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体的名称和范围

关于变体的名称和范围

一、论异体词的名称和范围(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祥[1](2021)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观参见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7版)是我国目前最为权威的现代汉语中型语文辞书,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都很高。中观参见系统是体现编纂者水平高低、检验词典质量优劣的重要一环。经几代辞书人的不懈努力,《现汉》早已成为辞书中的精品。基于辞书结构中观理论,我们对《现汉》(第7版)的中观参见系统进行了全量的封闭研究,描写了《现汉》(第7版)参见系统的基本面貌,概括了《现汉》(第7版)参见系统的基本特点和大致使用规律。中观参见系统是由参见系统组成的特别网络结构,使相关知识之间形成连接关系。本文采取封闭域定量统计法、整合描写分析法、手动和电脑干预等研究方法对《现汉》(第7版)中观参见系统进行研究,共涉及词目6452个。本文的主体部分为第二、三、四、五章。第二章是语音参见系统研究,包括多音字和多音词,共涉及参见词目978个,其中多音字有955个,占总数的14.8%,多音词有23个,占总数的0.4%,通过参见系统,在多音字或多音词内部形成勾连,便于读者检索、查阅,参见提示词使用“另见”。第三章是词形参见系统研究,共涉及参见词目1220个,包括单字、异形词、成语,其中单字有113个,占总数的17.6%,异形词有843个,占总数的13.1%,成语有264个,占总数的4.1%,通过参见系统,字、词、成语不同的形体之间形成系联,参见提示词使用“见、同、也作、也说”。第四章是语义参见系统研究,包括同义义场、反义义场、上下义义场、整体与部分义场、关联义场,共涉及参见词目2818个,其中同义义场有1615个,占总数的25%,反义义场有401个,占总数的6.2%,上下义义场有162个,占总数的2.5%,整体与部分义场有340个,占总数的5.3%,关联义场有300个,占总数的4.6%,通过参见系统,各语义场内部形成语义聚合,参见提示词使用“……称、见、参看、也叫、也说、图见、跟……相对、区别于……、对……而言”。第五章是构词参见系统研究,包括构词语素和构词理据,共涉及参见词目1436个,其中构词语素有1222个,占总数的18.9%,构词理据有214个,占总数的3.3%,通过参见系统,构词语素和其构成的词之间形成系联,揭示释义关系,词目释义中揭示构词理据,指引读者词典外参见,参见提示词使用“见、见下、参看、见于、语出”。第六章在此四章基础之上总结《现汉》(第7版)参见系统特点,概括不同参见提示词的功能区别。总体上讲,本文在辞书编纂“中观结构”的指导下,分析并描写了《现汉》(第7版)参见系统,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改建议,希望能够为《现汉》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昕升[2](2018)在《现代汉语异形词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九十年代末至今,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异形词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它的出现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这种现象,一些专家和学者做了相关研究和讨论,并且得出结论。本文从界定、来源及成因、分类和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五部分对近年来的异形词研究做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发展前景,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展望新的研究趋势。

韩淑红[3](2013)在《两汉非佛典外来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外来词是不同语言相互接触的必然产物之一,是跨语言、跨文化的词语代码转换的结果,对外来词系统进行共时断代研究是词汇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的语言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外来词,不同语言吸收引进外来词的历史因各自的外界条件及自身语言世界差异而各有特点。纵观汉语词汇史的已有成果,针对外来词系统进行断代研究的相对较少,尤其是面向古代汉语的同类问题,零散性讨论相对多于集中性研究。我们在对汉语外来词历史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认识已有研究成果,确立了两汉时期在汉语外来词历史上作为断代进行研究的合理性。我们在广泛阅读两汉时期的历史文本特别是与异域、异族相关的文献及各家注疏的基础上,确立了广义视角下的非佛典外来词1400条为研究封闭域,同时借鉴已有的两汉佛典外来词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汉语词汇史、现代词汇学、语义学、词典学理论,利用现代语料库的科学手段,以汉文全籍检索系统为统计平台进行量化考察。全文以两汉非佛典外来词本体研究为重点,同时结合相关理论以其为基础的拓展研究,一方面展示出其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为专科词典《汉语外来词词典》的修订编纂提供有效参考。对《汉书》、《史记》在外来词视角下的对比研究可展示出汉字的断代异文特点。全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综述,是论文选题的基础。第二章重点对汉语外来词历史分期研究进行梳理,并确立两汉时期在汉语外来词历史中进行整体研究的合理性,是后文研究深入展开的基础。论文第三、四、五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在词汇系统内从多角度研究两汉非佛典外来词的本体特征,展现其断代共性及个性。第六章是基于两汉非佛典外来词的拓展研究,是词汇学与词典学研究相结合的体现。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语。论文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在相关研究综述中,首先在充分认识汉语外来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发现汉语外来词研究的不足,进而提出研究思路,明确两汉外来词研究的可行性及研究意义。同时根据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法,对外来词的界定标准、确定方法及研究所用语料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针对汉语词汇史上外来词引进分期的不同看法,论述了两汉时期在外来词引进历史中断代的合理性,同时对两汉外来词引进的动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第三章对两汉非佛典外来词本体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词条界选、语源分布考察、词长考察、语义分布、词形分布和词类分布的研究。对所收录的广义非佛典外来词从词汇本体的五个方面,客观进行了分布描写及分析,并在全面量化统计基础上结合已有的佛典译词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充分展现两汉外来词的本体内部特征。第四章主要对两汉非佛典外来词中的专名进行进一步研究,从专名界选、专名外来词变体考察和专名外来词的理据进行深入描写研究,重点对专名变体的特点及理据类型进行探讨。第五章对两汉非佛典外来词中的普通词进行研究,从普通词的引进方式、异形变体及汉化途径方面分别进行量化研究及定性分析,并从主体世界、客体世界和语言世界方面解释了异形变体产生的原因。第六章主要是基于两汉非佛典外来词的拓展研究,包括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两汉外来词视角下的《汉语外来词词典》研究以及《汉书》、《史记》外来词的对比研究。第七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的意义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语言接触是悠久而经常的,生成民族化的外来词是跨语言交际的必然结果。在语言接触日益频繁的今天,反观历史上两汉时期的汉语外来词既有利于深化认识汉语词汇系统的断代特点,同时有利于推动汉语词汇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刘艳娟[4](2010)在《《现代汉语词典》研究三十年》文中提出《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是中国第一部规范型现代汉语词典,其权威性早已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从《现汉》第1版问世以来,研究者们便致力于《现汉》各方面的研究和探讨。然而,针对这三十年来的大规模的系统的研究尚未出现,还没有人对《现汉》这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析和概括。故以《〈现代汉语词典〉研究三十年》为选题,希望通过对前贤的研究成果尽量进行全面分析,让大家对《现汉》的研究有个直观的、综合的认识。本文以1978年至2009年,研究者们对《现汉》五个版本各个角度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大陆三十年来有关《现汉》的研究状况进行分类分析讨论。从宏观上来说,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六章,主要是有关《现汉》的内部研究,基本上是体例方面的东西,涉及到“凡例”研究、“词(字)音词(字)形”研究、收词研究和注释研究。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我们将《现汉》作为一个整体,将之与其它辞书和社会文化联系起来,希望通过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相结合,理顺《现汉》研究发展的历程,发掘《现汉》研究的共性及个性。绪论部分主要简单介绍了《现汉》的改版历程、研究现状和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资料、可创新之处和难点进行了简单分析,摆明了本论文的大致思路。第一章,《现汉》简介。通过对《现汉》性质、特点、出版以来各位学者对《现汉》的评价及《现汉》不断修订、其研究不断走向成熟的原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让广大读者对《现汉》有个大体的感性认知。第二章,《现汉》的体例研究。对《现汉》“凡例”的研究范围、修订,研究者们在研究《现汉》“凡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本章重点考察“凡例”的研究概况及其修订完善的过程。第三章,对有关《现汉》词(字)音、词(字)形的研究分别进行了分类综述。其中注音研究包括注音规则、注音中的研究角度、注音拼写研究等。对于词(字)形研究,我们对《现汉》中异形词、异体字和其它字形进行了分析探讨。第四章,针对学术界内出现的有关《现汉》收词立目的文章和论着,对《现汉》三十年来的收词研究进行简单勾勒。本章分为四个部分:《现汉》收词情形概述,关于《现汉》收词原则与收词范围的探讨,《现汉》收词及研究特点的补充和《现汉》收词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式等。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论述了《现汉》注释的研究概况。注释被视为整部词典的灵魂和核心,本章包括释义原则与方法的探讨,五版《现汉》释义优缺点大盘点,并对《现汉》释义进行了史性研究。接着,我们对《现汉》释义的辅助方式,包括用例、括注及其它标注进行了分类概括和分析。由于内容较为集中,篇幅过大,我们分为上下两章进行论述。第七章、第八章以《现汉》的外部研究为主。为了保持论文的系统性,我们将《现汉》内部各版本(包括单版、版版对比研究)、《现汉》和其它辞书的对比研究放在一起。其中,《现汉》与其它辞书的对比研究又包括了外语词典及国内其它语文词典等。通过内部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现汉》的与时俱进性;通过外部对比研究,我们亦可以看出《现汉》的特点及与其它辞书之间的联系。第七章,我们以苏新春(2007)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改进及对进一步完善的期盼——兼谈“现汉学”的建立》一文中所提到的“现汉学”为出发点,对基于《现汉》引发的关于“现汉学”的研究进行分类综述,包括基于《现汉》为资料的研究。在此我们分析了选择《现汉》为研究资料的原因、《现汉》在研究中的角色与定位、基于《现汉》为语料的研究方法、方向及特点。接着,我们对《现汉》与汉语教学的关系进行了简单探讨。最后,对《现汉》与文学、史地学等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进行了简单论述。在小结部分,我们对《现汉》这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总结,指出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几点意见。

于金华,汪海军[5](2009)在《异形词研究述评(上)》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异形词研究现状,主要梳理了异形词概念问题、产生的原因、分类以及规范原则问题,同时对不合理因素提出自己的看法。

郭建娟[6](2007)在《汉英异体词比较》文中指出关于异体词,学术界的前辈们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研究。其中最早以殷焕先先生于1962年在《中国语文》上发表的文章《谈词语书面形式的规范》为标志正式提出讨论。之后的几十年间,学者们发表大量文章,对异体词现象及其整理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些文章主要涉及到对异体词整理的学科性质、异体词的界定、异体词的分类以及对异体词加以规范的方法原则等。英语中对异体词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词汇学的文献中涉及到异体词的分类研究。诸如,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别研究,外来词不同转写形式等方面的研究。纵观前人的研究,学者们或者将异体词问题划归为词汇学问题,或者将异体词问题划归为文字学(书写形式)问题。他们都是将语言和文字分治的思想,将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截然分开,孤立的研究语言或研究文字,是分治观。本文在前人对汉英异体词单一研究的基础上,站在语言和文字合治的角度以及汉英对比的角度,用比较的观点来看待异体词,并对汉英的异体词进行比较研究,是合治观。本文从关系论、方法论的角度出发,以合治观为指导思想,将语言和文字作为一对互补的关系项,以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为指导方法来观察分析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中的异体词并挖掘二者存在差异的根源。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针对学术界异体词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提出汉英异体词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异体词重新提出定义和分类,认为异体词就是意义相同、形体不同的同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包括读音相同、相近以及读音不同的情况。将汉语和英语中的异体词分为同音异体词、音近异体词、外来词中多名并存的异体词,以及汉语的特殊情况——异序异体词。在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上,对异体词提出新的认识。第二章针对第一章中对异体词的分类,具体就每一类汉语异体词进行界定和描述,并分析其成因。第三章在第二章描述的基础上分析英语异体词的情况,用材料展示事实,揭示英语异体词的情况并分析英语异体词的成因。第四章通过将汉语和英语中的异体词情况一一进行数据统计,从深层次上挖掘汉语异体词和英语异体词差别的根源,以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作为方法,以合治观为指导思想,探究汉语和英语异体词的差别根源。认为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的差异造成了两种语言文字中异体词的不同。结论部分是从语言和文字的关系的角度对全文进行总结,并且提出这一研究方法可以对研究中西方语言文字提供借鉴。本文是将异体词放在汉语和英语这一大的背景下重新进行界定分类,用一种全新的指导思想——合治观,以及站在关系论的角度上,从分析语言文字事实出发,以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为研究方法,揭示汉英异体词存在异同背后的深层原因。本文的创新之处是解决了汉英异体词对比研究的空白,并发现汉语异体词和英语异体词差别的根源。

黎良军[7](2003)在《论异体词的名称和范围》文中提出异体词的名称、概念和范围 ,是异体词研究整理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异体词的本质属性可以概括为现代汉语书面语的“一词多形”或“同词异体”现象 ,应该根据此点确定异体词的范围。凡是用几个不同的书面形式来记录同一语词的现象 ,不管它们的读音是全同还是微异 ,都属于异体词的范围。存在着读音微异的异体词是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不可否认的事实。所谓“条件异体词”以义项为观察对象 ,几个书面形式所记录的不是同一个词 ,因而不属于异体词的范围。比较而言 ,异体词这个名称更符合汉语语言学概念系统的简明性原则

黎良军[8](2001)在《论词义在异体词整理中的核心地位——兼谈《现汉》的异体词规范思想》文中研究表明异体词的本质是同一个词有多个不同的词形 ;异体词整理却需要认真研究词的形义两个方面 ,推荐能够明晰表义的规范词形 ,其学科性质理所当然属于词汇学。从词汇学的观点看来 ,词义在异体词整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对异体词的确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而异体词整理的诸原则中 ,居于首位的原则应该是“义明”。坚持以词义明晰为根本原则选定主条需要注意 :( 1 )有理据的词形优先 ,但讲理据也不能过头 ;( 2 )有利于同形词分化和能使常用义项独立成词的词形优先 ;( 3)减轻常用字的语义负荷 ,发挥规范字的记词潜力

周友昌[9](2001)在《变体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The existence of variants in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is anobjective and complicated phenomenon in language. It appeared togetherwith written form of modem Chinese,but the linguists’ research on themin China was stated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especially since1980s, researchers have issued many theses on variants.It is very hard toanalyse them due to the complication of their forms.This article mainlygives an synchronic analysis of multisyllabic variants in Chinese by usingthe knowledge of lexicology, graphetics, semantics, phonetics, pragmatis,general linguistics and so on,from the angle of lexicology.Firstly,throughthe analysis of name and fact of variants and linguistic practice,we thinkthat the definition of variant can’t explain the real fact of pragmatics inChinese and solve the problems appearing in the research. Here,by usingthe theory of phoneme variants in phonetics,I put forward a proposal thatby using varied written forms of Chinese word to explains thecomplicated linguistic phenomenon,it offers a new view point from theangle of pragmatics and probe into the types,cause of formation,and normof "varied written forms of Chinese word" in order to give people sometheoretical guidances directions and make them use language more freely.

高更生[10](2001)在《不规范汉字与异体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权威性词书出现“家具-具-家俱”等用不规范汉字组成异体词的不正常的情况出发,论述了什么是不规范汉字,什么是异体词,划清二者各自的界限,然后说清楚不规范汉字为什么不能组成异体词,并进一步阐述了划清这个界限对词书编纂、整理异体词、促进汉字规范化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二、论异体词的名称和范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异体词的名称和范围(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观参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价值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中观参见研究综述
        二、辞书参见系统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行性论证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二、可行性论证
第二章 《现汉》(第7 版)语音参见系统
    第一节 多音字的参见
        一、意义完全相同的多音字
        二、意义部分相同的多音字
        三、意义相近的多音字
        四、意义不同的多音字
    第二节 多音词的参见
        一、前音相同,后音不同
        二、前音不同,后音相同
        三、前后音都不相同
第三章 《现汉》(第7 版)词形参见系统
    第一节 单字的参见
    第二节 异形词的参见
        一、词形国家已有试行标准
        二、词形国家标准未做规定
    第三节 成语的参见
        一、成语的首字不同
        二、成语内部字不同
        三、成语的词序不同
第四章 《现汉》(第7 版)语义参见系统
    第一节 同义义场
        一、同义义场之间使用“称”
        二、同义义场之间使用“见”
        三、同义义场之间使用“也叫”“也说”
    第二节 反义义场
        一、换位义场
        二、互补义场
        三、两极义场
    第三节 上下义义场
        一、上下位词之间使用“见”
        二、上下位词之间使用“参看”
        三、上下位词之间使用“统称”
    第四节 整体与部分义场
        一、整体与部分之间使用“见”
        二、整体与部分之间使用“参看”
        三、整体与部分之间使用“图见”
    第五节 关联义场
        一、关联义场使用“见”
        二、关联义场使用“参看”
第五章 《现汉》(第7 版)构词参见系统
    第一节 构词语素参见
        一、单字条目“见”多字条目
        二、单字条目“见下”
        三、单字条目“参看”多字条目
    第二节 构词理据参见
        一、使用参见提示词
        (一)使用提示词“见于”
        (二)使用提示词“语出”
        二、没有使用参见提示词
第六章 《现汉》(第7 版)参见系统的特点
    第一节 参见形式的多样性
        一、直接参见与间接参见
        二、词典内参见和词典外参见
        (一)词典内参见
        (二)词典外参见
    第二节 参见提示词的区别性
    第三节 参见系统的系统性
        一、语音参见系统
        二、词形参见系统
        三、语义参见系统
        四、构词参见系统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参见系统的特点
    第二节 参见系统的功能
    第三节 参见系统设立的原则和注意点
        一、参见系统设立的原则
        二、参见系统设立的注意点
    第四节 《现汉》(第7 版)参见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参见格式不统一
        二、关于立目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现代汉语异形词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异形词的界定
三、异形词的来源及成因
四、异形词的分类
五、异形词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3)两汉非佛典外来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研究综述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
    1.4 相关问题说明
第2章 汉语词汇史上外来词引进分期考察
    2.1 汉语外来词的历史分期
        2.1.1 汉语外来词历史已有分期
        2.1.2 汉语外来词历史分期的依据
    2.2 外来词引进历史中两汉独立的合理性
        2.2.1 外来词历史中两汉的分期
        2.2.2 确立两汉时期的独立性
        2.2.3 两汉外来词引进的动因考察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汉非佛典外来词本体研究
    3.1 两汉外来词词条界选
    3.2 两汉外来词语源分布考察
        3.2.1 语源分布
        3.2.2 语源分布特点
    3.3 两汉外来词词长考察
        3.3.1 两汉外来词词长分布考察
        3.3.2 两汉外来词词长特点
    3.4 两汉外来词语义分布
        3.4.1 普通词语义分布
        3.4.2 专有名词语义分布
        3.4.3 两汉外来词语义特点
    3.5 两汉外来词词形分布
        3.5.1 词形变体分布
        3.5.2 词形变体特点
    3.6 两汉外来词词类分布
        3.6.1 非名词词类
        3.6.2 名词类
        3.6.3 词类分布特点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汉非佛典外来词专名研究
    4.1 专名研究简述及两汉外来词专名界选
        4.1.1 专名界定
        4.1.2 专名研究简述
    4.2 专名外来词变体考察
        4.2.1 专名变体类型
        4.2.2 专名变体特点
    4.3 两汉专名外来词理据研究
        4.3.1 专名外来词理据类型
        4.3.2 专名理据特点
    本章小结
第5章 两汉非佛典外来词普通词研究
    5.1 外来词普通词引进方式考察
        5.1.1 音译引进方式
        5.1.2 意译引进方式
        5.1.3 混合译引进方式
    5.2 外来词普通词异形变体考察
        5.2.1 普通词异形变体数量分布
        5.2.2 普通词异形变体类型考察
        5.2.3 普通词异形变体产生的原因
    5.3 外来词普通词汉化途径研究
        5.3.1 语音汉化
        5.3.2 语义汉化
        5.3.3 词形汉化
        5.3.4 汉化主流下的暗流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两汉非佛典外来词的拓展研究
    6.1 两汉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6.1.1 词汇量的增加
        6.1.2 词长的增长
        6.1.3 词义系统的丰富
        6.1.4 构词法的发展
        6.1.5 外来词对汉语书写记录系统的影响
    6.2 基于两汉外来词的《汉语外来词词典》研究
        6.2.1 《汉语外来词词典》收词考察
        6.2.2 《汉语外来词词典》词条文献用例考察
    6.3 《汉书》、《史记》外来词的对比研究
        6.3.1 用字繁简的差异
        6.3.2 “黎”与“犁”的用字对比
        6.3.3 形符表意字的差异
        6.3.4 异文对比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致谢

(4)《现代汉语词典》研究三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材料、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 《现汉》简介
    第一节 《现汉》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对《现汉》的评价
    第三节 《现汉》及其研究不断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 《现汉》体例研究
    第一节 《现汉》"凡例"研究概况
    第二节 《现汉》"凡例"的指瑕研究
    第三节 《现汉》"附录"研究
第三章 《现汉》字词的音、形研究
    第一节 《现汉》注音拼写研究
    第二节 《现汉》中的词(字)形研究
第四章 《现汉》的收词、立目研究
    第一节 《现汉》收词情形概述
    第二节 关于收词原则与收词范围
    第三节 《现汉》收词及研究特点补充
    第四节 《现汉》收词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研究
第五章 《现汉》的注释研究(上)
    第一节 《现汉》的释义研究概况及释义原则
    第二节 《现汉》释义的优缺点大盘点
    第三节 《现汉》释义的史性研究及特点
第六章 《现汉》的注释研究(下)
    第一节 关于义项的研究
    第二节 《现汉》用例研究
    第三节 《现汉》中的括注研究
    第四节 其它标注研究
第七章 《现汉》内部与外部对比研究
    第一节 《现汉》单版、各版本对比研究
    第二节 《现汉》与其它辞书的对比研究
第八章 由《现汉》引发的关于"现汉学"的研究
    第一节 基于《现汉》为语料的研究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词典》与汉语教学
    第三节 《现汉》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
小结
主要参考与综述征引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异形词研究述评(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异形词概念梳理
    (一) 名称的演变
    (二) 概念的梳理
二、异形词产生原因问题

(6)汉英异体词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前人对异体词的定义和分类
    0.2 汉语异体词的研究现状
    0.3 英语异体词的研究现状
    0.4 关于异体词的学科性质的分歧
第一章 本文对异体词的界定
    1.1 定义和分类
    1.2 异体词与等义词、方言词的区别
        1.2.1 异体词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等义词
        1.2.2 音近异体词不同于方言词
第二章 汉语中异体词的几种不同情况
    2.1 汉语中的同音异体词
        2.1.1 汉语同音异体词的界定及现象分析
        2.1.2 汉语同音异体词的分类及成因
        2.1.3 从历时上看汉语同音异体词形成的原因
    2.2 汉语音近异体词
        2.2.1 汉语音近异体词的界定
        2.2.2 汉语音近异体词的成因
    2.3 汉语外来词中的多名并存现象
        2.3.1 汉语外来词多名并存异体词的界定
        2.3.2 汉语外来词多名并存异体词的分类和成因
    2.4 汉语异序异体词
        2.4.1 汉语异序异体词界定
        2.4.2 异序异体词的成因
第三章 英语中的异体词
    3.1 英语中的同音异体词
        3.1.1 英语同音异体词的界定和分类
        3.1.2 从历时上看英语同音异体词的形成
    3.2 英语中的音近异体词
        3.2.1 英语音近异体词的界定
        3.2.2 英语音近异体词的成因
    3.3 英语外来词也存在多名并存
        3.3.1 英语外来词多名并存的界定
        3.3.2 英语外来词多名并存异体词的成因
    3.4 英语中不存在异序异体词
第四章 汉英异体词现象的对比及其理论分析
    4.1 统计分析
    4.2 汉英异体词的相似性和差别
        4.2.2 相似性
        4.2.3 差别
    4.3 理论分析
        4.3.1 造成汉英异体差别性的根源
        4.3.2 汉英异体词反映的不同的言文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变体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绪 论
    1.1变体词研究的必要性
    1.2变体词研究的现状
    1.3文章主要内容及论文基本框架
二、变体词的名与实
    2.1变体词之名
    2.2变体词之实
    2.3变体词名实之辨
三、变体词及其分类
    3.1变体词的性质
    3.2变体词的语用类型
    3.3变体词的构词类型
四、变体词的成因
    4.1语用无异型变体词的成因
    4.2语用有异型变体成语的成因
五、变体词的规范
    5.I语用无异型变体词的规范
    5.2语用有异型变体词的规范
六、结束语
附录:
后 记

四、论异体词的名称和范围(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观参见系统研究[D]. 王天祥.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现代汉语异形词研究综述[J]. 李昕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8)
  • [3]两汉非佛典外来词研究[D]. 韩淑红. 吉林大学, 2013(08)
  • [4]《现代汉语词典》研究三十年[D]. 刘艳娟. 山东大学, 2010(09)
  • [5]异形词研究述评(上)[J]. 于金华,汪海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 [6]汉英异体词比较[D]. 郭建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4)
  • [7]论异体词的名称和范围[J]. 黎良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 [8]论词义在异体词整理中的核心地位——兼谈《现汉》的异体词规范思想[J]. 黎良军. 辞书研究, 2001(04)
  • [9]变体词研究[D]. 周友昌. 广西大学, 2001(01)
  • [10]不规范汉字与异体词[J]. 高更生. 辞书研究, 2001(02)

标签:;  ;  

关于变体的名称和范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