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系统混合组网技术简介

TD-SCDMA系统混合组网技术简介

一、TD-SCDMA系统混合组网技术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田雨欣[1](2020)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与技术演进的不断发展,技术标准竞争已经不再单单以国家作为主导力量,市场与企业逐渐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获得技术标准优势地位,各企业、政府部门及其他行动者积极利用资源采取行动,配置、协调资源以改变现有制度环境,推动制度向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本研究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核心合集数据库19902019年发表于技术管理领域顶级期刊的关于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已有文献划分为规制理论、技术管理、产业组织和战略管理四个理论视角。经过文献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相关文献大多聚焦于技术标准竞争过程中企业如何受到外部环境如政府、市场、标准委员会的影响,对于企业在标准竞争过程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文献相对较少。制度创业视角关注行动者如何利用资源改变环境以满足自身利益,尤其适合弥补移动通信行业现有理论视角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TD-SCDMA与TD-LTE技术发展与标准竞争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其次,在对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的相关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回顾了制度创业理论的核心概念:合法性、制度创业行为和制度创业模型。通过将大唐电信公司推动TD-SCDMA成为中国3G技术标准之一所采取的制度创业行为及策略进行阶段性划分,选取了推动制度创业进程的关键事件,并参考其他学者关于制度创业的相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该模型将大唐电信的制度创业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及制度再生阶段。进一步地,本研究通过分析4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中TD-LTE合法性确立验证了该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最后,上述案例分析证实了制度创业理论可以适用于分析技术标准这一特殊“制度”的产生。本研究经过案例分析与模型建立得出以下结论:(1)制度创业动因与情境影响制度创业者行为方式;(2)新制度产生是不同行动者共同推动的结果;(3)新制度不一定代表行业效率最优解,而且制度创业者也并不一定是新制度下的最大受益者。本研究结论为政府及企业在未来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李懋林[2](2019)在《混合组网下的VoLTE网络优化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国内LTE网络建设经过4年多的快速发展,部分先进省市的LTE网络已较为完善。然而国内各个运营商VoLTE进展不一,目前中国移动已初步商用VoLTE,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尚未全面商用VoLTE。随着LTE业务的不断快速发展,2G网维护成本日益升高,国内运营商开始考虑将2G优质频谱资源重耕给LTE。VoLTE网络将逐步取代原有的2/3G网络成为主流成熟的语音承载网,在混合组网期间VoLTE网络如何优化就成为运营商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用户语音感知为切入点,对4G中VoLTE的原理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分析LTE时期的几种语音解决方案;随后以中国移动为例研判目前运营商无线网络运营的现状,探讨当前2G/3G/4G混合组网下的网络优化基本策略,重点研究了系统间互操作的实施技术、优化策略;接着对4G网络部署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了混合组网期间的网络协同优化模型。论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某地市移动的VoLTE优化过程中主要影响,VoLTE质量的若干类问题:接通类、掉话类、时延类进行定位,依托制定的网络协同优化模型,总结VoLTE网络中优化问题的分析步骤,梳理优化思路,同时整理部分VoLTE网络优化案例,其优化策略对于后续的混合组网以及全VoLTE模式网络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姚克宇[3](2016)在《A频段Refarming向TD-LTE演进方案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现基于Refarming技术的频谱资源的精细化再分配与再规划已成必需,因此从中国移动TD-SCDMA系统A频段Refarming演进的主要场景、A频段Refarming共覆盖分析、演进组网策略、站点天馈方案、主设备演进场景五个方面出发,论述了如何将现有的TD-SCDMA基站通过平滑升级改造实现TD-LTE在A频段的使用,从而达到既能不用新建站点、不用新增设备实现A频段TD-LTE覆盖的目的,又能满足TD-SCDMA-TD-LTE同频共存下原有3G/4G网络质量不受影响的要求。

陈维俊[4](2016)在《4G LTE无线网络组网及维护》文中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老旧的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手机上网等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传输的需求,于是4G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其高速率及高带宽用于满足用户越来越平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而LTE技术俗称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就是所说的4G技术,它是由3GPP组织定制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3GPP所提出的整体4G解决方案为无线接入技术LTE加上核心网络架构EPC,而整体网络体系的名称实际为EPS,由于LTE名称使用起来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宣传推广更加方便,目前面向普通用户的宣传统一使用LTE来称呼整个系统。而实际运营中的4G系统有FDD-LTE与TDD-LTE两种,FDD-LTE与TDD-LTE其实是双工方式的不同,这两类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其中TDD-LTE技术是我们国家大力推广发展的技术。本文首先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的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且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始讲起,通过对历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单介绍来了解4G技术的由来及发展前景、研究意义,接着第二章会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先会从4G的无线接入技术开始讲起:TDD-LTE、FDD-LTE。接着是4G技术的核心网部分,新老核心网的对比、同网融合运行及升级替换等。第三章节会介绍浙江移动公司现网的本地网无线侧情况,从GSM、TD-SCDMA、TDD-LTE现网的融合组网情况说起,再到现网的组网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网中LTE建设中需要考虑问题,如LTE网络质量规划、LTE网络覆盖问题、LTE网络容量归属、LTE网络的功率控制及干扰等问题,最后讨论未来LTE网络的发展方向及前景。第四章会介绍浙江移动公司4G下的EPC核心网的组建,现网中2G/3G与4G核心网的融合,接入4G后一些业务处理上的变化及EPC核心网的一些功能上的改进与改变。4G网络下的传输网的介绍,先会从最基础的传输技术开始讲起,初步介绍现在已经成熟使用的传输技术及新发展起来的技术,如早期成熟的SDH技术以及从3G时段开始慢慢普及的PTN技术。以及当接入网速率提高后传输网如何提供高带宽的保证及对应4G网络特性的传输网相应的改造。第五章将会介绍4G网络下的语音解决方案:作为全IP的数据网络下对语音通信的几种解决方案,及CSFB、单卡双待、VoLTE这几种方案之间的相互对比,最后找出4G网络各阶段合适的语音解决方案。最后一章将会分析4G网络今后的发展方向,各大运营商如何建设才能最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同时考虑下一代移动通信的会有那些技术提升和革新。

朱静[5](2015)在《TADS技术在无线通信室内覆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能手机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高科技让一切触手可得,然而人们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人们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深,已经很难离开网络而生活了,于是对于网络覆盖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用户的增加、高楼的快速建成、建筑密度的增加,无线网络质量经受越来越大的挑战。传统的微蜂窝覆盖由于各种限制很难对一些特殊的建筑做到深度的全覆盖。TADS是无线网络中一种新兴的室内外信号分布系统,其以CATV电缆作为基础传输介质且具备全双工、高带宽、低损耗等特点,能够很好解决传统室内覆盖系统施工难、投资大、馈缆损耗大、小区间频繁切换以及深度覆盖效果差等问题。本文首先对现有的无线通信室内覆盖方式进行了调研,这一工作很好地揭示了特殊建筑在网络建设方面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随后,在学习和了解有线电视和移动微蜂窝网络组网方式和技术后,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案。针对某市一居民小区的特殊情况,首先分析周边环境和建筑特点,采集覆盖情况的数据。接着,结合文中的研究结果,选择合适的组网建设方案,并予以实施。随后,在项目完成后再次进行覆盖情况的测试,并对比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移动通信网技术发展情况,对今后的融合接入技术进行展望。

郭利春[6](2015)在《沪宁高铁TD-SCDMA组网方案研究及实现》文中提出随着高速铁路列车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高铁上使用无线通信进行数据传输也成为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考虑的重点,如何实现高速运动场景的良好覆盖是无线移动通信的重大挑战,本文从TD-SCDMA高速覆盖技术出发,重点对高铁场景下组网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解决目前高铁内通信通联不畅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TD-SCDMA基本的网络结构,并对现有TD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的流程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讲解,重点关注覆盖率、容量、频率和码规划;其次分析研究TD系统在高速移动的高铁内通信通连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多普勒频偏、小区切换和重选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采用四种现有的方法和技术1)基站物理层的频偏校正、2)小区合并技术、3)定向切换技术、4)高速专网覆盖技术,对TD系统网络进行优化和覆盖;在此基础上,对高铁场景下频率规划、站点选择、天线选择、RNC规划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套行之可行的组网方案;最后,选取沪宁高铁某段数据进行实际工程验证,工程测试表明,采用本文的组网方案和规划建议后,沪宁高铁某段的TD网络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本文旨在解决高速移动条件下无线通信不畅的问题,综合考虑现有技术、成本、可行性等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信本文将会对以后高速铁路的TD组网起到良好的借鉴意义。

赵翀[7](2013)在《TD-LTE与TD-SCDMA共存组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干扰一直是移动通信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影响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因素,其本质就是未按频率分配规定的信号占据了合法信号的频率,影响合法信号的正常工作,这也就产生了不同系统间的共存问题。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系统之间的共存将会长期存在。作为中国移动运营商采用的第三代系统方案,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在中国的建网已经不断的完善,而TD-LTE是TD-SCDMA的自然演进路径。在中国政府和中国移动以及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TD-LTE将有更广阔的前景,因此,研究TD-SCDMA与TD-LTE的共存干扰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大唐电信研究TD-SCMDA和TD-LTE两个系统共站和非共站的干扰问题。采用确定性分析法和蒙特卡洛系统仿真法,对TD-SCDMA与TD-LTE两系统之间干扰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先采用确定性分析法,初步计算出这两个系统之间在不同频段时杂散干扰的情况。通过合理的时隙配置,使得两个系统同步,规避基站间的干扰。然后采用静态仿真方法,对两系统宏小区在共站和非共站的场景下进行仿真,得出仿真的结果,对TD-SCDMA系统和TD-LTE系统的混合组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温国远[8](2009)在《WCDMA网络与TD网络混合组网方案设计》文中认为结合WCDMA和TD-SCDMA制式特点,文章分别从WCDMA与TD-SCDMA混合组网网络结构和WCDMA与TD-SCDMA混合组网网络覆盖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WCDMA与TD-SCDMA混合组网设计问题,为电信运营商进行WCDMA与TD-SCDMA混合组网设计提供参考。

王小飞[9](2008)在《浅谈TD-SCDMA与GSM混合组网建设方案》文中研究指明电信运营商重组已落下帷幕,中国移动将要同时运营GSM网络与TD-SCDMA网络两站网络。如何使两张网络协调发展,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TD-SCDMA与GSM混合组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GSM网络的优势,保持中国移动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国移动TD-SCDMA二期建设将全面采用TD-SCDMA与GSM混合组网并共用核心网的建设方案。

杨海天[10](2008)在《TD-SCDMA系统组网研究》文中提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种主流标准,其中TD-SCDMA是我国提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通信标准,因此在我国发展TD-SCDMA系统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本文通过对TD-S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关键技术、传统的组网方式的分析,研究了TD-SCDMA系统的组网方式,深入研究了异频组网,提出了TD-SCDMA独立组网方案、混合组网方案和试验网建网方案。对TD-SCDMA系统独立组网方案进行了分析,对不同系统目标要求及未来扩容策略等进行了研究。混合组网研究给出了四种组网方案,分别是:TD-SCDMA叠加在WCDMA网络上的方案;TD-SCDMA与WCDMA互为补充,WCDMA实现农村/郊区/非热点地区的方案;TD-SCDMA与WCDMA互为补充,TD-SCDMA实现农村/郊区/非热点地区的方案;同时建WCDMA与TD-SCDMA两张大网的方案,并分析比较了TD-SCDMA系统独立组网和混合组网方案。在试验网建设方案中对网络提供的业务、功能、核心网建设、无线网建设及业务平台建设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工作对TD-SCDMA实际的网络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二、TD-SCDMA系统混合组网技术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D-SCDMA系统混合组网技术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数据
    2.2 描述性统计: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相关文献的全景图
        2.2.1 发文数量与发文机构分析
        2.2.2 发文期刊分析
        2.2.3 发文作者和合着网络分析
    2.3 共词分析
    2.4 不同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的文献梳理
        2.4.1 基于规制理论视角的研究
        2.4.2 基于技术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2.4.3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的研究
        2.4.4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2.5 已有文献的研究局限
第三章 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
    3.1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代际更迭
    3.2 中国政府与企业支持本土3G技术的原因
        3.2.1 经济原因
        3.2.2 政治原因
    3.3 大唐电信开发TD-SCDMA技术标准面临的挑战
        3.3.1 来自内部技术资源的挑战
        3.3.2 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
第四章 大唐电信制度创业行为与TD-SCDMA合法性确立
    4.1 TD-SCDMA技术标准发展历程
    4.2 制度创业相关概念及理论
        4.2.1 制度创业与制度创业者
        4.2.2 合法性
        4.2.3 制度创业行为
        4.2.4 制度创业模型
    4.3 数据来源
    4.4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变化、标准构建及寻求技术可行性
        4.4.1 直接参与策略与代言人策略
        4.4.2 协作R&D
        4.4.3 内向型开放式创新
    4.5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标准的理论化与扩散
        4.5.1 产业联盟
        4.5.2 开放型标准战略
        4.5.3 调动社会力量
        4.5.4 信息咨询策略
    4.6 制度再生阶段——TD-SCDMA合法性确立
    4.7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构建
第五章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验证:TD-LTE合法性确立案例
    5.1 数据来源
    5.2 TD-LTE发展概述
    5.3 制度创业阶段划分及模型构建
        5.3.1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
        5.3.2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
        5.3.3 制度再生阶段
    5.4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TD-LTE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与启示
        6.1.1 结论
        6.1.2 启示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混合组网下的VoLTE网络优化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LTE语音业务发展背景
        1.1.2 4G语音业务需求及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1.1.3 VoLTE的发展现状
    1.2 论文研究意义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VoLTE的原理与关键技术
    2.1 LTE时代语音解决方案演进
        2.1.1 SVLTE多模多待技术
        2.1.2 CSFB回落技术
        2.1.3 SRVCC切换技术
        2.1.4 VoLTE技术
    2.2 VoLTE背景及架构
    2.3 VoLTE无线关键技术
        2.3.1 IP包头压缩技术
        2.3.2 半持续调度技术
        2.3.3 无线承载QoS等级标识
        2.3.4 TTI Bundling
        2.3.5 上行RLC分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营商无线网络部署分析
    3.1 运营商无线网络发展情况
        3.1.1 无线通信发展历程
        3.1.2 LTE网络通信发展
    3.2 5G发展趋势
        3.2.1 5G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3.2.2 5G布局情况
    3.3 运营商无线网络部署、运营情况
        3.3.1 某地市无线网络部署现状
        3.3.2 无线网络部署中存在的不足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制式混合组网下网络优化策略
    4.1 移动2G/3G/4G网络定位
        4.1.1 GSM/TD-SCDMA网络情况分析
        4.1.2 LTE网络情况分析
        4.1.3 中国移动三张网络定位分析
    4.2 4G至2G系统互操作实现方式
        4.2.1 4G到2G系统的小区重选
        4.2.2 4G到2G系统的重定向
        4.2.3 4G到2G系统的切换
    4.3 2G至4G系统间互操作实现方式
        4.3.1 2G到4G系统的重选
        4.3.2 2G到4G系统的切换
    4.4 混合组网下的协同优化模型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o LTE优化策略实施及验证
    5.1 VoLTE优化思路
        5.1.1 VoLTE优化思路
        5.1.2 VoLTE优化特点
    5.2 VoLTE优化提升
        5.2.1 接通类问题优化
        5.2.2 掉话类问题优化
        5.2.3 时延类问题优化
    5.3 eSRVCC优化提升
        5.3.1 eSRVCC切换准备时延长问题优化
        5.3.2 eSRVCC用户面中断时延长问题优化
        5.3.3 eSRVCC测量参数配置建议
        5.3.4 4G至2G邻区配置建议
    5.4 混合组网下的优化案例
        5.4.1 大话务场景下频繁发生未接通案例
        5.4.2 2G丢包导致eSRVCC成功率劣化案例
        5.4.3 邻区漏配导致VoLTE起呼失败发生CSFB案例
        5.4.4 质差场景冗余外部邻区导致e SRVCC失败案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程序清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4G LTE无线网络组网及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1.2.1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1.2.2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1.2.3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1.2.4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架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4G技术
    2.1 LTE本地网技术
        2.1.1 LTE产生背景
        2.1.2 LTE技术介绍
        2.1.3 TD LTE与FDD LTE
        2.1.4 全球LTE的发展状况
        2.1.5 本章小结
    2.2 4G核心网EPC
        2.2.1 EPC简要介绍
        2.2.2 EPC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浙江移动本地网无线组网分析
    3.1 组网现状
    3.2 GSM、TD、LTE融合现状
    3.3 LTE发展方向
        3.3.1 LTE网络质量规划
        3.3.2 LTE的网络覆盖
        3.3.3 LTE无线网络容量规划
        3.3.4 LTE网络的功率控制和干扰分析
    3.4 浙江移动4G无线网络维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浙江移动4G核心网与传输网分析
    4.1 浙江公司4G网络下的核心网
        4.1.1 4G核心网EPC
        4.1.2 EPC网络下的智能化增强
        4.1.3 EPC网络下的计费方式
    4.2 浙江移动传输网介绍
        4.2.1 4G下的传输网支持
        4.2.2 PTN介绍
        4.2.3 PTN组网与业务模型
        4.2.4 LTE下的PTN保护方案
        4.2.5 LTE的传输配置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4G技术下的语音业务解决方案
    5.1 CSFB方案
    5.2 单卡双待方案
    5.3 VoLTE解决方案
    5.4 三方案对比
第六章 展望与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TADS技术在无线通信室内覆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第二章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概述
    2.1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原理
    2.2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的组成
        2.2.1 信号源
        2.2.2 多系统合路器
        2.2.3 信号分布系统
    2.3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的主要器件
        2.3.1 干线放大器
        2.3.2 定向耦合器与功率分配器
        2.3.3 合路器
        2.3.4 天线
        2.3.5 射频电缆
        2.3.6 泄漏电缆
        2.3.7 电桥
        2.3.8 负载
    2.4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的设计原则
        2.4.1 设计流程
        2.4.2 相关技术要求
        2.4.3 信源设计
        2.4.4 天线布局
        2.4.5 分布系统设计
    2.5 主流室内覆盖组网方式
        2.5.1 宏蜂窝+分布式系统
        2.5.2 微蜂窝+分布式系统
        2.5.3 BBU+RRU+分布式系统
        2.5.4 FemtoCell
    2.6 TADS系统原理
        2.6.1 概念简介
        2.6.2 实现原理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ADS技术在无线通信室内覆盖中的应用研究
    3.1 覆盖场景研究
    3.2 基于TADS技术的解决方案
        3.2.1 多制式多业务接入实现
        3.2.2 高质量网络性能指标实现
        3.2.3 系统扩展升级实现
        3.2.4 建筑保护、减少施工的实现
        3.2.5 TADS系统技术特点
    3.3 系统设计
        3.3.1 信号源的选取
        3.3.2 系统技术指标
        3.3.3 容量配置
        3.3.4 分布式系统的选取
        3.3.5 设备数量及安装位置的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TADS的无线通信室内覆盖实例的设计与实现
    4.1 案例背景
    4.2 方案实现
        4.2.1 具体方案
        4.2.2 现场查勘
        4.2.3 主要器件及组网方式
        4.2.4 工程实施
    4.3 TADS系统的性能测试评估
        4.3.1 GSM无线环境性能测试评估
        4.3.2 WLAN无线环境性能测试评估
    4.4 TADS系统应用分析
        4.4.1 可应用场景分析
        4.4.2 应用性价比分析
        4.4.3 应用效果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录用的论文

(6)沪宁高铁TD-SCDMA组网方案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TD-SCDMA运行原理和主要技术
        1.2.1 TD-SCDMA运行原理
        1.2.2 TD-SCDMA关键技术
    1.3 高速铁路覆盖发展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TD-SCDMA的网络规划
    2.1 TD-SCDMA网络结构及网络规划目标
    2.2 TD-SCDMA网络规模的估算流程
        2.2.1 无线网络覆盖估算
        2.2.2 无线网络容量估算
    2.3 TD-SCDMA网络站址规划
    2.4 TD-SCDMA频率规划及码规划
        2.4.1 频率规划
        2.4.2 码规划
    2.5 TD系统高速铁路的关键技术
        2.5.1 基站物理层频偏校正
        2.5.2 小区合并技术
        2.5.3 定向切换
        2.5.4 高速专网覆盖
    2.6 小结
第三章 沪宁高速铁路场景对TD-SCDMA系统的影响
    3.1 沪宁高速铁路场景概述
    3.2 高速铁路场景下对TD系统物理层影响
        3.2.1 多普勒频移效应分析
        3.2.2 多普勒频移对TD-SCDMA接收机的影响
        3.2.3 多普勒频移对联合检测的影响
    3.3 高速铁路场景下对TD系统通信过程的影响
    3.4 高速铁路场景下对智能天线的影响
    3.5 高速铁路场景下对终端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沪宁高速铁路某段的TD-SCDMA网络规划
    4.1 沪宁高速铁路某段TD-SCDMA网络规划
        4.1.1 频率规划
        4.1.2 码资源规划
        4.1.3 组网方式
        4.1.4 站点选择原则
        4.1.5 天线选择
        4.1.6 RNC、LAC规划
    4.2 无线规划调整
        4.2.1 系统消息设置
        4.2.2 小区重选参数设置
        4.2.3 切换参数设置
    4.3 小结
第五章 沪宁高铁某段TD-SCDMA组网测试
    5.1 沪宁高铁某段覆盖及容量规划
        5.1.1 覆盖规划
        5.1.2 容量规划
    5.2 沪宁高铁本文研究路组网方式
        5.2.1 组网方式
        5.2.2 站点覆盖方案
        5.2.3 沪宁高铁组网某段总结
    5.3 高铁TD系统关键技术应用测试
        5.3.1 基站频偏算法测试
        5.3.2 小区合并算法测试
        5.3.3 定向切换算法测试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7)TD-LTE与TD-SCDMA共存组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0 无线通信系统发展简介
    1.1 研究共存干扰的意义
    1.2 论文主要内容
        1.2.1 论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2.2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干扰的原理与分类
    2.1 干扰的定义
    2.2 干扰的计算原理和评估方法概述
        2.2.1 干扰计算原理
        2.2.2 干扰评估方法概述
    2.3 干扰的分类
        2.3.1 邻频干扰
        2.3.2 杂散干扰
        2.3.3 阻塞干扰
        2.3.4 互调干扰
    2.4 帧同步/对齐对系统间干扰的影响
        2.4.1 TD-SCDMA 与 TD-LTE 帧结构介绍
        2.4.2 TD-SCDMA 与 TD-LTE 帧同步/对齐的配置
        2.4.3 TD-LTE 与 TD-SCDMA 互干扰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TD-LTE 与 TD-SCDMA 互干扰确定性分析
    3.1 TD-LTE 与 TD-SCDMA 共存概述
        3.1.1 频谱划分概述
        3.1.2 共存方案分析
    3.2 TD-LTE 与 TD-SCDMA 室外共存
        3.2.1 D 频段 TD-LTE 与 A 频段 TD-SCDMA 互干扰分析
        3.2.2 D 频段 TD-LTE 与 F 频段 TD-SCDMA 互干扰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静态仿真流程介绍
    4.1 静态仿真概述
    4.2 静态仿真实现流程
        4.2.1 互干扰仿真流程
    4.3 平台中关键模块介绍
        4.3.1 基站分布
        4.3.2 ACIR 建模
        4.3.3 路损计算
        4.3.4 功率控制
        4.3.5 评估标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TD-LTE 与 TD-SCDMA 互干扰仿真结果
    5.1 仿真参数
    5.2 仿真结果
        5.2.1 TD-LTE 干扰 TD-SCDMA
        5.2.2 TD-SCDMA 干扰 TD-LTE
        5.2.3 仿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8)WCDMA网络与TD网络混合组网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一、WCDMA与TD网络混合组网网络结构
    (一) 共用核心网方式
    (二) 共用RNC及核心网方式
        1.RRM。
        2.压缩模式控制。
        3. 共享信道的管理。
        4. 同步区别。
二、WCDMA与TD网络混合组网网络覆盖
    (一) 分层覆盖
    (二) 分区覆盖
三、结语

(9)浅谈TD-SCDMA与GSM混合组网建设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国外3G网络的运营盈利状况
2 混合组网的必要性
3 混合组网方案
    3.1 无线部分混合组网
    3.2 核心网络部分混合组网
    3.3 互操作解决方案和终端的发展
        3.3.1 互操作解决方案
        3.3.2 终端问题
4 混合组网的工程实施
    4.1 无线部分工程实施
    4.2 核心网部分的工程实施
5 结束语

(10)TD-SCDMA系统组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TD-SCDMA 系统的网络结构
    2.1 TD-SCDMA 网络结构
    2.2 TD-SCDMA 关键技术
    2.3 TD-SCDMA 核心网
    2.4 智能网
    2.5 TD-SCDMA 系统的特点
第三章 传统的组网方式
    3.1 网络共享组网方式
    3.2 现有TD-SCDMA 的组网方式
第四章 关键技术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1 关键技术对覆盖的影响
        4.1.1 帧结构对覆盖的影响
        4.1.2 智能天线对覆盖的影响
        4.1.3 联合检测对覆盖的影响
        4.1.4 动态信道分配对覆盖的影响
    4.2 关键技术对容量的影响
        4.2.1 智能天线对理论容量的影响
        4.2.2 联合检测对容量的影响
        4.2.3 动态信道分配对容量的影响
        4.2.4 接力切换对容量的影响
        4.2.5 N 频点技术对容量的影响
第五章 TD-SCDMA 异频组网研究
    5.1 TD-SCDMA 独立组网方案研究
        5.1.1 TD-SCDMA 独立组网三种可能的建网方式及比较
        5.1.2 分层网络结构
        5.1.3 TD 单独组网小区重选策略
        5.1.4 切换区设置策略
        5.1.5 位置区/路由区设置策略
    5.2 TD-SCDMA 混合组网方案研究
        5.2.1 混合组网方案
        5.2.2 混合组网承载业务策略
        5.2.3 混合组网系统间切换策略
        5.2.4 小区选择/重选策略
        5.2.5 切换区设置策略
        5.2.6 位置区设置策略
        5.2.7 路由区设置策略
    5.3 TD-SCDMA 独立与混合组网的对比
第六章 试验网建网方案
    6.1 试验网提供的基本业务和具备的功能
        6.1.1 网络提供的业务
        6.1.2 网络提供的功能
    6.2 试验网建设方案
        6.2.1 核心网建设方案
        6.2.2 无线网建设方案
        6.2.3 业务平台建设方案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与作者简介

四、TD-SCDMA系统混合组网技术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D]. 田雨欣. 山西大学, 2020(01)
  • [2]混合组网下的VoLTE网络优化中的关键问题研究与实践[D]. 李懋林.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3]A频段Refarming向TD-LTE演进方案分析研究[J]. 姚克宇. 移动通信, 2016(17)
  • [4]4G LTE无线网络组网及维护[D]. 陈维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6(01)
  • [5]TADS技术在无线通信室内覆盖中的应用研究[D]. 朱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6]沪宁高铁TD-SCDMA组网方案研究及实现[D]. 郭利春.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5(08)
  • [7]TD-LTE与TD-SCDMA共存组网研究[D]. 赵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8]WCDMA网络与TD网络混合组网方案设计[J]. 温国远.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21)
  • [9]浅谈TD-SCDMA与GSM混合组网建设方案[J]. 王小飞. 江苏通信, 2008(06)
  • [10]TD-SCDMA系统组网研究[D]. 杨海天. 吉林大学, 2008(07)

标签:;  ;  ;  ;  ;  

TD-SCDMA系统混合组网技术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