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在传统民间医药中的应用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在传统民间医药中的应用

一、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及在民族民间传统医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梅,郝二伟,杜正彩,李思维,王星圆,侯小涛,邓家刚[1](2022)在《基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网络药理学的余甘子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文中指出余甘子为大戟科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的干燥成熟果实。对余甘子化学成分及主要药理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论,对余甘子从传统药性、药效、药效物质基础和化学成分可测性的角度进行Q-Marker初步预测。基于文献整合及数据分析对余甘子Q-Marker的来源范围进行筛选,通过网络药理学进行成分有效性分析,酚酸类及黄酮类成分中木犀草素、槲皮素、山柰酚、(-)-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等化合物可作为余甘子的主要Q-Marker,为其整体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李官华[2](2021)在《藤黄科植物红芽木的资源状况与传统药用知识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藤黄科(Clusiaceae)黄牛木属(Cratoxylum)植物约6种,多为灌木和乔木,常绿或落叶,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及我国南部等地,均在北纬24°以南,是典型的热带属种。我国分布有2种1亚种,分别为黄牛木(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越南黄牛木(Cratoxylum formosum)及红芽木(Cratoxylum formosum ssp.pruniflorum),产自广东、广西及云南。黄牛木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热带地区较为特色的资源植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用途,主要表现在观赏、食用、药用、材用价值方面。红芽木(Cratoxylum formosum ssp.pruniflorum)为越南黄牛木的变种,与原亚种不同在于幼枝、叶、花梗及萼片外面密被柔毛。基于文献研究和民族植物学发现,红芽木作为“苦丁茶”来源植物之一,其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化湿消滞的功效,可以治疗感冒、中暑发热、急性肠胃炎、黄疸、阿米巴痢疾、疮疖等,但目前国内对其资源分布和保护状况、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十分匮乏。因此,本文对红芽木分布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现状、所受威胁进行调查,并基于数字标本和实地考察对红芽木的资源潜在分布进行了预测,并进一步开展化学成分和网络药理学研究,以期验证其民间传统药用知识的科学性,为其资源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黄牛木属植物进行民族植物学调查与研究,发现傣族、壮族、基诺族都有利用该属植物的传统知识,主要利用方式是代茶饮用、药用和材用,利用部位主要为叶、树皮和枝。但现在利用该属植物的传统知识只有部分人知道,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知识缺乏传承,另一方面是因为资源分布减少。2.红芽木分布于云南、广西两省区的低山环境,零星见于山坡次生林,群落中伴生物种以阳性速生树种为主;红芽木资源量不断减少,人类活动如修路、开垦农田等行为是导致红芽木资源减少的重要因素。基于MaxEnt生态位模型对红芽木的潜在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红芽木潜在分布面积大于实际分布面积,因此在当前和未来气候环境下,红芽木可能具有更广泛的分布,未来红芽木适生区呈现向北扩大趋势。温度和降水是影响红芽木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3.对红芽木二氯甲烷层开展化学成分研究,利用柱层析法和循环制备液相色谱仪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解析技术确定5个化合物结构,包括1个蒽醌类化合物和4个三萜类化合物。4.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红芽木活性成分及其对应抗炎靶点进行筛选和分析,构建红芽木抗炎的“成分—靶点—通路”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红芽木中与抗炎作用相关的化学成分有34个,这些活性成分以PIK3CA、MAPK1、LCK等蛋白为主要作用靶点,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抗炎相关通路起到抗炎作用,进一步验证了民间传统利用红芽木治疗肠胃炎以及作为兽药治疗牲畜肠胃炎的科学性,也可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红芽木抗炎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路径和方向。以上研究结果,对黄牛木属植物的民间传统利用知识进行整理和记录,并调查和预测了红芽木的资源分布情况,初步明确了红芽木药用价值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黄牛木属植物传统药用知识的科学性,为该属植物今后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雷虓,瞿文林,宋子波,马开华,赵琼玲,金杰,沙毓沧,孔维喜,何璐,段曰汤[3](2021)在《“热农1号”余甘子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文中研究说明"热农1号"余甘子是云南省农科院热区所在国内各个热区及各个干热河谷区域经过多年的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和评价后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本文主要对"热农1号"余甘子的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热农1号"余甘子1年生结果枝壮实,叶片宽大、浓绿且反卷;果实近圆形,外果皮淡黄绿色;果实大小均匀,最大单果质量14.07 g,平均单果质量12.3 g;果实酸涩味不明显,肉脆,适宜鲜食;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均表现为耐干旱、抗病、耐贫瘠的特性;树势强,树冠圆球形,丰产性好,产量稳定;与对照品种相比,成熟期早,属早熟品种。

黄燕,邹天骏,罗雪菲,钟振国,兰太进[4](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余甘子叶总黄酮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及活性成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余甘子叶总黄酮(TFPL)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及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鉴定TFPL化学成分,利用ChemMapper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分别收集TFPL成分相关靶点和结直肠癌相关靶点,比对得到TFPL成分与结直肠癌共有靶点,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预测TFPL抗结直肠癌的潜在活性成分。结果鉴定得到TFPL的12个化学成分,对应100个靶点,结直肠癌对应靶点192个,通过比对得到TFPL抗结直肠癌的潜在靶点EGFR。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学成分Quercetin、Kaempferol与EGFR能够较好结合。结论 TFPL可能通过作用于EGFR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Quercetin和Kaempferol可能是TFPL抗结直肠癌的潜在活性成分。

王淑慧,程锦堂,郭丛,崔文金,石佳,刘安[5](2019)在《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药食两用的中药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的化学成分,并评价其抗炎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以及重结晶方法对余甘子5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波谱数据等进行结构鉴定;最后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模型,探究余甘子中含量高的化合物对NO、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症因子的影响,以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余甘子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香草酸(1)、反式肉桂酸(2)、对羟基苯甲醛(3)、松柏醛(4)、槲皮素(5)、山柰酚-3-O-α-L-鼠李糖(6)、柚皮素(7)、2-羟基-3-苯基丙酸甲酯(8)、对苯二酚(9)、杨梅素(10)、2-呋喃甲酸(11)、没食子酸甲酯(12)、原儿茶酸(13)、没食子酸(14)。对含量较高的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和槲皮素3个化合物展开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均能不同程度抑制各类炎症因子;槲皮素对炎症因子TNF-α和IL-6无显着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3、4、8~11和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余甘子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酚酸类化合物相关。

张宇,付瑶,杨立新,李明祥,王趁,王雨华[6](2019)在《西藏墨脱产“藏药三果”品种鉴定与考证》文中指出"多物同用"是中国传统医药中常见的现象,虽然可以扩大药用植物资源的来源,缓解稀缺药用植物资源不足的现象,但也带来用药混乱和安全等问题。三果(阿如热、巴如热、居如热)作为最经典常用的传统藏药方之一,出现多物一用是很正常的。然而,也正因为"最经典最常用",其用药规范性、合理性和安全性就显得很重要。西藏墨脱县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缺少藏药三果原药材,当地各族群众在藏医理论指导下,从本地产植物资源中找出相应的地方替代品。考虑到用药安全和合理性,研究从多个角度,基于实地调查和本草考证的结果,对墨脱产藏药三果的基源植物进行调查、采集、鉴定和考证,并探讨其合理性以及用药安全。结果表明,墨脱产藏药三果替代品在原植物物种上虽不同于标准品,但形态上同藏医本草记载相似,标志性有效成分(没食子酸)亦与标准品相同,说明墨脱产藏药三果替代品的应用具有一定合理性。

王淑慧[7](2019)在《中药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与GbUGT717L酶的催化能力研究》文中提出余甘子,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nanths)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首载于《新修本草》,为藏族习用药材。其味甘、酸、涩,性凉,归肺、脾、胃经;具有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清热生津、消食化积等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咽喉痛、白喉、烦热口干、消化不良、慢性肝炎、高血压病、肥胖等。余甘子是中医传统用药,同时在藏医、蒙医、埃及、波斯、北美等30余个国家或民族医药体系中均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余甘子是药食两用药材。叶下珠属植物共有300余种,余甘子是其中唯一一种野生和栽培都供食用的植物。这些独特的特性与其化学成分有着某些特定的联系。前人研究表明,余甘子化学成分表现出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抗炎、降脂、保肝等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探究了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并对余甘子总提取物及其化学成分进行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评价。本文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以及重结晶法对余甘子总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共得到22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化合物理化性质分析,鉴定了其中19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Y1)、异香草酸(Y2)、反式肉桂酸(Y3)、对羟基苯甲醛(Y4)、松柏醛(Y5)、槲皮素(Y6)、山柰酚-3-O-a-L-鼠李糖(Y7)、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庚基)酯(Y8)、柚皮素(Y9)、2-羟基-3-苯基丙酸甲酯(Y10)、1-(4’-甲氧基-4’-氧代丁基)-1H-吡咯-2,5-二羧酸(Y11)、对苯二酚(Y12)、杨梅素(Y13)、2,5-二羧基吡咯(Y14)、2-呋喃甲酸(Y15)、没食子酸甲酯(Y16)、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Y17)、原儿茶酸(Y18)、没食子酸(Y19)。上述化合物中,包括黄酮类化合物4个、酚酸类化合物7个、芳香酯类化合物5个、呋喃酸类化合物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2个。值得一提的是,Y11和Y14为首次从余甘子中发现的吡咯类生物碱,其中化合物Y1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Y1、Y2、Y4、Y5、Y8、Y10、Y12、Y13、Y14、Y15、Y17为首次从余甘子中分离得到。本文对中药余甘子总提物(EO)和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以及含量较高的各类化合物包括:新化合物(Y11),2,5-二羧基吡咯(Y14),槲皮素,没食子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没食子酸甲酯,以地塞米松(DXM)为阳性对照展开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评价。抗炎作用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IL-6、TNF-α、MCP-1在细胞上清液中的浓度,Griess法测定上清液中NO的浓度。结果表明上述化合物及总提物对炎症因子IL-6、TNF-α、MCP-1及NO的释放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EO和吡咯类生物碱Y11及其类似化合物2,5-二羧基吡咯Y14均能显着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故进一步对Y11、Y14和EO展开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研究。抗炎实验及Western-Blot实验表明Y11、Y14和EO通过MAPKs途径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随后用ORO法检测EO及Y11、Y14对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镜下观察到EO和Y11、Y14均能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且Y11浓度依赖性的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炎症及巨噬细胞泡沫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上述实验结果提示余甘子总提取物及其吡咯类生物碱在一定程度上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抑制作用。化合物GK-1是从白果中分离得到的吲哚类生物碱,分离较困难,而且化学合成需要还原再氧化经济性不高。故本课题研究了 GbUGT717L酶催化合成GK-1。本文研究证实GbUGT717L酶可催化N吲哚3-乙酰天冬氨酸(IAA-Asp)与二磷酸尿苷葡糖(UDPG)反应生成葡萄糖苷GK-1。随后对N糖基转移酶GbUGT717L的催化能力展开了研究,以不同结构类型的43个化合物为底物,考察该酶对化合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GbUGT717L酶催化特异性较高,除能够催化吲哚乙酸和氨基酸的酰胺化产物(IAA-AA)与UDPG反应生成葡萄糖苷,还能催化氨基酸侧链甲酯化的底物与UDPG反应生成其他副产物,同时可催化3-甲基吲哚和邻位、间位烷基取代的苯胺与UDPG反应。其它IAA-Asp类似物,吲哚乙酸类化合物,吲哚类化合物,苯胺类化合物和核苷酸类化合物均不反应。

毛胜楠[8](2019)在《余甘子立地条件及品质特征的研究》文中提出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inn.干燥成熟的果实,其资源分布广,是着名的民族药,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等功效。药材生产的各环节对余甘子品质影响的因素尚不明确,其特征性指标与品质的关系亦不清晰。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对余甘子的资源分布进行调查,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采收期、加工方法、贮藏年限余甘子的化学品质差异,探究余甘子的特征性指标与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余甘子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整理归纳了余甘子的立地条件及主要本草中名称、产地及临床疗效等记载;收集余甘子的腊叶标本数据及已发表文献中不同产地的没食子酸含量与地理气候因子等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云南省分布最为广泛,在贵州、云南、四川分布的余甘子没食子酸含量较高,其中贵州省的含量最高;在地理气候因子中,没食子酸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极端高温、海拔、降水量等;余甘子最适宜分布的区域是较湿润区。运用HPLC法测定余甘子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槲皮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运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余甘子总多糖含量,并采集余甘子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基于化学计量学的原理,利用多种方法评价了余甘子的质量,得到以下结果:余甘子所含各化学成分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没食子酸与柯里拉京不相关,与其它成分均呈正相关;鞣花酸与柯里拉京及诃黎勒酸呈正相关;维生素C与柯里拉京及诃黎勒酸呈负相关;多糖含量与柯里拉京不相关,与其它成分均呈正相关。在不同产地中,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槲皮素、维生素C、多糖含量最高的样品分别来自云南楚雄、广西南宁、贵州贞丰、广西南宁、云南大理、云南楚雄、四川会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贵州、云南、四川余甘子聚为一类,广西、广东、福建聚为一类;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贵州贞丰余甘子质量相对最优,福建漳州相对最差。对采收时间的分析表明,维生素C含量在12月最高,其余成分含量在10月即为最大值;通过PLS-DA分析不同采收期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发现不同采收期余甘子成分含量差异显着,可完全分离,其中维生素C和多糖是分类的标志性成分;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10月份采收的余甘子质量相对最优,1月份最差。分别以自然晒干、30℃、40℃、50℃、60℃、70℃、80℃烘干对余甘子进行干燥处理,维生素C含量随温度持续上升而降低,多糖含量稳定,其余5种成分含量均有上升趋势;通过采集FT-NIR信息,并利用PLS-D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中余甘子的总体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相邻温度梯度处理的余甘子成分接近,晒干与烘干处理差异显着;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60℃烘干时余甘子质量相对最优,40℃相对最差。贮藏19年的余甘子样品5种酚类成分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多糖含量则持续减少,未检测到维生素C含量;通过采集FT-NIR信息,并利用PLS-DA分析可知,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的整体化学成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其中贮藏2、3、4年样品成分接近,贮藏1年与6年样品成分接近,贮藏5、7、8、9年样品接近;利用数据融合策略结合PLS-DA与t-SNE处理,可以很好地将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样品分离;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贮藏4年样品质量相对最优,贮藏9年样品相对最差。利用明胶替代口腔蛋白BPRPs,与余甘子提取液反应,其反应前后总多酚含量差值作为评价余甘子涩味程度的指标。四川地区中,德昌的余甘子涩味相对最强,会理相对最弱;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涩味强度与总多酚含量呈正相关,与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呈负相关;与各样品的相对关联度结合分析可知,随着涩味强度升高,余甘子的质量相应降低。

贡保东知[9](2019)在《基于临床数据和“味性化味”理论的藏医治疗萨滞布病(中风后遗症)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萨滞布病是藏语“(?)”的译音,是藏医对脑中风的称谓,现代医学称之为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萨滞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因其损伤机制复杂、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藏医治疗萨滞布病积累着丰富的经验。医生的诊疗经验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是关系藏医传承、创新的重要科学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诊疗数据日益剧增。庞大的数据如何有效利用,对蕴含丰富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和总结,均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藏医临床诊疗中的隐形经验和知识,转化为客观的可视化数据结果,发现藏医治疗萨滞布病用药特点和规律。采用网络药理学和MCAO模型动物方法,探索藏药二十味沉香丸治疗萨滞布病的作用机制,为藏医临床研究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信息,进一步推动藏医临床诊疗规范化、标准化。方法:采集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藏医院、北京藏医院、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藏医院、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医院等7家藏医院收治的萨滞布临床数据,运用SPSS Modeler 18软件、Gephi0.9.2、矢量结构模型等方法研究藏医治疗萨滞布病用过规律;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预测藏药二十味沉香丸治疗萨滞布病作用机制;采用MCAO模型探索藏药二十味沉香丸治疗萨滞布病作用机制。1.方剂用药规律研究:搜集藏医治疗萨滞布病临床数据中所用的方剂,采用SPSS Statistics 21和SPSS Modeler 18软件对方剂使用频次、时辰用药等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SPSS Modeler 18软件的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法研究藏医治疗萨滞布病方剂联用规律以及萨滞布病不同证型、不同合并症的方剂关联规律。以查阅文献及专家咨询的方法选取治疗萨滞布病方剂,搜集其组方药味和药物,运用Gephi0.9.2复杂网络分析法,研究藏医治疗萨滞布病组方药物配伍规律研究。2.方剂药性研究选取治疗萨滞布病方剂、构建藏医治疗萨滞布病药性矢量结构模型,依据《藏药部颁标准》《藏药方剂学》等书籍搜集组方药物药味及剂量,根据六味与药物十七效的结构关系,计算藏医治疗萨滞布病方剂六味、三化味、十七效、药性组合模式等。构建二十味沉香丸的“药物-药味-药效-疾病”网络图,分析网络拓扑参数,探索其治疗萨滞布病药性组合模式。3.核心方剂的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采用TCMSP检索二十味沉香丸的活性成分,并且在BATMAN-TCM预测其对应的靶点;通过OMIM、TTD、pharm Gkb、Di GSe E和GAD等5个数据库检索萨滞布病相关靶点,选取两者交集靶点。使用DAVID软件对所选靶点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化合物-蛋白-通路”网络图。最后根据网络拓扑参数参数,选取节点度靠前的化学成分和靶标,使用Maestro 11.1软件以原配体为中心生成对接的活性位点。将筛选出的配体与靶标蛋白进行分子对接。4.模型动物机制验证研究选取65只SD雄性大鼠,只将大鼠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MCAO模型组、尼莫地平组、二十味沉香丸低剂量组、二十味沉香高剂量组,预给药7天后建立MCAO模型,检测大鼠脑梗死率、神经行为等指标、同时检测大鼠缺血侧的H&E病理切片、尼氏小体活力、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q PCR方法,检测ATF4、JUN、GRIN3B、PRKCB、PKCG、CAMK2D表达,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炎症因子含量,MDA和SOD水平,研究二十味沉香丸治疗萨滞布病作用机制。结果:1.方剂联用规律研究结果获得703例有效藏医治疗萨滞布病临床数据,经统计共得到83首藏药方剂,其中使用频次最多的方剂为二十味沉香丸(613次)、其次是如意珍宝丸(594次)和七十味珍珠丸(458次)等。按时辰用药分析发现凌晨使用频次最多的为七十味珍珠丸(458次)、早上和中午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如意珍宝丸,晚上使用频次最多的为二十味沉香丸(602次)等。方剂关联规则分析发现,隆滞布病主要以七十味珍珠丸为主,而查滞布病以如意珍宝丸为主;发现萨滞布病不同合并症有不同法用药规则,萨滞布病伴高血压时除七十味珍珠丸、如意珍宝丸、二十味沉香丸外配有二十四味沉香丸、二十五味余甘子等;伴冠心病时配有安神丸、八味沉香丸等;伴脾胃病时配有仁青常觉、安置精华散等。经过筛查,发现83方剂中28首方剂具有治疗萨滞布病功效,由134味藏药组合而成,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沉香(25次)、诃子(25次)、木香(25次)等。复杂网络分析发现沉香、珍珠、红花、诃子、余甘子等的节点度、紧密度、特征向量中心度均非常高,分析节点之间边权重值得到权重值4以上的有16个配对,其中靠前的5个配对依次为沉香-肉豆蔻;沉香-诃子;沉香-广枣;沉香-木香;沉香-竺黄等。2.方剂药性研究结果:选取28首萨滞布病方剂,构建藏医治疗萨滞布病矢量结构模型,计算其六味、三化味、十七效、药性组合模式等,发现其六味比值排序为甘、酸、咸、苦、辛、涩等,其配伍比例依次为33:7:2:26:19:13。研究三化味发现,苦化味居多,其次是甘化味和酸化味,比列依次为35:7:58。研究药物十七效发现,在十七效中凉效的最多,其次是钝效、重效、糙效等,藏医治疗萨滞布病方剂主要对治赤巴的热性、锐性和隆的轻性。这印证了萨滞布病隆血紊乱的病因,体现藏医治疗萨滞布病重在治根的特点。研究藏药二十味沉香丸的药性发现,二十味沉香丸主要以苦味、甘味为主,十七效中以凉效、钝效、重效等为主,以上计算结果符合藏医萨滞布病理论,凉效对治赤巴的热性,能减轻萨滞布病的发热、热扰心神等症状。钝效对治赤巴的锐性,能减轻萨滞布病的头疼、病情急骤等特点;重效对治隆的轻性、能减轻萨滞布病的头晕、失语、肢体麻木等症状;糙效对治培根的软性和粘性,能清理血管、清除血液粘性;稀效对治赤巴的臭性(黏稠),能稀释血液、降低血脂;燥效对治赤巴的泻性和湿性,能清干坏血。3.核心方剂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在TCMSP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二十味沉香丸的有效成分,得到沉香四醇、羟基黄色红花素A、甘草素等127个化合物,与疾病靶标匹配后,共得到31个关键靶标,其中网络节点度较高的有PRKCB、PRKCG、GRIN3B、CAMK2D等靶标。运用DAVID进行富集分析,共得到二十味沉香丸治疗萨滞布病相关的60条信号通路,P≤0.05的有53条通路,发现5-羟色胺、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 AMP信号通路、苯丙胺成瘾、钙信号途径等核心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研究发现二十味沉香丸38个化合物中沉香四醇、羟基黄色红花素A、3’-氟苯乙酮与PRKCB、CAMK2D、GRIN2B、JUN等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力。4.模型动物机制验证研究通过建立MCAO模型大鼠,研究二十味沉香丸治疗萨滞布病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二十味沉香丸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q PCR检测发现,二十味沉香丸能显着降低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ATF4 m RNA、JUN m RN A、GRIN3B m RNA、PRKCB m RNA表达。ELISA检测发现,二十味沉香丸能显着降低IL-6、IL-1β、TNF-α含量,二十味沉香丸能降低MDA的含量,升高SOD含量,提示二十味沉香丸具有显着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发现二十味沉香丸治疗萨滞布病作用机制,验证了二十味沉香丸治疗萨滞布病网络靶点预测结果。结论:1.经研究发现,藏医治疗萨滞布病历史悠久,藏医临床治疗萨滞布病根据不同证型、不同合并症,具有方剂联用的特点。分析其组方配伍发现,藏医治疗萨滞布病主要以清隆热、清血热、通脉络等功效的药物为核心药物,具有“隆血同治,兼顾脉管”的用药思路。2.矢量结构模型符合藏药药性理论,可计算藏医治疗萨滞布病味配伍和化味配伍的比例,为藏药药性研究提供新方法。发现28首方剂含134味药物,其中凉效居多,凉效对治赤巴的热性。藏医治疗萨滞布病主要针对三因中的隆和赤巴,印证了藏医治本的理论。3.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预测藏药二十味沉香丸治疗萨滞布病可能是通过PRKCB、PRKCG、GRIN3B、CAMK2D等关键作用靶点,以5-羟色胺、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共同实现,而且分子对接研究发现以上靶标与二十味沉香丸主要化学成分具有很强的结合力。4.模型动物验证研究,发现藏药二十味沉香丸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脑神经的作用,二十味沉香丸通过降低缺血侧脑组织中ATF4 m RNA、JUN m RNA、GRIN3B m RNA、PRKCB m RNA蛋白表达和升高C AMK2D蛋白表达,从而发挥治疗萨滞布病的作用。

周坤,简平,梁文仪,梁林金,崔雅萍,叶婷,张兰珍[10](2018)在《藏药大三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藏药大三果由诃子、毛诃子和余甘子三味药组成,其成药为三果汤散。大三果富含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鞣质类、酚酸类、三萜类及黄酮类等。鞣质在大三果中含量丰富,常作为主要的分析指标。现代研究表明,大三果具有预防胃肠疾病、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大三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简要综述,为大三果的开发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二、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及在民族民间传统医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及在民族民间传统医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网络药理学的余甘子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多酚类
        1.1.1 没食子酸类化合物
        1.1.2 鞣质类化合物
        1.1.3 其他酚类及其衍生化合物
    1.2 黄酮及木脂素类
        1.2.1 黄酮类化合物
        1.2.2 黄烷醇及其衍生物化合物
        1.2.3 木脂素类化合物
    1.3 萜类及甾醇类
        1.3.1 甾醇类化合物
        1.3.2 萜类化合物
    1.4 脂肪酸类
    1.5 氨基酸
    1.6 维生素类
    1.7 微量元素类
    1.8 多糖类
    1.9 其他类
2 药理作用
    2.1 基于传统功效的药理作用
        2.1.1 清热凉血——保护血管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1.2 消食健胃——消食、止泻、健胃作用
        2.1.3 生津止咳——治疗急慢性咽喉炎
    2.2 基于扩展功效的药理作用
        2.2.1 抗氧化
        2.2.2 抗菌及抗病毒
        2.2.3 抗炎
        2.2.4 抗肿瘤
        2.2.5保肝
        2.2.6 降糖
        2.2.7 其他
3 余甘子Q-Marker的预测分析
    3.1 基于传统药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3.2 基于传统功效的Q-Marker预测分析
    3.3 基于化学成分可测性的Q-Marker预测分析
4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余甘子Q-Marker进一步预测分析
    4.1 余甘子潜在Q-Marker的来源定位
    4.2 基于网络药理学余甘子Q-Marker预测
        4.2.1 余甘子酚酸类及黄酮类活性成分筛选
        4.2.2 靶点预测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
    4.3 通路注释和功能分析
        4.3.1 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
        4.3.2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
    4.4“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5 结语

(2)藤黄科植物红芽木的资源状况与传统药用知识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黄牛木属植物研究进展
    1.1 黄牛木属概况
    1.2 基于VOSVIEWER的黄牛木属植物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1.3 黄牛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二章 黄牛木属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方法
    2.3 调查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红芽木群落特征和潜在分布区预测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红芽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4.1 植物来源与鉴定
    4.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红芽木抗炎机制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加会议及考察情况

(3)“热农1号”余甘子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区基本情况
    1.3 选育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品种特性
        2.1.1 植物学性状
        2.1.2 果实外观及品质性状
        2.1.3 物候期
    2.2 栽培技术
        2.2.1 适宜范围
        2.2.2 繁殖方法
        2.2.3 栽培种植
        2.2.4 病虫害防治
3 讨论与结论

(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余甘子叶总黄酮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及活性成分(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试药与细胞
2 方法
    2.1 余甘子叶总黄酮制备
        2.1.1 粗提取
        2.1.2 纯化
    2.2 细胞增殖实验
        2.2.1 细胞种板
        2.2.2 药液配制
        2.2.3 分组与给药
        2.2.4 指标检测
    2.3 余甘子叶总黄酮成分分析
    2.4 网络药理学分析
        2.4.1 余甘子叶总黄酮成分-靶点关系网络构建
        2.4.2 结直肠癌相关靶点收集
        2.4.3 共有靶点筛选
    2.5 分子对接
3 结果
    3.1 余甘子叶总黄酮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3.2 余甘子叶总黄酮化学成分
    3.3 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
    3.4 分子对接结果
4 讨论

(5)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材料与试剂
2 方法
    2.1 提取、分离与纯化
    2.2 抗炎活性研究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 细胞培养
        2.2.3 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中NO释放的影响
        2.2.4 ELISA法测定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中IL-6、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释放量的影响
3 结果
    3.1 结构鉴定
    3.2 抗炎活性
4 讨论

(6)西藏墨脱产“藏药三果”品种鉴定与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实地调查
    1.2 本草考证
    1.3 植物化学和药理学文献研究
2 研究结果
    2.1 墨脱产藏药三果原植物的鉴定
    2.2 墨脱产藏药三果原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2.3 墨脱产藏药三果原植物的本草考证与形态比较
    2.4 墨脱产藏药三果原植物与标准基源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比较
3 讨论

(7)中药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与GbUGT717L酶的催化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第一部分 中药余甘子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第一章 中药余甘子研究进展
        1 传统药用及食用考究
        1.1 传统药用考究
        1.2 传统食用考究
        2 中药余甘子总提取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2 抗炎镇痛作用
        2.3 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2.4 抗肿瘤
        2.5 保肝作用
        2.6 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7 降血糖和改善糖尿病作用
        2.8 其它作用
        3 中药余甘子各类化学成分及其相关药理活性
        3.1 多酚和鞣质类化合物
        3.2 多糖类化合物
        3.3 黄酮和黄烷醇类化合物
        3.4 脂肪酸类化合物
        3.5 萜类和甾体类化合物
        3.6 生物碱类化合物
        3.7 其它小分子类化合物
        4 小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药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
        1 概述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材料
        2.2 试剂
        2.3 中药余甘子提取分离纯化
        3 余甘子化合物结构解析
        3.1 新化合物Y11结构解析
        3.2 化合物结构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余甘子总提取物及其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
        1 前言
        2 材料与试剂
        3 实验方法
        3.1 RAW264.7细胞培养
        3.2 MTT法检测RAW264.7细胞活力
        3.3 Griess法检测RAW264.7细胞上清中NO释放
        3.4 ELISA法检测RAW264.7细胞上清中炎症因子的释放量
        3.5 Western-Blot法测定抗炎通路
        3.6 ORO法测定泡沫细胞的形成
        3.7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MTT法检测吡咯类生物碱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
        4.2 余甘子及部分化合物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释放
        4.3 中药余甘子及其吡咯类生物碱通过MAPK途径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4.4 中药余甘子及其吡咯类生物碱抑制泡沫化细胞的形成
        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N-糖基转移酶GbUGT717L催化能力研究
    1 研究背景
    2 概述
    3 仪器与试剂
    4 实验方法
        4.1 底物合成
        4.2 GbUGT717L酶催化合成实验
    5 实验结果
        5.1 底物合成的结果
        5.2 GbUGT717L酶催化合成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附图
致谢
个人简介

(8)余甘子立地条件及品质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立题依据
    2 研究内容
        2.1 余甘子资源及立地条件与没食子酸含量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2.2 不同质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2.3 余甘子生产贮藏过程中指标性成分的测定与质量评价
        2.4 余甘子的特征性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余甘子资源及立地条件与没食子酸含量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1.1 余甘子的历史沿革
        1.1.1 历代本草记载
        1.1.2 余甘子的现代应用
        1.1.3 小结
    1.2 余甘子资源分布的立地生境条件调查
        1.2.1 余甘子标本分布信息
        1.2.2 余甘子各产地植物志记载情况
        1.2.3 小结
    1.3 余甘子没食子酸含量与立地条件的相关性分析
        1.3.1 方法
        1.3.2 结果
        1.3.3 讨论
    1.4 立地条件环境因子与余甘子没食子酸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1.4.1 方法
        1.4.2 结果
        1.4.3 讨论
第二章 余甘子中5 种酚类成分、维生素C、多糖、FT-NIR的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余甘子药材中5种化学成分的测定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方法
        2.1.3 方法学考察
        2.1.4 结果
    2.2 余甘子药材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方法
        2.2.3 方法学考察
        2.2.4 结果
    2.3 余甘子药材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2.3.1 仪器与试剂
        2.3.2 方法
        2.3.3 方法学考察
        2.3.4 结果
    2.4 FT-NIR数据的采集
        2.4.1 仪器与试剂
        2.4.2 检测方法
第三章 不同产地余甘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性评价
    3.1 实验材料
        3.1.1 样品采集
        3.1.2 仪器与试剂
    3.2 方法
    3.3 数据分析
        3.3.1 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
        3.3.2 灰色关联度分析
    3.4 结果
        3.4.1 不同产地余甘子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
        3.4.2 灰色关联度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不同采收期与加工方法对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4.1 不同采收期余甘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
        4.1.1 实验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1.4 结果与分析
        4.1.5 讨论
    4.2 不同加工方法对余甘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4.2.1 实验材料
        4.2.2 方法
        4.2.3 数据分析
        4.2.4 结果与分析
        4.2.5 讨论
第五章 不同贮藏年限对余甘子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
        5.1.1 样品制备
        5.1.2 仪器与试剂
    5.2 方法
    5.3 数据分析
        5.3.1 差异性分析
        5.3.2 近红外光谱信息分析
        5.3.3 灰色关联度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贮藏年限余甘子各成分含量
        5.4.2 FT-NIR信息分析
        5.4.3 数据融合
        5.4.4 灰色关联度分析
    5.5 讨论
第六章 余甘子特征性指标——涩味的检测与分析
    6.1 实验材料
        6.1.1 样品制备
        6.1.2 仪器与试剂
    6.2 方法
        6.2.1 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制备
        6.2.2 涩味强度测定
        6.2.3 余甘子总多酚含量测定
        6.2.4 .方法学考察
        6.2.5 方法学考察结果
    6.3 个不同地区余甘子涩味强度检测
        6.3.1 样品检测
        6.3.2 数据分析方法
    6.4 结果
    6.5 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余甘子的研究进展
        1.1 本草记载
        1.2 余甘子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1.3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
        1.4 余甘子的应用
    2 中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
        2.1 基原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2 产地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3 栽培条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4 采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5 加工炮制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2.6 贮藏对中药材质量的影响
    3 中药质量的评价方法
        3.1 外观性状评价
        3.2 化学评价
        3.3 生物效价评价
        3.4 综合评价法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基于临床数据和“味性化味”理论的藏医治疗萨滞布病(中风后遗症)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引言
研究思路
第一章 藏医治疗萨滞布病文献研究
    1.藏医治疗萨滞布病传承历史
    2.藏医对萨滞布病的认知演变
    3.藏医对萨滞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1 萨滞布病与“隆”的关系
        3.2 萨滞布病与“血”的关系
        3.3 萨滞布病与“脉”的关系
    4.藏医萨滞布病证型分类
    5.藏医萨滞布病治疗治法
第二章 基于多中心临床数据的藏医治疗萨滞布病用药规律研究
    前言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历纳入标准
        1.4 病历排除标准
        1.5 数据采集与建库
        1.6 翻译及数据规范处理
        1.7 数据挖掘及可视化方法
    2.结果
        2.1 患者基本信息
        2.2 萨滞布病藏医症状分析
        2.2.1 藏医四诊频次分析
        2.2.2 藏医症状关联分析
        2.2.3 藏医脉诊、尿诊、舌诊关联分析
        2.3 方剂联用规律研究
        2.3.1 方剂用药频次
        2.3.2 时辰用药分析
        2.3.3 用药剂量分析
        2.4 不同证型用药规律分析
        2.4.1 隆滞布型
        2.4.2 查滞布型
        2.5 不同合并症用药规律分析
        2.5.1 高血压
        2.5.2 冠心病
        2.5.3 脾胃病
        2.6 萨滞布病方剂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2.6.1 药物来源分析
        2.6.2 药物频次分析
        2.6.3 药物网络节点分析
        2.6.4 药物网络边分析
    3.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味性化味”理论的藏医治疗萨滞布病药性研究
    前言
    研究目的
    1 研究方法
    2 构建藏药药性矢量结构模型
    3 结果
        3.1 六味分析
        3.2 三化味分析
        3.3 十七效分析
        3.4 药性组合模式分析
        3.5 药性聚类分析
        3.6 对治三因分析
        3.7 二十味沉香丸“药物-药味-药效-疾病”网络分析
    4.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藏药二十味沉香丸治疗萨滞布病网络药理学研究
    前言
    研究目的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1.2 数据库及软件
    2.研究方法
        2.1 二十味沉香丸有效化学成分的筛选
        2.2 二十味沉香丸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的筛选及预测
        2.3 疾病靶点筛选
        2.4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2.5 GO富集分析
        2.6 KEGG分析
        2.7 “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图的构建
    3.结果
        3.1 化学成分筛选
        3.2 GO富集分析
        3.3 KEGG通路分析
        3.4 二十味沉香丸“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分析
    4.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藏药二十味沉香丸治疗萨滞布病分子对接研究
    研究方法
    1.材料
        1.1 配体选择
        1.2 受体选择
        1.3 分子对接
        1.4 对接结果
    2.结果
        2.1 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藏药二十味沉香丸对MCAO模型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分组与给药
        2.2 大鼠M CA O模型的建立
        2.3 神经行为学评分
        2.4 脑梗死体积的测定
        2.5 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
        2.6 尼氏染色法检测大鼠缺血脑侧脑组织尼氏小体活性
        2.7 TUNEL检测法检测大鼠缺侧血脑组织细胞凋亡率
        2.8 qPCR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相关蛋白m RNA表达
        2.9 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的含量
        2.10 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MDA和 SOD的含量
    3 统计处理
    4.实验结果
        4.1 神经行为学
        4.2 脑梗死率
        4.3 H&E染色分析
        4.4 尼氏染色分析
        4.5 TUNEL法检测大鼠缺血侧细胞凋亡率
        4.6 qPCR检测大鼠缺血侧相关蛋白m RNA表达
        4.6.1 ATF4 mRNA表达
        4.6.2 CaMK(47)mRNA表达
        4.6.3 c-Jun mRNA表达
        4.6.4 GRIN3B mRNA表达
        4.6.5 PRKCB mRNA表达
        4.6.6 PRKCG mRNA表达
        4.7 大鼠血清中IL-6、IL-1β、TNF-α的影响
        4.8 大鼠血清中M DA和 SOD的影响
    5.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1 总结
    2 特色与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藏药大三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研究
    1.1 大三果化学成分研究
    1.2 大三果中单味药的化学成分研究
        1.2.1 诃子化学成分研究
        1.2.2 毛诃子化学成分研究
        1.2.3 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
2 药理作用研究
    2.2 预防肠胃疾病
    2.3 抗病毒和抗菌
    2.4 抗肿瘤
    2.5 抗炎
    2.6 抗氧化
3 小结

四、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及在民族民间传统医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网络药理学的余甘子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J]. 陈静梅,郝二伟,杜正彩,李思维,王星圆,侯小涛,邓家刚. 中草药, 2022
  • [2]藤黄科植物红芽木的资源状况与传统药用知识评价[D]. 李官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热农1号”余甘子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J]. 雷虓,瞿文林,宋子波,马开华,赵琼玲,金杰,沙毓沧,孔维喜,何璐,段曰汤. 中国南方果树, 2021(01)
  • [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余甘子叶总黄酮抗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及活性成分[J]. 黄燕,邹天骏,罗雪菲,钟振国,兰太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1(09)
  • [5]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J]. 王淑慧,程锦堂,郭丛,崔文金,石佳,刘安. 中草药, 2019(20)
  • [6]西藏墨脱产“藏药三果”品种鉴定与考证[J]. 张宇,付瑶,杨立新,李明祥,王趁,王雨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9(08)
  • [7]中药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与GbUGT717L酶的催化能力研究[D]. 王淑慧.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8]余甘子立地条件及品质特征的研究[D]. 毛胜楠.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基于临床数据和“味性化味”理论的藏医治疗萨滞布病(中风后遗症)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D]. 贡保东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藏药大三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周坤,简平,梁文仪,梁林金,崔雅萍,叶婷,张兰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09)

标签:;  ;  ;  ;  ;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在传统民间医药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