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区气象要素分析

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区气象要素分析

一、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区气象要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田天[1](2020)在《“互联网+生态站”APP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生态站积累了大量的“水、土、气、生”等生态因子数据,在生态监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作用。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与生态站建设的不断交叉和融合,基于物联网的自动化数据采集已成为生态站建设的方向,解决了传统生态站在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展示方面上不足的问题。当前生态站的信息管理平台大多都是通过电脑桌面应用去实现的,生态站工作人员无法便捷地进行实时数据查询、数据变化分析、历史数据统计与查询等工作,此外,还缺乏对异常情况进行即时消息推送的机制,亦不便于生态站工作人员实时掌握站点的运行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互联网+生态站”APP系统,实现了在移动终端上对监测数据的实时查询、多站数据对比、统计分析、系统自动化消息推送等功能,并完成了相应的后台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进行构建,APP后端使用基于微服务架构的Spring Cloud框架构建高可用的应用服务,完成数据预处理、数据异常判断等业务功能;APP的前端采用基于Vue.js的uni-app框架构建跨平台应用,并结合高德地图及u Charts图表组件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在站点监控上,设计基于Active MQ消息中间件的实时监听机制,通过3Sigma准则以及人工设置阈值的方法完成对数据的异常判断。在实时消息推送方面,设计基于Web Socket协议的通信机制,由服务端主动向用户反馈站点出现的数据异常等问题,解决了以往生态站在信息反馈机制上不足的问题。APP经过功能性测试等多方面测试及调整后,已经在浙江省和江西省的部分生态站进行实际使用,结果表明,APP的各项功能均符合预期的设计要求和实际应用需求,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于生态站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杨铭伦,张文革,王允磊,雷振宇,张旭,于新文,文永志[2](2020)在《西天山森林内外主要气象因子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西天山地区春夏季森林内外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比森林内外各气象因子的差异情况,分析森林对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1)4-9月林内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风速相比林外总体偏低,但土壤湿度相比林外明显偏高。(2)林内外气温和土壤湿度的差异性在6-8月更为显着。

宋庆丰,王兵,牛香,罗志伟[3](2020)在《江西大岗山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文中提出以江西大岗山生态站低海拔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物种组成、空间分布、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植株密度为1667株·hm-2,来自于22科34属41种,个体数最多的为樟科、壳斗科和山茶科,其个体占样地内总个体数的52.49%,各物种在环境因素、干扰因素与生物学特性相互影响下,在空间上呈现规律性分布; 2) 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enhinick丰富度指数分别为0.896、2.674、0.725和0.978,生物多样性指数低于亚热带其他地区常绿阔叶林; 3)整个样地植株树高阶和径阶均呈现近似倒"J"型分布,表现为典型的异龄林结构,说明群落结构较为稳定,但就每个物种而言,树高阶和径阶具有多种分布形式,如在径阶分布方面,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类似泊松分布,而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则为多峰分布; 4)群落处于近顶极群落阶段,建群种为丝栗栲、刨花楠和山矾(Symplocos sumuntia),从树高阶分布和径阶分布上看,三者具有稳定的种群结构,有利于整个群落的稳定发展。本研究有助于认识多物种组成在演替过程中资源竞争变化规律,为探讨森林群落演替过程及其维持机制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瑞锋,杨海裕,高兴红,郑子龙[4](2019)在《小陇山森林生态站区小气候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甘肃小陇山森林生态站区2016-2018年自动气象站监测数据为依据,对森林小气候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陇山生态站区最热月平均气温35.9 ℃,最冷月平均气温-21.9 ℃,气温年较差57.8 ℃,气温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年均降水量847.3 mm,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3%;年总辐射量1 185.28 MJ/m2,年日照时间2 419.8 h,月变化较大;年平均风速0.7~1.2 m/s,最大风速13.7 m/s,全年盛行西南风和西南偏南风。

刘潘伟,高鹏,刘晓华,刘胜涛,牛香,王兵[5](2018)在《大岗山流域土壤碳氮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究江西大岗山流域土壤碳氮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分布规律,以该流域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GIS平台,建立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STN)与植被及地形因子的相关关系模型,从而分析流域土壤碳氮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流域表层SOC和STN的平均值为25.55和1.61 g/kg,变异系数分别为64.16%和28.37%,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2)植被和地形因子与SOC和STN具有较高的空间相关性,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海拔和地形湿度指数的流域表层土壤构建了SOC和STN的空间分布图——碳氮要素分布均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的趋势。3)流域表层的SOC和STN与汇流动力指数和沉积物运移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而与NDVI、海拔、坡度和地形湿度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因此,植被和地形因子显着影响大岗山流域SOC和STN的空间异质性分布。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南方红壤区森林植被土壤碳氮等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的定量评价提供参考。

罗阳[6](2016)在《基于大数据处理的森林生态站数据聚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站(简称森林生态站)近几十年积累了非常庞大的时空数据。近年来,国内外在生态站数据挖掘方面的研究多为基于抽样的、小规模数据量的时序数据统计与空间分析。将生态站海量数据进行聚类等的分析处理,对于进一步推动“数字林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森林生态站数据聚类的现状和意义,并叙述了目前大数据分析的原理以及常用手法。之后构建了基于大数据处理的森林生态站数据聚类系统,并且对划分聚类、基于树结构中结点覆盖关系的层次聚类以及Hadoop分布式系统的相关知识和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并解释了为什么旧的层次聚类算法不适合用在分布式集群。然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分布式的层次聚类算法DHCSA,并应用于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系统中。在此之后,介绍了森林生态站数据聚类系统的相关功能。本文的创新点之处在于:DHCSA算法不仅能够大大减少运算的时间,并且优于传统的剪枝方式——新聚类算法不仅能运用在单机,而且可以运用在分布式集群上。论文的最后,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张正[7](2016)在《森林生态站数据挖掘系统研建》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生态建设”大力发展,国家建立了许多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在森林生态站中安装一系列的观测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影响因素、水循环、能量利用等情况进行观测,时间久了便会积累大量的观测数据。为保证森林生态站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这些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对科学研究、商业发展、员工管理、领导决策等方面提供参考价值,极大的提高了数据利用率,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本文先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森林生态站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和现实意义,阐述了数据源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基本情况。接着对本系统所使用的几个挖掘算法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利用傅里叶函数计算指标周期,用关联规则挖掘出指标间的关联关系,利用聚类算法挖掘出聚类中心等。然后对系统的整体需求与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说明,最后展示了系统的挖掘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展望。本系统难点在于实现几个相关算法,如聚类算法K-Means,改进算法X-Means,基于遗传算法实现离散化数据而后利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的挖掘,以及改进算法FP-Growth等。创新点在于上述两个改进算法在此领域的运用。经过系统测试,得到的挖掘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现实意义,符合森林生态站的实际要求。

庄静静[8](2016)在《华北低山丘陵区刺槐林土壤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文中指出研究我国森林土壤甲烷通量的变化特征、源汇转换过程及其影响机制,对定量评价森林土壤甲烷累积通量及其增温潜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还可为指导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于2014年—2015年期间,以河南省济源市黄河小浪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区内47年生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确定箱式—激光法测算土壤甲烷通量的合适密闭时间以及代表性时段的基础上,采用该方法,观测分析脉冲降水对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捕捉其源汇转换过程;并基于时空尺度,研究揭示在不同时期土壤甲烷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森林土壤甲烷通量的主控因子;运用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原理,探讨该区土壤甲烷累积通量及其相对温室潜势。以期深入揭示华北低山丘陵区刺槐人工林土壤甲烷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箱式—激光法的密闭时间对土壤甲烷通量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采用该体积大小的箱式-激光法时,在0—30 min的密闭时间范围内,气室内的温度、气压的和水汽浓度波动明显,均在密闭5 min时达到最大;根据线性方程的计算方法可知,R2最大值出现在10 min(R2=0.85),而且在5—10 min时土壤甲烷通量波动较小,由此可知,采用该体积大小时,密闭时间应控制在10 min以内。通过分析测定土壤甲烷通量的代表性时段,结果表明,研究区在生长季(2015年5月—2015年10月)和非生长季(2014年11月—2015年4月)分别选取8:00—9:00和9:00—10:00作为其代表性时段;并对各月代表性时段土壤甲烷通量的平均值与日平均值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各月代表性时段土壤甲烷通量平均值与24 h日平均值数据差异最小出现在9月,最大出现在7月;对各月代表性时段土壤甲烷通量的平均值与日平均值进在年尺度上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本研究选取的代表性时段可代表研究区的全年土壤甲烷通量(R2=0.89,P<0.001)。(2)通过对刺槐人工林土壤甲烷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温度呈单峰型表现趋势,最高温度出现在8月,最低湿度出现在1月底—2月初。林内降水截留作用明显,使林内降水量低于林外。林内相对湿度明显高于林外,而光合辐射则与相对湿度相反。0—1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和最大持水量均与10—20 cm和20—30cm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p<0.05);有机质在不同季节间的土层间差异性显着,而ph值除冬季外,其余季节的各土层间的差异性不显着(p>0.05);在春、夏季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在秋、冬季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总体表现为上升的变化趋势;土壤含水量在旱季深层高于浅层,而雨季则与旱季相反;各土层土壤甲烷氧化菌pmoa基因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它们之间差异性不显着(p>0.05),而在冬季各土层间差异性显着(p<0.05)。本研究中刺槐人工林土壤表现为较强的甲烷吸收汇,呈现出昼高夜低的日变化特征,在中午12:00—13:00时刻出现最低值(除12—1月外);土壤甲烷通量的季节变化呈单峰型,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4月。本研究中土壤甲烷通量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0—10cm深处的土壤温度、大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与土壤甲烷通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为第一主成分,0—10cm深处土壤含水量为第二主成分,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h值为第三主成分,nh4+-n含量为第四主成分,四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1.61%、22.16%、16.88%和13.45%,其累积贡献率高达94.11%。由此可知,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土壤甲烷通量的重要影响因素。(3)分析脉冲降水对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脉冲降水的产生明显降低了刺槐林地土壤氧化大气甲烷的能力;在降水前期、影响期、滞后期、恢复前期和恢复后期这5个阶段中,各气象要素之间均呈显着性差异。在2014年10月降水量较小时,0—10cm深处土壤含水量波动小,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等因素易受雨水影响,而且由于大气温度和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在生长季末期的变化幅度小,使相对湿度成为影响土壤甲烷通量的主要因素。在2015年4月,由于较高的降水量,土壤水分入渗通常会出现在大雨之后一段时间内,并可能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并且由于生长季初期大气温度开始恢复,使相对湿度以及太阳辐射恢复较快,从而使太阳辐射是影响土壤甲烷通量的主要因素。(4)通过计算研究区土壤甲烷通量的季节累积通量和相对温室潜势,结果表明,本研究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土壤甲烷累积通量分别为-0.87kg·hm-2、-0.79kg·hm-2、-0.95kg·hm-2和-0.77kg·hm-2,占全年的比例分别为23.61%、21.53%、25.86%和20.83%。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土壤甲烷增温潜势分别为-21.75kg·co2·hm-2、-19.75 kg·CO2·hm-2、-23.75 kg·CO2·hm-2和-19.25 kg·CO2·hm-2。通过累积计算研究区的年累积通量及相对温室潜势,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甲烷年累积通量为-3.38 kg·hm-2·a-1,相对温室潜势为-84.5 kg·CO2·hm-2。

胡柳忻[9](2016)在《林业生态数据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保护林业生态环境逐渐成为重要课题,更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目前,我国正大力建设林业生态站,针对生态站长期定位反馈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达到合理利用林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林业生态站主要负责监测气候系统中常见的物理特征量,例如温度、湿度、风速、降水、土壤含水量、太阳辐射、光照等,常由无线传感器获取得到,动态、实时地掌握生态站内的生态信息。由于从单一物理特征量中无法分析得到准确的结果,需要综合考虑多项特征量得出最终结果,所以需要进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处理,依据融合结果进行评价决策,以调整生态站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系统中,使用D-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针对大岗山林业生态站中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分析融合结果进行决策,从而起到灾害预警作用。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林业火情和土壤滑坡两项灾害进行预警。在火情预警中,选取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降水四项数据进行融合。土壤滑坡预警中,选取样地层深和土壤含水率两项数据进行融合操作。在具体融合过程中,依据历史研究经验以及通过计算曼哈顿距离的方法构造每一项证据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再根据组合规则公式进行多项证据的融合处理,得到可能发生某个灾情的概率值。根据概率值的数值分布进行等级划分,最终呈现出具体的预警等级,与模拟灾情发生时的数据进行对比,误差率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完成系统的预警目标。

郭慧[10](2014)在《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台站布局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和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开展长期综合的生态监测对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非常重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森林的要求已经从传统林产品逐渐转变到生态环境方面,为了满足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要素的连续观测与清查,本文提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台站布局体系,从国家尺度、省域尺度及退耕还林工程角度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台站布局研究,形成不同尺度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尺度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规划布局结果。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了台站布局特点,提出台站布局体系原则,以此为基础,提出台站布局体系的研究方法和步骤。主要方法包括:分层抽样、空间叠置分析、地统计学方法、合并面积指数(MCI)和复杂区域均值模型(MSN)。(2)从区划背景与目的、原则、指标和结果4个方面系统对比分析了建国以来中国的典型生态区划方案。结合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的水分、温度指标和中国森林分区(1998),构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生态地理区划,在此基础上考虑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构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台站布局。(3)在国家尺度上,以中国为例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布局的研究。该网络将全国划分为147个生态区,布设190个森林生态站,其中拟建设102个森林生态站,包括已建设88个森林生态站。网络布局结果可以监测全国89.29%的森林面积,72.98%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和62.87%的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面积。以NPP数据为基础,通过MSN模型对规划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进行评估,其估计误差比原有网络降低82%。此外根据城市级别、人口、经济发展和污染程度布设12个城市森林生态站,其中拟建设10个生态站,已建设2个生态站。该网络主要针对中国森林生态要素进行调查,可以为研究中国森林生态服务、科学化生态效益补偿提供基础数据,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政治外交等提供决策依据。(4)在省域尺度上,以湖北省为例开展了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布局的研究。首先设计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的指标体系,基于球状模型进行普通克里格插值,与GIS的空间叠置分析相耦合,构建了湖北省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其次从监测范围、站点密度和决策应用3个方面对网络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将湖北省划分成21个分区,布设21个森林生态站,其中计划建设17个森林生态站,包括已经建设4个森林生态站。网络布局结果不仅可以监测湖北省96.53%的森林面积,96.79%功能区面积和99.6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而且12个森林生态站分布与湖北省4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和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相匹配。该网络主要针对湖北省森林生态要素进行调查,为湖北省森林生态服务和生态效益评估,及省内重大生态工程提供数据基础。(5)综合温度、水分和森林区划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分区、已有森林生态站和DEM数据,与GIS空间分析相耦合构建了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该网络包含148个退耕还林监测区,共布设166个监测站,其中已经建设68个,计划建设98个。利用全国退耕还林县级单位数据对网络规划布局结果进行精度评价,总精度达到97.96%,同时指出了不同退耕还林区生态效益监测的主要生态功能监测侧重点。该网络可以实现对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区内生态要素的连续观测与清查,其结果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并为辅助决策分析提供依据。(6)从网络类型和尺度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本文构建的3个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相同点在于全部遵循先规划后实施的建设模式,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典型抽样思想的指导下完成整体布局研究。相同类型不同尺度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主要区别在于国家尺度网络,主要侧重重大生态问题的长期定位观测与集成研究,旨在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政治外交等提供决策依据,省域尺度网络则针对湖北省内森林健康、省内重大生态工程和生态效益评估等方面开展工作。省域尺度网络是在小尺度上对国家尺度网络的细化。相同尺度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主要区别在于退耕还林工程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具有不同研究目的和对象,在布局指标选择、布局方法、布局结果和网络监测内容上都有差别,该研究建议在相同退耕还林工程区划中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站可作为区域内森林生态站的辅助观测点开展监测工作。(7)本文提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台站布局体系和构建方法,从国家尺度、省域尺度和退耕还林工程三个方面完成网络布局,为森林生态效益研究、重大生态工程辅助决策和森林经营提供决策的数据支持。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台站布局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观测平台建设、观测指标、观测方法等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本研究在构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经济林和农作物在部分斑块无法区分,可能会导致网络的观测精度出现一定偏差;退耕还林工程具体实施区域缺乏空间分布图,只能根据行政区划对布局结果进行评价等等。尽管该网络规划中存在一定不足,但国家和省域尺度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的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可以在不同尺度对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监测,比现存台站网络在布局理论和方法上仍有较大优势,可为生态站网络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区气象要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区气象要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生态站”APP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2 相关技术概述
    2.1 系统开发框架
        2.1.1 渐进式前端框架Vue.js
        2.1.2 跨平台应用框架uni-app
        2.1.3 微服务框架Spring Cloud
        2.1.4 Spring Boot
    2.2 uCharts
    2.3 WebSocket
    2.4 ActiveMQ消息中间件
    2.5 本章小结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需求概述
    3.2 功能性需求
    3.3 非功能性需求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架构设计
    4.2 系统功能设计
        4.2.1 身份验证模块设计
        4.2.2 数据展示模块设计
        4.2.3 站点监控模块设计
        4.2.4 预警预测模块设计
        4.2.5 统计分析模块设计
        4.2.6 个人中心模块设计
        4.2.7 故障上报模块设计
        4.2.8 后台管理模块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现
    5.1 基于微服务的后端架构实现
        5.1.1 服务治理
        5.1.2 网关
    5.2 前端组件实现
        5.2.1 数据可视化
        5.2.2 网络通信
        5.2.3 状态管理
    5.3 数据接口实现
    5.4 数据计算处理实现
    5.5 身份验证模块实现
        5.5.1 登录验证
        5.5.2 修改密码
    5.6 数据展示模块实现
        5.6.1 地图展示
        5.6.2 实时数据展示
    5.7 站点监控模块实现
        5.7.1 基于WebSocket的消息推送
        5.7.2 基于ActiveMQ的实时监听
        5.7.3 站点运行情况查询
        5.7.4 历史数据查询
    5.8 预警预测模块实现
        5.8.1 基于3Sigma准则的数据预警
        5.8.2 基于指数平滑法的短期预测
    5.9 统计分析模块实现
        5.9.1 年度统计
        5.9.2 同比环比
        5.9.3 多站对比
        5.9.4 单站分析
    5.10 故障上报模块实现
    5.11 个人中心模块实现
    5.12 后台管理模块实现
        5.12.1 用户管理
        5.12.2 站点管理
        5.12.3 监测指标管理
        5.12.4 故障审核
        5.12.5 数据导入
    5.13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
    6.1 功能性测试
    6.2 压力测试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2)西天山森林内外主要气象因子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采集
    2.2 数据处理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空气温度特征
    3.2 土壤温度特征
    3.3 土壤湿度特征
    3.4 风速特征
4 结论与讨论

(3)江西大岗山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
    1.3 研究内容
        1.3.1 树高结构
        1.3.2 直径结构
        1.3.3 生物多样性指数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种组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2.2 生物多样性特征
    2.3 群落结构特征
        2.3.1 树高结构
        2.3.2 径阶分布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2 结论

(4)小陇山森林生态站区小气候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气象因子分析
        3.1.1 月变化特征
        3.1.2 季节变化特征
    3.2 太阳辐射、日照时间—温度的相关性
    3.3 气压—温度的相关性
4 结论与讨论

(5)大岗山流域土壤碳氮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2 植被及地形因子的获取
    2.3 SOC和STN空间分布图绘制
    2.4 数据处理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碳氮要素的描述性统计特征及分析
    3.2 土壤碳氮要素与植被及地形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 土壤碳氮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4 讨论
    4.1 NDVI和植被覆盖对土壤碳氮要素分布的影响分析
    4.2 地形因素对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的影响分析
5 结论

(6)基于大数据处理的森林生态站数据聚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据聚类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大数据处理研究现状
        1.2.3 基于大数据的森林生态站数据聚类系统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系统框架与Hadoop分布式系统架构相关知识
    2.1 系统整体框架
    2.2 Hadoop简介
        2.2.1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简介
        2.2.2 MapReduce分布式计算模型原理
    2.3 小结
3 森林生态站数据聚类相关知识及算法
    3.1 森林生态站数据预处理
    3.2 K-means与K-midoids聚类算法
        3.2.1 K-means聚类算法
        3.2.2 K-midoids聚类算法
        3.2.3 K-means与K-midoids聚类算法对比
    3.3 基于有序数组的分布式层次聚类算法
        3.3.1 基于树结构中结点覆盖关系的层次化聚类原理
        3.3.2 层次聚类在分布式环境下的实现障碍
        3.3.3 单机层次聚类剪枝和朴素分布式方案概述
        3.3.4 DHCSA算法原理概述
        3.3.5 DHCSA层次聚类算法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3.3.6 DHCSA层次聚类算法总结
    3.4 小结
4 基于大数据处理的森林生态站数据聚类系统设计
    4.1 系统功能模块
    4.2 系统非功能需求
    4.3 系统详细设计
        4.3.1 系统数据库设计
        4.3.2 用户权限与系统用例
    4.4 小结
5 基于大数据处理的森林生态站数据聚类系统的实现及分析
    5.1 系统实现平台
    5.2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5.2.1 系统管理模块
        5.2.2 指标与权限管理模块
        5.2.3 数据管理模块
        5.2.4 聚类分析模块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森林生态站数据挖掘系统研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实践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森林生态站数据挖掘的研究近况
        1.2.2 森林生态站数据挖掘的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森林生态站数据挖掘系统相关理论知识及算法
    2.1 森林生态站数据挖掘系统概况
    2.2 时间序列分析
        2.2.1 图像化显示
        2.2.2 计算周期
    2.3 聚类分析
        2.3.1 K-Means聚类
        2.3.2 X-Means聚类
    2.4 关联规则
        2.4.1 利用遗传算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2.4.2 Apriori算法
        2.4.3 基于FP-Tree的FP-Growth算法
3 森林生态站数据挖掘系统整体设计
    3.1 系统功能性需求
    3.2 非功能性需求
    3.3 系统硬件软件环境需求
    3.4 系统架构设计
        3.4.1 框架选择
        3.4.2 系统实现平台
        3.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4 森林生态站数据挖掘系统实现
    4.1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4.1.1 用户管理模块
        4.1.2 数据信息模块
        4.1.3 聚类分析模块
        4.1.4 关联规则模块
    4.2 系统测试
        4.2.1 功能测试
        4.2.2 性能测试
        4.2.3 系统测试结果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华北低山丘陵区刺槐林土壤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土壤甲烷通量的研究概况
        1.2.2 研究方法的概述
        1.2.3 刺槐林土壤甲烷通量研究概况
        1.2.4 影响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因素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壤甲烷通量测定
        2.2.2 气象因子的观测
        2.2.3 土壤因子观测
        2.2.4 土壤甲烷氧化菌实时定量PCR的测定
    2.3 计算公式
        2.3.1 代表性时段的选取
        2.3.2 增温潜势(GWP)的计算
    2.4 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箱式-激光法的密闭时间和代表性时段确定
    3.1 密闭时间的研究
        3.1.1 气室内的微环境
        3.1.2 气室内的甲烷浓度
        3.1.3 原始斜率的计算
        3.1.4 气室内的甲烷通量
    3.2 代表性时段的选取
        3.2.1 甲烷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及差异
        3.2.2 代表性时段的选取
        3.2.3 代表性时段与日均值差异比较以及多日尺度上的验证
    3.3 讨论
        3.3.1 甲烷通量的日变化特征
        3.3.2 代表性时段的选取与验证
    3.4 小结
第四章 土壤甲烷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林内外水热状况
        4.1.1 大气温度
        4.1.2 相对湿度
        4.1.3 光合辐射
        4.1.4 降水量
    4.2 土壤因子状况
        4.2.1 土壤理化性质
        4.2.2 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
    4.3 土壤甲烷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4.3.1 日变化
        4.3.2 季节变化
    4.4 土壤甲烷通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4.4.1 林内外水热因素
        4.4.2 土壤因素
        4.4.3 微生物
    4.5 讨论
        4.5.1 大气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4.5.2 甲烷通量的变化特征
        4.5.3 甲烷通量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4.6 小结
第五章 脉冲降水对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及源汇捕捉
    5.1 观测期间气象因子
    5.2 脉冲降水对甲烷通量、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5.3 降水不同时期土壤甲烷通量及各气象要素影响的比较
    5.4 降水不同时期土壤甲烷通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5.5 讨论
        5.5.1 脉冲降水对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
        5.5.2 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因素
    5.6 小结
第六章 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及综合温室效应
    6.1 土壤甲烷累积通量
    6.2 土壤甲烷的相对温室潜势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箱式-激光法测量土壤甲烷通量的密闭时间和代表性时段
        7.1.2 刺槐人工林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7.1.3 脉冲降水对土壤甲烷通量的影响及源汇捕捉
        7.1.4 土壤甲烷累积通量及综合温室效应
    7.2 特色及创新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林业生态数据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林业生态站发展现状
    1.3 林业数据采集处理发展现状
    1.4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发展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论文结构
2 相关理论及技术支持
    2.1 数据融合
    2.2 数据融合算法
        2.2.1 加权平均法
        2.2.2 基于参数估计的信息融合方法
        2.2.3 基于Kalman滤波的融合方法
        2.2.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融合方法
        2.2.5 基于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研究述评
    2.3 技术支持
    2.4 本章小结
3 D-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
    3.1 基本概念
        3.1.1 识别框架
        3.1.2 基本概率赋值
        3.1.3 信任函数和似然函数
    3.2 组合规则
    3.3 算法应用与改进
        3.3.1 火灾预警数据融合
        3.3.2 土壤滑坡数据融合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概述
        4.1.1 系统描述
        4.1.2 运行环境
    4.2 数据库设计
        4.2.1 数据字典
        4.2.2 物理结构设计
    4.3 功能需求
    4.4 界面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现与结果分析
    5.1 首页
    5.2 查看数据
    5.3 算法介绍
    5.4 融合过程
    5.5 融合结果
    5.6 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台站布局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台站布局体系研究方法
    2.1 台站布局特点和原则
        2.1.1 台站布局特点
        2.1.2 台站布局体系原则
    2.2 主要研究方法
        2.2.1 抽样方法
        2.2.2 空间分析
        2.2.3 合并标准指数
        2.2.4 复杂区域均值模型
    2.3 台站布局体系构建步骤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典型生态地理区划对比分析
    3.1 生态地理区划的研究背景
    3.2 典型区划的对比
        3.2.1 区划的背景和目的
        3.2.2 区划原则
        3.2.3 区划指标
        3.2.4 区划结果
    3.3 典型区划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国家尺度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布局
    4.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研究结果
        4.2.2 结果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省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布局
    5.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5.1.3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研究结果
        5.2.2 结果分析
    5.3 省域尺度与国家尺度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对比分析
        5.3.1 相同点
        5.3.2 差异点
    5.4 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布局
    6.1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与研究方法
        6.1.1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研究结果
        6.2.2 结果分析
    6.3 退耕还林工程与国家尺度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网络对比分析
        6.3.1 相同点
        6.3.2 差异点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台站布局区划及台站信息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区气象要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生态站”APP的设计与实现[D]. 田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西天山森林内外主要气象因子对比研究[J]. 杨铭伦,张文革,王允磊,雷振宇,张旭,于新文,文永志. 林业科技通讯, 2020(07)
  • [3]江西大岗山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J]. 宋庆丰,王兵,牛香,罗志伟. 生态学杂志, 2020(02)
  • [4]小陇山森林生态站区小气候特征分析[J]. 陈瑞锋,杨海裕,高兴红,郑子龙. 甘肃林业科技, 2019(04)
  • [5]大岗山流域土壤碳氮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 刘潘伟,高鹏,刘晓华,刘胜涛,牛香,王兵.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8(02)
  • [6]基于大数据处理的森林生态站数据聚类研究[D]. 罗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2)
  • [7]森林生态站数据挖掘系统研建[D]. 张正.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2)
  • [8]华北低山丘陵区刺槐林土壤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D]. 庄静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12)
  • [9]林业生态数据融合研究[D]. 胡柳忻.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9)
  • [10]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台站布局体系研究[D]. 郭慧.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0)

标签:;  ;  ;  ;  ;  

大岗山森林生态站区气象要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