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有机碳库估算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估算

一、Estim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reservoir i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曾奕[1](2021)在《黄土丘陵区侵蚀环境下的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将会显着改变全球碳循环,系统研究土壤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和收支对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土壤侵蚀对碳循环的影响仍不明确。此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范围的水土保持显着改变了土壤侵蚀过程,进一步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移和沉积。目前关于侵蚀环境下的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对水土保持措施响应机制的研究仍然很少。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沙堰沟小流域(0.69 km2)和岔巴沟流域(187 km2)为研究对象,使用沉积泥沙反演方法精确计算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沉积速率。在此基础上,开展野外监测采样与室内分析,结合地理信息技术、长期水文观测资料、同位素分析、复合指纹识别技术等方法手段,重构小流域尺度和流域尺度侵蚀历史;明确流域侵蚀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分析流域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有机碳的水平差异以及不同深度沉积泥沙有机碳的垂直差异;探讨流域内部土壤有机碳的沉积埋藏和分解特征;基于放射性碳同位素的二元混合模型分析流域土壤有机碳的组成;结合泥沙-有机碳收支方程量化流域不同侵蚀阶段的泥沙输移特征和土壤有机碳收支平衡;阐明侵蚀环境下的土壤有机碳再分布和组成对水土保持措施(淤地坝修建和植被恢复)的响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确定了估算小流域尺度和流域尺度的泥沙淤积量和土壤侵蚀速率的合适方法。对于流域面积较小且流域内沉积泥沙和沟道基岩具有明显差异的小流域,高密度电阻率法能够准确识别沉积泥沙和河道基岩之间的界限,再结合现场调查获取坝地横截面形状等数据构建三维地形,可以估算小流域淤地坝泥沙淤积量及其对应的流域土壤侵蚀速率。对于流域面积大、淤地坝数量多且地形相似的流域,基于无人机的坝地面积-库容曲线拟合法可以模拟淤地坝泥沙沉积过程,并拟合坝地面积和泥沙淤积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估算流域尺度的泥沙沉积总量和流域土壤侵蚀速率。(2)探明了黄土丘陵区小流域退耕还林前后两个阶段的土壤有机碳来源和收支。从1969年到2015年,沙堰沟小流域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为1085.8±170.1 t,其主要来源是农业活动区,贡献了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的~68.5%,其次为植被恢复区,贡献了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的~23.6%,最后为沟道,仅贡献了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的~7.9%。淤地坝沉积区共埋藏土壤有机碳532.9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沉积速率为0.17 t·ha-1·yr-1。其中退耕还林前埋藏的土壤有机碳为409.1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沉积速率为0.20 t·ha-1·yr-1,退耕还林后埋藏的土壤有机碳为123.8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沉积速率为0.11 t·ha-1·yr-1。1969年到2015年沙堰沟小流域在土壤侵蚀过程中损失的土壤有机碳总量为552.9±170.1 t,约占土壤有机碳侵蚀总量的50%。其中退耕还林前土壤侵蚀过程中损失的土壤有机碳总量为389.2±127.8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损失速率为0.19±0.06 t·ha-1·yr-1。退耕还林后土壤侵蚀过程中损失的土壤有机碳总量为162.3±49.1 t,对应的土壤有机碳损失速率为0.14±0.04t·ha-1·yr-1。(3)明晰了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侵蚀源地、搬运过程和沉积区中土壤有机碳的组成和年龄。在沙堰沟小流域,农业活动区和植被恢复区的土壤有机碳主要由较年轻的生物源有机碳组成,而沟道则以较老的化石源有机碳为主。泥沙搬运过程中损失的土壤有机碳主要是生物源有机碳,包括现代生物源有机碳和预陈化生物源有机碳。这些相对年轻的生物源有机碳的分解可能是短时间尺度上的大气碳源,但对长期大气二氧化碳水平的影响较小。侵蚀的土壤有机碳被淤地坝拦截并发生沉积,其中约64%是化石源有机碳,导致沉积泥沙有机碳具有较老的放射性碳年龄(9349±2026年)。(4)阐明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在岔巴沟流域,与粗放农业阶段(1959~1969年)相比,淤地坝修建阶段(1970~1999年)和植被恢复阶段(2000~2019年)的土壤侵蚀速率分别下降了31.5%和75.4%。植被恢复主要通过减少土壤有机碳的横向输移,减少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增加年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土壤有机碳储量,产生显着的固碳协同效益。在淤地坝修建阶段和植被恢复阶段,被侵蚀搬运的土壤有机碳分别以2125±478 Mg C yr-1和1420±282 Mg C yr-1的速率埋藏在淤地坝前,这些沉积的土壤有机碳在几十年尺度内被有效保存。(5)量化了流域内沉积和输出的土壤有机碳组成,确定水土保持措施对不同组分土壤有机碳的调控机制。在淤地坝修建和植被恢复的协同作用下,岔巴沟流域土壤有机碳输出速率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显着下降,并主要由预陈化生物源有机碳组成。而沉积区泥沙的放射性碳年龄约为5490±2249年,土壤有机碳中有52%是化石源有机碳,剩下的部分主要由现代生物源有机碳组成。化石源有机碳的重新埋藏不会影响碳循环,而现代生物源有机碳在沉积区的有效埋藏则构成了长期的陆地碳汇。如果没有这些水土保持措施,流域中的化石源有机碳会输移到大型河流系统中,在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发生氧化,成为地质时间尺度上大气碳库的重要碳源。淤地坝修建和植被恢复等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流域生物有机碳和化石有机碳的输出,对大气二氧化碳水平的调节有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泥沙和土壤有机碳在不同流域尺度的侵蚀、沉积和输出特征,阐明了侵蚀环境下的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为进一步认识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对理解土壤侵蚀相关的碳汇/碳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黄土高原进一步的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王冰[2](2021)在《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源与汇,在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森林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碳循环,尤其是森林土壤碳库源/汇功能转换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估算区域碳收支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经营措施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寒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趋势及其潜力,本研究以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区,以兴安落叶松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有机碳组分研究为基础,从有机碳组分的保护机制出发,探讨土壤总有机碳、不同保护机制组分有机碳和植硅体碳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系统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组分有机碳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深入揭示不同组分有机碳的稳定与累积机制,评估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的碳汇潜力,为大兴安岭林区及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精确、定量评估大兴安岭林区及寒温带森林土壤碳库提供方法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兴安岭林区表层土壤(0-20cm)的化学指标呈现一定的空间特征。p H值较稳定,气候、植被、土壤等结构性因素对铵态氮(NH4+-N)、速效钾(AK)和有效磷(AP)的空间变异影响较大,而总磷(TP)、有机磷(OP)同时受到结构性因素和人类活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各化学指标含量总体沿东北-西南走向呈现一定东西对称分布特征,总磷和有机磷随纬度降低先增后减,其它各指标呈斑块状分布。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理化指标呈现一定剖面特征。随土层深度增加,铵态氮、速效钾、有机磷等养分指标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p H、容重和除CaO外的各金属氧化物含量呈增加趋势,且表层含量与其它土层间差异显着。不同林龄、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林龄增加,土壤含水量、容重、速效钾表现出“V”字型变化趋势,而有机磷呈现倒“V”字型趋势,p H随林龄增加而增加;铵态氮和有效磷随林龄增加而减少。(2)大兴安岭林区土壤表层(0-20cm)总有机碳含量均值为48.60 g/kg,高值主要分布在林区中部。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值为53.35 g/kg,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幂函数方式下降,表聚性特征明显,表层(0-10cm)土壤总有机碳平均贡献率为71.83%。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铵态氮、速效钾、总磷、有机磷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 H和除CaO外其它金属氧化物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在兴安落叶松林生长过程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先减后增的“V”字型变化特征,不同林龄阶段的含量大小依次为幼龄林(64.49 g/kg)>成过熟林(55.34 g/kg)>中龄林(53.22 g/kg)>近熟林(46.81 g/kg);不同林龄阶段,各土壤理化指标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存在差异。兴安落叶松林各林型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64.14 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63.48 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39.99 g/kg);在0-10cm土层,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显着小于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鹃-兴安落叶松林,随土层深度增加,各林型间差异减小;林型不同,其土壤总有机碳的主导因子不同。(3)大兴安岭林区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含量大小依次为:非保护有机碳(uPOM,21.51 g/kg)>化学保护有机碳(CPOM,10.00 g/kg)>物理保护有机碳(pPOM,2.9 g/kg)>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pcPOM,2.72 g/kg)。4种组分均表现为高度空间自相关性,沿东北-西南方向(大兴安岭山脉走向)发生变化。兴安落叶松林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的含量大小依次为:uPOM(36.91 g/kg)>CPOM(6.90 g/kg)>pPOM(2.78g/kg)>pcPOM(1.09 g/kg);除pcPOM外,其它各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且表聚特征明显。林龄、林型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具有一定影响。随着林木生长,uPOM先减后增,pPOM和CPOM先增后降又增,pcPOM的变化趋势先增后减。uPOM在各林型中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52.72 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35.33 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28.61 g/kg);pPOM和CPOM在各林型中的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pcPOM在各林型中的大小依次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各有机碳组分不仅与总有机碳存在显着正相关性,各组分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各组分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均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养分和金属氧化物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组分间相关程度存在差异性。(4)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形态以平滑棒形居多,平均含量为16.42g/kg,土壤植硅体碳平均含量为274.09 mg/kg,约占土壤总有机碳的0.56%。土壤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含量呈现一定的经、纬度地带性特征,各含量均随纬度升高而增加,随经度升高先增后降,基本沿山脊呈对称分布。土壤植硅体及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受到土壤化学性质和气候因素的影响。随降水量的增加,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逐渐增加;随气温的降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逐渐增加。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的平均含量为19.10 g/kg,土壤植硅体碳的平均含量为588.57 mg/kg。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呈降低趋势,表聚效应明显。林型和林龄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具有一定影响,兴安落叶松林不同林龄阶段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5)大兴安岭林区表层土壤(0-20cm)总有机碳储量为99.32t/hm2,各组分(非保护、物理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44.69、6.35、5.88、21.75 t/hm2,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的44.99%、6.39%、5.92%、21.90%;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0.59 t/hm2,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0.6%。兴安落叶松林0-40cm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为218.47 t/hm2,各组分(非保护、物理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55.95、11.35、3.90、28.12 t/hm2,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71.38%、5.19%、1.79%、12.87%;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2.13 t/hm2,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1.0%。不同林龄、不同林型间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存在一定差异。

李妙宇[3](2021)在《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及固碳潜力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随着退耕还林(草)等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显着提高了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必将改变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因此,科学准确地进行碳储量现状评估与固碳潜力预测,探明其空间分布及驱动因素对于黄土高原生态保护政策以及碳增汇措施的制定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以黄土高原实测碳密度样点数据为基础,使用克里金空间插值的方法对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系统碳密度空间分布进行绘制,并以此为基础估算了黄土高原碳储量现状;结合气象、地形、植被、土壤等环境因子数据,使用相关分析与路径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库空间分异的主控因子和贡献强度;以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图为基础,估算了对当前环境因子及土地利用方式不变的情况下生态系统可达到的最大碳储量和固碳潜力,以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服务区域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取得主要进展如下:(1)明确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黄土高原地区森林、草地、农田总碳储量约为2.265 Pg,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分别为0.422、0.319和1.524 Pg,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0.978、1.086和0.205 Pg,各生物气候区之间表现为Ⅰ半湿润森林区>Ⅱ半湿润半干旱林草区>Ⅲ半干旱典型草地区>Ⅳ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地区>Ⅴ干旱荒漠区,不同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均呈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趋势,黄土高原总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与草地生态系统更为相似,且林草生态系统中,碳储量空间格局主要由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所决定。(2)剖析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库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贡献。在整个黄土高原尺度上,气象(年均气温、年均降水)、海拔、地形(坡度)、土壤质地(粘粒含量)、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等因子分别解释了地上生物量碳库、地下生物量碳库、非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及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碳储量空间变异的12%、8%、44%和32%,其中,对地上生物量碳库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为海拔,其直接及总作用均最大;对于地下生物量碳库,MAT对其直接及总的作用均最大;对非农田土壤有机碳库总影响最大的因子为MAP,但海拔的直接作用最大;对于农田土壤有机碳,土壤粘粒含量为总作用最大的因子。(3)预测评估了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及其空间分布格局。黄土高原地区林草农生态系统未来可达到的最大碳储量约为4.42 Pg,固碳潜力约为2.155 Pg,地上生物量碳库、地下生物量碳库及土壤有机碳库的固碳潜力分别为0.420 Pg、0.319 Pg、1.417 Pg,土壤碳库对固碳潜力贡献最大;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分别为0.957 Pg、1.103 Pg、0.091 Pg,即黄土高原地区固碳潜力主要在草地与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略高于森林生态系统;各生物气候区之间,Ⅱ半湿润半干旱林草区固碳潜力及固碳潜力指数均最大。黄土高原地区未来可达到的最大碳储量空间格局与碳储量现状相似,呈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但其空间分布更为连续,固碳潜力指数空间格局与碳储量空间格局在大部分地区整体呈相反的趋势。综上表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虽已得到一定恢复,但其碳密度水平仍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且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未来,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增汇潜力,应根据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生态系统固碳潜力的空间异质性,综合考虑当地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制定管理措施,逐步实现生态系统的精细化管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向娇[4](2020)在《大别山北麓农田土壤碳库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以裕安区为例》文中认为土壤碳库是地球表层最重要、最活跃的碳储库,土壤中极小的碳周转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影响大气中CO2的浓度。农田土壤碳库占土壤碳库的8-10%,且农田土壤碳循环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失衡,因此对农田土壤碳的研究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土地退化问题和土壤质量评价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的相关数据估算了六安市裕安区农田土壤碳储量的分布,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以及不同地形地貌农田土壤碳库现状。并结合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1979-1985)的资料,研究了近40年来表层(0-0.2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同时,对比分析同一区域垂向剖面样品中层(0-1m)有机碳含量实测值与多目标双层网格取样中层有机碳含量估算值,研究两种采样模式下中层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农耕区(1996km2)的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表层(0-0.2m),中层(0-1m)和深层(0-2m)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分别为6.91Mt、22.38Mt和31.04Mt,有机碳密度分别为3468.85t/km2、11236.51t/km2和15583.56t/km2;不同层位无机碳储量分别为0.15 Mt、0.85Mt和1.59Mt,无机碳密度分别为79.43 t/km2、428.03t/km2和798.54t/km2。研究区不同层位有机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95%以上,且0-1m的土壤中有机碳库约占72.10%,有机碳密度SOCD20是无机碳密度SICD20的46倍,主要原因为研究区土壤整体呈酸性(p H5.0-6.0),土壤酸化是造成无机碳损失的主要原因。(2)研究区不同层位的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西北湾坂平原地区以狮子岗乡-石婆店镇、徐集镇为中心的有机碳密度较高,土壤类型为水稻土,以农业活动为主;东部的单王乡-顺河镇-新安镇-平桥-韩摆渡镇-石板冲乡一带的有机碳密度较低,土壤类型为潮土,农业活动少;研究区西南部的山区和岗塝交错带,随土层深度增加有机碳密度逐渐增大,说明离地表越近,农业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越大。不同层位的无机碳密度分布相似,随深度增加,无机碳含量无明显的变化。(3)自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的40年内,研究区表层土壤整体上表现为碳源,有机碳储量减少0.66Mt,有机碳密度平均减少0.15kg/m2。碳源区占总面积的64%,分布在研究区除西北湾坂的平原区的其他区域,农耕活动较少。不同土壤类型,平均有机碳密度减少最大的是潮土,是因为潮土由河流直接冲积形成,质地较轻,且河流系统对土壤有机碳也有较大的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有机碳密度减少最大的是林地,各地形地貌有机碳密度减少最大的是山地,说明山区林地土壤中自身的碳输出大于输入,成为碳源区。(4)相关性分析,不同层位有机碳密度与全氮、全硫、全磷的相关性最强(P<0.01),且随深度增加相关性逐渐减弱,其次与p H、容重、粘粒含量也呈中等-弱相关(P<0.01)。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全氮,其次是全硫,而土壤粘粒和p H较小。(5)分别计算两种不同采样模式下采集的土壤样品的中层(0-1m)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大部分《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中国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中公式计算的中层(0-1m)土壤有机碳含量远高于垂向剖面采样实测的中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少部分样品有机碳含量表现为略低或持平的现象,且分布在不同的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上,呈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与表层有机碳的含量、计算方法、采样密度、农作物等有关。

唐敏[5](2020)在《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有机碳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中既有数量巨大的有机碳,也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土壤的一些轻微的变化,也能影响大气中碳素浓度的变化,其中耕地作为更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研究耕地土壤有机碳现状以及其变化特性,有助于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进程。选择黄淮海农业区作为研究区域,旱地作为研究对象。黄淮海农业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其中旱地占黄淮海农业区面积的71.23%。旱地是黄淮海农业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研究黄淮海农业区旱地的土壤有机碳现状及变化特性,可为研究区域的土壤管理以及土地利用等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研究基于1:100万的土地利用图和1:100万的土壤数据库叠加得到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图斑,以旱地土壤图斑作为模拟的基本单元。收集黄淮海农业区的气象,农业管理,作物生长等资料,以及用于点位模拟和区域模拟所需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初始化,为模拟做好准备工作。进行点位模拟和区域模拟,在模拟结果合格以后,基于CENTURY模型模拟1985-2015年黄淮海农业区的旱地土壤有机碳演变。研究得到一下结论:(1)模型的点位验证得到,四个点位验证的模拟效率ME在0.25-0.39的范围内,相对误差E≤±10%,线性拟合的R2在0.610-0.728的范围内,可以知道蒙城、邢台、获嘉以及济南四个点位的实测数据同模型模拟数据的拟合良好,区域验证的相关系数r为0.29,区域验证的结果可接受。由此可知CENTURY模型适用于研究区域的拟合。(2)黄淮海农业区的旱地土壤有机碳整体上呈出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为2015年黄淮海农业区的旱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为956.27 Tg,相对1985年增长了106.04 Tg,增长率为3.42 Tg a-l。黄淮海农业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由1985年的27.40 Mg C hm-2 增加到 30.81 Mg C hm-2,增长率为 0.11 Mg C hm-2 a-1。(3)黄淮海农业区的旱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表现为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和黄淮平原农业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而山东丘陵农林区以及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较低。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SOCD>10 Mg C hm-2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SOCD在0-5 Mg C hm-2范围内的土壤则主要分布在山东丘陵农林区和黄淮平原农业区。△ SOCD在5-10 Mg C hm-2范围内的土壤则主要分布在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下降的土壤在黄淮海农业区有零星的分布,但主要集中在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的东部地区。(4)黄淮海农业区的旱地土壤按土类分类可分为20种,其中潮土、褐土、粗骨土、棕壤、砂姜黑土、新积土以及黄褐土,共占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面积的99%左右,其余的土类所占面积不足1%。研究主要的七种土类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密度演变,得到2015年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按高低顺序排列为:潮土>褐土>黄褐土>新积土>砂姜黑土>粗骨土>棕壤。主要的七种土类土壤有机碳密度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黄褐土的增长速率最大,由1985年的24.23 Mg Chm-2增加到 30.42 Mg C hm-2,增长率0.20 Mg C hm-2 a-1。由于潮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大,且其占旱地土壤面积的55.17%,可知道潮土对黄淮海农业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占主要作用。(5)黄淮海农业区范围内,无论是大区、省域、市域还是县域的尺度上,其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异性都属于中等变异。大区,省域、市域以及县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系数排序为:大区>省域>市域>县域。相对1985年,2015年各尺度上的变异系数都呈现出减小的趋势。(6)在坡度,年降水量,土壤pH值,土壤容重4个因素中,黄淮海农业区土壤有机碳同年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479,表现为中等强度的负相关。图20表9参187

张凤[6](2020)在《基于GIS的东北旱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加剧,如何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应对全球变暖危机,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旱地土壤固碳方法成为国际学者认可的固碳方法之一。通过合理的农业耕作与管理,旱地土壤可能存在较大的固碳潜力。土壤可以通过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C2)提升其自身的土壤碳密度与生产力。因此,准确估算区域尺度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和固碳潜力不仅可为研究区域尺度土壤碳循环做铺垫,也可为区域范围内科学制定农业管理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实现农业健康绿色发展。目前,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固碳潜力的研究主要采用模型模拟方法,其中CENTURY模型在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应用广泛,并且模拟效果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模型应用已经较为成熟。本研究基于CENTURY模型先模拟研究区内监测点典型土类的有机碳动态演变并根据监测点的长期记录数据检验模型模拟效果。最后利用目前最详细的中国1:100万土壤数据库和中国1:10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通过地理信息科学的空间分析方法,结合土壤剖面数据,得到东北地区旱地土壤图斑,作为CENTURY模型模拟单元。结合研究区气象与农田管理等数据,模拟1985~2015年东北旱地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并利用已有的区域采样数据从区域尺度上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利用模型预测未来30年东北地区在秸秆还田措施下的土壤固碳潜力。主要结论有:1.CENTURY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东北地区典型土类的有机碳动态变化。相关系数与模拟效率(ME)均表明,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两个监测站点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83,模拟效率在0~1之间,表明模型模拟效果令人满意。2.区域验证的结果表明,模型模拟值与实际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0.56),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说明CENTURY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东北地区旱地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1985~2015年东北地区旱地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1985年,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为42.49 Mg C ha-1,到了 2015年,土壤有机碳密度为42.14 Mg C ha-1,减少了 0.35 Mg C ha-1。1985 年土壤有机碳储量为 952.28Tg,2015年土壤有机碳储量为938.39Tg,土壤有机碳储量损失13.89Tg,年均损失率为0.45 Tg C yr1。从空间分布来看,1985年,东北地区32.4%的旱地土壤其有机碳密度在50~70 Mg C ha-1之间,分布在黑龙江的西南、东北部地区和吉林省的北部。仅4.6%的旱地土壤其有机碳密度大于70 MgCha-1。015年,旱地土壤的有机碳密度位于30~50 Mg C ha-1区间占比最高(40.3%),集中分布在黑龙江省西南、东北地区,吉林省中部与辽宁省南部。仅3%的旱地土壤其土壤有机碳密度大于70 Mg C ha-1。1985~2015年东北地区旱地土壤固碳面积占总面积的62%,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东、西部靠近边界的地区以及吉林省中部和辽宁省。而土壤碳损失的土壤面积占总旱地面积的38%,集中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北、西南地区和吉林省中部偏西地区。3.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中,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动态变化存在较大差异。1985~2015年,典型土类如草甸土、黑土、黑钙土等土类其有机碳密度呈现下降趋势;沼泽土、褐土和棕壤等分布面积较小的土类,其土壤有机碳密度有所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动态变化在三个省份之间也有较大差异。4.对秸秆还田的模拟结果表明,提高秸秆还田比例可不同程度促进旱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储量的增加。模型模拟末期秸秆还田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均超过模拟初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随着秸秆还田比例的提高,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加越多越快。图[46]表[6]参[143]

高磊[7](2020)在《植树造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等环境问题,正在慢慢地影响着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植树造林已是应对全球变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增强陆地碳汇、减少土壤侵蚀、缓解全球变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植树造林通过影响土壤碳库的变化来调节地区的碳平衡及气候变化,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造林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也是评价植被恢复措施及其生态效益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为了了解长江流域地区造林后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状况及探究全国范围上的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通过野外调查,共计1395个土壤样品,分析了长江流域植树造林以来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历年文献资料搜集,共计430个样点信息,在全国范围上综合分析了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流域造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土壤有机碳主要在表层0-20cm中积累,占60cm深度土壤剖面内有机碳含量的47.84%,20-40cm和40-60cm深度的占比分别为30.22%和21.94%。这说明土壤表层具有较大的碳库;各土层有机碳含量的变异系数变化不大,在73.50%-86.35%之间,表现为中等程度变异,相对其他地区,贵州、云南和重庆出现了较大的变异系数;在微地形样方10m×10m中,下坡位土壤有机碳含量显着大于中坡位和上坡位(P<0.05),而中坡位和上坡位之间的有机碳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2)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不同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差异在减小,东北、西南地区表现出较高的土壤有机碳储量,西北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较低;降雨和气温均对土壤有机碳存在显着影响,在降雨量<1200mm的地方,降雨可能会是限制土壤有机碳累积的因素之一。平均气温在低于5℃地区的深层土壤具有较大的碳固存潜力;乔木林具有较高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显着高于草地和灌木(P>0.05);土壤有机碳储量随植被恢复年限增长而增加,土壤层0-20cm、20-40cm、40-60cm的土壤有机碳随恢复年限的累积速率分别为0.40 Mg/(ha·yr)、0.26 Mg/(ha·yr)和0.20 Mg/(ha·yr);土壤有机碳储量随坡度变化总体上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坡度0-5°及>20°时表现较低;不同海拔高度之间的有机碳储量有显着的差异性,随海拔呈地带性分布。(3)在表层土壤,各环境影响因子与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存在0.05水平上的显着相关性。气温、降水、植被恢复年限、海拔均与土壤有机碳储量呈显着正相关性,坡度呈显着负相关性。总体来看,土层0-60cm的土壤有机碳储量与降水、气温、植被恢复年限及海拔均有显着相关性(P<0.01);各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机碳均存在明显的影响,且降水与坡度、气温与海拔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也极为显着(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气温、降水、海拔、坡度及植被恢复年限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的主要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6.401%。

周越[8](2020)在《基于通用陆面模式的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土壤肥力、决定作物产量、评价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关键属性。同时,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1m深度内贮存了约1500 Pg的碳,是大气碳库的三倍。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与释放会对全球温室效应产生重大影响。精确衡量历史、当前和未来的土壤碳库储量、密度分布以及增减状况,对于评估土壤碳封存潜力、土壤碳在全球碳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与反馈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地区储存了大量的土壤有机碳,并且该区域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极其敏感,在我国乃至全球土壤有机碳的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大的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上的土壤有机碳研究,土壤有机碳过程模型是唯一行之有效并被广泛应用的模拟手段。但模型法本身的抽象结构与复杂参数给预测结果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通用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CLM)是第五次气候模式对比计划(CMIP5)所有地球系统模式中,唯一考虑生态系统碳氮相互作用的陆面模式,也能准确模拟包括土壤有机碳的碳循环过程。因此,本研究使用CLM4.5模型对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进行模拟,通过参数优化提升了模型精度,并估算了青藏高原历史(1970-2010年)与未来(2020-2050年)的土壤碳库储量变动与密度分布情况。本研究获得的长时间尺度土壤碳库模拟对于明确青藏高原土壤的源汇作用,评估土壤的封存潜力以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合理政策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1)CLM4.5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与参数优化:利用OAT(One at a time)方法对有机碳分解模块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土壤有机碳模拟对温度标量参数Q10、碳库呼吸分数与碳库流转分配比例参数最为敏感。通过文献收集确定参数优化的取值范围,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剖面数据衡量不同参数下的模型精度,选定最优参数后模型精度提高,R2由0.34上升至0.51。(2)基于CLM4.5对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密度分布进行模拟:使用优化后的CLM4.5对青藏高原表层30 cm的土壤有机碳进行了历史模拟与未来预测。1970年至2010年间,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范围为10.046-10.187 Pg,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06年出现转折点,之后开始轻微上涨。有机碳密度的分布趋势为自西北向东南先降低后升高,最高值出现在东南部阔叶林区。未来预测数据集来自CMIP5的四个不同气候模式数据,2020年至2050年间,土壤总有机碳的平均储量变化范围为10.561-10.892 Pg,呈现出持续的上升趋势,增长速度为10.5 Tg·y-1。比较2050年与2010年的有机碳密度分布情况,全区整体呈现上升水平,但南部阔叶林区出现降低的情况。(3)分析探索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的控制因子:基于上述模拟结果,分析了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的控制因子。总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上升先增加,上升至4500 m处后有机碳密度开始降低,在此高度之上,温度对于微生物分解有机碳的抑制作用不足以抵消凋落物碳库输入量的大幅度下降。土壤有机碳密度值与气温降水量都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植被类型同样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造成影响。

苏鑫[9](2020)在《碳添加对东北两种典型土壤碳库动态及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碳源具有高度的生物化学稳定性和较强的吸附性能,在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维持土壤碳库稳定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晰不同碳源在土壤碳代谢中的作用机制,对保持和改善土壤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东北黑土和盐碱农田中添加秸秆、生物炭和纳米碳3种碳源,研究其添加后土壤碳库动态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碳代谢微生物的驱动机制,同时比较两种类型土壤对不同碳源添加的响应机制差异,为维持黑土和盐碱土生产力提供依据。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黑土和盐碱土化学性质、生态化计量特征和碳库动态指标在3种碳源添加后大都表现为根际高于非根际的,但与无碳添加相比,在根际和非根际的变化规律不同。2.3种碳源添加后土壤pH在黑土根际和非根际都增加,而在盐碱土非根际降低;3种碳源添加后黑土和盐碱土养分含量在根际和非根际大都降低,仅有速效氮含量在黑土根际中增加,有机碳和全磷含量在黑土非根际生物炭添加后、盐碱土非根际秸秆添加后增加。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受黑土和盐碱土养分变化影响大都表现为不变或降低,但在非根际土壤中C:N都增加,秸秆和生物炭添加后非根际C:P增加。3.在黑土中,3种碳源添加后土壤碳库动态指标大都降低,但在秸秆添加后土壤根际活性有机碳、在秸秆和生物炭添加后土壤非根际非活性有机碳、在生物炭添加后土壤非根际碳库指数增加。在盐碱土中,3种碳源添加后土壤活性有机碳、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碳库管理指数均在土壤根际增加,在非根际降低;土壤非活性有机碳和碳库指数都在根际降低,而秸秆和生物炭添加后土壤非活性有机碳、秸秆添加后土壤碳库指数都在非根际增加。4.在群落组成及相对丰度方面,3种碳源添加后黑土和盐碱土中的优势菌门都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纲都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3种碳源添加后黑土碳代谢微生物物种丰度高于盐碱土,其中生物炭添加提高了黑土碳代谢微生物物种丰度;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Observed species指数、Chao1指数及Shannon指数在黑土和盐碱土中均降低或无变化。群落组间差异表现为在秸秆添加后黑土出现显着差异物种,主要为硫碱弧菌(Thioalkalivibrio)和硫腺菌(Thiocystis);在生物炭添加后盐碱土出现的显着差异物种主要为硫化细菌(Thiobacillaceae)和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dales)。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碳源添加后,黑土和盐碱土碳代谢仍受土壤化学性质、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碳库动态和微生物的综合作用调控;但在黑土中土壤磷素所占比重降低而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占比增加,在盐碱土中碳代谢微生物所起作用较小。

韩露[10](2020)在《中国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研究》文中认为湿地是处于“水-陆”交互地带的复杂生态系统,作为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等温室气体固定与释放的重要场所,其高效的碳储存效率在土壤-大气圈的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调查显示,湿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6%-8%,但碳储量约占全球有机碳库的三分之一。目前,全球气温升高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湿地土壤不仅影响着全球碳收支平衡,也调控着全球气候变化。因此,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准确估算对温室效应的预测起到巨大的作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一书指出,沼泽湿地碳累积资料的缺乏导致我国对温室气体减排途径和管理对策的确立缺少参考值。因此,深入开展沼泽湿地碳储量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是目前沼泽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开发和利用等领域亟需解决的科学和社会问题。因此,本研究以文献数据、书籍数据和实测数据为基础(共计样点1383个),参考已发表的相关数学模拟方程,通过建立沼泽湿地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精确估算我国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同时,探讨了我国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垂直分异规律,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通径分析(Path analysis,PA)和结构方程模型等多元统计分析法,识别了影响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控环境因子。通过比较相关研究结果,分析了本研究建立估算模型的精确性和实用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可信度。综上,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我国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总储量约为9.945 Pg;(2)我国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青藏高原、东北和西北地区,共计占我国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总储量的99.11%;东北湿地区、西南湿地区和青藏高原湿地区,单位体积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3)除东南和南部湿地区外,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加深呈降低趋势;(4)我国陆地尺度内,纬度和海拔引起的温度和降水差异是影响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控气候因子。对东北湿地区和青藏高原湿地区而言,pH和海拔的差异分别是影响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主控环境因子。

二、Estim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reservoir i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stim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reservoir i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区侵蚀环境下的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侵蚀与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
        1.2.1.1 土壤侵蚀与碳循环
        1.2.1.2 土壤侵蚀碳源汇问题
        1.2.1.3 土壤有机碳组成与碳循环
        1.2.2 水土保持对碳循环的影响
        1.2.2.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2.2.2 淤地坝修建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1 土壤侵蚀速率估算方法精度有待提高
        1.3.2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组成的研究缺乏
        1.3.3 侵蚀影响下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和收支研究较少
        1.3.4 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机制不明确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沙堰沟小流域
        2.1.2 岔巴沟流域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2.2.1 遥感数据收集
        2.2.2 流域水文数据收集
        2.2.3 典型子流域选取
    2.3 野外实验
        2.3.1 沙堰沟小流域野外实验
        2.3.2 岔巴沟流域野外实验
    2.4 样品处理及分析
        2.4.1 土壤粒径测定
        2.4.2 地球化学元素测定
        2.4.3 放射性~(137)Cs测定
        2.4.4 土壤有机碳测定
        2.4.5 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定
    2.5 研究方法
        2.5.1 高密度电阻率法
        2.5.2 流域尺度淤地坝的提取
        2.5.3 流域尺度淤地坝淤积库容估算
        2.5.4 复合指纹示踪法
        2.5.5 二端元混合模型
        2.5.6 泥沙和有机碳收支模型
        2.5.7 统计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3.基于沉积泥沙的流域土壤侵蚀研究
    3.1 小流域侵蚀速率估算
        3.1.1 电阻率成像和沉积物底部检测
        3.1.2 淤地坝库容、淤积量和对应的侵蚀速率估算
    3.2 流域尺度土壤侵蚀速率和泥沙沉积速率估算
        3.2.1 坝地面积和淤积库容关系拟合
        3.2.2 淤地坝提取结果分析
        3.2.3 流域泥沙沉积速率和土壤侵蚀速率估算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4.小流域尺度侵蚀影响下的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和收支
    4.1 淤地坝沉积剖面定年
    4.2 复合指纹示踪泥沙来源
    4.3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4.3.1 流域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差异
        4.3.2 沉积泥沙有机碳含量垂直差异
    4.4 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和收支
    4.5 土壤有机碳放射性组成
    4.6 讨论
        4.6.1 土壤有机碳来源分析
        4.6.2 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收支
        4.6.3 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有机碳的组成和年龄
    4.7 本章小结
5.流域尺度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机制
    5.1 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侵蚀
    5.2 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沉积
    5.3 泥沙和土壤有机碳的输出
    5.4 流域沉积和输出的土壤有机碳的组成
    5.5 土壤有机碳的收支和动态变化
    5.6 讨论
        5.6.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5.6.2 淤地坝修建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5.6.3 流域输出土壤有机碳的组成
    5.7 本章小结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2)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有机碳组分划分研究
        1.2.2 森林土壤有机碳特征研究
        1.2.3 森林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研究
        1.2.4 森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大兴安岭林区概况
        2.1.2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2.2.2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2.2.3 土壤样品测定
        2.2.4 数据处理
        2.2.5 数据统计分析
3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理化特征
    3.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3.1.1 土壤化学性质描述性统计特征
        3.1.2 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3.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3.2.1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指标的剖面分布特征
        3.2.2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3.2.3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3.2.4 兴安落叶松林各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4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4.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
        4.1.1 土壤总有碳的数据检验与变换
        4.1.2 土壤总有机碳的模型筛选
        4.1.3 土壤总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4.1.4 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因子分析
        4.1.5 土壤总有机碳的通径回归分析
    4.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4.2.1 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4.2.2 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4.3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4.3.1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4.3.2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4.3.3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4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4.4.1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4.4.2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4.4.3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讨论
        4.5.2 小结
5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5.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空间特征
        5.1.1 有机碳组分团聚体含量特征
        5.1.2 有机碳组分特征
        5.1.3 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特征
    5.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5.2.1 有机碳组分总体特征
        5.2.2 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5.2.3 有机碳组分间关系
        5.2.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5.3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5.3.1 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组分比较
        5.3.2 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特征
        5.3.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5.3.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5.4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5.4.1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组分比较
        5.4.2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5.4.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5.4.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5.5 讨论与小结
        5.5.1 讨论
        5.5.2 小结
6 大兴安岭林区植硅体碳特征
    6.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碳空间特征
        6.1.1 土壤植硅体形态特征
        6.1.2 土壤植硅体碳描述性统计特征
        6.1.3 土壤植硅体碳地带性特征
        6.1.4 土壤植硅体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间的相关关系
        6.1.5 土壤植硅体碳与土壤化学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6.1.6 土壤植硅体碳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特征
        6.2.1 土壤植硅体剖面特征
        6.2.2 土壤植硅体与土壤各指标的相关关系
    6.3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6.3.1 土壤植硅体碳统计特征
        6.3.2 土壤植硅体碳剖面特征
        6.3.3 土壤植硅体碳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6.3.4 土壤植硅体碳影响因素分析
    6.4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6.4.1 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比较
        6.4.2 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碳剖面分布特征
    6.5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6.5.1 不同林型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比较
        6.5.2 不同林型土壤植硅体碳剖面分布特征
    6.6 讨论与小结
        6.6.1 讨论
        6.6.2 小结
7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碳储量估算
    7.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储量
    7.2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储量
    7.3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碳储量
    7.4 讨论与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及固碳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量碳储量估算
        1.2.2 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
        1.2.3 碳储量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1.2.4 固碳潜力研究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1 数据来源
        2.3.1.2 数据处理
        2.3.2 地统计学空间插值分析
        2.3.3 相关分析
        2.3.4 路径分析
        2.3.5 区域分析法
        2.3.5.1 碳储量现状统计分析方法
        2.3.5.2 固碳潜力估算与统计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3.1 结果分析
        3.1.1 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及其空间分布
        3.1.2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及碳密度空间分布
        3.1.3 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及碳密度空间分布
        3.1.4 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及碳密度空间分布
        3.1.5 黄土高原不同碳库碳密度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3.2 讨论
    3.3 小结
第4章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固碳潜力估算与空间分布
    4.1 结果分析
        4.1.1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1.2 森林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1.3 草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1.4 农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4.2 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大别山北麓农田土壤碳库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以裕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项目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碳储量研究进展
        1.2.2 土壤碳储量估算方法
        1.2.3 土壤碳储量影响因素
    1.3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技术路线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地貌与土壤植被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第三章 野外采样和分析方法
    3.1 野外采样和预处理
        3.1.1 野外采样与编号
        3.1.2 样品预处理
    3.2 样品的测试方法
    3.3 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
        3.3.1 表层单位土壤碳储量计算
        3.3.2 中层单位土壤碳储量计算
        3.3.3 深层单位土壤碳储量计算
    3.4 土壤容重的确定
    3.5 数据处理
第四章 土壤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土壤碳储量及碳密度分布特征
        4.1.1 土壤碳储量分布特征
        4.1.2 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
    4.2 不同土壤类型土壤碳密度与储量分布特征
    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密度与储量分布特征
    4.4 不同地形地貌土壤碳储量与平均密度分布特征
    4.5 土壤碳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4.5.1 土壤碳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4.5.2 土壤碳含量与土壤pH值相关性分析
        4.5.3 土壤碳含量与N、P、S含量相关性分析
        4.5.4 粘粒、容重与土壤碳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4.5.5 土壤碳含量与其他因素相关性分析
    4.6 研究区土壤含量与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库历史变化特征
    5.1 研究区40年表层土壤有机碳(SOC_(20))变化特征
    5.2 研究区各土壤类型SOC_(20)库时间变化特征
    5.3 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SOC_(20)库时间变化特征
    5.4 研究区各地形地貌SOC_(20)库时间变化特征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层(0-1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计算
    6.1 方法与目的
        6.1.1 计算方法的选择
        6.1.2 采样点的概况与选择
    6.2 对比方法合理性的验证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地形地貌土壤中层(0-1m)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
        6.3.1.1 裕安区
        6.3.1.2 霍山县
    6.4 历史对比与影响因素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有机碳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
    1.2 土壤有机碳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缓解作用
    1.3 土壤有机碳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农业管理措施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5 环境因素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6 土壤固碳估算方法
        1.6.1 IPCC法
        1.6.2 简单计算方法
        1.6.3 传统数据清查
        1.6.4 一般机理模型
        1.6.5 基于GIS的机理模型方法
    1.7 CENTURY模型研究现状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气候条件
        2.1.2 地形地貌
        2.1.3 社会经济
        2.1.4 水系及水资源
        2.1.5 自然、人文资源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CENTURY 4.5
        2.2.3 土壤有机碳计算
3 点位模拟验证与区域验证
    3.1 点位模拟与验证
    3.2 区域验证
4 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趋势
    4.1 黄淮海农业区土壤有机碳随时间变化趋势
    4.2 黄淮海农业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
    4.3 与其它研究的对比
    4.4 土壤固碳估算
        4.4.1 基于最大值法估算土壤固碳潜力
        4.4.2 基于CENTURY 4.5模型预测土壤固碳潜力
5 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在区域和土类之间的差异
    5.1 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有机碳在区域间的差异
        5.1.1 同一区域尺度内的差异系数的计算
        5.1.2 不同区域尺度内的变异程度的计算
    5.2 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有机碳在土类间的差异
6 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
    6.1 土地利用变化对研究的影响
    6.2 环境因素对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基于GIS的东北旱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土壤有机碳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1.1.2 旱地土壤固碳的重要性
    1.2 农业管理措施在固碳中的作用
        1.2.1 耕作制度
        1.2.2 秸秆还田
        1.2.3 施肥
        1.2.4 灌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壤有机碳储量
        1.3.2 CENTURY模型模拟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1.3.3 土壤固碳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长期土壤肥力监测点
        2.1.3 土类与作物
    2.2 数据获取
    2.3 CENTURY子模型
        2.3.1 土壤有机质含量计算模型
        2.3.2 植物生产力计算模型
        2.3.3 土壤温湿度计算模型
    2.4 研究方法
        2.4.1 旱地土壤图斑数据库
        2.4.2 模型初始化与参数化
        2.4.3 模型验证
    2.5 农田管理措施情景的设置
    2.6 土壤有机碳及固碳潜力的计算方法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点位尺度旱地土壤有机碳演变模拟与验证
    3.1 旱地土壤肥力监测点土壤有机碳模拟
    3.2 旱地土壤肥力监测点土壤有机碳模拟结果验证
4 东北地区旱地土壤有机碳演变模拟
    4.1 基于图斑的模拟结果统计
    4.2 基于图斑的土壤有机碳变化规律
    4.3 模型模拟结果的区域验证
    4.4 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储量的演变规律
    4.5 东北土壤有机碳演变的空间分布特征
5 不同省份土壤有机碳演变规律及土类差异
    5.1 不同省份土壤有机碳演变规律
    5.2 不同省份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5.3 东北地区旱地土壤有机碳演变的土类差异
    5.4 不确定性分析
6 不同农业管理措施下土壤固碳潜力模拟
    6.1 农业管理措施下旱地土壤有机碳演变
    6.2 秸秆还田措施下土壤固碳潜力与速率
    6.3 秸秆还田措施下土壤固碳速率的空间分布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植树造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有机碳库研究进展
        1.2.2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野外实验
    2.2 数据搜集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2.3.2 样品处理及数据分析
第三章 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3.1 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变化
    3.2 土壤有机碳水平分布变化
        3.2.1 土壤有机碳水平分布特征
        3.2.2 土壤有机碳水平分布的统计分析
    3.3 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4.2 气候条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2.1 降水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2.2 气温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3 植被类型及其恢复年限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3.1 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3.2 植被恢复年限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4 地形条件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4.1 坡度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4.2 海拔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综合因素分析
    5.1 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统计分析
        5.1.1 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
        5.1.2 土壤有机碳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5.2 主成分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2.1 本文创新点
        6.2.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基金项目资助
致谢

(8)基于通用陆面模式的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有机碳储量计算方法
        1.2.2 陆面过程模型的优化与改进
        1.2.3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异质性与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植被类型
    2.2 CLM模型介绍
        2.2.1 CLM模型简介
        2.2.2 模型的结构框架
        2.2.3 土壤碳库计算方案
    2.3 数据集介绍
        2.3.1 模型输入数据
        2.3.2 模型验证数据
    2.4 参数敏感性分析与优化
    2.5 模型评价指标
3 模型的初始化、参数化与校验
    3.1 模型移植与创建
    3.2 实验设计与运行
    3.3 模型参数率定
    3.4 模型精度验证
    3.5 模型结果降尺度处理
4 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的时空变化特征
    4.1 总土壤有机碳储量年际变化历史模拟
    4.2 土壤有机碳密度历史分布情况
    4.3 总土壤有机碳储量年际变化未来预测
    4.4 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未来预测
5 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的控制因子
    5.1 高程对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的影响
    5.2 气温与降水对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的影响
    5.3 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

(9)碳添加对东北两种典型土壤碳库动态及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土壤碳库的研究现状
        1.1.1 土壤碳库的研究概述
        1.1.2 土壤碳库的研究进展
    1.2 土壤碳代谢微生物的研究现状
        1.2.1 土壤碳代谢微生物的研究概述
        1.2.2 土壤碳代谢微生物固碳机理和途径
        1.2.3 农田土壤碳代谢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2.4 农田土壤碳代谢微生物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意义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样地概况
        2.1.1 黑土试验样地
        2.1.2 盐碱土试验样地
    2.2 试验材料
    2.3 样地设置
    2.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5 试验方法
        2.5.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2.5.2 土壤碳库动态指标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2.5.3 土壤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指标的测定
    2.6 数据分析
    2.7 技术路线
第3章 碳添加对东北两种典型土壤化学性质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1 碳添加对黑土化学性质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1.1 碳添加对黑土化学性质的影响
        3.1.2 碳添加对黑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2 碳添加对盐碱土化学性质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2.1 碳添加对盐碱土化学性质的影响
        3.2.2 碳添加对盐碱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3 碳添加对东北两种典型土壤化学性质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综合分析
        3.3.1 碳添加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3.3.2 不同碳源对土壤化学性质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差异分析
第4章 碳添加对东北两种典型土壤碳库动态的影响
    4.1 碳添加对黑土碳库动态的影响
        4.1.1 黑土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4.1.2 黑土非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4.1.3 黑土碳库活度的变化
        4.1.4 黑土碳库活度指数的变化
        4.1.5 黑土碳库指数的变化
        4.1.6 黑土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
    4.2 碳添加对盐碱土碳库动态的影响
        4.2.1 盐碱土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4.2.2 盐碱土非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4.2.3 盐碱土碳库活度的变化
        4.2.4 盐碱土碳库活度指数的变化
        4.2.5 盐碱土碳库指数的变化
        4.2.6 盐碱土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
    4.3 碳添加对东北两种典型土壤碳库动态影响的综合分析
        4.3.1 碳添加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碳库动态的影响
        4.3.2 不同碳源对土壤碳库动态影响的差异分析
第5章 碳添加对东北两种典型土壤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1 碳添加对黑土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1.1 黑土碳代谢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5.1.2 黑土碳代谢微生物物种丰度的变化
        5.1.3 黑土碳代谢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相对丰度的变化
        5.1.4 黑土碳代谢微生物群落组间的差异
    5.2 碳添加对盐碱土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2.1 盐碱土碳代谢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5.2.2 盐碱土碳代谢微生物物种丰度的变化
        5.2.3 盐碱土碳代谢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相对丰度的变化
        5.2.4 盐碱土碳代谢微生物群落组间的差异
    5.3 碳添加对黑土和盐碱土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综合分析
        5.3.1 群落组成及相对丰度
        5.3.2 群落多样性和物种丰度
第6章 碳添加后东北两种典型土壤碳库动态与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分析
    6.1 碳添加后黑土碳库动态与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分析
    6.2 碳添加后盐碱土碳库动态与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中国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3.1 湿地土壤有机碳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
        1.3.3 影响湿地碳含量的环境因素
        1.3.4 土壤有机碳估算方法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2章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库的建立
        2.1.1 数据收集与提取
        2.1.2 地理区自然属性
    2.2 数学方法选取与估算模型建立
        2.2.1 湿地土壤容重估算模型
        2.2.2 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变异规律估算模型
        2.2.3 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模型
    2.3 理化与统计分析方法
        2.3.1 理化分析
        2.3.2 统计分析
第3章 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
    3.1 有机碳总储量估算
    3.2 有机碳储量估算差异分析
    3.3 影响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因素分析
第4章 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垂直分异规律
    4.1 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异规律
    4.2 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异规律
    4.3 影响土壤有机碳分异规律的因素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Estim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reservoir i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区侵蚀环境下的流域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D]. 曾奕.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D]. 王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及固碳潜力评估[D]. 李妙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02)
  • [4]大别山北麓农田土壤碳库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以裕安区为例[D]. 向娇.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5]黄淮海农业区旱地土壤有机碳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 唐敏.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3)
  • [6]基于GIS的东北旱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研究[D]. 张凤.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7]植树造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高磊.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基于通用陆面模式的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模拟研究[D]. 周越. 浙江大学, 2020(02)
  • [9]碳添加对东北两种典型土壤碳库动态及碳代谢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苏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中国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研究[D]. 韩露.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估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