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率法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纤维蛋白原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比率法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纤维蛋白原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一、速率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功能在心脑血管等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沈美丽[1](2021)在《具有活性氧和剪切应力双重响应药物递送系统及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发病机制,可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即使在医疗水平十分发达的现在,心血管疾病在全球的死亡率依然没有降低,反而成为全球人口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未来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参与到了这场遏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战斗”中。研究表明,炎症贯穿了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整个过程,脂质也为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因素赋予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殊微环境,如高水平的活性氧(ROS)、高的剪切应力以及高含量的脂质,ROS和脂质水平的降低起到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进程的作用。本论文以高水平的ROS和高的剪切应力为研究对象,以红细胞(RBCs)作为仿生载体,探究了具有ROS和剪切应力响应的载药纳米粒子和载药胶束的构建方法,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筑了具有剪切应力和ROS双重响应的仿生纳米载药系统,该系统由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阴离子型辛伐他汀酸(SA)、巯基修饰的阳离子型聚乙烯亚胺(PEI-SH)和RBCs组成,利用静电吸附得到了自组装式载药纳米粒子SA PEI,并将其吸附到红细胞膜上得到了SA PEI@RBCs。SA PEI的载药量为44.4±2.7%,能够响应ROS实现药物释放,体外剪切模型结果证明SA PEI@RBCs具有剪切应力响应。Fe Cl3模型结果证明SA PEI@RBCs具有最佳的治疗效果且拥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2)设计了负载辛伐他汀酸(SA)的交联树枝状大分子纳米粒子(SA PAM),并将其吸附于RBCs表面,成功制备了具有ROS和剪切应力双重敏感的给药系统SA PAM@RBCs,并将其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同SA PEI@RBCs相比,在SA PAM@RBCs体系中,纳米颗粒的载药量提高到65.3±2.1%,并能以H2O2触发的方式持续释放SA,能显着降低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中过量的H2O2水平。剪切敏感模型证明,在低剪切应力(20 dynes/cm2)作用下,SA PAM@RBCs上的SA PAM极少发生解吸附,而在高剪切应力(100 dynes/cm2)的刺激下,SA PAM的解吸附比较彻底,只有很少的SA PAM仍然吸附在红细胞上,表明SA PAM具有较好的剪切应力刺激下的解吸附能力。兔子的Fe Cl3模型和Apo E-/-小鼠模型均显示,SA PAM@RBCs具有比游离SA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体内具有极好的安全性。上述结果表明,具有ROS和剪切应力双重敏感的仿生给药系统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一种比较有前景的策略。(3)开发了可以同时响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ROS和剪切应力微环境的智能响应系统(SV MC@RBCs),该系统由RBCs和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聚硫化丙烯(PGED-PPS)装载辛伐他汀(SV)形成的阳离子胶束(SV MC)组成。该载药系统同SA PEI@RBCs和SA PAM@RBCs相比,作为载体的PGED-PPS还具有降低ROS的作用,可以与辛伐他汀起到协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体外和体内实验结果表明,SV MC@RBCs可以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不仅避免了出血的风险,而且具有出色的体内安全性。这些结果表明,SV MC@RBCs是有望用于治疗ROS相关疾病的治疗性纳米药物。

林泉[2](2021)在《西洋参丹参配伍调控PI3K/Akt/NF-κB通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易损斑块破裂和继发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易损斑块具有泡沫细胞聚集、脂质核心增大和纤维帽变薄等特点,这些特征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内皮损伤密切相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与AS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参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的调节,调控PI3K/Akt/NF-κB通路有望成为稳定AS易损斑块的新策略。益气活血养阴法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基本治则之一,既往研究发现益气活血养阴方药可通过抑制血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保护内皮功能而发挥抗AS的作用;西洋参丹参配伍是常用的益气活血养阴药对,其能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稳定AS易损斑块,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通过开展系统评价、网络药理学、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研究探索西洋参丹参配伍对AS易损斑块的干预效应,探讨干预效应和PI3K/Akt/NF-κB通路之间的关系,旨在从循证医学、生物网络、物质基础、整体动物和细胞分子水平阐明西洋参丹参配伍稳定AS易损斑块的效应特点与作用机制。本课题研究分为两部分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1文献综述:综述一西洋参丹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综述二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2实验研究:包括以下五部分。研究一益气活血养阴方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研究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益气活血养阴方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SinoMed、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纳入益气活血养阴方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RCT,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个Jadad评分≥4分的RCT,共138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的心绞痛疗效[RR=1.22,95%CI(1.15,1.29),P<0.00001]、中医证候疗效[RR=1.16,95%C(1.08,1.25),P=0.0001]、心电图疗效[RR=1.27,95%CI(1.16,1.39),P<0.00001]、HDL-C[MD=0.52,95%CI(0.26,0.78),P<0.0001]显着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组,hs-CRP[SMD=-1.57,95%CI(-1.99,-1.14),P<0.00001]、TC[MD=-1.05,95%CI(-1.57,-0.52),P<0.0001]、TG[MD=-0.44,95%CI(-0.59,-0.29),P<0.00001]、LDL-C[MD=-0.54,95%CI(-0.83,-0.24),P=0.0004]、血浆粘度[MD=-0.38,95%CI(-0.57,-0.20),P<0.0001]和纤维蛋白原含量[MD=-0.66,95%CI(-0.97,-0.36),P<0.0001]显着低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组;在安全性方面,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RR=1.57,95%CI(0.63,3.91),P=0.33]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当前证据显示,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相比,益气活血养阴方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能有效降低心绞痛患者的炎症、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减轻心肌缺血,缓解临床症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研究二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西洋参丹参配伍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西洋参丹参配伍治疗冠心病的药理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西洋参、丹参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并在Uniport数据库标准化靶点信息;通过Gencards、OMIM、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冠心病相关靶点基因,使用R语言筛选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通过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基因;采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西洋参丹参配伍治疗冠心病的关键靶点为STAT3、AKT1、TP53、TNF、MAPK1等,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西洋参丹参配伍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方向。研究三西洋参丹参药物有效部位的制备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分含量测定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制备西洋参丹参有效部位,并采用HPLC法测定有效部位中关键成分的含量。方法:本部分研究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减压浓缩、大孔树脂层析分离纯化和真空干燥冷冻法制备西洋参皂苷、丹参酮和丹参酚酸三个有效部位,通过HPLC法测定各有效部位中主要成分含量。结果: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分别为0.13%、0.98%、2.4%,共计为3.51%;丹参中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为0.05%、0.11%、0.14%,共计0.30%,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为3.08%,均符合国家药典标准。西洋参皂苷有效部位中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分别为1.24%、12.82%、42.49%,共计56.55%;丹参酮有效部位中主要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分别为14.51%、4.72%、17.5%,共计36.73%;丹参酚酸有效部位中主要成分丹酚酸B含量为40.67%。结论:本研究按生药量1:3比例将西洋参、丹参分别进行提取纯化,得到西洋参皂苷、丹参酮和丹参酚酸三个有效部位,进而将西洋参、丹参有效部位混合均匀,制成益气活血养阴配伍有效部位,用于动脉粥样硬化药理实验研究。研究四西洋参丹参配伍干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观察西洋参丹参配伍对ApoE-/-小鼠 AS易损斑块的影响,从炎症反应、内皮损伤和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只ApoE-/-小鼠高脂饲料喂养,造模12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3.03mg/kg/d)、西洋参丹参有效部位低剂量组(以生药量计,西洋参0.75g/kg/d+丹参2.25g/kg/d)、西洋参丹参有效部位中剂量组(以生药量计,西洋参1.5g/kg/d+丹参4.5g/kg/d)、西洋参丹参有效部位高剂量组(以生药量计,西洋参3g/kg/d+丹参9g/kg/d)和西洋参丹参水煎剂组(以生药量计,西洋参1.5g/kg/d+丹参4.5g/kg/d),15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采用主动脉油红O大体染色、主动脉根部H&E染色评估AS病变程度及斑块稳定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指标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ICAM-1和ET-1等指标水平;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MDA、SOD和NO等指标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MMP-9、p-PI3K、p-Akt和p-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病理指标:主动脉油红O大体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内膜可见脂质沉积,粥样斑块形成,较正常组明显红染,辛伐他汀组、西洋参丹参有效部位中剂量、高剂量和水煎剂组较模型组红染区域稀疏,脂质沉积明显减少,斑块面积与主动脉内膜面积比值显着降低(P<0.05);主动脉H&E染色显示,模型组可见斑块突出管腔,管腔变窄,斑块表面纤维帽较薄且不均匀,斑块内可见脂质核心面积增大,大量的泡沫细胞聚集。各药物干预组较模型组斑块狭窄减轻,泡沫细胞数量降低,脂质核心面积减少。②血脂指标: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和西洋参丹参高剂量组显着降低TG、TC水平(P<0.05),西洋参丹参中剂量组显着升高HDL-C水平(P<0.05)。③炎症因子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IL-1β、TNF-α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西洋参丹参中、高剂量组ICAM-1水平显着降低(P<0.05)。④内皮损伤指标: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西洋参丹参中、高剂量和水煎剂组NO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辛伐他汀、西洋参丹参中、高剂量和水煎剂组ET-1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⑤氧化应激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SOD含量显着升高(P<0.05),MDA含量显着降低(P<0.05)。⑥MMP-9: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MMP-9蛋白表达量均显着降低(P<0.05);西洋参丹参有效部位中剂量组和水煎组相比,MMP-9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⑦通路相关指标: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西洋参丹参低、高剂量组p-PI3K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各药物干预组p-Akt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辛伐他汀、西洋参丹参中剂量、高剂量和水煎剂组p-NF-κB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西洋参丹参有效部位中剂量组和水煎组相比,p-PI3K、p-Akt和p-NF-κB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洋参丹参配伍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氧化应激、减轻内皮损伤和降低主动脉MMP-9蛋白表达,减少脂质沉积和斑块面积,抑制斑块进展,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研究五西洋参丹参配伍干预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目的:观察西洋参丹参配伍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根据实验三获得有效部位中人参皂苷Rb1和丹酚酸B的配比,称量相应质量的单体,混合均匀,作为干预药物。建立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ox-LDL 75μg/mL)、西洋参丹参低剂量组(ox-LDL 75μg/mL+中药单体5μg/mL)、西洋参丹参高剂量组(ox-LDL75μg/mL+中药单体25μg/mL)、西洋参丹参高剂量组+740YP组(ox-LDL 75μg/mL+中药单体25μg/mL+740YP25μg/mL),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4h;采用CTG检测细胞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ICAM-1和MMP-9含量;采用生化法检测MDA和SOD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p-PI3K、p-Akt和p-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CTG指标:与模型组相比,西洋参丹参低、高剂量组细胞活性明显增加(P<0.05);740YP组与高剂量组相比,细胞活性明显减低(P<0.05)。②炎症因子指标:与模型组相比,西洋参丹参低、高剂量组ICAM-1、MMP-9明显降低(P<0.05);740YP组与高剂量组相比,ICAM-1、MMP-9明显升高(P<0.05)。③氧化应激指标:与模型组相比,西洋参丹参高剂量组SOD明显增加,MDA明显降低(P<0.05);740YP组与高剂量组相比,SOD明显减低,MDA明显升高(P<0.05)。④通路相关指标:与模型组相比,西洋参丹参低、高剂量组p-PI3K、p-Akt和p-NF-κB明显降低(P<0.05);740YP组与高剂量组相比,p-PI3K、p-Akt和p-NF-κB明显升高(P<0.05)。结论:西洋参丹参配伍能够通过抑制PI3K/Akt/NF-κB通路提高细胞活性、改善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内皮细胞损伤,保护内皮细胞。

夏天[3](2021)在《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又名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的缺血性病理改变导致的相应脑部功能缺损的一种发病迅速,以偏瘫、失语、昏迷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所带来的疾病负担越来越重,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地龙作为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其提取物蚓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通过对中医中风的梳理,明确中医缺血性中风与西医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同病名、确定诊断标准、证型分类,为更好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思路方法。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历代中风的溯源以及当今脑卒中的整理,确定当今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西医概念、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通过对全球及我国脑卒患病人数、死亡人数等疾病负担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全球及我国脑卒中的相关疾病负担情况及变化。通过对蚓激酶治疗脑卒中的文献研究,分析整理蚓激酶在脑卒中的应用及有效指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以及多次专家讨论,制订蚓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结果:中医中风病经历了病名概念的统一,在近现代时期与西医脑卒中相等同,汲取西医内容,按病理因素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对于缺血性中风的病名诊断标准采用西医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对全球及我国的脑卒中的相关疾病负担情况及变化的分析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负担指标在脑卒中的整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其中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负担在近年来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分型与治疗方式的整理分析发现,现今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更是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并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发展了许多中药的新型制剂,给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用药提供了新选择新思路。对地龙提取物蚓激酶治疗脑卒中的文献研究发现,蚓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NIH Stroke 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溶活性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t-PA(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凝血活性指标(血小板聚集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改善作用均得到肯定。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负担重,且呈逐渐加重趋势。现在中西医理念相结合的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手段优势凸显,地龙提取物蚓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数据支撑,因此制定蚓激酶肠溶胶囊(博洛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以期蚓激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马晓芸[4](2021)在《P-选择素与房颤合并血栓的关联研究及房颤血栓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P-选择素基因-2123C>G(rs1800807)、-1817T>C(rs1800808)位点的各基因型及P-选择素的浓度与房颤合并血栓的相关性;分析P-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P-选择素浓度之间的关联;筛选房颤血栓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评估危险因素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构建列线图对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行初步预测。方法:第一部分: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确定检索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用Review Manager5.4软件绘制森林图,采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优势比(OR)、95%的可置信区间,分析P-选择素基因不同的遗传模型、P-选择素的浓度与房颤、房颤合并血栓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搜集临床样本,纳入房颤血栓组(291例),房颤组(534例),对照组(98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鉴定P-选择素的基因型,用酶联免疫(ELISA)的方法,测定P-选择素的浓度,比较P-选择素基因-2123C>G、-1817T>C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型在各组的分布,比较不同结合基因型的P-选择素的浓度表达。第三部分: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房颤、房颤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判断危险因素对疾病的诊断价值,建立列线图对房颤、房颤血栓事件发生风险进行预测,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利用DCA曲线、临床影响曲线评价模型的收益值。结果:第一部分:Meta分析纳入25项研究,森林图结果显示,1)在房颤血栓组和房颤组的比较中,P-选择素的浓度(SMD=1.57,95%CI:0.46-2.69,P=0.006)、-2123C>G位点的等位基因遗传模型(OR=1.41,95%CI:1.10-1.81,P=0.007)、纯合子遗传模型(OR=2.20,95%CI:1.03-4.70,P=0.04),-1817T>C位点的隐性遗传模型(OR=1.98,95%CI:1.22-3.22,P=0.006)可能是房颤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2)在房颤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1817T>C位点的杂合子遗传模型(OR=1.57,95%CI:1.11-2.22,P=0.01)及P-选择素的浓度(SMD=1.01,95%CI:0.64-1.39,P<0.00001)可能是健康人房颤血栓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第二部分:1)通过搜集临床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房颤血栓组、房颤组、对照组三组中,-2123C>G位点CC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18.2%、18.9%、34.9%;CG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48.1%、50.4%、47.7%;GG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33.7%、30.7%、17.4%;-1817T>C位点CC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16.5%、8.4%、18.2%;CT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43.6%、42.0%、48.9%;TT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39.9%、49.6%、32.8%。2)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患者-1817T>C位点表现为隐性模型时血栓发生风险优势比为2.147(95%CI:1.390-3.316);健康人携带-2123C>G位点的G等位基因、GG基因型时,房颤血栓事件发生的风险分别是C等位基因、CC基因型的1.943倍(95%CI:1.611-2.343)、3.698倍(95%CI:2.526-5.415),表现为隐性模型时,房颤血栓发生风险优势比为2.405(95%CI:1.793-3.227);健康人-1817T>C位点表现为显性模型时,房颤血栓发生风险优势比为1.357(95%CI:1.036-1.777);3)房颤患者CC、GC单体型的携带者,血栓事件发生风险优势比为1.378(95%CI:1.047-1.814)、1.373(95%CI:1.059-1.781);健康人群携带GT单体型,房颤血栓事件发生风险优势比为2.219(95%CI:1.817-2.710);4)房颤血栓组中的结合基因型CG/TT(-2123C>G/-1817T>C)的频率比较高(21.6%);房颤组中结合基因型CG/CT(-2123C>G/-1817T>C)频率比较高(23.0%);正常对照组中CG/CT(-2123C>G/-1817T>C)频率比较高(25.1%);三组比较中,不同结合基因型的P选择素浓度表达有差异(P<0.05);第三部分:1)体重指数(BMI)、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1817T>C位点的CC基因型与房颤患者血栓发生风险正相关,吸烟、饮酒、年龄、舒张压、BMI、CRP、PLT、P-选择素的浓度、-2123C>G位点的GG基因型与健康人房颤事件发生风险正相关;2)根据ROC的曲线下面积,纳入指标中对房颤血栓事件诊断价值依次为:血小板(0.724)、纤维蛋白原(0.597)、C-反应蛋白(0.565)、P-选择素的浓度(0.558)、体重指数(0.532)、收缩压(0.525);3)房颤血栓事件预测列线图模型及房颤事件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度较好,有较好的区分度和精准度。结论:1)P-选择素-2123C>G、-1817T>C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且与房颤血栓事件相关;2)P-选择素的浓度的表达与P-选择素的基因型相关,P-选择素的水平增高可能增加房颤、房颤血栓事件的发生风险;3)P-选择素(-2123C>G/-1817T>C)单倍体型分别为CC、CT、GC、GT,其中CC、GC单体型可能增加房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GT单体型可能增加健康人发生房颤血栓的风险;4)房颤血栓事件及房颤事件的列线图模型,均可作为个性化治疗的辅助系统,应用于临床。

马璐璐[5](2020)在《丹酚酸A通过补体作用途径抑制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活化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和目的: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心血管疾病中,血管功能障碍是首要环节,血小板在血管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中性粒细胞在心肌损伤后被募集到心肌缺血区,通过吞噬、快速降解和脱颗粒等方式介导急性炎症反应,并和血小板形成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聚集体,进一步增加其在缺血区的募集,发挥抗炎作用。补体系统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和组织液中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补体系统作为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肌缺血引起的组织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补体在组织损伤过程中被激活,介导炎症反应和组织再损伤。丹参作为传统活血化瘀药,其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具有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因此,本研究探讨了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A)通过补体作用途径抑制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活化。方法:1、结扎C57BL/6小鼠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采用超声多普勒系统检测小鼠心功能;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staining,HE)染色,观察术后3天缺血心肌组织形态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术后3天丹酚酸A对心肌缺血小鼠外周血中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CD42c染色检测丹酚酸A对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组织缺血区血小板募集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CD45染色检测丹酚酸A对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组织缺血区白细胞浸润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Ly-6G染色检测丹酚酸A对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组织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丹酚酸A对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组织缺血区C3a R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荧光检测丹酚酸A对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组织缺血区的CXCL1、CXCL2表达的影响;应用剪尾法检测小鼠尾出血时间。2、利用SD大鼠全血制备血小板,应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在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C3a诱导下的聚集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DP诱导的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物CD62p、C3a R(Complement C3a Receptor)表达;采用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对血小板染色检测血小板在纤维蛋白原上的粘附;利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 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 threonine kinases,Akt)蛋白磷酸化表达;用小鼠中性粒细胞提取试剂盒提取C57BL/6小鼠中性粒细胞,应用缺氧(1%O2,4 h)条件构建中性粒细胞缺氧模型;应用比色法检测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释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的释放。结果:术后3天,与模型组相比,丹酚酸A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小鼠心功能,促进缺血组织损伤修复;丹酚酸A可以显着降低心肌缺血小鼠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的表达,抑制活化的血小板在缺血区的募集,抑制心肌缺血小鼠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在缺血区的浸润及炎性趋化因子CXCL1、CXCL2的分泌,抑制补体成分C3a R在缺血区表达,且无出血的副作用。丹酚酸A可以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过程;可以通过下调PI3K/Akt和上调VASP蛋白磷酸化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丹酚酸A可以抑制ADP诱导的C3a R表达;C3a R抑制剂可以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粘附释放及缺氧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丹酚酸A可以抑制C3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及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丹酚酸A可以抑制缺氧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反应中NE、MPO、MMP9和LF的释放。结论:丹酚酸A可以通过抑制补体途径中补体成分C3a R的表达抑制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活化,从而发挥抗血小板和抗炎的作用,促进心肌缺血组织恢复,改善心肌缺血损伤。

官宝怡[6](2020)在《川芎嗪通过P2Y12受体信号通路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血小板P2Y12拮抗剂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部分患者在服用P2Y12拮抗剂后,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等复发缺血性事件仍有发生,这与药物抵抗导致的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有关,其中以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最为普遍。如何改善药物抵抗,降低缺血性事件的复发风险,是目前心脑血管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传统活血化瘀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近年来,有关活血化瘀中药对P2Y12受体拮抗剂药物抵抗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氯吡格雷抵抗的改善作用,但其临床疗效、安全性目前尚无相关系统评价。川芎嗪是活血化瘀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既往研究表明,川芎嗪可通过调节血栓素A2-前列环素系统、降低血小板内的钙离子浓度、影响磷脂酰肌醇代谢等途径发挥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P2Y12受体及相关信号通路不仅是影响药物反应性的重要通路,同时也是干预药物抵抗的可能作用靶点。前期研究表明,P2Y12受体相关通路是活血化瘀中药抗血小板活化和预防血栓形成的可能靶点之一。作为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活血化瘀中药成分川芎嗪,是否通过调控P2Y12受体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改善药物抵抗而发挥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确。基于此,本课题组开展如下研究:(1)活血化瘀中药改善氯吡格雷抵抗的Meta分析;(2)川芎嗪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研究;(3)基于研究2的结果和P2Y12受体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川芎嗪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活血化瘀中药改善氯吡格雷抵抗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中药改善氯吡格雷抵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 CNKI、WFDP、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中活血化瘀中药改善氯吡格雷抵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1 月。英文检索词包括“clopidogrel resistance”“low response to clopidogrel,“clopidogrel”“high residual platelet reactivit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中文检索词包括“氯吡格雷抵抗”“氯吡格雷低反应”“氯吡格雷”“高血小板反应性”“中药”“活血”。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提供的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系统评价活血化瘀中药改善氯吡格雷抵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结果:共筛选文献977篇,根据纳排标准,最终纳入6篇中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602例氯吡格雷抵抗受试者。试验组干预措施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含氯吡格雷),对照组干预措施为常规西药治疗(含氯吡格雷)。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在升高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MD=6.08,95%CI(3.63,8.53),P<0.00001];在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RR=0.48,95%CI(0.34,0.69),P<0.0001]。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在升高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研究二川芎嗪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研究目的:观察川芎嗪干预对P2Y12受体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制备血小板悬液,先用MRS2179抑制P2Y1受体,再给予诱导剂刺激以建立P2Y12受体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模型。分别设立resting组、control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3个剂量组(1mmol/L、2mmol/L、3mmol/L)。采用光比浊法检测川芎嗪干预后的血小板聚集率;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检测川芎嗪对血小板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受体CD62p、PAC-1的表达;通过凝块收缩实验观察川芎嗪对血小板凝块收缩面积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在(1-3mmol/L)不破坏血小板膜完整性,对血小板无毒性。与resting组比较,control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CD62p、PAC-1受体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与control组比较,模型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P<0.001),CD62p、PAC-1受体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1-3mmol/L)可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P<0.001),降低血小板CD62p、PAC-1受体表达水平(P<0.05);川芎嗪(2-3mmol/L)可明显减少血小板凝块收缩面积(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川芎嗪(3mmol/L)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P<0.001)、降低血小板CD62p、PAC-1受体表达水平以及减少血小板凝块收缩面积(P<0.05)。结论:川芎嗪可通过抑制P2Y12受体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分泌及黏附功能,从而发挥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研究三川芎嗪抗血小板活化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探讨川芎嗪抑制P2Y12受体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血小板悬液,先用MRS2179抑制P2Y1受体,再给予诱导剂刺激以建立P2Y12受体介导的血小板活化模型。分别设立resting组、control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替格瑞洛)、川芎嗪组、AC抑制剂组(SQ22536)、川芎嗪+AC抑制剂组、PI3K抑制剂组(LY294002)、川芎嗪+PI3K抑制剂组。采用 Western-blot 法检测 p-VASPser157、Akt、p-Aktser473、p-AktThr308 蛋白表达;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小板cAMP、血小板炎症因子IL-1β、sCD40L含量;采用光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CD62p、PAC-1受体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模型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P<0.001);血小板CD62p、PAC-1受体以及血小板炎症因子IL-1β、sCD40L表达升高(P<0.05);血小板 cAMP、p-VASPser157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小板 p-Aktser473、p-AktThr308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组血小板聚集率(P<0.001),血小板CD62p、PAC-1受体以及血小板炎症因子IL-1β、sCD40L的表达均降低(P<0.05);血小板 cAMP、p-VASPser157蛋白表达升高,血小板 p-Aktser473、p-AktThr308蛋白表达降低(P<0.05)。加入SQ22536阻断AC/cAMP通路后,与川芎嗪组比较,川芎嗪+SQ22536组血小板聚集率(P<0.001),血小板CD62p、PAC-1受体以及血小板炎症因子IL-1β、sCD40L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血小板 cAMP、p-VASPser157 蛋白表达降低(P<0.05)。加入 LY294002 阻断 PI3K/Akt通路后,与川芎嗪组比较,川芎嗪+LY294002组血小板聚集率(P<0.001)、血小板CD62p、PAC-1受体表达水平以及血小板炎症因子IL-1β、sCD40L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血小板p-Aktser473、p-AktThr308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可抑制P2Y12受体介导的血小板活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AC/cAMP信号通路、抑制p-Akt蛋白表达有关。

张丽媛[7](2020)在《川芎嗪、丹参素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动脉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血管血栓引起的缺血会导致组织缺氧,在ROS丰富的环境中血小板ERK5表达上调,促进血小板活化,使血小板大规模聚集,导致血管堵塞,形成血栓,加重心肌梗死,血小板ERK5可能作为一种氧化还原传感器,加速急性心肌梗死后梗死面积扩大。线粒体是ROS产生的主要来源,并发挥着增强血小板激活的中心作用。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小板ROS增加,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凋亡激活,诱导血小板异常活化,线粒体可作为抗血小板的潜在靶点。活血化瘀中药凭借其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成为抗血小板的基础用药,川芎和丹参是活血化瘀中成药最常用的两位中药,川芎嗪和丹参素分别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研究显示川芎嗪和丹参素均有抗血小板抗血栓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川芎嗪及丹参素抗血小板抗血栓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川芎嗪和丹参素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1.建立氯化铁诱导的颈总动脉血栓模型,通过检测血栓湿重,HE染色观察血管内血栓生成状况,检测川芎嗪、丹参素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采用微孔法检测血小板在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U46619、TRAP-6诱导下的聚集率,在纤维蛋白原上的铺展检测血小板的粘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P-选择素(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62 platelet,CD62p)的表达,明确川芎嗪、丹参素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2.采用CM-H2DCFDA染色检测血小板ROS的释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ERK5、P70S6K、Rac1的磷酸化蛋白表达量,明确川芎嗪调控缺氧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机制;WB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SIRT1)、DC-SIGN蛋白表达量,CM-H2DCFDA染色检测血小板ROS的释放,利用线粒体DNA提取试剂盒分离mt DNA,Nanodrop检测DNA含量,明确丹参素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机制。结果:1.川芎嗪可抑制ADP、U46619、TRAP-6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缺氧诱导的血小板在纤维蛋白原上的粘附,CD62p的释放,表明川芎嗪可抑制血小板活化,通过检测川芎嗪对氯化铁诱导的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证明其可抑制血栓形成;丹参素可抑制ADP、U46619、TRAP-6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在纤维蛋白原上的粘附,CD62p的释放,表明丹参素可抑制血小板的活化,通过检测丹参素对氯化铁诱导的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证明其可抑制血栓形成且不引起出血反应。2.川芎嗪抑制血小板ROS的积聚,下调ERK5、P70S6K、Rac1的磷酸化蛋白表达,川芎嗪可能通过调节ERK5信号通路发挥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进而抑制血栓形成;丹参素可上调SIRT1蛋白的表达,抑制ROS的积聚,下调DC-SIGN蛋白的表达,线粒体DNA含量检测显示丹参素抑制血小板线粒体DNA的释放,提示丹参素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发挥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结论:1.川芎嗪可通过抑制ERK5/P70S6K/Rac1通路蛋白表达,发挥抗血小板抗血栓的作用。2.丹参素可通过上调SIRT1蛋白的表达,抑制ROS积累及血小板线粒体DNA的释放,上调DC-SIGN蛋白的表达,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抑制血小板活化,进而抑制血栓形成且不引起出血。

张倩[8](2019)在《水溶性番茄浓缩物抗血小板聚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水溶性番茄浓缩物(Water soluble tomato concentrate,WSTC)抗血小板聚集效应。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血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与健康。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在生理止血过程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条件下,血管损伤部位的血小板活化促进止血;然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血流紊乱区域的血小板过度活化则可导致血栓形成,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等疾病。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久坐人群、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等人群的血小板聚集活性增高或在活化剂作用下表现出过度反应的状态。临床上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对于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同时也会伴随出血时间延长的现象,这对于心血管风险相对较低人群的一级预防可能并不适合。因此,寻找更安全的抗血小板物质从而抑制血小板过度活化,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包括维生素E、类黄酮、植物甾醇、类胡萝卜素、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WSTC是从成熟的番茄中提取而得,含有核苷类、酚类和黄酮类等成分。国外临床试验研究表明WSTC可影响人血小板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其抗血小板聚集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激光比浊法,分别探究体外血小板孵育WSTC以及动物口服WSTC后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普利生半自动血凝仪C2000,考察WSTC对正常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以Calcein AM荧光标记血小板,通过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实验,研究WSTC对血小板GPⅡb/Ⅲa的活化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法研究WSTC对血小板PI3K、PDI、PECAM-1及骨架蛋白β1-tubulin表达影响,探究WSTC抑制血小板聚集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1.WSTC体外抗大鼠血小板聚集研究雄性SD大鼠,戊巴比妥钠(50mg·kg-1)麻醉,腹主动脉取血,梯度离心分离制备PRP(Platelet Rich Plasma,富血小板血浆),将PRP分别与不同浓度的WSTC(0.06 g.L-1、0.60g·L-1、6.00 g·L-1)体外 37℃孵育 5 min,以 ADP(Adenosine diphosphate,二磷酸腺苷,2.5 μmol·L-1诱导血小板聚集。采用比浊法,通过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2.WSTC半体外抗大鼠血小板聚集研究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氯吡格雷组(7.5 mg·Kg-1),WSTC低剂量组(25 mg-Kg-1),WSTC中剂量组(75 mg·Kg-1)和WSTC高剂量组(150 mg·Kg-1),每组按照1 mL·100g-1大鼠体重灌胃给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4周。末次给药2 h后麻醉取血,分离制备PRP,在ADP(2.5 μmol·L-1)诱导下,利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3.WSTC对正常大鼠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ASA组(Aspirin,阿司匹林,7.5mg·Kg-1),WSTC 低剂量组(150 mg·Kg-1),WSTC 中剂量组(30mg·Kg-1)和WSTC高剂量组(900mg·Kg-1),每组按照2mL 1OOg-1大鼠体重灌胃给药/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2h后取血,制备血浆,通过半自动凝血仪测定FIB(Fibrinogen,纤维蛋白原分子)含量、TT(Thrombin time,凝血酶时间)、PT(Prothrombin time,凝血酶原时间)以及 APT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4.WSTC对血小板GP Ⅱb/Ⅲa活化影响的研究在黑色96孔培养板内加入纤维蛋白原溶液(250 μμg mL-1)100μL,于4℃C包被过夜,实验前用含1%BSA(Bull Serum Albumin,牛血清白蛋白)的HEPES-TYRODE(无Ca2+)缓冲液100 μL于37℃孵育1 h,封闭以消除非特异性黏附配体。正常大鼠取血后分离制备洗涤血小板,将洗涤血小板与CalceinAM(4μmol·L-1)室温下避光孵育1 h进行荧光标记。荧光标记血小板与不同浓度WSTC(0.06 g·L-1、0.6 g L-1、6.00g·L-1)体外37℃避光孵育10min后,在ADP(10μmol·L-1)诱导下,与纤维蛋白原进行结合反应15 min后,洗去未结合的血小板;采用荧光酶标仪测定血小板荧光强度,进而反映对GPⅡb/Ⅲa活化的影响。5.WSTC对血小板PI3K、PDI、PECAM-1和β1-tubulin表达影响的研究正常大鼠取血后分离制备洗涤血小板,将洗涤血小板与不同浓度WSTC(0.06g·L-1、0.60 g·L-1、6.00 g·L-1)体外37℃孵育5 min后,在ADP(10mol·L-1)诱导下,刺激活化血小板5 min,离心后裂解血小板,提取血小板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 PI3K p110β、PDI、PECAM-1 和 β1-tubulin 的表达。实验结果1.体外孵育WSTC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在ADP(2.5μmol·L-1)诱导下,6.0 g·L-1WSTC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较强(P<0.01),平均抑制率为64.07%。WSTC体外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4 g·L-1。2.大鼠口服WSTC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WSTC(25mg·Kg-1,75mg·kg-1和150mg·Kg-1)灌胃给药4周后,对ADP(2.5μmol·L-1)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显着的抑制效应。正常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56.29%,与正常组相比,氯吡格雷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为2.55%,显着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率为 95.48%(P<0.01);25mg·Kg-1,75mg·Kg-1 和 150 mg·Kg-1 的 WSTC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分别为42.55%、44.2%、44.55%,显着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4.42%、21.48%、20.87%(P<0.05)。3.WSTC对正常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WSTC(150mg·Kg-1,300mg·Kg-1 和900 mg·Kg-1)灌胃给药 4 周后,对大鼠 FIB含量没有影响,且对PT、TT、APTT也无影响,表明WSTC对大鼠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4.WSTC对血小板GP Ⅱb/Ⅲa活化的影响在ADP(10μmol·L-1)的诱导下,模型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率显着上升,表明血小板GP Ⅱb/Ⅲa活化,且活化率为52.65%(P<0.01);与模型组相比,0.60 g·L-1和6.00g·L-1 WSTC可明显降低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结合率,显着抑制GPⅡb/Ⅲa活化,抑制率分别为17.47%和32.29%。5.WSTC 对血小板 PI3K、PDI、PECAM-1 和 β1-tubulin 表达的影响在 ADP(10μmol·L-1)诱导下,0.06g·L-1、0.60g·L-1、6.00g·L-1WSTC 对血小板相关蛋白的表达显示出不同的调节作用。0.60 g·L-1 WSTC可显着下调PI3K p110β的表达,抑制率为61.0%(P<0.01);6.00g·L-1WSTC可显着下调PDI的表达,抑制率为 59.0%(P<0.05);0.60 g·L-1 和 6.00 g·L-1 WSTC 可显着下调 PECAM-1 表达,抑制率分别为 26.0%和 38.0%(P<0.05);0.60 g·L-1 和 6.00 g·L-1 WSTC 可显着上调血小板骨架蛋白β1-tubulin表达,增长率均为36.0%(P<0.01)。结论1.WSTC体外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2.WSTC灌胃给药可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且不影响其凝血功能;3.WSTC通过抑制GP Ⅱb/Ⅲa的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4.WSTC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与调控PI3K p110β/PDI/PECAM-1相关信号通路,稳定细胞骨架有关。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9](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袁庆芳[10](2018)在《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及丁苯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血栓弹力图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与血小板功能的临床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疾病(CVD)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从广义上讲,脑血管疾病包含了所有因大脑血管病变而引起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疾病,可分为脑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其中,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脑动脉血栓是导致脑梗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也是脑梗死的主要临床类型。目前临床上常采用颈动脉、颅内动脉超声筛查动脉斑块,评价动脉斑块的性质、大小及部位,指导临床医师选用相应干预手段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各种因素导致血小板被激活,因血小板具有粘附与聚集功能,故为血栓的形成,尤其是动脉血栓的形成奠定基础。如何检测血小板功能是目前神经内科医师临床工作中需要完善的检查项目。此前大量文献报道,通过检测抗血小板的功能情况来调整和指导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临床用药方案,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检测血小板功能方法众多,例如比浊法、电阻抗法等,传统方法缺点在于检测过程中造成血液成分破坏以及高脂血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电极在检测还需要清洗等原因,使其在临床检测的效率不高,难以达到临床实践工作的需求。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血栓弹力图做为一项指标反映血小板功能,尤其是血小板聚集功能。本研究以血栓弹力图为检测手段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测、血小板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比较,观察相关性,进一步评价血栓弹力图的临床价值。从而利用血栓弹力图指导临床治疗与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选择无锡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和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中条件匹配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例组由同一名医师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为轻度组(NIHSS评分<5分)、中度组(5分≤NIHSS评分≤20分)和重度组(NIHSS评分≥21分)。入院后,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6ml,分别进行TEG检测、凝血以及血常规检验,其中急性脑梗死组均在发病后48h内进行TEG及常规凝血试验的测定,并进行NIHSS评分。分别获取血栓弹力图K值(凝固时间)、R值(凝血反应时间)、MA值(最大血块强度)、CI值;凝血四项指标(分别是PT,APTT,FIB,DD);血小板指标(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比较不同分组之间血栓弹力参数、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小板指标之间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EG参数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32例,年龄43-82岁,平均(59.6±9.2)岁;伴高血压62例,伴糖尿病36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轻度组21例,中度组37例,重度组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5-83岁,平均(60.3±8.9)岁。病例组和健康体检对照组的性别构成及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TEG参数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体检者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的R值和K值明显更小,α角和MA值明显更高(P<0.05);脑梗死患者的R值和K值随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出递减趋势,α角和MA值随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出增高趋势(P<0.05)。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显示:与健康体检者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的DD和FIB浓度明显增高(P<0.05);DD值和FIB值随患者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出增高趋势(P<0.05)。血小板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体检者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均明显增高(P<0.05),且随患者病情的加重而呈现出增高趋势(P<0.05)。3.TEG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值、K值与PT,APTT呈正相关,与DD,FIB呈负相关(P<0.05),α角、MA值、CI值与PT,APTT呈负相关,与DD,FIB呈正相关(P<0.05);TEG参数与血小板指标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EG指标中R值与平均血小板体积之间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255;MA值与血小板压积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254;脑梗死患者其他TEG指标与血小板指标之间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检测简便、快速、直观、敏感,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全血凝血状态,对脑血管疾病有一定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在发病早期预测疾病转归,判断脑梗死患者的严重程度。第二部分: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研究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双抗血小板组(双抗组)和单药抗血小板组(单抗组)。其中,单抗组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d,服药治疗5天后,采用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作为诱导剂检测患者血小板在5min内的最大聚集率,获得血小板的抑制率,若出现阿司匹林抵抗或反应低下,则改用口服氯吡格雷75 mg/d,5天后采用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作为诱导剂再次检测患者血小板的抑制率。双抗组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 mg/d,5天后分别检测AA途径和ADP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1.双抗组4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3-82岁,平均(61.4±10.5)岁;伴高血压患者35例,伴糖尿病患者17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1例,中度18例,重度组16例。单抗组43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45-81岁,平均(58.1±11.8)岁;伴高血压患者27例,伴糖尿病患者19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0例,中度19例,重度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伴发疾病情况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分布情况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阿司匹林通过AA途径产生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A%)为(79.5±21.7)%,氯吡格雷通过ADP受体途径产生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DP%)为(55.9±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P<0.05)。3.在双抗组中,阿司匹林效果好(29例,占64.4%)而氯吡格雷效果差(反应低+无效,11例,占24.4%)的患者例数多于氯吡格雷效果好(14例,占31.1%)而阿司匹林效果差(反应低+无效,1例,占2.22%)的患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21,P=0.000),提示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效果优于氯吡格雷。4.治疗5天后,两组患者的TEG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双抗治疗与单抗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态的影响无明显差异。5.在43例阿司匹林单抗治疗组中,有27例患者的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反应正常,另16例患者出现阿司匹林抵抗(对阿司匹林反应低下或无效)。对阿司匹林反应正常的患者中,治疗前后TEG各参数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体现在R值和K值明显增加,α角和MA值明显减小,提示患者的高凝血状态得到了改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76.27%。表明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受到了良好的抑制。6.阿司匹林单抗组中16例阿司匹林抵抗者给予口服氯吡格雷75mg/d,5天后采集空腹静脉血行TEG检测,结果显示有14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得到显着改善,平均抑制率上升至(59.83±8.27)%,与改用氯吡格雷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栓弹力图作为一种快捷、准确的监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能够及时了解患者对当前所用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情况,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及时调整用药方案,起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2.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方案中,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优于氯吡格雷。3.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部分经氯吡格雷治疗效果不满意者,改用阿司匹林可能获得良好疗效。4.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单用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三部分: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常规双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规治疗,包括脑保护、调脂、降血糖、控制血压等,持续改善脑微循环、扩充血容量,对于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者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组增加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每日2次,静脉缓慢滴注)。两组均需避免服用其他种类抗血小板药和神经保护类药物,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用于比较治疗前后凝血状态的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作为判断脑神经元损伤情况的指标,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作为判断血清应激因子水平的指标。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作为临床治疗安全性的判断指标。结果:1.对照组4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3-82岁,平均61.4±10.5岁;伴高血压患者35例,伴糖尿病患者17例;多发脑梗死患者11例,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1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0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1例,中度18例,重度组16例。观察组4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49-77岁,平均57.9±9.8岁;伴高血压患者27例,伴糖尿病患者19例;多发脑梗死患者12例,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1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8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0例,中度21例,重度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伴发疾病情况、梗死类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分布情况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血清NSE、IL-6、CRP、Hcy浓度等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清NSE、IL-6、CRP、Hcy浓度均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值、K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MA值、α角以及CI值均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清NSE、IL-6、CRP、Hcy水平下降程度及BI评分升高程度均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9%(40/45),显着高于对照组[68.9%(31/45)](P<0.05)。6.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良好,有助于纠正凝血功能紊乱,下调机体的应激水平,从而增强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二、速率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功能在心脑血管等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速率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功能在心脑血管等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活性氧和剪切应力双重响应药物递送系统及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动脉粥样硬化的概述
        1.2.1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发展
        1.2.2 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
        1.2.2.1 血脂
        1.2.2.2 炎症
        1.2.2.3 血液动力学
        1.2.2.4 血压
        1.2.2.5 糖尿病
        1.2.2.6 吸烟
        1.2.3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1.2.3.1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诊断
        1.2.3.2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治疗
    1.3 纳米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1.3.1 纳米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1.3.1.1 pH响应型
        1.3.1.2 活性氧响应型
        1.3.1.3 靶向递送
        1.3.1.4 光热敏感型
        1.3.2 纳米探针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1.3.2.1 近红外(NIR)荧光成像纳米探针
        1.3.2.2 光声成像纳米探针
        1.3.2.3 多模态成像纳米探针
    1.4 活性氧敏感型纳米载体的应用
        1.4.1 内源性ROS敏感药物释放
        1.4.2 外源性ROS敏感药物释放
    1.5 机械应力敏感型纳米载体的应用
        1.5.1 内源机械应力刺激型纳米载体
        1.5.2 外源机械应力刺激型纳米载体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具有ROS和剪切应力双重响应的SA PEI@RBCs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主要仪器
        2.2.3 PEI-SH的合成
        2.2.4 SA的合成
        2.2.5 SA PEI的制备
        2.2.6 SA PEI@RBCs的制备
        2.2.7 SA PEI和 SA PEI@RBCs的表征
        2.2.8 SA PEI的载药量及药物释放
        2.2.9 SA PEI的血液相容性
        2.2.10 SA PEI的细胞毒性
        2.2.11 细胞内ROS的水平
        2.2.12 NR PEI@RBCs的细胞内吞
        2.2.13 体外剪切模型
        2.2.14 FeCl_3诱导的兔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2.2.15 体内安全性评价
        2.2.16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A PEI和 SA PEI@RBCs的制备与表征
        2.3.2 体外药物释放
        2.3.3 体外溶血分析
        2.3.4 细胞毒性
        2.3.5 细胞内ROS的含量
        2.3.6 细胞内吞
        2.3.7 体外剪切应力响应
        2.3.8 体内治疗
        2.3.9 体内安全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具有高载药量的 ROS和剪切应力双重响应的 SA PAM@RBCs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4.0G PAMAM的合成
        3.2.4 PAM-SH的合成
        3.2.5 SA PAM的合成
        3.2.6 SA PAM@RBCs的合成
        3.2.7 SA PAM和 SA PAM@RBCs的表征
        3.2.8 SA PAM的载药量与药物释放
        3.2.9 细胞与动物
        3.2.10 血液相容性
        3.2.11 MTT
        3.2.12 细胞内ROS的检测
        3.2.13 流式细胞术
        3.2.14 体外细胞摄取研究
        3.2.15 体外剪切模型
        3.2.16 FeCl_3诱导的兔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3.2.17 ApoE~(-/-)小鼠模型
        3.2.18 药代动力学
        3.2.19 安全性评价
        3.2.20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辛伐他汀酸、4.0G PAMAM和 PAM-SH的表征
        3.3.2 SA PAM和 SA PAM@RBCs的表征
        3.3.3 体外H_2O_2敏感性药物释放曲线
        3.3.4 体外溶血分析
        3.3.5 体外细胞存活率
        3.3.6 巨噬细胞中ROS的含量
        3.3.7 巨噬细胞对SA PAM@RBCs的体外细胞摄取
        3.3.8 剪切应力模型
        3.3.9 药代动力学
        3.3.10 FeCl_3诱导兔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
        3.3.11 ApoE~(-/-)小鼠体内模型
        3.3.12 SA PAM@RBCs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ROS和剪切应力响应的仿生胶束药物递送系统通过消耗活性氧有效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PGED的合成
        4.2.4 PGED-PPS的合成
        4.2.5 SV MC@RBCs的合成
        4.2.6 SV MC@RBCs的表征
        4.2.7 体外载药量和药物释放曲线的测定
        4.2.8 活性氧清除能力的测定
        4.2.9 溶血试验
        4.2.10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4.2.11 剪切力诱导的FITC MC@RBCs的体外解吸附
        4.2.12 细胞摄取
        4.2.13 细胞内ROS的测量
        4.2.14 流式细胞仪分析
        4.2.15 动物
        4.2.16 体内FeCl_3诱导的颈动脉血栓模型
        4.2.17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4.2.18 SV MC@RBCs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4.2.19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SV MC@RBCs的合成与表征
        4.3.2 体外药物释放曲线的测定
        4.3.3 活性氧清除能力的测定
        4.3.4 溶血试验
        4.3.5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4.3.6 体外剪切力诱导的FITC MC@RBCs解离
        4.3.7 SV MC@RBCs的细胞摄取
        4.3.8 细胞内ROS水平的测量
        4.3.9 SV MC@RBCs的抗血栓活性
        4.3.10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4.3.11 SV MC@RBCs的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2)西洋参丹参配伍调控PI3K/Akt/NF-κB通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西洋参丹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益气活血养阴方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研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1 文献筛选结果
        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3 纳入文献质量
        4 Meta分析结果
        5 敏感性分析
        6 发表偏倚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西洋参丹参配伍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资料与方法
    结果
        1 药物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的获取
        2 冠心病相关靶点的获取
        3 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的获取
        4 蛋白质互作网络构建和关键靶点获取
        5 靶点通路富集分析及可视化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西洋参丹参有效部位的制备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分含量测定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药材质量检测
        2 有效部位含量测定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西洋参丹参配伍干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检测
        3 西洋参丹参对ApoE~(-/-)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4 西洋参丹参对ApoE~(-/-)小鼠IL-1β、TNF-α和ICAM-1水平的影响
        5 西洋参丹参对ApoE~(-/-)小鼠NO和ET-1水平的影响
        6 西洋参丹参对ApoE~(-/-)小鼠SOD和MDA含量的影响
        7 西洋参丹参对ApoE~(-/-)小鼠主动脉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
        8 西洋参丹参对ApoE~(-/-)小鼠主动脉p-PI3K、p-Akt和p-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西洋参丹参配伍干预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1 西洋参丹参对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2 西洋参丹参对ox-LDL损伤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3 西洋参丹参对ox-LDL损伤内皮细胞ICAM-1、MMP-9的影响
        4 西洋参丹参对ox-LDL损伤内皮细胞SOD和MDA含量的影响
        5 西洋参丹参对ox-LDL损伤内皮细胞p-PI3K、p-Akt和p-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第一章 脑卒中的概念
    第一节 中医中风病
        1.现今中风病的概念
        2.历史中的中风病内容
        3.小结
    第二节 西医脑卒中的概念
        1.现今脑卒中的概念
        2.脑卒中的内容
        3.小结
第二章 脑卒中的疾病负担
    第一节 脑卒中的全球疾病负担
        1.患病率高
        2.发病率高
        3.致残率高
        4.死亡率高
        5.小结
    第二节 我国的脑卒中疾病负担
        1.患病率高
        2.发病率高
        3.致残率高
        4.死亡率高
        5.经济负担重
        6.小结
第三章 现代缺血性脑卒中的概念与治疗
    第一节 缺血性中风的概念与内涵
        1.缺血性中风的概念与内涵
        2.缺血性脑卒中的概念与内涵
        3.小结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1.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2.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新思路
第四章 地龙与蚓激酶
    第一节 地龙
    第二节 蚓激酶的应用与功效
    第三节 蚓激酶的文献研究报告
        1.蚓激酶的文献检索及结果
        2.蚓激酶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文献分析
        3.蚓激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研究文献分析
        4.小结
第五章 临床研究方案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1.主要目的
        2.次要目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研究对象
        1.入选程序
        2.入选标准
        3.纳入标准~([40,77,83])
        4.排除标准~([40,77])
        5.病例脱落
        6.病例退出
        7.病例中止标准
    第五节 干预措施
        1.试验分组
        2.访视计划
        3.合并治疗
    第六节 疗效指标
        1.主要疗效指标
        2.次要疗效指标
        3.探索性疗效指标
        4.安全性评价
    第七节 安全性监测
        1.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定义
        2.关于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说明
        3.关于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
        4.不良事件与研究药物关联性判断
    第八节 统计分析
        1.样本量计算
        2.统计分析数据集
        3.统计分析计划
    第九节 研究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1.数据监察委员会
        2.资源配置
        3.质量控制
        4.紧急破盲及揭盲
        5.伦理申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
    附件2 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
    附件3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
    附件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
    附件5 影响血液流变学和纤溶系统的药物
    附件6 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表
个人简历

(4)P-选择素与房颤合并血栓的关联研究及房颤血栓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P-选择素与房颤及房颤合并血栓相关性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资料提取
        1.4 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P-选择素与房颤合并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房颤合并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内容与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房颤合并血栓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5)丹酚酸A通过补体作用途径抑制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活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内容一 丹酚酸A抗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组织损伤及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活化作用研究
    实验1 丹酚酸A对心肌缺血小鼠心功能的影响
    实验2 丹酚酸A对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组织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实验3 丹酚酸A对心肌缺血小鼠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实验4 丹酚酸A对心肌缺血小鼠尾出血时间的影响
研究内容二 丹酚酸A抑制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活化作用机制研究
    实验1 丹酚酸A对ADP诱导的CD62p表达、聚集、粘附的影响
    实验2 丹酚酸A对ADP诱导血小板PI3K、Akt、VASP表达的影响
    实验3 丹酚酸A通过抑制C3aR表达抗血小板活化作用研究
    实验4 丹酚酸A通过抑制C3aR表达抗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作用研究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小板活化对固有免疫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川芎嗪通过P2Y12受体信号通路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P2Y_(12)受体介导的抗血小板活化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川芎嗪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相关信号通路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活血化瘀中药改善氯吡格雷抵抗的Meta分析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川芎嗪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研究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川芎嗪抗血小板活化作用机制研究
    材料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7)川芎嗪、丹参素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内容一 川芎嗪、丹参素抗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活化作用研究
    实验1 川芎嗪、丹参素对大鼠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实验2 川芎嗪对血小板活化作用的影响
    实验3 丹参素对血小板活化作用的影响
研究内容二 川芎嗪、丹参素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实验1 川芎嗪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实验2 丹参素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线粒体功能调节与血小板的关系及其在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水溶性番茄浓缩物抗血小板聚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中药抗血小板功能机制研究进展
    1 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中药及提取物
    2 影响血小板释放功能的中药及提取物
    3 影响血小板代谢的中药及提取物
    4 影响血小板相关蛋白表达的中药及提取物
    5 影响血小板内信号转导的中药及提取物
    6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章 WSTC体外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小结
    第二章 WSTC半体内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小结
    第三章 WSTC对正常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小结
    第四章 WSTC对血小板GP Ⅱb/Ⅲa活化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小结
    第五章 WSTC对血小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1 冠心病概述
    1.1 冠心病的定义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1.3.1.1隐匿型冠心病
        1.3.1.2稳定型心绞痛
        1.3.1.3缺血性心肌病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2.1.1 β受体阻滞剂
        2.1.2 硝酸酯类药物
        2.1.3 钙通道阻滞剂
        2.1.4 其他治疗药物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2.2.2 氯吡格雷
        2.2.3 替格瑞洛
        2.2.4抗凝药物
        2.2.5 β受体阻滞剂
        2.2.6 他汀类药物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1 诊断
        3.2.2 鉴别诊断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3.3.1 低危患者
        3.3.2 中危患者
        3.3.3 高危患者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3.4.2. 2 溶栓治疗
        3.4.2. 3 抗栓治疗
    3.5 调脂治疗
    3.6 其他治疗 (表3-5)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3.7.1 一般治疗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4.1 概述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4.3.1 临床评估
        4.3.2 负荷试验
        4.3.3 左心室功能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4.3.6 冠状动脉造影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4.4.2 循证药物治疗
        4.4.3 血运重建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5.2.2 炎性因子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5.5.1 β受体阻滞剂
        5.5.2 硝酸酯类药物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5.4他汀类药物
        5.5.5 尼可地尔
        5.5.6 钙通道阻滞剂
        5.5.7 其他药物
        5.5.8 中成药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6.3.1 动态心电图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6.4.1 预防
        6.4.2 治疗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7.1.1 概述
        7.1.2 降压治疗原则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7.1.4 血压目标管理
        7.1.5 药物推荐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7.2.1 概述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7.2.2. 1 发病机制
        7.2.2. 2 诊断及评估
        7.2.2. 3 药物治疗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7.2.3. 1 发病机制
        7.2.3. 2 诊断及评估
        7.2.3. 3 药物治疗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7.4.1 概述
        7.4.2 一般药物治疗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7.4.2. 3 二尖瓣反流
        7.4.2. 4 二尖瓣狭窄
        7.4.2. 5 三尖瓣反流
        7.4.2. 6 三尖瓣狭窄
        7.4.3 抗凝治疗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7.5.1 概述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7.5.3 具体治疗方案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7.5.3. 4 其他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7.6.1 概述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7.6.2. 1 抗凝治疗
        7.6.2. 2 溶栓治疗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1 概述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7.8.1 概述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7.9.1 概述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7.1 0. 1 概述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7.1 0.2.1 定义
        7.1 0.2.2 分期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7.1 0.3.1. 2 抗凝治疗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7.1 0.3.2 他汀类药物
        7.1 0.3.3 抗缺血治疗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7.1 1. 1 概述
        7.1 1. 4 诊断
        7.1 1. 5 治疗
        7.1 1.5.1 一般治疗
        7.1 1.5.2 抗缺血治疗
        7.1 1.5.3 调脂治疗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7.1 2. 1 概述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7.1 2.2.2 诊断
        7.1 2.2.3 治疗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7.1 2.3.2 诊断
        7.1 2.3.3 治疗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7.1 3. 1 概述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7.1 4. 1 概述
        7.1 4. 2 药物选择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7.1 4.2.2 他汀类药物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7.1 4.2.6 抗凝药物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7.1 4. 3 注意事项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7.1 4.3.2 他汀类药物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7.1 5. 1 概述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8.1.1 概述
        8.1.2 临床诊断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8.1.3. 1 阿司匹林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8.1.3. 5 其他药物
        8.1.4 预后及随访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8.2.1 概述
        8.2.2 筛查
        8.2.3 诊断
        8.2.4 调脂药物治疗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8.2.4. 5 联合治疗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3.1 冠状动脉痉挛
        8.3.1. 1 概述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8.3.2 冠状动脉肌桥
        8.3.2. 1 概述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8.3.3. 1 概述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9.1.1 心血瘀阻
        9.1.2 痰浊内阻
        9.1.3 气滞血瘀
        9.1.4 气虚血瘀
        9.1.5 寒凝血瘀
        9.1.6 瘀热互结
        9.1.7 气阴两虚
        9.1.8 心肾阳虚
        9.1.9 心肾阴虚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9.2.1 抗血小板作用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10)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及丁苯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血栓弹力图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与血小板功能的临床研究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2.4 血栓弹力图主要参数及意义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3.2 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TEG参数、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指标比较
        3.3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脑梗死患者的TEG参数、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指标比较
        3.4 脑梗死患者TEG参数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凝血功能障碍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概述
        4.2 血栓弹力图(TEG)临床应用概述
        4.3 TEG参数与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
        4.4 TEG参数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研究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 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两种药物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比较
        3.3 双抗组内两种药物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的效果比较
        3.4 治疗5天后两组患者的TEG各参数比较
        3.5 阿司匹林单抗治疗组治疗前后TEG参数比较
        3.6 对阿司匹林抵抗者改服氯吡格雷后血小板抑制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试剂、仪器及药品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3.3 血栓弹力图参数改善情况比较
        3.4 血清NSE浓度及应激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3.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6 安全性评价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丁苯酞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血栓弹力图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感谢

四、速率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功能在心脑血管等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活性氧和剪切应力双重响应药物递送系统及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研究[D]. 沈美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2]西洋参丹参配伍调控PI3K/Akt/NF-κB通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研究[D]. 林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D]. 夏天.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P-选择素与房颤合并血栓的关联研究及房颤血栓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D]. 马晓芸.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5]丹酚酸A通过补体作用途径抑制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活化作用研究[D]. 马璐璐.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6]川芎嗪通过P2Y12受体信号通路抗血小板活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 官宝怡.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7]川芎嗪、丹参素抗血小板活化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丽媛.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8]水溶性番茄浓缩物抗血小板聚集效应研究[D]. 张倩.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9]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10]血栓弹力图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指导价值及丁苯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D]. 袁庆芳. 苏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比率法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中纤维蛋白原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