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版印刷程序和质量控制

柔版印刷程序和质量控制

一、柔性版印刷操作程序与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贾环[1](2021)在《基于BOBST凹印机的UV集成工艺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标是卷烟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卷烟的特殊商品属性和高附加值,卷烟烟标除了满足高品质的包装成型工艺和包装防护功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性、文化和品牌属性、独特的防伪功能。某品牌云龙烟标的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表面特效“冰花锤纹”以提高其艺术特效和防伪功能。原设计采用“胶印和丝印”组合工艺进行生产,但其工序复杂、质量难以控制、生产效率低,导致云龙烟标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本文针对该烟标的生产需求,创新提出在现有BOBST凹印机的基础上,组合与凹印机连线的UV(Ultraviolet)印刷工艺环节,形成高速凹印与UV集成的云龙烟标的新工艺,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设备改造方案制定、生产工艺参数实验研究。首先,对云龙烟标的表面特性和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对烟标的印刷和印后工艺进行了整理,对烟标生产企业的胶印生产工艺和凹印生产设备进行了现场和技术调研,经过梳理和分析,提出云龙烟标的凹版印刷与UV集成的新工艺。其次,在对BOBST凹印机的生产工艺参数、设备结构空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BOBST凹印机组的尾部加装UV印刷和光固化单元,形成设备改造方案,并依照整体性最佳的原则,应用评价体系和Matlab软件寻找最佳的组合方案,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设备改造三维实体模型,细化UV印刷和光固化设备的具体安装位置。然后,基于改造后的设备,整理云龙烟标的在线生产工艺参数,制定云龙烟标的凹印与UV集成的工艺参数实验方案,对影响云龙烟标的生产工艺参数进行实验并测试烟标的质量参数和效果。经过多次生产工艺参数调整和实验,得到其最佳生产参数为:印辊网穴深度70μm,印刷速度130m/min,冰点油墨上机粘度21″~22″(水浴加热80℃),UV引爆灯工作功率为80%(1*480W),固化灯工作功率为80%(3*8KW)。最后,对改造后的凹印与UV集成云龙烟标的生产工艺和效率与胶印丝印生产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由“凹印+UV”集成工艺生产的云龙烟标完全满足产品样张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安全卫生指标要求,用户上机包装成型性能良好,实现了生产工序由原有的7道生产工序缩减为4道工序、生产效率提高了6倍、产品冰花锤纹与工艺样张相似度达95%以上,满足了企业对云龙烟标的生产需求。本论文以云龙烟标的高效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需求,进行工艺创新及对现有设备集成改造,在保持设备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功能,以较小的资金投入实现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生产,为企业现有设备改造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为同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江领[2](2020)在《基于FPGA的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系统设计》文中认为在印刷工业中,柔版印刷具备绿色环保的独特优势,在国内外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人们对柔版印刷的印刷质量要求日渐提高。作为构成印刷图像的基本单元,网点通过其面积和以及空间频率的变化再现图像的阶调和颜色,直接决定着印刷质量。因此检测柔版印刷网点在印刷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柔版印刷向着自动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网点检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印刷生产的需求。本文针对柔版印刷网点检测问题进行研究,旨在设计出能够精确进行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的系统。经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比较,本文采用基于图像处理的数字图像分析法进行网点的检测。本文依据数字图像分析法检测网点的原理和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整体方案设计,构建了以FPGA为核心处理设备,摄像头为图像采集设备以及LCD显示器为结果显示设备的网点检测系统。在网点检测算法方面,本文针对网点检测系统中的网点图像分割这一难点,分析研究了不同的分割方法之后,采用阈值分割方法中的OTSU法对网点图像进行分割。对于OSTU法未能有效分割粘连的网点图像这一问题,利用滑动窗口对OTSU法进行了改进。在网点图像分割完成之后,设计了基于网点图像中连通域的网点面积率检测算法以及基于网点宽高比,网点圆形度等参数的网点形状分析算法。最后,通过MATLAB和Open CV等工具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在系统构建层面,本文依据FPGA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结合设计采用的Xilinx公司的ZYNQ系列FPGA的实际情况,将系统构建分为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两部分。在硬件开发部分,依据硬件描述语言的特点,结合可编程逻辑电路的特性,利用高层次综合技术,合理地使用FPGA内部资源,构建了摄像头图像采集IP核,网点图像分割IP核以及视频编码IP核等。在软件开发部分,进行了相关驱动的编写,利用Xilinx提供的编译工具进行Linux系统的定制,移植了设计需要的应用程序,最后构建了以网点面积率检测算法和网点形状分析算法为基础的网点检测程序。本文随后进行模块的仿真和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能够较好地进行柔版印刷网点的检测。

李庆[3](2015)在《凹版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凹版印刷产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凹版印刷的技术手段不断的提高,对于凹版印刷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虽然国外有很多的科技学者在凹版印刷的质量控制检测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质量检测的效果还存在很多的缺陷。为了进一步对凹版印刷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本文在了解了当前凹版印刷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基于统计阈值法的凹版印刷质量检测的算法。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的方法及目标、国内外关于凹版印刷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进行分析。然后主要分析了凹版印刷质量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凹版印刷相关的概念包括:凹版印刷的概念、印刷质量的内涵以及凹版印刷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等。然后从现代和传统两个方面分析印刷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接着主要分析我国凹版印刷质量控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凹版印刷行业的发展状况、凹版印刷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凹版印刷产品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凹版印刷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包括:背黏和溶剂残留、刀丝、高光小网点缺失、墨点污染和色差。然后重点基于凹版印刷中的诸多质量问题,设计出基于统计阈值法的凹版印刷的质量检测算法。首先分析图像的预处理技术相关的算法:图像增强和去噪、模板制作以及图像匹配定位相关的算法。经过预处理之后,分析印刷图像的双向差影以及缺陷图像的连通域。接着使用统计阈值法分析和确定图像的灰度,设计出基于统计阈值法的质量检测算法。经过上文的分析,提出凹版印刷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对策。

付尧建[4](2014)在《柔性版印刷关键工艺参数的研究与确定》文中指出柔性版印刷是一种采用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网纹辊的正确配用、适当的印刷压力、稳定的油墨传输和转移、印刷速度的控制,是获得高质量印刷品的保证。但是由于网纹辊线数的难以正确配用,柔性印版的弹性模量小,容易变形,使得印刷过程中的压力不断变化,油墨转移量也不稳定,所以要获得高质量的柔性版印刷品,还存在很多不足。本论文的目的就是对柔性版印刷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实现柔性版印刷过程中压力的控制,并建立柔性版印刷最佳印刷压力计算的数学模型;研究柔印压力和油墨转移率的关系,通过实验和Origin软件,拟合出最佳印刷压力与油墨转移关系的函数方程;并通过三元线数回归方程建立柔性版印刷中网纹辊线数、印刷压力、油墨转移率与柔印质量的关系曲线,从而达到对柔印质量的控制。首先,本文探讨了柔性版印刷的关键工艺参数,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影响因素,对网纹辊的选配做了重点研究。其次,本文通过在印版滚筒上安装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完成压力的测量,根据压力传感器传出的数据,建立柔性版最佳印刷压力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然后,本文以柔性版印刷压力和油墨转移率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石墨炉原子法检测承印物上的油墨量,分别在新闻纸、白牛皮纸、瓦楞纸上做实验,利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在这三种承印物上,最佳印刷压力和最大油墨转移率的拟合曲线,并得到相应的拟合函数方程。最后,本文研究了网纹辊线数、印刷压力、油墨转移率这三个关键工艺参数共同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印品质量检测模型。柔性版印刷关键工艺参数的研究与确定,提高了柔性版印刷产品的质量,为柔印版印刷工艺参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李春江[5](2013)在《基于GATF的柔性版印刷质量控制方法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柔性版印刷是常用的四大印刷工艺之一,这种印刷工艺使用橡胶或树脂印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柔性版印刷压力较轻,印版耐印率高;光滑与粗糙的表面、吸收与非吸收性材料、厚与薄的承印物均可以实现柔性版印刷。虽然柔性版印刷兼顾了凸版、平版和凹版印刷工艺的优点,然而由于印刷过程的传输性,在柔印的生产中仍不可避免出现印刷产品质量问题,其中网点丢失、网点扩大、印版尺寸变形和印刷杠痕是影响印刷品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在印刷企业中对这些问题的检测方法大多是采用主观的人眼目测来完成,并将目测结果作为生产实际中质量控制的主导依据。然而仅采用目测的主观结果无法做到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因此,寻找正确、可靠、快速的质量控制方法,对于确保柔版印刷品的质量稳定,降低印刷成本,提高印刷生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GATF根据最严格的质量标准生产控制工具,通过GATF信号条进行有效的控制制版及印刷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参数,如实地密度,网点扩大、印刷反差等,将有利于指导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提高和数字化,它视“过程控制”为印品控制目标的衡量手段。本文通过对GATF5.0印刷数字测试标版各要素的分析,有效地将GATF5.0测试标版引入对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检测中。课题采用数字测试标版对柔性版印刷品质量控制,探索对网点扩大,实地密度和灰平衡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控制方法,选择柔性版印刷适性仪试印出样张,科学地比较了未控制的印刷品及经GATF5.0控制后的印品的网点扩大值、实地密度和灰平衡数值。通过对定量为80g/m2胶版纸及定量为128g/m2铜版纸的实地密度控制后,其密度曲线随着墨量的增大变化趋势平稳,与对数密度曲线差异值较小;对纸张网点进行控制,未处理的网点扩大值出现在40%的网点处,经过GATF控制后,网点百分比为50%时网点扩大值达到最大,也仅为29%。因此本文通过利用GATF5.0印刷数字测试标版控制柔版印刷过程,使印品质量得到有效改善。本论文探索性地将胶版印刷中广泛应用的印品质量控制标版GATF引入柔性版印刷中,以控制印品质量,本研究成果应用到柔版印刷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可以提高印刷品的印刷质量,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陈挺[6](2011)在《激光雕刻柔性版图像处理及加工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激光加工技广泛应用于印刷制版领域,如激光照排技术、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激光雕刻制版技术等。柔性版印刷具有投资少,效益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绿色环保,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随着激光雕刻技术的不断深入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激光雕刻制版质量不断提高。但随着消费者对印刷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激光雕刻制版技术也需要向更高质量迈进。要控制好激光雕刻制版质量,首先必须对雕刻图像进行有效处理以满足雕刻和印刷需要。本文通过把不同格式的矢量图形转化为雕刻系统可以解析并输出加工的图形格式,以输出高质量雕刻图案,主要针对PLT文件进行处理,并对复杂的多层叠加矢量图形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位图图像(经分色以后的灰度图像)转换为满足印刷要求的加网二值图像进行输出。雕刻工艺方面本文从路径优化和斜坡雕刻两方面着手,针对印版幅面和质量要求的不同,合理选择单向雕刻或者双向雕刻。双向雕刻定位精度稍差,对于一般大幅面、低要求的印版可以采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对空程距离大小做了较为精确的设置和验证。为了增加印版抗压强度提高印刷产品质量,通过图像边界阈值分割法和边界功率控制两种方法来得到16级斜坡雕刻效果。本文针对指定设备进行大量试验确定最佳雕刻参数设置:图像输出分辨控制在200-300像素;加网线数不宜超过100线/英寸;雕刻输出功率输出电流控制在10-15mA可以得到合适深度的雕刻印版;雕刻速度一般控制在100-200mm/s;步距选择的设置根据精度要求不同在0.1mm-0.2mm范围内选取;焦平面位置的选择根据图文形式和深度要求来确定;为防止严重烧蚀,选择阻燃性较好印版版材;根据印版厚度和印版滚筒的曲率半径对印版周向尺寸进行压缩以防止印版变形影响印刷尺寸。同时对上述参数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证以得到正确的雕刻参数设置方法。

彭燕阳[7](2011)在《瓦楞纸柔性印刷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包装行业的需求促进了瓦楞纸柔性印刷的发展,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瓦楞纸柔性印刷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控制因素繁多,控制系统参数调节也比较复杂。国内占主流的印刷设备的印刷速度和自动化程度仍然较低,适合自己包装印刷市场的多色印刷机以及与之配套的印刷控制系统也有待提高。本文以数控多色印刷模切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背景,以提高瓦楞纸印刷质量和印刷机系统自动化为要求,利用DSP和FPGA开发高性能运动控制器,结合上位PC机设计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印刷控制系统。在深入研究瓦楞纸柔性印刷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瓦楞纸印刷质量和影响因素做研究探讨,着重解决影响印刷质量的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印刷张力和套印问题。建立压力控制、套印控制模型,对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滞后性、大超调量和震荡等特点做了进一步分析,提出采用PID控制策略。最后确定了PC+控制器单元的控制系统框架,以及相应模块化多层次的软件体系结构。开发了嵌入式控制系统单元,进行了硬件设计与平台搭建。分析了μC/OS-Ⅱ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并移植到主控芯片TMS320F28335上,基于μC/OS-Ⅱ的任务特性进行了任务规划,完成了用户任务的设计,编写并调试了启动初始化、检测与误差计算、压力调节和套印控制算法的任务。最后,针对μC/OS-Ⅱ的内存管理特点设计了环形缓冲池的以太网通信。设计了上位PC机对整个控制系统的集中管理与监控程序,利用MFC开发上位机控制系统平台,设计了基于Socket的通信方式,采用ADO技术完成ACCESS数据库的访问,实现了上位机的集中监控、数据管理等功能。最后,搭建了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进行了系统调试实验。实验调试结果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基于PC+控制器单元的分布式印刷控制系统,设计灵活、性能稳定可靠、可扩展性好,提高了瓦楞纸柔性印刷机的性能。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PC软硬件资源、低成本且可共享的网络资源,改造升级现代印刷行业。

沈春雷[8](2010)在《宽幅柔性版预印彩色瓦楞纸板技术》文中认为本文论述了纸包装行业最新技术柔性版预印彩色瓦楞纸板的宽幅(1700mm~2000mm)柔性版预印瓦楞纸板的研制技术,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唯一的最宽幅面(2000mm)柔性版预印彩色瓦楞纸板生产调试过程,为今后我国纸包装行业推广柔性版预印瓦楞纸板,特别是宽幅柔性版预印瓦楞纸板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

胡腾辉[9](2009)在《柔性印刷网点扩大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柔性版印刷作为一种高速、卷筒式印刷方式,主要应用于包装行业。柔性版印刷的优势不仅仅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承印材料,并且可以采用水性油墨进行印刷,大大的提高了环保性能,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绿色印刷方式。柔印也有一些局限性。其中网点扩大被认为是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与胶印、凹印相比,柔性印刷品的网点扩大更为严重。本文从网点传递的全过程入手,分析了影响网点增大的主要因素,对指导实际印刷过程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对圆形网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机械网点增大的规律性。结合实际,本文主要从印刷速度、印版的加网线数及衬垫密度这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考虑,分别分析这几个因素对印刷中网点增大现象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印刷曲线和网点增大曲线,分析及提出了控制网点增大的方法,有助于实际生产中提高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

钟泽辉[10](2008)在《新闻纸的印刷适性与改进彩报印刷质量的研究》文中指出新闻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用纸,是传播信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的印刷适性对报纸印刷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论文以我国二次纤维配抄的新闻纸为研究对象,结合目前彩报印刷工艺特点,进行了新闻纸的印刷适性与改进彩报印刷质量的研究。对我国目前常用的新闻纸的基本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分析了新闻纸贮存条件对新闻纸性能的影响,温湿度的波动对新闻纸的印刷适性影响很大,低温低湿有利于新闻纸的保管,纸张仓库保持温度在18~25℃,相对湿度在60%~70%对新闻纸较合适。新闻纸的印刷适性与胶印水墨平衡有密切的联系。在相同的时间内,新闻纸吸水量随着润版液中异丙醇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吸水速率随着异丙醇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横向抗张强度从开始平均值15.36KN/m至最终平均值18.47KN/m,润版液异丙醇体积含量每增加2%,纸张的抗张强度就增加0.62KN/m。新闻纸的伸长率在异丙醇体积含量16%的润版液中最低,为0.2%,增加润版液中异丙醇体积含量有利于套印,但过高导致印刷油墨的过度乳化。控制合适的异丙醇含量可以有效防止新闻纸的变形,并有利于保障彩报的印刷质量。比较了新闻纸Y、M、C、K(黄、品红、青、黑)四种油墨印刷的颜色密度、网点增大、印刷反差和色彩反差,研究分析了新闻纸对印品阶调和色彩再现的影响,得到了新闻纸的最佳实地密度范围,确保了阶调和色彩再现的合理性,并确定给墨量、印刷压力、墨层厚度等参数,通过实验分析了CTP(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工艺的网点扩大规律,画出了适合彩报印刷复制工艺的系统灰平衡曲线,比较了调频加网、调幅加网在新闻纸印刷过程中的网点扩大规律,探索加网最佳实地密度的确定方法,形成彩报印刷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和工艺。油墨的Tack值随乳化率的升高而缓慢下降,粘度越大,抵抗乳化的能力越强,乳化率越低。油墨粘度顺序为Y<C<M<K,乳化率高低顺序为K<M<C<Y,彩色报纸印刷色序应以C、M、Y、K的排列为最佳。实验测得在印刷5000份报纸过程中,润版液浓度从3.5%降到3.2%,pH值从4.98上升到5.54,电导率从1237 Ns降到675 Ns。利用先进的数码打样系统在新闻纸喷墨打样中定标及色彩校正,得出最佳技术参数。以Kubelka-Munk定律为基础,研究了油墨、新闻纸在印刷中墨层的表面反射、承印物纸张内的多重内反射、墨层内光的吸收和散射,针对其中的光散射距离的长短两种可能,修正了Clapper-Yule颜色预测模型,引入代表长短光散射距离的比例系数h,建立了新的颜色预测模型,计算得到h=0.43。利用现代化的柔性版印刷适性仪,通过实验证实了加网线数对网点增大有较大的影响,证实了柔性版版材的硬度对网点增大的影响,得出印刷压力与网点增大的关系,推导各种条件下的拟合方程,各方法的R2都在0.95以上。为实现柔性版报纸印刷工艺的标准化、数据化和规范化提供技术依据,对彩报的柔性版印刷实际应用和推广有指导意义。

二、柔性版印刷操作程序与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柔性版印刷操作程序与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OBST凹印机的UV集成工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印刷工艺油墨选用研究现状
        1.3.2 丝网印刷工艺研究现状
        1.3.3 组合式印刷工艺及设备改造研究现状
        1.3.4 印刷工艺改进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第二章 烟标生产工艺原理及特点
    2.1 烟标生产工艺
        2.1.1 印刷工艺
        2.1.2 烫印工艺
        2.1.3 覆膜与上光工艺
        2.1.4 模切压痕工艺
    2.2 烟标印刷原理
        2.2.1 胶版印刷
        2.2.2 凹版印刷
        2.2.3 丝网印刷
        2.2.4 UV印刷
    2.3 冰花锤纹印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OBST加装UV固化系统改造研究
    3.1 云龙烟标印刷工艺改进
        3.1.1 云龙烟标印刷工艺现状分析
        3.1.2 云龙烟标印刷工艺改进思路
        3.1.3 BOBST LEMANIC820凹版印刷机组调研分析
        3.1.4 樱井丝印机调研分析
    3.2 设备改造的可性分析
        3.2.1 凹印车间及印刷设备调研分析
        3.2.2 墨层厚度的可替代性
        3.2.3 印刷速度的可配合性
    3.3 设备改造方案的拟定
        3.3.1 设备改造思路
        3.3.2 方案一:基于“凹印+丝印”的“塔式”设备连线改造
        3.3.3 方案二:基于“凹印+丝印”的“环形”设备连线改造
        3.3.4 方案三:基于设备加装的“水平式”设备改造
        3.3.5 方案四:基于设备加装的“空间式”设备改造
    3.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设备改造方案评价
        3.4.1 设备改造方案的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3.4.2 方案评价的原则与指标
        3.4.3 设备改造最优方案的分析及评价
    3.5 BOBST加装UV固化系统方案具体实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连线控制模型参数分析
    4.1 云龙烟标凹版印刷参数分析研究
        4.1.1 云龙烟标凹印印刷参数分析
        4.1.2 云龙烟标凹版印刷参数分类
    4.2 烟标印刷生产前提——印刷色序
    4.3 印刷套准精度参数——印刷张力
    4.4 油墨转移量相关参数
        4.4.1 印刷速度
        4.4.2 印刷压力
        4.4.3 油墨粘度
        4.4.4 网孔载墨量
    4.5 UV灯的选择与参数拟定
    4.6 烘箱温度
    4.7 环境因素参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烟标印刷工艺改进实验
    5.1 墨层厚度相关实验研究
        5.1.1 实验研究参数的拟定
        5.1.2 墨层厚度实验整体思路
        5.1.3 实验材料与设备
        5.1.4 实验步骤
        5.1.5 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量的影响
        5.1.6 油墨粘度对油墨转移量的影响
        5.1.7 网穴深度对油墨转移量的影响
    5.2 UV灯功率对冰花锤纹印刷效果的影响
        5.2.1 印刷效果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5.2.2 最佳UV灯功率的选定
    5.3 烟标印后加工
    5.4 工艺对比分析
        5.4.1 工艺转序次数
        5.4.2 印刷速度与效率
        5.4.3 工艺改进成本
        5.4.4 卫生安全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2)基于FPGA的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印刷网点检测的发展与现状
        1.2.2 FPGA的发展现状
    1.3 论文研究对象和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网点检测系统原理分析
        2.1.2 网点检测系统软硬件需求分析
    2.2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2.3 网点检测系统的设计流程
    2.4 器件选型
        2.4.1 图像传感器的选择
        2.4.2 FPGA型号的选择
        2.4.3 缓存器件的选择
        2.4.4 显示仪器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算法设计
    3.1 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算法流程设计
    3.2 柔版印刷网点图像的采集
    3.3 网点图像的预处理
        3.3.1 网点图像的灰度化
        3.3.2 网点图像的去除噪声处理
    3.4 网点图像的分割
        3.4.1 图像分割方法简要介绍
        3.4.2 图像分割方法详细介绍
        3.4.3 OTSU法
        3.4.4 OTSU法的改进
    3.5 网点参数检测算法
        3.5.1 网点面积率的检测
        3.5.2 网点形状的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FPGA的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系统的实现
    4.1 FPGA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1.1 FPGA系统的设计原则
        4.1.2 FPGA系统的设计方法
    4.2 ZYNQ开发平台及开发流程
        4.2.1 AX7020开发套件简介
        4.2.2 开发工具介绍
        4.2.3 开发流程
    4.3 基于ZYNQ开发平台的网点检测系统的硬件系统构建
        4.3.1 硬件系统架构设计
        4.3.2 系统时钟的配置
        4.3.3 摄像头模组的配置
        4.3.4 摄像头图像采集IP核的实现
        4.3.5 基于HLS的网点图像分割IP核的搭建
        4.3.6 结果显示控制时钟模块配置
        4.3.7 图像编码IP的配置
        4.3.8 PS部分的配置
        4.3.9 连接模块的设置
        4.3.10 硬件系统整体结构
    4.4 基于ZYNQ开发平台的网点检测系统的软件开发
        4.4.1 基于ZYNQ的网点检测系统软件架构
        4.4.2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4.4.3 设备驱动的编写
        4.4.4 使用Peta Linux定制Linux操作系统
        4.4.5 OpenCV和Qt的移植
        4.4.6 网点检测应用程序的搭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测试与验证
    5.1 网点检测算法的实验验证
        5.1.1 网点分割算法的验证
        5.1.2 改进的OTSU法的验证
        5.1.3 网点面积率检测算法的验证
        5.1.4 网点形状分析算法的验证
    5.2 系统模块的仿真验证
        5.2.1 摄像头图像采集IP核的仿真验证
        5.2.2 图像分割IP核的仿真验证
    5.3 系统测试与验证
        5.3.1 系统测试环境的搭建
        5.3.2 系统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凹版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目标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凹版印刷的技术分析
        1.3.2 凹版印刷与其他印刷的比较
        1.3.3 凹版印刷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概述
    2.1 凹版印刷质量相关概念
        2.1.1 凹版印刷相关概述
        2.1.2 印刷质量概述
        2.1.3 凹版印刷质量控制主要内容
    2.2 印刷质量控制检测的相关理论
        2.2.1 传统印刷质量控制理论
        2.2.2 现代印刷质量控制理论
        2.2.3 印刷质量检测理论
第三章 凹版印刷质量控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研究和发展现状
    3.2 凹版印刷产品质量问题分析
        3.2.1 背黏和溶剂残留
        3.2.2 刀丝
        3.2.3 高光小网点丢失
        3.2.4 墨点污染
        3.2.5 色差
第四章 基于统计阈值法的凹版印刷质量检测算法设计
    4.1 图像预处理技术相关算法
        4.1.1 图像的增强和去噪
        4.1.2 模板制作
        4.1.3 图像匹配定位
    4.2 双向差影检测算法
    4.3 连通域分析
    4.4 基于统计阈值法的灰度确定
    4.5 基于统计阈值法的质量检测算法设计
    4.6 实验案例应用
        4.6.1 实验设计
        4.6.2 实验步骤
        4.6.3 实验检测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柔性版印刷关键工艺参数的研究与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柔性版印刷技术的运用领域
        1.1.2 柔性版印刷的优势
        1.1.3 柔性版印刷的局限性
        1.1.4 国内研究现状
        1.1.5 国外研究现状
    1.2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柔性版印刷的关键工艺参数
    2.1 柔性版印刷原理及基本要素
        2.1.1 柔性版印刷油墨
        2.1.2 柔性版印刷印版
        2.1.3 柔性版印刷承印物
    2.2 网纹辊参数
        2.2.1 网纹线数
        2.2.2 网纹传墨辊的选配标准
        2.2.3 复合式网纹辊的选用
    2.3 柔性版印刷的压力参数
        2.3.1 上墨装置的压力
        2.3.2 传墨装置的压力
        2.3.3 压墨装置的压力
    2.4 影响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的参数
        2.4.1 网纹辊线数
        2.4.2 印刷压力
        2.4.3 印刷速度
        2.4.4 软、硬质印版
        2.4.5 承印物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柔性版最佳印刷压力的数学模型研究
    3.1 电阻式压力传感器对柔性版印刷压力测量的过程分析
    3.2 柔性版印刷压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3.2.1 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2.2 电阻应变片在滚筒上的粘贴及温度补偿
        3.2.3 数据的收集
        3.2.4 最大印刷压力的计算过程
    3.3 最佳印刷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实验过程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4 数学模型的验证
        3.4.1 实验设计
        3.4.2 实验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柔性版印刷最大油墨转移率的研究
    4.1 油墨转移方程的建立与修正
        4.1.1 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方程的建立
        4.1.2 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方程的修正
    4.2 柔性版印刷油墨转移量的测量
        4.2.1 原子吸收光谱的理论基础
        4.2.2 实验过程
        4.2.3 铜原子检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4.3 实验
        4.3.1 Origin 8.0 软件简介
        4.3.2 实验过程
        4.3.3 多项式曲线的拟合方程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柔性版印刷工艺参数与印品质量关系模型的研究
    5.1 关系模型的建立
    5.2 三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5.2.1 模型中回归系数的求解
    5.3 实验
        5.3.1 实验过程
        5.3.2 模型中各参数的取值
        5.3.3 数据分析与处理
        5.3.4 回归模型的检验
    5.4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基于GATF的柔性版印刷质量控制方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2章 柔性版印刷质量的工艺控制分析
    2.1 柔性版印刷质量控制参数
        2.1.1 印刷反差 K 值
        2.1.2 实地密度
        2.1.3 网点扩大
        2.1.4 灰平衡
    2.2 柔性版印刷质量的工艺控制
        2.2.1 对网点扩大的控制
        2.2.2 对灰平衡的控制
        2.2.3 对实地油墨密度的控制
第3章 GATF5.0 测试标版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1 GATF5.0 测试标版中网点对比色块
    3.2 GATF5.0 测试标版中灰度平衡表
    3.3 GATF5.0 测试标版中实地油墨的密度
    3.4 GATF5.0 测试标版中网点增大
    3.5 GATF5.0 测试标版在柔版印刷中的应用性
第4章 GATF 测试标版控制柔印质量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1.4 实验数据的获取方法
    4.2 利用实地油墨条控制柔印实地油墨密度
    4.3 利用灰度平衡表控制柔印灰平衡
    4.4 利用网点增大测试条控制柔印网点变化
第5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激光雕刻柔性版图像处理及加工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2 柔性版制版现状
        1.2.1 柔性版印刷技术发展现状
        1.2.2 柔性版制版技术发展现状
    1.3 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选题背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激光雕刻版图像处理与输出
    2.1 矢量图形处理与输出
        2.1.1 矢量图形特点
        2.1.2 矢量图形的编辑处理
        2.1.3 矢量图形的处理及输出
    2.2 位图图像的处理与输出
        2.2.1 调幅加网技术
        2.2.2 调频加网技术
        2.2.3 位图图像的输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雕刻系统构架与工艺优化设计
    3.1 雕刻系统的构成与基本参数
        3.1.1 雕刻机基本结构
        3.1.2 雕刻机控制系统
    3.2 雕刻加工路径算法
        3.2.1 雕刻区域的扫描
        3.2.2 单向雕刻加工路径
        3.2.3 双向雕刻加工路径
        3.2.4 单双向加工比较
        3.2.5 雕刻路径参数设置
    3.3 斜坡雕刻的处理与输出
        3.3.1 斜坡雕刻的理论分析
        3.3.2 斜坡雕刻的构想
        3.3.3 斜坡雕刻的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图像加工参数对印版质量的影响
    4.1 试验设备及方案
        4.1.1 试验设备及功能
        4.1.2 试验方案
    4.2 加工图像质量对印版质量的影响
        4.2.1 加网线数对橡皮版雕刻网点质量的影响
        4.2.2 分辨率对橡皮版制版质量的影响
    4.3 加工参数对印版质量的影响
        4.3.1 加工功率的影响
        4.3.2 加工速度的影响
        4.3.3 雕刻步距大小的影响
    4.4 其他影响因素
        4.4.1 焦点位置
        4.4.2 版材质量对雕刻橡皮版质量的影响
        4.4.3 变形问题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瓦楞纸柔性印刷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瓦楞纸柔性印刷的发展
        1.2.1 柔性印刷技术的优势
        1.2.2 瓦楞纸柔性印刷的市场现状
    1.3 印刷机的控制系统及发展趋势
        1.3.1 印刷机的控制系统
        1.3.2 印刷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简介
        1.4.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1.4.2 μC/OS-Ⅱ 概述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方法
第2章 瓦楞纸柔性印刷及印刷质量控制
    2.1 瓦楞纸柔性印刷工作原理
    2.2 瓦楞纸印刷质量控制因素
    2.3 瓦楞纸材料特性与印刷控制
        2.3.1 材料特性与套印
        2.3.2 印刷张力
        2.3.3 印刷压力
        2.3.4 印刷速度
        2.3.5 印刷控制系统主要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瓦楞纸印刷控制系统
    3.1 印刷控制系统框架
    3.2 控制系统的模型与特点
    3.3 PID 控制策略
        3.3.1 PID 控制策略
        3.3.2 PID 参数整定
    3.4 运动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3.4.1 系统基本结构
        3.4.2 控制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3.4.3 控制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3.5 印刷控制系统实时性的要求
    3.6 以太网通信在系统中的应用
        3.6.1 以太网通信的优点
        3.6.2 TCP/IP 协议的数据传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运动控制器单元设计
    4.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4.1.1 核心板硬件平台
        4.1.2 以太网通信设计
        4.1.3 误差检测与传感系统
    4.2 μC/OS-Ⅱ 的嵌入式系统应用
        4.2.1 应用μC/OS-Ⅱ 的意义
        4.2.2 μC/OS-Ⅱ 的移植
    4.3 基于μC/OS-Ⅱ 的任务设计
        4.3.1 任务的特性
        4.3.2 任务之间的同步与通信
        4.3.3 任务规划
        4.3.4 任务优先级安排
    4.4 控制器任务框架
        4.4.1 启动程序以及μC/OS-Ⅱ 的初始化
        4.4.2 检测及误差计算任务
        4.4.3 压力修正任务
        4.4.4 控制算法实现
        4.4.5 以太网通信任务
    4.5 以太网通信的实现
        4.5.1 以太网通信初始化
        4.5.2 数据帧环形缓冲池
        4.5.3 以太网驱动程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上位机程序结构
    5.2 网络通信设计
        5.2.1 Winsock 编程方法
        5.2.2 MFC 的Socket 编程
        5.2.3 数据信息传送设计
    5.3 上位机控制系统用户接口设计
        5.3.1 ACCESS 数据库应用
        5.3.2 界面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与结论
    6.1 调试概况
    6.2 测试过程
        6.2.1 μC/OS-Ⅱ 移植测试
        6.2.2 网络通信调试
        6.2.3 数字脉冲输出实验
    6.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宽幅柔性版预印彩色瓦楞纸板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宽幅柔性版预印刷机调试
    (一) 设备试运行
    (二) 材料选择
    (三) 工艺确定
三、预印瓦楞纸板生产线的调试
    (一) 纵横切调试
        1. 纵切。
        2. 横切。
四、宽幅柔性版预印瓦楞纸板技术
五、项目研制结论

(9)柔性印刷网点扩大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1 柔性版印刷概述
    1.1.1 柔性版印刷国内、国外发展现状
    1.1.2 柔性版印刷的主要优势
    1.1.3 柔性版印刷存在的问题
1.2 课题研究的方向、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方向
    1.2.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网点增大的理论分析
    2.1 网点及其在柔性版印刷中的作用
    2.2 影响网点增大的因素及其控制
        2.2.1 印前因素与网点增大
        2.2.2 原稿与网点增大
        2.2.3 印版与网点增大
        2.2.4 印刷压力与网点增大
        2.2.5 网纹辊与网点增大
        2.2.6 油墨分配系统与网点增大
        2.2.7 油墨与网点增大
        2.2.8 纸张和网点增大
3 柔性版印刷网点增大的实验设计
    3.1 实验设计方案
        3.1.1 实验测试原版内容的设计方案
        3.1.2 实验条件
    3.2 印刷实验过程
4 实验数据及数据分析
    4.1 实验数据的获取
    4.2 实验数据分析
        4.2.1 加网线数的影响
        4.2.2 衬垫密度的影响
        4.2.3 印刷速度的影响
    4.3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新闻纸的印刷适性与改进彩报印刷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网络媒体的兴起及其对报纸的影响
        1.1.2 报纸进入"读图"新时代
        1.1.3 报纸彩色印刷成为发展必然
    1.2 中国新闻纸业的发展
    1.3 彩报印刷质量与工艺技术适应性研究进展
        1.3.1 我国报纸发行与印刷的现状
        1.3.2 彩报印刷工艺技术面临的问题
    1.4 彩报印刷的工艺条件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1.4.1 纸张基本物理性能与印刷的关系
        1.4.2 纸张基本光学性能与印刷的关系
        1.4.3 纸张基本力学性能与印刷的关系
        1.4.4 吸收性
        1.4.5 纸张的pH值
        1.4.6 新闻纸张印刷作业适性
    1.5 报纸主要生产环节的工艺技术适应性研究
        1.5.1 图片分色
        1.5.2 制版技术
        1.5.3 报纸印刷
    1.6 报纸印刷工艺质量控制变量特征参数研究
        1.6.1 实地密度
        1.6.2 印刷相对反差值
        1.6.3 油墨量的控制
        1.6.4 印刷网点扩大值
    1.7 报纸印刷质量评价方法
        1.7.1 影响报纸质量评价的因素
        1.7.2 印刷质量评价方法的分类
    1.8 现代报纸印刷新技术进展
    1.9 印刷适性研究进展
        1.9.1 纸张的印刷性能和印刷适性
        1.9.2 印刷适性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10 印刷纸各项性能与印品质量的关系研究进展
    1.11 胶印水墨平衡研究进展
        1.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1.2 国内研究现状
    1.12 本论文对新闻纸印刷性能的实验基本方法与路线
    1.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闻纸印前性能检测与贮存条件对印刷质量影响的研究
    2.1 实验原料和方法
        2.1.1 实验主要原料
        2.1.2 新闻纸基本性能检测实验和方法
        2.1.3 新闻纸存放条件和时间对彩报印刷质量的影响实验与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新闻纸物理性能对彩报印刷的影响分析
        2.2.2 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新闻纸印刷适性的影响
        2.2.3 温湿度作用的机理分析
        2.2.4 新闻纸存放条件和时间对彩报印刷质量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闻纸印刷适性对胶印水墨平衡影响的研究
    3.1 实验原料与方法
        3.1.1 新闻纸对异丙醇润版液吸收率的实验
        3.1.2 润版液含量变化对新闻纸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实验
        3.1.3 印刷压力对涂布润版液新闻纸表面强度的影响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新闻纸对异丙醇润版液吸收率的研究
        3.2.2 润版液中异丙醇含量变化对新闻纸抗张强度的影响
        3.2.3 润版液异丙醇含量变化对新闻纸伸长率影响分析
        3.2.4 印刷压力对涂布润版液的新闻纸表面强度的影响
        3.2.5 印刷工艺对对纸张吸水伸缩的消除和控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闻纸印刷色调再现的研究
    4.1 实验原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测试方法
        4.1.3 新闻纸对阶调再现影响实验
        4.1.4 新闻纸对色彩再现影响实验
        4.1.5 新闻纸最佳实地密度确定实验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新闻纸对阶调再现的影响研究
        4.2.2 彩报印刷控制图像阶调的重要性
        4.2.3 新闻纸阶调复制进行印前图像色彩调整重要性
        4.2.4 新闻纸的特性对阶调再现的影响
        4.2.5 网点扩大值的计算与实测
        4.2.6 新闻纸对色彩再现影响研究
        4.2.7 影响色彩再现的因素
        4.2.8 新闻纸的性能对色彩再现的影响研究
        4.2.9 实地密度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4.2.10 最佳实地密度与相对反差和色彩反差之间的关系
        4.2.11 以色彩反差C值来确定最佳实地密度
        4.2.12 印刷反差及色彩反差实验数据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油墨乳化及水墨平衡对新闻纸性能影响的研究
    5.1 实验原料与方法
        5.1.1 实验原料及器材
        5.1.2 实验方法
        5.1.3 油墨乳化率的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搅拌时间对油墨乳化率的影响
        5.2.2 润版液供液量变化对油墨乳化率的影响
        5.2.3 润版液浓度变化对油墨乳化率的影响
        5.2.4 乳化率对印刷密度及光泽度的影响
        5.2.5 新闻纸pH值对润版液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TP流程的色彩与网点转移特性研究
    6.1 实验材料和方法
        6.1.1 实验主要设备器材及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1.3 新闻纸测试样张设计
        6.1.4 CTP制版实验
        6.1.5 印刷实验
        6.1.6 印刷样张测量方法
    6.2 结果和讨论
        6.2.1 印版输出质量分析
        6.2.2 印刷品主观评价
        6.2.3 传统调幅实地密度与印刷反差分析
        6.2.4 调频实地密度与印刷反差分析
        6.2.5 网点扩大分析
        6.2.6 调频加网的灰平衡研究
        6.2.7 基于数据分析的CTP流程优化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新闻纸数码打样色彩空间转换方法的研究
    7.1 基于新闻纸的EFI Colorproof XF数码打样系统定标及色彩校正实验
        7.1.1 实验材料和方法
        7.1.2 测量方法
        7.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7.1.4 数码打样精确度比较
    7.2 实现彩色打印机色彩空间转换流程和方法
    7.3 建立彩色打印机色彩空间颜色预测新模型的方法
        7.3.1 Kubelka-Munk定律
        7.3.2 结合光散射现象的颜色预测模型
        7.3.3 基于Clapper-Yule模型的修正
    7.4 颜色新模型的建立
        7.4.1 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7.4.2 比例系数h的确定
    7.5 新模型的验证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闻纸柔性版彩色印刷网点扩大的研究
    8.1 轮转胶印印报存在的问题及柔印印报的优势
    8.2 新闻纸柔性版印刷网点扩大的研究
        8.2.1 柔性版印刷网点增大的实验设计
        8.2.2 实验条件
        8.2.3 实验数据的获取方法
        8.2.4 结果和讨论
    8.3 柔性版网点扩大控制
        8.3.1 印前工艺
        8.3.2 新闻纸的印刷适性
        8.3.3 印刷工艺基本参数
    8.4 拟合方程与分析
        8.4.1 多项式曲线的拟合方程
        8.4.2 补偿曲线的求取
    8.5 网点增大的控制与校正
        8.5.1 建立数据化观念
        8.5.2 了解网点增大的原因
        8.5.3 网点增大在彩色复制中的调整
    8.6 本章小结
结论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柔性版印刷操作程序与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OBST凹印机的UV集成工艺及实验研究[D]. 贾环.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FPGA的柔版印刷网点检测系统设计[D]. 江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凹版印刷产品质量控制的研究[D]. 李庆.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4]柔性版印刷关键工艺参数的研究与确定[D]. 付尧建. 江南大学, 2014(02)
  • [5]基于GATF的柔性版印刷质量控制方法应用研究[D]. 李春江. 曲阜师范大学, 2013(S1)
  • [6]激光雕刻柔性版图像处理及加工工艺的研究[D]. 陈挺. 湖南大学, 2011(03)
  • [7]瓦楞纸柔性印刷控制系统设计[D]. 彭燕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8]宽幅柔性版预印彩色瓦楞纸板技术[J]. 沈春雷. 包装世界, 2010(01)
  • [9]柔性印刷网点扩大规律的研究[D]. 胡腾辉.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
  • [10]新闻纸的印刷适性与改进彩报印刷质量的研究[D]. 钟泽辉. 华南理工大学, 2008(02)

标签:;  ;  ;  ;  ;  

柔版印刷程序和质量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