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毒性表现的研究

锰毒性表现的研究

一、锰毒作用表现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覃美,肖京林,王晓霞,凌桂芝,唐新莲,黎晓峰[1](2021)在《烟酰胺对甘蔗锰毒的缓解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揭示锰毒胁迫下甘蔗根分泌烟酰胺及其作用,为解决甘蔗锰毒问题提供依据。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离、鉴定甘蔗分泌物中的烟酰胺;采用水培试验方法,在培养液中添加烟酰胺研究烟酰胺对锰毒引起的甘蔗根伸长、胼胝质和活性氧积累及其相关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液质联用质谱图上显示,甘蔗根系分泌物中存在烟酰胺质谱峰,且锰胁迫条件下烟酰胺信号更强;锰毒胁迫下甘蔗根系伸长受阻、根系活力降低,根尖积累胼胝质,根系中过氧化氢、活性氧及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歧化酶、氧化氢酶、抗坏血酸氧化物酶活性显着提高;在锰胁迫下添加于培养液中的烟酰胺显着降低或消除锰的上述影响。可见,过多的锰诱导甘蔗根系分泌烟酰胺,而烟酰胺显着抑制过多的锰对甘蔗生长及过氧化胁迫伤害。

龙光霞[2](2020)在《铁、锰对广西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明确铁、锰对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的影响,为有效解决广西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采集其宿根甘蔗幼苗黄化叶片和正常叶片,通过成对数据t检验和相关分析法对比分析21组样品的叶绿素、全铁、活性铁、全锰、活性锰、铁和锰亚细胞组分含量及活性铁/锰比值的差异。【结果】宿根甘蔗幼苗黄化叶片的叶绿素含量(0.42 mg/g)极显着低于正常叶片(2.20 mg/g)(P<0.01,下同),活性铁含量(5.94 mg/kg)极显着低于正常叶片(13.42 mg/kg),但黄化叶片全铁含量(323.36 mg/kg)、全锰含量(572.59 mg/kg)和活性锰含量(92.47 mg/kg)均极显着高于正常叶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活性铁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性,与活性锰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性;活性锰含量与活性铁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性,黄化叶片的活性铁/锰比值(7.89)极显着低于正常叶片(61.68)。黄化叶片亚细胞器中铁含量排序依次为: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可溶性部分,而正常叶片的叶绿体中铁含量仅次于细胞壁。宿根甘蔗黄化叶片的亚细胞组分铁含量(63.30 mg/kg)虽略高于正常叶片(62.97 mg/kg),但叶绿体中铁含量(3.24 mg/kg)显着低于正常叶片(7.82 mg/kg)(P<0.05)。宿根甘蔗黄化叶片亚细胞组分锰总量(93.04 mg/kg)是正常叶片的3.95倍,但黄化叶片89.01%的锰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只有10.99%的锰存在于生理活性区。【结论】叶片活性铁/锰比值低,高锰抑制铁的活性,铁向叶绿体运输受阻是宿根甘蔗幼苗生理性缺铁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过量的锰贮存在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可能有利于宿根甘蔗幼苗对锰毒的忍耐。

崔馨月,凌桂芝,肖京林,覃美,唐新莲,黎晓峰[3](2021)在《生长素对水稻锰积累及毒害的效应》文中指出为明确生长素与水稻锰毒及抗性的关系,揭示水稻锰毒调控机制,该文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锰胁迫对水稻根尖游离生长素含量的影响及外源生长素萘乙酸对水稻幼苗锰吸收、积累和毒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2 000μmol·L-1MnCl2溶液中培养的水稻,根尖游离吲哚乙酸含量显着下降,仅为对照处理的47.7%;水稻根相对伸长率也显着减少,降至对照处理的71.1%。(2)在锰溶液中添加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萘基邻氨甲酰苯甲酸(NPA)后,根尖锰含量显着增加,达到了对照处理的1.5倍。(3)在锰溶液中添加萘乙酸后,虽然根尖细胞壁锰含量与对照处理间的差异不显着,但是水稻根相对伸长率显着降低,而植株锰吸收量、根尖锰含量、根尖细胞液中锰的分配比均显着增加;茎基部浸入锰溶液中的离体稻株叶片中的锰含量也在加入萘乙酸后显着提高;在锰胁迫下,添加外源萘乙酸后,水稻根尖OsYSL2、OsYSL6及OsMTP8.1的表达均显着增加。综上结果说明,过量的锰显着抑制水稻根伸长,降低水稻根尖游离态生长素水平,而生长素参与调控水稻对锰的吸收、转运及毒性。

刘毓[4](2020)在《铁基材料钝化土壤砷过程中锰溶出及其机理初探》文中认为砷(As)作为典型的土壤类金属污染物,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潜在的威胁。钝化修复技术是目前农田As污染修复的主要方法,其中铁基材料是主要是常用的钝化材料。但是,研究发现采用不同的铁基材料钝化修复农田土壤中砷时会发生锰溶出的现象,虽然锰是农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是,过量的锰将对农作物产生毒害,因此,研究铁基材料对农田土壤砷的钝化作用及锰溶出的机制十分必要。本研究以砷污染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以黄腐酸铁(HFS)和水铁矿(STK)等铁基材料为As的钝化材料,通过室内土培实验,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考察了铁基材料对土壤中p H值、有效态As、有效态Fe和有效态Mn的影响辅以XRD、FT-IR和XPS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土壤中Mn的物相变化以及价态的变化,初步探讨了添加铁基材料钝化As过程中Mn溶出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铁基材料(STK和HFS)均显着降低了土壤有效态As的含量。在45d时钝化效果最为明显,其中添加HFS的处理,有效态As含量降低了40%,从原来的1.81 mg·kg-1降低至1.06 mg·kg-1,添加STK使有效态As降低了20%,从原来的1.81 mg·kg-1降低至1.46 mg·kg-1。(2)两种铁基材料均提高了土壤有效态Mn的含量。其中添加了HFS的处理土壤有效态Mn的含量大幅增加,而STK的处理有效态Mn增加不明显。其中,在45d时,HFS处理组的有效态Mn最高,从原来的1.43 mg·kg-1增加至125.3 mg·kg-1,比CK增加了86倍;而STK的处理则从原来的1.43mg·kg-1增加至2.37 mg·kg-1,增加了64%。(3)土壤p H值的降低是导致有效态Mn溶出的关键因素,实验结果显示在酸性条件下,添加3%HFS的有效态Mn比CK组最高提高了1.4倍。根据XRD和XPS图谱分析可知,添加了铁基材料后,HFS处理组的土壤中Mn(II)和Mn(III)的含量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1、p H值的降低。2、HFS中的胡敏酸-铁复合物(HA-Fe)、富里酸-铁复合物(FA-Fe)中的Fe离子与土壤中锰砷结合物(Mn-As)矿物结构和As(II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晶格置换反应,释放出游离态的Fe离子,从而破坏了原有的土壤中游离的铁锰结合物(Fe-Mn)之间的动态平衡体系,使得原土中稳定的Mn离子转变为有效态Mn,从而造成Mn的溶出。

肖泽华[5](2020)在《黄花草对锰胁迫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花草(Cleome viscosa L.)是一种在热带与亚热带广泛分布的一年生植物,具有生物量大、株型美观、生长速度快、种子量大、抗逆性强等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黄花草是湘潭锰矿废弃地优势植物,在锰含量较高地段能正常开花结实,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潜力的锰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材料。为揭示该植物适应锰胁迫的机制,本研究以矿山生态型(ME)和非矿山生态型(NME)黄花草为试验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两种生态型黄花草对锰的生长、富集能力、亚细胞组分与化学形态、生理生化适应性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生态型黄花草的种子萌发在锰胁迫下均受到抑制,在20000 μM锰处理下,矿山生态型和非矿山生态型黄花草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分别下降了 30.60%和81.81%。两种生态型黄花草幼苗的生长在锰处理浓度超过5000 μM时均受到抑制,且非矿山生态型黄花草受到的抑制程度大于矿山生态型。(2)随着锰处理浓度的增加,矿山生态型黄花草生物量先增加后降低,非矿山生态型黄花草生物量则逐渐降低。随着锰处理浓度的增加,两种生态型黄花草的生殖分配和收获指数均逐渐增加;开花时间和结实时间在低浓度锰处理下提前,高浓度锰处理下则推迟;非矿山生态型黄花草推迟时间更久,5至7d。(3)随着锰处理浓度的增加,两种生态型黄花草叶片厚度、叶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和组织结构紧密度均减小;且矿山生态型相应指标在各处理间显着高于非矿山生态型。矿山生态型黄花草气孔大小、张开度在各处理下大于非矿山生态型,气孔密度则小于非矿山生态型。(4)随着锰处理浓度的增加,两种生态型黄花草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减小,且非矿山生态型减小程度大于矿山生态型。矿山生态型黄花草Pn、Gs、Ci和Tr在1000 μM时达到最大值。(5)矿山生态型黄花草幼苗期、成熟期和非矿山生态型黄花草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的值随锰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丙二醛(MDA)随锰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非矿山生态型黄花草增加程度大于矿山生态型黄花草。(6)随着锰处理浓度的增加,两种生态型黄花草的锰富集含量均增加。在20000μM锰处理下,矿山生态型黄花草叶片锰含量可达14708.59mg·kg-1,非矿山生态型叶片锰含量达12067.71 mg·kg-1。两种生态型黄花草细胞壁组分和可溶性组分中锰含量所占比例最大;从化学形态来看,两种生态型黄花草体内的锰主要以氯化钠提取态、醋酸提取态和盐酸提取态存在,且矿山生态型相应提取态所占比例较大。这种锰的亚细胞分布及化学形态可能是黄花草能够富集锰而受锰毒害较低的重要机制。

彭珊珊[6](2020)在《南陵蓝莓基地锰毒害状况的调查及蓝莓对锰胁迫的生理响应与潜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蓝莓成为人们喜食的水果,有关蓝莓的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蓝莓为喜酸性植物,其根际土壤p H值一般为4.55.0。酸性土壤下,大量的锰、铝等金属离子会析出释放,导致植物生长受到锰、铝胁迫。皖南地区气候温暖多雨,红壤多为酸性土壤,适宜引种蓝莓;其生长基质主要采用硫磺粉调控其土壤为酸性,因此土壤存在锰、铝、铜、锌等金属离子胁迫的潜在风险。但是目前有关锰、铝、铜、锌对蓝莓毒害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南陵县“徽王”蓝莓种植基地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皖南地区种植规模较大的蓝莓基地,主要种植奥尼尔、巴尔德温、梯扶栏、薄雾四个蓝莓品种。本研究通过采集该基地蓝莓品种和根际土壤样品,研究各样品体内锰胁迫现状及其富集情况,筛选出耐锰性较强的优良品种;进而以优良品种为对象,通过室内水培试验研究蓝莓在锰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富集特性和耐性机制,以期为皖南地区蓝莓锰毒害的评估及其引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陵“徽王”蓝莓种植基地土壤p H值在5.0左右,无明显铝、铜、锌胁迫现象,且铜、锌有缺失的可能;但锰胁迫显着,尤其是低海拔处土壤的锰胁迫现象愈加严重。蓝莓样田采用梯田式种植,因雨水冲刷、地表径流等因素影响,锰离子存在从高海拔样点(S1)向低海拔样点(S8)迁移现象。(2)四品种蓝莓对锰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现象,富集能力大小表现为奥尼尔>薄雾>梯扶栏>巴尔德温,且器官富集特性均表现为老叶>新叶>果实。四品种蓝莓叶片和果实中锰含量均随着海拔降低而显着上升。四品种蓝莓果实的花青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在低浓度锰(≤1000mg·kg-1)下呈升高趋势,但仅奥尼尔和薄雾品种在高浓度的锰胁迫下(≥1000mg·kg-1),其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花青素含量无明显下降,说明薄雾和奥尼尔品种耐锰性相对较强。(3)以薄雾和奥尼尔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水培试验,发现两品种蓝莓根系鲜重和干重对各浓度锰毒害的响应均比根长敏感;低浓度锰(≤1.0 mg·L-1,T3)处理促进其幼苗根系生长,高浓度锰(≥2.5 mg·L-1,T4、T5)显着抑制其幼苗根系生长。两品种蓝莓根系耐性指数(TI)均大于0.5,且TI奥尼尔>TI薄雾。两品种蓝莓幼株对各浓度锰均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其根、茎、叶锰含量与锰浓度间均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性(奥尼尔:r根=0.852、r茎=0.705、r叶=0.883,P<0.01;薄雾:r根=0.652、r茎=0.813、r叶=0.848,P<0.05)。(4)低浓度锰处理下(≤1.0 mg·L-1,T3),奥尼尔和薄雾品种均主要以茎部积累为主;高浓度锰处理下(≥2.5 mg·L-1,T4、T5),两品种蓝莓则表现为不同的迁移方式,薄雾品种可通过根部截留降低锰离子对地上部的毒害,而奥尼尔品种主要通过茎部滞留减弱锰离子对植物叶片的毒害。(5)各浓度锰胁迫下,叶片的丙二醛、脯氨酸、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代谢指标在奥尼尔和薄雾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性;仅奥尼尔品种叶片的CAT和POD酶活性均随锰浓度增加而显着升高,显示CAT和POD酶可能是其主要的防御性物质。由此可见,在平坦地势种植蓝莓和选择奥尼尔品种能降低南陵蓝莓锰中毒的概率。

贾怡丹,韩佳芮,李季肤,王桂花,刘攀道,刘国道,罗丽娟,陈志坚[7](2020)在《过量锰处理对柱花草次级代谢物、酶活性和SgPALs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以热研二号(RY2)柱花草为材料,分析过量锰处理(100~600μmol/L)对柱花草生长、次级代谢物、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及SgPAL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金属锰毒害对柱花草次级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对照锰(5μmol/L)处理,400、600μmol/L锰处理显着抑制柱花草叶片叶绿素浓度、最大光化合速率(Fv/Fm)、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随着外源锰处理浓度(100~600μmol/L)的增加,叶片原花青素、总酚和单宁含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叶片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此外,400、600μmol/L锰处理显着增加叶片PAL酶活性,但对PPO活性影响不明显。定量PCR结果表明,过量锰处理对SgPAL1和SgPAL2基因表达影响不明显,但过量锰处理增强了SgPAL3和SgPAL4基因在柱花草叶片中的表达。以上结果说明,柱花草可能通过苯丙氨酸途径调控次级代谢响应金属锰毒胁迫,且SgPAL3和SgPAL4基因可能参与该响应过程。研究结果为探索柱花草响应金属锰毒胁迫机理提供重要依据。

张玉洁[8](2019)在《锰胁迫对富硒水稻的生长及硒、锰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广泛食用的粮食作物之一,富硒化水稻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其中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例如维生素、γ-谷维素、生育酚和花青素等。硒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元素,对生物是否有益,取决于其形态、摄入量和生物有效性。硒作为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特定化学药剂,可以增强机体抗逆性,保护机体。锰是植物正常运作的必需微量营养元素之一,锰在植物体中最为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就体现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本研究选择富硒水稻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水平的锰胁迫下不同稻米品种在各个生育期的硒锰含量,并结合水培试验,系统地研究富硒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旨在为硒在农业生产上的安全应用提供相应科学依据。通过实验得到以下结果:锰胁迫下的非富硒水稻在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及乳熟期的SPAD值波动较富硒水稻而言更为剧烈,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富硒水稻对锰胁迫的抗逆效果,在高浓度锰(100mg/kg)胁迫下的富硒水稻SPAD值均比非富硒水稻高,证明硒元素的存在确实可以有效改善锰毒对植物光合作用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对于多水平锰胁迫下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及乳熟期四个水稻重要生育期的茎叶硒锰含量测定发现,分蘖期、孕穗期整体呈现出叶部锰浓度均高于茎部的浓度,说明水稻生长前期大部分锰元素集中在叶片中,相较普通非富硒水稻冈优725而言,3个富硒品种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锰毒的低吸收效果。其中富硒糯米表现最为优良,抽穗期可以看出Z5097B相较其他富硒品种,对于锰元素的富集程度较高。乳熟期已经接近水稻的生育末期,叶部茎部的硒含量也了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冈优725表现出极低的硒含量水平,甚至在25mg/kg锰处理组、100mg/kg锰处理组已经几近为零,相较其余三组富硒水稻的硒含量说明锰毒害对非富硒水稻的胁迫作用非常明显。乳熟期富硒糯米Z5097A/R2035表现较为稳定,茎叶锰浓度与其他实验材料相比较低,而且变化都不大,过量锰毒害并没有对其造成过多影响。通过对富硒水稻及非富硒水稻的籽粒各部分硒锰含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富硒水稻品种中的米糠锰含量占籽粒锰总含量的百分比在52%-60%之间,较非富硒水稻而言其米糠中的锰富集程度更高。且富硒水稻经锰毒处理后精米中的锰含量占比极低,且随着锰处理浓度的提高富硒水稻中的精米及胚乳中的锰含量占比逐渐降低。本次试验水培实验测定水稻幼苗叶部及根部中与抗氧化活性相关的酶,试验结果发现:无论是水稻叶部还是根部,非富硒水稻冈优725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低于富硒水稻品种,基本可以确定富硒水稻在抗氧化能力上是优于非富硒水稻的,且叶部和根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都呈现出随锰处理浓度梯度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富硒水稻的叶部及根部SOD值均大于非富硒水稻,3个富硒品种的叶部及根部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均高于非富硒水稻。综上所述,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富硒杂交水稻和富硒糯米既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和健康食品,投入商品市场用于平衡补充人体内微量元素,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农田土壤污染锰超标的现况,是一种对生产有益、具有市场潜力、易于提高副产品价值的优良稻米品种。

夏龙飞,宁松瑞,蔡苗[9](2017)在《酸性土壤植物锰毒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指出了锰是植物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锰会对植物产生毒害。锰毒作为酸性土壤上主要的植物生长限制因子,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土壤锰有效性、植物锰毒症状、锰毒害生理过程、植物耐锰机制和对应的锰毒修复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许文博,邵新庆,王宇通,王堃[10](2011)在《锰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及锰中毒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锰是植物体内重要生命元素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对植物的光合放氧、维持细胞器的正常结构、活化酶活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过量的锰亦会对植物造成毒害。它可抑制Fe2+和Mg2+等元素的吸收及活性,并可破坏叶绿体结构导致叶绿素合成下降及光合速率降低。作者详细阐述了锰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及植物的多种解毒或耐性机制。并对锰与植物关系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进一步展望。

二、锰毒作用表现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锰毒作用表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烟酰胺对甘蔗锰毒的缓解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锰诱导甘蔗根分泌烟酰胺
    2.2 烟酰胺对根伸长、活力、细胞力和胼胝质积累的影响
    2.3 烟酰胺对丙二醛、过氧化氢以及超氧阴离子积累的影响
    2.4 烟酰胺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2)铁、锰对广西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样品预处理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宿根甘蔗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2.2 宿根甘蔗幼苗叶片的铁营养
    2.3 宿根甘蔗幼苗叶片的锰营养
    2.4 宿根甘蔗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活性铁和活性锰含量的相关分析
    2.5 宿根甘蔗幼苗叶片活性铁含量与活性锰含量的相关分析
    2.6 宿根甘蔗幼苗叶片铁、锰的亚细胞分布
3 讨论
4 结论

(3)生长素对水稻锰积累及毒害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锰对水稻根尖生长素含量的影响
        1.2.2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对根尖锰积累的影响
        1.2.3 萘乙酸对根伸长和锰吸收、转运及分布的影响
        1.2.4 萘乙酸对锰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锰对水稻根尖生长素含量、根尖锰含量及根伸长的影响
    2.2 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对根尖锰含量的影响
    2.3 萘乙酸对水稻根伸长和锰吸收、转运及分布的影响
    2.4 萘乙酸对锰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4)铁基材料钝化土壤砷过程中锰溶出及其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中砷、铁和锰概述
        1.1.1 土壤中砷、铁和锰的概况及来源
        1.1.2 土壤中砷、铁和锰的危害
    1.2 土壤中铁、锰的矿物学及形态研究
        1.2.1 铁和锰矿物分类
        1.2.2 铁和锰矿物的矿物学和化学特征
        1.2.3 锰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及价态及受影响因素
    1.3 土壤As污染的修复技术
        1.3.1 土壤As污染的修复技术概况
        1.3.2 铁基材料钝化修复土壤As的研究现状
        1.3.3 铁基材料对土壤As污染修复的机制
    1.4 论文选题依据及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土壤
        2.1.2 供试材料
        2.1.3 供试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设置
        2.2.1 不同铁基材料钝化土壤中砷的研究及锰的溶出
        2.2.2 黄腐酸铁钝化砷过程锰溶出机理及其调控初探
    2.3 检测指标及方法
    2.4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不同铁基材料钝化土壤中砷的研究及锰的溶出
    3.1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处理中pH的变化情况
        3.1.2 不同处理对有效态As的变化
        3.1.3 不同处理中有效态Fe的变化
        3.1.4 不同处理中有效态Mn的变化
        3.1.5 相关性分析
        3.1.6 主成分分析
        3.1.7 X射线衍射图谱(XRD)分析
        3.1.8 X射线电子能谱(XPS)分析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腐酸铁钝化砷过程锰溶出机理及其调控初探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处理pH值的变化情况
        4.1.2 不同处理中有效态As的变化
        4.1.3 不同处理中有效态Fe的变化
        4.1.4 不同处理中有效态Mn的变化
        4.1.5 相关性分析
        4.1.6 主成分分析
        4.1.7 X射线衍射图谱(XRD)分析
        4.1.8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4.1.9 X射线电子能谱(XPS)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黄花草对锰胁迫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绪论
    1.1 土壤锰污染来源、现状与危害
        1.1.1 土壤锰污染来源
        1.1.2 土壤锰污染现状
        1.1.3 土壤锰污染危害
    1.2 锰污染土壤的修复
        1.2.1 锰污染土壤的物理与化学修复
        1.2.2 锰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3 矿山生态型与非矿山生态型
    1.4 锰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4.1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4.2 对生长和物候的影响
        1.4.3 对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1.4.4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4.5 对生理的影响
        1.4.6 对锰积累的影响
    1.5 植物对锰的解毒机制
        1.5.1 区隔化作用
        1.5.2 螯合作用
        1.5.3 抗氧化酶系统
    1.6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种子萌发
        2.2.2 幼苗生长
        2.2.3 栽培试验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1 种子萌发指标测定
        2.3.2 生长指标测定
        2.3.3 物候指标测定
        2.3.4 叶片形态结构与气孔测定
        2.3.5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2.3.6 生理指标测定
        2.3.7 锰含量测定
        2.3.8 锰亚细胞组分测定
        2.3.9 锰化学形态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锰胁迫对黄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3.2 锰胁迫对黄花草生长、物候的影响
        3.2.1 锰胁迫对黄花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3.2.2 锰胁迫对黄花草成株生长的影响
        3.2.3 锰胁迫对黄花草生物量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3.2.4 锰胁迫对黄花草物候的影响
    3.3 锰胁迫对黄花草显微结构的影响
        3.3.1 锰胁迫对黄花草叶片表皮的影响
        3.3.2 锰胁迫对黄花草叶肉细胞的影响
        3.3.3 锰胁迫对黄花草叶片气孔的影响
    3.4 锰胁迫对黄花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3.5 锰胁迫对黄花草生理特征的影响
        3.5.1 锰胁迫对黄花草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3.5.2 锰胁迫对黄花草成熟植植株生理特征的影响
    3.6 锰胁迫对黄花草锰富集特征的影响
        3.6.1 锰富集特征
        3.6.2 生物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
    3.7 锰在黄花草中的亚细胞分布及化学形态
        3.7.1 锰在黄花草中的亚细胞分布
        3.7.2 锰在黄花草中的化学形态
4 讨论
    4.1 锰胁迫对黄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4.2 锰胁迫对黄花草生长、物候的影响
        4.2.1 锰胁迫对黄花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4.2.2 锰胁迫对黄花草成株生长的影响
        4.2.3 锰胁迫对黄花草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4.2.4 锰胁迫对黄花草物候的影响
    4.3 锰胁迫对黄花草显微结构的影响
        4.3.1 锰胁迫对黄花草叶片结构的影响
        4.3.2 锰胁迫对黄花草叶片气孔的影响
    4.4 锰胁迫对黄花草光合作用的影响
    4.5 锰胁迫对黄花草生理特征的影响
        4.5.1 锰胁迫对黄花草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4.5.2 锰胁迫对黄花草成熟植株生理特征的影响
    4.6 锰胁迫对黄花草锰富集特征的影响
    4.7 锰在黄花草中的亚细胞分布及化学形态
        4.7.1 锰在黄花草中的亚细胞分布
        4.7.2 锰在黄花草中的化学形态
5 结论
6 创新点
7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6)南陵蓝莓基地锰毒害状况的调查及蓝莓对锰胁迫的生理响应与潜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1 蓝莓概述
        1.1 蓝莓的生物学特征
        1.2 蓝莓商业价值
        1.3 蓝莓国内外种植情况
        1.4 安徽蓝莓种植情况
    2 酸性土壤的锰、铝、铜、锌毒害
    3 蓝莓锰、铝、铜、锌毒害研究现状
    4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南陵县蓝莓种植基地锰、铝、铜、锌的胁迫现状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采样方法
        1.3 蓝莓基地采样图
        1.4 样品测定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样点蓝莓根际土壤的酸碱值
        2.2 蓝莓根际土壤锰、铝、铜、锌的有效含量
        2.3 蓝莓新、老叶中锰、铝的含量
        2.4 蓝莓新、老叶中铜、锌的含量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四品种蓝莓对锰的富集特性及其生理代谢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设计
        1.2 指标测定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蓝莓根际土壤的酸碱值及其根际土壤有效锰含量
        2.2 蓝莓果实、新叶、老叶中锰的含量
        2.3 果实花青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
        2.3.1 四品种蓝莓果实中花青素
        2.3.2 四品种蓝莓果实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2.3.3 四品种蓝莓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锰胁迫下奥尼尔和薄雾两品种蓝莓对锰的富集特性及其生理响应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
        1.3 指标测定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锰胁迫下蓝莓幼苗根系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变化
        2.2 锰胁迫下两品种蓝莓体内锰的分布和积累情况
        2.3 锰胁迫下蓝莓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2.4 锰胁迫下蓝莓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2.5 锰胁迫下蓝莓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8)锰胁迫对富硒水稻的生长及硒、锰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硒元素的简介
        1.1.1 硒的起源
        1.1.2 地壳中的硒
        1.1.3 水中的硒
    1.2 硒在农业中的现况
        1.2.1 农业土壤中的硒形态
        1.2.2 农业土壤中的硒污染
    1.3 硒对植物的生长影响
        1.3.1 硒对逆境下植物的影响
        1.3.2 硒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3.3 硒超富集植物与硒非超富集植物
        1.3.4 硒肥对植物的影响
    1.4 硒对人与动物的影响
        1.4.1 硒的膳食摄入量
        1.4.2 食物中的硒含量
        1.4.3 缺硒对人与动物的影响
        1.4.4 人体中的硒代谢
        1.4.5 硒与癌症
    1.5 富硒水稻
        1.5.1 富硒水稻的简介
        1.5.2 富硒水稻的研究现状
    1.6 锰元素的简介
        1.6.1 锰的来源和应用
        1.6.2 锰在植物中的生理功能
        1.6.3 锰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7 富硒水稻的选育
        1.7.1 糯米的简介
        1.7.2 富硒糯米Z5097A/R2035/B 的选育过程
        1.7.3 富硒米2057A/R881A/B的选育过程
    1.8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锰胁迫对富硒红米的生长及硒、锰含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3 试剂与仪器
        2.1.4 材料前处理
    2.2 分析测定方法
        2.2.1 硒含量测定方法
        2.2.2 SPAD值测定方法
        2.2.3 酶活性测定方法
    2.3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锰对富硒水稻SPAD值的影响
        3.1.1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
    3.2 水稻不同生长期锰胁迫对硒、锰含量的影响
        3.2.1 分蘖期
        3.2.2 孕穗期
        3.2.3 抽穗期
        3.2.4 乳熟期
    3.3 锰处理对水稻籽粒硒、锰含量的影响
    3.4 抗氧化酶活性
        3.4.1 叶、根总抗氧化能力(T-AOC)
        3.4.2 叶、根过氧化氢酶(CAT)
        3.4.3 叶、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酸性土壤植物锰毒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酸性土壤上植物锰毒
    2.1 土壤锰的形态及其有效性
    2.2 植物锰毒症状
    2.3 锰毒害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
        2.3.1 锰毒与植物光合作用
        2.3.2 锰毒与酶活化
        2.3.3 锰毒与其他矿质营养
3 植物耐锰机制
    3.1 区域化作用
    3.2 限制吸收和外排
    3.3 形成金属螯合物
    3.4 抗氧化系统
    3.5 离子相互作用
4 锰毒矫正与防治
    4.1 石灰施用与锰毒
    4.2 硅肥与锰毒
    4.3 钙镁磷肥与锰毒
    4.4 有机肥与锰毒
5 酸性土壤锰毒谈论与展望

(10)锰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及锰中毒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锰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1.1 锰在光和作用中的功能
    1.2 锰在多种酶活化中的功能
    1.3 锰在氧化还原作用中的功能
2 锰的毒害作用
3 植物耐锰的生理机制
    3.1 区域化作用
    3.2 有机酸螯合作用
    3.3 限制吸收与外排作用
    3.4 离子交互作用
    3.5 抗氧化系统在缓解锰毒方面的作用
    3.6 基因型在缓解锰毒过程中的作用
4 展望

四、锰毒作用表现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烟酰胺对甘蔗锰毒的缓解效应[J]. 覃美,肖京林,王晓霞,凌桂芝,唐新莲,黎晓峰.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 [2]铁、锰对广西宿根甘蔗幼苗黄化的影响[J]. 龙光霞.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8)
  • [3]生长素对水稻锰积累及毒害的效应[J]. 崔馨月,凌桂芝,肖京林,覃美,唐新莲,黎晓峰. 广西植物, 2021(09)
  • [4]铁基材料钝化土壤砷过程中锰溶出及其机理初探[D]. 刘毓. 广西大学, 2020(06)
  • [5]黄花草对锰胁迫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D]. 肖泽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6]南陵蓝莓基地锰毒害状况的调查及蓝莓对锰胁迫的生理响应与潜在机制研究[D]. 彭珊珊.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7]过量锰处理对柱花草次级代谢物、酶活性和SgPALs基因表达的影响[J]. 贾怡丹,韩佳芮,李季肤,王桂花,刘攀道,刘国道,罗丽娟,陈志坚.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3)
  • [8]锰胁迫对富硒水稻的生长及硒、锰含量的影响[D]. 张玉洁.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9]酸性土壤植物锰毒与修复措施研究进展[J]. 夏龙飞,宁松瑞,蔡苗. 绿色科技, 2017(12)
  • [10]锰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及锰中毒的研究进展[J]. 许文博,邵新庆,王宇通,王堃. 草原与草坪, 2011(03)

标签:;  ;  ;  ;  ;  

锰毒性表现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