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社会中的城市土地管理

论知识社会中的城市土地管理

一、知识社会城市土地管理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高静[2](2021)在《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经世纪疫情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2021年踏上了“十四五”新征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中继续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不忘初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城乡关系处理仍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德国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等人关于城市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发展的本质,批判性地考察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发展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构想。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在专着中系统地阐述城市发展思想,但他们对城市问题的研究却广泛地分布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1845)、《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哲学的贫困》(1847)、《共产党宣言》(1847-1848)、《政治经济学批判》(1858-1859)、《论住宅问题》(1872-1873)、《反杜林论》(1876-1878)、《资本论》(1843-188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1)等一系列经典着作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并系统整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发展的思想,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深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着作,深挖蕴藏在其中的城市发展思想,从而系统地梳理出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体系;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形成的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在此时代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辩证逻辑内涵;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全面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其理论来源一是莫尔、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二是斯图亚特、斯密及其后继者李嘉图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思想;三是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其实践基础是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显现的城市病问题。在此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过程对其城市发展思想进行了阶段性划分:早期阶段(1842-1845)、中期阶段(1846-1866)、晚期阶段(1867-1895)。第二部分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方面,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即解析了城市的概念,梳理了城市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规律,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功能的思想,重点强调了城乡关系在城市发展中的变化。另一方面,立足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发展的现实,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的批判考察,致力于将马克思、恩格斯散落于各部经典着作中的城市思想进行系统的整理。马克思、恩格斯依次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城市显现的城市病问题、城市阶级矛盾、城市住房问题等进行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之上,立意长远,重点以城乡关系为逻辑起点,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发展的体系构想和价值旨归展开论述。通过对城乡关系的梳理,城市发展将由原始的城乡同一逐步走向城乡分离、城乡对立,最终走向城乡融合。城乡融合是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市发展思想的目标归宿,城乡融合目标既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三部分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彰显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现实关照性。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在超越传统城市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发展的基本经验;在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所彰显的辩证逻辑;在继往开来中,为城市经济学、城市生态思想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等提供了理论借鉴;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发展思想也将进一步指导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要顺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赵斌[3](2020)在《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文中认为霍华德的Garden City理论及其着作《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是城市规划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他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然对世界范围内的规划理论与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理论虽极具前瞻性、科学性,在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上产生了丰富的成果。由于很多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导致Garden City理论的内涵不够清晰,导致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中往往只注重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故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系统性的归纳和哲学性的思辨,探求Garden City理论在国内外继承与发展中的变化及其缘由,并提出Garden City理论继承与发展中需遵循的原则。为此展开了以下研究:首先系统性研究Garden City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含理论背景、指导思想、布局模型和社会城市等方面,发掘出Garden City理论的真正核心其实就是:职住平衡、规模控制、花园体系和城乡融合。其次,本文依托理论中的四个核心特征,将Garden City理论在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归纳整理,梳理每类观点下衍生出的主要代表理论与城市的特征。一方面,通过将这些变化后理论与原有理论对比分析其中的联系与区别。另一方面通过分层解读这些实践,分析实践中继承了哪些特征,哪些特征随着实践发生变化,并寻找出导致变化的内因与外因。第三,Garden City理论在国外的传承主要体现前三个核心特征,在我国继承中重点凸显城乡关系,并根据原有理论、现代城市思想和我国当下国情提出了现代田园城市理论。本文将分析现代田园城市理论及其相关思想与原有思想的联系与区别,并按照规划特点归纳我国的实践案例,分析Garden City理论在我国理论与实践变化的实质。本研究提出的观点与内容是对目前已有Garden City理论体系与实践的再发掘,基于Garden City理论四大核心特征,通过对衍生理论与本源理论的研究、实践与本源的差异研究与探讨,更能有效指导Garden City理论在规划理论的体系构建与我国未来的城市建设。

祁文博[4](2020)在《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文明的发展常常会带来经济财富增加、人生存境遇的改善、社会的持续进步。但现代人环顾四周,在感受到现代化带来身心喜悦的同时,却不断受到各种风险的威胁。城市作为现代性文明最突出的展现,本应是人类自由发展的“诗意栖居”,但却不断遭遇城市风险的威胁。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人类应该选择何种方式去规避客观存在的城市风险?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研究聚焦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尝试通过复合且独特的视角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何为复杂现代性理论?复杂现代性理论与城市风险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城市风险呈现样态的生成之因是什么?怎样构建城市风险治理的展开路径?围绕这几个核心叩问,本研究通过建构“复杂现代性-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哲学思辨法展开研究,并结合当前风险治理实践,深度把握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问题。绪论部分就本文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以及方法与框架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综述。第一章是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主要基于复杂现代性分析范式与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城市风险是复杂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复杂现代性在认知向度、制度架构、风险规避层面为认识、治理城市风险提供新的视角,二者互相建构。第二章是城市风险的呈现样态,城市生态失衡带来人的生存之困、城市权利失衡带来人的发展之困、城市意义迷失带来人的存在之困。第三章是现代城市风险的成因,科学与技术构成了城市风险生成的客观原因,资本逻辑在城市空间的强势运行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人本价值背离导致城市空间生产的异化,社会系统转型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所带来的政府、媒体、公众、抽象体系等次级系统的不合理运行。第四章是城市风险治理维度,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与城市权利是现代城市风险治理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城市伦理规约、滋养、涵育城市制度,而完善合理的城市制度能够支撑、保障城市权利的实现,三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为构建复合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提供伦理指向、行动方向与价值指引。第五章是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治理理念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深度植入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以及城市权利之中,推进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在治理结构上,从科技伦理转型、资本逻辑规塑与社会系统逻辑规约三个方面推进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城市风险治理最终应实现共同体治理,通过不断减少空间区隔与结构固化、调整运行规则、实现文明自觉,在多重向度上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最后是研究结论,即在中国复杂现代性理论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逻辑,在利用与规塑资本现代性的基础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引领中国城市文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城市发展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此外,针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作者将在分析框架、实践案例与主题内容三个方面予以完善,以期对城市风险治理研究完成更为深度的挖掘。

定光莉[5](2019)在《城市正义论》文中提出正义是城市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价值所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中国形势下,城市扩张和更新如火如荼。城市人群聚集、关系复杂,面临诸多社会问题:市民权利实现不足;阶级结构与居住空间分异相勾连;身份认同难以建立;社会公共品分配不均衡……建立公平正义的城市社会是现实所需,旨在建立新型城市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常住人口市民化机制,提高城市生活水平与人的幸福指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借鉴都市社会学、城市政治学、后现代城市理论等多重思想资源,按照实体基础——社会认识——实践机制——实例分析的路径研究城市正义的涉及问题以及表现形式,认为城市正义蕴含于城市公共关系的良性运行和市民个人的权利实现之中;营造风清气正、关系和谐、情感认同的城市氛围之中;多元主体参与、有效的城市治理之中,其根本目的在于城市为人的解放和自我实现提供条件。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城市文明的演化与城市社会的进步,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存在区分。古典城市时期,正义形式表现为“各司其职、臣服君主”;工业城市时期,正义形式表现为“人权至上、追逐利益”;时尚都市时期,正义形式表现为“文明多元、兼容并蓄”。城市的集聚效应和扩张效应引发了学者对城市问题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绝妙地说明了城市史和阶级形成的关键特性,在城市发展历史的背景下讨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人的解放;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家从社会——空间视角切入,整合空间、社会关系、意识形态研究资本生产与权力结构的关系;都市社会学从社会学和地理学研究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的膨胀引发的城市运转问题和城市病;城市政治学探讨城市的权力结构、政治秩序、治理体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对政治运行和政治效能的作用;后现代城市理论讨论城市的文化意义及其对人精神状况的影响……这些都构成了进一步聚焦城市发展的正义或非正义问题的理论资源。从历史的演化与理论的观照可以尝试总结出城市正义的多重内涵:个人层面的权利、自由、良善;社会层面的公平、平等、法制;环境层面的宜居、有序、安全等等。它表现在空间秩序的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统一;政治秩序的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相统一;社会秩序的人的尺度与共同的善相统一。在价值选择方面,城市正义以新城市主义反对城市主义和空间拜物教;以共享反对隔离;以合理差异反对极化……城市正义的实体基础是处理城市政治和公共关系的城市权力和市民保障生活实现利益的城市权利。城市中各阶层根据自身需要实施自身意志,相互之间竞争、合作、博弈的关系形成了城市权力结构。正式参与者和非正式参与者交互作用,城市权力或掌握在经济精英和政府官员手中,或掌握在分散群体和个人手中。城市权利有两种:一是市民占用城市空间,从城市空间获得收益和福利的权利;二是市民集中参与城市空间生产和城市生活的权利。其特点表现为:权利内容的广泛性;权利性质的去阶级性;权利基础的地域性。当下,城市权利的实现受到人口全球流动和重点集聚、城市社会运动带来公共安全秩序风险、权利诉求表达途径有限等挑战,正在进一步寻求维护巩固途径。城市正义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它既是城市权力和城市权利提供的伸张正义的实在,也是市民对城市是否正义、多大程度上正义的心理体验与社会认识。城市文化是城市社会意识共识,是城市整体人口共有的意识形态、生活旨趣、审美观念。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凝练和核心,是正面、杰出的城市文化,能够激励发扬市民正向的精神力量。不同社会、阶层的城市意识存在差异,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意识可用同一性哲学表现;中国的城市化带来社会各阶层的意识分化。全球化时代,市民的身份认同面临国民身份模糊化、社会身份符号化、个人身份虚拟化的现实挑战,陷入多重身份和单一身份、固定身份和流动身份、“自在”身份和“自为”身份等悖论,亟待整合与重构。践行城市正义,需要普通市民、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共同发挥主体作用。国家和城市政府担当城市正义的守护者;政策与制度作为城市正义的依据,法律作为城市正义的刚性文件。城市正义的理论分析可结合实例来考察其实现程度与面临问题。美国城市治理绩效明显、市民自主性强、城市生活有序,可作为典型反映城市正义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自由和人权贯穿美国国家建设和城市化过程,城市自治权较大,治理机制以市长负责制、议会——管理者政府、委员会政府为代表,治理主体多元,面临城市分裂和社会隔离、郊区自治和大都市碎片化、政治文化和市民参与减弱等问题,经济力量与精英意志在多元治理中占主导地位,治理活动淡化政党色彩与政治分歧。对城市正义的评价有硬性和软性两种形式。中国的城市化在高速推进和道路自我探索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面临诸多问题,亟需在城市正义的价值引导下规范城市化和现代化事业。城市正义作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应有之义,可通过日常生活、城市运动、构建和维护城市共同体等多种方式扩大与巩固,从而不断增进国家和人民福祉。

陈昭[6](2017)在《新型城镇化的“和平道路”:基于田园城市理论原型的解读与猜想》文中研究表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及其着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作为规划史上伟大的思想之一,在现代规划的不同历史时期都给规划师以灵感。本文结合当下新旧城镇化交替的背景,以霍华德理论中两个重要概念"社会城市"和"消失的地主地租"为理论原型,对中国城镇化复杂系统的诸多关系追本溯源,并针对当前城镇化复杂系统关切的问题在霍华德框架内有所发展,提出新的猜想。本文认为,我国之前城镇化的根本问题在于城镇化路径的"断裂",而实现新型城镇化首先在于发现其"和平道路",并且以"空间"作为构建这条路径的核心要素。进而提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路径包含两个要点——"城乡一体"的都市区化空间形式和基于使用权的土地租税改革,并详细阐述了两个要点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

原智远[7](2017)在《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促进区域均衡、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城市群的土地利用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在城市群尺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是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当前学者们针对各大城市群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缺乏对城市群土地利用核心内涵与本质特征的深入探讨。本研究转换思路,跳出各城市群发展局限,从经典理论中寻找新的视角。田园城市理论是经典的规划理论,是城市群发展思路的起源,提出一百多年来在学术研究与城市规划实践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本研究即以田园城市理论为基础,基于对其可借鉴性的判断和城市群内在演化机制的分析,提出一种适用于我国的城市群空间模型——田园城市群模型,作为城市群发展优化共性特征的集合,并以其为目标探究我国当前城市群的土地利用优化的内涵与模式。为此开展了以下研究:(1)从理论本身、学术影响和实践经验三方面系统梳理了田园城市的理论体系,并结合当前我国城市群的主要特征,从体系结构、空间单元与城乡关系三个视角对田园城市理论的借鉴性进行了评价;(2)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转换,分别从功能空间、空间单元和城市群体系对地域功能在城市群中的构成、配置与演化进行了详细的机制分析与归纳,并提出了空间单元对功能承载的边际效应递减、城市群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功能配置等新视角,支撑对城市群尺度地域功能演化的理解;(3)基于经典理论与地域功能演化机制,提出了田园城市群的空间模型,从构建原则与目标、空间要素构成、结构体系等方面描述了其主要特征,能够作为我国城市群优化的目标导向;(4)以田园城市群为目标,根据其在空间单元竞争力、地域功能和土地利用之间的交互机制,提出了城市群的土地利用优化内涵体系与实现模式,并对核心参数的获取与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分别在微观与中观尺度进行了案例研究。本研究提出的田园城市群模型是对经典理论的重新挖掘,也是对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新视角与新思路的积极尝试。对城市群尺度地域功能演化机制、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内涵体系与优化模式等的探讨均有助于深入理解城市群的内在机制,对我国的城市群发展优化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

许雁冰[8](2014)在《“社会城市”意象——霍华德规划理论中城市社会化的环境营造》文中认为"社会城市"是霍华德"田园城市"规划思想的核心价值内容,不仅对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规划,乃至全球的城市化发展都造成了非凡的影响。借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一出版百周年之际,彼得·霍尔与科林·沃德的《社会城市》解读了霍华德前一百年的成败及原因,并将其核心思想引向后一百年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上一世纪间的主流城市规划思想,其注意力已从单一的物质形态的创建,转入到多维的对城市社会形态的改进和空间人性化的考量上。霍华德以人居环境的创造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性,以城市规划手段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类发展提出了一种理想化的构思。本文从霍华德"田园城市"的核心理论——"社会城市"的构造与其呈现的意象着手,探讨其中人的社会性需求在人居环境中的表达,从田园城市景观的表现形式窥探环境美学中的人类的社会需求,试图探索城市环境规划中呈现出的城市意象对于人们身体健康、工作效率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韩婷婷[9](2014)在《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是近代以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的分析、阐述,寻找解决城市空间问题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空间是资本的最好场所,也是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主要场所,城市的建构与发展是空间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基本形式。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空间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城乡矛盾加剧、城市空间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寻求空间正义,消除空间不平等关系,实现城市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的目标成为当务之急。政府作为城市建设的领导者,需运用自身的政治、经济权力,通过政府的力量弥补资本的缺陷,真正实现空间正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哲学理论为立足点,吸收、借鉴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在此基础上尝试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空间理论,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指导中国城市空间建设,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于丁[10](2013)在《面向当前中国城市居住问题的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居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住宅建设量也是与日俱增,加之城市中心区域用地相对有限,大量住宅建设向城市边缘蔓延。然而在此过程中,国内一些开发商只顾追逐短时利益,缺乏对住宅开发系统的全面认知以及长远可持续规划发展,在项目开发策略、建造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缺乏合理探索和有益经验积累,进而导致大量城市住宅快速粗糙建造,规划设计缺乏创新,施工建造质量低下,运营管理混乱。这不仅降低住户居住体验,造成城市居住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也制约了社会、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合理有序开发建设城市住宅成为当今开发商、建筑师、乃至全社会的重要思考议题。万科作为我国领先的城市住宅开发商,长期以来,积极面对中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和经济模式,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城市发展内在需求,符合市场客观规律,体现当代国人居住理念的住宅产品。针对不同时期突出的城市居住问题,万科一直保持高度关注,并进行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先机的实验性住宅项目探索实践,以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城市的居住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义。本文从研究万科诸多不同类型的实验性住宅项目入手,通过对万科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性住宅项目进行研究与分析,归纳其具体实践方式和解决办法,并试图找出万科对当代中国城市居住问题的关注点,同时,建立在万科诸多实验性住宅项目成败得失的基础上,归纳出在我国城市住宅开发建设中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我国城市住宅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最后,本文从客观、公正角度对万科实验性住宅探索行为作出评价,辨析其中的积极方面与不足之处,并试图探寻万科关注当代中国城市居住问题并适时提出解决方案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实例分析、现场调研等方式展开。从寻找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的类型入手,分析归纳出万科诸多实验性住宅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方式,继而,总结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所针对的具体社会、城市问题,提炼出对未来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的有益经验。

二、知识社会城市土地管理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社会城市土地管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理论来源
        二、实践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历程
        一、早期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开始考察城市相关问题(1842-1845)
        二、中期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城乡关系问题(1846-1866)
        三、晚期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转向未来城市发展研究(1867-1895)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起源与发展的研究
        一、城市的概念探析
        二、城市的历史起源
        三、城市的发展规律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本质、动力和功能的思想
        一、城市的本质
        二、城市发展的动力
        三、城市的功能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的研究
        一、传统社会中城市乡村化
        二、工业革命后乡村城市化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的批判考察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病的考察
        一、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病问题表征
        二、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病产生的必然性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城市阶级矛盾的考察
        一、工业城市阶级结构复杂化
        二、工业城市阶级矛盾尖锐化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住房问题的考察
        一、住房短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
        二、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市民社会的考察
        一、市民社会的基本概念
        二、批判继承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构想和价值旨归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体系构想
        一、城乡分离
        二、城乡对立
        三、城乡融合
    第二节 城乡融合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
        一、实现城乡融合的基本条件
        二、实现城乡融合的主要途径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价值旨归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超越创新:超越了传统的城市发展思想
        二、辩证统一:彰显马克思主义深厚的哲学意蕴
        三、继往开来:为现代城市相关思想提供理论基石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顺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走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起源
    1.2 研究背景
        1.2.1 理论研究背景
        1.2.2 实践发展背景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Garden City的理论体系
    2.1 Garden City理论的背景溯源
        2.1.1 孕育Garden City理论的环境
        2.1.2 霍华德认为的城市核心问题
    2.2 Garden City理论城市规模的控制
        2.2.1 一座Garden City的城市规模
        2.2.2 Garden City的城市增长原则
        2.2.3 有序组织的社会城市
    2.3 Garden City理论的城市布局
        2.3.1 城市用地布局
        2.3.2 农业用地布局
    2.4 Garden City理论的城乡模式
        2.4.1 改变目前城乡模式的“万能钥匙”
        2.4.2 霍华德的城乡观——“三磁铁”理论
    2.5 Garden City的核心特征
        2.5.1 职住平衡:Garden City的理论初衷
        2.5.2 规模控制:Garden City的社会城市
        2.5.3 花园体系:Garden City的城市布局
        2.5.4 城乡融合:Garden City的理论核心
    2.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理论继承之源
3.职住平衡:Garden City的理论初衷
    3.1 职住平衡的理论演变
        3.1.1 职住特征的研究综述
        3.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3.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3.2 实践演变
        3.2.1 “职住平衡”的两座Garden City
        3.2.2 职住明确的第一代新城——哈罗
        3.2.3 职住综合的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
        3.2.4 职住失衡的伦敦老城与相关城市政策
    3.3 职住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3.3.1 城市层面
        3.3.2 区域层面
        3.3.3 城市政策
    3.4 Garden City理论与职住实践的差异对比
        3.4.1 职住城乡平衡与城市平衡
        3.4.2 职住单点平衡至多点平衡
        3.4.3 职住空间联系步行至车行
    3.5 影响Garden City职住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3.5.1 理论继承之变
        3.5.2 实践发展之变
    3.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理论在职住特征的发展之变
4.规模控制:Garden City的社会城市
    4.1 社会城市的理论演变
        4.1.1 社会城市的研究综述
        4.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4.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4.2 实践演变
        4.2.1 圈层疏解的大伦敦规划
        4.2.2 郊区疏解的纽约大都市区规划
        4.2.3 指状疏解的大哥本哈根地区规划
        4.2.4 统筹控制的大莫斯科规划
    4.3 社会城市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4.3.1 核心思想
        4.3.2 区域层面
        4.3.3 城市层面
    4.4 Garden City理论与社会城市实践的差异对比
        4.4.1 区域的集中与分散
        4.4.2 规模控制与不控制
    4.5 影响Garden City社会城市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4.5.1 理论继承之变
        4.5.2 实践发展之变
    4.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规模控制特征的发展之变
5.花园体系:Garden City的城市布局
    5.1 花园体系的理论演变
        5.1.1 花园体系的研究综述
        5.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5.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5.2 实践演变
        5.2.1 两座Garden City的花园体系
        5.2.2 “城郊新城”的花园体系——汉姆斯特德
        5.2.3 光辉城市的花园体系——昌迪加尔
        5.2.4 绿心城市的花园体系——兰斯塔德
    5.3 花园体系实践对理论的分层解读
        5.3.1 结构层面
        5.3.2 功能层面
        5.3.3 景观层面
    5.4 Garden City理论与花园体系实践的差异对比
        5.4.1 “花园核心”与核心“花园”
        5.4.2 花园体系与花园景观
        5.4.3 城市花园与区域花园
    5.5 影响Garden City花园体系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5.5.1 理论继承之变
        5.5.2 实践发展之变
    5.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花园体系特征的发展之变
6.城乡融合:Garden City的理论核心
    6.1 城乡特征的理论演变
        6.1.1 城乡融合的理论综述
        6.1.2 对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
        6.1.3 与Garden City理论的差异
    6.2 实践演变
        6.2.1 “城乡统筹”的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6.2.2 “凸显田园”的西咸新区现代田园城市
        6.2.3 “融合生态”的遂宁现代生态田园城市
        6.2.4 “乡村特色”的三星田园小镇
    6.3 我国城乡实践的分层解读
        6.3.1 核心思想
        6.3.2 空间层面
        6.3.3 政策层面
    6.4 Garden City理论与我国城乡实践的差异对比
        6.4.1 “城乡融合”与“城乡”融合
        6.4.2 “花园体系”与“田园体系”
        6.4.3 “规模控制”与“增量发展”
        6.4.4 “职住平衡”与“空间平衡”
    6.5 影响Garden City理论城乡融合实践差异的内因与外因
        6.5.1 理论继承之变
        6.5.2 实践发展之变
    6.6 本章小结:Garden City在城乡融合特征的发展之变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一:Garden City理论在我国继承的若干原则
        7.1.1 整体与部分原则
        7.1.2 本质与现象原则
        7.1.3 偶然与必然原则
    7.2 结论二:我国Garden City的实践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7.2.1 职住平衡—职住择优选址,提升交通效率
        7.2.2 规模控制—强化中心城市,完善城镇体系
        7.2.3 花园体系—注重以人为本,塑造良好空间
        7.2.4 城乡融合—均衡社会结构,城乡共同发展
    7.3 展望
    7.4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4)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评价
        一、国外关于风险的研究概况
        二、国内关于风险、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概况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问题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
    第一节 复杂现代性的风险追问
        一、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
        二、反思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三、复杂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第二节 现代城市发展的风险追问
        一、城市风险的历史演变
        二、现代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
        一、城市风险与复杂现代性相互建构
        二、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生成逻辑
        三、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多维面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
    第一节 生态失衡与生存之困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生态风险
        二、城市生态失衡:城市生态风险的当代呈现
        三、生态失衡风险与人的生存之困
    第二节 城市权利失衡与社会风险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权利观
        二、城市权利失衡:城市社会风险的当代呈现
        三、城市权利失衡与制度规约乏力
    第三节 城市意义迷失与文化风险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文化风险
        二、城市意义迷失:城市文化风险的当代呈现
        三、城市文化危机生成之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成因
    第一节 城市风险的科技逻辑成因
        一、高科技时代的全面到来
        二、技术成因
        三、科学成因
    第二节 城市风险的资本逻辑成因
        一、空间的资本化生产
        二、空间的结构性失衡
        三、资本逻辑的强势发展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社会系统成因
        一、政府成因与“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二、媒体的传播机制与放大效应
        三、公众风险意识淡薄与社会参与乏力
        四、抽象体系失信与专家系统的利益导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维度
    第一节 城市伦理:城市风险治理的道德维度
        一、城市伦理何以重要?
        二、城市伦理的本质与功能
        三、城市伦理的实现与发展
    第二节 城市制度:城市风险治理的行动维度
        一、城市制度何以重要?
        二、城市制度的本质与功能
        三、城市制度建构的原则与方向
    第三节 城市权利:城市风险治理的价值维度
        一、城市权利何以重要?
        二、城市权利的本质与功能
        三、城市权利生产的实现与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
    第一节 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要性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三重逻辑
    第二节 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
        一、科技伦理转型
        二、资本逻辑规塑与城市制度
        三、社会系统逻辑规塑与城市权利
    第三节 城市命运共同体与风险治理
        一、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二、城市命运共同体的本质与功能
        三、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城市正义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价值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大纲
2 城市正义的历史进程与理论关切
    2.1 城市正义的历史进程
        2.1.1 古典城市“各司其职、臣服君主”的正义
        2.1.2 工业城市“人权至上、追逐利益”的正义
        2.1.3 时尚都市“文明多元、兼容并蓄”的正义
    2.2 城市正义的理论资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正义思想
        2.2.2 新马克思主义的城市正义思想
        2.2.3 其他西方城市正义思想
3 城市正义的哲学解读
    3.1 城市正义的多重内涵
    3.2 城市正义的基本规定
        3.2.1 空间秩序: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相统一
        3.2.2 政治秩序: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相统一
        3.2.3 社会秩序:人的尺度与共同的善相统一
    3.3 城市正义的价值选择
        3.3.1 以新城市主义反对城市主义和空间拜物教
        3.3.2 以共享反对隔离
        3.3.3 以合理差异反对极化
4 城市正义的实体基础
    4.1 城市权力
        4.1.1 城市政治的正式参与者
        4.1.2 交互作用的权力模式
        4.1.3 影响城市权力的因素
    4.2 城市权利
        4.2.1 公民权利、市民权利、城市权利
        4.2.2 城市权利的特点
        4.2.3 城市权利的实践:现实与挑战
5 城市正义的社会认识
    5.1 共识: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
        5.1.1 城市意识共识:城市文化
        5.1.2 城市意识核心:城市精神
    5.2 差异:不同社会、阶层意识
        5.2.1 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意识:同一性哲学
        5.2.2 中国的城市化与各阶层意识
    5.3 认同:市民身份的挑战与重构
        5.3.1 身份认同的多重挑战
        5.3.2 身份认同悖论
        5.3.3 身份重构
6 城市正义的实践机制
    6.1 城市正义的实践主体
        6.1.1 普通市民
        6.1.2 社会组织
        6.1.3 社会群体
    6.2 城市正义的保障机制
        6.2.1 国家和城市政府:城市正义的守护者
        6.2.2 政策与制度:城市正义的依据
        6.2.3 法律:城市正义的刚性文件
7 城市正义实例:美国城市治理
    7.1 美国城市治理的历史
    7.2 美国城市治理的现实
        7.2.1 城市的自治权
        7.2.2 治理机制
        7.2.3 治理主体与手段
    7.3 美国城市治理的问题
        7.3.1 双重城市和社会隔离
        7.3.2 郊区自治和大都市碎片化
        7.3.3 政治文化和市民参与减弱
    7.4 对美国城市治理的评价
        7.4.1 自治性过强导致城市分化严重
        7.4.2 经济力量与精英意志在多元治理中占主导地位
        7.4.3 治理活动淡化政党色彩与政治分歧
8 结语
    8.1 城市正义的一般评价形式
    8.2 中国的城市正义现状
    8.3 走向正义之城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

(6)新型城镇化的“和平道路”:基于田园城市理论原型的解读与猜想(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中国的城镇化路径:断裂与重建
    1.1 选择与交换作为线索
    1.2 断裂的路径
    1.3 重建新型城镇化的和平路径
2 霍华德的两个理论原型
    2.1 社会城市
    2.2 消失的地主地租:土地制度设计
    2.3 理论原型对当前新型城镇化的适宜性
3 理论原型在当前中国条件下的改造落实:建构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尝试
    3.1 城乡一体的都市区:社会城市的中国版本
    3.2 基于使用权的税制改革:“土地财政”转型
4 结语:更进一步的挑战

(7)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群空间理论研究进展
        1.2.2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组织
    1.5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田园城市的理论体系
    2.1 田园城市理论及其土地利用
        2.1.1 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与主要内容
        2.1.2 田园城市理论的土地利用特征
    2.2 田园城市理论的学术发展
        2.2.1 城市的形态:紧凑还是分散
        2.2.2 单元与功能:分割还是混合
        2.2.3 蔓延与增长:遏制还是疏解
        2.2.4 其他研究视角
    2.3 田园城市理论的实践经验
        2.3.1 田园城市协会及其最初的试验
        2.3.2 英国的新城运动
        2.3.3 遍布世界的田园郊区
        2.3.4 实践继承的转移与调整
    2.4 本章小结
3 理论研判:借鉴性分析与特征判断
    3.1 对田园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借鉴性
        3.1.1 我国城市群中的结构特征
        3.1.2 田园城市理论的思路及评价
        3.1.3 对田园城市群结构的基本判断
    3.2 对田园城市群空间单元的借鉴性
        3.2.1 我国城市群的基本空间单元
        3.2.2 田园城市的思路及评价
        3.2.3 田园城市群空间单元的基本判断
    3.3 对田园城市群中城乡关系的借鉴性
        3.3.1 我国城市群中的城乡关系
        3.3.2 田园城市理论的思路及评价
        3.3.3 田园城市群城乡关系的基本判断
    3.4 其他视角
    3.5 本章小结
4 机制解构:地域功能的演化与尺度转换
    4.1 功能视角的提出
        4.1.1 功能视角提出的依据
        4.1.2 空间功能的分类与性质
        4.1.3 功能在空间的组合形式
    4.2 空间单元及其功能演化机制
        4.2.1 空间单元的内涵与功能特征
        4.2.2 空间单元的功能构成
        4.2.3 空间单元的功能演化
    4.3 城市群体系的功能演化机制
        4.3.1 城市群的功能结构
        4.3.2 从空间单元到体系结构
        4.3.3 城市群的演化过程
        4.3.4 城市群内的功能配置
    4.4 本章小结
5 目标愿景:田园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5.1 基本原则与目标
        5.1.1 田园城市群的基本原则
        5.1.2 田园城市群的基本目标
    5.2 基本判断的实现机理
    5.3 田园城市群的构成要素
        5.3.1 空间单元
        5.3.2 联系空间
        5.3.3 生态基质
    5.4 田园城市群的结构体系
        5.4.1 等级结构体系
        5.4.2 空间结构体系
        5.4.3 时间配置
    5.5 本章小结
6 优化机制: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路径
    6.1 土地利用对空间单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6.1.1 空间单元的竞争力
        6.1.2 竞争力中功能的作用机制
        6.1.3 功能对土地的利用方式
        6.1.4 基于土地利用的中心性
    6.2 基于田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优化目标
    6.3 土地利用优化机制
        6.3.1 城市群尺度土地利用优化内涵
        6.3.2 基于田园城市群的土地利用优化机制
    6.4 关键参数的获取
        6.4.1 竞争力的测算与权重确定
        6.4.2 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参数
    6.5 本章小结
7 优化案例: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7.1 京津冀城市群概况
    7.2 竞争力的测度
        7.2.1 竞争力测算模型的构建思路
        7.2.2 测算对象与数据来源
        7.2.3 竞争力模型的构建
        7.2.4 模型的拟合、评价与修正
        7.2.5 测算结果
    7.3 微观尺度土地利用优化——以天津市市辖区为例
        7.3.1 基于单元功能完整性的土地利用优化
        7.3.2 基于主导功能的土地利用优化
        7.3.3 小结
    7.4 中观尺度土地利用优化——以第二层级单元为例
        7.4.1 优化目标的确定
        7.4.2 各单元的土地中心性
        7.4.3 层内均衡导向的土地利用优化
        7.4.4 小结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社会城市”意象——霍华德规划理论中城市社会化的环境营造(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人类城市的社会性
一、上世纪境外城市社会学研究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
二、“社会城市”中的城市社会性表达及景观呈现
    1、霍华德与“社会城市”
    2、“社会城市”中的先进社会性景观呈现
        ⑴、平等人权的基础——土地公有
        (2) 、中密度城市与生活步行空间:舒适、健康的社会性聚集
        (3) 、农业景观与绿带的分隔:物质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生态需求
        (4) 、快速交通的连接:经济发展的前提, 平等、共同富裕
        (5) 、“社会城市”——社会城市化的“田园城市”群
三、结论

(9)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论文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哲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哲学理论形成的历史渊源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空间观
        二、近代形而上学空间观的形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哲学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哲学理论形成的时代状况
        二、二元空间结构: 城乡对立与东西方之间的对立
        三、城市空间剥夺带来的城市权利和城市革命
        四、城市化发展与全球空间重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哲学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的局限性
        二、城市: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产物
        三、走向城市空间正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章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城市空间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生产的时代背景
        一、当代中国城市空间生产的全球化语境
        二、当代中国高速城市化带来的空间变化与社会重构
    第二节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城市空间问题分析
        一、城市空间中的新二元结构: 农民市民化与城市居民的矛盾
        二、城乡矛盾: 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民土地的剥夺
        三、城市空间再生产对城市居民的空间剥夺
第三章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城市空间问题的解决路径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的批判精神
        二、践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理论
    第二节 寻求空间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空间问题的出路
        一、实现城市居民的居住空间正义
        二、协调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利益
    第三节 政府在城市空间问题中的角色和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面向当前中国城市居住问题的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与创新性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目的
        1.1.3 课题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1.2 课题研究的对象范围及相关概念说明
        1.2.1 “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概念阐述
        1.2.2 研究范围说明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内研究状况
        1.3.2 国外研究状况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综述
    2.1 新城市主义规划理论在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中的实践
        2.1.1 “新城市主义”的概念及万科引入这一概念的背景
        2.1.2 新城市主义规划理论在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中的运用
        2.1.3 小结
    2.2 高密度社区在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中的实践
        2.2.1 “高密度社区”的概念及万科引入这一概念的背景
        2.2.2 高密度社区在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中的运用
        2.2.3 小结
    2.3 新中式住宅在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中的实践
        2.3.1 “新中式”住宅的概念及万科开发建设新中式住宅背景
        2.3.2 新中式住宅在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中的运用
        2.3.3 小结
    2.4 保障性住房在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中的实践
        2.4.1 “保障性住房”的概念及万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背景
        2.4.2 保障性住房在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中的运用
        2.4.3 小结
    2.5 住宅产业化在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中的实践
        2.5.1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及万科引入住宅产业化背景
        2.5.2 住宅产业化在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中的运用
        2.5.3 小结
    2.6 绿色建筑在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中的实践
        2.6.1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万科引入绿色建筑背景
        2.6.2 绿色建筑在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中的运用
        2.6.3 小结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经验归纳与探讨
    3.1 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的关注点
    3.2 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的可借鉴意义
        3.2.1 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把握
        3.2.2 对国外经验的合理甄别
        3.2.3 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
    3.3 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反映出的问题
        3.3.1 政府在住宅开发过程中表现有所缺失,行业法规、标准不健全
        3.3.2 住宅行业内部缺乏有效应变、合作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万科实验性住宅探索行为评价
    4.1 万科实验性住宅探索行为的积极方面
        4.1.1 兼具社会问题关怀意识的房地产开发策略
        4.1.2 相对完整、有效的实验性产品开发模式
        4.1.3 实验内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4.2 万科实验性住宅探索行为的局限性
        4.2.1 过多采用国外经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4.2.2 企业市场行为和社会公益价值界限不清
        4.2.3 实验行为标准不统一,深度欠缺
    4.3 万科实验性住宅探索行为的现实意义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知识社会城市土地管理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马克思恩格斯城市发展思想研究[D]. 高静. 湖北大学, 2021(01)
  • [3]Garden City理论的继承与发展[D]. 赵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D]. 祁文博. 苏州大学, 2020(06)
  • [5]城市正义论[D]. 定光莉.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新型城镇化的“和平道路”:基于田园城市理论原型的解读与猜想[J]. 陈昭. 国际城市规划, 2017(04)
  • [7]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城市群土地利用优化研究[D]. 原智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8]“社会城市”意象——霍华德规划理论中城市社会化的环境营造[J]. 许雁冰. 创意与设计, 2014(03)
  • [9]马克思主义城市空间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研究[D]. 韩婷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5)
  • [10]面向当前中国城市居住问题的万科实验性住宅项目研究[D]. 于丁. 北京建筑大学, 2013(12)

标签:;  ;  ;  ;  ;  

论知识社会中的城市土地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