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织的产生、特征与作用——经济学视角分析

网络组织的产生、特征与作用——经济学视角分析

一、网络型组织的产生、特征与功能——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柯[1](2020)在《环境治理中的行动者网络建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澳洲山火的蔓延,菲律宾火山的喷发,东非肆虐的蝗虫,加拿大的暴雪,印度尼西亚的暴雨,以及新冠病毒爆发等各类席卷全球的环境灾难,无不向人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由于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所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致使环境治理成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性行动项目,也是人类历史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步骤。本文是一项基础研究,着力于环境治理问题的基础理论建构,试图在行动主义视角下形成环境治理的系统理论框架和基本行动观念。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政府治理效果的不佳与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诉求,促使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成为应对复杂环境问题的新方案。面对环境问题的共生性、跨域性和流动性特征,作为环境治理引导者的政府,如何在环境治理中与多元治理主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理论研究者做出新的探索,而不仅仅局限于法制化、市场化或社会化的策略性探讨。因此,本文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中,从环境合作治理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为了达到对关涉整个人类共同体命运的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我们应建构何种组织,以将环境治理的多元行动者有效组织起来?近代以来,在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现代西方哲学家提倡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引领下,一场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工业化进程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不可否认的是,数百年的工业化发展的确创造出了无比辉煌的工业文明,但是,“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却因支持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剥削、掠夺式经济发展方式而让全人类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环境代价。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等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着作问世,对于促进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非常有益,随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拉开了帷幕。经历了几十年的思想和观念的积累,人们达成了低碳环保的基本共识,成立了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等为代表的专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环保联盟组织,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约、协定与方针。但是,20世纪后期以来,环境危机事件的频发与环境风险社会的到来,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并未随着环保意识、环保力度和环境治理技术的提高,而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面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千疮百孔的地球,莫里斯·伯曼指出,我们正处于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十字岔路,摆在人类面前有两条拯救地球的道路,一条是通过科学技术赢得地球的拯救;另一条是通过形形色色的人对地球加以保护。对于这两条道路的选择,美国生态政治学家科尔曼坚定不移地支持了后者,他认为,以现代科学世界观为指导的技术化环境治理方式,只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控制需要,因而,为了促进环境公平、正义的普遍实现,要求我们必须探索适应未来环境治理秩序的新型世界观。在当前人类所处的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切实解决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阶段所造成的突出性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我们认为,党和政府提出的用生态文明替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是与科尔曼新型世界观要求相一致的。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可以相信,是能够形成人对地球环境加以保护的环境治理路径的,进而把人类带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成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积极行动者。为了能够将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媒体以及公众等多元化的环境治理行动者有效组织起来,本文从环境治理体制变革的视角提出了建构平等开放的环境治理行动者网络的构想,用以替代封闭集权式的官僚制组织的行动体系。显然,在应对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环境问题中,作为工业社会组织典型形态的官僚制组织的失灵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首先从人类共同体进化的角度分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发展趋势以及环境治理模式从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协作治理走向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其次,通过对与环境协作治理模式相对应的官僚制组织特征、目标追求的客观分析,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尽管官僚制组织对“权威—命令”“责任—义务”“技术—流程”“领导—激励”等工具主义管控手段的强调可以预防并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但总体看来,这种中心—边缘的环境治理结构、制度主义的环境治理逻辑和技术化的环境治理方式,因排斥和限制了多元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以至于难以促使环境问题从根本得到有效治理;再次,论述了用环境行动者网络替代传统官僚制组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条件,认为由多元环境治理主体所结合成的行动者网络结构因具有平等性、高凝聚性、弱连带性和灵活性的特征,而能够非常容易地将网络节点上的每一环境治理行动者有效地集结起来,同时形成巨大的环境治理行动场域和强大的环境治理行动力;复次,对与环境行动者网络相适应的合作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明确“结构——权力关系——制度——行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基础上,让人们充分认识行动者网络之于环境风险治理的重要性。同时,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背景下,本文对与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相适应的合作制组织所具有的的特征和优势进行了深入具体的阐释;最后,本文以区域环境治理和全球环境治理为例,着力探讨了在将环境治理行动者网络付诸实践时可能面临的困境,从行动目标、行动理念两个维度思考政府所应扮演的职能、角色,以及环境合作治理的行动方案与行动方向等问题。众所周知,对环境治理实践而言,环境治理理论研究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它能够提出诸多对于环境治理具有参照意义的观点,甚至在环境治理实践中发挥引导作用。然而,从当前环境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看,无疑存在着“重实证而轻理论”的研究倾向。因而,在实践中造成了某种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在具体的环境治理项目上取得了成功,而总体上的环境问题却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急需加强环境治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为了建构一套适合中国的且适应于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环境治理理论,本文在行动主义理论范式的指导下,以环境治理组织体制的变革为切入点,在对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官僚制组织及其与之对应的环境协作治理模式加以批判和解构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套能够适应于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开展环境治理的理论路线——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行动者网络结构的构想。本文在出发点上,与国内外已有的应用行动者网络分析环境治理问题的研究是不同的。本文认为:一方面,只有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才是环境治理网络结构中的行动者。因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由人的行为所致,保护生态与环境免遭破坏的行动者只能是具有道德性和他在性的人。另一方面,所有加入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行动者,都是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一个个平等节点。也就是说,本文所建构的环境行动者网络是无中心、无权威和无控制的行动体系。只有在这样一种行动网络中,才能激发所有的环境治理行动者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才能促进每一个行动者的自觉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中,政府扮演的是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闫鹏[2](2018)在《基于组织韧性视角的工程项目网络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程项目中参与方的日趋增多以及各方之间合作关系的愈加紧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项目表现出的网络特征并将其看作为“临时性网络组织”。工程项目合作网络的建立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弥补个体参与方风险管理能力的不足,但也带来新的问题,它表现为参与方之间过度紧密的联系而导致的潜在的冲突与争端,以及相互之间依赖程度的增加而引起的风险呈现关联与传导效应。由此可以看出,合作网络的构建存在“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它有助于增强个体参与方对于风险的管控,但另一方面,它也造成网络层面风险的出现。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侧重于技术的改进,但被认为在分析存在关联、叠加效应的风险时存在局限。组织韧性反映组织能够对冲击、扰动事件进行预防并在这些事件发生后予以响应并及时恢复,被认为是组织管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核心能力。近年来,这一概念受到关注也反映风险管理研究由注重方法改进转变为注重组织的能力与属性。对于工程项目各方形成的网络型组织而言,韧性能力使其能够在风险发生之前加强准备与预防并在风险发生之后进行有效应对与恢复,从而有助于其对局部发生的风险予以及时消除,减轻风险传导现象的出现,并进而免于整体遭受巨额损失。因此,构建与提升组织韧性对于工程项目网络风险管理具有关键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将在分析网络层面风险的基础上,探究组织韧性的形成机制和提升策略,并根据研究目标,主要开展以下四方面研究:(1)验证工程项目风险间的关联性。通过文献识别出工程项目中关键的风险因素,进行数据收集并予以分析,结果证明风险之间存在关联效应,即参与方间网络的形成使风险间具有联系。此外,根据结果还识别出20条风险关联路径以及发现所在国政府相关风险、承包商缺乏经验等影响项目目标的关键风险源。(2)开发工程项目组织韧性测量量表。依据动态能力理论确定工程项目组织韧性的结构维度,并根据文献综述识别测度题项。之后,构建初始测量量表,并进行实证分析对测量量表信度与效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最终的工程项目组织韧性测量量表包含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和12个测量题项。(3)探究项目网络特征、韧性与风险管理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文献综述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数据分析验证研究假设,结果表明:网络密度、关系强度与共享愿景均是组织韧性的重要驱动因素;静态与动态维度的组织韧性均对风险管理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动态韧性在网络特征与风险管理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4)构建决策模型,实现风险管控过程中韧性提升与成本控制之间的最优平衡。以最小化风险发生后未能降低的损失所占比例和最小化总成本为目标,应用机会约束规划方法,建立基于可信性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采用模糊交互式法对模型予以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该模型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为:提出网络情境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绩效改善的理论模型,为今后项目网络风险管理研究提供研究框架;揭示项目网络特征、组织韧性与风险管理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丰富项目网络与风险控制关系研究的理论成果;构建工程项目组织韧性测量量表,为后续项目中组织韧性的研究提供测量基础;将动态能力理论引入到项目风险管理研究领域,扩展动态能力理论的应用范围。本研究所形成的成果还将有助于工程项目实践人员更好地认识风险以及风险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也将为项目中的各方之间改善网络关系提供理论支持,为项目团队在风险管控过程中构建与提升韧性提供理论指导。

徐晓丹[3](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陈雪雁[4](2017)在《网络型组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结构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环境呈现复杂、动态的特征,创新能力作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要求,网络型组织应运而生。文章分析了网络型组织在复杂性、规范性、集权与分权性三个组织结构维度上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它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网络型组织从多个方面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企业适应竞争强、变化快的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刘晓萌[5](2016)在《基于网络型组织结构的H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形成了区域性的产业聚集集群,他们往往由数十家甚至上百家规模不等的企业组成,围绕着数家大型企业或某个产业,成为其上下游或者配套产业。这些企业在逐渐发展过程中,会围绕大型节点企业形成一种松散的网络型组织结构,各家企业会越来越专业化,部门化,成为零部件供应商或者是只生产半成品。在网络型企业中,拥有相似产品的企业,对于核心员工和熟练工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由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足,往往会造成熟练工人的频繁跳槽,工人在组织内的趋利流动对整个组织内的企业都没有好处。工人的流动和竞争对手的恶意挖角使企业承担了更大的管理风险。同时,由于企业对于工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企业不得不保有过量的工人来确保在用工高峰时能有足够的工人。这使得企业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去管控人力资源流失的风险,从而使得企业缺乏灵活性,降低了企业的市场敏感度。本研究从网络型组织结构入手,结合企业所处的环境因素影响,研究在人力资源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人力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对网络型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找到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人力成本问题上的解决方法,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机制。H公司为电动机制造企业,主要为建筑机械行业提供配套动力源的电动机,他属于网络型组织结构企业,同时又处于建筑机械产业所形成的网络型组织的节点企业,通过结合H公司的实证研究,为H公司设计一整套具有企业特性的人力资源配置流动体系,通过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体系,分析并预测出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数量,通过企业的对流动人员的绩效考核,对企业参与流动的人员进行评价,根据企业的生产要求有针对性的对人员进行流动,同时结合网络组织中灵活高效的人力资源配置优势,合理快速高效的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配置,提高企业在人力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激活整个行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切实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在面对人力资源竞争激烈时应对风险的能力,更好的结合市场需求来整合各项资源。

杨雄胜[6](2014)在《内部控制制度的人性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部控制理论在产生伊始缺乏对人性基本特征的基本尊重,从而面临了一系列的现实挑战,因此,内部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应充分重视人性基础研究。本文根据霍布斯的"利维坦"理论和人类对理性的自然追求两条路径,明确了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人性基础的具体含义。同时,根据对"理"的理解,内部控制从本源上反映了人类普遍拥有的自我控制倾向,可以看做自我控制倾向的外部化。内部控制的产生源于人类基因作用,并随着环境的变化发挥其更重要的保障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之作用,人类日常行为普遍倾向中也流露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自觉接受和高度认同。在网络型组织迅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学习成为社会主导能力的环境下,内部控制为协调人类社会面临的各方面利益矛盾提供了制度保障。

余秀琴[7](2009)在《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当代中国经济转型已进入科学发展轨道,当今合作职业教育已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主流,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正稳步踏上新的历史征程。在新的环境中职业教育必须有新的发展特色。目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已提上政策议程,但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解决。围绕着实践、理论、政策和策略这四个研究重点和特定环境中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这条研究主线而展开,构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研究框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判断和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和问题;研究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创新;从政策系统、政策过程和政策内容角度分析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从战略规划、组织变革、制度建设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策略。重要研究结论有:其一,从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期不同阶段合作职业教育的表现形式,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渐进性、方向性探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其二,从资源配置角度,分析了政府、市场与职业教育集团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的新型资源配置关系,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特定环境中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问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目标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合作培养。其三,从政策分析、战略规划、组织变革和制度经济学角度,重点分析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问题的认定和政策目标体系,及三大发展策略,提出了一揽子加快推进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保障和策略建议。主要研究创新点表现为两大层面:一是研究路径的创新:采取了“实践—概括—理论,经由政策和策略,再指导实践”的研究路径。二是部分研究观点的创新:1.丰富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概念体系。2.概括了五个新的理论观点。含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理念;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跨”利基论;职业教育集团与境俱进观;合作职业教育观以及组织集合体概念。3.构建了五个新的结构模型。含职业教育集团类型树;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环境分类及相应关系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目标架构;职业教育集团化组织设计架构以及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层四维战略规划架构。4.梳理出三个新的演进路径。含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适应性探索的演进;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演进以及职业教育集团化政策问题的演进。5.确立了一条职业教育集团治理的首要原则,即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治理主客体责权利统一原则。6.提供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和一份政策建议稿。《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笔者在参与“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重大课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研究工作背景下确立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经过历时两年的课题跟进、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应用了职业教育学、教育学、管理学、组织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策学等多学科观点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为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为职业教育集团利益相关者制定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规划发展战略、设计组织结构和开展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刘祺[8](2010)在《区域经济集聚的创新能力研究 ——基于组织嵌入性的角度》文中提出区域经济集聚现象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缘自其独特的竞争力。基于地缘接近性的集聚优势理论从外部规模经济解释了这一竞争力的来源。但从现实经济来看这种竞争力是易被抵消、易被模仿的。本文尝试跨学科研究,引入将“嵌入性”概念,提出区域经济集聚的持续性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创新能力,而其创新能力与集聚的组织嵌入性无不关系。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组织嵌入性对经济集聚创新能力的影响:一是从知识学习的角度,采用在组织嵌入性的连续谱系上选取典型点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组织嵌入性在创新上的优劣。二是从显性、隐性知识外溢的角度,从组织嵌入性的关系型嵌入与结构性嵌入两个层面分析了其在创新过程中的影响。并将理论分析的成果运用于理论模型建立与实证案例研究之中。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区域经济集聚中的企业存在不同的联系,可以用组织嵌入性衡量集聚中联系的强弱与结构;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集聚的核心竞争力;区域经济集聚的创新能力与其组织嵌入性有关,且强度适中、联结多样化的组织嵌入性对创新最为有利。可以通过优化组织嵌入性的方式提升区域经济集聚的创新能力。

王凤彬[9](2009)在《科层组织中的异层级化趋向——基于宝钢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在科层制存在价值备受怀疑的当今商界环境中,是以网络型组织来替代它,还是使它在某种形态的变异中成为一种可存续下来的制度安排,是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致力于赫伯特·西蒙倡导的"管理型组织"研究中,本文发现了相异于传统科层制的异层级化组织,是在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和战略管理系统中都具有适用性的一种变异的科层组织模式。基于宝钢案例的定性研究显示,在权力分散化和业务集中化这两个看似相反方向的演变中,科层制组织可以通过向异层级化结构的变异而获得继续生存的价值。而变异后的科层组织中,上令下从的权威服从体系就转变为由各层管理者作为自主决策的主体在网络化联结中所形成的纵向权力关系网络。本文试图在科层与网络的"握手"中添加组织模式的多样性,并丰富科层组织研究的内涵。

陈雪梅,孙鳌[10](2008)在《企业集群的研究述评——一个既非市场也非科层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企业集群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和组织现象。它的本质是一种既非市场也非科层的特定的治理机制,它作为一种企业网络系统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从治理的角度看,它具有宗族的性质,能够创造信任和竞争优势,是一种既不同于市场又不同于科层的独特的治理形式——网络治理;从系统的角度看,它具有特定的结构——企业的网络嵌入性和功能——能够协调和保护交易,创造控制优势、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尤其是利于创造网络资源和集群竞争力。

二、网络型组织的产生、特征与功能——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型组织的产生、特征与功能——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治理中的行动者网络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关涉共同体命运的环境治理
    2.1 环境治理的成就与失败
        2.1.1 环境治理的成就
        2.1.2 环境治理的失败
    2.2 环境治理的目标与理念
        2.2.1 环境治理的目标
        2.2.2 环境治理的理念
    2.3 作为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组织
        2.3.1 环境治理的组织视角
        2.3.2 环境治理的行动者思路
        2.3.3 建构环境治理的行动者网络
第3章 环境治理模式的演变
    3.1 农业社会的环境应灾模式
        3.1.1 农业社会的环境思想及其应灾模式
        3.1.2 农业社会环境思想的当代启示
    3.2 工业社会的环境协作治理模式
        3.2.1 经济利益追求导致全球性环境危机
        3.2.2 环境协作治理模式的生成及其演变
        3.2.3 环境协作治理模式的缺陷
    3.3 建构行动主义的环境治理模式
        3.3.1 合作共同体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3.3.2 行动主义的环境合作治理模式
第4章 对环境协作治理的组织审查
    4.1 作为环境协作治理模式的官僚制组织
        4.1.1 官僚制组织与政府管控的环境治理方式
        4.1.2 对环境协作治理目标追求的反思
    4.2 官僚制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失灵
        4.2.1 中心—边缘环境治理结构的失灵
        4.2.2 .制度主义环境治理逻辑的失灵
        4.2.3 技术化环境治理方式的失灵
    4.3 环境参与治理的民主悖论及其解决路径
        4.3.1 环境参与治理的产生
        4.3.2 环境参与治理的民主悖论
        4.3.3 从环境参与治理向环境合作治理的转变
第5章 作为环境合作治理基础的行动者网络
    5.1 建构环境合作治理行动者网络的理论基础
        5.1.1 环境正义理论
        5.1.2 民主行政理论
        5.1.3 合作治理理论
        5.1.4 行动主义理论
    5.2 建构环境合作治理行动者网络的现实条件
        5.2.1 环境风险和危机事件的频发
        5.2.2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5.2.3 “私有化运动”的选择
        5.2.4 环保NGO的成长
    5.3 环境合作治理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特性
        5.3.1 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平等性
        5.3.2 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弱连带性
        5.3.3 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高凝聚性
        5.3.4 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灵活性
第6章 环境治理行动者网络中的合作体制
    6.1 环境治理中的组织体制变革
        6.1.1 组织结构的变革
        6.1.2 组织权力关系的变革
        6.1.3 组织制度的变革
    6.2 环境治理合作制组织的建构
        6.2.1 生成中的环境治理合作制组织
        6.2.2 环境治理合作制组织的特征
    6.3 环境治理合作制组织的行动优势
        6.3.1 行动的自主性
        6.3.2 行动的自觉性
第7章 基于行动者网络的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行动
    7.1 区域环境合作治理的行动目标
        7.1.1 区域环境正义问题的产生
        7.1.2 区域环境正义的实现方式
    7.2 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行动中的地方政府
        7.2.1 引导者的职能定位
        7.2.2 服务者的角色定位
    7.3 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行动的生成路径
        7.3.1 促进区域行动者网络的形成
        7.3.2 发挥环境任务型组织的作用
第8章 全球化中的环境合作治理
    8.1 全球环境合作治理是无可选择的行动方案
        8.1.1 环境治理的全球化与合作化
        8.1.2 全球环境合作治理的阻碍
    8.2 建构全球环境合作治理模式
        8.2.1 对话
        8.2.2 包容
        8.2.3 信任
    8.3 全球环境行动者网络中的信任关系
        8.3.1 世界中心—边缘结构的信任危机
        8.3.2 从契约型信任向合作型信任的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组织韧性视角的工程项目网络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章节安排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网络视角的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2.1.1 网络风险的类型及成因
        2.1.2 网络型组织的风险传导
        2.1.3 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2.1.4 网络型组织的抗风险能力
        2.1.5 研究评述
    2.2 项目网络研究综述
        2.2.1 项目网络的起源与内涵
        2.2.2 项目网络的理论基础
        2.2.3 项目网络的维度与构念
        2.2.3.1 项目网络包含的维度
        2.2.3.2 项目网络涉及的构念
        2.2.4 网络研究中的常见范式
        2.2.4.1 两种常见的网络类型
        2.2.4.2 网络研究中的数据收集
        2.2.5 研究评述
    2.3 组织韧性研究综述
        2.3.1 组织韧性的起源、内涵与发展
        2.3.2 组织韧性的理论基础
        2.3.3 组织韧性的维度与测度
        2.3.3.1 组织韧性包含的维度
        2.3.3.2 组织韧性的测度研究
        2.3.4 组织间网络、组织韧性与绩效
        2.3.5 研究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程项目网络风险关联性验证与关联路径识别研究
    3.1 引言
    3.2 风险识别以及相互间关系分析
        3.2.1 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
        3.2.2 项目风险之间影响的概念模型构建
        3.2.3 结构方程模型在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3.4 研究方法
    3.5 数据分析
    3.6 研究结果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程项目组织韧性测量量表开发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基础与测量维度的形成
        4.2.1 静态韧性与动态韧性
        4.2.2 子维度的形成
    4.3 研究方法
        4.3.1 测量题项的识别
        4.3.2 测量量表预检验
        4.3.3 样本与数据收集
    4.4 数据分析
        4.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4.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4.5 研究结果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项目网络特征、韧性与风险管理绩效的关系研究
    5.1 引言
    5.2 理论与研究假设
        5.2.1 概念框架
        5.2.2 研究假设
    5.3 研究方法
        5.3.1 样本与数据收集
        5.3.2 构念的测量
        5.3.3 共同方法偏差检测
    5.4 数据分析
        5.4.1 测量模型分析
        5.4.2 结构模型分析
    5.5 研究结果讨论
        5.5.1 工程项目网络特征对于组织韧性影响的分析讨论
        5.5.2 工程项目网络特征对于风险管理绩效影响的分析讨论
        5.5.3 组织韧性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绩效影响的分析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考虑成本控制的组织韧性提升优化研究
    6.1 引言
    6.2 风险间关联强度评估
    6.3 模型构建
        6.3.1 问题描述
        6.3.2 模型的目标函数
        6.3.3 基于可信性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6.3.4 可信性测度
    6.4 求解方法
    6.5 算例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咨政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一、协同
        二、协同创新
        三、利益配置机制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已有研究评述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四、系统分析法
        五、调查访谈法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二、创新理论演进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一、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结语
附录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4)网络型组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结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网络型组织概述
3 网络型组织的组织结构特征
    3.1 复杂性
    3.2 规范性
    3.3 集权性与分权性
4 网络型组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4.1 复杂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4.1.1 分工效应
        4.1.2 促进信息流动与共享
        4.1.3 拓展组织边界
    4.2 规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4.2.1 加强组织学习能力
        4.2.2 提高组织适应能力
    4.3 集权与分权性特征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5 结论

(5)基于网络型组织结构的H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网络型组织结构及其创新途径
        2.1.1 网络型组织结构的独特组织架构
        2.1.2 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创新途径
    2.2 人力资源配置理论
        2.2.1 人力资源配置及其作用
        2.2.2 人力资源配置的模式与形式
3 基于网络型组织结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机制
    3.1 网络型组织结构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
        3.1.1 网络型组织结构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特别之处
        3.1.2 网络型组织结构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总体要求
        3.1.3 网络型组织结构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实现方式
    3.2 基于网络型组织结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建设
        3.2.1 基于网络型组织结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影响因素
        3.2.2 基于网络型组织结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建设
        3.2.3 基于网络型组织结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所要达到的目标
4 H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4.1 H公司简介
        4.1.1 H公司情况
        4.1.2 H公司的人力资源使用特点
        4.1.3 H公司所在的网络型组织结构状况
        4.1.4 H公司所在的网络型组织人力资源使用状况
    4.2 H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1 H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4.2.2 H公司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
    4.3 H公司组织架构及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4.3.1 H公司的组织架构
        4.3.2 H公司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5 构建H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体系
    5.1 H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体系的影响与范围
        5.1.1 H公司人力资源配置对网络组织各节点的相互影响
        5.1.2 H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体系的范围
    5.2 H公司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
        5.2.1 需求的动态决定因素
        5.2.2 需求预测所采用的方法
        5.2.3 具体实施步骤
    5.3 H公司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5.3.1 绩效考核所要达到的目的
        5.3.2 针对性的考核指标
        5.3.3 绩效考核对H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的作用
    5.4 H公司人力资源的流动体系设计
        5.4.1 流动体系触发的条件
        5.4.2 具体实施步骤
        5.4.3 应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5.5 长效机制设计
        5.5.1 长效机制的目标
        5.5.2 长效机制设计
        5.5.3 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内部控制制度的人性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部控制人性基础之含义及具体内容
    (一) 现行内部控制理论在起点上就扭曲反映了人性基础
    (二) “利维坦”学说与内部控制人性基础的确立
    (三) 理性追寻:人类内部控制之人性使然
    (四) 内部控制本源于自我控制
二、内部控制人性基础:基因决定与环境熏陶
    (一) 人类基因作用决定了内部控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制度
    (二) 弗洛伊德困境催生了内部控制制度
    (三) 网络型组织形式下, 人类活动更自然地流露出对内部控制制度自觉接受和高度认同
    (四) 学习成为社会主导能力时代, 内部控制制度更为必需

(7)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中国经济转型期特征及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探索
        1.1.2 世界合作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及启示
        1.1.3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
        1.1.4 现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不足与思考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四大重点和一条主线
        1.2.2 研究框架图及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路径、方法和意义
        1.3.1 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工作背景和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文献综述的依据和分类
        1.4.2 国外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综述与启示
        1.4.3 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述评
上篇: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和理论
    第二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和问题
        2.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历程
        2.1.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
        2.1.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前奏阶段(1978-1991):“三教统筹、上挂横联下辐射、燎原计划、县级职教中心”
        2.1.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局部探索阶段(1992-2001):在“联合办学、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中,职业教育集团自发地崭露头角
        2.1.4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统筹探索阶段(2002-至今):多种职业教育模式齐头并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开始了战略化、规模化的统筹探索
        2.2 国内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现状调研
        2.2.1 民办教育领域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概况
        2.2.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规模的调研介绍
        2.2.3 职业教育集团的主要类型、分类标准和“类型树”
        2.2.4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主要模式与模式的选构
        2.2.5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现有成效和案例分析
        2.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问题的调研和统计分析
        2.3.1 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与内容简介
        2.3.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问题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
        2.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困惑与关键问题分析
    第三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创新
        3.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理论中的基础概念分析
        3.1.1 职业教育
        3.1.2 职业教育集团:概念的偏颇和补充
        3.2 职业教育集团与相关概念的理论辨析
        3.2.1 集团vs 联盟、共同体或联合体
        3.2.2 职业教育集团vs 企业集团
        3.2.3 职业教育集团vs 职业学校
        3.2.4 职业教育集团vs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
        3.3 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理论
        3.3.1 资源配置与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概说
        3.3.2 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3.3.3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交易及交易费用的节约
        3.3.4 职业教育集团化新构了职业教育资源合作配置理论
        3.4 职业教育集团与环境合作进化论和“四跨”环境利基论
        3.4.1 环境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环境
        3.4.2 发展环境的意义:职业教育集团与环境合作进化
        3.4.3 中国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跨”环境利基
        3.4.4 职业教育集团化创新发展环境理论,开发新的环境利基
        3.5 合作职业教育理论:从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到职业教育集团化
        3.5.1 世界合作教育理念:缘起、演进及合作职业教育
        3.5.2 合作职业教育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应用
        3.5.3 职业教育集团化丰富合作职业教育理论,整合校企、校际合作
        3.6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其他支撑性理论
        3.6.1 组织学视角
        3.6.2 经济学理论和假说对职教集团化的启示
下篇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和策略
    第四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研究
        4.1 公共政策和教育政策概说
        4.1.1 概念诠释
        4.1.2 政策研究内容简介
        4.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系统
        4.2.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概念和特征
        4.2.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主体
        4.2.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客体
        4.2.4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4.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过程
        4.3.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过程阶段模型图
        4.3.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制定
        4.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政策的执行
        4.4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内容
        4.4.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政策方案设计
        4.4.2 一份政策建议稿
    第五章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策略分析
        5.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5.1.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5.1.2 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概说
        5.1.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四层四维战略规划
        5.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
        5.2.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变革意义
        5.2.2 组织集合体: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层次分析
        5.2.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环境
        5.2.4 组织设计概说
        5.2.5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现状
        5.2.6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理念
        5.2.7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内容
        5.2.8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程序
        5.2.9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组织设计模式选择
        5.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度建设
        5.3.1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度建设相关概念
        5.3.2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定安排意义
        5.3.3 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制度建设原则
        5.3.4 职业集团集团化发展制度建设的比较分析框架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6.1.1 主要研究结论
        6.1.2 研究路径的创新
        6.1.3 研究观点的创新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8)区域经济集聚的创新能力研究 ——基于组织嵌入性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早期经济学家对经济集聚优势的基础性研究
    2.2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经济集聚的研究
    2.3 其他社会学科对经济集聚的研究
    2.4 经济学关于经济集聚的跨学科研究的兴起
    2.5 国内对经济集聚的研究现状
3 基于地缘接近性的集聚优势理论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3.1 基于地缘接近性的集聚优势理论的研究困境分析
    3.2 对于研究困境产生原因的分析
        3.2.1 在企业间关系研究上的不足
        3.2.2 在区域竞争力分析上的不足
4 组织嵌入性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分析
    4.1 生产组织形式划分下的组织嵌入性对创新的影响分析——基于知识学习的观点
        4.1.1 三类生产组织形式的划分与特征分析
        4.1.2 市场型组织与科层型组织的知识学习局限性分析
        4.1.3 网络型组织的知识学习优势性分析——基于集体学习的观点
        4.1.4 小结
    4.2 关系型、结构型嵌入划分下组织嵌入性对创新的作用分析——基于知识外溢的观点
        4.2.1 基于显性、隐性知识的创新理论
        4.2.2 组织嵌入性对知识外溢的影响分析
        4.2.3 小结
    4.3 加入组织嵌入性因素的集聚模型研究
        4.3.1 不考虑组织嵌入性因素的集聚模型分析
        4.3.2 加入组织嵌入性因素的集聚模型分析
5 以优化组织嵌入性的方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以嵊州领带产业集聚为例
    5.1 嵊州市领带产业集聚概况
    5.2 嵊州市领带产业集聚的组织嵌入性分析
        5.2.1 从集聚发展模式分析组织嵌入性
        5.2.2 从产业链模式分析组织嵌入性
    5.3 组织嵌入性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及优化分析
6 总结
参考文献

(9)科层组织中的异层级化趋向——基于宝钢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及本文研究思路
    (一) 组织纵向分工的需要与管理型组织的研究课题
    (二) 科层制与异层级制的特征对比
    (三) 本文研究问题与思路
三、研究方法
    (一) 案例研究法及案例企业选择依据
    (二) 数据收集整理过程
四、案例分析与发现
    (一) 宝钢生产运作管理体制:集中一贯与管理重心下移
    (二) 宝钢集团多元化经营管理体制:从分散化经营到横向一体化
    (三) 跨情形比较:“异构”特性在宝钢各层系统中的涌现
        1. 系统嵌套关系背后的功能差异
        2. 集团母公司与子集团公司之间的战略管理分层
        3. 钢铁生产单元与股份公司总部之间的运营管理分层
五、讨论:科层制组织变异路径与型态特征
    (一) 分层管理格局下的纵向网络结构形态
    (二) 各层管理者的主体性及其纵横向联结关系
    (三) 异层级化组织模式的构建路径
    (四) 异层级化组织模式的适用性
六、结论

四、网络型组织的产生、特征与功能——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治理中的行动者网络建构研究[D]. 刘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2)
  • [2]基于组织韧性视角的工程项目网络风险管理研究[D]. 闫鹏. 天津大学, 2018(06)
  • [3]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
  • [4]网络型组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结构的视角[J]. 陈雪雁. 中国市场, 2017(10)
  • [5]基于网络型组织结构的H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研究[D]. 刘晓萌.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6]内部控制制度的人性基础研究[J]. 杨雄胜. 会计与控制评论, 2014(00)
  • [7]中国经济转型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D]. 余秀琴. 天津大学, 2009(12)
  • [8]区域经济集聚的创新能力研究 ——基于组织嵌入性的角度[D]. 刘祺. 浙江大学, 2010(09)
  • [9]科层组织中的异层级化趋向——基于宝钢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案例研究[J]. 王凤彬. 管理世界, 2009(02)
  • [10]企业集群的研究述评——一个既非市场也非科层的视角[J]. 陈雪梅,孙鳌. 河南社会科学, 2008(02)

标签:;  ;  ;  ;  ;  

网络组织的产生、特征与作用——经济学视角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