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坡桑树是浙南养蚕布局调整方向

上坡桑树是浙南养蚕布局调整方向

一、桑树上山是浙南地区蚕桑布局调整的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彭林[1](2021)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中的政策过程研究 ——以1949-1966年南充蚕丝业政策为例》文中提出

李子溪[2](2021)在《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的运用探讨》文中认为农业公园是在乡村地区以休闲农业为主的产业形态,自农业观光园发展而来,具有除农业生产外的旅游观光、科普教育、文化传承和生态康养等多方面功能,在我国低碳环保的新农村建设和优质公共空间营造上占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农业部已早于2008年制定了农业公园的相关标准,要求未来在我国建设农业公园要满足乡村风景美丽、农耕文化浓郁、民俗风情独特、历史遗产传承等要求。然而,以往的农业公园在规划建设中往往忽略了承载农耕文明、传统文化和设计布置人文景观,使其本应具有的农业产业特色和主题文化变得模糊了起来。因此,挖掘乡村地区特有的农业产业和文化,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农业公园是其规划设计的关键,也是将景观功能突出、景观效果放大的难点和突破点。蚕桑文化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内涵,同时具有突出的农业属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在承接乡村旅游新形式的实体——农业公园中利用好蚕桑文化这一先天性资源,打造特色园区景观,将成为农业公园规划设计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探讨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的运用,就是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设蚕桑文化农业公园,打造个性化、科技化园区,传播好、延伸好蚕桑文化,助力蚕桑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实现“农文”融合,产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引证、归纳演绎、对比分析和案例实证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梳理农业公园、蚕桑文化和相关农业文化在农业公园中运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农业公园相关概念、构成要素、功能、分类和特点,界定蚕桑文化概念,剖析其发展历史、内涵、外延、表现形式和特征,并分析农业公园和蚕桑文化二者间的内外耦合性,思考其融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之后对国内外典型的文化农业公园案例进行分析,明确在建设以某种文化为基底的农业公园时要注意利用当地现有资源,把握文化脉络,着重呈现农业生产全过程,增强游客体验感和参与感,并将旅游、科技、文化、康养、生态等内容充分融合,实现传统农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接轨。进而提出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进行表达时的总体思路、基本要求、表达路径和表达手法,通过对中国嘉陵蚕桑文化农业公园展开设计实践来对前文的理论内容进行验证。最终得出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农业公园中进行蚕桑文化运用和表达时,要深刻剖析蚕桑文化内涵,注重“农文”融合,提高景观互动参与性,加入康养理念和引入科技力量,打造产业示范高地。通过文字直抒、图形演变、实体再现和环境烘托4条表达路径对农业公园进行功能性和观赏性的丰富,还要运用景观性、生产性、康养性、科普性和生态性5种表达手法深入刻画景观节点,传达蚕桑文化内涵,充分表现农业公园与蚕桑文化的联动作用。

朱钦震[3](2021)在《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我国乡村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目前,杭嘉湖地区存在着一些发展不充分的乡村,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乡村振兴发展程度较高的村庄,其中具有示范性意义的乡村,其景观建设情况普遍较好,具有代表性,研究此类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丰富乡村景观的理论研究体系,又能为发展不充分的乡村提供生产、生态、生活等各方面的景观建设方法,对杭嘉湖地区创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文化繁荣的乡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乡村景观发展模式为研究主题。首先,通过文献查阅法,明确了乡村景观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分类等基础理论,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概念。其次,对浙江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进行了概述,详细描述了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和乡村类型,将杭嘉湖地区乡村类型划分为:“产业型、生态型、水乡型、田园型、文化型”五种类型;并筛选出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作为调研样本,分别为:安吉县鲁家村、余村,秀洲区潘家浜村,嘉善县缪家村,桐庐县环溪村。通过实地调查法,对各村庄的生产性景观、生态景观、聚落景观、人文景观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分析了各个乡村的景观发展历程、发展动因、发展定位、资源依托、发展侧重点、景观主体特征和景观功能等关键点,通过归纳演绎法总结出了杭嘉湖地区五种类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即:“主题农场聚集模式”、“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水乡文旅融合模式”、“田园农业观光模式”、“古村文化感知模式”。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法,对五种类型的乡村景观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提出了各类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发展要点和推广应用的条件,建立了一套具有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并期望为今后其他类型相似的乡村提供景观发展方面的模式参考。

舒蓓[4](2020)在《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类型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土地发展的新模式,同时也割据了传统的人地关系,随着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发展,本文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建立土地与人的联系,继承和发展浙江农业文化的根基,通过实地考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进行调查,分析其景观特点,探究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应用策略。本研究主要的内容与结论有:(1)通过对2018、2019年浙江“100个最美田园”的总体调查,依据农业产业类别将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分为种植类、林果类、牧业类和渔业类,并根据区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二级分类:农田种植类、园地种植类、园地林果类、散植林果类、牧业养殖类、基塘渔业类和浮吊渔业类。(2)利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16个景观案例,对其景观空间布局形式、要素和偏好度进行针对性调查分析得到:(1)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形成了6种空间布局形式,分别状网格式、层级式、行列式、线条式、散点式、综合式,在不同地理环境中表现出空间分布上的差异;(2)在生产要素上,园地种植类生产性景观中生产要素最为丰富,牧业养殖类生产要素种类最少,并且在植物配置上以单一层次结构和两层结构为主;(3)工程要素主要考虑道路和水利设施,道路主要有自然型田埂、石砌道路、木栈道、沥青道路和水泥道路5种形式,水利有传统地面灌溉和管道灌溉两种方式,以管道灌溉为主;(4)在文化设施要素上,主要通过艺术装置、座椅、壁画、展示牌、亭这几种方式表达区域文化特点;(5)通过问卷调查可知,人们对生产性景观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但是在了解后偏好度较高,并且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偏好度与年龄、学历和居住地的相关性较高。(3)根据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景观应用思路,即自然天成的生态格局、立足根本的生产效益、天人共生的人地关系、自然宜人的视觉审美、古往今来的文化表现。在景观空间布局、生产要素、工程要素、文化设施要素和人地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应用策略:整合区域资源,规划空间布局;选择生产要素,优化种养形式;完善工程要素,美化生产环境;增加文化设施要素,展现地域特色;了解人群结构,提高景观体验感。(4)以宁波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生产性景观提升设计为例,对农业生产性景观的设计策略进行归纳。通过对场地景观的现状分析,提出设计目标与待解决问题,从空间结构、生产景观、工程设计、场地文化和景观体验五个要素总结提升设计策略。

吴冬霞[5](2020)在《浙西建德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研究(1700-1978)》文中认为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发展的不均衡性,全球土地利用方式不断转换,并引起土地覆被在不同时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山区作为全球生态脆弱区,对人类活动的反应比其它地形区更强烈,山区环境变化推动了全球环境变化的速度,且增加其复杂性,而这将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近300年来,在人口、政策、技术等因素的作用下,浙西山区的土地利用及覆被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改变了浙西山区的环境,且以流域整体性来看这会对浙东以至长三角地区的环境与生产都会产生影响。因此为深入理清浙西山区环境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驱动力机制,本文综合利用人类学和历史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浙西的山地中小流域为研究范围,通过对流域和聚落两个尺度的自然和人文驱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分析,重建历史时期山地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历史进程。全文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第一章,重建了近300年来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与自然驱动力的关系。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口驱动力与历史时期流域土地开发的关系演变。第三章,主要探究对流域土地开发产生重要影响的政治驱动力因素。第四章,梳理了近300年来高垣溪流域的农田水利技术发展及其对土地开发的影响。

巫木旺[6](2020)在《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场所,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是传统营造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濒危传统技法的拯救,有利于传统村落景观原始风貌的修复,有利于传统技法的改良创新。因此,为了研究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开展了以下工作:(1)对浙江16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村落实地调研后,系统总结了浙江传统村落景观与生态技法的概况,为后续的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奠定扎实的数据、资料基础。(2)从景观要素的角度总结了包括地形、理水、植物、建筑与铺装各景观要素在内的数十种濒临失传的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同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每种生态技法的施工步骤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为生态技法在当代的应用打下了基础。(3)以浙江临海市黄石坦村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观建设为例,详细地讲解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的应用,为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在当代的传承指明了方向。以上的研究对浙江传统村落原始景观风貌的修复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较为有效地缓解了浙江传统村落景观在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类城市化、千村一面或保护性破坏的问题。文中虽然总结了较多浙江传统村落景观中的生态技法,但因为调研的数据、时间、精力与学识有限,浙江的大地上依然存在着许多濒临失传的生态技法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与总结。希望感兴趣的学者可以沿着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的道路做更多的研究,为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在当代的传承与应用贡献力量。

沈颖凯[7](2020)在《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乡村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三林景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乡村地区存在着大量湿地和鸟类。这些湿地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地区小气候等影响较大,这些鸟类则指示着湿地的健康。乡村及其湿地因其自然资源、生产性特色和文化特色而拥有较好的旅游开发价值。目前,国内关于湿地鸟类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鸟类栖息地保护,对乡村湿地公园规划及设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运用鸟类生态学原理分析影响鸟类的相关环境因素,从鸟类栖息地保护出发对乡村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力求实现生态性、生产性和旅游性的平衡统一。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个案研究及实证研究四个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查阅的方式明晰了乡村湿地景观和乡村湿地公园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案例研究获得了乡村湿地公园建设的启示。基于鸟类生态学分析了不同鸟类的生境和影响鸟类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了乡村湿地景观类型、功能、特点。结合以上内容对乡村湿地公园中的分区布局、焦点物种相关鸟类栖息地营建、植物景观、水体驳岸、观鸟构筑物、生产用地景观、道路交通、建筑风貌、科普和景观装置的具体设计进行了研究。结合德清三林景区乡村湿地公园设计开展实证,对以上设计方法进行检验和修正,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乡村湿地公园是为解决乡村湿地开发与保护矛盾一种解决方式,需要在生态性的基础上实现生产性和游赏性的结合。在乡村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首要考虑的是生态保护,其中通过对鸟类栖息地的保护设计可以较好的实现公园生态性;其次要特别注意保留乡村的一产生产能力,乡村的生产性场地在当地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另外以村庄、村民、公园融合的方式保留乡村的生活风貌可以比较直观的体现出乡村的地域文化特征。

余浩然[8](2019)在《向水而生 ——1950年代以来皖北农村的水利与秩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对安徽寿县地区田野调查,借助历史文献资料,对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兴修工程如何生根并发挥持续效应的历史过程进行了再现和阐释。立足于乡土社会,运用结构主义和共同体相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通过不同时期的人群活动特点讨论水利兴修的社会意义,探讨了水利建设与地方实践的复杂关系,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兴修工作带来了地方社会要素和权力结构的重组,并最终与地方社会形成了一种“互嵌关系”。我国水利兴修历史悠久,水利是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有着安农兴邦的作用,也承担了抗旱防洪,航运转输的多重使命。由于寿县地处江淮分水岭的南北要冲,其军事意义也十分突出。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在当时的治理建设模式下,地方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水利共同体,涉及到生产、防卫、城镇布局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水利兴修从农村基本水利建设开始,比如当家塘,到大型水利工程上马,比如淠史杭、红旗渠等,其分布范围之广、耗费成本之大、技术革新之迅速,超过了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其结果改变了农村农田水利的空间布局,形成了新的管理机制,也提供了后续发展的物质、制度基础。如今随着“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寿县地区与长江、淮河两大水系连接一体,整个县域具备了更大的共同体的色彩。在水利共同体走向扩大的过程中,政府,农民和社会成为开发治理水利最重要的单位,而水利对三者的关系也产生了影响,一、国家主导,农民,社会组织参与的互动结构是水利建设的最主要力量,在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前,是人民公社制度保证了水利兴修工作的完成,在改革开放后治理方式的转型又拓宽水利设施升级转型以及对水利的综合应用。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开发领域中,三者交替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共同目标实现中保持了行动一致性,而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价值偏差并由此引发了社会冲突。三、就其发挥效果而言,在不同领域的开发实践中都取得了成就;同时也将生态、平衡等理念融入了地方发展观。同时也在多个社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逐步扩大和深化,这也是“互嵌关系”的最好表达,此时的水利已经从农业社会的核心资源向新时代具有多纬度发展潜力的公共资源转变,文章遵循一种历时的角度,以一位老水利人老烟枪的人生故事为叙述核心,对上述问题做一回顾和阐释。

何伟[9](2018)在《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逐渐成为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中国千姿百态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风景面貌,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区域风景管理和城镇格局营建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文章选取地域独立的杭嘉湖平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形态的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以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背景研究为主,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关注该区整体地域的环境背景;第二部分从空间的延续性和集约性的角度出发,以该区传统风景营建过程、营建内容的解析为主体;第三部分从空间的功能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和特征;第四部分总结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传统智慧,并予以展望。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多重角度,展开对“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研究。首先从空间支撑性的视角出发,界定杭嘉湖平原的研究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基础。其次从空间延续性视角茶法,通过地域文化基础、城乡建制历程、水网环境梳理和农业环境生成四部分研究该区风景营建的发展脉络。基于上述研究,分别从先秦至清末的不同阶段分析杭嘉湖平原城乡营建的动态变化,并对农田水利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运河和海塘的开凿、西险大塘的建设为水网开发提供发展契机,四围河网的生成为农业开发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农田水利的开发最终形成了杭嘉湖平原水网纵横、田野阡陌的风景本底。而后从空间集约性的视角出发,将杭嘉湖平原传统的风景营建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部分。自然景观通过释山、叙水分析区域内自然山水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人文景观首先以该区的运河水网和农业格局为对象,通过对水网分区、特征、工程设施和农田类型、特征、农耕制度,解读最终形成的农田水利格局;其次为该区的三府十一县及城镇网络营构,包括古城的相地选址、形胜布局、城池营构,市镇格局以及簇群地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根据以上对风景营建过程及内容的解析,从空间功能性的视角出发,挖掘其营建机制。城池的营建源于政治影响、环境制约和建筑技艺;合形辅势的园林格局源于历朝各代多种类型的园林营造;山水相辅的规画方式、平原水网的交通营造和农桑共济的生产因素影响着郊野景观的营建;传统的风水观、诗画、城乡八景等人文意向影响着城镇与山水的整体态势。进而得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主要特征,从空间差异性的视角出发,通过人化风景演替天然风景的过程特征、城池营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和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三个层面分析该区传统风景营建特征。最后通过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分析全球化影响下该区域景观格局的变化。文章建构出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的多维分析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扩展了人居环境风景营建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分析,总结出了杭嘉湖平原风景的演变规律,以及“理水、务农、营城”的人工管控和城镇内外景观营建因素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风景“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营建,对杭嘉湖平原地区历史风景营建的基础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三个方面。具体为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杭嘉湖平原区域—城市;城郊—城内等多重空间维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本研究填补了杭嘉湖平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为开展国土层面地域风景营建的研究奠定基础。

梁怀月[10](2018)在《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文中指出金华市金东区位于我国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段,自古以来是浙江北部、东部、西南部以及安徽、江西、福建等地文化交融之地。此地充沛的土地及林木资源、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四方汇聚的贸易交流、延续至今的传统民俗活动共同造就了当地传统聚落及公共空间的特殊性。本研究以金东区当地传统生活为切入点,探讨基于特殊区位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背景而形成的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态与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规律。以金华市金东区区划范围内的传统聚落历史形态为研究对象,针对整个金东区范围内传统聚落公共空间进行全面研究。本研究是江南区域性传统聚落研究的重要一环,有利于金华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对于当代金东区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及区域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子命题包括:(一)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成演化规律;(二)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形态特征及学术地位:(三)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及具体特征;(四)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呈现的思想文化内涵;(五)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形态与周边地区的异同;(六)当代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方向。为此论文共分为三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化。通过对金华地区历史古籍史料的考证,研究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产生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人文背景,梳理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化进程,解析两种基本金东区传统聚落类型,即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形成与演化的基本特点。第二部分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系统研究。通过对三例金东区传统聚落典型案例的分析,呈现金东区传统聚落形态、传统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具体样貌。在个案分析和数据整合的基础上,总结归纳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的选址与总体形态特征,揭示金东区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在选址与布局形态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以及两类聚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路径、边界、节点、标志物和区域五方面整体解读金东区传统聚落整体意象特征。从地区传统生活方式为着眼点,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类型与层级,解析公共空间组成各部分的具体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将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分为交通空间、生活空间、贸易空间、仪式空间、娱乐空间五类,以传统聚落居住宅地为中心,将聚落公共活动空间划分为邻里、宗族、近郊、远郊四个层级。其中交通空间所包括的巷弄、车马道、出入口。生活空间包括的滨水空间和生活广场。贸易空间包括的街市和市基。仪式空间包括的宗祠、庙宇、祖坟、风水树、水口。娱乐空间包括的郊野山林、斗牛场、戏台。并从微观视角,整理总结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界面与构筑物的特点。深入挖掘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文化渊源和传统审美价值。从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与周边区域传统聚落的渊源与联系入手,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与其它地区的区域共性和独特之处。第三部分在分析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现状优势与困境的基础上,对于金东区金华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保护与改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这是首次针对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系统研究,明确了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学术地位,弥补了江南传统聚落研究空白;(二)研究从金东区安土重迁传统社会生活作为切入点,挖掘公共空间形成和演化的根本原因,准确把握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规律;(三)突破既往研究通常仅针对乡村或市镇的单类型聚落进行分析的方式,本研究以金东区范围内所有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东区各类型传统聚落的梳理比对,构建金东区范围内的完整区域公共空间体系;(四)本研究运用实地广角相机取景拼合街景图像的技术手段,呈现传统聚落狭窄街巷中本无法看清的公共空间立面全貌,完善了既往建筑学界研究仅通过绘制立面显现传统街巷空间界面的单一性。

二、桑树上山是浙南地区蚕桑布局调整的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桑树上山是浙南地区蚕桑布局调整的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2)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的运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农业公园
        1.3.2 蚕桑文化
        1.3.3 相关农业文化在农业公园中的运用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农业公园与蚕桑文化的基本认知
    2.1 农业公园
        2.1.1 概念辨析
        2.1.2 构成要素
        2.1.3 功能
        2.1.4 分类
        2.1.5 特点
        2.1.6 我国农业公园发展现状
    2.2 蚕桑文化
        2.2.1 概念辨析
        2.2.2 发展历史
        2.2.3 内涵
        2.2.4 外延
        2.2.5 表现形式
        2.2.6 特征
        2.2.7 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2.3 农业公园与蚕桑文化的耦合性分析
        2.3.1 内在耦合性
        2.3.2 外在耦合性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分析对象与内容
        3.1.1 分析对象选取
        3.1.2 分析内容
    3.2 荷兰库肯霍夫公园
        3.2.1 基本情况
        3.2.2 规划布局与景观设计
        3.2.3 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3.3 日本神户葡萄酒农业公园
        3.3.1 基本情况
        3.3.2 规划布局与景观设计
        3.3.3 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3.4 浙江湖州丝绸小镇
        3.4.1 基本概况
        3.4.2 规划布局与景观设计
        3.4.3 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的表达
    4.1 总体思路
    4.2 基本要求
        4.2.1 巧借景观手法,实现“农文”融合
        4.2.2 倡导绿色康养,关注身心健康
        4.2.3 注重蚕桑科教,打造示范高地
    4.3 表达路径
        4.3.1 文字直抒
        4.3.2 图形演变
        4.3.3 实体再现
        4.3.4 环境烘托
    4.4 表达手法
        4.4.1 基于景观性的表达
        4.4.2 基于生产性的表达
        4.4.3 基于康养性的表达
        4.4.4 基于科普性的表达
        4.4.5 基于生态性的表达
第5章 中国嘉陵蚕桑文化农业公园设计实例
    5.1 现状分析
        5.1.1 基本概况
        5.1.2 现有资源
    5.2 总体设计
        5.2.1 设计原则
        5.2.2 发展方向及功能定位
        5.2.3 总平面图及功能分区图
    5.3 蚕桑文化的具体表达
        5.3.1 蚕桑景观
        5.3.2 蚕桑生产
        5.3.3 蚕桑康养
        5.3.4 蚕桑科普
    5.4 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表达的思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结论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和参加项目一览表

(3)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1.2 乡村景观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1.3 国内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和应用意义
    1.3 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1.3.1 国外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1.3.1.1 乡村景观变化研究
        1.3.1.2 乡村景观感知研究
        1.3.1.3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1.3.2 国内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1.3.2.1 乡村景观类型研究
        1.3.2.2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2.1 文献查阅法
        1.4.2.2 实地调查法
        1.4.2.3 问卷调查法
        1.4.2.4 归纳演绎法
        1.4.2.5 比较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2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基础研究
    2.1 基本概念辨析
        2.1.1 “乡村振兴”的概念
        2.1.1.1 “生产发展”发展到“产业兴旺”
        2.1.1.2 “生活宽裕”发展到“生活富裕”
        2.1.1.3 “村容整洁”发展到“生态宜居”
        2.1.1.4 “管理民主”发展到“治理有效”
        2.1.2 “乡村景观”概念
        2.1.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景观发展”的关系
        2.1.4 “乡村振兴示范村”概念的界定
        2.1.5 “乡村发展模式”概念
    2.2 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美学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分析与调研准备
    3.1 浙江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概述
    3.2 调研区域概况
        3.2.1 区位概况
        3.2.2 行政区划和社会经济
        3.2.3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3.3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及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3.3.1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现状
        3.3.2 杭嘉湖地区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
        3.3.2.1 乡村自然景观
        3.3.2.2 乡村生产性景观
        3.3.2.3 乡村聚落景观
        3.3.2.4 乡村人文景观
        3.3.3 杭嘉湖地区乡村类型
    3.4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
        3.4.1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确定方法
        3.4.2 乡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内容
    3.5 乡村振兴示范村调研样本的选择
        3.5.1 调研对象的选择依据
        3.5.2 调研对象的确定
        3.5.3 调研内容
4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调查分析
    4.1 以鲁家村为代表“产业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4.1.1 “产业型”鲁家村的代表性分析
        4.1.2 调查背景介绍
        4.1.2.1 区位概况
        4.1.2.2 村庄发展概况
        4.1.3 鲁家村景观总体布局
        4.1.4 鲁家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4.1.4.1 鲁家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4.1.4.2 鲁家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4.1.4.3 鲁家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4.1.4.4 鲁家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4.1.5 鲁家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4.1.6 鲁家村景观发展的“主题农场聚集模式”总结
        4.1.7 鲁家村“主题农场聚模式”存在的问题
        4.1.7.1 家庭农场规模普遍较小,配套设施性景观建设不足
        4.1.7.2 乡愁韵味和传统生活气息不足
        4.1.7.3 景观“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4.2 以余村为代表“生态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4.2.1 “生态型”余村的代表性分析
        4.2.2 调查背景介绍
        4.2.2.1 村情概况
        4.2.2.2 村庄发展概况
        4.2.3 余村景观总体布局
        4.2.4 余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4.2.4.1 余村生态景观的发展
        4.2.4.2 余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4.2.4.3 余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4.2.4.4 余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4.2.5 余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4.2.6 余村景观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总结
        4.2.7 余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
        4.2.7.1 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景观发展规模受限
        4.2.7.2 建筑的现代化形式导致乡村地方特色减弱
        4.2.7.3 景观“同质化”现象较为明显
    4.3 以潘家浜村为代表“水乡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4.3.1 “水乡型”潘家浜村的代表性分析
        4.3.2 调研背景介绍
        4.3.2.1 村情概况
        4.3.2.2 村庄发展概况
        4.3.3 潘家浜村景观总体布局
        4.3.4 潘家浜村景观发展的分类调查
        4.3.4.1 潘家浜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4.3.4.2 潘家浜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4.3.4.3 潘家浜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4.3.4.4 潘家浜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4.3.5 潘家浜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4.3.6 潘家浜村景观发展的“水乡文旅融合模式”总结
        4.3.7 潘家浜村“水乡文旅融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4.3.7.1 景区周边自然村未纳入景观体体系的建设中
        4.3.7.2 乡村文化感知性不强
        4.3.7.3 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力度不足
    4.4 以缪家村为代表“田园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4.4.1 “田园型”缪家村的代表性分析
        4.4.2 缪家村调研背景
        4.4.2.1 村情概况
        4.4.2.2 村庄发展概况
        4.4.3 缪家浜村景观总体布局
        4.4.4 缪家村景观分类调查
        4.4.4.1 缪家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4.4.4.2 缪家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4.4.4.3 缪家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4.4.4.4 缪家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4.4.5 缪家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4.4.6 缪家村景观发展的“田园农业观光模式”总结
        4.4.7 缪家村“田园农业观光模式”存在的问题
        4.4.7.1 商旅业态的融入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特征被削弱
        4.4.7.2 集中化的新社区聚落出现乡村景观“同质化”现象
        4.4.7.3 生产性景观和聚落景观的割裂现象
        4.4.7.4 缺乏文化景观体验区域的营造
    4.5 以环溪村为代表“文化型”乡村的景观发展模式探究
        4.5.1 “文化型”环溪村的代表性分析
        4.5.2 调查背景介绍
        4.5.2.1 村情概况
        4.5.2.2 村庄发展概况
        4.5.3 环溪村景观总体布局
        4.5.4 环溪村景观分类调查
        4.5.4.1 环溪村生产性景观的发展
        4.5.4.2 环溪村自然景观的发展
        4.5.4.3 环溪村聚落景观的发展
        4.5.4.4 环溪村人文景观的发展
        4.5.5 环溪村的景观发展分析
        4.5.6 环溪村景观发展的“古村文化感知模式”总结
        4.5.7 缪家村“古村文化感知模式”存在的问题
        4.5.7.1 以莲文化作为乡村景观唯一主导因素,导致景观长效性不足
        4.5.7.2 莲文化景观局限于村庄聚落之内
        4.5.7.3 生产性景观的经济功能被弱化
        4.5.7.4 缺乏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营造和文化体验活动的策划
    4.6 调查问卷分析
        4.6.1 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4.6.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6.3 调研小结
    4.7 本章小结
5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分析
    5.1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分类比较
        5.1.1 杭嘉湖地区五种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5.1.1.1 主题农场聚集模式
        5.1.1.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5.1.1.3 水乡文旅融合模式
        5.1.1.4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
        5.1.1.5 古村文化感知模式
        5.1.2 杭嘉湖地区五种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5.1.2.1 共性特征
        5.1.2.2 个性特征
    5.2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5.2.1 自然环境和聚落格局限制了乡村景观的进一步发展
        5.2.2 自然村未被纳入景观体系的建设,导致景区村庄发展受限
        5.2.3 未找准乡村文化特色,导致乡村景观的“同质化”现象
        5.2.4 乡村景观类型丰富程度不足,导致季相性景观营造情况欠佳
        5.2.5 乡村品牌营造不充分,导致乡村旅游环境缺乏特色性
    5.3 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优化对策和建议
        5.3.1 “主题农场聚集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5.3.1.1 因地制宜地扩大主题农场的经营规模
        5.3.1.2 强化各主题农场的联动效应
        5.3.1.3 确立乡村文化主题,保持乡村传统生活氛围
        5.3.1.4 与周边村庄形成基础设施相互协调,促进田园综合体的发展
        5.3.2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5.3.2.1 通过对村庄周边资源的合理利用,扩大景区村庄的发展规模
        5.3.2.2 强化乡村文化主题的建设,展现乡村的个性特征
        5.3.3 “水乡文旅融合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5.3.3.1 村庄的发展应与周边村域形成有效联动
        5.3.3.2 开发文创产品增强水乡文化旅游体验感
        5.3.4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5.3.4.1 延长产业链,强化景观品牌和产业品牌的建设
        5.3.4.2 挖掘乡土文化,确立乡村文化主题以营造乡村传统生活氛围
        5.3.4.3 加强文化景观体验区域的打造,形成乡村独特气质
        5.3.5 “古村文化感知模式”的优化对策和建议
        5.3.5.1 合理利用村庄周边资源,扩大景区村庄的发展规模
        5.3.5.2 传统文化与生产性景观结合,并强化生产性景观的经济功能
        5.3.5.3 深入挖掘文化精神内涵,融入景观规划中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全文总结
    6.2 可能的创新之处
    6.3 不足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浙江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和《嘉兴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
附录2 杭嘉湖地区3A景区村庄名单
附录3 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名单(2016—2019)
附录4 杭嘉湖地各县区代表性的乡村发展概况汇总表
附录5 杭嘉湖地区乡村景观发展模式调查问卷
附录6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致谢

(4)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类型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
        1.1.2 农业生产性景观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2 研究总述
    2.1 生产性景观与农业生产性景观的概念
        2.1.1 生产性景观
        2.1.2 农业生产性景观
    2.2 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功能
    2.3 农业生产性景观的理论依据
        2.3.1 “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
        2.3.3 景观美学理论
        2.3.4 连贯式城市生产性景观理论
    2.4 国内外农业生产性景观研究概述
        2.4.1 国外农业生产性景观研究概述
        2.4.2 国内农业生产性景观研究
        2.4.3 国内外农业生产性景观研究对比
    2.5 浙江农业产业概况
3 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内容
        3.1.3 调查方法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分类
        3.2.2 空间布局形式分析
        3.2.3 生产要素分析
        3.2.4 工程要素分析
        3.2.5 文化设施要素分析
        3.2.6 偏好度问卷调查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3.1 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的类型
        3.3.2 景观布局形式与存在的问题
        3.3.3 生产要素与存在的问题
        3.3.4 工程要素与存在的问题
        3.3.5 文化设施要素与存在的问题
        3.3.6 人地关系
4 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的应用策略
    4.1 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现状资源的挖掘
        4.1.1 自然天成的生态格局
        4.1.2 立足根本的生产效益
        4.1.3 天人共生的人地关系
        4.1.4 自然宜人的视觉审美
        4.1.5 古往今来的文化表现
    4.2 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的构建策略
        4.2.1 整合资源类型,规划空间布局
        4.2.2 选择生产要素,优化种养形式
        4.2.3 完善工程要素,美化生产环境
        4.2.4 增加历史文化要素,展现地域特色
        4.2.5 了解人群结构,提高景观体验感
    4.3 .结论与讨论
5 实践案例——以慈溪现代农业产业园景观提升设计为例
    5.1 项目概况
    5.2 景观现状与设计理念
    5.3 农业生产性景观提升设计策略
        5.3.1 空间结构提升
        5.3.2 生产景观提升
        5.3.3 工程设计提升
        5.3.4 场地文化提升
        5.3.5 景观体验提升
    5.4 总结与讨论
6 全文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与创新点
    6.3 展望
图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浙西建德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研究(1700-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区域
    五、资料与方法
第一章 自然环境:山地流域开发基础
    第一节 土地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的时空演变
    第三节 流域土地开发过程中的自然驱动力
    第四节 聚落土地开发与自然驱动力
    小结
第二章 流域土地开发中的人口驱动力
    第一节 流域人口迁移与土地开发
    第二节 流域人口数量与土地开发
    第三节 流域内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
    小结
第三章 流域土地垦殖的政治驱动力
    第一节 清代流域土地开发的政治驱动力
    第二节 民国时期制度、政策与土地开发
    第三节 新中国政策制度实施与土地开发
    小结
第四章 农业技术与土地开发的关系
    第一节 流域水利建设对山地开发的驱动
    第二节 农业技术、单位面积产量与土地开发的关系
    第三节 高垣村水利发展与耕地开垦的空间选择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浙江省建德市大洋镇高垣村考察报告
致谢

(6)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几个概念的解析
        1.2.1 村落
        1.2.2 传统村落
        1.2.3 生态技法
        1.2.4 传统村落生态技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1.5 论文研究创新点
    1.6 国内外传统村落生态技法研究综述
        1.6.1 国外传统村落生态技法研究综述
        1.6.2 国内传统村落生态技法研究综述
        1.6.3 小结
2 浙江传统村落景观与生态技法概况
    2.1 浙江地理环境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候条件
        2.1.3 历史文化
    2.2 浙江传统村落景观概况
        2.2.1 传统村落发展概况
        2.2.2 传统村落景观调研
        2.2.3 传统村落景观现状
    2.3 浙江传统景观生态技法概况
        2.3.1 宏观层次生态技法
        2.3.2 中观层次生态技法
        2.3.3 微观层次生态技法
3 浙江传统村落各景观要素生态技法
    3.1 地形类生态技法
        3.1.1 概况
        3.1.2 分类
        3.1.3 做法
    3.2 理水类生态技法
        3.2.1 河塘营造生态技法
        3.2.2 沟渠营造生态技法
        3.2.3 水井营造生态技法
    3.3 植物类生态技法
        3.3.1 植物选择技法
        3.3.2 植物配植技法
        3.3.3 植物施工技法
        3.3.4 植物管理技法
    3.4 建筑类生态技法
        3.4.1 建筑砌砖技法
        3.4.2 建筑砌石技法
        3.4.3 建筑夯土技法
        3.4.4 建筑木构技法
        3.4.5 山石围墙技法
    3.5 铺装类生态技法
        3.5.1 青砖铺装技法
        3.5.2 卵石铺装技法
        3.5.3 石板铺装技法
        3.5.4 夯土铺装技法
4 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的应用——以浙江临海市黄石坦村为例
    4.1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概况
        4.1.1 黄石坦村项目背景
        4.1.2 黄石坦村景观风貌现状
        4.1.3 黄石坦村现存生态技法
    4.2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原则
        4.2.1 风貌协调性原则
        4.2.2 形态美观性原则
        4.2.3 景观持久性原则
    4.3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选用
        4.3.1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筛选
        4.3.2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
    4.4 黄石坦村生态技法应用结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浙江传统村落生态技法调研表
附录B 浙江传统村落常用植物名录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乡村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三林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观鸟旅游的兴起
        1.1.2 乡村旅游发展
        1.1.3 乡村湿地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关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研究
        1.3.2 关于乡村湿地公园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1.1 文献研究法
        1.5.1.2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1.5.1.3 个案研究法
        1.5.1.4 实证研究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及概念
    2.1 相关理论
        2.1.1 鸟类生态学原理
        2.1.2 湿地生态恢复理论
        2.1.3 景观生态学
        2.1.4 环境行为学
    2.2 相关概念
        2.2.1 湿地
        2.2.2 乡村湿地
        2.2.3 湿地公园
        2.2.4 乡村湿地公园
        2.2.5 湿地景观
        2.2.6 乡村湿地景观
        2.2.7 鸟类栖息地
3 案例研究
    3.1 案例选择
    3.2 下渚湖湿地风景区
        3.2.1 概况
        3.2.1.1 风景区概况
        3.2.1.2 开发状况
        3.2.1.3 鸟类资源
        3.2.2 湿地景观
        3.2.2.1 自然生态景观
        3.2.2.2 生产性景观
        3.2.2.3 地域文化景观
        3.2.3 鸟类栖息地保护与湿地景观设计
        3.2.3.1 下渚湖湿地公园
        3.2.3.2 二都小镇
        3.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3.3 香港米浦自然保护区
        3.3.1 概况
        3.3.1.1 湿地概况
        3.3.1.2 自然资源
        3.3.1.3 鸟类资源
        3.3.1.4 开发状况
        3.3.2 湿地景观
        3.3.2.1 自然生态景观
        3.3.2.2 生产性景观
        3.3.3 鸟类栖息地保护与湿地景观设计
        3.3.3.1 管理
        3.3.3.2 宣传科普活动
        3.3.3.3 景观设计
        3.3.4 对本研究的启示
    3.4 兰溪市游埠镇刁家村野狐山白鹭栖息地
        3.4.1 概况
        3.4.2 白鹭栖息地
        3.4.3 对本研究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乡村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问题研究
    4.1 乡村湿地鸟类资源类型及相关影响因素
        4.1.1 乡村湿地鸟类资源类型
        4.1.2 鸟类与焦点物种
        4.1.2.1 焦点物种理论
        4.1.2.2 使用焦点物种理论应用于水鸟栖息地保护的意义
        4.1.3 鸟类与人为活动
        4.1.3.1 噪音
        4.1.3.2 光
        4.1.3.3 惊飞距离
        4.1.3.4 对乡村湿地公园减轻游人干扰的要求
        4.1.4 鸟类与植物
        4.1.4.1 取食与植物
        4.1.4.2 营巢与植物
        4.1.4.3 迁徙与植物
        4.1.4.4 对乡村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要求
        4.1.5 鸟类对栖息地的选择
        4.1.5.1 鸣禽
        4.1.5.2 涉禽
        4.1.5.3 游禽
        4.1.5.4 陆禽
        4.1.5.5 对乡村湿地公园水体设计的要求
    4.2 关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景观设计问题研究
        4.2.1 乡村湿地公园分区设计
        4.2.2 基于焦点物种理论的相关鸟类栖息区的营建
        4.2.2.1 基于焦点物种理论的相关鸟类选取
        4.2.2.2 相关鸟类栖息区的营建
        4.2.3 植物景观设计
        4.2.3.1 植物选择
        4.2.3.2 植物浮岛设计
        4.2.3.3 植物与水体空间设计
        4.2.3.4 隔离林设计
        4.2.4 水体驳岸设计
        4.2.4.1 驳岸
        4.2.4.2 水岛
        4.2.5 观鸟构筑物
        4.2.5.1 高台式的观鸟塔、了望台
        4.2.5.2 观鸟屋
        4.2.6 灯光设计
    4.3 乡村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问题研究
        4.3.1 乡村湿地景观类型及功能
        4.3.1.1 乡村湿地景观类型
        4.3.1.2 乡村湿地景观功能
        4.3.2 乡村湿地公园景观特点
        4.3.2.1 自然性、生活性、生产性、游赏性结合
        4.3.2.2 地域文化属性
        4.3.2.3 生产周期性
        4.3.3 乡村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目的及原则
        4.3.3.1 乡村湿地公园的设计目的
        4.3.3.2 乡村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4.3.4 乡村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
        4.3.4.1 生产用地景观设计
        4.3.4.2 道路交通
        4.3.4.3 建筑风貌
        4.3.4.4 科普性设计
        4.3.4.5 景观装置
        4.3.4.6 垃圾处理和环境死角整治
    4.4 本章小结
5 德清三林景区乡村湿地公园设计实践
    5.1 研究区域概况以及鸟类资源调查分析
        5.1.1 三林景区概况
        5.1.1.1 区位
        5.1.1.2 气候地貌
        5.1.1.3 自然资源
        5.1.1.4 湿地组成结构
        5.1.1.5 历史人文
        5.1.1.6 产业基础
        5.1.2 三林景区鸟类调查分析
        5.1.2.1 调查方法
        5.1.2.2 鸟类资源状况
        5.1.3 场地现状分析
        5.1.3.1 项目基址
        5.1.3.2 建筑分布及风貌
        5.1.3.3 桑地分布情况
        5.1.3.4 湿地分布情况
        5.1.3.5 场地鸟类生境分布及鸟类资源分析
    5.2 设计思路
        5.2.1 设计目的
        5.2.2 发展策略
        5.2.2.1 乡村湿地景观的乡土保护
        5.2.2.2 专业生态环境教育
        5.2.2.3 村庄、村民、园区融合
    5.3 总体设计
        5.3.1 总平面图
        5.3.2 功能分区
        5.3.3 分区设计
        5.3.3.1 鸟类保护区(已建成)
        5.3.3.2 中心管理服务区(已建成)
        5.3.3.3 科普教育活动区(已建成)
        5.3.3.4 蚕桑水乡体验区(已建成)
        5.3.3.5 农家风情区(已建成)
        5.3.3.6 生产保育区
        5.3.3.7 桑基鱼塘保育区
        5.3.3.8 村庄保留区
        5.3.3.9 运河风光区
        5.3.4 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5.4 专项设计
        5.4.1 植物景观设计
        5.4.2 驳岸与亲水平台设计
        5.4.3 鸟类保护专项
        5.4.4 观鸟游线设计
        5.4.5 标识系统
        5.4.6 建筑立面改造
        5.4.7 垃圾分类处理
        5.4.7.1 相关设施的整治
        5.4.7.2 垃圾回收处理制度和培训计划
        5.4.8 科普教育
6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介
致谢

(8)向水而生 ——1950年代以来皖北农村的水利与秩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过眼滔滔云共雾
    一、 胜利渠坍塌了
    二、 向水而生:不断扩大的水利内涵
        (一)水利对社会的多重影响
        (二)水利建设的逻辑
    三、 田野情况和资料使用情况
    四、 论文框架
    五、 田野点概况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利和乡村
    一、 圩子边的“护城河”
    二、 逐水而居的流人
    三、 码头、街道和市场
    四、 大蛇传说
    五、 喝什么水得什么病
第三章 逐步扩大的水利共同体
    一、 土改后对水利的需求
    二、 水利建设中摸索和徘徊
    三、 第一次上河堤
第四章 水利兴修后的乡镇建设
    一、 频繁的区划调整
    二、 家属区的风水案
    三、 费税之累:小癞头的打工之路
    四、 土地案的悖论
    五、 断断续续的蚕桑计划
第五章 跨区域的水利调配和管理
    一、 水利管理体系的完善
    二、 水利技术的快速更新
    三、 两起水利案的启发
        1、人大主席被打了
        2、和长丰县的矛盾
        3、应接不暇的智慧
    四、 后集体时代的水利管理
        1、政府的自利性产生和发展
        2、民间法的国家性及未来走向
        3、平均主义原则下的效果分析
第六章 新产业、新文化与新生活
    一、淮河岸边的采沙人
    二、 土地造成的裂痕
    三、 水文化的新发展
    四、 新生活与新遭遇
第七章 水利治理走向新时代
    一、一岗多责的河长制
    二、 回首往事有话说
    三、 共同体中想象与秩序
第八章 总结和思考
    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水利兴修具有新特点
    二、 从共同体互动寻求文化变迁意义
    三、迈向更大公共范围的可能和尝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2. 快速城镇化对历史地域风景保护的冲击
        1.1.3. 现代化背景下杭嘉湖平原历史城镇景观的危机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时期
        1.2.1. 研究对象:杭嘉湖平原
        1.2.2. 研究时期:清末民初之前(传统范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概念辨析
        1.4.1. 风景(Landscape)及其相关概念
        1.4.2. 营建(Formation)及其相关概念
        1.4.3. 风景营建
    1.5. 文献综述
        1.5.1. 区域、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区域风景营建相关研究
        1.5.3. 古代杭嘉湖平原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杭嘉湖平原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区位及地域范围
        2.1.1. 历史地理研究中的“杭嘉湖平原”
        2.1.2. 自然地理学中的“杭嘉湖平原”
        2.1.3. 政治经济区划中的“杭嘉湖平原”
        2.1.4. 本文中杭嘉湖平原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形势地貌
        2.2.2. 水文条件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过程分析
    3.1. 地域文化基础
        3.1.1. 杭嘉湖平原地域文化的过渡性
        3.1.2. 原始氏族的文化基础
        3.1.3. 吴越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3.2. 度地:城乡建置历程
        3.2.1. 先秦
        3.2.2. 秦汉六朝
        3.2.3. 隋唐五代
        3.2.4. 两宋
        3.2.5. 元明
        3.2.6. 清
    3.3. 理水:水网环境的梳理
        3.3.1. 总体发展
        3.3.2. 凿河建塘
        3.3.3. 分化河网稳固堤塘
    3.4. 务农:农业环境的生成
        3.4.1. 火耕水耨的远古农业
        3.4.2. 水网平原中开垦屯田
        3.4.3. 桑争稻田进程的加剧
        3.4.4. 垦殖加重带来环境负担
    3.5. 小结
4.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内容解析
    4.1. 释山
        4.1.1. 天目山脉
        4.1.2. 内陆和滨海山体
    4.2. 叙水
        4.2.1. 太湖
        4.2.2. 钱塘江及杭州湾
        4.2.3. 苕溪水系
        4.2.4. 长兴水系
    4.3. 水网农田
        4.3.1. 秩序井然的纵横水网
        4.3.2. 因地制宜的良畴沃野
    4.4. 城池市镇
        4.4.1. 合形辅势的城池格局
        4.4.2. 缘水而生的市镇格局
    4.5. 小结
5.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机制
    5.1. 圈地营城
        5.1.1. 自上而下的政治影响
        5.1.2. 内外贯通的利水居行
        5.1.3. 就地取材的建筑技艺
    5.2. 园林成境
        5.2.1. 皇家园林
        5.2.2. 私家园林
        5.2.3. 寺庙园林
        5.2.4. 书院园林
    5.3. 规画治野
        5.3.1. 经营山水
        5.3.2. 优化交通
        5.3.3. 择优选种
    5.4. 人文赋意
        5.4.1. 山水为序
        5.4.2. 八景立意
        5.4.3. 风俗附会
    5.5. 小结
6. 杭嘉湖平原风景营建的特征
    6.1. 区域风景营建的演化特征
        6.1.1. 水
        6.1.2. 田
        6.1.3. 城
    6.2. 区域风景营建的体系特征
        6.2.1. “山—水—田—城—镇”融合的全局风景营建
        6.2.2. “焦点—天际—诗画”三位一体邑郊景观营建
        6.2.3. “边界—轴线—骨架—群域”集约化的城内景观营建
    6.3. 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分析
        6.3.1. 景观结构与影响力的相似性
        6.3.2. 景观分布与特色的差异性
    6.4. 当代风景营建的变迁特征
        6.4.1. 工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的全局改造
        6.4.2. 城内外空间逐渐模糊的景观格局
        6.4.3. 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景观保护进程
    6.5. 总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默化:优越深厚的自然与文化基础
        7.1.2. 牵引:人与天调的水利农田营建
        7.1.3. 主导:因形就势体国经野的城镇营建
        7.1.4. 渗透:逐级开发自然相适的历史经验
        7.1.5. 现代语境中传承历史的发展策略
    7.2. 创新点
    7.3. 展望
附录一: 杭嘉湖平原各府境内主要山体统计
附录二: 截止2017年杭嘉湖平原主要河湖水系统计
附录三: 杭嘉湖平原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
        1.2.1 传统聚落
        1.2.2 金华市金东区
        1.2.3 公共空间
    1.3 文献综述
        1.3.1 传统聚落相关研究进展
        1.3.2 聚落公共空间相关研究进展
        1.3.3 金华市金东区区域范围相关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成与演化
    2.1 金东区地理环境特征
        2.1.1 浙中腹地的区位地理
        2.1.2 两山夹一川的地形地貌
        2.1.3 溪塘纵横的水文环境
        2.1.4 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
        2.1.5 农林繁茂的植物资源
        2.1.6 陆路为主的区域交通
    2.2 金东区社会文化特征
        2.2.1 男耕女织的原始分工
        2.2.2 聚族而居的社会传统
        2.2.3 出游频繁的娱乐传统
        2.2.4 笃信风水的吉凶观念
        2.2.5 多神信仰的宗教传统
        2.2.6 重农轻商的初级贸易
        2.2.7 徽婺结合的建造传统
    2.3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历史沿革
        2.3.1 史前至春秋战国——上山文化到古越人的繁衍生息
        2.3.2 秦汉时期——汉越杂居开始
        2.3.3 魏晋南北朝——士人避乱而来
        2.3.4 隋唐五代——吴越国富饶安定
        2.3.5 宋元——水利兴建,文化荟萃
        2.3.6 明清至民——鼎盛繁荣与战乱交替
    2.4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类型及基本特征
        2.4.1 居住型聚落
        2.4.2 贸易型聚落
    2.5 本章小结
3 金东区传统聚落个案研究
    3.1 山头下村
    3.2 郑店村
    3.3 岭五村
    3.4 本章小结
4 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形态
    4.1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选址
        4.1.1 居住型聚落的选址特点——因居择地
        4.1.2 贸易型聚落的选址特点——因商建村
    4.2 金东区传统聚落的形态与布局
        4.2.1 团型的居住型聚落平面形态
        4.2.2 线性的贸易型聚落平面形态
    4.3 居住型聚落与贸易型聚落之关系
        4.3.1 两类聚落的共性与差异
        4.3.2 两类聚落的相互转化
        4.3.3 区域公共空间体系的共同构建
    4.4 金东区传统聚落总体意象特征
        4.4.1 路径特征——街巷组合连接
        4.4.2 边界特征——依托自然山水
        4.4.3 节点特征——向心性强烈
        4.4.4 标志物特征——家园的辨识性
        4.4.5 区域特征——商住差异显着
    4.5 本章小结
5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
    5.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总体特征
        5.1.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构成
        5.1.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体系的布局特点
        5.1.3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历史演进
    5.2 交通空间
        5.2.1 巷弄
        5.2.2 车马道
        5.2.3 聚落出入口
    5.3 生活空间
        5.3.1 滨水空间——塘、渠、溪、井
        5.3.2 生活广场——“明堂地”、“基”与晒谷场
    5.4 贸易空间
        5.4.1 街市
        5.4.2 市基
    5.5 仪式空间
        5.5.1 宗祠
        5.5.2 庙宇
        5.5.3 祖坟
        5.5.4 风水树与风水林
        5.5.5 水口空间
    5.6 娱乐空间
        5.6.1 郊野山林
        5.6.2 戏台
        5.6.3 斗牛场
    5.7 公共空间界面及要素
        5.7.1 建筑界面
        5.7.2 铺装
        5.7.3 植被
        5.7.4 构筑物
    5.8 本章小结
6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社会意义、文化内涵与审美观
    6.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对社会稳定的贡献
        6.1.1 充分的生活保障
        6.1.2 正统秩序的维护
        6.1.3 便达的贸易讯息网络
        6.1.4 大量的交往机会
        6.1.5 广阔的娱乐平台
        6.1.6 多层次的心理慰藉
        6.1.7 明确的方向感辨识性
    6.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展现的文化渊源
        6.2.1 上古农耕文明
        6.2.2 儒家礼教传统
        6.2.3 道家隐逸精神
    6.3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所体现的审美价值
        6.3.1 致用之美
        6.3.2 秩序之美
        6.3.3 祥瑞之美
    6.4 本章小结
7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区域比较
    7.1 与金东区密切相关的地域渊源
    7.2 聚落形成环境比较
        7.2.1 区域自然环境的异同
        7.2.2 社会人文背景的异同
    7.3 区域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共性
        7.3.1 农业为本的社会背景
        7.3.2 宗族聚居的聚落结构
        7.3.3 聚落形态的差异分化
        7.3.4 神鬼风水的信仰崇拜
        7.3.5 集会演戏的娱乐消遣
        7.3.6 木石为材的建筑传统
    7.4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特点
        7.4.1 水源空间的特殊性
        7.4.2 土地资源的优越性
        7.4.3 风水流派的差异性
        7.4.4 公共生活的统一性
        7.4.5 宗族财力的局限性
    7.5 本章小结
8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保护与改善建议
    8.1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现状优势
    8.2 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现状困境
    8.3 建议和举措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历
致谢

四、桑树上山是浙南地区蚕桑布局调整的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中的政策过程研究 ——以1949-1966年南充蚕丝业政策为例[D]. 彭林.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蚕桑文化在农业公园中的运用探讨[D]. 李子溪. 西南大学, 2021(01)
  • [3]杭嘉湖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景观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D]. 朱钦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浙江农业生产性景观类型与应用研究[D]. 舒蓓.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5]浙西建德高垣溪流域土地开发研究(1700-1978)[D]. 吴冬霞.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浙江传统村落景观生态技法研究[D]. 巫木旺.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鸟类栖息地保护的乡村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三林景区为例[D]. 沈颖凯.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1)
  • [8]向水而生 ——1950年代以来皖北农村的水利与秩序[D]. 余浩然. 上海大学, 2019(02)
  • [9]杭嘉湖平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D]. 何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金华市金东区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研究[D]. 梁怀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上坡桑树是浙南养蚕布局调整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