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与临界桩长

超长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与临界桩长

一、超长水泥土搅拌桩的承载能力和临界桩长(论文文献综述)

卢昱宏[1](2020)在《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承载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技术是课题组结合楔形桩、劲性搅拌桩技术所提出来的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加固技术,本文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大比例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对水泥土固结状态,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荷载-沉降和内、外芯荷载传递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室内压缩试验研究改变水泥掺入量、养护应力对水泥土的固结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泥土最终压缩量随水泥掺量增大而减小;养护期间施加压应力能减小水泥土的压缩性,且最优养护应力与水泥掺量有关。2、为研究组合桩荷载-沉降、内外芯轴力及侧摩阻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对不同楔角、截面平均含芯率的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进行模型静载荷试验。主要得到以下结论: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荷载沉降曲线为缓降型,在合理范围增大楔角和截面含芯率都能有效的增大组合桩极限承载力,并能明显减小桩顶位移;内芯承担主要荷载,传递到外芯桩端荷载约为总荷载的10%;增大楔角比截面平均含芯率对侧摩阻力的影响更大。3、基于模型试验结果,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对模型试验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讨论楔角、截面平均含芯率对组合桩极限承载力和荷载的分担与传递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桩顶位移随楔角和截面平均含芯率增大而减小,根据模拟研究可取的一个合理楔角1.6°~2.4°和一个合理平均截面含芯率范围20%~30%;截面平均含芯率对内、外芯荷载分担比的影响比楔角更大。

尤鹏飞[2](2020)在《粉土有侧限体深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变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复合地基中桩长对于承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为了发挥出桩体的强度和变形控制效应,桩体的端部往往需要高强度的持力层。同时其中的桩体不具备侧限的作用,无法充分利用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有侧限地基不同于传统复合地基,其中有侧限体的端部可以不依靠高强度的持力层,而是通过控制地基土的侧向变形使地基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达到满足建筑物的承载要求。在有侧限地基中,不仅基础的埋深浅,而且有侧限体的侧限作用,使地基土产生了应力集中效应,充分发挥出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与传统复合地基相比,有侧限地基施工简单并且经济效益高。因此在有侧限的条件下,研究有侧限体深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五组不同加固深度的有侧限地基进行室内静载荷试验和分析。然后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最后根据工程实例中的测试数据验证了应力比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获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得到不同加固深度的有侧限地基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深度的增大对地基承载力的提高程度和沉降变形的控制效果,同时分析出在不同深度条件下,有侧限体应力及有侧限体与地基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2)根据室内模型试验为基础,对有侧限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其荷载-沉降变化、有侧限体应力分布及有侧限体与地基土应力比变化规律均与室内试验结果相一致,表明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3)通过对有侧限地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不同深度有侧限体内土芯的应力和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土芯中部范围内应力和沉降的变化程度最大。同时对有侧限体端部以下地基土的沉降变化进行分析,得出有侧限地基的沉降变形,主要是以有侧限体端部之下一定深度内地基土的压缩变形为主。(4)根据工程实例中的监测数据,绘制出有侧限地基中的应力比变化曲线,对模型试验中有侧限体与地基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验证。

蔡丹[3](2020)在《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深厚软土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厚软土地基的处理一直是土木工程中的热门研究问题。由于深厚软土地基存在软土覆盖层较厚、结构稳定性差及承载能力低等问题,这使得各种传统处理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逐渐由单一技术向两种或多种技术联合运用的趋势发展,联合处理方法能够综合各单项技术的优势以取得更好的加固效果。本文将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施工技术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相结合,通过对加固的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探讨了联合方法对深厚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和工后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采集的软土进行一系列土工试验,确定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普通硅酸盐水泥对原状土改良的基本原理和反应过程。通过设计水泥土配合比,确定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变化趋势,为后续的模型试验提供理论依据。(2)基于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深厚软土复合地基条件下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模型试验。设立两组采用不同加载方式的联合方案试验组和传统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的对照组,通过对各组试验的处理结果分析联合方案的加固效果及加固特点。在模型试验中探讨了各组工况中排水板内的真空度分布、孔隙水压力消散程度、含水率及固结沉降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联合方案的加固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案,试验组的平均固结度较对照组高出8%。联合方案能够提高深厚软土地基的固结进程,进而缩短加固处理的工期。(3)使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联合方案工后复合地基计算模型。根据水泥土围护桩在复合地基中受荷所承担的作用,将复合地基分为“围护型”和“承压型”。分析了“围护型”复合地基在各级荷载下土芯、连续墙及墙外表层土体的变形特性。荷载作用下“围护型”复合地基的变形主要集中在土芯、连续墙和墙体外侧05m的水平范围及地面以下06m的深度内,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围护型”复合地基的综合应用探讨。(4)根据“承压型”复合地基的P-S曲线和荷载比分担情况确定其极限承载力,并通过理论分析进行了“承压型”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验算。由近似计算方法的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得到了各承载分项的安全系数经验值。

郭尤林[4](2019)在《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桩体复合地基型式,由“固体”与“散体”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桩体,其中“固体”为2种不同刚度的粘结性材料构成,分别为素混凝土与浆固碎石,“散体”为碎石散体材料。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该新型复合地基型式克服了散体材料桩强度低且在土层性质较差时,桩体侧向鼓胀变形较大甚至破坏土体结构的缺陷。此外,三种不同刚度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式组合桩体可有效的将荷载传递至更深广的土体中,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了地基沉降变形。当前,随着组合型复合地基概念的进一步拓宽,衍生出多种组合型桩体复合地基模型,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散体材料的承载能力,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然而,对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荷载传递机制及受力变形计算理论研究还处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178)“交通移动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受力变形分析方法研究”,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对柔性基础下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力学特性,并对软土地基土进行了工程应用评价;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破坏失稳的特征,在桩体组成材料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并介绍了串联式组合桩的结构组成与结构特点,进而开展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研究。其次,分析了桩体复合地基的桩体荷载传递机理与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并基于自主研发的分级加载系统与压力测试方法,揭示了不同桩段长度比条件下串联式组合桩的荷载机理,建立了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计算模型与微分控制方程,阐明了其受力变形不仅与桩体构成材料及规格相关,而且与其赋存的工程地质条件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是褥垫层参数、桩段参数、桩径、桩间距以及土模量参数等。在分析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提出了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基于滑块破坏理论,采用计算深基础承载力Meyerhof法,建立了2种串联式组合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随机优化算法确定临界滑动面,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力学变形机理,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变形分为三个区段,并分别提出了各区段桩体与土体沉降变形计算模型,进而基于圆孔扩张理论论建立了考虑桩土滑移与桩体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中6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为考虑桩体鼓胀变形引起的桩周侧向约束力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基于改进的应变楔理论,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确定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中3个参数的取值方法与原则。并依托工程实例,对2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考虑滑移和鼓胀变形的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结果偏大,但计算参数获取直接且设计偏于保守,而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更能反映工程实际,但存在获取计算参数的不确定性。再次,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各桩段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结合离散-连续耦合理论,视串联式组合桩中碎石桩段为离散元实体结构,在离散元实体结构周围区域采用连续实体结构,即视浆固碎石桩段与混凝土桩段为连续元实体结构,建立离散-连续(FLAC-PF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褥垫层参数、混凝土桩段参数、浆固碎石桩段参数、碎石桩段参数、桩身直径、桩间距以及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最后,依托新建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某车站软土路基工程,基于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技术标准,提出了按工后沉降变形控制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原则,给出了确定串联式组合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布桩形式的方法,进而结合本文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对比分析了同设计参数的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验证了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实现了采用串联式组合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理念。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拓展了复合地基工程实践领域,丰富了组合型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孙哲[5](2019)在《旋喷搅拌桩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旋喷搅拌桩是通过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创新改进,将水泥土搅拌桩的搅拌工艺和旋喷桩的高压频射技术有机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新型桩型。本文依托徐州至盐城铁路(以下简称徐盐铁路)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基试验段工程,采用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旋喷搅拌桩加筋路堤处理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适用于旋喷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总结了旋喷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参数、质量检测方法,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旋喷搅拌桩的施工实践提供借鉴。对比分析了旋喷搅拌桩、普通水泥土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旋喷搅拌桩可在相近加固效果条件下降低约9%的工程造价。(2)依托徐盐铁路XYZQ-Ⅱ标段双沟车站正线地基加固工程,开展了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路堤荷载下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基的变形和桩土荷载分担规律。现场实测结果表明,随着路堤填土填筑高度的增加,桩顶处土压力总是大于桩间土处土应力,且两者差值呈现出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路堤中心处土压力总是大于路肩处的土压力。当路基本体及基床底层填筑工作完成时,填筑高度为6.6m,桩土应力比为4.110.6,荷载分担比为40.2%59.4%。(3)采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根据徐盐铁路旋喷搅拌桩软基加固工程现场工况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通过调整桩体模量参数(由20MPa增至81920MPa),对13组不同强度的旋喷搅拌桩桩承路堤的地基沉降、桩土差异沉降、水平位移、桩土应力比和不同深度处的超静孔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本文工况,可取160MPa作为柔性桩和刚性桩的判定界限,为旋喷搅拌桩加筋路堤分类设计提供了依据。(4)基于承载力控制原则,给出了旋喷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流程和设计计算方法,并采用了徐盐铁路实际工程案例对其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赖夏蕾[6](2017)在《深厚软基悬浮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深厚软土,如何有效地加固深厚软土地基是目前工程建设中的一个经常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水泥土搅拌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软基处理方法,但当软土层厚度过大时,水泥土搅拌桩并不能完全打穿土层,桩下仍有十分深厚的软土层,这时,桩体相当于悬浮在软土中(即形成了“悬浮桩”)。目前国内对于深厚软基中悬浮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研究尚不多见,悬浮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暂未有较统一的方法。因此,探究悬浮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讨论悬浮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可以为悬浮桩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本文以福建沿海地区某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深厚软基的工程为背景,通过资料分析、现场取样测试、室内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讨论了研究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地基承载力安全储备,研究了深厚软基悬浮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统计分析了研究区113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现场载荷试验资料,研究了现场载荷试验未加载至极限荷载时,在研究区内按规范进行载荷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安全储备。结果表明,研究区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安全储备值约为2.8左右。之后,利用研究区内某实际工程的现场载荷试验资料,证明了该安全储备的合理性。(2)设计进行悬浮水泥土搅拌桩室内模型试验,监测复合地基的沉降、桩顶应力及桩间土应力,从而分析悬浮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若悬浮桩的长度相对软弱下卧层的厚度很小,复合地基沉降将很大。随着悬浮桩长增加,复合地基沉降逐渐减小。悬浮桩长近似存在一个合理值,复合地基的沉降在该值的变化最明显。试验结果还反映,桩土应力比随着悬浮桩长的增加而增加,悬浮桩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比端承桩小20%以上。(3)通过Plaxis 3D对室内模型建模,对比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适合悬浮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利用HS模型作为本构模型时,有限元分析能较好模拟室内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模型试验的结论,通过增加有限元计算的工况,悬浮桩长的变化对复合地基的作用效果更加直观。(4)通过Plaxis 3D建立某深厚软基上采用水泥土搅拌法处理地基的实际工程的模型,分别讨论不同悬浮桩长、桩距及荷载水平下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悬浮桩长和桩距都有合理范围,且桩距对复合地基沉降的控制作用更明显。

张立祥[7](2012)在《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及有效桩长的有限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合地基因其良好的适用性和经济性,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设计标准有了很大提高,高强度桩用于高速铁路、公路路基工程中地基的加固处理已非常普遍。然由于对高强度摩擦桩承载机理的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工程实践,因此,为提高工程可靠性,工程设计中存在盲目增大桩长的现象,以致不仅提高了建设成本,同时给工程施工带来困难。针对这种广泛存在的现象,本文首先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结构物与土体接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桩桩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对高强度摩擦桩有效桩长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对有效桩长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对ADINA软件中摩擦单元接触问题处理的约束方程法进行了改进,得出了与Goodman单元相类似的切向接触条件,实现了用临界相对位移增量△Su控制切向接触的极限条件(滑动状态),这一成果对于结构物与土体结构接触特性分析中土体滑动剪切临界位移的模拟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该结论通过ADINA软件开展了滑块模型的数值计算,分析了ADINA软件中接触计算条件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规律,计算表明:摩擦力与法向力、摩擦系数成正比;临界相对位移增量越大,滑块滑动时所需的相对位移也就相应变大,滑动前相同位移下计算得到的接触面切向摩擦力越小。(2)基于ADINA对结构物与土体接触特性模拟的结论,建立了单桩桩顶荷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并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得到了验证。利用建立的单桩桩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开展了柔性单桩和高强度单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分析。分别讨论了同一桩承荷载下不同桩长、相同桩长不同桩承荷载时柔性单桩与高强度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柔性桩与高强度桩的桩土相互作用特性及其荷载传递规律,分析表明,高强度摩擦桩的荷载传递能力明显优于柔性桩,桩长及荷载等因素的变化会导致高强度摩擦桩的桩身轴力在桩长范围内重新分布调整,但对桩端阻力及桩顶沉降的影响并不大。(3)结合对柔性桩和高强度桩的桩土相互作用特性的分析,区分了临界桩长和有效桩长的概念,并指出了二者的核心均是桩侧摩阻力的发挥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桩侧摩阻力发挥程度的有效桩长确定方法。通过该方法重点讨论了桩承荷载、桩周土模量、桩土界面摩擦系数等因素对高强度桩有效桩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桩的有效桩长随桩承载荷载的增加而增加、随桩周土模量与桩土界面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减小

王涛[8](2011)在《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与沉降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黄河三角洲是年轻陆地,广泛分布着以低液限粉土、含砂的亚粘土、粉砂土为主的沉积土,工程性质差,有些地区甚至是欠固结土,为减小高填方路基等上部建筑物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往往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加固,但黄河三角洲地区存在大面积地下咸水,地下水和土的矿化度都很高。前期研究已表明,咸水拌和水泥土的耐久性很差,由此会引起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发生衰变,最终导致路基等上部建筑发生过大沉降(如桥头跳车现象)或失稳破坏,这将导致复合地基实际短寿命与道路等上部结构设计长寿命不协调的现象,不仅带来国有资产的浪费,而且产生很坏的社会影响。本文在对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域地下水质和土力学性质进行调查和分析基础上,利用试验和理论等综合手段,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衰变特性及其对复合地基整体承载性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研究:1、以滨德高速公路k15+155.5-k15+205.5段作为试验段,对黄河三角洲咸水区土和水的特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2、基于室内试验,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力学特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正常水泥土进行了比较分析;3、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和承载特性,进行了1:50的模型试验研究。研究发现水泥土劣化将使复合地基沉降明显增大,复合地基承载性能降低;桩体缺陷将加快严酷地下咸水环境下的水泥土劣化,进而导致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明显增大,所以在黄河三角洲搅拌桩施工中更应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适当减小边桩长度,工程成本明显减小,但复合地基总体承载性能变化不大,在设计中值得推荐。本文为黄河三角洲咸水区复合地基的耐久性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222;50708056)和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杰出青年培养项目(2010JQ001)的资助。

车华桥[9](2011)在《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劣化规律与耐久性研究》文中提出黄河三角洲是年轻陆地,广泛分布着以低液限粉土、含砂的亚粘土、粉砂土为主的沉积土,工程性质差,有些地区甚至是欠固结土,为减小高填方路基等上部建筑物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往往采用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加固,但黄河三角洲地区存在大面积地下咸水,地下水和土的矿化度都很高。前期研究已表明,咸水拌和水泥土的耐久性很差,由此会引起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发生衰变,最终导致路基等上部建筑发生过大沉降(如桥头跳车现象)或失稳破坏,这将导致复合地基实际短寿命与道路等上部结构设计长寿命不协调的现象,不仅带来国有资产的浪费,而且产生很坏的社会影响。本文在对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域地下水质和土力学性质进行调查和分析基础上,利用试验、理论和数值分析等综合手段,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衰变特性及其对复合地基整体承载性的影响等进行了系统研究:1、以滨德高速公路k15+155.5-k15+205.5段作为试验段,对黄河三角洲咸水区土和水的特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2、基于室内试验,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力学特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与正常水泥土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不同掺加剂(粉煤灰、矿渣微粉等)对水泥土的改性效果进行研究;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SEM等微观手段研究了含盐水泥土力学特性的衰变机理及掺加剂的材料改性机理;3、对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沉降和承载性状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正常水泥土复合地基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在滨德高速公路试验段对地基沉降、桩土应力比等进行了现场观测,以研究咸水环境下水泥土材料劣化对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4、从结构和材料双重角度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桩耐久性设计方案,并借助于数值分析手段对各方案进行了论证,最终形成了一套经济可行的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深层搅拌水泥土桩耐久性对策与可行的设计方案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现场测试、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综合研究手段,借助岩土力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化学和数理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围绕黄河三角洲地下咸水环境下水泥土桩的劣化机理及耐久性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在基础性研究基础上提出水泥土桩耐久性设计策略和一套具体措施,为黄河三角洲咸水区复合地基的耐久性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222;50708056)和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杰出青年培养项目(2010JQ001)的资助。

王宏贵[10](2011)在《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深厚软基上修建高等级铁路是世界性难题,沿海地区多条在建及待建的客运专线与高速铁路的软土层厚度超过复合地基处理方法质量可控制的深度范围内。为此,提出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新方法,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桩-筏复合地基固结特性与沉降控制机理研究(51078358)”以及铁路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客运专线复合加固深层软土技术研究(2008G005-C)”,以甬台温客运专线温州南站大面积深厚软土层处理加固工程为工程背景,采用了模型试验、工艺性试桩试验、现场试验依次递进的试验研究手段,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基于相似理论,开展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全面获取了复合地基的变形规律与力学性状;结合数值分析成果,为试验段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拟定了合理的桩长及桩间距,有效指导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实践。2.实测数据表明试验段路基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工后沉降在规范容许值范围内。这说明采用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大面积深厚软土技术上是可行的,为沿海地区铁路客运专线地基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3.综合分析模型试验及现场测试成果,明确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搅拌桩在减小地基总沉降量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地基稳定性,从而确保施工期的填筑速率;塑料排水板显着提高了地基土固结排水速率与沉降速率,从而可缩短工期或减小工后沉降。4.通过模型试验首次系统测试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界面荷载传递规律。测试结果表明桩侧摩阻力分布形状基本呈三段直线,桩顶区域承受负摩擦力,中性点约位于L/10处;桩底处桩身轴力很小,即长板-短桩复合地基中的桩可视为纯摩擦桩。5.首次完整测试了填筑期间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桩土沉降差、桩顶及桩底刺入量的发展规律,获取了桩-土-褥垫层承载变形机理。测试结果表明在柔性荷载作用下,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桩顶区域存在负摩擦力,加固区沉降以桩底刺入为王。6.基于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与变形性状,采用Boussinesq-Mindlin联合求解法计算复合地基下卧层附加应力,建立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复合层沉降解析计算方法;提出了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复合层固结度解析计算方法。7.采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基于流固耦合理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开展了数值分析研究,系统验证了本文的试验成果与理论分析成果,全面对比塑料排水板地基、搅拌桩复合地基与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差异,并深入研究了搅拌桩长度及置换率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程性状的影响作用。

二、超长水泥土搅拌桩的承载能力和临界桩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长水泥土搅拌桩的承载能力和临界桩长(论文提纲范文)

(1)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泥土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1.2.2 水泥土单桩及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
        1.2.3 劲芯搅拌桩及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
        1.2.4 楔形桩及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多因素影响下水泥土固结状态试验研究
    2.1 概述
    2.2 试验方案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原理及方案
    2.3 试验过程
        2.3.1 试样的制备
        2.3.2 试样的养护
        2.3.3 试验方法
    2.4 试验结果
        2.4.1 荷载-压缩量曲线
        2.4.2 养护期间所施加压应力的影响分析
        2.4.3 水泥掺量的影响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室内模型试验
    3.1 概述
    3.2 模型试验准备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备及测量元器件的粘贴
        3.2.3 试验步骤
    3.3 模型试验结果
        3.3.1 荷载-沉降曲线
        3.3.2 桩身轴力分布
        3.3.3 内芯桩侧摩阻力分布
        3.3.4 组合桩桩侧摩阻力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4.1 概述
    4.2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4.2.1 模型建立
        4.2.2 材料参数设置
        4.2.3 接触面参数设置及初始应力平衡
    4.3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4.3.1 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结果对比
        4.3.2 楔角对组合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4.3.3 截面平均含芯率对组合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4.3.4 荷载分担与传递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粉土有侧限体深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合地基中桩长对承载力影响的研究现状
        1.2.2 有侧限地基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有侧限地基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复合地基的发展
    2.2 有侧限地基
        2.2.1 有侧限地基的组成
        2.2.2 有侧限体的强度和变形要求
        2.2.3 有侧限体的材料类型
    2.3 有侧限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2.4 有侧限地基的基本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加固深度有侧限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试验的设计与制作
        3.2.1 单元有侧限体的相似比例
        3.2.2 有侧限体模型的设计
        3.2.3 有侧限体模型的制作
        3.2.4 有侧限体材料的力学试验
    3.3 试验准备内容
        3.3.1 填筑试验土体
        3.3.2 加载装置的布置及试验过程
        3.3.3 结构模型的测试原件布设
    3.4 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分析
        3.4.1 荷载-沉降关系曲线分析
        3.4.2 有侧限体深度与地基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
        3.4.3 有侧限体深度与沉降之间的关系分析
        3.4.4 有侧限体的应变分析
        3.4.5 不同深度有侧限体的应力分析
        3.4.6 不同深度有侧限体与地基土的应力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加固深度有侧限地基数值模拟研究
    4.1 引言
    4.2 有限元数值分析的应用
    4.3 单元数值模拟
        4.3.1 本构模型与各部件参数选取
        4.3.2 边界条件的设定
        4.3.3 各部件网格的划分
        4.3.4 设置接触属性
        4.3.5 地应力平衡
    4.4 有限元计算与室内试验的结果对比
        4.4.1 荷载-沉降曲线对比
        4.4.2 有侧限体的应力变化曲线对比
        4.4.3 有侧限体与地基土的应力比变化曲线对比
    4.5 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分析
        4.5.1 不同深度有侧限体内土芯沉降的变化
        4.5.2 不同深度有侧限体内土芯应力的变化
        4.5.3 不同深度有侧限体端部以下地基土沉降变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应用
    5.1 引言
    5.2 工程概况
        5.2.1 地层及地基土分层情况
        5.2.2 地形与地貌
        5.2.3 水文地质条件
    5.3 工程计算
        5.3.1 有侧限地基的承载力验算
        5.3.2 有侧限地基的沉降验算
    5.4 有侧限地基应力比监测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3)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深厚软土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研究现状
        1.2.2 水泥土搅拌桩及水泥土连续墙研究现状
    1.3 闭合水泥土围护桩复合地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软土地基联合处理方法
    2.1 前言
    2.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混凝土芯砂石桩复合地基
    2.3 水泥搅拌桩联合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
    2.4 混凝土芯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2.5 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
    2.6 本章小结
3 闭合水泥土围护桩复合地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
    3.1 模型试验装置
        3.1.1 试验研究方法
        3.1.2 基坑模型尺寸
        3.1.3 模型试验相似条件
    3.2 闭合水泥土围护桩复合地基
        3.2.1 水泥土的加固机理
        3.2.2 复合地基布置形式设计
    3.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系统与测量装置
    3.4 试验分组方案
    3.5 试验过程
        3.5.1 试验流程图
        3.5.2 基坑回填
        3.5.3 水泥土围护桩连续墙施工
        3.5.4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
    3.6 本章小结
4 模型试验监测数据分析
    4.1 真空度分析
        4.1.1 真空度影响因素
        4.1.2 地基排水固结及土中能量变化规律
        4.1.3 实测排水板内真空度分析
    4.2 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4.3 含水率
    4.4 地基固结沉降
    4.5 固结度与最终沉降量计算
    4.6 地基强度增长规律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围护型”复合地基承载变形特性分析
    5.1 前言
    5.2 FLAC3D简介
        5.2.1 FLAC3D的主要特点
        5.2.2 FLAC3D的计算原理
        5.2.3 FLAC3D的求解过程
    5.3 计算模型的建立
        5.3.1 基本假定
        5.3.2 计算模型尺寸与材料参数
        5.3.3 接触面模拟
        5.3.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5.3.5 荷载步的确定
    5.4 P-S关系曲线及极限承载力
    5.5 基础变形特性
        5.5.1 墙体变形
        5.5.2 土芯变形
        5.5.3 墙外土体变形
    5.6 墙体内力分析
    5.7 “围护型”复合地基的综合应用
    5.8 本章小节
6 “承压型”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探讨
    6.1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6.2 “承压型”复合地基计算模型及极限承载力
    6.3 荷载比分担进程
    6.4 “承压型”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验算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复合地基概述
        1.1.1 复合地基的概念
        1.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1.1.3 复合地基的特点
    1.2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1.2.1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1.2.2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1.3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1.3.1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现状
        1.3.2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3.3 组合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3.4 组合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的评述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结构及其工程特性
    2.1 概述
    2.2 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工程特性
        2.2.1 基体材料的工程特性
        2.2.2 增强体的工程特性
    2.3 串联式组合桩的组成及其结构设计
        2.3.1 设计背景与启发
        2.3.2 桩体结构设计
    2.4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2.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4.2 成桩工艺及施工参数
        2.4.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
    3.1 概述
    3.2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3.2.1 桩体荷载传递机理
        3.2.2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3.2.3 串联式组合桩荷载传递机理
    3.3 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模型
        3.3.1 基本假定
        3.3.2 荷载传递函数
        3.3.3 力学计算模型
        3.3.4 微分控制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3.4 影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变形的因素
    本章小结
第4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分析
    4.1 概述
    4.2 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4.2.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基本方法
        4.2.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基本方法
    4.3 基于滑块破坏理论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4.3.1 滑块平衡法原理
        4.3.2 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
        4.3.3 极限承载力计算
    4.4 考虑滑移与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4.4.1 沉降计算模型
        4.4.2 加固区土层压缩变形量计算
        4.4.3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计算
        4.4.4 确定相关计算参数的方法
    4.5 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4.5.1 应变楔模型
        4.5.2 沉降变形计算
        4.5.3 相关参数的取值
    4.6 计算实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参数敏感性分析
    5.1 概述
    5.2 离散-连续耦合理论
        5.2.1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接触传递作用
        5.2.2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耦合计算理论
    5.3 PFC-FLA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5.3.1 数值计算模型
        5.3.2 本构模型
        5.3.3 计算参数
        5.3.4 数值模拟软件的耦合计算实现
        5.3.5 数值计算模型可靠性验证
    5.4 褥垫层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4.1 褥垫层厚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4.2 褥垫层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5 桩段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5.1 桩段长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5.2 桩段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6 桩直径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7 桩间距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5.8 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5.8.1 加固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5.8.2 下卧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6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
    6.1 概述
    6.2 工程基本概况
        6.2.1 项目概况
        6.2.2 工程地质条件
        6.2.3 水文地质条件
    6.3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
        6.3.1 设计原则
        6.3.2 技术标准
        6.3.3 设计参数
    6.4 现场试验
        6.4.1 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
        6.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6.5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5)旋喷搅拌桩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旋喷搅拌桩应用
        1.2.2 刚性桩和柔性桩对比
        1.2.3 旋喷搅拌桩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旋喷搅拌桩施工技术
    2.1 旋喷搅拌桩施工工艺
        2.1.1 施工工艺流程
        2.1.2 施工步骤与方法
    2.2 旋喷搅拌桩施工技术参数
    2.3 旋喷搅拌桩质量检验方法
    2.4 旋喷搅拌桩经济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旋喷搅拌桩加固高铁软基现场试验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概况
        3.1.2 工程地质条件
    3.2 现场试验监测方案
        3.2.1 监测方案
        3.2.2 监测仪器
        3.2.3 仪器埋设
    3.3 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基效果分析
        3.3.1 取芯及载荷试验结果
        3.3.2 桩土荷载分担
        3.3.3 孔隙水压力
        3.3.4 地表沉降
        3.3.5 深层水平位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基性状的数值模拟
    4.1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与验证
        4.1.1 数值分析模型与计算参数
        4.1.2 模型验证
    4.2 桩身强度对加固软基性状的影响分析
        4.2.1 地基沉降
        4.2.2 桩土差异沉降
        4.2.3 桩土应力比
        4.2.4 深层水平位移
        4.2.5 孔隙水压力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旋喷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实用计算方法
    5.1 设计思路
    5.2 设计流程
    5.3 设计案例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深厚软基悬浮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土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1.2.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2.3 软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悬浮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分析
    2.1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2.1.1 承载力影响因素
        2.1.2 承载力确定方法
        2.1.3 承载力安全储备分析
    2.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2.2.1 沉降影响因素
        2.2.2 沉降计算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内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3.1 试验原理及目的
        3.1.1 试验原理
        3.1.2 试验目的
        3.1.3 试验相似常数
    3.2 试验装置及材料性能
        3.2.1 试验装置
        3.2.2 试验材料及性能
    3.3 加载及量测装置
        3.3.1 试验加载装置
        3.3.2 试验量测装置
    3.4 试验方案
        3.4.1 土样制备方案
        3.4.2 测点布置方案
        3.4.3 桩体制备方案
        3.4.4 桩体强度分析
        3.4.5 加载方案
    3.5 试验结果及讨论
        3.5.1 沉降规律分析
        3.5.2 桩土应力比分析
    3.6 室内试验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3.6.1 计算模型及本构参数
        3.6.2 计算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悬浮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沉降预测
    4.1 本构模型
    4.2 工程实例的有限元分析
        4.2.1 工程概况
        4.2.2 计算假定及本构模型
        4.2.3 荷载计算
        4.2.4 计算步骤
    4.3 计算结果分析
        4.3.1 悬浮桩长与沉降的关系
        4.3.2 桩距与沉降的关系
        4.3.3 储水量与沉降的关系
        4.3.4 与规范法计算结果及实测沉降的对比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7)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及有效桩长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桩土相互作用及有效桩长研究现状
        1.2.1 桩土相互作用研究
        1.2.2 有效桩长研究
    1.3 结构物与土体接触特性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基于ADINA的结构物与土体的接触特性分析
    2.1 引言
        2.1.1 Goodman无厚度单元
        2.1.2 Desai有厚度薄层单元
        2.1.3 Coulomb摩擦接触单元
    2.2 ADINA中接触问题的条件
        2.2.1 ADINA中接触条件
        2.2.2 ADINA中接触算法
    2.3 ADINA中接触计算条件与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2.3.1 法向接触压力与摩擦系数的影响
        2.3.2 时间函数中求解时间的影响
        2.3.3 切向荷载的影响
        2.3.4 临界滑移速度的影响
        2.3.5 时间与临界滑移速度的交互影响
第3章 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及土工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3.1 单桩几何模型的建立
    3.2 本构关系及计算假定
        3.2.1 桩体材料本构模型
        3.2.2 土体的本构模型
        3.2.3 界面接触模型
    3.3 初始地应力平衡
        3.3.1 关于初始地应力
        3.3.2 ADINA中初始地应力平衡处理
        3.3.3 计算实例验证
    3.4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验证
        3.4.1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
        3.4.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离心模型试验对比
第4章 高强度桩的桩土相互作用及有效桩长分析
    4.1 单桩桩土相互作用
        4.1.1 计算方案
        4.1.2 柔性桩荷载传递规律
        4.1.3 高强度桩荷载传递规律
    4.2 有效桩长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4.2.1 有效桩长与临界桩长的概念
        4.2.2 有效桩长的确定方法
        4.2.3 基于桩侧摩阻力发挥程度的有效桩长确定方法
    4.3 影响高强度桩有效桩长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分析
        4.3.1 桩承荷载的影响
        4.3.2 桩周土体模量的影响
        4.3.3 桩土界面摩擦系数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实践与发表的论文

(8)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与沉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分析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河三角洲地下咸水区土水特性调查与分析
    2.1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的演化
        2.1.1 古黄河三角洲
        2.1.2 近代和现代黄河三角洲
    2.2 试验段土的化学特征分析
        2.2.1 取土样位置
        2.2.2 土样的易溶盐含量试验
        2.2.3 土样的定名及含盐量分析
    2.3 地下咸水理化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含盐水泥土力学特性时变规律试验研究
    3.1 水泥土固化原理
    3.2 水泥土室内试验
        3.2.1 试验目的
        3.2.2 试验内容
        3.2.3 试验方案
        3.2.4 试验准备
        3.2.5 测试结果及分析
        3.2.6 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
    4.1 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4.1.1 量纲分析
        4.1.2 量纲分析的方法
        4.1.3 模型比尺
    4.2 试验方案
    4.3 模型箱研制
    4.4 桩体和复合地基模拟
    4.5 路堤荷载模拟方法
    4.6 模型试验过程及测试
        4.6.1 模型材料
        4.6.2 模型制作
        4.6.3 模型加载
        4.6.4 测试
    4.7 试验结果与分析
        4.7.1 复合地基沉降
        4.7.1.1 地表沉降
        4.7.1.2 分层沉降
        4.7.2 复合地基变形与破坏
    4.8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科研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劣化规律与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分析
        1.2.1 环境效应对水泥土影响的机理与规律研究
        1.2.2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研究
        1.2.3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黄河三角洲地下咸水拌和水泥土的力学特性及其衰变规律研究
        1.3.2 地下咸水环境下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劣化机理与工作性状研究
        1.3.3 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搅拌桩耐久性设计策略与方案优化
    1.4 研究目标
    1.5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河三角洲地下咸水区土水特性调查与分析
    2.1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的演化
        2.1.1 古黄河三角洲
        2.1.2 近代和现代黄河三角洲
    2.2 试验段土的化学特征分析
        2.2.1 取土样位置
        2.2.2 土样的易溶盐含量试验
        2.2.3 土样的定名及含盐量分析
        2.2.4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
        2.2.5 含水率和界限含水率试验
        2.2.6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2.2.7 土样的压缩试验
    2.3 地下咸水理化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含盐水泥土力学特性时变规律及材料改性试验研究
    3.1 水泥土固化原理
    3.2 水泥土室内试验
        3.2.1 试验目的
        3.2.2 试验内容
        3.2.3 试验方案
        3.2.4 试验准备
        3.2.5 测试结果及分析
        3.2.6 水泥土微观结构扫描电镜分析
        3.2.7 水泥土组分X射线衍射分析
        3.2.8 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沉降和承载性状研究及现场观测
    4.1 咸水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沉降和承载性状现场观测
        4.1.1 观测指标
        4.1.2 观测设备与埋设
        4.1.3 观测结果与分析
    4.2 复合地基沉降和承载特性数值模拟与分析
        4.2.1 数值模拟方案
        4.2.2 地基固结沉降的流固耦合计算原理
        4.2.3 计算模型与材料参数
        4.2.4 实际路基填筑进程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4.2.5 匀速路基填筑进程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桩耐久性设计方案与论证
    5.1 耐久性设计方案
    5.2 方案论证与分析
        5.2.1 垫层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5.2.2 土工格网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5.2.3 桩体材料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5.2.4 桩的布置形式对复合地基的影响
    5.3 耐久性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分析与应用前景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研究现状
        1.2.1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理论研究
        1.2.2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试验研究
        1.2.3 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基数值模拟
    1.3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研究现状
        1.3.1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理论研究
        1.3.2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现场试验研究
        1.3.3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模型试验研究
        1.3.4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基数值模拟
    1.4 地基处理技术发展新动态
        1.4.1 排水固结法地基处理技术的演化
        1.4.2 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的演化
    1.5 排水固结法与水泥土搅拌法联合应用研究
        1.5.1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工法的应用与研究
        1.5.2 袋装砂井与水泥土搅拌法联合应用研究
        1.5.3 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工法的应用与研究
    1.6 存在的问题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主要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2.1 复合地基相似模型试验设计
        2.1.1 试验目的
        2.1.2 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1.3 相似模型设计原则
        2.1.4 相似条件的确定
        2.1.5 相似常数的确定
    2.2 模型箱尺寸及构造
    2.3 模型试验主要材料选取
        2.3.1 软土的获取
        2.3.2 水泥土搅拌桩的模拟
        2.3.3 塑料排水板的模拟
    2.4 模型试验测试方案
        2.4.1 沉降测试
        2.4.2 土压力测试
        2.4.3 侧向位移测试
        2.4.4 桩身受力性状测试
        2.4.5 孔隙水压力测试
    2.5 模型试验方案
    2.6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2.6.1 沉降量测试结果分析
        2.6.2 深层沉降测试结果分析
        2.6.3 侧向位移测试结果分析
        2.6.4 桩土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2.6.5 荷载传递规律测试结果分析
        2.6.6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分析
    2.7 模型土地基处理效果评价
    2.8 小结
第三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3.1 试验段工程地质状况
    3.2 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3.3 工艺性试桩研究
        3.3.1 施工工艺流程
        3.3.2 配合比试验
        3.3.3 原位静载试验
    3.4 地基处理与现场测试研究方案
        3.4.1 测点布置方案
        3.4.2 元件埋设及数据采集
    3.5 现场测试结果与分析
        3.5.1 沉降测试结果与分析
        3.5.2 孔隙水压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3.5.3 桩土应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3.5.4 侧向位移测试结果与分析
    3.6 路基填筑控制标准研究
    3.7 地基处理效果评价
        3.7.1 地基土物理性质指标对比分析
        3.7.2 地基土变形指标对比分析
        3.7.3 地基土强度指标对比分析
    3.8 小结
第四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预测研究
    4.1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
    4.2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4.2.1 复合层沉降计算方法
        4.2.2 下卧层沉降计算方法
    4.3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固结度计算方法
        4.3.1 复合层固结度计算方法
        4.3.2 下卧层固结度计算方法
        4.3.3 复合地基平均固结度计算方法
    4.4 实例分析
        4.4.1 总沉降计算结果
        4.4.2 沉降发展规律对比
        4.4.3 工后沉降预测
    4.5 小结
第五章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
    5.1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方法
        5.1.1 FLAC~(3D)简介
        5.1.2 修正剑桥模型
        5.1.3 搅拌桩的模拟
        5.1.4 塑料排水板析模拟
        5.1.5 网格划分
        5.1.6 加载曲线
    5.2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结果
        5.2.1 复合地基沉降规律
        5.2.2 复合地基固结特性
        5.2.3 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
    5.3 不同处理方式地基工程性状对比分析
        5.3.1 沉降规律对比
        5.3.2 固结特性对比
        5.3.3 荷载传递规律对比
    5.4 长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5.4.1 桩长的影响
        5.4.2 桩间距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超长水泥土搅拌桩的承载能力和临界桩长(论文参考文献)

  • [1]楔形劲芯水泥土组合桩承载特性研究[D]. 卢昱宏.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2]粉土有侧限体深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D]. 尤鹏飞. 河南大学, 2020(02)
  • [3]闭合水泥土围护桩深厚软土复合地基联合堆载预压模型试验研究[D]. 蔡丹. 西华大学, 2020(01)
  • [4]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郭尤林. 湖南大学, 2019
  • [5]旋喷搅拌桩在高速铁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孙哲. 东南大学, 2019(01)
  • [6]深厚软基悬浮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研究[D]. 赖夏蕾. 福州大学, 2017(04)
  • [7]高强度桩复合地基桩土相互作用及有效桩长的有限元分析[D]. 张立祥.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8]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与沉降特性研究[D]. 王涛. 山东大学, 2011(04)
  • [9]黄河三角洲咸水区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劣化规律与耐久性研究[D]. 车华桥. 山东大学, 2011(04)
  • [10]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与工程应用研究[D]. 王宏贵. 中南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超长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与临界桩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