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港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变化

象山港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变化

一、象山港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变动(论文文献综述)

张荣良[1](2021)在《烟台近岸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海域广阔、海岸线漫长曲折,拥有发展海洋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然而,随着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正面临着生境破坏、渔业资源衰退、多样性降低等多重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海洋生态安全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人工鱼礁作为海洋牧场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当前改善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修复的重要手段。为了评价人工鱼礁建设的资源修复效果及生态效应,并深入理解其生态功能的运行机制,本研究选定位于烟台市近岸的人工鱼礁区和邻近的自然岩礁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从群落结构、营养结构以及能量流动特征等层面开展了两类礁区的对比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为了阐述烟台近岸自然岩礁区、人工鱼礁区及其毗邻泥沙区底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于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分别在3个区域开展了4个季节的渔业资源调查。调查发现,自然岩礁区、人工鱼礁区及泥沙区全年采集到渔业生物种类数分别为45、45和35种。两礁石区物种数的季节均值差异不显着(自然与人工礁区分别为30.8±5.7和25.8±3.4),但均明显高于泥沙区(18.3±1)(Krustal-Wallis test,p<0.05)。此外,两礁石区的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在各季节均显着高于泥沙区(ANOVA,p<0.05),且自然岩礁区的CPUE在春、夏季显着高于人工鱼礁区(ANOVA,p<0.05)。各优势种CPUE的区域差异明显,尤其对于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及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人工鱼礁区的资源量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现为自然岩礁区(H′=2.39)>人工鱼礁区(H′=1.96)>泥沙区(H′=1.76)的趋势。自然岩礁区渔业生物的均匀度指数(J=0.83)显着高于人工鱼礁区(J=0.74)(ANOVA,p<0.05),而两类礁石区与泥沙区(J=0.79)的差异均不显着。两类礁石区Magalef丰富度指数D的差异不显着(自然和人工礁区分别为2.97和2.91),但均明显高于泥沙区(D=2.19)(ANOVA,p<0.05)。ANOSIM分析表明3类海区的渔业生物群落组成在各季节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产生原因是优势种资源量和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间差异。综合来看,烟台近岸人工鱼礁的建设可有效提高当地以岩礁性鱼类为主的资源量,但其群落生物多样性水平和群落结构复杂程度仍低于邻近自然岩礁区。(2)为了解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食物网结构的恢复状况,本章以其邻近的自然岩礁为参考标准,分别在两类礁石区采集了包含初级生产者、大型底栖动物及鱼类在内的生物及非生物样品,并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比分析了自然岩礁和人工鱼礁区的主要营养结构和营养传递路径。两个区域共采集到大型藻类18种(人工和自然礁区分别为15和18种),其中生物量干重最高的均为金膜藻(Chrysymenia wrightii)[自然岩礁区为208.52±181.4 g m-2,占藻类总生物量31.81%;人工鱼礁区为162.62±211.68 g m-2,占28.96%]和孔石莼(Ulva pertusa)[自然岩礁区为101.55±82.64 g m-2,占15.9%;人工鱼礁区为94.86±91.72 g m-2,占15.64%];绿藻门(Chlorophyta)和红藻门(Rhodophyta)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差异明显。大型底栖动物共采集到36种(人工和自然礁区分别为30和36种),根据同位素特征的聚类分析结果,两类礁石区的大型底栖动物均可划分为5个营养组,分别为滤食性、杂食性、牧食性、贝类食性及碎屑食性。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 SIAR对大型底栖动物群体的营养溯源结果显示,两类礁石区的基础营养源相同,但各营养源的贡献比重存在区域间差异。鱼类共采集到33种(人工和自然礁区分别为26和33),稳定同位素聚类结果显示两区域的鱼类同样均可划分为5个营养组,分别为虾蟹食性、广食性、浮游食性、鱼食性、底栖食性。鱼类营养组食性来源的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各鱼类营养组在不同礁石区的食物来源相似,但食物组成比例可能存在区域间差异。通过分别在两类礁石区刻画的由基础食物源到鱼类的食物网模型,在两类礁石区发现了5条相同的主要食物链,分别为2条源于颗粒态有机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的上层食物链和3条源于绿藻门或底栖微藻、绿藻门及POM混合物的底层食物链。总体来看,烟台近岸海域已建立5-10年的人工鱼礁生态系统能够具备与自然岩礁区类似的营养结构和营养传递通道,但通道的路径宽度尚存差异。(3)为比较岩礁捕食性鱼类在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区的生境质量并解释其种间共存的现象,本章以中国北方近海海域常见的两种岩礁性鱼类—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两种鱼类食物组成和营养生态位的对比研究。胃含物分析发现,大泷六线鱼主要摄食虾蟹类和端足类,而许氏平鲉对鱼类(鳚科和虾虎鱼科)的依赖程度相对更高。两种鱼类在自然岩礁区的饵料组成丰富度及多样性程度高于人工鱼礁区。稳定同位素结合Mix SIAR混合模型的结果显示,两种岩礁性鱼类的食性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及区域间差异,这一结果与胃含物分析整体一致,表明两种鱼类在不同礁石类型的饵料组成和供应存在差异。营养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对比结果显示,两种鱼类在自然岩礁区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均大于人工鱼礁区,反映出两种鱼类在自然岩礁区的食物选择范围更广,但物种间对相同资源的利用程度更高。此外,两种鱼类在礁石区共存,其重要原因是食物资源的分割。综合来看,相比于自然岩礁区,人工鱼礁区尽管在饵料物种组成和供应量存在差异,但同样具备支持岩礁捕食性鱼类高生物量并容纳其种间共存的能力。(4)基于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分别在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养马岛自然岩礁区建立了Ecopath模型,对两类礁石区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人工鱼礁区系统总流量(Total system throughput,TST)为每年6455.47 t/km2,低于自然岩礁区的每年9490.48 t/km2,反映出目前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发展规模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两类礁石区生态系统的功能组均可聚合为5个营养级,其中中、低营养级的能量占比均较高,大型藻类和浮游植物组成的初级生产力连同碎屑是两类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碎屑能流通道占主导地位。另外,自然岩礁与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的均值分别为10.56%和10.21%,与林德曼10%的能量传递效率值相近,表明两区域生态通道的运行状况良好。自然岩礁与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Total primary production,TPP)/总呼吸量(Total respiration,TR)值分别为1.49和1.93,意味着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的成熟度与自然岩礁系统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然而,人工鱼礁系统的连接指数(Connectance Index,CI)和系统杂食性指数(System Omnivory Index,SOI)略高于自然岩礁系统,与同纬度的其他生态系统差异不大,表明其已具备相对复杂的种间联系及较高的稳定性。

朱文涛[2](2020)在《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珊瑚礁通常位于营养较贫乏的水域,却有极高的初级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适合的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大亚湾是位于中国南海北部珠江口东侧的半封闭式海湾,近年来随着周边工业、旅游业、养殖业和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海域生态环境在不同程度上退化。珊瑚礁是海洋中最脆弱、最易受到干扰的生态系统,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大亚湾珊瑚礁正面临着白化退化、资源严重下降的压力。目前,对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原生生物多样性、底栖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构建来对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理解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基础资料以及珊瑚礁礁区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管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亚湾珊瑚礁区域和非礁区海域中原生生物群落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为主,其次是绿藻门Chlorophyta(23.88%)、隐藻门Cryptophyta(13.41%)、顶复动物亚门Apicomplexa(10.17%)、子囊菌门Ascomycota(5.67%)、壶菌门Chytridiomycota(4.98%)、红藻门Rhodophyta(1.15%)、Cryptomycota(0.95%)、未定地位的Eukaryota_norank(0.23%)、Picozoa(0.13%)等。原生生物的物种丰富度Richness指数、多样性Shannon指数、均匀度Pielou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79±128、4.85±1.06、0.60±0.10,生物多样性指数在采样时间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原生生物多样性在春季和夏季是高于珊瑚礁区域的,珊瑚礁原生生物多样性在秋季和冬季高于对照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主坐标轴分析结果表明,原生生物群落随所处季节变化的不同明显会区分成四个群落,β多样性的季节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在相同季节内,珊瑚礁原生生物的群落组成与开放海域对照区均无区域的显着性差异(P>0.05)。共生网络拓扑特性参数表明,在珊瑚礁中参与网络互作的总节点数目、网络连通性、模块性系数、介数中心性和度中心性低于开放海域。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受海水温度、p H、盐度和溶解氧等环境因素限制,与使用Mantel方法测试的结果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与原生生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是最大的。原生生物的季节演替和时空分布能反映研究大亚湾海域海域明显的亚热带气候季节特征、沿岸水和外海水季节消长等水文气象因素。由于珊瑚礁区的水动力、波浪、营养物质相对贫乏等特征,开放海域原生生物共生网络具有比珊瑚礁区更复杂的相互作用或者生态位重叠、较强的稳定性。(2)在大亚湾珊瑚礁调查海域共鉴定出底栖生物134种,底栖生物物种数季节变化为冬季(49种)=夏季(49种)>春季(48种)>秋季(39种);均以软体动物为主,其中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e是各季节中都存在的优势种。平均密度季节变化为冬季(1962.51ind.·m-2)>夏季(179.38ind.·m-2)>秋季(96.98ind.·m-2)>春季(76.27ind.·m-2),平均生物量季节变化规律为冬季(693.37 g·m-2)>夏季(617.11 g·m-2)>秋季(314.18 g·m-2)>春季(107.09 g·m-2)。大亚湾珊瑚礁底栖生物群落的种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为2.83±0.83、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1.85±0.58、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为0.48±0.17。根据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等级聚类(CLUSTER)分析结果,大亚湾珊瑚礁区域底栖生物群落可分划分为4组。底栖生物生物量、丰度、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结构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大亚湾海域中营养盐和水环境特征的季节性变化密切相关。底栖生物的丰度和密度都是远远高于大亚湾开放海域的数次调查,符合珊瑚礁作为热带雨林的特点。ABC曲线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在冬季和秋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而在春季和夏季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大亚湾珊瑚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总体偏低可能与旅游等人类因素有关。与传统的珊瑚礁监测方法和常用的海洋底栖采样装置相比,ARMS标准化具备低成本和对珊瑚礁友好等优点,可以作为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良好取样方法。(3)大亚湾珊瑚礁食物网δ13C值范围为-23.22‰~-10.76‰,δ15N值的范围为4.32‰~15.82‰。潜在食源的δ13C值为-23.22‰~-13.27‰,潜在食源的δ15N值范围4.32‰到11.34‰;各潜在食源和消费者的碳、氮同位素比值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大亚湾珊瑚中生物食源组成较为复杂,不同来源的有机物对食物网的贡献各不相同。浮游植物、POM、SOM可能是浮游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SOM对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碳源贡献相对较小,浮游植物和藻类是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中重要初级生产者和驱动食物网的重要碳源。主要消费者具有不同的营养位置,不同类群的部分消费者的δ15N数值间存在重叠,这与它们摄食共同饵料生物产生种间竞争有关。消费者营养级范围为1.70~3.64,其中腹足类、双壳类、蟹类、棘皮类和鱼类、头足类的营养级分别为1.84~2.68、1.70~2.49、2.61~2.79、2.58~2.83、2.45~3.64、3.04~3.40,它们营养级差别主要与食性有关。主要消费者呈现顶端营养级生物种类少、中间层次种类较多的营养层次分布特征,营养级偏小可能与样品体长偏小、样本量和种类数较低有关。不同季节底栖动物的碳氮同位素比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可能与珊瑚礁生态系统栖息地的特点和采集底栖动物的个体大小有关。底栖动物在春季的食物来源较少、种群内营养层级差别较大、群落竞争较激烈,而在冬季底栖群落营养冗余度最高。总体而言大亚湾珊瑚礁底栖动物的营养多样性水平和食物网相对较为稳定。

黄梦仪[3](2019)在《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增殖种类生态容量评估》文中研究表明大亚湾是我国南海北部典型的半封闭性海湾,因其自然条件优越、饵料丰富,栖息的鱼类种类繁多,是多种经济鱼类无可替代的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本研究首先结合历年来大亚湾生态系统环境与资源状况,分析了大亚湾生态系统历年的变化状况;以大亚湾南部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大亚湾鱼类资源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和资源量及其年际变化,分析大亚湾鱼类资源群落变化趋势,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6.5(EwE)软件构建大亚湾生态通道模型,分析大亚湾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能量流动过程,评估黑鲷、黄鳍鲷、黄斑篮子鱼、斑节对虾、三疣梭子蟹在大亚湾的生态容量,旨在优化大亚湾的增殖放流策略,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性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亚湾浮游植物种类丰富,1985年2012年大亚湾浮游植物种类数呈现显着的下降趋势,硅藻种类数占百分比总体上亦呈现下降趋势,而甲藻种类数占百分比总体上则呈现上升趋势。大亚湾浮游植物多样性先从1990年逐年下降,到2012年又呈上升状态。(2)大亚湾浮游动物桡足类种类数占总种类数的45.15%,优势种的更替十分明显,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历年均出现的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红纺锤水蚤、鸟喙尖头溞;1985年优势种有短尾类和长尾类幼体在往后调查中均不是优势种;从2007年开始夜光虫已成为大亚湾浮游动物优势种且优势地位显着。(3)历年大亚湾底栖动物种类数差异较大,总体上总物种数呈现上升趋势,软体动物种类数所占比例从1985年的67.97%下降到2016年的27%,相反,多毛类种类数则从10.94%上升到2013年的55.9%和2016年的396%。粗帝汶蛤自2004年均为大亚湾底栖动物优势种且优势地位显着,奇异稚齿虫自2013年后均为优势种,优势种叶须内卷齿蚕、丝鳃稚齿虫更替出现。大亚湾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整体上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4)大亚湾鱼类优势种自1985年到2015年发生了较明显的更替,上世纪优势种主要以裘氏小沙丁鱼、斑鰶、丽叶鰺、乳香鱼、前鳞鲻、真鲷、平鲷、鲳科、带鱼等体质量较大的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为主,除了斑鰶仍为优势种外,其他优势种均逐渐被二长棘鲷、鰏科、细线天竺鲷、小公鱼属等小型、经济价值较低的鱼类所取代。(5)4个航次共鉴定出鱼类物种113种,隶属10目49科81属,均属硬骨鱼纲,其中鲈形目种类数最多,共有25属64种,占总种类数的56.64%,次之为鲽形目共有5科9属12种,占种类数的10.62%,鳗鲡目6科7属9种,占种类数的7.96%,鲱形目和鮋形目均分别有7种,占种类数的6.19%,其他鱼类种类数较少。年平均鱼类资源质量密度为575.02kg/km2,年平均鱼类资源尾数密度为45735.39ind/km2,优势种为短吻鲾、二长棘鲷、黄鳍马面鲀、中线天竺鲷、勒氏短须石首鱼、细条天竺鱼和拟矛尾虾虎鱼,大亚湾鱼类多样性指数H’年平均值为2.48,均匀度指数J’年平均值为0.65,鱼类平均体质量为7.36g/尾。(6)大亚湾Ecopath模型共划分30个功能组,功能组的营养转化效率在0.090.975之间,生态系统的营养级(Trophic level)范围为13.95,黑鲷的营养级为3.50,营养转化效率较低,为0.291;黄鳍鲷的营养级为3.25,营养转化效率0.343;黄斑篮子鱼的营养级为2.38,营养转化效率0.0.285;斑节对虾的营养级为2.67,营养转化效率0.276;三疣梭子蟹的营养级为2.72,营养转化效率0.216。系统总转化效率为7.808%,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2.142,系统连接指数为0.310,系统杂食性指数为0.210,表明系统各营养级转化效率较低,能量未被充分利用;系统总转化效率低于10%,营养级I、II流向碎屑量占总流向碎屑量的98.08%,说明能量传递发生阻塞,具有增殖空间。经评估大亚湾黑鲷的生态容量为0.034 t/km2,黄鳍鲷的生态容量为0.084 t/km2,黄斑篮子鱼的生态容量为0.05 t/km2,斑节对虾的生态容量为1.48 t/km2,三疣梭子蟹的生态容量为0.88t/km2。结合黑鲷自然死亡系数、总死亡系数和残存率,计算得出当黑鲷在01龄时同时有捕食死亡和自然死亡时,建议放流尾数为309.58万尾;当黑鲷在01龄时只有自然死亡时,放流尾数为218.38万尾。

骆鑫,曾江宁,徐晓群,杜萍[4](2018)在《象山港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中长期变化》文中指出为更好地了解象山港海湾浮游动物群落的现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分别于2015年1、4、7、10月在象山港海域进行了25个站位的4个航次生态综合调查,结果表明:4个航次共鉴定出98种浮游动物和20类浮游幼体,优势种共21种,无4季共有优势种。浮游动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平均丰度(ind/m3):夏季(186.2±96.4)>春季(152.6±112.1)>秋季(56.8±30.2)>冬季(15.4±22.2);平均生物量(mg/m3):春季(90±75)>夏季(52±24)>秋季(26±19)>冬季(14±11);平均多样性指数:秋季(2.305±0.370)>夏季(1.908±0.449)>春季(1.622±0.578)>冬季(1.348±0.474)。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春、夏和秋季3个季节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区域性差异,港口部和口外部海域的群落聚类明显,与其他群落之间相似度最低。分析象山港近35年的浮游动物历史数据表明,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的下降可能与陆源排污、水产养殖污染和滨海电厂建设等人类活动有关。

杜萍,徐晓群,徐旭丹,周孔霖,骆鑫,陈全震,曾江宁,寿鹿,张德民[5](2017)在《象山港三种不同养殖方式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究不同营养类型养殖方式对半封闭海湾浮游生态系统的影响,于2015年在象山港的鱼类网箱养殖、牡蛎筏式养殖和海带筏式养殖3种养殖区内外分别进行大、中型和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四季研究。结果显示,牡蛎养殖区内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明显,夏、秋季优势种太平洋纺锤水蚤的优势度下降,冬季优势种腹针胸刺水蚤的优势度上升;网箱养殖区内浮游动物群落变化不明显,变化主要为大、中型浮游动物优势种,春、冬季腹针胸刺水蚤的优势度下降,秋季优势种种类组成变化明显;海带养殖区内浮游动物群落和优势种变化均不明显。此外,3种养殖方式对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丰度和α多样性均未产生明显影响。结合象山港的水文特征和养殖区内外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牡蛎养殖区浮游动物群落变化是牡蛎滤食行为和铁港水交换能力差的综合结果,而浮游动物优势种变化可能与水体总磷含量较高有关;因目前网箱养殖规模小且西沪港水动力条件较好,网箱区内局部环境和浮游动物的变化较小;海带养殖因面积小且仅春、冬季养殖,不足以对水质和浮游动物产生影响。此外,本研究显示不同环境中,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异较中、小型浮游动物明显,这可能与中、小型浮游动物群落的稳定性较高有关。

傅强,朱礼鑫,沈盎绿,李道季[6](2015)在《滨海电厂温排水对临近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评估滨海电厂温排水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选取象山港国华电厂附近海域的10个站位,于2010、2011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了环境因子调查及浮游动物采样。研究结果表明,国华电厂温排水提高了温度、盐度和电导率,降低了溶氧值;4个航次共计采集到浮游动物20种(含幼体),其中小拟哲水蚤、中华哲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短尾类溞状幼体等种类为优势种;电厂附近水域浮游动物丰度季节分布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而种类数量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温排水的增温效应不改变浮游动物的季节分布格局,但不同月份的优势种因其发生改变;冬季温排水会提高浮游动物种丰度,但降低了多样性,而夏季温排水降低了浮游动物的种类、丰度及多样性,秋季丰度值达到最高丰度值达到最低;浮游动物的分布与电厂排水口分布有明显关系,并有"迁移"现象发生。

杜萍,徐晓群,刘晶晶,江志兵,陈全震,曾江宁[7](2015)在《象山港春、夏季大中型浮游动物空间异质性》文中提出为探明象山港大中型浮游动物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于2010年4月、7月大、小潮期对浮游动物群落和相关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四个航次共检出浮游动物成体14大类64种、浮游幼体10大类14种,春、夏季群落结构差异极显着(P=0.001),物种更替率为66.7%,优势种差异明显,共同优势种仅有短尾类溞状幼虫(Brachyura zoea)和仔鱼(Fish larvae)两类幼体;同一季节大、小潮物种相似度约为60%,群落结构差异较小(P=0.031);春季生物量和丰度高于夏季,但物种多样性低于夏季。温度是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显示: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异质性分布方式受潮流影响,群落结构在大潮期梯度分布特征明显,小潮期通常呈斑块性分布;生物量、丰度和多样性等参数的空间分布取决于群落的分布特征,并受影响于该参数在狭湾口内外的差异。典范对应分析及环境参数统计分析表明:梯度分布主要由盐度、悬浮物的梯度性特征决定;主导斑块性分布的因素多样,不同情况下可能为水深、叶绿素a、营养盐和内外水团相互作用;梯度性和斑块性分布均受到潮流影响。总体来看,象山港浮游动物空间分布主要受水文因素控制,受化学和生物因素影响较弱,其中叶绿素a浓度仅在春季与浮游动物丰度有一定相关性,溶解氧、酸碱度和营养盐等水质参数对浮游动物空间分布几乎无直接影响。

黄简易,朱艺峰,王银,吴燕萍[8](2014)在《象山港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定量驱动分析》文中认为采用浮游生物I型网与II型网,在象山港进行了浮游动物季节性取样,结合现场监测环境因子,分析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及其环境驱动因子。结果显示:共得12类浮游动物幼体、75种浮游动物。象山港浮游动物小型化特征明显,平均丰度3 796.7 ind·m–3。周年优势种类是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crassirostri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 brevicornis)和桡足幼体,其中,针刺拟哲水蚤为时空群落贡献最大物种。ANOSIM和SIMPER分析显示,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性差异显着,主要判别种类有: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长尾基齿哲水蚤(Clausocalanus furcatus)、墨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mcmurrichi)、强额拟哲水蚤、伪长腹剑水蚤(Oithona fallax)、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和瓣鳃类幼虫。浮游动物群落空间上也存在显着差异,港口区以大个体或适高盐为主,港底区以小个体和幼虫为主。空间上主要判别种类是:强额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短角长腹剑水蚤、桡足类幼体和瓣鳃类幼虫。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b RDA,Distance-based redundancy analysis)显示,驱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子是水温、盐度和p H,3个变量可解释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53.0%,其中,水温是驱动季节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而驱动空间群落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盐度和p H。

陈涛,王云龙,廖勇[9](2014)在《象山港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和2012年期间两个夏季(7月)在象山港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海域进行了浮游动物及主要环境因子调查,根据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的分析鉴定及其他环境因子测试结果,对调查海域的浮游动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人工鱼礁区及其邻近海域有浮游动物6大类36种,优势种为短尾类幼体(Brachyura larvae)、汤氏长足水蚤(Calanopia thompsoni)、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等。两个航次鱼礁区浮游动物生物量无显着差异性,与对照区相比,2012年鱼礁区明显较高;浮游动物丰度则出现明显的差异(2011年较大),与对照区相比,鱼礁区无明显差异性;多样性和均匀性变化一致,且出现显着差异(投礁后,多样性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区)。通过对调查水域浮游动物群落聚类分析发现,鱼礁区浮游动物的类群与对照区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分为两个类群,以鱼礁区和对照区的典型两个区域。

杜秀宁,王云龙[10](2014)在《象山港特定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和物种年际及季节变化》文中研究指明根据1988及1992年浮游动物月度海上调查数据,并结合1980、2000和2007-2009年已报道的浮游动物调查结果,研究了象山港海洋牧场示范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长期变化。分析发现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从1988年至1992及2000年表现出下降的年际变化,其生物量的峰值模式呈由冬季向夏春季的转变趋势;桡足类的生物量和丰度在1988年和2007-2009年间的变化无明显规律,但生物量峰值发生了由冬季向夏春季的转变;冬春季典型优势种墨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mcmurrichi)的优势地位表现不稳定。

二、象山港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变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象山港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变动(论文提纲范文)

(1)烟台近岸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近海资源环境现状及人工鱼礁的兴起
        1.1.2 人工鱼礁的发展历史
        1.1.3 我国人工鱼礁的建设状况
    1.2 人工鱼礁资源效应评估的研究进展
        1.2.1 人工鱼礁区群落结构特征
        1.2.2 人工鱼礁区营养结构特征
        1.2.3 人工鱼礁区能量流动特征
    1.3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与自然岩礁区底层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
        2.1.2 渔业生物调查及环境因子测定
        2.1.3 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2.1.4 群落相似性分析及群落-环境相关性分析
    2.2 结果
        2.2.1 环境因子特征
        2.2.2 物种组成
        2.2.3 群落结构多样性
        2.2.4 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
        2.2.5 群落-环境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3.1 人工鱼礁区与泥沙区群落结构特征对比
        2.3.2 人工鱼礁区与自然岩礁区群落结构特征对比
        2.3.3 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2.3.4 群落-环境相关性
    2.4 小结
第3章 烟台近岸人工鱼礁区与自然岩礁区营养结构与营养通道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采样地点
        3.1.2 样品采集
        3.1.3 碳氮稳定同位素测定
        3.1.4 营养结构相关参数分析
    3.2 结果
        3.2.1 有机质库与初级生产者同位素特征
        3.2.2 大型底栖动物营养组划分及其食物来源
        3.2.3 鱼类营养组划分及食物来源
    3.3 讨论
        3.3.1 两类礁石区主要基础营养源
        3.3.2 两类礁石区营养结构对比分析
        3.3.3 两类礁石区营养传递通道对比
    3.4 小结
第4章 烟台近岸人工与自然礁区岩礁性鱼类食物来源及营养生态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及采样方法
        4.1.2 胃含物分析
        4.1.3 稳定同位素分析
    4.2 结果
        4.2.1 CPUE分析结果
        4.2.2 胃含物分析结果
        4.2.3 稳定同位素特征及Mix Si AR结果
        4.2.4 营养生态位及其重叠
    4.3 讨论
        4.3.1 两种鱼类生物量的区域间对比
        4.3.2 两种鱼类摄食生态的种间及区域间差异
        4.3.3 两种鱼类营养生态位和生态位重叠的区域间对比
        4.3.4 岩礁区种间关系数据的应用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Ecopath模型的烟台近岸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生态系统能流特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域及调查方法
        5.1.2 Ecopath模型建立
    5.2 结果
        5.2.1 生态系统能流总体特征
        5.2.2 营养级特征与能量分布
        5.2.3 混合营养效应
    5.3 讨论
        5.3.1 模型总体质量评价
        5.3.2 生态系统总体特征
        5.3.3 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及转换效率
        5.3.4 生态系统稳定性及成熟度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本研究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进展
        1.1.1 珊瑚礁主要生物组成
        1.1.2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功能
        1.1.3 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珊瑚礁及开放海域原生生物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
        2.1.2 原生生物18SrDNA分析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物种组成
        2.2.2 原生生物α多样性
        2.2.3 原生生物β多样性
        2.2.4 共生网络分析
        2.2.5 原生生物群落与环境驱动
    2.3 讨论
        2.3.1 大亚湾原生生物主要门类组成
        2.3.2 原生生物群落季节性变化
        2.3.3 原生生物在珊瑚礁和开放海域栖息地的分布
        2.3.4 原生生物的共发生模式
        2.3.5 原生生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素
    2.4 结论
第三章 珊瑚礁底栖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采样区域
        3.1.2 采样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种类组成
        3.2.2 优势种
        3.2.3 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布
        3.2.4 多样性指数
        3.2.5 群落结构
        3.2.6 群落稳定性
    3.3 讨论
        3.3.1 种类组成
        3.3.2 丰度和生物量
        3.3.3 季节差异
        3.3.4 ARMS方法的优缺点
    3.4 结论
第四章 大亚湾珊瑚礁食物网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采样采集
        4.1.3 样品处理
        4.1.4 数据分析与处理
    4.2 结果
        4.2.1 珊瑚礁区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
        4.2.2 营养级
        4.2.3 底栖动物的季节差异
    4.3 讨论
        4.3.1 食物网的碳氮同位素特征
        4.3.2 消费者的营养级分析和营养谱特征
        4.3.3 底栖群落营养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增殖种类生态容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概况
        1.1.1 渔业增殖放流的重要性
        1.1.2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的发展
        1.1.3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1.2 生态容量研究进展
        1.2.1 计算生态容量的一般方法
        1.2.2 Ecopath模型评估生态容量
    1.3 放流种类研究概况
        1.3.1 黑鲷
        1.3.2 黄鳍鲷
        1.3.3 黄斑篮子鱼
        1.3.4 斑节对虾
        1.3.5 三疣梭子蟹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4.1 拟解决科学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大亚湾生态群落及变化特征
    2.1 浮游植物
        2.1.1 种类组成及优势类群
        2.1.2 丰度及物种多样性
        2.1.3 生态类群与群落的划分
    2.2 浮游动物
        2.2.1 种类组成及优势类群
        2.2.2 资源量及物种多样性
    2.3 底栖生物
        2.3.1 种类组成及优势类群
        2.3.2 时空分布及物种多样性
    2.4 鱼类
        2.4.1 种类组成及优势类群
        2.4.2 鱼类群落结构变化
    2.5 讨论
        2.5.1 浮游生物群落变化
        2.5.2 底栖动物群落变化
    2.6 小结
第三章 大亚湾鱼类资源现状与鱼类多样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站位与样品采集
        3.1.2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种类组成及季节变化
        3.2.2 鱼类资源密度及其时空变化
        3.2.3 鱼类优势种
        3.2.4 鱼类物种多样性特征
    3.3 讨论
        3.3.1 大亚湾鱼类资源年际变化
        3.3.2 大亚湾鱼类资源优势种及多样性年际变化
        3.3.3 大亚湾增殖种类资源现状
第四章 大亚湾Ecopath模型的建立
    4.1 Ecopath模型的原理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功能组划分
        4.2.3 功能组生物学参数来源
        4.2.4 Ecopath模型的调试及生态容量估算
        4.2.5 营养级与系统参数指标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
        4.3.2 生态系统功能组间的关系与能量转化效率
        4.3.3 增殖种类生态容量评估
        4.3.4 大亚湾增殖前后生态系统特征对比
    4.4 讨论
        4.4.1 大亚湾生态系统特征
        4.4.2 黑鲷营养生态作用与混合营养关系
        4.4.3 建议黑鲷放流数量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象山港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中长期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站位布设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理化环境因子
    2.2 浮游动物物种组成及优势种
    2.2 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
    2.3 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与均匀度
    2.4 浮游动物群落的区域性差异
3 讨论
    3.1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3.2 浮游动物群落的区域性差异
    3.3 象山港浮游动物的中长期变化
        3.3.1 丰度和生物量的中长期变化
        3.3.2 优势种的中长期变化

(5)象山港三种不同养殖方式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样品采集及分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环境因子
    2.2 浮游动物群落
    2.3 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 讨论
    3.1 不同养殖区的环境特征
    3.2 不同养殖活动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6)滨海电厂温排水对临近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与采样站位
    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1.3 数据处理
        1.3.1 优势种
        1.3.2 浮游动物出现百分比
        1.3.3 丰度
        1.3.4 生物多样性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区域环境因子
    2.2 电厂附近海域水温分布规律
    2.3 浮游动物季节分布特性
        2.3.1 种类组成
        2.3.2 优势种与优势度
    2.4 浮游动物时空分布特征
        2.4.1 丰度时空特征
        2.4.2 多样性时空特征
3 讨论
    3.1 电厂附近海域环境因子分布规律
    3.2 生态类群、优势种及与温排水的关系
    3.3 温排水对浮游动物丰度的影响
    3.4 温排水对浮游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3.5 温排水对浮游动物地理分布的影响
4 结论

(7)象山港春、夏季大中型浮游动物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 1区域概况
    1.2样品采集
    1.3样品分析
    1.4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浮游动物群落参数的时空分布
    2.2浮游动物群落的时间变化
        2.2.1种类组成
        2.2.2优势种
        2.2.3群落组成
    2.3浮游动物群落的空间变化
        2.3.1基于浮游动物群落的空间划分
        2.3.2浮游动物组间差异
    2.4环境因素的时空分布
    2.5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影响因素
3讨论
    3.1浮游动物群落的春、夏季差异
    3.2浮游动物群落的空间变化

(8)象山港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定量驱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时间和站位设置
    1.2 浮游动物采集与分析
    1.3 环境因子测定
    1.4 数据分析
        1.4.1 数据预处理与时空分组
        1.4.2 环境因子统计分析
        1.4.3 群落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因子的时空特征
    2.2 浮游动物类群与丰度
    2.3 浮游动物主要种类对群落结构时空相似性的贡献率
    2.4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差异
    2.5 驱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db RDA分析
3 讨论
    3.1 象山港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驱动因子
    3.2 象山港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空间驱动因子
4 结论

(9)象山港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站位
    1.2 样品采集与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生态类群
        2.1.1 种类组成
        2.1.2 生态类群
        2.1.3 优势种及其平均丰度
    2.2 浮游动物数量分布
        2.2.1 浮游动物生物量
        2.2.2 浮游动物丰度
    2.3 群落结构
3 讨论
    3.1 象山港浮游动物主要生态群落
    3.2 象山港鱼礁区及周围水域的浮游动物聚类分析结果
    3.3 鱼礁区浮游动物丰度与浮游植物、营养盐的变化关系

(10)象山港特定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和物种年际及季节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2.1 浮游动物生物量及丰度年际、季节变化
    2.2 桡足类生物量及丰度季节变化
    2.3 生态类群
    2.4 物种多样性
    2.5 优势种变化
3 讨论和结论
    3.1 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生物量峰值变化关系
    3.2 桡足类优势物种变化探讨

四、象山港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变动(论文参考文献)

  • [1]烟台近岸人工鱼礁与自然岩礁食物网结构与功能对比研究[D]. 张荣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2]大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研究[D]. 朱文涛.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3]基于Ecopath模型的大亚湾增殖种类生态容量评估[D]. 黄梦仪.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4]象山港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中长期变化[J]. 骆鑫,曾江宁,徐晓群,杜萍. 海洋通报, 2018(01)
  • [5]象山港三种不同养殖方式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J]. 杜萍,徐晓群,徐旭丹,周孔霖,骆鑫,陈全震,曾江宁,寿鹿,张德民. 水产学报, 2017(11)
  • [6]滨海电厂温排水对临近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特征的影响研究[J]. 傅强,朱礼鑫,沈盎绿,李道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7)
  • [7]象山港春、夏季大中型浮游动物空间异质性[J]. 杜萍,徐晓群,刘晶晶,江志兵,陈全震,曾江宁. 生态学报, 2015(07)
  • [8]象山港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的定量驱动分析[J]. 黄简易,朱艺峰,王银,吴燕萍. 生态科学, 2014(04)
  • [9]象山港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J]. 陈涛,王云龙,廖勇. 海洋科学, 2014(07)
  • [10]象山港特定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和物种年际及季节变化[J]. 杜秀宁,王云龙. 海洋通报, 2014(03)

标签:;  ;  ;  ;  ;  

象山港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