积极联动周边旅游资源,提升村落品牌形象
        6.3.3 打造特色景观游览线路,完善村落景源配置
        6.3.4 协同建设基础服务设施,营造宜居生活环境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目录
附录 B: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指标因子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 C: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指标因子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 D: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专家咨询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低碳经济研究
        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三、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三、创新性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低碳经济
        二、区域建设用地
        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四、系统科学理论
第三章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定性分析
    第一节 低碳经济发展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机理
        一、低碳经济对土地投入水平的影响
        二、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水平的影响
        三、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影响
        四、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低碳经济的反馈机理研究
        一、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减少碳源占地的反馈
        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增加碳汇用地的反馈
    第三节 联动关系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一、研究区域分布概况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一、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
        二、能源消耗及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三、碳排放特点
    第三节 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
        一、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分析
        二、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第五章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第一节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一、数据来源
        二、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测算方法
        三、低碳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四、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一、障碍度模型
        二、云南省低碳经济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三、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一、耦合度模型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三、相对发展度模型
        四、空间自相关模型
    第二节 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一、耦合度、协调度分类标准
        二、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三、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四、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三节 耦合机制分析
        一、因果关系分析
        二、典型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低碳经济引导下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策
    第一节 国内外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的经验
        一、低碳生态型社区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二、低碳生态型产业园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三、低碳生态型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三、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优化的对策建议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4)地形起伏度视域下云南山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一)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四)相关理论基础
    三、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界定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云南山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特征
    一、特征显着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特殊的地形地貌
        (二)多样的自然资源
    二、丰富多彩的社会人文环境
        (一)区位条件特殊
        (二)人口民族多样
        (三)人文历史多彩
        (四)政策保障有利
第三章 云南地形起伏度和山区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一、地形起伏度总体特征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三)地形起伏度特征
    二、经济发展时空特征
        (一)经济发展时间演进特征
        (二)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
第四章 云南地形起伏度和山区经济空间发展集聚特征分析
    一、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
        (一)研究方法
        (二)全域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二、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
        (一)研究方法
        (二)局域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三、小结
第五章 云南地形起伏度对山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评价
    一、研究模型方法筛选构建
        (一)影响因子筛选
        (二)方法模型构建
    二、山区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
    三、山区县域产业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
        (一)第一产业增长的空间效应
        (二)第二产业增长的空间效应
        (三)第三产业增长的空间效应
    四、小结
第六章 云南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一、紧抓“新基建”机遇,打通区域空间屏障
    二、凭借“滇中”增长极,加快培育副增长点
    三、立足山区梯度特色,大力推进产业兴旺
    四、发挥边境区位优势,积极促进对外开放
    五、完善区域就业政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一、结论
    二、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业发展业态之一
        1.1.2 山地景区是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
        1.1.3 玉龙雪山景区发展较快但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山地旅游研究
        1.2.2 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
        1.2.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山地旅游及山地景区
        2.1.2 旅游驱动力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旅游推—拉理论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3 旅游供需理论
第3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识别与判定
    3.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3.1.1 景区基本概况
        3.1.2 旅游发展历程
    3.2 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3.3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3.3.1 专家意见征询过程
        3.3.2 结果分析
    3.4 驱动因子指标阐释
第4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研究
    4.1 旅游动力系统分析
        4.1.1 推力系统分析
        4.1.2 引力系统分析
        4.1.3 支持系统分析
        4.1.4 媒介系统分析
    4.2 旅游驱动力变化
        4.2.1 经济发展驱动力
        4.2.2 市场需求驱动力
        4.2.3 政府政策驱动力
        4.2.4 旅游资源驱动力
        4.2.5 旅游产品驱动力
        4.2.6 旅游交通驱动力
        4.2.7 旅游环境驱动力
        4.2.8 传媒传播驱动力
        4.2.9 旅游管理驱动力
    4.3 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驱力变化
        4.3.1 旅游发展阶段划分
        4.3.2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驱动力变化
第5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
    5.1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
        5.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5.1.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5.1.3 评价权重确定
        5.1.4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1.5 评价方法与指标赋分标准
        5.1.6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5.1.7 评价结果与分析
    5.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优化
        5.2.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存在问题分析
        5.2.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 C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权重打分
附录 D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 E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 F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全域旅游背景下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综合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和重点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难点
        1.5.3 研究重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全域旅游
        2.1.2 旅游景区
        2.1.3 旅游景区治理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民族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理论
        2.2.2 元治理理论
        2.2.3 社会共生理论
第3章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概述及治理现状
    3.1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概述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的类型
        3.1.3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的特征
        3.1.4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功能
    3.2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治理的现状
        3.2.1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人次及旅游收入分析
        3.2.2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游客接待人次及旅游收入同比增长率分析
        3.2.3 洱海保护与治理
        3.2.4 环洱海区域旅游市场整治
第4章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4.1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4.1.1 策划规划实施力度滞后
        4.1.2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健全
        4.1.3 旅游景区产权划分不明晰
        4.1.4 管理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4.1.5 景区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4.1.6 环境、旅游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4.2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治理存在的困境
        4.2.1 政府、市场治理存在失灵
        4.2.2 景区发展与景区保护的矛盾尖锐
        4.2.3 景区治理资源需求与供给不平衡
        4.2.4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矛盾突出
第5章 国内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及经验借鉴
    5.1 国内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及经验借鉴
        5.1.1 乌镇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5.1.2 腾冲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5.2 国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及经验借鉴
        5.2.1 美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5.2.2 日本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第6章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综合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6.1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综合治理的主要理念及基本原则
        6.1.1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综合治理的主要理念
        6.1.2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6.2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综合治理对策及建议
        6.2.1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外部综合治理对策及建议
        6.2.2 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内部综合治理对策及建议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8)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房车产业的兴起与社会需求的释放
        1.1.2 政策导向与全域旅游的发展需求
        1.1.3 我国房车营地的建设发展现状
        1.1.4 建设热潮下的现实与困境
    1.2 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解析
        1.2.2 研究范围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4.1 房车营地相关研究
        1.4.2 共享发展理念相关研究
        1.4.3 文献综合评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理论框架建构
    2.1 共享营建房车营地的理论基础
        2.1.1 区域科学理论
        2.1.2 社区理论
        2.1.3 游憩地生命周期理论
        2.1.4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2.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内涵
        2.2.1 阶段与功能决定了全面共享的营建内容
        2.2.2 使用者主体需求决定了全民共享的营建范围
        2.2.3 模式演进决定了共享共建的营建路径
        2.2.4 决策与调控决定了共享的渐进式营建进程
    2.3 共享营建的理论层级构建
        2.3.1 基于游憩机会划分的营建层级
        2.3.2 基于景观游憩潜力的营建层级细化
    2.4 本章小结
3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实现机制
    3.1 基于选择意象测度的策略机制推导
        3.1.1 相关性决定性分析法的引入
        3.1.2 样本选取和数据采集
        3.1.3 数据分析
        3.1.4 研究结论
    3.2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作用机制
        3.2.1 集群共享
        3.2.2 让渡共享
        3.2.3 调适共享
    3.3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策略的原则与目标
        3.3.1 策略原则
        3.3.2 策略目标
    3.4 本章小结
4 房车营地营建与乡村区域发展的集群共享策略
    4.1 集群共享与乡村型房车营地营建的适应性
        4.1.1 乡村发展路径与现实需求
        4.1.2 房车营地在乡村营建的策略目标
    4.2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区位原则
        4.2.1 驱动乡村文化环境资源的提升
        4.2.2 引导乡村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4.2.3 构建多核并联的集聚式空间结构
    4.3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功能价值
        4.3.1 促进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共享
        4.3.2 满足多元游憩需求的功能支持
        4.3.3 搭建农旅深度融合的共享平台
    4.4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空间界面
        4.4.1 开放的房车营地边界
        4.4.2 融合共享的公共性功能空间
        4.4.3 衔接乡村社会空间的交通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房车营地与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营建策略
    5.1 让渡共享与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5.1.1 城市游憩中心地特征
        5.1.2 房车营地在城市游憩中心地营建的策略目标
    5.2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的让渡共享功能实现
        5.2.1 创立城市形象的事件触媒
        5.2.2 保护城市记忆的多样性事件重释
        5.2.3 激发城市活力的的公共生活事件回归
    5.3 让渡共享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的空间结构
        5.3.1 提升机能协同的空间整合共享
        5.3.2 促进多元融合的空间交互拓展
        5.3.3 支持城市事件的空间弹性适配
    5.4 让渡共享促进游憩者体验升级的空间营造
        5.4.1 强化游客感知体验的空间意象创构
        5.4.2 优化游客空间行为的交通组织
        5.4.3 细化游客时间行为的空间营造
    5.5 本章小结
6 房车营地与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营建策略
    6.1 调适共享与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6.1.1 房车露营与生态敏感区的相互关系
        6.1.2 房车营地在生态敏感区营建的策略目标
    6.2 调适游憩冲击的共享组织规划
        6.2.1 空间利用格局的组织
        6.2.2 时间效率格局的优化
        6.2.3 露营者行为格局的引导
    6.3 调适环境游憩适宜性的共享空间结构
        6.3.1 构建绿色共享的生态调蓄系统
        6.3.2 提升适洪能力的滨水景观结构
        6.3.3 应对风雪侵袭的场域防护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示例
附录B 营地RDA数据
附录C 乡村型房车营地列表
附录D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列表
附录E 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列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区域古迹资源开发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差异研究 ——以茶马古道云南段沿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茶马古道开发的相关研究
        1.2.2 耦合协调关系的研究现状
        1.2.3 ESDA在空间差异研究中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2 研究框架
        1.3.3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古迹资源开发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方法
    2.2 古迹资源评价模型
        2.2.1 古迹点密度
        2.2.2 区域旅游资源影响度
        2.2.3 古迹资源优势度
    2.3 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
        2.3.1 公路网络密度
        2.3.2 交通干线影响度
        2.3.3 区位优势度
        2.3.4 交通优势度
    2.4 城镇化与经济综合水平评价模型
        2.4.1 城镇化水平
        2.4.2 经济综合水平
    2.5 耦合协调模型
        2.5.1 耦合度
        2.5.2 耦合协调度
    2.6 古迹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
    2.7 ESDA空间分析方法
        2.7.1 全局Moran's I指数
        2.7.2 局部Moran's I指数
        2.7.3 Getis-Ord Gi指数
第三章 古迹资源开发要素评价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域界定
        3.1.2 地形气候
        3.1.3 古迹资源
        3.1.4 交通建设
        3.1.5 经济人口
    3.2 数据来源
    3.3 区县古迹资源评价
        3.3.1 古迹点密度分析
        3.3.2 区域旅游资源影响度分析
        3.3.3 古迹资源优势度分析
    3.4 区县交通优势度评价
        3.4.1 公路网络密度分析
        3.4.2 交通干线影响度分析
        3.4.3 区位优势度分析
        3.4.4 交通优势度分析
    3.5 区县城镇化与经济水平评价
        3.5.1 城镇化空间格局分析
        3.5.2 经济综合水平分析
第四章 古迹资源开发耦合协调研究
    4.1 古迹资源优势度与交通优势度耦合协调研究
    4.2 古迹资源优势度与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研究
    4.3 古迹资源优势度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第五章 古迹资源开发适宜性空间差异与发展规划研究
    5.1 古迹资源开发适宜性空间差异研究
        5.1.1 全局自相关空间差异分析
        5.1.2 局部自相关空间差异分析
    5.2 古迹资源合作开发规划研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附录C

(10)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房地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房地产业
        2.1.2 旅游业
    2.2 相关基础理论及方法
        2.2.1 耦合理论与耦合协调度模型
        2.2.2 熵值法
        2.2.3 协同理论
        2.2.4 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理市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相互影响关系
    3.1 大理市情概况
        3.1.1 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3.1.2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概述
        3.1.3 经济发展水平概述
    3.2 大理市房地产业发展概述
        3.2.1 大理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3.2.2 大理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3.2.3 大理市房地产业相关政策
    3.3 大理市旅游业发展概述
        3.3.1 大理市旅游业发展历程
        3.3.2 大理市旅游资源概述
        3.3.3 旅游配套设施及接待情况
    3.4 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相互影响关系
        3.4.1 房地产业对旅游业的影响关系
        3.4.2 旅游业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房地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选择的原则
    4.2 指标体系的结构和构建方法
        4.2.1 指标体系的结构形式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4.3 指标体系的构建路径
        4.3.1 指标体系的初选
        4.3.2 初级指标的筛选
        4.3.3 指标体系的修正
    4.4 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原始数据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选择
        5.2.2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5.3 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分析
        5.3.1 大理市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分析
        5.3.2 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
    5.4 促进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5.4.1 房地产业调控途径
        5.4.2 旅游业调控途径
        5.4.3 绿色发展途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房地产业与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 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获奖情况

四、大理市旅游资源开发及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外部性研究[D]. 何彬灵.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2)
  • [2]杭州市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资源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 沈佳欢.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3]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包艳丽.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地形起伏度视域下云南山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D]. 杨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长汀县全域旅游开发建设创新研究[D]. 王涛. 湖南理工学院, 2021
  • [6]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D]. 赵建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全域旅游背景下环洱海区域旅游景区综合治理研究[D]. 韦国辉. 大理大学, 2020(05)
  • [8]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D]. 王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9]区域古迹资源开发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差异研究 ——以茶马古道云南段沿线为例[D]. 袁三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10]大理市房地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谢宏.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大理市旅游资源开发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