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的新进展

纳米材料的新进展

一、纳米材料的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静[1](2021)在《纳米氧化物的反常铁电性与局域结构》文中研究说明铁电材料丰富的电学性能使其在非易失性存储、电容及传感器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来,纳米铁电作为电子器件集成化和微型化的技术基础,成为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热门领域。然而,随着铁电体物理尺寸的减小,铁电性通常会发生衰减,甚至达到临界尺寸时,铁电性消失。因而在纳米铁电体中保持良好的铁电性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铁电有序的建立本质上依赖于材料的晶体结构,因而对于晶体结构的理解是研究铁电理论和解释物理性能的重要依据。由于纳米铁电材料特殊的存在形式,尺寸、界面效应及应力等显着影响其性能。所以,研究纳米材料的局域结构与铁电性能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几种典型的纳米铁电氧化物材料的局域结构和铁电性能;通过控制尺寸、表面状态等方式对铁电自发极化进行调控;同时揭示了纳米铁电氧化物的原子排布、局域结构和铁电性能的耦合关联,探索其中的物理机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通过调控样品尺寸及表面暴露状态,实现了对零维钛酸铅纳米材料的铁电性能调控。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实验,发现随着尺寸减小,晶体的四方性反常增大。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全散射技术、拉曼光谱等,揭示其局域结构以及自发极化的增强。进一步通过X射线吸收谱等,揭示了钛酸铅纳米颗粒表面的原子端面暴露状态。第一性原理计算从电子结构层面证明了这种特殊的表面状态与增强的极化之间的关系。采用反向蒙特卡洛方法(RMC)对零维钛酸铅纳米颗粒的铁电自发极化分布进行了三维解析。中子全散射实验和电子显微分析发现尽管纳米钛酸铅中主体上极化沿c轴具有线性特征,但表面和内部极化分布呈现较大差异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种差异性与极化的一致性相互关联。最后以原子坐标参数作为衔接局域结构与长程平均结构的桥梁阐明了整个纳米颗粒中两者的关系。通过调节尺寸、设计相结构的方法,在二氧化锆纳米材料上诱导出铁电性。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二氧化锆纳米材料的平均晶体结构为立方相。结合X射线、中子全散射实验,揭示了材料的正交相局域结构畸变。进一步通过反向蒙特卡洛拟合结果的键角、配位数等分析,发现具有极性的正交相局域结构的主导性分布,这正是纳米二氧化锆诱导铁电性的结构起源。本论文提供了一种基于局域结构认识并调控非传统纳米铁电氧化物的有效途径,通过界面、应力与材料局域结构、相结构的精确表征,获得铁电相关物性优化的构效关系基础,对于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设计具有启示性。

吴义强[2](2021)在《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新进展全文替换》文中提出木材作为世界四大基础材料中(钢铁、水泥、塑料、木材)唯一的可再生资源,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从木材微观分子生物学到宏观木结构,再到新型木质纳米材料进行全面阐释,对于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核心技术突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木材科学与技术已发展为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资源、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笔者从微观的细胞分子层面到宏观的木结构和木建筑,从木材构造与材性、木材水分及干燥、木材保护与改良、木材重组与复合、木制品与木结构、木材解离与组装、木材解构及转化等方面,概述了木材科学与技术的经典理论,重点总结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取得的系列新进展,概括木材及其衍生材料在新型先进纳米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林产工业,特别是木材加工产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王琨[3](2020)在《介孔Se@SiO2纳米粒子在ALI模型中的肺保护作用以及ALI新发房颤的机制和干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呼吸危重症,目前全球每年新发患病人数超过300万,起病、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40%)。目前临床的针对性治疗主要包括一些非特异性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中成药等)和各种器官功能支持手段,如机械通气、ECMO、CRRT、人工肝等,但整体疗效欠佳。因此,ALI/ARDS的临床防治依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本研究旨在阐明课题组前期研发的新型介孔Se@SiO2纳米粒子对ALI小鼠的肺保护作用和潜在作用机制,探索迷走神经在ALI新发房颤中的作用和地位,并验证基于冷冻球囊的去迷走神经术治疗系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提高ALI/ARDS的临床救治水平。第一部分:介孔Se@SiO2纳米粒子通过改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在小鼠ALI模型中的发挥肺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介孔Se@SiO2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应用激光共聚焦成像、转录组测序(RNA-seq)、蛋白印迹、线粒体呼吸链(MRC)活力检测等技术评估该新型纳米粒子对气道上皮细胞(Beas-2B)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功能富集实验分析该纳米粒子对人气道上皮细胞的整体作用。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ALI模型评估该材料对肺损伤的保护效应。结果:介孔Se@SiO2能够明显减少LPS刺激后气道上皮细胞线粒体及胞内总ROS生成、降低相关通路蛋白p65、ERK1/2及p38磷酸化水平,同时上调抗氧化蛋白NRF2及NQO1的表达。RNA-seq结果显示Se@SiO2干预可使LPS刺激后气道上皮细胞的转录组表达总体更接近于对照组,其中以调控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的相关基因变化更为显着。介孔Se@SiO2明显提高了上皮细胞内MRC复合物I、III、V的活性,维持线粒体结构稳定,改善线粒体功能。在小鼠ALI模型中,该纳米材料亦显示出优越的损伤保护效用,表现为气道炎症细胞聚集减少、炎性因子分泌水平降低、肺泡毛细血管损伤明显改善,同时肺组织氧化损伤相关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抗氧化蛋白表达升高。功能富集实验提示介孔Se@SiO2在多种线粒体相关疾病中均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结论:介孔Se@SiO2能够通过改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对气道上皮细胞发挥保护作用。体内试验证实,该纳米材料可有效平抑急性炎症反应、保护肺泡血管屏障和减少液体渗出,对LPS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证明介孔Se@SiO2在包括ALI/ARDS在内多种线粒体相关疾病的防治中具有广阔的临床转化前景。第二部分:迷走神经在ALI新发房颤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基于新型冷冻球囊的去迷走神经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方法:使用蛋白印记方法检测ALI小鼠肺脏和心脏组织迷走神经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阿托品、卡巴胆碱等药物对迷走神经张力进行调控,利用电生理检测手段研究迷走神经在ALI/ARDS新发房颤中的作用和地位。分别采用组织病理学、气道阻力和肺牵张反射等方法对基于新型冷冻球囊的去迷走神经术治疗系统破坏支配绵羊肺脏迷走神经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ALI小鼠肺脏和心脏组织中M胆碱受体表达显着升高,房颤诱发率明显增加,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张力,可有效降低ALI小鼠的房颤诱发率。通过对12只绵羊进行为期28天的观察,组织病理学和功能学证据均表明基于新型冷冻球囊的去迷走神经术治疗系统可安全有效破坏肺部迷走神经,且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结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ALI出现新发房颤的重要机制,通过调控迷走神经张力可有效降低ALI小鼠房颤发生率。基于新型冷冻球囊的去迷走神经术可安全、有效的破坏肺部迷走神经,但其对于ALI新发房颤的防治效果尚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贾茜[4](2020)在《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在基于碳点的日盲紫外探测器中的应用性研究》文中指出自从20世纪50年代,日盲紫外波段被发现以来,紫外探测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且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和民用的各个方面。近年来,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紫外探测领域的优势逐渐凸显。目前一种新型碳点材料正投入研究,为了增强其在日盲紫外波段的光响应特性,本课题旨在通过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增强作用提升碳点的光响应能力,从而达到改善器件性能的作用。该方面的研究对于寻求具有优异性能的日盲紫外探测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参考意义。本论文首先从仿真角度研究了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与金属纳米结构各项特征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铝相对于金和银纳米颗粒,在日盲紫外波段显示出较好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效应;铝的最佳颗粒半径应保持在15~20nm,此时颗粒密度越大,日盲紫外波段吸收越强,而颗粒的随机分布特性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论文第二部分从实验方面研究了铝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效应,根据实验结果得出20~25nm厚的铝薄膜在40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退火1小时制备的铝纳米颗粒具有较为规则的粒径与形貌,且在日盲紫外波段具有较明显的吸收特性。最后,论文研究了将铝纳米颗粒应用于碳点日盲紫外探测器的性能提升方面。结果表明,铝纳米颗粒对器件的增强作用并非光电流的线性叠加,而是通过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增强了碳点的光响应能力。通过对比有铝纳米颗粒和无铝纳米颗粒的器件若干组,对比结果显示,开关比均值由32.65提升至79.95;响应度均值由0.214A/W提升至0.401A/W;外量子效率均值由1.04提升至1.96;等效噪声功率均值由15.2μW降低至4.68μW,证明了铝纳米颗粒能成功激发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并对器件的各项性能均有较为明显的优化作用。

王娟[5](2020)在《网状结构石墨烯增强钛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文中认为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DRTMCs)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武器装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增强相呈网络状分布的钛基复合材料在强度提高的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塑性,在复合材料领域备受关注。石墨烯(GR)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是一类理想的增强材料。GR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中,增强相多呈均匀分布,带来严重塑性损失,同时GR分散以及与钛基体反应等问题等限制了其优异性能的发挥。本论文以少层GR(﹤10层)作为增强材料,大尺寸Ti6AI4V球形粉末(TC4,100-150μm)作为基体材料,制备了增强相呈三维网络状分布的GR/TC4复合材料,并讨论了不同界面状态和不同增强相含量(0.05-1.5 wt.%)的网状结构复合材料的物相组织、微观结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和导热性能。首先通过化学交联和高温低压的放电等离子烧结(SPS,1050℃,60 MPa)探索实现增强相网络状分布的制备工艺。在TC4表面修饰PVA,通过化学交联实现了GR在TC4粉末表面的均匀分布,SPS烧结一步实现PVA去除和材料的致密成型,成功制备了增强相呈三维网状分布的GR/TC4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基体组织为α+β片层状组织,与TC4相比发生了晶粒细化。复合材料增强相由GR与TC4原位反应生成的Ti C及少量未反应完的GR混合组成,GR反应比例约80-90%,Ti C颗粒尺寸最大约300-500 nm。网状结构复合材料增强相主要分布在颗粒界面处,增强相内部基体几乎未被强化仍保持良好塑性。随GR添加量增加(0.25-1.5 wt.%)复合材料平均显微硬度逐渐增大,最大提升18%(1.5 wt.%GR)。复合材料压缩屈服强度最大提升27.3%(1.0 wt.%GR),所有样品表现出良好塑性,断裂应变均高于28%。0.25 wt.%GR/TC4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最佳,屈服强度提升7.1%,同时仍保持较高的延伸率10%。在化学交联和高温低压SPS制备网状结构复合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采用三维旋转机械混合方式分散GR于TC4粉末表面;采用高压低温SPS烧结(700-950℃,150-500 MPa),改变烧结条件来调控GR与基体的反应程度。温度高于850℃,复合材料基体组织为α+β片层状组织,随温度升高,片层组织尺寸增大。烧结温度低于900℃时,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差的界面结合与拉伸性能,在900℃以上,可以实现良好的界面结合。900℃,250MPa烧结,保温时间由5 min延长至15 min,材料强度没有明显变化,塑性增大。进一步提高温度至950℃,样品塑性显着下降,强度无明显变化。在探索的各烧结条件中,900℃,250MPa,10-15 min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该条件下的增强相,既能满足界面强度的要求,又保留一定量的GR发挥优异力学性能。复合材料中增强相为Ti C包裹GR的“核+壳”状结构,Ti C颗粒尺寸从GR一侧到TC4一侧逐渐增大,最大约为200-300 nm。在该参数下,讨论不同的GR含量(0.05-0.25 wt.%)的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复合材料的平均显微硬度随GR添加量增大而升高,0.25wt.%GR/TC4复合材料硬度达355 HV,比TC4提高9%。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GR添加量增大而升高,GR含量≤0.1 wt.%时塑性几乎无损失,超过≤0.1 wt.%塑性明显下降,0.1 wt.%GR/TC4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最佳,屈服强度相对TC4提升23.0%,抗拉强度提升18.1%,仍保持较高的延伸率15.2%。优异力学性能源于GR/Ti C协同增强以及增强相准连续网络状分布,充分发挥基体塑性优势。在摩擦性能方面,GR/TC4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低于TC4,且随GR添加量增多呈下降趋势,0.2 wt.%GR/TC4复合材料摩擦系数为0.41,相比TC4降低了25.4%。摩擦系数的降低主要由于残余GR的润滑作用,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伴随轻微的剥层磨损和氧化磨损。导热性能方面,GR/TC4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GR添加量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0.15 wt.%GR/TC4复合材料热导率最小,为7.016 Wm-1K-1,0.25 wt.%GR/TC4复合材料热导率最高,为7.124 Wm-1K-1。GR添加量很小时,主要是材料中界面热阻增大使热导率减小;随GR添加量进一步增大,热导率的主导因素逐渐转变为导热性能优异的GR。

吴静[6](2020)在《大面积多构型金属纳米阵列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SERS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以其灵敏性高、特异性强以及无损检测的优势,在表面分析、生物传感、医疗诊断等方面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分子检测技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待测物拉曼信号的检出灵敏度及检测重复性是衡量检测水平的重要指标。优异的检测能力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探测基底的SERS活性、基底结构均匀性以及实验可重复性。研究表明,基底的SERS活性主要决定于表面结构对入射电磁场的异常放大能力,这种被放大的电磁场能使待测物的拉曼散射信号得到百万倍以上的增强。其中,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特性的微纳“热点”结构(亚纳米尺度的纳米间隙、纳米针尖及纳米空腔等)是获得超强电磁场的关键,因此均匀“热点”结构的构建便成为获取可靠SERS信号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从制备均匀SERS基底结构的方法学角度出发,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了多种构型的金属纳米阵列结构,实现了SERS基底结构的大面积均一化构建。本论文采用的实验方法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待测物SERS信号的检测均匀性和重复性,为SERS基底的商用化提供了可能性。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从“滴液漏斗”现象中得到启发,本实验将液液界面诱导与对流组装两种方式相结合,对无表面活性剂修饰的金纳米颗粒进行两步法自组装,初步实现了无扰动地将界面粒子薄膜转移至固态基片,最终获得了在固态基片上紧密均匀排列的金纳米颗粒阵列薄膜。通过控制漏斗滴速,在液液界面上经过势能平衡组装形成的金纳米颗粒薄膜开始慢速下降并原位转移至预先放置在漏斗底部的固态基片上,完成无扰动地薄膜转移。结合金纳米颗粒薄膜的形貌表征,在保持漏斗滴速不变的前提下讨论了基片与界面薄膜接触角度对薄膜转移完整性的影响。最后,以优化条件下获得的金纳米颗粒阵列作为活性基底,对结晶紫(Crystal Violet,CV)分子进行了SERS均匀性表征。SERS Mapping以及CV分子拉曼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统计结果都表明,通过这种两步法无扰动自组装的方式获得的金纳米颗粒阵列可以作为均匀的SERS基底,并且该方案有望用于其他液相界面纳米粒子薄膜的原位转移;(2)为了更加可控地制备具有SERS活性的金属纳米阵列结构,本实验以多孔阳极氧化铝(anodic aluminum oxide,AAO)为模板,结合纳米浇筑和热蒸发沉积技术,获得了顶端包覆贵金属的均匀柔性聚合物纳米柱阵列。基于不同孔径的AAO模板,将聚合物前驱体溶液浇筑于孔道内,经过热固化过程复刻了具有不同柱间间隙及直径的聚合物纳米柱;将模板去除后,在纳米柱顶端沉积不同厚度的银膜进一步调节柱间间隙,得到了具有不同SERS活性的高度均一的等离子体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SERS mapping等方式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均一性及SERS性能分析。选用CV和罗丹明6G(Rhodamine 6G)分子为目标分析物,分别得到了CV分子在1169 cm-1处4%的RSD值以及R6G分子在1355cm-1处8.1%的RSD结果,展现了优异的SERS信号均匀性。该方法不仅保证了SERS基底结构的均匀性,还大大降低了金属材料的使用成本。另外,该柔性基底能更加灵活地贴合于具有复杂形貌的非平整待测物表面,在商用化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3)提出了一种“限域球化”法来制备多级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结构。受空间限域效应在制备聚合物纳米柱方面的启发,本章实验将金属材料在高温下“退火球化”的过程限域在AAO模板的孔洞中,开发了一种“限域球化”的方式,获得了大面积周期性的多级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结构。每个纳米孔洞内部由于3D空间的“体限域”作用形成了较大尺寸的纳米颗粒,而孔壁上由于2D“线型限域”作用形成了较小尺寸的纳米颗粒。实验中探讨了金属的沉积厚度、模板尺寸以及金属种类对多级纳米颗粒阵列结构尺寸及形貌的影响,并通过COMSOL理论分析软件对所制备的多级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结构进行了电磁场模拟,结果表明孔洞底部的大颗粒与孔壁上的小颗粒为SERS信号提供了级联耦合增强作用。以CV为探针分子,表征了在同一基底上的SERS信号均匀性以及不同批次样品的信号重复性。该工作实现了一步法简易制备大面积三维多级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结构,在三维周期性金属纳米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具有高SERS活性的大面积金银复合纳米阵列结构的简易构建。利用上述“限域球化”的思想,选用合适尺寸的限域模板,通过退火球化过程得到了均匀的银纳米颗粒阵列,并以此为反应模板通过原位取代的方式获得了具有高SERS活性的周期性金银复合纳米结构。通过SEM、EDS以及SERS检测分析发现,金银复合纳米结构的SERS活性要远高于限域球化后的纯银纳米颗粒阵列,推测SERS活性的显着提高得益于金银协同效应以及特殊的级联结构产生的电磁场耦合增强。另外实验发现,在不同的反应时间下,经过15 min原位取代后获得的金银复合纳米结构具有更加优异的SERS活性。该结构不仅对染料分子(结晶紫(CV)、亚甲基蓝(MB)、孔雀石绿(MG)、罗丹明6G(R6G))展现了突出的检测灵敏度和信号均一性(SERS信号强度的RSD值低于10%),而且在抗癌药物6-MP的痕量检测方面获得了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案大大简化了周期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为多组分金属纳米结构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马苏[7](2020)在《石墨烯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其在海岸带水体金属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海岸带是指在海陆之间彼此作用的地带,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铁、锌等是生物体所必需的金属元素,也是水体生物的重要营养元素,它们在海岸带水体中的浓度及存在形态不仅对海岸水体生态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也会进一步影响海洋生态。因此,建立一种准确、灵敏检测海洋中的微量元素的方法,有利于对海岸带水体进行有效的监控。本论文以电化学方法为主要的检测手段,通过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设计,建立了两种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用来海岸带水体中Fe2+、Zn2+的检测,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还原氧化石墨烯/还原亚甲基蓝/铂纳米粒子修饰电极伏安法检测海水中的Fe2+基于电荷中继效应,构建了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还原亚甲基蓝/铂纳米离子/玻碳电极(rGO/LMB/Pt NPs/GCE)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海岸带水体Fe2+的检测。通过π-π相互作用将阳离子染料MB吸附在GO的表面,再通过库仑力的作用将PtCl62-吸附在GO/MB的表面,在NaBH4的作用下,PtCl62-被还原成Pt NPs,GO被还原成rGO,Pt NPs可作为电子中继体传递电子将MB降解为LMB,从而合成了rGO/LMB/Pt NPs纳米复合物。为提高测定Fe2+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采用Bp作为络合剂,形成Fe2+-Bp络合物。在电沉积过程中,Fe2+-Bp更易吸附在rGO/LMB/Pt NPs/GCE表面,且Fe2+-Bp络合物在水溶液中遵循单电子转移过程。其中,Pt NPs的催化放大效应以及rGO、LMB、Pt NPs三者的协同效应,在电化学检测Fe2+时具有良好的效果。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2mM,检测限为3nM。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海水样品中Fe2+的检测。2)聚苯乙烯磺酸钠/褶皱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修饰电极伏安法检测海水样品中的微量Zn2+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聚苯乙烯磺酸钠/褶皱还原氧化石墨烯(PSS/W-rGO)纳米复合材料,并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海水中微量Zn2+。结果表明,在电极表面形成的W-rGO层可以显着促进电子转移,增加电极的比表面积。同时,PSS膜可以有效地提高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吸附电极表面的阳离子,排斥电极表面的阴离子。Zn2+在电极上经过富集与溶出的过程,从而得到电流信号。在实验优化最佳条件下,该修饰电极对Zn2+响应的线性范围为5720 nM,检测限为1.7 nM(S/N=3),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海水样品中Zn2+的测定。

芦长椿[8](2019)在《土木工程用化学纤维技术的最新进展》文中提出与钢纤相比,聚合物纤维的直径小、长径比大,耐腐蚀性能更具优势,可有效提升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文章重点介绍了土木工程用聚烯烃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技术的新进展以及碳纳米材料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就纳米纤维素用于水泥市场的前景做了简要论述。

龚丹丹[9](2019)在《功能化SiO2纳米粒子与自组装膜电极的相互作用及microRNA的电分析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组装膜因具有覆盖度高、缺陷少、热力学稳定、分子有序排列等特征,在功能性纳米材料及分析传感界面的设计与制备等方面,自组装膜技术依然是研究的焦点。自组装膜在电分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在分子水平上预先设计膜结构获得特殊的性能和功能,并且膜与研究对象相互作用可通过对膜的预先设计和修饰达到最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自组装膜与特定目标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预先设计和修饰自组装膜来实现。另外,有序规则的单分子膜提供了均相的电极表面,还能有效地避免电活性物质向电极表面的扩散。根据这些特点,许多研究者在电化学分析领域研究了不同纳米粒子与自组装膜的相互作用,获得了较好的电化学分析特性。虽然SiO2纳米粒子因其易于功能化、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粒径均匀、可控等特点,在光学方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很少有研究人员将自组装膜与功能化SiO2纳米粒子结合起来研究其电化学分析特性。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是将自组装膜与功能化的SiO2纳米粒子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其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性能。本论文主要由综述和研究报告两部分组成。综述部分主要介绍了自组装膜的定义及特点,重点介绍了自组装膜在电分析方面的应用新进展。研究报告部分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的研究内容组成:1.Chitosan/SiO2纳米粒子与自组装膜表面纳米金相互作用及microRNA的电化学检测。在本研究工作中,采用1,9-壬二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通过Au-S键将纳米金固定在电极表面。然后利用纳米金与Chitosan/SiO2纳米粒子之间的静电作用进一步研究了 Chitosan/SiO2纳米粒子在纳米金表面的自组装行为,其后将修饰电极在鲁米诺溶液中电聚合,在纳米金表面部分形成聚鲁米诺膜,最后,用HF溶液蚀刻修饰电极上的Chitosan/SiO2纳米粒子,得到相应的电极。基于该修饰电极对裸Chito san/SiO2纳米粒子和单链DNA保护状态的纳米粒子的区分作用,利用裸Chito san/SiO2纳米粒子对所得电极的预富集作用,建立了一种灵敏的电化学检测microRNA电化学分析的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let-7a的浓度与DPV电流信号在1.0×10-12-9.0×10-12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3.0 × 10-13 mol/L。2.Cu2+/Chitosan/CMC/SiO2复合纳米粒子与自组装膜相互作用及microRNA的电化学发光分析。在本研究工作中,发现Cu2+/Chitosan/CMC/SiO2复合纳米粒子能够极大地降低鲁米诺在1,6-己二硫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信号。基于Cu2+/Chitosan/CMC/SiO2复合纳米粒子对单链DNA探针和ssDNA/microRNA复合物的区分作用以及Cu2+/Chitosan/CMC/SiO2复合纳米粒子对1,6-己二醇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的预富集作用,建立了一种灵敏的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microRNA。在最佳实验条件下,let-7a的浓度与电化学发光信号在1.0× 10-13-9.O× 10-12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3.0×10-14 mol/L。

叶成[10](2008)在《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制备及其应用,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几乎所有的方面都

二、纳米材料的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米材料的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纳米氧化物的反常铁电性与局域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纳米材料与局域结构
        2.1.1 纳米材料概述
        2.1.2 材料的局域结构
        2.1.3 纳米材料的局域结构
    2.2 材料的铁电性
        2.2.1 铁电性概述
        2.2.2 铁电材料的基本特性
        2.2.3 纳米铁电材料的研究现状
        2.2.4 局域结构调控纳米铁电材料的性能
    2.3 局域结构的主要研究手段
        2.3.1 基于全散射的原子对分布函数
        2.3.2 X射线吸收谱
        2.3.3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2.4 本课题研究内容
3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3.1 样品制备
    3.2 实验表征手段
4 纳米钛酸铅反常增强的铁电性
    4.1 引言
    4.2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4.2.1 样品的合成与处理
        4.2.2 样品的表征与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纳米钛酸铅增强的四方性
        4.3.2 纳米钛酸铅增强的自发极化
        4.3.3 PbO终端在纳米钛酸铅表面的分布
        4.3.4 表面状态与极化的耦合机理
    4.4 小结
5 纳米钛酸铅极化分布的三维分析
    5.1 引言
    5.2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5.2.1 样品的合成与处理
        5.2.2 样品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纳米钛酸铅的局域结构畸变
        5.3.2 基于RMC的三维极化分布分析
        5.3.3 基于透射电镜手段的二维极化分布分析
        5.3.4 铁电有序的相关性分析
        5.3.5 局域/平均结构的关联与耦合分析
    5.4 小结
6 纳米二氧化锆的铁电性
    6.1 引言
    6.2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方法
        6.2.1 样品的合成与处理
        6.2.2 样品的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纳米二氧化锆的形貌和平均结构
        6.3.2 纳米二氧化锆的铁电性
        6.3.3 纳米二氧化锆的局域结构畸变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RMC数据分析脚本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新进展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木材构造与材性
    1.1 木材形成及分子调控
    1.2 木材细胞壁结构解译
    1.3 细胞壁结构与木材性能的构效关系
2 木材水分及干燥
    2.1 木材水分
    2.2 木材干燥理论
    2.3 木材干燥技术
3 木材保护与改良
    3.1 木材保护与改良基础理论
    3.2 木材保护与改良技术
    3.3 改性材性能与评价
4 木材重组与复合
    4.1 木材重组与复合理论基础
    4.2 木材重组与复合技术
    4.3 木材重组与复合装备
5 木制品与木结构
    5.1 木制品
    5.2 木结构
    5.3 安全与评价
6 木材解离与组装
    6.1 木材纳米解离
    6.2 木材纳米组装与复合
    6.3 先进木质纳米功能材料
7 木材解构及转化
    7.1 木材解构基础
    7.2 木材转化技术
    7.3 木材高值产物与应用
8 结束语

(3)介孔Se@SiO2纳米粒子在ALI模型中的肺保护作用以及ALI新发房颤的机制和干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全文主要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介孔SE@SIO_2纳米粒子通过改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在小鼠ALI模型中发挥肺保护作用
    1.前言
    2.材料和试剂
    3.实验方法
    4.结果
        4.1 介孔Se@SiO_2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表征
        4.2 介孔Se@SiO_2纳米粒子减轻LPS引起的气道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
        4.3 介孔Se@SiO_2纳米粒子通过调控气道上皮细胞线粒体发挥保护作用
        4.4 介孔Se@SiO_2纳米粒子改善LPS刺激下气道上皮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4.5 介孔Se@SiO_2纳米粒子在小鼠ALI模型中发挥肺保护作用
        4.6 介孔Se@SiO_2纳米粒子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的功能富集分析
        4.7 介孔Se@SiO_2肺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
    5.讨论
第二章 迷走神经在ALI新发房颤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基于新型冷冻球囊的去迷走神经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1.前言
    2.材料和试剂
    3.实验方法
    4.结果
        4.1 ALI小鼠肺脏和心脏组织中迷走神经变化
        4.2 迷走神经对ALI小鼠房颤诱发率的影响
        4.3 基于新型冷冻球囊的去迷走神经术的可行性评估
        4.4 基于新型冷冻球囊的去迷走神经术的组织病理学评估
        4.5 基于新型冷冻球囊的去迷走神经术的功能学评估
        4.6 基于新型冷冻球囊的去迷走神经术的安全性评估
    5.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ARDS药物治疗新进展
    1.背景
    2.药物研究进展
    3.结论
    综述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致谢

(4)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在基于碳点的日盲紫外探测器中的应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日盲紫外探测器
        1.2.1 日盲紫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1.2.2 传统日盲紫外探测器的结构
        1.2.3 日盲紫外探测器的主要参数
        1.2.4 紫外探测器的研究现状
    1.3 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1.3.1 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基本原理
        1.3.2 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应用
    1.4 表面等离激元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仿真探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与各因素的关系
    2.1 FDTD简介
    2.2 金属纳米颗粒的各项因素对等离激元效应的影响
        2.2.1 不同金属种类的单纳米颗粒对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的影响
        2.2.2 单颗铝纳米颗粒的半径对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的影响
        2.2.3 不同颗粒间距对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峰的影响
        2.2.4 铝纳米颗粒分布的随机性对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共振峰的影响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具有等离激元效应的铝纳米颗粒的研究
    3.1 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3.1.1 模板法
        3.1.2 薄膜后处理法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3 铝纳米颗粒的制备
        3.3.1 基底的预处理
        3.3.2 铝纳米薄膜的制备
        3.3.3 薄膜高温退火
        3.3.4 铝纳米颗粒的表征
    3.4 铝纳米颗粒的结果分析
    3.5 铝纳米颗粒的优化
        3.5.1 薄膜厚度
        3.5.2 退火温度
        3.5.3 退火压强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对基于碳点的日盲紫外探测器的增强作用的研究
    4.1 碳点概述
    4.2 实验设备
    4.3 碳点与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方式
        4.3.1 碳点的制备方式
        4.3.2 铝纳米颗粒的制备方式
    4.4 带有铝纳米颗粒的碳点日盲紫外探测器的制备
    4.5 不同厚度的铝纳米薄膜的器件对比
    4.6 有铝纳米颗粒与无铝纳米颗粒器件的性能对比
    4.7 仅有铝纳米颗粒,不含光敏层的器件性质
    4.8 银纳米颗粒修饰的碳点日盲紫外探测器
    4.9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网状结构石墨烯增强钛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非连续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1.2.1 DRTMCs增强相和基体选择
        1.2.2 DRTMCs增强相的分布方式
        1.2.3 DRTMCs的制备工艺
    1.3 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
        1.3.1 网状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
        1.3.2 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1.4 石墨烯概述
        1.4.1 石墨烯的研究意义
        1.4.2 石墨烯制备
        1.4.3 石墨烯分散
        1.4.4 网状结构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路线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制备样品所需设备
    2.3 微观结构与组织表征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3.2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2.3.3 X射线衍射分析
        2.3.4 金相显微组织分析
        2.3.5 扫描电镜分析
        2.3.6 透射电镜分析
    2.4 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2.4.1 致密度分析
        2.4.2 力学性能测试
        2.4.3 磨损性能测试
        2.4.4 导热性能测试
第三章 网状结构GR/TC4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
    3.1 引言
    3.2 网状结构GR/TC4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3.2.1 实验原材料形貌
        3.2.2 GR&TC4 混合粉末的制备工艺
        3.2.3 复合材料的烧结工艺
    3.3 网状结构GR/TC4 复合材料物相和微观结构表征
        3.3.1 GR/TC4 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3.3.2 GR/TC4 复合材料的金相和SEM组织分析
        3.3.3 GR/TC4 复合材料的TEM分析
    3.4 网状结构GR/TC4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强韧化机理
        3.4.1 显微硬度
        3.4.2 压缩和拉伸性能
        3.4.3 网状结构GR/TC4 复合材料断裂特征及强韧化机理
        3.4.4 网状结构GR/TC4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状结构GR/TC4 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控制工艺、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
    4.1 引言
    4.2 高压低温烧结工艺探索
        4.2.1 高压低温烧结模具选择
        4.2.2 材料致密烧结工艺探索
        4.2.3 石墨烯分散工艺优化设计
    4.3 高温低压烧结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
        4.3.1 800℃以下高压烧结GR/TC4 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
        4.3.2 800℃以下高压烧结GR/TC4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4.3.3 800℃以下高压烧结GR/TC4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4.3.4 800℃以上高压烧结GR/TC4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
        4.3.5 800℃以上高压烧结GR/TC4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压SPS制备网状结构GR/TC4 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摩擦磨损及导热性能
    5.1 引言
    5.2 不同GR含量GR/TC4 混合粉末形貌
    5.3 不同GR含量GR/TC4 复合材料物相和微观结构
        5.3.1 不同GR含量GR/TC4 复合材料物相组成
        5.3.2 不同GR含量GR/TC4 复合材料金相组织分析
        5.3.3 不同GR含量GR/TC4 复合材料电镜照片分析
    5.4 不同GR含量GR/TC4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4.1 不同GR含量GR/TC4 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
        5.4.2 不同GR含量GR/TC4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5.4.3 不同GR含量GR/TC4 复合材料的断裂特征及强韧化机理
    5.5 不同GR含量网状结构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导热性能
        5.5.1 不同GR含量GR/TC4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5.5.2 不同GR含量GR/TC4 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成果
致谢

(6)大面积多构型金属纳米阵列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SERS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概述
        1.1.1 拉曼散射及SERS简介
        1.1.2 SERS效应的增强机制
        1.1.3 SERS技术的应用进展
    1.2 SERS活性基底的研发及进展
        1.2.1 SERS基底简介
        1.2.2 新型SERS活性基底技术进展
        1.2.3 SERS技术面临的挑战
    1.3 周期性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SERS领域的应用
        1.3.1 周期性金属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其制备方法
        1.3.2 周期性金属纳米材料在SERS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选题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具有SERS均匀性的二维金纳米颗粒阵列界面膜制备及其原位转移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2 种子生长法制备金纳米颗粒
        2.2.3 “滴液漏斗”法组装金纳米颗粒单层薄膜
        2.2.4 SEM形貌表征及SERS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金纳米颗粒阵列薄膜的液液界面诱导
        2.3.2 界面金纳米颗粒薄膜的原位转移
        2.3.3 金纳米颗粒阵列薄膜的SERS性能表征
        2.3.4 金纳米颗粒阵列薄膜的SERS增强因子估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顶端包覆贵金属的均匀聚合物纳米柱阵列的制备及其SERS活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2 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
        3.2.3 顶端包覆贵金属的聚合物纳米柱阵列的制备
        3.2.4 SEM形貌表征及SERS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聚合物纳米柱阵列(PNA)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3.3.2 顶端包覆贵金属的聚合物纳米柱阵列(MPNA)薄膜的形貌表征
        3.3.3 基于MPNA基底的SERS Mapping扫描
        3.3.4 基于MPNA基底的SERS均匀性表征及信号相对标准偏差统计
        3.3.5 基于D90 MPNA基底的SERS灵敏度探析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限域球化法制备多级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结构及其在SERS检测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2 金属层沉积及限域球化过程
        4.2.3 形貌表征及SERS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多级金属纳米颗粒阵列的制备
        4.3.2 HMNA结构的表面形貌表征及结构尺寸统计
        4.3.3 基于HMNA结构的电磁场理论模拟
        4.3.4 基于HMNA结构基底的SERS活性分析
        4.3.5 SERS增强因子(Enhancement Factor,EF)的估算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具有高SERS活性的大面积金银复合纳米阵列结构的简易构建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5.2.2 原位取代法制备金银复合纳米阵列结构
        5.2.3 形貌表征及SERS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利用取代反应制备周期性金银合金纳米结构的机理
        5.3.2 银纳米颗粒阵列及金银复合纳米阵列结构的形貌表征
        5.3.3 合金纳米阵列结构的SERS性能分析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研究计划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7)石墨烯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其在海岸带水体金属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岸带水体金属离子检测研究意义
    1.2 汞、镉、铅、铬离子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1.2.1 汞离子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1.2.2 镉、铅离子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1.2.3 铬离子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1.3 铜离子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1.4 铁离子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1.5 锌离子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1.6 石墨烯基修饰电极的研究进展
        1.6.1 采用杂原子掺杂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修饰电极
        1.6.2 采用金属改性石墨烯的修饰电极
        1.6.3 采用金属氧化物改性石墨烯的修饰电极
        1.6.4 采用有机改性石墨烯的修饰电极
        1.6.5 采用聚合物改性石墨烯的修饰电极
        1.6.6 采用三元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修饰电极
    1.7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二章 石墨烯/亚甲基蓝/铂纳米修饰电极检测海水中的Fe2+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3 rGO/LMB/Pt NP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2.2.4 rGO/LMB/Pt NPs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分析
        2.2.5 实际样品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rGO/LMB/Pt NPs修饰电极的表征
        2.3.2 rGO/LMB/Pt NPs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2.3.4 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2.3.5 再现性、重复性和抗干扰能力
        2.3.6 rGO/LMB/Pt NPs修饰电极的实际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4-苯乙烯磺酸钠)/褶皱还原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海水中的 Zn(Ⅱ)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3 PSS/W-rGO修饰电极的制备
        3.2.4 电化学分析过程
        3.2.5 实际样品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rGO、PSS、PSS/W-rGO和W-rGO修饰电极的表征
        3.3.2 rGO、PSS、PSS/W-rGO和W-rGO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3.3.4 标准曲线和检测限
        3.3.5 重现性、重复性和抗干扰能力
        3.3.6 PSS/W-rGO修饰电极实际样品中Zn~(2+)的测定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土木工程用化学纤维技术的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2 土木工程用合成纤维技术的新进展
    2.1 聚烯烃纤维在FRC中的应用
        2.1.1 聚烯烃纤维杂化系统在FRC中的应用
        2.1.2 聚丙烯纤维在海况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2.1.3 FRC施工中的聚烯烃纤维新品种
    2.2 高性能聚乙烯醇(PVA)纤维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2.2.1 PVA纤维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使用
        2.2.2 PVA-ECC材料的低成本化
3 高性能纤维材料在FRC中的应用研究动向
    3.1 碳纳米材料在UHPC中的应用
        3.1.1 碳纳米管与智能混凝土
        3.1.2 纳米-微米杂化系统用于UHPC
        3.1.3 碳纳米材料增强水泥砂浆
    3.2 纳米纤维素增强水泥制品的开发与应用
4 结语

(9)功能化SiO2纳米粒子与自组装膜电极的相互作用及microRNA的电分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自组装膜在电分析方面的应用新进展
    1.1 引言
    1.2 自组装膜的定义和特点
        1.2.1 自组装膜的定义
        1.2.2 自组装膜的特点
    1.3 小分子在自组装膜固定化方面的应用
        1.3.1 亚甲基蓝在自组装膜电极上固定化的应用
        1.3.2 氨基酸在自组装膜电极上固定化的应用
    1.4 大分子在自组装膜固定化方面的应用
        1.4.1 DNA探针在自组装膜电极上固定化的应用
        1.4.2 酶在自组装膜电极上固定化的应用
    1.5 纳米材料在自组装膜电极电分析方面的应用
        1.5.1 碳纳米管在自组装膜电极电分析方面的应用
        1.5.2 纳米金在自组装膜电极电分析方面的应用
        1.5.3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自组装膜电极电分析方面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基本研究思路
第2章 Chitosan/SiO_2纳米粒子与自组装膜表面纳米金相互作用及microRNA的电化学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纳米金的合成
        2.2.3 Chitosan/SiO_2纳米粒子的合成
        2.2.4 1,9-壬二硫醇修饰电极的制备
        2.2.5 Au-NPs修饰电极的制备
        2.2.6 Chitosan/SiO_2纳米粒子在修饰电极上的组装
        2.2.7 在修饰电极上电聚合鲁米诺溶液
        2.2.8 HF对修饰电极上的Chitosan/SiO_2纳米粒子进行刻蚀和Chitosan/SiO_2纳米粒子再次组装在电极上
        2.2.9 Chitosan/SiO_2纳米粒子与单链DNA和双链DNA的相互作用
        2.2.10 人血清样品中let-7a microRNA的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纳米金的表征
        2.3.2 Chitosan/SiO_2纳米粒子的表征
        2.3.3 1,9-壬二硫醇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2.3.4 Au-NPs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2.3.5 Chitosan/SiO_2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2.3.6 鲁米诺薄膜在修饰电极上的电聚合
        2.3.7 HF对修饰电极上的Chitosan/SiO_2纳米粒子进行刻蚀和Chitosan/SiO_2纳米粒子再次组装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2.3.8 Chitosan/SiO_2纳米粒子与单、双链DNA的区分研究
        2.3.9 条件选择
        2.3.10 Chitosan/SiO_2纳米粒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分析特性
        2.3.11 实际样品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Cu~(2+)/Chitosan/CMC/SiO_2复合纳米粒子与1,6-己二硫醇自组装膜相互作用及microRNA的电化学发光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Cu~(2+)/Chitosan/CMC/SiO_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3.2.3 1,6-己二硫醇修饰电极的制备
        3.2.4 Cu~(2+)/Chitosan/CMC/SiO_2复合纳米粒子与单链DNA和双链DNA的相互作用
        3.2.5 人血清样品中let-7a microRNA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hitosan/CMC/SiO_2复合纳米粒子的表征
        3.3.2 1,6-己二硫醇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3.3.3 Cu~(2+)/Chitosan/CMC/SiO_2复合纳米粒子在1,6-己二硫醇修饰电极的自组装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3.3.4 Cu~(2+)/Chitosan/CMC/SiO_2复合纳米粒子对DNA单、双链的区分作用研究
        3.3.5 条件选择
        3.3.6 Cu~(2+)/Chitosan/CMC/SiO_2复合纳米粒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分析特性
        3.3.7 实际样品分析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纳米材料的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纳米氧化物的反常铁电性与局域结构[D]. 孙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2]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新进展全文替换[J]. 吴义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01)
  • [3]介孔Se@SiO2纳米粒子在ALI模型中的肺保护作用以及ALI新发房颤的机制和干预技术研究[D]. 王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4]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在基于碳点的日盲紫外探测器中的应用性研究[D]. 贾茜. 东南大学, 2020(01)
  • [5]网状结构石墨烯增强钛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 王娟. 东南大学, 2020(01)
  • [6]大面积多构型金属纳米阵列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SERS性能研究[D]. 吴静. 上海大学, 2020(03)
  • [7]石墨烯修饰电极的构建及其在海岸带水体金属检测中的应用[D]. 马苏.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土木工程用化学纤维技术的最新进展[J]. 芦长椿. 纺织导报, 2019(S1)
  • [9]功能化SiO2纳米粒子与自组装膜电极的相互作用及microRNA的电分析特性研究[D]. 龚丹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A]. 叶成. 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 2008

标签:;  ;  ;  ;  ;  

纳米材料的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