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心城 明天的卫星城

今天的中心城 明天的卫星城

一、今日中心镇明天卫星城(论文文献综述)

闫磊[1](2020)在《徐州市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做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的工作目标,这对于优化城市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加快产业转型等方式,将具备条件的乡镇或者街道培育成为新型小城市,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极为重要。本文以徐州市大庙街道为例,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实地走访、调查研究、实例分析等方法,以行政区划层级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小城市建设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介绍了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的现状、政府作用的发挥,发现其在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存在的不足之处:发展定位不清晰、规划引领力度弱、投资结构不合理、城市综合承载力不足等,然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所处的历史阶段认识不全面、对规划编制的重视程度不足、对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的方向不明等。最后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提升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效果的建议,包括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优化投资规模结构等,以此为大庙街道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脱颖而出,以“领跑全区、领先全市”的目标,成功创建成为新型小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马程[2](2019)在《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文中认为自从2016年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特色小城镇”的相关政策以来,“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一直是政治家、学者和公众讨论的话题。它被寄予期望成为一种新的城镇化路径和城市病的解决方案。从那时起,全国许多“特色小城镇”被提名和认证,然而在特色塑造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不足和误区。当然,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关注了由近代知名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打造的“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南通的特色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和城市形态,意在探索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空间形态类型、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并运用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提供引导。除第一章绪论以外,文章分为六个章节第二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及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综合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空间伙伴(space mate)和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al typology)的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并建立起南通地区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体系。第三章,运用历史分析法,对张謇的“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和中国近代第一座棉纺织工业特色小城镇——唐闸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历时性分析。进而通过两组对比研究:○1唐闸与南通城镇体系中的其他功能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天生港镇和狼山镇的对比分析,探求不同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2唐闸与国际上同时期诞生的第一座花园城市莱切沃斯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霍华德和张謇的小城镇建设理念的异同以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的作用。第四章,全面分析了南通地区小城镇的分布、规模、整体形态等,总结出历史上南通小城镇发展的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以及目前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类型,根据这些因素选取有一定人口、经济基础的小城镇作为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分析的样本,并根据其主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的不同分为交通区位、产业市场、历史文旅三类。第五章,运用前文总结出的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对样本小城镇中的各类空间形态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及类型学统计。第六章,借鉴生物基因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梳理出形态要素、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之间的深层结构关系,提出“形态键”、“形态链”等概念,建立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编码系统,并绘制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类型地图,总结出南通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基本特征及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第七章,阐述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重要性,提出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根据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特征和城市设计的设计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提出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南通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思路。一百多年前的南通,是中外闻名的“模范县”,是近代中国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楷模,各地竞相学习的榜样。随着特色小城镇概念的提出,拥有着悠久特色小城镇发展史、良好经济环境和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南通必将再次通过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获得广泛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实际,针对特色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在空间特色塑造上面临的困难和困惑,提出科学的、有效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虽然讨论的是南通地区的小城镇,但是其研究方法和路径可以适用于更多案例。

马佐澎[3](2019)在《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新市镇疏解大城市功能、振兴乡村经济、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显。新市镇已经成为新时期统筹解决我国“大城市病”、“小城镇病”、“乡村病”问题的关键节点。然而,当前学术界对新市镇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乡村地域的公共服务中心或大城市的功能组团,它们所扮演的统筹解决“城市—乡村”问题空间载体的角色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致使新市镇的规划实践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区位选择不合理、产城空间不融合、功能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突出,这既制约了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也不利于新时期我国城市与区域整合发展理论的创新。东北地区受计划经济历史发展路径的影响,形成了“中心城市发达、乡镇经济落后”的发展格局,小城镇普遍呈现出公共服务设施支撑能力不足,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较差的发展特征,这决定了东北地区新市镇形成的支撑性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与乡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显着不同,新市镇的发展特征与形成路径表现出显着的地域性。东北地区新市镇的规划建设不能盲目“照搬”和机械“套用”东部沿海新市镇的开发模式,因此,厘清东北地区新市镇形成的机制与开发模式,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理论课题,也是优化东北地区城镇体系职能与空间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解决的实践问题。基于上述理论发展与实践需求,本研究在阐释新市镇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新市镇的发展背景、发展过程、功能类型、地域差异特征、形成机制与开发模式,并实证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城市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过程,评价了新市镇发育程度,划分了新市镇的功能类型,探讨了新市镇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大城市区域重构的模式与调控措施。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从产业、居住、生态方面论述了新市镇发展的理论内涵,并以此构建了新市镇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填补了当前我国新市镇研究缺乏评价方法的研究空白,对我国其他地区新市镇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基于长春市的地域发展特色,提出了构建“垂直+平行化”的新市镇空间体系发展模式及其调控措施,为我国经济发展迟滞、社会经济结构不尽完善的老工业城市的新市镇建设提供参考案例与实践借鉴。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新市镇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部分。该章总结了新市镇概念的起源与发展,提出了本研究对新市镇概念的理解;介绍了新市镇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新市镇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是我国新市镇的形成背景与时空特征部分。从大城市病问题、乡村地域城镇化和新市镇建设状况3个方面总结了新市镇的形成背景;利用典型案例分析了新市镇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总结了我国新市镇的功能类型;从产业类型与空间分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新市镇发展的地域差异特征。第三章是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部分。从大城市功能扩散、乡村地域功能转型以及城乡规划调控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从产业类型的角度划分了新市镇的发展模式,并分析了不同开发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是长春市新市镇发展状态与空间格局部分。利用城镇建设用地中心集聚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识别了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轨迹;从产业系统、居住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以及三者的耦合关系的角度,评价了长春市新市镇的发育程度;采用行业产值“平均值+标准差”的方法,划分了长春市新市镇的功能类型,并分析了各类新市镇的发展特征与形成路径;分析了长春市新市镇的空间集聚特征、圈层与轴带分布格局。第五章是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部分。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大事件、郊区化与城乡规划的角度,分析了长春市新市镇形成的宏观影响因素。选取经济基础、创新能力、交通可达性等7个指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讨了各功能类型新市镇区位选择的微观作用机理。第六章是长春市新市镇的问题与调控措施。该章分析了长春市新市镇发展面临的问题、未来发展的驱动力;提出了长春市新市镇区域重构的组织模式与空间格局;从城市行政管理模式、交通体系建设、乡镇撤并以及城镇规划理念四个方面,提出了长春市新市镇空间重构的调控措施。

郭磊贤[4](2018)在《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放任增长”或“限规模、疏人口”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但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指引作用有限。本文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密度”和“设施”作为调节聚落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聚落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文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聚落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聚落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文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姜玉洁[5](2017)在《基于文化景观视角下的慈城古镇认知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古镇是我国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场所,有着不菲的历史文化价值。古镇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缩影,是一代人深藏心底的记忆,有着特殊的底蕴,对于居住在那里的人,它是家,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它是故乡。伴随旅游开发与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古镇、传统乡村失去了原始风貌;一些特色建筑民居、传统风俗民情,正一步步走向消亡;历史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传统习俗得不到延续,着实让人惋惜。现存众多的历史古镇,多是基于旅游开发思路对其规划保护,这种保护机制主要以经济价值为标尺,对于文化价值突出的历史古镇的而言,其保护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诸多盲点。随着文化景观被确立为新的遗产类型,世界遗产保护观念发生转变,从传统的单独对文物古建的保护发展到对其周围环境的整体性保护。根据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分类标准,历史古镇可被界定为有机演替的持续性文化景观。因此基于文化景观视角下,把历史古镇视为文化景观遗产,对其认知与保护研究,既可弥补古镇保护文化景观遗产方面的空缺,又可为古镇的保护注入新鲜血液。慈城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有着2500年的建城史、1200年的县城史,留存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景观。如今在城市化和旅游开发背景下,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文化景观理论与慈城古镇的现实背景,提出本文研究的论题:基于文化景观视角下的慈城古镇认知与保护研究。旨在将文化景观理论应用到慈城古镇的认知与保护中,拓展其保护视角,完善保护机制,以期古镇既得到保护的同时,又能够可持续发展,为同类历史村镇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基于论题,本研究分三部分论述:第一部分界定了中国语境下文化景观的概念与分类,并进一步论述了历史文化村镇文化景观的分类与构成。第一章分析了选题各方面背景,确定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详细归纳阐述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文化景观和慈城古镇的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确定研究内容、方法及整体框架。第二章分析了引入文化景观视角的可行性,并指出存在概念模糊的问题,结合中西方不同哲学文化背景下对文化景观的理解,基于世界遗产中文化景观的定义,将其内涵和价值拓展,提出了中国语境下文化景观的概念。第三章了分析国内外文化景观分类的研究,最终采用单霁翔先生关于文化景观的八项分类方法(城市类、乡村类、遗址类、宗教类、民俗类、产业类、军事类),并且进一步界定了历史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与类别。认为历史文化村镇属于城市类或乡村类文化景观,包括自然环境、城建民俗、文化氛围三项内容,它们既是文化景观的构成元素也是影响因素,三者相互作用分别形成了有形的三维文化景观载体系统和无形的文化思想价值系统。为了方便对其保护研究,进一步将两个系统分解。其中三维载体系统分为:区域文化景观、聚落环境景观、空间场所景观、建筑构筑景观、民俗行为景观;文化价值系统分为:文化风俗、情感观念、精神价值。探索其保护,制定二元合一与合纵连横两种保护机制。第二部分是对慈城古镇的认知与评价研究;第四章运用文化景观概念、构成和分类研究的理论成果,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从古镇概况、文化景观要素的历史演替和构成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认知古镇文化景观。第五章凝练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价值元素,并通过问卷调查确定了文化、情感、经济、科学、自然、美学六项价值元素所占权重,对三维载体系统的五类文化景观进行定性评估;结合文化景观的演替,提取久远度,结合世界遗产价值标准中的原真性、完整性,确定了久远度、真实度、完整度三项度量元素,对三维载体定量评估。综合定性与定量评估构建古镇文化景观评价体系,根据评价分析文化景观现存问题。第三部分是对慈城古镇的保护实践研究以及研究总结。第六章分析古镇文化景观评价结果,结合其保护规划的现状,确定保护目标,运用风景园林学、遗产保护学相关理论制定原则和思想,对古镇五类文化景观载体进行保护研究,实现对古镇的认知与保护,使古镇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得以传承。第七章总结研究成果、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王林申[6](2017)在《“流”与“形”: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的生成机理与规划控制》文中研究表明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形式,其外围区域是保证大都市区高效协调的长期焦点,而城市中心则是其所处的外围区域发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与信息流等通过不断运动来支撑大都市区的运行,也促动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空间的发展。本文构建了“流”作用下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空间生成机理的理论框架,包括差异化位势作为基本条件、复合式协同作为运行机制、流动性特征作为影响因子,碎化与网络作为响应形式四个方面,其中重点对各类“流”在时空间维度复合协同机制与流方向、流层次、流速度、流强度与流粘性变量在生成机理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选取北京都市区及通州城市中心为作为实证对象,主要实证内容包括:(1)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空间极化模型测度了市域范围内社会经济要素空间格局与中心性,对中心城区内外同一连锁品牌城市综合体比对,通过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城市中心区范围。研究发现新的增长中心在大都市区外围出现,但外围城市中心在高端服务业开发的规模等方面与中心城区城市中心存在差距。(2)从“流”的影响看,时间维度中重大设施时序整理发现其所代表的资本流对政策流进行了积极响应,空间维度中平均热力指数的计算证明人流与建成区的城市中心空间范围大致相符并衍生进一步扩展需求,时空维度中相关系数的计算证明轨交交通流与其周边服务设施分布数量的资本流负相关并且资本流的空间状态受交通流的限定;此外,城市中心在信息流中同样映射出一定程度的现实空间中心性。(3)通过空间重心与碎化指数计算,发现重要公共设施重心不断拉长、碎化程度逐步降低;通过各街道(地区)增长趋势分析,发现与通州区交界的朝阳区东部出现了具有发展潜力的增长中心雏形。(4)采用标准差特征椭圆方法分析发现通州城市中心与中心城区存在双向、多元的联系,通过核密度分析与关联网络格局判断发现外围城市中心是与中心城区城市中心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围城市中心参与下的大都市区城市中心网络模型并得到验证。创新点在于:第一,将“流”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城市中心这一微观空间尺度,从流向外围的基本条件、促动演进的运行机制、发挥影响的主要因子、不同尺度的响应形式四个方面构建“流”与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空间生成机理的理论框架。第二,提出各类“流”的复合式协同是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空间生成的动力机制。各类“流”在时间维度的跟随与反馈、在空间维度施行显性流的近域有“形”聚集与隐性流的远域无“形”扩散,并在时空两个维度得以协同。第三,利用百度搜索中包含与被包含的关联语义功能,借鉴城市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构建了城市中心被关注度指数,运用复杂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大都市区城市中心网络的数学模型。第四,通州城市中心是不同阶段、等级与区位公共职能“融合型”的城市中心,其重要公共设施的空间腹地增大、碎化程度降低,朝阳区紧邻区域增长明显,一个超级都心的雏形初现。该中心部分服务业具有现实与虚拟的双重中心性。第五,在北京都市区验证了大都市区城市中心网络的存在,从节点中心性、结构洞、凝聚子群和关联方向等方面论证了各城市中心的角色,指出通州城市中心完全参与到该网络中,受其他城市中心关注,但尚不具备影响力与控制力。最后提出了城市规划从控制空间向控制时间转变的理念,将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以流控形”的规划控制思路落脚在各种“流”的紧密协同中,继而从“多流合一”的平台出发提出“织补”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多重关系的具体措施。该研究成果是对“流空间”理论、城市中心空间发展和规划理论的补充,可作为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发展决策、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相关工作的参考。

孙广琦[7](2014)在《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镇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最低一级建制的地方基层政府,乡镇不仅承担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使命,也是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我国以农耕文明而着称,与之相对应的是乡镇发育早,历史悠久。从秦汉的乡亭制开始,到隋的保甲制,以及皇权、绅权和族权的长时间稳定共存。新中国成立以后,乡村并存向乡政权制、人民公社制到乡镇政府发展,乡村组织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多次进行了乡镇机构改革,使乡镇政权不断有效地适应了时代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国乡镇的发展明显提速,并出现了分化,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形成不同的乡镇类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改革发展的先机,一大批乡镇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发达的乡镇,正在向新型小城市方向而迈出坚实的步伐,但是他们又普遍面临着职权、管理体制、机构配置和公共服务等诸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障碍。创新经济强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苏南地区作为“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是全国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其经济强镇的快速崛起,不仅改变了苏南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也对苏南区域增长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选择苏州经济强镇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挖掘苏南强镇扩权独创性的做法和个性的价值和成效;另一方面,可为后续的扩权强镇提供可贵的经验,对全国后发达区域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提供启迪和借鉴,甚至还可以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答案,必须在探索中积累经验、研究对策、总结完善。笔者对已有的一些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评述,同时结合自己直接参与强镇扩权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认为强镇扩权不仅是要理顺县镇之间的权责关系,消除现有的体制性障碍,更要突出以“善治”为引领,加快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乡镇治理成效,使乡镇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有限型、责任型和法治型政府。第一部分,导论。这部分主要探讨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重点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深度分析相关理论,从而得出文章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部分,乡镇与乡镇治理。通过历史分析法,对我国乡镇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了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揭示了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以及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并对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通过比较研究法,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地方及乡镇治理积累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其对我国推进乡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借鉴与启示。第四部分,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苏南地区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工业基础,并抢抓开发开放的机遇,崛起了一大批综合实力不凡的“经济强镇”,凸现了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等特征。本部分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角度的因素分析来总体把握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并对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从经济动力、政治动力和现实动力三大方面进行作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与苏南经济强镇谋求可持续发展之间形成强烈的冲突,必须要通过重构治理模式,从而拓展发展空间,激发体制活力,提高发展绩效。第五部分,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苏南经济强镇根据自身实际,并在国家、省和市等各级政策制度的引领下,围绕扩大管理权限、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等方面作了全新的探索。第六部分,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本部分在论述苏南强镇扩权带来的正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其背后的原因。苏南强镇通过扩权改革,在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等自身体系调整优化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己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与此同时,在放权的合法性、资源政策倾斜、政策执行、权责匹配、体制障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七部分,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论文指出,从强镇扩权向扩权强镇延伸和提升,须从思想认识的提升、制度设计的引领,要素功能的完善、权力运用的规制以及城市演进的方面等方面着手,持续推进配套改革,以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与思路,谋求改革的深化,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第八部分:结论。主要概括出本文的几点基本结论,并提出进一步思考的方向。

俞琦[8](2013)在《中国全域城市化理论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不少城市已经进入城市化中后期阶段。但是由于我国特色的国情下,城市化发展面临着大量的弊病,阻碍着城市化合理健康地演进。如城乡差异问题,二元体制问题,区域发展不均衡,城市空间规划等问题,导致“环境、资源、人口、发展”四位一体在整体协调上的巨大困境。然而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城市化合理发展,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全域城市化是“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下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与传统城市化相比,更多的是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优化协调区域内各个组团的功能,实现城市整体的有机、健康发展。可以说,全域城市化是指导城市化高级阶段优化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新型城市化模式。本文认为,全域城市化是城市化后期,以城市整体作为发展的落脚点,打破城乡割据,协调区域发展的网络化、现代化的城市化高级阶段。自大连2009年提出全域城市化战略以后,这种以城市整体为落脚点,均衡化发展的城市化模式就得到了政界和学界的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全域城市化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不多,全域城市化的概念界定,适用范围,执行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具体的措施和效果等都存在不确定性。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无法完全参照发达国家模式,而城市化转型又迫在眉睫。因此,全域城市化的理论实践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化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和经典案例,总结城市化演变过程,对全域城市化的概念内涵进行界定辨析,提出全域城市化发展模式和发展重点。通过对国内相关城市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分析,了解全域城市化对提高城市综合实力的作用及适用性,评价国内全域城市化的发展现状。为未来全域都市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背景意义、研究目标,对全域城市化的概念进行界定辨析,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为研究的理论综述。主要梳理介绍了国内外全域城市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基础理论。第三章和第四章为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主要是全域城市化的案例研究,包括了国内外7个大都市区建设案例。其中对大连、成都当前的“全域城市化”建设做了较为详细的重点分析。第四章主要是定量分析评价。以宁波、杭州、苏州作为对比城市,分析全域城市化建设对提高城市整体综合实力的作用。同时分析大连、成都全域城市化建设的效果和不足,以及评价近期提出全域城市化发展目标的宁波发展全域城市化的基础情况。第五章主要从空间规划、区域发展、要素流通、法制法规四个方面对全域城市化发展提出策略建议,为将来城市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邵士官[9](2012)在《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小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结晶,是县级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中心。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尤其是后危机时代,城市在以扩大内需拉动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来看,大中城市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而小城市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度、高质量的发展期。诚然,我国小城市发展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却仍面临诸多阻滞因素,其中的矛盾与症结亟待破解。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小城市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文定位于城市理论体系中较为薄弱的小城市研究,通过系统阐述,廓清小城市的内涵,破解小城市发展的桎梏,提高对小城市的科学认识,对于推进我国小城市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城市发展的研究需要一个全面扎实的基础。本文一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小城市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小城市与城镇体系各个方面的关系和联系入手,提出了从小城市的确定内涵、清晰标准、完整形态等方面认识小城市的新观念。第二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小城市发展的现状,已经形成的特点,面临的矛盾问题以及成因,把握小城发展的总体情况。第三个方面,深入总结梳理、借鉴国外小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并以山东省小城市发展为重点案例分析,同时搜集运用全国小城市发展的有关数据、信息、案例以及部分研究成果,夯实了小城市发展的研究基础。我国小城市的发展普遍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的小城市大多在秦汉以降的县城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经过了建国以后六十多年的发展,为何至今还处于城市发展的起步阶段,值得我们深思。本文首先运用理论做指导,深入剖析小城市的发展、走势、机理,同时在大量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影响和制约我国小城市发展的内生性主要阻滞因素,即城市区位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人口的相对封闭和停滞,影响城市的发展;对城市选择的历史性因素仍在发挥作用;产业这个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小城市依然没有找到有效的发展途径。同时,本文又深入探讨了影响制约小城市发展的外部阻滞性主要因素,即国家对小城市发展的支持政策始终滞后;小城市发展的规划指导普遍缺乏;小城市的规范和高质量建设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缺乏法律的约束;小城市的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有的小城市管理甚至还处于尚未起步阶段。这八大内生外生性阻滞因素的相互交织,形成了阻碍小城市发展的道道樊篱,导致小城市发展的动力不足,甚至畸形发展。研究应当在分析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正确途径。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城市发展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等知识,着眼于当前制约我国小城市发展的内生外生八大主要阻滞性因素,构建了消解当前制约小城市发展的主要阻滞因素的路径和机制,即以优化特色产业、推进城市治理、形成市民社会,三者有机结合来消解八.大阻滞因素。小城市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制约小城市的阻滞性因素消除以后,小城市如何取得更好更快地发展,是我们下一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关系着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社会能否尽快实现新一轮的发展和振兴。因此,本文着眼于今后三十年发展的历史阶段,围绕打造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尽快完成我国城市化进程,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小城市的发展,创造性的在小城市的空间功能布局、特色产业发展和户籍、土地、创业政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合理的实践性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小城市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参考。

徐群[10](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提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二、今日中心镇明天卫星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日中心镇明天卫星城(论文提纲范文)

(1)徐州市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 小城市建设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
3 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现状及政府作用发挥
    3.1 大庙街道基本情况
    3.2 小城市建设中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
    3.3 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取得的成效
    3.4 大庙街道小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
4 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不足之处及原因分析
    4.1 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不足之处
    4.2 政府作用不足之处的原因分析
5 提升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政府作用效果的建议
    5.1 明确城市发展定位
    5.2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5.3 优化投资规模结构
    5.4 打造产城融合样板
6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小城镇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1.1.2 小城镇的“特色”需求
        1.1.3 小城镇对南通发展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价值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价值
    1.3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边界
        1.3.1 小城镇
        1.3.2 特色小城镇
        1.3.3 空间形态
        1.3.4 形态类型学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概念研究综述及空间形态测度方法
    2.1 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小城镇的定义
        2.1.2 国外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1.3 国内小城镇的定义
        2.1.4 国内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1.5 特色小城镇的定义
        2.1.6 特色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形态类型学研究
        2.2.1 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e Typology)
        2.2.2 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
        2.2.3 形态类型学(Typomorphology)
        2.2.4 国外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2.2.5 国内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2.3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概念
        2.3.1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
        2.3.2 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2.3.3 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2.4 空间形态类型要素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2.4.1 街道层面
        2.4.2 群组层面
        2.4.3 建筑层面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3.1 背景介绍
        3.1.1 张謇
        3.1.2 “中国近代第一城”
    3.2 中国近代第一座特色小城镇——唐闸镇
        3.2.1 唐闸基本情况
        3.2.2 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3.2.3 唐闸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3.2.4 特色小城镇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3.3 唐闸与南通“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及空间形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3.3.1 “一城三镇”体系的空间格局
        3.3.2 “一城三镇”体系中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3.3.3 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3.4 唐闸与国外特色小城镇对比及空间形态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3.4.1 霍华德与张謇城建思想的比较
        3.4.2 莱奇沃斯与唐闸的对比
        3.4.3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比
    3.5 南通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启示
        3.5.1 符合特色小城镇核心概念的尝试
        3.5.2 产业兴镇(实业)
        3.5.3 建设完整产业链和特色小城镇群
        3.5.4 紧密联系农村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通小城镇空间特色发展驱动力的转变和发展
    4.1 南通地区小城镇总体特征
        4.1.1 地理区位
        4.1.2 分布规律
        4.1.3 集聚程度
        4.1.4 镇域形态
        4.1.5 镇区规模
        4.1.6 形状指数
    4.2 南通小城镇形成与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
        4.2.1 盐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2.2 棉纱工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2.3 垦牧运动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3 当前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1 交通区位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2 产业市场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3 历史文旅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4 南通特色小城镇样本的选择
        4.3.1 特色小城镇选择和分类原则
        4.3.2 交通区位型小城镇
        4.3.3 产业市场型小城镇
        4.3.4 历史文旅型小城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量化分析
    5.1 形态要素量化分析统计
        5.1.1 长江镇(沿长江港口)
        5.1.2 平潮镇(高铁新城)
        5.1.3 白蒲镇(高速公路通勤)
        5.1.4 三星镇(叠石桥家纺城——家纺小镇)
        5.1.5 吕四港镇(特色渔业——仙渔小镇)
        5.1.6 石港镇(特色农业——渔湾小镇)
        5.1.7 栟茶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六批)
        5.1.8 余东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
        5.1.9 余西村(二甲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六批)
    5.2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类型整理
        5.2.1 基础数据
        5.2.2 街道结构类型
        5.2.3 群组肌理类型
        5.2.4 建筑界面类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研究
    6.1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组合模式与生物基因
        6.1.1 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形态层级)——碱基
        6.1.2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类型编码)——脱氧核苷酸
        6.1.3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形态类型地图)——DNA
        6.1.4 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6.2 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及结构统计分析
        6.2.1 形态地图和形态链结构
        6.2.2 南通特色小城镇主要形态类型空间占比统计
        6.2.3 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键统计
    6.3 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的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分析
        6.3.1 交通区位型特色小城镇
        6.3.2 产业市场型特色小城镇
        6.3.3 历史文旅型特色小城镇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引导
    7.1 基于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理论
        7.1.1 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的意义
        7.1.2 特色小城镇的城市设计
        7.1.3 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城市设计方法
    7.2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表征
        7.2.1 尺度小
        7.2.2 密度低
        7.2.3 高度矮
        7.2.4 功能混合
        7.2.5 不稳定
        7.2.6 生态宜居
    7.3 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要素
        7.3.1 街道系统
        7.3.2 建筑群组
        7.3.3 城镇界面
    7.4 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城市设计
        7.4.1 交通区位型
        7.4.2 产业市场型
        7.4.3 历史文旅型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3)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市镇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第一节 新市镇概念的辨析
        一、新市镇概念的起源
        二、新市镇概念的引申
        三、论文对新市镇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新市镇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田园城市理论
        二、卫星城理论
        三、集聚与扩散理论
        四、区域增长极理论
        五、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新市镇研究进展
        一、国外新市镇的研究内容
        二、国内新市镇的研究进展
        三、研究评述与论文的切入点
第二章 我国新市镇形成背景与时空特征
    第一节 我国新市镇发展背景透视
        一、大城市扩散与城市病问题的解决
        二、发达地区自下而上的快速城镇化
        三、许多地区新市镇呈现盲目发展的状态
    第二节 我国新市镇发展的过程分析
        一、卫星城发展阶段
        二、飞地型开发区发展阶段
        三、大城市外围组团发展阶段
        四、郊区与发达地区新市镇快速发展
    第三节 新市镇的功能类型
        一、承担大城市功能的新市镇
        二、承担区域性功能的新市镇
        三、资源开发型新市镇
        四、混合功能型新市镇
    第四节 我国新市镇的地域差异特征
        一、东北与内蒙古东部地区
        二、东部沿海地区
        三、中部地区
        四、西部地区
第三章 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区域经济增长与空间集聚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增长极的形成
        三、区域差异与区域中心地
    第二节 我国大城市的功能与空间扩散
        一、大城市要素、产业与功能的集聚
        二、大城市空间集聚转向扩散发展
        三、大城市空间扩散过程与格局
        四、大城市扩散的新市镇发展响应
    第三节 我国乡村功能的转型
        一、乡村非农化发展与乡村功能转型
        二、乡村功能专业化与城镇化
        三、乡村区域新市镇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我国城乡规划的引导与调控
        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二、都市区发展规划
        三、城市总体规划
        四、特色小镇规划
    第五节 我国新市镇的发展模式
        一、工业主导的发展模式
        二、市场与工业驱动发展模式
        三、飞地开发区建设模式
        四、房地产开发带动模式
        五、旅游资源开发带动模式
第四章 长春市新市镇发展状态与空间格局
    第一节 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轨迹
        一、城市边缘区组团发展阶段
        二、近郊新市镇快速发展阶段
        三、远郊与县域新市镇的形成
    第二节 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评价
        一、新市镇发展标准的诠释
        二、新市镇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三、新市镇发展的客观评价
    第三节 长春市新市镇的功能类型
        一、新市镇功能类型划分的依据
        二、不同类型新市镇的发展特征
    第四节 长春市新市镇的空间格局
        一、新市镇的空间集聚特征
        二、新市镇的空间圈层格局
        三、新市镇的空间轴带格局
第五章 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新市镇形成的宏观影响因素
        一、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
        二、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撑
        三、城市大事件的快速推动
        四、人口与产业的郊区化
        五、城乡规划的引导与调控
    第二节 不同类型新市镇区位选择的微观机理
        一、数学模型构建
        二、影响因子甄选
        三、模型结果分析
第六章 长春市新市镇发展的问题与调控
    第一节 新市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新市镇发展的区域性功能不突出
        二、新市镇与中心城市不整合发展
        三、新市镇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四、新市镇功能体系不尽完善
    第二节 新市镇的区域空间重构
        一、新市镇重构的驱动力
        二、新市镇发展模式选择
        三、长春市区域重构格局
    第三节 新市镇重构的调控措施
        一、调整城市行政管理模式
        二、完善市域交通运输体系
        三、引导小城镇组团式发展
        四、创新新市镇规划理念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4)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1.2.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1.2.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1.3 研究面临的若干理论瓶颈
        1.3.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1.3.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1.3.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1.3.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1.3.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1.3.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1.4 研究纲领要点
        1.4.1 突破“质量”认识论
        1.4.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1.4.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1.4.4 引入“治理”因素
    1.5 研究对象
        1.5.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1.5.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1.5.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1.6 研究问题、方法与难点
        1.6.1 科学问题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难点
    1.7 篇章结构
第2章 理论框架
    2.1 核心变量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2.1.3 密度与设施
    2.2 “质量”认识论与空间测度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2.3 基于“密度-设施”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
        2.3.1 模型前提假设
        2.3.2 起始: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2.3.3 过程: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2.3.4 结果:形成阶段性形态结构
    2.4 小结:经由“密度-设施”关系透视研究对象
第3章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密度-设施”分布规律及特征分异
    3.1 “密度-设施”总体治理状况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3.2 “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3.3 特征分异与模式聚类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3.3.3 初步解释
    3.4 小结:寻找塑造“密度-设施”分布状况的历史线索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聚落空间“密度-设施”演化与治理进程
    4.1 研究语境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4.2 时空范围与素材
        4.2.1 历史时期划分
        4.2.2 空间层次界定
        4.2.3 主要文献材料
    4.3 基于“密度-设施”关系的空间演进过程(1946-)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建国初时势(1946-1957)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
    4.4 过程特征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4.4.3 较显着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4.5 小结:待验证的“密度-设施”空间波动特征
第5章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
    5.1 技术思路
        5.1.1 基本原理
        5.1.2 测度分析方法
        5.1.3 数据来源
    5.2 验证“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1990-2010)
        5.2.1 上海市域部分
        5.2.2 苏州市域部分
        5.2.3 沪苏走廊地区
    5.3 波动进程中各类空间的“密度-设施”变化及比较
        5.3.1 各级居民点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5.4 小结:外围地区是现阶段上海-苏州地区的过密空间
第6章 外围地区空间过密化成因与“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应对
    6.1 边界外侧成为政府主导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定居的集中地带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6.3 外围地区修复“密度-设施”关系的自主实践
        6.3.1 地方设施服务治理难点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6.4 评价与启示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6.5 小结:以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密度-设施”优化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空间发展机制及质量提升对策
    7.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
        7.1.1 空间演化与治理的过程逻辑
        7.1.2 成绩和经验
        7.1.3 牺牲和代价
    7.2 对长期空间过密化机制的初步解释
        7.2.1 城市化规律的客观作用
        7.2.2 城市发展理念的长期影响
        7.2.3 区域治理结构的扰动变化
        7.2.4 空间开发模式的深刻塑造
    7.3 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7.3.1 基本判断
        7.3.2 对策建议
        7.3.3 空间框架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
    8.3 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交通设施与医疗设施资料来源
附录B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交通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C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D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及与乡、镇、街道行政边界的比较
附录E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人口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F 调研访谈受访者名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文化景观视角下的慈城古镇认知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主观思绪与专业诉求——源于对古镇的魂牵、对文化的梦绕
        1.1.2 现实背景——慈城古镇在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层面亟需探索研究
        1.1.3 理论背景——文化景观遗产类型的确立及发展趋势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
        1.3.1 关于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研究
        1.3.2 关于国内外文化景观理论的研究
        1.3.3 关于慈城古镇保护研究的发展动态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文化景观视角解读
    2.1 文化景观视角的引入
        2.1.1 可行性分析
        2.1.2 现存问题分析
    2.2 中国语境下文化景观概念界定
        2.2.1 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景观
        2.2.2 西方哲学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景观
        2.2.3 东方哲学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景观
        2.2.4 文化景观概念阐述
    2.3 慈城古镇文化景观界定
    2.4 本章小结
3 文化景观分类与构成界定
    3.1 国内外相关研究
        3.1.1 美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和构成
        3.1.2 日本文化景观的类型和构成
        3.1.3 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和构成
        3.1.4 案例分析启示
    3.2 历史村镇文化景观的分类与构成
        3.2.1 一次解构:分类界定
        3.2.2 二次解构:内容与构成界定
    3.3 从内容到形式:三维文化景观的载体系统
        3.3.1 一次重组:构建三维文化景观载体
        3.3.2 合理性与必要性分析
        3.3.3 二次重组:构建三维文化景观载体系统
    3.4 从内容到内涵:文化思想价值体系统
    3.5 历史村镇文化景观保护机制的构建
        3.5.1 二元合一的保护机制
        3.5.2 合纵连横的保护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慈城古镇文化景观认知
    4.1 慈城古镇的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历史沿革
    4.2 慈城古镇历史文脉——文化景观要素的演替
        4.2.1 化石期: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史前有迹
        4.2.2 萌芽期:勾践破吴、越王留名——源于春秋
        4.2.3 初始期:儒山雅水、城郭始成——筑于大唐
        4.2.4 昌盛期:鼎甲相望、华灯初上——盛于宋元
        4.2.5 成熟期:儒魂商魄、文运昌盛——成于明清
        4.2.6 衰败期:繁华渐逝、止战步殇——衰于近代
    4.3 慈城古镇三维文化景观载体系统
        4.3.1 区域文化景观
        4.3.2 聚落环境景观
        4.3.3 空间场所景观
        4.3.4 建筑构筑景观
        4.3.5 民俗行为景观
    4.4 慈城古镇文化价值体系统
        4.4.1 文化风俗
        4.4.2 情感观念
        4.4.3 精神价值
    4.5 本章小结
5 慈城古镇文化景观价值评价
    5.1 三维文化景观载体评价解读
        5.1.1 评价策略
        5.1.2 评价意义
    5.2 慈城古镇文化景观价值要素分析
        5.2.1 一次选择——价值要素归纳
        5.2.2 二次选择——价值要素问卷调查
    5.3 慈城古镇文化景观定性评估
        5.3.1 价值元素界定
        5.3.2 三维文化景观载体定性评估表
    5.4 慈城古镇文化景观定量评估
        5.4.1 度量元素界定
        5.4.2 三维文化景观载体定量评估表
    5.5 慈城古镇文化景观评价
        5.5.1 区域文化景观评价
        5.5.2 聚落环境景观评价
        5.5.3 空间场所景观评价
        5.5.4 建筑构筑景观评价
        5.5.5 民俗行为景观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慈城古镇文化景观保护实践
    6.1 慈城古镇文化景观保护现状分析
        6.1.1 文化景观现存问题分析
        6.1.2 保护规划现存问题分析
    6.2 慈城古镇文化景观的保护目标、原则与思想
        6.2.1 保护目标
        6.2.2 保护原则
        6.2.3 保护思想
    6.3 慈城古镇文化景观的保护策略
        6.3.1 区域文化景观的保护
        6.3.1.1 保护分析
        6.3.1.1 河姆渡文化空间:慈湖遗址的保护
        6.3.1.2 大运河宁波段文化线路:慈城节点的保护
        6.3.2 聚落环境景观的保护
        6.3.2.1 保风貌——古镇风貌的保护
        6.3.2.2 复格局——古镇格局的保护
        6.3.2.3 整环境——古镇环境的保护
        6.3.3 空间场所景观的保护
        6.3.3.1 做节点——营造公共空间
        6.3.3.2 修界面、整商埠——保护街巷空间
        6.3.3.3 补肌理——保护城市空间肌理
        6.3.4 建筑构筑景观的保护
        6.3.4.1 拓范围
        6.3.4.2 严控制
        6.3.4.3 建档案
        6.3.5 民俗行为景观的保护
        6.3.5.1 风俗类景观保护
        6.3.5.2 仪式类景观保护
        6.3.5.3 技艺类景观保护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成果
        7.1.1 理论成果
        7.1.2 实践成果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
        7.3.1 理论的不足
        7.3.2 实践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流”与“形”: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的生成机理与规划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现实背景与问题
        1.1.1 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1.1.2 外围区域是大都市区高效协调的长期焦点
        1.1.3 城市中心是外围区域发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1.1.4 “这”是“快”起来的时代
        1.1.5 “流”是“快”起来的表征
        1.1.6 “形”是“流”作用的物象
        1.1.7 问题的引出
    1.2 概念范畴与界定
        1.2.1 “流”与“形”
        1.2.2 大都市区及其外围城市中心
    1.3 文献回顾与述评
        1.3.1 国内研究
        1.3.2 国外研究
        1.3.3 小结
    1.4 预期目标与意义
        1.4.1 预期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西方经验与假设前提
    2.1 “流”对空间作用的相关理论
        2.1.1 空间作用的经典模型
        2.1.2 信息地理学中的空间影响
        2.1.3 不同时空维度的空间响应路径
    2.2 西方发达国家中的历程与经验
        2.2.1 整体视角:典型大都市区规划中的“心路”
        2.2.2 个体视角:英国代表性新城中心的“脉络”
    2.3 假设前提
        2.3.1 城市中心完全由“流”构成
        2.3.2 城市及其中心区的“流”运动遵循物理学规律
第3章 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的“流”化“形”成
    3.1 差异化位势——流向外围的基本动力
        3.1.1 大都市区存在势差
        3.1.2 从中心城区流向外围城市
        3.1.3 三个空间条件作为前提
    3.2 复合式协同——促动演进的运行机制
        3.2.1 时序协同中的跟随与反馈
        3.2.2 空间协同中的聚集与扩散
        3.2.3 复合协同中的生成与演化
    3.3 流动性特征——发挥影响的主要因子
        3.3.1 流方向
        3.3.2 流层次
        3.3.3 流速度
        3.3.4 流强度
        3.3.5 流粘性
    3.4 碎化与网络——不同尺度的响应形式
        3.4.1 个体尺度的碎化
        3.4.2 群体尺度的网络
    3.5 小结
第4章 北京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的识别
    4.1 北京都市区尺度的初筛
        4.1.1 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格局演变趋势
        4.1.2 市域中心性测度及其空间格局
    4.2 外围城市尺度下的界定
        4.2.1 研究思路
        4.2.2 评价体系与数据处理
        4.2.3 通州城市中心区的范围
    4.3 城市中心尺度内的认知
        4.3.1 研究思路
        4.3.2 周边现状用地
        4.3.3 开发业态规模
        4.3.4 办公行业门类
        4.3.5 商业入驻品牌
    4.4 小结
第5章 北京通州城市中心的脉冲与响应
    5.1 发展政策的演进与设施建设
        5.1.1 北京新城政策与通州阶段定位
        5.1.2 不同阶段的设施建设
    5.2 人流的时空热度分布与诉求
        5.2.1 城市中心区的视域
        5.2.2 城市综合体的视域
    5.3 轨道交通选线与服务业选址
        5.3.1 通州轨道交通建设概况
        5.3.2 服务业区位的核密度分析
        5.3.3 轨道线路与服务业选址的相关性
    5.4 信息平台使用与实体店区位
        5.4.1 从移动端到PC端的公共设施关注差异
        5.4.2 从人气最高的虚拟中心到人均最高的现实中心
    5.5 空间碎化与不同视角的成效
        5.5.1 空间碎化的类型
        5.5.2 走向集聚的碎化
        5.5.3 更大尺度的集聚
    5.6 小结
第6章 北京都市区城市中心网络的浮现
    6.1 通州城市中心与中心城区的联系
        6.1.1 研究思路与数据获取
        6.1.2 初步观察与研究方法
        6.1.3 实证分析与比较
    6.2 通州城市中心与其他城市中心的联系
        6.2.1 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6.2.2 数据获取与连线密度
        6.2.3 核密度分析界定与高级关联网络的格局
    6.3 通州城市中心参与的都市区城市中心网络
        6.3.1 研究思路与模型建构
        6.3.2 数据获取与计算处理
        6.3.3 作为节点的通州城市中心区
        6.3.4 城市中心网络的凝聚子群
        6.3.5 节点的关联方向
    6.4 小结
第7章 “以流控形”的规划思路与方法
    7.1 城市与时间
        7.1.1 宏观尺度上的城市年轮
        7.1.2 微观尺度上的建筑寿命
        7.1.3 双重尺度中的生命活动
    7.2 城市的规划与时间
        7.2.1 规划的时间(TimeofPlanning)
        7.2.2 规划中的时间(TimeinPlanning)
    7.3 从控制空间到控制时间
        7.3.1 控制要素的转变
        7.3.2 控制手法的演进
        7.3.3 控制效果的推断
    7.4 作为理想境地的“多流合一”
        7.4.1 “多流合一”的理念解构
        7.4.2 “多流合一”的措施生成
    7.5 “织补”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
        7.5.1 理顺建设开发的体制关系
        7.5.2 重塑社会组织的关联关系
        7.5.3 打造永续联动的结构关系
        7.5.4 发挥交通职能的接驳关系
        7.5.5 消融新式孤岛的隔绝关系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与不足
        8.2.1 创新点
        8.2.2 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社会调查问卷样卷
    附录B:社会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附录C:万达广场入住办公企业名录
    附录D:访谈提纲
    附录E:百度搜索量矩阵
    附录F:图纸、表格与公式索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视角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乡镇与乡镇治理
    第一节 我国乡镇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以前的乡村组织体系
        二、建国以后农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变革
    第二节 我国乡镇治理模式的演变
        一、建国以来乡镇政权体制的发展变化
        二、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政府的角色演变
    第三节 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乡镇治理模式
        二、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乡镇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乡镇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的地方(基层)治理
        一、国外地方(基层)治理的实践
        二、国外地方(基层)治理的教训
        三、国外地方(基层)治理对我国乡镇治理的启迪和借鉴
    第二节 国内乡镇治理改革的探索
        一、广东省的“简政强镇”
        二、浙江省的“强镇扩权”
        三、山东省的“扩权强镇”
        四、吉林省的“百镇建设”
    第三节 我国港台地区的基层治理
        一、香港基层治理的经验与借鉴
        二、台湾基层治理的实践和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南乡镇的发展与治理改革的动因
    第一节 苏南乡镇的发展之路
        一、苏南乡镇的发展演变
        二、苏南乡镇发展的历史社会基础和现实自然条件
    第二节 苏南乡镇的总体特征
        一、经济总量大,人口集聚度高
        二、城镇化水平高,产业特色鲜明
    第三节 苏南经济强镇发展呼唤治理改革
        一、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背景
        二、苏南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动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南强镇扩权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一、苏南乡镇治理的创新实践
        二、苏南强镇扩权的政策依据
        三、苏南强镇扩权的制度设计
        四、苏南强镇扩权的政府定位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的具体措施
        一、下放权力,赋予强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
        二、重赋功能,打造强镇治理新型服务平台
        三、优化结构,重组强镇资源配置方式
        四、再造流程,优化强镇政府运行方式
        五、尊重基层,因地制宜推进扩权试点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实践中的若干创新
        一、扩大经济强镇的管理权限
        二、开展综合执法和便民服务
        三、优化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
        四、创新经济强镇的管理体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南强镇扩权后的成就与问题
    第一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取得的成就
        一、产生了经济强镇扩权改革的“四大效应”
        二、实现了经济强镇运行和管理机制的“三大转变”
        三、促进了经济强镇公共治理和经济社会的“两大提升”
    第二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的若干困惑
        一、放权和用权的合法性问题
        二、资源政策倾斜不力问题
        三、政策执行问题
        四、权责匹配问题
        五、部门协调问题
        六、体制障碍问题
    第三节 苏南强镇扩权后产生困惑的原因分析
        一、路径依赖导致阶段性的合法性缺失
        二、思想认识不一致、不统一
        三、制度设计不周全、不系统
        四、利益博弈影响改革进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推进我国经济强镇治理模式重构的对策与思考
    第一节 注重思想认识的提升
        一、提升领导思想认识,支持强镇扩权
        二、加快干部理念更新,推进强镇扩权
        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共享强镇扩权
    第二节 注重制度设计的引领
        一、突出上层设计的首要性
        二、突出制度设计的配套性
        三、突出制度汲取的广泛性
    第三节 注重要素功能的完善
        一、营造有利环境
        二、夯实物质基础
        三、强化要素保障
        四、加强组织领导
    第四节 注重权力运用的规制
        一、确权须明确,风险重监控
        二、用权要规范,执行须有效
        三、绩效重测评,违规必问责
    第五节 注重城市演进的方向
        一、创新城镇建设理念
        二、突出规划引领发展
        三、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致谢

(8)中国全域城市化理论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全域城市化概念界定
        1.2.1 城市化概念及演变机制
        1.2.2. 全域城市化的由来和发展
        1.2.3. 全域城市化的内涵界定
        1.2.4. 相关概念辨析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基础理论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空间扩散理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4. 大都市区理论
        2.2.5. 都市圈理论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全域城市化案例
    3.1. 大连“全域城市化”
    3.2. 成都“全域成都”
    3.3. 宁波“卫星城市”
    3.4. 杭州“网络化大都市”
    3.5. 美国“大都市区”规划
    3.6. 日本“首都圈”规划
    3.7. 挪威“城乡一体化”建设
    3.8.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我国全域城市化发展现状评估分析
    4.1 基本概况
    4.2. 全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估分析
        4.2.1. 指标体系构建
        4.2.2. 原数据标准化处理
        4.2.3. 指标权重获取
        4.2.4 综合得分结果
    4.3. 全域城市化水平构成分析
        4.3.1. 城市经济情况分析
        4.3.2. 城市功能建设分析
        4.3.3. 要素流通水平分析
        4.3.4. 城市形象建设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全域城市化发展对策建议
    5.1. 制定个性化的城市空间布局
        5.1.1. 三个层次的空间组合
        5.1.2. 空间布局的路径依赖
        5.1.3. 城市空间的个性化
    5.2. 统筹全域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5.2.1. 协调区域各功能组团联动发展
        5.2.2. 统筹全域缩小城乡差距
        5.2.3. 全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5.3. 实现要素资源自由流通
        5.3.1.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5.3.2. 区域政策机制一体化建设
    5.4. 完善城市建设制度保障
        5.4.1. 高效的政府运作机制
        5.4.2. 有利的法律法规保障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9)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小城市发展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学术价值
        1.1.3 研究基础
    1.2 概念分析与界定
        1.2.1 小城市
        1.2.2 小城镇
        1.2.3 城市化
    1.3 本研究相关的理论依据
        1.3.1 城市发展的一般理论
        1.3.2 城市发展模式理论
        1.3.3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1.5 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
        1.5.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5.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5.3 对小城市研究文献的评述
第二章 小城市的形态、发展趋势及其与城镇体系的关系分析
    2.1 小城市的形态
        2.1.1 小城市的规模
        2.1.2 小城市的类型
        2.1.3 小城市的人口和腹地
    2.2 小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关系
        2.2.1 城镇体系概念与启示
        2.2.2 小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关系
        2.2.3 小城市与小城市的关系
    2.3 小城市的发展趋势
        2.3.1 小城市将成为乡村城市化人口的主要接纳者
        2.3.2 小城市将成为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承载体
        2.3.3 小城市的发展政策、实践面临挑战
第三章 我国小城市的发展现状与国外小城市发展的经验
    3.1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沿革
        3.1.1 我国古代小城市的发展
        3.1.2 我国近代小城市的发展
        3.1.3 我国当代小城市的发展
    3.2 中国小城市发展的现状
        3.2.1 中国小城市的人口
        3.2.2 中国小城市的经济总量
        3.2.3 中国小城市的区域面积
        3.2.4 中国小城市的分布
    3.3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特点
        3.3.1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特点
        3.3.2 中国小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国外小城市发展的经验
        3.4.1 城市最佳规模理论
        3.4.2 国外小城市发展路径选择的类型以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小城市发展的内生性阻滞因素分析
    4.1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城市起源学说的综述
        4.1.2 城市发展因子理论
        4.1.3 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2 区位的制约
        4.2.1 影响小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4.2.2 山东省小城市的区位分析
        4.2.3 区位如何制约了小城市的发展
    4.3 人口的影响
        4.3.1 小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4.3.2 人口的就业容量小
        4.3.3 人口的流动性较差
        4.3.4 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4.4 历史的因素
        4.4.1 峄城区地方行政建制的主要变迁及变迁时的社会背景
        4.4.2 当前峄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水平及原因分析
        4.4.3 历史的启示:行政建制变迁的发现
    4.5 产业的限制
        4.5.1 山东省工业发展阶段分析与判断
        4.5.2 小城市工业发展分析
        4.5.3 小城市支柱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小城市发展的外生性阻滞因素分析
    5.1 政策与体制的约束
        5.1.1 人口政策方面
        5.1.2 城市化政策方面
        5.1.3 行政区划政策方面
    5.2 城市规划的制约
        5.2.1 城市规划对小城市发展的作用
        5.2.2 小城市规划方面的不足
        5.2.3 小城市规划缺乏以及执行不到位的危害
    5.3 小城市建设理念和若干行为的影响
        5.3.1 小城市建设忽视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
        5.3.2 城市交通规划、布局和投入滞后.
        5.3.3 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关系处理不到位
        5.3.4 城市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差
    5.4 城市管理失范
        5.4.1 城市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的意义
        5.4.2 小城市管理缺乏规范
        5.4.3 小城市管理的缺失
        5.4.4 小城市市民社会没有形成
第六章 小城市发展的阻滞性因素的消解机制构建与分析
    6.1 小城市发展阻滞因素消解机制构建的基础分析及作用分析
    6.2 优化小城市产业发展
        6.2.1 要努力推进产业规划更新
        6.2.2 要努力挖掘整合城市资源,培育新兴产业
        6.2.3 要努力改革户籍制度,不断满足产业创新的人才需求
        6.2.4 要努力推进文化革新,打造城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6.2.5 努力推进区域性产业合作
        6.2.6 努力打造区域城市产业的地理标识
    6.3 全面推进城市治理
        6.3.1 要树立科学的城市治理理念
        6.3.2 推进公共性、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城市治理
        6.3.3 努力围绕满足城市发展的有效需求提供全方位城市服务
        6.3.4 着力构建城市治理的有效保障机制
    6.4 努力构建和培育市民社会
        6.4.1 市民社会的产生、形成对小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6.4.2 市民社会在城市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分析
        6.4.3 培育成熟市民社会的机制构建
        6.4.4 加大政策投入,优化政府主导职能
第七章 小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中国小城市的布局
        7.1.1 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与小城市的规模标准
        7.1.2 小城市的区域空间布局
        7.1.3 小城市的功能布局
    7.2 中国小城市的产业选择
        7.2.1 主导产业的选择
        7.2.2 特色产业的选择
        7.2.3 “检视窗”产业理念
        7.2.4 构建企业家成长的激励型城市
    7.3 小城市发展的政策创新
        7.3.1 制定实施差异化户籍管理政策
        7.3.2 创新承包使用权不变基础上的集约化经营土地政策
        7.3.3 建设鼓励创业城市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今日中心镇明天卫星城(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州市大庙街道小城市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闫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D]. 马程. 东南大学, 2019(02)
  • [3]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D]. 马佐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D]. 郭磊贤. 清华大学, 2018(01)
  • [5]基于文化景观视角下的慈城古镇认知与保护研究[D]. 姜玉洁.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6]“流”与“形”: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的生成机理与规划控制[D]. 王林申. 天津大学, 2017(08)
  • [7]强镇扩权:苏南乡镇治理模式的重构 ——以苏州经济发达镇为研究对象[D]. 孙广琦. 苏州大学, 2014(09)
  • [8]中国全域城市化理论实践研究[D]. 俞琦. 华东师范大学, 2013(S2)
  • [9]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邵士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4)
  • [10]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今天的中心城 明天的卫星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