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桤木干燥形态及体积测量研究

四川桤木干燥形态及体积测量研究

一、四川桤木立木干形研究及材积计量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郑泽良,陈文久,文辉斌[1](2008)在《造林密度对四川桤木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以四川桤木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3年生四川桤木单株平均胸径、树高、材积以及枝下高均有极显着影响,对单位面积蓄积量无显着影响;单株平均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量随造林密度的加大而减小,枝下高则相反;造林密度适宜(1667株/hm2)时,其单位面积蓄积量约有增加,单株材积生长量明显加大,利于大径材培育。

周小玲[2](2007)在《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CO2浓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开展植物生理生态学机理研究在全球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育、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讨四川桤木的生理生态学机理不仅有助于了解桤木的光合能力,植物水分生态特征、植物耗水的主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填补研究的空白,而且可为四川桤木优良品种的早期选育、引种栽培、推广应用提供决策参考。四川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ill)属桦木科(Betulaceae)桤木属,为中国特有种,是国产桤木属11个种中最重要的1个种,现已成为长江流域平原水网地区防护林、丘陵山区水土保持林和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基地建设中的重要造林树种,栽培面积已达267万公顷。对四川桤木不同品系苗木(H1、H12、J5、J10)生理生态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不同桤木品系苗木间生理生态机理的差异性及其与早期生长量的关系,特别是当前大气C02浓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背景下,探讨桤木生理生态机理更有助于了解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苗木上、下部叶的Pn都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同一品系苗木在不同的生长季节或不同品系苗木苗木在相同的生长季节,Pn日变化有单峰曲线型和双峰曲线型,即使是同一种曲线型,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也不完全相同,Pn的大小也不同。在相同生长季,Pn日变化曲线上的同一时刻,H12、J10品系苗木上部叶的Pn均高于H1、J5品系苗木上部叶的Pn。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上、下部叶Pn月均值均呈现为双峰曲线季节性变化规律。H12、J10品系苗木上、下部叶的Pn月均值均分别高于H1、J5的上、下部叶的Pn月均值,即H12、J10品系苗木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4个品系苗木上、下部叶,不同月份间及品系间的Pn差异均达极显着(p<0.0001)。以5%显着水平划级,J10、H12品系苗木为第一级,J5和H1品系苗木为第二级。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上、下部叶的Tr都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4个品系苗木上、下部叶的Tr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有单峰与双峰两种类型,而下部叶以单峰型变化曲线为主,属轻蒸腾午休型植物,且其Tr最大值超过5mmol·m-2·s-1,表明桤木属轻蒸腾耗水型植物,对水分要求较高。4个品系苗木上、下部叶的Tr月均值均呈现为双峰型的季节变化规律。H12、J10品系苗木上、下部叶Tr的最高值与月均值均高于H1、J5品系苗木相应上、下部叶Tr的最高值与月均值。4个品系苗木上、下部叶Tr差异极显着(p<0.0001)。月份之间、品系苗木之间Tr差异极显着(p<0.0001),品系之间的平均Tr(mmol·m-2s-1)从高到低的排序为:H12(1.8770)>J10(1.8675)>J5(1.3003)>H1(1.2970)。在不同生长季节同一品系苗木或在相同生长季节不同品系苗木的WUE的日变化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变化规律。4个品系苗木上、下部叶的WUE月均值呈现出“W”型的季节变化规律。H1、H12、J5、J10品系苗木的WUE月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在-1.111~6.01,1.24~4.265,-0.404~5.80,-1.383~5.546之间,按WUE全年最高值的大小排序为:H1>J5>J10>H12。4个品系苗木上、下部位之间,不同品系苗木之间的WUE差异均不显着(p>0.05),而各月份之间的WUE存在极显着的差异性(p=0.0001)。在PARO-1500μmol·m-2·s-1之内,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上、下部叶Pn随着PAR的增强而升高,当PAR超过1500μmol·m-2·s-1时,Pn基本维持恒定值,PAR再继续增加时,Pn不再增加,甚至下降。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表观量子效率变化范围在0.0303~0.0495mol·mol-1之间。H1、H12、J5、J10品系苗木LCP (μmol·m-2·s-1变化范围分别为7.36~34.69、16.3~37.9、3.16~31.95、11.48~50.61之间,H1、H12、J5、J10品系苗木LSP (μmol·m-2·s-1)变化范围分别为1204.72~1458.45、1374.42~1434.96、1224.95~1424.16、1216.69~1530.61之间,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具有较低的LCP和较高的LSP,利用弱光能力强且能有效地利用全日照的强光,能适应多种光照环境。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上、下部叶的Ci均随着PAR的增强而呈下降趋势,且上、下部叶Ci的变化趋势与最大值相差不大,不同品系苗木Ci对PAR的响应程度略有不同,但差别不是很大。上、下部叶的Cond随着PAR的增强而呈上升趋势,但随着PAR的增强,Cond增幅逐渐变小,不同品系苗木Cond对PAR增强的响应也不同。上、下部叶的Tr随着PAR的增强均呈上升趋势,两者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上部叶Tr与PAR的相关系数R2≥0.6893。J10、H12品系苗木的Tr随着PAR的增强增加幅度、平均值基本上高于J5和H1品系苗木。PAR在0~500μmol·m-2·s-1范围内,上、下部叶的WUE随着PAR的增强而快速增高,当PAR接近或超过500μmol·m-2·s-1时,WUE缓慢增高或达到最大值。当PAR超过1000μmol·m-2·s-1时,WUE普遍都有所下降。CO2浓度在0~800μmol·mol-1范围内,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上、下部叶的Pn随着CO2浓度升高而增大,当C02浓度达到800~2000μmol·mol-1之间,Pn逐渐趋于稳定,Pn达到最大值。上、下部叶的Tr随着CO2浓度的增高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品系间Tr随着C02浓度增高的变化幅度也不同,H1、H12、J10和J5品系苗木分别为0.76、0.55、1.10和0.6mmol·m-2·s-1。在低C02浓度范围内,WUE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上升,C02浓度从400μmol·mol-1上升到800μmol·mol-1,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WUE提高了25.92%以上,最高可达209.22%。上、下部叶的Ci随外界C0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且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Ci与外界C02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品系之间的差异不大(p>0.05)。Cond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系苗木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形式:逐渐下降、先升后降、升降交替地逐渐下降等。叶面饱和蒸汽压亏缺(Vp)随C02浓度的升高呈微弱的上升趋势。影响桤木上、下部位叶,整株苗木Pn的生理生态因子有所不同,且不同品系间也有所差异。Cond, Ci、PARi、Vpdl是影响上、下部叶及整株苗木P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不同部位、不同品系略有不同。且均与Cond, PARi呈正相关。影响上、下部位叶,整株苗木叶片Tr的生理生态因子有所不同,且不同品系苗木间也有所差异。其中Cond, Vpdl、Tleaf, PARi对4个品系苗木上部叶的Tr影响最大;Cond, Tair, PARi、Vpdl对下部叶的Tr影响最大;Cond, Tair, RHR对4个品系苗木整株苗木Tr的影响最大,尤其以Cond影响最为显着。影响上、下部位叶,整株苗木WUE生理生态因子有所不同,且不同品系间也有所差异。Ci、Tair, CO2R, RHR, Vpdl、Tleaf, Cond是上部叶WUE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Ci、Cond, Vpdl、CO2R对上部叶WUE影响较大;Ci、PARi、Vpdl、CO2R对下部叶WUE影响较大;Ci、Cond是整株苗木WUE的主要影响因子。Ci对桤木的WUE影响最大,且呈显着负相关。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从高到低排序为:J5(43.31%)>H1(42.63%)>H12(42.62%)>J10(38.74%),品系苗木间叶绿素含量存在极显着的差异(p≤0.0001)。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苗高、生长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叶面积、苗高、生物量大小排序均为:H12>J10>J5>H1,不同品系苗木间叶面积不存在显着差异,苗高存在显着差异(p≤0.05),干生物量存在极显着差异(p≤0.0001)。当净光合速率与苗高、干生物量到达显着正相关(p≤0.05)时,同一桤木树种不同品系苗木内净光合速率对个体生长量和高度的增长的贡献率分别可达80.56%和48.48%。

谢新根,温卫国[3](2000)在《四川桤木立木干形研究及材积计量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通过 6 1株立木的 14个按树高的相对区分段处直径建立离差平方和乘积矩阵 ,从此矩阵出发 ,进行主分量分析 ,导出干形曲线方程 ,并以此作为求立木树干材积的依据

谢新根,张丽霞[4](2000)在《四川桤木立木干材材积收获模型》文中提出根据 16 0株样木资料 ,以年龄 (X1)、胸径 (X2 )、树高 (X3 )、枝下高 (X4 )、冠幅 (X5)为说明变量 ,建立以立木干材材积 (Y)为基准变量的收获模型。

二、四川桤木立木干形研究及材积计量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桤木立木干形研究及材积计量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造林密度对四川桤木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试验材料、地点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统计方法
        2.3.1 材积计算公式
        2.3.2 统计软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造林密度对单株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影响
    3.2 造林密度对枝下高的影响
    3.3 造林密度对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2)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
        1.1.1 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1.1.2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子
        1.1.3 胁迫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
        1.1.4 植物水分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1.2 四川桤木研究进展
        1.2.1 固氮培肥效果研究
        1.2.2 材性研究
        1.2.3 遗传育种研究
        1.2.4 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2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3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试验地自然概况
    3.2 试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仪器
        3.3.2 自然状态下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测定
        3.3.3 光响应的测定
        3.3.4 CO_2曲线的测定
        3.3.5 数据处理及绘图
        3.3.6 几个主要生理生态参数的计算
    3.4 回归分析
    3.5 方差分析
    3.6 叶绿素含量及生长量测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光合动态特征及其差异性
        4.1.1 不同部位叶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
        4.1.2 不同部位叶净光合速率(Pn)的季节变化
        4.1.3 桤木不同品系间净光合速率(Pn)的差异性分析
        4.1.4 小结与讨论
    4.2 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蒸腾速率(Tr)日变化、季节动态及其差异性
        4.2.1 不同部位叶蒸腾速率(Tr)日进程
        4.2.2 不同部位叶蒸腾速率(Tr)季节动态
        4.2.3 4个桤木品系间蒸腾速率(Tr)的差异性分析
        4.2.4 小结与讨论
    4.3 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动态变化及其差异性
        4.3.1 不同部位叶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
        4.3.2 不同部位叶水分利用效率(WUE)季节变化
        4.3.3 4个桤木品系间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差异性分析
        4.3.4 小结与讨论
    4.4 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光合生理特性对光合有效辐射增强的响应
        4.4.1 净光合速率(Pn)——光响应
        4.4.2 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光响应
        4.4.3 蒸腾速率(Tr)——光响应
        4.4.4 水分利用率(WUE)——光响应
        4.4.7 小结与讨论
    4.5 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对CO_2浓度升高的光合生理响应
        4.5.1 净光合速率(Pn)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4.5.2 蒸腾速率(Tr)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4.5.3 水分利效率(WUE)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4.5.4 胞间CO_2浓度(Ci)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4.5.5 气孔导度(Cond)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4.5.6 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4.5.7 小结与讨论
    4.6 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净光合速率(Pn)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回归分析
        4.6.1 上部叶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影响因子
        4.6.2 下部叶净光合速率(Pn)的主要影响因子
        4.6.3 整株木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
        4.6.4 小结与讨论
    4.7 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蒸腾速率(Tr)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回归分析
        4.7.1 上部叶蒸腾速率(Tr)的主要影响因子
        4.7.2 下部叶蒸腾速率(Tr)的主要影响因子
        4.7.3 整株蒸腾速率(Tr)的主要影响因子
        4.7.4 小结与讨论
    4.8 环境因子对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水分利用率(WUE)的影响
        4.8.1 上部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主要影响因子
        4.8.2 下部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主要影响因子
        4.8.3 整株苗木水分利用效率(WUE)的主要影响因子
        4.8.4 小结与讨论
    4.9 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叶绿素含量与生长量
        4.9.1 叶绿素含量差异性分析
        4.9.2 叶面积、苗高、生长量差异性分析
        4.9.3 小结与讨论
5 结论
    5.1 光合生理特性与差异性
    5.2 蒸腾生理特性与差异性
    5.3 水分利用效率动态变化与差异性
    5.4 对光合有效辐射、CO_2浓度升高的光合生理响应
    5.5 影响光合生理生态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
    5.6 叶绿素含量与生长量
6 创新点
7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四、四川桤木立木干形研究及材积计量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造林密度对四川桤木生长的影响[J]. 郑泽良,陈文久,文辉斌. 湖南林业科技, 2008(01)
  • [2]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D]. 周小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1)
  • [3]四川桤木立木干形研究及材积计量的探索[J]. 谢新根,温卫国. 江西林业科技, 2000(S1)
  • [4]四川桤木立木干材材积收获模型[J]. 谢新根,张丽霞. 江西林业科技, 2000(S1)

标签:;  ;  ;  ;  

四川桤木干燥形态及体积测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