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健康人群猩红热带细菌调查

兰州市健康人群猩红热带细菌调查

一、兰州市健康人群猩红热带菌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刘希波[1](2020)在《甘肃省主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预测研究 ——基于ARIMA预测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2010-2018年甘肃省主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的构成及其在2010-2016年发病率变化趋势;建立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前3位传染病的ARIMA预测模型,并预测2020年发病情况。方法:整合中国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和甘肃省卫健委疫情通报数据,描述2010-2018年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前5位疾病的构成及其在2010-2016年发病率变化趋势,确定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的前3位疾病。以2010-2018年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前3位传染病报告病例数为时间序列建立ARIMA预测模型,并依据BIC值最小确定最佳模型;利用2019年数据分析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评价模型拟合效果;利用最佳模型预测2020年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1.2010-2018年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前5位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和淋病(或布病、麻疹、猩红热),占91.05%-98.67%;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前5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97.54%-99.04%。2.2010-2016年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痢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感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3.预测模型结果:3.1前3位乙类传染病预测模型结果:病毒性肝炎的预测:根据BIC值为12.945,R2为0.839,MAPE为16.249%,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0,2,1)(1,1,0)12。肺结核的预测:根据BIC值为12.147,R2为0.382,MAPE为11.450%,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0,1,1)(0,1,1)12。痢疾的预测:根据BIC值为10.185,R2为0.847,MAPE为17.522%,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1,1,1)(0,1,0)12。3.2前3位丙类传染病预测模型结果:手足口病的预测:根据BIC值为12.050,R2为0.843,MAPE为55.499%,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0,1,0)(2,1,0)12。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预测:根据BIC值为11.060,R2为0.741,MAPE为17.297%,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0,1,1)(1,1,0)12。流行性感冒的预测:根据BIC值为11.588,R2为0.406,MAPE为28.296%,确定最佳模型为ARIMA(0,1,0)(0,1,1)12。4.利用2019年报告病例数评价模型的准确性:乙类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29,肺结核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3,痢疾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20。丙类传染病中手足口病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67,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5,流行性感冒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27。5.预测2020年逐月发病例数的结果:乙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3511、2997、3907、3603、3914、3908、4095、4356、4273、4323、4750、5066。肺结核:2148、1722、2183、1866、1806、1625、1608、1549、1421、1355、1537、1518。痢疾:166、146、252、246、370、466、574、747、549、279、237、203。丙类传染病:手足口:544、522、588、816、1882、3459、2865、1288、1255、1400、1400、887。其他感染性腹泻:1568、1224、1545、1441、1787、1912、1957、2129、1730、1822、3006、3195。流行性感冒:1184、741、958、529、396、305、219、196、280、397、645、1031。结论:1.2010-2018年,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前5位疾病分别占乙丙类传染病的90%以上。2010-2016年甘肃省乙类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和痢疾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中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感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2020年病毒性肝炎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将会出现增长现象,肺结核、痢疾、手足口病、和流行性感冒将延续往年同期水平。

梁素兰[2](2020)在《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型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比较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探讨不同病原体所致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型危险因素,为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及临床病情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年龄在0-18岁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手足口病、麻疹)总共1063例,根据病原学种类不同分为细菌类和病毒类,先分别分析每个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然后综合分析细菌组和病毒组流行病学、检验相关资料及重型危险因素,结果采用SPSS25.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检验方面: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有无并发症组之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流行病学方面:(1)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整体男性发病例数所占百分比大于女性。(2)麻疹、手足口病发病年龄高峰分别为0-1岁及1-3岁,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发病年龄高峰均为3-7岁。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年龄高峰集中在1-7岁。(3)除手足口病外,其余4种疾病均有两次发病高峰,主要集中于6月份及12月份左右。3.临床重型危险因素:年龄、民族、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并发症、最高体温、白细胞、C反应蛋白、热程、肝功能及心肌酶有无异常在临床轻型与重型之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检验方面: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有并发症组均高于无并发症组。2.流行病学方面:儿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整体男性发病百分比大于女性,手足口病除外。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7岁,麻疹除外。发病时间高峰呈双峰型,分别为6月份及12月份左右,手足口病除外。3.临床重型危险因素:有基础疾病、热程长、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是临床重型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雪琴[3](2013)在《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的流行与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的甘肃政局动荡、战争不断、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些因素导致了传染病的流行。当时疫病种类之多、流行规模之大,让人十分震惊。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数之巨及其对社会危害程度之深,在人们心里种下了深深的恐惧。传染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危害民众的生命和健康、引起社会的动乱,还严重阻滞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所以疫病不仅仅是一个自然问题,更越来越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本文探讨了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的流行与防治问题,介绍了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的流行种类和状况,分析了当时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原因,认为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的流行具有疫情全年普发性与季节性并存、发生频率和疫死率高和多种传染病交互并发三大特点。而频发的自然灾害和连年的战争、经济凋敝以及交通不便、卫生意识落后和风俗迷信是导致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文章还叙述了民国时期甘肃从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培训技术人员和注射各种疫苗、开展卫生宣传活动、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民间防疫救治五个方面所采取的防治措施,而这些措施主要集中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分析了传染病防治所取得的成就和制约因素,认为通过传染病的防治推动了民国时期甘肃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基本确立了从省级到地方层面的卫生机构、民众的防疫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因人才的缺乏、经济落后、财政困难等因素,制约了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的防治。

战亚惠[4](2012)在《2007-2011年长春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由产生红疹毒素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等,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可出现心肌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败血症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影响人们健康甚至威胁生命。近几年由于环境和某些不可知因素,严重侵袭性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在一些欧美国家再次增多,在我国猩红热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且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7种法定甲、乙类传染病中排位逐年前移,已由2003年的第17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12位。为更好的防治猩红热,减少其发病和危害,了解和掌握猩红热在长春市的流行特征,查找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本文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了解2007~2011年长春市猩红热发病水平、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从而为更好的制定防治策略、预测疫情趋势提供科学依据。目的:了解长春市20072011年猩红热三间分布及基本现状,根据长春市猩红热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对防治策略、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为预测疫情趋势和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长春市2007~2011年猩红热病例三间分布情况进行描述。从长春市网络直报系统导出EXCEL格式的监测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指标。结果:1、长春市20072011年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1990例,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39/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2007年猩红热发病率呈现相对较高的水平,20072010年发病率逐年降低,2011年又明显升高。2、20072011年各年度猩红热发病均呈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呈现两个发病高峰,即冬春季节高发。各年度每月均有病例出现,且发病高峰均在5、6月份,然后逐渐下降,至1012月份第二次达到高峰,如此循环往复,发病最少的为2月份,各年度发病趋势基本一致。3、长春市共有14个区(县、县级市)。20072011年,全市除2010年九台市无猩红热病例外,其余各地区均有发病。各区20072011年发病趋势大致相同,均是20072010年逐年降低,2011年突然升高。农安县、九台市、德惠市、榆树市发病水平普遍较低。发病率最高的为2010年二道区,其次为2011年绿园。从整体来看猩红热病例主要集中集中在城区。城区发病总数为1180例,发病率为10.49(/10万),高于开发区的发病率。开发区发病总数为270例,发病率为7.24(/10万);外县发病数为540例,发病率为2.46(/10万),可见开发区的发病率显着高于外县发病率。4、1990例病例中,男性发病1229例,占61.76%;女性发病761例,占38.24%。男女性别比例为1:0.62。男性发病数大于女性,男性猩红热发病率高于女性。5、猩红热发病年龄最小为2个月的婴儿,年龄最大为57岁。015岁猩红热发病率较高,其中以51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64.14%。病例主要集中在015岁年龄组,其中510岁年龄组人群发病数最高占发病总数的59.15%。15岁以上病例数为130例,占病例总数的6.52%。6、长春市20072011年猩红热在各个职业中均有发生,发病数居首位的是学生,共发生917例,占病例总数的46.08%;其次为幼托儿童,发生558例,占发病人数的28.04%;再次为散居儿童,发生451例,占发病总数的22.66%。,可见猩红热病例大体分布在儿童和学生人群。发病数最少的为教师,发生5例,占病例总数的0.26%。结论:长春市20072011年累计报告猩红热病例1990例,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39/10万,无死亡病例。2007年猩红热发病率呈现相对较高的水平,20072010年发病率逐年降低,2011年又明显升高。各年度猩红热发病呈现两个发病高峰,分别在每年的5、6月份和1012月份。城区发病率高于开发区的发病率,开发区的发病率高于外县发病率。1990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0.62。猩红热发病年龄015岁猩红热发病率较高,其中以51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64.14%。各个职业中均有发生,发病数居前三位的为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

黄星辉,王静,蒋德勇,周志刚,余卓君[5](2008)在《1982-2007年攀枝花市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攀枝花市1982-2007年猩红热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加强猩红热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攀枝花市1982-2007年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特点。结果1982-2007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累计发病7 46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23/10万,死亡2人,病死率为0.27%;1982-1985年平均发病率75.38/10万,2006-2007年为12.79/10万;全市5个县均有发病,城市发病率54.81/10万,农村发病率11.22/10万;大约7~8年为一个流行周期,全年均有发病,高峰为每年的夏季,年龄以5~9岁为主,职业以学生居多,其次为幼托和散居儿童。结论攀枝花市猩红热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但当前攀枝花市猩红热发病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张广业,赵新华,刘建地[6](2002)在《兰州市健康人群猩红热带菌调查》文中指出

朱绯[7](2017)在《中国近代兽医发展研究(1904-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20世纪初,北洋马医学堂建立为肇始。从史学角度,探寻中国近代兽医发展历程,旨在分析兽医科技、兽医管理乃至兽医行业的变革。尤其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下,西兽医在教育、管理、科研、交流、技术推广等多方面的创建与发展,同时中兽医在与西兽医相遇后的摩擦与融合,兽医科技在中西兽医交汇发展的创新路径及其规律以及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产生这些影响的动因。通过数据分析和内容分析,展现中国近代兽医发展实景。以时间为主线,探析了晚清时期中兽医的基本情况。晚清时期中兽医的诊疗对象从马向牛转变。从晚清时期中兽医着作的内容可以看出,在江西、江苏、湖北、湖南等地,牛是主要诊治的对象。在四川、浙江等地整理的着作则包含多种动物,说明两地养殖品种的多样化。从诊疗手段来看,中兽医仍是以方药和针灸为主。对动物疫病也有隔离预防的概念。洋务运动的兴起,使西方科技进入中国,有极少量的西兽医着作被引入,但是对社会来说,并未造成影响。1904年,北洋陆军马医学堂创建,标志着西兽医正式被引入中国,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兽医教育体系的诞生。在课程和学制上,中国早期学习的是日德系,到20世纪30年代,转学欧美系。在学校的建立方面,1930年以前,只有8所学校开设了兽医相关学科,到1940年增加了 18所学校开设畜牧兽医专业,到新中国成立前,又增加了 9所学校开设畜牧兽医专业。可以看出20世纪30年代是兽医学科迅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20-40年代,相继成立了多个官方兽医防疫和检疫机构,西北防疫处和蒙绥防疫处进行了大量的疾病调查和兽疫方控工作,取得了显着的效果。西北地区牛羊疫病较多,除了对家畜疫病的控制外,官方管理机构还肩负着团结少数民族群众,一致抗战的任务。一些防疫站还设有家畜病院,对患病家畜进行诊治,部分免诊治费用,受到民众的欢迎。在检疫方面,上海商品检验局的成立,使中国在口岸检疫方面可以由国人控制,避免了烈性兽疫的进入,并颁布了检疫条例,对各种兽疫有明确规定。对牲畜市场贸易的管理,避免了兽疫的传播。家畜疾病的普查让政府全面了解我国兽疫发生情况,便于管理防控。兽医研究机构的创建方面,主要是针对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流行的兽疫,研究相关生物制品,并在牛痕、牛肺疫、猪瘟等疫病的防控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保障了畜牧业的发展。并形成了很多科研成果。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也获得了国际组织的肯定与支持。在西兽医引入后大力发展的同时,中兽医发展渐缓。一方面是“废止中医案”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质疑阻滞了其现代化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战时需求,西兽医的仪器与药物获取困难,所以政府将目光转向中兽医。在陆军兽医学校开设了兽医国药治疗研究所,专门研究中兽药方,以便供给战时需求。这开创了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的先河。这一时期兽医国药研究成果显着。中兽医在这一时期仍延续传统模式传承,并有一些着作流传下来。中西兽医的相遇,最终融合发展。它们之间哲学背景的差异,造成了发展的不同。但是在相遇的过程中,冲突和摩擦并不剧烈。一方面源于西兽医引入较晚,培养的兽医人才不足以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还需要中兽医进行疾病的诊疗;另一方面源于国人已不像晚清时期对西方科技一味抱着接受的态度,而通过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反思开始肯定国药的作用。所以,中西兽医通过各自可选择的部分,协调发展,并未产生对抗。中国兽医现代化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农业产业等多方面带来了影响。在社会效益层面,推进了全民防疫意识的构建,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转变了人们对医学的固有思想。在经济层面,保障了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畜产品出口,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经济收益。在农业产业方面,促进了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使规模化养殖成为可能,推进城市农业发展,并开辟了兽医事业发展新观点。当然兽医行业本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兽医现代化的过程,促进兽医科技体系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从家畜防疫和内科发展较多,向各学科均衡发展。促进了管理体系的完善,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官方防疫和检疫机构,并在兽疫防控和兽医工作开展方面逐步细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预警机制。在兽医教育方面则建立了各层次的学校,培养不同水平的兽医人才。中西兽医的交锋与融合,最终确立了现代兽医体系。这是中国在历史转型期经历的必然,从政治体制到社会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变化的浪潮中,兽医学发展能够接纳不同文化理论,融合协同发展,形成中国现代兽医体系。其中,既有近代西兽医专家们的积极进取,又有中兽医专家们的持重守城,将文化和科技互相渗透,形成了现有的兽医体系,为兽医事业的不断发展铺平了道路。

刘博涛[8](2009)在《猪链球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分布范围极广的人兽共患传染性疾病,属国家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由于链球菌血清型众多,抗原结构复杂,在临床上可呈现不同的特征,如败血症、脑膜脑炎、心内膜炎、肺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关节炎等,常常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有猪链球菌病存在,在我国,上海(1981)、北京(1983)、广东(1990)、江苏(1998)都曾先后发生过。要有效控制住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就必须先了解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情况,确定病原型,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疫苗研制和药物预防措施。本研究是在对河南省洛阳和甘肃省兰州的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在对猪链球菌菌株分离、鉴定的基础上,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筛选优化RAPD反应条件,统计出各菌株的殴氏遗传距离,并聚类分析,绘制亲缘关系树状图。实验结果表明:从河南洛阳和甘肃兰州的某屠宰场采集猪鼻液和颌下淋巴结等样品共791份,分离出13株链球菌。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兰氏分群A -G诊断试剂鉴定,其中发现C群链球菌5株,D群链球菌7株, F群链球菌1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氯霉素和菌必治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红霉素、奥复星、丙氟哌酸中敏;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链霉素、氟哌酸、氯洁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有耐药性。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分析,优化RAPD反应条件,确立了最佳反应体系。在采用的20条随机引物中,有5条可以产生较好的多态性条带;根据RAPD指纹图谱分析,统计各菌株的欧式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3株猪链球菌分为8个聚类群;RAPD分型结构表明,不同血清群的菌株具有不同的指纹图谱,同一血清群的指纹图谱也存在差异,由此说明RAPD分型比传统分型方法更能反映病原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是人畜疾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非常有用的工具,也在分子水平上为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建龙[9](2006)在《溶菌酶在高效空气玻纤滤材上的固定化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空气过滤器是进行空气净化的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防御装备,空气净化过滤器性能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滤材上,空气过滤器滤材性能直接决定着空气净化的生物安全性。即使高效过滤器的滤材可以保证100%的捕集尘埃和生物性粒子,但由于传统过滤材料自身没有杀菌和自净化的功能,因此传统空气过滤器的滤材会成为各种真菌、细菌、霉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大量滋生增殖的温床,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滤材的初始物理性能的固定化条件下构建一个稳定的有机网络,从而通过固定化溶菌酶,获得能够直接对空气传播微生物进行杀灭或控制的空气过滤材料。 本论文中,分别通过共价偶联法和自组膜技术将鸡蛋清溶菌酶和海洋低温溶菌酶固定于由化学功能化玻璃纤维构成的空气过滤材料表面,对固定化过程中影响固定化溶菌酶活性的重要参数(即固定化时间、温度、缓冲体系pH、酶浓度)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过滤材料的风阻、滤尘和滤菌效率进行了测试;最后对固定化酶滤材的杀菌效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 1.在整个酶固定化的工艺过程中,预处理步骤对玻纤滤材的物理性能影响较大,在硅烷偶联剂的甲苯溶液中,对滤纸超过6h的浸泡会使玻纤滤纸纤维发生一定程度的断裂。对硅烷化滤纸进行彻底漂洗也是保证玻纤滤材初始物理性能的关键步骤。最适固定化条件是:硅烷化时间6h、戊二醛活化时间6h、溶菌酶偶联时间9h、酶浓度0.05g/ml、溶菌酶偶联温度4-10℃、缓冲体系pH7。 2.在最适固定化条件下,固定化溶菌酶活性保持率为游离状态溶菌酶活性的48%。 3.在干燥条件下,固定化溶菌酶可以储存更长的时间。在4℃和25℃时,储存10个月的玻纤滤纸固定化溶菌酶活性仍保持80%以上,且保持一致的热稳定性:但储存于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固定化溶菌酶容易失活。4℃条件下储存三个月,其活性仅保持30%,而在25℃条件下储存三个月,固定化酶基本完全失活。

二、兰州市健康人群猩红热带菌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市健康人群猩红热带菌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主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预测研究 ——基于ARIMA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1.1 我国传染病的流行现状
        1.2 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的研究现状
        1.3 ARIMA模型在传染病预测中的应用
    2.研究目的及意义
    3.技术路线图
二.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前5 位构成及2010-2016 年发病率变化趋势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结果
        2.1 乙类主要传染病的构成及发病率变化趋势
        2.2 丙类主要传染病的构成及发病率变化趋势
    3.讨论
        3.1 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的构成
        3.2 甘肃省主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变化趋势
        3.2.1 乙类传染病
        3.2.2 丙类传染病
    4.小结
三.甘肃省法定报告乙、丙类前3位传染病的预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结果
        2.1 病毒性肝炎
        2.2 肺结核
        2.3 痢疾
        2.4 手足口病
        2.5 其他感染性腹泻
        2.6 流行性感冒
    3.讨论
        3.1 乙类传染病
        3.2 丙类传染病
    4.小结
四.结论
五.创新性
六.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2)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型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一般临床资料
    2.内容与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3)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的流行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意
    二、研究现状回顾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五、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一章 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的流行概况
    一、民国以前甘肃传染病流行简况
    二、民国时期法定传染病种类
    三、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的流行状况
        (一)天花、鼠疫
        (二)霍乱、痢疾
        (三)猩红热、白喉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黑热病
    四、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流行的特点
        (一)疫情全年普发性与季节性并存
        (二)疫情发生频率高,疫死率高
        (三)多种急性传染病交相并发
第二章 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一、“天灾与人祸”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一)自然因素
        (二)战争因素
    二、经济凋敝与交通不便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一)经济因素
        (二)交通不便
    三、卫生意识落后与风俗迷信导致传染病流行
        (一)卫生意识落后
        (二)风俗迷信
第三章 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防治措施
    一、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一)防疫的具体办法
        (二)填报传染病调查报表
    二、培训种痘技术人员注射各种疫苗
        (一)培训种痘人员
        (二)预防接种与注射各种疫苗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宣传教育活动
        (一)开展卫生演讲、卫生谈话、卫生宣讲等活动
        (二)发行卫生刊物,散贴卫生壁报等
    四、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一)饮水管理
        (二)饮食卫生管理
        (三)厕所、垃圾管理
        (四)清洁消毒管理
    五、民间的防疫救治
        (一)依靠民间的土方、偏方
        (二)红十字会
        (三)依靠其他社会力量
第四章 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防治取得的成就与制约因素
    一、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防治取得的历史成就
        (一)推动了民国时期甘肃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本确立了从省级到地方层面的卫生机构
        (三)民众防疫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二、制约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防治的因素
        (一)卫生防疫人才缺乏
        (二)财政困难
结语
附录(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4)2007-2011年长春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病原学特点
    1.2 临床表现及危害
    1.3 猩红热流行特征
        1.3.1 人群分布特征
        1.3.2 时间分布特征
        1.3.3 地区分布特征
    1.4 控制猩红热流行的相关措施
        1.4.1 控制传染源
        1.4.2 切断传播途径
        1.4.3 保护易感人群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分析
    2.5 质量控制
第3章 结果
    3.1 长春市 2007~2011 年猩红热时间分布
        3.1.1 不同年份猩红热发病情况
        3.1.2 不同月份猩红热发病情况
        3.1.3 每年不同月份猩红热的发病情况
    3.2 长春市 2007~2011 年猩红热地区分布
        3.2.1 猩红热发病各区分布
        3.2.2 猩红热发病的城区、开发区、外县分布
    3.3 长春市 2007~2011 年猩红热人群分布
        3.3.1 猩红热发病的性别分布
        3.3.2 猩红热发病的年龄分布
        3.3.3 猩红热发病的职业分布
第4章 讨论
    4.1 长春市 2007~2011 年猩红热时间分布分析
    4.2 长春市 2007~2011 年猩红热地区分布分析
    4.3 长春市 2007~2011 年猩红热人群分布分析
    4.4 长春市猩红热预防控制建议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1982-2007年攀枝花市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2.2.2 时间分布
        2.2.3 职业分布
        2.2.4 年龄、性别分布
    2.3 暴发疫情
3 讨论

(6)兰州市健康人群猩红热带菌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一、调查点:
    二、实验方法:
结果
    一、健康人群乙链菌阳性率:
    二、生化鉴定:
    三、药效试验:
小结

(7)中国近代兽医发展研究(190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三、资料筛选与方法分析
    四、研究的思路与结构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学东渐背景下的中西兽医
    第一节 晚清中兽医基本情况
        一、疾病类型
        二、诊疗手段
    第二节 洋务运动与西兽医萌芽
        一、洋务运动
        二、洋务运动对西兽医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西兽医的引入与发展
    第一节 甲午战争后中兽医发展
        一、甲午战争对科技传播的影响
        二、西兽医的发展
    第二节 兽医教育体系的发展
        一、中国近代兽医学校(科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兽医现代教育体系的分科、课程设置与学制
        三、校长(主任)对兽医现代教育的影响
        四、兽医科技推广及人员培训
    第三节 兽医管理体系的改进
        一、兽医官方管理机构的变化
        二、兽医管理法规的颁布及执行
        三、现代兽医院兴起与执业兽医管理
        四、家畜疾病的普查
    第四节 兽医学术研究与交流
        一、兽医研究机构的创建与发展
        二、兽医学术研究成果探析
        三、兽医学会的成立与学术交流
第三章 中兽医发展渐缓
    第一节 “废止中医案”对中兽医的影响
        一、“废止中医案”风波
        二、“废止中医”与中兽医发展
    第二节 战时中兽医的贡献
        一、兽医国药治疗研究所的创建
        二、兽医国药研究成果
    第三节 与西兽医融合发展
        一、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的推进
        二、中兽医的培训与教育
    第四节 中兽医的传承
        一、中兽医专着的发掘与利用
        二、不同地区中兽医传承的特点与差异
第四章 中国兽医现代化交锋与融合
    第一节 中西兽医体系的特点比较
        一、中西医哲学背景的再思考
        二、中西兽医理论的构架差异
        三、中西兽医分科与系统比较
        四、中西兽医诊疗手段的差异
    第二节 中西兽医的相遇与摩擦
        一、中西兽医的思想碰撞
        二、中西兽医体系的包容性与排他作用
        三、和而不同——政治、社会、经济视野下的中西兽医
    第三节 现代兽医学体系结构的变化
        一、兽医学的分科发展与平衡
        二、生物科学领域的认知推动预防兽医学发展
        三、基础、临床兽医学研究的民族观与世界观
    第四节 中西兽医的融合与发展
第五章 中国兽医现代化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兽医现代化产生的社会效益
    第二节 中国兽医现代化带来的经济效益
        一、疫病防治与畜牧业发展
        二、畜产品产值变化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中国兽医现代化对农业产业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兽医现代化对兽医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兽医科技体系结构调整
        二、促进兽医管理体系的完善
        三、促进兽医教育体系的革新
    第五节 中国兽医现代化历程中的可借鉴经验及教训
        一、立足全球视野,积极学习现代兽医科技
        二、建立文化自信,传承中兽医技术
        三、树立创新意识,根据条件转换思路
结语 对中国近代兽医发展的历史评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已发表论文

(8)猪链球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汉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研究综述
    第一章 猪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1.1 猪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1.2 猪链球菌的分类
        1.3 猪链球菌致病有关的毒力因子
        1.3.1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echaride ,CPS)
        1.3.2 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MRP)和胞外蛋白因子(extar-cellular Protein factor,EF)
        1.3.3 溶血素(suilysin,Sly)
        1.3.4 纤粘连蛋白/纤粘连蛋白结合蛋白(Fibroneetin-biningprotein,FBPS)
        1.3.5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
        1.3.6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
        1.3.7 其他毒力因子
        1.4 猪链球菌的致病机理
        1.5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现状
    第二章 猪链球菌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2.1 研究猪链球菌遗传多态性的意义
        2.2 RAPD 技术
        2.2.1 遗传标记技术的发展和RAPD 的诞生
        2.2.2 RAPD 技术的原理
        2.2.3 RAPD 技术的优点及其缺陷
        2.2.4 RAPD 的基本反应体系和主要影响因素
        2.3 RAPD 在链球菌分型中的应用
第二篇 试验内容及讨论
    试验一 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征研究
        1.1 试验材料
        1.1.1 样品
        1.1.2 主要试剂
        1.1.3 实验动物
        1.2 试验方法
        1.2.1 猪链球菌的分离与提纯
        1.2.2 血清型鉴定
        1.2.3 分离菌生长耐性鉴定
        1.2.4 生化鉴定
        1.2.5 药敏试验
        1.2.6 链球菌毒力试验
        1.3 试验结果
        1.3.1 形态及培养特征
        1.3.2 血清型鉴定试验结果
        1.3.3 分离菌生长耐性鉴定试验结果
        1.3.4 生化试验结果
        1.3.5 药敏试验结果
        1.3.6 链球菌毒力试验结果
        1.4 小结及讨论
    试验二 猪链球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指纹法基因分型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器材
        2.2 试验方法及步骤
        2.2.1 猪链球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
        2.2.2 RAPD 反应的操作步骤
        2.2.3 RAPD 指纹图谱统计分析
        2.2.4 共有带率的计算
        2.2.5 亲缘关系树状图的绘制
        2.3 实验结果
        2.3.1 猪链球菌基因组DNA 的提取结果
        2.3.2 RAPD 反应条件的优化和引物筛选结果
        2.3.3 RAPD 反应随机引物的扩增结果
        2.3.4 猪链球菌菌株的共有带率及聚类分析
        2.4 小结及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溶菌酶在高效空气玻纤滤材上的固定化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微生物气溶胶概述
    2 微生物气溶胶感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1 微生物气溶胶感染
        2.2 微生物气溶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3 微生物气溶胶污染的控制
        3.1 化学方法
        3.2 物理方法
        3.3 空气过滤器与过滤除菌
    4 空调系统的微生物污染
        4.1 空气过滤器污染问题
        4.2 二次污染及其危害
    5 抗菌过滤器的研发现状
    6 溶菌酶与酶杀菌过滤器
        6.1 溶菌酶的结构和性质
        6.2 溶菌酶的作用机制
        6.3 溶菌酶的应用
        6.4 溶菌酶杀菌过滤器
    7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7.1 课题研究的目的
        7.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7.3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溶菌酶在空气过滤玻纤滤材上的固定化研究
    1 传统的酶固定化方法
        1.1 吸附法
        1.2 交联法
        1.3 包埋法
        1.4 共价偶联法
    2 新型酶固定化方法
    3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3.1 实验材料、试剂
        3.2 仪器
    4 实验方法
        4.1 共价偶联法
        4.1.1 滤纸的预处理
        4.1.2 溶菌酶的固定
        4.1.3 固定化溶菌酶活性的测定
        4.1.4 酶活回收率的测定
        4.1.5 固定化酶的储存稳定性
        4.2 自组膜技术固定化溶菌酶
        4.2.1 滤纸的预处理
        4.2.2 溶菌酶的固定
    5 结果
        5.1 共价偶联法固定化溶菌酶的实验结果
        5.1.1 酶固定化工艺过程对滤纸物理特性的影响
        5.1.2 最适固定化条件的确定
        5.1.2.1 固定化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
        5.1.2.2 pH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
        5.1.2.3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5.1.2.4 酶液浓度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
        5.1.2.5 固定化酶活回收率
        5.1.3 固定化酶的储存稳定性
        5.2 自组膜技术固定化溶菌酶的实验结果
        5.3 共价偶联法和自组膜技术固定化溶菌酶活性比较
    6 讨论
    7 小结
第三章 溶菌酶固定化过程对滤纸阻力及过滤效率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滤纸阻力测定
        2.2 滤尘效率实验
        2.3 滤菌效率实验
        2.3.1 菌种的选择
        2.3.2 培养基的制备
        2.3.3 菌悬液的制备
        2.3.4 平板菌落计数
        2.3.5 实验前的准备
        2.2.6 滤菌性能测试实验步骤
    3 结果
        3.1 酶固定化玻纤滤纸阻力的变化
        3.2 酶固定化玻纤滤纸滤尘效率
        3.3 细菌过滤效率测定结果与讨论
        3.3.1 细菌培养情况
        3.3.2 滤菌效率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固定化溶菌酶玻纤滤纸在气溶胶中杀菌效果的检测及评价
    1 实验目的
    2 材料与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电镜观察法(定性)
        3.2 固定溶菌酶玻纤滤纸杀菌效率的测定(定量方法)
        3.2.1 实验前的准备
        3.2.2 气溶胶的发生和采集
    4 结果
        4.1 定性结果扫描电镜照片
        4.2 定量结果
        4.3 带菌空白滤纸在琼脂糖平板上培养的情况
    5 讨论
    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兰州市健康人群猩红热带菌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主要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预测研究 ——基于ARIMA预测模型[D]. 刘希波.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2]儿童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重型危险因素分析[D]. 梁素兰.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民国时期甘肃传染病的流行与防治[D]. 李雪琴. 西北师范大学, 2013(05)
  • [4]2007-2011年长春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D]. 战亚惠. 吉林大学, 2012(03)
  • [5]1982-2007年攀枝花市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J]. 黄星辉,王静,蒋德勇,周志刚,余卓君.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8(09)
  • [6]兰州市健康人群猩红热带菌调查[J]. 张广业,赵新华,刘建地. 西藏医药杂志, 2002(01)
  • [7]中国近代兽医发展研究(1904-1949)[D]. 朱绯.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猪链球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D]. 刘博涛. 西北民族大学, 2009(06)
  • [9]溶菌酶在高效空气玻纤滤材上的固定化及其应用研究[D]. 陈建龙. 兰州大学, 2006(09)

标签:;  ;  ;  ;  ;  

兰州市健康人群猩红热带细菌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